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工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6-08

学校教育工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通用8篇)

篇1:学校教育工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创新工会建设方法

铜山区教育工会王兆义

学校工会是教育工会体制中最为基层的工会组织,处在教育工会工作的最前沿,直接服务于教职工。不仅是农村学校最广泛的群众性组织,也是党政领导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它为创建和谐校园、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农村学校工会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农村学校工会充分发挥不同职能和优势依然任重道远。

主要表现在:

一、组建不规范现象突出,基层工会职能发挥“依附性”和“虚位”、“缺位”的现象依然存在。在学校工会工作中普遍存在观念误区:认为工会就是文体工会、福利工会,工会就是摆设,是花瓶,是虚设,工会只能搞一些文体、教工福利等低层次的工作。认为工会是一个筐,什么事都可以往里装。学校党组织对工会工作的观念认识不清,重视不够,不少农村学校工会虽然有机构,但有牌无室,无经费等问题突出;工会组织形同虚设,教职工也成为“花名册”会员,不少教职工感觉“建会与不建会一个样、入会与不入会一个样”。

二.学校工会工作解决问题缺乏动力和好的工作方法,缺乏创新意识。首先学校工会干部工作顾虑多,维权力度不大。基层工会干部说:“得罪了行政领导不支持你,得罪了教职工代表不选举你。”特别是绩效工资实施后,取消了所有的福利待遇,当不当工会干部一个样,因而缺乏工作动力。其次不少农村学校工会缺乏重点,只停留在事务型工作层面上,未能体现工作重心,突出基本职责。工作开展平平淡淡,没有特色和亮点,抓不住主要矛盾,解决不了关键问题,缺乏工作创新,致使工会工作无法上新的台阶。再次大部分农村学校工会干部是兼职,任职前没有工会工作经历,未接受过工会业务培训,思想观念陈旧,创新意识不强,讲困难和问题多,想办法和思路少,缺乏好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工作被动应付。

三,在工会制度建设方面,缺乏长效发展机制,不是靠制度而是靠工会领导的个人能力推动工会工作开展。目前很多农村学校工会的主要事务都依赖工会领导的个人能力,靠制度维系的工会整体的合力作用难以发挥。存在三个方面的难题:1)活动经费落实难。农村学校工会经费紧缺,有的学校工会无户头,工会组织连维持基本的活动费用都有困难。(2)工会组织建设难。部分农村学校的主要领导认识不到位,认为农村学校工会组织是可有可无,工会工作无关紧要,造成了农村学校工会组织建设难以落实。(3)干部作用发挥难。农村学校工会干部,待遇得不到落实,主要靠与学校行政领导的关系来开展工作。造成工会很难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发挥作用。

四、在工会的领导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人员老化、稳定性差、培训不足、缺乏创新力等突出问题。大多数学校工会主要领导往往由将要退休的中层领导兼任,年龄偏大。他们固然经验丰富、善于解决各种复杂问题,但是也存在因年龄限制工会知识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因在位时间有限,从而使一系列很好的制度措施难以长期持续和完善起来。

二、采取的对策建议

(1)健全组织体系,夯实基层工会的组织基础。

一是健全机构设置。研究制定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学校工会机构设置指导意见,保护工会依法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地位。按照《工会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全总关于扩大工会工作覆盖面,增强工会凝聚力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工会的组织建设,最大限度地把广大教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做到工会组织“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二是健全组织体系,落实工作职责。工会要密切联系教职工,倾听教职工的意见和呼声,关心教职工的安危冷暖,处理好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了解教职工的所感所想,及时把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反馈上来。

(2)加强工会干部建设,夯实基层工会的干部基础。

1、农村学校工会领导的待遇,切实做好保障他们的权益不受侵犯。

2、视农村学校工会干部的学习。重视农村学校工会干部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依法治会能力。特别是需要从心理学、管理学、法律法规、工会知识以及如何培养自身一种开放和包容的个性等其他方面知识的培训,提高工会干部在广大教职工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3、针对学校工会领导年龄结构偏于老化和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需要更新工会的用人观念,按照“四化”标准建设工会队伍。让年轻有为、素质高、能力强,善于沟通、协调各方面关系,擅长倾听群众意见的领导干部来做专职的工会领导工作,给他们以校级领导的待遇,提高工作热情。

(3)抓住支撑点,夯实基层工会的经济基础。

一是基层工会首先要建立专门的帐户,督促行政依法足额拨缴工会经费。二是加大对基层工会扶持力度,增加对基层工会的经费投入。

2、充分发挥工会的民主机制优势,提高工会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

工会开展的一切工作和全部活动,都要采取吸引群众、说服群众和群众自我教育的方法,而不是行政命令。这种民主的运转机制,是工会组织的又一重要优势。随着教职工民主意识的提高和学校民主建设的进步,学校工会彰显“桥梁纽带”的作用就更加重要。学校工会既非教育主管部门,又非重要职能部门,但却是涵盖全体教职工的实体。如果能充分把这个实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将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甚至于它可以决定学校内部的“气候”。学校工会凝聚力强弱与否不全取决于领导者的魅力和员工的素质,所有优秀的东西加起来并不一定优秀,只有每个分子都能在合适的位置上,合理地运作起来,学校这部机器才能正常,工会就是使这部机器正常运作的机修工。从本次调查结果看,“校务公开”、“教代会制度”、“依靠教职工办学”等几项重要制度,得到广大教职工的普遍欢迎和拥护,其认可率为95%,这既反映了教职工对参与民主管理的强烈愿望,也表明运用民主机制进行民主办学已成为应有之义。

3、充分发挥工会的职能优势,为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随着学校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劳动人事关系和经济利益关系发生重大调整和变化,工会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和挑战。工会只有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认真研究和正确把握知识分子群体权益的特殊性,努力提高表达和维护教职工权益的能力,才能激发教职工献身学校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调查显示“多为教职工维权”和“多反映教职工

呼声”,以高达83%以上的支持率,位居工会可发挥独特作用的优势之首。因此,工会基本职能优势的发挥程度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校园和谐的整体质量和水平。这就要求学校工会组织要切实发挥作为教职工利益表达者和维护者的作用,加大“双向维护”的力度:在维护学校整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表达和维护不同层次教职工的具体利益,不仅要表达和维护教职工的经济利益,还要表达和维护教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和精神文化利益。因此,学校工会组织要根据新时期教职工利益诉求的特点,重点建立好可行有效的维护机制。如完善教代会制度、教代会代表督查制度、校务公开制度、重大改革方案的听证制度等,以畅通教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渠道,让广大教职工有充分表达意愿、要求的场所和机会,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批评权和建议权。使教职工说话有人听,提意见能管用,监督有力度、起作用。为教职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民主环境,一个温馨并有利于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工作环境,一个健康向上且富有情趣的业余文化生活环境,一个充满关爱的人文环境。

42、以活动为载体展示工会作为特色

一是以“特色”活动为载体,在促进工会工作发展中展示

作为。二是以“争创”活动为载体,在提高教职工队伍素质上展示作为。三是以“建家”活动为载体,在营造先进工会组织上展示作为。四是以“送温暖”活动为载体,在凝聚教职工队伍上展示作为。

新时期的学校工会不能只是“活动型工会”、“福利型工会”。工会活动的内容也不能只是局限于文体活动、送温暖活动等低层次工作。开展的各项活动要在对象、内容、方法、措施上有特色和创新,灵活性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活动,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工会植根基层,要以教职工喜闻乐见、高雅健康、乐于参与的活动方式,通过美的载体,把党的关怀送到广大教职工的心坎上,把高雅的审美愉悦和高尚的思想道德通过浓厚的人情味和亲和力传达到广大教职工的心间。工会充分发挥活动方式的优势,有助于更广泛地联系教职工,最大限度地把他们吸引到工会组织和工会活动中来,把他们团结和凝聚到党的周围,真正把学校建设地科学、民主、文明、和谐、充满生机与活力。

5、加强工会的队伍建设,增强工会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篇2:学校教育工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基层工会“职工之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基层单位“职工之家”建设存在认识上的不足 调研中我们发现,少数基层单位对职工之家建设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有的认为“家”就是居住的地方,因此在职工住房、文体活动场所等“硬件”设施建设上花的气力较大,忽视了建家的精神实质内容;还有的基层单位因为缺少活动场所设备器材,就错误地认为不具备建家条件,把建家工作搁置一旁,这些都是对建家的误解。调研中,我们着重强调建家工作中,改善职工的工作、活动、生活环境固然重要,但衡量职工之家是否真正名副其实,主要体现家对成员的服务及成员对家是否有亲近感、依赖感、归属感,是否愿意为家奉献。家的“硬件”设施是建家的基础条件固然重要,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建家理念,因地制宜克服“硬件”困难,从加强思想建设、民主建设、素质建设、文化建设等“软件”入手,把家建在每个职工的心上,才是建家的实质性内容。

同时我们发现,一个单位的文明建设程度的高低离不开职工之家的建设成就。凡是建家活动开展好的基层单位,其文明建设工作必定成绩突出,文明创建活动必定事半功倍。

实践证明,凡是得到本单位党政领导重视认可,在人、财、物上给予积极帮助支持的基层工会其建家工作必然开展的好,其“职工之家”对单位改革、发展、稳定、和谐必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建家活动同时需要党政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给予大力支持。我们认为,开展建家活动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党政工形成合力与文明建设挂钩,与企业文化挂钩,齐抓共建职工之家。在调研中我们积极推广和建议,要求基层工会在今后的建家工作中,要积极大胆向党政领导谏言:建立健全“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主抓、职工热情参与、与文明建设挂钩”的长效工作机制。“把职工之家”建设与单位的文明建设及各类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建家新格局,主动把建家活动延伸溶入到企事业的创建活动中,从而确保建家活动取得实效。

(二)“职工之家”的建设中,工会工作力度不够 调研中我们感觉系统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总体上是好的,但有少数基层工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职工的期望值与工会依法实行的维护力度还有差距。个别基层单位的工会组织徒

有虚名,虽然有组织、有机构、有成员,但是履行工会的工作职责不够主动深入,工作浮在面上。反映在工会会员和职工群众对工会在维权方面不够满意。同时,少数的基层单位党、政、工之间关系还不够融洽,党政方面对工会工作的关心、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换言之,少数工会组织的作用没有正常发挥,依法维权地位被削弱了。

切实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和重要工作,是工会存在和发展的土壤和根基,是工会工作的永恒主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式下,只有强化维权保障、民主管理、司务公开、送温暖机制建设等,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主人翁地位,努力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好事,更加紧密地联系职工群众,职工群众才能真正把工会当作自己的家。因此,必须把依法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政治权利和文化需求作为开展建家活动的基本内容,必须把依法履行维护职责贯穿到“职工之家”建设的全过程。

(三)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存在缺陷,建家机制不健全 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好坏决定着“职工之家”的水平和质量。要建好“职工之家”必须强化工会自身建设。近年来,部分基层单位由于认识上的原因,工会组织的建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软化。工会工作任务繁重,专兼职工会干部缺少,工作已不能完全适应工会工作的相关要求。为此,要在建立健全各级工会组织,有条件的基层单位应配齐配强工会专兼

职干部,加快培养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要认真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把工会工作与建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建家强会”、“建家兴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积极、自觉的行动来抓好建家工作,提高建家水平,推动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步伐加快加大。

工会是职工的代言人。要按照职工群众的意愿和要求,体现行业特色开展建家活动。在开展建家活动中,要以职工为主体,依靠广大职工建家、评家、管家。以职工自己定家规,树家风,建家境不失为新时期新形式下建家活动的创新思路。

“职工之家”要依靠职工群众考核验收,严把职工认可关,由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决定是否达到合格、先进、模范档次。上级工会在考核复验时,应通过公开公示、召开职工座谈会、个别访谈、民意测评等形式,倾听职工的真实意见,检验基层单位职工群众对建家的认可程度,要力戒形式主义走过场。在审定验收时,应把职工的认可率作为重要评价标准或先决条件,职工群众不赞同不认可的,不能成为合格、先进、模范职工之家,严把建家达标质量关。

(四)“职工之家”的建设,缺乏党政方面的支持 通过调研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职工之家”建设必须得到党政方面的关心和有力支持。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职工之家”建设,给单位带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各项工

作蓬勃发展。建家就是要工会组织把广大职工紧密地团结起来,让职工充分享有劳动权利、民主权利和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利益。使他们真正成为单位的主人,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爱,从而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单位的整体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职工之家”建设与工会重点工作,一个是载体,一个是内容。工会真正成为合格、先进、模范“职工之家”之日,就是工会联系党和职工群众纽带桥梁作用发挥最好之时,因此从广义上理解“建家就是建工会”,“家”好“会”就好,“家”好万事兴。

“职工之家”之所以能成为实现工会职能的主要载体,是因为工会在长期的工作实际中,为职工办实事好事,维护职工的权益中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只要上下统一认识,共同努力,把职工之家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工会组织就一定会赢得越来越多职工的信赖和拥护,就会把越来越多的职工紧密地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就会在推动和深化企事业改革、促进企事业发展、保持职工队伍安定稳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基层工会“职工之家”建设中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综上所述,针对基层工会“职工之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建设职工之家要结合各基层单位的特点,结合单位的企业文化,从工作实际出发,发现、总结和推广先进典型。对基层单位的“建家”活动进行指导,及时协调和解决“建家”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二)要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把职工群众作为“建家”的主体,不仅依靠职工群众建家,还要发动职工群众对“建家”工作进行评价,通过“建家”,建立起工会同职工群众的密切联系,赢得职工的信赖。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基层,牢固树立为基层服务、为职工服务的思想;要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努力减轻基层的负担,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三)要把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列入党政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有部署、有规划;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方针,实行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既要坚持“建家”的基本要求,又要区别不同类型、条件的基层工会,提出切合实际的“建家”办法,注重实效,防止形式主义。

篇3:学校教育工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工会组织建设重视不力

首先,工会干部配备虚设化。多数学校不配备工会专职干部,工会主席一般由党政副职兼任,而有的党政副职身兼多职,又无时间和精力抓好工会工作。有的学校即使配了专职工会主席,工会工作基本上是单打独斗,而工会委员,一般也都属于兼职,其待遇基本没有,安排的工会工作属典型的“副科”,发挥的作用自然也不大。

其次,工会干部队伍培训不力。不少学校工会干部素质提升工作抓得不实、不力、不好,除了上级工会有限的培训外,学校基本没抓,导致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工会干部甚至没有参加过相关的业务知识培训,工运理论素养和工作水平不高,而工会工作要求工会干部要准确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理论、政策和法律,才能使工会有所作为,但这一点往往是学校工会干部所欠缺的。因此,导致工会工作基本上是按领导要求“指哪打哪”,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再次,工会经费严重不足。这无疑影响了工会工作的有力开展。财政拨付的工会经费本来就少,还得按一定比例上缴上级工会,留在学校工会账上的经费所剩无几。更有甚者,有的学校还会将依法留用的工会经费拿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作公用经费开支,使工会依法独立开展工作的权利受到限制,导致开展工会工作成“无米之炊”。

最后,工会制度建设严重滞后。在学校里,我们经常会看到林林总总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但很难看到比较规范的而且贯彻落实到位的工会规章制度。没有制度,工会工作何以成方圆?工会组织建设如此般,归其因,重视不力。

1.2工会职能难以真正履行

职能难履行主要体现在:一是一些领导对工会工作不够重视,并对工会教育、维护、参与、建设四大基本职能认识不足;二是工会组织是群众性组织,不像行政部门那样具有相应的权力,让人服从,缺乏行政力;三是工会工作边缘化,依法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常常容易被忽视和剥夺;四是工会的政治地位也没有按相应级别体现,如有些学校的工会主席并没有按同级党政副职的要求配备,甚至有的单位还剥夺了工会主席代表职工参与党政联席会研究制定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事项的权利,导致工会主席不愿干,不大干,得过且过;五是有些工会干部不知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不知工会四大基本职能的着力点到底在哪里。

1.3工会干部没有摆正位置

1)工会干部对工会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的关系把握不当。往往把党的领导片面地理解为工会事无巨细向党支部请示汇报,谨慎有余开拓创新不足,表现为安排什么干什么、不安排就不干。表面上看是紧紧跟着党,实际上是怕担责任,没有承担起党赋予工会的任务,泯灭了教职工对工会的希望。

2)由于工会组织较学校其他职能机构不一样,缺乏硬性的指标性任务,学校工会工作往往处于事实性的边缘状态。于是,为数不少的工会干部觉得工会连学校一般的职能机构也不如,矮人一等;尤其是从职能机构转岗过来的实职干部,由“实”变“虚”,有一种失落感、被轻视感。

3)工会干部从自身利益考虑,过渡思想和避重就轻思想严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表现到具体工作上,要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无所事事;要么肯在文体、福利等工作上下功夫,尽量选择关系易协调、不宜产生矛盾的事做,以表现工会的存在和干部的业绩,却在一些涉及职工权益的重要问题上退避三舍,使基本职责的履行停留于口头上。

1.4民主管理与监督不到位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建立和健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切实有效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让教师都有权力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正是让教职工实现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基本途径。但是,一些校长认识不到教代会的重要性,不按时召开教代会,一些重大事项往往由个别领导或党政联席会决定直接实施。有的即使召开了教代会,但也只是走走程序而已,事实上,教代会早在一些领导心目中被当成了一种摆设。工会本是教代会的工作机构,而没有让教代会发挥其应有的效能,造成工会得不到教职工的信赖,教职工也没有参与热情。因而,教职工民主管理与监督学校工作自然也成了一句空话。

1.5开展工会活动少而不力

一是因为活动经费捉襟见肘,工会活动力不从心;二是一些工会干部没有精力和时间来组织工会活动;三是活动形式单一枯燥,激励机制不够,教职工参与热情不高;四是工会活动没有形成常态,随意性极大;五是领导支持不力,活动次数屈指可数。五是工会活动与教育教学活动没有紧密结合交叉渗透。如此一来,融洽情感,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会活动影响力大打折扣。

2对策

对策一:齐抓共管,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力度。

1)上级工会要切实加强对学校工会工作指导。一是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指导,指导工会固本强基,激发工会活力;二是指导工会围绕基本任务和目标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以依法履行基本职能为关键,发挥工会职能的核心和凝聚作用,推动工会工作向法治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三是指导校务公开的形式、途径、效果和内容的丰富及创新;四是要指导建立职工民意分析机制,让工会及时了解把握职工的思想状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五是指导基层学校工会有为有位,协调各方,争取支持,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开展工作。

2)上级工会要加大对学校工会工作检查力度。一是检查学校党政领导重视和支持工会工作的情况;二是检查学校工会组织规范建设、目标管理和指标任务完成等情况并作为考核工会主席工作业绩的依据;三是上级工会要定期对学校工会工作进行督导评估,评出相应等级并予以公布。

对策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切实履职。

我们搞工会工作,本质上就是搞好服务。我们必须要围绕教育教学管理这个中心,服务和谐稳定环境大局、服务教师队伍素质大局、服务均衡优质教育发展大局、服务人民群众满意大局这四个大局来开展工会工作,来履行工会职能,如果偏离了这个中心,偏离了这四个大局,就只能说,工会工作还没有做到点子上。同时,也要突出重点,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比如,围绕和谐稳定大局时,就要突出权益维护这个重点,抓好教代会、校务公开、送温暖、职工健康、女职工工作这五项大的工作,多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围绕教师队伍素质、均衡优质教育、人民群众满意这几个大局时,作为工会来讲,就要突出师德和师能这两个重点,工会四大基本职能中,教育和建设就是指的这两方面的职能。

对策三:要用好、管好工会主席。

1)要规范工会主席的培养及任用制度,并善用他们,尽量给一些被提拔重用的机会,人性化地适当变“虚”为“实”,提高其实际地位,并建立激励机制,强化责任意识,实施有效的考核管理,让其用心想事,专心谋事,潜心做事,真正提高其参与管理学校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维护教职工权益的能力,让学校工会主席即便是兼职配备,也能真正成为工会工作的行家里手。

2)要求工会主席不断加强学习,着眼创新,积极探索做好学校工会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作为工会主席既要研究工会理论,又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还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当好“杂家”是工会主席必须的。

3)要指导工会主席摆正自己的位置,有为有位的发挥作用。工会主席必须在讲大局、讲原则的前提下同时搞好两个方面的团结协调工作。一是加强与学校党政领导的联系和沟通,主动争取支持,为工会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要搞好工会组织内部的团结、协作和配合。只有团结和谐,工会才会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尤其是在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上,工会主席要摆正位置,善于协调,化解矛盾,维护团结,不要搞对立。既要有依法维权意识,更要有和谐稳定的大局意识。

对策四:积极履行维护和参与职能。

学校工会组织要积极行使民主监督和民主参与的权利,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建设和校务公开,规范教代会建设,依法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和谐校园健康发展。学校工会要形成比较规范的教代会制度,定其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对学校的工作计划、发展规划、校长的工作报告等重大事项进行审议、对关系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和通过。如果学校有重大改造和建设项目,工会应有代表参与决策与过程监督。另外,学校工会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实施校务公开,诸如专栏公布、会议公开、校园网络公示、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发送等形式。

对策五:以活动为载体展示工会作为。

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凝教师之情,聚众人之心,让教师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快乐,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这也是工会工作的一个重点。为此,一是工会要以“特色打造”为载体,在工会发展中展示作为;二是工会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在提高教职工队伍素养上展示作为;三是工会要以创“工人先锋号”为载体,在营造先进工会组织上展示作为;四是工会要以“送温暖活动”为载体,在凝聚教职工队伍上展示作为;五是工会要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在丰富教职工课余生活中展示作为。

篇4:高校基层工会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高等学校工会建设问题对策

高校工会是中国教育工会的一个行业工会,它具有工会组织的共性。作为高校党委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既是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又是维护广大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当前,高校的办学主体和管理体制已呈多元化趋势,高校在人才培养、绩效管理、劳务派遣、后勤社会化改革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职工利益格局发生重大调整,这势必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基于上述因素的变化,必将给新时期高校工会建设工作提出更加严峻的挑战。

一、目前基层工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笔者调研走访,发现目前高校基层工会在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对工会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高校在学校建设中主张抓教学和科研,往往忽视了民主管理,还有的领导认为工会部门就是“发福利”、“搞活动”的组织,民主管理是学校党委的工作,与工会工作毫无相关,忽视了工会的政治性和群众性特性。

在工会理论研究和思想认识方面,目前,高校大多以服务和谐校园建设为大局,但在维权的意识上有待加强。譬如对“维权”的理解较为宽泛,重点很不突出,虽然维权是新时代下提出的新的要求,但是往往还是用旧的观念去理解维权、执行维权工作。

在工会制度建设方面也存在不足,比如缺乏既稳定又有效的工会工作机制,工会的大小事务,都有工会领导亲力亲为,从制定政策到活动实施,他们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工会的发展,更使得了工会运作的模式成为集权制,因此导致在制度制定上具有不全面性,在执行上制度很难发挥基层工会的作用和活力。

二、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

高校基层工会在履行职能时,应根据高校教职工群体的特征和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榜样激励。高校工会要选树典型,积极开展“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活动,选拔的教职工应起到引领和激励的作用,使当选者和其他教职工同样受到奖励。二是情感激励。高校工会要深入基层、走进教职工,做教职工的知心人,要尊重、信任、关心教职工,通过情感与沟通交流,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让教职工获得情感的满足,营造和谐愉悦的工作氛围,满足教职工的归属感。三是绩效激励。制定科学完善的绩效考评体系是基础,公开、公正、公平的绩效过程是关键,教职工通过工作业绩及综合素质的表现,来所得报酬并得到认可。

2.打造“三型”工会,提升工作效能

一是建设“学习型”工会。高校工会应以“五项修炼”模式为全新理念,首先要强化工会干部的学习。制定行之有效地学习计划,要从现状出发,建立一支“讲政治、懂法规、善维护”的学习型工会干部。其次要抓好知识型教职工队伍建设,要积极与教务处、科研处联合,引导教职工立足岗位,开展岗位练兵、技能大赛,要发挥品牌示范引领作用,要将高校工会工作融入学校中心工作之中,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学校的健康活力。

二是建设“服务型”工会。各级工会干部都要树立职工利益至上、职工利益无小事的理念,踏踏实实工作,切实做到、做实“职工有困难找工会”的“服务性”工会制度,努力促进职工群众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建设服务型工会,其宗旨是提高服务能力,加强自身建设。

三是建设“创新型”工会。建设创新型工会是新形势下高校工会能够蓬勃发展发展的强大动力。高校工会要有所作为,必须在创新机制上下功夫:要创新以职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的工会工作评价机制;要创新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保障职工依法行使知情、参与、监督等民主管理权利的民主管理机制;要创新以深入基层和群众之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调查研究机制;要创新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制定的民主参与机制;要创新以建设和谐校园为中心的服务工作机制;要把创新工会理论作为体制创新的先导。

3.推行会员评家制度,深化教工之家建设

会员评家是推进教工之家建设的有效机制,是工会与会员群众密切联系的客观需要。会员满意度是衡量高校工会工作和建设教工之家成效的根本标准。把“建家就是建校”的理念融入工会工作的具体实践中,以“双述双评”为载体,以三项制度建设为核心,开展工会会员评家活动,有利于坚持完善会员大会制度,有利于创新教工之家建设工作机制,有利于加强民主制度建设,有利于查找经验与不足,从而推进高校工会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通过开展会员评家,既能增进会员对工会工作的了解,又能拉近工会与会员的距离;通过开展会员评家,会员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主人翁意识大大增强。

高校工会组织作为代表和维护广大教职工权益的群众组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和发展在全国具有普遍性。作为高校工会如何摒弃传统观念的管理,应对新形势下的产生的问题,打造高校工会工作的新格局,如何更好的发挥工会的职能作用,高举维护教职工权益的大旗,处理好学校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值得我们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 中国十六大文件组.《中国工会章程》[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3.

[2] 帅荣梅.高校工会对教师文化建设的作用探析[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4,22(01):39-42.

[3] 于杰.关于高等院校工会职能作用发挥的有效途径的研究[J].职业教育, 2014,5:96-97.

篇5:学校教育工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工会作为劳动关系中职工一方代表的身份,有其法律依据、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从法律层面来看,《工会法》规定:“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级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劳动法》规定:“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企业法》规定:“企业工会代表和维护职工利益”。关于工会的代表性问题,小平同志曾指出:“工会的屁股应当坐在群众那里。企业中,行政应更多地从国家方面考虑问题,工会应当更多地站在群众方面看问题,代表群众的利益。”从现实情况来看,在企业劳动关系双方中,由于企业自主权的扩大,企业常常处于强势地位,相比较而言职工一方则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当前,一些企业以牺牲职工的利益来获取高额利润的情况已经比较严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工会组织来代表职工的利益说话、办事。如果做不到,工会将在职工群众中丧失威信,从而给敌对分子以可乘之机,来分化、瓦解职工队伍,造成工人阶级队伍的分裂,动摇我们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执政地位。王兆国同志曾在讲话中把工会组织的性质、地位、作用概括为一句话、四层内容。即“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金融系统工会维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这些年来,金融系统各级工会组织在各级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在维权机制建设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职代会制度和行(司)务公开制度在金融机构基层分支机构中普遍建立,金融企业普遍建立了劳动合同制度,部分金融企业开始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试点工作等等。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金融系统工会维权工作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第一、工会组织本身存在的问题:

首先,农行机构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就业竞争导致职工内部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差别扩大、矛盾增加;普通职工与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部分职工相对利益下降,由于经营效益与职工收入挂钩后,经营得好,利润额增加,职工收入相应增加,经营得不好,利润额减小,甚至亏损,职工收入相应减少;随着机构撤并,下岗分流,一部分员工在竞争中被淘汰,失去工作,成为弱势群体,这样就会带来愈来愈多的矛盾给工会的维权工作带来新的难度。

其次,农业银行的工会组织体制,二级分行以上都是工会工作委员会,这种层层派出的组织体制,带有明显的行政化色彩,缺乏独立负责的精神,多以行政领导的意图为转移,只对上负责,难对职工负责,难以真实地反映情况,给维权工作带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而在县支行,工会组织随着单位机构改革、部门整合,工会的办事机构大多已不存在,或合并到党政其他部门;而职代会作为日常办事机构,又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工会对企业有较大的依赖性;在目前经营任务压倒一切的情况下,工会工作有弱化和被边缘化倾向。同时,农业银行的工会组织头重脚轻,成倒金字塔,上面的力量比下面强,到最基层更多的是一种形式,而基层恰恰是维权工作的重点。

最后,工会干部队伍人员偏少,年龄偏大,思想观念落后,兼职过多,难以适应新时期维权工作的需要。农行系统工会干部队伍严重不足,且多是“老弱病残”,只能应付日常工作,难以真正开展工会工作;对工会工作的业务不熟悉,更谈不上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而支行的工会干部均是兼职,包括职代会选举产生的工会主席,由于兼职工作太多,难以拿出精力抓工会维权工作。且不说由党委任命的工会主任,就是由会员选举产生的工会主席,在身兼党政多职的情况下,一旦需要维权,且需诉诸法律的时候,他能站在企业的对立面并与其打官司吗?目前农行工会干部还没有完全树立依法维权观,不敢大胆代表职工说话办事,工会干部法律意识和熟练运用法律武器开展维权工作的总体水平不高,依法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思想和能力准备不足,这些均难已适应新时期维权任务的要求。

第二、金融系统维权机制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执行劳动合同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劳动合同条款不完全;二是劳动合同中有些内容法律依据不足;三是存在着偏重企业利益、忽视员工利益,劳动合同不能体现职工意愿,职工常常处于被动签约地位;四是劳动合同短期化;五是履约难;六是缺乏有效的监督;七是在临时工、劳务派遣工中签定劳动合同还不普及。

(2)在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各级领导和工会干部对这项工作感到陌生,对用集体合同规范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一些领导干部以金融行业特殊为由,不支持开展这项工作;二是从工会组织体制上还没有为建立集体合同制度奠定基础。目前,大多数金融机构,特别是金融企业的工会组织还不是由会员代表民主选举产生的工会委员会,而是由党委任命的工会工作委员会,还没有取得社团法人资格;三是整个金融系统对宣传贯彻《集体合同规定》不力,缺乏有效的贯彻合同规定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3)在推动职工民主管理和职代会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停留在金融机构的基层单位,系统的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和职代会建设进展缓慢,致使工会组织从源头上履行维权职责无法落实、无法到位,甚至处于无能为力的境地;二是少数金融企业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忽视职代会作用,致使基层单位已经建立的职代会制度被淡化、被取消;三是在基层推行职代会制度中,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的多。民主管理工作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存在着走过场的现象,职工群众对此很有意见。四是以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载体的行(司)务公开制度在部分单位流于形式,没有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有关方面齐抓共管,动员职工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没有与企业党的建设、领导班子建设、职工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没有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特别是在落实中办、国办《通知》精神,落实行(司)务公开总体要求中打折扣,该公开的不公开。有些单位甚至搞假公开、暗箱操作,严重侵犯了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结果造成干群关系紧张,矛盾激化,职工积极性、创造性受挫,企业效益下滑,有的甚至出现违法违规违纪重大案件,产生金融风险;五是不排除个别人,特别是个别领导干部,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反对民主管理,践踏民主管理。

第三、员工意识的问题:大部分职工不熟悉《劳动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不懂得自己有多少权益,哪些是法律法规规定的,碰到什么问题通过什么渠道,按照什么程序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金融系统工会维权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第一、、建立适应农行商业化要求的工会维权工作运行机制。

一是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和自身建设,夯实维权基础。必须依法建会,加强基层单位工会组织建设,支行一级专职工会干部不得少于1人,二级分行一级不得少于2人,且要确保人员的素质;还要从下到上逐步完成由工会工作委员会到工会委员会这一组织形式的过渡。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工会干部的业务素质和法制意识,做到守法、知法、懂法、用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依法开展工作。

二是改进工会干部管理制度。为强化工会维权工作,各级行工会在接受同级党委和上级工会领导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上级工会对下一级工会主席、副主席的协管力度,抓住协商、考察、选举、审批四个环节,并逐步实行工会主席、副主席由上级党委和上级工会管理的办法。要坚持工会主席向本级会员代表大会述职,接受评议监督。同时,要保障工会主席、副主席的工作和工作权力,不经本级工会委员会和上级党委、工会同意,不得随意调动工会主席的工作。

三是职工代表实行竞选制。职工代表的选举产生逐步实行竞选制,由职工本人申请,通过竞选产生职工代表,并定期向职工述职,接受职工监督。

四是改变和转换工作模式。各级工会要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下级围着上级转,工作做给上级看,成绩靠上级来评判的倒服务机制;要形成上级工会服务下级工会,工会组织服务全体职工,下级工会评判上级工会,会员评判基层工会的运行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更好地为基层工会和职工服务。

第二、提高工会维权工作的前瞻性,建立健全主动介入,源头参与机制。

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它的源头参与活动本身就是实现职工群众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要认真参与涉及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劳动用工、工效挂钩等问题的调查研究,切实加强源头参与和宏观维护工作。工会要深入基层和职工中,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群众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了解掌握职工的真实情况,确保在源头参与中做到有的放矢。工会要加强与同级党委、行政的联系,与党委建立汇报制度,定期汇报,充分反映广大职工的意愿和要求。要积极加强与有关部门,特别是与人事部门的联系合作,及时参与协调有关政策的落实,对一些可能影响职工利益的事情做出前瞻性和预测,避免其不良行为发生,体现维护的主动性和超前性。

第三、对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对照中国工会在新形势下的目标、任务,我们就应该知道金融系统工会,特别是金融企业工会工作的重点了。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必须紧紧抓住几项涉及全局性的工作。

1,必须坚持依法建会、依法治会的原则。在我们金融系统,强调“依法建会”应包括以下几点:一是通过积极有力的工作,尽可能地把所有职工组织到工会组织中来;二是按照《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的要求,建设密切联系职工群众,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全面履行工会职责的工会领导班子;三是加强工会的自身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专家型、务实型、开拓型的工会专兼职干部队伍,培养一批积极参与工会工作,热心为职工服务的工会积极分子;四是要逐步实现由工会会员民主选举产生各级工会委员会的目标。五是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最近颁发的《企业工会工作条例》,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工会工作,推进企业工会工作科学化、制度化。

工会组织建设是工会各项工作的基础。没有专职的工会干部,没有专门的工会办事机构,要想完成新形势下繁重的工会工作是不可能的。各金融机构应该严格按照《工会法》和中国金融工会相关文件的要求,从构建合谐企业、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的大局出发,把依法建会的工作认真抓出成效来。

关于“依法治会”的问题,重点要把握三点:一是工会要依法开展活动,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定的程序开展工作;二是工会必须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工会组织、工会干部的合法权益。如果工会连自身的合法权益都维护不了,就不可能维护好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将工会的一切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2,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职工。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要求我们的工会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职工”,这是工会工作的时代主题。当前,我们要重点抓好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开展“创争”活动。全面提高职工素质,维护职工的学习权,受教育权和自身发展权,全面提升企业和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应变能力,促进企业和职工的互利双赢和可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强化维权机制建设。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包括政治权力、民主权力和经济权益和精神文化权益。就民主权力来讲,包括审议权、参与决策权、知情权、建议权、监督权等。经济权益包括劳动就业权、工资待遇权、社会保障权、财产所有权等。精神文化权益包括教育需求、学习需求、文化娱乐需求、健康保健需求、休息休养需求等等。要维护职工这些合法权益、必须注重维权机制建设。(1)必须建立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行(司)务公开制度。民主管理制度是企业发展和职工权益的必要保障。从我国国家性质和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上讲,保障企业职工国家主人翁地位,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推进企业发展,实行民主科学决策、加强企业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防治腐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等,都需要建立职工民主管理制度。总之,要实现企业和职工的互利双赢,要加大工会组织在维权工作上的源头参与,必须加快步伐,建立和完善包括总行(司)一级职代会在内的职代会制度。(2)必须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颁布的《集体合同规定》,于2004年5月1日起已正式施行。《集体合同规定》是一部重要的劳动法规,它根据我国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发展变化的需要,总结和吸收了十年来我国推行集体合同制度的实践经验,对通过劳动关系主体双方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确定劳动条件和标准,明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同时,对集体协商的内容和程序、协商代表的产生和职工协商代表保护、集体合同的订立变更与解除终止,集体协商和履行集体合同争议的协调处理及违约责任追究等,也都做出了新的规定,将劳动关系的调整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这是保障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协调劳动关系,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的指导性文件。因此推行这个制度,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长治久安,关系到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金融企业根本不存在可搞可不搞的问题,而是必须建立的一项根本制度。(3)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和困难职工的帮扶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赋予工会参与企业劳动争议的权力,规定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代表担任。为了有效调解劳动争议,促进企业和谐,工会必须认真检查、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制定章程,明确各自的职责。当前,不少金融企业在基层分支机构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做了大量的有益的工作。但由于调解组织和人员缺乏化解各种冲突的素质等原因,有的工作还不够到位。为此,要加强对劳动争议调解人员的培训。实践证明,调解人员没有一定的劳动法律、法规及政策水平是难以胜任的。要完善在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就要求我们依照法律法规和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协调好有关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矛盾,为职工排忧解难。通过制度和机制建设,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同时,还要建立劳动关系的预警机制,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4)

3,必须通过“职工之家”建设,增强工会组织的活力。“职工之家”建设是全面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增强工会组织活力的重要载体。既是桥梁工程,也是服务企业、服务职工的建设工程。“职工之家”的建家标准,要和《企业工会工作条例》以及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标准、“创争”活动目标体系等紧密结合起来,“职工之家”建设也要和建行(司)、兴行(司)结合起来,要以职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主要标准。古人讲:“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人们也常讲:职工的心、企业的根。希望我们各金融机构的工会组织,特别是金融企业的工会组织,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通过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促进企业的发展,真正把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发展好。

篇6:学校教育工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工会干部是工会工作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工会工作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工会干部,工会干部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工会组织作用的发挥,进一步提高工会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对于提高工会工作水平至关重要。

【关键词】工会;干部队伍;能力提升

随着国有企业转型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工会工作面对的群体更加多样,工作的具体内容更加繁琐,工作面临的形式更加复杂,工作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建设一支素质优良、务实高效的工会干部队伍,是适应时代发展、履行工会职能、完成本职任务的需要。因此,企业一定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切实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不断为工会工作注入活力。

一、当前企业工会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企业工会在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做了不少探索和实践,采取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时代要求、社会发展和职工需求的不断变化,在给工会工作带来新的任务和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将工会干部队伍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显露出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表现:

一是工会干部思想认识不高,对工会工作的热情度有待提升。长期以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业务轻党建思想,导致一些工会干部认为,工会工作是“闲差”,没有什么大的工作任务,无非是每年组织举办几项文体活动,对困难职工进行帮扶,按时收缴会员会费等几项简单的工作;有的甚至认为工会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权利,是“配角”,重要事项都是行政说了算,即使自己偶尔有不同的看法也不好意思表达,只能听从。长此以往,导致了工会干部进取心不强,对工会工作失去动力,抱着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对待工会工作,“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对工会工作的热情。

二是部分工会干部知识结构单一,难以适应新时期工会岗位职责。由于部分工会干部准入门槛低,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偏低,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对有关法律、法规又不甚了解,再加上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学习新理论主动性不高,新知识更新慢。工作中,需要真正结合生产经营工作去做思想政治工作、去协调处理矛盾比较尖锐的问题时,就显得无所适从、力不从心,对工会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往往缺乏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造成工作很被动。

三是工会干部兼职多,工作方式和方法受到先进技术的挑战。由于企业体制改革,精简人员机构,工会干部尤其是基层单位工会干部大多数是兼职,甚至是身兼数职,在确保生产任务之余,无暇顾及工会业务,也没有太多的精力来学习工会业务知识。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提升和普及,在当前以及今后的工作中,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化办公系统以不可阻挡的态势进入企业,例如无纸化办公、ERP管理系统等,部分兼职工会干部无法驾驭新技术,对所遇到的新形势、新问题束手无策,难以应对,无形中减低了工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现代企业工会干部队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为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工会干部就必须具备五种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要求,才能不断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一是必须以政治理论武装头脑,具有敏锐的政治鉴别能力。新时期的工会组织就是一座桥梁,联通着企业和职工,归根结底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这就要求工会干部必须具有丰富的政治理论知识,在事关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等重大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对一些复杂的、倾向性的问题要有敏锐的政治鉴别能力。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要把职工群众的利益当作政治任务来抓,切实维护好职工群众的权益。

二是必须具备丰富的政策法律知识,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面对快速发展的时代变化,工会干部要结合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要通过不断加强学习,掌握更丰富的政策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在实践中用丰富的法律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工作能力。

三是必须具备强烈的开拓创新意识,具有把握工会工作规律的能力。一个工会干部有没有开拓创新意识,决定着其能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工会干部要努力突破旧观念旧框框的束缚,积极适应改革,参与改革;要利用当前对我们相对有利的发展环境,抓住发展机遇,敢于开拓,勇于创新,在旧有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使工会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四是必须具备较强的性格亲和性,具备务实的工作作风。作为工会干部要具备深厚的群众观念,热情为职工群众服务,要用真情激发职工群众的工作热情,为本单位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具备务实的工作作风是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保障,这就要求工会干部工作中要注重小细节,将群众工作做细做实;对工作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按制度规定开展工作;对工作要注重质量、不浮躁,让组织放心,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

三、新形势下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造就一支适应形势任务需要的高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目前来讲,笔者认为应从转变思想、选拔培养、培训提高、考核管理、加强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方面入手,切实加强企业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以适应新时期不断变化的新常态。

一是拓宽选拔渠道,拓展使用平台,培育复合型工会干部。目前,煤炭行业发展态势变动频繁,职工群众难免会有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这就对工会干部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企业要加强工会干部的形势任务培训,提升新常态下工会工作整体水平。要建立工会干部后备人才库,真正将文化层次高、热爱工会工作、愿意为职工群众服务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工会队伍中来。同时要实施工会干部与党政干部之间的多向交流,交叉挂职,多方位交流激活人才,为企业培育复合型工会干部。

二是加强培训力度,强化知识更新,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新时期企业工会工作涉及到工会法律、劳动法律法规、工资财会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知识体系,这需要有一支懂经济、通法律、会协调、善维权的工会干部队伍作支撑。近年来,神华准能集团公司在工会干部培训中进行了诸多??践,如定期举办辅导讲座,组织基层工会主席进行工会理论研究,倡导撰写工会理论征文等,收到良好效果,但仍需进一步创造条件,进一步提高工会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三是完善管理机制,突出考核保障,激发履行职责积极性。多年来,准能集团公司积极探索工会工作的管理机制,如工会工作目标管理机制、工会履行职责考核机制等。这些机制为工会干部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于此同时要加强对工会干部的考核,建立工会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将那些对群众感情真挚、深得群众拥护、实实在在、公众形象好的工会干部进行褒奖和重用,对那些正德不好、工作不力、作风不实、品行不正的工会干部进行警醒和惩戒。通过这些措施,激发工会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工会干部履行职责的潜能。

四是加强作风建设,强化基层意识,在全力服务职工群众中提升干部素质。要继续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载体,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要引导工会干部带头深入基层,把身子沉下去,主动贴近职工群众,深入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一线职工的困难,帮助职工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使职工群众体会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娘家人”的同时,提升工会干部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工会干部要积极拓宽工作思路,扩大服务对象,丰富服务内容,认真做好“节日送温暖、结对帮贫困、金秋助学难”等扶贫济困各项工作,使更多职工群众多受益、广受益,在做好职工群众工作上展示新作为、锻炼新本领。

【参考文献】

篇7:学校教育工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加强专业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做大做强做优职业教育的根本途径。我们金华市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还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根据我校机电专业建设的实践,拟就专业建设的问题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

一、应该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

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和社会、体现自身功能和特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工作。专业结构调整,是职业教育提高自身适应力、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我们金华市的专业结构还甚不合理、不甚科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宏观方面,全市各校的专业相互重复设置,大致雷同,造成办学资源的恶性竞争;为了适应招生的需要,过多开设一些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专业,如计算机技术应用专业与财会专业等,造成高入学、低就业的现象。第二,在微观方面,一些学校的专业设置多而全,没有学校自己的骨干专业,平均使用加力量,导致专业建设资源不足,发展缓慢;一些学校没有针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随意设置专业,造成学生就业困难。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认为要金华市范围内应该加大专业结构的调整。要加强宏观调控,对重点专业与示范专业进行引导与扶持,在全市形成一批布局合理、与产业结构相吻合的精品专业,使一些雷同的专业向这些精品专业集中。尽管在目前情况下,教育行政部门的调控功能已经减弱,然而还是应该有所作为的。

我国区域经济的特点十分明显,因而不同地区对人才需求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我们职业教育的办学目的主要是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专业建设必须分析当地经济结构的特点,了解劳动市场的主要的需求。各职业学校要根据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发、增设新专业,拓宽、改造老专业,形成各自的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如我们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通过深入的社会调查、企业调查和市场调查,根据永康五金机电十分发达的产业结构特点,确定机电专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专业,围绕机电专业开设数控、财会、市场营销及汽修等专业,使学校的专业结构与永康的产业结构吻合。目前我校3800多在校生中,50%以上是机电专业的学生,并着重把机电专业建设成浙江省示范性专业,形成本校的专业特色。

二、应该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核心。目前职业中学的教学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学观念落后,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观念,普高的“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观念还严重在存在着。二是课程结构不合理,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比例失调。三是课程内容没有与当地社会经济情况接轨,没有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接轨。另外就是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都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以真正地提高教学质量,达成专业的培养目标。

近几年来,我们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在机电专业建设上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1、更新教学理念。社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企业与学生发展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我校把“以人为本”、“按需施教”作为机电专业的教学理念,大力进行教学改革。

2、调理课程结构,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层次重新制订各门课程的教学计划,以满足学生就业、升学、个性发展的多元化需要。

3、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改革教学内容。我校采用各种方法调查社会和企业,掌握当前

永康经济发展对所需人才的规格要求。在此基础上,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大力开发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课程和校本教材。目前,已经编写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乡土教材20多本,例如《机械制图》、《电动工具》、《防盗门生产工艺》、《中学生写作指导》、《职高英语》、《职高生法律知识教程》等等。

4、根据企业需求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我校大力提倡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在技能训练方面,除加强课堂强化外,建立多个课外兴趣小组,常年开展活动,每年都在进行一次全校性的技能大比武。

5、根据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承认并遵循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学分制的管理,实行弹性学制,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在实行学分制的过程中,通过研究,我校创造性地提出了新学分制的理论,大胆地实行“替代学分”和“过程学分”。所谓“替代学分”,就是当学生在某门课程不能得到规定的学分时,可以用其他方面所得的学分来替代。例如在机电技能竞赛或技能考证中取得好的成绩,我们给予相应的学分,用来替代某些必修课不能得到的学分,只要达到规定的毕业标准,就发给毕业证书。所谓“过程学分”,就是把学分分解细化到各学科具体的子目标,使学生每完成了一个具体的学生任务就能得到相应的学分。“替代学分”和“过程学分”的实行,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机电应用专业的教学质量。职高学生大部分是以中考失败者的心态进校的,我们通过努力,使职校生以成功者的姿态走向社会。

三、应该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力和关键,师资队伍水平决定学校专业建设的水平。目前我们金华市职业中学的专业建设中,师资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各校普遍存在着专业教师缺乏,特别是技能型教师紧缺,缺少专业带头人,缺少双师型教师。因此,我们希望教育行政部门能在专业师资培养提高方面能够为各职校提供有效的支持与帮助。各职业学校自己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师资培养培训计划,形成促进教师积极向上、不断学习的激励机制,重点选择和培养专业带头人,大力提高师资的整体水平。

近几年来,我们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采取“上挂横联,内提外引”的办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上挂——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挂钩,聘请高校或科研机构的专家到我们学校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讲师;横联——与企业联合,聘请本市的各企业的比较著名的技术专家来校当兼职教师;内提——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选派教师到高校深造。长期坚持教师的校本培训,每周安排一次培训活动。启动名师工程,确定了多名培养对象;外引——向全国招聘优秀人才。通过努力,我校的专业教师整体水平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提高。

四、应该切实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突破口,也是专业建设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市许多职校还存在着实训设备缺乏或落后,校外实习基地不落实的问题。一些私立的、小规模的职校还存在着在黑板上开机器,在书本上学技能的严重情况。因此必须切实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验实习基地建设要充分体现专业的特色和水平,满足教学环节的需要,体现生产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学校要本着自力更生、分步实施、重在使用的原则,不断添置和更新实训设备;要加强与生产、服务企业单位联系,在校外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要开展产教结合、产学研结合的活动,把实验实习设备与生产、经营、培训、技术开发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实验、实习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们永康职技校采取“独资、合资”的方式,提高实习实训设备的水平。所谓“独资”,就是学校不惜投入巨额资金,添置所需的先进实习实训设备,建立钳工车间、车工车间、电工操作室、制图室、计算机房、数控车间等校内实习场所;所谓“合资”,就是与企业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机器设备资源来培养学生,如与中国群升集团和浙江星月集团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已经达这种成合作。今后还准备建立“企业负责经营,学校负责生产”的校企业联合新模式,还要投资800多万元建设气势雄伟、功能齐全的实训大楼,以满足学校教学与社会培训的需要。

同时我们还根据“专业对口、工艺先进、确保安全、相对集中”的原则,建立起联办、协作与临时三个层次的校外实习基地,确保学生的实习。

五、应该加强校企合作,形成专业的培养特色

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是学校生存的基点,也是我们加强专业建设根本目的所在。可惜现在我们在专业建设中,有的还不知道为什么要开设这个专业,不知道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是否需要这个专业,在教学中也只是像普高一样,关在校门里,完全按照上面规定的教材,按照规定的大纲,不知道所教的知识与技能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与学生实际。这种自我封闭的现象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十分有害的,其结果必然导致本专业的淘汰。我们必须实行开放办学,把自己当成鱼,而把企业当成水,与当地经济紧密地结合起来,把专业建设融入当地经济的海洋中。

至于一些欠发达地区,一些没有形成鲜明区域产业特色的地区,其职校所设的专业也一定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与就业指向,必须确定本专业是为什么行业服务的,与对应的企业或服务业单位建立紧密的联系,了解这些行业对人才规格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形成专业的培养特色。

我们永康市职技校确立了“与企业接轨,为地方经济服务”办学宗旨,建立了校企联合办学的机制,从而形成了机电专业的培养特色。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目前,我校与全市六个行业协会、二百多家五金机电的骨干企业签订了联合办学的协议。协议约定:企业为学校提供教学、实习及职工培训的场所及必要的条件,提供必要的教学素材,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派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学校为企业开设特色班级或特色课程,输送一定数量、掌握相关技术或管理知识的毕业生,为企业的在岗职工的培训提供优质服务,选派干部教师参与企业的管理改革和科技改革。

2、派职校教师到企业挂职。我校定期选派学校的一部分干部和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担任企业的副总经理、助理厂长、质检部长、车间主任等职务,与企业干部职工同上班同吃住。这一做法使我们职业学校能够深入了解我市支柱产业的人才结构,分析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掌握当地产业结构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能够及时了解我市骨干企业主要产品的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为开发校本教材提供素材,增强校本教材的地方性和实用性。

3、举办企业职工培训。我校成立了金华市劳动局授牌的“职业技能鉴定站”和永康市劳动局授牌的“企业职工培训站”。大力开展企业职工的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近三年来,经学校培训、考证的企业职工已达一万多人次。

4、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成立了由企业及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办学指导委员会”,经常召开企业老总座谈会、联谊会等。

由于我校重视与企业接轨,致力打造校企联合的平台,使学校与企业实现了息息相通、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既促进了机电专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六、应该抓教育科研,增强专业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

学校的振兴需要教育科研,一个专业建设的成功也同样需要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是增强专业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金华市的范围内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教育科研氛围,然而还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有些职校还没有把专业建设与教育科研联系起来。实际上专业

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大课题,专业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单独成为一个个研究课题。我们只有抓好教育科研,才能进一步促进专业建设。

我校在机电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教育科研。近五年过机电专业的教师获奖或发表的论文达200篇以上。我们围绕机电专业的社会背景、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确定了多项研究课题,组织教师进行研究。《校企联合办学的实践与研究》成为浙江省“十五”重点课题,《职高机电专业教学改革实验》为浙江省的规划课题,通过认真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荣获浙江省人民政府第二届教学成果一等奖。我们实践证明,教育科研是大大增强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七、应该注重学生的就业,体现专业建设的市场价值

一个专业是否受到社会的认可与欢迎,为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发挥的程度如何,有一个十分明显的标志就是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现在我市有些学校重入学率,轻流生率,重招生,轻就业,重一次性就业,轻就业后的跟踪服务。

篇8:工会政治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现阶段我国工会政治思想工作中的问题表现

1. 重视程度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企业实现了进一步重组, 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 企业的工会发展却不仅起步较晚, 而且不能与企业的发展改革相适应, 不管是对于企业工会的理论研究, 还是工会干部的思想转变, 都显得有些滞后。这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 一些工会干部对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重视的程度不够, 认为其都是一些“空泛”的理论, 只有发展好企业经济才是硬道理, 其他的都不重要。而且, 工会在处理企业职工的问题上, 缺乏一定的系统性, 有些按部就班, 缺乏创新和活力。

2. 工会政治思想工作过于简单化, 缺乏实效性。

从有些工会的实际情况来看, 有些工会干部只是把工会的政治思想工作看做是纯粹的理论工作, 以为只要宣传的效果达到了就行了, 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职工心里真正想要的, 工会并没有给予回应。而且在日常的工作中, 某些工会干部也不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空谈理论, 工作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3. 工作方法过于简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各种思潮都会涌进企业, 企业员工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时候, 工会干部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工作方式, 只是简单的照本宣科, 而不改进工作方法, 不与时俱进的话, 势必会落后。

4. 不健全的工作机制。

由于我国的工会发展起步较晚, 而且由于受计划经济时代的经济体制影响, 工会对党组织的依附性较强, 一方面, 工会的工作范围比较广, 但是, 另一方面工会的工作机制又不是特别完善, 很多时候, 工会找不到解决职工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虽然平时看着很忙, 但到了关键时刻, 却为职工说不上话。

二、加强工会政治思想工作的途径

1. 对工会的政治思想工作要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对企业来讲, 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 这是无可非议的, 但是, 我们不能忘记, 工会的政治思想工作也是企业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没有这个生命线作支撑, 企业的发展也不会有强劲的发展动力。所以,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一定要重视好工会的政治思想工作, 把它融汇贯通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来, 为企业的发展进行更好的服务,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 企业工会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工会存在的目的就是要为员工进行服务的, 所以, 在工会的政治思想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是工会工作理念的应有之义, 而且, 工会在对职工进行工作的过程当中, 一定要把这种理念贯穿始终, 做到关心职工、体恤职工, 关注职工各个方面的需求。

3. 工作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加强工作方法的改进。

工会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注意把工会的理论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不能脱离实际空谈理论, 那样的工作毫无意义。社会在进步、企业在发展、职工的思想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所以, 工会在日常的工作中一定要突破常规, 打破思维定式, 综合的运用多种工作方法与手段, 切实解决好职工真正所关心的问题。必要时, 工会人员还应该进行调查, 深入的了解情况, 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 以便更好的为职工服务。

4. 公会干部的素质有必要进一步提高。

现阶段, 在企业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政治思想干部队伍是非常有必要的, 工会政治思想工作的效果, 与工会干部的素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 他们素质的高低, 一定程度上, 直接影响着工会政治思想工作的好坏。所以, 建设一支高素质政治思想干部队伍是做好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保障。在提高工会干部的素质建设方面,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是要加强对工会干部的思想教育, 让工会干部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 并且, 通过对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知识的学习, 增加自身的“理论武器”。二是要提高工会干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如果工会干部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 那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就无法开展工作。第三, 就是要完善工会思想工作队伍的考核体系, 有了考核才会产生激励, 这也会更加促进工会干部以一颗饱满的心去迎接自己的工作。企业工会不仅应该有这个考核体系, 而且这个体系应该是完善的, 合理的, 且具有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准确性, 以此来推动工作的规范化。第四就是企业和国家要加大对政治思想工作队伍的物质投入, 这其中包括政治思想工作队伍的日常开销、科研经费等等, 可以说, 没有充足的物质资源做后盾, 就不可能实现工会政治思想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因此, 加大对工会政治思想工作的物质投入, 一定要当做重点来抓。但是, 由于工会政治思想工作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所以, 在日常的工作中, 我们有必要建立起与之相关的物质保障制度, 保证其有稳定的物质来源。在加大对其物质投入的同时, 并根据物质投入的要求, 制定政治思想工作的目标, 明确规定经费和政工人员待遇问题。这样才能做到合理有效的利用这些资金, 并且实现资金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伍娟.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工会政治思想工作[J].湘潮 (下半月) , 2010, 09:32-33.

上一篇:培训班开学典礼主持下一篇:建筑预算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