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024-05-10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精选11篇)

篇1: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们常常会发现:为什么同样的一节内容,同样的学生,不同的老师讲授而效果却大不一样?这样的事例是举不胜举。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等不同而致。教有定则,教无定法。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活动的主导,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应从历史教学的规律出发,正确地、有创见地指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俗话说:“与其给学生一车猎物,不如给学生一杆猎枪。”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传授知识,授之以法。”既要管教,更要管学,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我就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学能力是学生搞好学习的必要因素。学生一旦具备了自学能力,就增强了学习的独立性,就能独立地获取新知识,而良好的阅读能力又是学生提高自学能力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教材中历史概念较少,适宜学生自学的课文,放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初中历史教科书上的楷体字、图画说明、注释及竖体字等历史资料,很多是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学习《鸦片战争》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没有禁烟运动,鸦片战争会爆发吗?在学习《戊戌变法》时问,如果光绪帝真的有实权,戊戌变法一定能成功吗?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时,如果不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学生对课本中的重要历史问题和历史事件可能会忽略而过,或不理解,或理解不深刻。因此,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使学生清楚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的进攻方向和清军的反击方向,通过指导学生观看地图,使学生明了甲午中日战争中中日双方的形势及清军水师全军覆没的原因。在学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目时,我指导学生看课文中的《辛丑条约》签订的情景图叫学生谈谈这个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什么危害。否则,有些学生只会把课本中的图画当成好看的画面来欣赏,并没有通过看图获得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掌握教材内容,让“死”的历史知识真正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实践证明: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方法来教学,其效果比满堂灌要好得多,不仅深受学生欢迎,而且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体验人格情感,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有目的的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阅读,对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不能任其自然,只有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学生的效果才会显著,学生的自学能力才会得到切实的提高。

二、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增强学生疏理历史知识的能力。记笔记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对学生将来的自学也有很大的帮助。教学中,对课文中条理较清楚的部分,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列出课文提纲,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如《女真的勃兴和辽、北宋的灭亡》一课中,女真的勃兴这一部分条理清晰,我让学生自行阅读,然后根据课文列出提纲。大部分同学都能列出:女真的勃兴(生活;统一;抗辽;建国。)我在学生已经掌握女真发展线索的基础上,指出:生产力发展,女真力量增强,促进统一,统一的实现,团结一致,有利于抗辽,抗辽的成功,摆脱辽的控制,才能建国。学生通过自己的整理,再加上老师的点拔,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又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过,反复曲折,学生如果盲目阅读,会不知所云,为了帮助学生理清线索,我在讲课中,要求学生做好如下笔记:苏格兰人民起义(导火线)→1640年议会斗争(革命爆发)→1642年内战开始→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宫廷政变,资产阶级、新贵族统治确立。通过这种简单明了的笔记方式,学生对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有了清楚的认识,同时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反复、曲折性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笔记纲要如果做好了,学生复习时就能一目了然,更能认识到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课堂笔记,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而且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三、指导学生学会历史知识的纵横向联系,提高比较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历史学科具有严密的系统性,许多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或依存关系。因此,在讲课时,我特别注重指导学生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纵横联系,并在学习中逐渐学会用历史事件的纵、横联系来分析历史事件的本质现象。如: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地方政权的割据叛乱,像西汉的“七国之乱”、东晋的“八王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明朝的“靖难之役”、清朝的“三藩之乱”,在学习中,就要引导学生注意它们之间的共性,即这些叛乱都是地方政权对中央政权的蓄意挑战,其目的都是为了争夺中央的领导权,除“靖难之役”外,都是以中央政权的胜利,地方政权的失败而告终。这样一个纵向联系下来,不但可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还不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养成将所学历史知识前后联系、古今贯通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除了要教会学生纵向联系历史事件外,还要教会学生懂得中外历史的横向比较。如在学生学完《日本明治维新》一课后,我便引导学生从社会背景、领导力量、具体措施和国际环境等方面来横向比较、分析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成败的原因,通过比较,学生对19世纪末日、中两国发生的重大改革的一成一败便有了清晰的认识,有利于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用这种横向联系的方法来看待世界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横、纵向比较分析问题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还大大提高了学生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各科的相关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人的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获得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交叉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耳闻目睹、口诵心维,读读写写、讲讲练练,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做,可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还可以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科还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特点,就是历史学科的广泛兼容性。它包含了文学、哲学、法学、美学、音乐、绘画及自然科学等许多学科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能够使人从各种层次、各种角度、各个方面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进行多元分析。自古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有少量是实物形式)记录下来的。因此,对历史的表述不仅可以借鉴,而且必须借鉴文学的方法。如在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时,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回顾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草地的晚餐》、《老山界》、《七根火柴》这几篇文章,加深了学生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不畏艰难险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的认识,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这几篇文章中所发生的历史背景的理解。从清朝的腐败历史中认识到《红楼梦》的伟大意义。地理课上的地图知识、政治课上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等,如果能在历史课堂中恰当、灵活地运用其为历史教学服务,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战国七雄》一课中,要求学生掌握七国的地理位置,我利用课文中的“战国形势图”,把七国的位置编成顺口溜“齐东楚南燕东北,秦西赵北魏韩中。”这样结合地图一说明,学生一下子就把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记住了。像这种通过地图交待的知识点在教材中举不胜举,我们都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地理课上的地图知识来掌握。而政治课上所学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对于学生理解历史教科书中为什么说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后一种社会比前一种社会来得进步也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通过历史的学习,又加深了学生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解。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深深认识到:其他学科的知识也是历史教学内容的必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广泛兼容性,把其它学科的知识有机的融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互相渗透,相辅相成,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五、引导学生用所学历史知识观察现实问题,力求做到学以致用。“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学习它,就是要让历史为我们所用。历史包含前人的一切失败和成功经历,注意总结提炼前人的经验、教训,与当今社会生活相结合,使历史在现实中发挥参谋、借鉴作用,做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这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最高目标。在学习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这样一个历史现象:不管哪一个朝代,但凡经济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即社会安定。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稳定压倒一切的道理,不仅过去如此,今天也一样。还有:历史上各朝各代的治国方式、做法都有所不同,象夏桀、商纣、隋炀帝等暴君骄横自大,目空一切,采取强权政治,结果落个身死国亡;而汉文帝、汉景帝和唐太宗推行休养生息的宽舒政策,则使国家繁荣昌盛,成为历史佳话。在教学中,我通过引用这一反一正的史实,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这一史实所蕴含的辩证原理,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联系到今天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的局面,就是因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忠心拥护。这一事实更加深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再如:我在讲课中,把清朝闭关政策与唐朝全面开放政策所造成的截然不同的结果一比较,学生便明白:只有改革开放,吸收别人的长处,才能使祖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坚定不移地支持国家实行的改革开放方针。

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对现实的指导作用,让学生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来观察、分析当前社会热点,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如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改革、台湾问题、印巴争端等等,我在教学中就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来分析这些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让学生切身感受历史的实用功能,这对于帮助学生摆脱所谓的“学习历史无用论”的困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总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注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那就如同给了学生一把金钥匙去开启知识和智慧宝库的大门。上面所谈到的,是我上历史课的一些做法,还是十分粗浅的。教海无涯,学无止境,十几年教师工作所积累得的这些点滴经验,只不过是我在教学海洋的岸边所捡得的几枚贝壳而已。

篇2: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所谓“创新能力”是人们除旧布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即运用各种已知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产生出某种新事物能力。创新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作为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构建能促进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由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的过程,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日常的历史教学工作中,可从以下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互动式”的课堂合作教学模式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必须打破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变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教学就是让学生‘再发现’的过程”,因而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再发现、再创造,将“单边式”的课堂教学转向多边“互动式”的课堂合作教学模式。素质教育强调“交流与合作”,即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为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采用“质疑—讨论—解疑”的“互动式”的课堂合作教学模式。其方法是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分析教材,然后再通过分组交流、讨论,使疑难问题得到解决。质疑就是为了解疑,讨论就是论疑和解疑的过程,这个过程正是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机,教师要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经济重心的南移”一课时,以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带问题自主学习教材:(1)、北方人口为什么南迁?(2)、人口南迁是怎样迁移的,分布在哪些地区?(3)、人口的南迁有什么重要的作用?这三个问题涉及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再到唐宋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和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历史知识,学生在自学本课教材后并结合前面几课所掌握的历史知识通过综合分析、辨证思考和相互讨论,就能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并给予鼓励式的点评,师生之间可就某个问题进行探讨和争论,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学习历史的兴趣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采用“互动式”的课堂合作教学方式,要求教师以理解和宽容的心态面个性差异的每位学生,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给学生以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给学生以充分发展的机会和自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不失时机地肯定学生的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鼓励他们的每一个进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从而更有利于师生之间乃至生生之间的互动。

二、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前,中学历史教学只注重历史知识的系统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教育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采取灌输式的一讲到底的“单口相声”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在学习中的独立地位得不到应有的确立,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要求以改变学生单纯从教师或书本上获取信息为从各方面获取有效信息,变学生单纯在学校学习为向社会学习和终身学习,这才是新形势下的教育目标。利用这一教学模式可采用多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如“主题规定型”开放式教学,即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内容,要求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并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是中学阶段常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为此,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创设一些情景,例如:在学习“西安事变”一课时,可以布置开放式的作业:“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时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结合所学知识并收集资料写出小论文,谈谈你的看法。再如,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暴行”一课,先向学生介绍从清帝康熙开始经过几代帝王历时150年,建造成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并展示圆明园全景想象图,激发学生的自豪感。然后向学生介绍英法联军的暴行,展示“英法联军在圆明园中抢劫”和“圆明园残迹”图片,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情感。紧接着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讨论:“1860年,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后,为掩盖事实真相,放火烧毁了被称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如今的圆明园只有远瀛观的几根石柱还屹立在那里,它像一座纪念碑向世人展示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有人主张应该在原地重建圆明园,有人则反对重建”。请你从一个角度思考,写一篇小论文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根据以上两段材料要求学生撰写小论文,要求自拟题目,论文的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语句流畅,字数不少于500字。交卷后发现不少学生的论文题目新颖,立论正确,说理透彻,自圆其说,而且写作水平较高。采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

中学历史学科虽然具备许多有利于培育学生创新能力教育的诸多因素,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创新教育并没有在教学中受到应有的重视,知识传授、应试技能的训练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也缺乏对创新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从“之”以乐的人,才能真正全身心地投入。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勤于动手动脑学习意识,为了适应这种要求,教师应在历史课上充分利用历史故事、历史名人的典型事例、利用祖国及家乡深厚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及巨大的发展变化等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进一步探索的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强烈的追求意识积极自觉地学习和探索。学生对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由原来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积极上进的学习风貌,在兴趣的吸引下,学生主动参与老师的教学过程,不仅轻松的接受了历史知识,而且懂得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历史新教材从内容上降低了难度,淡化了历史知识体系,增强了大量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内容,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探求空间。因此,课堂上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成为历史课的主角,他们的一切活动都应在自主探索的情况下进行,教师只是起到指导的作用,对于学生为此而展开的一切探索活动都应理解和尊重,但教师应给予及时的鼓励和适当的点拨引导,适时提出疑问、引发学生思考。

但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索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与历史发展规律相悖的观点,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切忌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应适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否则会挫伤其探求历史发展规律的积极性。教师要注意保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妥善解决他们心中的疑惑,并以学生的质疑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以此鼓励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并勇于质疑和善于质疑。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所学内容大胆放手、积极鼓励学生收集资料,动手制作,走访调查,探索思考等活动,尊重属于学生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体验生活,认识社会历史发生发展的规律,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将成为学生终生受益的财富。

篇3: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历史教学,兴趣,学生

0 引言

据美国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大学毕业生一生所用的知识,仅10%左右是学校学习的直接结果。因此,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使走出校门的学生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在工作中自主学习,自我发展。

现代课程教学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在学习方式上特别强调和提倡自主学习。所谓学生的自主学习历史,可以理解为:学生在强烈兴趣与求知欲望的引导下,具有主动学习历史和理解历史的愿望和积极性,而不是在外来压力下进行被动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得出与教材或教师不同结论的广阔空间。在全部教学环节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要在履行组织、指导和传授知识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学习方式。下面,本人就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1 让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的真正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从目前我国学校教育的实际来看,仍然是老师讲,学生听,课后练(主要是书面练习)。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历史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历史老师就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景、收集资料、课堂模拟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求、体验历史过程,使教学过程的信息传递由教师→学生的单一途径变为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等多元途径。如讲授“洋务运动”这一内容时,我拟出了全新的教学方案———专题讨论法,讨论题目是“洋务运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然后组织学生分成正反两方面进行课堂辩论。当然,教师必须先借助教材和教参提供一些史实,让辩论双方各自心中有底。教师的教学意图在于使课堂呈现开放式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舞台上扮演主要角色。在辩论中观点愈辩愈明的情况下,没有现成的标准答案,学生可保留自己持有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开放式教学,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有裨益。

2 让历史课堂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

要让历史课堂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教师就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要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是真理的化身”等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意见的倾听者,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民主、平等、快乐的教学氛围,给予学生参与教学的时间和权利,鼓励学生质疑发难,发表不同意见,形成师生间的能动。对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学生我都要表扬,同时对特别胆怯者,分析其原因,因势利导,个别开导,这就为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开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氛围,而这种民主氛围和良好环境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重要条件和保障。比如在讲到“开辟新航路”这一课时,我用多媒体打出了世界地图并说:“同学们,这节课我将带领大家作环球旅行。”话音刚落,马上有人说:“老师,旅行社联系好了吗?导游找到了吗”引起一阵大笑。我也笑着说:“是啊,我正在联系15世纪的葡萄牙王室,达‐伽马已经答应做我们的导游了。”学生鼓掌大笑,一种亲近、和谐的课堂气氛就出现了。

3 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

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而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因此,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前提之一,课程目标力求历史课程要在知识的呈现方式、内容的选择、问题的设置、教学活动建议、鼓励学生动手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与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这就为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提供了原动力。例如在讲“九一八事变”这一事件时,配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激起学生对侵略者无比仇恨,使他们受到情感熏陶,调动情绪,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为主动学习创造必要的外部和心理条件。此外,适当运用朗诵、猜谜、录像、图画等技巧,也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4 指导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提高

现行的课程目标要求教师在关注“教”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向学生传授怎样才能学好历史课程的基本方法。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显然“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学会”过渡到“会学”,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如何自主学习历史,进一步学会如何学好一门新课程。我的做法主要有:

4.1 精心设问,指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能促思。但学生因年龄的限制,认识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认识活动中往往会出现活动的盲目性,思维的混乱性,因此教师就要设计富有价值的问题,启迪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自学习的能力。

4.2 鼓励实践学习,引导验证

所谓实践学习法,是指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情境模仿和解释现实问题等途径来学习历史阶段的方法。运用这种学习方法的关键是事先要有充分的计划和准备。如要访问某一历史事件的见证人,事先就要做好采访计划,设定访问内容和问题大纲,熟悉相关事件的历史背景和基本过程,了解被访者的性格、经历和其他自情况等。只有做好充分准备,这种实践学习法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而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能力也提高了。

4.3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维互动的过程,为避免学生在转化难点时,交往上陷于孤立性,思维上滞于片面性,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探索再合作学习。倡导组员之间互教、互启、互学。注重个体智慧和集体智慧相结合。通过学生讨论,扩大学生的有效参与面,同时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方法上的补充。

篇4: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7(B)—0037—01

历史思维能力是人们用以再认和再现历史事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过程、分析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能力,即其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为指导,用科学的方法揭示历史的本来面目,认识历史的基本过程,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历史发展规律的一种能力。它是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最主要的能力之一。但在历史教学中常常出现教师“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知识记忆,轻分析归纳”的现象,这也导致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历史素养难以提高。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激活思维

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动力,是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在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根据初中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充分利用形象化的语言,借助于直观教具,使用录音、录像、投影仪等多种教学手段,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生动逼真地“再现”到学生面前,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当时的氛围中,使其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以激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讲《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时,我使用了历史地图,让学生听《长征组歌》,看电视剧《长征》及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栏目对亲历者的采访片断等,以生动再现当年的历史场景。学生在深刻了解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后,深深地被革命先辈那种不怕牺牲、前赴后继、乐观向上的英雄气概所感染,这为“长征精神”的概括奠定了基础。

二、设疑置问拓展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疑,创设问题情景,营造宽松而又积极的氛围,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启发他们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问题,在学生探求答案的过程中,拓展思维空间。如讲“西安事变”一目时,教师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张学良、杨虎城拘捕蒋介石后该怎么办?让学生分别站在日本帝国主义、亲日派、英美帝国主义、亲英美派、东北军、红军等各派政治势力的立场上,进行分组讨论。学生经过讨论,最后统一了认识。讨论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政策的英明正确,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比较对照探寻规律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比较法,可帮助学生从众多的历史现象中找出共同特征,也可以从共同本质的现象中找出他们各自特征的表现形式,从而提高了其分析综合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的方法很多,如将发生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将发生在不同国家同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英、法、美、俄、日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比较);将同类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在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行比较(如我国历代农民起义的比较)等。通过比较,可让学生找出异同点,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也会使其对历史现象有深刻的理解,从而逐步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四、掌握理论实践运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教学的指导思想,也是历史思维的核心,它贯穿于历史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和个人的作用、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等。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去分析认识问题,可以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有人说:“如果没有韦石之变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可成功”,“当满清皇帝的个人权威还是至高无上的时候,倘若光绪皇帝是实权皇帝,戊戌变法未尝不可取得成功”,“如果袁世凯短寿早死,辛亥革命前后的局势恐怕也将不一样”等等,这些观点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只看到了历史的偶然性,而忽视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仅看到现象而未看到本质,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学生只有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正确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史与论有机结合,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才能正确解释历史现象和本质,全面分析历史原因和结果,阐述历史发展规律,掌握解决具体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

五、撰写论文学会研究

篇5: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文/张志新

摘 要: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一般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点的强化记忆和训练,很少顾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反响的见解。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意识;学生

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在历史教学中,对于一些内容简单而又重要的知识,如果完全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地讲,就会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只有回归到历史情境中,才能感触历史的生动。因而将学生带入所讲述的历史氛围是教学的一个重要过程。如,在讲述“明末农民起义”时,如果仅仅讲述起义的过程是简单易行的,不但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学生很快就会淡忘。所以,我让学生联想一下:(历史教学论文 )如果自己是当时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你将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政权呢?这样学生的思维很快会被带入当时的情境,对学生深层次理解并掌握历史知识有很大的裨益。

二、将开放性试题引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道高质量、不束缚学生思维的.问题可开启学生的心智,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动机。如,在世界近代史中讲到“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美国家进行殖民扩张”时,可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关于殖民扩张的影响,首先介绍人们存在不同的看法,“进步说”认为西方殖民扩张主要方面是积极的,但也存在消极作用;“灾难说”认为西方殖民扩张主要方面是消极的,但也有进步性。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由于此题答案不唯一,这就给学生独立思考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从而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大量释放和创新火花的不断闪现。

三、将逆向思维引进课堂

思维的逆向性指思考问题时沿着“顺向”的反方向进行思考,以期产生新的见解或突破性效果。如,在讲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时,教师可以反过来问学生:“假如没有两个日本士兵失踪引发‘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会不会爆发?”进而引导学生分析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其他诸如“假如慈禧太后早死,戊戌变法会不会失败?”等问题都是比较好的逆向思考题。通过引导学生逆向思考,一方面可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判断力,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另一方面也可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课堂活动的欲望,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融进逆向思维训练是落实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非常重要的一环。

(作者单位 河北省容城县容城镇第一中学)

篇6: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浅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中学历史学科新课程改革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作 者:张爱玉  作者单位:江苏省洪泽县岔河中学 刊 名:教师 英文刊名:TEACHER 年,卷(期): “”(18) 分类号: 关键词:历史教学   培养学生   创新能力  

篇7: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 创意源自生活,小到你平时走路,大到天马行空。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来自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当然也少不了课本里的知识。孩子就像一张洁白无瑕的白纸,他们没有任何点缀的时候,就是创意最丰富的时候,因为他们还没接触这个社会的很多事物,不会有很多已有事物的想法,更多的只是存在他们脑海中的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思考是创新意识最主要的来源,如何培养他们拥有创新意识的思考,便是我们现当下小学科学教育的重点。而我们现在做的最多的便是有意识地引导从而引发的思考,该如何引导,这便是问题的所在。关键词:科学创新、氛围、观察、思考、实践

一、认可

在引导的之前,我们要先做好这一步,那便是认可,我们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的意识和超过老师的雄心,我们培养出听话的、考高分的学生,但是难以出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大发明家。我们的高材生只能在很窄的领域钻得很深,或者对外国人的东西进行一些改进而沾沾自喜,难以成为新学科的开拓者、奠基者。在这种教育制度下,苛求我国的学生创新能力超过外国人,无疑是缘木求鱼。这种历史因素沉淀形成的无形的精神枷锁不除,打开创新之门的钥匙是难以得到的。当孩子们有稀奇古怪的想法和做法的时候,在确定安全的前提下,让他们大胆地去想去做。这是很关键的一步。身边人的认可,能很大程度上满足孩子们的成就感。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就是因为有很多的不认可,才导致孩子们的创意扼杀在摇篮之中。

二、氛围

我们要营造一种科学创新的氛围,让他们在这种氛围下尽情地发挥。而且他们自身就生活在一个很无忧无虑的氛围,这就在无形中营造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兴趣是创造思维活动成功的先导,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所取得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努力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探索与实践行为创造这种氛围,首先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因素。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1、教给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想要在科技上有所创新,就必须在创新之前对此问题的有关信息作一个全面了解,只有了解了这个问题的全部关键点,才可能找到可以有所创新的地方。因为是小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手段都不是太多,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前深挖、吃透所要讲的内容,总结出精辟的大纲与要点,让学生充分了解、熟悉并掌握。小学生可以利用的获取信息的方法还有一些,例如可以到学校的图书室借阅有关科学创新的书籍,努力做到见多识广,多看各方面的书籍充实自己,积累丰富的知识。有了渊博的知识,就易于把各种信息进行多样的组合,形成各种各样的设想。在有了初步的设想之后,就可以到市场上、商店里去转一转、找一找,看有没有与自己设想的东西应用同一原理的商品,仔细观察,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买回家来研究拆卸再组装,搞懂其中所应用的原理,然后用自己的想法去改造,去创新。

2、教给学生如何进行想象力的自我培养。

想象是指通过大脑思维,把原有事物形象地描绘成或创造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在创新思维过程中的具体作用,首先表现为通过想象能综合形成一个创新形象,这对大多数技术创新来说,是必要的。有了一个可供论证和实施的形象方案,才有可能进一步开展工作;其次,想象是一个不受约束、具有很大自由度的思维活动过程,容易诱发灵感和直觉,从而取得创新的突破;第三,想象是最灵活的思维活动,它可以把头脑中的各种信息进行任意组合、类比、联想,从而容易产生新的构思、新的方案。

3、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创新思维的自我训练

我们进行内在引导,引发创新意识。可以推荐某一组同学,让他们首先提出他们所观察到的和他们所想到的。(假设一个孩子这么说:我们观察到的稻谷颜色是金黄色的,外形像花苞,呈椭圆形的,两头是尖的,摸上去很粗糙,感觉稻谷上面有刺,仔细一看是五条纵向脉纹,稻谷大约长6毫米,宽4毫米。)然后引出“XXX观察的可真仔细呀,他还运用了观察中所用到的看、摸两种方法。还有谁有不同的意见”,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动机和主观能动性。

4、重视教学过程,激励创新思维

不同的学生回答同样的事情,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回答,不要过于单一。对于那些有特别新奇的回答却有偏离方向的,给予创新的鼓励,同时引导他正确的方向。可以运用一些“你真棒”、“你观察的可真仔细”、“你的想法很奇特”等词语进行激励孩子们。

第五、在问题设计上要创新。我们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表现而进行提问,有些平时可能学习能力差的同学在此次活动过程中特别的活跃,我们可以这么来提问“XXX同学在刚才的讨论中非常的活跃,我们请他来讲一讲他说看到的和他想到的。XXX,你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成果吗?” 这样设计问题能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自信心。设计问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和灵活度,设问要“有效”,要能引发学生的自由讨论,即设问力求激活学生思维。在课堂中,会出现很多学生的问题,对于学生的问题,可以采用反问式提问学生,让他们自己先进行再思考,让他们进行各自的解答。如有不足之处,我们可以帮忙组织下,通过他们能理解的方式为他们进行解答。从而达到我们想要的引导效果。

三、条件

我们要充分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环境,教学过程中,如一些我们不能接触到的东西,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现。如果我们没有条件,我们可以创造条件。比如我们可以自己制作某些教具,以达到教学效果。也可以是通过某节课的讲解,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制作某些物品。我们的孩子有个特点就是学生容易集中,像城市里的孩子,放学回家后基本很难再碰到面,这样我们就很难实施学生自主学习且很难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比如我们可以适当地增加活动内容,可以让孩子们帮助农民伯伯割稻谷,可以收藏一点点稻谷起来,观察一下稻谷割下来之后会变成什么样的,可以将他们变化的过程画下来,写成一个科学小日记。既可以让孩子们体验生活,让他们明白粮食来之不易,要学会珍惜粮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让孩子们养成随时观察,随时记录的习惯。

四、实践

前面做了这么多的铺垫,那么我们必须得动动手。孩子们肯定会好奇稻谷就这样了,还需要动什么?引发好奇只是其中的一个目的,好奇了孩子们就会进行思考,而主要的还是动手实践。我们可以先布置一个作业,将我们没用的稻谷的废物利用起来做个小玩意儿,材料不限。届时我们展览完成的作品,制作者也要做一些介绍。在介绍完了,我们可以展开讨论哪个作品好,好在哪,不好在哪,不好的地方我们可以怎么进行改进。我们在孩子们的点评之中再进行点评。点评完了之后,先夸一夸“孩子们真能干,做出了这么多别出心裁的玩意儿。”之后,我们可以给孩子们观赏一些别人做出来的玩意儿,如果没有成品可以用图片代替,同时让孩子们进行观察,说说他们这些东西又好在哪,不好在哪,不好的地方可以怎么改进。比如有的是把稻谷上面的稻谷可以堆积起来做成一个小饰品,下面的根和茎可以做成麻绳之类的进行点缀,可以将他们摆成一幅创意画。这样还远远不够,你可以继续给他们看一些其他的创意作品。比如每当牙膏用到差不多的时候,有很多人想用很多方法将牙膏一点一点地挤出来。有人就想到了一种可以挤牙膏的牙刷,就是将牙刷手柄的部分镂空,可以套在牙膏上,将牙膏挤干净,实用环保的设计,同时解决了牙刷的放置问题;出门在外遇到口渴时,买一瓶饮料喝再平常不过了。设计师从这一普通的生活场景中受到启发,设计了这款瓶身印有城市地图的饮料瓶。无论是出差在外的商务人士,还是要去陌生地方的当地人,都可以从瓶身上了解目的地的大概位置,既方便又实用。再看过种种的作品后,可以继续让孩子们回去思考,也可以做些简单的玩意,让生活更加地方便和轻松。创新是无处不在的,同时教育创新也要无处不在。每一样东西,每一个地方都有值得它别出心裁的时候,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不可能。

[参考文献] 儿童教育心理学

篇8: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位教师,尤其是历史教师面前的一个最迫切的问题。长期以来,许多省份中考不考历史,即使是考的省份,人们对历史学科也存在着很大误区:认为只要在书上勾画住,死记硬背会就可以了。就是不少教师也一直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依然没有摆脱“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体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这种状况已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而,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历史教学的最基本目标。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

众所周知, 传统的历史教学, 就是“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 将一套标准化、权威性的历史知识传播给学生, 让他们去死记硬背, 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尽管累得教师口干舌燥, 苦不堪言, 但学生依旧是头脑空空, 收获不大, 而且也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于是便出现了学生“喜欢历史, 但不喜欢历史课”的悖论。显然, 这种教学观远远落后于时代。创新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树立新的教育观。也就是说, 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当把培养学生的个性, 发展学生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 积极主动地致力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实践。只有教育观念转变了, 才有可能有效地推进历史教学改革, 才能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奋发求知的内部动力, 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使他们迸发出最大的学习主动性, 以满腔的热情和坚强的意志获取知识。因此, 在历史教学中,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花费了不少心思来设计教案, 尤其是导语, 适度、巧妙、新颖的导语, 一下子就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我在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是这样导入的:哪位同学说一说你每天的衣、食、住、行情况?同学们有的回答说:他家住的是楼房, 100平米;有的说:他每天早餐是面包、牛奶, 午餐主食是米饭、面条, 副食是鱼、肉、蛋、青菜, 晚餐是米汤、馒头和菜等。同学们七嘴八舌说完后, 我接着说:同学们说得真好, 我们今天的生活可真幸福呀!可你们知道在170万年前, 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吗?同学们又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等同学们说完, 我又说: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祖先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中华文明的渊源吧!这种导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 把学生引入到现实情境之中, 使原本枯燥无味的历史有了“生活味”,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当然, 我还有以情激趣、设疑激趣、以电教激趣、以热点激趣、以影视激趣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更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因而,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就必须更新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陈旧教学模式, 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动起来, 积极参与到教学中, 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如讲洋务运动的内容时, 我提了个问题:“如果在座的各位都是当时清政府的朝廷重臣, 那么对于晚清衰落的政治局面, 你们有什么办法来挽救它的命运呢?”这一下同学们来了精神, 积极讨论了起来, 有的说应该兴办海军, 有的说应该制造枪炮……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如讲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时, 让学生扮演秦朝的官员到全国去旅游, 根据他的经历说出当时秦朝面临的问题。这种学习激活了学生的认知、身心, 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开发校本课程, 激励学生的创新实践

当学生在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有了自信后, 教师应进一步把追求创新的积极态度转化为一些创新实践, 把凝固的历史活化到现实中来, 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落脚点, 开发校本课程就是创新实践的最好途径。因而我在课余组建了历史兴趣小组, 并开展了相关活动, 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以自愿的原则, 师生共同策划组建了几个兴趣小组:故事比赛组、知识竞赛组、小品演出组、历史调查组、历史辩论组、板报组等等, 活动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如在讲春秋战国的历史时, 故事比赛组就讲述了“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等故事, 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又加深了对知识的巩固。在讲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措施时, 小品演出组扮演秦朝的官员去全国各地旅游, 把遇到的货币、文字、度量衡不统一等问题表演出来, 使同学们很容易地理解了秦始皇为什么采取这些统一的措施。在讲秦始皇的功过时, 辩论组又开展了辩论赛, 赛前, 大家查阅了大量资料, 辩论时正反方唇枪舌剑, 胆识和口才得到了锻炼。在学期末, 则举行有奖知识竞赛, 把一个学期的知识进行一次大检阅, 促进了同学们对知识的巩固, 奖品虽然只是一本书、一支笔, 但同学们个个欣喜不已。在讲改革开放时, 调查组走出去向长辈调查了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认识到只有改革开放才能使国家兴旺发达。这种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外活动, 改变了长期沉闷的历史教学局面, 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篇9: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构建能促进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每门学科都应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历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这是当前我们历史教师共同探讨的话题。

一、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善于质疑問难,善于独立思考

我们知道,创新的前提是对现有知识、资料、结论提出问题和产生怀疑,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可见,学生只有怀疑,才能创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及时设疑,引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积极活动中。如在教学内容——近代总理衙门的建立,是中国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这一结论,就有学生提出:总理衙门建立的影响仅限于此吗?教师先肯定学生的积极思考,然后可提出问题:总理衙门的建立是否有适应近代史发展的一面?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教师加以正确引导,最终得出结论:总理衙门的建立是传统外交向近代外交的转变,具有适应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学生质疑、提问,学生对总理衙门有了全面的认识。因而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二、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标新立异的学生通常也是积极思考的学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通常有一些超乎人们意料之外的观点,学生甚至对权威观点的教科书理论也会提出质疑,阐述自己的观点。因此要鼓励学生大胆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唱反调”,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正因为学生有标新立异,大胆思考设想,科学才得以突破并不断更新发展,教师要正确引导这部分学生,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才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用基本的历史事实开发大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求异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在评价北洋军阀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根据学生的理解,教师的引导,形成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北洋军阀中国近代史上的反动军事政治集团。从1912年建立到1928年的16年间,它基本扮演的是祸国殃民的角色。北洋军阀期间,无论是袁世凯还是其他统治者,无不采取对内专制,对外出卖国家主权的基本政策。袁世凯为做皇帝,镇压二次革命,接受《二十一条》。军阀割据时期,各派军阀都为了自己的利益找了个帝国主义做靠山。因此,对北洋军阀统治予以否定。另一种观点认为,对当时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应该客观对待,当然,我们也看到军阀割据混战给人们带来极大灾难,混战期间相互削弱势力,此时北洋军阀时期也采取了一些发展经济的措施,民族工业虽然畸形发展,各地域各行业发展也极不平衡,但仍然是向前发展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多注意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从而有利于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多角度、多层次中审视,有利于对历史事件的全面理解。

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创新能力

辩证创新能力即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观察思考历史,观察事物必须把握研究她的总和,从事物本身矛盾的运动、变化、发展来看待它。只有如此,才能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才能使学生的发展层出不穷。比如,在教学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从民族感情出发,让每一个中国人看到的是它对中国到来的灾难——国门被打开、大量的洋货充斥中国市场、农民手工业者大批破产等等,但若从辩证的角度来看,西方侵略者的刀枪火炮在给中国带来灾难的同时,也把西方先进的科学和生产技术带到中国,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中国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和辩证创新能力,既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也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因此,历史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历史创新意识的启发者和培育者,从多方面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造更充足的条件。在历史课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启发学生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创新、标新立异,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朱慕菊.走进新课改[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教育出版社,1999.

[4]刘海燕.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M].北京: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篇10: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文/刘知真

摘 要:为了使受教育者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提出的素质教育促进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但在素质教育中不论何种教育模式都格外重视受教育者的能力培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能力培养;策略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以下是本人教学中的点滴感悟:

一、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或收获知识的重要基本途径之一,通过阅读能增加知识的储备、开阔人们的视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调节人的性格,修身养性、丰富内涵,进而使生活充实而有意义。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这样进行尝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也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创设与阅读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对待阅文章的好奇心,逐渐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有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2.强化阅读练习,适时给予指导

阅读能力可以通过练习得到提高,当然练习过程中教师也要适当地发挥其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调动学生。例如,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可以让学生分组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意境,把握文章的主旨,感受文章的.情节、线索等。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能力便会得到改善和提高。

二、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

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汉字书法更是一门具有无穷魅力的艺术。然而,一些中学生的汉字书写令人担忧,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有的甚至连笔顺都不对。作为语文教师更要做好对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书写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强调书写规范的重要性,并严加管理,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其次,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的书写,发现笔顺错误的要及时纠正,如果错的人数多,也可以尝试讲讲书写的笔顺原则。另外,还可以利用书法活动来激发学生练字的热情。例如,可以举办书法大赛或听写大赛,赛前教师要做好宣传及动员工作,使学生重视比赛,这样学生自主地投身于书法训练之中,书写能力会大大加强。

三、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媒介,语言交流水平的好坏对人的交际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如何,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交流,甚至将来的发展。那怎样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创造学生口语表达的条件,引导学生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关于文章的一些讨论性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的同时教师也要趁机渗透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学生代表阐述完自己的见解时,教师要给予点评及相应的鼓励,不断树立他们口语表达的信心,使他们敢于表达、乐于表达,从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另外,教师可以利用演讲比赛,演讲比赛是学生自我展示口才的重要平台,也是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阶段性检验。赛前教师给学生相应的指导,从而进一步点燃学生练习口语表达的热情。

四、写作能力培养

作文是语文考试题中重要的部分之一,作文分数的高低直接影响语文的整体成绩,所以,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是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关于写作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注重学生写作的基础教育,如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命题的分析、如何仿写等。另外,教师还要抓好学生的文本积累工作,如,让学生准备一个积累本,用来记录阅读或范文中的好句、好段,并练习仿写,一些美文的选段也可以让学生尝试背诵,这样日积月累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五、学生自学、合作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自学、合作、探究能力”可以在教学各环节中得到锻炼与培养。在自学环节中,教师可以提出与教学相关的自学目标,学生明确目标后便可以独立自学,之后教师要检验自学的效果,并及时给予相应的评价与肯定,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收获知识的喜悦。在合作环节中,教师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可以将一些任务分类交给不同的小组,让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各自的任务。之后,小组代表展示成果进行小组间的知识交流,从而实现组内与组间的通力合作。不能完成的任务,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活动,最终使活动得到顺利的开展,直至任务完成。这样的环节安排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

总之,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积累育人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好学生的各项能力。

篇11: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内容提要】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的语言能力,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语感的强弱。“语感”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话题,而语感往往是在有效的在阅读中得到培养和提高,并在长期的阅读训练中不断得到积累。所以,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应强调以读为本,注重积累,讲究品评,不断提高自已的语感。从而把文质兼美的文章言语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

【关键词】

语感

阅读教学

朗读

积累

语言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那些语感差的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比较低,要提高语文成绩,需要花费很大的努力。一些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反映,有的学生听课抓不住要点,发言词不达意。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这些学生的语感能力较差。那么,什么是语感呢?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活动引起的复杂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

留意一下,我们不难发现“语感”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吕淑湘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而我们的语文新大纲中明确规定:“语文教学旨在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和一定的语言感知能力。”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言文字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离开的交际工具,在瞬息的时间和空间交流信息,不可能花很多时间,去字字作逻辑推理,句句以理性分析,加以处理。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靠得就是语感的直觉性和敏锐性。因此,语感的培养具有辅助交际的功能。此外,语感还有促进理解的功能,从语文教学的历史看,古代语文教学虽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培养语感却是很成功的,从《三字经》、《百家姓》到《四书五经》,古代的私塾先生要求学生读、背,读得多,背得也多。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嘛!由是观之,语文教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语文知识,而在于语文能力,即语言的运用。所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笔者认为语感往往是在有效的阅读中得到培养和提高的,所以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感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但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仍能看到一些教师津津乐道于课文内容的分析、讲解,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分析来,分析去,把一篇富有感受染力的文章搞得支离破碎,味同嚼蜡,那些课文也就成学生心目中毫无生气的内容梗概和语言符号。那是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入了一个误区:有的教师误认为讲深、讲透,学生就能理解,就能感悟、领会,然而,这种以分析、理解取代感悟的现象是造成学生语感不强的最大原因。实际上,我们应当意识到,课文的阅读教学的根本着眼点应该是使学生增强阅读内容和阅读形式的感受性,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把文质兼美的文章言语能力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

那么,如何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能力呢?

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应该提倡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揣摩来培养学生的语感。用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话说就是:“把数量不多的好诗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

叶圣陶指出:“从前人读书,多数不注重内容与理法的讨究,单在吟诵上用功夫,这自然不是好办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上比从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这又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可以说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法。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很多,有齐读、轮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引读等等。无论哪种朗读,都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现行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者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这些文学作品作为朗读材料被师生经过仔细分析,深入体味,并通过自己的有声语言加以表达,这绝不只是“念字出声”的无思维活动,而是动员了自己全部精力的再创造。于是,多次反复朗读之后,学生不仅理解了某些词句的含义,而且多少难说清的语感,搭配习惯,语言规律等问题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也体会到了文章的内涵了。甚至,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对类似的文章进行鉴赏。可以在自己写作时模仿那文笔,还可以在说话时应用那词章,从而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迅速趋向准确和生动。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朗读要理解在先

叶圣陶在分析如何把握吟咏的语调时,曾具体指出:“大概文句之中的特别主眼,或是前后的词彼此关联照应的,发声都是高一点。就一句来说,如意义未完的文句,命令或呼叫的文句,疑问或惊讶的文句,都得前低后高。意义是完足的文句,祈求或感激的文句,都得前高后低”;“表示悲壮、快活、叱责或慷慨的文句,句的头部宜加强。表示不平、热诚或确信的文句,句的尾部宜加强。表示庄重,满足或优美的文句,句的中部宜加强”;“含有庄重、敬畏、沉郁、悲哀、仁慈、疑惑等等情味的文句,须得缓读。含有快活、确信、愤怒、惊愕、恐怖、怨恨等等情味的文句,须得急读。”

2、讲究朗读的方法,注重范读、情读和美读

对于范读,叶圣陶指出要“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材料:有位教师在教《阿Q正传》时,请班上一位学生范读阿Q宣布革命的那段心理活动描写,因为在此之前已有过师生之间的简单的互相讨论,这位学生便有意识地注意到了阿Q从“勉强”到下决心参加革命的这个心理变化过程,在朗诵时就作出了这样的处理:“革命也好吧”中的“也”读重音;“革妈妈的的命”中的两个“的”,前一个紧跟“妈妈”,语速较快;“太可恶!太可恨!”因出自阿Q的内心呼喊,所以读得感情真,语气狠,但却并不响;“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中的“投降”处理为重音,有迫不得已豁出去的意思。朗读结束,这位学生自己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而其余的学生也露出赞许的神情。不难理会到,同学们在范读和聆听范读的过程中,已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绝妙的语感教育。

“情读”之“情”,是情感之情。就是要读出作品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庄子说得好:“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虽悲不哀,强怒虽严不威,强亲虽笑不和。”只有切入作品所塑造的生活情境,置身于作品所描绘的特定情境、氛围之中,才能透彻理解人物的个性和作者所寄托的思想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将那活鲜鲜的生活情境、独具个性的生命语言,通过我们的“口”、“容”、“形”,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而这一点适用于叙事抒情的诗歌和散文类作品。

3、通过朗读与激发想像有机结合,诱发语感

笔者认为有效的读的训练,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别林斯基也曾说过:“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因此,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模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而教师要重在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如笔者在教学《山中访友》第三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与树融为一体,人与自然物我交融的境界,笔者设计了一个类似于电影中的画外音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自己也成为一棵树的样子。在学生闭眼的同时,教师可进行轻声的画外音:“此时,我走进了一片宁静而神秘的小树林,被那优美的景色深深吸引了,那青翠的要树枝迎风招展,探出头来,像是在跟我招手,树上的鸟儿欢快地鸣叫,嬉戏着,像是叫着我的名字,欢迎我的到来。这时,一缕阳光透过树梢,照在亮晶晶的露珠上,那露珠显得越发晶莹剔透了,像是在和我调皮地挤眉弄眼,和我交换眼神,你们不把我当外人,我又怎能见外呢?我闭上眼,觉得我被他们同化了,觉得也变成了一株树。我的脚长出根须,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结束画外音后,轻声问学生们:“你们变成一棵树了吗?”“就让我们作为树林中的一分子,再来读一读这段文字吧。”这样一来,学生的再次朗读中,似乎真的找到了那种物我合一的感觉。读得非常好。

此外,我们可以通过电教手段,如播放录像,展示课件等到触发想象,把学生带进情景之中,在情境中唤起学生情感与作者的共鸣。笔者在教学艾青的爱国诗歌《我爱这土地》时,可让学生配乐朗读,播放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乐曲,体会那汹涌澎湃、如火如荼的抗日激情,体会作者那和着泪,和着血的爱国之情,从而让学生受到感受染。在教学《斑羚飞渡》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老斑羚用牺牲一半,保全一半的方法延续自己的后代而用身体作桥墩飞渡时,边结合文中对这一场面的描写,边利用多媒体播放配乐的“飞渡”的FLASH动画。从而对文章的理解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积累语言,深化感悟

应该说,直觉性是语感的最基本特点,而无论直觉的内容如何丰富,形式如何变化,其心理素质无一例外地来自主题原先在学习与实践中获得并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因此,在课内和课处的阅读过程中,注重积累就显得十分必要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语言学习更需要积累。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应该讲得就是积累语言的好处吧。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笔者觉得首先应该注重对字、词、句的积累,特别是对于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汉语的字词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和意象性,内涵的自由度很大。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一定数量的词语作为语感的训练基础,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使学生词汇积累如滚雪球般地增多。在课内,语文教师可以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进行必要的点拨,并传授给学生学习词语的方法。促使学生对词语进行准确的理解,从而走也词汇积累的第一步。课外,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工具书,进行思考、讨论,勤作摘记,这样一来,学生对这个词由生疏到熟悉,由不懂到懂,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规律也能掌握了。其次应该注重意象的积累。夏丐尊先生就举过这样的例子:“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只有读者脑中有丰富的意象积累,才能被作品的词语迅速唤起,组成相对应的准确鲜明的新意象。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竟象积累,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讲课时做到声情并茂,努力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调动头脑中的相似经验,缩小学生认识结构与课文之间的差距。迅速形成新意象,使语事情活动畅通无阻。然而,仅靠课内的四十五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广泛浏览,才能有效地增因其词汇、句式、意象的储存,扩大视野,丰富其感知对象,厚积薄发,从而促进其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

三、推敲品析,增强感悟

咬文嚼字,体味语言是语感得以提高的关键环节。对此,宋代朱熹曾有过精辟的解释:“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读,精读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朱子语录)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也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并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从而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作品、编者和教师之间平等对话。” 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就以下几点进行:

1、揣摩比较中,感悟用词的准确性

比较,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减减、换换、调调、加加等形式展开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从而有所感悟。笔者在教学《山中访友》第二段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把“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你累吗?”改成“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好几百年了,你一点也不累。”你觉得怎么样?通过改变句式来体会作者对德高望重的老桥的亲切问候之情。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连最末次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表示作者对自己的印象不能完全肯定,“确凿”是完全肯定的语气。有矛盾吗?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用意?这就必须引导学生细细揣摩。

2、品评领会中,体验语句的情感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就是说作者有了感情再发为文辞,读者先看了文辞,再体味到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感要把语言和品析和情感体味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到作者起伏的情感。如《山中访友》记述了作者独自到山野林间的一天游历。为什么不取名为《山中赏景》。这就得引导学生仔细品评领会文章的内容,并通过比较方可明白原题的佳妙和不可更改的理由。当然,语感的培养可从多方面进行。在阅读之外,还应该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因为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句的理解和运用,还是对事物的感悟,都可从生活中获得。一般来说,生活在用普通话交流的家庭的学生有较好的语感。经常读报看书的城镇学生,语感相对来说比农村学生要敏锐。所以,为了使学生的语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语文教育建立一个开放系统,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广阔天地,立足课堂,延伸课外,通过广播、影视、书报、交际等多角度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扩充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形成终身受用的语感能力打下良好基础。而教师要善于策划、组织、启发、指导,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投入,切身感悟其中的规律和意蕴。

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语感,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使语感不断强化。如:课前两分钟说话练习,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复述、进行演讲、朗诵比赛。让学生在说中强化语感;练习扩写、仿写、改写、写读后感、影评等,让学生在练中强化语感。

总之,语文是一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实行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不仅有利于开启学生智慧的火花,而且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发展,能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正如美术课教学在色彩感上一样,语感教学是语文的“牛鼻子”。郭沫若曾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利于语言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感觉不能灌输、粘贴、转让。语感能力培养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言语直觉经验的低层次上,还要在学习分析语文知识中取得理性认识和经验,并用之于新的言语活动的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提高语感的层次。“语感是个总的名称”,在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语用感等训练过程中,都应该注重在学习中获得理性知识,在练习中取得理性经验。

参考文献: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叶圣陶论创作·写作漫谈》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语感论》

上一篇:创建基层国土所标准化建设下一篇:员工操作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