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2024-07-01

谈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精选8篇)

篇1:谈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赵晓东

摘要: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公民应具有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观念,这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必须建立现代教育观念,运用现代教学技巧,改变教师灌输、学生死记硬背,崇尚书本知识、轻视实践活动;重视课本教学、忽视课外活动的封闭式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直观教学板图教学、开放教学

地理是一门理解性与记忆性结合的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空间性强,不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比较困难,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较容易、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通过长期教学经验的积累,我觉得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教法的改革和创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才能使繁杂的地理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创造有效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趣味性、积极性,促进地理知识网格状的构建,形成系统知识结构。

一、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具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通常会集中精力、全神贯注、津津有味地学习,并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地理研究的对象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电视录像、幻灯片、电脑合成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各种地理景观和地理现象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其中的奥秘。例如:在七年级开学第一堂地理课上我利用电视录像播放《地球在宇宙的位置》,地球的各种景观地貌,以及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的图片,并伴有动感优雅的乐曲,加上声情并茂的讲解:“在浩渺的宇宙中,有一颗美丽的星球,她披着蓝色的面纱,载着无数的生灵环绕着太阳在不断地转动,她在太空中怎样遨游?她怎样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生命为什么可以在地球上存在、繁衍? 人类是怎样认识和改变地球的呢„„”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和动机,打开本节内容,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课堂效果明显提高。在对初中学生讲述时,由于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更需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需要努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经常加上一些小插曲,如联系时事热点,学习的一些诗词句子,使课堂更具有感染力和启发性,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采用板图教学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板图教学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零星的知识系统化。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使板图和教材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就能做到内容生动具体,概念深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而且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行政区划”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但出现的地名较多,采用怎样的教法才能使学生比较容易记住呢?首先,我在黑板上画出一幅大大的中国轮廊图,然后让学生分别绘出各行政区的位置轮廊,标出其省会和简称,利用区域轮廓使学生产生联想,把抽象的材料加以形象化教学,祖国版图轮廓像一只报晓的雄鸡,傲视东方,东北三省是雄鸡的头,新疆、西藏是雄鸡的尾巴,台湾、海南是雄鸡的脚。黑龙江似一只飞翔的天鹅,山西似平行四边形,陕西似一个兵马俑,湖南和江西两省像亲密无间的伴侣,广东像伸进海洋的象鼻,青海像高原牧区的一只兔子等。再指导学生进行拼图游戏,把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图剪开各省后,再拼合,看谁拼得快。这样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用,在用中掌握、理解知识,既学到地理知识,又体会到学习地理的乐趣,愉快地接受知识。我还指导学生证依据下面一首七字歌帮助记忆: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西西北上天,内蒙合海福定安。加上港澳与重庆。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的目的,教学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采用开放式教学的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国古代早有“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的至理名言。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教给学生独立探求、索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地理学科研究对象的开放性,为地理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开放性问题。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求教师在钻研和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善于对现有教材适当拓宽加深,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经验,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例如:在讲解“地球仪”这节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一人准备一个小球和一支彩笔,在课堂上先指导他们在小球上绘出赤道、地轴和南北两极点,然后让他们自己在小球确定经纬线,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使学生在“问题提出—问题求解—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保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研究中获得知识,从而达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特点为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参与机会。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情境,给他们多提供一些讨论、对话、即兴演讲、实验实践的活动,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与气候”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正方向,得出结论,然后演示地球自转方向与刚才相反,问:北京和纽约哪个地方先看到日出?假设地轴与地球公转平面的夹角为90°时,地球上还存在四季更替现象吗? 学生不弄清地理原理,靠死记硬背是很难作出正确判断的,因此我在地理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超乎常规、进行假象性推测的例题,让学生动手演示、思考回答,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加深了对正面事物的理解,又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总之,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激发、引导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只有将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融为一体,言、行、情互相交融,理念寓于其中,才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集中体现“教学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教学思想,对启迪学生的智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2:谈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黑龙江省通河县清河林业局初级中学

郭艳玲

中学阶段地理学习并不受重视,学生自然缺乏动力,学习兴趣不浓,对地理课程缺乏求知若渴的学习态度。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把课堂学习变得有效果、讲效率和出效益,成了很多教师头疼的问题。向课堂要效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为迫在眉睫的大问题。某教育家说过:“21世纪将是创新能力教育的春天。”其实,能不能有效地培养地理创新能力才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地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是提高地理素质教育的灵魂。近几年来,中学地理教育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学校中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教学水平处在低谷状态。特别是初中地理教学的师资、课时、质量不令人满意,经过几年上百课时的地理课堂教学,仍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会判读经纬度、量算实地距、判断方位等实用技能,没有具备基本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本人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初中地理教学的方法。

一、创设新颖情境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1、谚语的妙用:

谚语是人们对自然环境长期观察体会的智慧结晶,具有一定的哲理且易生趣,在教学中运用谚语,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识。如我讲大陆性气候时,我引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锋面雨时我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云过山坡湿,雨过山头明”来描写锋面雨,这样比枯燥地讲授教材要好的多。

2、巧借古诗文教学

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创设听课的最佳境界,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我在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我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讲述随着地势的升高,气温的下降,因而山上的气候比山下的气候迟了一个月。还有用“马前挑花,马后雪”来夸张地表现秦岭南北两边自然景观的差异;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来描述内蒙古高原的辽阔富饶。这些诗歌犹如“味精”,使学生回味无穷,也使地理课增添了一番风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歌曲的借用

在课堂中适时引入歌曲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引起学生的思考。如在讲季风之前,让学生听一首孙南的《风往北吹》,这时学生的兴趣全部都调动起来了。因而想多了解她的知识。

除直接播放歌曲外,可间接引用了一些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通俗歌曲,如田震的《黄土高坡》“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接着我就问:“黄土高坡上是否有西北风、东南风?分别盛行于哪个季节?为什么会有这些风?”因此很自然地把季风引进来讲了。

二、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教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发布会和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又如在学习我国的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学生围绕问题,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我在801班上课时,有一位男同学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的“几”字形拉直,从甘肃兰州到河南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而在一次地理观摩课中,我也同样听到了这样的教学情景,也有同学提出同样的治理办法。可见学生的想法很幼稚而出乎意料,但任课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有大胆设想的同时,老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你们是否同意他的意见,为什么?”由此,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

三、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教学语言应该饱含感情,以情动人。世界上众多的地理事物、地理景观,绝大部分不能被学生直接感知,虽然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引入课堂,多少能够弥补一下这方面的缺憾,但毕竟极其有限,更多的还是要靠教师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绘声绘色地将学生引入神圣的地学殿堂。同时,根据中学地理学科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近及家乡,远及全球,既有自然,又有人文地理的特点,这些广博的知识对喜欢言古论今,谈天说地的中学生来说是有刺激性的。如七年级上册讲到陆地地形类型时,我是这样导入话题的:“我们的地球家园无比美丽,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五彩缤纷。有绵延不绝、雄伟高峻的喜马拉雅山脉,有被誉为”世界屋脊“、富含民族神韵的青藏高原,有郁郁葱葱、神秘莫测的亚马孙热带丛林,有深陷千丈、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东非大裂谷„„”一段热情洋溢的引言,在学生面前幻化出了一幅幅逼真的画面,学生不禁发出阵阵唏嘘之声。这样不但激起他们对地球的热爱,而且很自然地引发他们要去研究的热情和兴趣。如八年级上册黄河的治理一课中,我讲到黄河的忧患时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同时,还举出具体生动的事例,把黄河化害为利的今昔进行对比。引发学生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产生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电视录像、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1.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图又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中学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地理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的目的,教学形象直观,还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借助地图,还可使学生加强对知识记忆的效果。

2.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投影、幻灯、电影、录像的直观优势,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投影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独特的长处和优势显现出极大的生命力,成为广大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手段。运用自制的投影片作为一种直观、实用、形象的地理教学软件,解决了很多传统教学形式解决不了的问题,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合理地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与改革地理学业评价方法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改革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有的地理教师甚至将学生学好地理的期望放在“考试”上,实践证明这种想法过去、现在、将来都是行不通的。学业评价的评定是:在教师采用百分制批改的基础上,以六十分为界对学生给出及格与不及格两种评定。地理结业评价试题的特点是:框架性,即公民必备的大的地理事实;地图性,即所有的试题都可以通过读图完成;开放性,如暑期去云南旅游的情境题中,有方位、距离、行车速度、气温等的查算等。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拉近师生情感,改变学生怕地理、背地理的心理;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习惯的更新;可以引导师生双方明确地理学习的方法和目标,强化了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了,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篇3:谈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第一,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挂图,图片,标本,有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如地形剖面图、锋面雨的形成等。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第二,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章节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我在教学中尝试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如开展研究性学习,地理小论文,野外考察,调查报告等。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辩证的思维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

二、学生讲课法

所谓学生讲课法,其过程有三步:课前自读备课、学生上台讲课、师生共同评课。具体做法是:课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将讲课的内容及时间分配给学生个体,制定讲课程序表,进而让学生认真备课,制定各自不同的教学方法。注意给困难生当好参谋,共同备课。学生讲课:每节课按讲课安排表,让讲课学生大胆走上讲台执教、答疑。师生认真听课、做好笔记,接受讲课学生的组织教学。师生共同评价:根据学生的讲课水平和自我接受知识的情况,给执教学生以等级评价。教师作简明的讲评小结,肯定优点,指出值得改进的地方。采用学生讲课法,使学生每人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它使学生得到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愉悦,满足了表现欲,锻炼了语言表达力,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注意采用“互动教学”

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学校的课堂,也包括网络、社区、野外的“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发布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在一堂初中地理观摩课中出现了这样的情景: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学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一个学生突然举手发言,一本正经提出将黄河“几”字形拉平,从兰州到洛阳附近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学生的想法很幼稚,出乎任课教师以及听课教师的意料。但任课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容许该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他有大胆的设想的同时,老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同学住在“几”字形地区,你们是否同意他的建议,为什么?由此全班同学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

四、现代教学法

《地理新课标》指出,地图教学能力也是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的体现。地图能力包括观察、记忆、想象、演绎、分析、比较、判断等综合能力,也是最具地理学科特点的能力。如果地理教师本身缺乏地图能力和地图教学能力,就很难成为一个好的地理老师,而目前,地理教师不愿、不会用地图的情况实质是教学要求不高或教学能力低弱的表现,并且在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死记硬背现象,恰恰与地理教师不重视提高自己的地图教学能力有关。在教学的过程中,仅仅依靠语言或图片进行讲解,学生难以理解,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把一些地理事物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学生感知大量的无法实地观察或者抽象的地理事物,进而形成正确的表象,对地理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五、专题活动法

地理教学要开发校本课、乡土教材以强化“双基”,培养能力。专题活动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爱我家乡的情感。让各种小制作、小发明、小漫画的花朵绽开,丰富民中的校园文化建设,陶冶学生的心灵,激发爱我江口,爱我家乡的热情。

总之,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要与改革地理学业评价方法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改革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有的地理教师甚至将学生学好地理的期望放在“考试”上,实践证明,这种想法过去、现在、将来都是行不通的。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以往的地理学科做了很大的调整,改变了以往“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式的地理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创设了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为学习载体的新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

关键词:地理教学,教法,“,互动教学”

参考文献

[1]陈小华.对初中地理课教学的探究[J].学周刊,2016,(19).

[2]贺容.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研究[J].才智,2016,(15).

篇4:谈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地理教学教法“互动教学”一、课堂激趣法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第一,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挂图,图片,标本,有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如地形剖面图、锋面雨的形成等。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第二,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章节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我在教学中尝试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如开展研究性学习,地理小论文,野外考察,调查报告等。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辩证的思维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

二、学生讲课法

所谓学生讲课法,其过程有三步:课前自读备课、学生上台讲课、师生共同评课。具体做法是:课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将讲课的内容及时间分配给学生个体,制定讲课程序表,进而让学生认真备课,制定各自不同的教学方法。注意给困难生当好参谋,共同备课。学生讲课:每节课按讲课安排表,让讲课学生大胆走上讲台执教、答疑。师生认真听课、做好笔记,接受讲课学生的组织教学。师生共同评价:根据学生的讲课水平和自我接受知识的情况,给执教学生以等级评价。教师作简明的讲评小结,肯定优点,指出值得改进的地方。采用学生讲课法,使学生每人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它使学生得到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愉悦,满足了表现欲,锻炼了语言表达力,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注意采用“互动教学”

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学校的课堂,也包括网络、社区、野外的“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发布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在一堂初中地理观摩课中出现了这样的情景: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学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一个学生突然举手发言,一本正经提出将黄河“几”字形拉平,从兰州到洛阳附近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学生的想法很幼稚,出乎任课教师以及听课教师的意料。但任课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容许该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他有大胆的设想的同时,老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同学住在“几”字形地区,你们是否同意他的建议,为什么?由此全班同学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

四、现代教学法

《地理新课标》指出,地图教学能力也是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的体现。地图能力包括观察、记忆、想象、演绎、分析、比较、判断等综合能力,也是最具地理学科特点的能力。如果地理教师本身缺乏地图能力和地图教学能力,就很难成为一个好的地理老师,而目前,地理教师不愿、不会用地图的情况实质是教学要求不高或教学能力低弱的表现,并且在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死记硬背现象,恰恰与地理教师不重视提高自己的地图教学能力有关。在教学的过程中,仅仅依靠语言或图片进行讲解,学生难以理解,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把一些地理事物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学生感知大量的无法实地观察或者抽象的地理事物,进而形成正确的表象,对地理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五、专题活动法

地理教学要开发校本课、乡土教材以强化“双基”,培养能力。专题活动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爱我家乡的情感。让各种小制作、小发明、小漫画的花朵绽开,丰富民中的校园文化建设,陶冶学生的心灵,激发爱我江口,爱我家乡的热情。

总之,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要与改革地理学业评价方法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改革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有的地理教师甚至将学生学好地理的期望放在“考试”上,实践证明,这种想法过去、现在、将来都是行不通的。

参考文献:

[1]陈小华.对初中地理课教学的探究[J].学周刊,2016,(19).

[2]贺容.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研究[J].才智,2016,(15).

篇5: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主要是放手让学生去做课堂的主人,真正的让我的角色由过去“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了今天“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的观念和方法也要随之转变。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我的课堂教学尝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每一堂课的课前五分钟让位给学生。

在给七年级带了一段时间课以后,我发现同学们的问题特别多,地球有多大,地球有多重,地球上有多少个国家,别的地方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等等问题,但是往往这样的问题在课堂上有学生提出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或几个同学有一个或几个不同的答案,其中就有个别的答案是正确的。一方面我看到了学生的求知的欲望,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学生课外知识的丰富。于是我利用每一节课的前五分钟,要求每位同学在每节课上课后的五分钟里介绍一个国家的一些基本情况,可以是任何国家的任何地理知识。后来在此基础上,我把每节课的前五分钟变成了学生介绍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地理新闻的时间。这样做无形当中在潜移默化中增长了学生的地理知识,同时学生自己讲地理知识的时候前期要去查找资料,设计讲解的内容,对学生也是一个提高,甚至有时候老师自己也得到了知识的补给。学生自己讲的时候也会有一种满足感,同时也可以很好的起到激发上课兴趣的作用,非常有利于教师进行接下来的地理教学。

二、每堂课前让学生画地图。

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教师应重视利用地理图像,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地理课教学的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地图的教学完成的,培养学生的识图、读图的能力是地理教学中的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呢?在教学中我除了在课堂上讲解地图的判读规则和规律外,还积极引导学生学会用地图的方法,使地图成为学生生活中获取知识、把握知识的良师益友。而面对初中的学生,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弱,感性思维多于理性思维,怎样帮助学生把现实中存在的地理事物通过地图表现出来,并且让学生通过死地图看到活的地理事物,除了加强平时的练习,我利用课前的时间,让学生轮流画版图。从七年级刚刚开始的简单地球的形状图、经纬线图、南北半球形态图、亚洲轮廓图、欧洲轮廓图、美国轮廓图、俄罗斯轮廓图等;在学习专题地图的时候练习画专题地图,如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天气简图等;到八年级学习中国地理时,锻炼学生画中国轮廓图、各省轮廓图、气温降水分布图、长江黄河流域图、交通线路图、工农业分布图等等。

通过一系列的版图练习,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学生的绘图、识图、用图的能力,把空洞的地理事物用地图表达出来,使得地理的学习更 加有趣,更加的实际化,真实化。

三、地理教学中设立专题课堂。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跨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综合性、区域性、实践性是它的显著特征,也是一门动态的学科,更是一门时效性的学科。世界上的任何时候的一个热点问题,大型活动都与地理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何一个事件,无论是政治事件还是军事事件都发生在地球上,都有可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地理教学不应该也不能只停留在书本的教学上,更应该关注我们生活的地球,关注我们生活的环境。所以每当有一些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我就会组织一节关于热点地区或者热点事件的专题课堂,这样的专题课堂可以是学生自己通过调查而设计的也可以是老师自己搜集,调查而设计的课堂。专题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教材知识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能够放眼世界,了解当今世界的热点,让学生积极关注我们生活的环境;专题课堂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另一个方面来了解地理知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待地理,来发掘地理知识综合性和专业性;专题课堂还可以锻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对任何的一个热点的来龙去脉都是需要去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的,学生在准备课堂的时候是需要一个前期的资料整合的,这样在整理和学习当中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专题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专题课堂往往以区域地理为主线,讲解一些区域的军事地理知识,这样就会有学生关注我们国家的领土问题和边界问题,如南海之争、中印边界问题、中俄黑瞎子岛的变化,这样的专题课不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还能让学生有一种民族自豪感。

当然专题课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学生讲解老师补充,也可以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以讲解、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来进行。专题地理课堂是对地理教材知识的一个有益的补充。

四、积极地去创设室外课堂。

地理学科的一大显著特点是实践性,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现在的学生,特别是城市的学生,对于农作物和各类动植物的陌生程度是我们不可想象的,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各个区域的植被代表,农作物我们只能通过课本插图和网络图片来认识,即便是这样我们的学生还是有一部分不知道当地的主要农作物长什么样,什么季节种什么作物,这样的地理学习是空洞的,理论一定要和实际结合起来,只有这样,知识才能是真正的为学生所有,知识才能把学生武装起来,所以室外课堂是将地理知识从课本到实际的有机联系,同时也是学生感知环境、关注环境进而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的实现途径。针对初中地理学科的特点,进行室外课堂也要经过认真的选择,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课堂活动题目再结合当地的条件进行筛选,比如在进行城市和乡村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周末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去感知城市和乡村的异同,回到课堂以后让学生讨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样的差异,各自有什么样的优点,在课堂上将感性提升到理性的高度;在学习地图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试着绘制本校或家庭所在地社区得简图,只要体现出地图的三要素位置没有错,就是好图。这样的室外课堂特别多,这样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喜欢的,充分的挖掘地理课的室外实践活动对于地里的室内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篇6:浅谈农村初中地理教学

单位 宁县清华初中 作者 方忠忠

地理学课科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其它学科所不能代替的,而作为地理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地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加强对学生课堂参与习惯的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由于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信息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初中地理教育存在很多局限性

一、农村师生素质与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第一、专职教师较少,农村大部分地理教师是兼职教师,教师素质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地理素质教学的进行。由于长期受学科的偏见的影响,从事地理学科学习的教师很少。从广大农村(包括县城)中学的地理教师资源来看,真正获得地理学科毕业的教师不多,全县还达不到25%,很多学校和班级的地理教学工作就由其它学科的教师来兼任,而这些教师本身又缺少专业的知识,对学科的认识和研究程度不够,在很大程度上是照本宣科,有的教师就是把课文给学生阅读一遍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有的教师为了应试教学,就直接叫学生在书本上将往年出现考试的地方勾画一 下,叫学生下去多背诵,或者进行题海战术的训练。这种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和课堂教学的创新。

第二、教师的思想观念还与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由于受传统教学和学校对教师评价制度的影响,很多的教师并没有把新“课标”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放在主要的工作精力上来。关心的也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注意到对自己的新教学要求和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第三、在教学资源上看,很多教师手头的资料也就是那本唯一的教学参考书,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也就成为了给学生一杯水而自己也只有一杯多点的水的状况,谈不上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甚至自己必需有一条小溪或大河的能力。

第四,学生的素质与要求存在着最大的差距。农村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面、活动能力相对于城市学生较为薄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得主要来自于课本和老师,要想建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还不太成熟。因为我们很多的学生基础很差,自我学习的觉悟不够,对知识的追求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很多学生的知识来源,从目前来说,往往是靠课本和老师的教学。

第五、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不够深入,教师理念和技能的培训还有待加强。教师是新教材的实施者,教师观念的是否转变,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关键。如果教师没有对新教材的教育思想进行学习和体会,那么新教材就仍然处于老教法之中。只有我们认真地对新教材的学习,深入地领会到教材的思想,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培养学习的学上来,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来,再通过对自身的培训和学习来强化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自身的专业素质,然后进一步地提高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觉悟,付出行动,这样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才有待于取得成功。可是通过调查发现,我们农村的教师很多都是兼职的教师,他们本身的专业知识还不够,对于专业的通知培训和学习还不到位,在理念上很多的教师还没有转变,虽然新的课程改革都实施了几年,但我们农村还正处于实验之中,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和限制,他人成功的经验自己没有得到鉴赏,因而同样处于实验的过程之中,现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一步。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探讨别人的成功经验,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学校和当地的实际,以学生为发展对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具有参与社会实践和生活的能力为目的。使教学能适应新形式下的要求。

二、推进地理素质教育的方法

1、开展创新教育系列活动

课外开展创新教育系列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能加强与各有关学科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可开展主题演讲赛,如“地球的未来”、“假如我登上了火星”、“假如地球上没有海洋”等;可举办如“我了解的南极”;可开展地理学具小制作比赛;可举办地理学创新思维小论文比赛。

2、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不仅是一种教育原则,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种策略。人的智力、遗传素质和脑的活动方式,是有差异的,研究表明IQ与创新能力并不相关,智力一般的人,也可能有较强的创新能力,非常的聪明的人,他的创新能力可能非常一般。地理科学既要求善于形象的空间思维,也要求善于理性的抽象思维,因材施教式的创新教育,既可培养“种子选手”,以点带面,又可让各层次的人都能发展,推动创新教育的深入和普及。

3、改革地理考试评价体系

现行的考试制度,某种程度上束缚着创新意识的培养,我想不管考试形式如何,都要有利于激励学生创新,比如,能否在现有的单纯静态理论笔试的基础上,增加动态的口试和地理实践操作技能的考试,还可增设地理创新能力的附加分,以奖励在各项活动或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同学。因为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一种教育模式,是科学的、前瞻的。现代的教育,是以培养和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复合型教育。

4、建立新颖融洽的师生关系

建立一个新颖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师生不再是上下级关系,老师的话不全是真理,教师和学生应有一种平等友好的交流氛围。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能消除心理上的紧张,才能在松弛、甚至是玩乐的环境下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要让学生感到,他们的想法会被老师接受,老师正用一种欣赏的目光注视着他们。

三、农村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备课虽能体现备问题进行教学,但教案太简略,实用性不强;大多有学案,但学案和教案不能结合使用,二者存在互相代替现象;教师备课的目标意识差,针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少,以至教学的目标达成度低

2、课堂教学讲多练少,讲不出知识联系,不能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教学不是建立在学生学习基础的教,教学缺少针对性,多媒体运用少,课 堂教学效率有待提高;有些新课改教师对教学要求把握不到位,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不能引导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学生的知识仅仅限于教材;不能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进行引导,教师教学过分依赖教参及网上教案

3、有的学校教研活动形式化,教师听本学科课较少,教师手中的教学资料少,学科刊物不足;教师的理论学习抄写大理论多,对照自己的教学实际总结少;地理学科不提倡课外作业,有的作业只为检查。

(二)几点建议

1、将教学常规和教研活动结合起来,把常规的每个环节都落到实处。强化集体备课,形式多样化,地理学科因人数少,我们提倡集体备课听课化,上课前通过相互听课、修改达到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初中教师提倡以题代讲,以题代练,备课就是进行针对复习内容进行综合性设计;新课改教师就是备知识点,针对知识备补充材料,备学生讨论的方式方法,学校检查人员也要改变只盖章,不检查教案质量的作法。

2、多开展地理学科类活动。地理教师少,在一所学校,专职地理教师一般一二个,20%的学校没有专职。研究氛围不浓。希望县、乡(镇)多关心地理教学,多关心地理教师,多组织相应活动,为地理教师提供研究交流平台。希望组织包括教学竞赛、教学研讨以及动手类的手抄报、自制教具、学具等竞技性活动。

3、多给地理教师提供培训机会。地理教师科班出身的少,半路“出家”的多(科班出身的基本被高中拔走了),学习的任务特别大,加之一个地理教师一般要任4----6班的教学(有的还兼有其它学科教学),教学的任务 也很重,特别希望能有学习机会。

4、加速农村学校地理教学资源配置。如教学挂图、地球仪、地理教学模型、多媒体等,应随着新课程的教材的逐步定型有计划地配置,以保证日常地理教学必需。

5、呼吁各级各方面重视地理教学。地理学科对于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还没有根本好转的今天,不重视地理教学,甚至歧视地理学科的现象在有的地方还是存在的。这也是地理教师不稳定,地理教学难于有突破性进展的原因之一。

总之,在新课改推进的今天,新课程的推进与开展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地理教学工作着应认清自己肩上的重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去学习和探索,在教学中抓素质教育的同时,一定要抓好教育常规工作。知识是金子,能力是点金术,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释: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地理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卜勇祯,2005,6 3《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张建华,2007,11,《甘肃日报》 4《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形成》,赵生珍。

浅谈农村初中地理教学

宁县清华初中方 忠

篇7:浅谈初中地理教学方法及改进措施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让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并保持求知欲成为广大地理教师所需要探索的重要问题。针对初中地理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教学方法;改进措施

虽然我国部分地区已经把地理纳入了中考范围,但大部分地区中考仍然不考地理,导致了地理教学不受重视,使初中地理教学工作难以开展,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那么,教师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也能使中学生对地理产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学习地理呢?这就要求教师从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着手,帮助中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效果。

一、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一般就是地理教师在上面讲,中学生在下面听,中学生为了考取好成绩强迫记忆地理知识。大部分中学生以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学习地理,导致很多中学生考试过后就把地理知识遗忘,更不可能把地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在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没有让中学生认识到地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没有想方设法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中学生才会被动地学习地理。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

1.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新课改要求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要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以中学生为主体,让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验学习的快乐。所以,教师首先要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中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地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一开始就要把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让中学生把心思牢牢地放在地理学习上,那么课堂导入的设计就至关重要。精彩的课堂导入既能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起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地理,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讲授“各地温度”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利用故事导入法设计课堂导入。在这里笔者就是利用小故事进行导入的:图图家住在吉林,图图的妈妈因为所在单位的原因被外派到海南学习已经三天了,这天放学回家之后,图图正在家里打扫卫生,门铃响了,透过猫眼,图图看见是一位陌生的阿姨,陌生阿姨对图图说:“我是你妈妈的同事,由于天气变冷,你妈妈让我帮忙把她的羽绒服带去。”图图一听,就说:“阿姨你等我一会儿,我去找衣服。”但是,图图走进里间,并没有去找衣服,而是拿起电话拨打了110。在这里老师想问一下:“图图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很明显,这样的小故事既能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让中学生认识到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如果图图不知道海南的天气情况,又怎么能判断陌生女子说的话是错误的呢。这样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就会高涨,进而积极主动的学习地理知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2.利用中学生的好奇心,使中学生保持学习地理的兴趣

中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地理知识的内在动机就是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鉴于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阶段,地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中学生的好奇心,使中学生保持主动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例如,《盗墓笔记》这本小说在生活中非常流行,很多中学生也非常喜欢看,而且《盗墓笔记》中涉及很多自然、地理知识,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内容结合初中地理教材进行教学。比如,里面涉及长白山,恰巧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关于东北三省的知识,教师可以将其融合到一起,为中学生介绍长白上的地形、地势,描述长白山的神秘之处。中学生就会被这些内容所吸引,在下课之后还会继续和教师探讨一些问题,这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中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让中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资料,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中学生既能发现新知识又能巩固旧知识,从而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地理教师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面临的是不利的教学环境以及一群具有自己个性、拥有与教师不同思维的中学生,在这样的前提下,地理教师要积极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帮助中学生保持学习地理的兴趣,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从而让中学生在快乐的学习环境中积极主动地掌握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篇8:浅谈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 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 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因此, 在地理教学中, 要提高教学质量,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1.巧引歌曲。

如学习“季风”时, 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 还是东南风, 都是我的歌, 我的歌……”然后我问, 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 东南风, 黄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东南风, 西北风?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为什么会有这些风?用这样的方法把问题提出来,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巧用古诗文。

把古诗中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 巧妙引用到课堂中, 使人耳目一新, 引人入胜。例如, 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来说明内蒙古高原的平坦开阔, 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和景观。这些诗犹如“调味剂”一般, 使地理课堂增添了一番韵味。

3.巧插趣味故事。

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 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我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气候”一节时, 讲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 让学生从这个故事中明白地理知识的重要作用。这样, 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就更高涨了。又如, 在讲“中东”一节时, 讲了有关阿拉伯国家风俗习惯的一些小故事, 阿拉伯人喜爱白色, 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 在电视里也可以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的白色长袍。讲完后, 我问:同学们:想一想, 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 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 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本地气侯炎热干燥, 白色对强烈阳光有反射作用, 这样吸热就少, 人们穿着、风俗习惯等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二、在教学中, 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课堂是地理教学的主要阵地, 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作用, 不断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 准备好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上课时, 要运用讲解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的方法, 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 积极回答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必要时, 可以让学生自己讲授和演示。例如, 我在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的运动”这一节中的“地球自转”时, 我让学生亲自去演示地球自转时昼夜更替的情景, 然后让学生同桌为一组进行讨论, 让学生自己去讲解昼夜更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最后, 派一名代表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 又做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 同时, 使学生对教材的知识点达到较为深刻的理解, 形成生动的理解记忆, 最终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总之, 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时, 老师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从不同角度, 不同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上一篇:IE工业工程实操技能提升与导入下一篇:风电环境保护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