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不为讲话稿

2024-05-11

为官不为讲话稿(精选6篇)

篇1:为官不为讲话稿

为官不为问题专项整治讲话

崔军同志在深入推进“两转两提”和开展 “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集中整治为官不为“冷、硬、横、推”等 问题动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上午,我们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开展“集中整治为官不为‘冷、硬、横、推’等问题”专项整治活动。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自8月1日起,利用20天时间,在全省各级政府机关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中广泛开展“集中整治为官不为‘冷、硬、横、推’等问题”专项整治活动。我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专项整治”活动通知精神,安排部署我厅“专项整治”工作,集中整治为官不为“冷、硬、横、推”等问题。下面就如何搞好这次活动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站在全局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是落实省委整改中央第八巡视组反馈河南干部存在着 “送礼不要、请吃不去、为官不为”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助推河南实施三大战略、实现中原崛起的有力保障,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对于我们进一步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愚公移山精神,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推进法治型、服务型机关建设,推进“两转两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全体机关工作人员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是进一步提升水利行业形象的重要载体

水利厅是省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提负着全省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职能,肩负着我省江河的安澜、水利事业的兴旺和造福百姓的重任。前不久,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完善“一个载体”、构建“四个体系”、夯实“五大基础”、强化“六项保障”的总方略,其中水利基础是“五大基础”之一,在五大基础中排位第二。另外,今年我省遇到了60年一遇的大旱,大旱之年是对我们前期水利工作做得好坏的一个重要检验和严峻考验。近年来,通过开展“创先争优”、群众路线教育和“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等系列活动,厅机关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有所增强,但是距广大群众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宗旨意识有所淡化。部分处室及工作人员为民服务的观念树得不牢,关注民生、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不及时。概括起来,就是我们部分水利系统干部思想境界不高的问题。二是工作作风有所弱化。部分单位和人员存在着工作标准不高、自身要求不严的现象;部分处室和窗口部门对上级交办和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推诿扯皮、屡打折扣,办事拖拉,不了了之;有些干部职工对基层群众和服务对象,故意刁难,吃拿卡要。三是工作能力有待继续提升。能力不足的问题仍然是制约我们水利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个别机关工作人员对群众的需求掌握得不深不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服务发展的本领不高。四是机关工作纪律松弛。8月4日,也就是这周一,在省纪委效能室对我厅的检查中,仍然发现4个单位的6位工作人员在上班期间看视频、打游戏、炒股票,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严重影响了我厅的形象。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就是要提升机关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改善服务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以更科学的决策、更有效的管理、更扎实的作风、更优质的服务,更好地为基层群众,为服务对象和管理对象服务,以此赢得服务对象的尊重,树立水利厅对外良好的形象。

(二)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重大举措

应当看到,近两年来,我厅通过开展创先争优、群众路线教育、“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活动,开展基层群众评议机关,推行政务公开、办事公开承诺制度,实行审批制度改革等途径,有力地推进了机关职能转变和效能建设。但与中央、省委的要求还存一定的差距,与当前正在进行的深化水利改革和机关职能转变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的效能建设还不能适应改革发展的要求,机关行政服务机制尚未完全理顺,运行程序还不够规范,机关效能亟待提高。在去年的行风政风评议中,我厅的排名靠后,说明我们自身服务水平、服务能力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就是要通过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进一步转变全厅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就是要通过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业监管,进一步规范水利行业服务;就是要通过创新服务流程,克服和纠正行政审批环节多、执法行为不规范、程序不严密、时限不确定等突出问题,实现工作作风提速提效。

(三)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是完成当前繁重建设任务的有力保障

2011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后,中央、省委省政府对水利工作都高度重视,我省水利投资不断加大,建设与管理任务不断加重。当前,我省水利事业又迎来了新的机遇,总书记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治水方针,赋予了新时期治水的新内涵、新要求、新任务,为我们做好水利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5月2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对加快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中央决定投资1.7万亿,集中力量有序推进一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172项重大水利项目中,水利部具体分解为872个具体工程,我省有17项工程,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我们要想在新一轮的水利改革发展中赢得主动,圆满完成繁重的建设与管理任务,实现提速和跨越,就必须有严明的工作纪律,顽强的拼搏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奉献精神作保障,就必须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就是要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硬措施改善软环境,以软环境促进硬发展。

二、把握步骤,精心组织,确保活动顺利推进

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是省政府做出的重要部署,是落实中央第八巡视组反馈意见、进一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的重要举措。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厅党组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了工作方案,用8月5日-25日,20天的时间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各处室要抓好落实。由于前一段时间厅里把工作重心放在了抗旱工作上,这项工作安排得有点晚,但我们又往后延续了5天。希望各处室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工作方案,加快开展各项工作。这里我再强调三点。

(一)明确工作目标

本次活动的工作目标是,围绕中央巡视组提出来的“为官不为”问题,集中一个月左右时间,深入推进“两转两提”,积极开展“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切实解决“冷、硬、横、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求真务实、勤政廉洁、能打胜仗、敢打硬仗的干部队伍,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有力保障。

(二)认真查摆问题

各处室要认真梳理中央巡视组、省委巡视组和纪委监察、信访等部门反馈的关于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认真查找为官不为、“冷、硬、横、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前,我们机关各处室还存在工作标准要求不高、对自身要求不严,服务意识虽然有所提升,但“群众第一、服务至上”这种观点在我们干部的灵魂中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的现象。还有的同志政治上不够坚定,人云亦云,政治定力不够;有的同志在执行制度上缺乏长期性、持久性。从8号至12号,各单位要认真进行排查,各处室围绕为官不为、“冷、硬、横、推”等方面问题,一是把自己处室存在的问题查找出来;二是把厅里存在的问题查找出来。12号之前以书面材料形式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负责梳理、归纳上报省政府。三是各处室对本单位查摆出的具体问题要建立整改台账,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在单位内予以公示。要围绕查摆出的问题,逐一制定措施,细化整改方案。要坚持边查边改、边整边改,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三)建章立制

要坚持治标与治本、当前与长远、集中整治与完善长效机制相结合,努力形成有效防范和纠正干部作风问题的制度体系。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专项行动,推动政风行风持续好转。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审批行为。这项活动虽然时间不长,将来还要落实长效机制。

三、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组织好开展好“专项整治”活动,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各处室要统一思想认识,坚持真抓实做,加强组织领导,有序有效推进,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一)要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重视不重视关键在认识,抓好抓不好关键在领导”。为加强对“专项整治”活动的领导,厅党组成立了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我任组长,办公室、人事处、机关党委、监察室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从有关处室抽调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全厅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的日常工作,并指导活动的开展。办公室主要负责这次活动的综合协调和组织;人事处主要负责教育实践活动回头看落实工作、机关制度建设落实情况的督查;机关党委负责机关工作纪律、工作作风检查;监察室负责举报投诉案件的受理和查处工作。对一些重要事项,厅督查办要跟踪问效。各处室“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抓好本单位作风建设,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落实责任,明确任务,组织实施。通过半个月的专项整治,使机关的作风得到明显改善。

(二)要强化监督,狠抓督查

厅“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各处室及其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作风和效能建设进行督促检查指导,及时掌握进展情况,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完善相关制度,巩固活动成果。各个处室要把问题查准、查透、查实,查清,做到问题查找不准、不清的不放过,整改不到位的不放过,制度建设不完备的不放过。

(三)要注重结合,形成合力

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活动的领导与统一指导,加强组织协调。各处室要将本次集中整治活动纳入教育实践活动回头看工作内容,与当前我厅开展的“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活动结合起来,与学习宣传“最美水利人”活动结合起来,与加强作风建设的其他各项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工作合力。通过活动的实施,不仅使我们的自身形象得到提升,更重要的使我厅每名同志思想上有所触动,使大家都能够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我们各自的工作。会议以后,希望各个处室开一个全体会,对会议精神进行认真传达学习,认真搞好专项整治活动,抓紧进行落实。

同志们,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我们要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扎实的作风,把集中整治活动抓紧、抓实、抓好,确保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为加快全省水利改革发展和提供有力保障。

篇2:为官不为讲话稿

动员会上的讲话

Nx县人民医院院长 xjj

同志们:

按照县委统一安排部署,决定在全院开展“懒政怠政为官不为”专项治理活动。主要目的就是,进一步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两个责任”全面落实,动员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按照三严三实的标准,转变作风,务实重干,积极作为,着力营造卫生系统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助推我院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刚才,曹书记宣读了活动实施方案,请大家按照方案的要求,逐项抓好落实。下面,我就抓好这项活动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认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做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上升到治国理政的新高度,开启了党风廉政建设新征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从严管党治党的鲜明态度和坚强决心。全县卫生系统务必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开展专项治理活动的重 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开展专项治理是落实“三严三实”的具体行动。在 去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在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 严三实”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现在,部分党员干部对自身的职责定位出现错位,对入党从政的基本要求认识缺位,没有从根本上弄清“入党为什么、做官为什么、怎样做党员、怎样当干部”,出现了不 敢担当、不愿担当和不能 任意识,主动担当起卫生改革发展的重任。通过开展为官不为、懒政怠政专项治理,就是要着力解决卫生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无责可负、有责不负、失责不纠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提振党员干部队伍的精气神,号召大家以“抢”的意 识、“争”的观念、“快”的思想、“好”的标准,全面 破除影响医改进程的障碍,使全县卫生系统上下形成立足 岗位履职责,围绕发展献智慧的浓厚氛围。

二、正视问题,有效化解

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真正按照“严” 和“实”的标准,着力解决好部分党员干部不会为、不想 为、不敢为的问题。一要教育引导,着力解决不会为的问题。“不会为”反映 的是能力问题。原因就是平时疏于学习,领会不了党的政 策实质,掌握不清具体实情,找不到推进工作的正确方法;或因懒于思考,习惯于走老路、凭经验,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因此,要解决不会为 的问题,首先要强化教育引导、端正思想观念,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当干部就要干事、当官就要尽责、是党员就要奉献的理念,坚定“清廉 为官、事业有为”的价值取向,坚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治信念,恪守“甘当公仆、勤于奉献”的为民情 怀,不断增强务实为民、履职尽责的思想基础和行动自觉。要正面引导,既要用焦裕禄等先进典型的事迹来影响人教 育人,也要结合我们身边涌现出来的可信、可学、可比的先进典型,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比学赶超的创先意识,营造争当先进、争创一流的干事氛围。要增强本领,坚持个人自学和专题培训相结合,以解读医改政策、普及法律知识、提升理论素养、学习先进经验为重点内容,不断加大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力度,切实解决干部思想上“贫血”、精神上“缺钙”、行动上“乏力”的问题,不断提升破解难题、化解矛盾、服务群众、推进工作的能力水平。二要惩处问责,着力解决不想为的问题。不想为是责任感 在弱化。尤其是在当前新常态下,少数党员干部甘做“传 声筒”,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心态对待工作,消极应付,无所事事,当“木偶”;有的干部愿当“泥菩萨”,“在岗却不在状态,在位却不在谋事”,混 日子,熬年头,当“撞钟的和尚”;有的干部善打“太极 拳”,不推不动,甚至推而不动,总是强调客观因素,不尽主观努力,有问题左躲右闪,遇矛盾上推下卸。在去年5 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严厉指出,“为官不为、庸政懒政同样是腐败,是对国家和人民的极大不负责!”因此,我们要突出问题导向,以履行岗位职责不到位,落实决策部署不及时、执行党规党纪政令措施不坚决、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不自觉等问题为重点,开出清单,盯住不放,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壮士断腕的决心强 力抓好专题整治,真正做到问题不整改不放过,责任不追 究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要严格案件查办,结合作 风建设督查,对纪律观念淡薄、上班期间上网购物、作风涣散、办事拖拉等不守工作纪律、违反八项规定的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要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点名道姓、公开曝光;要综合运用组织、纪律和法律手段,坚决处理对医院的安排部署置若罔闻、对群众诉求置之不理、对职责 义务束之高阁,尸位素餐、浑天度日的党员干部,绝不心 慈手软、姑息迁就,着力通过严明的纪律、严肃的惩处、严厉的问责,使广大党员干部牢记职责,履职尽责,积极 作为,建功立业。要实行“一案双查”,在追究当事人责 任的同时,对疏于教育、监管不力的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 领导,既要追究主体责任,还要追究监督责任,着力通过 压力传导,形成整体合力,促进工作落实。三要树正导向,着力解决不敢为的问题。客观地讲,干部 不敢为,既有干部作风的问题,也有导向不明的因素。特 别是在当前制度建设越来越完备、责任追究越来越严厉的情况下,有的党员干部一怕工作失误、冒风险,担心踩到红线、触犯规则,把“不出事”作为信条;二怕触及利益、得罪人,担心引火烧身、担心承担责任,畏首畏尾、缩手缩脚、患得患失;三怕媒体炒作、成热点,不善于、不习惯在媒体关注和公众监督下推进工作。因此,解决好干部不敢为的问题,必须要重用有为者,树正导向,按照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机制,对那些在工作上敢于担当、敢于负责、能干成事的干部,建立实绩档案,优先提拔使用,切实树立“有为才有位,有位就要有为”的用人导向,努力营造学就学先进、干就干实事、争就争第一、创就创一流的发展环境。要处理怠政者,形成警示,制定科学合理、量化透明、操作性强的作 风效能考核办法,坚持定量与定性、动态与静态、内部和 外部、日常与年终、群众评判与组织考核相结合,积极运 用绩效考核、民主评议、明察暗访、“负面清单”等考核 结果,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者,坚决依纪依规予以严厉 惩处,形成惩处一个、教育一片的效应。要宽容失败者,鼓励创新,各单位要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为勇于干事 的干部打气,既要大力表彰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 部,又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干事氛围,鼓励 广大党员干部勇于在卫生改革发展的实践中释放激情,施 展才华,积极作为,善于创新,为我县卫生事业的发展汇 聚正能量,形成带动力。

三、精心组织,务求实效

篇3:为官不为与价值观塑造

身居官位, 手握公权, 却是无所作为。面对这种为官不为的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1月18日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指出:“这个问题极为重要, 现在看来也十分紧迫。”

对为官不为的现象。笔者有诸多疑问。

首先, 为官不为, 因何为官?

这是官员价值观的问题。

是因为官位高、权力大, 谋私利方便为官?还是因为一展抱负, 造福一方, 留下百姓爱戴的口碑为官。价值观的不同决定了官路不同。拿钱买官得到官位的人, 一定是以收回成本再大赚一笔为出发点;靠能力出众, 靠群众褒奖得到官位的人, 一定是要竭尽能力证明自己可以胜任。所以, 因何为官的价值观决定了为官之后行为与作为上的差异。

第二, 为官不为, 因何不为?

每个人都向往更加强大,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飞的更高。那为什么部分官员会陷入到“不为”的境地呢?

习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指出, 综合各方面反映, 当前“为官不为”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能力不足而“不能为”, 二是动力不足而“不想为”, 三是担当不足而“不敢为”。

早在2015年7月, 中央就已出台《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 (试行) 》, 可谓是对“能不当其官者”给出了解决办法。

第三, 为官不为, 危害如何?

为官者的庸政、懒政、怠政等不作为现象会让自己渐渐淡出领导核心, 甚至被边缘化, 使自己失去在组织中继续成长、发展的机会。

为官者的不作为现象, 会使群众本应轻松解决的问题无人过问, 无人解决, 造成久拖不决, 怨声载道, 失去民心, 加深党群矛盾, 使政府机关陷入服务功能缺失, 公信力丧失等不利局面。

为官者不为之风狠刹不住就会蔓延。从损害个别群众利益到部分群众利益、从个别官员不作为到部分官员不作为、从一个城市不作为到部分城市不作为, 最终会使突发事件、危机事件频发不断, 对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将会构成严重的威胁。

第四, 为官有为, 如何获得肯定?

《管子》曰:“得人之道, 莫如利之。”“利”在这里不仅是群众给予的点赞、是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与称号, 更代表自身成长空间的放大。在现代社会, 现代政府还应该大方地把代表物质奖励的“红包”送给这些“最佳公仆”、“最佳作为者”。企业家可以凭借技术创新、优质管理使自己成为亿万富翁;科学家可以凭借科研成果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一心为民、一心作为的官员, 一样可以通过本职获得人人羡慕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这样一罚一奖、一负一正的比对, 我想为官者应该能做出客观的选择了。

第五, 如何解决为官不为?

解决为官不为, 关键在制度建设。包括官员任免制度、官员各层级岗位工作职责、官员考核制度、官员监督机制、官员奖励及晋升机制等等。

制度的完善可以有效地杜绝庸官上位, 使在位官员都是政治合格、素质过硬、敢想敢为敢担当的精兵强将。制度的完善会形成各级官员良性作为、平行层级协同作为的生态链。上级的精神及主张需要纵向构成部门的落实到位、执行得力。政令会贯通而不灭, 下请求上达而不塞。平行层级将为完成更高领导的主张而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篇4:刘云山:为官不易不能为官不为

会上,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11个省市党委负责同志和所属市县委书记代表,以及中央第二巡回督导组组长先后发言,大家认为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局良好,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扎实推进,一些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但进展还不平衡,存在重视不够、大而化之、走形式赶进度等问题,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强化工作措施,把活动切实抓紧抓好。

刘云山在讲话中说,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是前提,必须始终摆在突出位置,要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习中央确定的必读书目,以先进典型为镜,触及思想灵魂、加强党性修养。“四风”问题各级各层都有,关键是要积极主动找、联系实际找,找出来的问题要具体化、像自己。专题民主生活会是一个关键步骤,要出以公心、开门见山、敢于交锋,克服和避免“怕”的思想、“绕”的现象、“空”的问题,多一点“辣味”,确保开出质量和水平。

刘云山说,第二批活动同群众关系更直接,更需要开门搞活动,要真开门、开大门、全过程开门,畅通群众参与的渠道,鼓励群众讲真心话、提真意见,各个环节都让群众来评判、来监督。要坚持从严督导、从严把关,突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督导,突出对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等重点环节的督导,督到关键处、导在点子上。

刘云山说,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目的是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更好地促进改革发展,要把开展活动与推动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遵守规矩不是无所作为,“为官不易”不能“为官不为”,要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觉,增强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增强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心,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篇5:为官不为 不如不为官

刘云山同志出席在沈阳召开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会时说,市、县领导干部是第二批活动的重点对象,又是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必须发挥好受教育和抓活动两个主体作用,遵守规矩不是无所作为,“为官不易”不能“为官不为”。“为官不易”体现了部分领导干部的认知误区,需以四风问题为镜,重拾公仆本色。同时,要让“为官不为”者靠边站,让能办实事、作风过硬的领导干部受重用。

“为官不易”,尤其对于市、县级一把手而言,从“八项规定”到各种“禁令”,从餐桌到办公桌,从“舌尖”到“车轮”,以前没当事,如今遍布高压线。一系列禁令剑指的问题,都是每个普通干部理应严格遵守的,不存在“不易”与“容易”的辩驳。那些“不易”论的官员们是否真正把自己当做人民的公仆,还是习惯把自己看做人民的主人?那些动不动就感慨“为官不易”,甚至总结“官不聊生”的一小部分干部是平常随意惯了,忘了自己作为一名公务员的责任。

篇6:为官不为

(一)不作为背后不乏‚懒‛作祟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教育和管理好干部队伍。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当前一些干部出现‚为官不为‛问题,这与‚三严三实‛要求严重背离,人民群众深恶痛绝,更于改革发展大局不利。‚为官不为‛病因何在?从今日起,本版将陆续推出‚为官不为病因探析‛系列报道,问诊把脉‚为官不为‛。

主管部门收到举报信半年未拆封,致使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工作人员办事敷衍塞责,让群众等着,自己却在里屋逍遥自在……不作为背后不乏‚懒‛在作祟。

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风反腐力度持续加大,党员干部队伍的作风日渐好转。但与此同时,部分官员‚懒病‛依旧,‚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疲疲沓沓混日子‛等懒作为问题依然存在。

‚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去年10月,中共中央将整治‚懒政‛和‚为官不为‛写进了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央的一系列动作释放强烈信号:‚懒‛不再是一个舒适带,更不是保护色,党员干部必须转变思想,积极有为。警惕‚懒政‛穿上新外衣

随着监督越来越密、问责越来越严,官员如今的‚懒‛也披上了新的外衣,总体上来说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

——显性的‚懒‛。推卸责任‚打太极‛型:一些掌握行政审批权的职能部门干部,该做的事不认真做,对职责范围内之事推诿扯皮,变着法子找借口绕道走、打太极、踢皮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型:有的同在一个单位,遇事却借口不由自己负责而选择熟视无睹。身心懒惰‚做样子‛型:身体懒者习惯听汇报、走过场,不愿下基层了解实情;思想懒惰者,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没有工作热情。

——隐性的‚懒‛。拖拉敷衍‚公事公办‛型:一些干部借口‚公事公办‛,该办的事拖着不办,坐等上级指示,有的以‚干净‛‚纪律‛等为借口做样子、不干事。违背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型:一些官员一味追求政绩,干工作急于求成,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善于也懒于做群众工作,动不动就用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来解决问题。听之任之‚无为而治‛型:有的官员习惯当甩手掌柜,无所作为,有的虽然自己两袖清风,但对腐败现象和官场陋习却听之任之,谁也不得罪。

‚对于显性的‘懒’,我们可以架起一条‘不许干’的红线,一旦触碰就雷霆出击、铁腕整治。但对隐性的‘懒’则很难有界定标准。‛广东省珠海市基层纪检干部老李对此深有感触,在一次调研中他发现,现在一些部门表面上看‚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实际上却是‚事办慢了,事难办了‛。

‚奇怪的是,有一些是因为‘公事公办’久拖不办。一些干部变成‘算盘珠’,拨一下,动一下。相对而言,这类‘懒作为’具有隐蔽性。‛老李坦陈。

贺先生是客运公司老板,4个月前向某县运管部门提交了线路变更申请,到现在还未得到批复和许可。贺先生一筹莫展地表示,摊上这种事如同碰了‚软钉子‛——虽然扎得你心口疼,但又找不出发火的理由和对象。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表示,官员懒作为的危害不亚于腐败,‚有可能使正常运转的国家行政机器慢下来,甚至停下来。这实际就是损害公共利益,浪费纳税人的钱,也有损政府形象。‛ 刚柔并济治‚懒政‛

近年来,各地整治懒政、懒作为、问责‚太平官‛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去年以来,北京、广东、河南、江西、贵州、云南、湖南等省(市)先后通报了多起‚懒政‛和‚为官不为‛典型案例。

2014年10月,江西省南昌市公安交管局与该市安义县教科体局因为有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上网购物、看网络电视,被市编制办分别核减掉了1名政法专项编制和1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在此之前,当事人及相关领导已被问责。江西省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意在对违纪者本人给予处罚的同时倒逼单位主要领导履职,以此治理‚懒政‛。

广东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关规定,不断强化对‚懒政‛的问责。今年4月,广东佛山召开全市党建工作会议,公布了《佛山市整治领导干部‚为官不为‛试行办法》,正式向‚为官不为‛动刀,整治作风懒散、纪律涣散、缺乏担当的领导干部在履职过程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懒作为等行为。

深圳坪山新区则在问责的同时导以激励,出台的《关于治理‚为官不为‛加强激励和问责的实施意见》,开篇是‚激励‘为官有为’,鼓励干事创业‛的10种奖励性激励和10种保护性激励。其中,‚奖励性激励‛与物质奖励、干部选拔挂钩,而‚保护性激励‛则为敢做敢为、不怕得罪人却受到诬告的干部撑腰打气。

官员‚懒作为、不作为‛非一朝一夕形成,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孙晓莉提出,要解决‚懒‛的问题,需‚内塑动力,外施压力‛,从‚约束‛和‚激励‛两方面着手。挖‚懒根‛需明晰权责 不少地方曾掀起过‚治懒风暴‛,也不可谓不铁腕,但因为没有长效机制,没能避免‚一阵风‛。究其原因,是因为目前没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规定和处罚依据。对于懒政以及官员不作为的认定不好把握,治理容易变成蜻蜓点水;惩戒上也没有真正‚动刀子‛、‚出重拳‛。

‚根本原因在于对政府部门和个人的权力和责任不明晰。‛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谢春涛指出,当责任大于权力或权责不对等时,就会出现‚不作为‛。

挖‚懒‛根需在建章立制、明晰权责上下功夫,要建立健全公开的监督机制、立体公平的评估机制和必要的淘汰机制;建立和推行党员干部权力清单、程序清单和责任清单‚三联单‛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对每项权力设定相应职责并细化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明确职权运用全流程违规违法应承担的责任,使责任具体化、固定化。

6月10日,山东省正式对外公布省级政府部门责任清单,这是继该省公布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行政权力清单之后,公布的第三张‚清单‛,涵盖了53个省级政府部门(单位),明确部门责任,厘清职责边界,防止‚多龙治水‛、互相推诿。而作为广东省建立健全权责清单制度试点区,深圳市龙岗区也在去年交出了自己的‚作业‛。全区53个职能部门纷纷将‚放在抽屉中‛的权责‚晾‛至桌面,亮出了12934项行政权责,涵盖了群众与政府打交道的方方面面。

龙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编制、公示这些权责清单,可以让老百姓清楚了解政府有哪些权力和责任,也倒逼政府工作人员逐步树立、强化责任意识,从源头上根治‘懒作为’、不作为。‛(欧阳浩亚)

‚为官不为‛病因探析

(二)‚愤‛而不为谁之过?

4月25日至5月12日,人民论坛网联合多家媒体,对党员干部‚为官不为‛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近9000名接受问卷调查人员中,15.7%的受访者认为‚为官不为‛是‚由于遇到职务晋升‘天花板’、抱怨多干多错‛等。

应该说,这种情况易催生‚愤‛而不为心理。但是,倘若党员干部看到一些问题或者遇到一些挫折就‚愤‛而去做太平官、潇洒官,不贪不占也不干,长此以往,谈何务实,又遑论为民?!‚愤‛而不为为哪般

无论何种职业,绝大多数从业者最初都是怀揣赤诚之心,抱着有所作为的梦想来的。然而,一些原本表现优秀的党员干部在遭遇晋升困难、干事挫败后,却变成了易‚愤‛一族。这部分党员干部‚愤‛什么?他们‚愤‛的是论资排辈、违规提拔;‚愤‛的是跑官要官、优亲厚友;‚愤‛的是老实人‚总‛吃亏。

‚小材虽累日,不离于小官;贤材虽未久,不害为辅佐。‛选拔任用干部,要看能否胜任岗位,不能只讲年头、论资历。眼下,有一些地方选拔任用干部,不是‚以实绩论英雄、按贡献排座次、为发展配干部‛,而是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把干部选拔变成了干部安排。只要年头够长,哪怕是下品庸才,照样升职。

还有一些地方选拔干部口口声声民主推荐、测评,实际还是‚遵循上意、定向考核‛;有的以地缘、学缘、血缘关系选拔和使用干部;有的提拔‚圈内人‛,排斥‚圈外人‛;有的以个人好恶和‚是否听话‛为标准选人。这些所谓的‚潜规则‛,导致那些有个性、有能力、有开拓精神的干部‚靠边站‛,真正实干、敢说敢做、刚正不阿的老实人吃了‚哑巴‛亏。某县一位曾经负责行政执法工作的干部,工作中坚持原则、秉公执法,领导和同事说情他也很不给‚面子‛,结果在机关优化组合时因为票数低被‚拿下‛。后来,这位同志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谁爱干谁干,反正我不干‛,渐渐沦为机关易‚愤‛一族。

2014年6月,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江西省委原书记苏荣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经查,其严重违反组织纪律,大肆卖官鬻爵。据悉,苏荣在江西期间,当地很多干部精力不在工作上,而是整天琢磨他喜欢啥。有的干部甚至信奉‚与干出成绩、苦熬资历相比,送礼行贿显然更简单、更节省时间‛,特别是看到业绩不如自己的人,因为和苏家拉上关系‚平步青云‛,便也开始走起了偏门。

显而易见,如果一个地方‚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屡试不爽,‚打招呼、递条子‛屡见不鲜,‚任人唯亲、唯钱‛屡禁不绝,从政环境就会被污染,劣币就会驱逐良币,德才兼备的干部就不能脱颖而出。2 尸位素餐危害大

现实中,一些干部在‚有作为不如有关系的提拔快,能力强不如人缘好的提拔快,干活多不如资历老的提拔快‛等心理驱使下,面对辛苦干事却不被认可或得不到提拔重用的状况,觉得受了委屈,将从政之初的为民之志抛却脑后,牢骚满腹、消极怠工,斤斤计较名利,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了别处。

于是,开始热衷于纸上谈兵、坐而论道,工作叫得凶、抓得松,只喊口号、不讲实效,善于当演员、搞形式,毫无作为却百般掩饰,制造积极努力、风风火火的假象。

还有的不想干事、不能成事,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对不影响自身利益的事,往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装聋作哑;有难度、有风险的事,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任务先推给他人,推不掉的就设法绕行,绕不过的就尽量拖延……看似天天都在忙,就是拉锯不见末,出工不出力。

或者图省事、守摊子、缺乏开拓意识,信奉‚工作不尽全力,差不多即可;干事业不创一流,过得去就行‛的人生‚哲学‛。整天精神状态不佳,生活热情不高,工作激情全无。总喜欢吃别人嚼过的馍,习惯用老办法、老套路、老框框办事,结果工作没特色、没新意、没突破,如同一盆‚温吞水‛。

如一些干部在处理群众提出的问题时,不根据群众的合理诉求去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就怕惹麻烦,能推就推,能躲就躲,导致一些小问题久拖不决,最终拖成大问题。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这些干部不以承担责任为荣,敷衍塞责;不以群众利益为重,明哲保身;不以团结合作为原则,不管闲事;不以开拓进取为目标,得过且过。错误的意识、混乱的状态、乖张的行为,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更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亵渎。3 让‚愤‛而不为干部动起来

总书记在河南兰考考察时曾强调,党员干部要‚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深刻领会这一精神,把焦裕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忘初心、慎终如始是关键。如果干部整天只盯着个人的荣辱得失,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揽功诿过、趋炎附势,就会因心理失衡而易‚愤‛,就会把事业当成儿戏,把担子撂在一边,把群众忘在脑后。‚党员干部只有把‘为谁工作、为谁尽责’这个课题回答好、解决好,把工作当事业干、把岗位当阵地守,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对待工作,摆脱名利羁绊,才能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河南省舞阳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翟建鹏表示。当然,‚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不仅需要干部自身在摸爬滚打中历练累积,更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线锻炼培养。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之功。同时,‚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因此要把好干部及时选出来、合理用起来,要紧密结合实际,认真总结、查找体制机制上的漏洞,加以改进,建立起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不断完善,为干部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各级领导班子配备更加给力,干部队伍结构更加优化。尤其是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从社会优秀人才中招录党政干部,为干部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有专家建议,下一步,要在继续推行公推公选等好的制度基础上,更加注重干部选拔任用体制机制的创新,探索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管用的荐举机制、测评机制、研究和决定机制,营造优良的干部选拔任用环境,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各级党委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带好队伍、管好队伍,保护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选人用人政策和程序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卖官鬻爵、跑官要官、任人唯亲等问题;对选人用人不正之风严重、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党员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要严肃问责。

只有让那些阿谀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会要的党员干部没想头,才能让会干事、真干事、干实事的党员干部有盼头。

‚为官不为‛病因探析

(三):怕而不为 只是借口

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一些企业家表示,现在官员普遍和企业接触少了,很多官员‚不吃、不拿,也不干‛,不跟企业接触,能躲就躲,能避就避,害怕做事越多,犯错越多。

近日,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发起‚部分官员不作为真实原因‛调查,五成以上受访者认为‚胆小怕事不敢为‛是‚为官不为‛的真正原因。

‚疾风识劲草,烈火炼真金‛。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深水期‛,需要大批‚政治坚定、敢于担当‛的好干部,敢涉险滩、啃硬骨头。

1怕而不为者都怕啥

‚出头的椽子先烂‛、‚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多栽花少栽刺,不能得罪人‛,这些话近来在基层官场较有市场,折射出当前党员干部怕而不为的现状。怕而不为者都怕啥?概括起来有‚四怕‛:

一怕工作失误,冒风险。担心踩到红线,触犯规则,违反党的纪律,把不出事作为最大原则,为官不‚勤政‛,‚混‛字当头,在岗不在状态,在位不谋公事,不论民生问题多么急、机遇变化多么快、上级要求多么紧迫,抱着‚守摊子‛想法,能拖则拖,能避则避,和尚撞钟,得过且过。

二怕触及利益,得罪人。担心‚大刀阔斧‛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畏首畏尾,缩手缩脚,患得患失。作为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尤其是对积弊的改革往往触及多方利益,一些党员干部认为‚做好没人知,做坏自己买单,还不如不做‛。

三怕媒体炒作,成热点。在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有受访者表示,一些官员觉得只要干事就容易引起媒体的关注和公众的监督,长此以往,华丽政绩‚皮袍‛下的‚虱子‛总会露出来。

四怕翻出旧账,受牵连。有些领导干部‚为官不为‛是因为有‚历史包袱‛,不愿高调干事,而是选择低调做官。一名官员曾私下告诉媒体记者:‚我经不起查。有时候参加饭局,给你一个红包,你收不收?不收的话,其他官员会怎么看你?这么多年下来,怎么收的也超过5000块了。‛

5月19日,媒体的一则报道提到,作者走访西部一个县,发现一些项目资金早已到账,工程却迟迟不动,大量财政资金趴在账上‚睡大觉‛。这是为什么呢?当地领导道出实情:当前财政资金审计严格,纪检监察机关甚至检察院都全程盯着,一些干部感觉四周都是摄像头,没以前自在,嫌‚麻烦‛,怕‚引火烧身‛,所以宁愿拖着不上项目。

按理说,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大多涉及改善民生、公共服务等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既是社会急需,也是百姓所盼,同时对‚造福一方‛的官员来讲,也是一种‚政绩‛,理应是一旦资金到位,立马‚大干快上‛,可现在却出现了资金趴在账上‚睡大觉‛的怪象。

干部干部,关键在于一个‚干‛字。一些党员干部干事的时候畏首畏尾,要么怕决策失误影响仕途,要么怕触及利益得罪他人,要么怕媒体炒作被社会关注和监督,这种畏缩不前主要还是因为个别干部肩膀不硬、脊梁不正,缺乏担当精神和历史使命感,在个人功名私利与全体人民利益之间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2怕而不为危害大

‚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怕为‛思想就如吸食鸦片,让人有气无力,一旦大肆传播,会污染干部队伍,破坏政治生态,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

一位长期在基层纪检监察岗位工作的干部表示,反‚四风‛、改作风、高压反腐让一些官员感觉‚规矩多了,没有了搞头‛,对中央禁令和反腐采取软抵抗,留恋过去‚乱作为、易发财‛的旧时光,对新要求嘴上不说,心里抗拒,消极应对,敷衍塞责,做样子、走形式。

某县一位部门一把手,以前干工作虎气冲天,每年总要出几个新点子,办上几件让人印象深刻的事情,近来却表现低落,显得有点不敢干、不愿干了,问其原因,回答说:‚多干多错,少干少错。就算挨批评,但官帽子还在。‛他还‚善意‛地提醒:‚经济部门不能干,压力大;基层街镇不能干,事情多;纪检机关不能干,得罪人。能到清闲的单位最好,工资都是一样拿。‛

在基层,有的党员干部奉行‚无事就是本事‛,害怕多干多错,只想当太平官,看摊子、守位子、护帽子,求稳怕乱,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如此尸位素餐,误时误事,为民众所不齿。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副院长周祖成教授指出,不作为,看似庸碌平淡,实则耽误了改革发展的机会;慢作为,好像无伤大碍,实际上积累激化了社会矛盾。‚庸官惰政‛几近渎职犯罪。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党员干部如果把‚干事‛当‚出事‛的理由,把敢担当作为会出事的前因,而该干的事情不肯干、干不好、干不成,实际上也丢了为官的本分,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安全责任落实等方面迟钝、麻木,缺乏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这对群众的信赖、对政府的公信力、对党的先进性都是莫大的伤害,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让敢作敢为成常态

因惧怕而不作为只是借口,说到底还是私心多了,公心少了。总书记曾提出:‚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今天听来,依然振聋发聩。

如果党员干部把自己的利益摆在群众的利益之上,经常惦记着自己的‚小九九‛,怎会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敢于碰硬?当然就会在权衡利弊之后显得‚怕‛起来。对于这一类党员干部,要亮起监督问责之剑,对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等不作为现象严肃处理,让不敢担当者受到惩戒,把为官动机不纯者坚决清理出干部队伍。

上海市正在营造‚以为官避事为耻,以负责敢当为荣‛的清正政风,从制度建设上着力,改变干部管理中考核和任用相脱节的现象,让‚圆滑官‛难混日子,让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得到重用。

有专家建议,要建立完善容错机制,保护敢试敢闯的干部,尤其是在改革探索中受挫折、有失误的干部,有时还要主动为干部承担责任,避免‚大干大错、小干小错、不干不错‛,挫伤干事创业者的积极性。

深圳市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处长姚文胜认为,治理‚怕‛字还要引导部分有问题的干部自动向组织说明问题,组织上依法依规给予从宽机会。

治‚怕‛更需治‚心‛。当前,有些官员一看规矩多了,就感觉工作上放不开手脚,误将‚遵纪守法‛视为‚束手束脚‛,这类党员干部想干事,但又怕逾越红线,有力无处使也不敢使。

对于这类党员干部需要加以鼓励,要使他们正确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意义,惩治腐败并不是不让人干事,而是要让人在党纪国法的框架内干事,既是对违纪违法分子的惩治,也是对遵纪守法干部的保护。只要把党纪国法常记心间,树立法治思维,严格依法办事,干起工作来就会底气十足,事半功倍。

要不断完善顶层设计,让领导干部把敢于担当变为内心深处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让更多敢于担当的干部脱颖而出。要营造敢于担当的社会环境,化解敢于担当的压力,抵制好人主义,使敢担当、敢作为在党员干部中蔚然成风。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只有让‚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敢为者有位臵,让怕为者靠边站,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才会涌现出更多勇于担当的好干部。

‚为官不为‛病因探析

(四):‚笨‛而不为 根在不求上进 ‚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当前,在党员干部队伍中,这样的观点颇有一定市场。持有此论的党员干部,不是不想作为,而是‚不会干‛‚不会为‛,深感能力恐慌、本领恐慌却又不求上进,缺乏真本事、硬功夫,导致工作上力不从心。

‚笨‛而不为的领导干部,在抓发展、促改革、惠民生工作中,标准要求不高、工作效能低下、服务意识不强、能力本领欠缺,损害了领导干部形象,贻误了所负责工作,辜负了群众期望。诊断‚笨‛之表现

现实中,有这样一种观点:为官不贪不占,不干事也算是好官。其实不然,不贪不占只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最基本标准。一个好官不仅要不贪不占,更要上为国家谋利,下为百姓造福。

‚在一些部门,存在着少数领导干部工作‘不会干’的情况,这不但严重影响着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而且也给党的事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云南省龙陵县委组织部长夏红军如是说。

‚部分领导干部的‘不会干’表现在满足现状,不求上进上。‛夏红军分析,这样的干部虽然也有事业心、责任感,但由于领导能力和领导方法不够,往往工作效果不好。实践中,这样的领导干部知识老化严重,满足于自己多年前的专科、大学学历,在工作中只会吃‚老本‛,工作起来缺乏卓有成效的工作思路,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云南省龙陵县某局原局长杨某,因民主测评不理想,再加上无明显政绩,被调整到另一个单位担任‚二把手‛。当组织找他谈话时,他难以相信地说:‚我是从基层一步一步熬上来的,没犯错误,年龄也没到,怎么说让我下就下了呢?‛杨某被调整后,曾多次找县里领导‚申辩‛。经过领导反复做思想工作,他终于明白,必须面对现实,看到不足,努力学习,弥补差距,认认真真做好被调整后的工作。

湖北省沙洋县一大学毕业生,刚毕业时文思敏捷,工作有激情。走上领导岗位后,提笔行文再也离不了空话、大话、套话等‚八股腔‛,工作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对部属不能给予正确的方法引导,习惯于发号施令,浮躁之气严重。最终,因工作无起色而被领导约谈。领导干部这样的‚笨‛表现为华而不实、眼高手低。

领导干部的‚笨‛还表现为‚井底之蛙‛、自以为是。工作中,部分领导干部自我感觉良好,对自己的一点点本事、一点点成绩沾沾自喜、孤芳自赏、自我陶醉,小进即喜、小富即安;有的忙于事务,疲于应酬,看不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有的自以为是,听不进不同意见;有的对上级的决策部署缺乏研究,对工作研究不深不透、一知半解,做事情‚粗针大麻线‛。如广西贺州市某镇原镇长,因为基层工作经验不足,统筹协调能力欠缺,而又自恃学历高,学习抓得不紧,对工作疲于应付,致使该镇多项工作在县里排名靠后。最终,该镇长被调整了职务。把脉‚笨‛之根源

‚在任何时候真正决定性的因素都是你自己‛,这是北京大学已故著名教授季羡林先生的一句名言。‚不怨天,不尤人,反求诸己‛。领导干部身上‚笨‛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其自身。

‚学习不够是领导干部能力不足的总根源。‛云南省委党校副校长、行政学院副院长王国忠说。领导干部自身放松了学习,必然会导致政治意识、理论素养、大局意识弱化,领导能力、执行力不足。

有这么一条知识折旧定律:一个人1年不学习,所拥有的知识会折旧80%;或者说一个人学过的知识,如果每年不更新7%,这个人便很难适应社会变化。

‚现在的领导干部基本上是从生产一线上锻炼成长起来的。‛云南省纪委组织部负责人讲,有的领导干部所取得的大专或大学学历是在工作岗位上通过自学取得,没有在高等院校经过全面系统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先天‛欠缺,加之疏于学习、知识老化,导致能力素质很难提高。

怠于思考、思维守旧,是领导干部‚笨‛的另一根源。学习没有目标,学而不思,习惯用旧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或者对自己的本领不能客观把握,以为自己当领导干部多年,样样精通,特别是取得一些小成绩或者受到一些部属吹捧,就以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结果个人能力与时代发展的距离越拉越远,在指导实践方面缺乏科学理论支撑,造成领导力不强和执行力效果不佳。

难于创新,墨守成规,也是造成领导干部‚笨‛的缘由。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去思考和研究,难于创新,热衷于按常规行事,以至于在新问题和复杂局面面前束手无策。如果做什么事都要翻开‚本本‛找依据、搬出‚传统‛找出处,那么,就会失去到手的发展机遇。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一切问题,只有在实干当中才能解决;一切机遇,只有在实干当中才能抓住。

除了领导干部自身根本原因之处,考评机制缺失,也是部分领导干部工作能力水平不高、甘居平庸的原因。如果考核评价机制和监督问责制度对‚不会干‛这种‚隐性‛失职界定不清、重视不够、监督不严,则会对‚庸官‛问而无责、考而无据,使问责和考核流于形式,致使几年不变样的‚守摊干部‛‚维持会长‛能够长期‚坚守‛下去。

‚如果某区副区长被考评为‘较差’,主要领导干部如区委书记、区长同样有连带管理责任,也要进行处理。‛云南省昆明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赵增昆介绍,该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暂行办法》,把干部日常监督管理与部门工作绩效考核结合起来,给平庸领导干部传递压力,倒逼领导班子督学、干部自学,有效防止和解决领导干部‚不会干‛的问题。开出以学治‚笨‛处方

‚学习几天,受用一生,警醒一辈子!‛这是参加云南省厅级干部任职培训班学员们的共同感受。今年3月23日至27日,云南省组织2014年以来新提拔的106名厅级领导干部参加了以‚党风廉政建设及履职能力提升‛为主题的任职培训。

‚从2007年至今,云南省已连续9年举办新提拔省管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及履职能力培训班。‛云南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介绍,每一期培训,尽管工作繁忙,但大家都十分珍惜难得的培训机会,将学习作为增强本领的‚助推器‛、勤廉兼修的‚加油站‛。

为使这一做法形成常态,云南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联合发文,规定‚全省新提拔的乡科级以上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当年参加反腐倡廉建设和履职能力专题培训,并使这项工作形成制度,长期坚持‛。

‚领导干部无论是做大事,还是做小事,只有学好,才能做好。加强学习是领导干部弥补不足、缩小差距、避免失误、改进工作的根本措施。‛王国忠说,以学治‚笨‛,不失为一个治疗庸官的良方。

要保证以学治‚笨‛取得实效,必须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制度、措施。

贵州省黔西南州出台了《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管理办法(暂行)》,梳理归纳并公布了30种‚惰政‛现象,包括对‚不会干‛的领导干部进行召回。这一措施让一些干部心里有压力,有本领恐慌感、紧迫感,不断增强工作责任意识,有效弥补了从严管理干部的‚短板‛,倒逼干部认真履职。同时,对被召回干部,并没有将其打入‚冷宫‛,而是通过‚回炉淬火‛‚回炉加钢‛‚历练锻造‛等教育方式对其‚维修‛。该反思的反思,该教育的教育,该补给知识的补给知识。‚维修‛过关后,被召回干部仍能回到原岗位,体现了干部召回管理工作的人性化。目前,全州召回1334名干部,有1080名干部通过集中学习后全部回到原岗位工作。

湖北省沙洋县在2014年机关作风整顿中,对一些虽未犯大错、但不思进取的干部亮‚黄牌‛。其中,23名科级干部因在亮‚黄牌‛后一段时间内,仍然我行我素、不思进取而被降职或免职,其工资、补贴等待遇也随之下降。此举,逼迫‚笨‛的领导干部主动学习进取。

有一句话说得好:不要在最好的位臵上睡觉,那是无能者对自己的放弃。只有真正下‚猛药‛、敢于亮‚黄牌‛,让滥竽充数的‚笨‛干部没有立足之地,才能唤醒广大干部的进取意识,形成人人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孟凡兵)‚为官不为‛病因探析

(五)驱散思想雾霾是根本

为官不为,为何?有的人怕犯错不敢为,有的人没能力不能为,有的人太懒了不去为,原因种种,总开关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思想上出了问题——不想为。

只要想为,就不会有干事必然犯错的担心,就不会疏于学习不求上进,就不会整天无所事事混日子。

方向迷失的羔羊,找不到回家的路。思想迷失的官员,又该如何破除为官不为的迷雾? 1 补足精神之钙

总书记强调,‚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为官不为者,从根上讲也是思想出了问题。

中国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卢运雄表示,一些干部在社会变革的时代大潮中,不能正确对待新旧思想、文化与价值观念冲突,出现了思想上的困惑与行为上的偏差,以致信念迷茫,理想淡化,价值观偏移。

一些为官不为者身上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组织信个人,不热衷于干事创业,却痴迷于算命看相、求神拜佛,迷信‚气功大师‛的现象正是这样的现实反映。

一些机关大楼不设4、13、14层,一些办公室的桌椅摆放讲究朝向、风水,一些干部的案头上赫然摆放石兽、‚转运石‛等装饰物,更有甚者一些地名因‚不吉利‛而改,有的工程因‚大师‛妄议而建,一些建筑因‚挡风水‛而拆。

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一针见血地指出,‚官员信风水就是一种堕落‛。人一旦没有了信仰,就会成为‚行尸走肉‛。干部长期浸淫于求神拜佛,心理颓废、斗志丧失、道德滑坡也就在所难免,有的干部甚至将手中权力异化为生财工具,有钱有作为、无钱无作为。

内蒙古自治区原副秘书长、法制办主任武志忠在家中供奉近百座佛龛、佛像和佛画,每天也必念经拜佛,可在其一心问佛的背后,是对金钱毫无遏制的贪欲。

为官不为者的信仰迷失说到底就是精神缺了‚钙‛,得了‚软骨病‛。

是病就得治!各地掀起的问责风暴是开出治标的药方,如何治本?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补足精神之钙最关键。

‚思想上的纯洁性与行动上的敢作为,是一体两面。‛多名专家指出,党政主官和普通干部都应加强对理想信念、责任担当、为政品德等方面的自我教育,提升思想境界,增强奉献精神。

当前‚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开展,正是补钙的良好契机。‚三严三实‛包含着对新时期共产党人党性修养和理想信仰的新要求新标准,是具体化了的‚精神钙片‛。每日一服,每日一省,必将为党员干部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重塑宗旨意识

河南沁阳市一段公路景观改造,工程达到一定进度时,政府应退还4家企业共2000万元保证金。但从2014年4月到11月,四家企业先后向市住建局、市委市政府等累计讨要保证金50余次,遭遇的大都是‚领导不在家‛‚这事儿不归我管‛等‚踢皮球式‛处理。某外资企业在鞍山投资开发了城市综合体项目,在项目完成后,花费18个月才办理完毕垃圾清理的相关手续。其间,该企业除了按规定缴纳了费用外,还将一处四百多平方米的房屋无偿提供给街道。

……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任建明教授看来,‚为官不为‛现象表明个别干部在行使权力时仍奉行着‚不给好处不作为‛的原则。

‚不给好处不作为‛的乱象折射出的恰恰是干部身上为民宗旨意识的淡薄。

一些干部对领导交办的事情亲力亲为,对群众的事臵若罔闻;一些干部奉行‚无利不起早‛,没有‚甜头‛也就没有工作动力;一些干部总结经验头头是道,分析问题轻描淡写,说得多,做得少……

这些为官不为的现象之所以存在,说到底就是干部在为官为了什么问题上犯了迷糊,把个人的荣辱得失看得太重,把事业的兴衰成败看得太淡。

做官究竟是为了什么?为自己还是为群众?这是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必须直接面对的问题。

‚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这是邓小平同志在第三次复出时的郑重选择。

要做事不要做官,做官必须做事,这不应只是伟人的选择,更应是每一个领导干部的不二选择。

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是要时刻把老百姓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从内心里为群众着想、给群众办事、为群众服务,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害,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底线,时时自省、自警、自励、自勉。

反之,肆意弄权、鱼肉百姓、庸懒散拖、推诿扯皮、吃拿卡要,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者,庸官、贪官、懒官是也。虽未必‚遗臭万年‛,但也必为群众所不齿。常修为政之德

‚人之立身,所贵者惟在德‛。做人如此,做官亦要如此,尤其是身为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在德上的要求要更高。但在十八大以来对查处的老虎苍蝇的各类通报中,类似‚思想道德败坏‛、‚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这样的表述并不鲜见。

云锡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雷毅为了维持自己和情妇的腐化生活,不惜违反党纪国法,以权谋私、不择对象地疯狂敛财,只要送上门的一律照收。

安徽省阜阳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太和县委原书记刘家坤为了让情人过上安逸乃至奢华的生活,伙同情人先后收受他人财物合计2900多万元,为他人在承揽工程、征地拆迁、拨付工程款、公司上市改制等事项上提供帮助,甚至在当地形成了‚工程没有刘书记的支持是干不成的‛发展怪象。

干部屡屡在道德层面出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从政之德出现了问题。

令人欣喜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方面对失德干部加大惩戒力度,一方面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追求高尚情操,用法治与德治双管齐下的方式,‚治病树、拔烂树‛,越来越多的失德者被清理出干部队伍。然而也有一些干部在新常态下因为本就不该有的福利待遇取消了,以往宽松的规章制度严格了,就哀叹‚官不聊生‛、‚为官不易‛,更索性‚为官不为‛。

有的干部做‚公事‛懒洋洋,干私活打冲锋;有的对工作马马虎虎,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刚开始有一股子劲,时间一久,便开始懈怠,一旦遇到一点挫折或失败,就无精打采。

这些都是‚从政之德‛缺失的一种表现。

‚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是总书记对好干部的二十字标准,这既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也应是每一名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从政之德。

上一篇:河道清淤安全方案下一篇:试验人员健康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