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模讲评用

2024-04-15

二模讲评用(精选4篇)

篇1:二模讲评用

12.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所蕴含的哲理,并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对这一哲理的认识。(不少于150字)(12分)评分要点:

概括哲理3分,观点明确1分,联系实际分析4分,语言 4分。哲理参考角度:

1.以苦衬乐,乐自增其一倍。

2.只要善于转变思考角度,快乐是可以自我创造的。

李渔:“乐不在外而在心”“心以为乐,则境是皆乐”

„ „ 言之有理即可 例文: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如果人们只想着未来的路怎么走,急切难待,那么就会闷闷不乐,如果人们能回想起整个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之后再想以后的道路,那么心态就会平和许多,人们会更加乐观。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在登山途中,如果人们只想着登顶,走到一半时,就会疲惫不堪,想着前面还有许多道路,我们可能会更加劳累。但如果我们想着前面登山的困难都已经克服,那么后面会更加轻松,这样会更顺利登顶。所以我认为我们要多想想过去的经历和挫折,这样我们才会更有信心面对未来。

----田梦宇

这篇文章蕴含的哲理是:当处于困境之中,我们可以联想到那些更加困苦的人或事,将之与自己当下的窘境作比较,从而“忆苦思甜”,以乐观的态度继续迎接挑战。我认为,这个哲理特别适合帮助“压力山大”的现代人走出困境。近日,一名中山大学历史系的硕士自缢,只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我想,如果他能够想到他的同龄人中有很多人没有上过大学,在劳动力市场上面对更大的压力,再使之与他名牌大学的身份作对比,一定能够缓解压力,以阳光、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当中的困难,迎接更多的挑战。

----李智恒

只有与艰苦困难对比,才能明白身处乐境,才能衬托乐境的可贵。我认为生活中我们也应时常想起困难,以之为诫,珍惜现在的生活。军训前对于三餐总是草草了事,想着饭不好吃,有随时有零食可吃。军训时只有三餐,集体吃饭,大家都像饿狼,必须奋力“抢食”才能吃上。现在常常想起军训,便感慨可以在家中独自饱食的不易,从此一日三餐认真对待,全都吃饱。当身处幸福而不自觉时,就想想困难的日子,便能体会拥有的可贵,珍惜身边幸福。----张润桐

13.书生以囊萤闻于里/里人高其义/晨诣之/谢他往/里人曰/何有囊萤读而晨他往者/谢者曰/无他/以捕萤往/晡且归矣/今天下之所高,必其囊萤者。令书生白日下帷,孰诣之哉。

14.严格要求 规范写法

①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②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④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⑤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15.② 简析“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中数词使用的艺术效果。(4分)【答案示例】

“百馀尺”运用夸张手法(1)与“种桃齐蛾眉”形成对比(1),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写出桃树之高,时间的流逝(1),表达了闺中人对丈夫的思念之苦(1)。

③ 清代学者王琦说:“杨升庵曰:太白诗:‘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又云:‘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岂是’‘殊非’,变幻二字,愈出愈奇。”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这两个词语使用的妙处。(5分)【答案示例】5分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意思是天山雪深三丈,难道是远行的时候吗(1)。“岂是”一词使用反问语气,借女子对丈夫在如此艰苦恶劣的情况下仍要戍守边塞的不解(1),表达了诗人的反战情绪。

“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是说在水乡秋夜风月的美好时光,本非远别的时候(1)。“殊非”一词使用否定口气,加深了诗人不愿离别的感情程度(1)。

18.书法艺术与实用书写的关系有哪些?请结合上述材料作简要概括(5分)要点一:书法艺术始终遵循着实用书写的可辨读性原则。P3 要点二:书法艺术遵循着实用书写的效率原则,保持单向时空的书写顺序。P4 要点三:书法艺术的形式语言从形成到演变,其推动力都来自实用书写的发展需要。P5 要点四:现代科技制造的实用书写,缺少书法艺术时间上的连续性,不能表现书法家的情感变化。P链接

(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4分;答对四点,得5分。意思对即可)

20.阅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6分)

(1)“随后知道了这棵树非凡的存在,竟然有一种内心深处的震撼。P5”请分析作者内心震撼的原因。(3分)

要点一:托尔斯泰属于贵族,是久负盛名的作家,却愿热情而慷慨地帮扶那些求助的贫苦人。P6 要点二:竟然有那么多穷人带着内心的酸楚和温暖的希望来找托尔斯泰倾诉。P7 要点三:这棵能把托尔斯泰与穷人平民“扯拉”在一起的树,随着托翁的去世,因寂寞而干枯了。P8(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

(2)请分析第⑨段中“一种背离,一种转向”的深刻含义。(3分)P9 要点一:托尔斯泰对贵族生活的背离。要点二:托尔斯泰向平民阶层的转向。

(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

21.以“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要点一:“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是托翁给自己庄园的命名(1分),以此为题,交代了此行的目的地和拜谒对象。(1分)(具体内容)

要点二:明媚的阳光和自由生长的草地象征着托翁的仁慈精神和平民精神)(1分)以此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托翁的景仰和赞美之情。(1分)(文章主旨)要点三:题目是全文的情感脉络(或题目是全文的结构线索)。(1分)(结构作用)

微写作:

请从《快乐大本营》《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最强大脑》等大陆综艺节目中,选择一档你最感兴趣的,介绍给你的朋友。要求:①写出节目特点;②不少于150字。评分参考

①节目特点介绍;(8分)②语言流畅;(2分)③字数不足,酌情扣分。例文:

“低头族”

我认为“低头族”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结果,我们应接受“低头族的存在”。现如今,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在闲暇时消磨时间的手段增多,于是在地铁,公交上这段时间中,人们也就自然拿出自己的手机等度过这段时间。同时,社会发展使得环境多元化,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拉长,公交地铁上独自站立的我们一定也会通过聊天、看视频等拉近与朋友的距离,融入自己的虚拟朋友圈,积累谈资,这也无可厚非。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们思想,科技的完善,更多“低头族”会出现,也有更多“低头族”转变为“思考族”“文章族”,用思想与文字消磨时间,这都是时代变化的产物。因此,”低头族“的存在无可厚非。

----赵玮晗

我认为低头族的出现体现了人们对于当今科技、社会发展的适应,无需指责。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时间被碎片化。面对变革的社会,人们没有慌乱,而是主动适应,通过科技利用时间的碎片,抓住快节奏的间隙。只要人们不忘记手机之外的生活和情感,低头族便无可非议。如果你无法从快节奏的生活之中抽离,就拿起手机抓住时间吧。

---张润桐 亲爱的朋友:

不知道你是否知道《快乐大本营》这个综艺节目。我想把它推荐给你,让你在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之余开怀大笑,放松身心。《快乐大本营》是湖南电视台推出的以“娱乐天下”为宗旨的综艺节目,每期节目都会请来宾与五位主持人一起互动,该节目最大的看点就是集娱乐、访谈、游戏于一体,目的就是让观众开心,传递“快乐至上”的娱乐精神。该节目每期都会邀请一些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知名艺人来访谈、游戏,通过各种形式使观众全方面的了解明星、艺人和娱乐媒体。播出时间是每个星期六晚上20:10,它是你放松自己,娱乐身心的必备良药。快快收看吧!

----安燕琳

亲爱的,你可发现近日热播的大陆节目中都体现着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对小家幸福的聚焦、我向你推荐《中国好声音》这档由荷兰跨洋而来的综艺节目。与以往阳春白雪的精英文化不同,《中国好声音》这档节目意在告诉全体大众,每一个人都应该去追梦,成为梦想的守望者,行动者。节目中的导师们通过对队员的选拔和训练,率领着自己的团队行驶在征途中,最终成就了一个个平凡的追梦者。我想。作为观众的我们也会从中获得鼓舞,成长为一个个敢于逐梦的幸福的人。----李雅婷

篇2:二模讲评用

作 文 评 分 细 则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短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转瞬即逝;最长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无穷尽。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审题与立意

1.对“材料作文”的基本认识

材料是多义的,角度、立意有多种。但考生在“自选”“自定”时不能超越“材料”能指、所指的“固定范围”,不能任意发挥、无边无际。

2.对本次作文材料的基本理解

材料为两句话,前一句强调时间的短暂易逝,后一句强调时间的恒久漫长。这是一道颇富有思辨意味的命题。时间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由每个不可重复的瞬间构成,永无穷尽。时间的长与短是一种客观存在,也可以是一种主观认识。从一定意义上讲,时间的长与短也可以理解多与少、快与慢。

3、对本次作文材料的基本立意

本道作文题的外延较大,立意时需化大为小,化虚为实,联系现实生活中某一话题来确定立意。从“人生”“生命”“自然”“文化”“艺术”等话题入手,紧扣“时间”这一核心概念,深入剖析或生动描述。

可就第一句话写:面对时间的短暂,我们无需感伤,而应珍惜;也可就第二句来写:面对时间的漫长,我们不应放纵,不能虚度。但也可就两方面来写:联系生命历程与生命价值,强调在短暂的历程中创造(追求、向往、思考„„)永恒(伟大、有意义、有品位„„)的价值。也可结合具体载体如文化、艺术等表达对随着时间长短的变迁或永恒或消逝的慨叹。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对前后两句话平均用力,造成观点不清、重心不明。同时,不能仅仅证明这两句话的正确性,必须尽可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在新颖和独特上下功夫,在细腻中挖掘真情,在思辨中显现灼见。

二、判 分 1.判分原则

作文阅卷要公正公平;坚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要从切题、立意、选材、结构、文体等写作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诸方面进行全面衡量,综合量分。

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选定文体的要求。须注意的是,若出现具有个性化文体样.....式的作文,如杂文、剧本、故事新编等,只要运用恰当,要敢打高分。2.判分等级

一类63~70;二类56~62; 三类49~55;四类42~48;五类28~41;六类27分以下。

3.几点说明 【立意】

①立意偏差,但未完全偏,勉强符合题意,原则上定为四类卷;若语言功夫好,可适度上浮。

②立意从材料的某一词语或某一句话而来,断章取义,偏离材料基本含义。尽管立意不准确,但语言功夫尚可,此类作文原则上定为四类卷及以下。

③立意与和行文完全与材料无关,此类作文定为五类卷及以下。【文体】

记叙类文章要形象鲜明、感情真挚,切忌平淡叙事;议论类文章言之有据、辩之有理,切忌泛泛而谈。对于体裁创新,立意准确,语言精当,可适当提高一档,以适应2015年江苏《高考说明(语文)》的要求。

【其他】

①作文评分应坚持兼顾“语文素养”。凡词汇贫乏、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者,凡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思路混乱者,凡书写潦草、错别字、病句较多者,一律下浮一个档次;严重者直接判入六类卷。

②文体模糊不明,最高不超过41分;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③特别提醒,不能只从立意上简单评分。一方面,同一角度中的立意表达有高下之分;另一方面,即使同一立意,也要看文章语言表达、思想深刻如何。

4.个案处理

①确认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

②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阅卷组长处理。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三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分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④游戏考试、游戏人生、语言格调很低的“问题卷”,最高不超过40分;凡思想感情庸俗低下,即使切题,最高不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最高不超过10分。

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⑥缺作文题,扣2分。

三、标杆文

(一)握紧时光(一类中 65分)

生命的钟摆在日出与日落中摆着,在起点和终点间摇着,看见时间流逝,莫惶恐。转瞬间,生命的质量掘出时光,无穷。

叹时光易逝,怅光阴转瞬。的确,低头,指尖不断地刷屏中漏下缕缕光阴,换得一缕叹息。的确,等待,球迷用一个又一个四年,影迷用一部又一部影剧丈量时间,发现时间,微乎其微。

握不住,于是慌了,于是怨了,溜走的时光,为什么如此匆匆?赶不上的步伐,剩下的灵魂躯壳„„

时间之短,短在她的易逝,更短在你的漫无,你的生活。其实,时间可无穷,如果你用生命的质量去填充。

当拿破仑进城时,窗内,黑格尔看着他,写道:这位世界精神,骑在马背上,眼睛集中于一点,真让我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现在的我们看来,转瞬的时间中,黑格尔让“马背上的精神”作为自己的哲学符号,绝对精神的符号,存之久远。在转瞬的时光中,黑格尔用思想扩充生命的质量,以生命的质量掘出了时光的无穷与无尽。

从浩荡历史中徜徉来,看孔子之心,观庄子之气,何不是用有限成就无限,在时光的冲刷与涤荡中,思想的星光不暗,不灭,永无穷尽;转而,看普契尼蝴蝶夫人忧伤的项圈,看莫泊桑笔下璀璨的项链,在时光中亦是熠熠,无穷无尽。

大家大师,用立言填充了生命质量,让转瞬的时间显出无穷无尽的价值,其实平凡如你我,不必立德立功立言,也可在转瞬的时光中成就无限,享受无穷无尽的时光。

因为时间之长,长在她的无穷,更长在你的所为,你的生活。

农人捂着自然的时钟,在土地上年复一年,泛着土地香的踏实,浸着汗水的收获不是转瞬,诠释着生命质量的充实,透着时间的无穷。

倘若你也用目光爱抚一朵花,闻稻香一片,望星空灿烂,以热忱的心去爱生活,便也握紧了时光。

握紧时光,用生命质量成就时光无限。时间非流水,而是绵延不断的念珠„„ 生命的钟摆在摇,不停。【简评】

时间短,短在易逝,更短在漫无。用质量去填充,时间便可无穷。从拿破仑到黑格尔,从孔子之心到庄子之志,从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到莫泊桑小说《项链》,大家大师用立言填充了生命质量。平凡如农人,如你我,亦可在转瞬的时光中成就无限。该篇一气呵成,文理俱佳,首尾处借生命的钟摆、绵延不断的念珠纪念逝去的过往,憧憬看得见的未来,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那间老屋(一类中65分)

天空湛蓝而辽阔。一抹炊烟从天际袅袅升起,在余晖的点缀下,曼妙朦胧。如仙子身上轻柔的白纱。

随着那抹炊烟的愈加明晰,心也莫名的温暖。“嘟”地一声,车停了,家到了。

奶奶早已在家门口,老屋亦不声不响地矗立在身后,在夕阳下,如一位沉默的老人,等待我们做最后的问候与告别。是的,最后的,它明天便要离开我们,完成使命了。时间短暂,短短数年的陪伴,竟到了分别的时刻。

不久,大伯二伯们陆续到了,大大的一家子挤满了整个屋子。喧闹问候,笑声盈满了整个屋子。“谁跟我去烧火?”奶奶问道。“我!”兄妹三人不约而同地举起了手,一窝蜂地涌到了灶台边上。

姐姐坐大凳,负责添柴增火,妹妹负责看锅,而作为最小的我便安安静静坐在一旁。火渐渐起了,“噼里啪啦”,灶膛里发出木柴燃烧的声音,一种熟悉的柴火味道充满我的鼻腔。锅里也溢出了层层雾气,氤氲着稻米的清香,混杂在空气,清淡温暖,仅仅闻着,胃里便不由发出温柔的叹息。

雾气渐浓,二姐忙碌的身影已只剩隐约的轮廓。我的心从未有过如此平静,像是离家的孩子终是找到了那片港湾,那方天地。“时间真快呀!”不知是谁发出了这样的叹息。

视线模糊,依稀记得是谁装作小大人的模样,装模作样,却差点把自己烧着?是谁搬起椅子,踮着小脚,去够那锅盖,结果却摔得人仰马翻?又是谁不甘独坐一旁,自告奋勇去抜青菜,却捧回一堆青椒?是啊,那都是我们,时光匆匆,似水流年,我们都已长大,老屋也已老去,那些美好的往日,被一片片青瓦记录的童年,也将随老屋的离去而离去了吧。

“我们去拍个照吧,作纪念。”大姐提议,大家纷纷赞同。推推搡搡,吵吵闹闹地奔出去,落日正好,夕阳倾洒。“茄子„„”,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微笑。四世同堂,于老屋前记录那段美妙时光。也许,不必伤感,那些美好也将如照片一般,永远封存在我们的心中。许多美好,不思量,却自难忘吧。我想,那种莫名的心安便是抹也抹不去的家园之恋吧。

余秋雨曾在《山居笔记》中说:“时光易逝,但那些城市的风情又怎会烟消云散。”是啊,时光对每个人,固然短暂,那些记忆也将随我们逝去而封存,可对漫漫人类长河而言,那家园落日,那家园情怀又怎会褪去。它们将一代代,随时间,传承下去,无穷无尽,漫长温馨。

该离开了,夕阳渐落,那老屋,在夕阳里,安静而美好。“再见了。”我在心里轻声说。【简评】

该文紧扣题意,由家乡的小屋展开描绘,自然生发出时光易逝,家园情怀永存的哲思。文笔优美,描写细腻,体现了较好的语言基本功。不足之处是结尾的议论略嫌冗长,故判为一类中65分。

(三)用短暂铸就永恒

(二类上 61分)

春晚上走红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令人在感叹的同时也在思考。有人说,奋斗不息,生命不止;有人叹,人生苦短,然而决定生命的不是时间,而是生命本身。

济慈,英国浪漫主义派著名诗人之一,他曾在疾病中忧思国难,他的墓上刻着这么一句话:把我的名字写在水上。古欧洲有一句名言:“人生一世是写在沙上的。”潮水一来,沙子便被水冲没,不留下一丝痕迹,而济慈更果断,用水书写,一边写一边消失。有人说,济慈是为了忘却。可从另一角度讲,水和时间一样经久不息,写在水上不是代表着另一种永恒?

时间长河裹挟着历史的碎片滚滚前行时,当代的人生命短暂,但在后世却历久弥新,成为永恒。不如笑看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叹服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而人性总是在继承与反叛之间择路而生,我们一边赞美,一边诋毁;一边前进,一边后退。但总有东西会随着时间代代传承下来,比如生命价值。是像西敏大寺三位住持驾着破船被历史冲到彼岸,还是像庄子驾着大鹏,带着“葫芦舟”成为永恒,这一切都是我们的选择。

橡树,十年才长成参天大树,并且他们能存活很久,厚重的树纹仿佛时间刻画。“上帝也不能在三个月中造出一株参天橡树。”这是古欧洲的一句谚语,我们叹息树木等待成长的时间之长时,也不妨想想,或许在漫长的生命中,十年的时间也许正是我们口中的三个月。

所以,学习也是要趁早的。写出《活着活着就老了》立誓“用文字打败时间”的文学壮士冯唐,行文时博古通今,纵横捭阖。问起原因,他笑笑说,还是在年轻时吸收了西方的、古人的好东西。最好的岁月,用学习打败时光的流逝,用文字雕刻光鲜的青春,怎一个精明了得?让生活活出价值,岂不可“物与我皆无尽也”?

哀须臾,叹无穷,这是第一境界;物与我皆无尽也,是第二境界,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则是第三境界。时光何必不朽,生命何须永恒?少年振衣,岂不可作千里风幡看;少年瞬目,亦可壮作万古清流想。纵使只有三个月,我也要做一颗橡树,站成人生中永恒的风景。【简评】

时间经久不息,流逝亦是永恒;生命价值会随时间代代传承;时间长短是相对的;用学习打败时光;对待时光有三重境界;时光何必不朽,生命何须永恒„„本文具有议论的思辨力量,充盈着激情,纵横开合,灵动自如,有相当深入的思索灌注其中,体现出优秀的控驭能力和文学素养。

(四)定格的时光

(二类中59分)

我在老屋门前伫足,细数岁月磨不去的细碎旧影,打量流年带不走的清浅痕迹,门前的凌霄花在这里开了一季又一季,时光被悄悄凝住,定格。

我推开咯吱作响的大门,里面只是变成空荡荡的,别的一切如旧。

踏进爷爷奶奶曾居住的里屋,有一块颜色略浅的方形的方形显得尤为突兀。是了,奶奶有一只大箱子,在这里静立了许多年。

奶奶有一只木箱,从没见过她打开过。若是问及,她也只是笑道:“都是过去的东西了。”

一日午后,难抑好奇的我央求了奶奶许久,她是拗不过我了,终于将木箱打开。因多年未开,四起的尘埃在阳光下漂浮,我在箱中翻找着奶奶的秘密,终于在箱底看到。

那是一件织锦缎的中式棉袄,菊花扣全部由手工缝制,丝绵夹层,衬着暗红纯棉里子,绣着鲜红牡丹与芍药,枝叶纠缠,掩藏不住无尽繁华与热闹。

奶奶像抚摸婴孩一样摩挲着这件衣服,口中喃喃:“这还是我做姑娘的时候亲手做的。” 我分明看见,奶奶已经花白的发丝在阳光照耀下折射出温暖的柔光,和婉的笑意掩去了岁月留下的痕迹。我想象着奶奶年轻时的样子:穿着家常白衬衣,蓝棉布裙子,倚着窗户,细致又仔细地缝制着这件衣裳。

是谁说,是时间仍在,而我们飞逝。

现在,奶奶的这件衣服已经给了我,而全家也已搬离了这座即将拆迁的老屋。几度我都因光阴荏苒而埋怨,埋怨时光一直在带走,带走人们的处所,容貌、记忆、感情。而忘了时光本身却是无穷尽的啊。

就像这件衣服,经历岁月的洗礼,多少年后依然能触动人内心的那一片柔软,它已经被定格。也不再去埋怨,而是顺应着时间的法则,继续向前。

我走出这间老屋,街道上的路灯已经亮起,在拉蔬菜的平板车从我身旁经过,我转身离开。

定格的时光留在我的心中,时光仍在向前,我也将重新出发。

【简评】

衣服承载的事奶奶美好的青春回忆,从这个意义上说,时间漫长,记忆永恒,美好永存。切入点好,构思有新意。

(五)老人的画

(三类上55分)

江南小城,暮色已降。一位老人提着画板,哼着不知名的吴令小调,踩着已被岁月冲蚀的青石板路,悠然地隐匿于小巷深处。

老人是一名画家,年轻时更是一名行者。他曾行走于大江南北,用手中的笔记录下了短暂时间中永恒的记忆。可惜,老人的头发已被自己画中飘转的云所染白,双腿也已如自己以前的画笔一般,再怎么使也提不起劲来。于是,老人便搬进这小城一隅,看花开花落,赏云卷云舒,任由时间雕刻。“——唉,老喽!”

轻轻推开老人家厚重的木门,一股清香扑鼻而来,随风望去,老人正在作画呢!老人看到我,只是微微点头,便又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我轻轻踱步过去,绕到老人身后,突然发现,岁月并没有将老人双手的细腻弹性带走,那握着笔的手,仍如一位优美的舞者,在纸上轻轻弹跳。“唆唆”,那是她脚尖点地的声音。“沙沙”,那是她在舞台上画着优美的圈。才一会儿功夫,一座千年古刹便出于犹如浓雾岚绕的白纸之上。我不禁叹然,是要经过如何时间的洗礼,才能画出如此富有神韵的作品!

我不忍打断老人,便独自步入厅堂。厅堂四周,挂满了老人以前珍藏的记忆。每一幅作品细细看来,里面都好似有着无数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了老人于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冽的秋霜来到了黄鹤楼,还在一个寒冷彻骨的冬夜摸到了寒山寺。不顾舟车劳顿,不管山高水长,他都欣然起行,毅然前往。他觅得阳关猎猎朔风里风干的青史,探得道士塔幽幽塔群里滴血的敦煌文明,访得都江堰滔滔江水里踊跃的喧嚣生命。哪里有人迹,哪里便有落寞的古老传奇。老人就会用他的笔,绘制出要一幅幅在时间长河里亘古不变的历史画卷。

我再次默然,回首望了望正在与心交流的老人,看出了他对转瞬即逝的时间理解。时间蹂躏着记忆,而老人却用自己的笔将记忆从时间中剥出,并使其与时间一般无穷无尽。

晨风渐渐攀上了黛瓦,抖落了霜,吹凉了茶。老人仍如以前一般,躺于庭间竹椅,闭着眼,哼着曲,如时间般化成了永恒。

【简评】

本文选材新颖,扣题巧妙,描写生动,有意境。个别地方笔误,导致人物身份含糊。有雕琢痕迹。判为三类上。

(六)时光如沙,珍惜永存

(三类中53分)

桌上的沙漏一刻不停地漏着金色的细沙,集成小小的沙丘。那是时间的形态。

时光如沙,当你抓起,你以为你拥有了它,可以肆意享受大把的光阴;而当你一松手,它便从指缝溜走,什么也不停下。

时光的易逝,不禁让人感叹人生短暂的悲凉。但这又如何,这短暂的人世已经足够我们用一生把握。

张爱玲是个将时间悟得透彻的女子,很爱她的一句话“你年轻吗?没关系,过两年就

老了。”时光如此短暂,短暂到红颜白发,英雄枯骨只在弹指一挥间。时光的沙漏不会因谁而加速,它只是不急不缓地漏着,给每个人都是相同的。它走后,留下一地时光的碎金。

但,我们难道只能在时间的沙漏前数着沙粒,诚惶诚恐地乞求着赏赐吗? 当然不!

在时间的面前,我们是平等的,但我们又何尝不可以与时间平等?这平等,便是珍惜。珍惜还未漏下的时间,这或许是人面对短暂时光的唯一出路。

古谚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便是劝人珍惜时间,不过在我看来,用金来比时间,不免是对时间的亵渎。时间的价值远远不能以金衡量。

田维,那个在半亩花田中笑着的女孩子,她的一生或许是时间残酷的玩笑。22年的光阴转瞬即逝,对她却是一生的长度。她没有抱怨,没有恐惧,只是以空灵的文字记述着一切,牢牢抓住残留的时间,珍惜每分每秒,以爱这名,构筑了永恒的花田半亩。

人是无法延长时间的长度的,却可以拓宽它的深度。正如田维,她是时光沙漏前的胜利者,一株永远的龙胆花。

不必去寻求什么驻颜之术,时间很快就会吹起脸上的皱纹;不必去畏惧时光的流逝,时间短暂,千古同一。时间的短暂,从不允许人过多奢求。

但是春有繁华秋有多,夏有凉风冬有雪,人世的一切,美与丑,善与恶,却足够我们用一生去欣赏,期许。

时光如沙,但珍惜,用心去过每一秒,便是永存。【评语】

该文从时间的转瞬即逝角度入手,提出应当珍惜时间的观点。行文思路明晰,举例分析较为恰切。但文章深度挖掘不够,故判为三类中,53分。

(七)时间不待人

(四类中45分)

席慕容说:“时间是一条河流,我们都是那过河的人。”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就是时间,他很短暂,却也漫长。

时间如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它不曾为任何人停下它匆匆的脚步,它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那一分一秒也是生命的走盘。时间也很漫长,但这是大角度范围来看的,它由此可以概括为人生,从人生这个角度,它又是无穷无尽的。

人生代代无穷已,岁月年年人不同。时间在昼夜中流逝,在白天与黑夜中不停流转交替。没有人可以阻止时间的变化。

现实不像人们口头中所说:“我们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往往在人们抱有这种想法的时候,时间反而会比想象中流逝的还要快。而那挥霍之言只不过是没认识到妄言罢了。

时间不待人,我们没有迂回的方法来挽留,再接受现实。人生很漫长,但只有这一天天的过去,才是人生的无限,而拖延怠慢。

如阿甘,它看见什么,就会立即走上前,他没有给自己去逃避的机会。而其他人的呢?仗着时间的充配,先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然后往左躲,往右移,就只看见他的人生里挪移,最后一事无成。时间对有准备的人来时才是漫长的,但也别忘了其转瞬即逝,浪费时间还不如勇往直前。

有一部小说名字起得很好,叫《匆匆那年》,体现出了时间的匆匆。没有谁可以充分

享受到时间的无穷无尽,因为人生虽漫长却又短暂,要正确对待人生,也要正确对待时间。

时间因转瞬即逝而珍贵,又因其无穷尽而低廉。就像物品,在不同时期就会有不同的价值,没有人可以真正为自己埋单。不要因其短暂而过分珍惜,也不要因其漫长而毫不在意。要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做好规定的事,不抢拍,也不拖延。

时间是一条河,我们都是排着队过河的人,不同的事,每个人过河的方式不同罢了,但这也是体现一个人的价值所在。

时间不待人,要正确抉择它的无尽和它的短暂。【简评】

本文虽以时间的长短为话题,却没有明确的中心。认识肤浅,内容空泛,偶有片言只语联系人生,故判为四类中。

(八)视角影响观点(五类上40分)

时间之短在于它转瞬即逝;时间之长在于它永无穷尽。时间之短与长在于我们从什么样的角度去思考他。

人生中时间之短,因为它错过了不会再重新来过,而时间之长,因为它永远不会停止。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因而我们要加以珍惜,因为一旦它错过了,就无法重新来过,每天都是一张新的纸,你无法回顾过去。但地球永恒,生命永恒,时间永恒,只要地球尚在,时间之钟就会正常运转。因而时间是永无穷尽的。

人们之所以对时间有两种不同的见解,是因为视角不同,人们认为他转瞬即逝是在一天中的视角,而永无穷尽是从一生的角度来观察的。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老奶奶有两个女儿:一个染布,一个卖伞。老奶奶一生中最讨厌的下雨,最喜欢的也是下雨。因为下雨,他的二女儿生意便会兴隆,但大女儿的染布就会变得潮湿,是因为所采取的视角不同。高兴的是因为她此刻站在二女儿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悲伤是站在大女儿的角度。所以辩证的看待事物。综合多个视角来统筹看待事物。

一杯水跌了,为何有人欢喜,有人愁呢?这都是因为所采取的视角不同。欢喜的人认为虽跌了,但还好还有半杯水没洒,他喜的是杯中还有,而愁的人是因为他一味地盯在地上洒的上,没有注意到杯中的水,他所关注的只是杯中的水洒了。面对不同事物大家可能观点不同,但面对着相同的事物,人们的观点之所以会有差异,是因为他所站的立场不同,所采取的视角不同。

所以不同的视角会带来不同的观点看法。时间的长短也在于我们用什么样的角度去观察它。人们有时认为“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是因为他从他们的生命来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宇宙永恒不变,时间依旧永无穷尽。

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观点,要辩证的看待眼前的事物。视角影响观点,观点因视角不同而不同。【简评】

文章虽然开头谈到时间的短与长,但文章绝大部分篇幅谈的是“视角影响观点”的问题,属于明显的走题现象,故判为五类上40分。

四、精确点评

(一)有花堪折直须折(得分:)

这世上最让人无力的,莫过于将军衰朽,美人迟暮,盛年不再,岁月已晚。这让人无可奈何的时间的威力,真是可叹,真是可恨。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都学着鲁迅先生,在书桌的左上角刻上一个“早”字。鼓励的成份少,模仿的成份多。那一个花苞形的“早”字,并没有绽放在大多人的心底。

真正对时间的珍惜,是意识到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因为它转瞬即逝,所以更应珍惜每一秒让生活美好长驻的可能。

珍惜坐在父亲大杆车的前杠上晃动双脚的日子吧。因为你不知道在哪一天,它就不再黑亮崭新。它已经掉了前灯,断了支腿,车胎也换了几个。也许它等不了多久,你在长大,时间的天平逐渐向书本和课业倾斜,每天晚归也只是匆匆瞥上一眼,与父亲的对话更是少得可怜。

而你的父亲,仍定期擦拭着那落了漆的大杆,盼望着你某天回眸,像小那样跳上他的自行车,偎进他宽厚的胸膛。他想成为你的远方。

时间就这样匆匆流走,大杆车安静地站在时间那头,你却不回头。

时间太瘦,指缝太宽,且行且珍惜吧,不要辜负他的等待,让现存的每分每秒都是美好。

珍惜那个画糖画的民间艺人手敲铜锣对你微笑的时光吧。因为你不知道哪一天他的糖画手艺就会被机器化大生产取代,融成一摊粘稠的糖稀。

小时候你总认为日子很长,只要来到后街就能听到铜锣三快一慢的韵律。因为太过熟悉,它成为你生活的边角料,拿起放下都那样随意。直到后来,后街上炸各色面果子的点心铺子没有了,卖糖球的吆喝声听不见了,才蓦然想起那个画糖画的身影。

你天天跑去后街,渴望听到那熟悉的音律,最终等来的却是他要离开的消息。他说时代在发展,没人还会关心他的老手艺,这手艺,竟是要断送在他手里!

时间太快,转瞬即逝,它带走传统文化已成必然。所以且行且珍惜吧,珍惜现在尚能抓住的美好,莫待人走茶凉才翻然醒悟,为时已晚。

时光最喜恼人。却看它起高峰,却看它宴宾客,却看它人散了。

也许我们无法改变时间的长度,却可以拉长它的宽度,珍惜每一个能听见花开之声的日子,珍惜每一个温暖的怀抱,每一份悠邈的文化记忆。

就像那句诗说的:“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简评】

(二)握紧手中的流沙(得分:)

繁华似锦,岁月如歌,欢乐时欣赏繁花争艳,娴静处静听西子唱晚。只可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美好的事物往往过于短暂,如昙花一现,刚刚绽放,就要面临凋谢。然而,生命的美也就在于这短暂而美好的瞬间性吧!

流沙太细,指缝太宽,握不住流年。即使握不住,也要握,为了让它流得慢些也好,为了多些摩擦产生余温也好。

来往于尘世间,最短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转瞬即逝。往往在无所察觉之间,生命走到了尽头。安妮宝贝在《彼岸花》中写道:“我不喜欢生命过于圆满的人,不喜欢容颜完美无瑕的人,不喜欢性格坚不可摧的人。生命应该是丰盛而有缺陷的,缺陷是灵魂的缺口。”生活从没有绝对的完美,遗憾是生活的常态。面对如此短暂的生命和如此多的遗憾,抓紧时间才是首先要做的事。

珍惜时间,握紧手中的流沙。

我不是神的孩子,我只是一个俗人。我无法像庄子那样看得透彻,将生命看得如此之轻,如同虚无。我只知道,上帝既然给了我生的机会,必定有其深刻的含义。我很庆幸,我没有田维那样的病痛,没有遭到那种非人道的折磨。但我也敬佩那个坚强的女孩,于生命的缝隙中生存,用生命书写了美好,造就了那半亩的花田,芬芳满园。因此我更要珍惜时间,精彩地活着。

我不理解梵高的自残行径,我无法看透海子的思想,我不喜欢周国平对生命的轻视或者是将生命看得太“透彻”,透彻到以生命下注,与命运进行了一场人生的豪赌。他们是赢了,但也输的彻底,他们失去的是人生最美好的东西——生命。

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容。冯骥才说:“人生的赛跑中,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很漫长,可是著作等身的他却活得落魄,活得卑微,但他从不觉得痛苦,即使家徒四壁,即使债务缠身,与笔为伴,与梦为邻,吃苦也是福。王勃,27岁的一生,且不看生活的好坏,短短几篇文章却让世人咀嚼千年,他的生命早已与历史相融。

反观当今,生长于温室之中的花朵,整天将“我不活了”挂在嘴边,听了之后,不觉好笑。生命给予我们以厚待,我们却报之以无视将生命的尊严践踏于脚下,亦不觉寒心。林清玄说:“我喜欢的是潮水初解,冰河解冻的时分,但更倾心的是秋风初起,霜天水影的景象„„河水解冻,冷走了喧闹的附加,冷回了安详的本体。凉凉的河水绵延千里,给收获的土地一番长长的宁静,给躁热的人间一个久久的寒噤。”沉静自己的内心,反观来时路,思索生命的意义,感念时光的馈赠,珍惜时间,抓住青春的尾巴。记住,你没有理由懦弱与后退!

匆匆年华,匆匆人生。即使握不住流年,也要握紧手中的余温。【简评】

(三)有一种时间叫作等待

(得分:)风吹雨成花,时间追不上白马,有些时光快似穿针。可在我心里,最长的时间仿佛也长不过那次的等待。

“妈,我明天回家拿点东西啊,记得去车站接我!哦,对了,明天好像有雨,记得打个伞或是穿件雨衣······”

“嗯,知道了,一定准时!” 寥寥几句,我便放下了电话。

果然不出所料,这不一大清早,便乌云攒动,堆叠如山。还好我有把大伞,这样总可以风雨兼程了吧!

踩着冷风的节奏,终于是挤进了公交,唉,这天气,足可以冷却任何归家的热情了。窗外阴风左起右落,在不觉中裹走落叶般的时间,惆怅之余,不管他了,先补上一觉吧!后退的景,无人流连。

一个微微的前倾,我不情愿的睁开了睡眼,车上人流渐稀,恐怕离到家没有几站了吧!看看船外,就连风都寂静了,但天空仍是灰蒙蒙的,始终不见雨丝。在心中我也是暗自庆幸,想必母亲也是与我相同的心情吧,希望这雨可以延迟。看看手表,呀!都过去一个小时了,时间可是够快的!我总共也不过几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一半的时间交给了旅途。

身子再次微倾,这次真的是到站了!提着空包的我身手格外矫健,急匆匆的跳出车门。我怎么也不曾想到,在妈妈向来等我的位置,竟是无人驻足遥望。几片残叶,也被这冷风吹得无踪无影。

想必妈妈是有事吧!时间虽然紧了点,也还能赶得上,只是有些郁闷的徒步奔向了家。“妈,你怎么没去接我啊?我只好跑回来了!” “啊?你妹没接着你?她可是十一点就去了,这都几点了啊!你快吃点饭,拿上东西,去车站那边找找,让她抓紧回家吧,她也没吃饭呢!”

现在已经两点了,我忘记了告诉妈妈,我要在学校就餐,我也忘了告诉妈妈要晚来一个小时接我······

我在车站旁站住了,汗水迷离了视线,在那个角落,我看到了妹妹,她双手扶在车上,望着熙来攘往的车和人。

雨,不知何时,悄然而至。

两个半小时的等待,想必是有一个世纪那么长。我跑过去,妹妹看到我,不失惊喜的从背后掏出一个菠萝给我······

“哥哥,你怎么才来,这时间够长的!” “我······” 【简评】

(四)流淌在时光中的小镇

(得分:)

“我回来啦“

刚回到这个熟悉的小镇,我便心奋的大喊起来。

迎面扑来一股熟悉的气息,有豆腐的香味儿、油条味儿、糕点味儿,甚至还有铜的味道。透过这些气味儿,我隐约感觉到了街坊邻居忙碌的身影。我情不自禁的深深吸了口气,感觉身上的每一个毛孔的张开,恣意浸泡在无比熟悉的气息中,浑身泰然无比。

如今的小镇与我记忆中的小镇相比,没有丝毫变化,是时间太短,转瞬间几年便已经过去,还是小镇存在的太久,几年时间与他来说只是一个小片段?

我沿着微微有些湿润的石板往镇中走,听着鞋底磕着地面发出的“当当“声,似乎又回到了几年前。

“当,当。“一阵断断续续地敲击声传来。我循着声音,来到王大爷家。

王大爷是个打铁匠,皮肤黝黑,精明能干。头发略微有些秃,后脑勺的头发像战斗机机尾似的,乱蓬蓬的。人很好,很热心,也很慷慨,帮助街坊邻里打个小玩意、小物件什么也从不收钱,整天都乐呵呵的。我也经常去他家寻两件他打好的小玩意儿玩。

他看到我,脸上的笑容灿烂起来,额头的皱纹也堆积起来,形成一道又一道的沟壑,头顶的汗穿过一道又一道坎,来到他的鼻尖,他一抬手,便让它无影无踪。

“大爷,“我掏出一堆小玩意,”这是我以前在这你这儿拿的,我妈妈让我还回来,说我已经长大了,再也不用玩这些了。“

王大爷一怔,说:“你要去县城上学了吗?真不知道再见到你得多久。“我们都沉默了一会儿。就在我起身要走时,王大爷又开口了:“娃儿,你先别走,大爷我给你打个物件。出门在外,一定要注意安全啊。我给你打个长命锁吧!”说完,他回屋找了些碎银。在“当当当”之中,一把精巧锃亮的长命锁完成了。

突然间,我听见一阵不同于鞋子磕到地面的“当当”声。咦,我已经来到了王大爷门前。

我向门里望了望,王大爷还在,他还坐在那个位置,一切都如几年前一样,一丝变化都没有,唯一变化的是王大爷的皱纹又多了几条,沟壑又深了几分。

篇3:二模讲评用

关键词:高中生物,试卷讲评,智能阅卷,学生主体

一、试卷讲评教学方式改革背景

我们先看看相关的课堂回放镜头:

镜头一:

教师站在讲台上, 拿着试卷, 黑板上写好了参考答案。“从我改卷的情况看, 错误较多的是第3、8、10……这几道题, 现在我们就来分析下……”或者“大家先对照下答案, 对于错误的题目是否能重新认识了……”等学生自纠几分钟后, “还没有理解的是哪几道题……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

镜头二:

教室里的学生, 有的手里拿着笔在试卷上或更正或做着笔记或涂鸦;有的学生用试卷遮挡着自己趴着睡觉;有的根本就没有试卷……

这两个镜头是我们组教师常见的讲评课缩影。学生懂了, 还是没懂?有多少懂了, 多少人没懂?我们能知道吗?回顾整个课堂过程, 首先, 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统计每个学生的错误情况及全班学生的共性错误, 教师对本班学生的考试情况并没有了如指掌, 只能凭模糊的改卷记忆来开展试卷讲评, 其次, 当教师在课上用询问方式了解学生的错误情况时, 参与互动的学生并不多, 更多的是保持沉默, 这样互动的不对称导致讲评结束后, 教师也不能有效地了解讲评效果, 同时也无法跟踪相应学生的错误更正。

如何准确掌控学生错误, 真正落实试卷讲评效果, 同时设法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 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试卷讲评中, 主动的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成了试卷讲评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问题。

二、试卷讲评课模式改革

1. 运用“智阅”系统大幅缩短练、改、讲时间。

传统的课堂测试后, 教师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改卷工作, 不能即考即分析, 而运用智能阅卷系统却能在短短的3分钟左右完成平常需要近60分钟的50多人的选择题改卷工作。调查发现哪怕是最差的学生考完后也想马上知道成绩, 如果能做完试题后就知道对与错, 同时开展问题分析, 这将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的提升, 而运用智阅系统可以让教师在一节课中完成考试、改卷、析题工作, 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对此, 我尝试将日常测试课堂分成3个时段: (1) 测试时段:10~15min, 题量约15~20题; (2) 改卷时段:约5min; (3) 析题时段:20~25min。其他如单元测试、学期测试等题量较多的情况, 也做到在下一节课中就能开展试卷讲评工作。经过几次的尝试, 对比发现, 学生的应考积极性大幅提升, 学习兴趣和效率也明显提升。

2. 运用“智阅”系统提升试卷讲评目标的精确性。

传统的阅卷完成后, 教师并不能有效的了解具体学生的具体错误, 对于班级的共性错误也停留在模糊的记忆中, 这使得试卷讲评的有效性急剧下降, 而运用智能阅卷系统, 不仅效率高, 更重要的是改完后能统计每个学生的每题的错误情况、全班各题的得分率等各项分析数据, 截图如下:

这些数据不仅能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每个学生以及全班的解题状况, 为其试题分析的准确定位提供了依据, 也为后续的跟进学习提供了数据支持。

3. 运用“智阅”系统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一直以来, 在试卷讲评课中, 教师是主体, 由于无法有效掌握各学生的知识掌握及应用程度, 只能根据改卷所发现的模糊问题来进行相应题目的讲解或者全试卷分析, 尽管细分析, 多角度比较, 但学生似乎不领情, 讲评效果差。借用智能阅卷系统的数据分析, 将每个学生的答题情况展示在屏幕上, 利用学生之间喜欢表现自己、喜欢找对方错误等心理, 调动、激励相应的学生来解答相关学生的错误原因, 如两同桌的比拼、竞争对手的比拼等。让学生成为试卷讲评课的主体, 不管是优生还是学习薄弱者, 都极大的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在相互表现、相互找茬的过程提升了自信心, 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 提升了学习效果。

4. 运用“智阅”系统有效提升学生的错误更正工作。

在传统试卷讲评课后, 教师难以跟踪学生的错误更正情况, 利用智能阅卷系统的分析数据, 一方面, 我们可以将全班学生的共性错误知识在某个时间后重新呈现在屏幕上或再次组卷测试, 落实全班学生的错误更正情况;另一方面, 对于每个学生的不同问题, 可以根据错误题号记录运用题库单独组卷, 检测其错误知识的更正情况, 教师也能利用这个数据库和相应题库开展核查落实工作。

三、试卷讲评教学方式变迁后的一点思考

根据以上的试卷讲评课教学方式改革, 我明显感觉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提高了, 学习气氛改善了, 具体的效果还有待于长时间的评测。

借助电脑和摄像头, 活用智能阅卷系统, 为我们的教学插上一对翅膀, 提升了整体的教学效果, 这仅仅是身边一项科技的妙用, 如何更多更好的应用现代技术, 让其成为我们教学上有力的帮手, 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挖掘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玉民主编.新课程教师组织合作学习和创设教学情境能力的培养与训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篇4:二模讲评用

班级: 姓名: 学号: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格拉祖诺夫听两个年轻人弹奏勃拉姆斯《第二交响乐》。他们弹得很糟。格拉祖诺夫问他们过去听过没有,他们老实回答说:“没有,没听过。”格拉祖诺夫叹了口气说:“你们真幸运,年轻人,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等着你们去发现,而我呢,什么都已经涉猎了,不幸啊。”

一、审题立意

这是一则叙述性作文材料。它内涵丰富,值得多角度审视思考。

材料有三组关键词,可以作为审题立意的抓手:“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格拉祖诺夫”和“两个年轻人”,“已经涉猎”和“从未涉猎”,“幸运”和“不幸”。审题立意时可围绕这几组关键词,从不同角度切入、上手:

从格拉祖诺夫的话语内涵的角度:说自己“什么都已涉猎”是“不幸”,却对从未听过奏过勃拉姆斯《第二交响乐》的两个年轻人感叹说他们“真幸运”,对比中启发人们:已有认识和经验对探究未知事物会有所妨碍,甚至会成为障碍。反过来说也成立:对未知世界陌生新鲜并保持惊奇,能不断发现美好事物。

从格拉祖诺夫的思维方式的角度:“已经涉猎”本来是优势,却成为限制自己发现的障碍;“从未涉猎”本来是弱项,却成了发现美好事物的优势。这体现了格拉祖诺夫思考问题的灵活辩证。换个角度看问题,可能长处与短处转化,幸运与不幸迁移。

从格拉祖诺夫的话语目的的角度:格拉祖诺夫说,“什么都已经涉猎”是“不幸”,从未尝试是“真幸运”。我们不能把格拉祖诺夫的话从具体语境中抽出来。有些绝对的话语,恰体现了一位著名作曲家对年轻后学的宽容和激励。这种积极暗示和热情鼓励的教育方式也值得肯定。

不管从哪个角度,审题立意时切忌只盯着材料中的某一点“说开去”,自说自话,言不及义。比如,有考生只看材料中“他们老实回答说:‘没有,没听过。’”肯定两位年轻人诚实的品质。再如,有考生只抓“而我呢,什么都已经涉猎了,不幸啊。”写格拉祖诺夫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这些偏离题意的立意都是由于考生缺乏对材料的整体观览,没有把握材料的意义指向。

二、阅卷提醒(供学生参考)

作文材料是一则旧的名人轶事,却有着很强烈也很丰富的现实意义。要而言之:我们往往满足于已有的经验,往往对眼前的美迟钝麻木视而不见;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幸与不幸,换个角度看二者会易位转化,“辩证思考”是一种人生智慧;对待做得很糟糕的晚学后生,师长贤者要能够宽容,善于激励。命题者用一则艺坛往事为写作材料,意在引导考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思考现实审视生活,从而实现以人为镜参省人生的目的。因此,对那些生活气息浓、现实针对性强的作文要肯定和鼓励。

三、作文点评及要求

1.认真阅读每篇例文,在有所思有所得之处圈点勾画,留下阅读痕迹。

2.为每篇文章打分(满分70),并附上评语。评语要从立意、内容、结构、语言等角度出发分析其优劣,交代清楚你打分的理由。【例文】

1、最美不过花半开

“好朋友,来一杯,不斟满”!私以为最妙的便是最后三字,留半杯的余意才能使情愫溢满。人生的智慧向来也不过“半”字,半花开,半月圆,半看穿,因为仍有余地至最圆满,所以仍怀有期望,怀有期望便是最美的人生姿态。

初入学校,初入职场的都叫“新鲜人”如同刚冒出头的小草,青葱未长成。与那些已八面玲珑的“老人”相比,似乎永远是“出错”和“笨拙”的代名词。我想青春的迷茫不过来自相形见绌,与那些“老人”相比,他们似乎果真像二愣子一样毫无价值。然而生活也不过是部电视剧,在迷惘过,绝望过,压抑过后,所有咬着牙拼命努力的菜鸟最后往往能绝地逆袭。君不见古人早已言明,“长江后浪推前浪”。若再细问,不过因为所有来自于无知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我们有大把的时间使自己充盈。

那么如同“格拉祖诺夫”那样的老人是否只能默默等待“被前浪拍在沙滩上”再无价值了呢?并不是。人生的“半智慧”实则与年龄,阅历,学识通通无关,说到底,那只是一种人生智慧。

牛顿那句“我只是个在沙滩上捡贝壳的小孩”一直被当作是谦虚的力证。从另一角度看,不 正是他自己,为自己留了余地,留了继续发现探索的余地吗?我想从格拉祖诺夫对两位琴技糟糕的“新鲜人”的艳羡便可知他深谙人生“半智慧”之道,所以他必定也善于留给自己的世界更多空间以发现更多美好的事物。我们深知美好是无尽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留一日继续发现。若能如此,人便永不用担心被淘汰。若不能如此,那两个“新鲜人”即使有再多“二八方龄”可待,有再多“无知空间”可被填满,也绝不可能奏响生命的华章。

记得小时候很喜欢玩跳棋,无止境地找人挑战,一旦输了便同那人下到赢为止。终于一天在连下了十二个小时后吐了,从此看到棋盘便头晕目眩。人仿佛总有那种不知名的“X感觉”,争吵便一定要分胜负,看小说一定要看到结尾,我们总被一种力量推使看不可停止地一定要将事情行进到再无余地,不可进展。要么伤痕累累,要么再提不起兴趣。何必?我们应当学会节制,这是“半智慧”的践行方法。节制自己的欲望,节制自己的心态,节制自己的人生,我们其实完全有能力使自己的人生处于不断进取,不断臻于满圆的行进壮态,我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自己“在路上”。当然,这需要智慧和不断尝试。

张爱玲人生三恨之一便是红楼未完,而我最近竟头脑发晕,总想着是否曾有个深爱红楼又满脑智慧的高人将其所有版本撕了结尾,使不完美的红楼成了最美。当然,只是全作笑谈。

得分: 点评:

2、全与未全之境

《残缺的部件》一文中讲述了一个缺失了一块的圆一路寻找缺失的部件的故事,由于它的不完整,它行动迟缓,一路磕磕绊绊,但却淌过清澈的小溪,嗅到宜人的花香,与鹅卵石亲密交谈。一日它终于找回缺失的部件,成了完整的圆,滚动起来耳边生风,眼前却再也无法看见那美好的事物。

人们不禁咂舌,很多人舍命逐求的“全”然之境竟却不如未全之时,他们忘却,月圆则缺,水满则盈,就和格拉祖诺夫对两个年轻人表现出的羡慕之情如出一辙。

犹记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小儿细致观察,能将每日所见之太阳作为两人仔细争辩之物,且似乎各据其理,其原因便是小儿不知太阳朝升夕落的常理。辩日之乐,纵使是满腹奥义的孔圣人也无法尝到,愚人更只有一旁咥笑的份儿。世界对于孩童来说是全 新的,一只黄蝶都可让他们欣喜不已,而成人自谓惯看云卷云舒而无法引起对生活的乐趣。诚然,处于未全之境的孩童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总有一日会长大,其努力终生的未全之境也终有机会成为全然之境,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把握每一次认识新事物的机会,在学习与求知的过程中随时保持稚子心态。

清华四导师之一梁任公一生非凡,他学术涉猎广泛且惯于大手笔,不喜作一点专门的小研究而喜爱贯穿始未的鸿篇巨制,他所著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对后世影响深远,独到之处正处于他对于学术的稚子心态。对任何学术都抱有三分好奇,永远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便是他的过人之处。将自己置身于未全之境则世间可探寻之境无穷无尽,时时有新鲜乐趣可发生。一代文豪沈从文在文学达到巅峰之时转而写出了几十万字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可见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没有上限的,所谓全与未全之境都只是心态使然。世界美好的事物永远都不会穷尽,纵使是著名作曲家也仍有未知之事物,年轻纵然可贵,但经验的积累绝非止步不前的借口。

世间本无全然之境,若心未满溢,则终有可探寻之美好。

得分: 点评:

3、生活因未知而精彩

苏轼曾吟: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但凡是年老之人,在嘲笑年轻人冲动之余,都是也禁不住去赞叹那份狂气的。

何也?因为涉世过深、年轮增长的同时也是自己狂气消失之际。有时过多的已知反而意味着一种死亡。

毕淑敏说:无知者无畏。

因为未知,所以敢于向前闯,用一颗追寻鲜花的心灵去征服铺满荆棘的人生之路。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富商偶得一块宝石,无奈上面有一裂缝。于是富商去求经验丰富的工匠,年老的工匠却出人意料地将宝石交给自己年轻的土地去切割。徒弟满怀热情地完成这项任务后问及师傅,师傅言曰:我再也无法品尝到你的这份快乐。过多的已知有时反而是一种负担,它会抹杀前途风景的美好。在已知者眼中,经历过的便是陈腐的,腐朽的东西不值得追逐。而有些留下伤痛印象的,则更是去再次涉足的。因此未知的喜悦于他们而言是遥不可及的。千帆过尽的人生总是单薄而又萧索的。而一张白纸的人生才意味着开始,也意味着无穷的可能性。

当然也意味着痛苦。这或许便是很多人诟病冲动的年轻人的原因所在。就像纵使贾斯汀.比伯代替那么多老歌手引领了乐坛,也不免因为飚车等一系列少不更事的丑事而被拉下神坛。对于那些朽朽老矣的卫道者而言,他们绝不容许因为无知而犯的错误,因为他们要自己涉世深并经验丰富。

然后这又如何?卫道者总将被时间淘汰,有智慧的年老之人都明白自己不过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他们会像《恩赐妙手》中那聪慧的母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整个世界都在你这儿。”因为他们看得到:正是因为少不更事,所以年轻人的眼中始终保持着对未来的憧憬的炙热。他们的眼神永远澄澈,他们的心境永远明亮,而归根到底不过是因为他们的无知使得他们保持了对神秘事物的探知热情。

汪国真有言:世上有不绝的风景,而我有不老的心情。因为已知,所以消磨了那份热情;而因为无知,所以无畏。这样,才有了高斯解开百年数学难题,而究其导师无法成功的根源,不过是那令人羞恼的已知——已知无人能解,包括那些著名的数学大师。可是“已知”背后的“未知”就是真理在等着无知的年轻人。

过多的已知有时反而不能承受生活的绚烂,而生活往往因为未知而精彩。

得分: 点评:

4、美在于发现,不在于拥有

有人说:“孩子的世界是最美好的世界。”

在孩子眼中,世界充满着新奇与美好的事物等待着他们去探索,去发现。而对美好事物的发现,让他们生活充满了乐趣。正如格拉祖诺夫羡慕年轻人还可以发现美好一般,悲叹自己的不幸。

美好在于发现而不在于拥有。

英国作家壬尔德曾经这样说过:“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得不到你想要的,二是得到了你想要的。”在我看来,得到拥有世间美好事物也是人生的悲剧。曾经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毁掉一首歌的最好方式便是把它设置为铃声。”这句话不无道理,倘若把美好的事物放在身边,人的神经 便会麻木,会渐渐地习以为常,于是美好便成了平庸,这样的美好虽然抓在手心,但早已流逝于指缝,离你而去了。而倘若你怀有一颗发现的心,对世间万物还抱有一种新奇。那么美便会在你发现的一瞬间的惊叹中得以永恒。

史铁生曾经这样说道:“没有望眼欲穿的期盼,没有撕心裂肺的煎熬,没有万死不悔的追求与等待。当美好来临时,你会有感慨万千的喜悦么?会不会因为圆满阻塞,限制了想象,失去了激情。”英国物理学家牛顿自比为浩瀚知识洋边拾贝壳的小男孩,而正是他对这片海洋的无知,对这片海洋的探索,让他发现这世间最美妙的真理。而这样的发现,让他获得世间难得的快乐与美好。相比之下,作为高中生的我们,牛顿三大定律了然于胸,可是你现在因为此发出一声惊奇的赞叹了吗?

我们需要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好。

电影《玻璃樽》中曾经有一句台词这样写道:“星星在哪儿都是一样亮的,只是你是否祖诺夫其实错了,世间永远有无穷无尽的美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只看我们有没有能力获得这一份上帝的馈赠。要记住,永远怀有一颗新奇的心,一颗发现的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譬如重读一本书,倘若怀有一颗新奇的心,便能发现许多之前从未发现的,收获许多不一样的美好。

当然,一个人拥有美好越多,并不意味着世界上等到他发现的美好就越少。相反,其实对于这个世界越深入,便能感觉到这个世界越广阔。有些人身处果壳中,便认为是无限宇宙之王,自以为拥有了世界一切,何其的浅陋。

去发现生活的美好,寻找那一份永恒的美。

得分: 点评:

5、年轻气象

张丽钧曾在文章中这样描写自己的老去:“离开腮红就没法活了,知道许多安眠药的名字了,看到老树着新花会半晌驻足,读到柳永的’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一读一心悸,一读一唏嘘。”字里行间是对年轻不再的深深悲哀。

毋庸置疑,年轻气象蕴藏了无穷无尽的美。因为涉猎甚少,才保有这一份美。

年轻时尝试是美的,因为前方尚是一片空白,那代表了辽阔无垠的可能性。许多人把经验的 匮乏、履历的苍白视为年轻人的弱点,殊不知,正是这种痴长几岁的人眼中的“无知”才使得年轻人在面对现实世界时无拘无束。没有了对界限甚至极限的畏葸,就等于拥有了探索、冲破一切不可能的勇气。热门手机软件课程表的开发者余佳文不过是小小的90后,却通过无畏创新取得了成功,究其原因,不能不说他身上的年轻气象推动他勇敢尝试。

同时,年轻之美也在于因其涉世未深的“无知”而保有的正直不屈的情怀。因为尚未被社会中黑暗、城府、犬儒之类的东西同化,年轻人的耿介就像“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不同于一些熟谙潜规则的前辈,大多数年轻人拥抱现实时仍然嫉恶如仇、不随波逐流,这样的年轻气象才是未来社会得以光明存在的可能性之所在。北大才女刘媛媛《超级演说家》就是现场以一篇《年轻人能为这个世界做什么》使四座皆惊,她的发声就是竭力留存年轻气象中的骨鲠不屈,阻止“未变老,先学精”的风气侵蚀年轻之美。虽然年岁渐长,并不一定带来品格的变质,但年轻人涉世未深的特质的的确确塑造了其刚正的情怀和这之中折射出的年轻之美。

不过,有时年轻气象并不一定是年轻人的专利。尝试之美,老人亦可为之,只要那份无畏前行和执著探索的信念不曾消退。去年的国际纪录片映展上,一部展示老人优雅老去的片子好评如潮:88岁的恐高老人从高空乘降落伞飞下,失明老人执著地弹奏钢琴,触摸“天空云团”的颜色。他们虽垂垂老矣,却有一颗年轻的心。

曾有古人不无鄙夷地说:“少年不可期。”我却认为:少年不可欺。一片年轻气象正礴然展开,我们正当年轻,我们前途无量。

得分: 点评:

6、新鲜感(此篇反弹琵琶,请众位判官见仁见智)

初生,全然不知;到死,无所不知。然后又一个轮回,拾回熟悉度,却要叹此生此世再无新鲜感,旧人旧事,毫不留恋,遂死。

但若所谓的轮回终究是唯心的谬论,我们是否有理由让自己涉猎这世间的所有,乐此不疲,要活得丰盛且无遗憾。而这恰恰与世人的观念构成悖论,太过丰盛、太过充盈的人生缺少了未知,新鲜感不复存在,遂厌恶,弃之。

此上皆为人心的矛盾,矛盾得与这个常规的世界文不对题。我曾扪心自问,缘何某些人要以新鲜感的丧失而觉得不幸,奈何其在不幸之前,仍穷尽此生此世去探索未知?

人活一生,从认知学起,从认识器物到识人心,从认识自然到认识科学,古人尚以好学广学、活到老学到老为上,现世俗人也就落了窠臼,誓必要涉猎天下所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期初,新鲜感犹在;末了,此井干涸。有人望井嗟叹,唏嘘此生无意,惑矣。的确,人生的某部分意义是新鲜感的存在,引导人类从未知走向全知的境界,但当走到所谓的尽头,新鲜感的缺失让人无趣,可人未必要把此生意义全压在新鲜感上,全知以外,他们不懂得怀旧。

严歌苓在《金陵十三钗》中有言:“人和人在一起不是因为合适,而是因为拆不开。“倘若此生无法与全知分开,走向未知,无法将熟悉度转变为新鲜感,那么珍惜它,享受它,新的未必比旧的好。

那么对于那些初生的人,自然希望不落窠臼,能够新鲜感永存。也就好比画中的留白,留白成未知让人遐想,人能有所知而不必无知,如此一来,这一生在新鲜感中丰盛却不过头。

无知,未必幸运;全知,未必不幸。新鲜感的存在只是一种形式,不应当作为人生意义的度量,处于两者之间,那个平衡点,新旧共用才更显人生趣味。

新鲜感就像盘中之食,杯中之酒,食之饮之适当为妙,若倾盘空杯,则坠胀难忍。又不得食之仍垂涎之,应回味,想之思之,莫忘之。

勿让新鲜感蚕食了人生之幸,留一点白,温存熟悉度。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二模讲评用】相关文章:

茂名二模作文讲评06-17

潍坊二模作文讲评04-17

海淀二模试卷讲评05-15

讲评作文04-25

讲评效率06-05

底气讲评范文05-16

讲评作文范文05-16

语文试卷讲评05-08

物理讲评课05-08

备课作业讲评05-10

上一篇:胎教方法 职场妈妈的胎教方式有哪些下一篇:英语下册听课评课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