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2024-06-04

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共6篇)

篇1: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工作方案

为全面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落实《“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重要部署,发挥专利导航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指导作用,探索知识产权支撑园区发展的有效模式,实现知识产权工作与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专利协同运用等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园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等知识产权综合能力,现根据《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际,以建成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为目标,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况

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2001年启动建设,2012年获批省级高新区,2015年获批国家高新区。现园区面积54.35平方公里,从业人员6.407万。

2014年,高新区设立知识产权局,配备5名专职人员负责相关工作。近年来,特别是2014以来,高新区坚持以创促建,构建了以数控装备制造产业为主导、生物技术和新型光电产业为补充、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1+2+1”现代产业体系。数控装备制造产业始终坚持高端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大力发 1

展数控机床、粮食机械、工程机械等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并培育了一批体量大、质态优的骨干企业,其中粮食机械、锻压机床分别占据国内市场份额60%、30%以上,牧羊集团粮食饲料机械产量位列亚洲第一、全球第二,扬力集团、金方圆公司、扬锻集团位列全国锻压行业前5强。生物技术和新型光电产业坚持建载体、引人才、育企业“三合一”,充分做大产业规模,近几年产业规模始终保持30%以上的增长态势。现代服务业立服务于制造业,荣获“江苏省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6年,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幅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62.5%,在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排名列第5位。

为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又好又快发展,高新区不断完善创新体系,激发园区创新的活力和动力。截止到2016年底,高新区企业达到1900家,规模以上企业173家,高新技术企业67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各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家。高新区举力打造创新主体集聚新高地,先后与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百余所知名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建设了清华智能装备科技园、扬州大学科技园、济南铸锻所扬州分所等产学研合作平台,形成了大学、科研机构、企业联动发展格局,并精心打造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扬州大学科技园、金荣科技园等一批主题创业载体,建成了“上市基地创新 2

工场”、“金荣科技园创新创富工厂”两家国家级众创空间,以及“邗江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企业孵化器。

江苏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创建期间,高新区广泛开展专利维权援助工作和知识产权培训,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发展环境。高新区创新优势不断积聚,知识产权产出快速增长,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5.7%,2016年,新增专利申请?件、授权?件,分别是2013年的?倍和?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件、授权?件,分别是2013年的?倍和?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6.1件,增长?件。商标注册1080件,万人商标注册量154.5件,著名商标58件,驰名商标9件,均取得显著增长。企业知识产权主体地位日益突出,60%以上企业制定了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5家企业完成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建设,培育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家。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逐步增强,4件专利荣获中国专利奖项,1件专利荣获省级专利奖项,1人荣获优秀发明人奖项。2016年,高新区知识产权许可/转移金额高达?万元,知识产权质押金额高达?万元。

二、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落实《“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重要部署,加快推进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着力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提高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区域发展、产业发展的贡献度,高新区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 3

并优化创新质态为基础,以健全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为保障,全面优化知识产权发展环境,大力弘扬知识产权先进文化,扎实推进知识产权人才建设,大幅度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和服务能力,为建成具有产业特色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提供有力支撑。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高新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产出质量大幅提升,知识产权转化成效充分体现,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数控机床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在数控机床主体、数控系统、伺服系统等重点发展方向取得较大技术突破,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和知名品牌;园区知识产权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面实现产业、知识产权、人才和园区建设并进发展,把高新区打造成为创新活力强劲、成果转化高效、保护措施有力、管理体制完善、专业人才集聚的知识产权强区。

(二)具体目标

1、知识产权产出质量大幅提升。

以“数量布局、质量取胜”为原则,专利申请数量、质量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全省前列,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以高于10%的速度增长,国(境)外专利申请稳步提高;商标注册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

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清零”计划,到2020年,拥有有效专利的企业占高新区全部企业的30%以上,申请国(境)外专利的企业占高新区全部企业的3.5%以上;

到2020年,高新区专利申请累计超过15000件,发明专利申请累计超过4000件,PCT专利申请累计超过150件,年专利申请量突破1000件,年专利授权量突破800件,每百万R&D经费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0.35件;商标注册量累计达到1800件,万人商标注册量突破200件,新增著名商标20件,驰名商标3件,版权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数量增长明显。

2、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显著增强。

建立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工作机制,开展专利导航、评议、预警等专项具体工作;建立专利运营工作机制和体系,推荐优秀专利成果评选中国专利奖和省级专利奖,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许可、转让、质押、融资等活动,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创建期间,高新区知识产权许可/转让金额达到?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到?万元。

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提升,骨干企业专利转化率达到70%以上,贯标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利转化率达到75%以上,核心专利转化率达到80%以上,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3、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将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工作纳入工作考核范围,并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工作考核目标。建立健全由高 5

新区管委会、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三方共建的扬州高新区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加强高新区知识产权相关各部门间的统筹协调。知识产权工作经费保障有力,每年对知识产权的财政支持达到300万元以上,不低于园区财政支出的0.55%,且知识产权工作经费增长每年不低于15%;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不断增强,力争到2020年,新增知识产权试点企业5家,新增知识产权示范企业4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企业实现贯标全覆盖,中小企业中新增贯标企业20家。

4、知识产权发展环境明显优化。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体系,为高新区知识产权工作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初步形成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盗版、假冒等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依托“知识产权举报投诉和维权援助中心”广泛开展知识产权举报投诉、维权援助、行政执法工作,每年服务企业不少于50家;落实《扬州市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活动方案》,护航创新之路,专利、商标、版权行政执法案件年结案率达95%以上,权利人满意度超过90%。

5、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以引进知识产权源头企业和促进知识产权转化为核心,为企业提供全套服务和系列资金扶持;每年组织召开4次科研机构、企业、服务机构的知识产权供需对接会,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和转移;引进不少于3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所需的高水平中介服务机构。

与服务机构联合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知识产权宣传和帮扶工作,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发展环境。每年开展宣传活动2次以上,扶持知识产权重点企业10家以上,帮扶中小微企业50家以上。

6、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形成一支具有专业水准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到2020年,高新区参加省级以上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的超过30人,参加市级以上知识产权培训的超300人,引进和培养知识产权高级人才9名,培育知识产权总监5人,新增专利代理人20名,2020年,知识产权服务业年末从业人员总数达到80人。每年举办各类知识产权培训4期以上,培训人员达到500人次,其中事业单位人员达100人次;企业不少于350人次。

四、重点工作

(一)提高知识产权创造水平,培育知识产权密集产业

1、大力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以扬力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建立的“金属板材成形装备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为示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高校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联合组建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专利链,开展技术攻关,在数控机床、粮食机械、工程机械等主要技术领域创造一批创新水平高、权利状态稳定、市场竞争力强的高价值专利和专利组合,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高价值专利培育模 7

式。将高价值专利拥有情况作为推荐申报国家、省、市各种项目的重要依据,作为科研项目立项和验收的必要条件。

2、加快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部署。坚持把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作为知识产权引领支撑园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以数控装备制造产业为重点,开展专利导航、分析评议和预警分析,把握产业发展态势,确立产业专利布局,引导专利创造和集聚,加快推动数控装备制造产业成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统计制度,加强发展监测分析,定期发布发展报告,引导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壮大。

3、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创新创业。依托高新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扬州大学科技园、金荣科技园等创业载体,“上市基地创新工场”、“金荣科技园创新创富工厂”两家国家级众创空间,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创新成果及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组织开展优秀专利发明人、高质量专利、版权创造等评选活动,激发大众的发明创造热情,推动园区发明创造活动广泛开展,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

(二)加快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积聚知识产权竞争优势

1、建立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工作机制。探索专利信息分析与产业运行决策深度融合、专利创造与产业创新能力高度匹配、专利布局对产业竞争地位保障有力、专利价值实现对产业运行效益支撑有效的工作体系,初步形成专利导航引领产业创新发 8

展的有效模式与发展格局,使专利导航成为园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建设的“指南针”。并编制《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导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围绕数控装备制造业,针对数控机床主体(IPC:B23)、数控系统(IPC:G05B19、H03M、G06F3、G05B11)和伺服系统(IPC:B23Q、F15B)等重点发展方向开展专利导航分析,把握产业发展态势,确定产业专利布局方向;将《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导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进行发布,鼓励相关企业围绕确定的核心关键技术开展企业专利微导航,补短板、强优势,构建主导产业的专利储备体系。

2、探索产学研合作的专利协同运用机制。将中科院扬州中心(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江苏省数控机床研究院、清华大学智能装备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作为连接研究院所-技术团队-行业企业的有机体,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的专利协同运用机制。通过与江苏扬力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扬州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消化改良引进技术、建设科技人才队伍,共同实现科技攻关。将“国家火炬计划邗江数控金属板材加工设备产业基地”“江苏省机械装备制造之都”“江苏省数控机床产业核心制造基地”“江苏省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出口基地”作为对外科技合作的桥梁,组织更多的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组建专利协同运用共同体,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围绕关键共性技术和配套装备技术进行协同攻关。

3、加快专利技术转移转化和运营。重点支持企业与知识 9

产权运营机构合作,开展专利资产管理,通过专利交易、专利许可、投融资等活动,促进企业专利价值最大化和行业地位的提升;组织召开企业、创新载体、服务机构的知识产权供需对接会,开展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维权、转让、许可、风险评议、评估、质押贷款、知识产权入股、融资等活动,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和转移;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开展境内外并购贷款业务,鼓励企业以获取核心知识产权为目标,开展跨境和跨国投资经营。通过一系列知识产权运营,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主导产品优势突出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带动一批“专、精、特、新”竞争优势明显的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三)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效能,发挥知识产权示范作用

1、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由高新区管委会、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三方共建的扬州高新区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定期开展涉及数控装备制造业重点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及研发中的知识产权分析、预警和布局,建立并完善政府、行业和企业“三方联动、互补互促”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充分调动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的各成员单位力量,举全园区之力,开创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

2、健全完善知识产权奖励政策。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保护创新的基本功能,专利奖励向发明专利授权、有效发明专利倾斜,加大对优质发明专利、PCT专利申请和授权的奖励力度,促进高价值专利产出,建立高价值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开展高价值专利评价,形成有利于高价值专利产出的 10

鲜明导向,重奖获得“中国专利金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的高价值专利或核心专利。

3、积极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鼓励园区企业加大GB/T 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执行力度,实现DB32/T 1204-2008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向GB/T 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转化过渡。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走出去”企业、知识产权联盟内企业实现GB/T 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全覆盖。

4、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省级、市级知识产权战略推进项目,引导企业将知识产权战略纳入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全面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鼓励“走出去”企业实施全球化知识产权战略,引导企业将知识产权战略纳入企业经营发展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维权,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1、完善专利维权援助制度。园区设立知识产权维权与举报投诉工作站,支持企业积极应对各类知识产权侵权纠纷,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建立专利维权联盟,广泛开展专利维权工作;畅通投诉与举报渠道,建立科学决策、快速反应、协同运作的专利纠纷应对机制,同时,将贯彻落实《江苏省知识产权举报投诉奖励办法》,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维权援助监督。

2、提升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能力。落实《扬州市知识产权 11

执法维权“护航”专项活动方案》,围绕重点创新领域、侵权高发地和制造业集中地,开展“护航”、“双打”、“红盾网剑”、“剑网”等常态化专项检查执法活动,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保驾护航。力争为高新区知识产权工作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每年各类知识产权案件处理结案率不低于70%,并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专利案件立案数、处理案件数等执法信息,通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进行通报。

(五)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厚植知识产权发展优势

1、加快去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利用中科院扬州中心(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江苏省数控机床研究院、清华大学智能装备研究院等创新载体优势,积极打造集商标、专利、版权等于一体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数控装备等主导产业以及企业个性化需求开展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与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托管、知识产权评议评估、失效专利信息利用、企业和行业专利数据库建设、知识产权法律事务、专家辅导和专业人才培训等多形式的知识产权服务,满足不同类型企业、不同发展层次的知识产权多元化需求。

2、引进高水平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大力发展特色化、高端化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包括知识产权代理、知识产权咨询、知识产权托管、知识产权法务、无形资产评估、专利文献检索、专利信息分析利用等企业迫切需求的知识产权服务链,完善服务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引导中介机构为广大 12

科技型企业提供高水准的专业化服务。进一步推动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相关主管部门、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企事业单位多层面与江苏省专利信息中心、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江苏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江苏佰腾科技等知识产权专业研究和服务机构的合作,积极发挥研究和服务机构与区域知识产权工作中的智库作用。

(六)壮大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打造知识产权人才高地

1、大力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知识产权培训。加强知识产权系统人员业务轮训,加大企业知识产权工程师、知识产权总监培训,加快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人才培养,集聚一批能够支撑知识产权强区战略所必须的管理、执法、服务等各类专业人才,包括懂专业、懂外语、懂法律、熟悉国际规则的复合型知识产权高端服务人才,技术、法律兼备的企业知识产权实务操作人才。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从业人员上岗培训、在职培训、专业培训、学习交流等常态化机制,创新培训方式,优化培训内容,年开展集中规模培训活动4次以上。

2、努力打造知识产权人才密集高地。将知识产权高端人才作为紧缺人才纳入高新区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建立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培养机制,选拔一批发展潜力大、业务水平高、工作业绩强、在知识产权相关领域取得优秀成绩的人员,作为园区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加大重点领域知识产权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实现企业知识产权高管、知识产权运营、专利信息分析等人才的快速增长。

3、建立知识产权“人才库”和“专家库”。建立园区知识产权“人才库”和“专家库”,纳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专家的咨询作用,开展高起点的知识产权理论和公共政策研究,为高新区提供知识产权法律、决策咨询;建立企业与专家库的访问对接窗口,为企业解决经营过程中的各项知识产权疑难。

五、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成立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任组长,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经济发展局、党政办、城乡工作局、招商局、投资服务局、规划建设局、市场监督局、派出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规划、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开展,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园区知识产权局,负责有关日常工作。建立重大事项汇报制度,由领导小组组织,向省、市知识产权局汇报创建工作中的重大事宜,争取省、市领导的重点指导和支持。

2、机制保障。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考核监督制度等相关工作机制,把专利、商标、品牌、标准等知识产权主要指标纳入到高新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与干部业绩的考核评价体系中,由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各项工作的监督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保障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3、政策保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工作方案,制定相配套的政策文件,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工作。修订对现有相关政策文件,完善知识产权资助和奖励政策,把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创建工作贯穿于政策制定、修订、执行等工作中,为促进园区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4、资金保障。园区将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并加大知识产权专项资助资金份额,对符合政策的知识产权项目予以支持。知识产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资助专利申请、名牌产品奖励、专利信息检索与分析、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高价值专利项目、知识产权产业化、知识产权宣传和人才培养、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以及版权、商标战略实施等方面。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期间,园区对知识产权的财政支持总计将达到300万元,不低于园区财政支出的0.55%。

5、环境保障。园区各部门切实加大对知识产权工作政策、资金、人才的支持,理顺财政渠道,改善知识产权管理条件,确保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创建工作顺利实施;规范、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行业,加快知识产权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构建全区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和信息支撑体系;培育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形成有利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实施步骤

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的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动员部署阶段、组织实施阶段和检查验收阶段,各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一)动员部署阶段

2017年5-6月前,成立“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知识产权工作方案,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立相关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启动园区建设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 1、2017年

 启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 推进“金属板材成形装备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

 召集相关部门、江苏扬力集团、江苏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扬州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相关院校、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知识产权供需对接会;  启动“数控装备制造产业专利导航分析”工作,建立数控装备制造产业专利导航工作机制;

 做好“426”活动,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和培训工作,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和社会效应。2、2018年

 2017工作总结和相关信息统计,2018年工作计划制定;

 继续推进“金属板材成形装备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

 完成《数控装备制造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  依托高新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扬州大学科技园、金荣科技园等创业载体,“上市基地创新工场”、“金荣科技园创新创富工厂”两家国家级众创空间,推动园区的知识产权创业和专利技术产业化;

 利用“426”活动,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清零”行动宣传。3、2019年

 2018工作总结和相关信息统计,2019年工作计划制定;

 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

 发挥“金属板材成形装备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的示范作用,号召更多的同类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创建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

 开展“426”知识产权宣传和培训工作,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清零”行动;

 积极开展产学研活动,组织企业参加专利技术交易展览会、扬州市专利拍卖会、扬州市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和专利成果洽谈活动,服务创新创业,促进专利成果的转化实施。

(三)检查验收阶段

 2019工作总结和相关信息统计,2020年工作计划制定;

 产业专利导航成果应用;

 跟进“金属板材成形装备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

 开展其他项目工作及园区验收工作。

二〇一七年五月

篇2: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汕府办〔2004〕143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市知识产权局关于《汕头市园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方案》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汕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四年九月十五日

汕头市园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方案

汕头市知识产权局

(二○○四年九月六日)

为贯彻落实市政府《批转市知识产权局关于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加快提升我市企业竞争力的意见》(汕府〔2004〕29号)和《关于印发汕头市知识产权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汕府〔2004〕16号)中有关在工业园区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的要求,制定《汕头市园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开展园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形势发展的需要,以试点为契机,发挥园区在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推动当地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中的示范作用,提高园区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提升园区竞争力。

二、试点园区范围及试点期限

试点园区包括工业园区、科技园区、行业科技创新中心、行业园区、专业镇(街道)等。从2004年开始,市知识产权局每年选择1—2个园区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被确定为试点园区的,试点期限为3年。

三、试点目标

(一)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构。试点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根据各自的实际,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配备相应工作人员,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及时为区内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咨询、申请、维权、培训等方面的服务,确保园区知识产权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建立健全园区知识产权管理制度。重点包括推动企业的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产出、管理、运用、实施、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内容。

(三)园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园区内各企业领导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将知识产权纳入企业发展总体目标,并有具体工作计划和安排;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培训在园区扎实有效开展,园区干部职工和科技人员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高。

(四)园区知识产权投入逐年增加。园区设立知识产权发展或资助资金,重点扶持具有竞争优势的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确保园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五)专利信息利用系统基础建设得到加强。针对本园区的产业特点,建立与之产业相适应的专利信息数据库,并重视相应产业的专利战略研究,发挥专利信息在园区企业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六)园区专利技术实施取得明显成效。利用专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取得实质性进展,专利技术产品占园区产品比例逐年增大,专利产品产值占园区工业产值的比例逐年增加,专利技术及专利产品对园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园区竞争实力明显增强。

(七)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园区科技和经济的能力明显增强。园区企业基本上拥有自主专利技术;园区总体专利申请量增长率高于同类园区专利申请量增长率,专利申请质量逐年提高;企业运用专利制度维护自身知识产权权益的能力明显增强,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

四、扶持措施

(一)对纳入试点的园区,由市政府在相关的专项经费中给予适量的扶持经费,专项用于园区知识产权试点工作的支出。各区县也配备相应的扶持资金。

(二)市知识产权局会同各区县知识产权局加强对试点园区的工作指导,及时解决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试点园区企业申报国家、省、市专利奖评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

(四)试点园区企业申报省区域知识产权试点、省专利技术实施计划、省百家知识产权优势民营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推荐。

(五)试点园区可集中组织园区企业申报市专利申请补助资金。

(六)市知识产权局支持帮助园区成立专利服务机构,帮助园区培训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人才,引导园区开展专利维权活动。

(七)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免费为园区提供知识产权培训及专利信息咨询服务。

五、申报及确定

(一)申报条件

1、园区高度重视专利等知识产权工作,已将专利等知识产权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议程。

2、设有专利等知识产权工作机构或专兼职工作人员。

3、园区工业经济基础较好,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强。

4、专利申请量在同等园区中领先或者年专利申请量增幅达到20%。

(二)申报与确定程序

园区申报知识产权试点,采取自愿申报。先由园区向所在地的区县知识产权局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申报表,制定区域试点方案,经区县知识产权局提出推荐意见后报市知识产权局。经市知识产权局组织评审确定后,发给“汕头市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牌子。

六、组织管理及考核

(一)试点园区每年应向市知识产权局书面汇报试点进展情况。

(二)市知识产权局每年组织对园区试点工作进行检查指导,落实扶持措施。

篇3:苏州工业园区试点应用预拌砂浆

天翔国际大厦工程项目, 建筑面积33 640平方米, 框架结构, 地上26层, 地下3层, 主要功能为办公楼和商场。目前, 该工程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 现已进入装饰装修施工阶段。此次试点主要涉及地面砂浆。

市散办领导邀请园区规划建设局的相关工作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参观。进入施工现场, 预拌砂浆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向大家展示了现场操作流程。在预拌砂浆筒仓旁, 由于是采用全电脑调试, 工人只需要按几个按钮, 就能根据工程的质量要求取出相应规格的成品砂浆, 用多少取多少, 避免了材料的浪费。成品砂浆在专用管道中通过泵送机实现高层输送, 据技术人员介绍, 这台泵送机目前可泵送垂直高度100米的作业点。在5楼的作业现场, 工人将地面基层的灰扫掉, 砂浆从专用管道输送浇注, 工人用杠尺刮平涂好砂浆, 在砂浆即将初凝时用抹刀进行收光处理。预拌砂浆生产厂家的负责人指出, 在此次试点项目中, 如采用传统现场搅拌砂浆作业模式, 3个工人一天时间内只能完成60平方米的作业量, 现在采用泵送预拌砂浆作业, 6个工人一天的作业量可达到800~1000平方米, 大大提高了工效, 最重要的是, 预拌砂浆采用工厂化生产, 全封闭输送, 减少工地扬尘、避免输送过程中跑冒滴漏等浪费现象, 保证建筑质量, 是实现绿色施工的最有效手段。

篇4: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生机勃勃

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工作是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副省级以上(含副省级)地方政府共建方式来进行的。试点、示范园区要紧紧围绕国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结合园区的实际,在行业和企业层面上开展并推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所涉及的各项工作。

第一步是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要求达到: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推进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建立专业性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及专题性专利信息数据库,加强专利信息利用工作,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专利信息服务;开展知识产权管理业务交流与研讨活动。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经过三年的考验,完成试点工作并通过验收之后才可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必须做到:建立了较完备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规章、政策,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和信息服务体系;在试点期间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其增长率高于全国和所在地的平均增长率,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园区申请总量的45%,有一定数量的发明向外申请专利;知识产权战略纳入园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之中,成为园区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园区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业和企业集团;知识产权主要指标已纳入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统计、考核指标体系。

知识产权示范园区不设期限,国家知识产权局每两年对其进行一次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将取消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称号。

天津高新区、成都高新区等经过扎实的努力,并通过了严格的考核,终于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争取的过程就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城市的自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之后,又将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城市的自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天津滨海高新区

试点三年来,天津高新区重在体现试点园区知识产权工作的试验与试点,以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为突破口,在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实施、增值、转移、提升、保护等各环节上开展工作,取得了丰硕的工作业绩和成果:

1、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显著增强。

2、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得到落实。高新区确定了100家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试点单位,各自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了适合自己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方案》。

3、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能力明显提高。涌现出力神、赛象、鼎盛、协和干细胞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企业。

4、围绕产业化基地建设,在知识产权高层次服务上取得突破。开展行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开通了免费的专利信息检索平台。

5、引导企业探索知识产权价值在经济运行中的多种功效,引导企业探索知识产权作为注册资本、专利权质押担保贷款等利用知识产权资本化为企业融资拓展渠道。

6、内资企业知识产权数量与质量大幅提升,促进区域竞争优势的形成。试点期间,高新区企业申请专利达到8500项,占天津市企业申报专利的40%以上。在全国高新区中,天津高新区2006年千人拥有专利授权数排名第六,专利授权数中的发明专利比例排名第十,千人拥有商标数排名第四。涌现出一批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突显了试点园区自主创新实力与持续创新能力,充分表明园区正在成为天津市自主知识产权创造的聚集地和自主创新的主阵地。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09年6月3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司长马维野带队的七位专家,对成都高新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进行了综合考评和驗收。根据专家组的综合审查,该区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验收。

通过两年的试点,目前,高新区共有驰名商标6户、省(市)著名商标43户。2007年高新区内企业获得成都市专利奖唯一一项金奖,两项银奖,三项优秀奖;2008年获得成都市专利奖两项金奖,三项银奖,一项优秀奖。近三年新转化科技成果447项,其中78项为国际先进水平,70余个项目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

成都高新区1991年被批准为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0年被批准为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科技工业园区,2001年成为中国西部第一个通过ISO14001中国认证和英国皇家UKAS国际认证的区域。在国家科技部历次综合评比中,均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

发展过程中,成都高新区形成了别具特色的“1223”战略:

突出一个中心,即招商引资,列为全局首位和中心的工作。

强化两个重点,即壮大培育企业和推进科技创新,建成中国西部地区规模企业和品牌企业的聚集地,科技创新的高地。

加速两个进程,即南部科技园区建设和西部综合产业园区建设进程,建成现代化科技园区和一流综合产业园区。

篇5: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推动我省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建设对提高区域经济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废物排放、大幅度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和《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推动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规范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申报、批准认定及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试点园区是指,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特征,具有产业关联,企业间内部循环与产业间循环链条清晰、协调推进的循环经济发展园区。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三条 基本条件

1、设立发展循环经济领导机构和相关工作机构,并得到县以上人民政府的批准。

2、制定了如何实现区内企业之间、园区与外界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交换,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管理机制。

3、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水平,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等方面具有建设园区的基础条件。

4、园区内重点企业必须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同时,园区内资源产出指标、资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必须符合《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目标要求。

5、园区建设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第四条 编制循环经济长远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规划和目标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并配套制定和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规划编制要和《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循环经济主导产业链的延伸、做大做强,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的培育相结合,对试点园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建设内容、重点项目、保障措施等做出重点分析,以使规划能指导园区建设实践。

第五条 少数民族、边远贫困地区条件可适当放宽。第三章 申报及认定批准程序

第六条 申报甘肃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由园区管委会提出书面申请,报所在地工信局,由所在县(市、区)工信局加注意见报市、州工信委,市、州工信委向省工信委提出书面申请报告。

第七条 省工信委根据市、州的工信委申请报告和按规定提供的有关资料,进行现场考核、论证后对符合条件的批准命名。

第四章 报送材料

第八条 申报试点园区须提供以下资料

1、市、州工信委的申请报告。

2、试点园区管理委员会组织机构建设(附当地政府的批文)。

3、《甘肃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申请表》。

4、经济实力情况、基础设施现状和累计投入。

5、试点园发展循环经济规划(含总体规划、经济指标规划、重点支撑项目、园区内企业间、以及与区外之间的循环发展规划等)

第五章 试点园区的管理

第九条 试点园区及相关情况将在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门户网站公布,并适时更新。

第十条 试点园区每年1月底前向各级主管部门报告上发展情况,市州工信委对试点园区的发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2月底前将本地试点园区上建设情况报送省工信委。省工信委对试点园区每年采取抽检、互检等形式进行监督检查。发展情况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各项经济指标情况:

1、循环经济发展指标完成情况;

2、主要经济指标及效益分析;

3、支撑项目建设进展、产业延伸发展情况。

(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三)管理机构情况;

(四)各项优惠政策落实情况;

(五)节能、科技、质量、环保、安全生产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第十一条 省工信委在产业发展规划布局、技术改造及资金安排等方面,对试点园区予以重点指导和支持。

第十二条 对试点园区要建立“准入退出”机制,按照规范一批、提高一批、发展一批的原则,对试点园区实行动态管理,对符合甘肃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试点园区,及时考核提升为甘肃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对发展缓慢、管理落后、没有产业特色和主导产业、基础设施条件差、服务水平低、入驻企业和项目少,生产要素聚集效应差的试点园区要采取通报、警示直至按照审批权限予以撤销命名。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解释。

篇6: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为推动我国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工作,更好地适应当前国内外的新形势,提高企事业运用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制度的特性和功能的能力并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典型经验,以指导和推动全国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提高我国企事业单位开展技术创新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进而推动我国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工作的推广普及,国家知识产权局决定选择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企事业单位开展第三批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试点工作。

一、指导思想

试点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方针为指导,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和当前所面临的新形势,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探索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与企事业单位的研发、生产、经营等活动有机结合的新机制,建设运用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制度特性和功能去开拓市场的现代企事业单位专利管理工作的新体制。

二、试点内容

(一)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以专利为主)管理规章制度

试点单位要参照《第三批全国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试点工作试点方案》和《企事业单位专利工作管理制度制定指南》,创造性地建立符合本地区、本单位特点的知识产权管理规章制度,明确知识产权工作机构及其职责,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产权管理、知识产权奖惩制度、知识产权工作考核等办法,探讨运用专利及专利制度的特性和功能与企业生产、经营、销售、研发等工作有机联为一体的管理方法。

(二)加大企事业单位产权管理的力度

加大本单位产权管理的力度,主要是为了维护本单位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引进的知识产权能够获得应有的权益,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形成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权。各单位要按照《企业专利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和《企事业单位专利工作管理制度制定指南》中的要求,切实抓好每个环节的专利产权管理工作。专利产权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专利技术开发;专利申请、维持、放弃的确定,职务与非职务发明的审核限定;专利评价、评估;专利资产运营,包括专利

权转让、许可贸易、运用实施、专利作价投资,专利权质押等;与专利技术及专利产品相关的档案管理及对相关人员的规范;专利权的保护,如专利侵权监视、专利诉讼、专利权边境保护;职工的入厂保密协议、竞业限制协议、保密奖惩协议等。

(三)加大企事业单位对知识产权制度规则运用的力度,全面开展企业专利战略的研究和实施工作

各试点单位在充分运用自主知识产权之时,还应最大限度地运用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制度提供的可运用空间。要加大对各国知识产权制度和WTO相关规则的研究力度。本单位在涉及重大利益的投资、立项、引进、合资、合作、营销、专利申请和维权等决策前,要充分运用专利制度的规则,提出合理的建议,把对专利制度的运用融入到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研发、销售的全过程之中。

要全面开展企业专利战略的研究和实施。企业专利战略的最主要目的是运用专利及专利制度的特性和功能,花最少的代价去寻求最大的市场利益。各单位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开展企业专利战略研究工作,让企业专利战略研究工作直接服务于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开展企业专利战略时,要牢牢把握有利于本单位的市场开发、市场垄断的原则;要加强对专利信息的分析和运用。

(四)加大知识产权培训工作的力度

试点单位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提高全体员工,特别是决策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对专利及有关知识产权知识的认知程度。要结合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地方知识产权局的培训计划制定出本单位的培训方案,通过多种途径培训出能够胜任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企事业知识产权工作者,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并发挥其作用。

(五)建立符合实际的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工作考核评价表

建立科学的、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考核评价机制,有利于全社会的专利工作的有序运行,有利于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专利工作的发展。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参照《试点单位专利工作考核评价表》的有关内容,制定有利于促进本单位专利工作发展的专利工作考核评价表。内容主要应包括:专利管理规章、机构人员职责、专利信息的利用、专利战略的研究和实施、专利奖惩机

制、专利资金投入增长率等。要把专利考评指标同本单位职工的职称、职务的晋升和奖惩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职工开拓市尝投入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知识产权工作开展的较好的单位,可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实际需要的知识产权工作考核指标,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在明年内发布相关的考核指标供参考。

三、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

(一)确定试点企事业单位

选择的试点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其主要领导要对知识产权管理工作高度重视,要在本行业中具有代表性。选择的办法是企事业单位自愿申报,有关盛自治区、直辖市知识产权局进行审核、推荐,报国家知识产权局主管部门确认。

(二)试点工作的部署

2005年10月20日启动推荐程序,2006年1月确定试点名单,2006年5月试点工作正式开始。各盛自治区、直辖市应于2006年1月25日以前将所推荐的试点单位名单报国家知识产权局协调管理司。被推荐作为试点的企事业单位应认真填写《第三批知识产权试点企业推荐表》,并将此表于2005年12月30日前报所在盛自治区、直辖市知识产权局审核。

上一篇:小学口语交际调查问卷下一篇: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