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反思与重构

2024-05-14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反思与重构(共8篇)

篇1: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反思与重构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反思与重构

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语言的文化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反思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教学方法、教材内容和教师素质等方面都亟待改进.为重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必须实现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互动,注重对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培养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作 者:谭照亮 TAN Zhao-liang  作者单位:湖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刊 名: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34(3) 分类号:G427 关键词:大学英语   文化   文化教学  

 

篇2: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反思与重构

尊重生命是社会的首要价值准则.它具有目的`性、普遍性和平等性特点.审视我们生活中漠视生存尊严的行为“习惯”,尤其是对生命权利的“无意识”暴力现象,解读其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现实原因,在于正视它对社会心理最隐蔽的伤害性.重构生命意识,让生命的唯一与神圣融入文化而铸成信仰,体现了人类生存智慧在终极意义上的“回归”,也是我国实现社会公正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作 者:李霞云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政法系,重庆,万州,404000 刊 名:探索  PKU英文刊名:PROBE 年,卷(期): “”(3) 分类号:G02 关键词:生命意识   尊重与关爱   观念超越   生存智慧  

篇3: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反思与重构

全球化和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使世界各国交流日益频繁, 不同国家的文化在交流中既互相碰撞冲突, 又互相渗透融合。多种文化相互碰撞的过程其实是外民族文化的输入与本民族文化重构的一个过程。在多元文化语境下, 如何进行有效的交流已经成为外语界关注的重要课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 我们重视的不再只是被动接受和了解西方文化, 而是要注意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传播。跨文化交际的双向性决定了文化教学应同时兼顾本族文化和目标文化, 单纯的掌握目标文化已经不能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

我国关于英语文化教学的提法最早见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相关文献中。通过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与探讨,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不容争议。纵观我国学者们的研究成果, 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文化教学内容和途径的探讨, 尤其是在文化教学中是否融入母语文化成为研究热点。在高职院校中英语教师虽然也在开展文化教学, 但对母语文化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针对高职英语的母语文化教学研究也较少, 导致高职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现象较严重。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的现象

(一) 教师母语文化素养缺失。

教师是实施文化教学的关键。教师母语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课堂文化教学实施的效果。在高职英语教师中, 仍有部分教师对文化教学中的文化的理解具有片面性。他们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只需要搞好西方文化教学就可以了, 没有必要进行中国文化的教学。少数教师虽然意识到在英语教学中传播母语文化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时数的限制以及自身母语文化素养欠缺等因素, 对于母语文化教学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在高职英语文化教学中, 教师除了要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 还应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只有教师本人掌握了中西文化精髓, 才能有效地、准确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 母语文化内容的缺失。

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双向交流, 只注重目的语文化的学习, 忽略母语文化的学习会使交际双方的内容传播受阻, 造成交际失败。目前高职院校文化教学中母语文化内容严重缺失, 使用的英语教材中还是以西方文化居多, 涉及母语文化的内容较少而且缺乏体系。根据问卷调查, 高职学生普遍存在母语文化知识匮乏的现象, 有些学生对母语文化兴趣较广泛, 但由于英语水平有限, 无法用英语流利表达母语文化, 这也造成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学生希望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历史、地理、民俗、饮食等诸多方面的知识, 也希望老师能开设相关的课程系统学习并提高自己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在课堂上讲授相关词汇的英语表达法, 获得更多地道的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途径。

(三) 考评体系不够完善。

新形势下, 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不断改革。2013年12月的四六级考试中, 不但题型发生变化, 而且翻译部分还增加了对学生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能力的考查。考生如果不了解中国文化, 不熟悉中国文化的地道表达法就会在考试中笑话百出, 比如:将“四大发明”翻译成“star farming”, “丝绸之路”被译成具有拼音特色的“SiChou Road”, “指南针”摇身一变成了高端大气的“GPS”。目前, 高职英语测试主要还是考查学生英语听力、词汇、语法、阅读、翻译和写作等知识和能力, 内容涉及西方文化的较多, 母语文化的较少, 这直接导致教师讲授及学生学习母语文化的积极性不高。在英语测试中增加对母语文化内容的考查是英语测试改革的一个趋势,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要顺应时代要求, 结合高职教学特点, 不断完善考评体系, 以考促学。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重构的策略

(一) 提升教师文化素养。

高职英语教师是母语文化传播的核心力量, 教师母语文化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文化素养。首先, 教师要转变观念, 树立文化平等意识。文化教学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没有优劣之分。教师要改变英语课堂以西方文化教学为核心的现象, 加强母语文化的导入及中西文化的比较。其次,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母语文化的教学给英语教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挑战。英语教师不仅要精通西方文化知识, 充当西方优秀文化的传播者, 而且还应当对母语文化有深入研究, 这样才能在中西文化对比中做到游刃有余。因此, 教师要加强母语文化知识的学习, 掌握地道的母语文化英语表达法。最后, 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教学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突出文化视角, 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传播中国文化, 播放中国文化英语介绍的相关视频, 激发学生寻找、对比中西文化差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行文化主题相关活动, 鼓励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和兴趣在课外开展中西文化相关的研究性学习。

(二) 拓展文化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英语文化教学内容多元化:第一, 积极进行教材改革。一方面, 教材编写者在教材中加入优秀的英语介绍母语文化的文章;另一方面, 针对高职英语教材多是以英语文化为主题编写的现象, 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和开发现有教材。在单元主题教学中融入反映母语文化和习俗的内容, 增加中国文化词汇英语表达方式的讲解以弥补教材的不足。通过中西文化对比教学, 使学生感受母语文化的独特魅力, 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 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 在理解与尊重异域文化的过程中实现对本国文化的更深刻的理解及发展。第二, 加强课程建设。可以开设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中西文化比较等方面的选修课以满足学生完善知识结构的需要, 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 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习文化的兴趣。课程设置要融汇中西, 避免强势文化一边倒, 注重文化多元性, 切实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拓宽学生国际视野。通过系统学习, 学生可以加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第三, 拓宽学习渠道。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大量地道的母语文化英文资料供学生课外阅读。比如, 在中国出版的英文报纸和杂志及中国文化经典书籍的英译本, 也可以通过校园英语广播、英语角、英语协会、英语资源平台、技能大赛、英语专题讲座等加强中西文化学习, 满足学生求知欲望, 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三) 改革教学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评价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能力, 帮助教师对下一阶段的教学进行合理调整。针对高职英语母语文化考评体系不够完善的现状, 建立多元化的考评体系, 激发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母语文化的积极性。一方面, 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和合作的考查。期末考试成绩除了试卷成绩外, 还应包括平时课堂表现、小组活动、口试成绩等。另一方面, 增加对文化知识的考核力度。在笔试中适当增加对母语文化内容的考查, 可以先从一些简单的题型做起, 比如匹配题、翻译题。使考试内容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 通过考试促进学生对母语文化的学习。在口试中增加有关母语文化的话题, 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更多地融入母语文化,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态度, 尊重文化差异, 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 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在培养高职学生民族自豪感,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同时, 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英语文化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的现象, 教师的母语文化素养缺失、母语文化内容缺失、考评体系不够完善等因素是造成母语文化缺失的主要原因, 探讨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通过提升教师文化素养、拓展文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评价方法等途径重构高职英语文化教学。

关键词:文化教学,母语文化,教学方法,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沈银珍.多元文化与当代外语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2].吕海涛.多元文化语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母语文化迷失与回归[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7)

篇4: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反思与重构

[关键词] 大学教学;消极行为;教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10-0022-04

高等教育大众化、就业市场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反映在课堂上部分表现为一些消极行为,比如:手机收发短信或者上网聊天;非理性地挑战老师的尊严;在教室里谈恋爱……,这些行为在大学课堂上已屡见不鲜。当前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下,对大学老师的评价主要依赖于其所做科研成果,准确地说是教师发表文章的数量,课堂教学已非大学老师关注的核心所在,他们更多地关注自己的研究项目和发表论文。对于学生种种消极行为表现,部分教师视而不见。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衬下,高校教师依托电子展示系统,很容易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只“教书”不“育人”图得相安无事,更有甚者,“教书”亦不尽责。

师生消极行为在高校课堂上或显或隐地客观存在,原本严肃的研究和传递高深学问、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大学课堂上出现这样的情况,甚至被人见多不怪、漠视,着实让人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产生担忧。本研究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个案,以问卷、访谈和观察为主要调查方法,对课堂消极行为予以系统地研究,发掘其存在的深层次根源,探析其内在的脉络关系,寻求解决之道,建构应对策略。

一 大学生课堂消极行为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在与教务处督导组交谈的基础上,参照一般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相关文件和已有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资料,编制出《大学课堂教学情况调查问卷》,问题既包括学生的行为和学生“注意到”的老师行为两个方面。此次调查选取徐州工程学院7个专业、一至三年级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8份,回收率为92.7%。基本情况如表1。

问卷发放的时间在2015年5月底,距离开学已三个月时间,相关问题的回答均限定在“本学期是否发生过”,所获取信息能反映教学的常规状态。统计结果见表2。

本表所呈现的是频度在0.5以上的行为,即:三个月内该行为在半数以上的学生身上发生过。除此之外,本研究还考察了课堂上其它类型的消极行为,比如:应付作业、规避课堂点名、能自我意识的厌学情绪、不文明语气词使用、有意识的干扰行为、男女生之间的暧昧举止、与老师或同学发生冲突等若干消极行为,由于发生频度均小于0.5,与上表中所列出的行为相比较普遍性不强。此外由于个体对自我行为的感知和判断存在差异,因此作为一项研究只能取其统计学意义不追究具体细节。鉴于此,本研究取频度大于0.5的行为作为分析重点。

调查发现:“上课时与周围的同学聊天”所占比率最高,占总人数的83.1%,在进一步的分析中发现,这一现象与年级、性别、专业等都没有显著相关,说明这种现象在课堂上比较普遍。正襟危坐、恭恭敬敬、洗耳恭听老师讲课的情景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回想我们自己在上大学的时候,也有过上课说话的情况。今天我们身为教师,在各类会议上仍会和邻座的人私下交流。从心理学上我们知道,一堂课的时长超过了正常人的注意力跨度,学生无法保持持续注意,加上教师授课技巧和课程内容缺少趣味性,学生在课堂上转移注意力和邻座聊天便是可以理解的了。

“上课时使用或摆弄过手机”所占的比率仅次于“课堂上聊天”,占总人数的78%,说明在大学课堂中玩手机是普遍存在的。此现象与前一问题紧密相关,与邻座交谈属于显性行为,容易被老师发现,而玩手机则比较隐蔽,网络上有流传着各种“上课玩手机攻略”,狡黠的手段让人忍俊不禁,又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啦?”虽说“存在即合理”非通俗意义上的说法,更不能成为消极行为的依据,但“上课期间摆弄手机”如此普遍的现象仍值得我们去关注,它必然会成为当代课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除上述两类比较普遍的现象之外,教室里吃东西、课堂上看课外书报、睡觉等行为发生的频率也很高,见上表中的数据。但我们不能把问题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高等教育扩招之后学生的素质整体滑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从学生之外去寻找原因,并致力于创设适应当代大学生的课堂环境,为此本研究对教师的行为也给予有意识地关注,调查了学生所意识到教师的行为。

教师个体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问卷调查无法具体到某个人,因此问卷提问时采用整体提问的方式,以“被注意到”的程度作为教师消极行为的度量标准。不同的学生对老师的同一个行为感受也不同,比如:老师偶尔、短暂时间的上课迟到,同学们通常持理解并包容态度。但如果某个老师经常迟到,并被同学们“注意到”,则属于消极行为的范畴了。对于教师提前下课或放学,多数同学是非常喜欢的,但如果这种行为被学生们“注意到”并在内心深处认为“老师偷懒”,在被调查过程中自然会表露出来,自然属于教师消极行为的范畴。须知,无论学生对这类行为有何种感受,从教育的角度而言都是不被允许的。

排除学生感知方面的差异,“被注意到”还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它反映出行为的普遍性,如果教师的某类行为经常发生,学生自然会“被注意到”;另一方面它也反映出某类行为的负面影响力,某类行为虽不频繁发生,但造成较负面的影响,也会“被注意到”。比如,三个月的时间内,某老师发生过一次“生气并训斥学生”的行为,给学生造成一定的伤害,被学生“注意到”,在调查数据上可能会呈现出较大的“值”,此种情况下数值并不直接反映事件的普遍性,而是反映事件本身的负面影响力。概言之,“被注意到=普遍性×负面影响力”,这是我们在分析调查数据时必须明了的。

调查发现,教师“以考试作为手段给学生施加压力”比率最高为43.9%。我国有1300年的科举制教育史,废除科举百余年之后,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和庞大的人口基数,当代中国仍找不出比考试更合适的教育调控手段。以最保守的方式计算,一个学生从小学入学到大学毕业仅“期中、期末”需考64场;如果加上单元测验、摸底考试、竞赛、入学考试、考证等,平均每个学生约220场。“考试情结”深深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教育梦里。从生存的角度而言,教育已经异化为个体获取优质社会资源的竞争途径,其意义远远超越了个体本性自我绽放。大学老师所经历考试会更多,考研、考博、考职称、考出国等,所有的这些情节最终必然会影响到他的个体行为。

在高校里,每一个大学教师都明白学生的技能、素质、智慧比分数更重要,但在话语体系里、在操作层面上,仍解脱不了“考试”羁绊。授课时会无意识地暗示“这里很重要,经常被考到”,也常常以考试为课堂管理的筹码“不听话,没有平时成绩”,“和老师对抗,等到考试再算账”……从调查数据分析,学生对教师的这类行为给予的“关注度”比较高,但学校督导组人员反映这种情况并不明显。由此我们看出,教师本人也认为这种行为不合适,所以在督导组人员听课期间,不会以考试作为课堂管理的筹码,可以回避此类言行。

教师在课堂上“表达个人负面的情绪”的行为“被注意到”程度较高,占42.8%,排在第二。中国知识分子自古以来有针砭时弊的文化个性,现实中怨天尤人的更多。有些教师在学生面前总能把自己放在正义的角度,表现出愤世嫉俗、怀才不遇的姿态,逞一时口舌之快、博得学生之容颜赏悦。殊不知,随着同学们的成熟与阅历增加,他们会有自己判断世界的价值标准,教师的这类行为恰恰成了消解自身尊严的腐蚀剂。

教育信息技术的课堂应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轻了教师板书工作,但也随之产生了一些不恰当的应用,比如“上课时间播放与课程无关的视频”,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之下,非常乐于接受娱乐性信息,当老师给播放影视时通常会欢呼雀跃。此种情况下,老师并不能顺从学生的感官需要而浪费掉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类行为和“迟到与提前下课”都反映出老师的教学态度,二者在数据上非常接近分别是“32.4%”和“31.9%”,进一步分析发现二者具有强相关性,说明有一部分老师的“时间意识”不强,本质等同于“消极怠工”。高校教师职业需要高度的自律,用教师自己的话来说是“良心活”,没有监工实时地督促,对其工作的质与量的考虑也相对模糊,这都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

学校通常规定教师上课时候不能接听手机,校督导组人员也没有报告有教师接听手机的现象,但调查反映出有个别教师违反学校规定。多数大学生对老师上课使用手机表示理解,认为教师上课时候开着手机方便掌握上课时间,偶尔有个重要的电话接听一下,也可以理解。从教育的角度而言,上课不接听手机已超出“有效利用课堂时间”的范畴,更重要的在于给学生做出示范:克制欲望、严于律己。学习、工作通常需要人们“有意注意”,抵制各种可能带来愉悦感的刺激。当代,抵制信息诱惑是每个一个师生必备的基本素养,否则,即使不沉迷也会不自觉消耗掉原本精彩的生命。

调查中16.2%的学生反应“有老师在上课时候生气并训斥学生”。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事件,训斥行为涉及教师和学生双方,由于二者价值观、言行风格与情感体验方面差异,不同的人对“训斥”感受和判断也不同。一般而言,训斥虽然能获得短期的“效果”,但很难具有长远的教育意义,甚至可以引发潜在的矛盾冲突。教师若能追求“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之教育境界,“咆哮课堂”是大可不必的。

问卷中还涉及到教师上课时“抽烟”、“粗俗用语”、“不雅举止”、“惩罚性作业”等消极行为,反映均不明显,由此看出在高校教师在基本素养较高,在教学文化方面深受传统意识的影响,本文从教学文化的视角加以分析与解读。

二 师生消极行为成因解析与课堂文化重构

教学文化是教师们共享的信念和知识,其中信念指教师关于工作的“正确”方式以及对教学回报的看法,知识是指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方法。文化被喻为人类心灵的沉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方式。同样,教学行为会因教学文化变迁发生变革,从而形成新的教学形态,呈现出新的特质。因此,在教学中要考虑作为一种文化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与人们习惯的教育行为方式之间的适应问题。从教学文化视角解析师生消极行为的成因,结合时代特点重构教学文化是当代高等教育重要的课题。

(一)“桶——碗”之喻的教育意蕴与时代消解

“桶——碗”隐喻长期根植于教师的教学观念之中,意思是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需要有一桶水。它强调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必要储备,此隐喻将教师和学生分别看成了“倒水者”和“接水者”,受此意识的支配,教学活动通常以促进知识的“授递”为价值取向,因此“传道、授业、解惑”成为教师权威形象经典诠释。

在信息资源极其匮乏的古代,教师在传承文化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了最大的知识库,教师不必再承受储存知识之重负,从知识的承载者和权威者变成知识的诠释者和组织者。课堂上学生之间交头接耳的交谈或者用手机与网友聊天,其直接原因在于教师过多地陈述知识,没有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师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双方同样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倡导对话式的教学文化,并从生命关怀的高度来透视和设计教学,摒弃旧有的控制式教学文化。

此外,在我国教师长期以来还扮演着“辛勤的园丁”、“到死丝方尽的春蚕”、“成灰泪始干的蜡烛”等无私奉献的角色。在全球化背景下,人性觉醒是无法回避的历史潮流,生命的意义被重新界定,仍陈词滥调地强调奉献已无法触动人们的心灵。当身为院校领导的老同志们对着话筒高呼奉献之调时,年轻的教授们调侃其为“公社书记”。这种颠覆性改变对于习惯于保持传统的高等教育是一种阵痛,教师不再是园丁,学生不再是任人随意修剪花草,我们手头的“一桶水”更无法满足旺盛生命的需要,他们需要蓝天、河流和空气。高校教师首先是忙碌奔波于自己的职称或者学术之路上,这是社会价值体系框架为高教教师摆置的生存之道。真正触动大学教师倾心于教学的不是任何外界的机制,而是源自于个体证明自我存在的本能需要。换言之,学生对精彩授课的良好的回应给教师带来愉悦感是促使大学老师上好的主要原因。大学课堂不是“给予”的过程,而是师生在挽手相携相互成就自我的过程。“桶——碗”在信息洪流中倾覆,师生在知识海洋中畅游。

(二)“尊师重道”精神之祛魅与重塑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思想,这反应古人对知识的尊重、对智慧的渴求,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德高望重的学者,饱含待人处世的智慧,尽显人格操守的高贵,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自然是值得尊重的。试想,一个在课堂上唠叨满腹、抱怨社会的老师怎么可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有些教师在学术上止步,在课堂上自命清高,兜售着仅有的一点课程资本,在虚拟空间里发布一些貌似志趣高雅的词诗文赋或者蹩脚的书法,博得学生们的另类欣赏,聊以自慰。教师尊严不是职业赋予的权力,而是教学过程人格力量的自然体现。人们对事物的尊重源于对其价值的认可,只要能做出人类社会有益的事,无论何种职业都值得人们去尊重。今天,教师和所有其他行业的劳动者一样,只有实现被人们认可的价值,才可能获得社会(学生)的尊重,绝不应该以教师之名而自我为重。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告诉学生“人应该尊重自己,相信自己配的上最高尚的东西”,激发学生的自尊自爱自强之心。以为“自己是教师,学生就应该尊重”,这只是一个魅影,必须从教师的意识里彻底祛除。

教师拥有知识但绝不意味着比年轻的学子优秀,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年轻的个体都意味无限的潜力和未来,意大利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在《幼儿教育方法》一书提到“儿童是成人之父”,认为“来自儿童的智慧,一直是成人世界不至于完全堕落到混乱与黑暗的重要原因。”高等教育所面对的不是儿童,而是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但此思想依然有价值,大学生的创造性和生命力正逼近人生的巅峰,任何对学生的轻薄都是对自己过去的否定。对学生发怒、训斥学生,或者像九斤老太那样唠叨“一代不如一代喽”都是自身低能的表现。我们更应该把“尊师重道”视作社会赋予教师的殷切期待,而非教父手持的权杖。教师只有自身的“重”才能成就学生的“尊”,只有自己置身人间正道方可自言为师以教人。

(三)“经典”知识之时代解蔽

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凡著诸竹帛者皆为文章”,意思是凡是写在书上的都是文章(知识)。这种观点在信息时代已大打折扣,但教育系统内仍有一定的影响,不少教师还是以解说教材为主要授课内容,围绕教材内容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以完成对预设内容的讲解为教学任务,并以内容的记忆情况作为考核标准。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著诸竹帛”的“文章”实在太多,对信息的甄别日趋成为现代人们的重要的信息素养,仍以教材为经典知识蓝本加以讲授绝非大学教学的应有之举。

人们总是非常相信自己深层意识里的经验,高校老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会无意识地将个人在大学期间所接受的知识融入其中,而没有意识到此类知识对学生的意义,甚至认为那是经典知识,教学内容经年不变,甚至PPT上的日期都是以前的,拿过来直接使用。也难怪学生在课堂上看课程之外的报刊读物以缓解陈词滥调充耳之苦了。

知识是主体获得的与客观事物存在及变化内在规定性有关的系统化、组织化的信息。当知识被甄选进入教育系统时,教师有责任将其与时代使命和学生个体未来融入其中,使其成为时代主流价值负载物,成为学生人性绽放营养素,构成所谓“教学中的教育”。单纯的信息陈述不是教育,大学老师理应从知识论高度驾驭知识,以研究者的智慧推进经典知识的生成与演化,使课堂教学变成以知识为中介的师生自我意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过程。

(四)课堂“时空”之恪守与超越

空间的安排显示着身份的差别,比如机舱里的不同的位置价格不同,领导人出席会议的排列次序非常讲究。在人与空间的关系方面,中国人看重稳定,注重同一。中国的文化里有“面南背北”之类的词语、尊贵者有“居中而坐”的习惯,此类词语的本意已不在方位,更多的在表达其社会学含义。教室布局也暗含着空间的社会学意义,高高的讲台面对着秧田式排列的座位,身体在教室空间里的不同位置会影响到师生心理感受,如站在讲台上,教师会提高声调,学生则一再被提醒“再大点声,让大家都听到”。当学生被叫到讲台上发言时,声音自然会提高许多,坐在学生中间一个学生只是“1/N”,站在讲台上则为“1”。教师与学生个体间的交流不对等造成师生相互感知、信任和理解方面的差异。秧田式座位排列方式是静态的、稳定的空间形式抑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随着教育资源的丰富、多元文化的融合,固化的课堂空间结构日趋改观,圆桌式、小组式、吧台式、茶坊式、草坪座谈式等人性化组织方式越来越多。

从时间的维度上分析,师生也处在不对等关系上。几乎所有的会议,听众觉得枯燥漫长而发言者则滔滔不绝、自我感觉良好。课堂教学过程中此种现象更为普遍,许多实习教师备课内容都讲不完,就是因为主动表达者(教师)和被动接受者(学生)对时间的感知存在绝大多差异。如果教师不能充分地意识到师生时间感知的差异,一味按照自己对时间的感觉展开教学进程,则很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涣散,那么同桌之间闲聊、摆弄手机或者打瞌睡等消极行为自然也是在所难免。面对来自学生的消极反应,教师通常解读为时代的浮躁导致学生对知识的不重视,或者是独生子女的一代吃不得苦等等,引发教师职业倦怠,于是就出现上课给学生播放与课程无关的视频、抱怨社会、对学生发怒等现象。校园里漫步的白发教授、图书馆查阅资料的学者身影自身就是教育元素,师生之间的人际接触更是非常宝贵的教育资源,短短课堂教学更需要凝聚智慧与神性。随着时代的变迁,每一代人身上都汇聚着时代特有的文化基因,课堂教学是师生个体的自我发展成就在当下的表现和延续。和学生相比教师本人已渐渐老去,我们更应该主动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靠近学生,站在与学生对等的位置与之对话,以自己人生经验启迪新一代的智慧。

总之,对大学课堂消极行为的研究理应保持在教育的框架之内,违反校规、反社会恶习甚至违法行为已超越课堂教学的范畴。基于“性本善”“向善”的人性观,从重构与多元化时代相应的教学文化,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维度着手寻求解决之道,提倡逐步消解僵化的教育意识,以转化和改变课堂消极行为。

“存在即合理”不能为课堂消极行为辩护,教育的规训之属性要求教师深察学生各类行为的动机与意图,通过相互砥砺与协调,主动实现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师生是知识圣殿前的舞者,作为领舞者,教师理应把自我价值化为最优美的舞姿为智慧之神祭献,任何的懈怠与不恭都是对自我的否定与诋毁。

参考文献

[1]刘庆昌.教学文化的意义探寻[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8(2).

[2]万明钢,王平.教学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适应问题[J].

教育研究,2005(10).

[3]黑格尔.柏林大学的开讲辞˙小逻辑[M].重庆:重庆

大学出版社,2006.

[4]陈旭远.交往教学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5]韩琴,周宗奎,胡卫平.课堂互动的影响因素及教学启

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6).

[6]尹艳秋,叶绪江.主体间性教育对个人主体性教育的超

越[J].教育研究,2003(2).

[7]叶子,庞丽娟.试论师生互动模式形成的基本过程[J].教

篇5: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反思与重构

柴梅萍

摘 要: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重构能及时有效地吸引广大观众。而对文化意象作恰如其分的修润,能使译文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于观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某些文化意象的不等值,采用直译手法处之,会使观众难以认同。

篇6:与重构审查批捕方式的反思

张兆松

【摘要】逮捕是刑事诉讼中最为严厉的强制措施,现行的审查批捕程序完全是一种检察机关单方的职权行为,是一种行政化的审批程序。这种书面化、审批化、信息来源单一化的行政式的审批程序,其后果必然是程序神秘化、控辩失衡化、责任分散化。规范审查批捕行为,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健全审查逮捕权的监督制约机制,推进审查批捕方式的诉讼化改造,形成控(侦查部门,包括公安机关的侦查部门和检察机关的自侦部门)、辩(犯罪嫌疑人及其律师)、审(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部门)三方组合的诉讼格局,以确保行使审查逮捕权的检察官保持中立,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这项司法审查权。

刑事诉讼中的逮捕是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或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的,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逮捕作为刑事诉讼中最为严厉的强制措施,犹如一把“双刃剑”,准确适用逮捕可以有力地打击犯罪,对防止犯罪嫌疑人社会危险性,确保诉讼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不当适用则直接涉及到剥夺公民的人身自由,可能侵犯人权。

逮捕权是检察权的重要内容之一。九十年代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审查批捕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1998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关于完善人民检察院侦查工作内部制约机制的若干规定》,实行侦查工作与审查决定逮捕工作相分离,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在侦查中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的,一律由审查逮捕部门审查。200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侦监厅对审查逮捕工作方式进行改革,将《逮捕案件审查报告》和《逮捕案件审批表》整合为《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进一步简化了内部工作程序。2006年8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又颁布了《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质量标准(试行)》等。但总体而言,审查批捕制度改革迟缓,进展不大。伴随着司法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审查批捕制度改革应当引起高层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足够关注。

一、现行审查批捕方式的缺陷

现行的审查批捕程序完全是一种检察机关单方的职权行为,是一种行政化的审批程序。这种行政化的审批程序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一)审查方式的书面化。1999年1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第92条规定:“审查逮捕部门办理审查逮捕的案件,应当指定办案人员进行审查。办案人员应当审阅案卷材料,制作阅卷笔录,提出批准或者决定逮捕、不批准或者不予逮捕的意见„„。”检察机关批准或决定逮捕案件,审查批捕人员唯一需要做的是审阅侦查机关的案卷材料。

(二)犯罪嫌疑人不能充分介入审查批捕程序。在审查逮捕阶段,犯罪嫌疑人作为诉讼主体不仅不能主动地介入审查批捕程序,而且即便是被动地接受检察机关的讯问都成为问题。实务界对检察机关审查逮捕阶段能否讯问犯罪嫌疑人一直存有争议。有的认为,1998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联合颁布的《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应当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对报请批准逮捕的案件不另行侦查。”而讯问犯罪嫌疑人属于侦查行为,因此,检察机关在审查逮捕期间不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规则》第97条规定:“审查逮捕部门办理审查逮捕案件,不另行侦查。在审查批捕中如果认为报请批准逮捕的证据存有疑问的,可以复核有关证据,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但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前应当征求公安机关或者本院侦查部门的意见。”上述规定尽管肯定在审查批捕环节检察机关有权讯问犯罪嫌疑人,但这种讯问程序仍有不少缺陷,表现在:第一,在审查批捕中,只有在办案人员认为报请批准逮捕的证据存有疑问时,才可以讯问犯罪嫌疑人。而且审查逮捕中的讯问限于核实案件的事实与证据,没有规定检察机关必须去了解掌握与“逮捕必要性”的相关信息。这显然不利于检察机关全面评估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危险性。第二,对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要求除部分案件规定是“应当”外,其他的案件只是“可以”。第三,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讯问前应当征求侦查机关的意见。也就是说,如果侦查机关不同意讯问,审查逮捕部门则不能讯问。由于存在以上

缺陷,当前审查逮捕工作中,检察办案人员对绝大多数案件不提讯犯罪嫌疑人,即便是提审犯罪嫌疑人,其目的也是为了复核有关证据,而不是为了听取犯罪嫌疑人对逮捕的意见。

(三)辩护律师不能充分介入审查批捕程序。根据刑事诉讼法第96条规定,在侦查阶段,受委托的律师有权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情况,律师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在审查批捕阶段,律师基本上不能介入审查批捕程序。律师既无阅卷权,也无调查取证权,难以从检察机关或通过自身的调查了解掌握有关案件及嫌疑人应否逮捕的任何信息。

(四)被害人不能介入审查批捕程序。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82条虽然赋予被害人以当事人的法律地位,但在进行具体权利分配时,并未赋予被害人享有与其当事人身份相应的权利保障。在审查批捕阶段,被害人连基本的知情权都没有。如现行法律没有规定,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批准逮捕决定应当告知被害人。侦查阶段被害人知情权的缺失,导致其无法通过法定途径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以及犯罪嫌疑人是否被采取逮捕强制措施。

(五)审查批捕检察官地位不中立,追诉色彩浓厚。《规则》第103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办理审查逮捕案件,发现应当逮捕而公安机关未提请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的,应当建议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如果公安机关不提请批准逮捕的理由不能成立的,人民检察院也可以直接作出逮捕决定,送达公安机关执行。”根据这一规定,各级检察机关在审查批捕中都可以直接自行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而且都把它作为侦查监督部门考核加分的主要内容。在2003年至2007年间,全国检察机关对应当逮捕而未提请逮捕,直接决定追加逮捕的达63500人,[1]2008年这一数字达到20703人。[2]这种规定和做法混淆了检察官和警察的角色,使检察机关集申请权、决定权于一身,丧失了其应有的中立性,也不符合权力监督原理。《规则》第92条甚至还强调规定:“审查逮捕部门办理审查逮捕案件,不能直接提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措施的意见。”该解释的出发点实质上是为了限制不批捕的适用。

(六)审查决定的审批化。刑事诉讼法第6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由检察长决定。重大案件应当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规则》第92条规定,审查批捕案件由办案人提出批准或者决定逮捕、不批准或者不予逮捕的意见,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请检察长批准或者决定;重大案件应当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这种由办案人承办、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决定的审查逮捕办案程序,完全是一种内部行政式的审批程序,而不是诉讼程序。其后果是定审分离,审者不定,定者不审,办案责任难以分清。

由此可见,现行的审查批捕程序还不具有“诉讼”的形态,而完全是一种超职权主义的、行政化的单方面追诉活动。检察机关批准或决定逮捕一般只是进行书面审查,并不是必须听取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的意见,更不用听取被害人的意见。梅利曼教授指出,“诉讼权利的不平等以及书面程序的秘密性,往往容易形成专制暴虐制度的危险”。[3]这种书面化、审批化、信息来源单一化的行政式的审批程序,其后果必然是程序神秘化、控辩失衡化、责任分散化。

鉴于检察机关的审查逮捕权存在种种弊端,不少学者认为,应将逮捕权交由审判机关行使。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我国宪法第37条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刑事诉讼法第59条规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从上述规定看,人民检察院具有逮捕的批准权和决定权,而人民法院只享有逮捕决定权。因此,将逮捕决定权改由法院行使,违背宪法规定。司法改革必须遵守合法性原则。合法性是法治的基本要求,改革的各项措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认真总结过去十年司法改革的经验教训,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制度的改革是难以一步到位的。从长远看,人民法院对逮捕案件享有司法审查权具有合理性和正当性。但在我国现行条件下,把批捕权全部归属于法院,既不合法,也不符合渐进性改革的思路。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9条第3款规定:“任何因刑事指控被逮捕或拘禁的人,应被迅速带见法官或其他经法律授权行使司法权力的官员。”公约在提及“司法权力”时采用了“judicial

power”的用语。从逻辑上看,“其他经法律授权行使司法权力的官员”显然是排除法官的,这就意味着在法官之外还有其他人可以行使司法权。联合国《保护所有遭受任何形式拘留或监禁的人的原则》第9条规定:“逮捕、拘留某人或调查该案的当局只应行使法律授予他们的权力,此项权力的行使应受司法当局或其他当局的复核。”《欧洲人权公约》第5条第3款规定:“依照本条第1款第3项的规定而被逮捕或拘留的任何人,应立即送交法官或其他经法律授权行使司法权的官员,并应有权在合理的时间内受审或在审判前释放。”《美洲人权公约》第7条第5款规定:“应将被拘留的任何人迅速提交法官或其他经法律认可的行使司法权的官员,该人有权在一段合理时间内受到审判或予以释放而不妨碍诉讼的继续。对该人可予以保释以保证该人出庭受审。”从上述国际人权公约规定看,“其他经法律授权行使司法权力的官员”都有权行使逮捕权。因为这些官员是独立于实施逮捕和拘禁的机构,他们可以用不偏不倚的态度审查决定的合法性,以及以客观的态度审查是否有充足的理由继续进行拘禁。我国的法院和检察院都是国家的司法机关。在目前的宪政体制下,逮捕权仍由检察机关行使,具有合法性、合理性和正当性。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如果检察机关对批捕权的行使仍墨守现状,采用行政化的审批程序,既不符合权力制约原则,也不符合司法改革的精神,还会遭致社会各界和学者更多的诟病。笔者建议,检察机关应当加快推进审查批捕程序的诉讼化改造,这既是实现批捕程序科学化的需要,也是回应质疑,确保拥有批捕权正当性的应对之策。

二、构建审查批捕程序诉讼化的基本途径

基于检察机关对逮捕的审查应属于司法审查的本质特点,通过诉讼程序是实现司法审查的基本途径。诉讼的构成必须具备控方(原告)、承控方(被告)、听讼方(审理)等三个基本条件,检察机关只有在听取诉讼双方的意见后,才能对逮捕的合法性作出判断和决定。司法程序具有被动性、公开透明性、多方参与性和亲历性等基本特征。而在我国现行审查批捕程序中,只有控方(侦查机关)和承控方(犯罪嫌疑人),审查批捕部门作为严格意义上的听讼方还没有形成。这种缺乏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滥用。因此,审查批捕程序的改革必须从权力制约入手,通过司法权的介入以形成对控诉权的限制。

规范审查批捕行为,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健全审查逮捕权的监督制约机制,推进审查批捕方式的诉讼化改造,形成控(侦查部门,包括公安机关的侦查部门和检察机关的自侦部门)、辩(犯罪嫌疑人及其律师)、审(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部门)三方组合的诉讼格局,以确保行使审查逮捕权的检察官保持中立,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这项司法审查权。改革逮捕制度,必须建立抗辩式的审查批捕模式,要让逮捕的决定者获取更多的、更全面的信息,以便更好地判断是否具有逮捕的必要性,是否有必要羁押,可否可以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非羁押性措施,做到兼听则明、居中裁决。

(一)取消审查批捕检察官直接追捕犯罪嫌疑人的权力

《规则》第103条赋予了审查批捕检察官直接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权力。这一规定混淆了检察官和警察的角色,不符合权力监督原理,应予修改。审查批捕人员要遵循告诉受理原则,对逮捕的司法审查程序仍由侦查机关提请而启动。侦查机关认为需要逮捕被控人的,应提出申请连同侦查收集的证据材料,移送检察机关审查。对于公安机关应当提请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而没有提请逮捕的,或逮捕后没有及时执行的,检察机关应当通过“说明不报捕(执行)理由通知书”等形式,进行程序上的监督,而不能自行决定逮捕后直接通知公安机关执行。

(二)明确审查批捕阶段必须讯问犯罪嫌疑人

联合国《保护所有遭受任何形式拘留或监禁的人的原则》第11条规定:“任何人如未及时得到司法当局或其他当局审问的有效机会,不应予以拘留。被拘留人应有权为自己辩护或依法由律师协助辩护。”赋予犯罪嫌疑人申辩权有利于改变审查结构上的单向性,有利于形成犯罪嫌疑人与检察机关之间的诉讼制衡关系,从而增强对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护。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目的,一是为了核实证据;二是为了听取犯罪嫌疑人的申辩意见,并进而审查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社会危险性,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是否可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三是为了审查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是否存在刑讯逼供、诱供等违法行为。为此,在相关的司法解释中应当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审查逮捕时必须讯问犯罪嫌疑人。同时,在《规则》中应增加规定:公安机关在提请批捕或检察机关自侦部门在移送审查逮捕意见时,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向

审查逮捕部门提出不予逮捕的意见;犯罪嫌疑人有权在审查决定、批准逮捕中口头陈述不受逮捕的理由,检察机关应当记录或者保存在卷。

(三)赋予受委托的律师在审查批捕阶段的介入权

2008年6月1日新的《律师法》开始实施。这部曾被视为着力解决律师“会见难”、“阅卷难”、“调查取证难”痼疾,充分体现人权保护等先进司法理念的新法,由于与《刑事诉讼法》规定不一,导致司法机关和律师在实际工作中认识不一,难以执行,律师们所期盼的会见、阅卷、调查取证三大权力,仍然行使艰难。笔者认为,保障律师审查批捕阶段的介入权必须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1、切实落实律师的会见交流权。新《律师法》第3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受委托的律师凭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有权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了解有关案件情况。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监听。”根据这一规定,受聘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只要凭“三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即可,无需经过侦查机关批准;而且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时,侦查机关不得以任何方式(包括派人在场、使用监听设备等)进行监听。显然,这一规定是对《刑事诉讼法》“批准”及“在场”制度的突破,它意味着律师在侦查阶段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不再受侦查机关的任何限制,也不受时间、次数的限制。这对于保障律师在侦查阶段及时与在押犯罪嫌疑人进行会见交流,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2、赋予律师享有申请收集、调取、保全证据的权利。新《律师法》第35条规定:“受委托的律师根据案情的需要,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律师自行调查取证的,凭律师执业证书和律师事务所证明,可以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查与承办法律事务有关的情况。”这一规定取消了《刑事诉讼法》第37条关于辩护律师调查取证要经过检察院、法院“许可”以及被害人、证人“同意”的规定。据此,不少同志认为,律师在侦查阶段取得了调查取证权。[4]笔者认为,从本条前后两款的关系来看,并没有明确授权律师在侦查阶段调查取证,甚至没有授权律师申请侦查机关调查取证权,就此而言,它与刑事诉讼法第37条并没有本质区别。为了保证受委托的律师在审查批捕阶段的介入权,笔者建议赋予律师在侦查阶段享有申请收集、调取、保全证据的权利。同时,基于代理申诉、控告 的需要,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不构成犯罪的事实及遭受刑讯逼供的事实进行必要的调查取证。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并代理申诉、控告。既然代理申诉、控告,就须有一定的事实和法律根据。因此,在代理申诉、控告过程中,律师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不构成犯罪的理由(诸如不在犯罪现场、不够刑事责任年龄、患有精神病或等属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进行调查取证。

3、赋予律师侦查阶段的阅卷权。新《律师法》在刑事诉讼法第36条规定的基础上,增加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和复制“案卷材料”,这是法律赋予律师案件知情权的一个重要突破。这一规定基本上使公诉人和辩护人在审查起诉阶段有了同等的阅卷权。但新《律师法》仍没有规定在审查批捕阶段享有阅卷权。为了较好地发挥律师在审查批捕阶段的应有作用,建议赋予律师享有一定的阅卷权,即受委托的律师享有查阅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笔录、诉讼文书和鉴定意见的权利。

(四)赋予被害人参与审查逮捕程序的权利

检察机关的不批准逮捕决定与被害人的权益保护息息相关。在被害人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一旦检察机关认定没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或根据现有证据不能认定构成犯罪,不仅不能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而且被害人也难以获得民事赔偿。而在无逮捕必要的案件中,作出无逮捕必要的决定也会对被害人权益产生影响。因此,在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时,应当给予被害人以充分的发达意见的程序参与权。笔者建议:

1、被害人在审查批捕阶段有聘请律师的权利。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立案侦查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即将现行的被害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时间由审查阶段提前到侦查阶段。

2、赋予被害人在审查批捕阶段有陈述和发表意见的权利。

(五)建立审查批捕公开听证程序

当前对批捕阶段设置听证程序存在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建立批捕听证程序,是保障人权的需要。[5]另一种观点认为,听证式审查逮捕方式在当下不具有可行性,理由是:

1、资源的限制,尤其是警察资源的限制。按照听证式审查的制度设计,提请逮捕的一方必须出席由审查方主持的听证会,阐述逮捕的理由与证据条件,这在目前的司法资源状况下将遇到极大的困境,并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2、我国法定逮

捕条件不适合听证式审查短时间内作出决定的制度惯例。

3、从现阶段犯罪嫌疑人的素质、接受律师帮助状况以及公安机关与犯罪嫌疑人实际掌握的案件信息量来看,我国并不具备听证式审查逮捕的实质性条件。[6]笔者认为,增设批捕听证程序能给予各方充分表达意志的机会,形成各方对逮捕过程的更为有效的参与和监督,实现对检察机关逮捕决定权的监督和公民权利的保护,有利于维护司法机关公正、民主的形象。其意义表现在:

1、有利于检察机关听取各方意见,保证逮捕决定的合理性。听证制度中的公开、辩论原则有助于帮助检察人员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对证据材料进行详细地甄别,可以帮助检察机关做出合理的决定,防止少数司法人员因个人主观上的原因和自身对案件理解上的偏差而出现做出错误决定的情况。

2、有利于对检察机关逮捕决定权进行有效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在听证的基础上做出决定,是听证制度的重要内涵。通过公开听证的形式,让决定机关公开自己的事实认定、决定理由和根据,让当事人进行“面对面”的质证和辩论,这是一种有效的监督制约形式。

根据批捕程序应当具有诉讼形态的程序要求,批捕听证程序应当体现诉讼中的三方主体参与,即控辩双方加上居中裁决的中立机构。控方是提请批捕的侦查人员,辩方是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中立的裁决者是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部门人员。被害人及其委托的代理人可以参与批捕听证程序。笔者把批捕听证程序具体设计如下:

1、逮捕听证程序的主体。逮捕听证程序应当体现诉讼中的三方构造,即控辩双方加上居中裁判的中立机构。控方是提请采取逮捕强制措施的侦查人员或检察人员;辩方是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中立的裁判方由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部门人员担任。在必要时双方还可以传唤证人、鉴定人到场。对于有被害人的,允许被害人及其委托的诉讼代理人参加。

2、逮捕听证程序的阶段设计。公开听证程序举行时,由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部门主持召开,听证双方当事人到场参加。首先是由决定采取强制措施的控方陈述其作出决定的理由;其次,由控方承担举证责任,提交证据证明采取逮捕措施的必要性与合理性;然后,由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就控方提出的证据同控方展开质证,双方可以就逮捕措施的适用及相关证据发表意见,并可以相互辩论;再次,由中立的裁判方在听取双方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有关证据进行评议;最后,根据评议的结果作出适用逮捕程序是否合法与必要的决定。对于控方证据足以证明有必要采取逮捕措施的予以支持,对于不足以证明其必要性的作出解除拘留或逮捕的决定。

(六)建立逮捕理由书面说明制度

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对被逮捕和羁押的人必须告知逮捕、羁押的理由以及不利于他的任何控告。”犯罪嫌疑人应当享有被告知逮捕、羁押理由的权利。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根据情况分别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对于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不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说明理由,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同时通知公安机关。”上述规定强调对于不批准逮捕的,检察机关要说明理由。近年不少检察机关推行“法律监督说理”机制探索。其中不捕说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如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检察院从2004年就开展了以不捕说理为重要内容的侦查监督工作机制改革。从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该院审查作出不予逮捕决定共111件143人,其中无罪不批准逮捕的30人,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批准逮捕的74人,构成犯罪无逮捕必要的39人。对于该院作出的不予逮捕决定,公安机关提请复议、复核仅1件(该件经宁波市人民检察院复核维持了原不予逮捕决定)。[7]这说明不捕说理制度有效保证了案件质量。既然不捕要向公安机关说明理由,那么相应地建立逮捕理由书面说明制度更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七)赋予被捕人申请复议、复核的权利

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9条第4项规定“被羁押者,无论是因受到刑事指控被拘禁,或者是受到行政性拘留,皆有权启动法律程序,即向司法机关对羁押的合法性提出异议,如果该羁押被认为非法,则被羁押者应被释放”。《保护所有遭受任何形式拘留或监禁的人的原则》第32条规定“被羁押者随时都可以提起对拘禁的异议的权利,还应允许律师或家庭成员代表被拘禁者启动这一程序,司法机关不仅应审查羁押程序的合法性,尤应审查拘禁的原因及必要性,这一程序应尽可能简单并迅速地进行,应只需极少的花费或者根本不须任何费用来启动这一程序”。对羁押提出异议有利于防止不必要的羁押。我国刑事讼诉法第70条规定,公安机关认为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有错误的,可以要求复议。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该条确认了不批准逮捕决定存在错误的可能,那么,批准逮捕决定同样存在错误的可能,且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其合法权利更应当予以有效保护。因此,要求复议、复核的权利不应成为公安机关的特权。笔者建议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对检察机关采取的逮捕决定不服时,有权向作出决定的机关申请复议,检察机关应当及时(可考虑在其接到复议申请的5日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书面答复申请人;如对复议决定仍不服,有权向作出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检察机关提请复核,上一级检察机关应当立即复核,并及时作出是否变更的决定,复核决定为终局决定。

(八)增设被害人对不逮捕决定的知情权和申诉权

为了保护被害人的合法知情权,检察机关应当将不批准逮捕决定通知被害人,同时,应明确赋予被害人对不批准逮捕决定的申诉权。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作为诉讼当事人一方,与案件的最终处理结果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法律虽然规定检察机关作出不批捕决定后,公安机关可依法复议和复核,但在司法实务中,公检两部门多为内部相互协调处理,复议和复核案件的比率极低。如果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应告知被害人不批准逮捕理由,作为关心案件处理结果的被害人,认为案件不批捕不符合法律规定,就会行使自己的申诉权来启动监督程序,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不仅使检察机关的执法活动置于被害人的监督之下,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办案的社会效果,维护社会稳定。

篇7: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反思与重构

西方曾有实验证明:没有电视,人们几乎无法生活下去。其实质是电视文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力。8月份有关媒体报道:“电视塔烧了,俄罗斯痛了”:540米高的莫斯科奥斯坦基塔电视塔失火给莫斯科地区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且不说别的,仅广播电视中断,就使1500万莫斯科人无法收看电视。没有电视的日字怎么过?且看俄罗斯人的内心“独白”:“我发现,没有电视,好像我们突然与世隔绝了一样。”“没有了电视,我的生活突然出现了一块空白。”“电视是我唯一负担得起的消费。我不知道这么长时间看不到它,我怎么过得下去。”“如果无电视可看的情况继续下去,人们会十分烦恼。”一位妇女按捺不住情绪,竟然因为看不上电视而痛哭失声。可见,人们对于电视的依赖已达了到很深的地步。

有关资料表明,统计至206月30日,我国电视机的拥有量已达3・1亿台(占总人口的1/4还多);有线电视用户达8000万户,占全球第一;“村村通”计划正在加快。广播电视依然是中国广大百姓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至年8月,电视界制播分离政策出台仅仅一年光景,我国民间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数量比国有电视台多出2倍以上;2000年10月底的上海电视节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国际电视节之一,来自世界上46个国家和地区的660多家电视、电影、制作、发行和广告公司的3000多位中外来宾相聚上海,出席电视节的各项活动。影视节目争奇斗妍、让人耳目一新,影视器械令人目不暇接。电视的文化产业意识正在形成,电视的生态环境正从整体上得到优化,与大众社会文化的心理距离越来越接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青岛、大连、南京、苏州等有线电视台已实验开通高速接入国际互联网、计算机网、视频点播、可视电话、音频点播、网上购物、电话、电视会议等等。作为工具的电视媒体,将会继续深入地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服务;作为文化的`电视节目内容,将继续与科学知识一起,改变人们的意识、观念,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二、互联网文化的发展及对社会文化的碰击

当大部分人还陶醉在电视“荧屏大餐”前时,互联网却铺天盖地、迎面袭来。互联网从推出、发展、壮大,仅“炒炸”了4、5年的时间,就把在传统媒体和电视媒体前的年轻人拉走了大部分,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最快的信息源头在网络”,“聊天室让年轻人留恋忘返”,“不上网,不聊天,已无言与伙伴交流 ”......急速又自然形成的“互联网文化”如直泻的飞流,正有力地击打着年轻人的心灵,并以她的 “新、奇、异”诱惑着年轻一代。互联网正在使世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

但是,互联网毕竟只是一个载体,互联网内容的真实、内容的多寡、内容受欢迎的程度等是互联网进一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由于低估和忽视了互联网文化的人文影响力,当互联网在全球“无孔不入”时、聊天室的“隐形”(不是面对面交谈的远程实时对话)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不假思索、不负责任”、“亦正亦幻、难以识别”、“视若无睹、置若罔闻”,在那里,“骗人无所顾忌,不惜伪装自己”,有时候聊天室几乎成了“谎言家的集中营”。“好奇”、“新鲜”、“刺激”使得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上网“成隐”。 聊天室已使少数“意志薄弱者”“神志不清者”,做出了没有公德、不利家庭、不利社会的行动。少数学生则终日沉腼于互联网,而对学习无精打采(有调查表明:住大学城集体宿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明显好于住公寓的学生)。2000年11月初,美国因特网儿童周公布:美国9-17岁的学生有2/3不看电视而是热衷上网遨游,75%以上的学生喜欢在计算机屏幕前消磨时光,特别喜欢聊天,而不喜欢看电视。这种状况也已在我国现露,网上的“新鲜内容”很多,很容易吸引注意,导致精神萎靡不振,学习精力分散。有关部门应该看到:学生盲目上网浏览,会比“放学不准时回家”的现象更严重! “用眼睛思维的一代人”很容易接受新事物,寻求新刺激,并企图继续制定互联网的游戏规则。可以说,几十年构筑的传统封闭的教育“围墙”,在“一夜之间”几乎有“墙塌地裂”之势。无论从眼前还是长远看,互联网的文化传播影响是极大的,现在已经到了必须把她作为一门独立的文化来认识和重视的时候了。

三、网络文化与电视文化的碰击和重构

作为技术的互联网“破坏”了传统产业的结构,促进了社会资产重组,创立了产业结构的新格局,并将继续对社会作出贡献,有人因此说,作为工具性的互联网是最具创新力的“破坏者”。互联网作用于社会的另一面是她的内容――作为传播介质的互联网文化也“破坏”了传统文化的格局、文化习俗和意识形态。事实上,互联网因的发散性使她的文化“自由”和“不可收敛”,电视媒体的可控性则使得电视文化显得传统和保守。互联网的到来不仅打破了已经稳定的多种传媒的结构格局,也打破了相对稳定的文化平衡。“传统的、线性的、自甘束缚的”电视思维方式遭到严重碰击,现行的社会结构、社会文化及至人们的习俗都将不得不重新调整和定位,这也许是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本应经历的一次“新陈代谢”。

互联网媒体一经出现在信息社会之中,就显示出他的无比的威力,新媒体以全新的方式、样式和内容夺走了屏幕前一大批观众,尤其是年轻的和有文化的观众。其实,一种新媒体所以会对社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自有他优秀的和受人喜爱的突出之处:如媒体自身的潜能、潜伏在大众中的某种欲望等。但是从目前看,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还大大落后于她的发展速度,对于由她带来的冲击力和破坏力的认识还显得“迟钝和茫然”。新兴的互联网媒体还不是十全十美:互联网上的聊天室给人以“愉悦”也给了人“虚伪”;大千世界什么人都有,广交朋友让人开心,但却无法了解对方的真情与实意;电子邮件快捷便利,但 “见信如见人”的手书家信没有了;网络求助曾救助了一位患了重病的大学生,但网民的冷漠也使人意志薄弱、精神不振;网络是一种服务、她便利高效,但目前服务项目不完善,而且花费太高、安全性差......现在是“窄带互联网”阶段,两三年后“宽带互联网”就会被推出,那时候完全可能出现另一种景象。

由互联网构造的网络化是全球化的重要标志,全球化又给人类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能率,尤其是人的个体意识大大增强,但全球经济发展的联动性更加明显,全球文化发展的渗透性更加突出。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研究并关注转型期的社会道德和社会教育问题,如在分析社会的变化、流动、均衡、结构、分层和社会发展模式等问题的基础上,研究并建立“社会预警制度”、及时疏导和化解社会矛盾,充分利用互联网文化和电视文化给予社会发展的积极经验,避免在社会转型期中可能出现的“动荡”现象,使我们的社会能在稳定的轨道中和谐发展。

社会需要物质文明,也需要精神文明。文化需要建立、需要认同、需要传播、观念形成需要过程。如同报纸和杂志的关系一样,相信互联网媒体、电视媒体、其他媒体及其文化是可以共存共容的,也应该是共存共容的。

电视与互联网的比较

类别电视互联网内容的传播形式

 

内容的制作风格

内容的信息载体

语言文化特点

对文化语言的要求

对内容的接收工具(目前)

交互能力

可控性

影响对象(目前)

影响度/影响面

特点(教育方面)

政府参与度(目前)

内容的可信度

传播特点

工具性特点

操作特点卫星、有线和无线网络

严格

以图像为主,辅以解说

影视艺术语言

严格规范视听语言

电视机

正在完善(等待数字化)

对不同年龄均具影响

很大/很大

传统、线性

实时、真实记录、传播一次过(等待数字化后改进)

大众化

易有线网络(目前)

严格与自由

以文字为主、图片

大众文化语言

自由发挥、难以规范

计算机

具较强交互能力

(发达地区)青少年、知识界

很深/可能会更大

自由、自主、发散

稍逊

实时稍逊、评价即时、信息量大、可随时查阅

比较专业

(对目前而言)有一定要求

Abstract: The appearance of Internet media knocks against traditional media, and especially against TV media greatly. Its influence has been on many aspects such as technologies contained, society structure, society culture, society equilibrium and development.

In general, the word of “civilization” refers to a kind of invisible quality form when a society reaches the comparative superior grade, knowledge, civilization, cultural or historical relics and so on. “Civilization” refers to the sum of substance and spirit wealth created by mankind during the course of society development, which particularly indicate spirit wealth, e.g. Literature, Art, Education, and Science. On the contrary, based on the substance wealth, the cohesiveness of the society spirit would pus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development ahead.

TV civilization was brilliant not long before, yet it is untimely to say that TV civilization is out-of-date. As a kind of society form, the civilization built by Internet is just shifting human society contact and society living fashion deeply. It is affirmative that Internet has been cultivated the society civilization value. Internet civilization is exactly becoming an important symbol of global trend. However, digital technology not only promotes the developing and growing of Internet rapidly, but also improves TV technology at high speed in the same way.

The paper deems that in the face of favorable circumstances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we should see clearly that it gives all kinds of media with the same existing chance; an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effect upon society during the time of shifting.

In information society, Internet possess incomparable power. As an implement of the project of “digital city”, digital information and Internet have gradually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citizen’s daily life. The citizens have been familiar with electronic office, electronic commerce, society insurance system, Internet shopping, network conference, network learning, which are the physical foundations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civilization. It is frequently heard of “the most quick source of information is Internet”, and “chatting room make the youth be reluctant to leave”. Also, it is reported that the main crowd of surfing Internet are the youth, they each own at least one or two e-mail box even more; establish their own game rules on the Internet; use the tongue which only could be understood among themselves. However, it isn’t perfect in every way in current period. One of disappointing truth is that Internet be deemed all pervasive, invisible, (for example, in chatting rooms) which make relationship among people without due consider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Additionally, the fresh and incentive nature of Internet cause young boys and girls to addict in surfing Internet, in other words, students surf Internet and explore blandly, which is more serious than running away home when after-school.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on civilization communication have reached the degree that Internet should be recognized and emphasized as one kind of independent civilization, otherwise, it would bring us endless trouble.

Furthermore, the paper deems that we should discriminat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Internet civilization, and proposed to set up a set of society alarming system. Based on that system we can give advice to and reconcile the society problem. Through making good use of positive experience culminated from Internet civilization and TV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we could avoid impossible turbulence during the course of society shifting. Only by this, we could improve our society advancement stably and harmonically. TV media will keep its previous predominance continuously because it is punctual, real, immediate and authoritative. While Internet can provide big amount of information, inspect repeatedly and reviewed easily, which could make up for the disadvantage of TV. Since they have their own features and civilization connotation, the TV media and Internet media should be compatible and co-existed for a long time.

篇8:学校教师文化反思与重构

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体组成部分, 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特定工作中一系列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实践能力的总和。教师文化内隐在教育者的内心, 对受教育者起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又外显于校风、教风, 渗透进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 直接左右教育教学的进程。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文化这种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就是最关键的突破口。

虽然诸多人认为,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但事实上,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发展, 一所学校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知识技能, 将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可以说, 如果一个学校有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 那么这个学校的安全、管理、教学成果、教学特色等都不是问题。有人这么概括说, “教师的特长决定学校的特色, 教师的能力决定学生的成绩, 教师的责任决定学校的平安, 教师的理念决定学校的发展, 教师的素养决定学生的文化, 教师的幸福决定学校的和谐, 教师的成功决定学校的成功!”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深化课程改革,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先要从教师文化发展抓起。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 更是课堂中的权威。因此大多数教师都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空间内, 他们独自完成教学任务, 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实践的不断展开, 引发了对教育者的一系列追问与反思, 教师文化的缺失问题受到许多有识之士的关注。一些学校教师文化缺失常见的四大现象是:

1.师资队伍良莠不齐, 老年化严重, 梯队结构不合理, 教师观念陈旧, 教师的工作行为不作为等。

2.教师群体学习氛围不浓, 很多教师只读教学辅导书籍, 不读本专业的专著, 涉猎的知识面相当狭窄, 所认知的水平层次和时代要求不符, 只重复事务性的东西, 造成教学语言、态度等非常单调。“唯书”“唯师”“封闭”“趋同”便成为教师文化的主流。

3.教学研究意识淡薄, 学校缺乏省思机制。教师没有沉下心思考, 没有聚焦教学中的问题, 没有推究教与学中背后的原因、教学方式、教育方法等, 解决办法简单粗暴或随意不作为, 造成问题越堆越多, 教学质量每况愈下。

4.校本培训不足, 大多教师没有走出校门去学习, 缺乏参加高水平的专业培训的经历, 专家引领不足。仅任务性地参加市区硬性教研活动, 与他校、外地教师交流较少, 与其他学科教研交流极少。教师处于不主动、不快乐的学习状态。

针对上述教师文化缺失现象, 笔者以为, 教师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 没有教师文化深层次的支持, 任何教师发展和教育革新都将是灵魂匮乏的短视行为。教师文化作为教育革新的重要支柱和推动力, 在学校文化发展过程中, 教师文化的重构势在必行。

教师文化重构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1.学校领导应该成为学校教师文化建构的精神领袖。学校的灵魂是文化, 要实现教师文化的重构, 其最佳途径还是人的思想的改变, 人是“思想的沉淀”。学校文化是由学校领导者倡导而创建的, 全体学校成员共同参与建构的一种理念、行为风格、精神和境界。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每个校长应该想办法把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 并持之以恒地努力实施, 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一名好的校长除了要充当先进教育思想的实践者和探索者外, 还要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不懈地组织教师进行不断学习, 启发指导教师形成共同的教育价值观, 树立共同愿景, 不断扩大追随者队伍, 构建优秀团队, 将共同理想的强烈支持者培养成骨干, 形成自己学校特色的教师文化。

2.加强制度建设是教师文化发展的保证。学校制度是一系列约束和激励机制, 是大家共同遵守的规范及行动指南。它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学校利益相关者, 即能够共享学校教育资源和利益的个人和团体。学校制度建设宜通过制度建设使各类教育力量形成整体合力, 共同作用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科研、师资培训、班级管理、学生管理、教师考核评价及绩效工资、职称晋升等方面, 建立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有利学校发展的管理制度, 使管理制度作为教师文化发展的动力系统, 并对学校品牌形成强大的支持力和推动力, 从而保证了学校文化的整体性与教师文化的和谐发展。

3.开展多元反思活动来是提升教师文化的途径。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认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首先是教师自身实践的反思, 其次是学校同事的相互研修。”教师的反思主要包括: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效率、备课质量、教学艺术与学习方式的反思。华东师大冯大鸣教授认为, 很多教师缺乏系统的教学反思。他提出三度反思策略:一度反思今天的课堂教学有哪些心得?还有哪些问题还未解决好?可能会潜伏哪些问题?二度反思对学生学习阶段性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列出重点问题解决的议程。三度反思课标为何长期不能达成?原因何在?解决问题和改进质量应当建立怎样的策略系统与方法系统?通过多元反思来促进教师文化形成, 使教师文化与学校文化有机融合, 养成大胆尝试, 主动反思的探究习惯, 并在不断的反思中提升自我, 完善自我, 使每位教师在学校都能得到发展, 最终成长为一位名师。

4.营造学习氛围, 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 打造学习型的教师文化。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读书, 不读书的教师只能当庸师。教师的成长是一个积累和坚持的过程。只教书而不读书, 只能成为一个有经验的教书匠。而通过读书, 可以领会时代发展的要求, 确立现代教育观念, 学习别人的教学或管理经验, 形成新型的教育观念, 尽快进入教师角色。以书为师, 对教师是一种补充和滋养, 对书的消化和吸收, 能使教师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学校教师形成这样的文化气场, 只有通过读书, 才能博采众长, 才能深入理解自己的职业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形成美好的人生观和事业观。一个充满学习智慧的教师文化群体, 必定能精通自己从事的专业, 以自己力所能及、游刃有余的能力和水平, 去引导学生创新学习, 追求人生理想, 实现自我。

5.校本课题研究是学校教师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加强校本课题研究, 通过聚焦研究, 不断推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进, 让教师处于思考状态中, 避免教师职业倦怠。校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增强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它以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的实际问题为基本点, 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为着眼点, 以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切入点, 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提升为生长点。有效开展校本课题研究, 通过聚焦研究, 对于深度推进教师文化发展, 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 组织校本培训, 组建教研共同体, 实行联校教研和集体主题研讨。解读课程标准, 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 观看优秀教师上课教学录像, 开展教学观摩, 引进消化“先学后教, 主动学习”模式, 推广“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和月月清”等教学活动, 注重课堂教学对教师文化建设的渗透作用, 形成优质的学校文化氛围。

6.给教师搭建各种发展平台, 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 是教师文化重构的重要一环。原清华大学梅贻奇校长言:“大学者, 非大厦之谓也, 乃大师之谓也。”我们认为每个教师素质提高一小步, 学生素质将提高一大步。学校可以开展“比学”“比教”“比研”等比赛活动, 组织开展“优秀教学案评比活动”“片段说课比赛”“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主题班会活动大赛”“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等活动。通过构建教师多元展示平台, 引领导教师专业发展, 实现教师内涵发展、学生和谐发展、学校跨越发展。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了教育质量。有怎样的老师就有怎样的学生。给教师搭建各种发展平台, 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 也就是给学生创造多元发展的平台, 进而成为学生技能增长的空间, 达到师生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的通畅效果。

上一篇:病理生理学6页附答案下一篇:理想点亮人生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