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2024-04-26

浅谈计算机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精选10篇)

篇1:浅谈计算机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计算机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对于现代的小学教育,学生已开始不满足于“知识=书本+粉笔+嘴巴” 的教学模式,随着小学生心理发展、生理发展期的提前,现代科学环境的影响,活动范围和方式的不断拓广,他们对知识、对信息有了更高、更多的要求,而计算机教学的引入正好顺应了这种时代发展的趋势,它将外界与学校、活动与课堂、书本与信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将“知识=书本+粉笔+嘴巴”更新成为“知识=书本+电教+嘴巴”,满足了小学教育乃至于现代教育的要求。

一、计算机教学可以弥补教学器材的不足。增强小学教学中形象化成分。顺应小学生心理思维的发展规律。

伴随着教育的发展,学生知识面的不断扩大,教材的不断更新,许多新事物、新知识的不断涌现,作为面对着心灵幼稚、思维能力低下、抽象认识发展缓慢这一特殊群体的小学教师来说,已很难通过简单的介绍、片面的几句话来让学生在内心世界形成完整的认识,即使是教师自己,也很难仅仅凭借自己的所知来弄清楚问题的关键,很难在很短的时间、较小的校园范围内找到合适的答案。而能让学生比较形象了解的实物模型、鲜明的彩图,完整的文字介绍,即使在城市学校也很难比较完整、全面的找到,因此,在传达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因教学资料、知识资料不能满足需要所造成知识盲点,造成教师与学生在知识传递上的阻塞。而计算机能够全面满足教学需要,解决这一问题,它通过网上传输获取教学中的所需资料,有力的弥补了教学器材数量与质量的不足,提供了丰富的教辅工具,并且运用各种动画、图解、音乐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系统全面的传输知识信息。更重要的是,小学生这一不成熟的群体,获取知识的绝对途径则完全依赖于教师课堂的传播,他们心理和思维的发展所要求的形象性资料,是任何教师都无法估计和全部满足的,而计算机教学则具有很强的形象性、灵活性、多样性,它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有针对性的选择,能把书本上简单或是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深刻、形象,很好的针对小学生形象思维发展快而抽象思维发展缓慢的心理特点进行信息的多元化处理,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计算机教学可以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克服传统教育教学过程的弊端。创造最佳知识传输效果。

计算机教学引入课堂,其高效、快速的信息传递功效,与传统教学相比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在相同的课堂45分钟,采用计算机教学能够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扩大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这在小学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小学生幼稚的思维对事物的认识需要寻求丰富的感官刺激,计算机教学可传递他们对知识需求,满足其求知欲。另外,计算机教学还能够简化教学步骤,克服传统教育教学过程的弊端:①可以简化教师繁琐的书写过程,以演示稿、幻灯片代替黑板板书内容,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②克服了教学空间的限制,完成了以前在教室不能完成的教学内容,使教学从教室走向了校外,从有限空间走向无限空间,拓展了教学范围。③克服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计算机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始终围绕学生这一活动主体,采用师生交互式的对话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值得我们认识的是,计算机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动画式的三维效果,能够完成教师光靠双手所不能完成的动作演示效果,特别在小学社会课的教学中,其优势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学生心理对动的事物的认识远远比对静的事物的认识深刻,对多颜色事物的认识比单一颜色的事物认识深刻,对图像事物的认识比文字知识的认识深刻,对具体事物的认识比抽象事物的认识深刻。而计算机教学的三维效果正是起到了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静态的事物动态化,文字性的知识图像化,单一的事物多彩化的作用,适合小学生心理的发展,增强了小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刻性和长久性,因此,计算机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与中学或其它阶段的教学表现得更明显、更直接。

三、计算机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培养小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计算机教学是学习革命的产物,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作为小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渴望和思考是非常强烈的,对于计算机教学所带来的丰富信息,是他们从未接触过的。第一,计算机本身就是一种现代科学产物,小学生对其中奥妙在教师的引导下必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计算机所提供的对话式功能,能满足于小学生爱动的心理,对计算机本身的操作就是一个自觉学习的过程,对计算机信息的寻找过程本身也就是一种满足求知欲的过程;第二,计算机所提供的虚拟式的演示功能,是在现实生活和实践过程中所无法实现和观察到的,它通过对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模拟的动画演示,如火山喷发的过程,化石形成的过程,江河形成的原因等等,能通过具体的视觉观察,使小学生产生外在教学认识与内在心理认识的差异,从而就培养小学生思考问题能力,产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三,随着计算机教学的引入,使小学生接触面的快速扩大,知识掌握程度的不断加深,思维能力的不断加强,其所遇到的疑难也就越来越多,其心理内在对知识的需求也就日益强烈,问题是促进学习最有利的动力。因而,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必然会更加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对疑难问题答案寻求,同时也解决了以布置作业被动促学的教育弊端,从根本上符合了素质教育的号召,让学习的过程成为了“快乐学习、自主学习”。

随着计算机教学深入课堂,它已开始逐步取代传统教育方式的地位,其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它所带来的教学效果的飞跃,是任何时期都不能相比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计算机教学必将成为课堂教育的主宰,成为推动现代教育巨大的动力和武器。

篇2:浅谈计算机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一利用计算机让学生发现美

美术是美的创造和表达而一切创作的热情都源于美的启迪“ 因此!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从学生好奇#爱玩的心理特征出发!利用计算机演绎生动的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诱导启迪! 激发创作欲的同时也巩固所学知识#技能!从而有效提高美术教学的实效性发现始于观察要让学生发现美首先要让他们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即学会观察信息技术具有集声音文字图形图像于一体 能够立体地表现出具体的现实场景或是自主构建虚拟的想象世界形象逼真地还原美和创作美而且计算机还具有局部放大的特效功能! 这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观察到作品的细节有利于其日后自我创作时的细致刻画” 如让学生以过春节为主题进行创作时! 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为学生展示春节期间的各种真实情景贴春联放烟花#挂灯笼#包饺子#舞龙舞狮等!可以是摄影作品也可以是文学作品! 又或者是提供几幅大家的画作作为学生模仿和借鉴的范例这样学生的观察不仅有了实物依托!也能从其他的姊妹艺术作品中汲取灵感思路顿时开阔。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去观察自己要创作的场景背景!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启迪资源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既得到了美的熏陶又突破思维定式!为学生作品质量的提高创设了有利条件所以在教学中美术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再现情境!做到$启而不发让他们自己去突破思维定势从而达到发现美的教学目标。

二利用计算机让学生感受美

欣赏评是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从而逐步形成较高的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在目前的美术教育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学生需要欣赏的`美术领域包括了民间美术工艺美术中国画!西方绘画等!涵盖面积很广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最让教师为难的就是赏析资源的缺乏其教材所提供的和教师自己能够找到的资源十分有限!而且工程量巨大!非常辛苦“而现在有了网络计算机的帮助!找资源方便了许多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美术欣赏的资源极其丰富!古今中外各个美术领域的名家作品几乎都能在网上找到!而且可以同时在一个屏幕上显示出来!方便教师进行对照讲解和学生的对照赏析相比传统教学更加直观和快捷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而且,通过互联网技术学生不仅能了解到作品相关的创作背景作品表现形式#创作含义等详细信息! 教师还可以在讲解时配上生动形象的动画#音乐等激发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轻松欢快的赏析氛围。

比如,在讲解图案课程时!教师就可以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软件进行动画设计!让画中的形与色通过动态的效果显示出来!增强对学生的视觉冲击让专业知识更加直观易懂!同时更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这就改变了传统画面讲解耗时又费劲的局面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美术作品的美感所在融入到画面所包含的意境之中”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时期的作品不仅能够让美术教学的内容丰富起来! 同时还能够扩展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资源匮乏的困难局面使学生能够更为全面清晰地感受美。

三让学生利用计算机创造美

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变化阅读书写的工具也越来越多样!美术作品的创作也在与时俱进不再只依靠传统的纸笔! 用计算机进行美术创作有很多优点修改方便#节约绘图材料色彩齐全等等都是对学生作品创作的助功尤其是在设计应用领域的优势十分明显比如教室板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画图金山画王等软件来进行图案设计参考网络上大量的图像资源材质资料各种艺术字等设计制作出精彩的作品来比如使用 来进行设计时学生就可以通过插入复制图层#剪切#虚化#填充#裁减#融合#渐变#缩放等多种多样的手段来进行自我的创作在已有的资源基础之上进行设计和再加工!使其成为自己的东西并且还有擦除#撤销等功能可供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反复尝试和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大大提高了作品的质量和创作效率可见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美术创作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入一些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操作方法!并为学生提供上机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利用科技手段去创造美表现美!让美术作品展现时代的光芒此外美术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制作自己的个人作品集! 来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将自己各个时期的作品扫描上传到计算机!按照作品类型时间顺序进行分类整理!还可以在旁边附上自己的心得体会将来翻看的时候一定获益颇丰感慨万千。

四结语

篇3:浅谈计算机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1 什么是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 简称CAI。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 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 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和技术。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 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计算机用来向学习者呈示教学内容, 并通过回答问题、练习等学习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作用来完成各种环节的教学功能。帮助教师改善教学效果, 扩大教学范围, 延伸教师教育功能。计算机辅助教学改变了几百年来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它以生动的画面、形象的演示, 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就总体而言, 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能替代一些传统教学的手段, 而且能达到的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计算机演示各种在黑板上无法完成的图像、利用计算机的动态特性表现一些动态画面、它的图画特性表现一些抽象的东西, 在一些辅助教学软件中已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数学学科的《几何画板》、《数学实验室》等就是利用计算机的这些特点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因此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所表现出的特征来看, 它具有明显的不可替代性。

2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

2.1 教师备课的帮手

教师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提供的文字处理能力、情报检索功能, 选择教学策略、写教案、收集资料、制作演示的幻灯片, 利用计算机将教学内容、解题过程、甚至实验等设计好, 上课时, 老师只要点一下鼠标就可以展示给学生, 方便快捷, 大大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脱出来, 进行富有创造性的研究。此外, 可以吸收众多优秀教师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而编制的辅助教学软件应该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丰富了自己的教学内容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

2.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自主学习

计算机将文字、图形、动画和声音有机地编排在一起, 对图形可以伸、缩、移、切、拼、补等变换, 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它能化静为动、变难为易、声情交汇、寓教于乐, 能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 使内容形象化, 增强其表现力, 改变了传统学习比较单一的特性, 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得到刺激, 诱发学生在情感上和行为上积极参与, 增强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动机。计算机创设的多媒体情境使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知识难点、重点化解在声情并茂中, 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通过文本向学生显示一定的教育教学信息, 在学生用多媒体进行自主学习遇到因难时也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指导信息, 使学生在毫无负担、压力的情况下顺利学习, 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创设多层次, 个体学习条件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常规教学中, 教师面对众多学生, 往往采取折中的办法, 把教学对象设定为“中等”学生, 造成“差生吃不了, 优生吃不饱”, 既影响后进生的进步又限制了优秀生的发展。计算机大容量的存储记忆能力和变化内容的重复程序, 以及数据库系统优越的管理数据技术, 使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不厌其烦在一遍又一遍的向学生提出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大量习题, 让学生反复操练某种技能, 背诵和记忆某些知识, 从而达到熟练记忆知识与掌握技能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通过向学生提出各种任务, 提供收集信息的各种手段提供策略供试探选用以及模拟、游戏等方法, 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行动后果, 当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 就会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和学的活动中尤其应该重视体验、探究等实践指导, 往往部分课堂上难于理解的知识环节, 最后通过问题的实际解决使学生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信息传递的手段, 广泛的获取信息资源, 创造了最大的知识空间, 使得学习内容不再局限于原有的教科书和教师有限的知识含量, 而是扩展到了整个社会和世界各地。在实验教学方面, 发挥CAI优势, 让计算机模拟一些危险实验和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实验,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可以利用计算机发挥自己创新思维去创设实验。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策略, 思维不在朝着教师统一规定的方向发展, 保证了思维的独立性, 是创造性思维额度培养成了可能。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通过E-mail、BBS、聊天室等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 这就给学生细节与想象的描述提供了场所, 不同的观点还能够引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进行思考, 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2.5 利于教学管理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中可以存放各种教学资料、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情况等, 可以选择各个学生的学习计划, 并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管理, 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条件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计算机试题库中有大量的试卷, 计算机可以在试卷生成、印卷、组织测验、评卷、统计分数等方面帮助教师做好这项十分重要且十分繁琐的工作。命题教师只要将考试范围、重点、题目类型、难易比例等内容输入计算机, 计算机就会按教师的要求出一份试卷, 并自动给出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 也可以让计算机来阅卷。目前, 无纸化考试方式正在全国广泛应用, 例如: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会计电算化考试、职称能力考试、外语等级考试等等。计算机还可以对各个学生的成绩进行整理、排序、分析, 从而可得到科学的数据提供给教师, 教师可根据计算机提供的数据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 判断是否达到教学目的, 从而改进教学方法, 修改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使其能因材施教、应人施教, 让每位学生都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我国的现代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 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要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 提高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认识, 更新教学观念, 重视教师培训工作, 在实践中认真地去研究、探讨, 真正理解和认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内涵, 作为教育工作者, 一定要充分应用好计算机辅助教学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教学质量, 为我国培养更高素质、更优秀的接班人, 让计算机技术在教学这块肥沃的土壤上盛开出更加鲜艳的奇葩。

摘要: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全面应用, 并得到迅速发展。促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改革, 也促进了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发展, 为我们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提供了机会, 给教育领域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阐述计算机在现代教育改革中发挥的辅助作用, 使我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认真地去研究、探讨, 让计算机辅助教学真正在教学中发挥其特有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教育改革,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克抗.计算机辅助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5.

[2]余胜泉, 何克抗.基于Internet的教学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 1998.

[3]董艳, 黄荣怀.浅析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模式[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2.

篇4:浅谈计算机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对于现代的小学教育,学生已开始不满足于“知识=书本+粉笔+嘴巴” 的教学模式,随着小学生心理发展、生理发展期的提前,现代科学环境的影响,活动范围和方式的不断拓广,他们对知识、对信息有了更高、更多的要求,而计算机教学的引入正好顺应了这种时代发展的趋势,它将外界与学校、活动与课堂、书本与信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知识=书本+粉笔+嘴巴”更新成为“知识=书本+电教+嘴巴”,满足了小学教育乃至于现代教育的要求。

一、计算机教学可以弥补教学器材的不足,增强小学教学中形象化成分,顺应小学生心理思维的发展规律

伴随着教育的发展,学生知识面的不断扩大,教材的不断更新,许多新事物、新知识的不断涌现,作为面对着心灵幼稚、思维能力低下、抽象认识发展缓慢这一特殊群体的小学教师来说,已很难通过简单的介绍、片面的几句话来让学生在内心世界形成完整的认识。而计算机能够全面满足教学需要,解决这一问题,它通过网上传输获取教学中的所需资料,有力地弥补了教学器材数量与质量的不足,提供了丰富的教辅工具,并且运用各种动画、图解、音乐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系统全面地传输知识信息。更重要的是,小学生这一不成熟的群体,获取知识的绝对途径则完全依赖于教师课堂的传播,他们心理和思维的发展所要求的形象性资料,是任何教师都无法估计和全部满足的,而计算机教学则具有很强的形象性、灵活性、多样性,它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有针对性地选择,能把书本上简单或是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深刻、形象,很好地针对小学生形象思维发展快而抽象思维发展缓慢的心理特点进行信息的多元化处理,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计算机教学可以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克服传统教育教学过程的弊端,创造最佳知识传输效果

计算机教学引入课堂,其高效、快速的信息传递功效,与传统教学相比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在相同的课堂45分钟,采用计算机教学能够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扩大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这在小学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小学生幼稚的思维对事物的认识需要寻求丰富的感官刺激,计算机教学可传递他们对知识需求,满足其求知欲。另外,计算机教学还能够简化教学步骤,克服传统教育教学过程的弊端:①可以简化教师繁琐的书写过程,以演示稿、幻灯片代替黑板板书内容,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②克服了教学空间的限制,完成了以前在教室不能完成的教学内容,使教学从教室走向了校外,从有限空间走向无限空间,拓展了教学范围。③克服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计算机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始终围绕学生这一活动主体,采用师生交互式的对话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值得我们认识的是,计算机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动画式的三维效果,能够完成教师光靠双手所不能完成的动作演示效果,特别在小学社会课的教学中,其优势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学生心理对动的事物的认识远远比对静的事物的认识深刻,对多颜色事物的认识比单一颜色的事物认识深刻,对图像事物的认识比文字知识的认识深刻,对具体事物的认识比抽象事物的认识深刻。

三、计算机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培养小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第一,计算机本身就是一种现代科学产物,小学生对其中奥妙在教师的引导下必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计算机所提供的对话式功能,能满足于小学生爱动的心理,对计算机本身的操作就是一个自觉学习的过程,对计算机信息的寻找过程本身也就是一种满足求知欲的过程;第二,计算机所提供的虚拟式的演示功能,是在现实生活和实践过程中所无法实现和观察到的,它通过对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模拟的动画演示,如火山喷发的过程,化石形成的过程,江河形成的原因等等,能通过具体的视觉观察,使小学生产生外在教学认识与内在心理认识的差异,从而就培养小学生思考问题能力,产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三,随着计算机教学的引入,使小学生接触面的快速扩大,知识掌握程度的不断加深,思维能力的不断加强,其所遇到的疑难也就越来越多,其心理内在对知识的需求也就日益强烈,问题是促进学习最有利的动力。因而,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必然会更加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对疑难问题答案寻求,同时也解决了以布置作业被动促学的教育弊端,从根本上符合了素质教育的号召,让学习的过程成为了“快乐学习、自主学习”。

篇5:浅谈计算机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成为教师们掌握的“必修课”。计算机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的必要性已趋于明显,如何利用最新技术潮流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成为摆在各个学校面前的一个课题,教研部门要把制作课件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来考核。

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辅助教学。CAI课件的出现,就是利用计算机这种先进的工具帮助我们教学,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参与各课教学是必要的。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多媒体制作的有关规定,课件是“实现和支持特定课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及配套的教学资料。”这里“特定课程”其实质包括了中小学的各个学科。

谈到课件制作,不妨先解释一下多媒体。所谓多媒体,是指将多种信息表现形式,如文体、图形图像、语音、音乐、动画等与计算机的交互控制相融。使用计算机制出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以达到运用这种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目的。

从事课件的制作目前来看有三种人:

一种是从事多媒体教学研究的专家,制作的课件质量高,但数量较少。

一类是专门从事课件制作的各类公司,他们的课件较完善,数量较多,比如有名的如深圳“方直公司”、进行“学习的革命”的科利华公司等。他们的课件适于教师备课和学生自学,但课堂上的实用价值较少。

第三,各校的任课教师制作的课件,此类课件灵活性强,实用,针对性强,能较好地辅助教学,提高课堂的效率。但制作一般只适于此科课堂,适用面较窄。

多媒体课件的种类大体如下:

1.教学演示型,主要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

2.学生自主学习型,主要用于学生课外学习。

3.训练复习型,其中包括课堂练习制作,实验模拟操作和知识总结性的课件。

在教学中使用计算机这种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优美的课件,把一种科学的、新颖的、生动活泼的课堂内容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无疑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知识表达得更准确、更具体、讲解到位,节约时间。它有传统的小黑板、投影仪和幻灯机不可替代的优势,它会使学生在感受优美的音乐和直观的演示中轻松掌握所学的知识,让课堂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如何更好地利用课件,它的制作是否容易操作和掌握,有些老师对此颇有微词。其实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存在,不是很难掌握的。掌握计算机不难,制作计算机课件也不难。首先掌握诸如Authorware、Powerpoint这样简单的多媒体开发工具是必要的。现在一般的学校都有条件上网,教师们就可以享受网上的课件资源,这样减少教师的负担,会更好地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综合现行课件的应用情况,发现其有如下好处。

第一,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正因为计算机有传统的投影仪和收录机不可替代的优点,会制作多媒体课件,成了新形势下教师素质的一个具体要求。从教师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角度看,自己动手制作教学课件的过程,也是教师重新备课的过程,可以使所教知识在教师头脑中再现,重新整理知识体系,使各个教学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知识体系更清楚,掌握知识更准确。制作课件过程中,可以体现出教师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能从不同角度体现教师的独到的设计意图,可以迅速提高教师的能力和素质。

第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通过计算机使原先死板的知识活生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生动、形象、更富有吸引力,会使学生爆发出强烈的求知欲。在创设情境中激发了兴趣,加深了理解。使学生们能积极主动参与发现、探究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在课件美妙的音乐和精彩动画的熏陶下,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能得到更好地培养。

第三,多媒体课件可以优化课堂教学。

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融入了变化多样的文字、美妙的声音、多彩的图像。电影剪辑等视频的播放,三维动画制作,在教学中创造了更多情景,增加了各种刺激,使学生更容易吸收知识,可以把一些难以讲解或难以理解的知识形象地表达出来,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的可重复性,能增加教学内容的容量,提高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把课堂变成轻松愉快的“天堂”,把单调的学习变成多种感受和享受。

第四,课件可以循环使用,有极可贵的存档价值。

多媒体教育已经势不可挡,CAI课件已经逐渐走进课堂,作为合格的现代教师,务必迅速认识它、掌握它,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势。

篇6:浅谈计算机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一、小学舞蹈教育对儿童身体素质的作用

舞蹈是一种高级艺术化的强身健体运动,它对培养儿童身体素质的作用是非常直接而明显的。美国著名舞蹈家沃尔特·特里通过自身的观察和分析探讨了舞蹈艺术的社会功能,他强调舞蹈艺术对人的体力和情感、对人的协调和健康都有一定的作用,他说“把舞蹈素材用于教育,去发展身体肌肉,调整肌肉,保持身体平衡;舞蹈练习和舞蹈节奏可用于治疗,以帮助受伤的肉体和挫折的心灵复原。”儿童的思维论文联盟http://特点是具体的、形象的,活泼好动是儿童生理成长中的重要特点,而舞蹈正是通过人体的动作、造型和表隋,形象地表达一定的内容,这恰是迎合了儿童的特征。学生在舞蹈训练中,常常会自觉不自觉的被舞蹈自身的美感所吸引,并喜欢、迷恋上这一活动形式,这就为小学生身体锻炼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小学舞蹈教育中,由于课程的设置对于人体的形态要求往往不像专业舞蹈教学那么严格,但在具体的训练中会通过纠正学生不良的自然体态,帮助儿童保持良好的体形和姿态。在舞蹈活动中,学生的全身各部位都活动起来,增强了他们身体各部位的力量、柔韧性、控制力、稳定性、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等,使他们的仪表、举止端庄得体,在气质和精神面貌上也得到培养。例如,一些小学生曾有‘驼背“‘抠胸”“端肩”等不良习惯,通过在舞蹈教育中经常性的提示他们改变这种不良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的这种不良习惯有效地的得到了纠正。又如在舞蹈素质训练中挺胸抬头不仅可以使儿童胸部得到充分扩展,还能起到按摩和揉挤的作用,促进肝内血液循环,提高胃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此外,受过舞蹈训练的儿童,在生活中往往会表现出仪表得体、举止端庄的特点,这种形体特点,又会使他们自我感觉良好,比同龄儿童表现出更多积极乐观向上的性格,这对于他们自信心的建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小学舞蹈教育对学生审美素质的作用

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审美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对美的感受能力的强弱。舞蹈是美的一种形式,而舞蹈教育是美育中最直观、最形象的教育。它通过调动人体动作、表情、姿态、情感内心体验等多种心理和生理机能,为孩子们提供和构筑了富于童心的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空间。

要通过舞蹈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绪,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以及美的具体内容。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建立之初的儿童对美的向往和要求是极为强烈的,他们希望向美的方向发展,用美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而在这个过程中,小学舞蹈教师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践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提高他们对动作的鉴赏、思维、想的能力。教师在讲授新动作时,如果只有一般的解释和简单示范,学生仅了解动作的外部形象,进行机械的模仿,就无法有鉴赏美、表达美的能力,教学的效果就会受影响。因此,教师在把动作的要领、动作之间的相互联系讲清楚以外,还可以针练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先进行错误动作的试做,然后再做一遍准确、熟练、轻松、优美的示范动作,让学生从对比中体会“美’的程度和重要性,在实践中培养爱美的情趣和鉴赏美的能力。

舞蹈又是一种高级化的人体运动,是一种经过美化的人体运动。正如俄国革命家加里宁曾说过:“人要是学会了舞蹈,连走路都会美观、文雅”。由于体育舞蹈内涵的诸多艺术因素,因此给人的美的享受带有综合性,动作美是舞蹈美的核心;音乐美是舞蹈运动的必要条件;精神美是动作美的灵魂;人体美是舞蹈美的本质。走进舞蹈世界,儿童能充分体会到人体语言的美妙,内心的体验上升为人体的自然流露,体态美与纯真烂漫的情感美都在舞蹈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正是舞蹈教育推动素质教育更深层的意义,也是我们的素质教育所期待的。

三、小学舞蹈教育对学生道德素质的作用

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坏,若无道德,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本领,也无甚用”。我国著名舞蹈家吴晓邦也曾说过:“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可以看出,把以舞蹈为代表的审美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种特殊方式或补充手段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少儿舞蹈往往是以群舞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的,在教学、训练、表演方面都有严格的统一性、强制性;整齐的队形,统一的动作,是衡量整体美感的标准,如果有一个学生不认真,动作不协调,就会影响甚至破坏整体效果。通过严格训练,久而久之,可以培养儿童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配合观念,提升道德意识。

此外,在舞蹈训练过程中,有些动作必须付出艰辛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学生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吃苦精神。有些比较娇弱的学生,经过刻苦训练,毅力意志得到了充分的磨练,增强了竞争意识,树立了自尊心,真正起到了寓教于乐和自我教育的原则,这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幼儿在学习舞蹈过程中,会接触到不同风格的民间舞蹈,了解许多美丽的民间传说、故事及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使其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开阔了眼界,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篇7:浅谈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 毛泽东同志在给<新体育>杂志的题词中写道:“要活动,要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这充分说明了孩子们对游戏有着特殊的感情。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体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找到了可行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游戏化。教师利用游戏,引导学生参加各种身体活动,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运用游戏提高学生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游戏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练通过自主、自觉、快乐的课堂教学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关键词] 体育 教学 游戏

[前言] 游戏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是儿童十分喜爱的体育项目。也是孩子最好的伴侣,是最有效,最有意义的活动,也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之一。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生来是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体育游戏正以它独有的魅力,吸引着那些爱体育却不爱上体育课的孩子们。

1、在小学阶段,游戏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有以下作用: 1.1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练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的作用

1.1.1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反复强调要重视培养、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并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如果学生对事物没有兴趣,他们是不会主动、积极的去学习的。

1.1.2依据《体育课程标准》和学校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考虑到年龄特征,自由进行选择。教师可以把一些贴近生活、娱乐性、趣味性强的、学生喜闻乐见项目纳入到教材中来,使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给体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大教育家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体育需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例如在三年一班有一名叫“孙禹馨”的同学,因为他做过唇裂修复手术,说话总是闷闷地。所以,大家都同他的家人一样亲切的称呼他为“馨馨”这名同学是班级里的肥胖儿童,因此没走几步就呼哧呼哧的喘粗气,平时很少运动。今天,要进行投掷教学,相信他会做得很好。课上每人发一张四裁的旧报纸请同学们折飞机,进行飞飞机的游戏,通过同学们尝试飞飞机找到飞机飞得高、飞得远的答案,在集体汇报时,同学们说得很好,接下来请同学用总结出的方法投纸球。看谁投得最远,发现“馨馨”投得最远,教者适时进行投远比赛,并说谁投得远就请谁当老师。结果是“馨馨”投得最远。教者及时请他为大家示范,他还不好意思,教者说了很多他能做得很好的鼓励话语,在同学们期待的眼神中他做了一个漂亮的正对投掷方向的投掷动作,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同时从心底由衷地说出了“你真棒,你投得真远,是班里的第一名”。他报以憨憨的一笑,接下来老师对他说:“只要你努力,在校运动会上很有可能会取得第一名”。他的笑意更浓了„„在下面的投掷游戏中他不像以往一样站在旁边当观众了,而是主动到同伴中参加游戏了。同学们也愿意同他一组了。虽说满脸汗水,但他非常的投入,不断地教本组女同学如何投。看来他找到自己的长项了。可见游戏教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好的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有效保证。1.2游戏有培养高尚道德品质的作用

1.2.1寓教于乐是积极的教学方法,任何体育游戏都包含着一定的思想性,游戏中可以潜移默化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可在游戏前的动员、讲解,游戏后的总结,还可在做完一次游戏以后,让学生停下来,针对学生在技术上、品德上、存在的问题,启发学生自行总结,或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教育,对下一次游戏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学生每做一次游戏,都会在知识、技术和思想品德上有一次长进。游戏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整个游戏和个别游戏者作出评定,指出技术上、战术上、组织工作上和思想上的优缺点,表扬好人好事,鼓励学生积极锻炼,努力上进。

1.2.2游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组织性、纪律性。游戏教学中坚持正面引导、表扬鼓励为主,提倡同学之间,男女之间的团结友爱,提倡互相鼓励、互不埋怨、同心协力为集体争取胜利的精神。提倡胜不骄、败不馁,谦虚好学,不断前进的好作风。对表现勇敢、机智、果断、符合集体主义精神的行为及时表扬鼓励,对不遵守纪律,不守规则的学生,采取提示、劝告、计算罚分等手段,来培养诚实、遵守纪律的美德。

1.3有良好增强体质的作用

1.3.1学校体育是一个人成长不可缺少的一个历程,而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体育课的学习,以及课外体育活动,使其增强体质,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一种手段,终生体育是指人生各个时期所接受的体育教育、所参加的体育活动、所坚持的体育锻炼的总和。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体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找到了可行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游戏化”。在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练通过自主、自觉、快乐的课堂教学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除通过语言、直观感知外,还必须经过亲身实践,进行反复练习,才能消除各种错误与缺点,真确掌握、提高、巩固所学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促进身体发育,增强体质,学生进行反复地练习,有机体就要承受一定的运动量。学生就会有枯燥、厌烦的情绪,而采用游戏教学法就会是学生忽略这种枯燥感同时可以利用同伴参与游戏时得到休息并能从中看到他人的优缺点,而思考,改进自己的技术动作。在游戏教学法中可以综合练习法、循环练习法、竞赛法。在教学快速跑时单人跑就不如双人或多人进行游戏跑时的积极性高。在练习传接棒时如果只是单纯传接棒的练习,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但采用接力游戏时,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很多。练习单足跳时,在规定范围内看谁跳的步数少,而先到达终点等,都能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

1.3.2情境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比较强,兴趣也比较容易激发和转化。在耐久跑教学时,学生进行了400米跑走交替练习就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跟不上队伍,而是站在原地喘气、这样影响了其他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教学任务没能完成,在进行游戏时笑容才出现在学生的脸上。可见耐久跑教学在学生思想上有畏难情绪,对学生来说是很讨厌上的体育教学内容,也是学生一听到就会头痛的体育项目。在学生的印象中耐久跑就是不停地在操场上进行走走跑跑不停地重复练习,加之老师没有进行巧妙地语言激发,他们自然不愿参加。如果老师在教法上做一些改进,让学生自主练习,还是可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受广东省中山市石岐区西厂小学罗和俭老师发表于《中国体育》杂志“单车内胎游戏八例”启发,我让学生将家里的废旧自行车外胎带到课堂上,进行追逐自行车轮胎游戏。通过器材的不断运动,学生不断地追逐来激发学生练习的欲望。但随着天气转冷为了防止学生冻伤的发生,我将器材的使用次数减少了。学生对耐久跑就表现出了抵触情绪,为了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我采用情景教学法,将原来的“叫号追逐跑”改了一个新名“篡权夺位”。在游戏前我给同学们讲了王莽篡位的故事,接下来我问同学们想不想当一把“皇帝”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接下来我对他们提出了要求即游戏的规则。同学们兴趣很高在由排尾跑向排头时学生的快速奔跑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领跑能力。1.4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1.4.1游戏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十七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斯认为:游戏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智力活动,是扩大丰富观念范围的有力手段,游戏可使智力得到磨练。体育游戏形式多样,富于变化。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研究出不同的游戏,也可以根据以前的游戏进行改进和提高,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就得到了发展。我们身边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巨大的宝藏。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加以适当的评价和鼓励,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要积极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学习需求和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求索精神。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往往更具人性化,教师应多尊重和采用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在自主中求得创新,而创新能力的提高又作用于促进个性发展。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如可让学生设计游戏或改进游戏方法等,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在整个课堂里进行加工、提升、运用。笔者曾经在跳绳课时,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双人一绳、三人一绳、多人一绳的玩法,经过学生认可后,进行游戏教学,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达到非常好的锻炼效果。同时这节课也给了教师很大的启示,在体育游戏中,教师要放开手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创编、改编一些力所能及的游戏,给他们搭建一个自我表现的平台,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更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使体育课堂能更好的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1.4.2游戏是融体力开发和智力开发于一身,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体育游戏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把“被动的要我学习”变成“主动的我要学习”,并且“喜欢学”。能培养小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教师在体育游戏中主要起引导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精神。小学体育游戏要以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基础,达到娱乐、健体的作用,使学生在游戏中真正体验到运动参与带来的快感和满足感。

1.5有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和融洽人际关系的作用

1.5.1小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互助与合作精神。而体育游戏,尤其是分组的竞赛性游戏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组织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从而培养了团结合作、善于沟通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参与评价和自我评价,下课前组织学生讨论,使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一节课的心理体会,这样既有助于教师了解课堂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敢于表现和在众人前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从而得到全面发展。真正享受体育带来的愉悦,能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从“厌学”过渡到“会学、乐学、盼学”,从而提高他们的情意表现和沟通合作的能力,达到塑造健全人格的目的。体育游戏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游戏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单纯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强制的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游戏化教学法倡导学生主动自觉地、愉快地学习。对少年儿童来说交往活动往往是在游戏中开始的,体育游戏为他们进行社会交往提供了场所、场地、玩具。在体育游戏中为同伴间及师生间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在游戏前后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愿、主张、态度,同伴间可以通过交流,或尝试练习找到切实可行方法。培养了学生敢于在同伴间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以及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同伴间的团结协作、也为将来适应社会竞争和人际交往做了铺垫。

1.6有改善心态,提高心理素质水平的作用。

1.6.1体育游戏可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增强他们的意志品质。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但游戏中的竞争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竞争,它是一种虚拟的竞争,是在成功与失败的交替出现中进行的。在游戏中,每位参加者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也都有失败的可能。每位参加者都可以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就是在体育游戏的竞争环境中,学生自觉地接受了竞争取胜的意识形态:在体育游戏的胜利鼓舞或失败磨砺中,学生们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对待成功与失败,从而提高了自信心和耐挫折能力,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在成功中接受新的挑战。由此可见,体育游戏的竞争性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格,增强他们的意志品质。能培养小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

2.1.1体育游戏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改革中凭借特有的魅力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发现蕴含在身边的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孩子每天都在不断地发展、创新。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游戏教学这个有效功能,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乐趣和成功。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正真落实到实处,促进孩子健康活泼地成长。2.2建议

2.2.1游戏教学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较强,如果调控不好,则会出现一些负面效应,这就要求游戏规则的制定,必须有针对性且合理、明确;裁判工作要选择公正无私的同学来担任,最好由学生民主产生,尽量杜绝因为违反游戏规则而产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和情绪,以至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2.2.2游戏分组时,要尽量做到按照学生的能力进行合理搭配,避免给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2.2.3评价学生的方式应该以激励为主,不仅仅涉及到学生的能力方面,更要涉及到学生的思想及行为态度,比如合作、尊重、互助、勇敢等等。

2.2.4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调控游戏的节奏,及时处理有碍游戏正常进行的偶发事件,结合具体事件及时进行思想教育。

篇8:浅谈计算机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美术教学做为集声、光、电等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以其自身高效、快捷、全面传授知识的特点,保存、收集资料相互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加快了教改发展的速度,其中以美术教学最为受益。计算机辅助教学,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能很好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迅速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也成为了我们现代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之一,被广泛地应用在中小学以及高校各学科的教学当中,美术教学也不例外。使用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特别是在突破传统教学的诸多难点上,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可以发挥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1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状况

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是英文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的缩写。20世纪80年代后期,微型计算机进入教育领域之后,形成了极大的冲击,成为多种教育环境中的理想工具。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多媒体计算机的出现,被称为计算机的一场革命,它具有能够综合处理文字、图像、声音、图形的能力,显示了计算机在教育方面的非凡才能,很快成为CAI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理论研究、实践探索、课件研制等领域都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多媒体给注入了活力。近几年,在发展的深度及广度上都有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在认知学习理论、系统科学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等基础理论指导下,理论研究、实践研究、课件制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都预示着,一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热潮正在校园内兴起。

2 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的优势

计算机辅助教学,使资料的收集、教学的过程、学生领悟知识的方法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美术教学领域,可以利用计算机直接进行绘画、设计的演示及讲解,使学生的创造力进一步得到培养和发挥,进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成为艺术设计专业图形图像表现的主流。计算机具有强大的多媒体功能,它集文字、图像、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为一体。教师授课时,可以根据教学需求,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展示出许多传统教学技术不能展示的事物和现象,如演示形象生动的动画、声情并茂的有声画面、色彩丰富的教学图片等。计算机可以将抽象问题表达的更加形象贴切,将静态事物动态化、生命化,在解决那些教师难以表述而学生又难以理解的问题上,逼真的声像演示展示变化的过程,进一步突破教学难点。学生不但能尽快掌握所学内容,而且通过学习方式的转换,也会对学习发生兴趣。美术属于造型艺术,美术教学离不开大量的直观教学,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其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手段,不但增加了课外的拓展知识、扩充了书本的知识表达范围,同时也解决了传统教学手段中,由于自身的教学特点而长期不能攻克的诸多教学难题,使得课堂教学知识更加深入,层面更加广阔,也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深得学生的喜爱。

3 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的独特效果

使用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功能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利用其独特的数码虚拟视觉效果,更好的协助教师突破教学中的困点难点。美术欣赏课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使用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利用数码投影仪,将作品高清地放大展示,可以让学生在欣赏课上获得真正地“欣赏”,感同身受的融入到美术作品意境之中。课堂上,通过给学生欣赏不同年代、不同时期、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同时也拓展了知识面。通过计算机和数码投影仪,将各种标志投影成两米见方的影像,就可以让课堂上的每个学生都能看得清楚,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同时还可以放大局部,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教师结合知识重点、难点一一进行分析讲解。由此,视觉的传达与知识的传授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不断地学习和提高。学生受到欣赏对象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接受其审美思想的启示,展开想象,使自身的情感融入画面,使美术意境和学生的美术情感在同一时间得到升华。这时学生们原先模糊的、朦胧的审美感受就会变得清晰,学生将获得艺术作品深层意蕴的更深领悟,从而提高了审美能力。

总之,使用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在深化美术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魅力。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技术在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备课,做课件时间长,许多教师对计算机软件的操作不熟练,收集资料的工作量也很大。解决方法是:要尽快建立配备与教材综合配套的资料库,建立教师个人资料库;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的课堂教学模式,用动态的、开放式的新思维方式来设计教学过程,要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达到娴熟地操作使用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技术;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还有着很大的潜力,要充分合理有效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大力开发美术教育教学软件。另外,在美术教育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多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来接受更多、更新的美术信息,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倡导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美术表现与设计,使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技术在视觉艺术教育领域大展宏图。

参考文献

[1]张森,宗绪锋.多媒体CAI课件基本原理与制作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

[2]李玮珑,赵彦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综述[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0).

篇9:浅谈计算机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 思维品质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c)-0163-01

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且将成为远程的、社会化大教育和人类终身教育的重要手段。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作为21世纪的人民教师,已经强烈地感受到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在学校设置成为必需,而且由于计算机教育贴近现实,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实效性,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环,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1 计算机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所谓计算机能力,是指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能用文字处理作一些文字编辑的能力,使用数据处理软件统计数据的能力,甚至使用因特网获取信息的能力。计算机本身就是一种现代科学产物,学生对其中奥妙在教师的引导下必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计算机所提供的对话式功能,能满足于学生爱动的心理,对计算机本身的操作就是一个自觉学习的过程,对计算机信息的寻找过程本身也就是一种满足求知欲的过程;随着计算机教学的引入,使学生接触面的快速扩大,知识掌握程度的不断加深,思维能力的不断加强,其所遇到的疑难也就越来越多,其心理内在对知识的需求也就日益强烈,问题是促进学习最有利的动力。因而,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必然会更加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对疑难问题答案寻求,同时也解决了以布置作业被动促学的教育弊端,从根本上符合了素质教育的号召,让学习的过程成为了“快乐学习、自主学习”。

2 计算机教育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根本不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主要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品质上有所提高。

2.1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有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大量灌输知识性的内容,而忽略了对学生创造的愉悦。当然,学生在解题、写作、绘画等尝试中有时也能体会到创造的愉悦。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过程,一般包含准备、酝酿、顿悟和验证四个阶段。程序设计教学中作为主要内容的框图教学正是这四个阶段的有力体现,学生拿到一个问题后,要设计成一个正确的程序大致要经过如下的过程:设想→框图→程序→调试→修改→调试→成功。从设想到框图是准备和酝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对程序构造一个总体的框架,有了框图就能找到程序设计的线索,一个程序往往就能一气呵成。然后就是不断的调试,不断的修改,直到成功。这种经过艰难思维后的成功,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激发出学生更多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有多鼓励学生主动的思考问题,勤学好问。因为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普通人和天才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问题是缺少一把打开这座神秘宫殿的钥匙。相信学生是发展创造力的“兴奋剂”。老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体会,驱使学生向无数次的成功前进。

2.2 强化学生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优比

通过计算机的学习可以强化学生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上机通过手、眼、心脑并用而形成的强烈的专注,使大脑皮层产生调试的兴奋点,将所学知识高效内化,它本身对于学生的刺激就是丰富的,高效的。教师在教学中只能是提及要点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基本原理,主要还是依靠学生自己的探究、琢磨,并在不断的尝试中得出结论,进而掌握更多的操作方法。既探索->思考->顿悟->得出结论->掌握操作的过程。在教师的适当适时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把任务完成、把工具的使用掌握,这不仅仅是解决了一个问题,通过这个过程更始锻炼了学生遇问题抓住关键点的能力,从而让自己的思考行为从不自觉上升为自觉,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Excel的工作表的有关概念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工作表可以“重命名”、“删除”等等,而是问学生:你们在了解了工作表概念后,会提出什么想法吗?你还想了解有关工作表的什么问题吗?在讨论后,引导学生去探索,最后得出结论。这样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一种学习计算机的思维方式。

另外,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做出了结果,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特别是目前高年级的学生,最终完成了一个项目作品,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地形成一个开发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因而培养出勇于进取,独立探索的自学能力。

3 计算机教育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

计算机教育作为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绝非仅仅停留在掌握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上,而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用现代化工具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能够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机语言具有抽象性,系统性逻辑性,逻辑推理也有其基本研究方法、理论体系,更为重要的是计算机学科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最现代化的方法研究新旧问题,这一点正好能作为数学教育的补充和完善,引进数学教育界的重视,促进数学教育的改革。从广度上看,计算机教育的内容应包括计算机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学习四项。计算机教育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另一方面还应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操作计算机,以帮助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一些优秀的辅助学习课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解题策略、开发学生心智,专家学者对此早已达成共识,在实践运用中也有上佳的效果。另外,面对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落后局面,由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启迪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

总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计算机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面向未来的计算机教育。从长远看,能增加学生未来的择业机会,提高学生未来的生存能力。计算机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开发学生智力、潜能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教育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推广应用,计算机教育推动学生素质教育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刘心笠,刘申之.浅谈计算机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24).

篇10:浅谈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泗阳县来安中心小学孙红芹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的作用非常重要。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然而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而忽视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这样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往往更多的烙上了教师思维的烙印,而缺失了自己个性的,独特的东西。因而教师在重视引导精读领悟阶段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

关键词:感知 领悟 表达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大致可分为学生的自读感知阶段、在教师的引导下精读领悟阶段和诵读表达、情感升华三个阶段。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引导学生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学生的自读感知阶段和诵读表达、情感升华这两个阶段,孰不知学生的自读感知阶段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如果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情感升华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于得到整合和深化。因此我们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味课文的意蕴。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给学生充分的自读感知时间

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生怕“浪费”了那宝贵的四十分钟,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还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众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感悟到的道理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用同一个脑袋思想,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 1

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读书,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

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贵在自悟自得,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在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一文时,教学前我没有急于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而是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读课文,读通课文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不一会儿学生们的小手就三三两两地举了起来,此时我又让学生再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把不懂的词语句子画出来,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又读开了,当学生们的小手再度举起时,我还是再一次让学生认真地读课文,想一想自己不懂的地方是否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办法来解决掉。正因为我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阅读的时间,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理解课文的机会,学生在之后的小组讨论中非常激烈,气氛甚是活跃,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对课文的质疑非常深刻,如文中谁“有眼不识泰山”?“泰山”在文中指谁?“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一段的描述与文章主题有什么关系?„„正因为我给了学生充分的自己读,自己思考的时间,因此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也是非常深刻的。很多问题不用教师解答,其他的学生就帮他们把疑难解决了。所以,相信学生,学生就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二、巧妙引导,让学生在精读中领悟文章的所蕴含的道理

以读为本”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把书面知识化为自身的语文素质。杨再隋教授对阅读中的感悟做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当然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如果阅读仅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如我在教《永远执著的美丽》一文时,我让学生说说“美丽”和袁隆平的一生有着怎样的联系,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袁隆平的“美丽”。顺着学生的阅读期待,搭起整课教学的研读框架,既避免了琐碎问题的追问,并

2以这个大问题拉动全文的语言材料,在学生的朗读、品味中,袁隆平百折不挠、坚忍不拔、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形象也呼之欲出。如教学《小鹿的玫瑰花》时在初步分析了课文后,我问道小鹿的玫瑰是不是白栽了,学生一致回答没有白栽,但当问到为什么没有白栽时,大多数学生的回答却仅仅是因为玫瑰花很美。显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存在问题,如果这时教师对他们进行点拨启发,学生也能理解,但这种理解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缺乏自身的感受和体会。为此我没有马上对课文加以分析而是以“读”为主,让学生找找描写玫瑰花很美的句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微风、黄莺的话,并展开想象,想象微风、黄莺当时还会说些什么?还有那些动物?他们还会说些什么?再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进入角色,从小动物的角度深深感受到玫瑰花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从而深刻地体会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这种感受是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所不能达到的。

三、诵读中表达真情实感,达到情感的共鸣

小学语文课文中大量的闪耀情感光芒的语句或者理性魅力的片段都能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多方面的思考。学生的这种直觉思维活动是最真实的理解,是对文章最重要的内容、最重要的句子、最动人的感情、最深刻的思想的敏感反应。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直觉思维,及时抓住学生在阅读时激起的情感的火花,思维的亮点,让它不断深化,或者通过各种方法不断加深学生的这种直觉思维活动,拓展他们的思维,使他们由初读引发的认识更深,体验更丰富,思考更有价值,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一路花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我在引导学生在反复推敲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想法。然后再次研读文本,组织学生进行表演、探究,进一步领会寓言的哲理,从而受到深刻的教育:生活中很多人存在着弱点或缺陷,有的人因此自卑,我们要像挑水工那样知人善用,善于发现其长处,引导其发现自身的价值。学生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感悟到文章的真谛,理解了《一路花香》这个一语双关的题目。

“读”是语文教学的精华所在。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语义,能帮助学生再现情境,能帮助学生领悟文章内涵。在语文教学中,读的训练是一个量化、渐进的过程,必须有针对性,系统化地进行。只有灵活选择,合理切实地运用,将语文课堂变得书声琅琅,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愉悦,获得精神的自由,获得对人生价值的感悟。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在一种有声的境界中获得大丰收。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小学语文教师》 2005年第10期、12期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大树抱抱大班教案下一篇:安医大四附院招收首届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