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未来规划图

2024-06-07

邯郸市未来规划图(精选6篇)

篇1:邯郸市未来规划图

邯郸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05-2020年)

一、前言

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邯郸市位于河北省最南端,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地带,是东接齐鲁、西连三晋、贯通南北的交通枢纽。它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至今还保留着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革命历史遗迹;它山川秀美,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和旅游资源;它平原广袤,盛产各种农产品和经济作物,素有“冀南粮仓、棉海”的美誉。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和雄厚的经济基础使邯郸市成为中原经济技术协作区的中心城市,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21世纪初期,是邯郸市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然而由于所处自然地理、地质环境条件复杂,降雨时空分布差异大,采矿活动强烈,因而产生了较多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且局部地段灾情严重,给我市的国民经济建设及社会安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和影响。

为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需求,按照中央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和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河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河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5-2020年)》以及国家和省内有关规划,制定《邯郸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所称地质灾害灾种主要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本《规划》2004年为基准年,2005-2010年为近期,2011-2020年为中远期。《规划》所涉及资料截止到2004年。

《规划》适用范围为本市所辖行政区域。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与形势(一)地质灾害现状

我市是全省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口较多的地区之一,地质灾害直接威胁着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给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制约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西部太行山区主要分布与气候变化、构造运动和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中部低山和丘陵区主要分布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采空塌陷以及伴生地裂缝;东部平原区主要以构造地裂缝和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面沉降为主。在时间上,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雨季,地下资源开发引起的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的发生滞后于资源的开采时间。

据调查,建国以来,我市共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187处,共造成64人死亡,8899间房屋被毁,18 820.5亩农田遭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7909.88万元(表1各县地质灾害现状评估结果统计表)。平均每年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3.2处,年均死亡1.2人、毁房165间、毁田348.5亩,年均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46.58万元。

截止到2004年全市共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252处(表2邯郸市地质灾害分类统计表),威胁人口5068人,威胁财产达35010.37万元。

1、泥石流、崩塌、滑坡是主要突发性地质灾害

主要分布在邯郸市西部太行山区,行政区包括邯郸市区、涉县、磁县、永年县和武安市。

据调查,截止到2004年,全市已发生崩滑流灾害27处,其中泥石流18处,崩塌5处,滑坡4处,灾害共造成52人死亡,1588间房屋被毁,2694亩农田遭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约882.7万元。地质灾害隐患点51处,其中泥石流灾害18处,崩塌灾害25处,滑坡灾害8处,威胁人口3383人,威胁资产达3009.5万元。暴雨或连续降雨是诱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每年汛期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占全年的70—80%。

2、地面塌陷是矿区主要地质灾害

邯郸市地面塌陷均为采空塌陷,主要分布在以地下开采煤、铁等矿产资源的邯邢矿区,行政区包括峰峰矿区、武安市、涉县、磁县、邯郸县和永年县。据调查,截止到2O04年,邯郸市已发生的地面塌陷15O处,其中小型的138处、中型1O处、大型2处;危害程度为一般级的115处、较大级的29处、重大级6处。全市地面塌陷共造成12人死亡,破坏房屋5920间,16036.5亩农田减产或绝收,直接经济损失达6346.56万元。经综合评价,150处塌陷稳定性差,共威胁着1685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7687.19万元资产。

3、地面沉降、地裂缝是主要缓变性地质灾害

邯郸市东部平原区是河北平原地面沉降较为严重的几个典型地区之一。根据资料表明:1966~1984年邯郸县河沙镇沉降中心累计下沉329.1 mm,年均沉降速率为18.3 mm/a;肥乡县天台山地面沉降中心1977~1984年累计沉降406 mm,年均沉降速率为58.O mm/a。邯郸市区地面沉降区于1968年沉降速率达10~36.6 mm/a,沉降中心国棉一厂累计沉降量为366 mm,年均沉降速率为36.6 mm/a,20O0年邯郸市区累计沉降量达717 mm。目前,地下水超采仍在进行,地面沉降有加剧的趋势。地面沉降属于缓变性区域性地质灾害,一旦形成,将给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危害,且不易治理恢复。

地裂缝主要集中分布于太行山山前倾斜平原与中部平原交接带、冲洪积扇前缘、扇间洼地和古河道带。在地面沉降和矿区的采空塌陷边缘也多伴生小型地裂缝,其范围广,数量多,对周边地区的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构成极大威胁。经调查,邯郸市共发现地裂缝51条,其中构造地裂缝41条,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区永年-磁县,平原区南部成安-大名及平原区东部馆陶县路桥-馆陶一带,其规模全为小型,但邯郸市区地裂缝发生于城区,危害性极大,其他地裂缝多发生在农田、水坑或河流两侧,危害性小,损失都为一般级。采空塌陷伴生地裂缝10处,均因地下采煤所致,分布在磁县都党-观台一带,规模全为小型;据统计,10处地裂缝共毁坏房屋1391间,农田90亩,直接经济损失达703.3万元,威胁资产达5293.68万元,其危害程度为特大级3处,重大级1处,较大级和一般级各3处。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

1、地质灾害法制建设和管理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省级各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关心下,依据省先后实施的《河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河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我市先后出台了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组织并成立了市、县(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初步实行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首长负责制;建立了防灾预案制度、灾害速报制度、险情巡查制度、汛期值班制度,在地质灾害严重地区开展了突发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完善了监测预报制度和汛期应急避险制度,使地质灾害防治步入法制化、正规化轨道。

2、地质灾害调查全面展开,成绩显著

1990年以来,在省市各相关部门的参与下,先后进行了一系列与邯郸市相关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基本掌握了我市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育状况,分布和发展规律,并建成了邯郸市山区地质灾害数据库,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3、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初具规模,群测群防初见成效

作为省环境监测工作的一部分,几十年来,邯郸市的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地质环境监测网也初具规模。截止到2000年,邯郸市监测网控制面积达8121.6 km2,其中平原区监测网控制面积7514.6 km2,涉县山区607 km2,基本覆盖了整个平原区和部分山区。

在全市6个山区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础上,初步建立起群专结合的县、乡、村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和地质灾害应急反应体系,在部分地质灾害易发区、段建立了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点。

4、地质灾害预测和预报工作启动

2O04年底,邯郸市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已经启动,这项工作的开展,将对汛期指导群众避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5、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卓见成效

在国土资源部门的领导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邯郸市进行了一系列对重大地质灾害点的治理工作,卓见成效。1996年8月以来,邯郸市大兴水保工程,结合小流域治理,在山区灾害易发区兴建拦河坝、谷坊坝,同时营造水保林、经济林,通过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并举,以减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对地面塌陷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矿区进行了恢复地貌、尾沙造田、筑坝护安、植树封碴等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6、实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

为避免人为地质灾害发生,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号)的要求,对我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的工程建设项目,均按要求实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从源头上遏制地质灾害。

7、科普宣传工作初见成效

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地质环境特别是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的科普宣传活动,提高了受灾害威胁地区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及防灾自救能力。近年来,我市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二是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投入不足,大量地质灾害隐患点尚未勘察治理,地质灾害仍在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三)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形势

通过国土资源系统和社会各界的努力,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逐年增加。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已经构建,对部分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实施了勘查、监测或治理,积累了较丰富的资料和工作经验。但是地质灾害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地质灾害防治又面临了新的形势与新的挑战。

规划期内,地质环境条件发生显著变化的可能性极小,人类活动、气候因素和地震因素的变化,将显著影响地质灾害的发生。

1、科学发展观对地质灾害防治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现有地质灾害防治的技术、经济、社会基础上,满足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地质灾害防治提出了更高要求,形势十分紧迫,任务十分艰巨。

2、山区地质灾害呈更加频发的态势

规划期内,全球气候变化和地震均处于活跃期,强降水过程和地震引发的山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将进一步加剧,数量在不断增加。

同时,随着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量的增加,我市西部山区采矿等人工活动必然加强,再加上山区百姓居住分散,经济贫困的不利影响,势必给防灾工作带来更大更多的困难。

3、城市化进程加快,地质灾害防治压力增加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加快城市化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城市的大规模建设不可避免地加重了地质灾害防治的任务。邯郸市有不少城镇如邯郸市区、武安市等,都处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要达到布局合理、开发程度高、设施齐全、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十分协调的现代化城镇要求,必须考虑地质灾害的影响,适时合理划分地质灾害防治区和重点防治区,为城镇建设提供基础性依据。

4、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

邯长铁路等山区铁路干线和309国道等山区公路都不同程度受到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的危害或威胁;中东部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灾害也破坏或威胁着京广铁路、邯济铁路、京深高速公路以及107国道在内的重大基础设施的安全。

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跨跃不同地貌单元,多处位于或穿过地质灾害易发区,受到地质灾害不同程度的威胁。

5、矿产资源与地下水资源开发,需要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二十一世纪初期,我市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矿山固体废弃物任意堆放必然造成严重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采矿活动引发的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也十分突出。我市矿山地质灾害现状尚未完全查清,地质灾害监测和防治工作薄弱,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水资源污染和短缺是我市东部平原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人口稠密地区地下水资源超采引发的地面沉降灾害态势仍然严峻。

三、地质灾害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目标;以合理利用国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中心;以突发性地质灾害为重点;以群测群防、群专结合为主要手段,从邯郸市实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动员全社会力量,使地质灾害防治和经济建设密切结合,处理好长远与当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必须变被动应急救灾为积极主动防灾减灾,特别是要从源头遏制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使预防、避让与治理协调统一。

2、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全面推进。根据不同地区的地质灾害特点和社会发展水平,统一规划,选择重点地区和重点工程,集中力量加以突破。优先安排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危害大的地质灾害进行治理,做到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局部防治与区域环境治理相结合。

3、从实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协调统一。

4、责任、利益、义务协调统一。各级政府要认真抓好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正确处理政府、单位、个人之间的责任、利益和义务,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5、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谁诱发谁治理。坚持地质灾害“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有助于减少人为破坏地质环境的现象发生,提高社会公众地质环境保护意识,对自然形成的地质灾害可列入地方财政预算,逐步形成各级财政资助下的多元化投资体制。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起与邯郸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使我市地质灾害防治从过去分散的、被动应急的状况,转变为系统的、主动的、有预见性的地质灾害防治局面。

2、到2010年目标

— —建立比较完善的与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宏观监督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整个地质灾害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 —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监测网络,落实分级管理责任制,确保每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都能落实责任主体和责任人。

——建立市、县、乡三级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对每年发生的、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地质灾害进行应急处置。

——编制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完成重要矿山、重要风景旅游区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和危及重要城镇、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的治理,使威胁人口密集区的重大地质灾害基本得到防治。

——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加强我市重要经济区、重要国土资源开发区和重点工程建设区地质灾害基础调查评价与风险区划,完成全市5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从源头上遏制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

——逐步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通过2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工程和2个地质灾害治理示范工程的建设,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的支撑技术研究,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方法和地质灾害区(点)综合整治开发科学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山区建立以群测群防为基础,现代化专业监测为主导的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平原区建立现代化专业监测网络,开展缓变性地质灾害监测;在重点防治区和地质灾害危险区实现地质灾害的有效监测预警预报。——建成包含雨情、水情的邯郸市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向全社会提供地质灾害信息服务。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使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具备应有的防灾自救知识和能力。

——地质灾害防治效果显著,全市危害严重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部得到有效监控,使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减少20%,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20%。

3、到2020年目标

——全面健全、完善我市地质灾害防治法规、监督管理体系。——全面完善群测群防、专业监测体系,建成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勘查、治理力度,使隐患点得到有效治理,消除隐患。

——完成全市山区和平原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全面掌握地质灾害现状、发展变化规律及危害程度,掌握区域和重点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合理保护利用地质环境,避免或减轻诱发地质灾害。

——开展矿山地质灾害专项调查,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对威胁矿山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治理,同时进一步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系统,实现地质灾害有效控制,实现地质灾害中期预报、短期预报和临灾预报。

——建立起综合性、公益性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向全社会提供地质灾害信息服务。

——进一步加大防治技术方法和地质灾害综合开发等方面的研究。

——在全市建成完善的防灾体系,使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减少50%,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50%。

四、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一)分区原则

依据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及性质、地质构造等地质环境背景条件,不同地质灾害类型、时空规律及发展趋势,结合大气降水,人类活动强度等动力条件,采用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化评价为辅,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宏观地对全市进行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

(二)易发区划分及概述

根据上述原则把邯郸市划为太行山山地区和平原区两个大区,然后进一步划分为4个地质灾害高易发区,4个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和3个地质灾害低易发区。据统计,地质灾害高易发区1556 km2,占邯郸市总面积的12.94%;中易发区2135.46 km2,占17.76%;低易发区8334.04 km2,占69.3O%。

1、太行山山地区(I)

该区为太行山中低山区,环境地质条件复杂,西部人工削坡建房修路、东部采矿活动强烈,降雨相对集中,为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崩塌、滑坡、泥石流高易发区仅分布在武安市活水乡、馆陶乡西北部(A1),面积140 km2。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共发育突发性地质灾害10处,发育强度为0.714处/1O km2。崩塌、滑坡、泥石流中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武安市活水一带(B1),面积2O5 km2,共发育突发性地质灾害1处,发育强度为0.049处/1Okm2。

采空塌陷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涉县井店-西戍一带的铁矿区(A22),武安市矿山-徘徊一带及武安市康二城-峰峰矿区-磁县观台镇一带(A21),总面积1272.7 km2。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主要为采空塌陷,其次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及伴生地裂缝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共发育突发性地质灾害169处,发育强度为1.328处/1O km2。

低易发区(C)主要分布在涉县大部,武安市西南部、磁县西部(C1),及山前丘陵地区的永年县永合会-磁县林坛-路村营一带(C2),总面积3568.7 km2,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其次为采空塌陷等,共发育突发性地质灾害38处,发育强度0.106处/10 km2。

2、平原区(II)该区处于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地势比较平坦,但大部分处于较高地震烈度区,构造作用强烈,断层蠕滑、区域微破裂开启频繁,为地裂缝多发区。东部农业发达,人为抽取地下水的活动强烈,过度开采导致了较大程度的地面沉降。

地裂缝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邯郸城区,面积109km2。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主要为地裂缝,其次为地面沉降,共发育地裂缝地质灾害11处,发育强度为1.O09处/1Okm2。地裂缝地面沉降中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永年县山前平原区、邯济铁路肥乡-广平段和邯郸县南部-临漳-魏县沙口集-大名龙王庙一线,面积1926.77 km2,共发育地裂缝27处,发育强度为0.14处/10km2,地面沉降发育。

平原区广大地区为低易发区(C3),面积4765.34 km2,地裂缝灾害和地面沉降不发育。

五、地质灾害防治总体布局

根据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国土开发总体规划,以人口密集区、风景旅游区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区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将全市划分成山区、平原区2个地质灾害防治大区。分区部署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4个,次重点防治区6个和一般防治区3个。

1、西部太行山中低山丘陵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防治区(I)本区位于邯郸市西部,包括武安、涉县的全部,永年县、邯郸市区、磁县的西部山区,面积4677.72平方公里。

本区包含武安市西北部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涉县涉林公路沿线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和邯邢煤铁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3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面积109O.23平方公里;次重点防治区4个,面积843.58平方公里;一般防治区2个,面积2743.91平方公里。

地质灾害防治重点为:2005-201O年,调查矿山开发存在的重要地质灾害及隐患,作出风险评价;针对矿产资源开发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制定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地质灾害防治区域规划方案,建立矿区地质灾害监测网,做好预警预报和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恢复重建工作。开展武安西北部崩塌滑坡泥石流高易发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建立群专结合监测网,开展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完成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结合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展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治理工作。

2011-202O年,近一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对新发现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治理,开展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矿区恢复治理技术研究。

2、东部平原地面沉降、地裂缝地质灾害防治区(II)本区位于邯郸市东部平原,包括大名、馆陶、邱县、曲周、肥乡、广平、魏县、成安、临漳的全部,永年、邯郸市区、邯郸县和磁县的山前平原区,面积7425.42平方公里。

本区包含邯郸市区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1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面积54.38平方公里;次重点防治区2个,面积844.84平方公里;一般防治区一个,面积6526.2O平方公里。本区的地质灾害防治重点为:2005-2010年,开展邯郸市区地裂缝防治工作,建立邯郸市区地裂缝监测网,并开展地裂缝防治对策与措施的研究;开展邯郸市区国土开发规划区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区划。结合全省地面沉降监测网络的建设,建立东部平原地面沉降、地下水复合监测网,开展地面沉降监测预测,合理调控地下水资源开采布局和开采量。

2011-202O年,建立沿交通干线地裂缝专业监测网,对沿线地裂缝灾害进行跟踪监测;将地裂缝防治与国土资源开发紧密联系,在实际工作中开发可持续的防灾举措;进一步完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地面沉降恢复治理研究工作。

六、防灾减灾工程

(一)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科研工作 201O年前:

继续开展地质灾害基础性调查,全面完成我市平原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完成全市主要流域、交通干线、重要经济区和重大工程区的地质灾害大、中比例尺调查评价与风险区划;进一步圈定地质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及危险区,全面提高对地质灾害的认识程度,为制定防灾规划,建立监测预报系统,部署防治工程,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提供依据。

1、平原区地面沉降地质灾害调查

结合河北省平原区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开展平原区地面沉降灾害调查,重点查明邯郸东部平原地面沉降现状和至灾情况。

建立平原区地质灾害数据库,完成邯郸市平原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为全市和地方上编制宏观规划提供服务。

2、重要矿区和旅游区地质灾害调查

开展邯邢铁矿区和峰峰煤矿区大比例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风险区划,为国土开发规划和资源矿合理开发利用提出建议。开展响堂山石窟、口上水库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为旅游景区的开发规划提供详细防灾减灾依据。

3、重大工程区、重要城市地质灾害调查

对南水北调等国家级重大战略工程区,山区公路、铁路,国家、省(市)已建和拟建的重要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重要水力、电力工程等基础设施实施专门地质灾害调查。

对邯郸市区和重点规划建设的小城镇区开展大比例尺地质灾害调查,查明地质灾害和地质灾害隐患,开展风险评价,建立调查数据库,为城市的合理布局和土地的合理利用提出建议。

4、制定县(市)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是进行地质灾害科学防治与综合治理的依据。2006年底,完成6个山区县(市)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当由当地人民政府的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并会同同级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编制,经专家论证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实施。

5、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的技术方法研究

大力开展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及物探技术在内的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应用。

开展重大地质灾害发生机理研究,分区分灾种研究重大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建立完善的数学分析模型。

建立不同地区地质灾害发生的早期识别指标体系和判据,提高地质灾害的早期识别准确性,为及时采取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措施,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提供技术支撑。

2011年-2020年:

开展全市新一轮地质灾害调查,依据全市经济建设的整体布局,在重点建设区和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全面掌握我市山区和平原的地质灾害分布状况与危害程度。(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201O年前,建设全市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在重点区建设以专业监测为主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建设相对完善的全市地质灾害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工作。

1、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完善全市6个山区县(市)突发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统一要求,统一管理。在开展调查时,采取专业队伍与当地村镇干部混合编队的方法组成联合调查组,每发现一个隐患点,即由当地政府领导指派当地群众按调查组技术人员提出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监测。重要隐患点,则由乡镇政府在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制定防灾预案并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监测。

2、专业骨干网络建设

对一些危害相当严重,一旦发生灾害,将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灾害隐患点,由专业人员利用现代化仪器进行站网式监测。2007 年前,完成六个山区县危险性大的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点专业监测网络建设;2010年前,参与完成河北平原地面沉降GPS监测网、控制网建设;对邯长铁路、309国道、涉林、涉左公路等跨山区交通干线实施地质灾害跟踪监测;2020年以前,建成覆盖全市的以站网式监测为骨干的立体监测网络。

3、应急反应系统建设

2005年底,建立市、县、乡三级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和应急分队,应急指挥部由国土资源部门为主体、同级人民政府参与指挥,地质环境监测站提供技术支撑。要求应急分队每年汛期配合地方政府对全市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险情巡查,重点检查群测群防网络运行、防灾措施的落实情况;汛期加强监测,汛后对重要地质灾害进行复查,并进行本地质灾害情况总结;发现险情及时赶赴现场,进行险情鉴定,科学指导抢险救灾工作。

4、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以突发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群测群防体系、气象监测预报网和相关科技公关项目为支撑,建立并完善市级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采集、处理、会商、产品制作与发布的规范化工作流程,逐步提高预报预警的准确性。加强与相应气象部门合作,通过与气象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实现市级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不断完善全市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的采集、处理、会商与发布系统,使预报预警准确性得到明显提高。推进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科学预报预警体系建设。

5、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

在山区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基础上,到2005年底,建成邯郸市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并及时补充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以便及时掌握全市地质灾害动态形状;201O年底,建立基于地理信息(GIS)系统和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市地质灾害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与地下水环境系统一起形成地质环境信息网,实现全市地质灾害有效监控;使行政主管部门能查询到全市任何一个目的地地质灾害状况、地质灾害历史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危险性和可能的危害对象、范围。定期与不定期向社会发布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实现对地质灾害监测信息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及成果等全过程的有效管理与监控;提高突发性地质灾害处理能力和防治水平。

6.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建设

2010年前,开展峰峰矿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监测预测预警示范区建设,在系统总结采空塌陷灾害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及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基础上,深入分析示范工程监测资料,研究地质灾害前兆信息和变化特征,建立评价预测模型,做出预测和趋势分析,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矿山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矿山”提供防灾减灾依据。2011年-202O年:

建成覆盖全市山区的比较完善的群专结合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网络,建成全市平原区地面沉降、地裂缝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使我市地质灾害监测体系的科学性和技术方法全面提高。

(三)实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程

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危害性大小,将其分为省级、市级和县级三个防治级别;根据各隐患点危险性、稳定性、成灾概率以及危害性等综合特点,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按轻重缓急分为近期和中远期两种。依据上述原则,将全市25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划分为省级28处,市级47处,县级177处;其中,需近期防治的114处,可在中远期防治的138处。

2010年前,把地质灾害的防治重点放在国土经济重点开发区、人口密集区、城镇、风景名胜区、旅游地质区、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区、交通干线、输气(油)管道和重点水利电力工程等基础设施及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区。对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危害巨大难以治理不宜治理的工程和农村分散居民点,实行减灾避让工程。对“十一五”规划开发和改扩建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区,做好地质灾害防御和工程项目建设区防护工程。对每年新发生的继发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实施应急处置工程。

1、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对可能造成人员大量伤亡、财产与环境重大损失,治理费用远小于预期损失值的灾害体,有计划的分期、分批实施治理。治理工程的重点是对县级以上城镇和较大乡镇构成威胁的大、中型以上地质灾害的治理。优先考虑对国家公益性机构和组织(如机关、学校、医院等)、重要铁路、公路、大型矿山、大中型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构成威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治理。根据国土开发、工程经济建设、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需要,2010年前完成地质灾害防护三项重大工程项目。

2、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工程

对威胁分散居民点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有计划的分期、分批搬迁避让工程。对有明显迹象直接威胁居民点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认定的潜在隐患点,优先安排移民搬迁避让。

2O05-2010年,结合国家扶贫开发、全国小城镇建设,对已调查县(市)边远贫困山区受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居民点实行搬迁避让;完成经济发达区,工程治理投资远大于搬迁避让投入、治理综合效益差的地质灾害点的搬迁避让;对受地裂缝、地面塌陷灾害严重威胁的人口实施搬迁避让工程。

3、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程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程是指《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所规定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启动后,为减轻和控制地质灾害灾情应急布置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工作阶段以年为单位,具体任务随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数量、规模和灾情大小、危害程度等而发生变化。

4、工程建设与运营中的地质灾害减灾工程

由铁道、交通、水利等部门会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结合“十五”、“十一五”各相关行业的发展规划,对已建和在建的铁路、高等级公路、国道、省道和水利水电工程等地质灾害隐患点编制专门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治理。

5、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示范工程

开展武安市西石门铁矿塌陷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示范工程,探索和总结矿山地质灾害监测和治理的技术方法,为实施矿山环境恢复工程提供依据。加大利用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支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力度,并逐步推进全市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和复垦专项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开展涉县河口村滑坡监测预警与防治示范工程,依靠科技进步,开展滑坡产生机制的工程技术研究,探索科学有效的灾害治理方法。

2011-2020年:

根据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的治理原则,分级、分期、分区安排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受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分散居民点全部搬迂到安全的地区。

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实施的主要措施

为了保证《规划》的实施,必须实行严格的地质灾害管理制度,综合运用法律、法规、行政、经济、技术和舆论等多种手段,重点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大力加强法制建设

进一步健全完善与《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配套的相关法规、地方性法规体系;健全完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不断总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验,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法制建设,建立完备的因地制宜的地质灾害防治规章制度。

(二)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严格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和《河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加强管理,确保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顺利实施。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地质环境管理机构,明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责,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针对我市矿产开发中人为诱发地质灾害较为突出的问题,要按照《河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依法加大矿山地质环境监管力度,必须严格实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制度、新建矿山准入制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

(三)建立和完善规划体系 根据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针对规划的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重点防治工程,编制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和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工程专项规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建设、水利、铁路、交通等部门.依据本行政区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和上一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制定本行政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地质灾害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反规划的行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勘查、监测预警、治理及管理,应以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为依据。

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定期编制、修改或调整市、县(市)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四)建立健全防治经费的投入机制

依据各级政府对辖区内地质灾害负总责的原则,各区政府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时,应针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将地质灾害防治和减轻地质灾害工作作为一项内容列入,并把主要指标纳入相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

各级政府在确定支出预算时,财政要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鼓励社会援助,努力争取国家和国际资助。

根据“谁诱发、谁治理,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诱发地质灾害者和地质灾害治理受益者,要承担治理责任和治理费用。对于属自然诱发的,且又无法避让及威胁重要交通干线或重要基础设施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尽早采取工程治理。

(五)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提高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提高地质灾害的综合勘察、评价和评估、监测预报水平,提高灾害信息采集和快速处理能力,建立灾害防治信息系统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提高抗灾应急能力。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分轻重缓急解决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难题。积极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可针对我市矿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危害严重的特点,开展专题研究,为防治及预警提供科学的依据,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科技含量。

充分发挥科研单位与院校的技术力量,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组织科技攻关,解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难题。

(六)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保护地质环境和防灾减灾的意识与水平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使地质灾害防治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部门、有关部门和企业的有关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综合决策能力,提高有关部门及企业部门参与和实施防灾减灾力度;加强舆论监督,实行《规划》公示制度,完善信访、举报和听证制度,发挥公众和舆论的监督作用。

篇2:邯郸市未来规划图

(一) 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

1.住宅建筑的居住空间大寒日日照不低于2小时。居住空间是指卧室、起居室(厅);?

2.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获得日照,当一套住宅中居住空间总数超过四个时,其中宜有两个获得日照;?

3.邯郸市主城区环路以内区域以及环路外的旧城或旧村改造区域内改建的项目,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

(二)中小学教学楼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2小时;?

(三)托儿所、幼儿园的生活用房应满足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3小时的要求;

(四)宿舍半数以上居室应有良好的朝向,并应具有住宅居室相同的日照标准;?

(五)老年人住宅、残疾人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

(六)医院、疗养院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

(七)其他有日照要求的建设工程日照标准按相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三条 日照影响分析的确定。

(一)多、低层建筑通过正向获得日照,遮挡建筑为多层居住建筑或相当于6层住宅建筑高度及以下的非居住建筑时,可采用间距系数法计算建筑间距且按最不利点确定;?

(二)违法建筑、违法变更为生活居住性质的建筑、临时建筑以及已办理拆迁手续的拟搬迁住宅建筑不视为有日照要求的被遮挡建筑,不再进行日照分析。

第四十四条 日照分析软件及参数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日照分析软件应采用经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技部或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部门鉴定认可的日照分析正版软件;

(二)日照分析参数要求按附表五(日照分析参数表)执行。

第四十五条 申报建筑遮挡的日照分析范围和被遮挡对象的确定。

日照分析范围:申报建筑北侧150米、东西两侧各50米距离所围合的范围,申报建筑为多个时,采用综合范围。

被遮挡对象:日照分析范围内, 覆盖申报建筑主体高度(H)1.47倍区域内有日照要求的现状建筑、已经规划部门审定的待建(在建)建筑、申报建筑相邻地块需按同等条件进行分析的建筑或用地。部分进入日照分析范围的被遮挡对象,应整体纳入分析计算(附图一:申报建筑遮挡的日照分析范围和被遮挡对象示意图)。

现状建筑或场地以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房屋所有权证等相关的法律文书为准,未取得相关法律文书的,不作为被遮挡对象进行日照分析。?

第四十六条 申报建筑被遮挡的日照分析范围和遮挡对象的确定。?

日照分析范围:申报建筑南侧150米、东西两侧各50米距离所围合的范围,申报建筑为多个时,采用综合范围。

遮挡对象:日照分析范围内,现状或已经规划部门审定且距离申报建筑不大于其自身主体高度1.47倍的建(构)筑物、申报建筑相邻地块需按同等条件进行分析的建筑。部分进入日照分析范围的遮挡建筑,应整体纳入分析计算(附图二:申报建筑被遮挡的日照分析范围和遮挡对象示意图),其它有日照要求的被遮挡建筑按上述要求确定。

第四十七条 为了体现相邻地块之间日照资源配置的公平、合理,申报建筑周边为尚未进入实施阶段的规划地块时,需按同等条件或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叠加分析。?

(一)申报建筑的北侧规划为有日照要求的用地时,应进行日照分析,在地界或道路控制线以北10米距离线上应满足相应日照标准(附图三:申报建筑北侧地块日照分析要求示意图);?

(二)申报项目和周边地块同为居住用地性质时,其周边地块应按同等条件进行叠加分析,并满足相关日照要求;申报项目周边地块为其他用地性质并有日照要求时,需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或根据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综合日照分析(附图四:申报建筑南侧同等条件叠加建筑示意图、附图五:申报建筑东西两侧同等条件叠加建筑示意图)。?

第四十八条 日照计算分析时,采用“沿线分析”,“等时线分析”和“窗户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计算分析。

第四十九条 日照分析基准面及窗户计算宽度的确定。?

日照分析中如遇到转角窗、凸窗、阳台等,按照下述异型窗与各类阳台的方式确定计算基准面:?

(一)一般窗户以窗台外墙面为基准面,转角窗、凸窗等异型窗按照附图六(转角窗、凸窗日照计算基准面示意图)确定;

(二)阳台的基准面按照附图七(阳台日照计算基准面示意图)确定;?

(三)外廊式中小学教学楼以外廊栏杆作为日照基准面;

(四)住宅的窗户或阳台计算宽度按照附图八(窗户或阳台日照计算宽度示意图)确定。

第五十条 日照分析中被遮挡建筑的阳台、隔板、遮阳板等对其自身的日照遮挡,不作为遮挡物进行分析。第五十一条 日照分析需要提供以下资料:?

(一)根据本规定要求所涵盖的1:500电子地形图;?

(二)建筑设计要素图(包括拟建、现状及已批准的建筑中所提取的与日照分析有关的要素);?

(三)拟建和已审批建筑的总平面图、屋顶平面图和平立剖面图的电子图;?

(四)日照分析范围内的现状建筑各种日照要素数据由具有测绘资质的测绘单位实地测量、绘制。?

第五十二条 日照分析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概况。

1.建设项目名称、地点、用途、用地范围;?

2.拟建及周边现状建筑或地块的基本情况(编号、使用性质、层数、高度、位置);?

3.进行日照分析所采用的软件及日照分析技术参数;?

4.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二)日照分析结论。

计算出被遮挡建筑在拟建建筑建设后的有效日照时数,对不满足日照标准的被遮挡建筑,计算其在拟建建筑建设前和建设后两种情况的有效日照时数,并对其编号及具体位置等进行说明。

(三)附图。

1.建筑设计要素图;

2.拟建建筑建设后日照分析图;

3.不满足日照标准的被遮挡建筑在拟建建筑建设前和建设后两种情况下的详细分析图。

第五十三条 建设单位应对其提供的日照分析基础资料的真实性负责。由于其提供的基础资料不实或隐瞒实情导致日照分析失实而产生后果的,应承担全部责任。在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真实准确的情况下,日照分析编制单位应对日照分析报告的准确性负责。

第五十四条 因调整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涉及建筑高度、位置、外轮廓、户型、窗户等改变的,日照分析报告应重新编制。?

第五十五条 申报建筑对有日照要求的建筑造成不满足相关标准或原有建筑自身日照标准不足进而加剧的,相关利害关系人可通过协商或协议方式解决,并将相关材料报送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第五十六条 在本规定的范围内,日照分析结果的时间测算误差在±5分钟之内为合理范围。因天体运行轨迹变化引起的误差为免责误差。?

第六章 建筑高度、面宽及景观控制

第五十七条 在有净空高度限制的机场、气象台、电台和其他无线电通讯(含微波通讯)设施周围新建、改建建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有关净空高度限制的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和建筑保护单位周围及风景名胜区规划控制地段,新建、改建建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建筑和文物保护的有关规定,并按经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应先编制城市设计或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视线分析,提出控制高度和保护措施,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五十八条 城市主要街道两侧、商业区、风景名胜区及城市主要地段的建筑,在规划设计方案报送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批时,须附有三维电子模型方案。

第五十九条 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要风景区及有净空高度限制的机场、航线、电台、电信、微波通信、气象台、卫星地面站等地区内建筑高度系指建筑物最高点,包括楼梯间、电梯间、水箱间、天线、避雷针、装饰性构件等。?

在上述所指地区以外的一般地区,其建筑高度按下列规定计算:平顶房屋按建筑外墙散水处至屋面面层计算,如有女儿墙,按女儿墙顶点高度计算;坡屋顶房屋建筑按外墙散水处至建筑屋檐和屋脊平均高度计算。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水箱、楼梯间、电梯间、机械房等突出屋面的附属设施,水平面积之和不超过屋面建筑面积25%的,可不计入建筑高度。

第六十条 建筑的面宽除经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外的,一般应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米,其最大连续展开面宽的投影应控制在80米以内;

(二)建筑高度大于24米,其最大连续展开面宽的投影应控制在75米以内;

(三)不同建筑高度组成的连续建筑,其最大连续展开面宽的投影上限值按最高建筑高度规定标准执行(附图九:建筑展开面宽计算示意图)。?

第六十一条 建筑形式及色彩应按照《邯郸市城市建筑特色与色彩规划》规定执行。

第六十二条 城市道路两侧建筑的外立面及广告、标牌设置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新建多层住宅须采用坡顶屋面;

(二)沿街建筑立面原则上不设置空调室外机,确需设置的应当结合建筑立面统一隐蔽处理;屋顶设置水箱、太阳能热水器、机房冷却塔必须进行建筑形式处理,不得直接外露,并与建筑立面相协调;?

(三)新建建筑物应充分考虑广告、标牌设置的位置、形式、夜景灯光照明等因素,并应在设计方案图纸中准确标识。建筑物竣工后不得随意增设,确需增设的应报经市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第七章 居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管理

第六十三条 居住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控制应当执行以下规定:?

(一)公共服务设施应当与住宅建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

(二)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的项目,经营性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新区不得超出地上总建筑面积的10%;旧改项目不得超出地上总建筑面积的20%;

(三)带状商业设施(总体长度与平均进深比大于3∶1的)允许建设长度占其用地所临道路长度的比例,除经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宜根据道路等级按照附表六(临路带状商业设施建设控制表)进行控制;

(四)沿城市次干路和支路的商业设施布置为内街形式的,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酌情提高其长度占其所临道路的比例;?

(五)配电房、煤气调压站、垃圾转运站、热交换站等市政设施按相关部门要求确定位置、标准及规范进行建设。?

第六十四条 居住区大型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按照便民市场布点专项规划,需在居住小区内配置菜市场的,其用地规模不得小于2000平方米,鼓励建设综合市场(超市);

(二)建设用地规模大于10万平方米的居住小区,可独立设置综合商业服务设施。?

第六十五条 居住小区应按附表七(居住小区配建公益性设施控制表)要求配建公益性设施。?

第六十六条 环境卫生设施配建应符合环卫设施专项规划,并满足下列要求:?

(一)居住小区1000户以上的,宜设置不小于70平方米公共厕所一处;?

(二)车站、体育场(馆)、加油站及农贸市场按集散人流12-25平方米/千人标准设置公共厕所;?

(三)购物中心、文化娱乐中心按15-20平方米/千人标准设置公共厕所;?

(四)公共厕所的相隔距离或服务范围:未改造的老居民区为100-150米;流动人口高密集的街道宜小于300米;主要繁华街道、新建居民区为300-500米;主干路、次干路、有辅道的快速路为500-800米;支路、有人行道的快速路为800-1000米。公共厕所按2500-3000人设置一座,建筑面积不小于80平方米。

第八章 停车设置管理

第六十七条 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应按本章规定的指标建设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原建筑已有机动车停车位、非机动车停车位不符合本规定的,应在改、扩建规划设计时按本规定的标准配置。

第六十八条 建筑配建的停车设施应设置在其用地范围内,但建设在同一道路或者相邻道路上的两宗以上建设项目,其相邻距离不超过100米的,在统一申请、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使用的条件下,经批准后可集中统一设置停车设施。

第六十九条 建筑配建停车设施的机动车出入口、主体建筑主要人流出入口与基地内部道路之间应保证有合理顺畅的交通联系。建筑配建的停车设施可采用地面停车场、地下停车库、地上停车楼等多种形式。停车设施的布局,应满足建筑、消防、交通等相关专业的技术要求。严禁占用规划批准为绿地和道路的用地配建停车泊位。

剧院、展览馆、体育场馆等人流、车流集中疏散的大型公共建筑不得采用机械式停车设施。?

第七十条 各类建筑配套停车位(场)的停车泊位,按规定进行核算,应在满足面积核算指标的同时具有合理具体的排布形式。机动车指标以当量小型汽车车位计算,地上停车场按每当量小型汽车位25平方米,地下停车场按35平方米计算,摩托车按每辆3平方米计算,地上自行车位按每辆1.5平方米计算。

建筑配建机动车停车位指标,以小型汽车停车位为计算单位。需安排的其它车型机动车停车位,除货物装卸车位外,可按附表八(各种类型车辆停车位换算系数表)所列的换算值折合成小型汽车停车位进行计算,尾数不足1个的按1个计算。?

第七十一条 城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指标的选用应符合附表九(配建指标级别及适用范围表)的规定。

第七十二条 住宅停车位指标不应小于附表十(住宅停车位指标表)的规定。

第七十三条 办公楼停车位指标不应小于附表十一(办公楼停车位指标表)的规定。

第七十四条 商业建筑停车位指标不应小于附表十二(商业建筑停车位指标表)的规定。

第七十五条 餐饮、娱乐建筑停车位指标不应小于附表十三(餐饮、娱乐建筑停车位指标表)的规定。

第七十六条 旅馆停车位指标不应小于附表十四(旅馆停车位指标表)的规定。

第七十七条 体育设施停车位指标不应小于附表十五(体育设施停车位指标表)的规定。

第七十八条 影(剧)院停车位指标不应小于附表十六(影(剧)院停车位指标表)的规定。

第七十九条 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停车位指标不应小于附表十七(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停车位指标表)的规定。?

第八十条 展览馆停车位指标不应小于附表十八(展览馆停车位指标表)的规定。

第八十一条 医院停车位指标不应小于附表十九(医院停车位指标表)的规定。

第八十二条 学校、幼儿园停车位指标不应小于附表二十(学校、幼儿园停车位指标表)的规定。

第八十三条 游览场所停车位指标不应小于附表二十一(游览场所停车位指标表)的规定。

第八十四条 工业建筑、仓储物流建筑停车位指标不应小于附表二十二(工业建筑、仓储物流建筑停车位指标表)的规定。

第八十五条 建筑特殊机动车辆停车位配建指标不应小于附表二十三(建筑特殊机动车辆停车位配建指标表)的规定。

第八十六条 非机动车辆停车位配建指标不应小于附表二十四(居住建筑非机动车辆停车位配建指标表)、附表二十五(商业及其它非机动车辆停车位配建指标表)的规定。

第九章 指标计算规范

第八十七条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的计算,应当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05)和本章的规定执行。

第八十八条 建筑层高计算规范要求。

(一)住宅建筑(包括公寓、排屋、别墅等)。

一般情况下住宅建筑标准层层高不宜大于3.0米。

若住宅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3.6米且小于等于4.9米时,不论层内有无隔层,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1.5倍建筑面积计算容积率。

若住宅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4.9米且小于等于6.0米时,不论层内有无隔层,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建筑面积计算容积率。

若住宅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6.0米时,不论层内有无隔层,按建筑标准层层高除以3.0米的商乘以该层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容积率。余数不足1.5米时,多出部分不计入容积率;余数大于或等于1.5米时,多出部分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1倍计算容积率。

跃层式住宅、低层住宅、错层式住宅的起居室(指客厅)层高在户内通高时,不列入超层高控制范围,按其实际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二)办公建筑(含写字楼、酒店)。

一般情况下办公建筑标准层层高不宜大于4.5米。

若办公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4.5米且小于等于5.1米时,不论层内有无隔层,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1.5倍建筑面积计算容积率。

若办公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5.1米且小于等于6.6米时,不论层内有无隔层,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建筑面积计算容积率。

若办公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6.6米且小于等于8.7米时,不论层内有无隔层,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建筑面积计算容积率。

(三)商业建筑(含住宅底商)。

一般情况下商业建筑标准层层高不宜大于5.0米,特殊情况下也不得大于7.8米。

若商业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5.4米且小于等于6.0米时,不论层内有无隔层,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1.5倍建筑面积计算容积率。

若商业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6.0米且小于等于7.8米时,不论层内有无隔层,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建筑面积计算容积率。

超市、大型商场等大空间单层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用房,以及电影院、体育场馆、展示厅、报告会议厅等有特殊功能需要的建筑层高可根据功能要求适当提高,不列入超层高范围。?

(四)门厅、大堂、中厅、内廊、采光厅等的层高不受一般层高度控制,此类功能面积按其水平投影面积建筑面积计算容积率。

(五)地下室。

建筑物地下室、半地下室设计为车库、储藏室、人防、设备用房等功能的部分不计算容积率。建筑物地下室、半地下室设计为商业、娱乐、居住、办公等经营性功能的部分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容积率。

地下室设计为停车库时,以室外地坪为基准,其顶板面高出就近室外地面大于等于1.0米的(不分面宽长度),按其水平投影面积建筑面积计算容积率;当其顶板面高出就近室外地面小于1.0米的,其建筑面积计入总建筑面积,不计算容积率。如建筑室外地坪高不一致时,以周边最近的城市道路标高为准加上0.2米作为室外地坪,再按上述计算规则核准。

第八十九条 架空层规范要求。

公共架空层是指在建筑主体结构投影之下,仅用于公众活动或者环境绿化的、开放式的开敞空间。应保证有一定的规模,最窄处的净宽度不得小于3米;因安全需要可以设置透空栏杆,但不得围闭。首层架空层标高应与室外地坪齐平。

架空层当其层高小于2.2米时,不计算容积率,当其层高大于或等于2.2米时,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建筑面积计算容积率。临城市道路不得设置首层架空层。

第九十条 半开敞空间规范要求。

(一)阳台。泛指在建筑主体结构之外,有永久性上盖、有围护结构、有底板、与房屋相连、可以活动和利用的房屋附属设施,供使用者进行活动和晾晒衣物的空间。阳台进深(取阳台围护结构外围至外墙外缘的最大垂直距离)不应大于2.1米。阳台均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

(二)装饰性阳台。是指设置在建筑外墙外,为美化建筑造型而与建筑内部空间及阳台不相连通的采用阳台形式的装饰性构件。自外墙墙体外边线至装饰性阳台外边线距离不应大于0.6米。装饰性阳台不计算建筑面积。

(三)露台。是指供人室外活动的屋面或底层地面伸出室外的有围护无顶盖的台面。露台在建筑设计上应位于建筑底层或建筑顶层或建筑裙房屋面。每套住宅只能设置一处露台。露台不计算建筑面积。

(四)房屋结构范围内标注阳台、露台、空中花园、入户花园等建筑空间,无论其名称如何,符合上述空间形式的,按上述规定计算建筑面积;不符合上述形式的,不视为半开敞空间,应计算全部建筑面积。

(五)每套住宅半开敞空间的水平投影面积不大于该套住宅建筑面积的15%;商业、办公、酒店建筑的每层半开敞空间的水平投影面积不大于该层建筑面积的10%。

第九十一条 花池、结构板、空调外挂机搁板、 飘窗规范要求。

花池、结构板、空调外挂机搁板等建筑外墙附属物,应突出建筑结构外围,无围护结构,进深不超过0.6米。同时符合上述条件的花池、结构板、空调外挂机搁板等建筑外墙附属物,不计算建筑面积;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则应按本规定第九十条的半开敞空间标准计算建筑面积。

建筑飘窗是指为房间采光和美化造型而设置的突出外墙的窗。飘窗窗台面与室内地面的高差应大于或者等于0.3米,自外墙外边线至飘窗外边线距离应小于或者等于0.4米,窗台面至飘窗顶板底高度应小于2.2米。符合以上条件的飘窗不计算建筑面积;不符合以上条件的,按挑出外墙部分的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并计入容积率指标。建设项目含有飘窗设计的,应在申报图纸中提供飘窗详图。

第九十二条 小区配套设施面积计算规范要求。

住宅小区出入口处的管理房(值班房)、单独设立的设备房、小区物业管理用房、公共活动用房及按规划条件配建的对外公共厕所、垃圾中转站(建成后交由环卫部门管理的)、社区管理用房(建成后移交当地居委会管理的)、幼儿园等均按全面积建筑面积计算容积率。

第九十三条 除以上特殊情况和《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明确的住宅基本功能外,新出现的其它功能的建筑空间,一律按其水平投影全面积计入建筑总面积并计算容积率。

第九十四条 工业、仓储、体育、教育、医疗、文博、展览等类别的建筑层高、建筑面积、容积率计算不受上述规定的限制,根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05),建筑面积按其实际面积计算容积率。

第九十五条 在核定建筑密度指标时以下情形可不计入:

(一)地下通道出入口、室外踏步平台、风井、排烟井及采光井;

(二)花架、廊等建筑小品;

(三)亭、独立烟囱、油罐、水塔、贮油(水)池、贮仓等建、构筑物;?

(四)项目内独立的垃圾房、燃气调压、换热、防汛泵房、配电、公厕等市政配套建筑。?

第九十六条 绿地面积包括公共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道路绿地与宅旁绿地;以及覆土层厚度不少于1.5米的地下、半地下建筑的顶部绿地。宅旁绿地从距建筑外墙1.5米以外开始计算;院落式组团绿地从距组团道路1.0米以外开始计算;有树木种植的停车场符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范的,可计入绿地面积。?

墙面垂直绿化面积不计入绿地面积。集中绿地中的硬质活动场地、人行步道、水体面积均可计入绿地率,但硬质地面不宜大于30%;堆场和车行交通使用的场地不得计入绿地率。

第十章 附 则

第九十七条 本规定发布施行前,已经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取得《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的建设项目,仍按原审定的规划条件执行,市政府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九十八条 本规定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篇3:邯郸市龙湖公园总体规划设计

1 公园概况

邯郸市龙湖公园位于市区东部,南临人民路,东临滏东街,北依丛台路,西靠滏阳河,面积41.7 hm2,是一座以植物造景为主、体现自然园林景观、具有现代风格、集休闲娱乐为一体、以“水林景色”为特色的开放式生态休憩公园。

龙湖公园规划设计在延续邯郸市历史文脉的同时,融入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和思想,并充分考虑了民众的休闲娱乐空间,将各种水体景观的组合作为公园最突出的特色,力求通过绿化与水体的有机融合,使水体景观与园林艺术交相辉映,并结合沿河自然景观和园林小品、建筑,形成水林相映、林景相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园林景观。

2 规划原则

2.1 营造适地景观原则

将自然优势资源融入设计中,充分利用滏阳河与城市中水网资源和原有的植物为元素,通过一系列的挖湖和地形堆坡,建造大型湖滨绿地亲水平台,体现北方城市自然疏朗的景观[1]。

2.2 人工与自然结合原则

将硬质铺地这一人工景观要素与草坪、花境、花坛、水体等自然景观要素相融合,既满足了各个活动空间的人流集散功能,又营造自然飘逸的生态环境。地形的处理也贯彻人工与自然结合的原则,采用人工堆土与自然驳岸相结合[2]。

2.3 水景与绿化结合原则

通过营造水景,突出公园的亲水性,体现城市公园的生态效应;通过植物绿化,营造邯郸市独特气候条件下的北方植物景观形象;通过绿化与水景互相穿插、互相组合,形成多重的视觉效果,体现现代园林生态与景观双重效益互相兼顾的特色[3]。

2.4 创造城市绿地景观原则

在邯郸市中心创造出一个靓丽的城市“绿心”,使景观观赏效果、休闲活动功能、绿化生态效应三方面都获得提升。

2.5 可持续发展原则

充分考虑滏阳河的功能,利用河水和中水,确保行洪安全排放,运用水生植物净化水质,利用地方树种,强调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与保养[4,5]。

3 规划分区

龙湖公园的景观结构为“一轴一环”与放射视觉通道相结合,“一轴”为自南端人民路南入口到北侧入口的轴线,中间联系了星月湾、喷泉、水幕电影、日晕广场、大草坪等主要景点。“一环”为景观环道,环道上有绿化和休憩等设施,并且连通了多处景点和景观建筑。

龙湖公园规划了入口广场区、景观湖区、市民休闲区、滨河景观区、休闲运动区、中心广场区、特色植物区、儿童游乐区、公园管理区9个功能分区。

(1)入口广场区。龙湖公园共有东、南、北3个入口,建有东门广场、南门广场、北门广场3个入口广场。南门为公园主入口,面向人民路,广场上有24根逾6 m高的灯光石柱,4排6列,高高耸立,蔚为壮观,24根石柱寓意着24个节气,预祝国家风调雨顺、国富民强。东门面向滏东大街,东门广场主景为“龙吟”雕塑,该雕塑组总长36 m,整组雕塑由中央3条大龙和四周的4条小龙组成,进一步展现了龙湖公园的文化内涵。北门北靠丛台路,门区建有富有现代气息的钢结构框架,入口花坛安放景石,广场与儿童游乐区相连。

(2)景观湖区。龙湖公园湖面较广,水面近8.2 hm2,占公园总面积的20%,湖水主要来源为滏阳河、东污水处理厂的中水,用中水补充湖面是邯郸市在中水利用上的重大举措,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体现。龙湖公园水面有1个主湖、3个子湖,主湖居中,3个子湖分别在公园的东北、西北、西南3个方位。主湖是公园最大的水景区,主要进行水景景观表演、划船等活动。水景景观表演由大型音乐喷泉、水幕电影、激光三部分组成,以打造龙的文化、弘扬龙的精神、光裕龙的传人为理念,以邯郸市十大文化脉系为线索,承载古城绵厚悠长的历史文脉,颂扬邯郸市团结发展的时代风貌,用音乐喷泉、水幕电影、激光体现先进文化、时代精神和高科技,用声、光、水、影像、多媒体表现龙形、龙威、龙魄、龙魂。公园的景观建筑大多沿着湖岸放置,在主湖西岸有“对影亭”,在湖东岸与其隔湖相望的是“沐光亭”,均为2层现代亭,站在亭上临风赏景,令人心旷神怡。

(3)市民休闲区。休闲区位于公园东门广场区北侧,主要用于游人健身、休闲、赏景、纳凉,保留原有高大的杨树,设置了许多休闲座凳,同时建设门球场,便于老年人健身活动。

(4)滨河景观区。滨河景观区位于公园西侧,与滏阳河驳岸景观连成一体。主要为公园西侧居住区的市民提供休闲、散步、健身的场所,同时也是滏阳河绿化景观带的延续。

(5)休闲运动区。休闲运动区位于公园的西南侧,主要功能定位为提供年轻人体育运动的场所,内设山地自行车道、健身广场、景观长廊、滨水观演台等活动空间。

(6)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区位于公园的中心位置,包括了日晕广场以及广场北侧的休闲大草坪。日晕广场如同半岛伸入湖中,广场为圆形,三面临水,南与星月湾遥相呼应,东与卧波曲桥相连,西连长廊,北靠大草坪,面积约1.4hm2,是公园举行各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大草坪为缓坡地形,由于夹在东、西两侧水面间,使用疏林草坪景观,既增加了大面积的休闲空间,也使东西向的景观得到连续[6]。

(7)特色植物区。特色植物区位于公园的西北角。通过人造山坡与溪谷营造多种植物景观区,如水生植物、色叶植物、山地植物等。并且在溪边建立温室植物馆,引入热带、亚热带珍稀品种,供人观赏。

(8)儿童游乐区。儿童游乐区位于公园的东北角,是专门设计为儿童提供服务的综合性场所,可开展卡丁车等各种器械型游乐活动。

(9)公园管理区。管理区位于公园西南滏阳河畔,滨河景观区南侧,可便捷到达公园南侧的停车场出入口处。管理用房为一组围合式的建筑。

4 结语

龙湖公园的建成弥补了邯郸市东部区域无大型公园的缺憾,有效地改善了周边地区的环境,增加了城市绿量,形成市区东部区域放大的“绿肺”,提升了城市品位,提高了城市的人居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2]朱钧珍.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刘少宗.风景园林设计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赵世伟.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与应用[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5]张建和,王小德,骆芳,等.城市公园绿地植物造景特色与功能[J].浙江林业科技,2002,22(3):48-51.

篇4:“房奴”规划美好未来

我叫韩飞,1976年出生。我是一家上海网络公司的客户经理,太太是一家企业的人事专员。我们两人目前月净收入分别是5000元和4000元。单位有完善的基本社保“四险一金”,在2005年我们买了一些重大疾病险和意外险。

可是让我们头疼的是,房子!我们每月要负担两套房产的房贷共4600元。为了不至于“月光”,我们结婚后不断尝试压缩生活类开销方法,我们俩每月的基本生活开销从3000元下降到了现在的1500元左右,这样可以每月结余1000多元。

我们两人的年终奖金一般共为15000元,各个季度还有数额不确定的奖金,总共大约5000块。

家庭保障:我现在已有一份15万元的意外险和15万元的平安重大疾病保险,但太太的寿险保额只有4万元。每年需支出保费7200元。

目前家庭资产:现金和活期存款有3万元,定期性存款有2万元,基金和股票都买了一点,当时是总共花了5万块吧,黄金藏品1.3万元。

为了解决读者的财务困惑,钱经邀请理财专家周乐峰先生,和读者面对面交流。

周:买了两套什么样的房子,看您家庭的收入来看,房贷还是挺紧张的。

韩:是的!我们也经常自嘲为时下流行的“房奴”一族。我是大学毕业留沪工作的“新上海人”,娶了一位漂亮的上海太太。太太的父母原来住在彭浦新村,有一套老公房。太太不想和父母离得太远,我也认为和长辈住得近更方便。买房时动用了我们和父母的几乎所有积蓄。在2004年初,卖掉了彭浦的那套老房子价值22万元, 再由我太太的公积金贷款帮岳父母买了浦东现在的房子,是一室一厅的小户型,当时价值是30万,目前总共剩余贷款8万元。2005年春天,又在浦东买了一套110万元总价是三室一厅120平方米的婚房。当时110万元的新房则是我名下的商业贷款,目前剩余贷款50多万元。现在,虽然我们夫妻俩手握两套房产产权证,但总计每月4600元的月供压力是很大的!到2006年12月,我们还有70万元的贷款本金未偿还。

周:现在在股票和基金方面的投资情况怎么样?

韩:股票是有赔有赚,总体来说,是有了不到10%的收益,因为05年市场不好赔了很多,2006年干脆想去博一博股市,去投资权证,有两天赚60%的时候,也有一周赔80%的时候,后来是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就开始买股票,也是时不时买进卖出,2006年总体是比本金多赚10%。但是和基金相比,还是不多。我当时也就听说,就想试试,在2004年买了富国基金公司的天益基金2.5万,现在是达到了翻倍的收益了。不象投资股票那么费时间费精力,收益还不错。

周:那么将来有什么打算呢?

韩:我们对生活还有很多的想法,生孩子和买汽车。我希望两年内生个宝宝,一是我们夫妻共同的想法,另外也可以完成岳父母的心愿,增添他们老年生活的乐趣。长远来看要给孩子攒学费呀,还有我们自己的养老,都是问题呀!

从 “房奴”韩飞目前的状态看,家庭经济状况还是非常让人担心的。主要有四个问题:

(1) 家庭的抗风险能力较差:

主要是从两个方面看:首先目前,韩飞流动性资产有近10.4万元(3万现金和活期存款、2.4万股票、5万基金),这些钱是可以随时变现,但是遇到家庭的财务危机还是不够;其次是可负担房贷支出比例是51%(可负担房贷支出比例=每月还贷款/每月家庭收入总额*100%),一般理性合适的可负担房贷支出比例是30%左右,最多不超过35%。居于这两个方面的顾虑,一旦韩飞和他的爱人出现工作上的变动及健康方面的问题,或者其他一些需要资金的情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就会非常拮据了。也就是说,韩飞和他的爱人在很长时间内,不能随意地变动工作,而且要保证现有的收入水平不变化;不能得一些重大疾病,不能在投资上有任何决策失误。否则就会面临诸如房贷偿还,衣食起居方面的困难。我们一直都说“当家庭发生人生生老病死等重大危机时 ,保险是家庭最好的安全垫”,目前家庭收入的主要成员虽然是有了一定的商业保险,但是,面对人生的很多无奈时,还是必须要增加一些保障的,比如,重大疾病险、意外险、寿险等商业保险。

(2)家庭的生活质量有待提高:

在理财中,我一般首先建议客户一定要“开源节流”。对于韩先生家庭,做得好的是“节流”。目前韩飞每月家庭开销在1500元左右,在上海要维持一个家庭的正常运转是非常拮据的。据韩先生说用最低的标准来生活了,两个人的交通费200元/月、通信费100元/月、饮食600元/月、水电煤150元/月、物业管理、有线电视,等等多于牛毛的费用,用1500元来支付已经满打满算了。那也就是说,这个家庭除了正常维持生活和结余千元以外。如果需要添件衣服、看场电影,要坐出租车,甚至请朋友上个餐馆等开销,都算是非常奢侈的。在精神和物质文明都非常发达的上海,这样的生活不光是物质上有影响,精神上的影响更为严重。所以,面对节奏快和生活压力大的生活,要选择休闲方式来适当的释放生活压力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开源的方式,韩飞更应该从本职工作出发,提高个人收入,这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办法,当然也要在业余更注重投资,或是找个兼职的工作,再就是可以采取把现在的小房子租出去或卖出去,然后和岳父母同住等等方式。

(3)对家庭未来理财目的需要进一步定位:

其实韩飞的家庭目标也很简单,孩子、车子、养老。孩子对于中国的传统家庭是“刚性需求”(刚性需求是指无法改变或寻找其他替代品的需求),生孩子也要一定的资金支出,比如:韩太太生产前后的营养费、住院费等,在上海一次性支出少则5000元多也要上万元,所以家庭一定要提前预留出相应的资产来为孩子打算。从目前看仅仅每月千元的结余还能勉强支持,但在孕育期间生活费用也会大大提高,比如小孩出生以后的一些养育开支也要增加,何况韩太太收入也要相应减少,另外这对家庭的现金资产也有相当影响。在买车问题上要仔细斟酌,车是消费品,就是拿得起钱去买了,每月要负担的牌照费、油费、停车费、保险费、养路费等等,在未来的使用过程中都是不小的开支,上海的各种交通都很方便,实在是因为阶段性需要使用车辆,可以去租车来开。买车会加大家庭的资产负担,已经超越了他们家的经济承受能力了,韩飞应该量力而行,放弃买车是比较理性的。不建议韩飞在三年后买车。所以要重新定位理财目标:两年内短期目标——生孩子,两年以上到20年的中长期目标——孩子教育金和养老金。

各种金融工具的比较

(4)充分了解投资工具,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品种

2006年的股市,的确是有很多人赚钱了,但也有很多的人赚了指数,却没有赚到钱。韩先生在工作之余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选股,后来又买了很多权证,充分了解投资市场的风险后,他的股票收益还和基金的总体收益相差不大。

各类金融产品,皆存在一定系统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所以选择产品时,应根据个人的客观情况理性选择。如下各种金融工具的比较表格中列出了各种金融工具的差异。

虽然2006年股市盈利火爆:很多股票型基金收益率超过75%,这是非常偶然的现象,但从2004 、2005年历史数据来看,很多股票基金年收益即使在股市低迷的时候也有近10%。从历史数据来看,股票型基金表现一直不错。

目前中国股市已经度过了5年熊市,渐渐步入牛市,股权分置改革即将顺利完成,市场融资功能再次开放,宏观调控政策逐渐宽松,这些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股票市场在今后仍会继续走强。对于间接投资股市的股票型基金,会充分享受中国股市的利好,基金非常适合的没有时间和精力的投资者。

在和韩飞充分沟通和相应的测试后,韩飞是能够承受中等偏高的投资风险。建议:韩飞要控制好风险资产(如股票、股票型基金)和固定收益资产(债券、货币市场基金、短期纯债基金)的比例,提高资产流动性。只有运作好手中的资产,他才有可能完成自己的梦想,也有能力让自己的妻子和未来的孩子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房奴”理财方案

保险方案:

依据一般家庭的责任,从赡养长辈和抚养孩子的角度,我们按照保险公司费率,计算如下:

投资方案:

减少韩飞家庭固定资产比例,提高流动资产比例,从而缓解现金紧张的问题。另外提供适合韩飞的投资理财产品,并且进行资金合理分配。

1. 房产有效性最大化

方案:将小房子出售 方案: 小房子出租

可以看出,其实两种方案的前提是一样的,夫妻和女方父母同住这是家庭理财中理性选择,一方面,卖房可获得更多现金流;另一方面和父母同住会节省生活开支;还有就是将来有了孩子,对于双职工的家庭,有父母在身边照顾还是比较方便的。

至于出租还是出售,比较之后,建议还是以出售为宜,从目前国家对房产调控政策来看,在上海房价出现大幅上涨的可能已经很小了,所以不必担心出售之后产生的机会成本。如果出租,在浦东新区那个梢偏远的地段,以韩飞小房子的实际情况预计租金不会超过1000元,对于改变韩飞家目前状态帮助不大。但如出售,对于韩飞来说,虽会有一定税收和销售成本,卖掉至少可以获得不少现金。家庭的流动资产就会相应充裕很多,而且为今后的教育和养老规划也提供了资金保障。

韩飞如果出售小户型房产,就2004年的房价和目前的房价对比,计算相应税费后,保守估计净价为35万。扣除8万贷款后,韩飞获得27万左右的流动资金。建议是用卖房所得剩余资金的20万元提前还贷,这样韩飞每月的还贷金额可以降到2900元,可负担房贷支出比例是32%,这是比较合适的贷款比例。每月可以多结余近1300元,并且节省了近11万元的房贷利息支出,同时家庭的流动资金立即增加了7万。韩飞用这7万元去投资股票型基金还是非常可行的,2007年如果是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进行投资,可能至少获得10%的收益率还是可实现的。而且由于不会影响正常的现金支出,韩飞可以用1-3年去持有股票基金,相信只要在这几年内大盘能够持续走强的话,韩飞的收益一定很可观。

2. 现在投资股票,最好是长期持有,可以买蓝筹股。但是还要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需求专业帮助,适时投资股票。在2004年认购的富国天益基金,市场表现不错,已经有了200%的收益,建议还是继续持有。目前的定期存款到期了,就可以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

3. 对于每月的净收入结余部分,拿出一部分,比如1000块作基金定投,剩余的买货币市场基金或短期纯债基金。这样的分配比列同时满足资金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双重益处。

4. 对于年底和季度的奖金,可以用作缴保费或是增加基金定投额度,如果剩余资金更多,就可以一次性投资股票型基金,这是看当时的具体时间来定。至于选择什么基金,要随时咨询专业人士。

方案实施以后的预期效果:以上是对韩飞家庭的一些担忧之处,从分析可以看到,以韩飞和爱人的收入水平来看,要维持这个家,生活得有质量,甚至有希望去满足一些家庭梦想,是非常困难的。

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困难,韩飞更应该去理财,因为通过规划,韩飞今后的家庭财务状况如下:

韩先生,经过理财专家的规划方案后,现在看到这样的财务状况,您有什么想法?

韩:我最大的感触是,卖掉小房子,我们的资产净值也没有减少。其次,尽管每月增加了500元的生活开销,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每月的净收入结余也在增加。最后,我是基金的受益者,还是要尽可能参考理财专家的建议,稳健投资。

周:其实,光是看到以上的财务状况是有所好转,但如果您尽可能地稳健投资,未来的生活梦想也是可以一步一步去实现的。我们假设:如果是按照复利的投资,投资基金可以获得10%的年收益率,那么以现有5万富国天益基金及再投资10万基金,每年就有1.5万的额外投资收益,家庭的财务状况会逐年提高,请看下表,10年后的投资表现:

“理财理财”,关键是有财可以理,也希望韩飞能够在今后的几年能有这方面的进步,到那时,或许买车对韩飞来说是件很轻松的事情。

结语:这些经过规划后的家庭财务报告,达到了提高资产流动性目的,而且韩飞家近期的一些消费需求和家庭目标都有了一定的资金支持,相信对提高韩飞家的生活质量也是有帮助的。

篇5:邯郸市未来规划图

一、现状

我市现有文物古迹1500余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磁山文化遗址、磁州窑遗址、南北响堂石窟、磁县北朝墓群、娲皇宫及石刻、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赵王城遗址、战国赵王陵和邺城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武灵丛台、黄梁梦吕仙祠、学步桥、回车巷等97处。市级138处,县级450余处。省级风景名胜区有涉县崇州旅游风景区和峰峰矿区南北响堂山旅游景区两处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两处:武安市名河源森林公园和峰峰矿区响堂山森林公园。AAA景区两处:丛台公园和黄粱梦吕仙祠。

目前我市已具备基本接待条件、对外开放的景区景点有丛台公园、市博物馆、黄粱梦吕仙祠、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学步桥等24家。正在谋划准备开发的旅游项目有战国赵王城遗址、邯郸植物园、罗敷潭景区等17个。其中包括7个准备招商引资、合作合资开发建设的项目,如临漳铜雀台旅游开发区、武安名河源森林公园旅游度假区、大乘玉佛寺二期工程等。

近年来,我市旅游资源开发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需要

为导向,充分发挥我市旅游资源优势,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内资、外资一起上的方针,仅1999-2002四年间,累计完成投资27160万元,其中2000年完成投资5200万元,2001年完成8600万元,2002年完成8640万元,重点开发建设了10个具有不同风格和特色的旅游区,即涉县崇州旅游区、响堂山风景区、赵文化旅游区、黄粱梦文化旅游区、曹魏三台游览区、北朝墓群游览区、武安名河源森林公园旅游度假区、磁州窑古窑址旅游区、太极拳文化旅游区和大名府旅游区,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实力,实现了全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市旅游业下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近几年我市的旅游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但综合来看还存在着投入不足、设施简陋、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造成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总体水平较低,缺乏叫得响的旅游景点,增加了市场开发的难度。

二、总体思路

旅游业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我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搞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升我市综合经济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指导思想: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配套规模、提高服务水平的基础上,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主题,以弘扬古赵文化为龙头,突出多元历史文化共有的特点(赵文化、女娲文化、磁州文化、成语文化,曹魏文化、石窟文化、太极养生、革命纪念地

等)发挥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优势,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把我市建设成区域性旅游热点城市。

(二)总体布局:搞好五区一带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五区是中心旅游功能区、佛教石窟古陶瓷都文化旅游区、北朝文化曹魏文化观光度假区、太行山文化休闲度假区、广府太极养生旅游区,一带是大名生态农业观光带。

1、中心旅游功能区。主要区域在市区和邯郸县境内,突出赵文化,建设赵王城旅游环线,即赵王城遗址、圣井岗、古石龙、赵王陵、黄粱梦吕仙祠、丛台公园、博物馆,总长30公里,目前已基本通车,但景区内路况较差,同时绿化、供排水、厕所等基础设施较差,应作为建设的重点。

2、佛教石窟古陶瓷都文化旅游区。地处峰峰矿区,综合佛教文化与磁州窑文化,形成由南北响堂石窟、常乐寺、磁州窑博物馆等组成的旅游环线,规划修建南响堂石窟?北响堂石窟公路,并配套建设供排水、绿化、厕所等基础设施。

3、北朝文化、曹魏文化观光度假区。地处磁县、临漳县交界,主要是邺城遗址、三台(铜雀台、金凤台、冰井台)遗址、曹操墓、北朝134处古墓冢和茹茹公主墓、天子冢、兰陵王墓、炉山峰山度假休闲等景点的配套设施建设。

4、太行山文化休闲度假区。主要是涉县、武安两地的娲皇宫、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固新古镇、江家大院、刘家大院、京娘湖、北武当山、朝阳沟长寿村等组成的旅游环线,全长100公里。目前,涉县境内的崇州风景区的景点连接线、景区内部道路以及十八盘石台阶、停车场基本完工,厕所、供排水、绿化等服务设施需进一步建设配套。武安市内京娘湖、长寿村、古武当山、朝阳沟等环线,但景区内的基础设施不配套。

5、广府太极养生旅游区。景点集中在永年县广府古城内,包括广府古城、太极之乡(杨氏太极拳和武氏太极拳的发祥地)、杨露禅故居、弘济桥和生态农业观光区等的。

6、大名观光带。在大名县境内,包括大名府古城、五礼记碑、天主教堂、狄仁杰碑、元符寺、匡教寺和梨花观光等。

三、重点建设项目

(一)涉县崇州风景名胜区项目。涉县崇州风景名胜区地处太行山南麓、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为河北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崇州风景名胜区规划分三大部分:红色之旅旅游项目、人文古迹旅游项目、太行风情旅游项目。红色之旅旅游项目主要以129师司令部旧址为基础,完善景区的公路、步游道建设,并配备供电、蓄水、引水和绿化等, 基础设施总投资2290万元。人文古迹旅游是以涉县娲皇宫为基础,配套建设旅游公路、步游道、停车场及供电、打井、绿化等,计划投资3500万元。太行风情游,地处太行深山区,地势奇特,风峦叠嶂,山涧河谷纵横交织,景色秀美。主要基础设施是建公路、步游道、停车场、绿化及供电、给排水工程等,总投资3060万元。

(二)响堂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地处峰峰矿区境内,包括北响堂风景区、南响堂风景区、磁州窑古陶瓷都游览区三部分,以绿化、增加服务设施为主要内容。基础设

施建设总投资5460万元。

(三)古石龙旅游景区项目。古石龙旅游景区位于邯郸县三陵乡姜窑村西,占地1平方公里。项目的开发是以龙文化为主线,挖掘除主龙以外的八条石龙,建设全面的保护设施;以赵文化为陪衬,新建赵王跑马场、赵王思女阁、罗敷潭湖、龙涎湖、桑园蚕坊、卧龙坡、九龙塔;以旅游景点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搞好景区绿化,修建旅游专用公路和区内旅游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2013万元。

(四)黄粱梦吕仙祠开发项目。黄粱梦吕仙祠位于邯郸市北十公里的黄粱梦镇,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是邯郸市重要的文化旅游景区,重要的对外形象窗口单位。为了进一步完善设施建设充分挖掘黄粱梦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计划在现有基础上新建南院新区、北院展室及钟鼓楼改建等,总投资3236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0万元。

(五)赵王陵文物保护利用项目。赵王陵位于邯郸市西北邯郸县与永年县交界地带,规划占地28平方公里,其保护利用项目初步分三期工程完工,均以遗址修复、环境整治绿化、道路修建和安全监控为主,总投资8664.22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856.56万元。

(六)赵王城遗址景区建设项目。赵王城位于邯郸市西南4公里处,南环路内,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战国古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景区拟建设遗址展示、观光道路、停车场、景区封闭设施及景内供水、供电等设施建设,总投资500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800万元。

(七)邯郸大乘玉佛寺旅游景区项目。大乘玉佛寺始建于南北朝元象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新建项目选址在四季青新村以北,铁西大街北端以西,灵山以东,插箭岭公园以南,总建筑面积15110平方米。随着大乘玉佛寺旅游区的逐步建立,景区寺院门前广场已建成,寺内部分道路已铺设,目前计划在景区内修建主辅干道、甬道(步游路)48780平方米,停车场3120平方米,预计总投资2.2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90万元。

(八)磁县溢泉湖度假村项目。磁县溢泉湖度假村紧靠东武仕水库,已兴建了11幢别墅,一个餐饮中心。为充分利用天然资源,在保护景区原有景点的基础上,在景区内修建游泳馆、地下射击场等娱乐场所,并对景区内道路、供排水、供电环境等基础配套设施和绿化、美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亿元,其中一期投资3980万元。

(九)磁县炉峰山旅游风景区的项目。炉峰山旅游风景区位于太行山东麓,邯郸市磁县西部陶泉乡境内,因山形状酷似茶壶而得名,其景观景点风格各异、数不胜数,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目前急需修建景区内道路、旅游环保公厕、变电所和绿化等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投资5170万元。

(十)磁县北朝墓群风景旅游区项目。北朝墓群主要分布在磁县城南及城西南共134处,部分封土高大,巍峨壮观,引人注目,但因时间久远,破坏严重。为进一步扩大旅游效果,结合文物保护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其基础设施建设设想如下:建设25公里环行旅游路一条、两个停车场、环保公厕两处,同时开发种植各种特色植物300万株,计划总投资420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2890万元。

(十一)武安名河源省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名河源省级森林公园位于武安市西北部,园内峰峦叠嶂,泉水众多,植物群落多姿多彩。由于以往对景区规划开发不尽合理,资源遭到一定破坏。因此今后对园区建设主要以保护现有资源、退耕还林为主。基础设施方面,计划用三到四年的时间,以绿化和修建必要的交通道路为主,其中绿化投资14760万元,道路投资1824万元。

(十二)临漳县铜雀台旅游开发区一期工程基础设施项目。邺城遗址、三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很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铜雀台旅游开发区共占地70平方公里,依据各景点的分布和开发利用潜力,规划确定了三个旅游景区(邺城遗址景区、铜雀台文化公园景区、鬼谷子文化景区)、三个旅游景点(千年古柏、曹操拴马桩、魏文帝曹奂墓、地下潜伏城门展览馆)、一个综合服务区,总投资1.86亿元。目前重点抓好包括邺城遗址景区中的三台遗址公园、铜雀台文化公园、综合服务区的一期工程,计划总投资7562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172万元。

(十三)大名府古城游览区。大名府故城址位于大名县城东北5至12华里一带,包括大名府城墙、大街遗址、宫殿区遗址、狄仁杰祠堂及祠堂碑、石刻博物馆、临济宗祖庭兴化寺、陈氏墓石雕群、卢俊义庄园旧址、邓丽君纪念馆、卫东森林公园及渡假村共十个景点。目前部分景点已经建设或准备开工建设,部分景点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预计项目总投资8435.5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730.7万元。

(十四)永年县广平府故城项目。“广平府故城”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永年县广府镇。古城周围分布着众多的文物旅游景点,著名的弘济桥、杨露禅、武禹襄故居、毛遂墓等。景点建设一期工程基本结束,二期工程拟对西轴线部分书房、假山、演武厅和门楼、照壁、垂花门进行恢复建设及修整道路、停车场、厕所和周围环境治理等,需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00万元。

四、措施

(一)全面落实旅游规划,加大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邯郸市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确立了邯郸旅游资源开发突出赵文化特色,深挖赵文化资源内涵的发展思路,是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我们要抓好落实,从旅游景点(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加大实施重点项目,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二)抓好现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周边环境整治。这仍是今后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重点。目前,我市现有已对外开放的景区景点大部分品位高、文化内涵丰富,有的是国内外独一无二的。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基础设施落后,周边环境较差,严重制约着邯郸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整治的力度。我们要以国家加大旅游业的投入和创建A级景区为契机,多方筹措改造建设资金,加快改造步伐。

(三)继续做好旅游开发项目引资工作。为旅游景区(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和招商引资,是为基层办实事的具体体现,也是扶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要进一步拓宽思路,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把向上争取资金和招商引资工作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篇6:邯郸生态园林规划

建设部于1992年在全国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活动,2004年6月,建设部在总结创建园林城市活动的同时,决定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上,进—步开展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活动,提出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该目标是实现生态城市的阶段性目标,并积极引导城市建设向“生态城市”目标发展。“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

2006年1月23日邯郸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这是邯郸市城市建设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标志着邯郸市城市园林绿化事业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但是,随着邯郸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态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城市环境保护任务还相当艰巨;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建设发展不同步,绿化水平从总体上还不能满足城市生态要求;迫切需要一个更加科学的理念和更高的目标来指导邯郸城市的健康发展。于是,邯郸市提出在巩固国家园林城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全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目的及技术路线

编制邯郸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规划,旨在充分认清邯郸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面临的形势和艰巨任务;立足区域与城市基础,着眼未来发展,构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总体框架,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建设重点;结合邯郸市实际,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实施指引和保障措施,为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提供技术支撑。

规划以景观生态学、生态承载力和城市生态学为基本理论依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作为技术手段,从现场调研与系统分析研究到总体布局、专项规划到实施指引的技术路线。具体包括:

在对邯郸市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现状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评价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依据建设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针对邯郸市的实际情况优化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目标可达性分析。确定在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这一战略目标的进程中所处的阶段,找出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主要限制因子,明确今后建设的主要方向。

从面临的主要生态条件和环境问题出发,识别重要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构筑系统完善的生态空间体系。从体现生态和方便生活出发,提出城市绿地系统基本框架;从水资源、水环境、水景观和水安全等多方面,构筑水系统规划的完整体系;从体现环境安全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出发,提出环境保护的目标和污染防治的策略;从共建共享和统筹城乡方面,提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体现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工程带动的要求,提出重要实施指引和主要实施措施。3 主要内容

3.1 系统分析

从现状特征来看,规划对城市产业、能源消耗、污染控制、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和绿地系统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的基本思路是把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对资源能源消耗以及对环境影响统筹考虑。分析认为,邯郸以钢铁、煤炭、电力,建材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污染物排放强度和排放总量都较大,从而带来较严重的环境污染,水环境质量和大气环境质量都不容乐观,在全省排在比较靠后的位置。规划提出邯郸的经济发展仍然表现为“高资源投入,高污染排放”特征,是一种粗放式的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要在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实现能耗和污染排放的降低,必须改变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投入的“脱钩”是邯郸必须解决的重大发展战略问题。

从国家标准看,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提出了7项—般性要求和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基础设施三方面共19项基本指标要求。规划采用指标加权综合评价的方法,对邯郸市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进程做出评估,评价认为邯郸市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有比较好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基础,综合进程达到88%。生活环境方面指标差距最大,污染防治是邯郸市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首要任务。对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19项具体指标,邯郸市现状条件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目前已经达到或者基本达到指标要求的有5项,目前与指标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但经努力有条件在预定时间内达标的有9项,目前与指标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在预定时间内达标有较大难度的有3项,目前尚未进行统计测算、缺少基础数据和资料的有2项。.2 规划设计

在现状分析及标准解析基础上,规划提出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域生态保护与建设空间、城市绿色生态空间、水系统、生物多样性、污染防治、绿色交通、生态人居与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节约型城市、安全城市等多方面的研究。以下简单介绍前3方面内容。

生态空间体系。规划通过生态适宜性评价对规划区生态条件进行分析,通过区域和城市两个层次对环境污染控制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宜林、宜草、宜水空间以及有利于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恶化抑制的空间均应作为生态建设的首先空间,优先用于生态建设。基于以上分析,规划提出构建邯郸市“一翼一带、三核三楔、多廊多园”的城市生态空间体系,通过生态保护、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生态良好地区、生态冲突地区和生态恢复地区的具体生态对策,以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对空间体系中各主体空间的功能定位、用地空间、规模确定及建设方式等给出了具体对策。

城市绿地系统。邯郸市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实践中,总结出了适合邯郸地方特色的园林绿化模式,包括“城市河流+综台性公园”的滨水绿地发展模式以及“林荫路+小游园”道路绿化模式。这种绿化模式简化了绿地系统层次,重点建设市级公园以及街头绿地,综合性公园建设以河流为依托,强调生态性,街头绿地以方便市民使用为原则,强化网络性。这种模式是—种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模式。生态优先,即坚持与自然适宜原则,崇尚自然法则,因地制宜地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同时结合丰富的文化遗存,延续名城固有的特色和文脉,建设现代园林名城。以人为本,即一切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倡导小游园建设为中心的园林绿化模式,一切为了人的舒适、方便、安全和健康,满足城市生活中休闲、游憩、健身、赏景等多种需求。

城市水系统。规划基于近年邯郸城市供水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判断邯郸城镇用水需求基本规律,提出在科学预测水资源需求基础上,坚持先节水后引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充分利用境内控制水资源。在保障水资源优先满足城乡生活用水需求前提下,实施“引水入沁”和“引漳入滏”工程,整治滏阳河、沁河,恢复河流生态环境。河湖湿地建设方面,规划以水源保护区、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主要载体,全面推进河流湿地的保护与建设。水环境保护方面,重点关注水环境风险评价,规划以东污水处理厂作为风险评估的污染源,模拟事故发生影响区域及程度,作为协调取水口和排污口设置的依据。规划要求建立水环境保护预警和应急机制,防止发生污染事故。

3.3 实施指引

规划提出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主要任务、具体实施指引和示范项目,作为政府制定工作方案的主要依据,同时保证规划制订的总体战略与各项具体策略转化为可以操作的措施。进展与意义

12月13日,《邯郸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规划》通过了由国家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方面专家组成的评审专家组的评审。规划通过研究提出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的技术路线和主要内容,确定了该类规划的一般结构

框架。

上一篇:禁毒知识竞赛b下一篇:烦人的礼物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