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静止的画面有灵动的生命——谈语文教材中插图的应用

2022-09-11

现行语文教材, 以其图文并茂的编排, 受到了少年儿童的喜爱, 教材中, 插图色彩鲜明, 线条简洁, 寓意深刻, 内容浅显易懂, 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起到了突出课文重点、疏通文意、化难为易等作用。因此, 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应用好插图, 发挥它的作用, 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一、运用插图, 培养学生观察力

观察力是在有目的、有计划以及有思维活动参与的感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固的认识特征。观察力既是智力的门户, 又是智力活动的源泉。对学生来说, 培养观察力, 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发展智力、激发求知欲、开拓视野、积累知识, 均有直接的作用。因此, 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时, 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方法。教师要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单元训练的重点, 培养学生相应的观察能力及观察的兴趣, 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让学生学会观察的各种方法。特别是低年级语文教师要注意教学生掌握观察的顺序、主次、细节等。我们从一年级下学期起, 就要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能力, 逐步学会能由远及近, 由人到景, 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 从人物的衣着、动作到表情神态, 从整体到局部地开展观察等。只要坚持长期、系统的进行观察训练, 学生的观察能力一定会到得到提高。

二、运用插图, 让学生快速走入文本

我国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倡“乐学原则”, 孔子也曾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者趣也。”这就是说学习只要有兴趣, 就能学好。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插图, 这些插图或表现课文的中心、或揭示课文的重点、或描绘人物形象、或展开故事情节, 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发展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 则会提高教学效率。图文并茂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 以适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需要, 这些鲜明、生动、形象的情景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好的插图能给学生以情感影响, 插图以其直观性、形象性给学生造成鲜明的感受, 使学生快速有效地进入新课。例如《荷花》一文的插图, 画出了不同姿态的荷花。在学习时, 把课文中描写三种荷花的语言文字与图对照, 就能深深体会到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每一朵都很美, 都很值得欣赏。利用这一幅鲜活的画, 图文对照, 可以有效地把握教材重点, 创设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 自然而然进入新课。让课文中静止的画面有灵动的生命, 让语文教学焕发艺术的光彩, 使语文教学变得“趣”了、“美”了、“活”了。

三、运用插图,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鲁迅先生说:“美术可以辅翼道德。”插图中的自然风光, 能引起儿童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可爱的小动物们则可以引导儿童对幼小生命的怜爱;温馨的校园生活讴歌了同学、师生间的友善;真实的社会生活则体现了对社会种种的褒贬评价。《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语文教育同时肩负着美育的使命, 教材中大大小小的各式插图极具形象性和感染性, 画中凝聚着人们求真的渴望和向善的情感, 在观察这些插图的过程中不仅感到了美, 还驯化了学生的心灵。这对于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 影响学生的感情取向,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燕子》, 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当燕子从南方飞来时, 带来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这样美丽动人充满生趣的景象, 出现在课文的插图中。学生初读课文后, 对照插图观察, 很容易知道课文写了燕子的特点, 燕子给春天带来了无限生机, 学生脑海里同时会出现一幅明媚的春光图。这时, 插图对学生的形象感知发挥了重要作用。又如;朱自清先生写的散文《春》, 这是一幅充满春天气息、充满春的活力的画面。在学生初步品词、析句、赏文之后, 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 让学生在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美就是审美活动的理性升华,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运用插图,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教育心理学指出:感知的结论服从于感知的目的与任务的不同。由于目的与任务的不同, 对一个感知对象可以产生不同的感知效果,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正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在运用插图开展教学的过程中, 必须尽量引导学生作多角度的探讨, 使之避免因不科学的思维习惯而产生的在感知结论上的单一性和片面性。以《长城》图为例, 教材编写的重点是要学生以北方长城的地理位置和修筑目的为感知目标。课本指出:战国秦、赵、燕在北方修筑了许多长城, 旨在抵御匈奴贵族骑兵南掠。实际上, 这种感知目标也具有片面性。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分辨插图就不难发现战国长城不仅北方有, 内地的韩楚、赵魏、赵秦之间亦有, 这又是为什么?原来, 当时各诸侯国之间长期混战, 弱者为了抵御强者的进攻, 便也修筑了长城, 经过教师的启发学生茅塞顿开, 知识难点迎刃而解。

五、运用插图, 放飞学生思维

运用课文插图, 巧妙地拓展图画空间, 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和扩展想象力的重要凭借。《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材中的插图是静态的, 反映的是某个瞬间的形象。要想使画面“活”起来, 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 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以补充画面上的形象和情节。在教学第九册《墩煌莫高窟》的第三自然段, 主要描绘了莫高窟壁画中的精粹——飞天。在实际的教学中, 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飞天的插图, 感受书上描写的“臂挎花篮、怀抱琵琶、倒悬身子、彩带飘拂、舒展双臂”这五种飞天的优美姿态, 使飞天的形象和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紧密地结合起来。接着, 再让学生观察插图, 启发他们想象一下:如果是你站在这宏伟瑰丽、姿态万千的壁画面前, 你会怎么样?这时, 学生想象的翅膀张开了, 有的说:“我会情不自禁为这瑰丽的飞天喝彩!”有的说:“我会不由自主地朝着飞天, 幻想自己置身在仙境中, 翩翩起舞!”这样, 借助图画激发了学生的想象, 呈现在学生头脑里的不只是画面上的形象, 而是透过书中的插图感受到了画中之情, 画外之音。

总之, 插图的作用不限于画面本身, 它的影响是潜在的, 可是插图作为教材的一个鲜活的生命体, 我们都要认真去悉心揣摩编者的意图, 仔细思考应该如何巧妙地利用编者提供的这一系列教学资源。因此, 教学时我们应好好利用插图, 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让学生走进插图, 亲近插图, 使插图充分发挥它潜在的重要作用, 让静止的画面活起来。

上一篇: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术数字化建设与发展下一篇:供应链金融的模式选择及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