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问题行为个案研究

2024-04-07

儿童问题行为个案研究(精选8篇)

篇1:儿童问题行为个案研究

中度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矫正个案研究

作者/龙婉君

摘 要:针对一名智障学生撕衣裤这一具体问题行为展开个案研究,以期找出适合的方法帮助该学生改善不良行为习惯,助其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健康的人生观,减少对其他学生的不良影响,以提高其社会适应性。

篇2:儿童问题行为个案研究

来访者基本情况:某女孩,7岁,好虚荣,要求高、追求完美;作业慢,成绩不良;关注人际交往,但交往易受挫,感到孤独,善于在成人间周旋。

和该女孩有了三次面询的机会,每次都会说很正面的话题,很少说负面的东西,经与家长核实,有许多与事实并不完全相符。孩子似乎在讨好咨询员。孩子反映从来没有人如此平等地、耐心地与她交流过,有强烈的与人交流的欲望。为自己在学校没有一个朋友而苦恼,学校里的小朋友都不愿搭理她。经了解,该女孩总是用指责的口气和别人说话,对人要求高,总也看不惯别人,对人指指点点。

据其家人说,对自己的要求较高,不满意自己写的字,写了檫,檫了写,作业就慢了。觉得自己能做好某事,但是做不到,就对自己极没信心。

孩子生活的家庭环境较复杂,父母在她4、5岁时离婚,孩子和妈妈生活。妈妈自己闯荡,办起公司。妈妈由于在公司当领导,回家后角色转换不到位,常会以对待下属的口气和女儿说话,对女儿的要求也较高,很少与她平等对话。妈妈事业有成,在孩子心目中妈妈很令其敬佩,孩子对妈妈崇敬多于爱。妈妈为了弥补对孩子的照顾不周,培养孩子的高贵气质,经常带孩子出入各高级、豪华场所。母亲后再婚,新父亲对孩子喜爱有加,尽量满足孩子,但在学习上要求很高,极严厉,由此与妈妈经常有分歧,而当孩子的面争吵。

孩子经常去爷爷家、外婆家,亲人对孩子都是关爱有加,但不觉中长辈们会对孩子父母的离异加以评论,或多有埋怨。

问题分析

1.家庭氛围和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案例中孩子生长的家庭环境太过于复杂,这样的家庭环境和氛围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同时由于父亲角色在家庭中的缺失给孩子性格的形成带来了负面影响。研究表明,父母在家庭中本身性别角色的扮演,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孩子可从父、母之间的互动方式中,了解两性的互动方式,并认同模仿同性父母的行为。如果孩子处于不理想的环境中,孩子可能会产生拒绝认同或认同错误的角色等认同方面不正常的现象,如此往往造成行为理方面的不平衡。案例中,孩子一会儿生活在爷爷家,一会儿生活在妈妈家,一会儿父母不住在一起了(离婚了),一会儿妈妈又有了新爸爸,家庭的不断变化,孩子无法理解,使得她感觉不安,惟恐那天再发生变化。孩子的心灵变得特别敏感和脆弱,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学会了察颜观色,讨好每个大人。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这上面。最在他们面前尽力表现自己,说别人爱听的话。

2.家庭教育方式的偏差是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

案例中,本来由于父母离婚再婚,孩子生活环境几经迁徙,已使孩子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加上养父与母亲教育方式不一致,孩子在父母两方摇摆,无疑更加深孩子对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变得更加恐惧、犹豫、退缩和孤僻。同时孩子常会去外婆家或爷爷家,不同的家长又有着

不同的教养方式,有严有松,有理性有感性。最终使得孩子失去了明确的行为标准。尤其是母亲,由于自己的成功,提升了对孩子的期望。在家中用一种家长式的管理对待孩子,和孩子没有平等的交流,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做到这做到那,孩子想达到母亲的要求,但又力不从心,多次的挫败使孩子对自己产生怀疑,失去自信。从而使同时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反映。

3.家长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的行为有重大影响

篇3:儿童问题行为个案研究

本研究从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原因分析、教育对策、干预结果分析等方面对一例智障儿童问题行为 (打人行为) 的教育干预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归纳总结, 希望能为智力障碍儿童的家长和老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陶某, 男, 9岁5个月, 入学时韦氏智力测验量表测得智商总分为50。学龄儿童社会适应技能测查量表测查的结果显示属于中度异常2。该生读幼儿园时就出现咬人、语言发育迟缓、多动等现象;曾在普通小学就读一年, 但因学习成绩差, 并出现推人、打人等不良行为而被同伴排斥。于2009年9月进入培智学校, 刚入校时问题行为较为严重。经过一年的教育, 问题行为虽有改进, 但还是会反复出现。在该生众多的问题行为中, 尤其以打人这一问题行为最为严重。2010年国庆假期后, 问题行为变得更加突出, 学校决定对其实施系统的教育干预。研究者将他的打人行为分为两类:A类行为 (故意打人) , B类行为 (一般的拍人、指人行为) 。

二、原因分析

研究者通过一个星期的观察和访谈, 发现造成陶某问题行为增多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家庭教育的欠缺

该生自幼受到家长的细心呵护, 关怀备至。但最近几个月, 由于第二个孩子的出生, 母亲对他无暇顾及, 从过去的关怀备至变为冷落忽视, 可能会使陶某产生一种不安全感, 并企图通过种种异常行为来获得别人的关注。

(二) 学校教育的问题

本学期更换了一位新教师, 这可能使他在适应上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表现在对新教师的排斥心理, 并扩大为对其他老师和同学的排斥。

(三) 同伴交往的问题

该生社会交往能力差, 不会与人交往。表现在与同学的身体接触时用力过度, 造成同学的不满, 当同学向老师告状时, 该生会再次打人。

三、教育干预过程

对陶某教育干预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各种问题行为, 在第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使陶某在课堂上的打人行为逐渐减少至消除。为了达到目标, 研究小组制定了干预计划, 从家长、老师和对个案本人的个别辅导三方面做工作, 做到全面协调, 确保效果。

(一) 与家长的沟通

对于特殊孩子的教育来说, 家长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与家长的沟通, 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要求家长多关心陶某的生活与学习。指导家长每天抽出半小时的时间与陶某互动, 使其感受到家人对他的关心, 从而产生安全感。

(二) 对教师的指导

1、指导教师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 从学生角度出发来看待并处理问题, 对学生给予理解和关心, 渐渐地使学生信任老师并听从老师的教导。

2、指导教师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在班内开展“今天你进步了吗?”的活动, 鼓励同学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给陶某提供一个好的榜样, 促使其克服不良行为, 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3、要求任课老师对陶某进行行为观察记录, 重点记录其打人行为的类别和次数。运用代币制方法, 如果陶某表现良好 (一节课上15分钟能做到不打人) 就会即刻得到小红花, 累积得到2朵小红花就可以换他喜欢的东西, 或从事喜欢的活动。同时采用行为处罚法, 当陶某出现故意打人时, 取消他最喜欢的活动。

(三) 个别辅导

1、通过讲社交故事, 训练陶某视觉、听觉、记忆能力, 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 让其认识到自己某些行为的不当。

2、鼓励陶某参与各种团体活动, 使其掌握在集体中的行为要求, 学会遵守游戏规则, 提高其自我控制的能力。

四、资料的收集

注:陶某在第六周和第九周都是病假在家休息

五、结果分析

根据记录, 将陶某每周打人行为的次数作出曲线图并分析结果如下:

从曲线图中可以反映出:

(一) 问题行为的次数趋于减少, 表明干预有效果。

(二) 在病假返校后, 问题行为出现反复, 表明干预效果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影响。

(三) 第三至第五周由于采用行为处罚及加强社交故事的教育, 陶某的故意打人行为 (A) 减少, 但一般打人行为 (B) 未见明显减少。这表明陶某在教育干预下逐步改善了其问题行为, 由故意行为向一般行为转变, 问题行为的严重程度由重转轻。 (四) 过了第八周之后, 故意的 (A类) 和一般的 (B类) 打人行为均有下降, 并趋向稳定。表明教育效果得到了巩固, 但要彻底消除不良行为仍是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 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六、存在的问题与干预计划的改进

由于这种教育干预是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 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许多难以控制的因素的干扰, 如学生生病, 其他学生的不良影响, 任课老师外出时代课老师的配合不够、教学方法不一致等等, 这些因素都会引起学生问题行为的反复, 降低教育干预的效果。另外, 家校配合、沟通还不够, 家长反映学生在家里的表现有时与在学校表现的差别很大。

下一阶段, 教育的计划将要加强对干扰因素的控制, 尽量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 避免问题行为的反复出现;同时由于问题行为的程度已经转轻, 这有利于对其进行学业辅导和兴趣活动的开展, 可以加强对其音乐活动、手工操作以及球类活动的辅导和训练。

行为矫正的目的是减少行为问题和增强积极的、正向的行为。智障儿童出现的行为问题有些可以轻易地纠正, 有些却对家庭和社会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但是无论怎样, 只要人们都能抱着积极的态度, 以正确的科学方法进行处理, 必定能使这群智障的儿童离开困境。

参考文献

[1]施显烇.严重行为问题的处理[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印行, 2001, 3.

[2]陶德清, 刘敏.学龄儿童适应技能测评量表的编制[M].中国特殊教育, 2005, 9.

[3]韦小满, 杨希洁.功能性行为评估的特点及应用价值分析[M].中国特殊教育, 2011, 2.

篇4:儿童问题行为个案研究

一、研究对象

邹××,男,2005年5月足月出生,出生时健康。1岁半左右发现有癫痫,症状比较轻,偶尔抽搐几分钟,从1岁半吃“德巴金”至6岁半左右停药,至今没复发。于2011年8月经某儿童医疗中心诊断为ADHD混合型,表现在冲动和注意力缺陷;C-WISC:IQ68分,轻度智力障碍。于2014年3月4日从普通小学转介到特殊学校,现读五年级。经过课堂评估,初步判断他的学业水平落后于一般儿童两年左右。自理能力比较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碗、拖地、煲饭等。我对家长和他进行访谈,了解到他对食物比较感兴趣,特别是汉堡包、巧克力、糖果和福建饺子等,也喜欢玩电脑和看电视,怕黑。

二、研究过程

1. 行为功能分析

(1)确定目标行为。我通过与家长和任课老师访谈,填写《行为问题评量表》,结合他在课堂中行为问题的观察记录,确定他的目标行为:身体攻击行为,包括打人、掐脖子、咬人、捏人、推人和拽手臂6种型态。

(2)进行功能分析。治疗小组运用《行为功能分析表》和《行为动机量表》开展评量,发现行为功能的结果是比较一致的,他的身体攻击的行为功能主要是逃避。另外,在课堂中还运用《A-B-C行为数据记录表》来观察记录他的行为问题,总结得出他行为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别人干扰了他,是防卫行为;别人阻止他做喜欢的行为;和别人打招呼。

2. 干预行为目标的策略

(1)个体背景因素介入的策略。因他是ADHD混合型,表现在冲动和注意力缺陷。在行为处理的过程中,建议家长带孩子看医生,获得医学上的支持,使行为处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前事控制策略。治疗小组通过重新安排座位和调整活动的地点、内容、分量、难度及形式,来提高他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安排丰富的课间活动,顺优势发展,做好监管工作,以降低身体攻击行为发生的次数;通过建立清晰的规则和适当行为的期望来增加他正向行为发生的次数。

(3)生态环境改善策略。治疗小组还对不确定的环境背景因素做介入,进行长期预防,主要是改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任课老师慢慢取得了他的信赖,他和同学的相处也越来越融洽。

(4)行为教导策略。教导替代技能,教导他用打招呼的方式代替拽手臂和捏人;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或需求。教导自我控制的方法,治疗小组先在个训课中教导,再到教室情境中泛化自我控制的方法,指导他自我觉知,当自己想要打人时学会“握紧双手”,利用数数来缓解冲动,并结合增强来促进此方法的应用。教导社会技能,利用《当我生气时,可以怎样做》《我可以怎样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我怎样与人打招呼》等社会故事来教导社会技能。

(5)后果处理策略。建立增强系统(代币制),治疗小组拟定奖励办法:一节课没发生身体攻击行为就在行为记录表上盖一个印章,一天7节课中得到4个印章就可以得到奖励,结合表现指导他兑换代币,即得到吃喜欢的食物、玩游戏、看动画片、听音乐等奖励。同时家校合作,采用一致的做法:及时阻挡不当行为;按照前面教导的自我控制的方法,指导他重复做一遍。为了让他适当承担攻击他人的行为后果,采用扣除一个代币的决定。

三、实验结果

实验前,依据《行为问题散布图》,得出他平均每天有12次身体攻击行为(包括打人、掐脖子、咬人、捏人、推人、拽手臂)。实验后,身体攻击的行为能从12次/天减少到不超过3次/天,维持了3个月,顺利达到并超过方案中拟定的行为目标。

篇5: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行为的个案研究

韦芳燕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194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大学的心理医生雷奥·凯纳(Leo Ke er)首次将孤独症作为一种诊断分类提出。他报告了11个患有此症的儿童,其共同表现为:从婴儿期开始很少与人交往,极端孤僻,语言发展迟滞,缺乏交际语言,重复简单活动,要求环境中的刺激保持原样,行为刻板,缺乏想象。Ka er将这类患儿命名为婴儿孤独症(infantile autism)。我国开始对儿童孤独症的研究,特别是对弱视群体的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对孤独症儿童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及重视。

而在家长们中,有些家长对孩子是孤独症的问题并没有正确的看待,也不知道如何去治疗矫正孤独症幼儿,另一方面,如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个别教育,这对教师提出严峻的挑战。

二、研究目标

作为一线幼儿教师,了解儿童孤独症的特征,采取一定的方法、手段,积极的教育和训练,使孤独症儿童在语言方面的障碍及交流、交往方面的障碍得到较大的改善,对我们更好地研究儿童的认识和情感活动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也为我们了解认识儿童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可探索的途径。

三、研究的内容、方法

1、文献资料查阅法。用文献资料查阅法掌握整理有关儿童孤独症的理论和实践资料。

2、观察法。观察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具体表现。

3、访谈法。通过访谈,和家长、教师交流,如实的记录幼儿在家在园的表现情况以及家庭学校对幼儿的矫正教育情况。

四、研究的时间、对象

研究时间:10个月(2004.9---2005.7)研究对象:小班的一名特殊幼儿

五、研究实施阶段

(一)搜集资料,建立档案 1.个人情况 姓名:郑XX,性别:女,出生年月:2001年3月,入学时间:2004年9月

2.家庭情况 父亲:郑XX,私营商人,文化程度:大专。母亲:朱某某,无业。文化程度:中专。因工作繁忙,父亲很少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孩子身上投入的精力较少!母亲的文化程度较低,是较传统的家庭主妇。两个人较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与治疗,注重孩子的发展。

3.表现情况。郑XX小朋友表现情况

能力项目 表现情况 交往平时沉默寡言,从不主动与他人交往,不和别人目光对视,从不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不参加集体活动。玩具不感兴趣。固执要求得到某样东西。

语言 间断性地冒出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话语并不断重复。以尖叫的方式对大人提出要求。情绪 长时间发呆,或经常性莫名其妙地咬牙切齿,歇斯底里地尖声喊叫,固执。爱好 咬袜子、脱裤子,有时甚至会喝自己的尿液;尿盆、对小大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趁大人不注意玩起这些东西。

习惯 睡觉时只盖从小到大盖的一床被子,如得不到满足则尖叫、哭闹,并无法入睡。上幼儿园或出行旅游都要带上小被子。

(二)分析原因,确立目标

郑XX小朋友存在着以上的表现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认识理解障碍。郑XX小朋友,理解别人的语言十分困难。当大人向对她提出要求时,她只会做简单的回应,却很少能做出正确的应答。她无法用常人的语言同我们进行沟通,当她想表达自己的需求或情感时,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当别人不理解她所说的话时,她便会歇斯底里地尖叫、发脾气,以此束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同时也希望能引起别人的注意。2.交往障碍。郑XX小朋友同许多孤独症儿童一样,缺乏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她对许多人的态度是冷漠的,见到父母也是面无表情。因为她没有掌握与人交往的技能,当她和别人接触时,时常会感到束手无策,久而久之便失去了与人交往的意愿。也许只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她才不会感到紧张和压抑。3.语言沟通障碍。郑XX由于言语障碍不能象正常人那样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只能通过触觉、嗅觉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及真实感受,她用手指戳人、用鼻子闻衣物都是想亲近别人的表现。

4.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

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郑XX睡觉时只盖从小到大盖的一床被子,如得不到满足则尖叫、哭闹,并无法入睡。上幼儿园或出行旅游都要带上小被子。她手里只有拿了小棉被才愿意出门,上幼儿园。这说明她强烈的要求环境维持不变。

郑XX小朋友刚入园的一些表现引起带班老师的注意,但家长矢口否认孩子的怪异行为,不愿和老师多谈幼儿在家的表现情况。经过老师耐心的多次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这才引起家长的重视,并带幼儿到医院进行诊断治疗,但目前广西区内没有较正规的

儿童孤独症医疗检验手段,但根据郑XX的临床特征表现,可确定为儿童孤独症。

(四)制定方案,提出解决策略

1.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导致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教师家长确认幼儿是孤独症后,平时就仔细观察儿童情绪行为发生的频率、强度和对周围环境及对儿童本身的影响并做好详细记录,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其原因和目的,以便及时处理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改变教育训练方法。如果是身体不舒服,老师及时请医生检查治疗;如果是因为固执刻板行为受到限制而引起,教师则适当调整处理固执刻、板行为的方法;根据具体的原因,家长和教师对郑XX小朋友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2.感觉统合训练法。

感觉统合训练是指导者根据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和动作发展的状况,以游戏的形式让儿童在活动中做符合他们需要的游戏活动,并在儿童感到困难时,用“我们一起做”、“试试看”、“你能行”等语言或行动鼓励儿童,逐步克服平常教育训练中的因儿童能力不足、训练形式枯燥等等原因而带给儿童的困难,能逐步培养起儿童的兴趣,让儿童感到快乐,进一步有效地化解儿童因做不到而产生的焦虑和紧张,并逐步协助儿童建立起足够的自信心和自然的情绪。在平时的日常活动中,教师常常挤一部分时间和郑XX一起做感觉统合训练。但感觉统合训练之初对情绪行为等会有急速的、显著的改善效果,在后来的训练中效果逐渐缓慢。因此,还需要配合使用其它的方法,以进一步矫正和稳定情绪。3.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着眼点在于信念、知觉等内部思想的改变上。它试图通过帮助儿童摆脱消极的观念,转而接受更积极的思想,从而保持身心健康、改变行为。它仍然遵循教育和学习的原理,吸收了行为矫正技术,对儿童进行指导训练。它强调改正不适当的认知形态及想法是矫正情绪困扰或心理疾病的关键。它是行为矫正的深入发展。在和郑XX的交谈过程中,对她喜欢玩大小便的行为,我们反复的给予她教育指正,让她理解这种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让她有纠正的意识,从而达到改正的目的。4.抓住契机法。据观察发现,孤独症儿童在其发展过程中会有一个智力活跃期,表现出对某种事物和活动的特殊兴趣和爱好,这是对其进行语言训练的最佳时期。例如:郑XX有一段时间非常喜欢荷各种颜色鲜艳的夹子。拿到夹子她总喜欢翻来覆去的观察,爱不释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班抓住时机,利用夹子与她沟通交流,促进她的语言发展。我教她边指边说出夹子的颜色,个数,她很乐意学而且轻松地学会了,又如:郑XX小朋友喜欢唱歌,并对老师教的歌曲比别的小朋友学得快,每当听完她的演唱时我都会给予充分的肯定,使她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趁她高兴时请他说出歌曲名字,她都能对答如流。可见,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下,孤独症儿童也有交流的兴致,善于发现并抓住这样的时机随机地选择语言内容对其进行训练,可以有效地激发孤独症儿童交往的兴趣,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结论

通过上述方法,经过一年的个别指导,郑XX的情绪得到了基本的稳定。她和带班以及班上的几位同学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她现在能够主动地在大人的提示下同别人打招呼,跟大家进行简单地交流,学会了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前那种歇斯底里的尖叫声也日渐减少。看到郑在这一年里所取得的进步,作为老师,我感到十分欣慰,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对这群特殊的弱势群体,家长要正视孩子存在的问题,并积极主动的去矫正,教师要多一双慧眼,多一份关爱,多一点求知的态度,为孩子的教育指出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慧聆、周耿《孤独症儿童教育与训练文集》,北京出版社,1997

2、汤盛钦 《特殊教育概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3、吕静主编 《儿童行为矫正手册》浙江出版社 1992年第1版

4、张澄编 《自闭儿保育手册》世茂出版社 1989年十一月第1版

5、《中国一体化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陈云英 新华出版社

篇6:改变儿童打人行为的个案实验报告

东里二小德育处

近年来,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由于独生子女的特殊环境、地位,使独生子女形成了许多不良行为。随着我国社会各界对学习不良儿童的教育日益重视和各种教育工作的展开,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摆到了我们面前:怎样对诊断出来的学习不良儿童进行矫正;怎样改变正常儿童的不良行为,使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又鉴于幼儿园中存在不良行为儿童的数量也不断上升。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帮助幼儿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行为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查阅了许多有关儿童行为改变的书籍和资料,对本班儿童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得出以下数据:本班共有儿童三十五人,其中,打人不良行为儿童占14.3%,吃手指不良行为儿童占8.5 %,精力不集中不良行为儿童占11.4 %,多动不良行为儿童占8.5%,不合群不良行为儿童占5.7%。针对此调查,我对本班占比例最大的“打人不良行为儿童”进行了行为改变实验,并收到了较好效果。下面是我《改变儿童打人不良行为的个案实验报告》。希望能给教育界的同行及广大家长带来一点帮助。《改变儿童打人不良行为的个案实验报告》

一、研究人员:张慧

二、研究日期:2002年4月到2002年5月

三、研究对象及其背景介绍。

研究对象为大一班儿童陈路,5岁,父母忙于生意,无时间照顾孩子,由60多岁的阿婆(上海人)接送孩子。并且由于搬家及其他原因先后转了三所幼儿园。据了解这三所幼儿园的老师,都说他天天打人,小朋友经常告状,屡次教育都不听,无法可施。现转到我园大一班。由于老人总认为孩子得到的母爱少,百般宠爱孩子,使孩子养成一种坏习惯,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或某一东西得不到时抬手就打人。特别是在幼儿园,经常把小朋友打哭。对此,老师、家长多次对他进行教育、引导,但都收效甚微。

四、研究对象“打人不良行为”问题的分析。

陈路之所以形成爱打人的不良行为,与其教育者教育不当有很大关系,父母照顾孩子 少,老人就千方百计的的补偿。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想做什么就让他做什么,长此以往,孩子渐渐形成了“我要什么就有什么”的观念,当他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要发脾气、摔东西以致于打人,以此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尤其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更为明显。例如,在与同伴的交往、游戏中都受到很大约束,经常因为抢玩具或不会与人交往而把小朋友打哭,有时一上午打人次数能达到6次之多。许多幼儿不能愉快的在幼儿园生活,也令许多家长担心。为此,我决定用强化原理即“倒返实验法”对该幼儿进行行为改变,希望能改变其打人不良行为。

五、改变打人不良行为的实验过程。

1、收集基数,确定目标行为。

据了解陈路每天的上午时间打人次数频繁,尤其早上8:30—10:30的打人次数最多。经分析发现,早上 8:30—10:30是幼儿园活动最多的时间,如游戏、教育活动、盥洗等,都在此间进行。因此我决定以每天8:30——10:30这段时间作为行为改变时间区限,每天观察其打人次数,并定8:30—10:30间打人次数不超过2次为其目标行为。

2、强化物:巧克力豆和奥特曼卡片。

巧克力豆是陈路最喜欢吃的小食品,奥特曼卡片是陈路最喜欢玩的玩具。

3、对打人不良行为实施改变。

本行为改变采用的是倒返实验 ABAB的方法,步骤如下:

(1)基数阶段(A):此阶段为5天。不对陈路强化,只记录上午8:30—10

:30之间的打人次数。在这期间,认真处理了陈路与小朋友之间的纠纷。

(2)实验处理阶段(B):即强化阶段。此阶段延续10天,利用强化策略试探

强化物对陈路的打人行为产生影响。这一阶段又分为两个小阶段。一是强化阶段Ⅰ(B):每天早上给陈路20粒巧克力豆,并告诉他先不许吃,每打人一次老师就要收回一粒给别的小朋友。直到10:30为止,方将剩余的巧克力豆赏给陈路。此阶段持续5天;二是强化阶段Ⅱ(B):此阶段的强化物为陈路最喜欢的“奥特曼卡片”。强化时结合对良好行为的夸奖,每20分钟被试不打人,就给1张奥特曼卡片,此阶段为5。

(3)倒返阶段(A):此阶段为5天,不再给予任何的强化物。

(4)再强化阶段(B):此阶段为5天,以奥特曼卡片为强化物,继续试5天。

4、实验结果:随着实验阶段的进行,陈路逐渐收敛了打人的不良行为。具体结果见 图表所示。(附后)

六、分析讨论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A阶段每天上午8:30—10:30之间陈路的平均打人次数为 11次,B 阶段平均打人次数下降到6.2次,B 阶段继续下降为2.6次;当撤出强化物重新回到A阶段时,打人次数即开始稍有回升,平均每天3.6次,至B 阶段再引入强化物时,打人次数仍很少,平均为2.2次。由此可以看出本行为改变实验目标已经达到。

篇7:儿童问题行为个案研究

近十年来我国儿童问题行为研究现状

对我国儿童问题行为的概念、测量工具、研究发现、干预方法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几个有待于研究的问题.

作 者:廖艳华 LIAO Yanhua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8;浙江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与教育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2刊 名:浙江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EDUCATION INSTITUTE年,卷(期):2007“”(6)分类号:B814.1关键词:儿童 心理卫生 问题行为

篇8:儿童问题行为个案研究

一、个案分析

(一) 个案对象

王某, 男, 15岁, 培智班唐氏综合症儿童。韦克斯勒智力测验得出智力中下。身体状况一直良好, 性格内向, 识字能力较佳, 但课堂上不敢提问和发言, 自我表现能力差。

(二) 环境分析

家庭因素:王某是家里的独子, 从小由爷爷奶奶照顾, 爷爷奶奶和父母的教育态度截然不同。爷爷奶奶能耐心地教导孩子学习;父母亲缺乏耐心, 因为工作较忙很少跟孩子接触, 对孩子没有太多的了解和深入的认识。家庭沟通方面, 爷爷奶奶较能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

学校因素:王某在我校就读近五年, 学校教师每个学期为他制定的个别化教育教学计划中, 把提高语言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和肢体康复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点。学校里, 代课教师基本能明白他问题行为的需求并能应对, 但周围的同学或伙伴没有较好的能力去理解和帮助他的, 有时会无意间诱导他的不良行为。这是他在学校出现较多情绪行为问题的原因之一。

(三) 问题行为分析

学习上碰到一点困难就退缩, 常常一个人独坐, 活动要有教师领着, 常会自己走来走去, 重复刻板的动作, 嘴里自言自语。注意力不集中, 惰性重, 自制力差。随着年龄的增长, 王某的退缩行为呈上升趋势, 如上课铃响后, 他不愿意主动走进教室学习, 而选择去操场树荫下或体育器材边上躲避, 等大家都去上课后, 才从边上慢悠悠出来, 在校园操场上走来走去, 嘴里还胡言乱语说着某件事情, 像是在做白日梦。对同伴和教师的召唤不予理睬。每次由教师和他交谈才肯回教室。这种情况也发生于课间操后。从教师的观察判断, 助长王某问题行为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逃避学习, 二是吸引教师及周围同学的注意。王某的问题行为是由周围同学和教师的注意维持的。一旦教师与他交谈并制止, 他就显得十分高兴, 抬头挺胸、神采飞扬地走进教室, 此时他的行为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关注。随着年龄的增长, 王某的课堂退缩行也越来越严重, 且随着学习内容难度的增加逃避学习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二、矫正方案

(一) 矫正方法

考虑到个案对象已进入青春期, 认知范围比较广, 理解能力相对比较好, 所以在选择行为矫正方法时, 我主要尝试用了个别化目标行为一般化, 即有意忽略。确定为王某每天上课铃响后及课间操后能自觉并且直接进入课堂学习, 而不走回旋路线;强化物支持, 即正面奖励。有时给予物质鼓励:一块橡皮, 一个糖果。象征性奖给教师剪的笑脸娃娃、贴画 (满足王某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需要) ;社会性奖赏如教师、同伴及家长的肯定及信任的微笑、赞赏或给予一个亲切的抚摸。

(二) 矫正过程

第一步:鼓励———建立自信。教师和同学在王某出现目标行为时不予理睬、不作任何反应, 让目标行为自己消退。教师和周围同学对“王某又躲在器材后面”这一行为忽略不做出反应, 也不去关注;对他一切过分的举动都置之不理。当王某能主动、按时走进教室, 周围同学特别是教师要立即表扬, 抓住微小进步的地方, 立即给予表扬, 这时候再过去跟他讲话, 他的情绪会很快好转。将他的注意力吸引到活动中, 防止他再次出现行为问题。也可以给他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 在塑造目标行为的同时减少问题行为。

第二步:奖励———正面强化。该生对物质奖励很在意。在实施矫正行为的过程中以教师自制笑脸为代币, 以海绵宝宝贴画 (王某非常喜欢海绵宝宝) 为后续强化物, 以增加良好行为的出现率。开始连续强化, 如果一天未出现问题行为就得到一个代币。以后逐渐提高标准, 再使用间歇强化 (如每3天或5天问题行为未出现后给一个代币) 维持这种良好行为的出现率。后续强化物用代币交换, 三个代币可换取一个海绵宝宝贴画。各科目教师围绕同一个矫正目标, 依据学科特点, 不失时机进行正强化训练, 在矫正王某不良行为的同时, 提高他的学习能力, 增强他的自信性。

第三步, 肯定———巩固成果。在干预问题行为前期, 向王某明确说明奖励的整个过程, 以笑脸娃娃为代币, 以海绵宝宝贴画为后续强化物, 激发他的问题行为的改变并培养王某的坚持性。同时以周围同学、教师的差别强化作为辅助手段。记录矫正期间的问题行为频数, 来检验目标行为的塑造是否成功。追踪个案的目标行为, 来评估问题行为改变是否具有持久性。经过近两个月的观察记录, 王某问题行为每天频次2—4次, 表明问题行为变化不明显, 矫正干预中、后期问题行为出现次数明显下降, 在问题追踪阶段行为出现几率较小。

第四步:追踪———防止反弹。个案追踪前期很少有问题行为出现, 个案追踪后期问题行为有一定反弹。个案对于唐氏综合症儿童青春期课堂退缩行为的矫正效果较为明显。但是很难彻底消除。追其原因在于:周末在家里休息两天后问题行为会再次出现:故意逃避、懈怠等消极心理再次唤醒了孩子的退缩行为, 使得他不愿重新投入到学校生活。此外, 唐氏综合症儿童易受不良影响而使行为出现反复, 其问题行为有一定的生理基础, 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所以对于青春期的唐氏患儿的个案矫正, 短期的训练效果不会很明显, 有时还会有反复, 教师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采取反复强化的手段。

经过长期的训练, 本矫正案对处于青春期的唐氏患儿在效果上很明显, 提出的一些方法比较适合青春期智障孩子的行为矫正, 为青春期的唐氏患儿以后的教育训练奠定了基石, 发现的一些问题也为以后进一步的教育训练指明了方向。特殊儿童的教育训练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家长参与和坚持配合的过程。教师在教育训练的过程中, 要用科学的方法干预, 通过耐心的引导与培养, 唐氏孩子青春期的行为问题一定会解决。

摘要:本文就一例青春期唐氏综合症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 通过观察分析问题行为原因。笔者采用忽略促进、代币法、差别强化等行为改变技术对其青春期的情绪行为进行干预和矫正, 希望为唐氏综合症儿童青春期的情绪与行为训练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上一篇:永汉日语高级第六课下一篇:慈爱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