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序言》有感

2024-04-27

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序言》有感(精选6篇)

篇1: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序言》有感

《自然辩证法导论》读后感

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有感

现代自然研究同古代人的天才的自然哲学的直觉相反,同阿拉伯人的非常重要的、但是零散的并且大部分已经无结果地消失了的发现相反,它唯一地达到了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的发展。读这第一句话的时候就有点蒙,详细说一下我读马克思的《自然辩证法导言》的经过。我第一次读《导言》时,没读完第一段就放弃了,文字太“晦涩”了,不知所云,我当时怀疑是不是翻译的水平太差了,当时只想睡觉。第二天我又很不甘心的翻开《导言》,这次怎么也得看完,自己鼓励自己,因为我到网上查相关的资料,有人说文字很优美, “读恩格斯的文章就是一种享受”,我想大概是自己的背景知识太少了,很多的术语还有他引用的东西自己不能马上接受的原因吧。这次我坚持读完前两页,就已经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了。又隔了一天,这次我来到教室里,那天下午我给自己的任务就是读完《导言》,我无论如何也得读完,哪怕自己什么意思也不知道,对自己说。还是从头开始读的,这次大概第一段就明白了一点意思,我这次第一、二段读了两遍,感觉还行,就接着读,一边读,一边想自己知道的科学巨匠,偶尔还能看到自己熟悉的句子,比如说“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每当看到这样的句子时,自己总是有一种好奇,或者说激发了自己的兴趣,使自己能继续的读下去。就这样,我读完了这位伟人的导言。我现在真的特别佩服恩格斯的知识的渊博,在他眼里,历史上所有的科学成就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这是一种境界,对知识掌握到一定层次的境界。自然辩证法导读第一句话“它唯一地达到了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的发展”,说明作者的讨论对象是自然科学。一开始作者高度评价了他自己国家--—德国的巨大贡献。“当市民和贵族还在互相格斗时,德国农民战争却预言式地揭示了未来的阶级斗争,„ 不禁农民登上历史舞台,„而且把现代的无产阶级也引上了舞台。”恩格斯评价欧洲“文艺复兴”,“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这是这一运动,促使人们思维的解放,从而促使资产阶级的萌芽,恩格斯说“给现代资产阶级打下基础的人物,决不受资产阶级的局限”,更突出地说明当时文艺

复兴的对自然科学的巨大作用。之所以恩格斯是这样反思这一社会思潮,因为“当时的英雄们还没有成为分工的奴隶”,象达.芬奇等,不是在一个领域有所建树,而是在多个学科,多个领域取得很大的成就,没有受到“分工对人的限制”,“分工对人的片面化的影响”。这些巨人们“几乎全都处在时代运动中,在实际生活中生活着和活动着”,促使他们成为“完人”。自然科学和这些巨匠有相似的特征,“也在普遍的革命中发展着,而且它们本身就是彻底革命的”。自然科学作为“革命者”也不能例外的“为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利而斗争”,斗争就会有冲突,就会流血,但是自然科学没有被禁锢,哥白尼开辟了新的篇章,使“自然科学从封建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得到了一种巨大的发展。当时的自然科学的主要工作是掌握手边现有的资料,从头做起”,在这种情况下,“必然是最基本的自然科学”,这一时期的成就就是“一些科学部门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主要在数学方法、钢体力学和天文学领域,而其他领域连这种初步的完成还很远。这一时期形成的总的观点是自然界是永恒不变的,看起来有些好笑,“今天的一切都和开始的时候一样,而且直到世界末日或万古永世,一切都将和一开始的时候一样”。过了这么多年,自然科学发展了这么长的时间,到18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在知识上,甚至在材料的整理上高过了希腊时代,但是在理论地掌握这些材料,在一般的自然观上却低于希腊古代。恩格斯对当时的还是以神学为主导的意识进行了辛辣的讽刺,“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鼠,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被猫吃”。当时哲学的最高的成就是从斯宾诺莎到法国的唯物主义者坚持从世界本身说明世界,而把细节方面的证明留给未来的自然科学。打开这个僵化的自然观的人不是一个自然科学家,而是一个门外汉,一个哲学家----康德首先站出来反对“自然界永恒不变”的自然观,认为“自然界不是存在着,而是生成着并消逝着”,尽管没有产生直接的结果,后来地质学的产生,赖尔认为地球在缓慢的变化着,但赖尔没有突破当时思想的束缚。后来物理学三巨匠焦耳在曼彻斯特,迈尔在海尔布朗证明了热核机械力的相互转化,格罗夫证明了“所谓的物理力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从而得出了运动着的物

质的永远循环的最终结论。拉瓦锡的化学定律,以及达尔文的进化论等等自然科学的不同部门的发展推动了新的自然观的形成,“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而此时的自然观又回到了古希腊时代,只不过“在希腊人那里是天才的直觉的东西,在我们这里是严格的科学的以实验为依据的研究结果”,我们不得不承认古希腊哲学家的创立的哲学思想的伟大,他们的哲学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由于天体热而运动,当天体上有了水,有了适合的温度,就会产生细胞----有机体的形态的基础,经过分化,就会产生人。恩格斯说“人是由分化产生的”。手和脚的分化有了直立行走,手的专门化有了工具。只有人类有改造自然的能力,动物只能适应自然。有了人就有了历史,动物也有历史,那是人赋予它们的。一开始人还不能我控制自然,但是在最先进的工业国已经降服了自然力,迫使它为人服务。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一定要死亡”,也许经过几万年,几亿年,地球也会死亡,但可能是重新回到一开始的样子。

读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我掩卷沉思。在恩格斯的眼里,历史上所有的科学成就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对此感到特别佩服。这是对知识掌握到一定层次的境界,一种永远激励我们后人上进的境界。通过《自然辩证法》导言的学习,对我启迪最大的,是前人博大的哲学思想,是前人为科学奋斗甚至献身的精神,当然,那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更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自然辩证法导读真有必要好好学学,读了绝不会后悔!

篇2: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序言》有感

系 别:物理与电子科学系

专 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 级:11电信 姓 名:陈杨木

学 号:201103124005

指导老师:肖平步

读《<政治经济学批评>序言》有感

[摘 要]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所作的简明而完整的概括,是世世代代想要准确理解唯物史观的人们都不能不研读的经典论述。马克思在《序言》中说明的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同时也就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运用和得到证明的过程,这一事实表明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的科学体系。《序言》阐明了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根本原理,阐明了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社会结构,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的社会发展和社会革命的规律,阐明了社会形态演进的历史进程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的科学性与阶级性的完美统一。[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经典表述

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马克思在《序言》中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最基本的范畴,勾画出社会形态的一般结构,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范畴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方式,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些都是唯物主义历史观最重要的基本范畴。马克思和恩格斯制定这些科学范畴并运用它们揭示出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对社会历史认识中的飞跃。《序言》作为马克思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总的结果的简要表达,集中地阐明了这些范畴及其相互关系,揭示了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

在马克思 19 世纪40 年代的著作中,已经广泛使用“生产力”这一概念,而生产关系当时是用“交往关系”、“交往形式”、“交换和消费形式”等来表达的。这种物质关系作为国家和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则被称为“市民社会”。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们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力作为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能力,对每一代人来说,“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1](P43)而“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市民社会包括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

到 1859 年,这些概念及其间的相互关系,都在《序言》中得到了更精辟的表述,从而作为唯物主义历史观最重要的基本范畴被确立起来。《序言》中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一论断明确地提出并阐明了“生产关系”这个概念:其一,生产关系是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的关系;其二,生产关系是不以人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即具有客观性的关系,如后来列宁所指出的,它是“物质的社会关系(即不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其三,一定的生产关系是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也就是说,它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是因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不同而不同的关系。制定“生产关系”这一科学概念,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中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序言》进而运用“生产关系”的概念提出并阐明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对重要范畴:“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经济基础”就是社会的经济结构,它是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社会的经济结构之所以被称为“经济基础”,是因为有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它是上层建筑的现实基础;而“上层建筑”,则包括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法律的和政治的制度、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式。这样我们可以看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在经济基础之上竖立着法律的、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社会形态的基本结构就这样被清晰地勾画出来了。这就使科学地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成为可能。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过程 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一重要论断明确地指出了生产方式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社会历史的发展最终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这是历史研究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旧的唯心主义的历史观总是从人们的头脑中,或从社会之外的神秘力量去寻找历史变迁的终极原因,而马克思则揭示了,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整个社会生活及整个历史的基础,因而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就是社会历史的最终决定因素。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自己的历史观作了这样的论述:“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当然也能够完整地描述事物(因而也能够描述事物的这些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里已经相当明确地表达了从物质生产活动及其方式出发来描述整个社会生活的历史观。在《序言》中,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的原理得到了更加简要而明确的表述。恩格斯指出,这个原理“对于一切历史科学(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都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因为这个原理揭示了,“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生产方式”一词在不同场合有过不同的用法。《序言》中的“生产方式”这一概念,作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范畴,体现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马克思经常在这种既包括生产力又包括生产关系的意义上使用“生产方式”这一概念。比如他说:“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任何别的生产方式一样,不仅不断再生产物质的产品,而且不断再生产社会的经济关系,即再生产产品形成上的经济的形式规定性。” 3.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制定了生产关系的科学概念,揭示了生产方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也就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序言》对这个问题明确地作出了同一切唯心主义历史观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的回答。

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在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中,唯心主义历史观占据着统治地位,而唯心史观的根本错误,就是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把社会意识当作决定的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已经针对着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即使是人们头脑中的模糊的幻象,也是他们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意识形态,都没有自己独立的历史发展,它们是随着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而改变的。在《序言》中,马克思把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根本原理明确表述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基本原理的确立,从根本上划清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界限,标志着马克思在整个世界观史上实现了变革。恩格斯在他写的书评《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中高度评价了马克思这一论断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指出,这个原理对于没有被唯心主义欺骗束缚住的人来说是不言自明的,但是它不仅对于理论,而且对于实践都是最革命的结论。“人们的意识取决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政治论证的全部传统方式崩溃了”。从前所有对于历史的见解,都是建 立在思想观念是历史变动的最终原因的基础之上的。确立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历史才破天荒第一次被置于它的真正基础之上,有关社会历史的各门学问才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参考文献:

篇3: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序言》有感

一、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写于1845—1846年期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是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重要著作之一。在这篇著作中, 马克思恩格斯全面地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同时也展示了他们对历史中的人的地位的深刻思考。“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 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1]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了两种生产, 即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自身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 一方面是由人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 另一方面又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 因为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中形成了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不能只从人的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来考察。人自身的生产, 即每天生产自己生命的人又生产另外一些人, 形成人口的敷衍。在这个过程中, 形成了夫妻之间的关系,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家庭。家庭关系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 后来当需求不断增长, 社会关系日趋复杂时, 家庭关系才逐渐演变为从属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精辟地指出:“生命的生产, 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 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 就立刻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 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 至于这种活动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 则是无关紧要的。”[2]

二、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实践性

把人单纯的只看作是自然的人而忘记了人是社会的人, 这是马克思主义所批评的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的主要错误。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 生产过程首先表现为是一种自然关系, 它表现了人与自然界的联系;同时生产过程又表现为一种社会关系, 它表现了人与自然界的差别。前者是人的自然属性, 后者是人的社会本质。因此,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是马克思主义以前德国最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但由于他对唯物主义这个名词的误解, 他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哲学是唯物主义而把自己的哲学称为人本主义。费尔巴哈所说的人, 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 是超越历史、超越时代的抽象的一般的人。虽然他把人看作感性的、物质的存在, 但这种人只是自然的感性, 而不是社会的感性。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上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在社会历史观上仍然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他虽然也提出了一个社会主义的理想, 但却沉溺于一种抽象的“类的平等化”, 把认识与改变社会的不合理现象, 仅仅局限于理论范围, 停留于空洞的道德说教。[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虽然只是一个提纲性的文件, 但却包含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萌芽。马克思阐述了他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同以前的所有的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强调实践的意义, 主张人是实践的主体, 人要通过实践来改造世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马克思不仅批评了费尔巴哈不懂得实践, 还批评了法国启蒙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爱尔维修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 这样, 环境和教育决定了人。这种观点比费尔巴哈前进了一步, 强调了人受制于社会环境的一面。但在马克思看来, 这样的认识还是不够的, 还没有认识到人的实践的本质。因为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 教育者本人也要受到教育。不仅社会生活是实践的, 人们的精神生活及其产物, 离开了实践, 也失去了意义。各种思想、观念, 是不是真理, 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嘲笑以往的哲学家, 认为他们费尽心机的构建一个宏大的形而上学的体系去解释世界, 但他们忘记了最根本的任务在于通过实践改变世界。马克思把他的哲学作为精神武器交给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 让他们去为砸碎旧世界、创造新世界而努力奋斗。

三、无产阶级肩负着“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

人是具体的人, 社会的人, 在现实社会中, 受特定的经济关系的制约, 人必然会划分为不同的经济利益集团。近代以来, 当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 一个新兴的阶级即无产阶级也登上了历史舞台。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 正确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认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抗是不可避免的。资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 曾经伪装成人民群众的普遍利益的代表, 但一旦掌握了政权, 他们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矛盾就尖锐化了。资产阶级曾经提出一些革命的口号和词句, 例如自由、平等、博爱等, 但都是一些抽象的概念, 根本不可能成为社会的现实。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 马克思把资产阶级的革命称为“政治革命”, 资产阶级实现的解放只是狭隘的“政治解放”。[5]在资本主义社会, 虽然从形式上来看, 无产者与资产者有法律上的平等, 但这种表面的、形式上的平等却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在资产阶级积累财富的同时, 无产阶级却积累着贫困。因此, 资产阶级是不可能完成人类解放的任务的, 他们所实现的只是少数个别人的利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人类解放”的历史任务。无产阶级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而登上历史舞台的。早期的无产者, 多数来自于农村, 他们大都在类似于英国的“圈地运动”的冲击下, 被迫背井离乡, 来到城市。通常他们居住在城市郊外的贫民区中, 生活困难, 饥寒交迫。当然, 就是因为他们受苦受难, 一无所有, 所以他们革命要求最强烈, 革命性最坚定。他们是一个被锁链束缚的阶级, 挣脱锁链是他们内在的愿望和渴求。在机器工业的时代, 大生产把他们组织起来, 联合起来, 他们的力量逐步壮大, 革命觉悟日益提高。如果说17世纪和18世纪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多数都处在自发的状态, 那么, 在马克思恩格斯那个年代, 即19世纪中上叶, 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已经逐渐走上自觉的阶段。当时欧洲的主要国家, 如英国、法国和德国, 工人阶级的罢工、起义此起彼伏, 互相呼应。一旦用先进的理论来武装他们, 无产阶级将迸发出惊天动地的革命力量, 人类解放的事业就会由他们来完成。为了说明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和客观条件, 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进行了剖析。1843年到1845年, 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 创立了科学的历史观, 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就是雇佣劳动制。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 马克思指出资本有一种盲目增长的趋势, 但资本愈增长就愈意味着生产资本的劳动者受到更大程度的剥削。马克思揭示了无产阶级受剥削的经济根源, 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如果不解体, 无产阶级的社会制度就不可能建立。无产阶级要获得自己的彻底解放, 就必须铲除资产阶级的经济制度, 从根源上获得无产阶级所要求的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完成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实现全人类的解放。[6]

四、人的解放包括物质解放与精神解放

从历史上来看, 马克思并不是首先提出人的解放理论的思想家。比较早的关于人的解放的观点, 表现为宗教神学中的关于个人的救赎的说法。例如基督教、佛教宣扬禁欲主义, 认为只要放弃尘世间的一切欲望, 人就可以脱离苦海而得到幸福。马克思认为, 宗教神学只不过是套在人民群众身上的精神枷锁, 是麻醉人民群众的鸦片。马克思还批判了19世纪上半叶德国思想界的种种唯心主义的错误。马克思认为, 不铲除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经济根源, 怎么可能铲除宗教观念呢?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 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只有彻底改造现实, 彻底改造社会, 铲除宗教神学赖以滋生的土壤, 人们才有可能粉碎宗教观念的精神枷锁。因此无产阶级的解放必须深入到物质层面, 进入历史活动的深处。[7]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的物质解放与精神解放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先进的理论必须与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相结合。旧制度的存在是客观的, 是一个物质的存在, 因此它最终必须用物质的力量才能摧毁。物质产生精神, 但精神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变为物质。理论可以走在实践的前面, 指导实践, 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方向。[8]为了创造先进的理论来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致力于把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与历史进步的“为人”的目标统一起来, 并展望了共产主义的远大未来。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不能把共产主义只看作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事物, 共产主义就根植于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现实的革命运动中, 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共产主义的实现过程, 也就是人的彻底解放的实现过程。

五、联系实际的几点思考

今天, 我们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重温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诲, 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在揭示历史客观规律的同时, 全面地肯定了人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价值。但是, 在现实生活中, 有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仍然存在“误读”, 把历史唯物主义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决定论”, 把经济指标的完成看成是衡量工作好坏的唯一尺度, 热衷于上大的工程, 搞大的投资, 经济工作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大跃进”式的思维。要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入手:

1. 在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要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把思想道德、精神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要下大气力构建“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的文化环境, 形成社会正气, 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使人的才能能够充分发挥, 人的聪明才智能够充分展示, 人的创造力能够充分实现。

2. 要扎实工作, 把以人为本作为重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我们党今天讲的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因此,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 仍然是衡量我们各项工作成败的准则。在经济工作中, 要把生态环境、社会利益、百姓生活联系起来综合考虑。经济规划中不仅仅只考虑现在, 而且要考虑到将来, 考虑到我们的子孙后代。

3. 要重视社会建设和制度设计, 下大气力解决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的解决, 不仅靠思想的认识, 更重要的是要落到实处。领导者要开动脑筋, 做好各个层面的制度设计, 特别是要逐步建立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就业、医疗、养老、生育、住房等问题。在鼓励先进、人尽其才的同时, 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缩小社会差距, 创造共同富裕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 才能为每一个人的个性的自由地全面发展, 创造历史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德)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7.

[2] (德)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80.

[3]陈先达.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224.

[4] (德)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0.

[5] (德)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2.

[6] (德)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5.

[7] (德)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4—75.

篇4:读庞朴《儒家辩证法》有感

庞朴先生认为儒家思想里面有辩证法的意蕴,他从“对立同一”的理解出发,对儒家思想几个重要话题作了探讨,这些言说在一定意义上对儒家思想的某些方面具有显豁的作用,通过其强调,使一些东西更为鲜明地印证出来,如在“仁义”的讨论中,强调了仁成就义的薄弱性,义对仁的相成性。然而也正是基于庞朴的这种“辩证法”的解释,儒家思想的一些意味没有被触及到,从这种理解出发,会带出一些误解。

关键词:儒家辩证法 仁义 忠恕

庞朴先生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即“儒家辩证法”。在历来研究儒家思想的进程中,还未见有此提法。庞先生自己也提到“如果要说儒家学说里有辩证法思想,并进而提出一个‘儒家辩证法’的命题,这能否得到学术界的普遍承认,就很不乐观。”①[P429]看来庞先生自己很清楚自己这一立论很困难,则他为什么还要坚持呢?这关涉到庞先生对辩证法的理解,即他认为辩证法已经不是一种认识论原则,它与道相通。那么庞先生对辩证法的理解是怎样展开的,他从别人可能疑义的三个角度设置问题,并作了回应。其一,针对时人习惯只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黑格尔的辩证法辨为正宗,他提出辩证法有所谓比较完善的形式,也有简易形式,如朴素辩证法的提出。在此意义上,儒家之辩证法虽无所谓“三大规律”的形式,但其中之真义当为人们所尊重。其二,习惯中对儒家学说作折衷主义或形而上学的判定,庞先生针对这种认知,引了列宁的“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作为佐证,可以说这也是庞自己对辩证法的理解。他认为辩证法不是只讲对立两极不可调和,所以儒家学说“在涉及对立两极时主张调和与平衡”①[P431],不能说其为简单的折衷主义。其三,与道家和法家相比较,儒家好像没有留下专门论述辩证法规律及其范畴的文献,庞先生认为儒家之谈王道、谈仁义中充满了对对象本身矛盾的研究,并列了很多儒者对一阴一阳之道解读的例子。本文拟从仁义和忠恕两个话题来探讨庞先生“儒家辩证法”的积极义与消极义。

一、仁义

在庞先生看来,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中有一个一直关注的问题,即“保持平衡,取得协调,追求和谐。”①在庞先生看来儒家思想的一系列范畴都是要达到这种效果。他首先对“仁”作了解释:从“仁者爱人”方面来说,将仁看成是儒家“处理人我关系的第一准则”,仁成为道德规范,在现实中得以推行;从“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来说,庞先生对之作了高度评价,对“人”与“己”作了区分,认为“人”指类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己”也是类的角度的每个人自己,他认为这比以往单指统治者对民众施仁慈的思想要开明的多;“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既然能“爱人”,也包含着其能“恨人”的一方面,唯其如此,才能真爱,不过他指出,这种恨与仁相连的说法,可满足“仁一元化的体系上的要求,得到理论上的安定感”①[P441],对于“义”的解释,庞先生给了它一个思想背景,即他认为墨子之“兼爱”来自孔子之“仁”,不同之处在于墨子无视仁者能“恶人”的一面,且对爱人加以绝对化的理解,从而将“仁”发展到了极端。孟子由此提出“义”来解决包含于“仁”之中的对立,对人我关系的对立状况作理论上的改善,主张“仁义”双修。认为这种补充发生在“义德受强调的时代”①[P444] ,孟子强调“义”,正是从节制仁的层面上说的,他引《礼记礼运》为证:“义者,仁之节也;仁者,义之本也。”庞先生将仁义对举,正是出于其对立同一的思考方式。彰显了仁对义的成就,以及义对仁的相成性,这是儒家辩证法积极义的表现。

然而另一方面,庞先生的这种理解有其缺憾处,将对立寓于一切领域。这样势必引起一些误解,如人性中怎会有对立的两面,如此性有了二分。当然庞先生在这里主要不是探讨这个问题,他是为了将仁义对举,提出仁义是处理人我关系的准则,则对应其对辩证法的理解,仁义必然是针对两种情况而出,仁就是去爱人,但人与人之间还有亲疏远近的问题,仅有爱的原则是不够的,仁者还要能恨人。由此庞先生得出在仁之中,有着爱人与恶人两方面的因素,二者相补充,统一到道德观念之中。这对“仁”的理解有偏差,仁是无对的,没有其他去构成它,仁不是可分的最高范畴;且爱人或恨人都只是仁的显现,非仁德内部有什么对立,对于“仁”来说,它不包含成见,不能以爱恨当下去说“仁”本身,爱或恨都只是本体的发用表现。爱人可以说对仁的正面表现,恨人是一种反向的表现。

且庞先生认为用“义”来对墨子的“兼爱”作补充,就对墨子的思想做了修正,这一理解也有偏差,填充了义也未必就是孔子处的仁,庞先生提出,孟子将义与仁并列,就是要对墨子之“兼爱”思想作批判,就是要使隐含在“仁”之内部的对立规定外部化为对立两极,以适应于人我关系的对立状况。义是对仁的节制意义上提出的,是能恶人的外现。若说义是仁的外现则可,若说是能恶人的外现,则有歧义。所谓“处仁以义”,义是一种方式或道路。在这里庞先生对仁义关系顺历史作了叙述,在这种叙述中,以对立为其主题,并以仁义的相异处来言说仁义涵义的变化。从而以历史主义的角度把握仁义这个话题,对仁或义一以贯之的内在精神性则有削弱。

二、忠恕

庞先生认为忠与恕的最大区别是:忠是内反的,恕是外施的。如朱子所言:“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②。(《论语集注》)从内外两方面来对忠恕作解说,也不失为一种解法。然而庞先生认为“恕”是以功利性为出发点,也就是说推己及人是为了他人也能对自己有诸般好处。庞先生特别强调恕的外施性,这种理解出于其对立同一思路,从而在对忠恕作差异言说时,为了凸现二者距离,而引出恕具有目的性的意味,造成儒家思想功利主义性很强的面目。如他对“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解读,(《孟子?离娄下》)我爱人是因为想让人爱我,这明显是一种误解,这种误解不是一种偶然的错误,而正是出于庞以辩证法原则来看恕,“人恒爱之”与“人恒敬之”是我爱人的一种结果,并不是说,别人不爱我,我就不去爱人,我爱人是我的一种本能。所谓人生来有“恻隐之心”就是如此。

还有“政者,正也”的解释,庞先生认为这也是恕道,正已为了正人。笔者以为庞先生偷换了概念,即他认为恕道就是从功利性出发,是一种先予后取,而正己要达到正人的效果,因此正己也成为恕道。这显然与儒家思想有很大出入。在这里,庞先生虽然提出了人的主观性,但却将主观性看作对客观辩证法实现的一种途径,而未有对人“志于仁”的精神的体认。儒家讲“仁者爱人”并非为了他人对自己有回报,而是将爱人作为成己的一个环节。爱人可以表现为外施,但施不为人对己有所图报。至于人对己的尊重获其它一些好处,只是客观上产生的效果,不是行为的出发点。且恕与忠是相连的,忠既是要“尽己”,就不会将利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恕正是从忠出发的,其实庞先生既然认可忠恕之间有内外的联系,就是对其二者相贯的认同。若二者没有这种相贯,就无所谓发于内与形于外的关联了。

注释:

①庞朴,儒家辩证法.庞朴文集.第一卷,[C]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篇5: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有感

马克思、恩格斯的广阔视野、渊博知识令人钦佩。《选集》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了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考古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等的知识,充分反映马克思、恩格斯的博学多才。也正是在渊博知识之基础上,他们方能创立天才的新世界观和方法论。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传播者和实践者,马克思、恩格斯无疑是共产主义革命事业的“权威”人物。他们的“权威”,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源自他们天才般的才华横溢和先哲式的先知先觉,这当然是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加上勤奋刻苦的主观因素的结果。比如,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的《共产主党宣言》问世于1948年2月,科学预言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这一年,马克思、恩格斯都不超过30岁(马克思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恩格斯生于1820年11月28日)。二是源自马克思主义理论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这是马恩积极在革命实践中将科学理论用于武装群众的结果。马克思由于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成就已经赢得了这样的地位,各国工人运动的最优秀的人都充分信任他。他们在紧要关头都向他请教,而且总是发现他的建议是最好的,并不是马克思把自己的意见,更谈不上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是这些人自己来向他求教的,马克思所起的特殊的、对运动极端重要的影响,正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上。换句话说,马恩的权威,一靠自身远大理想和勤奋努力,二靠积极投身革命实践,做好群众的宣传鼓动工作。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最大价值,在于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思想和行动的“科学指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处处充满着精彩绝妙的阐述,鞭辟入里的论断,天衣无缝的推理,磅礴宏大的气势,这些都给人以深刻的震撼让人体验到魅力。读经典著作,要用于我们的实践。事实上,马恩两位伟人,也早预料到有人会以歪曲或僵化的态度对待他们创立的理论。为此,他们多次对此问题作了强调。比如,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恩格斯还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的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也对一些人歪曲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表示反对。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马克思也对俄国的一位教条主义者表示反对:他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

篇6: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序言》有感

读《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有感

摘要:卡尔.马克斯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的巨人,他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始于1844年,两人在巴黎相识。之后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恩格斯总结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哀悼之情。其次恩格斯向我们说明,马克思还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马克思虽然在1883年就与世长辞了,但是他留给人类的精神文明遗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关键词:马克思 恩格斯 科学共产主义 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

正文 :

卡尔.马克斯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的巨人,他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弄潮儿。

马克思的著作对人类社会有着里程碑似的作用,其中马克思主义学说,又称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同创立的。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友谊极其深厚,他和马克思一起领导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和德国社会民主工党。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始于1844年,两人在巴黎相识。之后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

091010101出版绘画 廉韧

列宁对他们的评价: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导师。”

在这篇恩格斯的悼词中,他总结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哀悼之情。马克思的离世,对于全世界是一个重大的损失,恩格斯的悼词清楚地表述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他说:“马克思的逝世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空白”。

文章的主体部分,具体论述了马克思一生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一生的革命精神。这部分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总结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首先,恩格斯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指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意识形态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重大发现,作者将之与达尔文发现有机世界的发展规律即物种起源学说相提并论,从而生动地说明了这一发现的划时代的意义。而剩余价值规律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重大发现,它的提出,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一切深刻地说明马克思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其次,恩格斯向我们说明,马克思还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他概述了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如办报、组织国际工人协会等,热烈地赞颂了马克思在革命实践中的伟大成果和顽强的斗争精神。而不同阶级对马克思截然相反的态度,恰恰证明了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的伟大领

091010101出版绘画 廉韧

袖。对于他的逝世,世界各地的无产阶级和劳动者都表示了深切的哀悼和尊敬。最后一句总结全文,马克思的事业和英名将永垂不朽。

马克思虽然在1883年就与世长辞了,但是他留给人类的精神文明遗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他的理论学说带给无产阶级和整个人类社会黎明的曙光,照亮了黑暗的无知领域,使人类精神文明的版图再一次扩大,无产阶级有了清晰的指导方向。是马克思主义,使俄国发生了伟大的十月革命,也是它,成为孕育我们中国产党诞生的摇篮,当今,世界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依然依照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蓝图在历史的长河中努力摸索前进着,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坚持,这种不懈的研究和探索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为人思想的存活,是他们生命的延续!

上一篇:组名组训口号下一篇:qhse管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