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的几个问题

2024-06-05

信息经济学的几个问题(精选6篇)

篇1:信息经济学的几个问题

一信息经济学的历史

(一)信息经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信息经济学是对经济活动中信息因素及其影响进行经济分析的经济学,也是对信息及其技术与产业所改变的经济进行研究的经济学。它的产生与其他经济学一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令人瞩目的信息革命开辟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来临,是信息技术巨大发展及其对生产力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必然结果。信息经济学正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所处的时代具有下述主要特征:

1.信息、知识、智力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2.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经济日益成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

3.信息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的作用日益增大。

4.社会经济生活分散化、多样化、小规模化、非群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强。

(二)信息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过程

信息经济学的历史不算长,从它在20世纪60年代初正式被提出算起,至今只有40年左右的时间,还不到整个经济学发展历史的1/6。

信息经济学有它的“史前”期。早在20世纪代,美国经济学家奈特(F.H.Knight),就已把信息与市场竞争、企业利润的不确定性、风险联系起来,认识到企业为了获取完备的信息必须进行投入的重要性。他在19出版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发现了“信息是一种主要的商品”,并注意到各种组织都参与信息活动且有大量投资用于信息活动。

但是,信息经济学一词的提出则是在同一世纪的50年代末60年代初。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马尔萨克(J.Marschak)发表《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讨论了信息的获得使概率的后验条件分布与先验的分布有差别的问题。以后他又研究了最优信息系统的评价和选择问题。(注:研究这一问题的还有日本学者宫译。)另一位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G.J.Stigler)(注:他是198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被誉为信息经济学的创始人。)于1961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题为《信息经济学》的著名论文,研究了信息的成本和价值,以及信息对价格、工资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影响。他提出信息搜寻理论,后来还在1977年指明,应当用不完全信息假设来替代有完全信息的假设,以修正传统的市场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

差不多在同一个时候,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马克卢普(F.Machlup)把知识生产的理论研究与其统计调查结合起来,于1962年出版了一本专著《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该书于1966年被译成俄文,1967年出了第3版,1968年又被译成日文,至70年代还先后被译成法、德、意以及西班牙语。(注:该书在我国也即将被译成中文出版。)书内提出知识产业与知识职业问题,并对1958年美国知识产业的生产进行了统计测定。(注:据他测算,1958年美国知识产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9%,在知识产业部门工作的就业人数约占全部就业人数的31%。)在美国国内对该书的引用与评论延续了10多年,甚至有学者认为知识产业的发展将会改变传统的经济及其经济学。1980年至1983年,马克卢普又扩展上述专著,并对美国知识产业的统计测定进行更新,陆续发表《知识:它的生产、分配和经济意义》多卷本著作,其中第一卷为《知识与知识生产》。

从60年代初信息经济学出现起,到80年代初,信息经济学被公认止,这是信息经济学的发展时期。无论是对信息的经济学分析或对经济理论中信息的分析,还是对信息经济的研究,在这一时期都有长足的发展。

就前一方面的分析而言,不少经济学家在考察作为经济行为变量的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完备性以及需要支付成本等因素的同时,进一步分析了信息的非对称性对市场运行的影响,导出了种种理论。如阿克洛夫(G.Akerlof)(注:阿克洛夫同斯彭斯、施蒂格利兹一起因研究信息不对称理论荣获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在1970年提出的“柠檬”(即二手货)理论、斯彭斯(M.Spence)在1973年提出的“信号”理论、赫什雷佛(J.Hirshleifer)在1971年提出的“信息市场”理论、格罗斯曼(S.J.Grossman)和施蒂格利兹(J.E.Stigliz)在1976-1980年提出和补充的市场信息效率与市场效率的“悖论”等等。其中,阿罗(K.J.Arrow)(注:197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维克里(W.Vickrey)和莫里斯(J.Mirrlees)(注:两人因从事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激励理论研究而同获19诺贝尔经济学奖。)对信息经济理论的贡献也很突出。阿罗把信息同经济行为、经济分析、风险转移联系起来,对信息的特性、成本以及信息在经济中的影响等问题作了开拓性研究,并于1984年出版了《信息经济学》论文集。[1]维克里在所得税和投标、喊价的研究中解决了在信息分布不对称条件下使掌握较多信息者有效地运用其信息以获取利益并优化资源配置的问题,莫里斯则在维克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关系的激励机制设计理论。

就后一方面即信息经济的研究而言,波拉特(M.V.Porat)在马克卢普对知识产业研究的基础上于1977年完成了《信息经济》(TheInformationEconomy)9卷本内部报告。其中第一卷是他的基本观点和主要方法的总结。他把产业分成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把信息部门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企业所组成的部门)、第二信息部门(政府和企业的内部提供信息服务的活动所组成的部门),通过产出与就业两个方面,运用投入产出技术,对1967年美国的信息经济的规模和结构作了详尽的统计测算和数量分析。(注:据他测算,1967年美国信息产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6%,在信息部门工作的就业人数约占就业人数的45%,而该部门劳动者的收入则占全国劳动者总收入的55%。)这种方法不仅引起美国商务部的重视,而且于1981年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采纳,用来测算其成员国的信息经济的发展程度。霍肯(P.Hawken)在1983年出版的《下一代经济》一书中对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所含的信息成分与物质成分的比重即“信息与物质比”作了探索性研究,他认为企业的信息经济就是其产品的“信息与物质比”高的经济。除美国学者外,日本学者梅棹忠夫、增田米二等人也研究了信息产业、信息经济问题。增田米二还认为信息经济学就是研究信息产业及其发展规律的,它是超出传统经济学范围的新经济学。[2]

尽管上述时期不同经济学家的著述从不同角度研究信息经济学的不同问题,对信息经济学的理解和表述也很不一致,但信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的地位终于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得到了公认。例如,1976年美国经济学会在经济学分类中正式列出信息经济学,1979年首次召开了国际信息经济学学术会议,1983年《信息经济学和政策》(InformationEconomicsandPolicy)国际性

学术杂志创刊。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批信息经济学教材,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兰伯顿(D.M.Lamberton)于1984年出版的《信息经济学的出现》、《信息经济学与组织》等,系统地介绍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到了80年代中期,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以及它的影响的扩大,信息经济学开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传播。我国学术界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进入90年代以后,在世界范围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在全球信息化浪潮风起云涌的形势中,信息经济学又有了新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如生产力要素理论、边际效益递减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企业治理理论、经济周期性理论等等,不断受到信息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审视,并得以修正和完善;有关信息基础设施经济问题的研究,国际信息贸易与其相关的投资、金融等问题的研究,以及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网络经济、知识经济等问题的研究急剧增长,并使信息经济学的结构,即理论信息经济学与应用信息经济学的比重、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的比重,发生了应用的、宏观的信息经济学份额迅速扩大的重大变化。

(三)信息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我国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与国外相比大约晚了20多年。最早是从新技术革命浪潮中研究信息与经济信息等问题起步的。1986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重点科研项目安排了《经济信息合理组织及其效益问题研究》,同时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七五”科技攻关项目中也安排了《信息经济学及其软件系统》的课题。这两个课题都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3,4,5]1987年和1988年先后召开了“全国经济信息理论研讨会”、“全国信息经济理论研讨会”,为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的成立打下了思想基础和进行了组织准备。1989年8月8日,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在北京宣告成立,同时举行了全国信息经济学学术研讨会。

在90年代,中国信息经济学会领导了一系列全国性学术活动,对信息经济学各领域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其主题就有信息系统建设的经济问题[6]、信息产业发展问题、信息市场培育与管理问题、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问题、信息革命对经济与管理的影响问题、信息经济及其管理问题、网络经济及其对经济理论的影响问题,以及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问题等等。中国信息经济学会还组织了国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如1992年中国信息经济学代表团赴美国考察访问,同美国从事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学者取得了联系,为后续的合作创造了条件[7]。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团结了一批有志于研究信息经济学的专家学者,包括在高等院校讲授信息经济学的老师和学习信息经济学的学生,推动了许多高等院校信息经济、信息管理的院系建设,促进了各种信息经济学著作与教材的写作和出版。年在中国的应用经济学的专业目录中单独列示和介绍了“信息经济学”这一学科。[8]

近五、六年来,信息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有三个特点:第一,从信息系统经济问题的研究扩展到信息网络经济问题的研究;第二,从应用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扩展到理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第三,从单一的信息产业和信息市场的研究扩展到全方位的多样化的信息经济问题的研究。

篇2:信息经济学的几个问题

(一)信息的经济研究

1.信息的费用与效用问题

信息与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一样,可以作为生产要素投入于生产过程。信息又与劳动产品或服务一样,可以作为产出,满足生产消费或生活消费的需要。信息还可以成为商品,但它是一种特殊商品。与一般商品不同,信息是不可分割的和可以重复使用的。作为商品的信息有使用价值、价值、成本、价格。但信息商品的供求有其固有的特点,供给不仅决定于生产,还与传播有关,需求在满足过程中会诱发新的需求。同时信息商品的成本往往不以该商品的使用程度为转移,而信息商品的价格也有特殊的形成规律,它的高低不仅受成本的影响,而且还与信息商品的效用大小相关。总之,信息商品不同于物质商品的特性,是信息经济学首先要研究的问题。

2.信息资源的分配与管理问题

信息是宝贵的资源,被称为软资源,其作用在于改进管理和决策,使物质和能量之类的硬资源得以更有效的利用。信息资源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前者只是信息本身的集合,后者还扩展到与信息相联系的人财物等资源要素。社会越发展,越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科学的管理。在分配中,要做到在恰当的时候向恰当的对象提供恰当的信息。在管理中,要处理好集中与分散、节约与效率的关系,达到信息共享、支持决策的目的。

3.信息系统或信息网络的经济评价问题

信息系统、信息网络都是信息资源的组织形式,其建设与运行需要昂贵的经费支持,同时却可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们所产生的间接效益往往远大于直接效益。以尽可能少的费用建立和完善效益尽可能好的信息系统或信息网络,是必须贯彻执行的重要原则。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用于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的资金等投入日益增加,为使这种投入发挥更大的作用,亟需研究对信息系统、信息网络进行费用与效益分析的评价方法和方法论问题。从生产的观点看,信息系统、信息网络能提供信息产品或服务,而从基本建设的观点看,信息系统、信息网络也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产品。这就决定了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的经济评价远比一般的信息产品的费用效益分析复杂得多,且有质的差别。

4.最优信息系统的实现问题

这里所说的信息系统,与前面作为信息资源组织形式的信息系统不同,是指信息内容的一种集合。企业家要向智囊团征求决策咨询,这时智囊团就成了企业家的信息系统。最优信息系统并不一定是信息量最大的信息集合,而是从中为取得必要信息所支付的总值减去预期成本后能得到的净值为最大的那种信息系统,即所获效用与所需费用之间的差额为最大的系统。寻找最优信息系统的途径有两个,一是信息搜寻,另一是系统选择。从信息搜寻看,由于信息分布的离散性,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信息差别在扩大,使信息搜集既有必要也有可能。调查是信息搜寻的一种典型方式。信息越离散,搜寻越有价值。搜寻成本与搜寻次数成反比。搜寻的预期收益等于搜寻的预期成本时的搜

寻次数为最优搜寻次数。从系统选择看,在一定环境下对信息系统的某种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与选择者的决策规则、系统所处的环境状态、实际事件出现的概率都有关系,判断和比较信息系统的优劣需以收益与成本相抵后的预期效用为准。对古典的信息搜寻理论和信息系统选择理论进行应用和创新,乃是发展信息经济学的一大课题。

(二)信息经济的研究

1.信息产业的形成、发展及其规律性问题

信息产业的出现是信息技术与信息的产业化的结果,它有不同于农业、非信息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特点。信息产业是为其他产业服务的特殊产业,有“第四产业”之称。信息产业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主导产业或龙头产业,而在发展中国家还只是先导产业或新的经济增长点。它的发展有不同于传统产业的特殊规律性,如需遵循风险投资与预期市场增值规律等。它只有在具备明显的自然垄断、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经济差异性特征时,才可能对推动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对信息产业的界定、分类、结构、组织管理、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政策法规,它与非信息产业的关系,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都需要信息经济学作深入研究。

2.信息市场及其相关问题

信息市场的出现是信息商品化的结果。信息市场是信息商品的交换场所或交换关系的总和。它在整个市场体系中占据着特殊的重要地位。这不只是因为信息市场兼具产品(包括服务)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双重身份,更重要的是由于信息市场既是独立的有形的市场,不同于其他市场并为其他市场服务,又是寓于其他市场的无形市场,与其他市场相结合而成为其他市场的要素。信息市场寓于其他市场又高于其他市场,这个特性对金融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技术市场等非实物化市场提高市场效率来说,尤为重要。随着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随着国内外信息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研究信息市场的培育、发展和管理问题,我国信息市场的逐步开放及其与全球信息市场的衔接问题,已刻不容缓。

3.信息经济的含义、测量与发展规律等问题

信息经济是相对于物质、能量型经济而言的一种后工业化经济,它是经济信息化的产物。凡是与信息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有关的经济活动,都属于信息经济的范围。信息经济以信息技术等高技术为物质基础,以信息产业化与产业信息化为主要特征。在这种经济中,信息活动的作用空前强化,产品内信息和知识的含量激增,信息或知识劳动者的总数与比重超过其他劳动者,信息部门占经济总量的份额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迅速增大。信息经济的规模与效率在现阶段反映一国的现代化程度和竞争力强弱。对信息经济的规模有多种测量方法,其规模要适度,需与整个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物质产品的现实规模相适应。在研究我国信息经济问题的同时,还需研究国际信息经济问题,这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尤为必要。信息经济最终将发展成为信息社会的经济,对这种经济可以有种种称谓,如数字经济、网络经济等。同时,信息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可能演变为知识经济、智能经济。

4.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中的经济问题

信息基础设施是工业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的物质技术基础。它的建设与经营会遇到许多复杂的经济问题和管理问题。例如,重复建设如何避免和解决,怎样缩短建设周期以减少技术进步不确定性的影响,如何筹措资金、提高投资效益、做到低收费又不亏损,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全球信息基础设施之间的衔接、协调和管理问题等等。

5.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有关问题

国民经济信息化有技术问题,但主要是经济问题,因为它意味着对企业和产业进行现代化改造,以提高其素质、生产率和竞争力。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国民经济信息化工作,多次强调要“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使“国民经济信息化的程度显著提高”。我国是在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的情况下迎来信息化新使命的,因此需要研究如何正确处理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当然,与此同时,还需要研究信息化内部不同要素、不同环节、不同方面之间种种关系问题。例如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匹配磨合问题,信息采集、加工、传递、应用之间的动态平衡问题,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家庭信息化的合理顺序问题等等。

(三)信息(或信息学)与经济(或经济学)间关系的研究

1.信息的非对称性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问题

信息与经济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经济活动产生信息并伴随着信息流转,而“信息是每一个经济的生命线”,“如果没有可靠的信息,市场就不可能很好地运转”。[9]信息的特性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尤其是信息的非对称性对市场参加者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有重大的影响。代理人掌握了较多信息,而委托人掌握较少信息,两者之间有信息差别,双方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进行对策时就需要有合同等社会契约。这就要解决激励相容或激励一致性的信息机制问题,既使委托人达到利益最大化的自身目的,又使代理人愿意接受。这种关系解决不好,就可能产生逆向选择或不利选择(adverseselection),即掌握信息较多的一方利用另一方的信息劣势来获取额外利益,还可能产生道德风险或败德行为(moralhazard),即签约的一方利用隐蔽的信息损害另一方利益而另一方又由于不掌握对方信息而无法加以确定。这就是著名的委托代理理论。信息经济学通过信息机制的设计和契约制度的安排,研究市场参加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使人说实话、不偷懒,以防止交易活动中的欺诈行为,弥补市场效率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缺陷。

2.信息在稀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问题

在信息不充分、不完备的条件下,特别是因信息非对称而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条件下,市场机制配置社会稀缺资源的效率往往不高。单纯的市场经济体制同单纯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样,通常不如混合的经济体制有较高的资源配置效率。资源配置的效率与不同的信息结构有关。信息结构有垂直的或纵向的、水平的或横向的、纵横混合的三种不同形式。混合的信息结构又有两种不同形式,一种是纵向的多于横向的,另一种是横向的多于纵向的。除这些形式外,由于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还出现了纵横交叉有结点的网络式信息结构。在一定的信息结构下,通过信息的集中或分散的最佳结合,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反映信息发挥作用的程度的信息效率是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资源配置中既要发挥价格体系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重视信息因素、网络作用、行政干预、政策法规等外来的影响。

3.信息技术的经济评价与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问题

信息技术的选择和采用,有一个经济比较和经济评价的问题,这需要运用费用效益分析等技术经济方法。由于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快,采用先进的技术往往有较大的风险,不一定是最经济的。在新的集成化信息技术不断涌现的条件下,这种经济评价就更趋复杂化。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有强大的驱动和促进作

用。无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还是对新兴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当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信息资源相结合时,在经济发展中,提高利用信息捕捉机遇的能力以搞活经济;提高快速反映市场需求的能力以实现敏捷生产;提高应用人工智能的能力以充分发挥智慧的作用;调整产品、企业、产业的结构,使之不断升级,并与消费结构的变化相适应,以达到经济增长逐步优化的目的;这些必将更为明显。在研究这些实际问题时,还应研究借助信息减少技术不确定性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问题。

4.信息学与经济学的相互交叉和结合问题

无论是狭义的信息论还是广义的信息科学,日益被运用于经济学研究。信息学的原理与方法,对经济学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信息学方法是一种抽象思维与经验处理相统一的方法,它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已产生了成效。尤其是其中信息模型及其识别方法,成效尤为明显。例如,它促进了经济学加强从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从均衡分析到非均衡分析、从微观与宏观的分析相脱节到微观与宏观的分析相沟通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经济学的原理与分析方法,特别是其中的经济原则与费用效益分析方法,运用于信息研究,也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它加速了信息学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信息学与经济学的交叉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一种跨学科的联合。信息经济学同经济信息学一样,含有信息学与经济学按不同方式相互渗透、融合的成分。

三信息经济学的分类

(一)理论信息经济学与应用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按其研究的性质,可分为理论信息经济学和应用信息经济学。

理论信息经济学主要研究信息及其特性对经济主体的行为与相互关系的影响,旨在借助信息以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影响。这种不确定性因素包括市场的、技术的、政策的以及其他的不确定性因素。所以,信息与经济间关系的研究成了理论信息经济学的`重点领域。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会起到如下几个作用:一是分析经济发展的成因,特别是信息(包括知识)作为经济中重要投入要素的作用,这种作用具有边际效益递增的趋势;二是了解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程度以及披露方式对市场有效运转的重要作用,信息失灵必然导致市场失灵;三是加深认识,越是复杂的经济活动(如金融、环保等)越要依赖于信息,信息对这类活动的作用在增大,缺乏信息,缺乏必要的信息处理能力,都会影响这类活动的效率,甚至导向失败;四是有助于揭示信息分布的非对称性对激励机制、商业谈判、制度安排的影响,借以减少风险成本,并使管理更有效。

应用信息经济学是从研究信息产业(包括知识产业)和信息职业(包括知识职业)开始的。它主要研究信息产品(包括服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产业、信息市场以及信息化等方面的经济问题。在信息革命推动下,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应用信息经济学要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多。信息经济的研究成了应用信息经济学的重点领域。这种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认识和掌握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通过发展信息产业来提升和优化经济结构,以达到改造传统经济和发展新经济的目的。其次,有利于加速发展生产力,促进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早日到来,为人类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奠定经济基础。

理论信息经济学与应用信息经济学的区分是相对的。作了这样区分,并不等于说,理论信息经济学不讲应用,应用信息经济学没有理论。事实上,理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正在走进现实生活,如委托代理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制度设计中;应用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也在不断形成各种理论。如信息产业理论、信息市场理论、信息经济理论等。信息经济学的这一分类只是说明理论信息经济学与应用信息经济学研究的角度和问题各有不同而已,但它们的研究内容都可归结为信息及其产业化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后果。

(二)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按其研究的层次或范围,还可分为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

微观信息经济学是从微观经济学中分化、独立出来的。由于信息在传统的微观经济学中只是一个常数,以往的经济学家们把它看作像空气和阳光一样,认为信息总是充分的、完备的,得到它不需要任何成本,对它的特性和作用也缺乏认识,他们就在这样的前提下导出了一系列经济理论的结论。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和日益发达,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发现信息在经济活动中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它常常是不充分的、不完备的,而且是有成本的,其分布还是不对称的。因此,经济学的信息假设改变了,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学原有的一些结论也需加以改变。经济学家们从信息的研究中认识到市场是有缺陷的,也会失灵。从这个意义上说,微观信息经济学是经济学一种新的透视或分析方法。

微观信息经济学主要研究市场信息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及其后果,它与理论信息经济学有重叠之处。但是,微观信息经济学还对信息进行经济学研究。由于在经济学中对微观和宏观的划分,有两种不同的理解。除微观研究个量问题而宏观研究总量问题这种理解外,还有一种理解认为微观是研究企业问题的,而宏观是研究企业层次以上的国家和世界问题的。根据这种理解,在应用信息经济学中也有与企业问题相关的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所以,不能把微观信息经济学完全等同于理论信息经济学。

宏观信息经济学至今还没有足够的依据能被视为一种新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信息对宏观经济总量的影响很复杂,目前研究还不多。但是,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以及信息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等这类研究,却日益增加。宏观信息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国家和世界的信息产业、信息贸易等经济问题。信息经济的研究是宏观信息经济学的重点领域。所以,宏观信息经济学与应用信息经济学有重叠之处。然而,宏观信息经济学不研究企业范围的信息经济问题,因此,它与应用信息经济学还是有区别的。

(三)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不同分类的关系

我们在前面讨论了信息经济学两种分类方法的异同,从中看到,理论信息经济学与微观信息经济学之间,应用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之间,互有交叉,既有相互重合的部分又有不重合的部分。从我们列举的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三大方面13个问题,还可以看出,无论是信息的经济研究,还是信息经济的研究,或者信息与经济间关系的研究,每个部分都兼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的内容。这些研究内容与不同分类的关系,可绘制图1以示意:

四信息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信息经济学同信息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它们的子学科的关系

信息经济学是一门信息与经济的交叉、边缘学科。因此,信息学与经济学共同构成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信息学以信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信息的本质与运动规律的研究,达到扩展人类的信息功能特别是智力功能的目的。信息学在信息的概念、描述、测度以及信息的传递、再生、认知等方面,为信息经济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同时还用信息的分析综合方法给信息经济学以锐利的工具。反过来,

信息经济学为信息学架起了与经济学相沟通的桥梁,为信息学研究信息及其施效问题增加了一个重要的视角。信息经济学与经济信息学密切相关,两者有更多的交叉与重合。尽管后者目前不如前者发展,且属于信息学的范畴,但就其研究对象经济信息而言,比信息学更接近于信息经济学。在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中,主要涉及市场信息等经济信息,但也涉及技术信息等非经济信息。

附图

图1信息经济学及其不同分类的关系图

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的关系是一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同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不能截然分割,但是信息经济学决不是简单地运用经济学的传统理论,而是以一种新的透视角度对后者进行重新认识,并加以发展,同时还根据信息经济的实践,为经济学增添新理论。信息经济学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学的变革,例如,更新市场理论中的“理想竞争”、“普遍均衡”等陈旧观念,考虑影响经济理论的新因素,如国际贸易理论中跨国数据流的巨大作用等。信息经济学需为经济学从工业时代步入信息时代确立自己的地位作出应有的贡献。信息经济学同经济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如数量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存在着更紧密的关系。数量经济学为信息经济学提供数量分析和经济计量方法,技术经济学则为信息经济学提供费用效益分析方法。这对推动信息经济学的深入研究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信息经济学同不确定性经济学、经济对策论(或经济博弈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信息经济学和不确定性经济学都研究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但信息经济学不是研究人们在经济行为中如何适应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而是研究如何缩小或排除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问题。如果说,不确定性经济学的研究具有被动的性质,那么应当说,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则具有主动的性质。信息经济学和经济对策论都研究经济活动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但经济对策论研究的是一群经济人在对策互动的情况下其决策结果可能会怎么样的问题,而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则是倒过来,即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先预计应有什么样的结果,再据此要求制定何种游戏规则,使其结果对大家都为最好,以兼顾公平与效率,并强调具有激励作用的机制设计的重要性。

信息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关系是不容忽视的。管理学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它对信息经济学的实用化起着重大作用。信息经济学只有通过管理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应用信息经济学的发展需要管理学的参与和帮助。信息系统、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产业、信息市场、信息经济等问题的研究,都应延伸到管理问题。从这一点看,信息经济学还与管理学有较多的交叉。信息经济学各部分的研究为相关管理问题的研究开拓途径和创造条件。信息经济学与信息管理学(或信息资源管理学)的关系尤为密切。前者属经济学,后者属管理学,但两者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往往较难分清,相互渗透的现象甚为常见。经济中有管理问题,管理中有经济问题,需要信息经济学与信息管理学共同去研究,在合作中求发展。

(二)信息经济学同其相邻学科或隶属学科的关系

信息经济学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体现信息经济的发展,充分反映经济活动中信息及其交流的特征,积极为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节约和开发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发挥组织机构的作用服务。随着经济领域信息活动的细化,以及对这些细化部分所作经济研究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与信息经济学相毗邻的其他经济学子学科。这些子学科对信息经济学来说,一方面有相对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与信息经济学之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一定的隶属关系。

关于上述子学科,从信息内容的扩展来看,它们有广告经济学、情报经济学、知识经济学等;从信息过程的阶段区别来看,它们又有通信经济学、传媒经济学、计算机经济学、软件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等;从信息的生产、分配活动的广义扩展来看,它们还有研究与开发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

这是经济学领域内一个互有联系的庞大学科群。它们由于各自发展的土壤和条件不尽相同,总的看处于一种不平衡发展状态。有些子学科如情报经济学等比信息经济学更成熟些,有些子学科如软件经济学等比信息经济学还不成熟,有些子学科如教育经济学等其成熟程度与信息经济学比较接近。上述子学科可以说是信息经济学的姊妹学科,但也有把它们看作是信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的,这时信息经济学就不是狭义的信息经济学而变成广义的信息经济学了。

收稿日期:-03-18

【参考文献】

[1][美]肯尼思.阿罗.信息经济学[M].何宝玉,等.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日]增田米二.情报经济学[M].日本:日本产业能率短期大学出版社,1976.

[3]乌家培.经济信息与信息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

[4]张守一.信息经济学[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5]张远.信息与信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6]乌家培.新兴的经济信息系统建设[M].北京:计划出版社,1991.

[7]乌家培.信息与经济[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8]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M].北京:学习出版社,.

篇3:教学信息共享问题的经济模型分析

关键词:教学信息,信息共享,知识产权,经济模型,博弈论

一、教师个人教学信息共享的收益函数分析

我们假设P=f (a) -g (b) 为教师个人信息共享的净回报函数, 这里a为得到的有效共享信息的量, f (a) 为其收益函数, 而b为付出的有效共享信息的量, g (b) 为其支出函数, 那么P就是因共享信息传递和交换而得到的净回报函数。

这里提一个概念———有效共享信息或共享信息有效性, 即共享的教学信息中具有一定贡献价值能够提高社会效益的部分。实际上, 有些共享信息是有效信息, 而另外还有一部分则是无用的伪信息, 当两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时, 通过模型我们可以知道, 前者的P明显是负的, 因为 (a) f (a) , 即不劳而获。这里区分出了两类教师:一是有付出无所得, 或所得小于付出的;二是有所得无付出, 或付出甚微的, 他们共同构成了教学信息共享的最基本的单元, 即参与教学信息共享的个人。

通过个人净回报函数的分析, 我们得到了两类教师, 或者更进一步可以说获得了教师个人在共享教学信息上的两种行为选择:一是共享有效信息;二是共享无效信息或伪信息。正式因为这两类行为的存在, 才使得当前教学信息共享的范围小、层次低、效益差。

二、教师间教学信息共享的博弈模型分析

我们假设有两个教师分别为甲和乙, 他们在共享信息的时候分别有两种行为选择, 即共享有效信息或无效信息, 而共享无效信息也就等同于共享有效信息为零。为了简化问题, 我们假设当教师共享有效信息时付出成本为-1, 当其共享无效信息时付出成本为0, 而当教师得到有效信息则收益为1, 当其得到无效信息则收益为0, 据此建立教师间教学信息共享的静态博弈模型 (见表1) 。

这个博弈模型的均衡结果是甲和乙同时选择共享无效信息, 此时两者的净回报均为0。这就说明在教学信息共享过程中只要存在无效信息就难免出现综合效益低下的情况, 这既是教师参与信息共享的热情不高积极性不强的原因, 也是制约教育信息共享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教学信息共享参与度及规模模型分析

随着参与信息共享的人数进一步获得提高, 有效的教学信息共享就会带来一定规模的社会效益。假设教学信息参与度是指有效信息和无效信息在整个信息量中所占的比例, 那么, 若全部共享信息是有效信息, 即无效信息在全部信息中的比例为0时, 社会效益最大;若有效信息在全部信息中的比例为0, 即全部信息为无效信息时, 社会效益最小。简化有效和无效比例曲线为直线, 得到一个教学信息共享参与度模型 (见图1) 。

由图1我们可以看到, 有效信息比例曲线是一个增函数, 而无效信息比例曲线是一个减函数, 那么, 如何实现现阶段教育领域的信息共享能够最大化其对社会的贡献效益, 就是真正值得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各级学校的领导及教师们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了。

四、清除教学信息共享障碍的对策

第一, 加强对有效信息的监督和甄别能力。有效信息是创造性劳动后的成果, 而无效信息则是没有任何贡献的伪信息, 反而加大了信息甄别的成本, 是教学信息共享过程中必须予以剔除的部分。这就需要政府教育部门和有条件的学校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有效信息进行监督和筛选, 确保共享信息的有效性。

第二, 加大对有效信息的奖赏力度。有效信息是每位教师在教学工作上的创新成果, 是一种无形资产, 是具有知识产权的, 应当获得相应的鼓励和奖励, 促使教师有足够的动力拿出创新成果来共享。这就需要各级部门加大对教学创新成果的奖励投入, 鼓励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同时加强教学研究和总结, 而且各级学校在对教师进行绩效评价时, 也应当将有效信息作为重要指标之一, 以此提高教师共享有效信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 提高有效信息比例, 标记无效信息。有效信息的共享, 可以促使教师整体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而且能够加速创新成果向社会效益的转化, 这是教学信息共享的最终目标。而对待无效信息应当通过技术处理进行标记, 以免低水平重复性的无效共享, 最大程度地减低无效信息带来的成本。

参考文献

[1]、徐金超.集体备课中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J].教学与管理, 2007 (10) .

[2]、张连分.从信息共享空间到学习共享空间[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9 (4) .

[3]、彭拥新.浅谈校园网教学资源平台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13) .

篇4:信息经济学的几个问题

【摘 要】信息化是以网络为基础,将所有要研究的对象汇编成数据库,供人民生活、工作、学习,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技术。信息化提高了人们工作的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信息化也给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本文就信息化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时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展开了阐述。

【关键词】信息化;经济与社会;问题;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信息化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它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是经济飞速前进,但随之而来的也有越来越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社会的发展,甚至阻碍了社会在一些方面的进步。信息化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是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信息化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

信息化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同时出现了一系列的不可避免的问题。

1.信息化促进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信息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经济转型,在信息化的社会下一系列新的与网络有关的企业出现,现在人们基本不用出门就能够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购买的商品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另外,我国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由于网络经济运行制度不够完善,有些企业通过钻法律的空子进行牟取暴利;网上交易方式虽多,但容易出现漏洞,这只能通过网络上信息来判断方式的可信度;信息化在帮助一个企业与用户之间更好的沟通的同时也在记忆着用户的信息,一些信用不好的公司通过贩卖用户信息来盈利;企业要通过网络运行,要有自己的网络管理系统,然而一些企业急于在网络上发展,没有完备的指导方针;一系列网络公司的出现促进了经济的膨胀,甚至出现了经济危机。

2.信息化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

信息化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但同时不可避免的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消极的影响。信息化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体现,各国科技发达程度不同导致全球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发达国家信息化成度高,带来的利益大,而发展中国家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化资源没有得到共享,从而拉大了两种国家之间的差距;同一国家的信息化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也没有得到公平分布,一些地方还在用传统的写信方式进行交流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拉大,进一步导致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信息化的普及使人们过于依赖科技而使自己的劳动和思考能力降低,在一些科技无法解决的情况下人们不能立刻做出正确决策,信息化的发展对人们科技水平的要求提高,人们要有专业的知识才能胜任一份工作,同时信息化使人们的劳动量减少,这就导致一部分人的失业;另外,信息化使信息共享的同时也在泄露着一些个人隐私,一些懂得高科技的人进行网络犯罪,信息化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信息化对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对策

信息化是在培养、发展一计算机为工具的新生产力并在造福于社会。在当前信息化的前提下,要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化对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必须对信息化加以完善,补充和修改。

1.完善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和环境

设备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没有设备就不能谈信息化。国家应该建立完备的互联网体系,不求每个地区平均分布,但要使那种没有电话存在的农村消失,形成一种覆盖全国的网络基础设备体系;另外,我国应该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完备的信息收纳体系,使我们想要的信息均能够在网络上找到,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2.完善网络信息管理制度

任何一个事件的发展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我们应该呼吁政府建立完善全面的法律法规,使网络企业有一个规律可寻;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则,这是网络发展的一个基础;另外,加强网络监管的力度,为信息化提供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和服务平台,让用户可以放心地的使用网络。

3.促进企业信息化,提高企业竞争力

当前,我国企业应该尽可能的实现信息化,企业应该发展电子商务和网络交易,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另外企业要制定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企业还要多制定一套信息化的备用制度,以备不时之需。

4.加大农村信息化,完善城市信息化

我国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农村和城市信息化水平差距加大我们应该尽量缩小在这一方面的差距。

对城市来说,要提高信息化服务手段,要建立完备的城市交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公共设施管理、和劳动保障等信息化服务体系,另外,城市相对与农村来说相对拥挤,要有相应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确保城市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的处理与上报。

对农村来说,国家要开展一些农村信息化普及的运动,引导农村完成信息化的初步建设,对于一些农产品,国际可以利用信息化将产品推广出去,国家要对农民普及信息化的相关知识,让农民有信息化的意识,让农民自己可以利用网络找到适合自己的种植技术,发展优秀高效的信息化农业,另外加大农村教育体制改革,是農村的每个孩子都能够受到信息化的教育,从小就接受信息化理念。

三、总结

信息化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制,国家要尽量的监管和改正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使我国尽早达到小康社会水平。

参考文献:

[1]杨苏琳.浅谈推进新型城镇化面临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青年与社会,2013,(30):214-216.

[2]胡新景.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41-44.

[3]何星.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15):83-85.

作者简介:

篇5:信息经济学的几个问题

摘 要本文对我国信息产业的现状做了初步分析,发现我国信息产业在信息市场、产业结构、政府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信息产业 信息市场 信息技术 政策法规 信息人才

20世纪60年代以后,信息产业发展起来。美、日、英、德等国起步早,发展迅速。我国信息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还是较快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宏观协调,信息产业初具规模。中国信息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我国信息产业带来了机遇,但是我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相对较弱。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经过初步分析和调查,笔者发现我国信息产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对策。

一、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市场发育不完全,信息产业结构不完善

由于发展前期受到传统文化和计划经济的制约,我国信息市场发育不良,存在信息市场同题的提出和兴起的时间较晚;市场规模较小,没有形成规模经济;缺乏有机联系,服务的深度有限;行政干预太多,产权界定不清等问题。而在信息产业结构方面,因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一些人盲目投资热门产品。一些产业产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不能适应产业整体发展的需要;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大集团公司数量太少;中低档产品生产能力过剩,高附加值产品大多依赖进口等问题突出。

(二)信息产业管理体制不健全,政策法规不到位

依据我国现行管理体制,占信息服务机构主要成分的国营型信息服务机构都属于事业单位,其经费来源由政府部门拨款,人员编制、机构设置及领导任免均由上级主管部门决定。信息机构缺乏竞争意识,不存在倒闭危机,因而难以获得良好效益。另外信息产业管理体制中长期存在制度壁垒问题,顺畅的管理体制难以建立。信息产业发展前期国家对于信息产业各方面问题缺少强有力的政策法律引导和督促,出现政策无力、法律缺失问题。

(三)信息技术落后、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由于投资不足,用户购买力有限,整个社会信息设备落后,使信息产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并且信息产业要求有相当高的投入,只国家拨款尚有困难,融资渠道也不畅通,经费来源比较单一。

(四)信息意识淡薄,信息人才缺乏

我国人口的文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具备信息素养的公民较少。另外,信息传播范围较小,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接触信息产业的机会少,信息素养和信息意识自然较差。由于信息不具备直接、迅速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信息的价值,淡化了人们的信息意识。目前,我国信息产业人才缺乏,合格的专业型,全面型人才更少。

二、解决我国信息产业问题的对策

(一)开拓信息市场,完善市场机制

信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市场。因此,积极开拓国内外信息市场,打破部门界限,疏通流通渠道,增强经营观念,扩大经营范围,多方经营,依靠市场来调节信息生产的方向和品种,加强国内外合作。另外,必须建立统一的信息市场管理部门,加强对信息市场的管理,制定统一的信息市场发展规划和管理条例,规范信息市场主体的行为,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完善信息市场的运行机制。

(二)优化产业结构

加强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加速实现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更新和改造,以提高整体劳动生产率、产品档次,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也要注重扩大产业规模和结构多元化。扩大产业规模有利于信息产品结构的优化,发挥产业规模的优势,调整信息服务机构的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

(三)制定健全政策法规

将政府、产业和科学研究结合,加大对信息产业科研项目的政策支持。健全法制是信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保障。我国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原有的信息法,促进法律学界与信息科学界合作,以共同推动信息立法综合研究的.开展,借鉴发达国家信息立法成果,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特色的政策和法律体系。

(四)培养信息技术人才

将信息产业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并且加强企业信息素养培训。合理协调人才结构、布局人力资源,使信息人才结构符合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政府和企业为防止人才流失,要为人才提供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使他们安心留下,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此外,还要大胆从国外引进技术人才。

(五)增强全民的信息意识

国家在加强教育和科研的同时,还应该采用多种配套措施,切实鼓励企业重大项目决策科学资讯化,增加对信息环境建设的投入;通过多种手段与媒介对信息的重要性加以宣传引导,使全社会拥有了解信息、重视信息、接触信息的机会,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激发各方面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从而增强全民的信息意识,使信息产业有一个适合成长的社会环境。

(六)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

信息产业的资金来源应该多元化。除了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信息产业应该开发多渠道融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投资者。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有计划、有侧重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注重改良和提高,消化和采用国外最新成果,使我国的信息技术与国际接轨,同时,加大開发我国信息技术的力度。

综上所述,信息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初步分析了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信息产业的作为新事物,与其他事物发展一样,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只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国的信息产业将会迅速发展起来。

篇6:信息经济学的几个问题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并影响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因此,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针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重点对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方式方法进行探究,希望可以为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方法措施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多个行业的管理都逐渐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而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也不例外,也逐渐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来说,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具有积极的意义,标志着我国的农业发展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并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鉴于此,本文将首先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概念和内容进行简单的阐述,其次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几点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有关问题综述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以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快速、高效、稳定发展为最终目的,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各类农业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传播以及利用,以实现对农业新成果进行有效推广的系统活动。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劳动者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并且还可以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农业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内容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业教育和科技的信息化。要想从本质上提升农业发展的水平,一定要注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实现农业教育和科技的信息化,可以培养专业的农业人才,为农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基础。二是农业生产要素的信息化。农业生产要素主要包括水、土壤、空气、阳光以及营养等,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充分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三是农业市场的信息化。提高农业市场的信息化水平,可以保证农业产品进行顺利的销售,使农民获得经济收入。同时,实现农业市场的信息化,还有利于农民获取市场信息,从而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以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三)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对于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农业信息资源共享的程度,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促进农业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二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有利于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促进农业生产向产业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农业经济的竞争力。三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推动农业经济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改变传统的单一形式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四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有利于农民更快、更全面的了解市场信息,掌握市场发展的动态形式,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农业的种植结构进行调整,生产市场需要的农产品,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信息化的意识,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无法顺利实施,并且农民以及相关的一些部门领导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也不够透彻,不知道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实施的具体方法,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全面实施。

2、缺乏健全完善的信息化平台,无法对有效的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并且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程度也比较浅,导致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较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成果不显着。

3、对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政府投入的资金较少,限制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4、缺乏专业的信息化人才,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在现实的工作中,从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非专业编制内人员,普遍存在信息素质偏低的情况,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效率非常低,质量非常差。

5、政府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较小,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研发方面,重视程度以及资金投入的情况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具体措施

(一)加大对农民教育和培训的力度,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因此,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至关重要。同时,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关键就是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信息化专业技术应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首先,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来宣传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相关问题,让农民真正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对农业发展的积极意义,从而使农民树立起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意识,从而在各方面进行配合。其次,当地政府还可以聘请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专家开展相关的讲座,让每户家庭选派一位人员参见讲座,这样可以让农民更多的`了解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相关知识,从而为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对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

首先,有关部门应该建立有效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对多种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提高资源共享的程度。其次,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管理这个平台,保证发布的所有信息都真实可靠,为农民提供正确的指导。最后,鼓励农民主动学习计算机技术,使农民可以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方法,将自己的种植经验在网络上进行分享,为其他的农民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从而促进农民共同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

(三)适当增加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所需的资金,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资金,而制约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资金。资金的缺乏导致相关的基础设备不够健全,从而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质量难以大幅度的提高。因此,政府一定要适当增加一些资金投入,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政府还需要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从而购买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信息化机械设备,建立规范化的作业区,并组织当地的农民参加机械使用培养,提高农民对机械设备使用的技能。另外,在增加资金的基础上,政府应该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保证所有的资金去向明确,尽快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水平。

(四)大力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强化信息技术队伍的建设

首先,国家和政府已经进一步提高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业经济的地位,改变人们对农民固有的看法和认知。其次,在高校要加强农业相关专业的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农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基础。最后,当地政府还要在乡镇组建信息技术模范队伍,让农民认识到农业信息化的优势,并加强对农民的信息化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的信息化素质,让农民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交流和沟通,丰富自己的农业知识储备,提高农业种植技术的水平,从而更好了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全面建设与实施。

(五)加大对信息技术研发的力度

要想更快更好的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其中加大对信息技术的研发力度就是重要的任务。首先,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加强对农业信息技术的研发力度,并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规划,保证多种类型的农业信息技术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进步。其次,政府在研发新技术时一定要坚持以农民为本的原则,将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并在巩固原有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优势功能的基础上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进行创新和发展,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程度,以促进农业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总而言之,在新的发展时期,对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势在必行,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刻不容缓,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国家和政府应该进一步提高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大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并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促进农业经济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海平. 关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J]. 中国农业信息(上半月),,(7):51.

[2]王正光,李永前,金 等 . 关于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思考[J]. 新农村(黑龙江),,(8):85-86.

[3]张秋霞 .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现状与发展举措探析[J]. 农民致富之友,,(4):40-40.

[4]包正,李永勤 . 关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相关思考[J]. 消费导刊,,(9):182.

[5]刘艳玲 .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实际运用[J]. 经济视野,2014,(10):356.

上一篇:九年级上语文基础练习下一篇:2011.8.27培训班结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