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阳镇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汇报8doc

2024-04-22

岑阳镇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汇报8doc(精选3篇)

篇1:岑阳镇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汇报8doc

岑阳镇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汇报

为认真落实全县校车安全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岑阳镇近期对辖区内各幼儿园校车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对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进行了集中整治,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岑阳镇有小学校1 所,无校车,民办幼儿园6所,其中有校车5所,现有校车 5辆,需接送幼儿 约150 名。

二、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领导,明确安全职责

镇政府苏剑镇长于2013年2月16日,2月21日分别召开了全镇各完小校长(幼儿园园长)会议,传达了上级有关会议精神,要求各中小校幼儿园主要领导牢固树立学生交通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把中小学幼儿园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要内容,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紧抓实抓好;要安排专人负责中小学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督查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同时岑阳镇人民政府制定了《岑阳镇加强幼儿管理实施方案(试行)》,成立了以镇长苏剑任组长的幼儿园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加强责任追究制,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将追究学校(幼儿园)主要负责人的责任。会上镇政府与中心学校签订了学生交通安全责任书,中心学校与有校车幼儿园负责人签订了安全行车责任书。镇政府同时建立了以镇长为主要责任人,分管副镇长具体负责,各校(园)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网络,建立“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形成了完善的中小学幼儿园交通安全管理机制。

2、全面排查,严格校车整治

各中小学(幼儿园)在镇政府的统一安排下,自12月31日起对本校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有校车幼儿园与驾驶员签订安全行车责任书,认真登记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基本情况和乘坐学生名

单及行车路线,并将自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整改措施于上报镇政府。

岑阳镇政府组织岑阳中心小学、铺前中心小学和镇有关部门的人员

对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周边交通标志及交通安全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对校车及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进行了集中整治。检查中,对发现接送学生的非法营运、超载的车辆驾驶员进行批评教育,并按相关规定予以相应处罚。3月 日,镇政府配合县交警大队、县交通局、县教育局等部门联合对我镇所有校车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车辆年审、购买保

险、环保检测、年费、路桥费及校车的维护和保养。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座位安全带、安全锤及灭火器设施不齐等问题要求学校立即整改。认真做好校车的安全检查、日常维修,做到小问题不放过,检查不合格不上路。

3、扩大宣传,强化安全教育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我们将完小(幼儿园)安全工作纳入班

级日常管理,将安全教育渗透到课堂教育教学中,为了让教师上好每一节安全课,我们还订购了相关的光碟。通过情境游戏开展了“交通安全

知多少”手抄报比赛等安全教育活动,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了

自我保护的能力。镇、校(园)通过召开会议、广播、印发宣传单、板报等各种有效形式,加大对学生及其家长交通安全和生命至上的教育,教育家长不租用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车辆接送学生,教育中小学生坚决不乘坐拼装改造、超载超速车辆上下学,教育步行上下学的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主动安全避让行驶车辆,进一步强化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

三、存在问题:

1、校车及接送学生车辆超载现象严重,有的达两倍以上,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2、接送学生车辆多为学生家长合租或学生自行集中乘坐,学生及家长与驾驶员未及时签订安全责任书,学校也难以管理,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责任方难以界定。

3、多数学校(幼儿园)依路而建,校门紧邻道路,道路交通警示不明显或污损,接送学生车辆停放混乱,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四、后期工作:

镇政府将协同交通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大对校车及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营运、严重超载的车辆和当事人。同时,建议上级政府加大投入,尽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和学生家长合理分摊费用的学生有序安全乘车上下学的新机制。

二0一三年三月十一日

篇2:美国校车安全保障及管理体系探析

一、美国校车的多主体供给机制

美国校车的多主体供给制度特点最为突出, 包括政府、企业及学校或学区这三个主体。

1. 以政府为主体的校车供给机制

在多主体的校车供给制度中, 政府是最主要的供给主体, 不仅直接拨付经费, 保证校车的营运, 更参与其中, 形成以政府为主体的委托经营机制。

(1) 直接拨付经费

在美国, 校车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学生的运输费用被纳入教育预算。美国是实行教育分权制的国家, 州政府主要通过财政拨款和发行债券这两种途径承担校车的主要经费。美国政府每年要为1名正常儿童坐校车支付520美元, 为特殊儿童支付2 400美元[1]。此外, 美国的国家专项基金或其他慈善基金还会负担一些残障、智障儿童上学的交通费用。

(2) 委托经营机制

美国政府积极参与校车的营运, 形成以政府为主体的委托经营机制, 也称为“招标承包式”, 是美国政府将商业化机制引入校车运营管理的一种选择。这是一种政府监管下的商业化运营机制, 目的是实现政府与市场优势互补, 充分发挥专业化分工的优势。具体做法有三个。一是地方政府先根据学生数量、校车路线和行驶里程等情况测算校车的运行成本。二是地方政府调查地形、人口密度和学校分布等因素, 协调相关部门, 设定校车的线路和站点, 在充分吸纳民意的基础上向社会公开招标。三是通过竞标, 地方政府与有资质的专业化运输公司签订合同或契约, 为学校提供专门的校车服务[2]。

2. 以企业为主体的校车供给机制

以企业为主体的校车供给机制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校车的服务。专业化的运输公司出资购买校车、雇用司机、按照学校或学区的要求调度校车及维持校车的日常运转, 为学生提供安全、有效的交通服务。只要专业化的校车公司使校车的营运稳定, 加强安全服务, 便能与政府保持合同关系, 获得不错的收入。对于大型的、提供校车服务的专业化运输公司, 各州政府均有税费方面的优惠政策, 以保证校车的服务符合政府和学区的要求。二是校车的生产。负责校车生产的企业每年能得到一定额度的补贴。

3. 以学校或学区为主体的校车供给机制

以学校或学区为主体的校车供给机制, 亦称“自主经营机制”。由于这些学校或校区资金充足, 所以自己购买校车, 雇用专门的司机, 成立专门的校车管理和运营机构, 为全区或全校的学生提供校车服务。购买校车和设备所需的高额经费可通过分期付款、发行短期债券等方式解决。这些学校或学区对校车的调动和支配比较自由, 除了接送学生上学、放学, 校车也用于学区或学校组织的一些特殊活动。

二、完善的校车资格认证制度

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极其重视校车的安全问题, 出台了关于校车质量标准及驾驶人员资格认证和考核的相关制度, 为美国校车的安全营运提供保障。

1. 规范的校车质量标准

规范的标准是保障校车质量的前提。首先, 联邦政府层面的职能。联邦政府有37项针对校车的安全标准, 从车辆质量到行驶速度、装载人数及驾驶人员的要求等均有明确规定, 为校车的安全营运提供保障。此外, 联邦政府负责发布校车规范等。其次, 州政府层面的职能。州政府对校车实施日常的管理和控制。具体来说, 州政府颁布了《学童客车行人安全装置》《学童客车翻滚保护》《灯具、反射装置和相关的装置》《后视镜》等校车标准, 这些标准对校车的车灯、视镜、车体颜色、车门、车内座椅、扶手、过道及车载摄像设备等均作出细致的规定。例如美国许多州规定校车的车身使用黄黑色条, 并采用全天候情况下都能视认的荧光钻石级反光材料制作校车的警告标志, 以提高警示幅度和警示效果, 以保证校车的行驶安全[3]。

由于有规范的质量标准作保证, 所以校车的安全性能远远高于一般的客车, 所有车辆均为“客车的设施、卡车的骨架”。据实验数字统计, 一个孩子坐在校车里, 比坐在父母驾驶的汽车中安全13倍, 比坐在一个近20岁的年轻人驾驶的汽车中安全44倍[4]。直至今日, 美国的校车标准仍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例如在车内增加卫星定位与互联网系统、儿童座位监控系统等。

2. 严格的校车驾驶人员选拔和培训机制

美国有关校车驾驶人员的制度为校车的营运安全提供保障。联邦政府与州政府都在立法上对校车驾驶人员的任职资格和条件、工作内容和程序等作出详细的规定。例如校车驾驶人员须通过所在州高速公路管理局的认证, 完成20小时课堂培训和20小时道路培训, 最近两年内无肇事记录, 且达到客车驾驶人员体检标准并通过司法部门的背景调查, 方能获得驾驶校车的资格。另外, 每五年就要重新申请校车驾驶执照和认证[5]。有关校车司机工作的规范包括校车车况的日常检查、营运和乘员管理及紧急事件处理等。美国对校车司机的培训内容除了理论学习、实际驾驶技能操作外, 还有如何与学生相处的小技巧的教育培训。可见, 美国有关校车驾驶人员制度的规定翔实而具体, 为美国校车的规范营运提供保障。

三、多元化的校车管理和监督制度

美国孩子进入学校的第一天, 校方会要求家长填写《学生家庭登记表》, 特别要详细填写家庭住址, 以便随后校方通知家长详细的乘坐校车的时间和地点。美国校车的营运如此安全、迅速和有效, 既得益于联邦政府的统一指导及各州政府的具体管理, 又得益于美国校车监督机制和美国校车安全教育的多样性与广泛性。

1. 多主体的校车管理机制

在美国, 不仅联邦政府对校车进行统筹规划, 州政府对校车进行具体管理, 更有校车公司、学校、家长及一些非政府组织参与到校车的管理中,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主体的校车管理机制。

联邦政府负责校车的宏观管理工作, 主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确立校车的安全标准, 并对校车的营运开展严格的监督与检查。特别是每隔几年召开一次“学校交通全国会议”, 针对校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科学的改进方案与建议。州政府主要在满足联邦法律、法规及质量标准要求的基础上,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较为详细、具体的校车营运管理条例。同时, 州政府是校车服务的主要购买者, 对专业化的运输公司给予补贴。

学校和专业化的运输公司是校车微观管理的具体执行者, 负责向学生提供安全培训课程, 组织学生学习《校车乘坐行为规范》, 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安全乘车意识。专业化的运输公司也是校车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之一, 负责校车营运的具体管理。

此外, 校车驾驶人员对校车的特权了解包括在驾照考试之内。一些非政府组织也积极参与到美国校车的营运管理体系中, 例如“美国校车委员会”“美国校车安全联盟”等。美国的校车管理机制采取官方立法与民间自治相结合的方式, 有效填补了校车管理的疏漏, 对于促进美国校车安全运作与监督大有裨益。

2. 多层次的校车监督机制

为了保障校车的安全、持续和有效的营运, 美国政府对行驶中的校车进行全方位的监督。规定司机每天早上接完学生后必须接受车辆安全检查, 填写安全确认表格。不仅如此, 每隔半年, 校车必须接受平均一小时的、专业化的安全检查。除了对校车进行年度检查外, 国家还对校车进行详细的、不定期的随机抽查。另外, 美国以立法的方式, 将校车纳入政府反恐怖安全监视系统的保护范围, 规定任何对校车的攻击行为都将被定为联邦罪行。可见, 严格的检查和完备的监督机制为校车的营运安全提供保障。

3. 多样化的校车安全教育机制

安全教育是保障美国校车安全营运的内在动力。在美国, 交通管理和教育部门经常对学生、家长及校车驾驶人员等进行系统的校车安全教育和培训。每学期开学之初, 学区和交通管理部门都会联合开展“第一次乘坐校车”活动, 除了对学生和家长讲解乘坐校车的注意事项外, 还会带领他们实际体验校车的乘坐过程。开学后, 教师也会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安全乘车意识, 培养学生在公共场所的文明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四、美国校车安全管理体系对我国校车制度建设的启示

与美国相比, 我国的校车安全管理还未成体系, 各项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因此, 对美国校车安全的探讨将为我国校车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建立多渠道的经费筹措制度

目前, 我国公立学校校车的配备与营运主要由地方政府出资, 而民办学校校车的配备和营运主要采用自行负担的方式。在2012年4月颁布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中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多渠道筹措校车经费的机制, 并通过财政资助、税收优惠、鼓励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 按照规定支持使用校车接送学生的服务。支持校车服务所需的财政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但《条例》中对财政资助比例的大小、税收优惠额度的高低及社会捐赠的具体形式等, 均未作详细说明。

我国可在借鉴美国校车经营机制的基础上, 建立一种与国情和现实相符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校车经营机制,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由企业具体承担校车的营运业务, 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和政策优惠。还可通过立法逐步推行由多级政府共同提供的免费校车服务, 通过多元化的方式筹集校车资金。同时, 加大对学校在校车购买和营运过程中的财政投入, 为普及校车提供经费支撑。

2. 建立完善的资格认证制度

从我国的现实状况来看, 有两方面不利因素。一是我国校车标准不一。农村采用低配置的三轮车、蓬蓬车和改装车;一些大城市采用专用轿车。二是校车驾驶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驾驶技术较差。在农村, 一些校车驾驶人员没有通过合法渠道取得驾驶执照。由于政府没有建立关于校车资格认证和统一标准的相关制度, 使许多从事投机运输的不达标车辆与不合格驾驶人员有机可乘, 甚至出现一系列交通安全事故。

基于此, 我国的校车制度亟待健全, 相关部门必须建立完善的校车资格认证制度, 加强规范校车准入机制和驾驶人员上岗机制, 从校车的质量标准到购买主体、维护人员、聘用司机、服务人员及规划路线等方面, 均须严格审查和把关, 以保证校车的标准化和驾驶人员的合格化。

3. 建立有效的校车管理制度

虽然《条例》对县级以上政府作出了规定, 如发展城市和农村的公共交通、保障学生获得校车服务及制定校车服务方案等, 但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配套方案还有待出台。美国从联邦政府到州政府, 再至学校、企业及各种其他组织的多主体管理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也给予我们启示。

(1) 建立多主体的参与、监督机制

目前我国没有相关部门具体负责校车管理, 因此校车呈现“自由发展”的态势。规范的管理是校车制度的基础, 我国政府必须出台相关制度, 以规范校车管理, 使其由“被动管理”走向“主动监督”。

纵向来看, 中央政府应制定统一的最低标准的校车营运管理制度, 各级地方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校车的营运管理制度, 地方政府的管理标准不得低于中央政府的要求。横向来看, 虽然政府是校车安全的首要责任人, 但校车在推行过程中, 涉及生产、经营、租赁和保险等多个商业领域, 同时也涉及教育、交通和安全等多个政府部门。因此, 校车的管理应在政府的主导下, 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者, 建立多主体参与、监督的校车管理机制。

(2) 开展多样化的校车安全教育

我国的中小学应积极开展校车安全教育的相关培训课程, 教授学生自救的方法, 并进行必要的模拟训练, 让学生在活动中, 养成自觉学习交通安全知识的习惯。

解决我国的校车安全问题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 可在借鉴美国校车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 将我国的校车管理纳入政府管理渠道, 通过立法及政府支持, 对其设计、路线和成本等方面给予关照和扶持。此外, 政府的各职能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分工, 引导校车向市场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力求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校车安全制度。

参考文献

[1]胡颖廉.发达国家校车安全管理的经验和启示[J].行政管理改革, 2012 (3) .

[2]雷万鹏, 徐璐.农村校车发展中的政府责任——以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为背景[J].中国教育学刊, 2011 (1) .

[3]刘健军.美国校车的交通安全管理[J].道路交通管理, 2008 (6) .

[4]林达.历史中驶来的橘黄色校车[N].南方周末, 2011-11-24.

篇3:《校车安全管理条例》

醉驾入刑

2011年5月,《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实施,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中明确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飙车行为入刑后的正式罪名为危险驾驶罪。

2013年1月起,修订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第123号令)开始施行。由于新规从驾驶证考试申领、驾驶人及驾驶证审验教育、交通违法行为的记分处理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管理规定,因此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新规将计分项由38项增加至52项,处罚力度也大大加强。遮挡号牌、超速、酒驾、疲劳驾驶等都要一次扣除12分,史上最严交规也让驾驶人有了更强的安全意识。

2004年3月,质检总局会同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颁布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该规定自2004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举标志着我国开始实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制度。2004年6月,一汽轿车召回38000辆马自达6是《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发布后的第一起汽车厂商主动召回的案例。

从召回效果来看,涉及产品缺陷的厂商均能按时完成召回计划,召回率均达到80%以上,消费者满意度94%以上,达到了预期制定的目标。缺陷汽车召回制度的实施,使国内汽车企业与海外汽车公司在一定程度上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不仅海外汽车生产企业实施了汽车召回,中国品牌车企也开始有了更多产品召回的案例,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最有力的保障。

“三包”指:包修、包退、包换,这个概念在家电、手机等产品中早已普及,但汽车“三包”的出台却一拖再拖。早在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就委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展开有关汽车“三包”规定的前期起草和调研工作,之后博弈10余年,共经历9版意见稿、4次公开征询意见和50余次激烈讨论,直到2013年《家用汽车产品维修、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才正式颁布。

如今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汽车“三包”规定,可以说是一个各方利益妥协的产物,虽然退换车条件的苛刻、专业第三方鉴定机构的缺失、维权成本较高等问题依然存在,但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汽车消费市场方面依然发挥了积极作用。

上一篇:高中生向抗疫英雄致敬的满分作文下一篇:《地心游记》读书心得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