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4-06-28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通用6篇)

篇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内容摘要: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农村大多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挣回不少收入的同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在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本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认真剖析了“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存在的根本问题,分析了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现状

策略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镇化进程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向城镇参加劳务活动。许多务工者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农村,让他们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一起生活,由此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一系列学习、心理、行为及道德问题,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影响新农村未来状况的主要因素。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制约了新时期新农村的建设,阻碍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因此深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提出应对对策和建议此时显得尤为重要。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农村老家,由祖辈或其他亲戚监护的,年龄在6—16周岁之间的儿童。“留守儿童”现象是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改革下放以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变得十分普遍。越来越多农村务工人员进入城市,一部分孩子随父母进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并没有足够的条件能跟随父母到城市,只好由父母交给祖你母或其他亲戚,继续留在农村照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为了供子女上学、修房子、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不得不远走他乡,外出务工。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和工件的不稳定性,使得他们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农村老家,由孩子的爷爷、婆婆、外公、外婆或其他的亲戚代为监护,这样就形成的农村“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基本情况

不管是由祖辈照顾,其他亲戚监管还是独自生活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弊端,所以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令人堪忧。调研显示:许多留守儿童由于疏于管教,学习成绩直线下滑,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刻苦精神,与非留守儿童存在明显差距。心理上也由于长期缺乏亲情而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不良消极情绪多于积极情绪,性格上也有不属于这个年纪该有的沉默、暴躁、极端等缺陷。长期远离父母的监管,缺乏道德约束,有的孩子甚至染上了一些恶习,在特定的时期没有家长作为引路人而走上了歧路!

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而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和未来社会的重要力量,如果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得不到很好地解决,那么将会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因此,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有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掌握自立自护的本领;有助于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

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

由于家长长期在外务工,家中的监护人或因为年事过高、文化程度不高,或是忙于农活,导致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较少,缺乏对孩子的教育和管教,再加上学校、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不够重视,致使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少亲情和学校、家庭教育,在情感、学习、心理、德育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下面以笔者所调查学校为例,对“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具体的分析。

(一)、笔者所在学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调查。

笔者所调查的学校直属于黔东南州台江县方召乡反排村,东邻剑河县巫交村,南接台江县南宫乡距县城26公里。反排村经济落后,交通闭塞。至今,从县城到反排村仍是一条坑坑洼洼的泥路,晴天一身灰,雨天地一身泥。为了改变这种落后面貌,也为了给家庭以更大的经济支持,农村大部分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挣回了不少的收入,老百姓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基本的温饱得到解决,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电视、电话等通讯工具得到了普及。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却依然十分严峻,不容忽视。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1、心理健康易出现异常

留守儿童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与一般儿童相比,他们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更容易出现问题,产生种种心理困扰,此时父母的关爱与照顾就显得尤为重要。缺少父母的疏导,很大部分留守儿童思想正确性都存在偏差,更谈不上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等思想境界了,甚至一部分儿童还没有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长期放纵使他们养成不遵守课堂纪律、不诚实、顶撞祖辈、我行我素等不良习惯。依赖父母给予的物质享受,极易使孩子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习气,并有可能形成“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

2、学习成绩差

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或亲戚带管,由于监护人年纪较大、文化程度不高,或平时家务繁忙,平时只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孩子在学习、情感、心理方面的教育缺失严重。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开小差,不积极举手发言,也不思考问题,即使被老师点名,也是答非所问,或直接说“不知道”了事,至于作业则是应付了事,错误百出,更有甚者连题都抄错了,更不用说结果了。有时候学校组织召开家长会,这些学生的家长都由爷爷奶奶或亲戚来参加,也就是听听会就行了。甚至有些家长从不参加家长会。

二、因素分析

1、家庭教育方面的因素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是每一个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启蒙教育,父母长期在外,与子女分离的时间较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的主体变成了祖辈或其他抚养者。

2、学校教育方面的因素(1)、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师精力有限

由于教育资源的短缺,现在的绝大多数农村学校,都采用大班额教学,平均每个班都在60人以上。所有班主任都是一个班的语文或数学,再带两个或三个班的政历地生(其中一科)的教学任务,平均每个教师一天三节课。教师们一天除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所剩业余时间已寥寥无几。就算一个班主任老师每天用一个小时找一位同学谈心,除开双休日,每个同学一学期才能轮到可怜的一次。对自己联系

一、两个“留守儿童”也许一学期能有几次谈心的机会,而对其他的学生则很少过问。(2)、教师心理因素

由于新的《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颁布实施。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行为纳入法制化轨道,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一遇开会,校长、局长们反复强调:“体罚与变相体罚一票否决”、“不要为了他人的成才,自己去以身试法”、“有体罚或变相体者,师德考核为零”等等。教师们害怕自己在对某些逆反心理重的“留守儿童”进行教育时,学生顶撞自己而一时冲动,引起自己的教育行为触犯法律,给自己带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教师们大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别给自己惹麻烦”的心态,对那些品质恶劣,行为习惯较差的“留守儿童”,只能听之任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其自由发展。

3、社会方面的因素(1)、社会功利主义思潮影响当今社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深入每个人的骨髓,衡量一个国家发达富裕与否,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是看个人资产的多少。一些外出务工者,回家过年,当他们眉飞色舞地讲起自己的打工经历时,当他们出手阔绰、大把大把地花钱时,或多或少带有一些炫耀的色彩。致使部分“留守儿童”形成看谁比谁更有钱的相互攀比的心理。(2)、社会环境的影响

人们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经营着各种各样的游乐场所。如舞厅、游戏厅、网吧,这些不但对未成年人开放,而且对学校也已形成包围之势。加之大多数青少年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的能力不强。于是,许多“留守儿童”在缺少监护人或教师的监管的情况 下,时常进入这些游乐场所,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而不能自拔。

3、配置教育资源,解决大班额额问题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适度超前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各级政府应加强资金投入,对城乡中小实行超前规划、超前建设,扩大城乡基础教育规模。根据人口容量和流动人口数量,预测学生人数,为扩建和新建学校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遏制优质教育资源不足而导致的“择校风”,从源头上遏制“择校”而带来的“大班额”问题。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教师素质,发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教师责任心,以更大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对“留守儿童”的关心、爱护中去,以缓解“大班额”压力。学校自身应探索“大班额”环境下的教学新策略和组织方式;组织和开展好课外活动,丰富师生课外生活,缓解师生的心理负担。

4、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政府各职能部门加大净化学校周边环境的力度,坚决禁止网吧、游戏厅、歌舞厅等等游乐场所向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开放。充分发挥社区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作用,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个方面努力协调,积极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成立如妇女儿童委员会、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等,组织离退休教职工配合村委会构建群众性组织,他们完全有能力胜任中小学的教育和监护工作,给孩子在家庭的学校之间构筑一道健康的桥梁。借助各种媒体的宣传作用,加强村民对“留守儿童”的责任感的爱心的培养,使他们在某种意义上能像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爱护身边的“留守儿童”,从而建立一种无形的、有效的社区儿童保护体系。

当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长期、复杂、综合性的问题,要想解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也非一人之力所能。只有广大农民在国家的系列优惠政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得到真正的实惠,有相对稳定的生活、工作环境,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才能得到一定的缓解。要想真正的标本兼治,彻底解决,我们必须从法律上、制度上、人文上整体将其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中,构建真正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陈丽丽:《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2、教育导报《省十届政协委员提案关注教育》2008年1月22日

3、四川省三台县百顷初中校《2007年秋德育工作手册》

4、四川省三台县百顷初中校《“留守儿童”情况登记表》

5、四川省三台县百顷初中校2007年期末成绩册

6、圆圆《改革评价机制推进素质教育》

7、李晓亮:《学生减负关键要改变应试教育》

篇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任课教师:王超 课

时:周三5—6节 学院班级:管理(2)班 姓

名:薛天骄 学

号:P092314768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提纲)

一、分析留守儿童的现状

(一)笔者所在学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调查

(二)笔者所在学校留守儿童的主要问题

1、心理不健康,性格内向、孤僻

2、学习成绩差

3、行为习惯差,逆反心理严重

二、因素分析

(一)家庭教育方面的因素

1、溺爱式教育

2、粗暴式教育

3、放任自由式教育

4、留守儿童无归宿感

(二)学校教育方面因素

1、教师教学任务重,精力有限

2、教师心理因素

3、对教师的考核机制方面的因素

(三)社会方面的因素

1、社会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

2、社会环境的影响

三、应对策略

(一)减少留守儿童数量

(二)正确引导家庭教育

(三)配置教育资源,解决大班教学问题

(四)改革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减轻教师的心理负担

(五)结对子、传递爱心

(六)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指导老师:

作者:

准考证号:

摘 要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业、品德、人格、心理等方面。制度与体制的共同作用、政策实施的乏力、父母思想观念的影响、学校与社会努力的缺位是问题的主要成因。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推进教育制度创新,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对策。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一、留守儿童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而进入人们的视野。城乡发展的现实差距、农民的生存理性以及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其子女多数留在农村,于是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年龄在16岁以下,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儿童。据调查,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有1.5亿农民工离开农村进入城市,由此形成了近6000万的农村留守儿童。正视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洞察其产生的深刻动因,探寻问题的解决路径,对于实现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留守儿童教育与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1.学业方面。留守儿童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理应在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接受完整的教育,但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留守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根据四川省妇联2005年的调研结果,农村中14周岁的留守儿童在校率仅88%,在初中辍学学生中留守学生所占比例较高,而期末考试成绩测算显示:留守儿童在学习成绩方面与非留守儿童存在很大差异,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平均优秀率仅为4.8%,而非留守儿童则高达16.7%。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一些留守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成为流失学生中的新群体。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的差距表明这一年龄 段的儿童正处于独立人格逐渐形成阶段,学习的自觉性还没有稳定地形成。因此,父母的关爱、监管以及必要条件的提供是孩子在学习上取得进步的重要前提。

2.品德方面。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远离,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在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行为示范方面缺乏应有的指导,加上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许多弊端如:纵容溺爱、重物质满足轻道德教育,又因农村环境的特殊性,留守儿童在道德评价、行为习惯上极易发生消极变化。调查发现,13%的留守儿童平时有说谎的习惯,15%的人有过偷人钱物、破坏公物、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据统计,历年刑事犯罪中有近20%的青少年为这类孩子。留守儿童正处于树立理想、认识人生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上的帮助,他们极易产生人生观、价值观念上的偏离,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人格方面。在心理学家看来,人格具有下列特征: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社会性。人格形成和发展是在个体成熟和社会化中实现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制约儿童人格的发展。生物因素主要有先天气质、体貌体格、成熟速率等,而社会因素中对儿童人格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家庭因素和同伴因素。家庭是儿童接触最早、接触时间最长的成长环境,在儿童最具可塑性的时候,主要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孩子与父母建立的早期依恋、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等都对孩子的人格产生着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根据对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采用的问卷测验进行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比较偏激、易猜疑、孤独、内向、缺乏自信,容易悲伤,自觉性不如别人。从性格类型来说,留守儿童不稳定、不适应类型占了38%,稳定、适应但是消极适应型占了18%。留守儿童对于权力需要、爱情需要、归属需要方面的愿望比较强烈,他们的需要主要来自家庭和社会。说明留守儿童来自家庭领域的需要比非留守儿童强烈的多,他们比非留守儿童更渴望父母的关爱与亲情,更重视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理解。

4.心理方面。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互动对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现有的研究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1)孤僻内向。由于缺乏父母关爱,交流渠道不畅,留守儿童难以向外界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容易形成自闭的心理。此外,留守儿童在与同龄人交往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想法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内心容易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受挫情绪。(2)冷漠乏信。长期得不到亲人关爱的留守儿童渐渐淡漠了对亲情的渴望。亲情呵护的缺位,孩子在一个缺乏温情的环境中长大,使得孩子们不懂得去享受爱,去关爱别人。心理支持的缺失,孩子缺乏应有的鼓励和肯定,导致孩子自信心不强,以至对成功的期望值偏低。(3)是心胸偏狭。留守儿童过早过多地体会了生活的艰辛,认识到父母外出打工是生计所迫,容易产生社会不公的意识。因此,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会多些灰色成分,便产生了仇视他人,仇视社会的心理倾向。这使得他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容 易产生偏狭的认识和过激行为。

(二)留守儿童教育与成长中的问题分析

1.制度与体制共同作用的结果。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长期以来实行的二元体制的产物。城市中的现代工业与农村中的传统产业在效率上存在巨大的差别,因此,劳动力收益差距吸引农业中的人力资源向城市转移,这也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配置的规律。在中国,由于长期实行重工业优先和城市优先的发展战略,使得原本就已存在的城乡鸿沟更趋深阔。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把“三农”问题作为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了,富裕了,实现了现代化,留守儿童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2.政策实施的乏力。留守儿童问题因其涉及范围广泛而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包括政府和学校。在政府的倡导下,很多城市学校已经竭尽全力地整合资源,让一些留守儿童享受了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但是,由于城市务工人员收入低微,根本无法缴纳城市学校高额的赞助费和学费。即使经济上有支付能力,也难以要求学校能敞开校门,因为许多学校考虑到这样或那样的因素,不愿意接受这些儿童。为此,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城市学校的行为,鼓励学校吸收农村儿童,让更多的孩子不再留守。

3.父母观念的影响。现实生活中,父母的言行与观念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而明显的。有些父母在外面挣钱后,看到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形势,产生了读书无用的观念,觉得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与其花 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供孩子读书,还不如让他们早些走向社会。于是,“蠢孩”逻辑颇为盛行。这在客观上也加剧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严重性。

4.学校、社会努力的缺位。面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学校、社会在这方面的责任是显然的。学校除了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外,还应该是社会的一分子,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多地担当起培养关爱孩子的责任。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和小学由于经费、编制和校舍等因素的限制,往往爱莫能助。另外,社区本来是个熟人社会,在帮助、教育、关爱留守儿童方面,有很多可利用的资源,但是,社区在这方面的行动还是有限的,并没有充分发挥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的作用。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一)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从根源上来讲是因为长期的城市优先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及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发展差距的结果。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消除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二元结构的影响。逐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义务教育质量的差距。为此,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提高城镇化水平。这样,更多的农民就可以就地就业,使更多的孩子可以享受家庭的温暖与关爱。

(二)强化政府职能,完善教育制度与相关政策法规是重要保证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从实际出发,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改变不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状况,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能够与城市儿童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在制度机制上不断创新,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城市中小学的教育资源,让更多的学校愿意接收农村儿童。如可以考虑设立协商机制和代偿机制等,只有完善了制度,才能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

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明确规定“农民工子女就学应该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为了全面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很多地方也出台相应的政策规定,并相继取消了对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借读费。但还有很多城市,在学校资源闲置的情况下,依然对农民工子女的入校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门槛,导致了大量儿童留守,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因此,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儿童权益的保护,使留守儿童享有和其他儿童一样的受教育权、健康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等。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有教、亲情有护、安全有保。

(三)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

家庭是教育儿童、少年最重要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若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才干,父母是要有奉献精神的。因此,要纠正一个认识上的错误,即仅关注挣钱给孩子吃好、穿好等物质上的满足,取而代之的是要加强与孩子情感的沟通,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爱,巩固亲子关系,这种给孩子精神上的温暖是物质满足所远远不能比及的。我认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至少应有一位家长留守,这对于孩子的人格的培养和学业成绩都是有益的。一方面,因为亲子关系和早期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核心和主要动因,对儿童的发展起决定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亲子关系与儿童学业成绩存在明显联系。除智力低下和受教育机会缺乏外,儿童由于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不良均可导致学习困难。最后,父母要充分注意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最好能做到每周交流一次,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除了与孩子保持经常的联系外,还应经常与子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联系,了解他们各方面的表现。如果夫妻双方同时外出务工,应尽可能把子女寄放在有一定学习环境,比较有文化的,并且有一定责任感,相当可靠的人代为监护,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加强对留守子女的关心呵护。

(四)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关爱留守儿童

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来抓,建立专门的机 构,负责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首先,学校应健全和完善寄宿制,在此基础上,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科学的生活引导,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解决他们平时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其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以班级为单位,将留守儿童的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进行登记。建议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功能,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形成一个温暖、宽松的成长环境,让留守儿童能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以最大限度地弥补由于亲子关系的缺失而给他们带来的伤害。再次,家长学校制度正常化、规范化。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会议形式,交流管教“留守儿童”的经验教训,了解留守儿童生活、学习、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制定教育策略。最后,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学校和学生家长之间应建立畅通的定期联系渠道,以便于共同教育管理孩子,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并采取应对措施。

(五)建立、完善社会层面与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仅依靠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力量很难彻底解决,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介入。社区是个小社会,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乡镇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由村委会负责,联合学校、关工委、妇联、派出所,充分利用老教师、老干部和青年志愿者,构建立体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监护体系。这个体系将有助于全面、动态、细致地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情况,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和行为倾向。并 且在发现问题之后可以采取联动措施,妥善处理。在这方面,很多地方已经有了很好的实践。如安庆的姥山社区就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陶行知家乡——安徽歙县创立的“代理家长”制度,在实践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最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关注。要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调动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氛围,共同关注并切实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培文

《和谐社会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四川农村留守儿童为视角》[J]2003 [2] 方铭琳

《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机制》[J].载《中国农村教育》,2007 [3] 常青.《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研究——以江西玉山县为例》[D].2007 [4] 徐群

《关注留守儿童教育与创建和谐新农村》[J].载《现代农业科技》,2007(11)

[5] 王璠.《统筹城乡发展与体制创新研究》[J].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6] 田景正

篇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键词:留守儿童,城乡二元结构,关爱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 农村孩子当然也包括在内, 同时他们也是将来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担负着建设新农村, 促进农村快速发展、协调城乡经济的重任, 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在一定程度是农村教育的成果。就当前的社会发展而言, 城市务工者规模呈增大趋势, 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儿童成为留守儿童, 就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接受的教育现状来看, 留守儿童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依然很突出。

一.教学设施不完善, 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一直以来, 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 我国的教育存在城乡之间的明显差距, 不论是师资力量、经费投入还是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都远远落后于城市。由于缺乏教育经费, 学校无法提供完善的软、硬件设施, 有些学校甚至连合格的校舍都无法提供, 不同年级的学生挤在同一间简陋的教室, 接受同一个教师的教学, 而这些教师中也鲜有符合国家教师资格制度的。同时, 由于缺少必要的教学设施, 教学往往只采用讲授的单一形式, 对于儿童期的他们来说, 难以抓住其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 教学效果不甚良好。

二.家庭教育不完善甚至缺失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 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中的一人, 或者与上辈亲人, 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或只有单亲长期照顾,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众所周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而家庭教育也是各种教育形式中最基础的。父母的言谈举止、做事态度等, 会在无形中对孩子产生影响, 同时父母对子女的照顾、关爱和教育, 是促成日后子女成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 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 由父母中单方、亲戚或者隔代长辈进行照看, 他们往往无法满足儿童心理上对于父母的需要和依赖。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 他们或者过分溺爱、放任留守儿童, 或者过分束缚留守儿童, 而其父母由于长期在外内心对子女的亏欠, 无形中使得他们趋向于采用物质的方式来补偿, 长此以往, 会使留守儿童产生不正确的价值取向, 认为将来可以像父母一样外出打工, 学习无关紧要。

三.渴望被关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心理冲突严重

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 渴望被父母关爱的需求一直得不到满足, 尤其是当看到同龄的伙伴都有自己父母的宠爱, 而自己只能独自承担一切时, 内心压抑的情感得不到发泄, 也无人倾诉, 久而久之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调查发现, 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性格孤僻、内向, 不善与人交往, 自私自利, 同时自卑心理严重, 这些都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未来走入社会的发展, 更为严重的是, 由于一直不受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比同龄人更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不重视学习, 成绩堪忧

留守儿童父母由于能力、实际条件等原因, 无法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习上的辅导, 也由于其自身知识水平、认识水平的限制, 使其无形中降低了对留守儿童的要求, 放松对其学习的重视。这种心理和行为使留守儿童产生不正确的价值观, 认为学习无用, 往往导致其在面对功课时提不起兴趣, 不重视知识的积累, 基础薄弱, 成绩一落千丈。

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上的种种问题, 使得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成才, 需要来自国家、社会、学校及家长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总的来说, 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从国家方面来说, 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教育投入力度,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促进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

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包括资金投入和师资投入。加大农村教育经费在整个国民教育经费中的比例, 重视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教学设备等的建设, 同时, 提高农村教师的准入门槛、地位和工资待遇, 以优惠的政策引导大学毕业生走向农村, 支援农村教育的发展。另外, 国家可以通过科技兴农, 促进农村企业发展, 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使农民更加倾向于留在农村发展, 从而减少外出务工的数量, 缩小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 使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成长。

第二, 从社会方面来说, 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度, 呼吁各界人士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农村留守儿童,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避免歧视、欺诈留守儿童, 对其心灵造成更严重的伤害。同时, 鼓励支持社会中的企业、单位、个人以各种形式支援留守儿童完成学业, 加快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形成全社会的合力, 共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

第三, 从学校方面来说, 学校和教师要时刻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 定期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交流, 了解其生活、学习中的动向, 并对于其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同时教师要教育班内其他同学友好对待留守儿童, 不让他们受到来自同龄伙伴的孤立与歧视, 而是以更多的关爱来弥补留守儿童内心的自卑和失落, 使其感受到班级的温暖, 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第四, 从家长方面来说, 家长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心理上、生活上的关怀而不是物质上的补偿, 改变以往只通过物质来弥补自己对孩子亏欠的心理, 尝试使用电话、视频、假期探亲等方式, 时常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 关注孩子成长, 了解其最近的生活、学习, 并对其进行鼓励和支持, 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的爱, 从而激发他们内心积极生活的热情。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 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却是农村教育的一项大事业, 对于农村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意义重大。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成才, 使得农村教育形成良好发展的趋势, 必将有助于缩小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下的教育差距, 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进而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崔丽娟, 郝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的反思及对策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11期, 总第244期.

篇4: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键词:留守儿童;生活状况;学习教育;心理健康;对策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也在加速,绝大多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由于外出打工给农村家庭带来了一定收入,较大地改善了原本不太活跃的农村经济,然而,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的限制,在农民工不断涌向城市增收致富的同时,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子女的成长却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空间城镇化并不代表身份的市民化,也不意味着农民工享有同等的社会权利和公共服务,由于受入学机会、就学途径、学习费用等多重因素的限制,大部分农民工无法将子女带入城市生活。据全国妇联课题组2013年报告,由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0%,占全国儿童的21.88%。和第五次人口普查估算的2443万留守儿童数量相比,十年间约增加了1.5倍。农村留守儿童呈现出数量多、增长快的态势,可以预见,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征途中,农村留守儿童将会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持续存在。

1.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

“留守儿童”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在1994年,当时是指父母在国外工作、学习而被留在国内由祖父母照看的孩子,此后10年,学术界对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群体的研究几乎为零,在沉默近十年后,学术界对留守儿童的研究迅速升温,不同研究者对留守儿童进行了界定,但学术概念仍然缺少明确的界定,本研究在采纳叶敬忠《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儿童定义的基础上,将留守儿童确定为: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未满18周岁的人)。

2.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四川省金堂县广兴镇进步幼儿园、进步小学进行实证研究。金堂地处成都平原东北部,金堂县户籍总人口89.18万人,其中非农人口约22.89万人,农业人口约66.29万人,比重高达74.33%,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据校方提供的在校学生统计资料,进步幼儿园、进步小学留守儿童数量共有在校学生872人,其中留守儿童716人,占总学生比例82.11%,留守儿童大多和祖父母一起生活的比例为57%,其次为母亲单独监管,占到23%,并远远高于父亲单独监管的比例7%。问卷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男孩的比例略高于女孩。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他们只能与祖父母或者其他亲属在一起生活。这种状况,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培养、心理发展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考虑低年龄组学生自身行为能力的限制,问卷调查只对进入小学三年级及以上年级的285名儿童进行。各年级人数基本情况如下:三年级一个班,87人;四年级一个班,84人;五年级一个班,77人;六年级两个班,73人;合计321人。

3.研究方法

结合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的方式,2015年12月对金堂县广兴镇进步幼儿园、进步小学部分老师及学生作了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问,同时走访了部分监护人。问卷调查共进行三次:第一次针对进步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进行“留守儿童总数及家庭结构类型”问卷调查,下发问卷285份,回收285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第二次是在第一次的基础上,从285名留守儿童中随机抽取小学三年级以上留守儿童填写“留守儿童调查问卷”表,下发问卷285份,回收285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第三次则是针对班主任填答“留守儿童现状调查问卷”表,下发问卷8份,回收8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同时,对幼儿园儿童,低年级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状况、学习问题、情感问题、心理状况以及道德行为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走访。

二、研究结果

1.留守儿童生活情况

留守儿童普遍比同龄儿童具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他们会洗衣做饭、收拾屋子、照顾弟弟妹妹等;此外,一部分留守儿童还表现出一定的亲社会行为,通过这些亲社会行为,逐渐赢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扩展了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但根据老师反映,仍有部分来自打工家庭儿童,在学校不守纪律、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行为习惯较差,甚至被不良青年利用参加一些违法行为,从而成为“问题儿童”。

2.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在我们的访谈中,甚至遇到过父母外出七八年没有见过孩子的案例。有85%的孩子表示想留在父母身边与他们一起生活。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父母见面频率,选择最多的是半年至一年,占所有儿童的29%,另外45%的儿童至少在最近半年与父母见过面。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至少在一年之内能见一次面,两年以上没有见过父母的留守儿童占所有留守儿童的7%,一年到两年之内没有见过父母的占19%。调查分析还发现,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26%的留守儿童表示首先向自己的同学或朋友求助,35%靠自己解决,16%给父母打电话寻求解决方法,17%求助于老师,只有6%的儿童愿意先向身边的亲戚求助,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差异显著,与父母分离时的年龄越小,分离时间越长,一年内相处时间越少,孩子不安全感倾向的可能性则越大;留守儿童的情绪问题主要涉及4个方面:孤独感、委屈难过、敏感自卑以及忧虑情绪,其中孤独感是留守儿童中最多的情绪体验。

3.留守儿童教育情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并不如以往描述的那样差,进步幼儿园与进步小学所在金堂县属四川省省会成都市管辖,近年来,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虽农村学校在设备、校舍等方面有所改善,基础教育阶段基本有保障,但根本的问题是教育质量的问题,由于受到时代的限制,绝大多数祖辈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祖父中只念过小学和未上过学的比例为84.96%,祖母的比例为94.02%,祖父母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只有3.84年和3.16年,基本无法指导孩子学习。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教师待遇差,很少有教师愿意来工作,进步幼儿园仅有1名临时招聘的非幼教专业教师,教学内容仅以识字为主,幼儿以3到6岁为主,根本无法做到分年龄分内容教学,进步小学共7名教师,仅有一名大学专科毕业生,剩余六名教师均是当年民办教师转正或代课教师转正的,基本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除去1名管理人员,在校每位老师包班、包年级上课,根本无法开设音乐、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师资队伍存在年龄大、专业素质偏低、业务能力不高的问题。

三、结论

1.家庭结构拆分,导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面临一系列挑战

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了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从宏观的角度认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不仅延缓了农村教育的发展进程,而且也不利于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均受教育年限,易造成城乡分化的社会结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源来自家庭结构的拆分以及家庭教育的缺位。对于中国大多数农村家庭而言,农村成年劳动力假如留在家乡耕地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外出打工则能为留守家庭提供源源不断的汇款;但由于收入低、生存条件差,城市生活成本高、一些城市针对农民工子女存在教育壁垒,多数农民工被迫选择把孩子放在农村老家抚育,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由祖辈照料,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对留守儿童产生各种影响。农民工与其子女之间长期分离的家庭结构和关系模式,既是留守儿童及其相关问题形成的基础,也构成了一系列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尽管多数留守儿童和外出父母有比较稳定的电话等沟通,但是从沟通频率和内容上来看,仍然存在较多问题。

2.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意识淡薄

家庭温暖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在性格、心理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异,他们难于融入正常的同龄人群体。由于父辈或祖辈监护人自身缺乏文化修养,没有注意到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力。很多家长在照顾留守儿童时,往往以为给孩子多买几件衣服,交清学杂费,寄回生活费,就是关爱孩子,忽略了心理健康与行为引导的重要性,长期放任、纵容孩子,导致其性格心理扭曲,行为发生偏差。

3.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教育各环节均面临挑战

在进步幼儿园和进步小学,我们深深地感到,专业师资人员素质不达标,会给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带来很多麻烦。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

四、对策和建议

1.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将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与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结合起来

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和城乡融合,有利于用小城区的发展去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从客观上讲,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也就从根本上减少了留守儿童的产生,而农村的繁荣发展也客观上牵制了农民工进行流动的动力。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大量农民工失业,就业困难增加,迫使相当一部分农民工返乡创业。政府应当以此为契机,鼓励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与回乡创业,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数量。

2.在发展农村教育的背景和前提下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学校加强教育就必须加大政府对学校的投入,政府应合理配备城乡教育资源。国家财政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应适当向农村倾斜,以政策优惠或经济补贴的形式吸引高素质教育人才加入农村教育的行列;应在农村建立寄宿制学校,解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在吸引和接收更多农村留守儿童的同时,可以相对减少进城流动儿童的数量,应取消面向农民工子女收取的不合理费用。只有从整体上加强农村教育,才能迅速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局面。

3.帮助留守儿童家庭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改变监护人“重养轻教”的现象,加强外出父母与留守子女的交流

在留守儿童家庭中,父母应采取更多的行动来弥补家庭拆分给子女带来的伤害。根据我们的调查,外出父母和留守子女联系时很少关心孩子的心情和困难,多是一味地说教。这一方面是因为外出父母缺少意识,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缺少教导留守子女的方法,心有余而力不足。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应加强对父母的家庭教育责任和家教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可将家庭教育知识纳入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内容,转变其教育观念,使其从注重传统的课本学习转变为真正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和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鼓励外出务工的父母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把孩子接到务工地区上学,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无法把孩子接到身边的,要从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寻找确定孩子的最佳监护人,并和孩子的老师保持定期交流。

参考文献:

[1]段成荣,杨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3).

[2]叶敬忠,詹姆斯·莫瑞.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9.

[3]黄晓慧.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5).

作者简介:林玲,女,西华师范大学讲师,电子科技大学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

篇5: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石柱县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调查和分析

摘要在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流向是由乡村到城市的流动,西部向东部及沿海地区流动,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4800多万人,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按照全国3亿6千万儿童来计算,每18个孩子就有一人没能与父母共同生活。本文以石柱县为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对策

石柱县是一个集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少数民族自治县、三峡库区淹没县于一体的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全县幅员面积3012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98万人,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现有中小学271所,中小学在校学生85831人,其中小学生50413名,初中生24951名。全县外出务工11万人以上,农村留守儿童(含学龄前儿童)总数达4万多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约3.5万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47%。综上所述说明,石柱县在农村留守儿童方面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因此,我以石柱县为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非通过一次或到一个地方一调查就能发现所有问题。近几年来,我县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三种模式,即王家小学的“三导三心托管模式”(“生活指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和“教师精心、孩子开心、家长放心”)、南宾中学的“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和冷水小学的“4+1培养模式”。在研究过程中,我县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调查表明,石柱县的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着以下心理健康问题:

1.情绪消极。经过观察与分析,发现不少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不稳定,且时常处于消极状态。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容易产生沮丧、孤独、焦虑等不稳定情绪,从而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调查显示,在留守儿童中,情绪不平衡的占42.4%,其中焦虑的26.3%,抑郁的24.2%。对石柱县十所农村小学近400名留守儿进行心理调查后发现,这些孩子中近八成存在心理问题,其中106人存在焦虑心理,107人有抑郁症状,88人属易怒性格。研究显示,石柱县农村留守儿童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方面的分值均高于全国常规,而抑郁、敌对已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

2.性格孤僻。父母双方外出后,留守儿童普遍有一种严重的失落心理。他们不爱交谈、不愿和别人交往、性格抑郁。再则,即使有隔代监护或上辈监护,但因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他们有心事也藏在心里,只用自己幼嫩的双肩扛下所有问题,从而形成了精神或人格的障碍。调查显示:父母不在身边,从他们缺少关爱的眼神里很难找到这个年龄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据石柱县冷水小学留守儿童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组的调查反映,留守儿童在受到挫折时,有4.7%的孩子感觉生活没意思,甚至有0.5%的人产生过自杀念头。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

3.内心失衡,价值观受影响。调查显示,在留守儿童中,心理不平衡的占28.3%。留守儿童缺乏足够的亲情,不能像其他的同龄儿童那样,享受到应有的家庭温暖,在心理上有失衡的倾向。有的自闭,不愿与人交往;有的虚荣攀比,父母就用金钱补偿留守儿童在情感上的缺失。而在有充足经济来源的前提下,留守儿童用物质来掩盖自己的自卑,在攀比中,获得较多的自信心;有的逆反或者仇视。留守儿童的自卑和错误的价值观,导致他们把得不到亲情的原因归结于社会和金钱,对社会充满敌意,以致于做出一些逆反的事情。

4.认知水平较差。这里所说的认知水平,更多的是指儿童的道德学习、思想认识等方面的认知。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对外界十分敏感,同时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没有人进行正面引导,导致认知水平较差,甚至出现偏差。这种偏差,具体表现在自我认知和价值观上,对应的如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强烈和享乐、功利思想严重。调查表明,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在认知上的偏差程度高于单亲外出打工的,而父母皆在身边的儿童在认知上比前两种情况都要好。

5.焦虑与自卑。在家庭生活中,儿童往往对父母具有他人不可替代的依恋情结,他们遇到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时,往往更多地依赖父母寻找解决的办法。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大多缺乏依赖感和安全感,虽然有祖辈们的照顾,但老人们所能给予的更多的只是身体方面关心,而在心理方面大多爱莫能助。这种长期的矛盾心理导致了留守儿童极易产生心理焦虑,他们很敏感,常无端感到恐惧、紧张,遇到提问、考试、比赛,心理容易出现异常。此外,父母不在身边的儿童总觉得缺乏心理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再加上同伴们的冷嘲热讽以及学业不良而招致老师的消极注意,他们更易表现出胆小怕事、行事萎缩以及自认为不如别人等消极心理。长此以往,留守儿童很容易出现自卑倾向。留守儿童自尊较低,有严重的自卑感,对自身的评价明显偏低,特别是在对自己的智力、外貌和幸福满意度方面。

6.嫉妒与憎恨、仇视。留守儿童由于不能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于是羡慕他人能够与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经常思念自己的父母,久而久之,就容易发展到嫉妒别人。表现在动不动就和同学吵架,对同学冷嘲热讽,脾气暴躁,甚至有意挑起矛盾,很难与同学、朋友正常交住和相处。一些留守儿童甚至产生憎恨、仇视的心理,有的还出现暴力化倾向。

7.人生观出现转变或偏移。在石柱县的广大农村,“读书”曾经是许多家庭对子女改变生活水平和

社会地位的唯一期望,认为通过读书、考学、参加工作脱离农村是无比荣耀的事情。但是,在打工浪潮的冲击下,部分家长看到一些打工者虽然没有文凭,甚至个别没有什么文化知识,却能赚大钱的现象,再加上看到目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从而滋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打工潮”带来的冲击力是强大的,少部分打工者的暴富和大多数打工者回乡过年时的风光,极大地刺激了农村的初中生。部分留守儿童开始把人生的发展方向确定为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于是就在学校里混日子。

8.人际交往出现障碍。留守儿童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在生理心理以及人际交往方面常遇到困扰和疑惑,然而父母常年在外,他们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引导,内心的烦恼得不到及时排解,进而导致他们缺乏基本交流的能力,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大多活在自我保护和摸索碰撞的世界里。据一些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儿童较为内向,具有冷谈孤独、自卑拘谨、少年老成、抑郁压抑、冲动任性、紧张焦虑、自我中心主义等个性心理。

(二)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以上心理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家庭是儿童生活与成长的温馨港湾,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儿童今后的发展。缺失家庭的温暖、缺少父母的家庭教育,就很容易导致儿童社会化进程缓慢。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信任与不信任、自主与羞怯、疑虑、主动性与内疚、勤奋与自卑、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亲密和孤独、创造力与自我关注、完善与绝望八个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都是在儿童期完成的,与家庭和家庭教育有关,留守儿童缺失家庭温暖,他们就难以形成对周围人的信任感,因而性格容易变得孤僻。

留守儿童与他们的父母亲交流沟通少,使他们的心灵在流浪,甚至还可能受到外部不健康的心理影响。这时,如果父母亲不能很好地与留守在家的子女维系亲情、沟通思想、鼓励他们上进,以为给留守孩子买几件衣服,交清学杂费,寄回充足的生活费,就是自己关爱孩子的全部,不注意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等,就会让一些留守儿童在心底对父母失望,认为父母的关爱是遥不可及的。另一方面,由于一些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担任临时监护人。那些临时监护人则由于体力、素质等多方面的原因,大多局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而无法尽到对孩子全面的教育责任。且隔代的老人大多对留守儿童溺爱放纵,留守儿童就几乎生活在无约束状态下。由于缺乏正常的积极的管教与引导,极易导致他们心理失衡。也有不少监护人碍于情面,接受留守儿童家长的委托,对待孩子的态度有的迁就放任,有的十分冷淡;有的监护人仅把监护责任视为受顾行为,漠视留守儿童交流思想的要求;有的对待孩子粗暴,对他们的过失采取谩骂、体罚等手段,致使留守儿童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氛围和必要的家庭教育氛围。

2.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关爱的缺失。我们应该相信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功利化思想过于严重。当然,责任并不在学校,且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教师,当前无法超越这种功利化的现实。但由此造成的一个严重后果是:功利思想严重的学校教育将造成对留守儿童关爱的缺失。有的学校侧重于在校时段的教学管理,却无力也没有顾及到留守儿童校外的管理;有的学校注重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关心”,而对成绩差或一般的学生管理冷淡;有的学校在教育无效时干脆放任不管,一推了之,对留守儿童也没有格外的关心与关注。还有一些学校将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安排给专职人员,由他们专门照顾留守儿童,但这些专职人员并不能够完全关注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对留守儿童可能产生的学习障碍、情绪障碍、社会交际障碍等诸多障碍并未能完全了解并解决。尽管早已有研究表明,存在大量留守儿童的学校需要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可是至今,很少有学校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甚至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学生的心理本就处于发育阶段,心理发展快,自我意识强,自我发展的需求增长和社会竞争过早介入导致他们产生各样的成长困惑,他们自己又不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这些障碍就长久地累积起来,形成心中块垒。如果不能及时排除,他们的心理缺陷得不到及时矫正,长期下去,就会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品质和不健康的人格特点。

3.教育不公平给部分留守儿童留下了心理阴影。与城市教育相比,农村教育处于弱势。农村学校,由于教学设备设施落后,学生住房简陋,师资力量薄弱等因素影响,教师收入低、发展空间不大,一些教师人心游移,或者为追求业绩,加重学生学习负担,这些方面对学生的伤害很大,他们很难从学校体会到温暖。另外,如果学校管理特别注重追求教学成绩,留守儿童却需要花更多的心思与精力照顾自己而可能耽误学习,这将更加使得留守儿童被边缘化甚至被忽视、歧视,从而给留守儿童心理留下一些阴影,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未来的希望。

4.落后的文化与狭窄的交际给留守儿童预留了“崎岖”的道路。农村文体设施缺乏,文化资源不足,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只能通过电视来了解外面的世界。而单一的文化媒介不能满足孩子们强烈的探求心理,所以只要一有文化活动,即使是迷信的,低俗的,他们也会不加辨析地全盘接受。网络的出现,的确能迎合他们的求知需求,但是农村的网络疏于管理,留守儿童一旦进入,就很容易沉迷其中而难以自拔。由于文化活动太少,一些喜新好动的留守儿童一旦闲着就会觉得无事可做,无聊之时便邀约成群,寻衅滋事,导致畸形心理进一步恶化。年龄大一些的留守儿童,他们渴望独立,渴望无人管束的自由,期望和社会接触,但他们辨别能力差,缺乏选择和判断能力,而校外正好有那么一批年龄和他们相仿的一群“三不少年”(不上学、不就业、不做事),如果一旦联系上,时间一久,那些问题少年就会影响在校的同龄人。而受了影响的学生,成绩和品行都不可避免地下滑,从而在中考的竞争中被淘汰下来,被淘汰下来的这些孩子也成了“三不少年”,进而又影响其他的在校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对策

在教育工作中应增强针对性,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思想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给与更多的关注,用强化的学校教育弥补他们弱化的家庭教育。

(一)建立完备的留守儿童心理档案

心理档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留守儿童个人的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

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与父母和监护人的关系;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性格类型及特征,气质类型及特征,个性心理有哪些特征,个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等。这样才能随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二)加强对家长的帮助和指导

通过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与家长电话联系、及时进行家访等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针对留守儿童家长都是年迈文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今年三月我校曾聘请专家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作了《关注孩子心灵健康教育》的专题报告,指导家长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要求家长对孩子尊重而不迁就,理解而不溺爱,严有“度”,爱有“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各科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化。因此教师必须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也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学校要求教师除了自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外,专门请了心理辅导教师对科任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介绍留守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怎样进行解决等等,这样使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

(四)有效组织心理健康活动课

近几年来,我县在有条件的农村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活动课,心理健康活动课已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极大欢迎,它使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改观,使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提高。不过,实践中也发现了不少在心理辅导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心理健康活动课应该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侧重点主要包括:良好自我意识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情绪的合理调控、挫折承受能力训练指导等。我县在心理健康活动课方面,一是开展心理访谈,针对心理情感问题开展咨询辅导(个体辅导与团体辅导相结合);二是开通亲情电话,保证每个孩子每月与在外务工的父母通话2次以上;三是建立亲情聊天室,与家长进行视频聊天;四是设立“知心姐姐”信箱,给学生提供向老师倾吐心声、答疑解惑的渠道;五是每个月开展一次“集体生日”活动,让孩子感到集体的“温暖”。

(五)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要正确处理生产、创收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临时监护人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是大家所共同希望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关爱留守儿童。我们不能总是责怪留守儿童难管教,也不能一味责怪他们的父母外

出打工不管孩子。作为学校,应尽最大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创设人人关心孩子,个个关爱学生的良好社会氛围,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使每个留守儿童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的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实现和谐。

参考文献

[1]严明.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Z].中国留守儿童教育网,2006

[2] 张静.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1)

[3]郑倩.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J].科教文汇,2007(11)

[4]李雪英,高超.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6(3)

[5]农村家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评价、干预策略研究[Z].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管理专栏,2008年

[6]郑哲.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6)

[7]陆春燕,张威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1)[8]刘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和展望[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9]石柱县留守儿童调研组.石柱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研报告

篇6: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校外寄宿生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1. 内因指学生自 身原因,能独立在校外寄宿的初中学生年龄大多都在 13 ~ 15岁左右,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期,模仿能力较强,好奇心和实践欲望强烈,贪玩好动,但独立生活和辨别是非、自 我调控能力却很差。同时,这一阶段的孩子正步入青春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会出现青春期独有的特征,情绪、性格等方面极为敏感,需要成人的引导和帮助。如果在这些校外寄宿生的管理上不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就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2. 外因(1)家庭教育的缺失为了改善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务工,但由于他们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加上城镇教育费用较高,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导致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之间的沟通减少,父母外出打工造成对孩子的关爱缺失。另外,由于受 “读书无用论”思想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对送子女读书并不积极,一些学生甚至把读书当作一种约束和负担。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地助长了留守儿童的厌学情绪和 “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观念的萌发。(2)学校教育的无奈受经费的影响,农村学校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很多教学活动无法开展,更没有办法为远离学校的学生和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提供寄宿。农村学校根本没有条件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心理教师,也很少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由此导致这些学生在人格发展、身心健康以及道德素质等方面发展的不完善。同时,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放松了对部分成绩较差的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学校没有相应的校外寄宿生管理教育机制,缺乏关心和帮助,在教育上使校外寄宿生的成长处于无监管状态。

二、农村留守儿童校外寄宿生的现状不容乐观

1. 人格发展不健全这些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与引导。但是他们的父母远在异乡,无法及时提供他们的心理需求,致使他们的心理发展容易出现扭曲和变形,从而引 发种种心理病症,也容易养成孤僻、任性和自私自利的性格。2. 学习情况另人担忧这些校外寄宿生由于在学习中缺少父母的帮助和监管,大多数人都存在着学习目 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习惯不好等问题。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一般都不容乐观,他们中的成绩优秀者较少,大多数留守儿童的成绩都处于中等偏下。而他们对学习也缺乏热情、没有进取心,有厌学情绪且成绩起伏性较大,成绩不够稳定,时常有不做作业、逃课等现象发生。3. 社会安全隐患在校外寄宿的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监护人的管理,一旦放学回到住所后他们就会到网吧上网,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 拔,为了上网筹钱就会去偷盗甚至抢劫。或者几个人凑在一起在大街上乱转,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极易会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年的诱导走上犯罪道路,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上一篇:民族运动会开幕式方案下一篇:放下身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