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2023-02-05

第一篇: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姓名徐婧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教育管理指导教师楼世洲20081213浙江师范大学硕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摘要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一方面高职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经济亦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制约作用。本文以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主题从高等职业的内部要素和外部因素的相关性切入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论文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根据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探讨高职院校如何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

一、绪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从世纪下半叶开始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核心的技术革命仅经过余年时间就引发了以高科技产业崛起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浪潮加速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于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融入世界经济市场势必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以制造业为主的金华市产业主体担负着实现金华市工业化的历史重任而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则是完成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制造强市的重要资源。培养这类技术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伴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因此在这种新形势下加快建设面向现代制造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开发刻不

容缓。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我国实现富民强国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绘制了美好蓝图。我国人口众多现已成为世界制造工厂之一大量成本低廉的劳动力是我国现有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支撑。金华市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以制造业为龙头的区域经济体系得以建立和完善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升级现代服务业将加快发展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之中。目前高技能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金华经济发展若要再上新台阶综合实力若要再增强就必须超前构建更高水平的人力资源开发平台。因此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社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是合理开发人力资源、满足金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方面。、社会观念问题亟待解决。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对高职教育存在歧视教育带上“职业似乎就低了一等。人才市场里有的单位明明缺少应用型人才却为了抬高“身价”招聘要求中明确指出要“本科以上排斥高职院校毕业生致使年轻人产生“样样工作靠文凭”的错觉在企、事业单位常常注重管理科研人才而忽视了一线技术人才的待遇职工技术等级证书与劳动报酬脱钩更使得“坐办公室”的人增多了而“车间里”的技术工人减少了家长浙江师范大学硕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希望子女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为了毕业后有充分的就业机会不顾子女的意愿也希望子女上学术型大学而不是应用型的高职院校一些高职院校招生暂时存在困难就把责任完全归咎于“职业”二字改头换面办得越来越没有特色。这些现象都不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扭转这一局面急需转变这种观念构筑合理的人才结构重视职业教育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的高等职业教育。、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迫切。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进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几乎所有的经济大国都是借助工业化起步的没有工业化特别是制造业的支撑就不可能有经济大国和强国的崛起。历史上公认的三个“世界工厂——英国、美国和同本也正是因其发达的制造业而雄居于世界。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的金华生产力发展很不均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制造业特别是强调高新技术的现代制造业的大力支撑。党在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表腰实现工业现代化就要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而现代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掌握丰富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依靠现代制造业、依靠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大批技术人才。二本研究的意义、理论意义通过对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及对职业教育提出要求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产业与职业教育关系的理论也为现代工业化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终身教育理论以及理论与实践的沟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实践意义建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均衡的职业教育体系实践案例也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三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的国内外研究情况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关键是如何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发挥对经济的整体功效。国内外专家、学者都分别对此问题持以急切地关注。浙江师范人学硕士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关系问题研究较多。检索表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相关的成果主要有《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张梓英针对浙江产业结构调整现状提出大力发展高职要调整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往国际化和终身化的方向来发展高职。《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汤春林、赵爱威针对现状和存在问题与区域和产业结构不适应提出明确培养目标优化专业结构优化形式结构优化布局结构使教育结构协调发展。《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黄璐主要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并提出改革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教学管理体制等结构系统。《广西高等职业教育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罗金凤主要论述了广西高等职业教育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设置扩大办学规模加强质量建设。在《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没有相似的研

究但有以下篇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行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年易元祥的博士论文《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从发展背景、发展现状、发展定位、办学特色和发展策略五个方面论述其中发展策略研究主要从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规范管理和构建类型体系来阐述的。江西师范大学年谢岚的硕士论文《我国高等职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从认识上的误区办学特色缺乏沟通、衔接不畅法规上的缺陷和筹资难等五个方面的分析提出明确培养目标、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加强沟通与衔接、改革办学模式、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机制、扩大筹资渠道和完善法律法规等应对策略。华中师范大学年朱植刚硕士论文《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针对地位不高、收费高、报到率低、硬件条件差、办学无特色、就业升学难等问题提出要办出职教特色、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升学历教育体系、调整结构、创新教育模式、扩大招生、拓宽就业渠道等策略。河海大学年吴学敏的硕士论文《入世后我国高等职业研究》先分析入世后对高职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特点及启示再提出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办出特色、中外合作办学、市场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课程体系等策略。国内学者对该问题理论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试图总结出二者关浙江师范人学硕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系的一般理论包括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全息结构理论、教育方针理论等等二是分析二者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包括区域经济水平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影响、区域经济水平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影响、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高校学生消费是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高等教育是带动区域高新技术发展的基地等等。比较有影响力的理论成果包括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和第三职能理论。、国外研究现状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投资与回报、公平与效率、职业结构与个人教育、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关系、技术教育等方面。较具体的研究理论主要有三螺旋理论在崇尚创新的知识经济社会创新制度环境的各要素——政府、企业与大学以市场要求为纽带而链接起来形成一种三种力量交叉影响的三螺旋关系。区域竞争力理论以高等教育为源泉的“国民素质与科学技术”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非均衡增长理论以高等教育为基础的产业结构更新是实现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的动力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新增长理论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技术、知识、人力资本具有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的存在是经济实现持续增长所不可缺少的条件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后发优势理论以高等教育为动力的创新是后发优势的关键。、对照分析国内高等职业研究通常是在与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比较中找出存在的差别从而引入国内或者是以某一时代背景下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提出相应地应对策略。因此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有以下四个共同特点和不足。一是这些研究对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结构之间联系的分析甚少淡化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科研与教育职能。二是都从国际高等职业比较中找出解决之道但如果不分析其本质内涵、不了解不同国家高等职业的经济背景及特点就会误入以发展论发展的问题漩涡不能抓住核心内容。三是以发展现状来理解。无论高等职业教育还是产业结构它们都是不断地在历史变迁中发展浙江师范人学硕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或转型如果单以现状发展需求来理解无法得到正确的认知特别是在发展历史比较短暂的情况下更缺乏说服力。四是与社会具体职业的对应性。通常都认为社会上有什么职业高职院校就设置相应的专业迎合产业需求。实际上这是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适应‟‟产业结构演变的误解因为职业新旧更替的速度加快这种办学可能永远也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此外上述理论主要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而关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刚刚开始。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其主体以地方性高职院校居多它的兴起与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因此研究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高职模式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等问题仍然值得研究和探讨。四相关概念界定、职业教育概念国外职业教育概念。各国对于职

业教育的界定各不相同各国学者对这一概念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杜威认为职业教育是为从事某种特定职业做准备的教育斯内登认为凡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都可以称为职业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把职业教育定义为“给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俄罗斯将“职业教育”泛化地理解为除基础教育外的一切专业教育将所有的高等教育均包括在内德国的职业教育由学徒制发展而来以培养技术人才为目标包括学校职业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更多的国家则狭义地将“职业教育‟‟理解为是专指培养技术工人类人才的特定教育类型即培养那些不需太多理论知识而主要依靠动作技能和经验技艺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现场工作的直接操作者的那部分教育包括培训并不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年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大会的正式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概念。职业教育被确定为包括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培训。中国职业教育概念中国的职业教育概念主要侧重于中、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根据《职业教育法》第十

二、十三条规定我国职业教育划分为不同层次职业学校教育浙江师范大学顾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初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分别由初等、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培训、专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分别由相应的职业培训机构或职业学校实施。、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是在相当于高中教育之上进行的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设置的职业岗位定向的高等教育在国际教育标准上属于第五级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普通高等教育以及初、中级职业教育都有所区别。高等职业教育是要培养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能够学习和运用高新技术知识能够创造性地解决生产经营与管理中的实际技术问题能与科技和生产操作人员下常交流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和指导操作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实际操作能力应该比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更强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应该比初、中级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更强。我国职业教育萌芽于近代工业以世纪初出现的各种实业学堂为主要教育机构。而法律意义上的高等职业教育则从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中规定有中学后的“高等实业学堂”开始。高职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由于起步较晚又受体制、战争、工业发展缓慢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至解放.

第二篇: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大城市为中心、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加强,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区。我国区域经济按地理位置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从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厦门、深圳、湛江等整个海岸线为快速发展的经济区域;第二层次是从哈尔滨、沈阳、石家庄、太原、郑州、武汉、合肥、南昌、长沙等内陆属于发展较慢的经济区域;第三层次是西部地区为发展落后的经济区域。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1、从东部沿海的经济发展看

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已进人工业化的起飞阶段,走在全国前列。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形成,并在WTO规则下迅速与国际市场接轨。国民经济以年均10%--11%的速度增长,超过全国平均2个以上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65%以上,人均GDP达1700美元。这一地区形成3个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圈和都市圈,即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区,这三个区域相继创造出区域发展的奇迹。今年以来,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更是高速赛跑,比翼齐飞,成为我国的制造业中心,占全国经济的权重愈来愈大。

2、从西部大开发取得的进展看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4年里,国债投资及其带动的投资达7000亿元人民币,五大标志性工程:生态环境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两线工程进展顺利。东部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资加快了西进步伐。产业结构正在调整,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都出现可喜发展的势头。各省市区内的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水利、县乡道路、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推进很快。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3、从东北经济发展新机遇看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的出台,给解决东北问题带来了一次新机遇。东北地区制造业的基础优势和巨大潜力,是东部沿海地区所不具备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现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政策和操作方法都与西部开发不同,采取直接面对一个个企业的政策和方法,核心内容是用高新技術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技术,用市场化的先进管理取代传统管理模式,所需资金采取多渠道筹集方式,包括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

4、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生产要素大量地向东部地区流动,但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并没有实现,尽管国家在前几年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但西部地区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发展仍较缓慢。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东部地区已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外来资本,民间资本充分,产业结构升级迅速,制造业、服务业和外贸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西部经济增长主要靠基础建设投资拉动,国有资本仍占主要地位,外资、民间资本不足,制造业、服务业发展不快,投资效益不高。因此,东西部之间的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仍在继续扩大。以西部的GDP增长速度为1相比较,1998年东西部比为1.43:1,2002年扩大为1.57:1。人均GDP,2002年西部约600美元,东部则为1700美元,东部约为西部的3倍。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致使国家总体改革目标进退维谷。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东南沿海地区实行政策倾斜、资金倾斜,加上其地理位置优势,目前东南沿海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凸显出来了。向沿海倾斜的区域政策使全国经济重心总体向东南偏移,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类型和产业结构与东部地区也产生了很大差异。东南沿海区域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异,使以市场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改革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之间发生冲突,使国家总体改革方案难以设计与贯彻落实。

2、中部经济有“凹陷”之忧。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沿海发展战略和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已成为全国的“经济凹地”,十六大后又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和改造”的方针,中部地区经济地位相对下降。中部地区农业比重很大,农村人口过多,由于靠农业发展的出路越来越窄,而制造业又没有出现由东部向中部转移的梯度效应,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经济振兴的新形势下,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所面临的国内与国外的压力会加大,“经济凹地”有可能会加深。

3、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区域经济特色不明显。一是重复建设,这不仅出现在价高利大的产业领域,而且在基础设施领域尤甚。二是在开放引资上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在外贸出口上竞相压价,导致过度或恶性竞争,甚至区际联系还要小于与国际的联系。三是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加速扩大的地带间经济发展差距,加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兴地富民”的客观压力,迫使一些地方政府在项目投资上置全局性资源浪费、生产能力过剩而不顾,低效益、低水平地重复引进、生产、建设,从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不断加剧。这不仅抑制了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发挥,丧失了地区分工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而且影响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

4、地方割据现象仍比较严重。在地区差距日渐扩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各地方政府或以公开的形式,或以隐蔽的形式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如区域间为争夺紧俏资源而展开的资源大战;构筑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和行政壁垒;互相实行资源、技术、人才、商品的垄断和封锁等来保护本地区的利益。不仅造成了流通渠道堵塞,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而且使地区、行业、企业间的优势无法互补,造成资源浪费,并最终导致竞争、开放、统一的国内大市场难以形成。目前,各地区进一步扩张面临的共同障碍,是行政体制分割,各自为政,行政性区际关系替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融合。

5、不发达地区的造血功能不足。对不发达地区而言,其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优惠政策也没有绝对的优势,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不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落后,缺乏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人才缺乏,科研经费不足,使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雪上加霜。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宏观调控,进行必要的政府干预。从我国目前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情况来看,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各地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差距很大,全国统一的市场尚未形成。所以政府应通过转变自身职能,促进市场发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比较宽松的市场环境。同时,还应通过制定适当的区域经济政策,防止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导致地区差距讲一步扩大。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政府通过必要的投资倾斜和政策倾斜,加强不发达地区的智力投资,扶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宏观调控措施,达到各个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同时寻求“点”的突

破,国家在各地区发展的点上集中投入资金、引入技术,培植主导产业,使之成为真正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极。

2、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强化经济区域功能。打破部门、地域界限,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结构优化、效益优先”的原则联合起来,推动城市间、地区间的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交通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通过整合区域资源,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壮大跨区域的龙头产业,以较低的成本促进产业优势的形成。整合的思路应是改革和优化政府。改善政府的纵横向权力结构,把握好上下政府分权和集权的度,从法律、组织、风险等方面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使政府真正从管理走向服务,从全能走向有限,从根本上克服和解决“行政区经济”的弊端。走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路子。

3、统筹区域发展规划,建立区域利益调整机制。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引导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出口导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主力军的作用。中部地区多数都是农业大省,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调出基地,充分利用其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地处全国水陆运输网络中枢的有利区位和综合资源优势,“东引西进”加快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就有可能尽快崛起,成长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又一主动力。从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西部大开发战略力图通过实施西气东输、东电西送、南水北调和青藏铁路等通道网络建设,与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等工程,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搭建更宽广的平台。

4、理顺资源价格体系。现在我国区域间合理分工和商品交换的主要阻力有两个:一是自然资源产品相对低价、工业制成品相对高价的不等价交换,二是地区分割和地区封锁。因此,协调区域市场需要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其中最为关键是理顺资源价格体系,提高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程度。

5、落后经济区域发挥本地优势,突出特色。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普遍现象是:生活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人口增长快,失业率高,严重依赖农产品和初级产品出口,依附性强,生产力脆弱,交通不发达,自然条件差。根据当代发展理论与区域经济理论,综合考虑中西部的实际困难,当前应当重点抓好的问题是,最大限度地调动落后经济区域的内部积极因素,发挥本地优势,加快自身发展。

6、加强东、中、西部企业合作。当前最重要、最现实的就是引入东部和中部的市场主体,在东中西联动中,推进西部大开发。东中西部经济技术合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到90年代中后期,一直以商品贸易为主,投资与企业并购仅占15%,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情况有所变化。近年,东部地区一批优强企业,如康佳、“三九”、娃哈哈、白猫集团、春兰集团等采取多种方式进入西部,除必要的资金投入外,更多的是注入管理模式、转移技术、提供商标使用与营销网络等等。这样,既满足了东部优强企业低成本扩张的需求,扩大了市场空间与原材料来源,又解决了西部工业崛起中受到的资金、技术、经营管理、市场拓展等多方面的约束,加快了西部工业化的进程,取得双赢效果。

国贸02级3班

吴挺业

0203067

第三篇:**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在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人口问题始终是首要的制约因素,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两手抓、两促进”的原则,在努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还要合理发展人口生产,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切实做到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人口问题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党的十六大召开后,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在认真分析**资源禀赋和现有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经营绿色、建设绿色**”发展思路。绿色**的发展预期目标:到2020年,保持经济年均增长10.4%,gdp总量达到540亿元。在2000年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实现提前2年翻一番,提前5年翻两番的目标。在实施经营绿色,建设绿色**的过程中,虽然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但人口增长相对较快,人口素质相对较低和人口结构相对失衡是众多因素中最直接、最明显的因素,其地位和严重性不容忽视。

1、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影响。人口数量对**经济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人口数量的增长减缓了全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速度和人均gdp水平,2000年全市人均gdp为2698元,较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4383元和1851元,与发达地区相比较差距更大,尚有7.35万人未解决温饱。根据经济学家计算,人口增长1%,需要经济增长3%左右,才能维持现有人口的生活水平。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就会形成所谓的“劣性均衡循环”,即新增的国民生产总值将被所增长的人口消耗掉,从而没有余地提高现有人口的生活水平,无力进行物质扩大再生产,也无力缩小与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的差距。另一方面表现在人口的盲目增长,威胁了人类的自身安全,出现了人口安全危机。从**市实际来看,在现有资源、环境条件下,**市人口合理容量为150-200万人,人口适宜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4.65人,而现在全市人口总量已达到292.6万人,超过合理容量近百万人,实际人口密度已达到124人,超过适宜人口密度一倍。据测算,到2014年全市总人口将达到300余万人,2020年后才逐年缓慢回落,人口总量增长的压力可想而知。

2、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作为居住在一定地域内的居民总体而言,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人是生产力最能动、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马克思说过:“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因此,人口素质高低将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力,决定一个国家的国力水平。人口素质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不高。根据五普资料显示,每十万人拥有受教育程度人口,**为7.51万人,全省为8.35万人,全国8.44万人,分别少0.84和0.93万人,其中大学以上**为0.17万人,全省0.41万人,全国为0.36万人,分别少0.24和0.29万人。每十万人中拥有大学人数比例还不足全国和全省水平的一半;而文盲率,**为13.9%,全省为7.3%,全国为6.72%,分别高6.6和7.18个百分点,即高出全国、全省水平的一倍。再之,**的智力低下的痴呆傻哑人达10万多人,其比例高于全省、全国水平。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的速度,拉大了我们与发达地区的距离,是制约**经济目标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

3、人口结构对**发展的影响。人口结构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是一方面来自性别比失调的压力,据五普资料显示,**市男女。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口问题,实质是经济问题,本质是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的观点,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我市地处秦巴山区,人口基数大,人类生存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自然资源品种虽然繁多,但总贮量、总规模较小,人均占有量很低,在人口持续增长的态势下,资源与环境的安全日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日显突出。全市人口总量占全省的8.2%。而耕地面积只占到7.1%。建国以来,全市人口总量增长了近2倍,近年来仍以年均万人的速度递增,而耕地却以年均2万多亩的速度递减,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从解放前的3亩多减少到目前的不到1.3亩,并将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建设和退耕还林建设的发展而继续减少,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日益突出。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只有劳动力投入量与资源环境拥有量达到一个合理比例,才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我市目前工业化水平不高,剩余劳动力已达30万人之多。同时,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劳动力总量、迁移流动人口总量也将继续增加,并将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剩余劳动力还将持续增长,人口与就业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我市人口多、资源少,面积大、耕地少,剩余劳动力多,就业机会少的基本市情将长期存在,切实解决好人口与资源、人口与耕地、人口与就业这三大矛盾,必须首先解决好人口问题,这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3、解决好人口问题,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保证。我市81.1%的人口在农村,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农民问题是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农村人口问题。切实解决农村人口问题,对于有效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保证农村社会稳定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市农村人口总量大,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现实,迫切要求我们要重视解决好农村人口的问题。从人口分布看,2000年全市农村人口占81.1%,城镇人口占18.9%,城镇化水平不高;从经济收入看,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05元,农民人均收入低;从生育水平看,由于受农村生产条件、生活方式、社会保障和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农村人口的生育率普遍高于城镇,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重视和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村产业化建设,推进城镇进程,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必须首先解决好农村人口问题,这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保证。

4、解决好人口问题,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要确保这个宏伟目标顺利实现,就必须按照“一高一低”的要求,切实做到经济发展始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口增长始终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很大。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78.78亿元,而人均只2694元,与全省人均水平相差近2000元;2001年全国人均gdp为800美元,全省为600美元,而我市只有400美元,每年净增人口就要消耗掉新增国内生产总值的22%以上,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从控制人口的经济效益上看,计划生育的投入产出比为1∶8,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从人口发展形势看,经济增长有利于人口控制,但在经济起飞时期(人均gdp在300—700美元时),经济发展又具有鼓励和刺激生育水平升高作用,而我市正处在这一时期。同时,

七、八十年代以来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正处在兑现二胎生育政策时期,人口出生的高峰已悄然到来,人口形势依然严峻。如果人口问题解决的不好,不能保持在较低的生育水平下,经济发展就会被增长的人口所消耗掉,人均经济占有量理、自我服务。

2、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和生殖健康服务,不断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宣传教育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先导宗旨,因此,要进一步加大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力度,首先要全面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及落实“关爱女孩行动”。要认真落实中、省关于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要求突出宣传以“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计划生育丈夫有责”为主要的内容的新的婚育观念。要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载体,把计划生育宣传作为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重要内容,大力普及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科学知识。要加大社会舆论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宣传舆论部门和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为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创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其次要全方位开展生殖健康服务,现阶段生殖健康被国家列入社会发展目标内容之一,大力开展生殖健康服务已经成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迫切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以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开展计划生育的老办法,依靠科技进步,开展生殖健康服务,通过优质服务提高工作水平,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一是全面实施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工程,在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工作中,做好术前宣传咨询,术中规范操作,术后随访服务,保证手术安全;二是扎实开展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不断改进服务制度,强化以“三查”为重点的普及性服务工作;三是规范进行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制定切实的干预措施,做好出生缺陷儿的监测工作,全面推广孕前、产前、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服务,提高出生婴儿健康水平。

3、努力促进出生性别比平衡。出生性别比决定了人口群体性别构成,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深远的影响。严格偏高的出生性别比,不仅妨碍**市目前来之不易的低生育水平的稳定,而且对今后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构成严重威胁。从五次人口普查情况看,**男女性别比偏高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整体偏高,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均超出了正常范围。二是长期偏高,“一普”男女性别比115.99;“二普”为113.60;“三普”为114.35;“四普”为117.80;“五普”为114.09。三是随出生孩次递升,一孩出生基本正常,二孩及以上出生性别偏高。四是存在着地区差异,宁陕、镇坪趋于正常,其它各县区偏高,主要是生育政策差异造成的。出生性别比偏高是人口发展过程的“生态失衡”,是“生育选择空间狭小”和“男孩性别偏好强烈”互相冲突和挤压的结果,而现代科学技术的介入,特别是b超对鉴定性别后的人工流产起了显著作用。所以,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应当成为社会共识,成为政府行为。治理性别比,我个人认为,应将“非法鉴定胎儿性别”、“溺婴”、“弃婴”等列入《刑法》罪名,将其上升为刚性法律条文,只有司法真正介入,才能扭转现行计生法规和行政手段,在惩处利于b超非法鉴定胎儿性别,杜绝溺、弃婴现象上的不足。如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如何确定“非法”界线,法律上没有严格规定,实际无法操作,往往查处这类事件最后的结果总是不了了之,再如“溺婴”,目前司法解释是比照*罪,但是两者还是有本质不同,由于受封建文化和传统传宗接代的思想影响,溺婴比照*罪在实际操作中很困难,目前全国还没有这种案例报道,**更没有。况且利用行政手段处理这类案例,有举步为艰,很难落实相关责任等等。因此上述几个非法行为列入《刑法》罪名已成为当务之急,各级应从人大和计生业务两个渠道积极向国家反映和建议,只有这样才能将其上升为硬性法律规定,只有实行司法介入,人为选择性别的结果才有可能杜绝。在目前尚无刚性法律条文时,只有依靠行政手段和综合治理两条路子。因此,策,通过对计划生育户小额贷款、项目优先、科技扶持、政策优惠等措施,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和发展经济、扶贫开发、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少生快富。

——建立鼓励家庭实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实行节育补偿、家庭福利、奖励优惠等形式的利益倾斜。对独生子女家庭给予一定数量的奖励费,城市和有条件的地区独生子女父母退休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补助。对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在分配集体经济收入、享受集体福利、划分宅基地、承包基地、就业、就医、住房及子女入托、入学等这方面给予优待。

——建立有利于人口与发展特别是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建立养老、子女**、合作医疗、母婴保健保偿、计划免疫保偿和节育手术安全等多种形式的保障制度。在城市,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保障制度。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育保障制度,逐步提高最低生育保障水平。鼓励社会参与救助和志愿者服务,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综上所述,在实施**经济发展战略中,人口问题是首要的制约因素,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口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切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各级领导、各个部门都要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不移地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要求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作者系**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局长)

第四篇:**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文章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在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人口问题始终是首要的制约因素,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两手抓、两促进”的原则,在努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还要合理发展人口生产,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切实做到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人口问题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党的十六大召开后,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在认真分析**资源禀赋和现有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经营绿色、建设绿色**”发展思路。绿色**的发展预期目标:到2020年,保持经济年均增长10.4%,GDp总量达到540亿元。在2000年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实现提前2年翻一番,提前5年翻两番的目标。在实施经营绿色,建设绿色**的过程中,虽然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但人口增长相对较快,人口素质相对较低和人口结构相对失衡是众多因素中最直接、最明显的因素,其地位和严重性不容忽视。

1、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影响。人口数量对**经济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人口数量的增长减缓了全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速度和人均GDp水平,2000年全市人均GDp为2698元,较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4383元和1851元,与发达地区相比较差距更大,尚有7.35万人未解决温饱。根据经济学家计算,人口增长1%,需要经济增长3%左右,才能维持现有人口的生活水平。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就会形成所谓的“劣性均衡循环”,即新增的国民生产总值将被所增长的人口消耗掉,从而没有余地提高现有人口的生活水平,无力进行物质扩大再生产,也无力缩小与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的差距。另一方面表现在人口的盲目增长,威胁了人类的自身安全,出现了人口安全危机。从**市实际来看,在现有资源、环境条件下,**市人口合理容量为150-200万人,人口适宜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4.65人,而现在全市人口总量已达到292.6万人,超过合理容量近百万人,实际人口密度已达到124人,超过适宜人口密度一倍。据测算,到2014年全市总人口将达到300余万人,2020年后才逐年缓慢回落,人口总量增长的压力可想而知。

2、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作为居住在一定地域内的居民总体而言,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人是生产力最能动、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马克思说过:“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因此,人口素质高低将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力,决定一个国家的国力水平。人口素质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不高。根据五普资料显示,每十万人拥有受教育程度人口,**为7.51万人,全省为8.35万人,全国8.44万人,分别少0.84和0.93万人,其中大学以上**为0.17万人,全省0.41万人,全国为0.36万人,分别少0.24和0.29万人。每十万人中拥有大学人数比例还不足全国和全省水平的一半;而文盲率,**为13.9%,全省为7.3%,全国为6.72%,分别高6.6和7.18个百分点,即高出全国、全省水平的一倍。再之,**的智力低下的痴呆傻哑人达10万多人,其比例高于全省、全国水平。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的速度,拉大了我们与发达地区的距离,是制约**经济目标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

3、人口结构对**发展的影响。人口结构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是一方面来自性别比失调的压力,据五普资料显示,**市男女性别比为114.09,比正常性别比(103—107)偏高11.09—7.09。比全省男女性别比(108.4)偏高5.69,性别比的失衡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和恶性循环,而且治理性别比的难度大,行政成本高。另一方面的影响是来自人口老龄化,据五普资料显示,**65岁以上总人口为7.09%,高于全省1.19个百分点(全省为5.9%),高于全国0.13个百分点(全国为6.96%);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突破了7%,由“四普”5.78%的成年型人口转变为老年型人口。人口步入老年型人口后年龄结构类型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老年人口数量增大,增长速度快。在总人口减少情况下,老年人口达到19.39万人,较“四普”增加了3.04万人,增长18.59%,年均增长1.68%。二是老龄化进程快。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三普”4.96%(年轻型)发展到“四普”的5.78%(成年型)和“五普”的7.27%(老年型),在较短时间内使人口的年龄构成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步入老龄化社会。三是超前步入老龄社会。老年型人口类型是全市经济社会尚不发达、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覆盖率低下的条件下过早到来的。**市超前步入老龄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未富先老,老年人赡养比上升,社会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是新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给我市经济带来四个方面的挑战。第一,人口老龄化提高总抚养比,据陕西计生委预测,1990年陕西省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8个老年人,2000年抚养9个老人,2020年抚养16个老人,2030年抚养23个老人,2050年抚养32个老人,社会用于老年人口的保障费用大量增加,政府负担沉重;第二,由于家庭格局改变,大家庭被小型化家庭替代,小家庭里养老养小矛盾加剧,无力照料老人情况增多;第三,人口老龄化要求调整现有产业结构,发展老龄产业,增加老年人所需要的社会服务业,改造不适应人口老龄化的住宅、社区和环境;第

四,人口老龄化对社区福利和服务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解决人口问题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新的世纪,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先进文化,满足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实现这一崇高目标,最根本的就是加快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我市人口总量大,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素质偏低,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低的客观实际,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切实解决好人口问题,对于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现人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解决人口问题,控制人口数量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少生3.38亿人,使全世界60亿人口日推迟4年到来,控制人口的成就举世瞩目。**市从七十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市累计少生138万人。为社会累计节约社会抚养费442亿元,平均每年积累节约27亿元,相当于全市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78.78亿元的34.3%,使全市人均占有粮食提高106公斤,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400元,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增长0.38亩。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成绩。根据有关专家推算,人口出生率每下降一个千分点,人均GDp可提高0.36-0.59个千分点。如果实现零增长,将拉动每年增长GDp1.2-1.5个千分点。我国由于生育率迅速下降,对人均GDp水平提高的贡献份额约占1/3,也就是说,在中国人均GDp增长中,有26-43%的生育率迅速下降作出的贡献。

2、解决好人口问题,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口问题,实质是经济问题,本质是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的观点,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我市地处秦巴山区,人口基数大,人类生存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自然资源品种虽然繁多,但总贮量、总规模较小,人均占有量很低,在人口持续增长的态势下,资源与环境的安全日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日显突出。全市人口总量占全省的8.2%。而耕地面积只占到7.1%。建国以来,全市人口总量增长了近2倍,近年来仍以年均万人的速度递增,而耕地却以年均2万多亩的速度递减,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从解放前的3亩多减少到目前的不到1.3亩,并将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建设和退耕还林建设的发展而继续减少,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日益突出。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只有劳动力投入量与资源环境拥有量达到一个合理比例,才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我市目前工业化水平不高,剩余劳动力已达30万人之多。同时,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劳动力总量、迁移流动人口总量也将继续增加,并将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剩余劳动力还将持续增长,人口与就业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我市人口多、资源少,面积大、耕地少,剩余劳动力多,就业机会少的基本市情将长期存在,切实解决好人口与资源、人口与耕地、人口与就业这三大矛盾,必须首先解决好人口问题,这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3、解决好人口问题,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保证。我市81.1%的人口在农村,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农民问题是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农村人口问题。切实解决农村人口问题,对于有效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保证农村社会稳定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市农村人口总量大,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现实,迫切要求我们要重视解决好农村人口的问题。从人口分布看,2000年全市农村人口占81.1%,城镇人口占18.9%,城镇化水平不高;从经济收入看,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05元,农民人均收入低;从生育水平看,由于受农村生产条件、生活方式、社会保障和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农村人口的生育率普遍高于城镇,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重视和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村产业化建设,推进城镇进程,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必须首先解决好农村人口问题,这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保证。

4、解决好人口问题,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要确保这个宏伟目标顺利实现,就必须按照“一高一低”的要求,切实做到经济发展始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口增长始终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很大。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78.78亿元,而人均只2694元,与全省人均水平相差近2000元;2001年全国人均GDp为800美元,全省为600美元,而我市只有400美元,每年净增人口就要消耗掉新增国内生产总值的22%以上,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从控制人口的经济效益上看,计划生育的投入产出比为1∶8,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从人口发展形势看,经济增长有利于人口控制,但在经济起飞时期(人均GDp在300—700美元时),经济发展又具有鼓励和刺激生育水平升高作用,而我市正处在这一时期。同时,

七、八十年代以来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正处在兑现二胎生育政策时期,人口出生的高峰已悄然到来,人口形势依然严峻。如果人口问题解决的不好,不能保持在较低的生育水平下,经济发展就会被增长的人口所消耗掉,人均经济占有量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既定的发展目标就很难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就会落空。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人口问题,树立控制人口增长就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意识,切实解决好人口问题,这是推进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实现的关键。

三、解决人口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努力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出生人口结构,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新的时期,解决人口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重要文件和法律法规,坚持计划生育国策不动摇,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加快建立和完善“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努力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高到新水平。中心任务就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素质,改善人口结构,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必须采取新的措施来解决好人口这一事关全局的问题,确保全市经济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从**经济发展角度上看,主要应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坚定不移稳定低生育水平,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70年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人口高速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全市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由1970年的36.46‰和10.78‰分别下降到2000年8.7‰-0.07‰。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实现了人口类型转变,进入低生育水平时期。与此同时,应当看到,全市的人口类型转变是在经济不发达情况下,靠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取得的。强行进入低生育水平,这种低生育水平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任何思想上的松懈,工作中的失误和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都将造成生育率的反弹。因此,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数量的任务更重,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一法三规”,用依法管理来解决人口问题。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实施依法管理是解决好新时期人口问题,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相关配套法规的颁布实施,为有效解决好人口问题,加快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实施依法管理人口问题,首先必须加强法制宣传。要把《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法制宣传和“四五”普法内容,广泛组织各级干部和群众开展学习活动,增强干部依法管理人口意识和群众自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意识。要组织各级宣传媒体,影视、网络等现代化宣传手段,扩大宣传的覆盖面,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其次,必须提高执法水平。要切实加强对全市各级领导和计划生育干部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严禁违法行政,依法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第三,必须严格执法。要以法律为准绳,严格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违犯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生育行为、违法行政行为,必须进行严肃查处,切实做到执法必严,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第四,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积极推进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努力实行村(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2、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和生殖健康服务,不断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宣传教育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先导宗旨,因此,要进一步加大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力度,首先要全面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及落实“关爱女孩行动”。要认真落实中、省关于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要求突出宣传以“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计划生育丈夫有责”为主要的内容的新的婚育观念。要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载体,把计划生育宣传作为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重要内容,大力普及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科学知识。要加大社会舆论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宣传舆论部门和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为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创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其次要全方位开展生殖健康服务,现阶段生殖健康被国家列入社会发展目标内容之一,大力开展生殖健康服务已经成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迫切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以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开展计划生育的老办法,依靠科技进步,开展生殖健康服务,通过优质服务提高工作水平,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一是全面实施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工程,在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工作中,做好术前宣传咨询,术中规范操作,术后随访服务,保证手术安全;二是扎实开展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不断改进服务制度,强化以“三查”为重点的普及性服务工作;三是规范进行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制定切实的干预措施,做好出生缺陷儿的监测工作,全面推广孕前、产前、新生儿三级出生缺陷干预服务,提高出生婴儿健康水平。

3、努力促进出生性别比平衡。出生性别比决定了人口群体性别构成,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深远的影响。严格偏高的出生性别比,不仅妨碍**市目前来之不易的低生育水平的稳定,而且对今后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构成严重威胁。从五次人口普查情况看,**男女性别比偏高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整体偏高,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均超出了正常范围。二是长期偏高,“一普”男女性别比115.99;“二普”为113.60;“三普”为114.35;“四普”为117.80;“五普”为114.09。三是随出生孩次递升,一孩出生基本正常,二孩及以上出生性别偏高。四是存在着地区差异,宁陕、镇坪趋于正常,其它各县区偏高,主要是生育政策差异造成的。出生性别比偏高是人口发展过程的“生态失衡”,是“生育选择空间狭小”和“男孩性别偏好强烈”互相冲突和挤压的结果,而现代科学技术的介入,特别是B超对鉴定性别后的人工流产起了显著作用。所以,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应当成为社会共识,成为政府行为。治理性别比,我个人认为,应将“非法鉴定胎儿性别”、“溺婴”、“弃婴”等列入《刑法》罪名,将其上升为刚性法律条文,只有司法真正介入,才能扭转现行计生法规和行政手段,在惩处利于B超非法鉴定胎儿性别,杜绝溺、弃婴现象上的不足。如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如何确定“非法”界线,法律上没有严格规定,实际无法操作,往往查处这类事件最后的结果总是不了了之,再如“溺婴”,目前司法解释是比照杀人罪,但是两者还是有本质不同,由于受封建文化和传统传宗接代的思想影响,溺婴比照杀人罪在实际操作中很困难,目前全国还没有这种案例报道,**更没有。况且利用行政手段处理这类案例,有举步为艰,很难落实相关责任等等。因此上述几个非法行为列入《刑法》罪名已成为当务之急,各级应从人大和计生业务两个渠道积极向国家反映和建议,只有这样才能将其上升为硬性法律规定,只有实行司法介入,人为选择性别的结果才有可能杜绝。在目前尚无刚性法律条文时,只有依靠行政手段和综合治理两条路子。因此,各级党政要在充分认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危害性,明确思路,加强工作,把开展专项治理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加强宣传,营造声势,推广新的生育文化,转变生育观念,为降低出生性别比提供思想基础。要严格对B超和中止妊娠的管理,落实《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照顾二孩生育只给一次机会的规定,严厉打击非法实施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违法行为。并且应当重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建立,给予计划生育户和“双女户”必要的经济补偿和社会奖励,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减少后顾之忧。

4、抓住机遇,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控制人口的关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出路一方面在于发展经济,增强承受能力,增加政府用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的财力。十六大报告指出,“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快速的人口转变使**市进入了人口负担最轻的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在这期间,一是劳动力供给充足,价格便宜,如果较好的解决就业问题,能够创造出较多的社会财富;二是劳动力年龄结构较轻,储蓄率较高,如果资本市场健全,能够将储蓄转化为资本加速经济增长;三是由于人口老龄化高峰尚未到来,社会保障支出尚不突出,财富积累速度较快,所以说这是发展经济的人口战略机遇期。这个战略机遇期对多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回报,也将给**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这次机遇,在实施经营“绿色**”的战略中,积极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扶持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药、水、游”,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就有可能将潜在机遇转换为现实发展,真正形成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就有可能为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如果错过这个发展机遇,一旦出现较高程度的人口老龄化和较多的劳动力失业并存问题,丰富劳动力资源优势成为劣势,就有可能钳制经济发展,甚至危及社会安全和政治稳定。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宣传,增强全社会的老龄化意识。要构建符合实际的养老模式和养老制度,按照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建立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在积极发展社会养老福利事业同时,重视大力提倡家庭养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养老事业走上法制化轨道,营造健康老龄化环境。老龄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性社会问题,必须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提出相应对策,做出战略性选择。

5、加快人口与计划生育机制建设,实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两个转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提出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工作任务,表明中国的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需要在“抓紧抓好”的要求下全面改革和推进21世纪上半叶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机制。《决定》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为本,综合治理。而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建立一个综合治理的服务体系,特别是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体系。此外还包括对独生子女家庭、二女结扎户的奖励优惠政策和社会保障措施;继续推进计划生育“三结合”,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尽快脱贫致富的扶持和帮助;依法行政,保护实行计划生育的干部和群众的合法权益等等。

在未来十年,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面面临的最主要挑战,是稳定住来之不易的低生育水平。为此要在三个方面做好保障:

——建立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通过发展经济、普及教育、发展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等途径,引导人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通过对计划生育户小额贷款、项目优先、科技扶持、政策优惠等措施,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和发展经济、扶贫开发、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少生快富。

——建立鼓励家庭实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实行节育补偿、家庭福利、奖励优惠等形式的利益倾斜。对独生子女家庭给予一定数量的奖励费,城市和有条件的地区独生子女父母退休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补助。对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在分配集体经济收入、享受集体福利、划分宅基地、承包基地、就业、就医、住房及子女入托、入学等这方面给予优待。

——建立有利于人口与发展特别是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建立养老、子女**、合作医疗、母婴保健保偿、计划免疫保偿和节育手术安全等多种形式的保障制度。在城市,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保障制度。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育保障制度,逐步提高最低生育保障水平。鼓励社会参与救助和志愿者服务,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综上所述,在实施**经济发展战略中,人口问题是首要的制约因素,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口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切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各级领导、各个部门都要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不移地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要求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作者系**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局长)文章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第五篇:甘肃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越来越为人们重视的今天,甘肃省经济发展的模式必须符合这一前提要求。通过对甘肃发展特色经济制约因素的认识和分析,可以了解发展特色经济的实质就是根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科学开发和利用优势资源,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甘肃;区域特色经济;制约因素;措施

一、甘肃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资源禀赋

(一)资源优势

甘肃以古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而得名,位于祖国中心。全省设五个省辖市,七个地区以及甘南、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民族有汉、回、藏、东乡、裕固、保安、蒙古、哈萨克、土、撒拉、满等民族,人口近2634万人。甘肃地处黄河上游,地形大致可分为陇南山地、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以北地带、祁连山地六大区域。主要山脉大多分布在省境边缘,大多数河流都以这些山脉形成各自分流的源头。矿藏主要有石油、煤、铁、铬、铜、钨、磷、石膏、池盐、芒硝等。森林资源多集中在山区,主要有陇南白龙江林区的青冈、桦木、云杉、冷杉等用材林树种,木材蓄积量近l.5亿立方米。

甘肃省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土地面积居全国第七位,人均耕地居第六位,同时,甘肃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草原、荒地、水域面积辽阔,可开发潜力较大;甘肃境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水系,水量充沛、落差集中,水能资源潜力巨大,发展水电建设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甘肃是全国药材主要产区之一,中药材品种多、质量好,综合开发潜力大;甘肃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具有风格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广阔;甘肃省境跨度大,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农业环境独特,发展特色农业具有独特的优势;甘肃工业综合实力居全国第23位,有较为良好雄厚的国有工业企业基础。石油钻采、炼化设备、数控机床、电机电器、真空设备、风动工具、军工电子设备等产业相对优势突出,具有很大的改革和盘活潜力;省内劳动力的年龄结构年轻,是劳动力资源的一大优势,劳动力价格低廉。商业流通自建设兰州商贸中心以来,市场建设步伐大大加快,多层次、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市场网络逐步形成,商品流通总量不断增加,市场交易更加活跃,对周边省份的吸引辐射作用日益增强,商品流通枢纽初具规模,发展前景良好。

(二)资源劣势

甘肃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特别是水资源严重匮乏,传统农业发展相对缓慢;虽然有良好的工业基础,但产业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企业发展过程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现状仍未得到彻底的改变;从业人口文化程度低下,投资环境不佳,经济基础薄弱,老、少、边、困区域范围大;由于受自然条件、区域位置、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以及人文背景等各种条件的制约和影响,甘肃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在逐步加大,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位次不断后移,而这种状况在西部大开发中,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二、甘肃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制约因素

(一)资源制约

1、土地资源未能合理利用,基础设施差的制约。甘肃耕地资源是全国的五分之一,人均比全国略高,但合理利用程度不高。县域范围的基础设施还很薄弱,制约了地域优势的发挥。

2、劳动力素质、劳动力产业分布与文化结构不对称的制约。劳动生产率的低下,势必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目前甘肃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特别是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仍以小学、初中文化为主。从劳动力产业间的分布看,

一、

二、三产业劳动力呈正三角形分布,小学、初、高中以上文化结构呈倒三角形分布。

3、技术、人才、信息等成为稀缺资源。甘肃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农业的耕作技术、综合生产技术以及非农就业、自主创业的基本技能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供给缺失。在人才方面,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断流向南方等大型发达城市。特别是在市场信息、就业信息、技术信息等方面,也存在流通不畅,更是出于劣势地位。

4、特色资源商品化程度低。甘肃少数民族众多,分布广阔,地区差异显著,具有各自不同的生活习俗和人文特点等条件。蕴藏着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生产技术等资源,并且地下矿产种类繁多。但目前突出的问题是,各地对特色资源的潜力没有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不够。大多数产业规模小,商品量少,加工水平低,包装工艺差,缺乏必要的宣传和推广,致使许多资源处于闲置、浪费、流失之中。

(二)制度制约

1、户籍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是我国改革过程中迄今为止变化最小和最为缓慢的社会经济制度。我国目前的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是农村流动劳动力所面临的劳动就业、技能培训、义务教育、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别与歧视的制度基础,这一制度大大限制了城市资源与农村资源之间的流动,将农村劳动力排除在提职、培训等管理体系之外。

2、城市就业制度。企业用人制度长期以来重学历、资历、证书而轻能力、业绩的现象始终存在。加之城市人口不愿学习一线生产技术,而大量来自农村的劳动力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参加正规教育,被拒之门外,导致了生产技术工人的严重短缺。

3、教育培训制度。甘肃城镇劳动人口规模庞大、而科技教育和培训资源严重短缺。教育结构不合理,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发展不均衡。企业培训投入激励不足,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缺位,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缺乏公信力致使劳动力市场信息失灵和交易成本居高不下等原因造成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培训严重不足。

4、企业产权制度。目前,甘肃有相当部分的乡镇企业仍属集体所有,对乡、村各级政府有着较强的依附关系。乡镇政府干预企业经营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乡镇集体企业产权模糊,部分农民联户(合作)办企业和股份合作企业的地位和经济性质不明;一些地方平调乡镇企业财产,改变企业所有制性质和隶属关系的现象时有发生。用人机制上凭关系直接指派现象严重,分配制度上仍沿用老制度,内部管理不民主,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这些体制方面的缺陷使甘肃乡镇企业总体经济效益低下。

5、财政制度。总体上看,财政制度体现为杀富济贫。收入较好的县区自主权不够,上缴比例太大,用于补贴贫困县区,

这样就无法调动县区追求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各个县区财政增长点不合理,一味强调经济增长,不注重来源性的培养。

6、金融制度。缺少民营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农村信用社。这样造成了对县域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不够。加上金融政策和操作中对民营企业的歧视与偏见,制约了民营企业的筹资能力。

(三)政府行政能力制约

甘肃在对外开放方面相当落后,在全国处于劣势。由于思想开放程度不高,对政府职能定位的老观点还不能彻底转变,政府职能与权力运作模式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很多时候还延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观念和方法。在许多行业领域由于垄断,公共资源、公共权力演变为部门权力、部门资源。这些行业领域的政府主管部门,其权力运作往往不符合市场规则的要求。

(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制约

甘肃60%以上的乡镇企业集中于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以及餐饮与住宿业。乡镇工业企业主要以采掘业、建材加工、原材料加工和简单食品加工为主,技术层次低,产业链条短,产品档次低趋同性强,致使乡镇企业市场竞争力较弱,经济效益低下。那些从事地区特色产品生产的企业,大部分处在手工作坊式的加工模式之下,扩大生产规模缺乏资金,销售产品缺乏宣传和渠道,参与市场竞争缺乏平台。

三、甘肃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战略措施

(一)发展特色经济要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相结合

甘肃发展特色经济应与发达地区一样走产业升级之路,在发展的过程中适时地对原有的特色产业和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和升级。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要从竞争力相对较弱的现实出发。要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要对原有特色产业进行高起点的革新改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注意培养特色经济的上下链相关产业使其在区域上相对集中,在发展特色经济主导产业的同时加强对关联产业的扶持和帮助。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于第三产业中的那些市场潜力大、附加值高的交通运输、房地产、证券交易、物业管理、旅游和服务业等在一定时期内向这些行业倾斜。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使其在财源建设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积极调整和制定当前的制度和规则,为特色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制定合理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明确界定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合理的产权制度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有利于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相协调。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坚持自然资源的有偿开发利用原则,实行低消耗、高产出的集约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明确企业产权制度。通过理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确立企业创新者和创新成果的直接关系,提高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为特色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政府通过设立各种正视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保护创新主体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可以进行基础设施和基础研究的投资,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壁垒。同时通过政策、制度、机制的设立可以尽可能快的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发挥功效。

3、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与甘肃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投融资体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渠道多样化。在硬环境建设上,加快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建设,以工业园和专业市场建设为主要载体和平台吸引各类资本有效投入;在环境建设上,大力降低特色产业创业门槛,降低创业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创建公平、公正、规范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建立投资服务体系,为投资者提供有关投资政策法规和信息咨询服务,加强产业引导,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

4、加快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强铁路、机场建设,强化邮电、通信和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这对促进省内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具有重要作用。

5、重视培育和引导特色经济市场的发展。特色经济首先是市场经济,是以需求约束为特征的,要从市场需求的千差万别中选择具备发展优势的特色市场。由于特色经济的产品大多是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市场容量有限,市场需求变化快,因此在培育特色市场时,重点要放在如何发现有特殊需求的市场。从现实出发,首先要重视和培育的是本土市场,通过资源整合,组建集团,形成特色产品品牌。随着本土市场的不断完善和饱和,自身产业的不断壮大,再把眼光投入到国内、国际市场上。

(三)增加教育投入,加强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开发

通过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劳动力人口素质。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搞好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通过政策和待遇,留住农村优秀教师,通过“支教”活动,向农村学校增派师资,缓解师资短缺的压力。加快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为特色经济发展培养掌握现代化技术和懂得管理经营的新型农民。

加快企业人事用工制度的改革,让企业在劳务市场上公开选聘自己所需要的劳动者和经营者。激励企业内部培训制度,为企业职工创造继续教育的条件。自办或联办技术培训中心,或选派优秀人员到大专院校、大企业学习深造,以保证企业职工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使企业拥有一支具有一定知识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人才队伍。

.................................

上一篇:企业会计实习个人总结下一篇:企业环保管理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