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历史教学创新

2024-05-02

谈历史教学创新(共11篇)

篇1:谈历史教学创新

历史课教学创新谈

问题之一:好高骛远,脱离中学历史教育实际及中学生思维水平

人们常有这样的误解:创新教育就是必须对前人的结论进行发展、开拓、提高,甚至是否定、更正已有的结论,否则,重复过去的观点,推理出已有的成见,或者是仅仅触及前人结论的一点皮毛就不是创造性劳动。究其原因,在于把历史

课教育的对象提升为历史学科的专业研究人士。其实,中学历史教学创新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学生创立了多少历史新观点,更不在于他们为历史学科做出了多少新的突破性的发现,而是重在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以及获得历史见解的一种方式、途径和过程。由于历史学科涉及庞杂的历史史实,还包括深邃的史学理论,中学生在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仅能形成对历史的相对的、肤浅的认识,不可能形成一种全面的、系统的成熟看法和见解。因而,要学生产生石破惊天的思维成果是不现实的。

问题之二:信口开河,创新无所规范

创新教育要求我们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时,要让学生敢于推陈出新,敢于挑战前人学术观点与结论,但这样又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另一种倾向,使他们的思想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切思维、想象、推理都可以随心所欲。如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在战争中锻炼成长得到发展。假如由此得出结论,我们要感谢日本对中国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这一结论自然是包括我们在内的所有中国人所不能容忍的。因此,我们历史教师对此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点评,加以认真的规范,必要时可以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思维方法,不能因为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思维空间而允许学生歪曲历史的本来面目。

问题之三:面面俱到,没有重点,思维训练不够深入

历史课教材内容庞杂,如果我们对其中的问题进行面面俱到的目标教学,对每一个小问题都进行讨论、比较、归纳、推理、演绎、创新,完全没有必要。因此,我们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取舍,将有限的时间放到最需要深化、发挥、拓展或者是总揽全局的重点知识上,不求“毕其功于一役”,而是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渗透和影响,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习惯开始,循序渐进,不断加深,给学生留下思考问题的充足时间,让他们从容不迫地拓宽自己思维的空间。

问题之四:忽视史实基本知识与技能

我们反对把历史课上成对史料的简单罗列,把学生当做简单的知识的“容器”的模式,也反对对历史知识作过多的拓展铺垫,甚至把历史课讲成故事课。但要防范另一个误

用心爱心专心 1

区,即由于课时的约束和对能力培养的偏爱,上课时蜻蜓点水,不重视对基本知识的落实、讲解。其实,创新从来就不是空洞的,而是依托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世上不存在无知识根底的所谓创新。历史学习是建立在丰富的材料基础之上的,对材料的全面了解是学习历史最起码的要求。

用心爱心专心 2

篇2:谈历史教学创新

浅谈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

本文针对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提出全新的.历史教学模式,这是结合对“新课标”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过去传统模式的大胆创新和改进.同时结合作者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在教育教学中如何重新定位师生角色,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潜能,培养知、能并重的现代化创新型人才等问题进行了具体阐述.

作 者:焦晓瑾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新寨高级中学,河北唐山,063602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12) 分类号:G420 关键词:创新意识   学生自主   知能并重   评价  

篇3:浅谈历史教学的创新

一是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的关系。能力源于知识, 知识又有待于转化为能力。单纯地提“知识就是力量”, 也有片面性。知识必须经过加工、联系、拓展和重组, 才能在实践中应用。水有源, 树有根, 在历史教学创新中, 必须注意知识与能力并重, 忽视知识传授、片面强调能力的作法是不可取的, 只传授知识, 不教给学生思维方法, 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作法同样是不可取的。

二是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 既要讲继承, 又要讲发展, 对传统教学手段不能一概否定。实际化教学, 有形有影有声, 入眼入脑, 活泼感人, 这是创新;站在讲台上, 一本书、一支笔或加一幅图, 娓娓道来, 深入浅出, 师生心灵感应, 产生情感上、意识上的共鸣, 这也是创新。创新的关键不在表面, 而在实质。当然, 我们不能以此为“满堂灌”辩护。我们历史教学工作者有必要在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上做文章, 使自己的教学更趋完美。我们不能固守传统教学方法, 排斥先进教学手段, 而应使二者有机结合, 相得益彰。

三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为内容服务。历史教学形式应该多样, 因课而异, 因材而异, 因人而异。变化多样的教学形式, 能给学生以新鲜的刺激感;形式活跃的课堂氛围, 能给学生发挥聪明才智提供适宜的载体。在教师的主导下有序进行的课堂争鸣, 会带来学生热情的高涨, 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提高。

四是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历史课堂教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总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 因为还有一些矛盾客观存在。如历史教材的相对稳定与史学材料的大量涌现, 信息剧增的矛盾, 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矛盾。所以历史教学创新不仅要注重课内, 还要充分利用课外, 只有课内外双管齐下, 有机结合, 形成合力, 才能促进历史思维、历史创新能力的发展。课内是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主阵地, 课外活动则是课内的延伸和深化。在这里必须注意的是, 课内与课外不能成为互不相关的两张皮, 而要努力形成契合点, 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丰富的知识是创造的先导。没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其他自然学科、社会科学知识, 就不可能纵览古今, 正确地总结过去、指导现在、预测未来, 就谈不上创造才能的发挥。学生的知识面愈广, 愈具有综合性、渗透性, 其创造力就愈强。

篇4:历史教学创新谈

关键词:丰富的想象力, 创造性的人格, 发散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c)-0000-00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教育要求我们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时,要让学生敢于推陈出新,敢于挑战前人学术观点与结论,但这样又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另一种倾向,使他们的思想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切思维、想象、推理都可以随心所欲。作为中学教师,我认为,每门学科都应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历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我就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谈几点看法。

1学习历史需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学习历史的过程,也是培养想象力的过程。历史教材是以文字为主的 信息载体,概括性的文字叙述较多,如果能够依据文字材料的揭示,在头脑中想象出具体生动的形象,将会更 真切地感知历史过程。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就要借助于历史教学发展他们的再想象和创造想象能力。历史教学对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很有效,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就不说了。

中学历史教育也存在着培养非智力心理因素的有利条件。历史教育由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生动的故事性 、强烈的感染力,并能为学生树立典范,对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效尤前人,做个品德高尚和有作为的人无 疑是有积极影响和作用的。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知识的创新是通过有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人实现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

2.1使学生具有永不熄灭的创新欲望。

要不断创新,首先就要有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也才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中国具有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对于这些,中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非常的幼稚,甚至是无意义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是一种对好奇心的满足。他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所以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多么无意义,教师都不要简单的禁止和否定。如果学生的每一次探寻,遇到的都是教师的“不可能”、“无聊”的断语。那么,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慢慢萎缩,很难具有创新精神。

2.2使学生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活动是人们从事的主要活动。既然是创新,就预示着风险。而且,当创新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知识创新的难度只能是越來越高,失败的风险越来越大。一次创新的成功也许是千百次创新活动受挫的结果;一个人创新活动的成功,也许是成千上万的人创新失败的结果。面对创新路上的困难,人们只有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始终不一地坚持创新,才可能最终获得创新的硕果。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应该是历史学科的优势。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很多都是经过科学家的艰苦劳动和无数次的失败才创造出来的。另外,通过讲述无数革命先烈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经历无数次探索和失败后,中国革命才取得成功等史实都能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震撼,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升华,逐步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围绕问题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的过程。现行的历史教材,总的来讲比较重视科学性、逻辑性,而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来弥补,通过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创作”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一个学生在历史小论文中通过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展开多方面的联想。首先“纵向联想”,指出文天祥视死如归的力量源泉来自“民族的浩然正气和炽热的爱国之心”。接着展开“逆向联想”,痛斥当今社会上极少数只顾个人利益,而忘了国家利益的社会渣滓。另外还展开“横向联想”,联想到今天的青年学生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不能辜负老一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把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肩负起来。由一位历史人物的事迹,这位同学就展开了如此丰富的联想,充分体现了创造性思维发散性的特点。如果经常开展这类活动,会极大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我们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取舍,将有限的时间放到最需要深化、发挥、拓展或者是总揽全局的重点知识上,不求“毕其功于一役”,而是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渗透和影响,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习惯开始,循序渐进,不断加深,给学生留下思考问题的充足时间,让他们从容不迫地拓宽自己思维的空间。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既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也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历史学科的探索与创新是日新月异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探索,争取有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篇5: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焦作市实验中学王金波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我们要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国运兴衰的关键。作为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呢?

一、转变观念,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就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新形势下,教育教学装备不断更新,又衍生出了“电灌”。总而言之,灌输式依然占据统治地位,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严重不足。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要使学生在思想、能力、个性观念等方面都有长足发展,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思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够专注于学生记住了多少历史知识,而要注重学生对史料的探究,多方设问,加强引导。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我针对中学生的特点,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刘禅如此无能,诸葛亮为什么不当皇帝?”“曹操既然是政治家、军事家,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中会以多败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必然会去了解这一时期的基本史实,在分析史料的基础上,找到答案。孩子们还提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我及时鼓励学生的提问,并长期坚持这种教学方法。这不仅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历史知识,更锻炼了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激活思维,发挥想象,激活学生头脑风暴。

“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鼓励学生大胆独立思考,求新求异,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使其正确地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树立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敢于质疑。例如:在讲宋金对峙时,我引用岳王墓上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奸佞”,提出谁是害死他的真正凶手。学生们由窃窃私语到激烈讨论。很多学生认为是秦桧,有些学生则提出害死岳飞的应是宋高宗赵构,因为岳飞迎接二圣还朝会危及赵构的皇位。我看到这样的情形心中窃喜,这不就是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吗!?我就势要求同学们自己去查资料、看书籍,自己去找结论。其次,在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同时,要给学生以民主,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知识,给学生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例如:我在讲《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一课时,当学生按照老师教给的方法进行自学,对台湾问题有了较深的了解后,组织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既对本课内容有深刻的了解,也使得到了快乐,并且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精心设计练习,促进创造性思维的拓展。

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和形成技能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科学有效地练习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我在讲《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这一课时,在学生对本课有了较深的理解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1)写话:生活穿越。(2)小论文:我的北宋游记。(3)感受名菜:自制名菜“东坡肉”。这样的练习,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人格。

篇6:谈历史教学创新

改革教学方式创新学习方法-谈中学历史教与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历史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 者:鲍忠敏 作者单位:六安市裕安区新安初中,安徽,六安,237151刊 名:管理观察英文刊名:MANAGEMENT OBSERVER年,卷(期):“”(23)分类号:关键词:历史教学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篇7:谈历史教学创新

江宁区岔路学校(中学)王勇

邮编:211101

内容提要:

创新意识的提升是中学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作者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意识所做的尝试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提升中学生的历史创新意识的个人见解。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意识

历史科目作为实现教育教学任务的一门基础科目,同其它科目一样,其目的应该旨在为培养有思维、有见解、有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包括有新颖的思维方式、独特的见解、丰富的想象力,善于灵活运用、勤于动手和乐于实践等。那么,中学历史教学如何提升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笔者结合自己的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对此谈谈粗浅的看法,以求得行家批评指正。

首先,中学历史教师应该不断学习,追踪历史学科学术动态,更新已有的知识,强化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高级教师李晓风老师曾说过:“大部分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最大问题,就是在大学毕业以后,就中断了系统的专业学习和知识更新,随着教学年岁的增长,知识日益陈旧,只剩下与中学教材相关的知识,这种情况严重地制约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水平,制约了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事实的确如此。要想提高当前中学尤其是初中的历史教学水平,并使之与培养当前社会所需创造性人才相适应,承担中学历史教学任务的历史教师应该涉猎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的最新研究动态,更新知识,并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胜任教学中提升学生创

新意识的工作。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具体教学工作中,本人做了以下尝试: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民主像一座塔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魏书生语)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抑制自我中心意识,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平等交流观点和看法,以营造和维持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得以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初中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的明显特点,教师应让学生感到进行大胆想象、智力冒险是合理的,引导学生立足于历史事实,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测,鼓励学生敢于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做人之所不做,勇于各抒己见,并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赞赏学生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闪现的思想火花,及时予以积极的评价,激励学生成为创造性人才,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效应,从而优化学生的创新心理环境,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学习“澶渊之盟”内容,涉及到对它的评价。学生经过短时间讨论后,纷纷发表观点:有的说太吃亏了,明明战事对宋朝极为有利,却不但没向对方要求赔偿,反而给辽岁币;有的说这种状况下给辽岁币,会让对方觉得好欺负,以后还会有人来进攻宋朝的;有的说这个条约不平等;有的说岁币最终还是要靠搜刮老百姓,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还有的说,毕竟这个条约的签订给双方带来了和平,如果战争不结束,宋朝损失的可能比岁币多的多;有的说,澶渊之盟对边境的和平和经济发展也起了好的作用。每一个同学的发言都有其道理,我当即一一给予肯定,并指出评价历史事件不能简单用“好”或“不好”来下结论,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综合起来评价。由此又要求学生重新展开讨论,要求重新评价澶渊之盟。同学们经过充分的讨论,得出了客观全面的结论,也学习了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同学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心理上获得了极大满足,在以后的历史课上,发言踊

跃,不断有创新思维的火花闪现。

又如对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进行评价,就有同学说他是呆子,我立刻请他谈谈他对此的看法。这位同学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立刻又有同学反驳说这体现了谭嗣同维新变法的坚强意志,并且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对后来者是极大的精神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通过积极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书本的观点提出疑问,甚至于相互间展开辩论,这一行为本身就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潜质。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新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鼓励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可不可以那样;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大胆地提出问题,不唯书、不唯上;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程变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对于历史题材的作品及教材内容的正确性、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等,教师都可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甚至要带头质疑。

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对于一代枭雄曹操,我先请同学介绍自己所知的与曹操有关的故事,然后再请同学对其进行评价。很多同学对三国的历史很感兴趣,对《三国演义》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于是,对曹操的评价多为“奸诈”、“狡猾”。然后我对这些同学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都是站在刘备的角度来看待曹操,而没有站在祖国历史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并请同学们联系三国前后的历史知识,找证据来证明曹操对中国历史有很大的贡献。同学们立即来了兴头,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肯定了曹操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有的同学翻看两晋历史后,认为曹操奠定了西晋统一的基础;还有的同学认为,曹操能礼贤下士、善于用人,统治下的魏国是三国中最强大的一个,是个英雄。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同学们展开了思维的翅膀,思维能力和方法得到了锻炼,课堂效果自然不错。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养成离不开创新性实践活动,创新性实践活动可使学生感官与感觉并用,劳心与劳力结合,激发思维的创新发展。我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小组竞赛如提问题比赛、找最佳记忆方案比赛、历史知识小竞赛、演讲比赛、讲历史小故事比赛、从历史找成语比赛、小辩论等,以及历史作品欣赏(如《蒙娜丽莎》)、学唱《国际歌》、演历史剧(如话剧《屈原》)、看电影写观后感(如《林则徐》、《火烧圆明园》)等实践活动,在课外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历史古迹进行读书活动、历史调查、参观历史古迹、参观博物馆、采访历史见证人等实践活动。在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和引导学生自主实践,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得以显示和发挥,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得到了增强,强化和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例如学习“战国七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准确识记七国的地理位置及名称,我让学生四人一组找最佳记忆方案,比一比在两三分钟内哪个小组找得最快,方案最佳。结果,同学们兴致很高,产生了这样一些典型方案:(1)按顺时针的北西南东后中间(由上至下)的地理方位来记,即燕、秦、楚、齐、赵、魏、韩;(2)按逆时针的北东南西后中间(由上至下)的地理方位来记,即燕、齐、楚、秦、赵、魏、韩;(3)地理方位口诀法,即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中赵魏韩;(4)字母f形方位法,即燕、赵、魏、韩、楚、秦、齐。这些学生自己找出的记忆方法,记忆效果非常好。

又如中国历史第三册复习第一、二单元(阶段性复习)时,我采取了小组知识竞赛的形

式,从选拔参赛选手,到现场抢答、必答,同学们积极性非常高。特别是小组现场出题,对方解答环节,同学们设计了多种多样的题型。如做形体动作,请说出其反映的历史事件;出谜语猜历史人物并讲一个有关这一历史人物的故事;用一个词语表达出对第一、二单元内容所涉及的历史人物的感情等。这些设计,充分表现出同学们的思维创造活力。

四、有意识提供与教材相左的新观点,固化学生创新意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来自史学界专家的争鸣对学生基于历史事实的创新意识的强化和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讲到华盛顿会议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华盛顿会议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失败的外交还是胜利的外交?同学们根据教材回答后,我列举了一种与教科书上的评价相对立的观点——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取得了外交胜利:中国自1840年与西方列强打交道以来,这是第一次没有丧失更多的民族权利,而争回了某些东西。山东权利的归还虽然带有附加条件,但已没有像日本当初提出的那么苛刻。

为什么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会有如此大差异呢?我与同学们共同分析原因,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观察历史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传统的评价着眼于把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所取得的结果同最初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愿望作比较,而第二种评价则着眼于把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取得的成绩同中国近代史上其它的外交活动进行比较。

篇8:浅谈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补充史料,整合教材

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模式,是就教材讲历史,按照教材的编写顺序,生搬硬套,对教材进行简单的翻版和复制。教师只注重结果而忽视原因和过程,不注重对教材内容的拓展,也不进行中外历史知识的纵横比较和联系。新课程观下,课程是一个比教材更大的概念,教材仅是教学的工具。旧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新课程观的教学内容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教学中,笔者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材进行整合与补充,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课程内容的拓展和研究。例如:《世界近现代史》下册中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节,笔者将教材整合处理为讲清革命的背景、进程和历史意义,再讲巩固政权的措施,最后讲共产国际的成立,然后补充教材没有的两个新内容:一是俄国1905年革命,讲清革命的概况和性质,从而说明1905年革命是十月革命的“总演习”;二是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性质的变化,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四月提纲》任务的理解。然后让学生思考归纳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最后让学生回忆中国近代史有关内容,辨证地找出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不同以及两国之所以走不同道路的原因所在。

二、对比分析,温故知新

在教学中,教师应在讲授新知识的同时,注意与之相关的旧知识的复习与比较,这样才能达到温故而知新,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历史学科,并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例如:讲到第三国际就要复习第一、第二国际的有关内容,并就建立时间、条件、组织形式、主要活动、任务等内容进行比较,这样既复习了与之相关的旧知识,又教会学生用比较法学习历史。又如:讲到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制度时,就可以复习科举制度发展的历史,从隋朝创立,到唐朝完善,宋朝进一步发展,明朝的八股取士,直到清朝被废除。再如:讲到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时,复习第一次合作,然后对国共两党两次合作就条件、任务、方式、特点、结果等进行比较。必要时将1921年~1949年国共两党关系进行系统地梳理,同时还可拓展到新时期两党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展望两党实现第三次合作。

三、纵横联系,形成网络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历史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使之纵横交错,形成一个贯通古今中外的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结构,这也是整体史观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积极的历史思维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从而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遇到的各种跨度大、概括性强的难题。例如:讲到“美国罗斯福新政”时,就应复习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以及进入垄断阶段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美国等相关内容,还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与其同时代的其他国家的历史进行比较,尤其是同德、日进行比较。面对危机,美国通过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经济危机的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从而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使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得到巩固。而德、日两国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则是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使资本主义走上了畸形发展的道路,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是世界历史的横向联系。又如:讲到日本明治维新,就要同中国的戊戌变法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两国史实,找到中国戊戌变法失败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最终明白日本走上强国之路的根源所在,这是中外历史的横向联系。再比如讲到当今世界国际关系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时,要复习世界近现代几次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这是世界史的纵向联系。在讲全球化时,将世界如何从彼此相对孤立、相互隔绝到逐渐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完整系统地进行梳理,构建一个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体知识框架,最终让学生明白从分散到整体的人类社会历史概况,寓全球史观于教学之中。

四、多元解读,辩证施教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传授历史知识内涵的宽广度,这样既拓展了教材的内容,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教学中穿插历史知识的多元解读,不求唯一见解和答案。对史学上某一问题有多种观念和看法的,依据最新的史学动态,要给学生讲明教材所采纳的观点,以及教师自己的观点和依据,同时,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应该认真听取,并帮助学生正确分析。比如,世界现代史的分期问题,给学生介绍多种分期法及不同分法的依据;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何时开始的问题,有将1939年德国空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作为二战爆发的开始,还可以将1937年七七事变中国全面抗日作为二战爆发的开始,该观点的依据是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亚洲主战场,并且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再比如,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有积极作用占主导的,也有消极作用占主导的,都可以在课堂上一一分析。

教学中,对某一历史问题的评价,应根据时代特征,作出客观、公正的分析与评判,通过史实,找到历史对现实的启迪,做到“以史为鉴”。如就两次世界大战给予我们的“历史启迪”是什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战争害人害己,和平来之不易,决不能让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人类需要和平,和平才能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我们要为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世界而努力。又如唐朝的围湖造田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我们应从中汲取教训,在发展农业时,要注意保持生态平衡,要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篇9:创新历史教学点滴谈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118-0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中学生的自主意识与批判思维明显加强,他们对生硬、简单、抽象的说教显得有些麻木茫然和无可奈何,因此,历史教师要不断探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创设历史情境和丰富情感体验,熏陶、感染和内化学生的思想情感,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课堂评价语要真诚、准确和客观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课堂评价语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是引导学生开启知识的千门万户的钥匙。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所有的学生都希望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语体现出关爱、激励、肯定,体现正能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评价时要真诚、中肯、准确客观。

准确和客观是评价语的“灵魂”,没有“灵魂”,无论说的如何生动,如何有吸引力,都显得苍白无力,评价语也就没有生命力,更没有说服力。因此,教师评价语既不能完全肯定,也不能完全否定,要把握好时机,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这样评价语就起到了鼓励和提醒的作用。当学生的回答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时,就会获得信心,心里高兴,干劲一来,就可能爆发出超凡的能力。课堂上,教师不能吝啬赏析和称赞,要用充满爱意的言语评价学生。激励性的评价语能让学生增强信心,体验成功的欢愉。例如:在学习改革开放这一节内容时,我最后布置的一道作业题是:用文艺节日的形式歌颂改革开放,自编自演。有三名学生的节日给我和全班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采取三句半的形式,题材新颖,表演性强,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他们获得了最佳节目奖,我送给他们的获奖词是:“你们在歌颂改革开放的同时,也展示了你们的才华。今天,全班同学和老师重新认识了你们,你们是最好的,也是最帅的,未来的艺术人生中相信会留下你们的足迹。”从此,他们参与班上的活动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努力上进,最后以优异的中考成绩考入县重点高中。

总之,正确、恰当、适时的运用课堂评价语,能让学生主动走人课堂,做课堂的主人,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思维、热情,塑造学生的灵魂与品质,使课堂充满生机,焕发出人文气息。

二、创新运用教材,增强学生记忆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敢于创新才能才有进步。古往今来,哪一个民族或社会的变迁,都是在创新中不断进步的。在历史课教学中,教师要在运用教材上敢于创新。历史教材内容丰富,大多数学生觉得看起来有味,记起来困难,怎样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顺利地学好课本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在运用教材上要设法创新,交给学生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真决”。比如,在教学《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时,因为教材编排的新特点之故,学生对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三个条约的国冢实在难以掌握,我就把签订这三个条约的国家分别归纳如下:美英日法;美英日法意;美英日法意荷比葡中。这样,就不难发现:学生只要掌握了操纵华盛顿会议的美英日三国,就容易掌握签订《四国条约》的国家——美英日法了;而掌握了《四国条约》的国家,也就容易掌握签订《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的国家——美英日法意了;掌握了签订《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的国家,也就自然不难掌握签订《九国公约》的国家——美英日法意荷比葡中这九国了。

由此可见,大胆地创新使用教材,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教师也省时省力,真是事半功倍。

三、开展历史讲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课外活动是历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活动,不仅能开阔学生视野,获得新知识,并运用它进行创造活动,还可以提高学史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历史讲座就是其中的一种。

历史讲座在时间上具有伸缩性,因而它不受课时的限制,可定期也可以不定期;又由于内容的丰富性,讲座可以是教材的补充,也可以是专题的探索;可以是历史名人研究,也可以是热点问题的透视和讨论。再由于方式的靈活性,讲座可以是教师讲,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讲,因而学生可以在没有作业负担的宽松气氛中轻松愉快地学习。这样不仅获得了渊博的史学知识,而且还能受到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文史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前,我们对历史学的看法却基本局限于单科性的狭隘范围内,只重视政治史、军事史、外交史等,未能重视它与文化的紧密联系,历史教学成为单纯的朝代更替史的讲解,对于反映人类生活的文化史较少关注,这样的历史研究是呆板单一的、不全面的。而中学生最厌倦、最反感的就是那种瘦骨嶙峋、味同嚼蜡、板着面孔机械照本宣科式的说教式教学及教学方法,他们最崇尚、最向往的则是主体参与的、充溢着生活气息、富有浓郁情感色彩的活动体验式教学及教学方法。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历史与文学始终有着不解之缘,文史结合历来是中国学术的传统,无论哪种形式的文学,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因此,历史教学应是教师主要用语言的形式将历史学的成果展现给学生,与他们交流,既给予知识,又给予启发,从而达到历史教育和培养史学人才的目的。历史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因素,美育材料可以说俯拾即是。现行的历史教材中文学艺术材料相当丰富,因此,我们在讲述各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艺术时,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理解它们对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所起的巨大作用,而且还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比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这些古今中外的格言警句,能从道德修养的许多方面给学生以启迪。

篇10:创新教学初中历史论文

一、关注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1.分析学生心理变化,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提出的一些看似幼稚的问题,其实,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好奇心激发的求知欲,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具有引导作用。历史教学涉及面广,“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正是对历史学的一种最好概括。虽然初中历史教学不必进行太深入的延伸,但在施教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突发奇想,进行由此及彼的关联性思考。如果教师能及时给予科学的解答,学生的心理诉求便能得到满足,创新热情便能被激发出来。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创新过程中的“得”与“失”

创新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反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学生应正确看待创新过程中的“得”与“失”。实践证明,创新总是伴随着风险的。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日益发达,创新的难度也与日俱增,要承受的代价也越来越大。面对创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教学者应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变压力为动力,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如何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在此过程中,教学者可结合历史长河里各种励志故事开展历史教学工作,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还能感受到催人奋进的力量。

二、关注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关于“发散性思维”概念的研究,有一个普遍认同的观念,即激励人们寻找多种方法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思维发散的过程中,学生分析事物的深度和广度无疑将获得质的提升。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单一性”现象较为普遍,学生根据所谓的“唯一标准”进行学习,限制了个人思考的空间,不能从多角度获得对事物的感知与体悟,这也不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例如在分析历史上的“楚汉之争”事件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展开多种联想:联想一,“楚汉之争”是以刘邦为代表的农民集团与以项羽为代表的贵族集团之间的一场争夺天下的战争,刘邦集团的胜利实质是先进的社会生产方式和制度战胜落后的分封制和奴隶制度的`表现;联想二,纵向来看,刘邦汉家王朝的建立为今后中华民族的薪火相传和社会发展轨迹奠定了坚实基础,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诸如此类的发散性联想应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教师也应积极指出学生思考中的不足。

三、关注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

1.鼓励学生表达不同意见,提出个性化见解

“质疑精神”历来都是每个取得辉煌业绩的人所必备的优秀品质,教师应加强学生这方面品质的培养。历史学科的学习重在交流讨论,其中很多问题尚无定论,一定的交流讨论有利于我们理清思路,确立正确的研究方向。例如在讲述三国历史时,有些学生指出蜀国快速灭亡的原因时,强调了地域位置的防御作用。首先,他们肯定了蜀国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然而在研究蜀、吴存在时间长短时提出如果蜀国也拥有和吴国一样的长江天堑,或许还能再存活几十年。此类学生从地域的角度阐述蜀国灭亡原因,虽然有失偏颇,但不失为一个充满个性化的见解。

2.鼓励学生创新求变鼓励学生创新求变,教师应从“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着手

篇11: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

吴起县白豹镇初级中学

杨晓宇

教师在教学理念上的创新只有通过实实在在的教学才能表现出来。而如何做好教学工作,使教学达到教授学生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关键也是根本。笔者在历史学科的教学和实践中出了以下一些方法。

一、寓情于教,师生互动。我们都知道,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中学生们都渴望从古板的严肃的历史课中解放出来。如果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师们不能做到寓情于教,教中有理;活跃课堂气氛,保证师生互动,就很难让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无法保证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

寓情于教,师生互动,首先就是教师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去了解学生希望学习到什么,希望了解到什么,并十分注意对学生“投其所好”,使教授的东西能被学生主动吸收和掌握,避免师生之间关系的僵化和教与学之间的脱节。其次是注意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寓于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对自身素质提高的过程同时养成良好的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胸怀共产主义理想,成为合格的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三就是要十分注意调节课堂气氛,避免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过分死板和严肃,达到师生互动。

二、尊重史实,大胆思考。历史教学不能对史实进行篡改,也不能将史实进行歪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尊重历史事实。但是,尊重历史事实并不等于照本宣科。比如我们在教授明末农民起义和清军入关的相关是,如果只把农民起义的成与败,清军入关与清朝实现对全国的统一等内容进行介绍,那么学生难免就会觉得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但如果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能和学生一起对明末农民起义等事实进行一种假设思考,例如向学生提问:“如果李自成起义军能在攻入北京后迅速扫清明朝的残余势力,那么起义的结局如何?”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大胆的思考,提出他们各自的不同意见和看法,只要他们的有道理,教师就对他们的分析进行肯定和鼓励,并教育学生敢于质疑历史结论或权威论证。通过这样的教学,我们就能使学生巩固所学历史知识,也锻炼了他们的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教会学生大胆思考,大胆猜想,并结合所学知识,结合所处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再回首”,不失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历史的好方法。

三、结合现实,紧扣时代。我们进行历史教学和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人民了解历史、掌握历史并为现实生活服务。通过对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的学习,为人民的生活和行为提供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因而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使所讲授历史知识能为学生分析、解释社会现象服务。

我们在讲授“文化大革命”历史的时候,就可以将其与我党在延安进行的整风运动以及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反“右”斗争等史实作比较,同时也将“文化大革命”于1989年的**和九十年代党内的“三讲”作比较。通过这样一些比较,就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各项工作提供鉴戒和的材料,同时也使学生能将历史知识与政治生活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习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

同时,历史学科的教育也必须与时代相结合。我们广大的中学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保证历史教学方向的正确性和观点的准确性。当社会上发生了比较重大的事件时,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尽快将这些信息向学生透露,并结合历史知识用历史的方法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例如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期间,笔者在讲授美苏争霸和苏联解体时就曾将这一事件穿插到课程讲述之中,利用这一事件向学生分析了为什么教材上说“当代世界政治格局是美国单极世界逐渐失势,多极世界尚未正式确立的过度时期”,学生纷纷表示领会了这一知识点。以上就是笔者对中学历史教学观念及方法创新的思考和提出了一些对策。当然,由于笔者从事教学工作的时间不长,进行的研究也不够深入,加之水平有限,提出的对策和措施显然是不够和成熟的。但笔者相信,只要有广大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研究者和工作者的努力,按照素质教育的方向前进,我们的中学历史学科教育工作必定能取得越来越大的成绩。

在距离高考还有190多天的时间里,许多学生在复习中还存在着记不住基础知识和分析历史问题时不够准确的现象,但只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就可以取得实效。

夯实基础知识、理解知识点

首先要准确记住历史时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概念等基础知识。多看书、常复习、采用一些容易记忆史实的方法,如:比较记忆方法、理解记忆方法、联想记忆方法(如时间联想法、人物联想法、事件联想法)等记忆历史史实。

其次是要掌握好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内在联系,以重要知识点为基点。如文艺复兴这个知识点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随着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资产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经济、政治利益,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冲破宗教会神学的束缚发展资本主义,于是一场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兴起,它促进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而文艺复兴所表现出来的人文主义创世精神,又极大地鼓舞着当时的人们去探索通往亚洲的新航路,地理大发现就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完成的;与此同时宗教改革也受到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资产阶级借助反对天主教会神学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解除了精神枷锁,推动了整个欧洲社会的进步。文艺复兴是在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发展的前提下出现的,同时它又与地理大发现及宗教改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鸣锣开道。当我们理解了文艺复兴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后就很容易解决这段历史问题。

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史实 将知识系统化和形成完整性对学生复习历史有重要的意义。如中国近代的每一个变化无不与世界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复习中国近代史一定要把历史事件置于世界的大背景中学习,形成历史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每年高考出什么样的题,学生在考前很难预料,但学生可以做到“有备无患”,就是将知识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如“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分界线,是新旧民主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的背景从国际角度分析是一战和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从国内角度分析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北洋军阀统治对内镇压革命对外卖国,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巴黎外交失败引起了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而“五四”运动的条件包括:内部条件———经济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政治(阶级)条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民主科学的指导;外部条件———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的出路,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一个知识点从不同的角度设问,但回答的角度是不同的,但史实都是一个,所以对每一个历史知识都要做到全方位地掌握。

学会以不变应万变

从近两年的高考试题来分析,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知识点的考查具有完整性、跨度大和逐层深入的特点(表现在选择题上);能力的考查体现了“综合”的特点,尤其是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从近两年的高考试题的答案来看,精练、概括性强、可操作性强,而且许多答案出自于书上的内容甚至章节目录及标题(表现在材料式的问答题上)。

在高考中通常考题所要考查的不外乎有这样几种情况:

1、考查基础知识的准确再认再现;

2、考查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3、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查在比较知识异同基础上的归纳、概括历史概念和历史事件属性的能力;

5、考查在庞杂的史料中提出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6、归纳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7、考查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的再造能力和潜在能力;

8、考查各科综合能力的掌握情况。

上一篇:保龄球比赛作文800字下一篇:关于调整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小组成员的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