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责任制

2024-04-16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责任制(精选14篇)

篇1: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责任制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责任制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为加强对院感控制的组织领导,明确相关职责,成立医院感染暴发防控领导小组

组 长: xxx 院 长

副组长: xxx 副院长、xxx 副院长、xxx 副院长

成 员: 感染管理办公室、防保科、检验科、医教科、护理部及各科主任、护士长

1、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感染管理科,负责具体业务。

2、相关工作职责: 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并制定院感控制预案;发生院感流行时对应急处置进行技术指导;对感染病例实施医疗救治,提出 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统筹协调相关科室、部门开展工作;督促应急 处置的安全防护;按有关要求向上级报告情况。

(二)疫情报告管理组:

负责收集院感病例信息和上报院感暴发疫情。

感染管理科、医教科、检验科:(1)负责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2)对相关人员采取医学隔离措施;对现场采取消毒隔离措施;提出进一步的防控建议。(3)负责感染病例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撰写医院感染暴发评估报告。(4)负责传染病的报告、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等工作。

(三)各部门在感染暴发应急处置中的职责:

1、医务科:负责调配医疗人员对医院感染病例实施医疗救治,包括诊断、治疗、病人转运、监护;组织对高危人群进行卫生应急体检,与病人沟通,稳定病人情绪;协助相关科室开展调查与控制。

2、护理部:协助开展院感暴发调查与控制,调配护理人员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及感染病人的护理工作。

3、检验科:负责现场标本采集、检测,及时做好病原学检查工作。

4、药剂科、器械科、总务科:负责所需药品、设备、器

材、病房设 施、防护用品、消毒药械储备等保障工作。

二、预防院感暴发的措施

1、各科室认真开展院感病例的监测,及早发现院感流行暴发的隐患,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临床医生应掌握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加强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尤其是某些特殊抗菌药物的应用。

3、检验科细菌室,定期对检出的病原体进行分析,如短期内在不 同病人的同类标本中三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在同一病区的不同病 例中,三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检出特殊的、重要的、多重耐药的病 原体,如MRSA、VRSA、VRE 等,务必在1 小时内通知感染管理科。如遇节假日或其它特殊原因,应报院总值班,由院总值班报告分管院长并 通知感染管理办公室。

4、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

5、加强医源性传播因素的监测,认真做好消毒灭菌与隔离。

6、加强重点环节、高危人群的院感管理。

7、感染管理办在院感病例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院感病原体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的基础上,定期分析监测资料;当发现有院感暴发迹象时,向领导小组报告,组织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研究。

8、感染管理科根据分析论证结果,向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及总务科 通报,以利于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9、强化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

三、院感暴发报告

(一)院内报告程序

1、各科室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时,主管医师应立即通知本科室院感质 控小组负责人,并填写感染病例报告卡,在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上加 注“紧急报告”字样,于1 小时内送交或通知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并立即向分管院长汇报;再由分管院长上报院长。

2、遇到特殊情况,可直接上报院长。

3、院长接到报告后,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做出初步评价,由院长决定上报市卫生局。

(二)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

1、科室出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所在科室应立即通知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在向主管院长报告同时组织人员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及处理,并指 导科室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2、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况时于12 小时内向宣威市卫生局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2)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3、发生以下情形时,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 2 小时内向市卫生局报告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1)10 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4、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除感染管理办按感染暴发程序报告外,防保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规定进行报告。

四、院感暴发的控制措施

1、院感暴发流行时,领导小组负责确定应急预案的启动。由领导小组统一指挥、调度相关科室及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感染管理科负责具体的业务指导。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配合调查 和执行控制措施。

2、查找和控制感染源:对医院感染的病人、可疑传染源(包括密切 接触者、环境、物品等)进行必要的病原学检查。对病人和疑似病人 应及时隔离,积极做好防控和诊治工作。

3、切断感染途径:确定感染途径(如接触物品、水、空气、飞沫、食物、血液、血制品、药品、药液、诊疗器械等),采取相应的控制 措施。

4、保护易感人群: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切实保护易感人群,控制感 染和再次传播,必要时暂停收治新病人。

5、严格遵循标准预防,医务人员在加强消毒隔离同时,主动采取自 身职业防护措施。

五、责任追究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应急处置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和责任

追究制。

1、领导小组对院感暴发应及时调查核实,及时部署防控措施,按要求上报南市区卫生局和南市区疾控中心。院长为院感暴发报告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副院长为直接责任人,感染管理科为报告院感暴发的责任人,为报告传染病的责任人。

2、各科室上报院感病例,科主任为报告本科感染暴发和防控的第一责任人。主管医生为直接责任人。

3、科室和个人对医院感染不得瞒报、缓报和谎报。若因为瞒报、缓报及漏报而导致院感暴发,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六章《罚则》规定,承担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4、各临床科室要对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处置工作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碍,不得提供虚假材料。相关科室要认真落实院感暴发应急 处置措施。如发生阻碍、推诿处置的现象,除在院内通报批评外,还 要承担法律责任。

六、预案修订、启动与终止

1、预案由院感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制定,并根据有关法规适时修订、补充。

2、预案启动与终止,由领导小组组织人员调查分析,确认有院感暴 发危险,方可启动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终止,感染危险因素消除,或末例病人发病后的两个平均潜伏期内无新发病例发生,由领导小组决定终止。

篇2: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责任制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管理,提高医院感染暴发处臵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其他医疗机构发生的医源性感染暴发的报告及处臵工作依照本规范管理。

第三条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

第四条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遵循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

第五条 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全国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臵的管理工作。

县级及以上地方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臵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六条 医院应当建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责任制,明确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制订并落实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处臵工作预案,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暴发。

第七条 医院应当明确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及相关部门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臵工作中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反应快速,管理规范。

第八条 县级及以上地方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并完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臵管理的工作程序,提高医院感染暴发的防控和处臵水平。

第九条 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组织对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和业务指导。

各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对本辖区内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和业务指导。

第三章报告程序

第十条 医院发现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一)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二)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第十一条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第十二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下情形的,应当于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

(一)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二)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三)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共同组织专家进

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上情形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当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报告。

第十三条 医院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在2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下情形的,应当在2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

(一)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二)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三)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发生上述情形时,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当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报告。

第十四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上报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医院感染暴发信息,内容包括: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感染初步诊断、累计感染人数、感染者目前健康状况、感染者主要临床症候群、疑似或者确认病原体、感染源、感染途径及事件原因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检测结果、采取的控制措施、事件结果及下一步整改工作情况等。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规范要求,结合实际制订本辖区内的各级各类医院上报医院感染暴发信息的具体要求。

第四章 处置工作

第十五条 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第十六条 医院发生疑似或者确认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

第十七条 县级及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组织有关专家指导医院开展医院感染暴发的医疗救治及调查处臵工作,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卫生部接到报告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组织有关专家提供技术支持,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的危害。

第十八条 各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和处臵能力建设,加强人员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其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和处臵水平。

第五章 质量管理

第十九条 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可以委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开展本辖区内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及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和处臵工作的质量管理。

第二十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应当对本辖区内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及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处臵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和检查指导。

第二十一条 医院应当对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处臵工作予以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不得提供虚假材料。

第二十二条 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发现医院存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不及时,瞒报、缓报和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和谎报情形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医院感染: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二)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三)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四)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篇3: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责任制

据介绍,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 短时间出现3例或以上的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是医院感染危害的集中体现, 也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此次发布的《通知》对医疗机构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报告程序进行了规范。要求医疗机构准确掌握信息报告标准, 对当医疗机构无法确诊, 怀疑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的, 应当主动联系当地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在当地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导下开展调查, 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通知》要求对各省 (区、市) 报告例数进行横向比较, 在考虑地区差异的基础上发现异常值, 进行原因分析并改进;对每年报告数据进行纵向分析, 发现趋势性问题, 找出异常因素。

据介绍, 卫计委将委托相关机构通过报告系统运行数据的大样本统计分析, 定期对医院感染暴发的人群特点、季节分布趋势、易发感染部位和常见病原体等规律性信息和应对原则等进行发布。

篇4: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责任制

方法:分析2010年4月~7月我市手足口病暴发后我院实施医院感染的防控管理措施的效果。

结果:我市手足口病暴发期间,我院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37例,实施医院感染的防控管理措施后,痊愈102例、好转25例、转往上级医院救治10例,未发生患儿死亡。治疗期间未发生一例院内感染。

结论:手足口病暴发后实施系统的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措施,可有效防止院内感染,对患儿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79-02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于婴幼儿时期,多由肠道病毒柯萨奇A16病毒和EV71病毒等引起。近年来在部分地区发生流行。少数患儿病情危重,可引起死亡等严重后果,引起了社会各方的恐慌和关注。2010年我市也暴发手足口病,我院及时成立手足口病防控管理小组,采取了一系列有效防控措施,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现将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4月~7月我市手足口病暴发后,我院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37例,男85例、女52例;年龄6个月~8岁,平均年龄为(3.26±0.75)岁;体重7.5~26kg,平均体重为(12.05±2.68)kg;其中城镇儿童18例,农村儿童119例。

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咽痛、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易惊、颤抖、头痛、抽搐、嗜睡等临床表现,患儿口腔、手、足、臀部等部位皮肤和黏膜可见斑丘疹或疱疹样损害。对患儿咽拭子和粪便进行检验分析后确诊。

1.2防控方法。手足口病暴发后,我院立即启动重大疫情应急预案,抽调各科骨干成立手足口病防控管理小組,并召开全院动员会,及时传达疫情的动态。在管理小组的领导下,全院上下认真执行疫情监控,及时报告。针对部分人员对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认识不足的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对全院职工进行手足口病和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强化培训,力争做到人人知晓,尤其对于临床医生、护理人员等进行重点培训[1]。

加强发热门诊管理,在门诊部专门设置发热、出疹患儿就诊台。接诊后详细询问患儿病史,对手、足部位出疹、发热等高度疑似患儿做好保护性隔离,确保不发生交叉感染。保持诊疗环境清洁卫生,增加消毒频次。病区地面采用1g/L含氯消毒剂擦洗,2次/d;门把手、水龙头、护栏等采用0.5g/L含氯消毒剂擦拭,2次/d。室内空气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60min/次,1次/d,并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医护办公室、治疗室、病房的清洁用具分开使用,使用后先采用0.5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以上,再经清洗、晒干后备用[2]。

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诊疗操作过程中佩戴口罩、手套等,接触患儿体液、血液或分泌物后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并进行手消毒。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后进行妥善处理,杜绝医源性感染。非一次性用品专人专用,体温计使用后以0.5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以上,再以清水冲洗干净后备用。病区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垃圾处理,放入专用医疗垃圾袋并密封,贴上特殊标签,由专人进行焚烧处理。患儿被服送洗前贴上特殊标签,以0.5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再洗涤。患儿餐具清洗后煮沸30min备用[3]。

对患儿家长进行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指导家长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抱宝宝前洗手,保持口腔卫生。疾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告知家长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等知识,使其参与到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中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4]。

1.3判断标准。痊愈: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手、足、口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消退,无其他伴随症状;好转: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手、足、口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干结,其他伴随症状明显减轻;恶化:患儿临床症状未见改善,短期内转为重症。

1.4统计学方法。将所有数据均录入到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2结果

实施医院感染的防控管理措施后,全部患儿中痊愈102例,占74.45%;好转25例,占18.25%;转往上级医院救治10例,占7.30%。未发生患儿死亡,死亡率为0.00%。治疗期间未发生1例院内感染。

3讨论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在湿热环境易于增殖和传播,对高温、紫外线、氯化物、氧化剂、甲醛、碘伏等均较敏感。手足口病患儿和隐性感染者均为强传染源,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其传播速度较快,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范围流行和暴发,给疫情的控制增加了难度。

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农村患儿卫生习惯不良;治疗早期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多次侵袭性诊疗操作等因素决定了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功能低下,临床防治工作难度较大。在医院感染的控制中应从就诊前、就诊时、住院后和出院前等阶段进行防控管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促进患儿康复。

本研究发现:手足口病暴发后实施系统的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措施,可有效防止院内感染,对患儿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钱丽敏.基层医院手足口病的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6):3676

[2]孙德宏,徐书珍,车芬芳,等.手足口病病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5(3):273~274

[3]孙丽红,黄丽群.暴发手足口病疫情的医院感染防控与管理[J].右江医学,2010,38(6):771~772

篇5: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责任制

范”培训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保障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2015年4月22日下午4:00分,感染管理科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在五楼会议室举办“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培训讲座,讲座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XXX主讲。全院医务人员近200人参加培训并就培训内容进行考试。

篇6:医院感染流行、暴发流行报告制度

l、短期内同一科室出现2-3例感染病例,有不能控制的流行趋势;突发3例以上的感染病例并有暴发流行;检验科发现同一科室送检标本的病原体有聚集现象时应立即报告感染管理办公室。

2、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接到科室报告后,立即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如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应立即报告医教科,组织专家协助对感染病员的诊断与治疗。

3、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与科室感染管理小组一起,及时认真查找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积极采取有效控制方案,包括医护人员的防护、消毒灭菌处理、病员的隔离等措施,防止医院感染流行蔓延。

4、一周内未控制医院感染流行,且出现死亡病例,医教科应报告医院主管领导。发生医院感染流行的科室应暂停收治病员,实施医院感染控制干预措施,并按要求24小时内报上级卫生部门。

5、医院感染事件处理后,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应写出调查报告,报医院感染委员会及上级卫生部门。、确定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流行,按中华人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有关规定报告和处理。

篇7: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标准操作规程

一、医院应将感染监测信息报告质量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确保医院感染监测信息报告及时、有效。

二、医院应在信息系统建设中,完善感染监测系统与基础设施,提高医院感染监测效率。

三、医院应按照相关规范要求配备数量适宜的感染专职人员,确保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有序开展。

四、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结合医院实际开展有效的感染监测工作,并定期分析,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暴发信息。

五、医院内部报告系统。

(1)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短期内(视疾病潜伏期而定)发现某部门2名及以上患者分离出药敏结果相似的同一种病原体,实验室负责人应立即电话和书面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2)临床部门短期内发现临床症状相似并怀疑有共用感染源,或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2名及以上患者时,部门负责人应立即电话和书面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3)消毒供应中心或手术室短期内发现2例及以上使用消毒或灭菌器械的患者发生与该器械相关的感染,部门负责人应立即电话和书面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6.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经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时,应立即向主管院长汇报。

篇8: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责任制

一、医院应将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质量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确保医院感染监测信息报告及时、有效。

二、医院应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中,完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与基础设施,提高医院感染监测效率。

三、医院应按照相关规范要求配备数量适宜的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确保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有序开展。

四、院感科应结合医院实际开展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并定期分析,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暴发信息。

五、医院内部报告系统

1、临床科室短期内发现临床症候群相似并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2例及以上病人时,科室负责人应立即电话报告院感科。

2、手术科室短期内发现2例及以上使用消毒或灭菌器械的患者发生与该器械相关的感染,科室负责人应立即电话报告院感科。

六、院感科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经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时,应立即向主管院长汇报。

七、经调查证实出现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时,主管院长应立即向院长报告,并应当于12小时内向城区卫生局和城区CDC报告。

八、城区卫生局和城区CDC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九、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下情形的,应当于24小时内上报卫生部。

1、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篇9:XX县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调查报告

2010年10月20日18时,接到关于XX省XX地区XX县人民医院妇产科病房近日22名接受妇产科手术患者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报告,我司立即组织调查组于10月21日赴XX进行调查。

经调查认为,该起22例患者发生切口愈合不良初步定性为医院感染,经抗酸染色发现非典型分枝杆菌,根据临床症状、伤口愈合以及临床抗菌药物治疗情况,考虑引起此次感染的病原体为速生型非典型分枝杆菌。

调查工作报告如下:

一、医院基本情况

XX县人民医院组建于1956年,现有编制床位275张,实际开放床位463张,在职职工240人,是一所二级综合医院。医院年门诊量约13.4万人次,2009年手术量3176例次。该院产科与妇科未分开,统称妇产科,共设床位54张,医护人员26人。2010年1月至9月妇产科共收治住院病人1100人,实施手术241台。

该院尚无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院感科由医务科专管,专职人员2人,同时承担艾滋病咨询工作。从院感科的工作总结来看,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事件发生情况

(一)调查过程

2010年10月21日晚8:00,卫生部专家调查组抵达XX县后直接赶往XX县人民医院开展实地调查。调查组采取听汇报,向相关科室人员了解情况,现场查阅病例等医学文书,看望病人和在病区、手术

口感染后才向院感科报告。无菌意识不强,实施换药等操作时未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换药前后未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手术室新上岗人员未接受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不能掌握正确的外科洗手方法。

(三)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严重隐患,手术室布局、消毒隔离存在明显缺陷:流程布局不合理,人流物流交叉,感染手术室设在手术洁净区外;手术器械与卫生洁具共用一个清洗池;外科手消毒剂的盛装容器非一次性使用,且未进行清洁消毒,洗手设施为手动式水龙头开关;盛放消毒、灭菌剂的容器也未进行定期灭菌。

(四)手术器械清洗灭菌不合格,存在严重的医疗安全隐患。手术室不具备手术器械清洗、检查、打包的条件,手术器械未采用多酶清洗剂、超声清洗,器械污垢明显、锈蚀严重;部分手术缝针、手术剪和镊子采用戊二醛浸泡,但未对其浓度进行定期监测;腹腔镜采用戊二醛薰箱进行消毒,手术缝针臵于密闭容器进行压力蒸汽灭菌,不能达到消毒灭菌效果;对消毒灭菌物品未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生物监测;现场抽查发现,多个手术包为湿包,无法保证消毒灭菌效果。

(五)诸多环节存在医院感染隐患。病房床位拥挤,加床现象普遍,走廊人满为患,医务人员相对不足;无菌物品存放柜污染严重;使用未经灭菌的纱布进行手术切口换药;缺乏合格的手卫生设施,使用公用大毛巾进行干手,速干手消毒剂未广泛使用,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不强;新生儿暖箱注水口污染严重;消毒记录不完善、不规范。

四、事件原因分析

(一)医院感染的诊断。

本起22例切口愈合不良事件患者均在XX县人民医院接受过妇产科手术,具有相似的切口感染临床症状,医院在消毒隔离方面存在许多隐患,具有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条件。综合卫生部和XX省专家组成的各专家组意见,集体讨论和分析,一致认为本起22例切

口愈合不良病例的发病时间、地点集中,具有相似的临床特征,从流行病学与临床资料分析,符合感染性疾病特征,是一起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二)造成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

根据感染病例集中在妇产科,并基本可能排除手术间(因外科与妇产科在相同的手术间手术)、手术医师、手术护士等因素,使用的手术器械包的消毒均由消毒供应室提供等因素,考虑此次感染与妇产科的手术因素有关,但此次感染涉及的组织为表浅切口,妇产科切口缝合专用I号可吸收缝线(带线缝合针,上海浦东金环医疗用品有限公司,产品批准号YY0166-2002,批号18L0311)(外科不用),因此考虑此次感染可能与I号丝线有关;同时,部分手术器械采用2%戊二醛浸泡灭菌,但无浓度监测,盛装容器也未进行清洗消毒/灭菌,考虑感染与此有关;另外,感染也不排除其他环节因素所致。

(三)病原分析。

未见明显化脓性感染病灶,但在治疗过程中使用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主要为头孢哌硐舒巴坦)等静脉治疗无效,并已在9例患者的切口分泌物抗酸染色中发现非典型分枝杆菌。结合临床特点和以往在国内其他单位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基本确定为速生型分枝杆菌感染。

五、事件发生后XX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采取的措施 XX县人民医院在院内连续出现多起切口愈合不良病例后,9月27日召开院例会研究此事,多次组织相关科室并邀请院外专家进行会诊,对患者进行积极救治。同时,医院对产科病房多个环节采取了一定的消毒、隔离和防控措施,并于10月13日全面停止了妇产科手术,于10月18日下午向XX县卫生局报告。

10月18日下午四点,县卫生局接到XX县人民医院电话报告,10月19日立即组织县卫生监督所、县疾控中心相关人员到该院核实相关情况,并开展调查工作,同时上报XX地区卫生局。

XX地区卫生局立即将信息上报到省卫生厅和XX地区行政公署;XX地区行政公署专员对此事高度重视,立即指示“1.请地区卫生局派得力专家协助调查原因、救治患者,必要时请省卫生厅派专家支持;2.请XX县人民政府组织力量全力医治患者、做好患者及家属思想稳控工作;3.建议上报省里”。XX地区卫生局高度重视,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并于10月20日上午组织医院感染、卫生监督、流行病、临床专家7人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

10月20日下午四点省卫生厅接到XX地区卫生局关于此次事件的电话报告后,立即报告有关厅领导和卫生部医政司;同时成立以龚廉坚处长为组长,妇产科学、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院管理、流行病学、感染病学、临床微生物以及疾病预防与控制等方面专家9名组成的调查组,于21日8时迅速赶往XX县人民医院调查了解此次事件的具体情况。

六、建议

(一)XX县人民医院要针对此次事件中暴露的严重隐患进行整改,深刻反思事件发生原因,并对全院的医院感染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查找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同时,在全院开展医院感染知识预防与控制的培训,进一步理顺感染管理体系,充实感染控制队伍,增强全员感染管理意识,畅通医院感染信息报告程序和途径,完善和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切实做好医院感染监测与医院感染暴发的预警,规范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严格落实手卫生和消毒隔离制度。

(二)XX县人民医院要采取一切积极有效的措施救治病人,根据现已查明的病原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将影响降至最低。以病人

安全为中心,对同期出院的病人进行追踪回访,尽早发现和及时处理可能遗留的感染情况。

(三)建议加强对采集样本的结果进行跟踪,根据发现的情况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如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进一步的鉴定、药敏试验,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将有关结果及时续报卫生部。

(四)建议XX省卫生厅以此为鉴,加强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强医院感染防控,确保医疗安全。其他医疗机构应结合这次事件认真积极进行自查自纠,贯彻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文件,加强对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尤其是妇产科、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产房、消毒供应室、器官移植病房、血液透析室等,对发现的隐患积极整改。发现医院感染病例聚集性发生和暴发应及时按程序报告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附件:卫生部XX县人民医院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专家调查组成员名单

篇10: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责任制

一、ICU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应急小组成员:

科主任、护士长、科室医生、质控护士

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报告及处理流程:

1、科室发现同一时间段同一病区发生三例同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即为医院感染暴发,按照«西丽医院感染爆发流行报告与处置预案»要求应24小时内及时上报给院感科,并进一步做病原体的分型鉴定,科室院感小组成员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制定控制措施。

2、科室院感应急小组进行调查、分析、采样、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感染因素、采取消毒、隔离等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源的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并书面报院感科

三、医院感染暴发的预警与防范措施:

1、科室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报告院感科,并及时治疗

2、对医院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护人员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包括病原学采样、并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对病原体不明或高度怀疑新的病原体或传染病例时,及时上报院感科和医务科,医院组织相关专家会诊。

3、一旦怀疑有传染性或多重耐药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应即刻做好隔离和消毒措施,以防止进一步传播。

4、对医院感染病人进行隔离,停止接收新病人。诊疗护理活动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控制交叉感染。

5、加强医护人员自身防护,如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防护面罩等及免疫接种或投药等。

6、严格遵守相关法律、制度,做好日常消毒隔离措施并认真落实各项感控措施,如手卫生、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呼吸机管路的消毒、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内镜的消毒,医疗废物的处置、感染病人使用的物品处置消毒等

7、加强对环境卫生学、无菌物品、消毒剂浓度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

8、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手卫生

9、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探视者应更衣、换鞋、戴口罩、帽子、与病人接触前后要洗手

10、加强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防止发生菌群失调及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

篇11:医院感染暴发课件

医院感染暴发的预防和控制如今已经成为医疗机构开展各项工作的核心内容。医院感染暴发对患者健康及医疗安全的危害性较大。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的发生,减少其造成的危害, 应予以绝对的重视。

为了更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的发生,国家卫生计生委于 2016 年 8 月 8 日发布《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培训指南》两项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标准自 2017 年 1 月 15 日起施行。

本文根据《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进行总结,旨在为大家提供科学、具体、可操作防治流程。

定义

1. 医院感染

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2. 医院感染暴发

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 3 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3.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 3 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的现象;或者 3 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共同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的现象。

4. 医院感染聚集

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医院感染病例增多,并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的现象。

管理要求

1. 医疗机构应建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责任制,明确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暴发在监测、报告、调查和处置过程中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处置工作预案,明确医院各相关部门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工作中的职责。

2. 医疗机构根据 WS/T 312 要求,建立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制度和落实措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的暴发。

3. 医疗机构应建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牵头、多部门协作的医院感染暴发管理工作机制,成立医院感染应急处置专家组,指导医院感染暴发调查及处置工作。确保实施医院感染暴发调查处置的人员、设施和经费。

4. 医疗机构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应遵循「边救治、边调查、边控制、妥善处置」的基本原则,并按时限上报。如果医院感染暴发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处理。

5. 医疗机构在医院感染暴发调查与控制过程中,应及时进行信息的交流、更新、分析与反馈,必要时应向社会公布暴发调查的进展、感染人员的现况以及最终的调查结果等内容。

流行病学调查

1. 初步了解现场基本信息,包括发病地点、发病人数、发病人群特征、起始及持续时间、可疑感染源、可疑感染病原体、可疑传播方式或途径、事件严重程度等,做好调查人员及物资准备。

2. 分析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的发病特点,计算怀疑医院感染暴发阶段的感染发病率,与同期及前期比较,确认医院感染暴发的存在。

3. 结合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核实病例诊断,开展预调查,明确致病因子类型。

4. 确定调查范围和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进行个案调查。

5. 对病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群特征进行分析。

6. 综合分析临床、实验室及流行病学特征,结合类似医院感染发病的相关知识与经验,可采取分析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查找感染源及感染途径。常见部位医院感染暴发的常见病原菌可参照表 1。常见医院感染暴发的主要传播途径可参照表 2。

表 1  常见部位医院感染暴发的.常见病原菌

表 2  常见医院感染暴发的主要传播途径

控制及效果评价

1. 感染控制和预防措施

(1)积极救治感染患者,对其他可能的感染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2)对与感染患者密切接触的其他患者、医院工作人员、陪护、探视人员等进行医学观察,观察至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或无新发感染病例出现为止。停止使用可疑污染的物品,或经严格消毒与灭菌处理及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

(3)根据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的特点,切断其传播途径,其措施应遵循 WS/T 311 的要求。

(4)对免疫功能低下、有严重疾病或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在需要的情况下可实施特异性预防保护措施,如接种疫苗、预防性用药等。医务人员也应按照相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2. 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

(1)1 周内不继续发生新发同类感染病例,或发病率恢复到医院感染暴发前的平均水平,说明已采取的控制措施有效。

篇12: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和处置工作,根据卫生部印发《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感染暴发和处置管理规范》的要求,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一、医院感染及医院感染暴发的概念:

1、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3、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二、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

1、报告范围: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

2、报告时限:临床科室出现医院感染暴发趋势时,各科应于2小时内报告院感科和分管院长,并通知相关部门。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时,医院应按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文件要求逐级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3、报告流程:(见附件)

①临床科室发生3例(含3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3例医院感染暴发病例时,应由本科室主任(主任不在由护士长、护士长不在由监控医师或监控护士)在2小时内电话或

当面上报院感科负责人(电话:8511),如遇特殊原因报告未能畅通,应立即向分管院长(电话:8502)直接报告;如向分管院长途径也未能畅通,则向其他任何一个院领导报告或向总值班(总值:660979)报告。

②检验科在短时间内,在不同病人的同类标本中三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在同一病区的不同病例中,三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检出特殊的、重要的、多重耐药的病原体,检验科务必在2小时内电话或当面报告院感科负责人。如遇特殊原因报告未能畅通,应立即向分管院长直接报告;如向分管院长报告途径也未能畅通,则向其它任何一个院领导报告或向总值班报告。

③在接到临床科室或检验科的报告后,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人应马上向本院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进行电话报告,同时报告分管院长,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应同时向医务科、护理部、设备科、药剂科及后勤保障部进行通报,以利于有关部门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分管院长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协助院感科开展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予以保证。

④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分管院长应于24小时内向金华市卫生局及金华市疾病预防疾控中心报告,请求协助调查处理。

a.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b.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⑤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分管院长应于2小时内向金华市卫生局及金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a.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b.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c.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三、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确认程序

1、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报告程序启动后,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应在2小时内组织相关职能科室及专家组成员对暴发事件进行调查确认,并对事件进行综合评估,研究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当领导小组成员不同意见时,由院长决定本预案是否启动。

2、在本预案启动后,应由分管院长在2小时或12小时内向金华市卫生局及金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3、在本预案启动后,技术专家组必须在4小时之内召开会议,严格履行各自职责。

四、应急处置及控制措施

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采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源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同时,随着调查不断获得新的发现,及时调整控制措施。

1、查找感染源:院感科、检验科应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2、分析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相关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发病情况、分布特点并进行分析,根据疾病的特点分析可能的感染途径,对感染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确定感染途径。

3、对感染病人积极实施医疗救治,控制感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

4、切断传播途径:在确定感染暴发的传播途径后,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感染源污染的环境采取正确有效的消毒处置措施。

5、对易感人群实施保护措施,必要时对易感病人隔离治疗,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

6、在调查处置结束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制定今后的防范措施。调查结束后应尽快将调查处置过程整理成书面材料,记录暴发经过,调查步骤和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效果,并分析此次调查的经验与不足。

五、预案的终止

在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被消除后,距离本院最后一例医院感染病例的最长潜伏期也无新的病例出现,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应责成技术专家组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展态势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本预案是否终止。

六、当其它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应对本院同类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篇13:预防医院感染暴发的措施

一、预防院感暴发的措施

1、科室认真开展院感病例的监测,及早发现院感流行暴发的隐患,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临床医生应掌握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加强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尤其是某些特殊抗菌药物的应用。

3、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

4、加强医源性传播因素的监测,认真做好消毒灭菌与隔离。

5、加强重点环节、高危人群的院感管理。

6、感染管理科在院感病例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院感病原体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的基础上,定期分析监测资料;当发现有院感暴发迹象时,向领导小组报告,组织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研究。

7、感染管理科根据分析论证结果,向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及总务科通报,以利于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8、强化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

二、院感暴发报告

(一)院内报告程序

1、各科室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时,主管医师应立即通知本科室院感质控小组负责人,并在医院办公系统院内感染管理栏内上报,于1 小时内通知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并立即向分管院长汇报;再由分管院长上报院长。

2、遇到特殊情况,可直接上报院长。

3、院长接到报告后,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做出初步评价,由院长决定上报市卫生局。

(二)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

1、科室出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所在科室应立即通知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在向主管院长报告同时组织人员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及处理,并指导科室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2、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况时于12 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2)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3、发生以下情形时,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报告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1)10 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4、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除感染管理办按感染暴发程序报告外,防保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规定进行报告。

三、院感暴发的控制措施

1、院感暴发流行时,领导小组负责确定应急预案的启动。由领导小组统一指挥、调度相关科室及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感染管理科负责具体的业务指导。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配合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2、查找和控制感染源:对医院感染的病人、可疑传染源(包括密切 接触者、环境、物品等)进行必要的病原学检查。对病人和疑似病人应及时隔离,积极做好防控和诊治工作。

3、切断感染途径:确定感染途径(如接触物品、水、空气、飞沫、食物、血液、血制品、药品、药液、诊疗器械等),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保护易感人群: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切实保护易感人群,控制感染和再次传播,必要时暂停收治新病人。

5、严格遵循标准预防,医务人员在加强消毒隔离同时,主动采取自身职业防护措施。

四、责任追究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应急处置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1、领导小组对院感暴发应及时调查核实,及时部署防控措施,按要求上报市区卫生局和市区疾控中心。院长为院感暴发报告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副院长为直接责任人,感染管理科为报告院感暴发的责任人,为报告传染病的责任人。

2、各科室上报院感病例,科主任为报告本科感染暴发和防控的第一责任人。主管医生为直接责任人。

3、科室和个人对医院感染不得瞒报、缓报和谎报。若因为瞒报、缓报及漏报而导致院感暴发,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六章《罚则》规定,承担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4、各临床科室要对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处置工作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碍,不得提供虚假材料。相关科室要认真落实院感暴发应急处置措施。如发生阻碍、推诿处置的现象,除在院内通报批评外,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五、预案修订、启动与终止

1、预案由院感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制定,并根据有关法规适时修订、补充。

篇14:医院感染暴发问题与整改

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够,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发展和新发传染病的出现,医院感染已成为全球突出的公共问题,医院感染暴发产生严重社会影响,给医院带来信誉危机。医务人员认为病患单纯,不会造成大的医院感染病例暴发。所以各部门协调配合差,指挥不当,不能快速响应处置能力。改进措施:定期检查应急队伍、设备设施、抢救药品、器材、防护用品的准备情况。通过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认识及应急处置能力。

医院感染科

上一篇:人事文员工作简历下一篇:梨树与藤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