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的浅谈

2024-05-31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的浅谈(通用11篇)

篇1: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的浅谈

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主要是放手让学生去做课堂的主人,真正的让我的角色由过去“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了今天“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的观念和方法也要随之转变。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我的课堂教学尝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每一堂课的课前五分钟让位给学生。

在给七年级带了一段时间课以后,我发现同学们的问题特别多,地球有多大,地球有多重,地球上有多少个国家,别的地方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等等问题,但是往往这样的问题在课堂上有学生提出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或几个同学有一个或几个不同的答案,其中就有个别的答案是正确的。一方面我看到了学生的求知的欲望,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学生课外知识的丰富。于是我利用每一节课的前五分钟,要求每位同学在每节课上课后的五分钟里介绍一个国家的一些基本情况,可以是任何国家的任何地理知识。后来在此基础上,我把每节课的前五分钟变成了学生介绍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地理新闻的时间。这样做无形当中在潜移默化中增长了学生的地理知识,同时学生自己讲地理知识的时候前期要去查找资料,设计讲解的内容,对学生也是一个提高,甚至有时候老师自己也得到了知识的补给。学生自己讲的时候也会有一种满足感,同时也可以很好的起到激发上课兴趣的作用,非常有利于教师进行接下来的地理教学。

二、每堂课前让学生画地图。

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教师应重视利用地理图像,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地理课教学的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地图的教学完成的,培养学生的识图、读图的能力是地理教学中的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呢?在教学中我除了在课堂上讲解地图的判读规则和规律外,还积极引导学生学会用地图的方法,使地图成为学生生活中获取知识、把握知识的良师益友。而面对初中的学生,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弱,感性思维多于理性思维,怎样帮助学生把现实中存在的地理事物通过地图表现出来,并且让学生通过死地图看到活的地理事物,除了加强平时的练习,我利用课前的时间,让学生轮流画版图。从七年级刚刚开始的简单地球的形状图、经纬线图、南北半球形态图、亚洲轮廓图、欧洲轮廓图、美国轮廓图、俄罗斯轮廓图等;在学习专题地图的时候练习画专题地图,如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天气简图等;到八年级学习中国地理时,锻炼学生画中国轮廓图、各省轮廓图、气温降水分布图、长江黄河流域图、交通线路图、工农业分布图等等。

通过一系列的版图练习,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学生的绘图、识图、用图的能力,把空洞的地理事物用地图表达出来,使得地理的学习更 加有趣,更加的实际化,真实化。

三、地理教学中设立专题课堂。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跨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综合性、区域性、实践性是它的显著特征,也是一门动态的学科,更是一门时效性的学科。世界上的任何时候的一个热点问题,大型活动都与地理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何一个事件,无论是政治事件还是军事事件都发生在地球上,都有可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地理教学不应该也不能只停留在书本的教学上,更应该关注我们生活的地球,关注我们生活的环境。所以每当有一些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我就会组织一节关于热点地区或者热点事件的专题课堂,这样的专题课堂可以是学生自己通过调查而设计的也可以是老师自己搜集,调查而设计的课堂。专题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教材知识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能够放眼世界,了解当今世界的热点,让学生积极关注我们生活的环境;专题课堂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另一个方面来了解地理知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待地理,来发掘地理知识综合性和专业性;专题课堂还可以锻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对任何的一个热点的来龙去脉都是需要去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的,学生在准备课堂的时候是需要一个前期的资料整合的,这样在整理和学习当中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专题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专题课堂往往以区域地理为主线,讲解一些区域的军事地理知识,这样就会有学生关注我们国家的领土问题和边界问题,如南海之争、中印边界问题、中俄黑瞎子岛的变化,这样的专题课不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还能让学生有一种民族自豪感。

当然专题课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学生讲解老师补充,也可以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以讲解、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来进行。专题地理课堂是对地理教材知识的一个有益的补充。

四、积极地去创设室外课堂。

地理学科的一大显著特点是实践性,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现在的学生,特别是城市的学生,对于农作物和各类动植物的陌生程度是我们不可想象的,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各个区域的植被代表,农作物我们只能通过课本插图和网络图片来认识,即便是这样我们的学生还是有一部分不知道当地的主要农作物长什么样,什么季节种什么作物,这样的地理学习是空洞的,理论一定要和实际结合起来,只有这样,知识才能是真正的为学生所有,知识才能把学生武装起来,所以室外课堂是将地理知识从课本到实际的有机联系,同时也是学生感知环境、关注环境进而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的实现途径。针对初中地理学科的特点,进行室外课堂也要经过认真的选择,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课堂活动题目再结合当地的条件进行筛选,比如在进行城市和乡村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周末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去感知城市和乡村的异同,回到课堂以后让学生讨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样的差异,各自有什么样的优点,在课堂上将感性提升到理性的高度;在学习地图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试着绘制本校或家庭所在地社区得简图,只要体现出地图的三要素位置没有错,就是好图。这样的室外课堂特别多,这样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喜欢的,充分的挖掘地理课的室外实践活动对于地里的室内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教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艺术地教学,是使教师摆脱教书匠的困惑、使平凡工作得以升华、变得更富有价值的关键所在。而地理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科学,我们应该不断地尝试新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思想,真正的让地理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学科。

篇2: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的浅谈

赵晓东

摘要: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公民应具有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观念,这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必须建立现代教育观念,运用现代教学技巧,改变教师灌输、学生死记硬背,崇尚书本知识、轻视实践活动;重视课本教学、忽视课外活动的封闭式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直观教学板图教学、开放教学

地理是一门理解性与记忆性结合的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空间性强,不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比较困难,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较容易、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通过长期教学经验的积累,我觉得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教法的改革和创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才能使繁杂的地理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创造有效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趣味性、积极性,促进地理知识网格状的构建,形成系统知识结构。

一、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具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通常会集中精力、全神贯注、津津有味地学习,并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地理研究的对象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电视录像、幻灯片、电脑合成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各种地理景观和地理现象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其中的奥秘。例如:在七年级开学第一堂地理课上我利用电视录像播放《地球在宇宙的位置》,地球的各种景观地貌,以及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的图片,并伴有动感优雅的乐曲,加上声情并茂的讲解:“在浩渺的宇宙中,有一颗美丽的星球,她披着蓝色的面纱,载着无数的生灵环绕着太阳在不断地转动,她在太空中怎样遨游?她怎样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生命为什么可以在地球上存在、繁衍? 人类是怎样认识和改变地球的呢„„”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和动机,打开本节内容,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课堂效果明显提高。在对初中学生讲述时,由于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更需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需要努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经常加上一些小插曲,如联系时事热点,学习的一些诗词句子,使课堂更具有感染力和启发性,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采用板图教学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板图教学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零星的知识系统化。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使板图和教材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就能做到内容生动具体,概念深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而且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行政区划”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但出现的地名较多,采用怎样的教法才能使学生比较容易记住呢?首先,我在黑板上画出一幅大大的中国轮廊图,然后让学生分别绘出各行政区的位置轮廊,标出其省会和简称,利用区域轮廓使学生产生联想,把抽象的材料加以形象化教学,祖国版图轮廓像一只报晓的雄鸡,傲视东方,东北三省是雄鸡的头,新疆、西藏是雄鸡的尾巴,台湾、海南是雄鸡的脚。黑龙江似一只飞翔的天鹅,山西似平行四边形,陕西似一个兵马俑,湖南和江西两省像亲密无间的伴侣,广东像伸进海洋的象鼻,青海像高原牧区的一只兔子等。再指导学生进行拼图游戏,把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图剪开各省后,再拼合,看谁拼得快。这样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用,在用中掌握、理解知识,既学到地理知识,又体会到学习地理的乐趣,愉快地接受知识。我还指导学生证依据下面一首七字歌帮助记忆: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西西北上天,内蒙合海福定安。加上港澳与重庆。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的目的,教学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采用开放式教学的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篇3:浅谈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 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 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因此, 在地理教学中, 要提高教学质量,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1.巧引歌曲。

如学习“季风”时, 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 还是东南风, 都是我的歌, 我的歌……”然后我问, 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 东南风, 黄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东南风, 西北风?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为什么会有这些风?用这样的方法把问题提出来,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巧用古诗文。

把古诗中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 巧妙引用到课堂中, 使人耳目一新, 引人入胜。例如, 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来说明内蒙古高原的平坦开阔, 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和景观。这些诗犹如“调味剂”一般, 使地理课堂增添了一番韵味。

3.巧插趣味故事。

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 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我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气候”一节时, 讲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 让学生从这个故事中明白地理知识的重要作用。这样, 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就更高涨了。又如, 在讲“中东”一节时, 讲了有关阿拉伯国家风俗习惯的一些小故事, 阿拉伯人喜爱白色, 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 在电视里也可以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的白色长袍。讲完后, 我问:同学们:想一想, 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 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 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本地气侯炎热干燥, 白色对强烈阳光有反射作用, 这样吸热就少, 人们穿着、风俗习惯等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二、在教学中, 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课堂是地理教学的主要阵地, 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作用, 不断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 准备好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上课时, 要运用讲解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的方法, 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 积极回答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必要时, 可以让学生自己讲授和演示。例如, 我在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的运动”这一节中的“地球自转”时, 我让学生亲自去演示地球自转时昼夜更替的情景, 然后让学生同桌为一组进行讨论, 让学生自己去讲解昼夜更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最后, 派一名代表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 又做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 同时, 使学生对教材的知识点达到较为深刻的理解, 形成生动的理解记忆, 最终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总之, 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时, 老师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从不同角度, 不同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篇4:浅谈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教学;地理;课堂参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267-01

某教育家说过:“21世纪将是创新能力教育的春天。”其实,能不能有效地培养地理创新能力才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地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是提高地理素质教育的灵魂。近年来,中学地理教育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学校中应试教育思想的夹击下,教学水平处于低谷。特别是初中地理教学的师资、课时、质量不尽人意,经过几年上百课时的地理课堂教学,仍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会判读经纬度、量算实地距离、判断方位等实用技能,不具备基本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本人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初中地理教学的方法。

一、创设新颖情境

1、巧引歌曲。如学习“季风”时,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问,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东南风,黄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西北风,东南风?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为什么会有这些风?用这样的方法把问题提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巧用古诗文。把古诗中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说明内蒙古高原的平坦开阔,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和景观。

3、巧插趣味故事。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在讲“中东”一节时,讲了有关阿拉伯国家风俗习惯的一些小故事,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在电视里也可以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的白色长袍。讲完后,我问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本地气候炎热干燥,白色对强烈阳光有反射作用,这样吸热就少,人们穿着、风俗习惯等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二、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教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发布会和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又如在学习我国的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学生围绕问题,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我在801班上课时,有一位男同学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的“几”字形拉直,从甘肃兰州到河南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而在一次地理观摩课中,我也同样听到了这样的教学情景,也有同学提出同样的治理办法。可见学生的想法很幼稚而出乎意料,但任课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有大胆设想的同时,老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你们是否同意他的意见,为什么?”由此,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

三、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地理课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老师,那么学生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的“代沟”,有些中老年地理教师容易产生责怪学生不配合、不适应老师的想法。其实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化、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如何与学生产生“共鸣”。

四、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原理图、示意图、综合景观图、系统联系框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次一级手段,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像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也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

五、合理地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与改革地理学业评价方法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改革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有的地理教师甚至将学生学好地理的期望放在“考试”上,实践证明这种想法过去、现在、将来都是行不通的。学业评价的评定是:在教师采用百分制批改的基础上,以六十分为界对学生给出及格与不及格两种评定。地理结业评价试题的特点是:框架性,即公民必备的大的地理事实;地图性,即所有的试题都可以通过读图完成;开放性,如暑期去云南旅游的情境题中,有方位、距离、行车速度、气温等的查算等。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拉近师生情感,改变学生怕地理、背地理的心理;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习惯的更新;可以引导师生双方明确地理学习的方法和目标,强化了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了,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篇5: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浅谈 1

数学是基础学科,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阶段,数学教学在教育学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数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当今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长期以来,传统的数学教学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有很多方法仍值得我们借鉴和运用。但我们在汲取传统经验的同时,也要敢于在教学思路及方式上进行不断探索与创新,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以下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就此谈几点认识与体会。(一)明确初中数学教学思路,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初中数学的教学思路,就是要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逐渐形成用数学的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紧紧围绕教学思路展开教学,这是考核学生成绩及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必须要深刻理解初中数学的教学思路,充分利用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加强数学思想、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教学,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能够灵活应用,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稳步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经常以此来衡量和评价自身的教学水平。

篇6: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的浅谈

地理是综合性的学科,学习方法很重要。好的学习方法能够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成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人的主观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教学 效果。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地理知识丰富多彩,有趣生动。地理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让地理活起来。

一、地理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但有利于创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甚至与学生形成一种“敌对”的关系,那么,学生就很难对地理学科产生兴趣,地理教师与学生也很难产生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情感教育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初中地理教师要关注学生独立的人格,要能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努力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和生活上的益友。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初中地理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把情绪带入课堂,要大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尊重学生的看法和观点,能够平等地与学生探究地理知识,对于自己的错误要勇于承认,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建立自信心,从而与学生形成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地理教师要学会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魅力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交流与活动的工具,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能够灵活地运用教学语言,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魅力,把学生吸引到神圣的地理殿堂中来。伴随着多媒体的课堂应用,教学的模式也变得丰富多彩,使得教学生动与形象起来,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关注与兴趣。但是多媒体不是万能的,教师的教学语言依然是教学的主要工具。地理教材内容丰富,涉及世界上众多的地理事物、地理景观,很容易被学生形象直接地感知。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魅力,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绘声绘色地把一幅幅形象的地理画面带入到学生的脑海中。这就需要地理教师不断地提升自己,锤炼自己的语言能力,同时地理教师还要了解地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搜集一些地理方面的奇闻趣事,丰富自己的知识,要把充分结合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语言的魅力,刺激学生地理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游戏教学是指在地理的教学中,老师使用很多和地理相关的教学游戏来促进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吸收,游戏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这种教学方式是为了让学生们参与到其中。这种游戏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并且边玩边学的方式让学生们的学习激情被调动还减少了很多的学习负担。首先,可以采取猜谜的方式,如四季如春(长春),这种简单的谜面,可以加强孩子们对地理事物的认知。再者,可以让学生们进行拼图,如在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时候,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形状是记忆的重点,如果用拼图的方式让学生们来学习,可以锻炼学生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加强学生们对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的认知能力。由此可见,游戏的方式简单轻松又高效,学生们也更喜欢更容易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让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老师们的教学目标也更容易完成。

四、合理利用书本上的图,增加感性认识。

初中地理课本上有很多的图,学好地理是离不开地图的,让学生们记住一些地理事物的名称很容易,可是让他们在说起名字的时候就可以想到这些事物的位置、形状以及彼此间的关联还是有些难度的。因此,让他们单纯地去看这些图,还不能深刻地记住,不如改成画下来。例如在讲到大陆板块运动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学习研究大陆板块的运动轨迹,再把学生们分成几组分别去画不同的大陆轮廓图,然后让学生自己派代表上黑板去演示板块是如何运动的。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手会让大脑把这些知识记得更牢固。再例如学生在学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图时,可以把这个铁路干线图画在我国的行政区域分布图内,一方面可以了解到铁路干线之间的交叉分布情况,另一方便也方便更直观记忆铁路干线沿途经过的省市有哪些,在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生活里的常识问题帮学生们巩固这些知识,并且这也训练了学生们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每天给学生们五分钟

我们反复强调学生们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什么比给学生们五分钟让他们表现自己更好的方式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对培养学生们观察生活的能力也有好处。例如,在课前的五分钟每天让一位学生说一个关于地理的小段子,可以是根据自己对书本知识的学习给其他学生出的小题目,可以是生活中发现的地理现象,可以是一些奇妙的故事事件和大家分享,也可以是给别的学生们提出问题寻求回答。一个星期评出一位说得最好的地理新星。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会积极探索发掘有关地理的知识,提高兴趣,更会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们也会深刻体会到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存在感,不仅仅是听的那一个,更是表达的那一个。

篇7:对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的浅谈论文

一、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学会听课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物理教学有着明确的规定,其教学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学会听课,学会学习,掌握物理基础知识,能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教学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听课,如何学习。

1.学会对比、总结预习结果与听课结果的差异、得失

“对比”是学生总结自己,提升自我的最有效、最直接途径。学生在对比、总结中,巩固、加深了预习所得的知识,同时,通过对比,学生会发现自身在预习中存在的不足,认真分析自身的学习方法,去伪存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勾、点、圈、画更为进一步的课堂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石,埋下伏笔。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相应的笔记

做笔记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相应的笔记。课堂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提升学习效率,首要的学习任务就是做好相应的教学笔记。做笔记有一定的诀窍,既要快,又要准,即在不影响听课速度的同时,又能在短时间内,记住教学重点,做到科学、高效地记录。所以,在我平时的教学经验中,如何才能有效地做好笔记,提升学习效率,我总结如下:首先,在教学课堂上,学生不曾知道的知识要记,第二,学生以前不是很清楚,教师一点就明白的知识要记,第三,学生现在还不是很懂,有疑虑的知识要记,第四,在讲授典型例题时,做题的方法以及流程要记,最后,在课堂结束时,教师以及学生总结的知识要点要记。这些教学方法都是从历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而来的。在具体的物理课堂上,我随时督促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眼、口、手、脑并用,并做好相应的上课准备工作,随时准备进入学习状态。与此同时,我还不忘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勾、点、圈、画,所有的教学环节都能井然有序。在面对需要补充知识点时,我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联系上下文、文章书面格式,整齐、公正地书写。

3.指导学生上课听出教学重点。

教学是“教师”“学生”以及“书本”之间互动、交流、对话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借助各种教学途径,引导学生学习,为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指引下参与教学,主动汲取知识。然而,就大多的教学课堂来看,学生在学习、听课中把握不住教学要点,是致使其学习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后,还有加大学生对教学重点的把握力度。要让学生能够明白、领悟教师每堂课的教学目的,真正完成与“教师”“书本”之间的对话。

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正确、科学的情感价值观

新课程标准就曾指出,教学的最高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其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能为我国未来的建设、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因此,在教学中,每个教育者都要坚持这个教学理念,为致力于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而贡献。例如,在教学《摩擦力》这一章时,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够初步感知人类研究摩擦力的.历程,以及古代伟人、科学家的研究经过,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研究中来。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在明确了摩擦力产生的原理,分类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联系实践生活,探究摩擦力做功情况,并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做功问题,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养成积极探索、思考的习惯,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学生知识、能力的掌握顺序如下:

(1)摩擦力是物体因为直接接触在一起,相关物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在作用下物体之间相互会产生的力。

(2)摩擦力可以分为两部分,包括滑动的和静止的,两者力都是在一定具体情况下形成的。

(3)摩擦力的大小,通常情况下我们是可以利用计算公式F=μN,通过数据的套入,就可以算出来的。

(4)摩擦力做功就是物体由于摩擦力的原因,而发生相对移动所做功的情况,在物理学上通常用公式W=FS来计算摩擦力做功的大小。

(5)摩擦力根据具体情况不同,可以分为滑动摩擦力做功,静摩擦力做功,根据做功的具体表现不同,可以分为正功和负功。

(6)通过做实验,阐释摩擦力做功的三种情况。

(7)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经历,探究摩擦力以及摩擦力做功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情况。

物理这门学科是研究万物规律的科学,其内容包容万象、博大精深,不能通过一言两语言语得清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物理课程,让其独到的科学魅力,引领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走进课堂,并养成正确、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念。

三、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倡实验

作为操作性特强的学科——物理,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得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倡实验教学。学生在实践操作动手中,加深理解,巩固知识。例如,在讲授《摩擦力》这个知识点时,首先我通过理论分析,让学生意识到,摩擦力做功有三种情况,即做负功,做正功以及不做功。然后我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感受三种做功的不同情况,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当物体做负功,做正功以及不做功各种情况的特点。学生在我的引导下,积极总结、发言,教学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而有关专业人士也曾对学生“物理动手、操作能力与物理综合素质”之间的关系做了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45%的同学物理动手、操作能力强;27%的同学物理动手、操作能力一般;20%的同学,其物理动手、操作能力差;而8%的同学,他们的物理动手、操作能力极差。就物理动手、操作能力极差的8%的同学之中,物理综合素质普遍也极差;物理动手、操作能力差的20%的同学之中,物理综合素质高的只有2%,物理综合素质一般的有10%,而物理综合素质差和极差的占有88%;物理动手、操作能力一般的27%的同学之中,其物理整合能力高的有35%,物理综合能力一般的有45%,而物理综合能力差或者极差的只有20%;而物理动手、操作能力高的45%的同学之中,其物理综合能力高的学生就有70%,物理综合能力一般的有29%,而物理综合能力差或者极差的只有1%,几乎为零。因此,由此可见,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与其综合能力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总之,物理课程作为初中学生学习任务之一,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学习效率的提升,是整个教学现在以及今后都必须高度关注的话题。

参考文献:

李文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05)。

王刚。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点滴体会.文教资料,(03)。

周建军。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误区.化学教与学 (12)。

篇8:浅谈初中地理的教学方法

1 创设新颖情境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 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 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因此, 在地理教学中, 要提高教学质量,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1.1 巧引歌曲

如学习“季风”时, 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 还是东南风, 都是我的歌, 我的歌……”然后我问, 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 东南风, 黄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西北风, 东南风?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为什么会有这些风?用这样的方法把问题提出来,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 巧用古诗文

把古诗中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 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 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来说明内蒙古高原的平坦开阔, 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和景观。

1.3 巧插趣味故事

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 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在讲“中东”一节时, 讲了有关阿拉伯国家风俗习惯的一些小故事, 阿拉伯人喜爱白色, 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 在电视里也可以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的白色长袍。讲完后, 我问同学们:想一想, 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 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 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本地气候炎热干燥, 白色对强烈阳光有反射作用, 这样吸热就少, 人们穿着、风俗习惯等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2 在教学中, 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时代进步了, 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变化了, 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 地理课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唯一渠道。因此, 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 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教法, 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教学, 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 教师讲授为辅, 学生活动在前, 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 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 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发布会和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又如在学习我国的黄河时, 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 如何治理?”学生围绕问题, 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我在上课时, 有一位男同学一本正经地提出, 将黄河的“几”字形拉直, 从甘肃兰州到河南洛阳挖一条运河, 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而在一次地理观摩课中, 我也同样听到了这样的教学情景, 也有同学提出同样的治理办法。可见学生的想法很幼稚而出乎意料, 但任课教师没有指责、嘲笑, 也没有回避, 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有大胆设想的同时, 老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 你们是否同意他的意见, 为什么?”由此, 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

3 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 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地理课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 也往往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老师, 那么学生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因此, 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进课堂, 需要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的“代沟”, 有些中老年地理教师容易产生责怪学生不配合、不适应老师的想法。其实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化、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如何与学生产生“共鸣”。

4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生而言, 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 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 所以, 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 也是学具。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原理图、示意图、综合景观图、系统联系框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次一级手段, 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像的了解, 掌握判读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电子地图也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 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

5 合理地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与改革地理学业评价方法结合起来, 特别是要改革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有的地理教师甚至将学生学好地理的期望放在“考试”上, 实践证明这种想法过去、现在、将来都是行不通的。学业评价的评定是:在教师采用百分制批改的基础上, 以六十分为界对学生给出及格与不及格两种评定。地理结业评价试题的特点是:框架性, 即公民必备的大的地理事实;地图性, 即所有的试题都可以通过读图完成;开放性, 如暑期去云南旅游的情境题中, 有方位、距离、行车速度、气温等的查算等。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拉近师生情感, 改变学生怕地理、背地理的心理;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习惯的更新;可以引导师生双方明确地理学习的方法和目标, 强化了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 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了, 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总之, 以科学发展观,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 通过互动的地理教学与生活密切的地理知识联系, 传达地理思想,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的能力, 最终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的海阔天空。

摘要:某教育家说过:“21世纪将是创新能力教育的春天。”其实, 能不能有效地培养地理创新能力才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地理创新能力的培养, 才是提高地理素质教育的灵魂。近几年来, 中学地理教育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学校中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 教学水平处在低谷状态。特别是初中地理教学的师资、课时、质量不令人满意, 经过几年上百课时的地理课堂教学, 仍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会判读经纬度、量算实地距、判断方位等实用技能, 没有具备基本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

篇9:浅谈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关键字】初中地理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093-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欲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兴趣对情感的推动力,教育家斯宾塞曾说:“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所以,教师要能够熟练的掌握教材中的地理知识,把教书与育人结合在一起,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把握好第一堂课

经常说第一印象非常关键,所以我们要善于把握好第一堂课,在第一堂课中让学生明白学习地理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学习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我是这样上第一节课的,首先我问学生都有谁去旅游过呀,去过哪些城市,到过哪些景点,留下了什么印象,随着我的话音刚落,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一些旅过游的同学纷纷介绍着自己去过的地方,那些没出去过的同学也听的非常投入,这时我告诉学生如果学好了地理,可以了解各方的文化风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景区,即便是不出去也可以了解各个风景名胜,同时也可以获得很多知识。我还告诉学生对于我们平时交友也有很大的帮助,了解一些不同地区的风俗可以避免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比如,回族是不吃猪肉的,我们不要当着回族同学的面吃猪肉讨论猪肉,否则我们会伤害朋友之间的感情。只要让学生了解了学习地理的好处与用途就会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二、选择学生身边的素材

初中阶段的学生的各种感官非常灵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寻找学生日常生活身边事物,选择学生熟愁的素材。比如,在讲“地球的运动”一节内容时,让学生观察从日升到日落的变化,再让学生回想一年四季的规律,最后结合教材中的自转和公转的内容进行讲解,通过学生身边的实例可以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的习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多教师为了应对考试在教学过程中把工作重点都放在了如何答题如何考高分上,忽略了实际应用,这样的做法是不科学的。要有机地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把从课堂上学到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生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的用途,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三、巧设导入

我们在实践教学中不难发现精彩的课堂导入可以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但是我们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不同班级的学生特点设置不同的导入方法,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音频、视频,或者通过一些谜语、典故等等只要是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都可以。

比如,在讲“地球仪”时用“不是篮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别看它的个子小,载着大河和高山”导入;讲“地图”时用“中国的疆域”时,用“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在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世界最大陆”。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各部分知识的特点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记忆。

四、巧设疑问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也就是说要想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就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设置问题,通过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洋流”一节内容时,我选择了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向学生提问:为什么郑和每次从印度半鸟到非洲东海岸去时都选择冬天的时候,而往回返时则相反选择夏天?学生急于得到答案,学习热情马上膨胀起来,这时我再引入新课讲解关于洋流的知识,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了。

五、教授知识的同时教授学习方法

很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地理是一门文科,只要死记硬背其中的知识点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如果单纯的靠死记硬背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而且容易遗忘,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对地理的学习兴趣甚至出现厌学的现象。很多相关和相似的知识需要灵活地、巧妙地进行记忆,这样可以使学生很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而且不容易遗忘。比如,在讲“长江上、中、下游的主要河港”时,可以把港口名称串联起来,即:宾(宜宾)客重(重庆)来,武昌会晤(武汉),敬酒(京九)五壶(芜湖),难老张(南京、南通、张家港)。学生在愉快的笑声中很快记住了河港名称。又如:识记我国储量居世界首位的锌、锑、钨、稀土、钛、钒等矿产时,可用“新梯污,洗土太烦”加以记忆,不仅省时,且可长期保持在脑海中。

总之,初中地理的内容比较枯燥,跨度也比较大,不太容易理解,所以我们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总结和创新,只有让学生愉快地学教师轻松地教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付玉凤. 初中地理游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 东北师范大学 2004

[2]张利.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延安大学 2012

[3]赵康娜. 初中地理“地球与地图”教学方法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

[4]赵华. 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2

[5]蔡胤璐.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激励教学[D]. 天津师范大学 2012

篇10:浅谈初中地理总复习的方法

海南华侨中学

牟伟英

初中地理现在虽然只是会考,但是已是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只有立足会考,以教材为主,以资料为辅,把握会考命题方向,系统、有效的复习是地理会考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它会使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在会考或会考中取得好成绩。

一、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做到复习有数,层层深入

根据复习的内容和时间,首先拟订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内容包括复习进度、每一章节的复习内容。通常,整个复习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跑教材”,即按照教材的编写体系,提纲挈领地复习。此阶段时间约占整个复习阶段的一半时间,目的是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包括文字、图等。第二阶段是模拟测试,将四本书的知识有机融合,根据中、会考的具体要求,选择若干套模拟试题,进行一系列模拟测试,目的是将第一阶段分散的初中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形成能力。第三阶段是查漏补缺,针对教材中自己掌握中的薄弱环,进一步巩固。后两者约占整个复习阶段的一半时间。

二、夯实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是形成地理能力的基石,没有基础知识,能力的提高就是一句空谈。考试考查的是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和能力,教师应以教材复习为本,在学生看书、结合笔记回顾记忆的基础上,通过提纲挈领的讲解,并依据课标要求,精细梳理教材知识点,让学生明确各章节内容的重点、难点、考点,并通过填空重要知识点等形式促使学生动手动脑,达到强化记忆,从而扎实地复习掌握好基础知识。

三、注重方法,突出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磨刀不误砍柴工。当老师针对每部分知识介绍相应的学习方法,如分类归纳法、总结规律法、联系实际法、图示法、巧记法等,请同学们注意领悟,多思考“我怎样学习”,“如何判断各种类型的地图和地理统计图表,如何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等等,多总结、摸索适合自己的求实灵活的地理学习方法,理清解题思路,形成准确、简洁的书面语言,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就能提高学生的地理会考应试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重视地图的重要作用

地图被誉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它与文字是相辅相成的。地理图象印证文字内容,文字描述图象。图象知识的讲授,也就是地理知识的传授过程。掌握了图象知识能更好地理解教材的文字内容,复习教学中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边讲解边引导学生看图(挂图、地图册或教材图象),做到“左图右书”,图文结合。这样,才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建立空间概念,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读图训练——读图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建立空间概念的重要一环。在学习地图基础知识之后,要将读图训练贯穿在图象教学的始终,长期坚持,逐步提 高。读图问题的设计,应紧扣主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最后提示规律和成因。读图一般采取以下几个步骤:(1)识别图象类型,明确读图目的;(2)认识图例,了解方向和比例;(3)认真读图,弄清问题;(4)自我检查,相互交流读图结果;(5)师生讨论得出结论。

用图训练——通过地理图象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运用地图、地理图表的能力;能从地图上查找在课外阅读、听广播、看电视接触到的地名和国家,并熟悉它们,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能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用图训练可采取拼图、游戏、知识竞赛、讨论会等多种形式进行。

五、搞好会考模拟训练

对于地理来说,重点熟悉地区的几套综合练习是非常重要的。综合练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综合性,涉及面广,难易度适中,可以很好的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系统整理和综合概括能力,学会答题技巧,分析解题思路。经过学生练习后,老师加以批改,就能够发现学生的弱点所在,在讲评中就会有侧重点和难点。讲评试题一定要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根据主要的河湖、地形、地势等特点来判断某一地方,如告诉你南方地区周边的地理事物或本区特有的地理事物,要你确定它就是南方地区。这样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深发展,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应用。

六、注意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有机融合

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应该学好基本概念、原理,还应该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应该把热点、焦点的问题回归于教材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教师要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设置生活情境,将生活实践中有兴趣、有价值、与地理学科有关的问题,引进地理教学。这样既可扩大知识面,又将所学地理知识用于生活实践。

七、结束语

篇11: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教育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学校中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教学水平处在低谷状态。特别是初中地理教学的师资、课时、质量不令人满意,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会地理知识的实用技能,没有具备基本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可以说,初中地理教学是目前中学地理教育中最需要突破的薄弱环节,因此对初学地理的学生来说,教师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从地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地理作为一门边缘学科,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根据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总结出一套融感情、知识、能 力于一体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下面结合我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来与大家共同研究探讨。

一、重视“情感”因素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 业的地 理课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过于强 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的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老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老师,那么学生怎么会喜欢地理课?怎么能学好地理?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是指师生之间在地理学习上的共鸣,是师生双方的一种地理学习的愉悦。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的“代沟”,有些中老年地理教师容易产生责怪学生“不配合、不适应老师”的想法。其实应该更多的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化、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如何与学生产生“共鸣”。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初中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

二、重视新课的导入

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整体,“新课导入”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但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课堂教学 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新课导入要导入新课要注意:

(1)趣味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与学统一性的起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从 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人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 径和方法,表现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激发兴趣就是要使学生智力活动始终在一种强大的内 在动力作用下,在情绪高涨的氛围中进行,把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因而能自觉积极地学习。

(2)针对性。要揭示教材的主要内容,要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如有位教师在讲“大陆漂移 假说”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课前在教室前面挂好世界地形图,并将剪好的各大洲轮廓图准备好。上课后,教师说:“现在全球的陆地分为七大块,有一个问题,请大家边看边思考。”说着就把剪好的南美洲的轮廓图 先放在该洲的位置上,然后将它逐渐向非洲的西海岸移动,学生们表现出惊奇的神态。“可以合在一起。”终 于有学生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是的,但这种吻合绝不是巧合,这一现象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发现的。他通过调查研究,积累大量的论据,终于在1912年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简介这个假说,是今天这堂 课的一个主要内容。”

又如讲“等高线和地形图”时,有位教师一上课就在黑板上挂了一张等高线地图,然后 提问:“这是某地的地形图,你知道哪里是山峰,哪里是盆地?选择怎样的路线上山是最佳的?”学生表示惊 愕。教师接着取出地形模型说:“这张图上反映的地形就是这样的”,学生们争着观看模型,兴趣很高。教师 接着说:“我们不可能处处都带上地形模型。但是只要能看懂等高线地图,就能知道各地地形的情况。这节课 我们就来研究等高线地图的画法和判读。”上述的新课导入借助教具和演示,点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讲清 楚课堂教学的目的,为讲授新课作了铺垫。

(3)新颖性。老生常谈的材料固然有用,如麦哲伦航海等等,但新颖的富有时代性的信息,更 能引 起学生们的兴趣,引人入胜。例如讲“时区”问题时,可以这样导入新课:“9月24日凌晨2点27分,奥委会主席在蒙特卡洛宣布了有幸举办2000年奥运会的城市。为什么一定要在半夜里宣布呢?这一时刻,北京是几点钟?怎样计算这个时间差呢?今天我们一起把它算出来。”材料越新颖,越是大家关心的事,越 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参与的兴趣越大,效果越好。

(4)直观性。教学时教师要用直观教具或打比方的方法来讲解,把抽象的、远离身边的事物,不易理解的地理事物用模型或示意性的教具或通过音像教学表现出来。

三.重视技巧的力量

现代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实践证明,按照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规律归纳总结出来的科学记忆方法和记忆术在学习中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就像训练其 它技能一样,记忆能力也可以经过训练而达到快速、准确、持久的目的。在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先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许多可贵的记忆方 法,例如口诀、歌谣、谐音记忆法等等,都是一些很成功的方法。如:有关等温线、等高线的分布规律方面的知识既是教学重 点,也是教学难点。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其分布规律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高低低高”。即 与同纬度、与两侧或与同一水平面的周围地区相比较,向高值凸的地方低,向低值凸的地方就 高。“高低低高 ”以化繁为简的手法巧妙地加以归纳,使学生较易地对等值线的分布规律进行理解和记忆。等高线知识很抽象,用等高线模型图直观演示,较形象具体,学生当时也可以理解,但过 后学生却很容易忘记,尤其对于等高线的弯曲与山谷、山脊之间的关系更易忘记,运用“高低低高”(也可解释为凸高为谷,凸低为脊)来巧妙归 纳它们的关系,就易记不易忘了。又如:对于我国的的34个行政区划名称的记忆:

两湖两广两河山-----湖南 相 邻 湖北、广东 相 邻 广西、河南 相 邻 河北、山东 不 相 邻 山西

五江(疆)二宁青甘陕-----黑龙江、江苏、浙江、江西、新疆,辽宁、宁夏、青海、甘肃、陕西

内蒙台海福吉安-----内蒙古、台湾、海南、福建、吉林、安徽

云贵西四北上天-----云南、贵州、西藏、四川、北京、上海、天津

重庆港澳好河山-----重庆、香港、澳门

又例:关于中国陆上邻国的记忆:

俄朝蒙哈巴(狗)--阿吉塔(朝鲜除外,七个与新疆相邻),与云南接壤的三个---缅老爷(越南);

关于中南半岛上国家和首都的记忆:老万越河捡金太慢泪满面(老挝---万象 越南---河内 柬埔寨---金边 泰国---曼谷 缅甸---内比都);

关于众多的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汉族,少数民族人口最多壮族,最少的珞巴族,但是人口在500万以上的除壮族和藏族外其余的七个就不容易记住,不妨把它们编为:蒙古(蒙古族)人回(回族)土家(土家族)是为(维吾尔族)了满(满族)意(彝族)地种禾苗(苗族)。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技巧训练,提高教学效果。

四.采用“互动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时代在进步,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发布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在一次课出现了这样的情景: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水土流失严重的严峻局面,学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一个学生突然举手发言,一本正经提出将黄河“几”字形拉平,从兰州到洛阳附近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学生的想法很幼稚,出乎我的意料。但我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容许该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他有大胆的设想的同时,老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同学住在“几”字形地区,你们是否同意他的建议,为什么?由此全班同学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

新的世纪在呼唤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的基础教育。多媒体应用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是新一代电子技术发展和竞争的焦点。多媒体是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把多媒体运用到教育工作中去,更有利于发展全新的现代化教育。多媒体应用在基础教育教学中,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但运用多媒体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要正确认识并及时地在教学实践中注意解决出现的问题,才能发挥多媒体巨大的优势,使多媒体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五、创编“原创题”,让学生感受生活

“从学生身边教起,从学生感受到的事物教起”,既有 利于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又能有效地发 掘学生潜 在的学习智能,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和积极性。创编 “原创题”和“传统题”,通过它们的比较,创编“原创题”形式活泼有趣,更能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在生活中距离会产生美,在学习中距离则会产生体验的提升),使教学与 学生的生活、体验融为一体,成功地践行了“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的新教学理念。

如:例一:地球的自转轴--地轴

例二:地球自 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三、地球自转的意义--昼夜交替、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例四:地球自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总之,我们的课堂教学要追求和谐高效,教师就必须运用适合学生的地理课堂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如果每一位初中地理老师都能够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初中地理课程就可以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初中地理 教师就可以成为学生终身难忘的教师,初中地理教学水平可以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教学论》(美)布鲁纳 著,姚梅林、郭安 译.2008年01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新理念地理教学论》 李家清 主编 2009年03月.北京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申请书-福康护理中心下一篇: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大会领导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