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调查与思考

2024-04-23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调查与思考(精选8篇)

篇1:农村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调查与思考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调查与思考

安徽省绩溪县瀛洲中心小学章光望

摘要:随着农村中小学各项信息化改造工程的逐步实施,农村小学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多数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却远远没有跟上学校信息化发展的速度,呈现出诸多发人深省的不协调现象。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怎样才能避免这些现象呢?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作了相应的调查和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农村小学 信息技术应用 现状 原因 措施

由于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随着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班班通工程、数字化校园工程等一系列的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改造工程建设的逐步实施,农村小学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相当部分的农村小学的信息化水平已和很多城市小学不相上下,甚至某些农村小学由于某些特殊的政策而得到跨越式的发展,它的信息化水平早已超过一般的城市小学。有的农村学校虽然信息化水平不如一般的城市小学,但因为它的学生数不多,其人均占有资源却大大超过城市的一些学校。然而多数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却远远没有跟上学校信息化发展的速度,呈现出诸多发人深省的不协调现象。据笔者几个月来的调查,我们发现在很多农村小学,信息技术应用出现了如下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一、重建设,轻应用

信息化水平是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体现,相当多的农村小学为了提升自己的办学条件,加上国家的重视,所以,很多农村小学都非常重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只要有条件、有机会,他们都极力争取各种由国家投入的信息化改造项目在自己的学校实施。有的学校甚至动用各种社会关系,争取各种工程在自己学校早日落实,能早一批就早一批,能早一年就早一年。然而一旦完成,却不重视发挥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的作用,有的甚至把他们搁置不用,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二、重投入,轻管理

虽然国家实施的各种信息化改造工程项目由政府出资,可是还是有许多配套的设施需要学校和地方投入。我们很多农村小学虽然资金紧张,但大多数学校还是十分重视这些配套资金的投入,他们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支持,甚至不惜动用有限的办公经费,以保证各项信息化工程的顺利实施。然而,这些设备配置到位后,有的学校却疏于管理。一方面可能学校没有专门的技术管理人员,另一方面可能没有相应的后续保证资金,所以有有许多设备一旦投入使用出现故障后,就无人问津了,成了摆设。有少数学校甚至怕使用出现问题,竟然从不启用,以至于有的设备从没用过就没人管了。

三、重检查,轻研究

国家投入巨资实施各种信息化建设工程,其完工时肯定要对这些惠民工程进行检查验收,这一点毫无疑问,各项目学校也十分重视,丝毫不敢大意,所以他们会汇同各建设单位确保通过各种验收。项目完成后各级政府特别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各项工程的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学校在面对这些检查时,自然万分重视,他们调集学校各路人员,起早贪黑,积极准备。有的甚至不惜号召全体教职员工一起应付,造资料、补记录、拍图片、摄图像„„目的自然是为

1了顺利通过各种检查。而唯独对这些先进的设施怎样维护、怎样使用、怎样发挥它们的作用缺乏研究,又舍不得投入人力物力加强管理,致使这些先进的设备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学校的各种教学检查时,一些学校也只重视各种设备的使用情况检查,只要教师有记录、有材料,使用次数符合要求就行了。至于是否真的用了,用的效果如何,用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问题就不管了。因此,有些教师提供假材料也能通过检查,这自然影响了其他教师对这些教学设备的使用积极性,加剧这些设备的搁置程度。

四、一边滥用,一边搁置

这种看似矛盾但又确实存在的现象让人哭笑不得。一方面,多数学校对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相当重视。例如:要求每位教师在校本研训活动以及各种教学比赛中必须使用多媒体,于是各种公开课、展示课、评比课、观摩课等公开性的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哪怕这节课根本不需要多媒体的支持也要加以运用,否则难以过关或换来好评。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却很少见到多媒体的身影。于是出现各种公开教学活动热热闹闹,而平时教学冷冷清清的局面。

另一方面,有些教师热衷于多媒体的使用,所以不管什么内容、不管什么课他都要使用多媒体。于是,上课时,教师的范读、板演用多媒体呈现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被多媒体的演示代替了,甚至一节课下来,不见教师一字板书、学生不曾翻过一页课本,一切都被多媒体取而代之。老师的提问课件呈现,学生的回答课件判断,有时连对学生的评价也交给了课件,仿佛多媒体成了万能的先师,教师只要敲敲键盘就可全部搞定一节课的教学。有的教师不擅长制作课件,便从互联网一下了之,只要是课件上有的,管他是否需要,管他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一概照章行事;有的教师干脆根据课件来设计教学,课件上安排了哪些内容,设计了哪些环节,一律照搬,从不考虑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这样一来,多媒体成了课堂的主宰,教师成了课件的奴隶。表面上看,有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可能课堂变热闹了,可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却不见了。

而另一部分教师则刚好相反,他们始终相信自己原来的一套,认为原来没有多媒体我照样教学成绩不差,加上对经常更换的教学设备缺乏掌控能力,所以平时的教学还是保持着原先“一支粉笔,一本书”姿态投入教学。尽管他们在所有公开教学活动中也使用多媒体,但其内心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缺乏认同,当然这些教师所在班级的教学设备的使用率是极低的,有的几乎等同于搁置。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上述这些现象呢?在笔者与许多老师的交流探讨中,我们分析出以下一些主客观方面的原因:

一、重视不够,管理不力

如果说各部门和学校不重视农村小学的信息化建设,那是不公允的,关键是有些部门和有些学校重视力度不够,面不全。我们不仅要重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重视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更要重视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要让我们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让我们对教师和学生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和好处,从而进一步提高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的水平和积极性。

同样,由于有些农村小学对信息技术应用的管理还存在着技术力量不足、后续服务跟不上等原因,致使很多设备在使用上缺乏制度、维护上缺乏人才、资金上严

重不足的现象,进而影响到各种设施的正常使用。

二、认识不到位,研究不给力

由于不同的学校对自身办学宗旨的认识不一,有些农村小学把改善自己的办学条件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作为其申请实施中小学信息化改造工程的基本动力,所以他们关心的是有没有这样的设施和条件,够不够吸引更多的生源,至于这些设备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则不怎么引起他们的重视,何况他们还有许多其他诸如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低、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等原因,所以他们对这些先进的教学设施只有充分应用才能发挥其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认识上存在严重不足,因而产生上述“重建设,轻应用”“重投入,轻管理”的偏差。

多数农村小学由于前些年国家对他们的信息化投入不足,所以学校的信息化水平较低,加上这几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多数农村小学没有年轻的教师加入,原有的教师普遍年龄偏大,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一直难以提升,所以在学校一下子发生这样大的改变后,许多教师一时难以适应,而有关部门对他们的培训和指导又有限,因此迫切需要学校组织广大教师对新技术、新设备、新手段、新方法开展研究,只有这样才能迅速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才能让广大师生享受到国家带来的信息化改造的成果。事实上许多学校已经意识到这一点,然而因为上述的原因,他们难以开展这样的研究或难以达到所需的水平。

三、检查走形式,后续跟不上

各级各部门和学校对农村小学信息化建设和使用的检查应当说是不少的,然而多数这样的检查却只是流于形式的“走走看看”,很难涉及到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加上有些部门的领导本来就不怎么内行,所以让一小部分农村学校的领导产生了应付念头,这样本来是一种监督和促进的检查,就变成了一次次的做秀和表演,根本不能解决农村小学在信息化改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另外由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的某些缺陷,所以很多农村小学实施信息化改造工程之后,新设施新设备的配套和启用出现严重的资金不足现象,甚至有的学校连正常的使用经费都出现问题,在这样的体制下,他们对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自然存有后顾之忧。正因为这些信息化改造工程的后续保障资金得不到保证,所以不可避免出现一些学校建设后不敢投入使用或限制使用的现象。

四、培训走过场,设备质量低

当然,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这样一些现象,有些学校的一些设备投入使用后不久,就出现了由于教师操作不当而造成故障,也有一些设备没用几次就坏了。这当然与某些项目建设单位事后对项目学校教师的培训不足有关,许多培训过于简单,培训的内容也不适合需要,所以,当这样走过场的培训结束后,自然就出现上述操作失当的事,加上维修不及时,有的设备就从此搁置不用了。至于少数设备没用几次就不行了,我们怀疑是质量问题,但因无实据,只做推论。不过它也提醒我们在这样大的改造项目中出现一些腐败现象是有可能的。

如何才能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呢?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也和许多有识之士进行过多次探讨,我们认为可以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各级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国家投入巨资进行中小学信息化改造工程的巨大意义,要本着为民服务、为校分忧的理念,把这项惠民惠教工程做好,要从规划、招标、建设、监督、后续服务等方面全面落实各项改造工作,切莫走过场,更不可把它当作为自己或为部门谋利益的跳板,要努力把这件好事办好、办实。作为学校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改造工程给学校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要组织全体师生通过学习、研究把这些新设施、新设备用好用足,真正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强大作用,为提高学校的教学成绩和办学水平作贡献。作为教师要恰当认识多媒体教学的巨大作用,要努力学习信息技术,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策略、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同时要利用这些先进的设施、设备开展相应的课题研究,要把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抓手,尽情享受和放大现代化教育成果,为实现农村小学教育现代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管理上,各级各部门要加强管理,把设备的维护、使用和升级改造有条不紊地的落实到位,做到制度、人员以及资金保障三位一体,努力使这些新设施、新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创新机制,提供保障

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以来,老百姓获得了很多实惠,农村小学的办学经费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证。可是随着形势的变化,这种机制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调整某些经费保障体制,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就拿这次信息化改造工程来说吧,国家投入巨资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可是农村小学目前实行的这种经费保障体制,却不能满足学校进行现代教育的需要,甚至有的农村小学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这些年在小学生数逐年减少,现有的办学经费难以满足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有的农村小学甚至连正常的开支都难以为继,这样要启用这些新设施、新设备就有后续资金不足的后顾之忧。因而造成目前一部分农村小学“重建设,轻使用”的现象。因此,创新机制,特别是义保经费的保证机制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村小学的信息化改造工程没有后顾之忧,信息技术的应用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

三、加强研究,改变策略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作为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的一种手段,自然需要广大教师加强学习,并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研究它应用于教学各方面的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目前已有很多农村小学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以及信息技术在学校其他方面的应用作为自己的课题研究内容。他们积极探索、认真实践,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仔细分析当前多数农村小学信息化应用的课题研究,还普遍着眼于信息化设备的使用以及在学科教学中的多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初步研究,还没有把信息技术放在现代化教育的深层面上进行研究。大家都知道,信息技术只是现代教育的一种手段,如何发挥信息技术在实现教育现代化中的作用,如何把信息技术作为人类未来进行谋生手段的理念深入学生的心灵,如何让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学校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等一些深层次的研究还有待于广大教师进一步谋划。因此,着眼于学校、着眼于学生、着眼于未来应是今后农村小学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只有从这样的高度和深度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才能使我们农村小学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到一个暂新的高度,才能使信息技术应用成为大家教学生涯中的一个必然选择。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和鼓舞。”

信息技术的恰当应用恰恰能更好地唤醒学生的各种内在情感,从而使我们的农村小学的现代化教育变得更为精彩。

篇2:农村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调查与思考

亲爱的同学:

您好,21世纪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也已经在中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份问卷组要对农村中小学学生的信息技术的了解及使用情况作初步了解,希望您能按照实际情况如实填写,选择相应的选项即可。姓名:

性别:

年龄:

所在学校:

1、你认为信息技术与自己学习的关系()

A.非常密切B.较密切C.一般D.关系不大

2、你对信息技术了解情况怎样?()

A很了解B比较了解C只是听说过D不了解

3、你家里是否有电脑()

A.是B.否

4、你掌握计算机的程度如何?()

A.熟练操作B.简单操作C.略知一点D.一点不懂

5、你通常会通过哪种途径来了解实时新闻?()

A.看报纸B.听朋友说C.看电视D.上网看

6、你通常会使用电脑做什么?()

A.上网查找学习资料B.学习知识C.玩游戏等娱乐D.看新闻

7、你所就读的学校教室有配备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吗?()

A. 有B.没有

8、你会通过使用搜索引擎和各类网站来获取学习资料吗?()

A.会B.不会

9、你学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吗?()

A 有B没有

10、你所就读的学校老师有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吗?选择A的同学

请回答下一题,选择B的可以不做。()

A. 有B.没有

11、你学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吗?()

A 有B没有

12.老师应用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比例()

A .10%以下B .10%-50%C .50%-80%D .80%以上

13、你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通常使用哪种方法来学习?()

A.上网查找B.同学讨论C.请问老师D.书籍查找

14、你会使用下列计算机软件中的哪些?(多选)()

A.WordB.ExcelC.PowerpointD.Photoshop15、你会使用QQ聊天吗?()

A.会B.不会

16.您觉得信息技术在自己学科教学中是否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A.效果明显B.效果一般C.没有效果D.适得其反

17、结合上面的问题,谈谈你对目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现状的看法?

篇3: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与思考

在许多旁观者的眼中, 甚至在本学科的部分教师眼中,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应该让学生学习什么, 都不是很清楚, 小学信息技术到底该怎么去上, 也不是很清楚, 当然我自己也不清楚, 很困惑。

具体来说说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现状。

一、教材上的现状

我第一年教信息技术的教材, 是四到六年级的教材, 也就是现在苏教版的小学信息技术, 课程内容安排上一般顺序为:winxp、画图、文字操作、上网、幻灯片等, 这些内容感兴趣的学生不多, 现在winxp使用的人比较多, 既然要教孩子们, 当然要教给他们回家可以用的。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很多人, 包括我们自己接触计算机都是从游戏开始的。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很多学生都不要老师教, 他就会上网玩小游戏, 很多学生都会在地址栏中输入www.4399.com。但是在我们教学上网的时候, 让学生输入wwww.baidu.com, 却成了学生的难题。教材的光盘上没有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开发点小游戏, 让他们可以在学中玩、玩中学, 避免纯粹为了想玩游戏而来上课。教材也许对城市的孩子比较适合 (我没有教过城市里的学生) , 而没有顾及到在农村电脑还没有达到普及的地步。按教材来上, 对农村学生很吃力, 久了就不敢兴趣了。

二、课堂教学中的情况

课堂教学中, 有时教学内容太简单;有时教学内容教师看似简单却脱离了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 这样让学生学得吃力, 教师也教得没信心, 这主要是教师没有清楚学生的现有情况。有时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 就按教学计划执行, 这样, 学生上课积极性低, 学习效率也低。

三、家庭条件的限制

农村家庭现在有计算机的不多, 能给自己孩子买得起计算机的家庭早已经去城里的学校了, 农村的孩子基本上家里没有电脑。以前很多孩子一个礼拜最多也就能接触到40分钟的电脑, 现在好些了, 每周有两节课, 但是我们学计算机的人都知道, 只有多去练习才会熟悉计算机, 一个礼拜就80分钟课, 再去掉老师讲课的时间, 还有多少时间能够接触计算机。很多孩子学了一年多计算机还是不熟悉键盘, 作为老师也很难去责怪孩子们不用功。老师们也很为难, 总不能这一年我们都在熟悉键盘, 这样孩子也会失去兴趣的。

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是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养, 一方面是信息的传输、获取、储存、表示等, 另一方面是用分析、综合、建构的方法论, 即信息分析的方法, 建立问题模型、构造模块、进行编程、解决问题。

为了达成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目标, 我们该如何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

1. 以网络运用为起点。

网络内容丰富多彩,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上网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渠道, 查找信息、获取有效信息、表达交流信息, 这是小学阶段培养信息素养的重要部分;学会运用网络可以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它是一种交流的有效工具, 资讯多、范围广、传播快;在上网中, 可以引发学生去学习其他知识。在查找信息、写邮件时, 激发他们学习文字处理;在看到精美网页时, 吸引他们自己动手制作网页, 展示自己;看到美丽的图画, 促使他们学习运用电脑画画的热情。实践证明, 教学内容以上网为起始点, 逐步展开到文字处理、绘画、网页制作等是可行的。

2. 以能力培养为重点。

课堂教学过程中, 让他们感受学习知识的快乐, 不是讨厌、漠视课堂, 而是热情地融入课堂, 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需要什么, 目前处于什么状态, 培养他们遇到问题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优势。对于小学阶段, 主要是在上网、文字处理等知识时遇到问题, 想办法解决, 还达不到把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建立模型, 进行解决。但对于把问题分解成小问题, 联系方法, 解决问题, 这种思路还是相通的。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利用资源进行终身学习的习惯, 重视学习过程。这样的学习过程应该始终包括在这样一些过程中: (1) 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信息; (2) 确定针对特定问题需要的信息; (3) 寻找所需信息并且评价信息; (4) 组织信息; (5) 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解决问题。这样一种对学习过程的重组,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而且能够赋予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3. 采取多种竞赛游戏手段。

课堂上多采取竞赛的形式, 特别对中年级同学。有些知识尽管采取了几种教法, 但还是避免不了枯燥。比如练习指法和盲打, 尽管上课时采用了游戏法, 但是效率比较低。考虑到这些, 以后我就规定练习一段时间后, 小组之间竞赛。由于我规定了竞赛, 给了学生压力, 他们好胜心比较强, 集体荣誉感也比较强, 所以他们练习时更加专注。

4. 利用学生差异资源。

对于同一班级知识情况有差异的情况, 我们从大部分同学出发来考虑学习的内容, 对于已经了解比较多的同学, 我们可以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考虑是否有其他的方法, 可以让他们来当小老师, 可以向他们提出新的问题。对于掌握有困难的同学, 教师和同学可以多多帮助, 并鼓励他们。

篇4:农村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调查与思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6-0063-05

2012年3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它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正从“初步应用阶段”向“融合创新阶段”推进[1]。教育信息化其成效或最终目标体现于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能有效地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以促进教育教学效果与效率最大化。所以,教育信息化能否深入发展并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不仅是教育信息化直接的参与者与组织实施者,还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最终目标的实现者。

数学是抽象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把图形、声音和文字结合在一起,对学生的脑、耳、眼等多种感官进行刺激,使抽象的数学形象化。如何把数学教育和信息技术全面深度融合是数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问题。

我国大部分小学在农村,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对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起到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所以,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展开调查研究显得非常必要。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金华地区处于浙江省中西部较发达地区,根据金华市教育局2013-2014学年教育事业统计资料显示,金华地区68.9%是农村小学,共293所,其中镇区127所,乡村166所;农村小学数学专任教师占其小学数学专任教师的60.6%,共3229人,其中镇区2041人,乡村1188人。金华地区在2011年前已经实现了“百校上网工程”、“校校通工程”、“农远工程”、“书香校园工程”和“金华市教育信息化123工程”等。目前,金华已经建成金华市教育计算机网、教育信息基础数据库和教育教学软件资源库,实现省、市、县、校四级网络高速互联互通,所有农村小学实现网络主干宽带达到1G,学校100M接入该网,做到校校通宽带,人人可接入,农村小学班级多媒体普及率达100%,小学中生机比达到5∶1,师机比达到1∶1。金华市农村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达到要求并逐步完善,数字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丰富。[2]

面对教育信息化装备的不断提升,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进程如何?本文通过深入金华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听课、问卷调查、实地访谈与资料检索等,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信息化现状展开调查,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化的完美融合探索对策。

二、问卷设计与样本情况

调查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基本信息,包括所在小学地理位置、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计算机等指标,第二部分是在前期对大量文献检索研究前提下,依据《规划》与《纲要》,采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得出现阶段衡量小学数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的主要指标:教育信息化认同与培训、工具软件与应用、资源共享与共建、教学与技术融合4个一级指标和相应的20个二级指标。初始问卷完成后,选取金华地区10个县市镇区小学、乡村小学数学教师共40名进行预试、问卷认知访谈,根据访谈反馈情况对具体题项的表述进行修改,确保教师对问卷题项的理解不会出现认知偏差。

本次调查根据金华农村镇区小学与乡村小学数量比,随机选取样本,共发放问卷600份,实际回收570份,回收率为95%,有效问卷565份,有效率为99%,其中镇区小学390份,乡村小学175份。同时,我们采用访谈法、文献研究法、深入课堂听课等多种方法收集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因此本调查能够反映金华市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教育信息化认同与培训

(1)教育信息化的认同

教师基本认同教育信息化与自己的数学教学关系紧密,能关注教育信息化的进展。从表1看,无论是镇区小学还是乡村小学的数学教师,都认为教育信息化与数学教学有关系,认为关系紧密以上的达82%,乡村小学与镇区小学没有显著差异,在深入乡村小学与镇区小学听课与访谈时发现,乡村小学虽然教师与学生数较少,但教育信息化装备与镇区小学没有显著差异,有的乡村小学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小学生数逐渐减少,教育信息化装备比例反而高于镇区小学。

(2)教育信息技术培训

信息技术培训多,但针对数学教学工具软件应用与数字资源应用与建设培训偏少。41.5%的教师认为培训与学科教学针对性不强,调查显示,100%的教师都参加过信息技术培训,但针对数学教学的工具软件应用与数字资源应用与建设培训很少。访谈中还发现,像电子白板使用培训是由电子白板供应商承担,但不同的电子白板厂家设计的工具软件不同,教师使用时要进行不同的培训,造成使用技术上的障碍,不仅增加教师负担,更对提高应用水平产生不利影响。目前教师在对培训内容的期望上,77.4%要求学习电子白板使用,52.3%要求学习超级画板,51.6%要求学习几何画板,50.3%要求学习Flash。

2.工具软件与应用

(1)工具软件的使用

数学教师对常用教学工具软件Word与PPT熟练,但对教学中特别是“图形与几何”教学中需使用的工具软件——几何画板和超级画板却不怎么使用或不用。

分析表2发现,教师常用且比较熟练的教学工具软件有Word与PPT,访谈后得知教师均参加过Word、PPT与Excel使用的学习与培训。而生活中使用QQ与微信进行沟通最普遍,且使用QQ与微信的能力都是通过实践摸索产生的,因为这两项工具软件简单、易学、使用方便。而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图形与几何”教学中需使用的工具软件——几何画板和超级画板,有53.8%和56.8%的教师没有使用过,调查显示没有进行培训、学习是导致该结果的最大因素,其次是培训过但由于应用偏难才会不怎么使用甚至从来不用。

(2)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教师普遍能使用信息技术和现代媒体,但经常出现媒体使用不当的现象。当前,小学数学一、二年级每周5个学时,三、四、五、六年级每周4个学时,部分小学开设数学综合实践活动1学时。根据表3数据,结合深入课堂听课,我们可看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普遍使用信息技术和现代媒体,在课堂上使用最多的是PPT,有的教师可以说达到滥用的程度,如在教学列竖式计算184÷46时,部分教师把演算过程也用PPT播放,影响小学生理解算理与掌握计算方法,这些教师似乎离开PPT就不会讲课了。

(3)多媒体课件资源的利用

教师能共享多媒体课件资源,但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独立制作课件的能力薄弱。32.9%的教师是现成课件直接运用,49.6%的教师是在别人的基础上修改,只有17.4%的教师能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独立制作课件,其主要原因是许多工具软件不会用,做不出自己设想的效果,其次是自己制作课件素材少。

3. 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与共建

(1)网络与教学资源网站

办公室网络流畅,但是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站及平台不熟悉。调查显示,88%的教师所在办公室网络通畅,所有教师办公室都通网络。教师对教育教学资源丰富的网站不熟悉,情况是:48.2%的教师对“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 不熟悉,49.7%的教师对“浙江基础教育资源网”不熟悉,52.6%的教师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不熟悉,浏览最多的是自己学校网站、金华教育网站,其次是“新世纪小学数学网”。访谈中得知,金华地区农村小学数学教材基本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参与开展的数学教研活动时,会引导教师上该网站浏览课程资源。

(2)数学教学数字资源

学校网站教学资源匮乏、更新慢,适用数学教学的数字资源较难找到。

调查显示,51.5%的教师认为自己学校网站内容匮乏,学校网站几乎都无法上万方期刊这类教育数据资源库查找并下载教学中所需资源,34.1%的教师认为学校网站资源更新慢。

(3)数字化资源下载

数字化资源应用不理想。调查显示,影响教师下载数字化教学资源用于教学的主要因素是网上资源与本班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不符,其次是网上资源更新慢,再者是下载要收费。

(4)教学资源上传共享

很少教师愿意将自己设计的教学资源上传网站共享。调查显示,影响教师将自己设计的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站与大家共享的因素有:72.9%的教师认为自己设计的教学资源没有多少创新,37.4%的教师是找不到适合发布的网站平台与不知上传方法,11.6%的教师认为自己设计的教学资源自己拥有知识产权。

4.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

(1)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指导

教师有积极探索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意识,但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指导与编制数学教学软件和使用资源库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影响了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把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成效。

在深入课堂听课后发现,农村小学数学教师都在不同程度的探索如何使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但是进程非常缓慢。调查显示,影响应用教育信息化进行教学的因素包括:①缺乏编制数学教学软件和使用资源库的知识和经验,②缺乏能制作出与本人的教学设计一致的软件,③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指导,④课前备课量增大,⑤使用效果不尽人意。

(2)数学教师本身的素养

数学教师本身的素养影响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调查显示,职称在小学高级及以上的教师对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怎样融合且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与新入职的教师有显著差异。当在上课时课件预设与学生想法不一致时,只有2%的教师能及时调整课件,48.5%的教师偶尔能调整课件,还有30.9%的教师是无法调整课件。

深入课堂听课发现,部分新入职教师在教学中设想一条线、小学生学习认知一条线,信息媒体又一条线,这3条线处于分离状态。部分直接用光盘进行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当师生双方互动“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时,由于光盘固定的流程,教师无法调整预案,只能按照光盘的流程继续进行。

(3)数学教学优质资源利用效果

教育信息化提升了教师教学的多种能力,但将数学教学优质资源应用于自己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调查显示,只有19.3%的教师对将数学教学优质资源用于自己教学的效果感到满意。不满意的原因有以下几项:68.3%认为学生情况不同,出现“水土不服”;41.9%认为自己钻研不够,没有用好用活优质资源;38.7%认为教师个体素质不同,出现“东施效颦”。

四、思考与对策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现代化的过程”[3]。由上调查分析可知,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已取得一些可喜的进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对以上调查结果与分析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以下对策。

1.各方参与,激发教师内动力

(1)政府牵头,组织各种教育信息化推广活动

各级教育领导部门牵头,深入农村,组织各种形式、各个层次的教育信息化经验交流宣传推广会,典型引路、示范引领,如微课、电子书包、翻转课堂、Web2.0、混合学习、移动阅读等的展示[4],让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看到教育信息化下教师的工作量没有增加,在某种意义上反而得到减轻,课堂教学效益得到提高,这必能激发教师投入到探索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的热情。

(2)有的放矢,开展各级各类的教育信息化培训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提升,需要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培训的支撑。国培、省培、区培各级各类培训组织者要深入农村,充分了解一线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实际需求,对培训专家提出有针对性的内容要求。随着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每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参加一定学时的教育信息化培训,如:在《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中,要求每位教师5年内完成360学时的培训,我们还可建议360学时中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培训不能少于90学时。在培训内容上要注重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如开设“超级画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等内容的培训。

2.顶层设计,工具软件简单化

(1)工具软件简单化,利于一线教师普及应用

工具软件开发应遵从简化原则,从全面需求出发,保持整体构成精简合理,使之功能效率最高。信息技术的发展只有当技术趋于简单化时,技术才能得以广泛应用。如:白板开发商的应用软件要标准化,利于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研发机构要针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开发功能全面的学科教学平台。有了好的学科教学平台,师生易学易用,使一线教师能像使用传统教学工具一样,操作方便,这样既减轻教师负担,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出教育信息化的实际效果。

(2)课件微型化,便于一线教师因材施教

数学教学的实践和研究都表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探索建构的课堂,需要教师的随机应变,临场发挥,任何提前设计好的“教案”、“课件”都无法原原本本地搬到课堂上。因此,课件开发研究机构需要把数学知识分解成像“原子”一样的“知识原子”,对每个“知识原子”开发出微课件、微素材,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微课件、微素材,根据农村小学生学习“生成”情况,运用工具软件进行组合,使学生动态的建构“知识分子”,从而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

3.以人为本,资源建设个性化

数字资源的建设要关注学生、教师、学校的需求,关注人的个性发展。[5]

(1)公建众享资源开放化

公建众享,国家出资、名家建设、一流水准,像“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等,农村小学数学教研组应引导教师用好这些资源。同时,区域教育领导部门应以区域为单位购买一些大型的商业期刊数据库,如中国知网、维普网等都有大量的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资源,且数据库资源更新快,检索方便,区域内开放这些数据库资源,真正实现公建众享,有助于打破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教学资源匮乏的局面。

(2)共建共享资源特色化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共建具有农村小学生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并能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特色资源库,特色资源库的建设应由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牵头, 教研、科研、信息部门进行技术指导,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共同参与。数字资源的建设要着眼于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资源的积累可以通过各种比赛、奖励等措施,鼓励教师积极把自己创造的教育教学资源上传,建设符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需求的本土化数字资源库,达到资源有效利用,实现经验、智慧共享的目的。

4.协同发展,教学与技术融合

系统论认为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只有把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有机的融合,才能实现1+1>2。

(1)构建高校与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研究共同体

高校专家对教育新理论、数学学科知识的本质、信息技术把握深刻,而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对农村小学生学习特点了解透彻,高校专家团队与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构架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研究共同体,恰好能发挥各自的特长,建构新的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理论,提升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素养,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道路。同时师范院校开设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新课程,为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培养人才。

(2)构建区域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共同体

在城乡学校之间,由于师资和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教育教学质量存在差别。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水平,使教学与技术融合,需构架城乡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共同体,由数学教研员、信息技术教研员引领,以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为核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教学模式、方法等的探索[6]。在共同体中要努力建设好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实验区和示范课堂,通过实验区和示范课堂在数学教育信息化上积极探索,出经验,见实效,用成功的典型和经验带动共同体中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3)构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与信息技术教师共同体

探索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双向融合,还需构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与信息技术教师等多学科联合共同体,开展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校本培训,建立学校微信论坛,借助微信论坛交互性强,便于交流,可随时解决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中的问题。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各方形成合力,特别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由内而发的投入到探究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中来,才能实现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目标,进而促进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真正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余胜泉.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5):5-14.

[2]蔡洪祥,卢晓华.加快金华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浙江教育技术,2011(3):50-54.

[3]托宾·哈特(著),彭正梅(译).从信息到转化:为了意识进展的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2.

[4]胡铁生,黄明燕.融合与创新: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核心使命——基于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的分析与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4(4):21-30.

[5]陈琳.2013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透视[J].教育研究,2014(6):136-141.

[6]钱丽华.农村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策略探究[J].东方教育,2015(6):111.

篇5:农村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调查与思考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水长乡水长小学苏仕才

小学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所以,关注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然而,综观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却不尽如人意,绝大多数农村学校的美术教育未到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何故?

一、现状扫描

1、组织不力:受“分数惟上”教育的影响,多数农村小学美术教学工作领导从不会过问,美术教师每年的任务是完成一次全校性的作品展即可。美术教育成为完成学校课时安排、完成科书内容的一种摆设,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师资紧缺:在农村学校中,美术学科师资配置上,坝区好一点的学校还有专职教师,兼职美术教师成了农村小学美术教师队伍的主体,这些教师除承担美术教育教学外,有的还要担任班主任工作、语文或数学教学工作。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兼职美术教师常以课时紧张为由,挤用、占用美术课教学时间,进行语文或数学的教学,致使学生无法学习掌握完整的美术知识结构。因为美术学科不需要应付考试,90%左右的兼职美术教师对美术学科抱无所谓的态度,既省时又高效,何乐而不为!

3、投资滞后:美术学科的教育,从个人投资上与其他学科教育存在一定的不同(如音乐、体育学科教学,学校提供一定的硬件装备,如篮球场、球类、琴类等,教师便能进行授课),而美术学科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动手实践就需要笔、墨、纸张、颜料的投入。很多没事教师在教学中,时常碰到此类情况,你教学色彩的认识,而学生能带的是一支铅笔加白纸,美术教师也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投资不够实际上也是制约美术教学的一个因素。

4、忽视美术教育,缺乏对美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美术学科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不显著,对学生短期效应不显著,致使一些家长、教师不重 0

视这门学科。

二、成因分析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除上述因素外,教师成因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

1、小学教师负担过重: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一再强调“减负”,但教师的负担却丝毫没有减轻。小学教师教学负担过重,体现在多数学校用整齐划一的模式来规范教师的教学活动,经常进行繁多的各级检查、评比,期末考试的排名,各种形式的培训考试及其他社会活动,致使小学兼职美术教师疲于应付,顾不上搞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

2、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许多教师业余时间的活动热衷于客观两个方面:一是影视活动。电视连续剧扣人心弦,一集接一集,看上路就欲罢不能。相当多的小学教师业余的大多时间被影视文化占领。二是其他无聊的休闲活动。例如“打双抠”,四人有机搭配,108张扑克牌随机组合周而复始,乐此不疲,沉醉于诸如此类的休闲活动的教师远离相关学科的教学学习。

三、反思与建议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矛盾中,美术学科的师资是内因当中的主要角色。提高农村小学美术学科师资的质量就可保证教学质量。只有高质量的教学成果,才可能使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健康发展。

1、转变职能: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现状应得到改变。美术课作为国家规定设置的必学的课程,学校必须改变以往“纸上谈兵”式的考核,将考核场地搬回课堂,既考察了老师,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了解到学生的动手能力。

2、加强师训: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在职的不断培训„„在职培训是教师专业化的主要阶段。培训与学习是兼职教师业务素质发展的主要保障,组织美术兼职教师参加美术学科培训,以加强农村美术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一支和谐发展的农村小学美术教师队伍

3、美术教师要提高善于教学的能力: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最基本的善于教学的能力。教师如何把民间艺术、科学文化知识及农村特有的自然

资源等融入美术教学;构建丰富多彩的美术课堂教学。美术教师只有既掌握熟练的教育教学技能,又具备良好的美术修养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具有培养学生、引导学生的“善于教”的能力。只有善于教学的教师才能把知识准确地、完整地传给学生;只有善于教学的教师才能真正唤醒、激发学生的心灵和智慧。美术兼职教师在通过美术学科继续教育培训基础上,可通过平时自己钻研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4、充实美术教师队伍:制定政策拓宽培养渠道,可采取“归、转、聘”相结合的办法,不断充实美术教师队伍。所谓归,凡是美术专业毕业后,又因各种原因改教其它课程的教师,一律归队从事美术教学,尽其所长。所谓转,对凡具有一定美术专长且乐意从事美术教学的人员实行“转岗”,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与专业进修,让他们挑起美术教学的担子。所谓聘,就是报请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面向社会招聘美术专职人员。

5、教育资源共享:让有专长的美术教师真正流动起来。农村学校规模小,美术教师更少,学校不应太本位主义,应大力解放思想,让有专业特长的教师不局限在某一学校任课,让他们真正流动起来,可在全乡镇进行任课,充分发挥其特长,从而推动本地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6、新课标与联系本地具体实际相结合:学习新课标,掌握新理念,固然是教师应当做的,但一定要“学有所用”,与本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开展美术教育教学,既要使教学生动有趣,学生学有所得;又要让学生投入最小。

7、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要想开展好美术教学活动,仅靠课堂的40分钟是不够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对艺术偏爱执着的学生来说,更难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所以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进一步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可以根据地方特点,就地取材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泥塑、布帖、秸杆艺术”等。

篇6:农村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调查与思考

马雪鸿 刘宇新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使用。根据北京市教研中心的统计,全市中学计算机拥有量已达到校均72台。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不但起到丰富教学内容、改进

教学方法的作用,而且也起到改变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观念的作用。应当承认,信息技术正 在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然而,相对于数理化等自然学科,语文学科运用 信息技术则显得滞后。似乎语文教师凭借一支粉笔一张嘴,没有讲不清楚、教不明白的内容。其实,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随着教学手段的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同样遇到了信息技术 的挑战。为了了解语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实际状况,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我们对北京市18个区县的250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16份。通过调查,我们

对北京市语文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现状,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下面陈述我们的调查与思考,以求教于语文界同仁。

一、问卷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设计了8个问题。

第1题:您是否已按规定要求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

结果为,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有15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71.3%;未通过的有62人,占

28.7%。

这表明,在我市中学语文教师中,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能的教师已为数不少。随着我市 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深入展开,全市绝大多数语文教师都将熟练掌握计算机。这就为信息技术 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第2题:您应用计算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见表一)

调查显示,语文教师使用计算机,主要是用于编写教学计划和教案,及进行课堂演示。这正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语文教师备课文字量比较大,用计算机无疑可以提供诸多方 便。语文教学,尤其是涉及到“形象”的内容,用计算机将其演示出来,增强直观性,无疑 会提高教学效果。

当然,从表1中可以看出,也有一些教师在利用计算机收集、管理教育教学材料,甚至利

用计算机改进学生的学习模式。这表明,语文教师在使用计算机方面,也正在从文字处理、形象展示,向教学信息库和学习模式变革的方向发展。

第3题:您应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教学的情况是怎样的?

回答:“经常用”的有31人,占

14.35%;“偶尔用”的有118人,占54.63%;“不曾用”的有67人,占31.02%。

统计显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还不够普遍,不够自觉。这里有计算机硬件 配置和软件开发不配套的问题,但也存在教师不知道怎样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功能的问题。

第4题:您应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教学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回答“一般教学内容”的有46人,占21.3%;回答“难点”的有19人,占8.8%;回答

“重点”的有22人,占10.19%;回答“重点与难点”的有129人,占59.71%。

统计显示,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计算机,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但是,从统计中也可以看到有21.3%的教师使用计算机只是为了解决“一般教学内容”,这 一方面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尚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有效功能,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教学中使 用计算机有“为用而用”的倾向。

第5题:您应用的主要教学软件的来源情况?(见表二)

从软件的使用情况来看,教师通过自制、网上下载和其他方式获取软件的占7315%。这说明“商品软件”还相对滞后。而教师自制或找来软件,固然有针对性强的一面,但是有 时又无法保证软件的质量,而且还给教师增加了一定的负担。

第6题:您能否自制教学软件?

回答“能自制软件”的有85人,占39.35%;回答“不能自制软件”的有131人,占60.6 5%。

可见,有一部分教师具备制作教学软件的能力,但多数教师仍需要使用现成的软件。如 果不能及时提供一定数量的、可用性较强的软件,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就会受到限 制。

第7题:您经常运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教学的方式是什么?(见表三)

目前,在语文课堂上,主要是由教师操作演示。这说明计算机的使用仍然是以单向交流 为主;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尚未形成。计算机在语文课中的运用仍处于初级阶段。

第8题:您认为制约计算机应用,亟须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见表四)

统计显示,制约计算机教学应用的主要因素是“软件不适用”。解决“软件”问题,已 经成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结合的前提条件。

二、分析与思考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方面,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但仍存在着 一定的问题。有利的条件是:第一,计算机的硬件配备已基本到位,能够保证一般的教学需 求;第二,大部分教师已经通过了计算机等级考试,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第三,计算机语文教学软件开发有了一定成果。例如,目前就有人民教育出版社、科利华公司、清 华同方公司等开发的语文教学软件,以及广大教师自制的教学软件。第四,随着新的教学理 念的出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更加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要求教师在转 变观念、改革教法中不由自主地、必然地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个。第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 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第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的基本模式有哪几种。

其实,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首先要弄清二者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结合,也就是二者结合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依据教育部重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学 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兼而有之。“工具性”要求语文教学要保证训练 学生具备使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人文性”则要求语文教学在增加学生文化积累、形成健 康人格方面发挥作用。因此,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第一条原则就是要保证中学语文 教学按照自身学科性质完成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

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尤其是要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感受文学形 象,揣摩作品语言,领悟作品艺术价值。因此,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的第二条原则,就 是要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信息技术可以起到展示或演示“具象”的作用,这对促进 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又不能用计算机来替代学生的想像。所以,如何发挥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作用,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应当是灵活多样的,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采取多种教学形式,这是课堂教学的必然结果。因此,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的第三条原则,就是信息技术的 使用要能够适应并与多种教学形式自然结合,而且对于改进语文教学方法,建立行之有效的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的第四条原则,就是要建立在语文教师对信息技术掌握的水平、接受的程度、及其对语文教学的理解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的基础上,不能一哄而上,一蹴而 就,更不能搞命令式。

至于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模式,就目前而言,我们提出以下五种。

第一种,信息选择模式。语文教学中,经常要对教学内容作一些补充,例如作家生平、作品背景的介绍,以及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众多相关资料。这些内容完全可以利用计算机组织 和呈现。例如,有位教师讲《林黛玉进贾府》。在分析王熙凤外貌描写时,教师用计算机为 学生提供相应的分析文章和评价意见;在分析贾宝玉性格特征时,又提供一组文章;同样,在分析作品语言和作品主题时,也都相应地提供一组文章。建立信息库,在教学时从中选取 有用的信息提供给学生,这是语文学科运用信息技术的主要形式之一。

第二种,形象演示模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文字所描绘的形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 演示作品中的形象。例如,有位教师讲授曹禺的《雷雨》,用多媒体播放人民艺术剧院创作 的话剧《雷雨》。学生将剧本《雷雨》与话剧《雷雨》相比较,把文字变成了形象,这样对 理解剧本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又如,有位教师讲授《死海不死》,文中写到死海的形成原因。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自制了“死海形成原因”的软件,演示给学生看,这种形象的演示,使学生准确地了解了相关的文字内容。

第三种,师生交互式。这种模式建立在师生共同操作计算机的基础上,一般应当是师生 各自拥有一台计算机学生可以两人拥有一台。这种模式适合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例如,有位教师在多媒体教室讲授《史记·鸿门宴》。教师和学生都带上耳机,教师在主控台发出 信息,学生利用本课的学习软件与教师交流。比如,教师提问文中“臣活之”的“活”的意 义和用法,学生就点开这个字,于是关于“活”字的各种义项、用法、例句及相关解释一并 出现,学生可以从中进行选择,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利用主控台随意与某个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和全体学生进行交流。采用这种模式,是把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材料,与学生自主 学习、师生交流结合在一起。

第四种,练习指导模式。针对教学中的某个内容,对学生进行练习指导。例如,有位教 师讲授如何鉴赏诗歌。教师先展示近几年语文高考试卷中的诗歌鉴赏题,明确命题人的命题 思路;然后,对学生进行练习指导,将学生回答这类题目时出现的问题逐一罗列,指导学生 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最后,再提供相应的练习材料,让学生练习。这种模式,训练强度大,针对性强,比教师在课堂上凭嘴说、发练习题要省时省力,效率明显提高。

第五种,网络学习模式。随着计算机网络化进程的加快,网络学习已成为可能。然而,在现有条件下,使用较多的是局域网。例如,有位教师利用局域网教授《死海不死》。教师 自建一个主页,内容包括:与死海相关的图片,与死海相关的文字资料,教师以此作为学生 讨论研究的资料库。课上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从网上去寻找答案。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 况下,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例如,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搜索 因特网上有关的网址,可以让学生进行在线交流,还可以让学生给专家发电子邮件求教。可 以说,网络学习模式是对现有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挑战。但要使这种学习模式得到推广普及,还需要些时日。

篇7:农村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调查与思考

——以新疆农村小学现状为例

张世军

摘 要:本文通过对新疆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很多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一些困惑,提出如何摆脱这种困惑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关键要有一个比较合理切合实际的职业规划,我们平时要不断地实践,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关键词:农村 信息 教师 困惑

在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我们新疆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发展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三年级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很多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在学校从早忙到晚,但工作得不到认可的情况时有发生。在互联网“中小学信息技术论坛”相关的讨论帖中,一位农村信息技术教师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工作没有成就感,机房、杂务让我忙得不亦乐乎,不仅没有时间坐下来学习和研究点东西,而且也很难取得什么成绩,自身的发展根本谈不上。交流不畅、缺少学习机会、缺乏提高平台,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呈现个人主义和无组织化。理论知识匮乏,新概念、新思维频繁出现,不断冲击,又使信息技术教师在意识到机遇的同时又倍感力不从心,这是绝大多数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困惑。如何摆脱这种困惑,是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有以下儿点思考。

一、要有一个比较合理切合实际的职业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不例外。很难想象一个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想法的教师会有什么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生的、整体的、全面的而又持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合理地规划才能使我们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明晰自己发展的方向,从而进一步促进自身的成长。因此,农村信息技术教师要获得有效的专业发展,首先应该树立一个目标,建立一个可行的规划,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方案提升自己。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向身边的人学习,向优秀的学者、专家、骨干教师学习,吸收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要想做到这些,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才能从平时忙碌低效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制定目标规划要详尽,有总的目标、短期目标(一般以一学期或一一学年为期)、中期目标(三到五年的规划期)、长期目标(十年乃至终生的目标)。

二、要建立适合自己发展的知识储备

虽然总体上来说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起点不高,但是起点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

升自己。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只有构建好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为教好信息技术课打好基础,才有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资本。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有较全面的知识储备,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并且还要拥有源源不断的长流新鲜水。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具备计算机专业方面的学科知识,还要有教育教学方法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且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主要体现在对硬件的维护和对软件的应用上。信息技术课程涉及面非常广,因此要保持对这门课程的探究精神,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逐步形成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以适应教学的不断发展。

三、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比其他学科开设得晚,目前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其教学模式和方法尚无权威的定论。这使得许多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困惑,不知如何解决自己在教学方面遇到的问题。因此,我们平时要不断地实践,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1、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活动。

听课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小学信息技术活动机会比较少,听课机会更是少之又少。通过网络和学校接收的中央电教馆的远程教育资源相关栏目有时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县上、州上或自治区举办各类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大赛要积极参与,但很多信息技术教师由于路程远、时间不允许、学校经费困难等原因没有去听课,可以通过上网看教学视频的方式,教师有空的时候在网络上重温评比教师精彩的课堂,经过反复琢磨,同样能达到提升自己的效果。

2、向其他学科教师学习。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本身比较小教师也少,一个农村学校也只有一两位信息技术教师而且大部分还是兼职。因此提升课堂效率、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能都依赖别人,而是要主动学习、创造提升自己的机会。其他学科教学相对比较成熟,教师人数相对比较多,实力相对比较强,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向他们学习一些教育教学的方法,并加以运用。如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精练、生动,数学教师的课堂缜密、环环相扣„„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学习、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同阶段的教师的课堂又会有不同的特色,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互相学习的条件。此外,参与其他学科的备课、磨课,也是一种很好的途径。

四、业务能力的提升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仅有技术还是不够的,技术是基础,还要注重提升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

1、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教育培训。

培训的优势是时间集中、内容丰富和效率较高,通过培训便于信息技术教师和专家、信息技术教师之间的交流。培训较好地解决了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较快地提高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

2、积极进行自我反思。

教育智慧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感悟、反思过程中,在理论学习和教学工作的不断融合中逐步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综合能力。反思其实也是一种创新,是对过去教育教学的扬弃和发展,特别是那些课堂教学设计的精妙之处,师生互动教学的经典记录,生生之间互动的精彩对话,这些对教师的专业成长都有很大作用。反思为积累教学经验、更新教育理念提供了依据,为快速接受与吸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打下基础。教学前的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提炼和实践;教学中的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华东师大教授叶澜说过:“一位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确实,反思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及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心得体会,坚持反思,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3、参与教育论坛讨论,交流思想,促进成长。

信息技术教育的相关论坛提供了非常好的交流平台,教师可以打破区域和时空的限制,参与信息技术教学的讨论,及时交流自己关于课堂教学的想法。对自己的教学困惑和教学心得进行讨论,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弥补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参与教研机会不多、交流不畅的不足,是一种较好的提升方式。

4、阅读教育教学经典。

阅读是通过文字与教育学家对话,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阅读会让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让教师更加具有教育智慧,让教育更加美丽。如读夸美纽斯著的《大教学论》、苏霍姆林斯基著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鲍里奇著的《有效教学方法》、于漪的《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等,教师更要读一些专业书籍,通过阅读、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这些书籍经过内化,将极大地促进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

一名与时俱进的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地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的路途漫长而又艰辛,而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的幸福就在于心中常有希望,脚下勇于探索。

作者简介:

篇8:农村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调查与思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现状,思考

21世纪, 以数字化革命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 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拓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有利于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一些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高低, 将影响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 而我国大部分小学在农村, 农村小学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高低将影响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因此, 该研究通过发放问卷与访谈, 以金华市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现状作为切入点, 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合理、充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资源现状展开调查, 为促进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提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 进而促进专业成长提出相应策略。

1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现状调查

1.1 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认识存在偏差

调查显示有89.1%的小学数学教师认为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有60%的教师认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增加学生参与度, 有利于学生学习。还有48.2%的教师认为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节省授课时间, 因为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较多的内容集中在一起;另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也可省略一些实践操作的时间。

大多数教师认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是因为教学的需要和提高教学效率, 但也有一些教师并不喜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有3.6%的教师是因为学校的规定, 有7.3%的教师是因为应付检查或参加示范课、观摩课不得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有87.3%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考虑最多的是教学内容的需要, 有65.5%的教师则更注重教学方法的需要。笔者认为, 这两者需要有机结合, 满足教学内容的需要是基础。有60%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考虑的是学生的特点, 这符合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 从这个侧面也可看出这些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较强, 能根据自己班学生的具体情况, 自己制作课件。但也有0.9%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没有全面考虑各种因素, 可能在使用时造成一定的困扰。

1.2 影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因素多样化

影响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原因主要是缺乏编制教学软件的知识、经验和课前备课量大。在制作课件时可能需要收集很多资料, 还要制作动画所以课前备课量比较大。有23.6%的教师认为是自身不熟悉设备的操作, 从而影响了他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只有10%的教师认为影响他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主要因素是他们的教室不具备使用多媒体的环境。的确没有设备怎么可能加以运用呢?从中可以看出影响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因素有一部分是来自教师自身的, 还有一些是由于外界的一些因素。

1.3 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上不同群体存在差异

1.3.1 不同年龄群体存在差异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发现, 运用白板软件进行教学和一周使用频率在3次或以上的教师主要集中在31~35岁, 说明有一定教龄的年轻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意识较强, 已经意识到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的重要性, 并加以实施;也发现农村50岁左右的教师, 很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其主要原因是不熟悉设备, 没有相应的能力, 更没有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1.3.2 制作水平与现代信息技术装备使用率存在差异

调查表明有63.6%的小学数学教师是自己独立制作课件的, 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 小学数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还是较高的。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时参考最多的还是教师用书和相关教辅。其中有69.1%的教师是通过网络资源来获得参考资料, 然而网络资源的质量不高、数量不多、种类不够丰富、不是无偿使用, 影响使用效果。其次是教师自制的教学课件。教师自制的教学课件具有一定的针对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性, 但是基本是教师自己使用, 共享面非常小, 究其原因是共享渠道不够畅通。

访谈中还发现, 农村小学现代信息技术装备越来越完善, 已经做到校校通宽带, 人人可接入, 班级多媒体普及率达100%, 师机比达到1∶1, 小学中生机比达到5∶1。70.1%的学校还建设了录播室等, 使用录播室可以实现在校园网或Internet上直播教学, 教师可以灵活方便地观看, 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训练与教学能力提升, 调查中发现, 录播室使用率不高, 教学骨干经常使用录播室开展教学研究, 但有部分教师从未使用过。

1.3.3 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上存在差异

听课中发现, 30%的教师能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整合在一起;而40%的教师不能很好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在一起, 教学设计是一条线, 课件制作是一条线, 学生学习又是一条线, 3条线是分离的;部分青年教师泛用课件, 忽视学生课堂学习中生成的资源, 只能跟着课件上课。

2 提升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策略思考

通过对金华市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现状的深入调查, 发现了影响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一些不利因素, 经过分析与思考, 提出以下解决问题的策略。

2.1 转变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观念, 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新课程中提到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间接地影响着教育的性质与学生的发展。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是促进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前提条件。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树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意识, 增加自主运用的频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所以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水平。

2.2 建立合适的激励机制, 调动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积极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与软件的开发和硬件设备有关, 需要具备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软件和硬件知识, 这也是大多数教师所欠缺的。另外, 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前期工作量较大, 让一些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望而却步。因此学校可以制定一些激励措施, 如在年终评优时可以将是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作为一个条件;定期举行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评比, 对优秀的软件制作者颁发奖励等。通过调动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以形成教师自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良好氛围。

2.3 加强小学数学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培训, 提升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能力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中, 对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国家对教师教育信息化越来越重视。为了有效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能力, 可以定期开展培训。

为了实现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培训可以选用以下几种方式。

2.3.1 校本培训

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对学校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的现状与能力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 结合学科特点, 通过自主制定计划或专业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合作设计开展, 目的在于满足学校的需要以及提升教师水平的培训活动。校本培训可以通过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在课余时间自行组织, 形式灵活多样, 结合学科特点, 分层次, 有针对性的展开, 采取自主学习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但不能光学理论不实践, 这样还是无法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的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再则,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可以聘请有关电教机构或现代信息技术中心参与培训指导和专题研究。

2.3.2 网络远程培训

开展教师网络远程培训是大面积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素养的重要途径, 是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重要举措。远程培训能够有效整合和共享优质资源, 大规模、高效益地开展教师培训, 这对于促进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远程培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针对性, 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去选取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

2.3.3 教师培训机构举办的培训

教师培训机构在开设培训项目时, 应先深入农村小学教学一线, 对农村小学教师现代信息技术掌握情况展开调查, 了解农村小学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从学员已有的基础出发, 分层次, 有针对性的组织培训, 培训内容既要具有实用性, 也要具有前瞻性;培训既要有理论学习, 更要有动手实践;培训既要注重通用技术, 还要考虑与学科融合的现代信息技术。农村小学教师应主动参与这样的培训, 以提升自己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20) 》明确指出:“强化信息技术应用, 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 更新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而小学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是一项长远的工程, 只有激发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内驱力, 同时各方形成合力, 才能真正有效地提升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 进而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梅, 宋蔚, 张新明.安徽省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 2006 (7) :76-80.

[2]苏珉.装备信息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资讯, 2016 (4) :87-88.

[3]托宾·哈特.从信息到转化:为了意识进展的教育[M].彭正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示爱的句子下一篇:新课标对四年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