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新课程的试验情况和对教学带来的影响

2024-06-16

浅谈初中地理新课程的试验情况和对教学带来的影响(通用5篇)

篇1:浅谈初中地理新课程的试验情况和对教学带来的影响

浅谈初中地理新课程引导“活动式”教学的开展 ——以八年级《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为例

地理科学学院 2012级 课程与教学论 冯嘉琪 2012021893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同年秋季地理新课程进入实验区实验。至今,地理课程改革已经整整十年了,地理课程基本理念得到广泛的传播,地理课程标准得以全面地实践。在此基础上,地理教师的教学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等新课程理念逐渐成为中学地理教师所接受,并且逐步由“认识”转向“实践”,渗透到各个环节当中;课堂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状态正在发生变化。“活动式”教学正在愈来愈多的地理教师所采用。与此同时,受限于学校条件、教学课时安排及学生实际情况,地理新课程试验引导下的“活动式”教学还需要逐步进行推广,而不能操之过急。

一、“活动式”教学的开展

本文将针对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中“严重的水土流失”这一部分内容,探讨“活动式”教学课堂的有效开展,从而说明在新课标的引导下,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发生的变化。主要通过以下三个环节完成教学内容:

(一)“知己知彼”——认识黄土高原的特点

由于黄土高原特殊的性质和黄土高原特定的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再加上人类不恰当的生产活动,所以黄土高原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包括水土流失严重。故在实施教学过程让学生探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前,需要让学生清晰了解到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本教学环节将采取运用图表、图片刺激等方法进行,具体如下:

1.地形:用图片刺激学生的视觉,从而回顾上一框题学习到黄土高原上的几种地形单元“黄土峁”、“黄土墚”和“黄土塬”。让学生在图片中归纳出黄土高原上的地形特征。

2.气候:该部分利用读图分析的方法让学生不断回顾已学习过的内容,包括:温度、降水、干湿区和气候类型。通过展示黄土高原的气候直方图,中国干湿区分布图以及中国气候类型完成。在分析该部分内容时,教师需要强调黄土高原的气候特点是一种过渡性的气候,过渡性的气候影响下,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3.植被:景观图的展示即可让学生归纳出植被稀疏的结论。教师总结的过程中需要强调植被可以产生涵养水源的作用。

4.土壤:回顾已学内容,配以图片展示。让学生复习黄土高原“风成说”的观点,从而归纳出黄土堆积出的土壤土质疏松的特点。

(二)“用事实说话”——探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课本上使用了“活动”的形式完成这部分内容,活动中设置实验,让学生了解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其中该活动探讨了在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下,不同植被覆盖状况和水土流失的关系。课本设置了图8.6说明实验结果,随后给出历史上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状况,进一步探讨人为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在教材整合梳理的过程中,发现该部分内容可以很好地结合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善于发现地理问题,运用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归纳等过程”,为学生提供一次观察实验的经历。有限于学校条件和学生学生学习时间的约束,无法在课堂中进行“水土流失”实验,故教师在设计好实验后,把实验录制成为视频,供学生在课堂上共同探讨。过程具体如下:

1.观看视频,完成实验记录表

在学生观看视频前,先把实验记录表投影在幻灯片上,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实验视频在制作的过程当中,配以清晰的字幕,方便教师的教学之余,也让学生明确实验过程的细节和步骤。

观看视频后,学生需要填写一个在不同植被覆盖率的土壤,相同坡度,相同的洒水量的洒水过程中,土壤被冲刷的情况,得出盛水器中水的清晰度和泥沙含量的比较。故学生通过视觉的直观感受,可以非常容易地判断出来有植被覆盖的土壤被冲刷后流出的水清晰度较高,泥沙较少,裸露的土壤反之。

2.深入剖析实验过程

得出直观的感受并不是学生观看实验视频的最终目的,为了让学生清晰在实验的过程中控制的一些变量,教师逐步剖析实验过程,并且说明实验中实验用具模拟大自然的一些过程,并且在板书的呈现上,让学生联系起黄土高原的自然特征对应的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见图1)。

实验准备阶段:学生准备了花洒,盛土器,铲子,水瓶等实验用具,并准备好两块质量相当的土壤,一块来自草坪,另一块来自裸地;实验进行阶段:两块土壤放在相同的斜坡上为了模拟相同坡度的地形情况,用洒水器洒水、洒水高度、洒水量和流量都相同为了模拟相同降水量和降水强度的降水过程;实验结果呈现阶段:收集冲刷后流失的水土总质量,让学生对比不同的植被覆盖情况得出的情况。

图1.板书:严重的水土流失

3.归纳总结实验结果

通过上述分析,让学生基本明确以下影响水土流失的相关因素:地形坡度,降水,植被覆盖率和土壤质地。故本实验的结论为:同等降雨量、坡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水土流失产生取决于植被覆盖率,故植树造林、种草成为了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

实验结构后的结果呈现非常重要,简明扼要的强调重点可以使学生在课后归纳课堂学习主题和知识要点

(三)“因果循环”——区域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活动的最后,通过两个小朋友的对话,说明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是植被繁茂,沟壑稀少。后来由于植被逐渐被破坏,水土流失的现象也才逐渐严重。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得出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人为原因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同时影响着水土流失,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也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故引导学生得出:各地理要素间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环节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逐渐形成地理整体性的思想,学会如何分析地理问题。

二、新课标下的“活动式”教学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的过程中,提出教师应当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新课标关于“认识区域”中提出了三个重要方面:区域位置与分布的学习;区域联系与差异的学习;区域环境与发展的学习。本课例中,选取了区域“环境与发展”的学习作为教学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按照探究学习的步骤与要求规范设计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完成知识内容的学习,教师完成基本教学目标。

(一)设计教学重点——区域“环境与发展”的学习

认识区域发展的关键,是将可持续发展思想渗透到地理区域的教学中。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在漫长的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新的人地观和发展观。故在本章节内容中,水土流失的原因探究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认识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的重要环节。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需要学生在充分了解区域特征的情况下,探究水土流失分析的原因,故帮助学生在课堂上的“温故而知新”成为了这部分内容讲解的主要思路。用已学知识带动新知识的学习,让学生逐步建立起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影响自然环境的变化,自然环境变化也会影响到人类生产生活,接着从根本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

(二)设计教学方法——“活动式”教学的开展

新课标中提出: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为学生自主学习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针对这一项要求,应该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地理事件能力。在本课例中,教师注重在活动中体现知识性和针对性,克服学校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把课外学生实验利用视频的形式搬到了课堂,从而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深入分析实验的过程和归纳出结果,亲身体现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从而逐步推进学生自主完成活动设计、组织实验的过程,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篇2: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学

一、新教材的特点

新教材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 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 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重视读图启发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据统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有各类图表135幅。通过大量的图表,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学会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 分析和了解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与规律, 形成地理知识学习的技能, 如教材中关于经纬度的定义、特点、规律的学习, 就要求学生通过读图活动, 自己归纳总结来完成。而旧地理教材是将定义、特点和盘托出, 再配上一些图。这就让一些不爱动脑筋的学生忽视了读图思考, 而只是死记硬背各个知识点。新教材的内容组织方式完全有利于学生从图上获取地理信息, 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2) 较好地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 体现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例如:时差、方向判别、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从交通图上选择最合理的路线、天气预报、绘制各种图表、人口资源地理调查等。 (2) 体现了构建基本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的理念。新教材吸收和应用了现代技术手段, 如地球卫星照片、台湾岛的卫星影像、卫星云图、喜马拉雅山电子影像图等遥感图像、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组图、GPS全球定位系统、国际互联网气象网站查询等, 极大地丰富了地理教学的内容,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富有时代气息。

二、教法初探

新课标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要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在这种模式下, 要求教师在组织整个课堂教学时, 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要回归生活。要将教学内容纳入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以及学生与文化的关系中。皮亚杰的知识结构理论指出, 学生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 走进教室的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 而是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定的经验和观点。新课程强调教育要回归生活, 地理学科植根于生活, 回归生活是新课改中地理学科追求的目标, 也应该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色。

(2)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对学生心理素养、思想品质和社会能力的形成, 对教师工作的心情与成败得失, 对实现预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有着很大的影响。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利用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心理气氛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困惑与问题

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 我们有过成功的喜悦, 也遇到一些困惑,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难以把握。过去常说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 这话也许有些偏激,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 那就是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的变革能引起教学方法的改变。因此可以说, 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的变革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学方法的变革和新的教育理念的渗透, 而这一点恰恰又是我们的薄弱环节。我们试着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检测, 又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检测, 采用了开卷、闭卷及开闭卷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检测, 这些方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出不同学生的水平, 但却不能全面地检测一个学生的水平, 很难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地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优势。而且, 开闭卷考查的重点是不同的, 开卷着重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 而闭卷着重考查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题材很广, 涉及范围也大, 而学生的知识面毕竟有限, 能查阅的资料就更有限了, 所以很难操作。再加上完成开卷题所需时间较长, 这又加大评价的控制难度, 降低了检测的信度, 不易检测出学生的真正水平。

(2) 潜在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改革后的教材内容与以往相比, 淡化了具体指示。虽然内容浅显了, 知识点少了, 难度降低了, 但并不说明课好上了。如果教师不认真挖掘, 那就会觉得一节课的内容太少了, 没多少可讲的, 也没有什么可学的。例如, 自然地理部分中很多内容的教学, 若单单就教材讲教材, 未免显得有些单调。学生通过自学阅读, 对教材有了大致的了解, 在这个基础上, 如果教师只按教材列出的内容顺序, 一个一个地“讲授”, 那么无疑会让学生感觉乏味, 从而抑制学生的学习欲望。此时, 教师应恰当选择多种课程资源 (教材、参考书、学生工具书、用于培养技能的学具、电影、幻灯、录音带、录像带、实物标本、照片、图片等) 来丰富课堂教学。

总之, 在今后的初中地理教学中, 我们应该致力于寻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 致力于寻找一条既科学又易操作的评价方案, 积极探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摘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和对新课程理论的认识, 从新教材的特点、教学方法和困惑三个方面, 作者阐述了对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地理教学的一些看法和认识。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地理,教学

参考文献

篇3:浅谈新课程下初中地理作业的设计

一、分层设计作业, 让学生自由选择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地理的程度不同, 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同, 所以作业的布置应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层次,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前提下, 为学生提供不同深度和广度的学习材料, 布置不同题型等多层次的地理作业, 满足不同层面的学生需求, 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从而主动探究, 并乐于学习。

如何做到这一点,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对知识的内涵把握到位, 更为关键的是, 要在作业布置的时候, 心中装着学生, 知道学生的需求, 知道学生的差异。

例如, 在学习地球公转现象以及公转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时, 我设计了如下的作业: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说明原因:1.一年中, 在平时的上学过程中, 你对季节的变化和日出、日落的时间变化有何感受?2.住在同一座楼房的居民, 底楼和高楼之间白天接受日照时间有何不同?3.季节不同时, 中午阳光的照射有什么样的变化?4.观察我们在一年中的日出位置, 有何不一样吗?5.中午的影子长短是否不同?以上作业, 请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 不必全部完成。

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对同一个知识点展开的, 我要求学生能做出自己的选择并完成, 既调动了学生勇于探索、认真思考的积极性, 又提高了作业的效率, 延伸了学生的知识。

二、利用情境设计作业, 让学生思考创新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天天看到各种生活现象, 天天都要参与社会生活中的活动, 为此教师应把地理作业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设计一些与学生具体生活有关的作业, 引导他们动手、动脑, 自主探究与他们生活有关的一些问题”。我在地理作业的设计时, 利用情境设计作业, 让学生思考创新, 引导他们利用所学的地理有关知识, 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将知识与生活和谐地融为一体, 让学生体验到作业的乐趣, 培养思考能力。例如, 在学习了《北京》一课后, 我设计的作业是:针对北京的未来发展, 请根据北京的城市职能献计献策, 并说明理由。在了解亚洲概述后, 我让学生在分析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这个问题上, 除了课本列举的面积大、东西距离长、南北维度广之外, 还能说出自己的哪些证明。

这些利用具体情境设计的作业, 能引起学生的认真思考、积极作答, 并能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 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学生对这样的作业不会感到乏味, 同时也提高了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三、多样化的作业形式, 让学生张扬个性

新课程要求教学要向学生生活及社会等广阔的时空开放, 这就使得学生的作业天地更为广阔, 学生的作业也应由“可预见的、早已生成的、封闭型”的学科作业, 走向“以师生共同构建, 由新课程产生的新知识为基础的、开放型”的作业。因此, 地理作业的设计要多样化, 让学生在选做作业的过程中, 张扬其个性, 让更多的学生乐于完成作业。

一是采用诗词欣赏的形式, 设计地理作业。例如在学习了《黄河的治理》一节后, 我布置的作业是搜集有关黄河的诗词, 从中评价作者的地理知识。有的学生搜集到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说明黄河的发源地和入海处;有的搜集到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说明黄河的自然环境;还有的搜集到刘禹锡的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 风波浪涛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并从中分析到黄河的发源、流经的地形、水土流失现象、下游形成的地上河等, 很好地把握了黄河的特点。这样把地理知识和文学融合在一起, 学生感到很有兴趣, 且个性也得到张扬。

二是采用观察分析形式, 设计地理作业。有许多的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 在地理作业的设计上, 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度观察, 了解地理和民生的相关知识。

例如:1.如何理解中国的人口、土地基本国策?请根据你的观察进行回答。2.关注自然, 分析玉树与汶川地震所带给我们的启示。3.关注社会, 从地理的角度分析王家岭透水事件。

这样的地理作业, 与现实生活以及学生的实际联系紧密, 并且关注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深深感受到地理知识就在自己身边, 并通过所学知识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增强学习地理的时效性, 让学生享受到学习地理终生受益的快乐。

三是采取绘图的形式, 设计地理作业。地图不仅仅是地理学习的工具, 它还能反映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只有学生得心应手地运用地图, 地理知识才会活生生地呈现在学生的大脑中。例如, 在学习了《中国地形》后, 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用最简单的素描方法直观地描绘出中国的地势特点, 并在相应的位置填写出主要的地形单元, 借此考察学生是否真正明确我国西高东低、三级阶梯的地势分布规律。

为了加强学生对我国降水雨带推移理解的程度, 我让学生自行绘制中国雨带推移的时间与地点地图, 并通过地图加以说明, 什么情况下, 南方涝北方旱?什么情况下, 南方旱北方涝?

这样的作业, 避免了学生的死记硬背, 学活知识, 灵活运用地图, 图文并重。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 也提高了分析问题掌握方法的能力。

总之, 地理作业的设计应充分体现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 享受到学习知识带来的快乐, 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得以升华。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地理教学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 更要关注作业设计形式的研究。地理教学实践中应该重视作业布置的分层设计、情境设计、多样化设计, 以此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初中地理作业,分层设计,情境设计,多样化设计

参考文献

[1]《海阳教研》, 2009第九期

篇4:浅谈初中地理新课程的试验情况和对教学带来的影响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 以巧设问题情境为前提

因为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其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所以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 需要老师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运用多种导入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以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情感体验, 从而有效提高初中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例如在学习《海陆分布》时, 老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 巧妙地设计“为什么将地球称之为水球? 为什么地球又被称之为地球? ”这两个问题, 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地理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二) 联系实际动手实践

为了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老师要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的内容联系起来, 培养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这样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其中老师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 例如在学习34个省级单位时,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中国政区拼图。 这样当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同时, 可以组织学生制作地理模型, 或者要求学生收集与地理教学内容相关的明信片和邮票、参与气象观测, 这样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魅力, 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初中地理学习。

又如在学习《海陆分布》时, 老师便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剪、拼、画等地理活动熟悉了解大洲、大洋的位置和轮廓。

二、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 优化教学手段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各阶段的教育中, 促使现代教育进行改革。 其中由于地理学科的大部分教学内容抽象性较强, 初中生在理解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 这便需要老师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将其直观地呈现出来。 这样多媒体教学设备正好具备这样的优势条件, 它能够利用自身图片、声音和动画的功能, 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例如在讲述日本多火山地震灾害时, 老师便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段关于火山爆发和地震发生时的视频, 其展示的丰富的资料内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角和听觉功能, 为学生创造多角度、多层次的学习环境,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地理课堂的学习。 因此, 在当前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灵活应用多媒体这种新的教学设备, 大幅度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水平。

三、注重课堂测试, 科学评价和辅导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测试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地理知识, 尤其是针对复习期间的学习, 老师可以在每堂课学习之前组织学生进行半页卷的测试, 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上堂地理课所学知识, 另一方面能够帮助老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例如:在教学《气温与气温的分布》的知识点时, 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练习题:

试问广州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为 ( ) , 出现在______月。 广州月平均气温 ( ) , 最低值为____、出现在_____月。 学生通过读表练习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气温与气温的分布的相关知识点。

科学公平的评价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笼统概括地评价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 因此, 为了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提高地理知识水平, 老师还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 逐渐改变传统以分数高低为标准的评价观念, 尽量使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 对部分学习努力的学生及时进行表扬和肯定;对学习不努力的学生应及时进行指正批评。 这样有利于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求异性思维, 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四、结语

课堂是创造教学圣果的神奇地方, 也是新课程教学理念实现的重要试验田, 所以为了让新课程教学理念发挥最大作用, 需要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更新教学观念, 提出新要求, 以此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新课程改革真正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张艾.新课标·新课程·新理念·新要求——初中地理教学新探[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20 (z1) :216-221.

篇5:浅谈初中地理新课程的试验情况和对教学带来的影响

1. 问题设计应具有“趣味性”,激起学生思考欲望

学生的学习心理告诉我们,利用富有趣味性的问题进行引导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被动思考的惰性,便于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和积极性。这种趣味式的问题,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能够激活他们的思考探究思维,便于他们更好地学习理解。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从学生学习认知心理出发,以此来使他们对问题产生一定的好奇心理,便于他们进行积极的思考探究。这种问题引导的方法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心理,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湘教版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的“天气和气候”的学习过程中,我通过设计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走进课堂,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问题是:(1)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诸葛亮是凭借什么的帮助而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2) 2008年的南方冰冻天气给当地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世界上的第一张天气图与战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战争中有着怎样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一方面能够激起探究问题的兴趣,进而主动探究问题,另一方面能够在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2. 问题设计应具有“多样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问题的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学习内容予以全方面的展示,让学生能够从多样化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更为丰富的认识和理解。这样的多样化问题,不仅能够更好地体现教学内容,便于学生能够有意识注意,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开阔视野,培养他们发展创新的学习精神。

我认为,问题设计在具有多样性时,应该关注如下几个方面:(1)注重问题层次的梯度,让不同分层次的学生在各自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发展提高;(2)注重问题探究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能够在不同方法的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3)体现问题的发展创新性,让学生的思维火花得到充分激活;(4)体现问题的内化生成性,即能够让学生在回答或者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对学习的知识内容和结构有一定的认识,帮助他们构建更为全面的知识结构体系。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湘教版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的第一节“世界的人口”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 (1) 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怎样? (2)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各有怎样的不同? (3) 根据实践活动,计算每增加10亿人口需要多长时间? (4) 假如你就是2050年的人,当你看到如此多的人口,有怎样的解决策略?上述四个问题,难度呈梯度增加,环环相扣;解决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把思维逐步引向深化,便于培养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思维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

3. 问题设计应具有“延伸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掌握丰富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发展创新能力。这不仅是新课程初中地理教学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这种拓展延伸性的问题,一方面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更为丰富全面的知识技能,另一方面有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学科综合素养。

我认为,课堂教学中设置的问题应具有“延伸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种延伸性主要体现在:(1)注重思考的多元化,让学生能够有广阔的学习认知空间;(2)突出问题的发展性,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认知理解技能;(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便于学生学习发展;(4)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运用,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促进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内化生成发展。

例如,在“影响气候的因素”的教学中,我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的方式来显示“地形雨示意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设计延伸性问题: (1) 暖湿气流与地形有着怎样的联系? (2) 背风坡少雨是什么原因?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来完成《地形雨示意图的探究》小论文。学生在这样有延伸性问题的引导下,不仅能够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而且能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

总之,在新课程初中地理教学中注重优化教学问题设计,能够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7.1.

[2]张建伟.基于地理问题式学习[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0, 3.

[3]谢斗辰.谈初中地理课堂提问的设计[J].地理教学, 2003, 1.

[4]周海军.新课标下初中地理教学初探[J].现代教育教研, 2008, 12.

上一篇:广播电视大学大一专科英语I答案下一篇:诗经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