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师心得体会

2024-05-20

中学体育教师心得体会(精选10篇)

篇1:中学体育教师心得体会

中学体育教师的实习心得

时间往往在人们不经意间就已悄悄流逝,从九月十三日到现在,我到xx中学实习已经八个星期了,人的一生由多少个“八个星期”组成啊!而相对于我们仅有的十二周实习时间来说却已过去了三分之二,相对于我的一生来说这短短的八个星期对于我却十分重要,它让我从一个在校学习的.学生转变成一个传授知识的教师,在担任教师这个角色的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把以前在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变成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的过程,我觉得在这一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特别重要,因为是表达思想的基本形式,是传递知识、技术和影响学生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要确切、明了、简洁、富有逻辑性,切忌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繁琐混乱,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情趣横生、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内学习技术动作,要想能熟练的掌握学生最易接受的教育教学语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实习只是给我们锻炼的机会,是奠基石,我们应当在以后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步,因为我一直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篇2:中学体育教师心得体会

就拿上初一年级的一节体育游戏课(室内课)来说,刚开始的时候我告诉大家,这节课我们来做游戏时,大家听了很开心,而且表示很愿意参与,但是在听到我说做游戏失败的时候,将会有“奖励”时,有的学生开始退缩了,当我把“奖励”的方法--唱歌(并不一定要求唱完整首歌曲,但是最少要唱五句歌词)告诉他们时,已经没有几个同学说话了,都摇头表示不想玩了。看着他们的样子,我知道并不是他们不会唱歌,而是他们缺少唱歌的自信与勇气。我问他们是不是这样的,他们笑而不语。看着他们样子,我耐心的对他们讲,我并不是想听歌,而是想让你们通过唱歌来锻炼展示自我的能力;再说你们唱的每一首歌肯定没有原唱好听,如果我真想听歌的话,我会通过很多途径,比如说电视、Mp4、上网等方法可以听到原唱的歌,但是我为什么要你们唱呢?你们知道吗?他们都摇头表示不知道,我告诉他们,你有某种特长、技能和能力怎么样才能让大家知道,并不是你说你有大家就相信你的,是要证明的,怎么证明?只能通过展示或表现才能让大家相信你有这种或某种能力和才能。这种展示自我能力对你们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他们听的很入神,后来,我又将自己毕业之前的情况告诉他们,我以前和你们一样的,老师让我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自己心跳加速、声音发颤、两腿发抖、大脑一片空白等情况,导致语速太快、声音很小而被老师误解时的情景,后来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这个讲台上的。同学听了以后,反映很大。接着我把游戏的名称(找粉笔)、方法与规则告诉他们,而且告诉他们唱歌的概率很低。再问他们是否愿意参加的时候,大部分同学表示参加了,我知道有一部分人是报着侥幸的想法才愿意的。当根据游戏需要一个同学主动站起来当领头人的时候,我带领大家为他鼓掌表扬了他(领头人唱歌的概率有50%),然后我组织他们这个小组做游戏,游戏结束的时候,领头猜对了(找到了粉笔)。当收藏粉笔的这个同学站起不好意思唱的时候,我们大家给他一片掌声来鼓励他,当他唱完以后,我们又送给他一次掌声。就这样把大家的兴趣和激情都调动了起来,后来的游戏就简单多了。在此过程中并不是很顺利的,还出现了很多小插曲,比如说:在一个同学唱歌的过程中有不少人随意讲话和评价,我针对这种情况告诉他们,如果是你在唱歌或发表你的意见的时候,别人在旁边说话或议论,你会有什么样的想法或感受?然后告诉他们什么叫尊重,如何尊重他人!还还有一个同学在领头人找粉笔的过程中告诉领头人是谁藏的,破坏了游戏的规则,按照游

戏的规则“奖励”他也唱了一首歌,但这次没有掌声。这是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无论做事情都会有规则、规定或法律在约束着你,比如说在班级有班级的纪律;在学校有学校的规定;在社会上有法律。如果你违反了就会受到“奖励”。

虽然这是一节简单的游戏课,但是我不仅达到让学生勇于展示自我的能力目标,而且让他们学会了:

一、鼓励他人;

二、尊重他人。看着他们那一张一张笑容洋溢的脸,我知道这节我成功了。

篇3:中学体育教师胜任特征培养

胜任特征, 最早由麦克莱兰 (Mc Clelland, 1973年) 提出来的, 这是一种成功模型, 是担任某种角色任务所必须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 这些特征包括影响个体或组织成功的一系列行为、技能、知识和态度、价值观、动机和自我意识等。

他认为胜任特征就是能区分在特定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 这些特征是个体的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识或行为技能等, 他即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点, 也是决定并区别某未来绩效差异的个人特征的总和。博亚兹 (1982年) 认为胜任特征 (胜任力) 是一个人所拥有的导致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取得出色业绩的潜在特征。斯潘塞 (Spencer, 1993年) 认为胜任特征是在某一工作领域中, 工作优秀人员和一般人表现区分的内在的能力, 胜任特征的种类包括6个方面: (1) 成就特征:成就欲, 主动性, 关注秩序和质量, 信息搜集能力。 (2) 助人/服务特征:人际洞察力, 客户服务意识。 (3) 影响特征:影响力, 权限意识, 公关能力。 (4) 管理特征:指挥欲望和技巧, 团队协作意识, 培养下属意识和技巧, 团队领导。 (5) 认知特征:技术专长, 综合分析能力, 判断推理能力。 (6) 个人效能特征:自信, 自我控制, 灵活性, 组织观念。

2 体育教师胜任特征和特点

体育教胜任特征是基于体育教学情景的, 由个体的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体育领域知识、认识或行为技能等所构成的, 能判断体育教师能否胜任体育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并最终促成其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体特征的集合。中学体育教师既要承担教学工作、体育竞赛等诸多群体活动的组织工作, 又要从事课余体育训练的任务;既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又要进行必要的科研工作;既要积极投身到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中, 又要不断学习, 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因此无论是在知识储备、能力结构和个性特征上, 对体育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 发展性

哲学上没有静止存在的事务, 所有的都是在动态发展中的。胜任特征的发展性是指随着社会和环境的改变, 胜任特征的因素和要求也随之改变。随着教育改革, 学校体育也在发展中改变, 随之要求体育教师的胜任因素也在发展中改变, 所以说体育教师的胜任特征也在改变当中。

2.2 环境差异性

胜任特征在不同的组织和环境中所要求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也不相同, 同级别的环境由于分工的不同所以对胜任力的影响因素也不尽一样, 这样就存在胜任特征的不同。

2.3 可预见性

由于胜任特征和组成胜任特征的工作绩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从一般绩效和高级绩效中的差异, 可以得出胜任特征中影响绩效的重要因素或因子, 从而在个体的绩效对比中可以预见到体育教师的胜任力和工作绩效。进而对不同工作环境、教学对象、以及师生文化水平、背景知识等方面进行胜任特征的预见。

3 体育教师胜任特征的培养

3.1 爱岗敬业

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 热爱本职工作, 敬业就是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爱岗敬业作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 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作为一名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一名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没有爱岗敬业的素质将不能对学生负责, 无法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

3.2 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我们称之为师德。师德是我自古以来所遵从的一项职业道德, 师德体现了教师的道德品质、思想品质和行为规范等。有句话“德高为师”, 可以看出在教育中对道德的要求。

3.3 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 是社会群体或个人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所遵循的规则、准则的总称, 是社会认可和人们普遍接受的具有一般约束力的行为标准。中学体育教师的行为规范是指根据在体育教学、训练等工作中所需要的和遵循的行为规则、道德规范、行政规章、法律规定、团体章程等要求的行为。同时也是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和体育教育对人社会价值观的具体延伸的体现行为规范,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守相关的行为规范。教师的行为规范对每一位教师都有约束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学生模仿。中学生正处于辨识度的发展期, 教师良好的行为规范有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教师模范标准。

3.4 情感特征

情感属于主观意识的范畴, 情感的表现形式具有高度的主观随意性、变化随机性、特征模糊性和个体差异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任何形式的主观意识都是对某一客观存在的反映, 情感与所对应的客观存在着价值关系, 显然价值属于客观存在的范畴, 一般来说, 事物的价值关系具有高度的客观现实性、变化必然性、特征确定性和个体共性。作为体育教师, 在教学中由于环境和学生心理因素的变化, 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秀品质进而影响学生的身心, 只有不断调整自己的认识和工作计划才能保证在教学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增强自己的胜任力。因而情感特征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教学水平和质量, 以及对未来工作的质量和自身的发展。

3.5 工作质量意识

“因材施教”是新课改对体育教学不断深入发展得出的重要结论。中学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 和不断的对学生了解,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自己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3.6 职业理想和自我发展意识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工作部门和工作种类的向往和对现行职业发展将达到什么水平、程度的憧憬。人的随着年龄增长、环境的影响和受教育程度的变化形成职业理想内在因素, 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职业理想形成的客观依据经济学认为, 自我发展是指商品生产者利用市场经济的一切条件, 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合法措施, 从技术、管理等方面发展, 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实力。作为当代的中学体育教师随着科技和社会的飞速发展, 知识更新换代周期加快, 应对变化中的教学目标和对象, 如何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来实现社会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适应不断变化的外在环境, 自我发展意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3.7 教学能力

是指教师在教学互动中对教学目标进行知识和技能进行传授并顺利完这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为适应教学活动在当今社会的需要不仅仅要求中学体育教师对专项技术的娴熟, 更要求拥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以及扎实的理论和不断学习的能力。作为新世纪的体育教师随着教育的改革, 要拥有更好的能力, 必须具备对体育教学艺术性的钻研精神, 并且成为有德有才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的体育教师。

3.8 创新意识

中学体育教师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应该在扎实的基本知识中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 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的前提下, 并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敢于打破常规, 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教学技巧方法等, 在创新中寻找教学水平提高的路径。

3.9 控制应变能力

体育教学面对的场地设施以及环境可变性因素较多, 同时也增加了体育工作者的工作的压力和难度, 怎样能更好的完成工作计划和目标成为当今对体育教师的新的要求和考验。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心理素质以及精神状态去应对快速多变的环境, 进而能够更好的掌控工作以及计划。

4 结语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中学体育教师胜任特征由5个维度组成, 即综合能力特征:动作示范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指导业余训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关注学生、持续学习能力;个性特征:体魄健美、真诚坦率、自我控制能力、自信心、责任心;认知特征:技术专长、综合分析能力、判断推理能力;个人效能特征:自信、自我控制、灵活性、组织观念;必备知识:基础性知识、发展性知识。

参考文献

[1]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4.

[2]连榕.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心理特征的比较[J].心理学报, 2004, 36 (1) :44-52.

[3]王沛, 陈淑娟.中小学教师工作胜任特征模型的初步建构[J].心理科学, 2008, 31 (4) :832-835.

篇4:中学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关键词:网络 学习共同体 体育教师 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6-0011-03

近年来,中学生中屡屡出现军训晕倒、体质测试猝死甚至自杀等现象,让很多人觉得非常痛心,有人提出,改善现状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加强学校体育。因此,如何让学生不仅想学、学会,而且要会学、终身学,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中学体育教学过程的引导者,体育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无疑是相当重要的。但为数不少的体育教师自身水平有待提高,无法适应当前課程改革的形势,专业素养亟需提升。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在20世纪80年代就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提出并被重视,90年代才在我国提出,是体育教师主动积极地参与多种多样的学习进修来提高专业知识、技能与专业精神,增强教学能力,发挥体育教育功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因此,如何促进中学体育教师专业成长成为体育教学改革中的核心问题。

1中学体育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教育理念比较陈旧

过去,体育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内容上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为主要形式,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填鸭式”的。近10多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体育课程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无论从教师观、学生观还是质量观来说,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由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由过去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有独立人格的“学习的主体”;教学质量从过去的“以分数为绝对标准”转变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标准”。但是,很多教师仍然习惯于多少年来的传统理念,安于现状,懒于转变。

1.2教师敬业精神不够

很多体育老师害怕付出,喜欢用“马马虎虎、应付了事”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对学生的态度也存在问题,特别是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体育“差生”,这使得体育教学中的“以人为本”成为空谈,学校体育教学目标自然无法实现。

1.3教师教学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实需要

近年来,由于各地中学普遍实施了绩效工资,中学体育教师的工资待遇大幅提升,这也让教师包括体育教师成了热门职业,职业门槛儿不断提高,对学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很大提高。但学历层次高低与教学质量好坏并非成正比,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的教育学原理都未能加以运用,对教学过程的把控能力与实际需要悬殊很大。尤其是教研能力与当前中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不相适应,严重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1.4教师的社会认同度偏低

体育教师作为副科教师,长期以来在学校环境中处于弱势群体行列,校长、家长甚至学生的眼里只有主科老师,使得体育教师的社会认同度偏低,在这种长期“受歧视”环境中逐渐丧失了自主意识,造成教学质量下降。

2影响中学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

2.1主观因素

体育教师自身的原因是影响他们专业成长的根源性因素,这种内在的因素如果得不到解决,即使外部条件再好也是事倍功半的。事实上,部分体育老师并非没有意识到自身在专业成长道路上存在的问题,相反,他们通过参加在职培训,非常清楚这些问题,只是由于惰性,无法从自身观念上进行彻底的改变,进行自我提高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2.2客观因素

体育教师自身以外的原因都可以归结为客观因素,我们可以将这些客观因素比喻为体育教师成长的土壤,但这片本应肥沃的土壤却十分贫瘠。

首先,国家和社会对体育教育给予的重视程度严重不够,这无论对学校管理者还是体育教师的积极性都是一种打击。

其次,学校方面没有给予体育教师应有的重视,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不提任何要求,很多校领导只求体育课不出意外伤害事故就足够了。校方对体育的这种低要求让体育教师对自身能力和工作实绩提升的积极性受到重创,觉得自己和自己的工作是可有可无的。

再次,家长对体育的打压也扼杀体育教师的工作动机。由于升学的压力居高不下,家长万般无奈之下,只有选择让孩子放弃体育锻炼,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升学考试科目。

3完善中学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

3.1政府加大对学校体育的政策扶持,增加经费投入,为教师专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首先,完善政策法规,为推进教师专业化提供制度保障。

邓小平同志说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体育教师专业成长问题,就应当从制度着手,否则只能应一时之急,解决一所学校、一名教师的问题。与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相对应的政策法规应该包括教师教育在内的各种政策法规制度。

其次,要增加体育教育经费投入,并建立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

经费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特别是基础比较薄弱的广大农村地区。但从2012年起,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实现占GDP的4%,就是大约2万亿元。面对这笔巨额资金,如何保证将其使用在刀刃上是个重要问题。当前,教育经费还比较缺乏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造成体育教育一边缺钱、一边乱花钱,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今后要加强经费的监督与约束机制,建立财务审计监察“三管齐下”的保障体系。

3.2推进体育教师教育创新和改革,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质量和效益

3.2.1不断深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学体育师资的摇篮,多年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不断进行着改革,但改革力度不是很大,不能完全满足当前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需要,尤其是课程改革还需要不断深化。一方面,需要优化课程设置,改革课程体系,合理配置人才能力结构,在增加选修课的基础上,充实理论、调整技术课、加强实践课。

3.2.2建立教师教育学院,提高未来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当前,很多高校陆续建立教师教育学院,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适应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是一个以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集教学、研究、管理为一身的专业性教师教育机构,该专业机构的建立对提高未来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3立足实际,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

3.3.1学校要确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全面发展同步推进的办学理念

理念是学校办学的根本。这种理念即使能跟上形势,但如果不注重对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也是无法最终实现的。因此,作为体育教师的上级部门,确立将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全面发展同步推进的办学理念是非常重要的。

3.3.2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在职培训

师资的在职培训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对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高体育教育质量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在职培训制度,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培训,努力提高教师专业成长。

3.4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

很多教师,尤其是有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总是觉得自己教了这么多年的体育课,已经是经验老道的好手了,觉得自己根本不用再学习。事实上,一名体育教师水平的高低不在于教了多少年,而在于用心教了多少年。因此,教师自身的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是促进中学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面。

3.4.1体育教师要树立高远的教育理想和科学的教育理念

体育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学习新知,及时掌握新的教育理念,否则就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在这个处于改革高潮的时期,教师加强自身教育思想和修养是尤其重要的。

3.4.2体育教师要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

篇5:中学体育教师总结

自任现职以来,一直在风吹日晒的体育教学这个工作岗位上,转瞬过了8年,作为一名年轻老师,需要经常对自身进行不断的审察与总结,以促进自我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我时刻不忘教师应有的形象,讲政治、顾大局、守法纪、钻业务、思进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提高政治素质,严守师德规范

无论何时何地,我对政治学习一刻也未放松,积极参与各种思想教育活动,深入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政方略、教育法规、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文件,通过政治学习,思想素质不断提高,心灵环保不断加强,无任何违法乱纪行为,无论何时何地都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清醒的政治头脑,正确的政治观点,在思想上言行上和党中央保持着高度的一致,紧跟党的路线,坚守在教书育人岗位上。

对教师职业道德我牢记在心,并严格用其规范自己的言行,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在学科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牢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服务宗旨,无任何排挤、歧视、讥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始终把培养现代化的新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二、加强业务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注意课的导入。我在导入课堂时,无论从场地的布置、学生的队列队形、学生活动的队形、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手段的形式等方面,都根据不同的类型的课时内容,因地制宜的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激情、新颖的外界条件。例如:有时的场地采取的是多方位或者圆形等不同常规的设计,给学生一种好奇、新颖的感觉。热身活动时,通过教师的的引导,师生一起一会自由练习,一会小组结伴练习等。这种组织方式既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了学生的练习激情,达到热身的效果,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顺利进入运动技能状态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为培养自己多种兴趣爱好,查阅资料,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真正做到教学互长,并贯彻“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精神,使自己不落后于时代。

在带田径训练队中,通过书籍杂志和互联网获取先进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加强自身的技能素养,为科学的训练打好坚实的基础。在训练中,不千篇一律要求全部的学生,区别对待每一名队员,根据队员的肌肉类型,寻找适合不同队员的训练手段。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队员的训练体系。在实践中,学生的成绩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我的体育教学中,首先,重视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运用这个规律可以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并健康的成长。其次,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人的认知规律的培养。这样,可以使学生尽快的学好技术,形成技能,使体育教师真正实现精讲多练,为体育教学研究科学的教

学方法和组织方法奠定基础。最后,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体育教材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的精神等。这三点的有机结合会使体育教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任教于七、八年级,在开学初我重点抓了广播操,因为七年级的新生学生对广播操有些陌生,如不及时抓紧学习,那么在全校大课间的时候做操的质量差,跟不上节奏。通过我的努力在半个月的时间里七年级的广播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之后,又在全校推广了一套校园健美操,丰富了学校的大课间。

我们三位老师在余组长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将学校的“两操一课”开展的丰富多彩,在学校迎接市级领导检查的时候深受好评。今年东湖开发区运动会开幕式上,我组织排练的“新太极”团体操,获得特色展示一等奖,得到区领导的一致好评,还被区教育局选送,代表我区去参加武汉市运动会的开幕式。

在工作之余,不忘自己的提高,论文《探析体育教育训练学发展的现状和建议》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体育公开课获得区课内比教学的一等奖、体育论文、教学设计都获得省级二等奖、市级一等奖。本人为兼职心理健康老师,在东湖开发区第一届心理健康课教学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篇6: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总结

一、促进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也就是说,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及态度予以肯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是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和集体主义感的一种手段,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之一。例如,队列练习中立正要求脚跟并拢,脚尖分开,两手五指并拢贴于裤缝。由于低年级儿童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立正时很可能不符合要求。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并不一定要直接批评本人,如果采取表扬旁边一个动作正确的学生的方法,一般会引导动作不正确的学生自觉地纠正错误动作。

二、目标适当,区别对待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时要充分考虑教材的特点、难易程度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不同的期望目标,使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堂课内均能各尽其能,各取所需,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体验到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心情。此时,应在表扬的同时对学生提出“更上一层楼”的要求,以促使他们去追求新的目标,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好体育的情感,引导他们养成积极锻炼的习惯。而那些不求实际、缺乏针对性的教学要求,不但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还会让学生产生失望、消极的情绪,导致学生心情压抑、一蹶不振、厌学、躲避等不良行为,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练习要求必须适当,这种通过自身努力达到目标的激励方法,才能切实产生明显的效果。

三、正面鼓励,形成良好的体育气氛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应正面诱导,多加鼓励,耐心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如“跳山羊”练习,小学生胆子小,从不敢跳到克服心理障碍第一次独立完成练习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进一步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改变他们喜欢与其他同学比较的习惯,将自己现在的成绩与过去的成绩进行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运动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另外,教师要从关心、爱护学生的立场出发,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倾向。要在教学中创造一种相互关心、相互鼓励、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良好风气。使那些有自卑心理的同学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感到同学的支持、教师的信任、集体的温暖和活动的有趣,从而增加他们战胜挫折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四、严格要求是正面教育的根本

教师的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优秀教师在工作上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成绩,是因为他们有着对祖国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对学生无限的爱护和亲切的关怀,能不断向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求严格是爱的具体体现,严要严得合理、严得恰如其分。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尺度掌握不好,不但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反而会有不良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好的学生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老师恰如其分的评价与鼓励;差生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老师的挖苦和冷遇。教师对较差学生严格要求,其目的是让其通过努力,奋力赶上其他同学;对普通生严格要求,其目的是让其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教师应实事求是地肯定正确的一面,该表扬的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对过失的批评要适度,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其补缺改过的动机。只有这样才能以情感人,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教学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篇7:中学体育教师个人计划

1、选拔体育特长生,充实竞技队伍

根据县各中学情况,体育特长生生源依然短缺,在下阶段体育处全体人员将投入到优秀运动员选拔中,多方联系了解周边各县运动员情况,进行招生,体育统招生、单招专业测试将在5月中旬进行。

2、备战省市各项竞技比赛

邢台市中学生运动会将于4月底举行,各竞技队教练根据运动员所报项目进行有针对性强化训练,保证我校今年能够在市运会再创辉煌,同时各队已在备战在5月份河北省青少年锦标赛。

3、积极督促高三运动员文化课学习

高三运动员专业测试已经结束,下阶段各运动员进入文化课高考筹备,根据教练员以往整理运动员文化课考试成绩,本届运动员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运动员在高考中能够达到专业文化双上线,体育处主任要求高三年级教练员多与班主任了解其在班学习情况,时常进班了解督促运动员文化课学习。

4、配合县教文广新局做好中考体育测试工作

为提高全县中学生身体素质,我县自20xx年开始将体育测试分加入到中考总分中,测试于每年五月在我校举行,由县教文广新局与我校体育处教师担任测试员,这也是中学生对我校的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公平对待每个学生,及时公开成绩,使测试透明化,使社会认可我们的工作。在今年我们仍然会严格要求各工作人员,保证测试工作圆满结束。

5、谋划暑期夏令营

篇8:中学体育教师工作压力研究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师,工作压力

一、前言

压力本质上不是坏大东西,但压力过大或者说是不能很好的处理压力就会给生活、学习与工作带来不便。本文研究中体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面临的工作压力状况,分析其压力源并为之提出针对性对策。为有效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并帮组体育教师能够积极应对压力提供一些支持。

二、中学体育教师压力来源

2.1场地器材因素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物质条件。在很多的中学其体育场地设施极不完善,部分学校的体育器材设施过于陈旧,维修与更新力度不够。与中央七号文件《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指导精神不相符合。在很多的学校在现状是体育场地与器材设施的缺口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很难满足广大师生的教学和学习锻炼的需求。

2.2工资薪酬因素

待遇能够反映出职业的社会地位及社会认同,同时物质奖励也是对教师工作成绩最为直接的激励,如果待遇过低就会导致一些老师无法理性对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工作起来就毫无成就感,最终导致职业压力。与此同时,人们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的偏见还没完全改变,使得体育课的地位不如其他文化课,体育教师的地位不如其他文化课程老师,从而导致了体育教师与文化教师之间的“不平等”对待。几乎所有学校的体育教师与其它科目的教师都存在着一种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而且,其它科目教师经常会有早晚自习, 可是在很多学校体育教师是没有的,我们知道在很多学校教师负责早晚自习是有补贴的,这就更加加剧了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差距。

2.3学校重视程度及晋升因素

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只注重高考,对于学生参与与文化学习的活动是不支持甚至是反对的。体育作为非考试内容, 自然在一些学校和老师的眼里是无关紧要的,一些学校甚至更改教学计划,缩减体育教学课时,使得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用于上主科,或是用来开会、排练节目等。学生每天的活动得不到保证,这样也就影响了体育教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影响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和教学地位以及在学校的晋升机会。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质的原因,也有学校自身的原因。

三、工作压力产生的危害

3.1影响教师自身及家庭

体育教师工作压力首先对教师本身产生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生理、心理和行为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无形中构成一种恶性循环,导致体育教师身体不适、生理疾病增多、损害身心健康。所造成的典型症状有易怒,其行为表现为:“常常为一点小事对家人发火”在精神状态上容易出现:失眠、睡眠障碍、疲劳、没有归属感。

3.2影响教学

体育教师的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体育教学和健康教育工作。体育教师工作压力对教学的不利影响包括缺勤率上升, 行为下降。另外还会出现教学效率降低、师生关系淡漠、工作投入和参与少、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没有耐心、课堂教学情绪易失控等消极行为。

3.3影响社会

教师工作压力的消极影响还会阻碍学校各项组织的运转效率与效果, 进而导致学生品质下降, 最终可能会触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包括道德水平的下降, 危害社会行为的增加等等。

四、小结与建议

4.1小结

中学体育教师工作压力普遍存在。体育教师应当得到社会的认可,体育教师应再接再厉,更好的推动体育教学与发展,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有效进行、贯彻全民健身计划、实现终身体育的目的。

4.2建议

4.2.1体育教师进行自身调节

体育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状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减压,作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从而缓解工作压力;不仅要有深厚的体育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多方面的文化素养,以充实体育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应积极培养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良好的情感交流,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帮助教师树立自己的威信,而且能指导学生健康地成长,还要兼顾家庭与事业。

4.2.2学校调节

学校对教师开展心理咨询工作,进行心理健康检测,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也要多给予帮助、疏导;加强落实各项教学法规,学校有关领导应采取有效措施完善体育教师薪酬福利政策,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地位;学校应考虑到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同时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与心理环境。

4.2.3社会调节

教育部门不断提高体育工作的社会认可程度,加大人们对体育价值的认识程度,加大社会对体育教师工作的信任,使体育教师具有高度的自尊感,职业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教育行政部门应从根本上改变体育教育评价体系,引导人们对体育课及其教师形成合理的期望,从而积极的投入体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朱美娟.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压力源调查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6

篇9:中学体育教师职业韧性浅析

关于韧性的内涵界定,目前学界说法不一,但无论从哪个视角去描述韧性的所指,都意味着生命个体面对挫折、威胁、厄运、悲剧等所迸发的超级顽强的心理“反弹能力”与恢复能力。职业韧性是韧性理论研究的延伸与拓展,目前它已经成为职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探讨热点。职业韧性通常被理解为个体对于不理想的职业环境所表现出的适应能力、应对能力和坚持能力等。

中学体育教师职业韧性的内涵大体包括:顽强的意志品质、问题解决能力、情绪调适能力、抗压耐挫能力、职业适应能力、自我提升能力以及良好平和的职业心态等等。韧性理论认为,个体战胜逆境的过程即不利因素对个体施加不良作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只有具备了积极的阳光心态和舒展自如的调节能力,才能充分调动自身深层的能动力量,战胜困难并避免非理性行为的产生,从而坚持不懈地朝着目标前进,开发自我、淬炼自我、提高自我。从当前中学体育教师的实际情况来看,承受多维“压力源”的能力是中学体育教师职业韧性的核心表现,同时也是职业胜任力的现实要求。韧性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促使逆境施予个体的消极影响降到最小值,从而实现个体的积极适应和成长最大化,相应地通过有针对性的干预体系来帮助人们达到发挥优势力量和消除行为障碍的目的。

二、中学体育教师职业韧性的行为特征

中学体育教师职业韧性行为的典型特征,大体可以涵盖积极适应教学环境与坚持学习、自我充实两个方面,具体可以提炼出职业韧性的多个行为特征,包括对所从事职业的不衰热忱,追求卓越的进取意识,面对压力的从容态度,善待他人、锲而不舍和严以律己等等。

从上述行为表征来看,教师角色赋予教师的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学而不厌的专业品格以及愈挫愈勇的斗士风范在中学体育教师身上大大削弱了。诚然,其职业韧性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个性化教育、人文教育、赏识教育、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等教育理念以及家长对于教师过高的期望值,使得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体育教师不得不重新思考新的教学教法,在此背景下,体育教师面临空前的困惑和严峻的挑战。第二,工作量负荷较大。体育教师额定的教学、训练、比赛任务,加之晋职晋级压力、定岗定编制度、绩效工资考核等都给中学体育教师带来一定的情绪躁动和心理顾忌。第三,专业特点所致。首先,由于历史文化的惯性力量,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其社会认同度偏低,导致部分体育老师在学校里蒙受歧视。其次,某些中学的体育教师在工作量上还存在折扣现象,加剧了体育教师产生同工不同酬的仇视心理;第三,体育教师所从事的教学活动具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双重性特点,其教学场地多在户外,空间广阔,常年的风吹日晒给中学体育教师带来极大的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同时体育作为难与语、数、外并驾齐驱的非主干学科的边缘地位,也带来了教师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

三、中学体育教师职业韧性的培养策略

(一)教师管理策略

1. 主观方面,加强自我保护管理。职业韧性的实质是一种应激心理反应,所以应该聚焦于教师自身的力量,突出教师的自我保护与个人应对能力,包括塑造积极乐观的完美人格,树立崇高美好的职业情操,建立批评反思的自省习惯,学会悦纳他人,构建融洽旳人际关系网络,从而适应学校的工作环境,减少工作中的人为阻碍,既在心理上满足个体被尊重的需要,又在集体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援与帮助,从而在情感抚慰中寻求到切实的职业归属感。同时,教师本人必须树立高远的职业目标,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职业目标是教师工作动机的内驱力,能够提高职业认同水平,形成正确的角色价值观。终身学习意识能够促使教师形成自身职业理想,增强自我效能感,这一过程也是教师职业韧性的形成过程。

2. 客观方面,加强危险因素管理。危险因素是指可能对个体产生负面影响的多种因素,如工作压力、领导评判、社会定位、疾病伤痛、生活水平低下等等。危险因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中学体育教师应该正确评估危险因素可能给自己带来的危害,同时调动自身的保护因素去成功应对。个体在此磨砺过程中所形成的良好应对经验,以后在遇到类似的危险因素时能够举一反三,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免疫性。当它成为一种稳定的内在能力时,再次遭遇心理瓦解也会不气馁、不沉沦、不颓废。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在面对不良工作情境时,首先应该坚信自己,通过自我对话、自我激励等方式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进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战胜不良工作情境带来的危害。

(二)学校管理策略

1. 软性策略。首先,学校力争营造和谐愉悦的生态环境,促进教师信任感和教师效能感的形成。学校组织氛围对教师的职业韧性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譬如,通过教师团队建设,增强集体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规避教师对学校滋生抵触情绪,令教师本人在群体文化中感知心灵慰藉与人文关怀,激活他们的奋发情愫、感戴之心、奉献精神、幸福体验等等。其次,以人为本,重视开发体育教师的人力资源。建议学校管理者理解体育教师工作的特殊性,适当给予精神支撑或物质激励。譬如,对于体育教学中经常出现的意外事故,学校管理部门应当做到未雨绸缪,宏观控制发生频次,依据人性化的风险防范细则,保障教师的身体安全,契合教师的心理预期,提高教师对学校的满意度。第三,学校应鼓励体育教师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业务进修,为其提供一定的职业发展空间,令教师拥有乐观的职业期待,而不萌生职业高原现象。按照心理资本这一概念,即心理资本是一种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具有长久性、唯一性、可积累性、相互连通性和可更新性等特点的优势竞争资源。以上策略协同形成一种柔性运行机制,会提升体育教师的心理资本,合力支配着体育教师的行为动机和工作态度。

2. 硬性策略。第一,岗前培训制。目前我国体育教师教育中,虽然心理素质教育零散地交叉着职业韧性的相关内容,但是大多缺乏主题整合,并且往往处于次要地位。倘若学校把职业韧性纳入体育教师的岗前教育课程,可以令教师明晰自己的心理劣势,下意识地克服心理“短板”,对其职业韧性的形成会起到奠基作用。为了使在职员工所学的知识与岗位工作相一致,务必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注重实用性、操作性和实践性。第二,教师导师制。“青年教师导师制”是指通过遴选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对教龄较短的青年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指导。在青年教师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应明确两方的责任与义务,切实落实相关的奖惩规定与考核要求。第三,继续教育制。亟需深化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改革,教育管理部门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继续教育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模块、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等,从提高体育教师素质的角度制定严格的达标计划,认真审查相关培训机构的资质并全程跟踪其执行情况,把继续教育真正纳入体育教师的考核内容。第四,民主管理制。合理、透明的学校管理制度能够保障教师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从而间接影响体育教师的职业韧性水平。反之,任人唯亲、独断专行、恶性竞争、帮派作风、暗箱操作等不良习气都会使教师对学校组织失去认可度,心理上的疏离势必带来工作中责任心的丧失与自我放纵。

篇10:中学体育教师人格魅力探究

庞兵武1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郑州 450003)

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当今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对中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教师应从锻造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入手。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努力扩展专业知识和提高业务水平,真切关爱、尊重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求促进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使其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关键词:中学体育;体育教师;人格魅力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体育工作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的工作质量。人们称誉体育教师是培养体魄健壮的建设者与保卫者的园丁。

1.人格魅力的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对“魅力”的解释为:“很能吸引人的力量”。魅力是自身非权利影响力,是一个人的人格、人品、学识、兴趣、才能、情感、意志、体力等素养的综合。人格魅力就是一个人在能力、气质、性格等人格特征方面所具有的吸引力。是个体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即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它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第二,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第三,个性自我调节。如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2.体育教师应具备的人格魅力

2.1 纯洁的道德品质与敬业态度

学高为师,身正是范。社会上功利主义的泛滥也波及到学校中来,使师生关系发生了某种变异,越是在这种趋势下越能显现一个教师的自持力,来守护人生境界的纯洁,抵御物质世界的种种诱惑,要抱有宏大的襟怀,洒脱自如地面对不正之风的干扰。而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事业的敬重和忠诚态度正是基于这种豪迈的理想而升华起来的,他们把自己的体育教学工作看作是自己的生命价值的支点,在敬业中感受人生无边的幸福,这种充实和满足驱使他们去追求更深刻、更持久、更热烈的心力和体力的付出。

2.2 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鼓舞力

若想成被学生所尊重的教师,得要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并且尊重学生的人格,课堂上是师生关系,课后是朋友,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时时处处影响着学生。体育教师应将自身与教学手段融为一体,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召、影响学生,让学生表现在心理上对老师的崇拜感,信任感和依赖感,在内心默认教师是他们的主心骨。教师的目光、手势、点头、微笑这些教学中的非语言都会成为无声的命令,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教师的行为举止,作者简介:庞兵武,(1985-),男,河南平顶山人,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警体部助教,硕士。

言谈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受学生崇拜的教师具有很大的鼓舞力。当学生在锻炼过程中遇到困难时,需要勇气和毅力,体育教师循循诱导、帮助和鼓励,就会使学生充满必胜的信念,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同时学生的成功将激励他克服新的困难,在这不断的循环往复中,形成学生坚强的意志毅力和品质。所以教师人格魅力的鼓舞作用是学生获取成功的外部推动力。

2.3 坚强的意志品质

人的生命旅程难免会遇到厄运挫折及至磨难,能否泰然正视,从容化解,固然需要人生的勇气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有坚强的意志。在运动中顽强拼搏的历练,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的滋养下,体育教师往往具有忍辱负重,突破困境的坚韧意志,可以轻松面对教育生涯的万千挑战和考验。

2.4 乐观的人生态度

体育老师群体拥有激情奔放、豁达大度、昂扬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平易亲和、风趣幽默、机智善断的性格。在生活中,不斤斤计较于个人之长短;在事业上,不痴痴执着于一时之得失,即使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时也会付之一笑,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为学生服务的行动中去,以教育事业的成功作为对自己最好的补偿、慰藉。如是,他们才是太阳底下最堂堂正正的人。

3.中学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

中学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在体育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原因是中学生正处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和过渡的时期。根据“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原则,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积极的、主动的、富有成效的教育工作。体育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3.1 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有教育家认为: 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及他们对每一事物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是一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人格的表现、言行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同其他教师一样,体育教师的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同样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体育教师人格的表现、言行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耳濡目染的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表现出来的对待学生的态度(如语言、口气、手势等)是正直、诚实、有礼貌,还是生硬、虚伪、粗暴等,都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其作用直接体现在实际教学效果中。久而久之,教师对待他人的态度及方式会在学生的身上起着无形的作用,影响学生性格的塑造。

3.2 对学生体育学习有吸引作用

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证明了教师的期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期望、注意、关心等都属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体育教师要在人格上征服学生,赢得

学生的认可和敬重,然后学生才会对你所传授的知识道理心悦诚服。这实际上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喜欢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只有学生喜欢教师,才能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而体育教师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其标准的示范动作,有着生动的影响力。他(她)的一言一行时刻感染着学生,激起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3.3 对学生的情感具有陶冶作用

体育教师超越狭隘功利的无私纯洁之爱,使学生在运动中产生饱满积极的情绪体验,获得一种澄清明朗的美好心境,使烦闷、消极、悲观、颓唐得以消除。最终使学生对体育教师强大的向心力和深厚的归属感迁移为热爱体育、热爱生活、追求身心和谐、建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的心理基础。而且更进一步将体育教师这种情感立场上升为自己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从而确立相应的关爱他人和尊重他人的情感立场。

3.4 对学生的意志具有强化作用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体育教学大多数在室外进行,风吹雨打,寒冬酷暑造就了体育教师坚强的意志,这不仅可以帮助教师面对繁琐的工作不退缩,而且能使教师理智地保持对学生的耐心,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树立了良好意志品质的榜样。

4.体育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

4.1 锻造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德。

高尚的道德情操、思想品格和社会责任感,是教师人格构成的重要内核,也是教师最能够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力量。实质上教育过程自始至终是一个人与人相互影响的过程,为了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就必须致力于锻造自身的高尚品格与道德情操。教师应当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将自己的生命融于人类和民族的发展进程,磨练意志,抗拒诱惑,不因现实社会中存在着的某些阴暗面和不平事而放弃自己的理想与信念,怀疑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身边每一件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学生心灵的震撼,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4.2 丰富教师文化底蕴,强化教师人格根基

学校要为教师创造条件,让体育教师不但要熟悉本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掌握系统化、控制化、信息化知识等多种技能,能熟练地驾驭优化的教学手段,能灵活综合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快速高效地学习。同时还要让体育教师清楚地意识到,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是最终站不住脚的,谁不及时充电,不继续参加学习,不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就会被淘汰。

4.3 加强自己的专业基本功,提高教学水平

4.3.1 要有准确的示范动作

教师通过自己的示范动作,可以使学生直接感知所要学习和掌握动作的表象,也能让学生从教师的示范动作中感觉动作的优美与难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在心

理上产生美的追求和向往。

4.3.2 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合格的体育教师不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且还是“塑造人类健美的建筑师”。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具有全面发展的体能,具备良好的力量、速度、灵敏、柔韧、耐力素质,具备走、跑、跳、投、攀、登、爬、越等基本的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必须具有健康的生理体质和旺盛的精力,具有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因此,体育教师良好的身体素质,对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有积极的诱导作用。

4.3.3 要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

户外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让学生进行练习活动的,学校一般采用班级授课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分组教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参与活动的人数多,场地分散,教师要管理好学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首先教师应根据场地、器材、学生人数、学生水平等具体情况分组,再合理地安排场地,保证学生的练习密度。对有危险的项目,要保证学生练习时的安全。

4.3.4 要正确使用好指令和口令

口令和指令用得正确与恰当是一节课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必须要以最简明的语言和命令来表达教学要求,传达教学信息。下达口令或指令时应做到果断自如,声音洪亮,有节奏,有感召力和感染力,对动作好的学生要大胆使用鼓励的语言。

4.4 开展多种教师实践活动,促进体育教师的人格升华

教师的高尚人格,不仅应当反映在内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应当体现在外在言谈举止上。因此,要求教师要自觉加强各方面的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师人格,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面向 21 世纪的新型教师。

参考文献:

[1]楚继军。体育教师的感召力[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鲍源林。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十大素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

[3]邱 灿。浅谈体育老师的能力结构[J]科技信息,2007。28

[4]赵世杰。教师的人格魅力[OL]。宜宾县教育网

[5]李阳。论体育教师人格品质的塑造[N]。体育文化导刊,2003。6

上一篇:《想到位做到位》读后感下一篇:浅析员工福利的多样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