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数量变化说课稿

2024-05-06

人口的数量变化说课稿(共11篇)

篇1:人口的数量变化说课稿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学情分析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变化”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活动建议。让学生通过实验体验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体现了科学与数学的整合,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种群数量的变化,同时培养学生简约、严密的思维品质,而建构模型及模型的理解和应用是高中教学的难点之一。通过两轮的教学摸索,在今年对于本实验的教学有了比较成型的方案,今天与各位教师分享。

这个实验常用的方法是称取1克干酵母,加入到10毫升马铃薯培养液或葡萄糖溶液中,28℃连续培养7天。每天定时取样、计数,最后绘制出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在教学过程中我有两点想法:第一,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获得数据、建构模型的过程中。这样就要大量的取样,多次大量取样会影响培养液的体积,造成严重的实验误差。第二,在一节课完成计数,避免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去计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操作性更强。

在保证实验科学性的基础上,我的实验方案如下。在此将必修3与选修1微生物实验进行整合,这样处理的原因有两点:第一,解决选修1实验过于集中,学校实验室条件的限制,不好安排。所以将选修1和必修3的学段打通使用。第二,实验中将选修1中微生物的内容融入进来,为了让学生体验模型建构的完整过程。这也体现了北京市一直倡导的整体备课的思想。

实验的全过程在一节课很难完成,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安排得,前后共6课时。重点是第五课时,收集数据、建构模型。下面我简单的阐述这五课时的内容。

2.单元实验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完善修正实验方案。并进行干酵母活化,取1克干酵母加入到100毫升的培养液中,培养液是教师配置好的。

第二课时

培养基的配制、讲解灭菌的方法。此实验中将马铃薯培养基换成合成培养基,因为合成培养基的成分稳定,有利于教师在预实验过程中对接种量和接种时间的摸索。课下完成培养基的灭菌和倒平板。

第三课时

讲解平板划线和稀释涂布法,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将活化了48小时的酵母菌,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稀释涂布或划线。目的是得到单菌落,降低实验误差,这也是进行后续实验的基础。

课下完成菌种的扩大培养,具体的操作是:挑取单菌落接种到50或100毫升的液体培养基中,在摇床上30℃、150转/分进行菌种扩大培养,培养12到24小时。

第四课时

课堂上学习使用血球计数板。

课后实验操作:向8瓶成分、体积相同的培养液中接种等量的菌种。培养4、8、10、12、14、16、24、32小时,放在4°C冰箱中保存、备用。

第五课时

学生对不同培养时间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处理数据,建构模型。在预实验过程中有3点体会比较深,现在与大家一起分享。

3.预实验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⑴干酵母活化

用干酵母发面,半小时就可以了。在这个实验中将活化了2个小时的酵母菌,在平板上划线,可得不到单菌落。通过大约10天的摸索,在摇床上培养48小时,才能得到菌落。

⑵实验科学性的.探索。

取等量的菌种分别接种到8瓶成分体积均相同的培养液中。同时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培养不同的时间,第1瓶培养4小时,取出放在4°C冰箱中保存、备用。相当于将酵母菌固定4小时的状态。以后依次固定在8、10、12、14、16、24、32小时的状态,最后同时计数。从理论上讲菌种来自单菌落,8瓶中培养液的成分、体积、培养条件都相同,8瓶菌液在相同的时间酵母菌的数量应该没有显著的差异。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8瓶培养液是8个种群,这样做科学吗?我也有过这样的疑问,所以我将此方法与常用的实验方法,从一瓶培养液中取样计数,进行了对照,实验结果,红线是一瓶连续取样的结果,黑线是8瓶同时取样的结果。两种方法没有显著差异。还请教了首都师范大学专门研究酵母菌数量变化的教授,并得到肯定。

改进后的实验方案,对于每一个培养时间,可以多取样,而且对后续的实验没有影响,保证了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实验过程中。4°C冰箱中保存,可以在一节课完成不同培养时间的计数。

⑶接种量和培养时间的摸索

为了能够让实验结果形成很好的“S”型曲线,有助于分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分析。接种量和培养时间是非常关键的。在预实验过程中,我设置了不同的接种梯度实验,摸索接种量,并以2小时为间隔进行培养时间的摸索。最后确定了每100毫升培养液中接种量45微升,培养时间分别是4、8、10、12、14、16、24、32h。为了让实验具有更强的操作性,设计了合理的接种时间点早7:00和取样时间点。

8瓶的培养时间分别是11:00(4h)、15:00(8h)、17:00(10h)、19:00(12h)、21:00(14h)、23:00(16h)、第二天的7:00(24h)、15:00(32h)。

这个实验中收集数据、建构模型是实验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这个过程我是在一课时完成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概述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

2.能力目标:使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尝试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得出科学结论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四、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包括3个环节:

1.承上启下,引入课题

首先回顾整个实验过程。明确本节课的任务是完成不同培养时间酵母菌的计数、数据的收集、整理、处理和建模的过程。

2.学生实验,获得数据

将全班同学分成8组,每组5人。每组分别统计不同培养时间菌液中酵母菌的数量。每人对血球计数板中5个中方格的酵母菌进行计数,计数过程中及时将统计结果记录在个人数据表格中,求出平均值。然后将个人数据汇总成小组数据,求出小组平均值。大家注意这里边得到两个数据,一个是每一位同学5个样方的平均值,另一个是5位同学25个样方的平均值。

下面请看学生实验操作的一段视频。本实验使用微量移液器,取200微升的菌液,保证了计数板上溶液体积的恒定,避免使用吸收纸,因为在预实验过程中教师发现使用吸水纸会造成很大的实验误差。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对于操作中存在问题的同学进行了指导。学生及时将统计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学生将个人数据汇总成小组数据,并计算出小组25个样方的平均值。

这是实验课上每组得到的相应培养时间100毫升中酵母菌的数量。利用这个数据绘制酵母菌数量变化的曲线。

3.处理数据,建构模型

教师利用Excel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入2类数据,一类是每个小组5个同学25个样方的平均值,另一类是每组任意一个同学5个样方的平均值。Excel我们常用来对学生分数的分析,这个工具在模型建构中可以将学生统计的数据转化成曲线,描述生物学的规律。

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教师将汇总的数据利用Excel转化成曲线,黑色的曲线是每组中任意一位同学5个样方的平均值,红色曲线是小组5位同学25个样方的平均值。学生明显感受到,曲线对于实验结果的描述比数据更直观。估算法进行种群数量的统计时,样方越多,实验结果越可靠。学生对于14小时的结果提出了问题:本组的5名同学中,如果有一人的数据与其中4人的数据相差很大,那么在计算时还算不算入小组的平均值呢?在对全班的曲线进行分析时,学生又提出:今天的实验结果与自己预期的实验结果不相符,大部分学生预期,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最后会下降,可是本节课的实验结果,酵母菌的数量没有下降。会不会因为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不能区分酵母菌的死、活,影响了实验结果?还是培养时间不够?如果不断的增加培养液的体积和培养空间,酵母菌的数量是不是会不断的增加?

在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学生的问题中对模型进行了分析。

五、实验教学的体会

1.通过实验方案的改进,将实验的重要环节、最核心的部分集中一节课呈现给学生。增强了本实验的可操作性。

2.让每个学生亲身经历尝试建构数学模型的完整过程。

在课堂上学生对于计数、分析实验结果提出的问题。我相信如果不是学生走进实验室亲身经历,是提不出来的,正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灵感,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入。

3.课前教师要进行充分的预实验,才能对出现的问题处理得当。

让每个人都绘制一条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并分析个人数据与全班数据的差异,这样对于数学模型的理解会更深刻。

5.用美蓝进行染色后在计数活菌的数目,实验结果更接近酵母菌的真实变化规律。

专家评价

这节课是一节很实在的课,值得全国各地教师借鉴。体现了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对于实验教学的理解到位,流露在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中。在对实验方案的改进时注重了实验科学性和实验效果的探索,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底蕴。这个实验不是几天可以摸索出来的,能够看出平时真的踏下心来做事而且不断地改进、完善着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篇2:人口的数量变化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种群数量的变化》高二生物说课稿【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材背景分析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种群数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介入数学知识,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建立数学模型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自然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能力方面)。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对较强的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从知识方面来说初步具备了与数学模型相关的数学知识储备,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足以理解种群数量变化。所以,这堂课的学习,学生自己将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学问题归结成为数学问题,进而尝试应用建模成果去解决身边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我对课标的理解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了教学目标,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知识目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血球计数器对酵母计数;尝试利用数学模型解释当地的环境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和难点:

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法与学法

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三疑三探”的授课模式来完成所定的三维目标,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为辅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二)教学过程

设疑自探:

首先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前以预习题案为依据进行预习,总结自探提纲,教师归纳、总结自探提纲,并给有贡献的小组加分并鼓励,此节归纳自探提纲4点:

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及其步骤?

2、种群的数量是怎样变化的?

3、什么是环境容纳量?

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解疑合探:

在完成设疑自探的基础上,各小组学生围绕自探提纲,进行解疑合探,在学科组长的安排下有序尽心,对难点进行探讨整理,达成共识并进行展示,展示结束后,按分工逐题进行评价,教师强调补充,归纳,教师利用评分榜计分,尤其对提出不同见解的其他学生要双倍加分。经过此过程基本完成教材中主干知识(完成“J”、“S”型曲线及相关知识)

质疑再探:

给予学生反思时间。启发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我采用了学生直接质疑,全班学生争相解答,对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直接解答,或引导学生课下带着兴趣探究。

运用拓展:

为了检验教学效果,巩固知识,我结合本节重点、难点和易混点等知识内容出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遍题,在此环节中对及时编题,抢答者加分鼓励。

四、全课总结:

学科组长对此节课进行评价,评价出本节课的展示之星,评价之星,质疑之星及诺贝尔小组。

五、教学反思

篇3:《人口的数量变化》的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文科班, 在学习了必修上册自然地理之后刚开始进入人文地理的学习。对于人文地理现象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多, 感受也多, 但是学生头脑中多是不成系统的现象与感受, 没有过对这些现象的深入思考, 没有形成正确的人文地理思考方法, 思维习惯和正确的人文地理观。

二、说教材

必修二教材开始进入了人文地理的学习。人文地理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 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 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是目前人类最为关注的四大热点问题。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 人口是关键因素, 人口问题是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因此本章在人文地理的学习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而本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是本章的第一节。本节要求学生理解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国家与地区人口的分布状况, 探讨形成原因, 从而总结出人口增长模式, 最后形成对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深入思考。通过本节的学习, 学生对于人文地理的学习内容与方法形成了初步的认识。

三、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了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公式, 学会运用公式进行地理数据计算与比较。能据图说出不同的历史阶段人口增长的差异与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 并分析原因。掌握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转变, 理解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 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 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 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地理材料并从地理材料中提取信息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取了课前自主学习, 课上读图分析, 读材料分析, 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 让学生形成预习的习惯, 学会细心观察, 深入探究, 互相交流与合作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可持续发展观。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人口增长模式。难点:人口自然增长时空分布差异的影响因素。

五、说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是中心, 会学是目的。托夫勒有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这样的时代下, 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教并重, 以学为本”的育人观, 不仅教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此为出发点,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 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演示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生动视频资料展示, 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 形成对人口问题的共鸣。小组合作探究法: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又能加强学生竞争意识, 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 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读图分析法:在小组合作探究法的基础上, 通过读图分析, 培养学生读图习惯与方法。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 让学生从情境材料中提取信息, 培养学生从文字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六、说结构

(一) 课前准备

自主学习。课前发给学生导学案, 导学案分两部分:预习案与探究案。让学生先行预习导学案中的预习案部分。预习案中主要将有关人口部分的计算公式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多年平均自然增长率) 交给学生, 并设计两道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课前计算, 完成基础知识储备。探究案主要在课堂上进行。

(二) 课堂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全球第70亿人口出生的视频新闻。通过视频让学生谈谈感想, 由此引入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并引入本节的学习目标。主要让学生找出学习目标中的关键词, 从而引出高中地理能力培养的重点与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 形成本节课的主板书。

[讲授新课]

1.人口的自然增长。 (1) 公式与计算。检查预习案中的公式与计算题。 (1) 让学生回答预习案上的公式。在介绍公式时, 注意讲解公式中的分母———年平均人口的计算方法 (年初人口与年末人口数之和除以2, 并指出高中地理中常用的是年初人口数进行计算。 (2) 让学生到前面讲解两道数学题。第一题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人口增长的数量多少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 还和人口基数有关。第二题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比较不同地区多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教会学生地理计算的技巧与方法。[过渡]给学生出示两组图片, 第一组是关于我国计划生育的图片, 第二组图是关于德国鼓励生育的政策, 让学生产生疑问, 引出不同地区, 不同历史阶段人口增长特点不同。 (2) 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与空间变化。探究主题一: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差异。让学生阅读教材第2~3页中的图1.2、1.3、1.4, 小组合作探究三幅图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呢?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和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引导学生观察人口数量的时间变化特点, 描述不同阶段人口数量的多少与人口的增长速度, 并归纳出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但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都能促使人口的增长正说明了这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读地理坐标图的能力, 归纳读图方法: (1) 读图名与图例。 (2) 读横纵坐标代表的地理要素。 (3) 读两个要素的变化关系。 (4) 读特殊点。 (5) 分析影响因素。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坐标系的横纵坐标在时间与数量上的不均匀变化。探究主题二: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读1950—2010年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图, 引导学生读出不同大洲人口数量与速度的差异, 并分析影响这一差异的原因。注意在速度方面的计算技巧。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读地理统计图的能力, 如何从中获取信息: (1) 认清图例, 辨别柱子的色泽、长短所表示的含义; (2) 比较同一时段 (时间) 不同对象, 同一对象不同时段 (时间) 柱子的长短, 确定其含义。探究主题三、四:读导学案中英国和中国两个家庭的材料, 从材料中找出人口增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提高学生在材料中提取归纳信息能力。并让学生预测不同国家人口变化趋势, 从而与前面不同国家人口政策相呼应。[过渡]为了更好地研究人口问题, 我们绘制了人口增长模式图。

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让学生读图, 找出图中重要的信息。指出人口增长模式图的不同阶段, 出生率与死亡率及自然增长就绪的高低特点, 分析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 以及世界不同国家目前在人口增长模式图中所在阶段。[过渡]有人做过这样一种假设, 如果让全球70亿人口照一张全家福, 只要美国洛杉矶一个城区就够了, 为什么我们还这么紧张呢?因为人口问题还会引出资源与环境问题。引出小女孩在联合国的发言视频。

3.作为地球的孩子, 你能为地球做点什么?本部分让学生自由发言, 让学生理解人口问题的重要性, 引发学生对自身行为的思考。

(三)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形成完整的课堂知识结构。

七、说手段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手段为多媒体与导学案。利用多媒体教学, 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导学案教学, 让学生在课前对本节课的有关地理数据计算的内容有所了解, 让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与技巧在地理数据统计中得到应用, 这部分内容在课前完成对于本节课重点内容的完成有重要的作用。

八、说效果

本节课采用直观演示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方法, 使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当中来, 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了当堂知识, 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九、课堂实录

篇4: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口红利

例1 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图a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b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回答问题。

[1980 1983 1986 1989 1992 1995 1998 2001 2004 2007 2010][20

16

12

8

4][自然增长率(‰)]

图a

[2010 2014 2018 2022 2026 2030 2034 2038 2042 2046 2050][2100

1900

1700

1500

1300

1100

900

700

500

][出生人口(万人)][生育政策不变] [放开单独二孩][全面放开二孩]

图b

(1)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

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

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2)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

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

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

解析 (1)读图可以看出,自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增长始终为正增长,所以人口规模持续增加,人口增速有较大的波动,整体先增快,再减慢,后又增快,再后来持续减慢,故答案选B。

(2)读图可知,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不一定持续上升,但是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故答案选C项。

答案 (1)B (2)C

例2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 [①][②][③][④][苏][鲁][川][湘][桂][浙][江][渝][京][津][宁][皖][1.2

1.0

0.8

0.6

0.4

0.2][0.2 0.4 0.6 0.8 1.0 1.2][户籍人口(亿人)][常住人口(亿人)][O]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完成问题。

(1)右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 粤、豫、黔、沪 B. 豫、粤、黔、沪

C. 粤、豫、沪、黔 D. 豫、粤、沪、黔

(2)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 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 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C. 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

D. 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

解析 (1)这是一个坐标图,横坐标是户籍人口,纵坐标是常住人口。图中斜线左上的省份常住人口多于户籍人口,说明经济发达吸引人口迁入,多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斜线右下的省份情况则相反,多为内地经济欠发达省份。故①④为粤沪,②③为豫黔。再看户籍人口,①近亿,④过千万,②过亿,③四千多万。所以选A项。

(2)人口迁移主要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改革开放后的人口迁移方向之一是从内地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一般遵循就近迁移原则。答案选D项。

答案 (1)A (2)D

例3 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990年][2010年] [5

4

3

2

1

][0 2 4 6 8 10 12 14][离市中心距离(千米)][人口密度(万人/平方千米)]

(1)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

A.2千米附近 B. 4千米附近

C.8千米附近 D. 10千米附近

(2)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

A. 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 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 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解析 (1)人口密度越大,单位面积人口数量越多。读图,根据不同距离处两条曲线的差值判断,2010年比1990年人口密度大,且单位面积人口数量增长最大的部分在10千米附近,D项对。2千米附近和4千米附近人口密度是减少的,A、B项错。8千米附近人口密度增加,但不是增加最多的区域,C项错。答案选D项。

(2)图中人口密度在市中心附近明显下降趋势,是因为城市规模扩大后,城市功能区出现明确划分,中心区由于地价上涨,由原来的住宅区转变为商业区,住宅区向外迁移,B项错。10千米附近人口密度呈明显上升的状况,说明城市规模扩大,10千米附近发展成城市住宅区。体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D项对。但不能表示城市等级提高,C项错。城市面积扩大,是城市化提高的标志,A项错。答案选D项。

答案 (1)D (2)D

篇5: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反思

备课时有两个困扰:第一,教材一开始讲了人口自然增长的时空差异,之后在人口自然增长模式中也讲了时空差异,如果都讲,时间有限。第二: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虽然是在课后活动中实现,但在全文中都有所穿插。

总体感觉这节课内容多,案例多,知识相互穿插,如果按课本顺序讲,势必会很乱,学生的知识体系无法建立。于是我大胆地舍弃了书中所有案例,我是这样设计的:

全节只使用一个案例,即调查学生们的爷辈,父辈,我辈的亲兄弟姐妹的人数,总结出相同规律,用数据进行分析:

1.给出人口自然增长率概念,区别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自然增长。

2.假设总人口变化不大,讨论思考从爷辈到父辈到我辈,出生率下降的原因,从而引出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3.思考从我辈到父辈到爷辈到祖先,出生率、死亡率如何变化?两者变化规律有何共同点,不同点?并转绘成图形。

4.由图形引出人口自然增长模式及分类依据。

5.看图形思考,人类社会何时由原始型进入传统型,并分析原因。从而引出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规律

6.由图形思考,两类国家目前分别处于何种人口自然增长模式。各自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政策如何制定? 7.通过一个案例贯穿全文,内容紧凑,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此案例引入时学生兴趣高涨,但从转绘图形后的分析开始,学生积极性有所下降。我想下次这样处理也许会好一点:图形由学生转绘好后,人口自然增长模式的时空差异,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由学生看书讨论分析,自己得出结论。

另外人文地理的教学知识点往往散、碎、杂,用案例教学是一个好方法,但是,使用真实案例比虚拟案例更有挑战性,也更有意义对教师、对学生都是如此,以后我要努力尝试。

篇6:人口的数量变化说课稿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计 划生育政策。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替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辨 正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来源:Z.xx.k.Com] 教学难点:

1、人口在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

2、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是不平衡的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到了50亿。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人口问题更深远的关注,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决定从1988年起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公布的统计数字向人们展示了全球人口增长的历程:1840年只有10亿。1927年增长到20亿,1960年增长到30亿,1975年达到40亿,1987年上升到50亿,1999年达到了60亿。通过观察这些数字,同学们可以发现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世界人口每增加十亿人的时间越来越短,也就是说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那么世界人口增长有规律可循吗?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人口数量的增长特点有何不同?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人口数量变化又具有怎样的特征?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讲授新课】

首先我们来观察两幅图片,通过这两幅图片,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展示图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通过这两幅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来两个小孩之所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就是因为,他们的降临人世,标志着世界和我国的人口已经分别增长到了创纪录的60亿和13亿,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000多万的数量在继续增大,请大家计算到今年,世界人口已经大概达到了多少?(66亿)

(过渡)一个地区人口的数量是不断增长的,那么,人口的自然增长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板书)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来源: K]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讲授)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基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而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共同决定。

出生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数—死亡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即自然增长率 =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板书)(1)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学生活动,教师点拨)完成教材第3页活动

这一年增加的人口数: 200000*2%=4000人

十年后那一年增加的人口数: 200000*(1+2%)=243799 243799*1.7%=4145 通过活动我们可以看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板书)(2)人口基数

2、人口在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展示图片)

读下面两图,10万年以来和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请同学们分析影响人口增长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每一个时期人口增长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首先,看图1.2整体感知一下,这幅图有几个拐点,被分为几级台阶?(两个拐点,分别是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被分为两级台阶)

(活动)请学生根据图1.2分析每一个阶段人口增长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原因是什么?完成大屏幕上的表格。

指导学生如何从图中获取信息:(1)认清坐标变量;(2)图形的变化特征:曲线坡度大小陡缓程度的含义(3)思考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4)通过曲线的陡缓程度判断不同时期增长的特征

(板书)

(提问)就整个人类历史时期来看,那一个时期人口增长特别快?为什么?(指导学生根据教材第3页第一自然段和图1.3回答这个问题。20世纪以来。因为过去的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这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总结)通过对两幅图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都能促使人口的增长正说明了这个问题:生产力水平高低——生存环境、生活水平、医疗水平——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数量变化

(过渡)就整个世界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往往也具有不同的人口自然增长特点。

(板书)

3、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是不平衡的

(图片展示,学生讨论)请同学们根据教材第3页图1.4,小组讨论思考下面几个问题:(1)人口增长较多的大洲,排序说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2)人口增长较少的大洲,排序说明?(大洋洲、欧洲、北美洲)(3)人口增长较快的大洲,排序说明?(非洲、拉丁美洲、亚洲)(4)人口增长较慢的大洲,排序说明?(欧洲、北美、大洋洲)

通过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亚非拉地区人口增长的速度较快,而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这些国家经济水平相比情况如何?(相差甚远)由此可见,目前世界上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哪些国家?(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又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增长较为缓慢)

(学生讨论)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这两类国家当前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四页第五页的文字以及第五页的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完成大屏幕上的表格: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出来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都趋于缓慢,相比二三十年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亿人大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明显减缓,但是相比较发达国家来说,其增长速度还是快得多。绝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增长较稳定,有些国家还出现了负增长。发达国家人口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基于社会经济的变化,发达的经济,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使人们老有所依,导致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改变,生育率下降。同时由于社会竞争激烈,父母为了使子女能够顺利的融入社会,所以在前期教育中的投入比较多,从而使发达国家的生育率进一步降低,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人口老龄化都会导致什么样的问题呢?(劳动力不足,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社会负担加重,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面临压力增大,国防兵员不足等问题,也会影响经济正常发展,是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那么如果人口增长很快是不是就很好呢?(不是,会出现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加,衣食住行、教育、交通以及环境等各方面的压力增大,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渡)既然人口增长的速度不能过快,也不能太慢,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控制人口增长的速度呢?不同的国家应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

(学生活动)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四页的图1.5,以及课前大家通过网络搜集的资料来说一说不同国家分别采取了怎样的人口政策。

(学生讨论,教师可以适当的补充材料)补充材料包括:

材料一:日本计划明年耗资21亿美元鼓励国民多生多育 材料二:现金津贴 意大利新措施鼓励生育 材料三: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靠外来移民

材料四:印度提倡“只生一个好”——鼓励三人小家庭 生男生女都一样 材料五:印度尼西亚《人口发展与幸福家庭法》 材料六:我国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

(小结)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同的国家应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对与发达国家来说人口增长缓慢,应采取鼓励生育,吸引移民的措施;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实行控制人口的政策已经迫在眉睫。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共同的目标就是实现环境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人口的自然增长,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有哪些?(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人口的基数)世界人口的数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又有不同的特点。面对不同的人口形势,各国应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

板书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1)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 =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2)人口基数

2、人口在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

3、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是不平衡的(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特征

篇7:《5以内数量的认识》说课稿

孩子们刚从小班升入中班,对于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认识不够全面,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在情境和游戏中,通过动手操作和思考,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为今后认识生活中的数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说目标。

1、知识目标: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会按物数数,能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能说出总数。

2、技能目标:能将相应的数量与数字相匹配。

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抓住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以游戏为载体,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幼儿听一听、数一数、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感知5以内的数量。

四、说准备。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我做了如下准备:汽车卡片、小圆片、废旧瓶盖、课件等。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本次活动的教学对象是中班幼儿,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我创设了“坐小汽车带幼儿去玩”这一情境,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深入情境,探究新知。

依托以上情境,进一步引出幼儿最感兴趣的动物话题,依次播放图片,指导观察,感知数量,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数一数,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并能够按物数数,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并正确说出总数。

3、趣味游戏,结束活动。

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教师为每个小组发放汽车卡片,幼儿根据不同汽车限乘乘客的数量,在卡片上贴上对应数量的小圆片。通过幼儿自主操作,将相应的数量与数字相匹配。从而达到本次活动的技能目标。

篇8:《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说课稿

通过对平面向量数量积定义的剖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学习的快乐。

3、教学重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定义。

4、教学难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定义及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用。

第二部分:教法分析:

采用启发引导式与讲练相结合,并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理解定义之后引导学生推导数量积的性质,通过例题和练习加深学生对平面向量数量积定义的认识,初步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定义的运用。

第三部分:教学程序设计:

篇9:人口的数量变化说课稿

买了多少,叫做数量;

一共用了多少钱数,叫做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篇10:9以内的数量中班数学活动说课稿

正确判断9以内的数量,是中班下学期的内容,本活动要求幼儿对9以内的数量能手口一致地点数,并正确说出总数,幼儿4——5岁,对数概念已有一定的认识,让幼儿手口致的点数,可为幼儿在今后的学习数学方便打好基础,因此,我把这个活动内容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故事、观察、操作,使幼儿正确判断9以内的数量,并初步感知相邻数。

2、思维拓展目标

通过活动判断9以内的.数量,体验数学的乐趣。

重难点:能按数量与数字匹配。

二、说准备

为了这个教学活动的兴趣性、直观性及操作性,我准备了动物卡片,小鸟卡片,房子卡片,花朵,种子,铅笔等。

三、说教学方法

这个活动,对象是中班幼儿,我们班幼儿年龄偏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坐不住、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些特点,我采取愉快式教学法,以情景及故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说课程设计

课堂教学是幼儿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设计了4个主要的教学程序。

1、讲故事引起兴趣,在这个环节中,利用幼儿爱听、爱看的特点,我用故事《春姑娘来了》来吸引幼儿注意力。

2、指导观察,判断数量。在这个环节中,我利用卡片,让幼儿说说图中有什么不同,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3、运用故事转折,挑起矛盾,引出相邻数。

4、运用操作,加深幼儿对数量的认识、判断,几数量与数字匹配。从而进一步巩固这节课的内容,培养幼儿动手的能力

次活动通过这4个教学环节,既遵循了概念数学规律,又符合幼儿认知的特点,指导幼儿观察、操作、获取新知,同时注重培养幼儿思维和各项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幼儿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篇11:单价数量总价优秀说课稿

韩洪小学:樊旭琴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单价数量和总价”,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这节课的内容是数学第七册,第五单元,第4小节《单价数量和总价》。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数量关系。由于他们经常接触,因此对“单价、数量、总价”比较熟悉。根本不需要教师苦口婆心地去讲解,学生理解起来也就轻松自如。我主要尽量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探究数学问题。使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主动探究数学规律。学好这一课将为进一步学习比较复杂的应用题奠定基础。根据本课的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学生认知能力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说目标 【教学目标】

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知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的关系。

初步培养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知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的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说教法和学法

采用引导探索、分析、推理等学习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抓住三个量词的含义来分析题意。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式。引导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共分为三个环节:

1、尝试探索。

2、巩固新知。

3、回顾总结。

下面我介绍一下每个环节主要的设计意图以及简单的过程。第一环节:尝试探索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这里我设计了三个步骤1.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意义2.揭示课题3.讨论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第一阶段:认识“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教学时,先出示超市图,让学生把看到的物品的价格,从而引出这三个数量名称的含义。,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学习数学知识,增加了趣味性,使学生乐于学。从而很自然地引到了第二阶段揭示了课题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组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这是一组常见的数量关系,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知识。第三个阶段:探索“单价、数量、总价”三个数量之间的具体关系。在教学这一层次时,我直接出示了课本例4情境图,让学生动脑筋根据刚才的讲解,同样采取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推导出三个相关数量关系式。整个过程都以学生为主体,自己归纳,教师只需适当地点拨一下。第二环节:巩固新知

这一环节我采取了铺垫式教学方法,设计的练习由浅入深,让学生自然地层层递进。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填空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日常生活中购物问题的能力。第二层次我设计的是课本52页做一做,进一步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第三层次我设计了给应用题补问题的练习,说说根据哪两个条件可以补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再独立计算。第三环节:回顾总结

这个环节通过一个课堂总结,问学生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让学生熟记三者间的关系式并把这节课的心得说出来,让学生有利于教师了解他们还有那些不足,加以强化。

整堂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开始和结束都以学生为主,自由发言,师生合作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突出了教学实效性,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这一宗旨。

上一篇:共享单车讲话稿下一篇:个人提升能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