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决定职业定位

2024-06-02

性格决定职业定位(精选6篇)

篇1:性格决定职业定位

性格决定职业定位

我们从呀呀学语时,就被灌输要学会讨人喜欢、学会怎样被别人认可,长大后,我们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自觉不自觉地似乎都是为了讨别人喜欢、为了被社会接纳和认可,以至到现在我们弄不清哪些是社会化的我、哪些是真实的我。当我们对现在的工作越来越厌烦、越来越感觉不适应时,我们又重新思考:“我是谁?”本来我们以为对自己、对前途很清晰,现在却感到越来越迷茫,越来越感觉到在社会的滚滚洪流中迷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

印象最深、影响最广泛的包括我们读的小学课本中写的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现在连一些老一辈的学者都扼腕叹息的是——爱迪生的话当年被人为地去掉了后半句,以至误导了多少学子呀!这后半句是:“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爱迪生的这句话是1929年2月11日爱迪生82岁生日时,在记者招待会上说的。当时也有记者解释成“关键是努力”,为了消除这一误解,爱迪生后来进一步解释说:“如果拥有百分之一的灵感,可以引发更高一级的智慧,经过努力,就能够结出硕果。如果没有灵感,再努力也是白搭。”

这样教育的目的是好的,主要是为了勉励我们青年人勤奋努力。同时,为什么铁棒一定要磨成针呢?社会需要针,难道就不需要铁棒吗?我们天生是不一样的,你是“铁棒”我是“针”,你和我一样有用武之地,你当一流“铁棒”,我当一流“针”,为什么一定要让“铁棒” 变成“针”去做“针”的事情呢?这几年流行成功是靠70%的人际关系和30%的能力的成功学理论之后,许多人似乎茅塞顿开,好象找到了制胜的法宝,又拿出了中国人愚公移山的精神,刻苦磨练并试图改变自己的性格,以便建立广泛而又牢靠的人际关系。所以你看书店里厚黑学呀、如何讨好上司、笼络下属之类的书琳琅满目。

中国还有一个非常深刻的古训:“一个人是命中注定的”或者说是“天注定的”、“性格决定命运”。我们认为它是宿命论。其实它是几千年来祖祖辈辈用鲜血和汗水总结出来的,只是我们一直不明白其深奥之处。

正如我们经常分析某某演员扮演一个角色很成功的原因,是因为演员的性格特质与角色很相似、是本色演员一样,职业成功的秘诀也是做本色演员。做本色演员得心应手,容易成功;做非本色演员很辛苦,不容易成功。

职业定位就是在社会分工的大舞台上确定能扮演我自己的角色:符合本我,不用经常戴着面具去迎合工作的需要,甚至可以张扬自己的个性,并最多地用到我习惯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做本色演员,就是要“做回我自己”。

篇2:性格决定职业定位

我们从呀呀学语时,就被灌输要学会讨人喜欢、学会怎样被别人认可,长大后,我们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自觉不自觉地似乎都是为了讨别人喜欢、为了被社会接纳和认可,以至到现在我们弄不清哪些是社会化的我、哪些是真实的我,当我们对现在的工作越来越厌烦、越来越感觉不适应时,我们又重新思考:“我是谁?”本来我们以为对自己、对前途很清晰,现在却感到越来越迷茫,越来越感觉到在社会的滚滚洪流中迷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

人们常说:一个人放对了地方就是人才,放错了地方就变成蠢才。这是成功第一定律的生动阐述。

这是个非常简单明了的道理,但很多人就是不重视,脑子里没有这个概念!

这是我们几千年传统教育的结果。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只要刻苦努力就能成功。

印象最深、影响最广泛的包括我们读的小学课本中写的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现在连一些老一辈的学者都扼腕叹息的是——爱迪生的话当年被人为地去掉了后半句,以至误导了多少学子呀!这后半句是:“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爱迪生的这句话是1929年2月11日爱迪生82岁生日时,在记者招待会上说的。当时也有记者解释成“关键是努力”,为了消除这一误解,爱迪生后来进一步解释说:“如果拥有百分之一的灵感,可以引发更高一级的智慧,经过努力,就能够结出硕果。如果没有灵感,再努力也是白搭。”

这样教育的目的是好的,主要是为了勉励我们青年人勤奋努力。

同时,为什么铁棒一定要磨成针呢?社会需要针,难道就不需要铁棒吗?我们天生是不一样的,你是“铁棒”我是“针”,你和我一样有用武之地,你当一流“铁棒”,我当一流“针”,为什么一定要让“铁棒” 变成“针”去做“针”的事情呢?

这几年流行成功是靠70%的人际关系和30%的能力的成功学理论之后,许多人似乎茅塞顿开,好象找到了制胜的`法宝,又拿出了中国人愚公移山的精神,刻苦磨练并试图改变自己的性格,以便建立广泛而又牢靠的人际关系,

所以你看书店里厚黑学呀、如何讨好上司、笼络下属之类的书琳琅满目。

难道我们忘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千年古训吗!最终结果将会证明这一切的努力都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中国还有一个非常深刻的古训:“一个人是命中注定的”或者说是“天注定的”、“性格决定命运”。我们认为它是宿命论。其实它是几千年来祖祖辈辈用鲜血和汗水总结出来的,只是我们一直不明白其深奥之处。

我们认为你的性格决定你的职业定位,决定你从事什么职业成功的机会大、从事什么职业成功的机会小。

正如我们经常分析某某演员扮演一个角色很成功的原因,是因为演员的性格特质与角色很相似、是本色演员一样,职业成功的秘诀也是做本色演员。做本色演员得心应手,容易成功;做非本色演员很辛苦,不容易成功。

篇3:家庭氛围决定孩子的性格

1.家庭氛围应该轻松、温馨、民主、自由, 不要专制、蛮横、高压、独裁。想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的家长请注意:如果你在孩子面前强势, 孩子就会形成服从型的性格;如果你在家里是一头狮子, 你的孩子就会成为一只绵羊;当你盛年, 孩子会崇拜你的智力、见识, 甚至是体力;但当你暮年衰弱, 而孩子强盛之后, 他很可能会反抗你、抛弃你;你要孩子必须听你的, 就意味着你给孩子画了一个框, 以后无论孩子怎么发展, 都不会比这个框更大, 而一个人最应该追求的, 不正是人生的可能性吗?

2.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平等的, 都有自己的尊严。很多父母认为“小屁孩”什么都不懂, 不能给他太多尊重, 否则, 孩子会养成桀骜不驯的性格, 会不好管教, 这是一个特别大的误区。当你充分尊重孩子的时候, 恰恰是赢得孩子真正尊重的开始。不要以为孩子看不见、听不到, 你的这些一言一行, 都深深地镌刻在孩子的心中了。不要以为你看到的就是孩子的真实面貌———当孩子走出你的“势力范围”, 和其他人在一起的时候, 你试着悄悄观察一下, 那才是孩子的真实性格———而这个性格, 很多时候都是从你那里拷贝来的。

3.尊重孩子的性格差异, 尊重科学的成长规律, 营造良好的环境。无数教育实践证明,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 如果有生动、充满活力、令人愉快的体验, 最容易学会、最容易记住。那么, 我们为什么还要盯着孩子的作业本, 一道题没做对就大吼大叫、施以重压呢?这样的环境下, 孩子的性格养成、学习能力怎能有良性发展呢?所以, 家长要做的, 不是陪孩子写作业, 而是陪孩子玩游戏;不是训斥孩子不听话, 而是倾听孩子的心声;不是撕碎孩子的考卷, 而是陪孩子阅读;不是逼孩子成才, 而是给孩子成长的时间。

篇4:性格决定你做什么职业

A、你真是面面俱到而且真聪明

B、你真是活泼大方

C、你的品味真好,你总是打扮的漂漂亮亮呀

D、你真是温柔呀

分析:

A、选“你真是面面俱到而且真聪明”

热情、感动型——你是一个能明明白白表示自己好恶的人,因为你从不忌讳谈论自己的情感,所以在别人眼中你是个热情家。对于自己渴望的事物会积极去努力争取,越难达成越想去完成,不喜欢因循老套的生活方式,若从事自营事业或是自由业,定能如鱼得水般快乐。

B、选“你真是活泼大方”

慬慎、安全型——是一个平常常有不切实际发言的人,可是当事情发生须做决定却又表现相当保守的人,但是,会忠实努力去完成被交代的任务,在公司及家中会得长辈喜爱,绝不会为了自己的意见去反抗长辈。

C、选“你的品味真好,你总是打扮的漂漂亮亮呀”

反抗、叛逆型——当你被人指使去做事时,决不会好好去完成。非常讨厌一般大众化,在创造上非常有才华,对于自己认为对的事,决不轻易放弃,会战斗到底。

D、选“你真是温柔呀”

篇5:性格决定命运

-------读《水浒传》有感

(高新区金桥小学杨旺芝)

[关键词]林冲性格形象命运

[内容摘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性格又决定命运。林冲的身份、性格,使他沿着忠君守法、忍让求安的思路一直走下去。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好人的一忍再忍,换来的是恶人的一逼再逼。在一个接一个的打击迫害中,林冲的反抗性格逐步发展和增强,直至“风雪山神庙”这一回中,达到高潮,发生了突变,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终于挣脱了逆来顺受、忍辱求生的思想绳索,走上了造反、起义的道路。

优秀古典小说《水浒传》,在我国人民群众中流传甚广,影响深远。只要是阅读过《水浒传》的人,就知道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写了一百单八将,个个有其独特的形象,个个有其独特的性格,可谓栩栩如生,夺人耳目。林冲、李逵、阮氏三雄、武松、鲁智深、石秀、杨雄、张顺、卢俊义、花荣、晁盖等人的形象,在读者的心目中永放光彩!在灿若群星的“梁山泊”英雄形象中,林冲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一个。豹子头林冲,是施耐庵笔下最能体现《水浒》精神内核的代表人物。林冲形象在文学画廊里的卓然矗立,为一部《水浒》的家喻户晓进而成为世界文学名著,立下了不朽之功。

《水浒传》的一百单八条好汉中,林冲是一个出场次数较多的角色。林冲一出场,就有许多让人羡慕的地方。一是有一副威武的相貌,“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二是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三是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娘子张氏,美丽贤淑,二人十分恩爱。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性格又决定命运。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不算低的社会地位,加上优厚的俸给、温暖和美的小康家庭等多种社会因素,使他对封建统治者和自身的前途存在幻想,虽然他武艺高强,对“屈存在小人之下”也有一腔怨愤,却养成了他逆来顺受、忍辱妥协的性格,这种性格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长期的生活方式养成的。而这种性格的形成,对林冲这个人物的命运,的确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先让我们看看林冲的性格是怎样变化的。

一、林冲性格变化历程

请看作者在小说中是如何描写林冲的故事,从而表现人物的性格,展示其命运的。小说从林妻烧香被高衙内调戏开始,到后来林冲遭受陷害发配沧州,最后逼上梁山,是《水浒传》的一条非常显眼的主线笔墨。围绕林冲本人发生的那些重大事件,像“误入白虎堂”(第六回)、“刺配沧州道”(第七回)、“火烧草料场”(第九回)“水寨大并火”(第十九回)等都是小说的一条主线安排。我们读者通常通过这个特殊人物的不幸遭遇,理解宋徽宗时期“奸人当道”、“冤狱丛生”的社会政治状况,同时,也明确了一个道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性格又决定命运。林冲的性格变化经历了一番曲折的过程。

应该说,《水浒传》并不是人们期待中的英雄反抗的悲剧,而是真正的中国封建社会制度下人性的悲剧,是关于中国人人性的悲剧,是一部揭示性格决定命运的小说。这部作品深刻地解剖了中国政治文化思想与国人性格中的某些特质,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国的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是用很多的人的痛苦换来的。” [1]这恐怕是这部作品构成伟大魅力 1的地方。读者们一般都把林冲看作是个命运多舛的英雄豪杰,尤其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水浒传》撰改原著剧情,加拍了梁山好汉大败官军,生擒高俅后林冲怒杀仇人未果,最终气得吐血而亡的情节,使其多少具有了些许英雄气质。我们无从得知电视剧编辑制作者撰改此小说情节的真正意图,但按照原著本意,林冲是一定会接受招安的,即使他的妻子、丈人全家为高俅所害,包括他自己被高俅逼上梁山。因为身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的“豹子头”林冲虽然武艺高人一等,但是性格决定命运!林冲的身份、性格,使他沿着忠君守法、忍让求安的思路一直走下去。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好人的一忍再忍,换来的是恶人的一逼再逼。我们可以从小说中看到,从林妻烧香被高衙内调戏开始,林冲的命运就发生了变化。在爱妻遭调戏的奇耻大辱面前,职任八十万禁军教头,英名远播的林冲,居然咽下了一腔愤恨,不敢打,且阻拦鲁智深去追。当陆谦设计调开林冲,妄图让高衙内引诱凌辱林冲妻子时,林冲把一腔愤怒全部倾泄到陆谦身上,仍然避免触及“本管高太尉”,但从他拿了尖刀,追寻陆谦的激烈行动中,可以看出林冲反抗性格的缓慢发展过程。后来,他在陆谦与高衙内进一步的阴谋迫害下,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遇险野猪林、火烧草料场、火并王伦,在一个接一个的打击迫害中,林冲的反抗性格逐步发展和增强。但林冲骨子里主导的是软弱无力的奴性,人性中缺乏的恰恰就是英雄气质。林冲不是真正的英雄,从某种意义上说,《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们最初聚义以及最后忠义的种种表现,只是那个时代里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关系互动的产物。而且,作者集中笔墨刻画的是在此环境中许多个体人物的各种变化着的悲剧性表现,因此我觉得作者施耐庵想深入探讨的是那个时代中国人人性深处的某些东西。作者就是想通过人物的经历来塑造人物的性格,揭示人物的命运,达到彰显作品的主题的目的。

林冲思想性格上这种矛盾斗争,在“风雪山神庙”这一回中,达到高潮,发生突变,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终于挣脱了逆来顺受、忍辱求生的思想绳索,反抗性高度升华,走上了造反、起义的道路。

二 林冲的形象与《水浒传》塑造人物的艺术

那么林冲的性格到底有哪些特点呢,从中可以看现《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什么艺术呢?从《水浒传》小说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林冲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而《水浒传》塑造人物的艺术,就在于作者把人物置身于现实生活中,而不是像《三国演义》那样,人物脸谱化,性格是已经定了的,然后按照这个模式去写人物的活动。《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看不出他们的出身遭遇、具体的生活环境等有什么关系,因而带有定型化的特点,如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生来就很聪明,曹操生来就奸诈,关云长生来就义薄云天,而《水浒传》则不同,从《水浒传》塑造人物的艺术可以看出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

一般的小说,要充分地理想化的写一个正面人物,往往一开始就要写他的优点。但是《水浒传》不一样,一出场就写他的弱点,写他性格里边的弱点,不好的一面,就是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下面我从几个方面粗浅地分析一下林冲的“忍”性,相应产生的命运结果,及人物塑造的艺术特点。

“忍”之一: 林妻在岳庙烧香还愿,遭高衙内调戏,林冲赶到,准备问罪。小说是这样描写的:“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时,认得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内。„„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

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在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实属奇耻大辱,是不能忍受的。所以他非常气愤地去了。“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非常值得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一般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内心世界的动作描写,这是很高妙的一笔。所以小说写林冲怒气未消,知道以后,扳过来,先自手软了。但是“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

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在这个时候,林冲的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的性格占了上风,他强忍下了这口气。小说在这里写得非常好,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活动。职任八十万禁军教头,英名远播的林冲,居然咽下了一腔盛怒,不但自已不敢打,甚至阻拦鲁智深去追打高衙内,说是:“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

林冲与鲁智深此时的比较:鲁智深就不买账,鲁智深有一段话是响当当的,跟林冲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去了”。一个是忍辱怕事;一个是疾恶如仇。一个是自己受侮辱、受压迫不敢反抗;一个是看见自己的朋友受压迫,就不能忍受,这两个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的性格,给林冲及其家人带来的命运是悲惨的,直接导致了以后一连串的针对林冲和林妻的事件发生。

“忍”之二:接下来还是写林冲想苟安,忍。但想苟安也不能苟安,想忍也忍不下去,逆来顺受并不能解脱林冲的困境。所以小说接着写高衙内又收买了陆谦,林冲受陆虞侯之邀饮酒,席间叹气说道:“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 显然,面对高衙内调戏妻子一事,林冲此时的想法是虽然我武艺高强,但是因为未能遇上英明的主人而委曲求全于高俅这个小混混起家的太尉之下,所以才受了如此羞辱。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我得遇明主,凌驾于他人之上,根本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也不会受这样的窝囊气。这也是林冲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的性格的典型流露,他想保住自己的地位,想保住自己现有的生活,如果得遇明主的话,这一切就不成问题,生活和妻子都不会受到影响。可惜的是陆谦这个混蛋,不顾友情,出卖朋友,一边与林冲喝酒,一边设计把林冲的妻子骗到他家里面楼上。林妻再次遭到高衙内的调戏。好在使女一路寻找,让林冲得知真相,林冲“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径直奔到樊楼,前去找陆虞侯”。他拿起这个解腕尖刀不是去找高衙内,而是去找陆谦。他把咽下去的一腔愤怒,全部倾泻到无耻走狗陆谦身上。林冲也只是气恨陆谦出卖朋友,设计邀请自己出去喝酒,为高衙内做帮凶,因此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寻他问罪,当日搜寻未得后又在他门前等了一晚,却没有胆量直接去找真正的罪魁祸首高衙内算帐。请看下面的描写:

娘子劝道:“我又不曾被他骗了,你休得胡做。”林冲道:“叵耐这陆谦畜生厮赶着称兄称弟,你也来骗我!只怕不撞见高衙内,也管着他头面。”

也就说,林冲已经开始反抗了,但是他反抗的程度和范围十分有限。其实他应该先去找高衙内,这里大概有两个意思。第一,还是怕高衙内,不敢惹他。前面说了,权且饶他这一次。这是第二次了,他又忍让了,这也是他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的性格的再次体现;第二,这是写林冲重义。就是说陆谦是林冲的结义兄弟,背信弃义,不讲义气的人林冲是最痛恨的。讲义气是林冲性格当中非常美好的东西,很宝贵的东西。这是他以后能够转变,而且转变以后革命性非常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里也有重义气的表现,一开头写到林冲被诬陷下狱,刺配沧州,患难中于街头巧遇故人李小二,作者顺笔交待了林冲在东京时曾救助过他,使李小二免遭官司,还为他赔了钱财,又接济他路费。这一简短的插叙,既表现了林冲扶危济困的性格特征,又使李小二夫妇感恩戴德的行为显得合情合理。林冲告诉李小二“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对自己遭受统治者陷害的冤情,讲述中含有怨意,但更多流露出的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由此可见,林冲此时的思想性格,还没有完全摆脱忍辱负重、听天由命的软弱的一面。他心中仍旧抱有刑满释放、重获生路的愿望。林冲还对李小二说:“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这淡淡的一句话,分量却不轻:它表明扶危济困的英雄林冲,身在危难之中,依然不顾自身的苦难,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贵品质。

所以,林冲既有忍辱负重、听天由命的软弱的性格,也有重情重义的美好品质。

“忍”之三:林冲发配沧州以后,还是忍,还是忍辱负重。小说这里写得非常精彩,这是最关键的一幕。林冲遭陷害发配沧州前,临行前主动向其丈人提出休妻。读者以为林冲是有情有义的好男子,害怕自己坐牢误了娘子的大好青春。请看他对妻子的表白:“为是林冲年灾月厄,遭这场屈事。今去沧州,生死不保。诚恐误了娘子青春,今已写下几字在此,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行招嫁,莫为林冲误了贤妻。” 其实不然,这番话语全属虚情假意。真实的心理又是什么呢?请看他对老丈人的一番表白:

林冲执手对丈人说:“泰山在上,年灾月厄,撞了高衙内,吃了一屈官司。今日有句话说,上禀泰山。自蒙泰山错爱,将令爱嫁事小人,已经三载,不曾有半些儿差池。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面红面赤,半点相争。今小人遭这场屈事,配去沧州,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稳,诚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况兼青春年少,休为林冲误了前程,却是林冲自行主张,非他人逼迫,小人今日就高邻在此,明白立纸休书,任从改嫁,并无争执。如此,林冲去得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

遇见高衙内“先自手软了”,气恨陆谦出卖朋友时发狠所说的“只怕不撞见高衙内,也照管着他头面”,这是典型的遭遇强权不敢争锋,逢着弱势就地欺凌的林冲式语言。鲁迅先生说得好:“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2]林冲面对主子高衙内和帮凶陆谦的不同态度和做法,哪里还能算是英雄的作为?这还不算什么,最后一句“如此,林冲去得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才是最关键的实词。林冲为了保命,不惜接受最极限的屈辱,将妻子休出去。真是极度的自私和卑贱!这个人物哪里还有丈夫气概?一切人性的光辉荡然无存,在此惟有蝼蚁小民的忍辱偷生。他说出了这一句,其他的都是虚词了。所以,后面林娘子哭着质问:“丈夫!我不曾有半些儿点污,如何把我休了?”,就显得十分的可怜。此刻的林冲,保住自己的小命要紧,连自尊都不敢要了,还考虑什么休妻的理由呢?这个弱女子应该质问林冲,为什么能够承受这样的屈辱?但结果是林娘子哭昏了过去。

也许读者要问,也有可能是林冲恐自身不保,言不由衷地故意说出此绝情之话,希望借此断绝夫妻往日恩情,以求保全妻眷吗?不是,这是他的忍辱负重、听天由命的软弱的性格决定了的。他临走之前写了一封休书。这纸休书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写出林冲的善良,他替妻子考虑得很周到;另一方面也写出他能忍的性格,也天真幼稚。你以为写了一纸休书以后高衙内就不来了?你以为休妻嫁与别人,高衙内就不来了?照样来。所以这些地方,一方面写出他的善良,引起读者对他的同情,另一方面,引起读者对于罪恶势力的更加憎恨。同时,写出了林冲“忍”的性格,这样做不但救不了自己的妻子,也险些害了自己的性命!

在林冲妻子被调戏一事上,我们来看其结拜义兄鲁智深的态度。林冲在岳庙才喝退高衙内,刚刚结拜的大哥鲁智深便提了铁禅杖,引着二三十个破落户抢入庙来。两人见面后的第一句“我来帮你厮打。”表明了这位义兄的率真可爱,急公好义的好汉豪情。当他被林冲劝回后一句“但有事时,便来唤洒家与你去。”张显着人物不畏强权,勇于斗争的英雄气概。后来林冲刺配沧州,鲁智深一路暗中护送,直至野猪林救险,作者在这几章为我们刻画了一位迥然不同于林冲奴性形象的高大人物。他待人处事刚直无畏,粗中有细,拳打天下不平事,与林冲见妻子受辱出手时的犹豫思量,忍辱求全的表现有着极其鲜明的对比。鲁智深之所以无所畏惧,源于他无欲则刚的人性。经略府提辖做得,五台山和大相国寺的和尚当得,二龙山上草落得,梁山步军头领干得,花和尚鲁智深本着逢名利无所求、遇强权无所畏的人生态度,在认识到“满朝文武,多是奸佞,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缀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的基础上,仍然能仗义出手,锄强扶弱,不惜身计,在他并不自由的人生道路上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人性的张扬。

“忍”之四:在刺配去沧州牢城的路上,堂堂八十万禁军教头,竟被押监他的两个差人董超、薛霸,折磨得死去活来,连一声厉害的话都不敢讲。这两个家伙用烫水让他洗脚,他

们反而骂道:“只见罪人伏侍公人,那曾有公人伏侍罪人?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却不是好心不得好报!”连读者都不能忍了,他还是“忍”,因为他想忍气吞声,苦撑苦熬到刑满释放,或遇大赦,回东京去仍旧当他的禁军教头,夫妻团圆。在离开东京时,岳父张教头对林冲说:“今日权且去沧州躲灾避难,早晚天可怜见,放你回来时,依旧夫妻完聚。”这也是林冲心里要说的话。人们常说“无欲则刚”,林冲一旦有了这个念头,一只猛虎也会变成兔子,这就是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遭受什么样的命运。

后来走到野猪林,就是董超、薛霸受高俅、高衙内之托付要杀害林冲的地方。到这个时候了,而林冲一点都没想到可能要杀他(武松到飞云浦就已想到差人要杀他),你要捆就捆吧。换成另外的人,像鲁智深也好、李逵也好,在这种情景下绝不会这样说。鲁智深救下了他,要杀两个公人,林冲极力阻挡,说“非干他们两个的事”。这两个鬼魅似的东西,虽然是受高俅、陆谦的收买差遣,但也是高俅的爪牙和帮凶,为什么不该杀?这时他还是忍,不想反抗。说穿了,林冲是想为自己日后回东京留一条路,所以一忍再忍,忍常人之不可忍。这种性格,必然导致高俅会有下一步的行动,你会忍,就让你一直忍到死,还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忍”之五:

到沧州牢营不久,由于有柴进的书信,牢城的管营和差拨对他十分照顾,让他去看管天王堂,“这是营中第一样省力气的勾当,早晚只烧香扫地便了”。不久林冲又得李小二夫妇的百般照顾,“因此林冲得店小二家来往,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林冲于是也就安心地住下来,舒舒服服过日子,只等着有一天遇赦,便回东京去。然而高俅仍不放过他,派陆谦、富安来沧州谋害他。他从李小二口中得知来了几个“尴尬人”,于是买了一把解腕尖刀,街上寻了几日不着,“心下且自慢了”,又“忍”过去了;沧州牢营安排他到草料场,这是个阴谋,林冲浑然不知,还打算“待天晴到城中唤个泥水匠修补”,“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还以为给他一个好的差事,到那儿去过得比较安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性格又决定命运。正是因为林冲有着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随遇而安的心理,所以,他就不会去怀疑高俅等人,会一直与他这个小人纠缠到底,也就决定了他会作这样的苟安打算,还存有一线回到东京的希望。最后火烧草料场,林冲侥幸没有被烧死,可是回东京的路却被烧断了,这一线希望也随草料场的燃烧而灰飞烟灭!这就是陆谦几个人在山神庙门外所说的:“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还说要把他的骨头拣回去到高俅那儿去领赏。这时林冲满腔怒火一下子爆发出来,打开山神庙的门,像一头狂怒的狮子,大喝一声:“泼贼哪里去!”陆谦等三人“都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在正义面前,邪恶势力竟是如此不堪一击。林冲先是用花枪将富安搠死,后来又一刀杀了差拨。剩下陆谦,诡辩他是奉命而为,与他不相干。小说写道:

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虞侯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

林冲这样杀人报仇,手段是残忍了一些,可是设身处地为林冲想一想:好好的一个家庭,顶天立地的一个禁军教头,被高俅和陆谦迫害得家破人亡,夫妻离散,他不该用这么严厉的手段来惩罚仇人吗?只有这个时候,林冲才完成了他性格上的转变,不再是一个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的懦弱形象,而是一个敢于反抗的英雄形象,由此就实现了彻底地转变。

由此可见《水浒传》的人物性格,与其出身、环境、遭遇都有血肉联系,因而随着人物生活环境和遭遇的变化而变化;在描写人物时也有了比较丰富的细节。林冲性格的特点及其转变,写得这样有根有据、合情合理、真实自然,就是因为这种思想性格是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的。人物性格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又在现实生活的矛盾斗争中发展变化。这是《水浒传》人物描写的高明之处,也是突出的现实主义艺术成就。

三、林冲的形象与《水浒传》的主题

林冲的性格转变与他的一系列遭遇有关,从任何方面看,像林冲这种人都是不会造反的。他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他出场的穿着打扮所体现的身份、风度,说明了他是一个有相当地位的人物。他有一个年轻美貌的妻子,日子过得很美满、很幸福。这就跟没有家室,没有财产“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鲁智深截然不同。所以,他的性格也与鲁智深截然不同。林冲性格特点是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安分”是指他安于封建等级制度所规定他的社会角色,他不想投机钻营往上爬,更不想改变现存社会等级秩序,他只求在现存社会等级秩序中维持他的也许是令人羡慕的家庭生活。他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非军中指挥官,品级不高,也没有什么实权。他娶妻尚未得子,岳父也只是一个教头,婚姻门当户对,是一个小康家庭。他很满足,为了保住这种平平常常的小家庭生活,决不招惹是非,是非招惹到他,他宁愿躲避退让,即使受欺侮也要逆来顺受,委曲以求小家之全。林冲走的道路是非常艰苦,林冲走了一个很漫长的、很艰苦的道路。作者写林冲的转变,它是有很多伏笔,譬如说他和陆谦是好朋友、结义兄弟,但是后来陆谦害他了,那么他就曾经跟陆谦讲:“贤弟不知,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也就说,就是他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之下,满腔不平之气。这个满腔不平之气,就是林冲能够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最后实现了思想转变,造反上山的基础。他虽然是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个中级军官,但是他一出场就是被压迫的。所以虽然是统治阶级里边的人物,但是他所处的地位和广大被压迫的人民群众有相通之处,这是他能够转变的一个基础。林冲能忍,宽容了压迫他、侮辱他的人,但是他的对手可没有放过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那个社会的黑暗势力、罪恶势力,不断地向他紧逼而来,所以他非常不满的胸中,有一腔不平之气的。因此,作者写他反抗,已经超越了个人的复仇,而是升华为一个社会阶级的反抗!他武艺高强,既没有鲁智深的豪侠之气,也没有李逵的反叛精神,他只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良民,这种良民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如果不是高俅逼他至绝境,他一定会像他的岳父一样安安稳稳和默默无闻地过一辈子,决不会落草为寇。

林冲在奔往梁山的途中,在朱贵酒店的粉墙上写了一首诗: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

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

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

他年若得志,威震泰山东。

这首诗概括了一个朝廷命官被逼上梁山的原因和经过,显示了林冲丢掉幻想以后激发出来的反抗精神,回荡着一股悲壮的英雄气。

其实,千百年来,大多数中国人都是这样生活过来的,即使是被压在最底层,如果不是略无生机,也不会铤而走险,去甘冒“大逆不道”的罪名。正因为如此,林冲的性格就很有中国国民的代表性。

《水浒传》最深刻、最本质的内容,是揭露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黑暗现实,而这种揭露是通过一系列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的形象生动的英雄人物来实现的。尤其是林冲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围绕他所发生的一连串故事,成为“官逼民反”的代表和象征。按照常理,像林冲这种人,是不会造反的。本不会造反的人,却偏偏要铤而走险,上了梁山,这就是《水浒传》表现“官逼民反”这一重大主题的艺术技艺。

参考资料:

[1]鲁迅:《老调子已经唱完》,《鲁迅选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42页。

[2]鲁迅:《杂感》,《鲁迅选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73页。

[3]《草莽英雄的悲壮人生——《水浒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5月第10次印刷。

宋老师的话:

文章大体可以了,只是“二 林冲的形象与《水浒传》塑造文物的艺术”这部分要稍微精简一点,而且要避免与第一部分重复,有些内容可以放在第一部分中去,要明确指出小说采用什么艺术手法塑造了林冲这个人物,然后进行分析。一是把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二是注重个性化的情节与细节的描写,从而展示人物独特的个性。三是注意描写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由于内容有变化,所以文章的“内容摘要”要重写,文章的标题是否可改为“浅析《水浒传》中的林冲形象”似乎更为妥当一点,“内容摘要”在前,“关键词”在后,顺序不要错了。

篇6:性格决定命运作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是书写着怎样的年华?是有多少的才情?是有多少的英雄?是有多少的决绝果断?是有多少的英雄逝去?

是的,这个时代就是三国鼎立的时代。这段年华,就是三国演绎出的美丽。

《三国演义》, 就是描绘出这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的一本书。在我读完之后,很多想法由感而生,也就是在这读的过程中,让我领悟了很多东西, 似乎在阅读中,将我的思想升华了、、、

在这其中有一位不得不说的大人物。‘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就出自于他 ——曹操之口。从这句话也不难看出,曹操是一个善于猜忌,自私,心胸狭隘的人 也就是这种性格,使他成为一代枭雄。但却尽遭别人的追杀与唾骂。但在这谩骂之中,却也不能磨灭他的英才。官渡一战中,以少数兵力打败袁绍,这不就是他军事谋略与才华的所在么?在吕韦,郭嘉死时,曹操为其痛心,哭泣,这不也正是表明了他对人才的看重么?但是猜忌,自私,狭隘却终是铸就了一代枭雄。而非英雄。曹操的一生似乎在教会着我什么,为人不要过于猜忌,过于残暴,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而与他性格相反,却在看重人才这方面相同的就是刘备。 刘备的个性很是温和,对待别人也很是仁义 这种性格与曹操正好相反,曹操猜忌暴躁,刘备仁义温和。刘备在政治上也布施仁政,广罗人才,也正是他的仁义,使得聚集到他门下的人才个个都很忠心,为他卖命,为他打天下,这也是使他的势力稳步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刘备使我认识到为人的仁义很是重要,只有这样,别人才会心甘情愿的与你合作,从心底真正的拥护自己。

董卓,吕布,也是这本书的角色之一。他们的行为也是需要我深思的。 董卓,吕布,这对情同父子的人为何到最后会手刃对方,兵刀相见?岂不就是掉进了一个貂蝉的陷阱之中么?若非他们好财贪色,若非他们见了美丽女子就忘乎所以,哪会如此轻易的被貂蝉挑拨,致使最终兵刃相见呢?他们的行为,也不由得引发了我的深思。为人不能好财贪色,说不准这就是一个陷阱,也就是说,对于身边的一些诱惑,如果我们不能够制止,那么,等待我们的就会是万丈深渊,跌下去,就会是粉身碎骨。但如果我们能止步,结局也就不会如此凄惨了。

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秉烛达旦,刮骨疗毒 古城斩蔡阳, 此等佳话,是谁所著?一代名将——关羽。他的勇敢无畏将是我所永远铭记的。

在这部名著之中,还塑造了一个足智多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那就是诸葛亮。自从三顾茅庐被刘备请去辅佐之时,便使出浑身解数协助刘备成就大业,他一生谨慎,步步为营,创造了许多被后人说的传奇,空城计,七星灯,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七擒七放孟获,以木偶退司马懿,智囊杀魏廷。这些常人想不到的谋略,却都是出自他之手,这让人怎能不钦佩?这鞠躬尽瘁,这忠心为国,死而后已,都是我最为敬佩的,它也会是我人生道路上的智慧背囊,引领我向前走去。

是谁,以十骑抗曹操大军?是谁,在混战中,奋死拼战就出甘夫人和刘备之子刘禅?是谁,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又是谁,成就了镇东将军的威严与名号?他的忠心护主,让我倍感钦佩。

在这一段复杂纷扰的历史中,还有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战役,这其中很有代表性的就要数赤壁之战了。

在这场战役中,刘备与孙权联手共抗曹操。在面对很是强大的曹操时,孙刘联军非但没有慌了阵脚,反而一举得胜。先是周瑜与黄盖上演了一出好戏,蒙蔽了曹操的眼。紧接着,孔明的借东风,火烧曹船,那可更是把战役推到了一个高潮,那一段文臣献智,武臣施勇的战争,终是铸就一段佳话。这场战役更是让我深刻的意识到合作的作用,面对困难,面对强敌时,只有合作,才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想当年,龙争虎斗,风云变色,千载风情佳话。

望眼三国时代,红尘纷扰,事态万千。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局势更为这段历史增添了热血与激情。

英雄万千,征战沙场,马革裹尸,血染疆场。事态复杂,人心难测。性格定数,关乎命运。短短的几句话,却是道明了我对这本书的感悟,对于那段历史的怀念与难忘。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是他所描绘的画面让我的视觉受到冲击,而且他的描写使我的思想得到升华,灵魂得到震动。也更加真实的展现,完美的演绎了曾经的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

上一篇:这是革命党人对其革命实践反思的结果下一篇:大学主持人大赛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