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插图在语文教学中锦上添花

2024-04-10

让插图在语文教学中锦上添花(精选6篇)

篇1:让插图在语文教学中锦上添花

让插图在语文教学中锦上添花

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

颜丽菲

2010年2月10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课文插图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又对文章进行着重要的补充和诠释。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利用,巧作安排,充分发挥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充分发挥插图,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色彩亮丽的插图比文本内容更能吸引学生。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往往对具体可感的彩图兴致勃勃。教师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利用课文插图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燃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还可以使他们获得课文的相关信息,激发他们的学习的灵感,激活他们的思维。《“红领巾”真好》一课,在学习课文之前,我先出示插图,让学生进行观察:图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鸟儿?它们在做什么?为什么鸟儿们那么快乐?鸟儿们为什么都围着那几位少先队员?它们叽叽喳喳地可能在说些什么?让学生在质疑中迅速缩短了与文本的距离,对文本产生了学习热情。读完文章学生通过再次观察插图,从鸟儿和少先队员们的神态中体会到鸟儿与孩子们之间的和谐友好,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深刻了。

二、充分发挥插图,帮助理解感悟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其中理解能力是核心。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以词句教学为重点,只有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词语,特别是意义比较深刻或抽象的词语,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作用,才能使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和中心。有的词语如果靠下定义或就词理解,往往违背了学生的认识规律。而低段课文中有些词语对刚入学不久的低年级学生是不容易讲清楚的。他们对概念的掌握常需要直观形象事物来帮助,插图正是把各种事物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孩子的一种载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插图的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图,积极思考,理解词语。这样的插图运用,既能达到理解词,发展语言的目的,又激发了学生学词的兴趣。如《小蝌蚪找妈妈》一文,“追上去”和“迎上去”二词,学生不好理解,“追”和“迎”这两个带有方向性的动词,通过看画就容易了。在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小蝌蚪朝一个方向游去,后面的说在“追”前面的;两条鲤鱼朝着蝌蚪面对面地游过来,就叫“迎”。这样对图讲解,学生就非常容易接受了。

古诗言简意赅,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在理解上均有一定的难度。低年级的古诗不要求解释诗意,只是强调了诵读背诵。这时,我们充分地利用插图,学生能更快地感知。如《锄禾》中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前半句,解释时应是“日当午锄禾”。学生很难理解,但是只要你借助了插图:“炎热的阳光下,农民伯伯正在锄草松土,汗水一滴滴地流下来,流进了禾苗下的泥土里。”这样就形象直观多,从而学生能体会到农民伯伯种田的辛苦,懂得平时应爱惜粮食。这样,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图,有助于全文内容的理解。

在低年级,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有些句子孩子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老师翻来覆去地讲,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含糊。如果我们适当地运用插图,让学生通过图示理解句子的内容就很形象生动了,学生也会记得特别牢。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中“小鸡画竹子、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的句子,对于这种拟人化的句子孩子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我们可以出示图画,让学生分别找到“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再相对应的找出似“竹子、梅花、枫叶、月牙”的脚印让学生连一连。这时,句子的意思便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不仅形象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浓。

结合插图理解课文是课文插图最明显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地理解字、词、句的意思。

三、充分发挥插图,提高朗读体验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提高语感的主要方法。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单幅或多幅的插图,这些插图往往是结合教学重点而设计的。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的景物、场面、人物的神态、动作等,展开想象,体会文中词句所描绘的意境,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说,插图是提升学生朗读水平的阶梯,在朗读训练中,我们应该好好地利用插图。如《纸船和风筝》中“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我先引导学生观察小熊笑得裂开了嘴,眯着眼睛的神态和手舞足蹈的动作,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小熊的心情后再进行朗读训练,学生读出了小熊的心情,也读出了小熊的神态。

又如《我要的是葫芦》中;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菜好呢!”为了让学生理解中葫芦人的心情,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中那个手上拿着书,脸却朝向葫芦,两眼十分专注地盯着葫芦,抿着嘴笑眯眯的种葫芦的人,一幅十分陶醉的摸样立刻鲜明的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朗读情感自然而然依附在孩子们的心里了。

四、充分发挥插图,开辟想象空间

在人的各种能力中,创造力是最伟大的,想象力是最神奇的,而想象是创造的基础。形象生动的课文插图,具有情节浓缩型的特点。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以拓展儿童的想象。”有限的画面,更容易引人想象。如:在教学《窗前的气球》一课时,我以“快下课了,老师走进教室告诉大家:科利亚得了传染病住在医院,不能来上课了。”为开头,利用插图上病房窗外的红气球引导学生积极地展开想象:在学校的教室里可能发生什么事,大家围绕着如何给科利亚送去关心与问候是怎样展开讨论的。在学生的想象中,不仅进行了说话训练,更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同学们对科利亚的关心,文本内容得到了丰富,课文的主旨有了更加深刻的体现。

五、充分发挥插图,进行说话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儿童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说话能力,低年级课本中色彩鲜艳、引人入胜的一幅幅插图为我们进行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训练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要是把图画带进教室就是哑子也要说话了。”在教学中,我们可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如《一分钟》中的第一幅插图:元元挥着手追向开走的公共汽车。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上学就要迟到的元元眼看着开走的公共汽车是怎样追赶的?观察元元的动作,他可能怎么喊?汽车走了,赶不上车子的元元心里会怎么想?通过这样的练习,训练低年级孩子通过看图把话说具体。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而且使学生很好的掌握了课文内容。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插图,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习作能力的训练、渗透品德教育,让语文教学发挥更大更多的功能。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基本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运用直观手段获得的表象,可以使学生感到学习对象的清晰、鲜明、生动有趣、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容易巩固,所以也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低段语文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配有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图画,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有仅要备课文,也要备插图,要对文中插图进行仔细的观察,努力挖掘插图中隐含的语言训练因素,提高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

篇2:让插图在语文教学中锦上添花

教育科学 2011年第5期

插图教学策略是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认知规律、《建构主 义学习理论》《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开展研究的。《小学语文课 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课堂教学资源中,教材的地位 是毋庸置疑的,但作为教材的一部分——课文插图,却经常被一 些老师忽视。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 成部分,它是重要的教学资源。笔者在日常教学中依据学生的阅 读规律,运用“以图促读”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时效性,在一定 程度上实现了有效阅读。

一、为阅读铺路

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活动,其间需要必要的认识、心理上的支 持,而插图以其鲜明色彩、形象画面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不失为 有效的支持媒介。

1.以图识万物

阅读教学担负着发展儿童认识能力的任务,他们大多借助 图画认识了世界万物,可以说插图打开了儿童认识世界的一扇窗 口。植物王国的苍耳、爬山虎、银杏树;动物世界的小壁虎、灰 雀、珍珠鸟;海洋生物的海参、龙虾、章鱼、鲸;风景名胜庐 山、西湖、颐和园等,学生都能从图中找到它们最鲜明的形象。

2.以图知大意

《山行》《枫桥夜泊》两首古诗的插图将诗中所描绘的景 色直观地呈现于学生眼前,巧妙利用,进行疏通诗句自是事半功 倍。

(1《山行》中的杜牧,他悠然自得地背着双手,在欣赏 着山中的哪些景色,你能用几句话来说说吗?(2我们读读古诗,看看诗中有没有这些景色,假如有就 做一下标记。

(3 结 合 我 们 刚 刚 看 到 的 景 色 , 查 查 字 典 , 选 一 选 “径”“斜”在句子中的意思?(4结合插图,你能试着说说诗的意思吗? 上述的教学,借助色彩明丽的图画,整体把握了诗中所描写 的景色,又利用图片提供的生活情境完成了字义的选择,还凭借 插图基本上疏通了诗句意思,为深入理解古诗铺好了路子。

二、深化阅读

阅读课文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需要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玩 味体会,在不断对话中,走进作者,与作者情感相通,领悟文章 的思想内涵。插图的有效运用能帮助深读内化,促进提高。

1.以图促表达

课文中吸引学生的地方往往是课文插图,兴趣促使学生去观 察,观察后趁机引导学生去表达。《恐龙》一课,课文插图生动 形象、色彩鲜艳,显示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引导学生 仔细观察插图,认识恐龙,介绍恐龙,让插图“活起来”。学生 兴致勃勃,手指恐龙,图文结合,把课本上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 语言来介绍恐龙的特点。栩栩如生的插图打开了学生的心灵,学 生在自由地解读,自由地表达,用心和插图、文本对话,用心和 作者交流。

2.以图促想象 想象是阅读的助推器,阅读文字需要想象,观察插图离不开 想象。“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 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 幕。”这是《庐山的云雾》中,理解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的 重点句。教学时笔者这样以图促想象:大家读前两句,边读边想 象画面,然后请四个同学,分别板画“像是戴在山顶的白色绒 帽”“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的形象,学生把头脑中想 象的画面画下来。后两句,课文配有精美的插图,教师配以生动 的语

言:“云海、云雾弥漫整个的山谷像天边的大海;云雾遮挡 了山峰,像巨大的天幕。庐山的云雾美吗?还有哪些姿态?”这 样借用插图,通过想像、观察,获得生动的形象,学生自然悟情 入境,完全沉浸庐山美妙的云雾中了。

3.以图促朗读

在语文课本上,插图往往画出了课文中最感人、最摄人心 魄的一瞬间。教师可利用这些插图,配以生动语言的描述,创设 情境,使学生很轻松地进入情境,或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感 受人物美好的品质,让学生和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后,再指导朗 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第八次》中的布鲁斯王子七战 七败后看到蜘蛛织网的情景,深受感动,此时观察插图,引导学 生说说王子脸上的表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表情?再看看王子 的动作,并且一起像王子那样握紧左拳,想想此时的布鲁斯王子 又会想些什么?从而充分体会王子从失去信心到充满信心的心理 变化过程。此时再引导朗读,学生的读书声里分明体现着必胜的 信心。又如《孙中山破陋习》一课中孙中山的妈妈将孙中山推出 门外,为孙中山的姐姐缠足,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孙中山 的神情和动作,说说孙中山此时的心理感受,从而更好地体会孙 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势力斗争到底的精神和 志气。此时再指导朗读,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4.以图促背诵

积累背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教师在指 导学生背诵时还得注意方式、方法,让他们轻松地记忆美文佳 句,培养背诵的习惯。教师借助精彩的课文插图,来指导学生背 诵,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苏教版第六册《美丽的南沙 群岛》第三段,感悟南沙绚丽迷人的景色后,引导学生背诵。我 出示课文插图,以图促背,我指哪处景物,学生试背出描写这一 景物的句子。如:我指“天”,学生背出“天是一块蓝玉”,指 “海”,“海是一块翡翠”……因为是一句一句背的,学生没有 背诵上的障碍,兴致很浓,不会因为背不出整段而战战兢兢。几 个轮回下来,学生已经印象深刻了。教师点图中的景物,学生们 很轻松地背出课文中的句子,把课文与意象巧妙地联系起来。在 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只一会儿功夫,就有大半的学生能背诵了。

总之,课文中的插图与课文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小 学语文教学最直观、最简便的“教具”和“学具”。只要我们在 语文教学中时刻关注插图资源,让插图活“起”来,就必定能使 其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优质资源。

让插图“活”起来

篇3:让提问在教学中锦上添花

有一次在长途汽车上,听几个教师在考同事家的孩子数学运算.循着由浅入深、由易变难的顺序,一开始问的是一些常规运算,后来故意设置了障碍,甲问:“9减10等于几?”小孩子琢磨了半天,最后斗胆答道;“减不掉!”惹得大家哄堂大笑.乙换了种形式接着问:“3减4加2等于几?”或许是前一个问题的回答逗得众人大笑之故,小孩子感到有点莫名其妙,所以这次干脆缄口不答,故作充耳不闻状,不予理睬.只听丙开导式地问道:“3减4不够减,那差几个?”这下激发了小朋友的兴趣,认真地思考着,不时屈伸着手指.

上面三位教师的提问方式乍听很平常,仔细琢磨却别有一番道理.甲的问法如从知识水平层面讲属于超纲,小学生知识有限,无法回答;若从理解能力层面来看,也似乎意义不大,就是答对了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所以说这样的问法本身就没有考虑到被问者的实际情况,是一种自我意识式的提问.乙的问法有点技巧,首先数字不大,便于发现其中隐含因素,从而顺利解答,然而,考虑问题还是不应该只是站在自身的立场上而任意拔高被提问者的理解能力,这个问题对我们成年人来说非常简单,但是对小孩子来说,混合运算则显得十分复杂,甚至遥不可及,根本就没有这种数字敏感度,结果只能是冥思苦想后作罢,同时,提问者预设的目标也无法实现.个人认为丙的提问能够体现出技巧,这就是善于提问.只有两个数字,问题本身简洁明了,最具特色的是:在问之前,先说不够减,这实际上已经承认了问题本身的结果,关键是将疑问落实为差几个,可在前面的提示之下去思考.开题便将被提问者引入问题,而不是拒之问题之外,另外考虑到我们任何一种问法其主旨都在问差几个,既然这样,何不简明呢!诚然,这才是我们要的答案,这样的问法才有价值.首先提问者是站在被问者的角度;其次是问题具有启发性,不可能让你有突兀之感;再次,问题答案的设置要有意义,提问的目的应该是让人更清楚问题本身.换言之,明白事理,或是实现自己的预设,便于说理,绝对不是将人难住.

首先,毋庸置疑: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应该说,提问是为了讲解知识的需要,或者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自然无意刁难;另外,从整个课堂组织和气氛协调方面来看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我经常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况录像,或是前去聆听学习,我发现他们上课都是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这样的授课方式带来的教学效果是同学们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大家情绪高涨,精神状态十分饱满,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我想教学内容在师生互动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当然,看花容易绣花难,我们还需仔细地回味这些名师提问的技巧.他们很熟悉所教学生的情况,诸如成绩水平,阅读面,思维习惯等等,这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在这种情况下问题既结合了教材内容又考虑到了学生的特点,从而能够互动起来;倘若不切实际地提问,只会造成尴尬的局面.这里有个成功的范例:某次听一位教师讲《故都的秋》,开篇念完题目,很自然地问,秋能给我们怎样的感受?考虑到这是一所省示范高中,学生的阅读面较广,此问果然激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因为问题很开放,也很明白,所以大家你一句古诗我一句经典的名言,课堂气氛一下子便活跃了起来.

经过一番饶有兴致的发言后,很快转入第二个问题,题目中还有“故都”二字,也就是现在的北京,那作者何以要用“故都”呢?这有何用意?或者说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这一问后面有提示,便于学生思考,同时也有利于下面内容的展开.学生在浏览课文后,稍作思考,马上明白了,这是因为钟爱和眷念.接着第三个问题自然就出来了,故都的秋究竟具有怎样的特点?惹得作者如此眷念?这个问题并没有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转为更直接也较简单的一个问题,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这是对课文内容的解读,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考试说明上有此要求.可见,语文课的教学并非和考试无关,而是紧密相连.学生哗哗地翻书,拿着笔写写划划,一会就有了答案.在内容框架掌握后再来概括故都秋的特点,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最后,明确作者的自身感受,有种什么样的情感?如果说先前侧重理解层面的学习,那么这一问则是阅读鉴赏层面的深入解读.学生回答后,老师再作补充,简单地介绍了作者当时的处境和遭遇,所谓知人论世.另外这方面内容较有趣,在学生精力快不济时讲解恰到好处,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浓厚兴趣.

综观这节课,整体上令人感觉紧张活泼,必须不停地去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深入理解,逐层发掘作品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理解鉴赏、探究深化等教学目标均已得到贯彻落实,这些都依赖于问题的巧妙设置与精到的串联.

这节课的成功给我的启发不仅是战术层的,还有战略层的,即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应该有新的认识,绝对不是孤芳自赏式的讲解,眼里必须要有学生,心中也应该要有学生.教的是老师,学的是学生,所谓教学,疏忽了其中一个方面,那也是失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应当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该如何学.实际上,如何认识并落实课堂教学方式,这是思想意识问题,也只有这样想才有可能践之以行.

其次,设置问题本身要绝对讲究技巧.我们很多时候的提问是即兴的,思想的灵光闪现在刹那,这固然无可厚非,问题不能随意,得经过深思熟虑后再发问.那么,提问时具体该考虑那些因素呢?提问时应该考虑我的这个问题和所讲内容有无关系,关系有多大,这个问题的价值有多大,如果毫无意义还是不问的好,免得岔开了课堂教学进度,就是问题本身提出后学生的反响度也应该考虑在内.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不是反响越大就一定好,假若问题比较滑稽或是弱智,学生会起哄,反而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有个老师开始上叶圣陶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信口问道:“多收了多少?”学生对这个问题甭提有多兴奋,很多人阴阳怪调地附和,三五斗,声音还此起彼伏,像这样欠考虑的问题不提也罢.还有一个老师一开课很自然地喊起了一位同学,张口便问:“请你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所讲的主要内容.”明白人立马就能听出这样的提问不好,原因在于,这种复习回忆应面向全班同学,而不是哪一个同学的事,你现在只问一个同学,那其他的同学便无事可做,只有看热闹的份了,没有参与进来.如果换种方式提问,请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上节课所讲的内容,那效果自然好多了.既然是问题,就有难易之分.什么样的问题针对哪类学生,事先也得心里有个数.比方说这个问题有难度,你找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回答那不仅是浪费时间,还挫伤了这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些问题较典型,可找成绩中等的学生回答,这样便于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对于问题的言语表述一定要简洁明了,问题过长,不仅难记得住,也不清楚问题的重点,更不要说考虑的角度了,所以问题要足够明晰化,可尽量多使用短句、法国作家凡·儒勒就喜欢用短句,并且说得很清楚,长句子不是让人看,而是让人猜的.这多少会给我们一些启发.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重要的知识点或是复杂的问题,可以将一个大问题细化成几个小问题,彼此之间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循序渐进,启发诱导.比方说对于一篇文章的解读与把握,这个问题就很大,可以细化成:先问文段的内容,接着是结构,再到当中重要的文句理解,最后鉴赏表现手法等,这样既全面又深入.

再次,问题答案的预设也很重要.孟子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虽然,有不少教师注重临场发挥,讲求随机应变,这样固然可以多些激情与活力,不过既然问题本身要深思熟虑,提前预置,那么,答案自然也应事先心里有谱,不致由于学生的任意发挥而偏离了讲课的思路.这就是能放还能收,一个问题的提出仅供自由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固然可以发散思维,但是上课内容又怎能兼顾呢?也许你会说,事先若对答案有预设,万一到时学生不依着你的思路往下走,怎么办?这就要靠老师处理问题的能力了,不是常说老师是课堂的主导吗,这个时候就该起作用.大家一定还记得孟子的论辩艺术吧,总是将话题引入事先的圈子里,牢牢把握谈话的主动权.作为教师我们提出问题后,自然不会就此不管,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最初的回答加以适当的引导,导入预设的答案上,从而推动教学进程,另外,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必要时可作适当的补充和完善,进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篇4:让课本插图为历史教学锦上添花

一、摒弃主观臆想,正确认识历史

历史是过去的、不可重现的东西,要让学生直观形象地重新认识过去的东西,光靠文字叙述是不够的,课本上的插图恰恰能形象直观地再现历史。如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一课中的插图“钻孔石斧”、“鱼纹彩陶盆”、“骨耜”、“栽培稻谷遗存”等,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能够使学生对远古人类的生活有正确、直观的认识。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利用教材上的插图创设生动、形象的历史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科学、准确把握插图内涵的情况下,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对历史图片进行细腻描述,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讲述《张骞通西域》时,教师可以先请学生欣赏插图“张骞出使西域壁画”,然后生动描绘当时张骞出使西域的情况并提出问题: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历时多久?在途中他遇到了哪些困难?最后他的使命完成了吗?这样一来,教材上的文字符号就转换成了插图上的人物形象,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三、简单实用,导入新课

教师可利用插图精心设计新课导言,这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导入方式。比如在教学《秦帝国的兴亡》一课时,教师可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秦始皇图”:秦始皇头戴皇冠,身穿龙袍,左手执剑,右手指点江山,踌躇满志。然后导入新课:“对于秦始皇,同学们已经有了一些了解,那么,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他在中国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学习完本课,大家就会对他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这样,通过看、讲、问,就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教材的学习上来。

四、化难为易。突破要点

教师运用插图开展教学,可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洋务运动为何未能使近代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是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个教学重点,同时又是一大教学难点,教师利用插图“天津机器制造局”来讲解就可简化这一难点。从插图上可以看出,天津机器制造局总体上是中国封建传统宫殿式建筑,不过又加上了一些西洋式厂房和高大烟囱。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这一建筑的特点及其与洋务运动在本质上的相似点,即洋务派只不过是将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生产力的枝、芽嫁接到了封建主义腐朽制度的树干上,这样怎能真正实现“师夷长技以自强”呢?学生在这种形象类比的讲解中深刻认识到了洋务运动的本质所在。

五、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1.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教育学认为,学习迁移是指已经学得的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所产生的影响,其中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起促进作用的影响叫“正迁移”。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来培养学生的正迁移能力。以“彼得一世”这幅插图为例,教材内容虽已表明:彼得一世是俄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巩固了俄国的专制统治,使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强国,为其进一步对外扩张创造了条件。但这些表述显然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彼得一世,因此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识图、释图来实现知识的迁移。通过感知插图,学生加深了对彼得一世义无反顾、大刀阔斧的改革精神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教材中的插图为学生锻炼分析比较能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利用插图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事物的内在特征及事物间的本质区别。如在讲授《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一节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对比教材中的两幅扇形图,引导其得出美、德经济发展迅速,英、法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结论;然后再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两幅柱状图,引导其得出英、法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从而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3.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教材中的许多插图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比如插图“开国大典”艺术地记录了1949年10月1日激动人心的一瞬间,完美地再现了新中国诞生的庄严时刻。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此图,便会使其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之感,使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篇5:有效对话,让语文课锦上添花

对话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交际活动的根本方式。学校教育的教学少不了对话,教学对话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精神上的沟通,心灵上的碰撞。有效对话是指追求学生的发展和创造过程的对话教学,它注重学生在教学上的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于是课堂上师生间的“对话”逐渐多了起来。怎么才能做到“有效对话”呢?

一、深入文本解读,开启有效对话的大门

1.文本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也是师生共同活动的中介。课堂要达到有效对话,老师自己首先要走进文本。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要真切地触摸、感受作者的内心。而且老师还应该走出文本,不被文本限制住,而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把文本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审视。具备了这些条件,语文老师就有可能在作者(文本)和学生之间架设一座心灵之桥。教学《绒毛小熊》时,我除了细读教参等,还从文本入手,多次朗读文本,深入文本,发现每次都有新的发现。还精心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有关玩具的话题,因为有了这样的对话可以让学生对文本有了更充分的理解。从中感受到的是我们对文本专心研究、独立思考,才不至于对文本思想感情的理解发生错误或者说理解过于肤浅。

可见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静心读书、读出感受的过程,从中你提炼出你想要的有用的东西,才能谈得上“心灵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

2.关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阅读文本是一次有效的心灵对话,旨在让学生与文本之间发生交流、碰撞及共鸣,为接下来的师生交流、对话埋下伏笔。而教师应该给与学生充足的时间去阅读文本,让学生细细体味,把握感情。如果只限于课堂上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让学生读书是远远不够的。课前应该布置学生预习,并教给学生合适的预习方法,从而让他们的预习更显实效性,更加充分,对文本有一定的把握性。

二、在对话中激发兴趣,让精彩延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极的思维和良好的效率往往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之上。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保留一些使人兴奋的观念,让人感兴趣的话题,同时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它。在此,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

1.熟练教学环节,做好预设。想要在对话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对自己所设计的对话环节势必要非常熟悉,同时还应做好预设,积极引导。比如教学《美丽的武夷山》,学生自然是对武夷山有着极大的兴趣。通过幻灯片系列美景出示,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壮丽河山,紧接着抛出问题,如“如果你坐上这古朴的竹筏上,看着两岸的青山,心里会想些什么?”让学生自由谈谈自身的感受,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为什么游武夷山人们会有入诗入画的感觉?”做到有效对话,从而达到共鸣。有的同学会发问:什么是入诗入画?这时,课前做好预设才不至于慌忙。这时,可通过精美图片插入,加上教师恰当的言语引导,让其身临其境,感受这“入诗入画”。

2.作出恰当的评价。在对话中有效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孩子更好地融入课堂中,参与教学中。王崧舟老师的《慈母情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①(生朗读一段文字,把“龟jūn裂”读成“龟guī裂”)

师:读的不错,声音响亮,语气连贯。可惜,就差了一个字。谁听出来了?(生恍然大悟,举手)噢!你也发现了,那就给你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

生:龟裂。

②(师让生默读,找找哪些细节令“我”鼻子一酸,生纷纷举手)师:人人都有收获,看来,这四分钟的默读效果相当不错啊!也说明大家读得很用心,很会思考。

总之,有效的评价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习的兴趣,进一步融入到课堂中来。可见,我们已经把注意力从教师的身上移向孩子以及孩子的学习上,但有一点必须指出,那就是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作用。在平时教学中应从学生兴趣中找有效话题,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让精彩的课堂因为精彩的对话得以延续。

三、创设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

对话本身就是一种情境,而要做到有效对话,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对话氛围又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把民主、平等意识贯穿于教学始终。首先要让学生敢于发言,敢于交流,教师应该放下师道尊严,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学习伙伴。在教师与学生双方地位平等的情况下,教师才能细心聆听学生的发言,并从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作为学生也只有把教师当做自己的学习伙伴,才敢于畅所欲言,充分发挥思维潜能。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积极激发、引导、激励和帮助学生与文本交流对话,而不是精心准备问题让学生读教师。

其次,课堂上不仅要与学生创造和谐的对话氛围,课后也应竭力通过班会、日常交流等契机,做到与学生充分交流,特别是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优差生之间的关系,让我们的学生充分感受教育的平等、宽容、真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想发言,并能善于倾听对方的发言。

结语

语文对话教学,应当是师生之间有效的对话,是孩子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是他们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教师应该大力提倡有效对话,它不仅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因此,教师应该深入文本,追求有效对话策略,积极营造对话氛围,让真真正正的有效对话走进语文课堂,让语文课锦上添花。【参考文献】: 1.许清,《语文课堂呼唤“有效对话”》,2011年5月

篇6:浅谈插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插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文/罗艳霞

《现代汉语词典》对插图的解释是:“插图,是指插附在文字中间帮助说明内容的图画,通常分为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两大类。”《辞海》对其的解释是:“指插在书刊中的图画。有的印在正文中间,有的用插页的形式,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现代插图定义为用绘画、摄影、图形文字以及图表说明等形式表现书籍、文章内容等信息元素的内涵且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视觉造型符号。综上:课本插图指对课本中文字的一种图解说明,指穿插在教材中为教材提供背景信息或者对教材内容进行装饰、表征、组织、解释等作用的图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拓宽语文教育渠道。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本资源的利用。插图也是语文教师教学中重要的课本资源,然而在教学中,师生忽视插图学习的现象屡见不鲜,多认为插图就是一张图,其内容无关大局,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殊不知,这看似无关紧要的小小插图,其作用却不可忽视。因此,要充分利用课本呈现的插图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

一、运用插图组织教学

插图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可感性的特点,一幅立意角度与视觉效果俱佳的插图,往往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可以超过课文,教材中的插图用途广泛,我们教师切莫让插图“寂寞开无主”,要做有心人,善于挖掘,充分利用。让课文插图走近学生,让课堂教学因插图而焕发出生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很多地方使用插图进行教学。

1.运用插图导入新课

如果一开课,教师就能牢牢地吸引学生,将会给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往往对具体可感的彩图兴致勃勃。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在授课时图文并茂,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燃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又可以使他们获得课文的相关信息,从而激发灵感、激活思维,为教学活动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如,教《祝福》(人教版高中第二册)时,可让学生先欣赏文中祥林嫂的一幅插图,并适时提问学生画中人物的身份(乞丐)和年龄(看似六七十岁,实则四十多岁),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对祥林嫂的兴趣,然后教师可提问:是什么原因使一个正值壮年的女子看似一个六七十岁、朽木似的老太太。这样导入新课,能紧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去挖掘主题。

2.运用插图理解课文

插图以视觉的直观性、形象性再现课文内容,并且可以表达那些用文字难以言状的空间和具体的细节。这些特点使插图可以从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两个方面影响学生,调动学习者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其学习动机,促进整体记忆、想象和理解,从而对学生阅读理解产生积极的效应。有的课文内容比较复杂,学生受生活实践所限,单凭文字叙述,很难有切身、直观的感受。而一幅插图的出现,就可让学生一目了然,理清文章脉络和作者思路。同时,又可以把插图与文字进行比较,切实感受作者简练而生动的文字功力,从而达到感性和理性的双重审美愉悦。

例如,《詹天佑》(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这篇课文写了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主持修筑了京张铁路。其中最令人赞叹的是他设计的“人”字形线路,解决了火车爬坡难的问题。文中写到:“北上的列车到了南面,就用两个火车头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www.fwsir.Com)尽管这段话写得很清楚,可是学生没有见过“人”字形铁路,只读过这段话,要弄清“人”字形铁路是如何在山间修筑的,也是有困难的。因此,课文中加了一幅真实、美丽的插图,在崇山峻岭之间有一条“人”字形铁路,一列火车的两个车头正冒着白烟,从“人”字形铁路折向西北前进。教学时教师借助插图,稍加指点,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能体会出詹天佑的“杰出”。

3.运用插图把握人物形象

课本中的插图有不少是表现人物形象和思想情感的。如果插图与人物相关,可以让学生先观察插图,使学生产生了解人物具体情况的`愿望,激发其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通过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感知人物的内心,以插图的直观形象促进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如,《故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中有幅中年闰土的插图:脸色灰黄,皱纹很深;穿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又粗又笨的手里提着一个烟袋和一只长烟管,对“我”恭敬有加。学生一般可以总结出此时的闰土:面黄肌瘦,双眼红肿,手脚皴裂,神情木然。再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一个活泼可爱的闰土会变成这番模样呢?学生可以归纳出这是辛亥革命后农村经济凋敝,苛捐杂税,阶级压迫的结果。在肯定学生的总结后再反问:这样的现实难道不应该改变吗?这样的社会难道不应该改造吗?最后明确指出:这就是作者塑造闰土形象的目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图文对照的探讨过程中接受了新知。

4.运用插图理解诗词意境

我国一直都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宋代著名文学家张舜民也说过:“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古人作诗,讲究诗画统一,图文相生,图文并茂。如,《饮酒》(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中的图画展示出的背景:远方,耸立着高山,其轮廓隐约可见;近处,一株弯曲的松柏旁,埋着一行篱笆,五柳先生手擎小花,头顶蓑笠,微微前倾的身姿给人一种隐士的风度。目睹画面,便会有超凡脱俗之气韵。作者那种弃绝官场,回归自然的心境明白如镜。这种情景、心境“欲辩已忘言”,即使到今天,也很难说出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之妙处。

二、巧用插图训练写作

中小学生由于生活单调枯燥和缺少阅历,其作文的致命弱点是缺乏写作素材,因而文章显得内容空洞,华而不实。运用插图进行作文训练,学生以课文内容作为写作的源泉,再不是无米之炊了。学生经过阅读教学,容易展开联想、想象、创造性思维;阅读教学中学到的知识,也可以信手拈来,在笔下生辉,运用到语言的实践中去。运用插图进行作文教学,其形式可以写只言片语、日记,也可以写完整的文章;可以记叙,也可以说明、议论。运用插图,从教学环节上看,预习、上课、练习、辩论、课外活动、作文、写日记时都可以安排,我们要珍惜和利用好这一丰富的“资源”。

1.巧用插图,设计拟题练习

高考作文往往要求“题目自拟”。可见如何拟一个好题目,也是作文考查的一个能力点。有不少的插图,仅交代课文出处,没有标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熟悉课文、仔细观察插图的前提下,拟一个恰当的题目。这种拟题训练,可从课本中选句选词拟题,也可以根据画面内容自行拟题。课文中的大部分插图没有标题,根据学生平时作文多不善拟题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带有针对性地要求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仔细观察插图画面的前提下,为课文插图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例如,学习《孔雀东南飞》(人教版高中第二册)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原诗中各选出两句诗为文中的一幅插图拟题。学生根据插图,有的选出的诗句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也有的选出“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这类题目或能抓住画面的主要内容,或能透过画面体会内涵,都是不错的题目。诸如此类的拟题练习,可在教学中随时随地进行,既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拟题能力。

2.运用插图看图作文

(1)插图扩写

培养和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每一幅插图,都是很好的写作材料。利用它训练学生写作,学生会“言之有物”,加上老师指点会“言之有序”。在学句学文的基础上,从同一个角度去扩写下面的句子、短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

(2)插图改写

训练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我们要让学生研究某一事物时,既能从一个角度看到问题,又能在必要时,改变角度或者从几个角度看到问题。”由此,在学文的基础上,老师根据插图,改换一个或几个角度,指导学生联想,让学生改写插图。如改换观察顺序,改换表达方式,甚至改换叙述内容。这样,利用插图,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创造能力。

此外,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自己配置插图,丰富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语文课本中的插图,就像文海中的颗颗珍珠,闪烁着耀眼而智慧的光芒。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应该在讲授、学习过程中加以重视,既可获得审美愉悦,又可同语文学习结合,为最终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希望广大同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能从单一的文本教学中解放出来,走一条紧跟时代步伐,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

参考文献:

[1]施娟。苏教版新课程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插图及其运用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郭正海,王福春。插图: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新课程:小学版,(02)。

上一篇:创造梦想的奇迹作文下一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