专利实施强制许可

2024-05-19

专利实施强制许可(精选9篇)

篇1:专利实施强制许可

所谓从属专利是指前后两个专利之间在技术上存在从属关系,在后专利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技术方案落入在先专利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所谓从属专利的强制实施许可,是指一项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比前已经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经济意义的重大技术进步,其实施又有赖于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实施的,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后一专利权人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

给予从属专利强制许可应当满足如下条件:

(1)具有存在两个专利,在先专利的实施有赖于在后专利的实施;

(2)在先专利和在后专利都是发明或实用新型.

(3)在后专利相对于在先专利来说,具有显著经济意义的重大技术进步,即在技术上有较突出的贡献并且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意义。在存在从属专利的情况下,往往会发生两专利权人都希望获得对方专利实施权的局面:一方面,在后专利的专利权人虽然取得专利权,但因为该技术处于在先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在取得在先专利权人同意前不能实施该专利;另一方面,由于在后专利在技术上比在先专利先进,在先专利权人也希望实施更为先进的技术。

一般而言,通过“交叉许可”往往能够解决上述矛盾,但是,在实践中,在先专利权人可能出于竞争等原因而不愿意由在后专利权人实施其专利,从而阻碍了在后专利所保护的技术的实施,因此有此情况下给予强制许可。

由于在先专利权人一般也希望能够实施在后专利的技术,考虑到在先专利权人的利益,在依照上述规定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情形下,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在先专利权人的申请,也可以给予实施在后专利的强制许可。

附:相关法律

第五十条 一项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比前已经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经济意义的重大技术进步,其实施又有赖于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实施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后一专利权人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在依照前款规定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情形下,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前一专利权人的申请,也可以给予实施后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

第五十一条 依照本法规定申请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出未能以合理条件与专利权人签订实施许可合同的证明。

第五十二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的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应当及时通知专利权人,并予以登记和公告。

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应当根据强制许可的理由规定实施的范围和时间。强制许可的理由消除并不再发生时,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当根据专利权人的请求,经审查后作出终止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

第五十三条 取得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不享有独占的实施权,并且无权允许他人实施。

第五十四条 取得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付给专利权人合理的使用费,其数额由双方协商;双方不能达成协议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裁决。

责任编辑:黄叶

篇2:专利实施强制许可

对发达国家而言,强制许可制度本身有促使专利权人自愿转让技术的作用,从而促进科学技术传播和应用。对技术和经济还相对落后的中国来讲,强制许可制度的最核心的价值是保护本国和民族利益而非威慑。我国应该充分的利用TRIPS协议和《多哈宣言》中赋予WTO成员防止知识产权滥用等条款,以更好地维护我国的社会公共利益。在我国应该转变强制许可基本价值取向,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明确强制许可制度对我国专利保护的作用,在杜绝和救济滥用专利垄断权的行为方面强制许可制度能发挥重要作用,杜绝出现我国承担了保护专利义务的责任但却没有享受到专利技术权利的情况发生。强制许可制度最初是防止专利权人不实施专利技术,到后来发展为防止专利权人不合理地阻止他人实施专利,无论是哪个阶段强制许可制度目的都是促进专利技术的应用与实施。《专利法》第48条规定的强制许可是不以专利权人没有实施其专利为前提。这样就可能产生强制许可合同与专利权人和他人已经签订的独占或排他实施许可合同发生利益冲突。如果该项专利被强制许可了,专利权人对独占或排他实施许可人是否构成违约?有人认为这明显不符合公平原则,如果因为强制许可的发生使专利权人承担了责任,这反应的是公权力侵犯了私权一种现象。这种情况应该在批准强制许可时,也变更独占或排他实施许可合同性质,使之成为普通实施许可合同,同时要求专利权人依照普通许可合同的标准收取许可使用费,专利权人不得拒绝原独占或排他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提出的要求,这样就能平衡专利权人与被许可人之间对于专利许可的利益。

篇3: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初探

(一) 概念及必要性

强制许可制度, 也称非自愿许可制度, 具体是指一国专利主管机关, 根据一定条件, 不经专利权人的同意准许他人实施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一种法律制度。由于强制许可并非出自专利权人的自愿授权, 所以, 对于专利权人来讲, 强制许可是一种权利限制。

专利制度的本质特征是授予发明创造者对其发明创造依法享有垄断权, 同时将发明创造的内容公之于众, 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专利权本身具有某种垄断性, 是一种法定的、合法的垄断权。由于专利权这种法定垄断权的拥有往往会使权利人在某一特定市场形成垄断地位或支配地位, 至少是加强了这种地位。如果专利权人利用这种垄断地位或支配地位实施非法限制竞争的行为, 那么这种对合法垄断权的不正当行使行为就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会构成对专利权的滥用。而防止和控制权利的滥用却又是专利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因此严格控制其权利的行使非常必要。

(二) 强制许可制度的发展

强制许可的规定最早出现在《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以下简称《巴黎公约》) 中。《巴黎公约》第5条 (2) 规定:本联盟的每一国家有权采取立法措施规定授予强制许可, 以防止由于专利赋予的排他权而可能产生的滥用, 例如不实施。该条 (4) 规定自提交专利申请之日起4年期间届满以前, 或者自授予专利之日起3年期间届满以前, 以届满以后的期间为准, 不得以专利不实施或者不充分实施为理由申请强制许可。如果专利权人证明其不作为有正当理由, 强制许可的申请应当予以拒绝。这种强制许可不应当是排他性的, 而且除与利用该许可的企业部分或商誉一起转移外, 不应当是可转移的, 包括以授予部分许可的形式。[1]应该说这是强制实施制度的最初起步。然而我们可以看出《巴黎公约》的规定只是一个概括式的, 对细节没有很明确的阐述, 也就给各个国家在制定国内法的时候留有了很大的空间, 因而也导致了各个国家在这个问题上规定的不一致。有关专利强制实施许可的制度在TRIPS协议中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在TRIPS协议中第27条中明确规定了专利权人的权利不得因发明地点不同、技术领域不同以及产品系进口或者系本地制造之不同而给与歧视。从这一点上来看, 我国在1994年修订的《专利法》中就已经有了体现, 对专利的保护包括不得在未经专利权人许可的情况下制造、使用、销售、及进口该专利产品。同时, TRIPs协议对专利的强制实施制度的内容有了很大的扩展, 除了《巴黎公约》中规定的对滥用专利权的强制实施以外, 又增加了公共利益强制许可、专利交叉强制许可、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强制许可的内容。TRIPS协议中对专利强制实施的规定不论从内容的广度和立法的严格性上都比《巴黎公约》有了很大的发展, 同时也体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协调性。使得这一制度比刚刚出现的时候有了更深刻的意义, 给各国技术交流和发展, 以及世界范围内对科技进步的支持提供了一个更加有力的保护框架。

二、关于我国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思考

(一) 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价值

有观点认为“强制许可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威慑与劝阻作用, 当发明人知道由于自己缺乏合作会发生什么后果的时候, 一般会比较好地主动进行合作, 由于发明专利人最了解怎样从发明专利中取得好的成果, 所以与发明专利人达成自愿许可是最好的实施方式。”[2]这似乎很符合通过强制许可制度本身促使专利权人自愿地转让技术, 从而促进技术传播与应用的目标。但这是对发达国家而言的, 对于经济、技术都相对落后的中国来说, 强制许可制度的最主要的价值在于保护本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非威慑和劝阻。一旦中国受到发达国家专利权人滥用权利的威胁, 强制许可制度将是保护本民族和公共利益的武器。我国应充分利用TRIPS协议、《多哈宣言》和《总事理会决议》中赋予WTO成员方防止知识产权滥用, 维护公共健康权利等条款, 进一步完善本国强制许可制度, 以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但遗憾的是, 到目前为止, 在我国尚未发生强制许可实施的例子, 反而在发达国家之间已出现不少强制许可实施的例子。如“跨国医药公司与南非的贸易争端;美国与巴西的贸易争端;美国和加拿大的炭疽病毒危机等。这的确与强制许可制度保护弱者的本意相违背, 发达国家成为强制许可最积极的实施者。”[3]因此, 笔者认为我国的强制许可基本价值取向上应当进行转变, 应当从本国国情出发, 明确本国强制许可制度的首要作用, 进而使强制许可制度在防止和救济滥用专利垄断权的行为方面发挥作用, 保护国家利益, 避免出现我国承担了保护专利的义务却无法享受专利技术的局面。

(二) 专利强制许可与独占 (排他) 许可合同的冲突

我国《专利法》中早已规定了强制许可制度, 只是目前尚未有具体的实施例子,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略现实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随着强制许可制度从防止专利权人不实施专利技术发展到后来防止专利权人不合理地阻止他人实施专利的阶段, 其目的都在于促使专利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实施。为此,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这一专利实施方式将会大有发展, 其中的独占或排他类许可合同将必然会与强制许可相冲突。《专利法》第48条 (1) 规定的强制许可不以专利权人未曾实施其专利为前提, 即使专利权人已经实施了专利, 只要有人认为有实施的需要, 而且以合理的条款和条件请求许可, 专利权人就没有理由给予拒绝。这样便产生了如果专利权人已经和他人签订了独占或排他许可合同, 那么专利权人与他人签订的独占或排他实施许可合同便与强制许可合同产生冲突。如果专利权人的专利被强制许可, 那么他对独占或排他实施许可人是否构成违约?独占或排他实施许可合同的性质又如何确定?有观点认为:此种情况构成违约, 由专利权人向独占或排他实施许可人进行赔偿, ”[4]这是有违公平原则的, 强制许可合同中国家干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因强制许可的介入便使专利权人承担违约的风险, 那么这明显说明了是公权力对私权的一种侵犯, 同时也使专利权人与被许可人之间的合同法律关系处于危险之中。在批准强制许可的同时, 对独占或排他实施许可合同的性质进行变更, 使之转变为普通实施许可合同。但是强制许可实施的同时, 独占或排他许可合同变为普通性质的合同, 那么专利权人应当按照普通许可合同的标准降低许可使用费。原独占或排他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提出要求, 专利权人不得拒绝, 即保证了专利权人与被许可人之间利益的平衡。

三、完善我国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设想

(一) 法律移植本土化要求

“法律这种移植是以被移植的国外法律 (供体) 和接受移植的本国法律 (受体) 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性, 即受同一规律支配, 互不排斥, 可互相吸纳为前提的。这就不发生简单照搬的可能。”[5]“从总体上看, 我国在知识产权方面履行了加入WTO的各项承诺, 修改完善了相关法律法规, 在强制许可制度方面基本与TRIPS协议保持了一致。”[6]以上看法说明了我国在法律移植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外来法律的本土化, 即用本国法去同化和整合外法, 相反却是在完全简单的照抄照搬国外法, 这是与法律移植的目的相背离的。我国强制许可制度为了与TRIPS协议保持一致, 自然采用了高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但这不符合我国国情, 不利于保护我国社会公共利益。为此, 我们移植先进法律并不是简单的照搬而是要使其与本国国情相适应, 注意法律移植的优选性, 合理利用TRIPS协议给予成员国的自主权, 使移植过来的法律最成熟、最先进、最实用、最能适合本国国情。

(二) 强制许可制度实施思维的转变

我国自实施专利制度以来至今尚未发布过一例强制许可使用。究其原因除上述我国强制许可立法中存在的一系问题外, 便涉及到了我国对强制许可制度实施思维中存在的问题。许多观点一直强调强制许可的作用在于威慑与劝阻。这一观念强调以设置强制许可达到促进专利权人积极实施其技术及技术的传播与推广, 旨在对专利权人形成威慑从而防止其滥用权利。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来看强制许可的威慑与劝阻作用似乎很小, 从国外大公司频频对我国企业使用专利武器进行“围剿”便可见一斑。强制许可制度当前首要作用绝不是威慑与劝阻, 而是在有法可依下实现其法律价值, 即保护本国利益和公共利益, 成为一把斩断专利垄断的利剑。

(三) 完善我国强制许可制度的立法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 需要规定较灵活的强制许可制度防止和救济滥用专利垄断权的行为。因此, 强制许可的规定应有利于发挥这一制度的保护作用。为此, 我国应当放宽权限, 澄清立法中的一些未明确的问题, 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 并填补我国立法中重要制度如政府使用、制止滥用专利权等的缺位。

摘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设置的目的在于防止专利垄断权的滥用和平衡专利权人的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我们应当以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合理性为基础, 转变专利强制许可的实施思维, 对专利强制许可制度进行完善, 从而使专利强制许可制度能够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公共利益需要相适应。

关键词:专利强制许可制度,TRIPS协议,完善

参考文献

[1]See Peter Drahos, A Philosoph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rt 2 mouth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 1996.

[2]文希凯.专利保护与强制许可[J].知识产权, 2003, (3) .

[3]李洪江.论强制许可制度的实施与完善[J].知识产权, 2005, (4) .

[4]杨忻, 李淼.知识产权理论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5]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篇4:浅论我国的专利强制许可制度

关键词:专利强制许可制度 内容 完善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049-01

一、概述

1、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概念

专利强制许可,也称非自愿许可,是指国家专利主管部门依照法律规定,可以不经专利权人的许可(同意),径行授权他人实施专利权人的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的一种法律制度。[1]

2、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起源

关于强制许可制度的规定最早出现在《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中。[2]应该说这是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最初起步。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在《TRIPS协议》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在TRIPS协议中第27条中明确规定了专利权人的权利不得因发明地点不同、技术领域不同以及产品系进口或者系本地制造之不同而给与歧视。同时,《TRIPS协议》对专利的强制许可制度的内容有了很大的扩展,除了《巴黎公约》中规定的对滥用专利权的强制许可以外,还增加了公共利益强制许可、专利交叉强制许可、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强制许可的内容。《TRIPS协议》中对专利强制实施的规定不论从内容的广度和立法的严格性上都比《巴黎公约》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体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协调性。[3]

3、我国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变迁

我国第一部专利利法于1985年实施,当时《专利法》中就规定了专利强制许可制度。1992年我国对《专利法》进行了第一次修订,重新规定了对专利实施强制许可的条件。2000年我国《专利法》进行了第二次修订,但未涉及专利强制许可制度。200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颁布了《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办法》,详细规定了专利强制许可的授予、费用裁决和终止程序。200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又针对公共健康问题,专门制定颁布了《涉及公共健康问题的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办法》。2008年我国通过了《专利法》的第三次修订,对强制许可制度做了较大的修改。[4]

二、关于我国的专利强制许可制度

1、我国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相关立法

我国《专利法》第六章和《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五章均规定了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针对专利强制许可的具体实施问题,我国还在2003年6月颁布了《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办法》。因此,可以说我国关于专利强制许可方面的规定是比较完备的。于2003年7月生效的《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办法》对专利的强制许可作了更加细致的规定,从而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2、我国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内容

2.1专利强制许可的种类

根据我国现行《专利法》的规定,我国专利强制许可制度主要包括以下五种强制许可:(1)专利权人不履行实施义务的强制许可;(2)依公共利益需要给予的强制许可;(3)依专利之间的相互关系给予的强制许可;(4)反垄断的强制许可;(5)药品专利的强制许可。

2.2专利强制许可的效力

(1)对强制许可受益人的效力。强制许可受益人取得强制许可,有权在规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以规定的方式实施该项专利。(2)对专利权人的效力。在强制许可制度下,专利权人不因其专利被强制许可而丧失专利权,他仍有权行使其专利权,包括转让、许可他人实施或自己实施专利。专利权人若对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不服,还可以在法定的时间内向人民法院起诉。(3)强制许可的实施范围和适用范围。除反垄断的强制许可和药品专利的强制许可外,我国强制许可的实施应当主要为了供应国内市场。我国现行法所规定的几种强制许可只适用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不适用外观设计专利。

2.3对我国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分析

(1)我国现行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改进与立法意义。在专利强制许可制度下,若专利权人消极对待自己的专利权,就可通过实施强制许可,使得国家授予专利权的新技术尽早在社会上应用推广,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强制许可制度有利于防止技术垄断,促进正当竞争和经济的发展;强制许可制度有利于国家在紧急需要时能有效地利用新的技术,从而维护国家的重要利益;强制许可有利于技术的不断更新,促进新技术的发展,使人们顺利地利用前一专利去创造发明出更先进的技术。

(2)我国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缺陷。我国的专利强制许可制度还是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缺陷:一是对强制许可申请人的资格要求太高。二是对强制许可的理由限制过严。三是强制许可程序过于复杂。[5]

三、我国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完善

1、放宽专利强制许可请求人的范围

首先,取消“具备实施条件”的限制。第一,专利许可协议中,专利权人事实上不会在乎被许可人是否具有实施专利技术的条件和能力,对专利权人更有意义的是专利许可费是多少。第二,对强制许可的请求人来说,在获得强制许可的授权之后再投资建立自己实施专利技术的条件,能减少商业风险,更符合商业运作规律。

其次,取消因“国家紧急情况或非常情况”、“公共利益”实施强制许可事由的强制许可给予制度。该制度将此两种原因下引起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主体限定在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极大地缩小了请求实施专利强制许可的主体范围。

2、完善强制许可的程序

强制许可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种应急制度,需要快速地作出决断。一方面可将强制许可的授予审查程序与许可费的裁定审查程序合并。由于现行法律规定二者相互分立,导致一个强制许可可能会接受两次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行政审查,两次人民法院的司法审查,合并后就只需一次行政审查和一次司法审查。另一方面,可规定强制许可的生效时间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审查决定后即生效。当事人对该决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影响该决定的效力。

注释:

[1]王晨、张炳烛:《专利保护与我国的强制许可制度》[J]. 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3月

[2]文希凯:《专利保护与强制许可》[J].知识产权,2003年3月.

[3]史佳欣:《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初探》[J].法制与经济.2011年4月.

[4]刘宇晖:《论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兼评《专利法》第三次修订的相关条款》[J]. 河北法学,2010年4月.

[5]钱琼:《试论我国专利强制许可制度》[J].政经视点.

参考文献:

[1]王晨,张炳烛.专利保护与我国的强制许可制度[J]. 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3月

[2]史佳欣.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初探[J].法制与经济.2011年4月.

[3]刘宇晖.论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兼评《专利法》第三次修订的相关条款[J]. 河北法学,2010年4月.

[4]尹树东.浅析专利强制许可制度[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篇5: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一)一次支付方式

总金额 元 年 月 日

(1)一次性支付: 元 年 月 日

(2)分期支付: 元 年 月 日元 年 月 日元

(二)入门费加提成费方式

入门费 元 支付日期

(1)按销售额 %提成 支付日期

(2)按纯利润 %提成 支付日期

七、技术服务(地点、方式及费用)

★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3

★ 商标专利合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 专利许可合同

★ 专利许可合同样式

★ 专利转让合同

★ 艺术作品使用许可合同

★ 商标使用许可合同

★ 国际软件许可合同

★ 软件许可合同示本

篇6: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5.4 甲方未能按5?1规定按时支付入门费,乙方有权解除合同。

5.5 甲方未能按5?2规定按期支付提成费,每延期30天支付,应付延期支付提成费部分5%的违约金;不按期支付提成费如超过三个月,除补交提成费和支付违约金外,乙方有权解除合同。

第六条 税费

6.1 甲乙双方依法应缴纳的税金,按税法有关规定办理。

第七条 技术服务和培训

7.1 乙方同意在本合同有效期内,派出技术人员,协助甲方实施合同技术,使其生产的合同产品符合规定的技术规格。

7.2 乙方派出的技术人员必须是熟悉合同技术、能胜任技术指导工作的人员。

7.3 乙方派出的技术人员的费用已包括在本合同的入门费和提成费中,甲方不再支付技术服务和培训费用。

7.4 乙方负责培训甲方实施合同技术所需的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7.5乙方对甲方人员培训的范围、方法和要求的计划,在附件中加以规定。

第八条 试制与投产

8.1甲方根据乙方提供的合同技术,由乙方技术人员指导,最迟于本合同生效日起的天内开始进行试生产。

8.2试生产出第一批样品后,双方对样品进行考核,如合同产品达到合同规定的技术参数,即通过验收,双方签署合同产品考核合格证书。产品合格后,甲方应在一个月内投产。

8.3如考核合同产品三次达不到合同规定的技术参数,如系乙方责任,乙方退回甲方已支付的入门费;如属甲方原因,甲方已支付乙方的费用无权请求返还;如属双方责任,则按各自的责任分担费用。

8.4如本合同产品试制经三次考核不合格,在查明原因后,无责任方有权解除合同。

第九条 保密

9.1 在本合同专利有效期内,甲方对乙方提供的与之相关的专有技术予以保密。

9.2 本合同专利有效期满,甲方对与之相关的专有技术不再承担保密义务。

9.3 本合同专有技术部分或全部已被乙方或第三方公开,甲方不再承担保密义务。

第十条 后续改进技术

10.1 甲乙双方按照互利的原则,在合同有效期内,互相告知后续改进技术。

10.2 双方或一方对合同技术取得一般的改进和发展,向另一方予以免费提供。

10.3 双方或一方对合同技术取得重大改进和发展,改进方以优惠价格优先向合同另一方提供。

10.4 技术改进的所有权和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主要改进方。

第十一条 保证

11.1 乙方保证自己向甲方所提供的合同技术是真实的、有效的,可据以实施的,并能够达到合同规定的技术参数,能生产出合格产品的最新发明专利及与之相关的专有技术。

11.2 乙方保证自己是本合同技术的合法所有者,并有权向甲方出售许可证,如有第三方指控侵权,由乙方负责向第三方交涉并承担经济上和法律上的责任。

11.3 乙方向甲方提供的合同技术在与第三方争议中被禁止使用,致使合同终止,则根据造成的实际后果,确定乙方应承担的责任。

11.4 甲方保证具有实施本合同技术的一切设备、资金和技术,如因甲方不具备实施合同技术的条件而盲目与乙方签订合同而造成不能实施合同技术,乙方有权解除合同,对已收取甲方的费用不予退回。

第十二条 风险责任的承担

12.1 合同产品由甲方负责销售,如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合同产品滞销,乙方不承担经济责任,但甲方在提供确切证据后有权要求变更或解除合同。

12.2 合同技术实施后,生产成本达不到乙方提供的核算成本指标,造成销售困难或利润下降,属甲方原因则乙方不承担经济责任;属乙方提供核算成本指标不实,甲方有权解除合同;属市场原料价格变化,则由双方另行协商解决办法。

第十三条 专利权的放弃及其转让

13.1 在合同有效期内,甲方同意以乙方的名义缴纳维持专利权的年费,甲方没有按照规定缴纳年费,造成乙方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的,甲方赔偿乙方由此引起的实际损失。

13.2 乙方在合同有效期内不得自行放弃专利权,否则造成专利权终止,给甲方造成经济损失时,乙方应赔偿甲方由此引起的实际损失。

13.3 在合同有效期内,乙方转让其专利权,在同等条件下,甲方有优先受让权,转让合同另订。

第十四条 专利侵权诉讼

14.1 在合同有效期内,任何第三方对本合同专利产品侵权,双方有义务尽快告知对方。

14.2 在合同有效期内,发生任何第三方的侵权,由乙方进行交涉或诉讼,甲方给予协助。

14.3 诉讼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由甲乙双方各半承担,胜诉时的收益亦各半分享。

第十五条 中介方

15.1 中介方根据乙方的委托,将本合同技术的性能、实施条件、成本和价格、预计效益等告知甲方,并根据甲方的委托,将甲方实施本合同技术的能力告知乙方,促成双方签订本技术合同。

15.2 在本合同有效期内,中介方参与合同产品的验收工作,协助本合同的履行,促成双方实现本合同的权利义务。

15.3 本合同中介费为_____元,其中甲方支付_____%,乙方支付_____%。

15.4 甲方在支付乙方入门费和提成费的同时,支付中介费。乙方在收到入门费和提成费的同时,支付中介费。

第十六条 不可抗力

16.1 在合同有效期内,一方或双方发生人力不可抗拒的事故,必须在一个月内通知另一方,并提供具体的内容和有关的证明文件。

16.2 经双方协商后,按照实际受影响的情况,可相应延长履行本合同的期限。

16.3 由于发生人力不可抗拒事故,致使本合同的履行成为不可能或不必要时,可以变更或解除合同,并免除遭受事故方的责任。

第十七条 争议的解决

17.1 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双方发生争议,应友好地协商解决,在必要时可由中介方居中进行调解。

17.2 双方争议协商或调解不成,任何一方都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八条 合同的生效及其他

18.1 本合同的有关附件是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本合同有同等效力。

18.2 本合同未尽事宜,由双方友好协商商定,签署书面文件后生效。

18.3 本合同经双方签字,自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起生效,合同有效期_____年,至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期满。

18.4 本合同正本一式五份:甲方一份,乙方三份,中介方一份,具有同等效力,由乙方负责向专利管理机关提交本合同文本两份备案。

18.5 本合同签订地:_____市_____区_____路_____号。

甲方:__________(盖章) 乙方:_________(盖章)

法人代表:_____ (签章) 法人代表:_____(签章)

中介方:________(盖章)

代表:__________(签章)

篇7: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许可方(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邮码: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

被许可方(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邮码: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

填写说明

一、“合同登记编号”的填写方式:

合同登记编号为14位,左起第一、二位为公历年代号,第三、四位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编码,第五、六位为地、市编码,第七、八位为合同登记点编号,第九至十四位为合同登记序号,以上编号不足位的补零,各区域编码按GB2260-84规定填写。

二、计划内项目应填写国务院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地市(县)级计划,不属于上述计划的项目此栏划(/)表示。

三、专利技术内容是指专利说明书和权项保护范围中所涉及的全部技术内容。

四、技术秘密的范围是指各方承担技术保密的义务的内容,保密的地域范围和保密的起止时间,泄漏技术秘密应承担的责任。

五、其他:

合同如果是通过中介机构介绍签订的,应将中介合同作为本合同的附件。如果双方当事人约定入门费、财产抵押及担保的,应将给付定金、财产抵押及担保手续的复印件作为合同的附件。

六、委托代理人签订本合同书时,应出具委托书。

七、本合同书中,凡是当事人约定无需填写的条款,在该条款填写的空白处划(/)表示。

八、填写时请参照《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签订指南》的对应条款。(“签订指南”由中国专利局编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合同中的甲方就________专利项目(申请日________、申请号:________、授权日〈公开日、公告日〉________、专利法定有效期限:________),许可乙方实施。(该项目属________计划,本发明属于:职务发明(非职务发明))经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专利技术内容(包括实施该专利有关的一般技术秘密),要求和工业化开发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条技术资料及其提交期限、地点和方式:________________

甲方自合同生效之日起________天内在________(地点)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向乙方提供下列资料:

第三条项目技术秘密的范围和保密期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条专利实施许可的种类:

第五条验收标准和方法:

乙方使用该项技术,试生产后达到了本合同规定的技术性能指标(______)。

采取______________方法验收,由双方签署合同技术验收合格协议书。

如产品验收不合格时双方协商各派代表调查原因并确定双方的责任。

第六条使用费及支付方法:

(一)一次支付方式

总金额____________________元____年____月____日

(1)一次性支付:____________元____年____月____日

(2)分期支付:____________元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元____年____月____日

(二)入门费加提成费方式

入门费________元____________支付日期________

(1)按销售额________%提成________支付日期________

(2)按纯利润________%提成________支付日期________

第七条技术服务(地点、方式及费用)

(参照《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签订指南》第五条)

第八条后续改进的提供和分享:

(参照《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签订指南》第八条)

第九条专利权无效和侵权的处理办法:

(参照《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签订指南》第九条)

第十条违约金或者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违反本合同约定,违约方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一)违反本合同第________条约定,________方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和违约金额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违反本合同第____条约定,____方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和违约金额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其他

第十一条合同的变更和终止:

第十二条争议的解决办法: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当事人双方应当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专利管理机关进行调解。

双方不愿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双方商定,采用以下第()种方式解决。1.申请仲裁委员会仲裁;2.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三条名词和术语的解释:

第十四条其他:

篇8:专利实施强制许可

关键词: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公共健康,专利滥用

一、背景: 专利权保护与公共健康权的冲突与协调

在专利权保护问题上, 存在着保护私人利益为主或保护社会公益为主的价值取向。专利权的保护在某种程度上是限制了公共健康权的, 在专利私权化进程中协调专利权与公共健康权的冲突, 实际上是限制如药品的获取权等特定的涉及基本人权的权利私人化。将专利的保护至于维护社会公益的背景之下加以一定的限制, 从而将专利权保护的发展趋势从私权化转变为社会化, 是当前社会的基本诉求。过度保护专利权将会导致专利权的滥用, 对药品专利权的过度保护将导致药品来源和获取的垄断, 如权利人以禁止他人获取特定药品专利权的方式谋取高额利润, 因此, 对药品专利实施限制是对专利权本性的一种矫正, 而专利强制许可无疑是一种强有力的方式。

二、TRIPs协定框架下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相关内容

( 一) TRIPs协定对药品专利保护的相关规定

TRIPs协定中药品专利依循TRIPs第28 条关于专利申请的一般标准。同时, TRIPs协定的可专利性标准过于宽松以至于对有关的较小的发明也能进行专利保护, 这被称为药品专利的“永恒”, 即药品品种进入公共领域的事实不影响对药品的改进品种的专利权保护。与这种宽松标准相对应的是严格的专利保护制度, 对于在专利保护期的药品, 发展中国家想要生产仿制药品以解决其公共健康问题几乎不可能。

( 二) TRIPs协定对专利强制许可的相关规定

TRIPs协定关于专利强制许可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第8条和第31 条。TRIPs协定第8 条规定了有关公共健康的例外条款。即缔约方可以通过国内立法或修法以保护公众健康, 只要采取的措施与协定规定一致。这一条文为药品专利强制许可提供了基础, 并支持了以公众健康作为药品专利强制许可主要原因的观点。第31 条是“未经权利持有人授权的其他使用”, 阐明包括了政府使用和第三方使用, 并由不同的限制性条款构成, 涉及强制许可授权必须符合的条件的主要有: 第一, 基于个案而考虑; 第二, “拟定的使用者在合理的商业性期限和条件下应尝试获得权利所有者的同意”; 第三, 强制授权的范围和期限应限于协议准许的目的, 目的消失, 强制授权也随之终止; 第四, 强制许可的授权不可转让, 等等。

( 三) 《多哈宣言》对专利强制许可的相关规定

《多哈宣言》中与专利强制许可相关的内容主要是第5条。第5 条规定了成员国享有有条件地自由决定强制许可的权利, 条件是构成了上述国家紧急状况或其他紧急情况。并列出了部分可能导致公共健康危机的疾病类型, 包括艾滋病、结核病、疟疾等传染病。

三、世界各国对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立法与实践

( 一) 英国: 立法历史悠久, 适用理由主要指向商业实施

自英国1610 年的“奖励条例”和1623 年的《垄断法令》的“专利撤销制度”以来, 其专利强制许可制度一直存在于其成文专利法中。英国的强制许可制度分两个部分适用, 针对非WTO成员国施行的是1977 年《专利法》。该法第48条、第50 条对强制许可作了规定, 实施强制许可依据的是相关专利是否得以充分实施或是否满足了国家对该专利产品的需求, 具体判断标准包括了使用人的财力与技术条件、专利产品的价格等。据此英国允许专利局局长行使裁量权强制许可专利权人以外的其他人从其他国家进口专利产品到英国, 但欧洲法院经审理认定这种做法违反了《欧共体条约》第30 条。针对WTO成员国, 有两种对非WTO成员国可适用强制许可的情形对成员国不适用。这主要是基于保护本国专利权人的立场, 许多国家认为其构成了对专利产品进口商的歧视, 违反了TRIPs协定第27 条的规定。

( 二) 加拿大: 曾经广泛使用, 一度废止, 现趋于保守

加拿大历史上曾长期实行宽泛的强制许可制度, 专利滥用并非强制许可的必要前提, 基本任何申请人都可请求食品药品专利的强制许可。1969 年以前, 强制许可的理由主要是“当地实施要求和拒绝许可”。“当地实施要求”是指若专利权人在取得专利权后3 年内未在该国实施其专利, 任何利害关系人均得申请强制许可。可以说, 加拿大法留给专利药品强制许可的空间是广阔的, 此后, 药品专利强制许可案件直线增加。

迫于各方对专利保护的压力, 加拿大1987 年颁布了C- 22 法案以改变上述宽松要求。首先, 增加了强制许可的前提: 专利药品应已在本国市场销售了一段时间; 其次, 对强制许可进行了期限限制。1993 年, 继“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以后, 加拿大颁布了新的药品专利许可法, 宣布结束药品专利的强制许可, 对有商标的药品制造商的新产品提供20 年的专利保护。

2004 年, 加拿大通过了C - 9 法案, 该法案为加拿大药品制造商向欠缺医药生产能力的国家出口专利药提供了依据。该法案列出了加拿大为向无医药生产能力的国家出口专利药品实施强制许可的程序性要求, 以及给予被强制许可药品专利权人使用费的参考因素。

( 三) 美国: 专利强制许可涉及面广, 实施充分; 审慎对待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实施

在美国, 为了制裁滥用专利权而实施专利强制许可的历史十分久远。美国判例法和单行条例中有大量涉及专利强制许可的内容。如1980 年贝赫- 多尔法中, 规定了“侵入权”, 要求“以合理的条件向公众提供专利药品”, 否则政府可以许可他人生产专利药品。除此以外, 美国还对与空气清洁标准、原子能材料、食物供应等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专利技术实施强制许可进行了相关立法。美国法还规定, 对利用政府科研基金开发的技术可以实行强制许可。在对药品专利的强制许可问题上, 美国基于其本国药品公司持有较多的专利的考虑十分审慎地运用该制度。美国仅在2001年发生用邮件传播炭疽病毒的事件后, 以强制许可为筹码与德国拜耳公司进行过谈判。若拜耳不接受降价要求, 则美国将对拜耳相关药品采取强制许可。实际中美国从未真正实施过对药品专利的强制许可。

( 四) 泰国: 充分利用TRIPs协定灵活性实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 积极应对药品专利持有人及他国质疑

泰国于1999 年修订了2252 专利条例, 规定了其政府可颁发强制许可的事由, 其中包括了缓解药品短缺。根据泰国专利法, “为政府使用目的颁发强制许可, 无须与专利持有人事先协商”。2006 年前后, 泰国卫生部针对多家外国公司的专利药, 包括抗艾滋病药依法韦仑、赛诺菲, 心脏病药波立维等颁发了政府使用强制许可。然而泰国政府的做法招致了药品专利权人和相关国家的不满。其中雅培公司因此而撤回了其在泰国已提出的克立之稳定新剂型的专利申请。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此发布了特别301 报告, 指出泰国强制许可的透明度不足, 而将泰国作为对知识产权保护和实施“全面恶化”的国家列入重点观察名单, 并降低了泰国的贸易地位。

从上述国家药品专利强制许可情况中可以看出, 发达国家针对该项强制许可的实施主要集中在专利权滥用方面, 包括了专利权行使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药品专利权的保护呈现加强的趋势, 在药品专利的强制许可方面则显现出越来越多程序性的约束和实体方面的限制。而一些国内公共健康问题较为严峻的发展中国家则充分利用了TRIPs协定给予成员国的灵活性规定, 针对药品专利强制许可设定了宽松的实施条件, 充分提高了特定药品的可及性。

参考文献

[1]陈庆.超<TRIPS协定>条款对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变异及应对策略[J].知识产权, 2013 (6) .

[2]吴汉东, 胡开忠.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篇9:专利实施强制许可

关键词:药品;药品专利;强制许可

一、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概况

专利权,本质上看是在一定时期在一定地域的独占地使用其专利,并排除他人使用的一种垄断的权利,因此该权利具有公法性,是由国家赋予给专利权享有人的。专利权的垄断,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激励着人们努力创新。但是,专利权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完全有可能滥用自己的权利,在特殊领域,比如医药领域,甚至可能会损害公共健康的时候,其法定垄断权就超出了其权利行使的范围,此时就有必要限制其权利,这种情况下,专利权的行使是以牺牲公共利益为代价的。因此,必须由国家对专利权的滥用进行限制,尤其是有巨大公众价值的药品专利,因此产生了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相比各国早期应对专利权滥用而采用的撤销专利权等手段,更好地实现了公众利益和专利人利益之间的平衡,也防止了专利人人的利益无限地扩张。

二、药品专利强制许可救济制度的必要性

上文我们已经明确地认识到了专利权的无限扩张是不利的,是很可能会挑战公共利益的,药品专利更是如此。药品,能够维持广大人类的健康,能够拯救珍贵的生命,没有药品,就无法控制公共健康危机。专利药物被研发出来之后,由于其高昂的价格,供给的充分性往往不足。立法者的困境就在于此,一是要适当地削弱专利权的保护,以提高获取药品的量,二是又不得不考虑如果减少对创新激励的扼杀。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建立与完善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救济制度。

毫无疑问,在现代社会,药品专利是生物制药公司的生命,创新的专利药品是其巨大利润来源,在面临专利强制许可下,如果缺乏专利救济制度,那么医药研究的激励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根据美国的实践,由于重视对生物医药相关的药品专利保护,其生物医药产业得到飞速发展,领先全球。去年美国一共有41种新药通过了审批,数量达到十年之最。如果在强制许可后缺乏救济制度与手段,那么可以相信,医药公司难以投入重金进行研发。

如果说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在公共利益面前不得不实行,那么完善其救济,也可以降低药品专利强制许可使用或者滥用对医药产业发展激励的影响。

三、我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救济制度的主要问题

(一)法律概念规定十分不完善,救济缺乏法律规定的支撑

以公共健康为例,公共健康是目前实施强制许可的条件之一,但是关于公共健康,各国认定不同,国内学者也有不同的理解。而法律却未对此进行详细规定,一旦进行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医药公司难以以此为救济权利的起点。医药公司即使认为公共健康的概念被显著扩大,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也难以进行救济。

(二)药品专利的强制许可行政裁量权过大

药品专利的强制许可,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我国法律对药品的强制许可的条件等虽有规定,但并不具体,因此行政机关在行使该项权力时必然存在着比较大的自由裁量的空间,容易导致权力被滥用。因此,行政权力必须受到约束。可是,由于我国的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立法不完善,专利行政部门在处理专利强制许可时,由于缺乏具体的法律规定,有过大的自由裁量的空间。专利权虽然可以在某些情形下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但接受复议机关仍然是我国的国家知识产权局,而不是上级或其他机关,复议的效果有限,公平性难以保证,因此,难以得到有效的救济。

(三)缺乏明确的药品专利强制许可使用费补偿标准

根据现有的专利法,我国规定了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应该进行补偿,但是却没有规定补偿标准,只是提到了合理的使用费,但是依然没有设置合理使用费的计算标准。实践中往往根据特定领域的技术和市场做出合理的判断。这样,无疑扩大了行政部门的自由裁量权。同时,由于现有的专利法并没有规定专利的“未实施”具体情况,因此难以界定“未实施”的范围。根据实际情况,专利权人研发成功一款药品后,可能因为成本、规模经济或者收益最大化的原因,将专利权转让给其他公司实施。如果只是因为这个原因,最终将导致专利权人的投入产出严重不对称,不利于保护专利药品研发的积极性。

四、完善我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救济制度的思考

(一)对公共健康做适当定义

正如上面提到的,概念的不明确使得专利人维权的困难,因此,我们需要明确其概念。“公共健康”的定义的核心是,在哪些疾病可以被构成公共卫生威胁。为了保障我国公民公共健康的权利,考虑到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社会医疗水平落后,基础医疗设施薄弱,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法律对“公共健康”的定义可以和国际有所不同,适当扩大。一方面包括有巨大传染性的疾病,另一方面,包括有长期影响,影响面巨大的疾病。

(二)明确强制许可使用费的补偿标准

如果没有一个关于强制许可使用费用的标准,一方面效率不高,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公平性问题。上文指出,由于药品强制许可是由行政机关做出的,因此,其标准的解释往往由行政机关享有,如果缺乏可行标准,那么强制许可的补偿的公平性就会存疑,因此,必须明确补偿标准。补偿费用的标准,可以因地制宜,结合我国现阶段医药研发投入不足,积极性不高的现实,至少要能够覆盖大部分研发费用和开发成本,在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中做到相互妥协。具体方法有很多,但是成本加合理利润法,相对而言,较为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这种方法下,由于已经支付给专利权人强制许可的使用费用包括了专利产品的研发成本、促销费用以及合理的利润,因此,专利人没有既得利益的损失,只是损失了期待利益。只有明确了使用费用计算的标准及方法才能在实践中适用强制许可,提高药品可及性的同时也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专利权人应享有的利益,实现专利法的立法目的。

(三)需要明确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非独占性

非独占性,即专利强制许可后,专利持有人仍有权生产、制造,并承诺销售和进口专利产品,还可以与他人签订许可协议,授权他人使用专利。专利法在我国法律应明确授予专利强制许可,专利所有者仍然有权生产出自己的专利产品,并有权许可其他单位和个人,扩大合作的范围。

(四)强制许可的及时终止

药品强制许可是在公共健康等面临威胁时采取的紧急措施,虽然其实现的目的是正确的,但毕竟是一种损害私人利益的行为,是私人利益让位于更高位阶的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但是,专利法的目的是鼓励创新,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违背了法律的平等精神,因此,国家有义务将权利人的损失到减少到最低范围。(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春田.知识产权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康应春.我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5.

[3]王先林.知识产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阴.法学,2004,3

[4]张冬.新专利法下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法律学,2009.

[5]陈丽萍.专利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上一篇:反对个人主义心得体会下一篇:智联招聘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