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

2024-06-27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精选9篇)

篇1: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姓名徐婧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教育管理指导教师楼世洲20081213浙江师范大学硕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摘要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一方面高职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经济亦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制约作用。本文以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主题从高等职业的内部要素和外部因素的相关性切入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论文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根据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探讨高职院校如何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在教育与经济的动态均衡中进行自身建设以及如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分析研究。论文主要分六部分展开研究第一章阐述选题的意义和理论依据、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二章分析了金华区域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三章分析了金华区域经济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情况。第四章介绍了金华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况和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情况。第五章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样本着重从专业体系结构的角度对高职院校如何服务区域经济进行了分析。第六章就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的相关建议。关键词高职教育高职院校区域经济浙江师范大学颀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另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惫礁日期弦乒月朋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刍了解浙江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圈家有关机关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哆、必用彰印、缩印或扫描等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浙江师范大学可以用、问力„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协议。浙江师范大学硕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己言目“十一五”乃至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金华市在浙江省继续保持追赶态势加快发展浙中城市群建设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这一重要历史进程中金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都将发生重大的历史性变化。经济发展对教育、文化、科技等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金华的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机遇也将产生独特的历史作用。本文以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为基础以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动态均衡为分析框架以金华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内在要求为任务在对金华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和高职教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探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对高职所提出的内在要求并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建设如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分析研究。浙江师范人学顾二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一问题提出

一、绪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从世纪下半叶开始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核心的技术革命仅经过余年时间就引发了以高科技产业崛起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浪潮加速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于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融入世界经济市场势必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以制造业为主的金华市产业主体担负着实现金华市工业化的历史重任而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则是完成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制造强市的重要资源。培养这类技术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伴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因此在这种新形势下加快建设面向现代制造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开发刻不

容缓。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我国实现富民强国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绘制了美好蓝图。我国人口众多现已成为世界制造工厂之一大量成本低廉的劳动力是我国现有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支撑。金华市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以制造业为龙头的区域经济体系得以建立和完善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升级现代服务业将加快发展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之中。目前高技能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金华经济发展若要再上新台阶综合实力若要再增强就必须超前构建更高水平的人力资源开发平台。因此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社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是合理开发人力资源、满足金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方面。、社会观念问题亟待解决。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对高职教育存在歧视教育带上“职业似乎就低了一等。人才市场里有的单位明明缺少应用型人才却为了抬高“身价”招聘要求中明确指出要“本科以上排斥高职院校毕业生致使年轻人产生“样样工作靠文凭”的错觉在企、事业单位常常注重管理科研人才而忽视了一线技术人才的待遇职工技术等级证书与劳动报酬脱钩更使得“坐办公室”的人增多了而“车间里”的技术工人减少了家长浙江师范大学硕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希望子女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为了毕业后有充分的就业机会不顾子女的意愿也希望子女上学术型大学而不是应用型的高职院校一些高职院校招生暂时存在困难就把责任完全归咎于“职业”二字改头换面办得越来越没有特色。这些现象都不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扭转这一局面急需转变这种观念构筑合理的人才结构重视职业教育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的高等职业教育。、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迫切。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进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几乎所有的经济大国都是借助工业化起步的没有工业化特别是制造业的支撑就不可能有经济大国和强国的崛起。历史上公认的三个“世界工厂——英国、美国和同本也正是因其发达的制造业而雄居于世界。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的金华生产力发展很不均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制造业特别是强调高新技术的现代制造业的大力支撑。党在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表腰实现工业现代化就要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而现代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掌握丰富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依靠现代制造业、依靠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大批技术人才。二本研究的意义、理论意义通过对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及对职业教育提出要求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产业与职业教育关系的理论也为现代工业化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终身教育理论以及理论与实践的沟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实践意义建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均衡的职业教育体系实践案例也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三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的国内外研究情况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关键是如何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发挥对经济的整体功效。国内外专家、学者都分别对此问题持以急切地关注。浙江师范人学硕士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关系问题研究较多。检索表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相关的成果主要有《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张梓英针对浙江产业结构调整现状提出大力发展高职要调整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往国际化和终身化的方向来发展高职。《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汤春林、赵爱威针对现状和存在问题与区域和产业结构不适应提出明确培养目标优化专业结构优化形式结构优化布局结构使教育结构协调发展。《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黄璐主要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并提出改革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教学管理体制等结构系统。《广西高等职业教育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罗金凤主要论述了广西高等职业教育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设置扩大办学规模加强质量建设。在《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没有相似的研

究但有以下篇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行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年易元祥的博士论文《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从发展背景、发展现状、发展定位、办学特色和发展策略五个方面论述其中发展策略研究主要从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规范管理和构建类型体系来阐述的。江西师范大学年谢岚的硕士论文《我国高等职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从认识上的误区办学特色缺乏沟通、衔接不畅法规上的缺陷和筹资难等五个方面的分析提出明确培养目标、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加强沟通与衔接、改革办学模式、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机制、扩大筹资渠道和完善法律法规等应对策略。华中师范大学年朱植刚硕士论文《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针对地位不高、收费高、报到率低、硬件条件差、办学无特色、就业升学难等问题提出要办出职教特色、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升学历教育体系、调整结构、创新教育模式、扩大招生、拓宽就业渠道等策略。河海大学年吴学敏的硕士论文《入世后我国高等职业研究》先分析入世后对高职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特点及启示再提出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办出特色、中外合作办学、市场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课程体系等策略。国内学者对该问题理论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试图总结出二者关浙江师范人学硕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系的一般理论包括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全息结构理论、教育方针理论等等二是分析二者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包括区域经济水平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影响、区域经济水平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影响、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高校学生消费是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高等教育是带动区域高新技术发展的基地等等。比较有影响力的理论成果包括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和第三职能理论。、国外研究现状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投资与回报、公平与效率、职业结构与个人教育、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关系、技术教育等方面。较具体的研究理论主要有三螺旋理论在崇尚创新的知识经济社会创新制度环境的各要素——政府、企业与大学以市场要求为纽带而链接起来形成一种三种力量交叉影响的三螺旋关系。区域竞争力理论以高等教育为源泉的“国民素质与科学技术”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非均衡增长理论以高等教育为基础的产业结构更新是实现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的动力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新增长理论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技术、知识、人力资本具有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的存在是经济实现持续增长所不可缺少的条件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后发优势理论以高等教育为动力的创新是后发优势的关键。、对照分析国内高等职业研究通常是在与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比较中找出存在的差别从而引入国内或者是以某一时代背景下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提出相应地应对策略。因此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有以下四个共同特点和不足。一是这些研究对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结构之间联系的分析甚少淡化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科研与教育职能。二是都从国际高等职业比较中找出解决之道但如果不分析其本质内涵、不了解不同国家高等职业的经济背景及特点就会误入以发展论发展的问题漩涡不能抓住核心内容。三是以发展现状来理解。无论高等职业教育还是产业结构它们都是不断地在历史变迁中发展浙江师范人学硕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或转型如果单以现状发展需求来理解无法得到正确的认知特别是在发展历史比较短暂的情况下更缺乏说服力。四是与社会具体职业的对应性。通常都认为社会上有什么职业高职院校就设置相应的专业迎合产业需求。实际上这是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适应‟‟产业结构演变的误解因为职业新旧更替的速度加快这种办学可能永远也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此外上述理论主要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而关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刚刚开始。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其主体以地方性高职院校居多它的兴起与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因此研究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高职模式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等问题仍然值得研究和探讨。四相关概念界定、职业教育概念国外职业教育概念。各国对于职

业教育的界定各不相同各国学者对这一概念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杜威认为职业教育是为从事某种特定职业做准备的教育斯内登认为凡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都可以称为职业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把职业教育定义为“给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俄罗斯将“职业教育”泛化地理解为除基础教育外的一切专业教育将所有的高等教育均包括在内德国的职业教育由学徒制发展而来以培养技术人才为目标包括学校职业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更多的国家则狭义地将“职业教育‟‟理解为是专指培养技术工人类人才的特定教育类型即培养那些不需太多理论知识而主要依靠动作技能和经验技艺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现场工作的直接操作者的那部分教育包括培训并不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年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大会的正式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概念。职业教育被确定为包括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培训。中国职业教育概念中国的职业教育概念主要侧重于中、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根据《职业教育法》第十二、十三条规定我国职业教育划分为不同层次职业学校教育浙江师范大学顾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初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分别由初等、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培训、专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分别由相应的职业培训机构或职业学校实施。、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是在相当于高中教育之上进行的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设置的职业岗位定向的高等教育在国际教育标准上属于第五级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普通高等教育以及初、中级职业教育都有所区别。高等职业教育是要培养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能够学习和运用高新技术知识能够创造性地解决生产经营与管理中的实际技术问题能与科技和生产操作人员下常交流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和指导操作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实际操作能力应该比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更强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应该比初、中级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更强。我国职业教育萌芽于近代工业以世纪初出现的各种实业学堂为主要教育机构。而法律意义上的高等职业教育则从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中规定有中学后的“高等实业学堂”开始。高职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由于起步较晚又受体制、战争、工业发展缓慢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至解放.

篇2: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

调整为主线,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建设高素质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我省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中来,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1]。

1.产业集群——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有力支撑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的概念和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首先提出的,他在1990年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献《论国家的竞争优势》,引发了研究产业集群的热潮。他认为:产业集群是指特定经济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公司以及相关支撑机构的集合,[2]。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优势产业,而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集群。如今,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评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西连内陆,涵盖周边,具有自身特点、独特优势,辐射集聚、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对于完善全国区域发展布局、在加快东部发展中发挥**优势、形成服务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建设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将处于主体地位,发挥重要作用。

产业是基础,也是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载体,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体系,而构建一个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体系,关键又在于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培育发展产业集群有利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构筑**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2.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亟需一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大军

任何社会生产都是人和物的结合,没有一定数量人口的保障,就不可能进行生产和生活;同样,任何产业集群都是人力和物态的集聚,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大军作支撑,就不可能形成高质量的集群化产业、这已被国际产业发展实践所证明。

据有关资料表明,1900—1955年,世界固定资本每增加1%,只能使生产增长0.2%,劳动力投入每增加1%,可使生产增长0.76%;而经过科技训练的人力每增加1%,可使生产增长1.8%[3]。可见劳动者的素质对生产发展的影响,高质量、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正成为影响产业布局和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不能单纯靠低成本的劳动力和低廉的产品价格维持自己的即期经济优势,只有培养大量技术娴熟、手艺高超的一线操作人员,才能提高产品质量,创造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竞争优势。**省的电子信息产业、机械制造业、石油化工业、船泊工业四大领域的产业正在加速发展,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并呈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随着闽台产业的进一步合作,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将会在更宽更广层面兴起。因此,要通过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顺应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以培养大量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加快培养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的兴起准备人力资源,提供智力支持。

3.高等职业教育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意义

3.1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聚的重要手段

创新是产业集聚的原始推动力,知识中心和技术中心是创新的主体,技术中心常常成为新产品的创造者和产业升级发展的推动力。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学、科研院所常常承担技术中心乃至于知识中心的重任[4]。

马歇尔(marshall)在其《经济学原理》第四章中,以亚当斯密的劳动力专业化理论为基础,研究了早期英国产业集聚的原因,他断言:“地方性工业因不断地对技能提供市场而得到很大的利益。雇主们往往到会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有专业技能的优良工人的地方去;同时,寻找职业的人,自然到有许多雇主需要他们那样的技能的地方去;因而在那里,技能就会有良好的市场;一个孤立的工厂之厂主,即使他能得到一般劳动的大量供给,也往往因缺少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而束手无策。”[5]大学(包括高等职业院校)不仅成为产业集聚区信息的集聚地,也是培养专业化技术工人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因此区域内有没有好的大学和发达的高等职业教育现在已成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重要指标。

前社会和企业迫切需要大量实践动手能力强、能将创造发明的思想变成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性人才。相对于其他形式和层次的教育而言,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实践,面向生产一线的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培养的是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应用于生产的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消除劳动力素质这一制约产业集聚的瓶颈问题上有着其他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

3.2 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是增强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措施。

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核心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目前,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竞争力还不是很强,存在“主导产业集群与产业链配套能力弱,产业集群与产业链条内的企业规模较小,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主要问题。”[6]因此,发展强有力的支柱产业,加快产业集聚和培育产业集群,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突破口和最重要的战略举措。实施这一战略举措,需要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为经济区建设不断输送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从**省生产第一线工人技术等级情况来看,高等级技术工人严重不足。目前**省技术等级工人约41万人,其中初级工约占50%,中级工约占44%,高级工约占4%,技师不足1%,高级技师只有68人。高级技工多集中在服务业,制造业高级技工与技师极其缺乏。而在美、日等发达国家,高、中、初级工人的比例分别是35%:50%:15%。**劳动力资源的供应状况也不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需要,**省虽然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技术素质不高。根据2005年前三季度全省九个设区市的市中心劳动力市场及部分主要县级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登记数统计资料:在总计44.47万求职人员中,无技术等级或职称的人员占73.3%,有初级技能或初级职称的占16.3%,而具有高级技能或高级技师的求职者所占比重仅为2.1%。其中高级技师和技师的求人倍率分别高达14.21和15.47。[7]而在美、日等发达国家,高、中、初级工人的比例分别是35%:50%:15%。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技术进步的核心内容,没有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劳动方式变革,产业技术进步是不充分、不完整的。因此,大面积培养生产第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对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4.**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

4.1高等职业教育要科学定位,明确教育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

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决策层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明确高职教育的教育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增强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高职教育如何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提上议事日程。二是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找准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三是要扭转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过多强调学科性倾向和盲目攀高升格倾向,树立不同层次、不同教育类型的学校都能办出一流教育的思想,确保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四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培养创新型人才。

4.2根据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科学合理地设置和调整高职教育专业

作为高职教育的主要阵地,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省产业结构处于重要的战略调整时期,产业结构的提升和科技的发展,将有可能使社会职业的总体结构产生新的发展趋向:第一,新技术广泛应用,将增加更多与高、新技术直接有关的工业一线岗位。第二,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发展,市场要素的完善,高速公路、铁路等基本设施建设的加快等,**省将缩短与长江、珠江两大三角洲的城市化差距,带来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会使社会职业岗位的分布更为广泛,迅速扩大原有的第三产业职业面并产生一系列新的职业群。不论是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扩展或新产生的职业岗位,还是由于第三产业兴起而增加的岗位,它们的技术性和智能性都在不断提高,其大量人才培养的任务须由高职教育担当[8]。

4.3坚持改革创新,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产学研结合是建立技术创新平台和加速科技转化、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是要积极开展校企全程合作、探索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要大力建立学校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企业的沟通合作机制,共同确定专业设置,为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从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的制定与修改、教学实施等方面,充分挖掘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合作空间。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实训基地。三是通过科研合作,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提高科研水平。

4.4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积极建设职业技能鉴定基地

职业技术培训是为集群内的劳动力提供智力支持,以提升企业乃至集群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学习能力等,为集群提供良好的技能基础。职业技术培训的核心就是要建立职业培训计划。职业培训与正规的教育不同,它针对工作人员或是失业人员,一般是在职培训或半脱产培训,在一些发达国家如芬兰、德国、爱尔兰,高等职业院校承担着大部分集群的职业培训工作[9]。高等职业院校不仅是进行学历教育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就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重要基地。高等职业院校要面向社会,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认证等工作,努力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企业的技术培训基地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基地。结束语

篇3: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

一、广西边境四县 (市) 国门学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现状

1. 生均教育经费投入

2004~2009年广西边境四县 (市) 生均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具体见表1。

由表1可知, 广西边境四县 (市) 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投入方面, 凭祥市的生均教育经费投入较高, 宁明县则较少, 但在2009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初中方面, 投入较多的依然是凭祥市, 2009年达到5941元;投入较少的是大新县, 2009年投入仅为4205元, 但较2004年的1723元依然有很大幅度的提高。2004~2009年四县 (市) 小学和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投入的极差值的变化趋势呈上升态势, 极差率的变化趋势呈下降态势, 标准差的变化趋势呈上升态势, 而由变异系数反映的生均教育经费值与均值的离散程度在降低, 在0.24~0.25之间浮动, 较为稳定, 2008年达到0.08的最小离散值。

2. 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投入

2005~2009年广西边境四县 (市) 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投入情况具体见表2。

由表2可知, 广西边境四县 (市) 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投入方面, 宁明县、大新县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投入较高;龙州县的总体投入较少, 从2005年的326元下降到2009年的22元, 四县 (市) 中最高地区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与最低地区相差20倍。初中方面, 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投入较高的是宁明县, 从2005年的17元增加到2009年的1646元, 增长了96倍;投入较低的依然是龙州县, 从2005年的153元下降到2009年的26元。2005~2009年四县 (市) 小学和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投入的极差值的变化趋势呈上升态势, 极差率的变化趋势呈上升态势, 标准差的变化趋势呈上升态势, 而由变异系数反映的四县 (市) 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值与四县 (市) 均值的离散程度在降低。

3. 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

2004~2009年广西边境四县 (市) 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具体见表3。

由表3可知, 广西边境四县 (市) 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方面, 龙州县投入较高, 从2004年的1410元增长到2009年的4436元;投入较少的是宁明县, 从2004年的1189元增长到2009年的2837元。初中方面, 投入较多的是凭祥市, 从2004年的1529元增加到2009年的6856元;原投入较少的是宁明县, 从2004年的938元到2007年的3674元, 再到2009年的4841元增长了4倍, 增幅较快。2004~2009年四县 (市) ) 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的极差值变化趋势呈上升态势, 极差率变化趋势呈上升态势, 标准差变化趋势呈上升态势, 由变异系数反映的四县 (市) 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值与四县 (市) 均值的离散程度在增大。

4. 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

2007~2009年广西边境四县 (市) 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具体见表4。

由表4可知, 2007~2009年三年内广西边境四县 (市) 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投入较高的是龙州县, 从2007年的2553元增加到2009年的4436元, 投入较低的是宁明县, 从2007年的1724元增加到2007年的2387元。初中方面, 投入较多的是凭祥市, 从2007年的2002元增加到2009年的5827元, 投入较少的是宁明县, 从2007年的2877元增加到2009年的3328元。三年中极差值的变化趋势呈上升态势, 极差率的变化趋势呈上升态势, 标准差的变化趋势呈上升态势。由变异系数反映的四县 (市) 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值与四县 (市) 均值的离散程度在增大。

二、制约广西边境国门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因剖析

1. 教育投入体系不完善

虽然教育管理体制由“分级管理, 以乡为主”向“分级管理, 以县为主”转变, 但很难改变一个市或地区内部、一个省区内部以及全国范围内“贫富不均”的局面, 无法消除城乡之间教育的差别。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是影响广西边境国门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症结, 与内陆较为发达地区教育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一是部分边境农村中小学教育手段落后, 教学设备严重不足。二是随着边境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生源日益增多, 教育资源十分紧张。

2. 教育观念陈旧落后

在经济发展落后、地理位置偏远以及饱受战争之苦的广西边境地区, 封建思想、传统观念、旧习俗对教育观念、教育发展水平仍然有着很大的影响。

(1) 价值取向的偏颇。调查发现, “因穷辍学”与“因富辍学”都存在。“因穷辍学”的表现为, 第一, 重男轻女;第二, 家长满足于现状, 对孩子受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富辍学”的情况是由于边贸经济的吸引力已经超过了教育的吸引力。

(2) 教育法制观念淡薄。很多学生及家长只意识到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而没有意识到应尽九年义务教育学习的义务, 分割了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及义务。

(3) 很多领导官员也对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认为教育具有滞后性, 所以不愿将工作重心放在教育上面。

3. 教育政策不尽合理

决策者指导思想上偏城市轻农村导致城乡差异。长期以来,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建设、师资配备、教育管理等方面, 都比城市较差, 从而形成了城乡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三、对策及建议

1. 构建更加完善的义务教育投入体系

各级政府应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政策规定, 组织征收教育费、各级财政部门需将征收情况通知教育部门并合理安排使用, 加强预算制定, 教育附加费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教育费附加要纳入教育经费预算管理, 可以主要用于国门学校的校舍改造、教学设备的采购等。

2. 树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观念

树立正确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观念, 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构方面拥有相对平等的机会, 得到大致均等且高质、高效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条件, 并能获得尽可能的发展与成长。教育均衡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在物质层面上追求教育资源相对均衡配置, 从而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与条件;在制度层面上保障受教育者权利平等的实现, 获得平等入学与就业机会;在意识层面上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最大程度的发展, 并为之提供最适宜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3.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制订国门学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计划, 使国门学校的硬件设施及软件配备达到相对均衡。提供给国门区域内的不同学校大致均衡的教育资源配置, 保证国门学校办学条件相对公平。结合国门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工程、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 统筹国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和校舍维修改造工程项目, 以国门薄弱学校改造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为重点, 全面提高国门薄弱学校改造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办学水平。大力推进国门学校远程信息化建设, 一些国门学校地理环境较差, 学校设点较为偏远, 要采取更多的现代化信息技术, 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师教学、教师科研、教师培训等方面的优势, 可以弥补优质教师无法去偏远国门学校教书的遗憾,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国门学校校舍的改造工程, 新建一批高质量标准化的中小学校, 扩大办学范围, 逐步缓解学校设置与人口居住不一致的矛盾, 使国门城镇居民子女能够相对就近入学, 解决城镇学校班级学生人数过大的问题, 解决普通百姓送子女“上好学校难”的问题, 促进国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边境贸易往来的繁荣, 教育成了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国门学校的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无疑也成为了关注点。笔者重点选择了广西与越南接壤的崇左市下辖的大新县、龙州县、宁明县、凭祥市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做了深层次分析。对生均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进行了分析, 发现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促进国门学校区域内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篇4: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区域发展 协调发展 均衡性 对策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职业化教育形式,其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方向具有明显的差异,它更加注重对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较多地将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生产服务到科研技术转化的技能管理型人才上,理论与实践并重,在这种人才培养方针指导下培养出的人才能够很快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有效地减轻了企业在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方面的投入。而区域经济则以一定的地理区域为范围,在此范围内经济发展的内外部条件相互作用彼此影响最终形成的生产综合体即为区域经济。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也进一步发展深化,区域经济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日益紧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对推动地区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及时调整发展思路,不断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地方政府应该积极思考的一项重要课题。

1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高职教育发展理念存在问题,政府和教育工作者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度不够,职业教育难以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上,高职教育的服务能力和促进作用仍显不足,难以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高等职业教育的组成结构不合理,难以实现教育的均衡分布与发展。目前,我国的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受其外部条件和内部发展情况的制约,其组成结构的分布具有不均衡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资源配置失衡,存在局部多、局部少的情况。另外,在高职教育的办学层次和专业设置上,一些学校没有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际,坚持以地区发展为依据,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人才培养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优化办学层次,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机衔接,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违背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初衷。②高等职业教育过分依赖外部制度环境,不重视自身发展潜力的挖掘。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时将其发展完全寄托在外部制度环境上,对外依赖性过强,没有充分挖掘其自身的优势资源,制定科学完善的发展规划。对高等职业教育而言,要想积极推动其高效发展,实现其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就必须从自身建设实际出发,不断优化其内部管理结构,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计划,明确其发展方向。③高等职业教育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要想充分发挥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应用型职业人才,除了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还要重视其他一些非正式制度方面的因素,即社会文化和社会观念。当前,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仍存在一定的误区,将其片面理解为职业技能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基本人文素养的教育,导致其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发展不均衡,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难以实现,不利于其未来的学习和工作。

2 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①推动了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高等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实用技能人才,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水平。另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与转移,客观上起到了调节经济结构的作用,进一步拓宽了农民的创收增收渠道。②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资源的利用效率。随着区域高职教育的发展,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逐步提升,资源利用率也相应提高,这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区域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收效明显,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利于实现区域循环经济高效的发展。③加快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般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人力资源结构联系紧密,二者的协调发展能够极大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壮大。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可以进一步加快产能结构的优化升级,缓解产业供需矛盾。

3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未来发展的思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成熟,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因此,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扩大高职教育的影响力,就必须进一步优化高职教育的教育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另外,在课程设置上,高职教育要充分考虑地区经济的发展需求,坚持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提高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同时深入研究和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其中要明确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进一步明确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明确区域高职教育对经济协调发展的调节作用;第三,探索区域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4 小结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要充分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建设”的认识高度,把高等职业教育纳入政府经济工作日程,打造与区域经济联动的开放性。

参考文献:

[1]庞祥武.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理论界,2005(1).

[2]谌莹,唐志军.发达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8(3).

篇5:经济体制转变与高等教育改革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对高等教育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两种体制下的本质特性、目的要求、作用关系、管理方式、行为来源、运作规律、内容侧重、评价依据进行了比较研究。

关 键 词: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高等教育 比较研究

世纪之交,我国对高等教育诸项重大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把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等教育转化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为使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转化”而有效的进行,我们很有必要对市场与计划两种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进行比较研究。

一、本质特征:市场开放性与行政约束性

在我国,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分属于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经济效益的中心地位。它要求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不能偏离这个中心,当然也包括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因此,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在本质上具有经济性。

现代社会制度是一种参与市场竞争、适应竞争选择,以竞争求生存、求发展的制度。这种制度的竞争性首先表现在人才能力的竞争方面。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就是要为社会拥有适应竞争要求的人才而作为,因此,它在本质上具有竞争性。现代社会制度下以竞争为本的经济,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并且也只有努力发展自我,才能使经济获得真正立足市场之功。高等教育为经济建树自我,必须发挥创造开发功能,因此,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在本质上具有创造性。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不以自身存在为目的,它为社会而存在,一切为了经济发展之需。不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教育以怎样的形式与社会发生关系,在社会的中心工作的要求决定下,它们始终保持着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以服务效果的提高为其存在价值的标志。因此,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在本质上具有服务性。

市场经济是多变的,在曲线运作中吐故纳新。用人单位是以不断调整和发展的人才结构去适应变化着的市场竞争要求的。今天拥有人才不一定明天就握有市场竞争的主动权,那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的作用就不可能一劳永逸。因此,它在本质上具有动态性。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的高等教育是政府指令性的`产物。其行为在计划的统一要求下进行,有着明显的计划约束性,它只求任务指标数量,不求行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求按部就班,不求开拓创新;只求整体效果,不求个体发展。因此,市场――高等教育常是两条轨上的车,不是互不搭界,就是互相撞车。

两种不同体制下的高等教育特质,表现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的价值存在。它的经济性、竞争性、创造性、服务性和动态性表现出它的时代特征,也为它注入了生命活力。而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的计划约束性正是它少有活力的根本原因,也存在着被市场经济淘汰的必然

篇6: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

1. 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之间的关系

在我国, 高等教育和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互相制约, 但又互相支持。从高等教育角度讲, 一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许多各个层次的人才, 培养了许多能够适应不同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通过高等教育培育出的人才, 某些就职于高校所在地成立的企业, 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二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奠定了科技基础。近年来, 地方企业的很多课题都由高校承担, 研究得到很多新的科技成果通过与高校的合作, 企业在新技术与科研成果的指导下, 提高生产经营水平, 提高了经济效益, 明显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从地方经济发展看, 一是地方经济的发展给高等教育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高等教育是在高等院校中产生的, 存在于地方中, 生存与发展必须依靠物质支撑。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有直接关系, 经济水平好的地区财政收入就会比较高, 可以在资金等方面给予高等教育更多的支持。同时, 地方经济发展好的区域, 能够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 吸纳更多的高校毕业生, 从而影响高等教育。

基于二者之间互相促进和互相制约的关系, 所以必须保证二者之间协调发展, 但不能要求二者做到同步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某一时期可以超前地方经济的发展, 也可以稍微落后一些, 这完全不影响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但从高等教育近些年的实际的发展看, 发展水平还是要超前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 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的客观规律和滞后性人才培养的特点。

2. 高等教育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原因

2.1 人才培养结构缺乏科学指导

据有关研究表明, 在高等教育中, 科学合理的本科与专科比例应该在1∶1~1.5。梯形或宝塔形人才结构是最合理的一种结构, 纺锤形人才结构很容易导致地方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失衡。在当前高等教育的现实情况中, 很多地方的高等院校都是由一些中专或高等职业院校合并产生, 随后进行资格升级, 学科建设水平不高, 师资队伍综合素质较差, 难以适应本科教学, 甚至某些高校为增加生源, 盲目开发社会上需求量比较大的专业或学科, 不但抢占地方有限的教育资源, 而且对原本高校中专业特色强、学科实力强的发展产生很大负面影响, 最严重的后果是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 不能满足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

2.2 科研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高等院校在选择科研项目时, 大多是围绕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等这些较重大的课题, 很少对地方经济发展进行考虑, 也很少考虑地方企业的客观需要, 导致高校科研投入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不一致;评价科研成果时, 大多量化论文数量, 很少考虑科研成果是否能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可以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服务于地方企业发展。当前, 还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科研成果的转化, 还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科研成果的进一步验证, 导致高校的很多科研成果难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3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地方经济水平是否发达, 与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有直接的关系。当前, 很多东方企业拿出资金进行科研投入时, 通常要与经济利益挂钩, 因为科技研究及科研成果的转化本身具有很大的风险。如果没有足够的科研经费, 则会对参与科研的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很多成果的中试环节难以进行, 就难以保证科研成果带来企业的经济效益, 难以保证很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3. 高等教育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措施

3.1 调整人才培养结构

高等教育必须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 以保证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在高等院校中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人才层次培养要呈现梯形结构, 这样才能保证培养出的各层次人才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相协调。就地方而言, 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以当前某一阶段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规划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 正确引导地方高等院校持续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对专升本院校、专业进行严格控制与管理, 保证高等院校的特色专业和优势学科不断发挥特长优势, 加强专业性、技术性、实用性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要以地方产业的发展为战略目标, 对当前设置的专业、学科依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做出改革与调整, 保证地方高等院校中的专业结构、学科建设、地方经济发展三者相互协调发展。

3.2 争取更多的科研资金

地方高等院校要进一步拓宽筹集科研经费的渠道, 仅仅依靠国家和地方政府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要全面发动社会上企业的力量, 争取企业更多的专项补助资金, 争取地方企业家、社会名流等各项资金资助补充科研经费, 确保高校中的各项科研项目顺利进行, 促进科研成果的中试、转化, 确保科研成果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高等院校在进行科研项目的选题方面, 必须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企业需求实际, 选择可以为地方中小企业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带来实际经济效益的科研项目, 开展联合攻关, 保证地方中小企业的发展更持续健康, 地方大企业能够顺利转型, 为地方政府带来可观的财政收入。

3.3 加强校企合作

高等院校与地方企业之间要加大合作力度, 不断推进产学研更好地合作, 在校企之间的人才交流方面, 一定要建立完善的校企人才交流机制, 在高等院校内可以将企业内部的优秀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聘为某个专业或学科的兼职教师, 定期到学校开展教学工作, 在课堂上对学生讲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面临的机遇和困难, 引导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思考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改造升级等方面的客观问题, 不断提高高校学生找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企业可以在高校中聘请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 定期深入企业一线, 对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管理、资金、技术等难题进行调研, 然后提出针对性强的发展建议, 保证企业更好地发展。校企双方要以便捷沟通、提高办事效率为前提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双方可以定期召开研讨会, 一是让高校的科研团队及时掌握企业为何难以更好地发展, 做好客观实际的调研工作, 以便展开更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同时企业可以进一步掌握科研项目的研究现状, 以便更好地对科研成果进行及时转化;在转化科研成果为企业生产力的过程中, 校企双方要成立专门的机构, 具体负责评估科研成果的产权归属、商业价值及利益分配, 确保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3.4 转变办学观念

高等院校不但要培养研究型人才, 而且要培养更多的创业型人才, 这就需要转变高校办学观念, 将高校定位于创业型大学。在地方, 创业型大学是地方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主体, 密切联系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 使三方更好地合作;创业型高校必须保证高校的研究质量, 为企业的创业注入新鲜的血液。

3.5 兴建科技园区

地方政府可以在高校相对密集的区域, 兴建特色明显、优势集中的科技园区, 加大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力比例, 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和政府的财政收入。科研成果的转化, 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管理方式, 条件具备的地方可以以科技园区为中心, 充分发挥辐射功能, 促进地方其他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进而提升整个地方的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

4. 结语

高等教育是对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 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针对性强, 具有全局的作用, 要稍微超前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所以为促进地方经济更好发展, 必须重视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从资金、教育改革、专业设置等方面支持高等教育, 确保高等教育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摘要:高等教育和地方经济发展之间互相制约, 但又互相支持。本文阐述了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详细分析了高等教育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原因, 提出了在提高高等教育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地方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芮桂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特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 (08) .

[2]邓雪峰.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22) .

[3]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研究———中国的实证分析及策略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 2003 (09) .

[4]高江宁.地方高校拓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途径的实证分析——以南通大学为例[J].中国科技产业, 2013 (10) .

[5]何本初.地方本科院校要紧密融入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中[J].滁州学院学报, 2006 (01) .

篇7: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

一、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不均衡的原因

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不均衡问题是由多种原因所造成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人口等多个方面的综合作用,其中历史、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原因占主要地位。

(一)历史方面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就已经建立了205所大学,這些大学主要位于北京、上海、南京等重要城市。而这些城市都具有历史悠久、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政治地位显赫等共同特征,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些大学大部分都保留了下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又得到了巩固和提升,基本上都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重点大学。

(二)经济方面的原因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影响高校分布,也是影响地区内高校建设质量和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地区的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相互影响,既可以相互促进也会相互抑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有更多的资金投向高等教育事业,而且也有对高等教育更高的需求;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能够吸引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生,网络人才,进而推动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反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则是互相抑制的。

(三)政治方面的原因

主要体现在国家出于政治的目的从而制定相关政策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方面。区域政治地位与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区域政治地位越高其高等教育资源就越丰富。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格局还与国家的方针政策紧密相关。

二、缓解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不均衡的对策

(一)在高等教育薄弱地区增设高校

我国高等教育分布的调整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尚无高等教育或高等教育十分薄弱的中小城市及县级市。在目前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不宜再强调平衡中西部的高等教育投入。因为从全国范围来看,中西部高等教育相对于人口、经济的分布并不处于劣势。在未来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中有三种方案值得考虑和借鉴:第一,经济发达地区的小城市及县级市,条件具备的,可独立增设一所综合性地方专科学院。第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小城市及县级市可以采取“请进来”的方式与临近的本科高校联合办学,在本地建立其分校。第三,还可以采取在原有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扩建成综合性的地方专科学院。对于一座小城市及县级市,至少保证有一所综合性的地方高等专科院校。这样一方面可以吸引当地优秀人才、留住人才,减少人才流动的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二)改善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质量

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并不是缺乏高等教育的量,而是缺乏高等教育的质,以及缺乏使人才“留得住,用得上”的机制。胡鞍钢等学者在对东中西部知识发展水平的比较中就发现,西部的吸收知识能力是知识发展中东西部差距最小的领域。而获取知识的能力及交流知识的能力,西部则远远落后于东部。出于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政治考虑,我国政府在中西部地区设立了一批院校,并加大了在那里的教育投入。但是,尽管西部的高等教育发展超出了与经济情况相应的水平,西部地区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却不愿意在西部工作,东部的大学生也不肯到西部工作,甚至西部优秀的高中生都外流到东部,造成东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水平不均衡。因此,如何充分开发现有高等教育的潜能,如何为西部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人才发挥,人才吸引的舒适氛围,这将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努力的方向。同时要将教育发展目标同地区发展战略结合起来, 重点培养适应当地需要、认同当地发展的各类人才。

(三)建立各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我国的高等教育由于历史、经济和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现在的在地域上分布不均衡的现状,这些影响由来已久并非短时间内能够快速消除的。不管是加大对县级市的高等教育投入增设高校数量,还是努力改善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的质量都并非一日之功,而努力使各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却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而且是见效果比较快的一种方法。这样不仅弥补了高等教育薄弱地区的优秀师资短缺的弊端,更解决了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使即使处在高等教育薄弱地区的学生一样能和大城市的学生一样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样既减少了学生流动的成本又促进了教育公平,还减少了大规模兴建高校所需要的劳师动众,减少土地、校舍以及硬件等设施设备的置备,有助于弥补高等教育区域分布不均所带来的影响。

总之,我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分布不均衡的现状非常明显,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究其原因复杂多样,需要我国政府、学术界以及整个社会共同行动起来,形成合力共同解决,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篇8: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

(一)区域高等教育和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1.区域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的起源和发展总是以某个区域为平台。“区域高等教育”的内涵着重于各区域之间经济、政策、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的差异,按照一定标准和依据,划分为不同区域来分析与研究。我国目前最常用的是将全国划分为东(京津辽冀鲁苏沪浙闽粤琼)、中(晋蒙豫鄂湘皖赣吉黑)、西(川滇黔渝藏陕甘青宁新桂)三大区域作为分析单元的“三区法”①。

2.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从个体看,是指受教育者的权利和机会的均等;从学校看,是指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均衡;从社会看,是指所培养的劳动力在总量和结构上,是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达到相对的均衡。

(二)当前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意义

我国近代史上,区域高等教育经历了非均衡——均衡——非均衡的发展过程。建国初期,以北京、上海和南京为主要城市的华东地区成为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地区。经过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的院校合并、迁移和此后20多年的发展,高等教育区域不均衡状况有了一定改善。80年代以后,我国经济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与之相适应,区域高等教育战略也调整为非均衡发展,东部凭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先的政策措施和良好的发展基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东西部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再次引起广大公众的极大关注。

1.体现了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中西部地区贫困农村学生由于家庭贫穷,无法完成学业,谈不上教育权利平等;高校的属地化管理后,东部地区高校在本地区的招收名额接近半数,中西部地区高考入学率偏低又谈不上教育机会均等,近几年屡禁不止的高考移民就是高考不公平的典型后果。温家宝总理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用于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就学等。这一系列政策恰是缩小教育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2.有利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按新经济增长理论,知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知识的积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等教育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科教兴国”“科教兴省”体现了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因此大学常被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是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3.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中西部地区居住了我国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区域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不断提升国民素质,加快地方人才的培养;有利于遏制人才“孔雀东南飞”的不良势头。后发型地区经济发展实现赶超,迫切要求高等教育提供智力支撑。

4.保证社会政治稳定

长时间、大幅度的区域间发展差异一旦超过了社会成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影响群众对党的信任和对政府的信心,直接削弱中央对各省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滋生出很多不稳定因素,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及量化分析

(一)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

当前区域高等教育的非均衡发展主要表现在高校的区域布局、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高考的体制及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等方面(表1)。

(二)非均衡发展的量化分析

目前衡量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问题尚无国际认可的计算公式及通用标准,这里借助经济学中测量人群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用于判断东、中、西部高等教育在上学机会是否公平;与当地经济发展是否协调;教育投入相差多大;教育资源质量有否差别③。

GINI系数的计算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是直接计算法:

如衡量指标为不平均等分,可对上式的理论进行推导和简化④:

其中,n为分组数;Yi为资源累计百分构成比;Xi为对应地区的人口(或面积)百分构成比,i=1,2,3……n,按各项人均资源拥有量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通过计算分别得出相对人口的东中西部区域高等教育在校大学生人数配置GINI系数为0.405 3;相对人口的三区域高等教育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配置的平衡性GINI系数为0.466;相对人口的三区域高等教育中优质高校资源配置的平衡性GINI系数为0.428;相对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三区域受高等教育人数配置的平衡性GINI系数为0.260 2。

三、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

(一)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不仅要适应经济发展的现有水平,更要服务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只有将高等教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中,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区域化均衡发展。如在20世纪90年代末中央做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决策,给中西部地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是促进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机遇。

(二)政府在经费和政策上支持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建设

高校移交地方管理后,由地方政府直接投资,这无疑促进了高等教育的“马太效应”。政府不应该完全转移高等教育投资的职能,相反还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倾斜和扶持力度。如2008年高考试行“支援中西部地区普通高校招生协作计划”,从招生计划增量中专门拿出3.5万人,指定到教育资源缺乏、升学压力较大的5个中西部省份招生。

意大利政府为解决南方教育落后状况,拨专款在最贫穷的卡拉布里亚大区开办国立大学,免费接收贫困家庭的学生入学,使他们能够在接受高等教育后为当地的建设服务,有效地缓解了区域失衡问题。

(三)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

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依靠并服务于本地经济。一是树立为地区服务的意识,如西部的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特色文化等,把振兴地方经济作为自己的战略任务。美国威斯康星州大学长期坚持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理念, 使该地区从大学获得大量新鲜信息和先进科技而成为美国的“牛奶之乡”,威斯康星大学也成为美国著名大学。二是使科研所、高科技产业和服务机构向高校靠拢,形成教育与科技、高新技术产业结合的小区域,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崛起,以及由该大学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是值得我国借鉴的典范。地处西部的西安、重庆、成都等中心城市拥有强大科技、教育、人才优势,具备创新潜力,有可能成为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增长极”。

(四)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实现多层次办学、多渠道投资

通过引进国内外企业和个人资金和贷款,促进中西部高等民办教育的发展。政府在政策上适当放宽对中西部大学设置基准的限制,对中西部公立高校承办独立二级学院、民间力量自主办学进一步降低办学门槛。在办学层次上可以不拘一格,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 兴建(或改建) 一批服务地方经济的地方高校。

(五)积极鼓励与支持东部区域向中西部高等教育援助

鼓励东部优质资源的高校到中西部办分校,扩大其高等教育的增量。实现“柔性”的人事管理模式,鼓励和支持东部高水平大学的在职知名教授、学者到中西部大学任教。支持东部省市对口援助中西部的教育项目和高校硬件建设,如广州市政府向百色市无偿援助发展教育资金1.03 亿元,并投入1.7 亿元设立“广州助学基金”,帮扶广西的教育。2007年起教育部所属6所师范高校免费为中西部培养师资力量也是体现了这种区域援助。

(六)加快高校信息化战略

区域高等教育的最大差异当属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匀。大力推进教育技术现代化、远程化,充分发挥优势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是快速提升教学规模和教育质量行之有效的办法,有利于加速区域之间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四、总结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斯(W illiam son) 的“倒U型变化假说”认为, 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 其内部的区域差距并不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 这种差距将扩大, 但当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 差距又会缩小。具有明显经济功能的高等教育同样遵循这个规律,其发展也是由“均衡——不均衡——均衡”不断地螺旋式上升、循环发展的动态过程。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平均发展、均等发展,它强调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的公平和民主、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关系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教育发展的整体战略。

注释

1李定.实现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的量化分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2.105-1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EB/OL].《中国教育年鉴2008》. http://www.stats.gov.cn

篇9: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均衡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动态均衡

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环境保护与經济发展的矛盾

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经济的发展会造成环境的恶化,环境会制约经济的发展,首先,环境和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经济的发展与开要在环境许可的范围内,但是资源环境的发展是有限的,因此人类不能没有节制的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因此需要通过科技的进步和提高人的意识两个方面来保护环境,其次环境一旦遭到破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拯救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近些年来,据国家环境局统计,环境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逐年增加,加剧了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甚至影响了居民的生命安全。

2、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

首先,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的进步要以资源环境为物质基础,自然环境的好坏,资源的丰缺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符合社会环境发展需要,因此国家和企业需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环境的保护意识,其次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经济的发展状态,尤其是近些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那些自然环境优美,原始风貌保持良好的地区,旅游的人数逐渐增加,也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关键,收益丰厚,因此保护环境就是要保护生产力,就是要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家园。

二、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动态均衡的策略

1、切实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与促进经济发展需要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力宣传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树立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始终坚持认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干部要摆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全面推进环境整改工作,对于污染重的企业要加强监督,强制整改。其次,要提高市民环境保护意识。今天的环境危机,生态破坏不仅仅是自然的危机,更是我们生活质量的危机,是人们精神状态的危机,很多居民缺乏生态保护方面的知识,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因此必须有针对性的加强生态保护教育,把生态保护意识落实到务教育中,加大对居民培训,使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是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

2、推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战略

国家从民族的长期生存和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这一生态工程的实施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长期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监管力度不到位,加上人们长期的乱砍乱伐,毁林开荒致使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严重,毁林开荒虽然增加了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但是每亩产量下降,且逐年降低,生态环境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水土流失导致水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给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恶性循环,不得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防汛、农田灌溉等。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说土流失、土壤退化问题,改变传统的广种薄收的耕种习惯,宜林则林,宜农则农,提高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提高防汛、抗旱能力,提高现有土地生产能力,对土地实行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单产能力,实现增产增收,促进经济发展。

3、发展生态型的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强调现代高新技术的先导性、环境零损害的绿色性,是有效节约资源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是协调解决传统农业与环境保护矛盾的有效载体,目前对生态农业的建设投入不足,试点数量有限,规模小,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和生态农业生产规模都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因此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步伐,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力推进循环经济,推广无公害农业,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实现环境治理的另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要加强发展生态农业,优化农业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无公害农业,优化种植结构,改变过去单一的种植业生产结构为农林牧副渔、生产加工为一体的复合型生态循环系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要加大生态农业建设,建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4、治理工业污染

工业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工业污染的治理关系到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贯彻落实,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能够实现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要从多方面行动不断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工业污染治理首先要从城市开始,城市工业污染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废弃物污染,因此要加强对污染企业的技术投入力度和政府监管力度,避免城市污染的加剧和向蔓延;其次要增加污染物的回收,针对废弃物随处乱扔,对于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加大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从而也有利于经济环境的保护。

5、强化政府管理职能

政府作为环境保护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导政府管理职能的强弱关系到环境保护能否成功,关系经济发展是否能够健康发展,近些年来,我国政府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不断的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把生态环境建设列入政府议事日程,纳入政府工作目标,通过多渠道筹集生态建设资金、政府财政预算增加环境保护资金、增加市场投入等方式促进了环境保护,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三、总结

经济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可知,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面对环境压力与经济之间的矛盾,我国提出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这样可以有效的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高我国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佳慧,杨立男,董玉宽.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J].商场现代化,2009,(33):87-88.

上一篇:竣工图编制费收费标准下一篇:创业指导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