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高等继续教育

2024-06-26

区域高等继续教育(精选十篇)

区域高等继续教育 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高等教育,人才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 地区经济发展不对称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在我国, 地区间人力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优势之间的不平衡尤为突出, 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区域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 劳动力素质较高, 科技文化水平相对高。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 劳动力素质较低, 科技人才少且不断流失, 势必影响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 亟需认识区域教育与区域经济关系的现实和趋势, 以便据之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

一、区域经济对区域高等教育的基础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区域经济迅速崛起, 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支撑点。经济对教育起决定作用, 经济发展的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制约着教育结构和教育体制的变化, 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公众的经济实力和居民家庭的消费结构, 也从根本上制约着家庭教育投资的增长水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预期收益, 而且影响家庭和个人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 进而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越好, 对劳动力的需求就越大, 大学生就业的前景也就越好。发展较快的区域由于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增多, 加之人民群众物质条件的改善, 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从而大大刺激了该区域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与高校有着非常密切的直接利益关系。市场经济体制对高校学生的影响有其两面性:一方面, 竞争体制有利于促使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强化;但另一方面,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 在市场体制的形成过程中其消极的因素也是非常明显的:唯利是图、金钱至上、功利主义等腐朽丑恶的现象沉渣泛起, 并成为一些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与政策优惠。

二、区域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作用

教育的对象是人, 人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东部地区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 这是导致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区域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是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系统。它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技术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缺乏大批专业人才, 而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径。教育是培养人才、传递知识文化的主要工具和手段, 因此, 知识经济时代, 人类生产方式在从“资本积累”向“知识积累和创新”转移的过程中, 教育将毫无疑问地具有明显的经济活动性质。“知识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撑点。一个国家的经济越是走向现代化, 科技水平和劳动力素质的作用就越大, 教育和教育产业对整个经济的作用力就越不可忽视。谁能抢占教育产业的制高点, 谁能实现人力资本的知识化、智能化, 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高等学校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 也是知识生产、传播、整合与转化基地, 它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本保证。当今社会,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知识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的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实质是知识创新, 而知识创新的前提是创造性人才的开发。在知识经济时代, 高等教育显示出强大的社会生产力属性。高等教育对技术创新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科技成果转让能将潜在技术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为实现经济超越提供智力支撑。高校学生消费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包括学生的学费、生活费, 还有相关产业如学区商服、房地产、旅游等业的繁荣发展。高等教育区域化是使高校更好地主动适应逐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途径, 使得高等教育对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做出敏锐的反应, 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有利于高等教育的自身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专业设置、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深入改革。

三、区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之间的尴尬对峙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中还存在以下不足:第一, 高等教育服务于区域技术经济建设的低层次, 高等教育未能发挥主力军或指导性的作用。由于高校和企业在协作的实施过程中方法和目标不同, 从而导致校企合作失败。第二, 高等教育科技成果向应用方面转化存在一定难度:一是科技成果自身与市场脱节严重, 缺乏成果转化的时效性观念。高校由于本身研制条件和实验装置限制, 提供的技术往往是不完善的, 往往缺乏生产工艺试验和必要的工程设计, 不能拿出成熟、理想的技术直接用于生产。二是科技成果转化投入资金不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投入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资金不足, 缺乏相应的金融支持, 使高等教育在融入区域技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缺少了“润滑剂”。三是缺乏有效的技术市场中介和一批高素质的技术经纪人队伍。第三,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和企业及市场的需求有一定错位。 企业发展中需要的高素质创造型、应用型人才太少, 专业人才和熟练劳动者整体素质与时代的要求存在着较大差距;高校不熟悉企业的生产技术状况及市场需求, 不能灵活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缺乏实践经验等原因, 部分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缺乏工程技术知识、经营管理能力和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 高校向企业转让科技成果时, 兀自清高, 曲高和寡, 蔑视企业的终极利润动机, 不了解市场法则, 往往对企业最关心的投资额、利润率、收回投资的年限等实际问题不能给出满意的答复, 以致在各种成果交易会上, 获得重大奖励的成果反而无人问津。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脱离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区域内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地方优势和学校特色, 无差异性, 缺乏灵活性。

四、解决区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之间矛盾的几点建议

面对时代的挑战, 高等教育应进一步转变观念, 加强与经济社会之间关系的协调与平衡:强化服务功能, 以市场为导向, 以供需关系为突破口, 多方位、多角度开展校企合作, 加大对市场产品创新的研发力度, 保证资源共享;适时适度地调整高校专业设置结构、数量, 保证高校办学的灵活性、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建立就业导向机制, 加大人才教育模式的改革, 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重质量轻数量;制定高校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 整合专业、学科资源, 要根据产业链对人才、科技、产品的研发等方面的需求, 研究分析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 实现科技创新、人才创新。

高校的职能有三种, 即由单纯培养人才到以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再到实现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 直接为社会服务。培养人才是大学的第一种职能, 科学研究是大学的第二种职能, 社会服务是大学的第三种职能。高校这三种职能的产生和发展是有规律性的。尤其服务社会职能的产生, 说明大学教育与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越来越密切。而服务社会职能又是在高校参与区域经济发展, 利用大学精神带动大批落后地区崛起的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这种情况说明, 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是高校自身职能扩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总而言之, 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具有很强的关联性。高等教育区域化均衡发展是为适应我国经济区域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并且是我国整体发展高等教育的有效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瞿葆奎.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范明.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3]罗燕.教育产业化的制度分析: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区域高等继续教育 篇2

一、绪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从世纪下半叶开始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核心的技术革命仅经过余年时间就引发了以高科技产业崛起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浪潮加速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于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融入世界经济市场势必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以制造业为主的金华市产业主体担负着实现金华市工业化的历史重任而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则是完成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制造强市的重要资源。培养这类技术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伴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因此在这种新形势下加快建设面向现代制造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开发刻不

容缓。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我国实现富民强国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绘制了美好蓝图。我国人口众多现已成为世界制造工厂之一大量成本低廉的劳动力是我国现有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支撑。金华市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以制造业为龙头的区域经济体系得以建立和完善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升级现代服务业将加快发展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之中。目前高技能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金华经济发展若要再上新台阶综合实力若要再增强就必须超前构建更高水平的人力资源开发平台。因此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社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是合理开发人力资源、满足金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方面。、社会观念问题亟待解决。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对高职教育存在歧视教育带上“职业似乎就低了一等。人才市场里有的单位明明缺少应用型人才却为了抬高“身价”招聘要求中明确指出要“本科以上排斥高职院校毕业生致使年轻人产生“样样工作靠文凭”的错觉在企、事业单位常常注重管理科研人才而忽视了一线技术人才的待遇职工技术等级证书与劳动报酬脱钩更使得“坐办公室”的人增多了而“车间里”的技术工人减少了家长浙江师范大学硕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希望子女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为了毕业后有充分的就业机会不顾子女的意愿也希望子女上学术型大学而不是应用型的高职院校一些高职院校招生暂时存在困难就把责任完全归咎于“职业”二字改头换面办得越来越没有特色。这些现象都不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扭转这一局面急需转变这种观念构筑合理的人才结构重视职业教育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的高等职业教育。、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迫切。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进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几乎所有的经济大国都是借助工业化起步的没有工业化特别是制造业的支撑就不可能有经济大国和强国的崛起。历史上公认的三个“世界工厂——英国、美国和同本也正是因其发达的制造业而雄居于世界。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的金华生产力发展很不均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制造业特别是强调高新技术的现代制造业的大力支撑。党在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表腰实现工业现代化就要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而现代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掌握丰富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依靠现代制造业、依靠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大批技术人才。二本研究的意义、理论意义通过对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及对职业教育提出要求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产业与职业教育关系的理论也为现代工业化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终身教育理论以及理论与实践的沟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实践意义建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均衡的职业教育体系实践案例也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三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的国内外研究情况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关键是如何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发挥对经济的整体功效。国内外专家、学者都分别对此问题持以急切地关注。浙江师范人学硕士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关系问题研究较多。检索表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相关的成果主要有《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张梓英针对浙江产业结构调整现状提出大力发展高职要调整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往国际化和终身化的方向来发展高职。《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汤春林、赵爱威针对现状和存在问题与区域和产业结构不适应提出明确培养目标优化专业结构优化形式结构优化布局结构使教育结构协调发展。《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黄璐主要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并提出改革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教学管理体制等结构系统。《广西高等职业教育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罗金凤主要论述了广西高等职业教育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设置扩大办学规模加强质量建设。在《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没有相似的研

究但有以下篇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行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年易元祥的博士论文《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从发展背景、发展现状、发展定位、办学特色和发展策略五个方面论述其中发展策略研究主要从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规范管理和构建类型体系来阐述的。江西师范大学年谢岚的硕士论文《我国高等职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从认识上的误区办学特色缺乏沟通、衔接不畅法规上的缺陷和筹资难等五个方面的分析提出明确培养目标、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加强沟通与衔接、改革办学模式、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机制、扩大筹资渠道和完善法律法规等应对策略。华中师范大学年朱植刚硕士论文《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针对地位不高、收费高、报到率低、硬件条件差、办学无特色、就业升学难等问题提出要办出职教特色、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升学历教育体系、调整结构、创新教育模式、扩大招生、拓宽就业渠道等策略。河海大学年吴学敏的硕士论文《入世后我国高等职业研究》先分析入世后对高职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特点及启示再提出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办出特色、中外合作办学、市场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课程体系等策略。国内学者对该问题理论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试图总结出二者关浙江师范人学硕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系的一般理论包括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全息结构理论、教育方针理论等等二是分析二者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包括区域经济水平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影响、区域经济水平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影响、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高校学生消费是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高等教育是带动区域高新技术发展的基地等等。比较有影响力的理论成果包括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和第三职能理论。、国外研究现状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投资与回报、公平与效率、职业结构与个人教育、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关系、技术教育等方面。较具体的研究理论主要有三螺旋理论在崇尚创新的知识经济社会创新制度环境的各要素——政府、企业与大学以市场要求为纽带而链接起来形成一种三种力量交叉影响的三螺旋关系。区域竞争力理论以高等教育为源泉的“国民素质与科学技术”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非均衡增长理论以高等教育为基础的产业结构更新是实现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的动力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新增长理论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技术、知识、人力资本具有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的存在是经济实现持续增长所不可缺少的条件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后发优势理论以高等教育为动力的创新是后发优势的关键。、对照分析国内高等职业研究通常是在与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比较中找出存在的差别从而引入国内或者是以某一时代背景下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提出相应地应对策略。因此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有以下四个共同特点和不足。一是这些研究对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结构之间联系的分析甚少淡化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科研与教育职能。二是都从国际高等职业比较中找出解决之道但如果不分析其本质内涵、不了解不同国家高等职业的经济背景及特点就会误入以发展论发展的问题漩涡不能抓住核心内容。三是以发展现状来理解。无论高等职业教育还是产业结构它们都是不断地在历史变迁中发展浙江师范人学硕学位论文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问题研究或转型如果单以现状发展需求来理解无法得到正确的认知特别是在发展历史比较短暂的情况下更缺乏说服力。四是与社会具体职业的对应性。通常都认为社会上有什么职业高职院校就设置相应的专业迎合产业需求。实际上这是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适应‟‟产业结构演变的误解因为职业新旧更替的速度加快这种办学可能永远也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此外上述理论主要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而关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刚刚开始。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其主体以地方性高职院校居多它的兴起与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因此研究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高职模式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等问题仍然值得研究和探讨。四相关概念界定、职业教育概念国外职业教育概念。各国对于职

区域高等继续教育 篇3

摘 要:我国西部区域高等教育目前正处在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化阶段,今后的发展目标应该围绕大众化,在提高教育质量、坚持两条腿走路、人才立教、培育地方品牌、重视应用型等方面努力采取行之有效的战略和对策。

关键词:区域;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目标重构

中图分类:F061.5;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39(2008)06-0037-06

Objective re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gional higher education

SHI Hong

(Lanzhou Urban College, Gansu Lanzhou 730070, China)

Abstract: Chinas west regional higher education is transformational from elite mode to masses mode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bjective should be oriented by masse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methods should be taken in such aspects as promoting education quality, using two methods, cultivating specific talents, cultivating local brands and emphasizing applied education.

Key words: region; higher educatio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bjective reconstruction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开始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已有2 000多所学校,在校生规模超过了2 000万人。然而,如果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构和水平来看,区域差别非常之大,特别是西部地区由于各种原因,高等教育发展比较缓慢,存在整体水平较低、结构不合理和发展目标不明确的问题。本文根据科学发展高等教育的目标要求,在深刻分析当前西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迟缓的原因的基础上,就调整发展思路和目标,选择科学的发展战略与政策等提出新的建议。

一、我国的高等教育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1.全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0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一是教育规模实现高密度扩张。1998年到2005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由不到800万人增加到2 300万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9.8%提高到21%,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二是高等教育体系结构更趋多样化,逐步呈现全日制普通高校与成人高校、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协调发展的趋势,截至2005年底,普通高等学校达到1 792所,成人高等学校达到481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达到1 561.78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达到436.07万人,网络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达到265.27万人。三是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通过采取“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措施,组建了一批学科综合和人才汇聚的综合性大学,形成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新机制。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民办高等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四是高等学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通过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在推进各类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的同时,集中力量加强了重点学科、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的建设,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建设高水平大学得到深入推进,高校科研水平和创新实力不断增强。

2.西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2000年以来,国家加强了对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投资和政策扶持,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扶持西部的重点大学提升水平和档次,使西部地区的每个省(区、市)都有了综合性的大学,有的还被列入“985”工程和“211”工程。二是在西部地区支持地方性、民族性、专业性的大学发展,成长了一批民族类、工业类、管理类的大学、学院等,基本使地方的高等教育体系形成并发挥作用。三是对西部地区的大学和大专院校实行比较宽松的发展政策,政府投资、社会投资、外资可以向这些教育事业投资,并且伴随有政府对这些院校的学生的各种形式的教育贷款、助学金、减免学费等政策性措施。四是实行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战略。推进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促进东部和西部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在对口支援高校中实行干部交流制度,资助一批受援高校教学管理干部到对口支援高校学习锻炼,交流管理经验,提高受援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

3.甘肃省高等教育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甘肃省是西部地区的相对落后的省份,高等教育发展也相对慢些,但是也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展。目前,甘肃省现有普通高等学校25所,其中按照院校的实际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相当部分属于师范院校,全省的本科院校有12所,专科院校13所。按办学类型分,有综合大学及多科性院校3所、工科院校3所、医学院校2所、师范院校5所、政法院校1所、民族院校1所、经济院校1所、农业院校1所、职业技术院校8所(其中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1所)。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学生11.09万人,教职工16 348人,专任教师8 826人(正高620人、副高2 215人)。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13所,在校生1.7万人,加上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学院,成人在校学生7万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籍考生30万人。但是,与甘肃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相比较,高等教育还很落后,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二、西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迟缓的现象和原因分析

在全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西部等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有:一是高校的贫困生比重比较高,学校和学生的经济负担比较重。据调查和统计,1998年广西师范大学的贫困生比例为14.9%,其中特困生5.5%;1999年,贫困生比例上升为18.8%,特困生占7.9%;2000年相关比例继续上升,分别为22.5%和11.8%。据不完全统计,到了2006年贫困生比例高达32.82%,特困生亦上涨到14.6%。在西部地区的许多高校,贫困生比例逐年扩大已成为普遍趋势,尤其是在普通院校和农、林、地、矿类学校中的贫困生问题尤为突出。二是西部地区的许多地方没有国家级重点大学,没有与发达地区进行高等教育竞争的基础条件。我国中部地区的河南、河北、山西、江西等省,西部地区的新疆、青海、西藏、广西、宁夏、云南、贵州等省区,没有一所国家级重点大学。三是高等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发展后劲乏力。与中央财政出资重点建设的“重点高校”、“名牌大学”相比,依靠当地财政拨款的普通院校,办学经费实在少得可怜。这些地方又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在“弱势财政”背景下,按人头拨给的办学费用只能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行。于是,学校对学费的极大依赖便很自然地形成了。因此,对于这些学校来说,资金保证是相当难的。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其他投资来源,只能靠学费。四是西部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趋于严峻,未来几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据统计,西部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虽然达到80%,但不同专业就业率差距加大。同时,人才结构问题凸显。对失业人员和转岗人员的再就业能力的培训严重滞后,出现了地方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相脱节。五是教育规模不大,许多学生没有机会上大学。例如在甘肃省的产业结构当中,占优势的石化、冶金、轻工行业所需专业人才培养比较薄弱,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

对于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滞后的情况,可以通过许多指标来反映。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全国平均为21%,而甘肃省仅为15%;高考录取率全国平均为60%,甘肃省仅为41%。其他方面的教育指标都反映出西部高等教育的落后局面。西部有12个省区市,但是只有428所公办高校,是东部的54%;民办大学45所,是东部的33%;成人高校112所,是东部的51%。普通本专科在校生331万人,是东部的46%;成人本专科在校学生数112万人,是东部的56%。高等职业在校学生总规模为58万人,是东部的34%。在几乎所有的指标当中,西部地区都比东部和中部地区要低得多,只有普通高校在校学生规模增长率一个指标,西部比东部略高一些。当然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差距的形成也是有客观原因的,这主要是改革开放的程度不同、经济发展质量和速度不同、结构调整的力度不同、经济政策的差异性等。

从西部地区本身来看,影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迟缓的原因很多,这既有宏观的原因,也有微观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一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赶不上在校人数的急剧增加,部分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校舍、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和师资等办学条件明显不足。二是某些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脱节,农、林、水、地、矿、油、信息、生命科学等国家急需学科和未来优势学科的人才培养不足,而法学类、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则出现结构性过剩。三是由于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等原因,高等学校大量存在教授不讲主干课、基础课现象,名师不上讲台,只听讲师讲、不见教授教。四是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少高等学校教育观念落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高校教师队伍水平亟待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国际化视野亟待加强。五是高校毕业生数量剧增,就业面临较大压力,使得不少毕业生就业难,加重了农村和城镇贫困家庭的负担。六是经济落后是造成贫困生比例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西部的许多大学生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农村和少数民族学生占到学生总数的40%。贫困生数量上升的原因还包括学校扩招、学费逐年上涨等因素。七是地区经济落后和学校经费短缺,直接影响了帮困的一个主要渠道——勤工助学。勤工助学缺乏市场空间,是很多中西部高校最头疼的问题。另外,尽管近年来企业和名人的捐资助学成为热点,但媒体报来报去,幸运的几乎总是那几个名牌重点高校和个别一般高校的热门专业。农、林、地、矿等高校和基础专业很难从中分得一杯羹。至于在东部沿海推广并不顺利的助学贷款,到了中西部地区就更加举步维艰了。八是银行首先考虑风险规避问题,对教育的投资在逐年减少。例如,甘肃省到2007年底仅高校贷款就达49亿元,学校债务负担严重,由于还债能力赶不上举债规模增长的速度,后续的金融投资受到极大的限制。

三、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从恢复发展到改革开放,从进入大众化到向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则在整体上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区域高等教育、特别是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必须是站在新的起点上,把提高大众化水平作为主要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立足区情、立足校情,通过发展多元化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促进地方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为此,在发展思路和目标问题上要有所突破和调整。

1.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教育的思维方式

高等教育战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就是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工作全局。要贯彻发展是第一要义的战略思想,不断深化对高等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办学思路的认识,切实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要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重大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高等教育内部若干重要关系,使之互相促进、形成合力。要掌握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处理好高等教育与外部各方面的关系,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要以改革创新精神,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著的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办出学校特色,增强创新能力,推进高校改革,培育大学文化,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步伐。

2.必须坚持把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作为立教之本

前不久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正式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这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是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西部高等教育要生存、要发展,必须重视实施质量工程。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西部的高等学校置身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之中,必须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面向社会办学。各高等学校必须明确自己在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使命,明确在知识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技术改造等方面的职责,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西部的高等学校必须根据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确立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选择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建立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运行机制。只有这样,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3.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西部的民办大学在整个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中应当处于怎样的位置,有没有可能向高水平的大学冲刺,是影响今后发展的关键因素。尽管目前国内对于民办大学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但是,民办大学的大方向、发展模式和基本作用是应该得到肯定的。实际上,在西方国家中民办高等教育是承担主体角色的。例如在美国有两个高等教育系统并存,一个是公立大学,一个是私立大学。日本高等学校的情况也有与中国类似的情况,但由于日本政府无条件地给国立大学以大力资助,导致国立大学一直处于非常强势的地位。但是在中国,经济正在向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体制正在向多元化方向转化,而学生的升学考试、教育收费等统统还沿袭传统的计划模式,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分配名额,确定收费标准。民办大学既不能直接参与第一批院校的录取,也不能进入统一的大学管理标准,仍然处于一种不利的地位。由此可见,如果不怀有历史的偏见和短见,如果能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西部的民办高校一定能够发挥作用并得到其应有的一席之地。

4.必须坚持人才立教的发展目标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历史任务,而占普通高校绝大多数的地方高校在这一体系中的科学定位与基本的发展战略就是一个影响全局的重大问题。关于地方高校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在不同区域,对于不同类型的高校都有许多个性化的因素,不宜绝对的一概而论。但有几个决定学校建设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具有普遍的意义,似乎应该作为决策的重点:一是服务方向,即要坚持以地方或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的服务方向,特别是要根据地方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特征和特殊的文化资源筹划学科建设,确定专业设置与从事课程开发。这是一所地方高校从地方筹措各种办学资源,发挥实际作用的社会实践基础;二是能级定位,即大多数地方高校都要甘于作为国家大学系统的基础部分,明确以教学性大学为主要办学目标,以培养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实用型人才为重点任务,有限的科学研究也必须立足于地方的特殊资源与特殊需求,或者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展开;三是追求特色,即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必须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在学校发展的基本目标上不宜盲目求大求全,在人才的培养层次上不宜一味攀高。而要集中有限资源,瞄准地方的特殊需求,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的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形成特色和创造品牌。这方面实际上已经有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5.地方高校发展中需要认真处理好精英教育的问题

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理论的观点,精英教育的概念是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引出的。这个理论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为高等教育精英阶段,15%至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在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从这个定义来看,精英教育应属高等教育理论中一个特指的概念。2007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2%,属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是,大众化高等教育也有分层分类的必要。即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也要解决好两部分关系,即数量与质量、精英与大众的关系。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主要依靠高等教育的分层来实现。高等教育中处在“金字塔尖”的精英教育不应被稀释,这部分精英教育招生规模不能扩大。而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则一定要有原型机构,各行各业都需要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这些原型机构存在的本身就是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服务的。据了解,“原型机构”在不同国家的名称和作用不尽相同。在美国3 600余所大学中,有超过2/3的大学是两年制的社区学院和初级学院,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就业也可到其他高校继续学习,之前所取得的学分依然有效。这样,在维持“精英”不变的基础上解决了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问题。

四、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战略

要按照科学规划、科学改革和科学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高等教育发展的能力。在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大方针内,区域高等教育、特别是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战略选择,必须充分考虑西部的具体条件和可能。

1.加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领导

加强领导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中央政府要关注西部地方的高等教育发展问题,把西部高校的发展问题作为国家教育战略的重点。二是西部地方的党政领导要切实加强对教育发展的领导,提高比例和增加投入,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西部的高校领导要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能力,增强战略意识、改革意识、公仆意识、团结意识和自律意识。四是建立健全与教育决策体系相协调的督导评估体系和现代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加强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导员队伍建设,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公示督导评估结果,形成激励机制。

2.强化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

一是要继续明确各级政府对教育事业的投入责任,依法加大财政主渠道的投入力度,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正常运行。各级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支。对教育经费的预算、拨付、管理和使用建立审计监督制度和社会公示制度,并作为对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二是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积极利用银行贷款和吸纳社会资金兴办教育事业,鼓励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助教育事业,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三是继续落实“发展抓项目”的决策机制,积极争取、认真实施各类教育工程项目。继续做好东、西部地区和省内城市与农村学校对口支援工作。四是通过多渠道筹措经费和政策的支持,使高校的土地占有面积、教学用房、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主要办学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加快高教园区建设,以满足“十一五”以后高等教育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和资源。

3.打好高等教育的“地方牌”

由于地方政府管理的普通院校占全国本科院校总数的90%以上,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直接关系到能否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在新的世纪里,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地方高校应如何确定自身发展目标,如何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要根据党的十七大对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方针与政策作出的科学、全面、深刻地阐述,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就是适应并促进地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地方高等教育必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战略转移,实现从学历教育到能力本位的战略转移,在教育观念和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转岗能力和创业能力。

4.坚持走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如果说地方高校首先应该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培养一线的实用型人才,那么这种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以往高校特别是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什么异同?所谓人才培养,实际上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一是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与以往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主要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培养途径等方面进行比较。二是地方高校应当以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类型、规格要求为参照基准,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进行必要的调整,进而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三是地方高等学校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职能。大多数地方高校的主要办学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推广高新实用技术,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服务。成为地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培训基地与教育基地。四是要更加注重那些适合本地制造业、商业、农业、林业、渔业和矿业需要的人才培养。单科性高校,如法律、医学、商业和师范院校,应提供相关专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现有的职业技术学院提供诸如护理、旅游、汽车、图书馆、计算机、电子和机械等具体工作领域所需要的专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5.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要注重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

一是不能放弃精英教育。2007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2%,北京地区超过了70%,而西部地区的大多数地区的毛入学率只有15%~20%之间。很明显,西部地区可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的“原型机构”还没有发展起来。原型机构应为地方性院校、高职、大专、民办学校、成人高教自考等,而不是学术性、研究性大学。也就是说,精英教育即使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也还是应该保留的。就西部来看,仍应该保持15%甚至更少的比例接受精英教育,其他大部分还应该是应用型人才。二是要关注民办教育这个弱势群体。初期的民办高等教育,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应该给民办教育更大的发展空间。三是坚持教育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方向,适合西部实际的教育资源和条件,多种教育形式共同发展,可以促进区域教育的迅速繁荣,也是教育兴国很重要的战略措施之一。无论私立、公立教育都可能进行精英教育,关键在于办学质量和办学资格。四是鼓励在西部开展“市县办大学”。“市县办大学”不是指每个市县都办大学,而是指有条件的市县,而且,也不是由各个县自己掏钱办大学,是促使国家把教育的转移支付战略重点放到西部去,每年从西部的财政转移支付中匀出一定的资金,用来支持大学办到市县。大学办到市县也不是指都办本科大学,先从专科起步,逐步提升。五是改革大学的教育模式,通过弹性学制等办法间接降低学费,通过强化职业技能提高大学生的谋生能力,只有这样,西部的大学教育含金量才有稳步提升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世界教育发展联盟探讨全球化时代教育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8-03-22.

[2] 高等教育大众化也应坚守精英教育[EB/OL].中国新闻网,2008-05-29.

[3] 习近平.中国将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N].人民日报,2008-05-16.

[4] 孙霄兵.深刻把握教育形势,推进教育改革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8-05-09.

[5] “大学下乡”宜成为国家转移支付的重点战略[EB/OL].凤凰网,2008-04-28.

[6] 夏鲁惠.我国东中西高等教育办学类型及其规模宏观分析[R].全国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中心,2008-04-03.

区域高等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刍议 篇4

继续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世界各国依据本国国情都开展了不同层次的高等继续教育项目。为满足不同群体、不同行业与领域的需求, 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与培养方式。国际高等继续教育普遍体现为产业与学术的融合, 重视非学历的再教育和技术提升, 并把服务经济和个人职业发展作为继续教育的重点, 不断开发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 而且伴随着智能时代的产业升级和竞争的国际化趋势, 高等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也在不断发展改变。

美国以技能培训和职业拓展为主, 提供了成人高等学位课程和职业领域的专门化课程, 很多院校为体现其特色还提供了非学分的学术优势课程。这类课程往往体现各自学校的学术优势, 如芝加哥大学格拉海姆学院提供的出版课程就依托了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的声誉[1]。很多大学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发适用于员工的管理和技术培训课程。德国则以市场和学生为主体, 提供以实用性为主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 要求其继续教育教师必须具有其专业实践经验3年以上。法国则以国家为主导, 以提高各类人员的技术专业水平, 实行订单式培训模式, 特别增加了新技术领域的高级技术培训。日本则通过各种途径为各行各业的成人提供多样化的进修方式, 并设置进修生制度, 以提高国民素质和职业技能。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和产业智能化不断升级的需要, 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历导向开始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以技术和职业持续发展的项目课程体系开始逐渐走向成人高等继续教育的市场。智能化又促使高等继续教育不断改革其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人才培养载体的课程结构与体系建设成为新时期各个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探索的重中之重。

二、多元导向的非学历项目课程体系建设是区域高等继续教育的现实选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 而课程体系的建设则要遵循教育目标的实现, 即我们想达到什么教育目标, 用什么方式可以完成教育目标, 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 如何组织, 如何评价教育目标实现的效果。这里不仅要考虑作为个人发展的内在追求价值, 还要考虑社会需求的外在价值, 同时要符合学科知识的实践价值。作为高等继续教育, 其面向的对象大多为谋求职业发展、提升个人职业价值、有一定基础或者对某个行业感兴趣的教育对象。普及化的教育已使继续教育的学历追求价值和目标被贬值, 也使普通高等学校中的继续教育的学历化教育模式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从目前全国成人高等继续教育课程实施来看, 相当一部分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普遍存在办学定位不清晰、课程布局学科化、内容老龄化, 课程类型单一化, 课程开发与设计个人化, 教学计划沿用普高模式、师资来源大多为普高兼职教师, 致使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学历文凭认可度不高, 非学历教育实效性差的现状。2011年, 陕西停办了138个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教学点, 主要原因就是培养模式单一重复、办学条件差导致。传统的课程设置遵循的是学科知识分类的原则, 而这恰恰与成人继续教育追求的目标价值偏离, 严格意义讲, 成人教育更重视其以职业定位的工作任务完成和超越发展, 并以此进行课程设置, 即以解决现实问题的技术性与发展性, 是个人、社会、学科价值目标的综合体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继续教育要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 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清华大学于2001年首先将继续教育从学历教育全部转变为非学历教育, 随后各个大学根据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和市场需要, 在继续教育的办学模式、课程体系改革、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对宁波大学成人高教学历+技能的采访报道, 引发了成人继续教育改革的浪潮。上海市提出了高等继续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方针, 打开了非学历的高等继续教育的国际合作。据统计, 2012年, 全国接受各种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394.84万人次, 当年已结业778.53万人次[2]。部分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相继成立了迎合市场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培训项目。高等继续教育的课程建构开始以实践性、技术性和发展性为特色。随着高等学校与区域经济联动效应的增强, 这种非学历教育将会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同时对于高等学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其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多重结构的动态课程组合模式将成为高等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

很多高职院校和专科学校升格后, 其人才培养方案基本遵循我国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课程建设, 在其课程体系中设置了大量的以学术为导向的宽口径、厚基础的学科理论基础课程, 而将自己本来应该拓展和深化的职业技能却丢弃了。虽然从其形式上似乎完成升格, 但在教学中由于缺乏一定实践操作和谋生技能, 而导致教师不爱教、学生不爱学、就业不受欢迎的尴尬现状。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文化的传统观念导致低层学校为了提升自身知名度一味模仿高层学校, 而忽略自身办学条件和学生未来发展;二是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与产业界联系不是很紧密, 依附于政府体制的拨款制度, 对于服务社会的主动性不够强烈, 大多数教师多是学院派出身, 自身职业技能缺乏实践应用性, 而我国此类学校在聘用教师这方面依然沿袭的学历本位, 也导致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无法进入此类高校教师系统。职业教育和高等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学科特征和学术倾向, 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个体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也影响了社会对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价值的认同。因此, 很多全日制高校附属的继续教育体系逐渐失去其市场的吸引力, 而社会中大量短期的职业培训却受到相当的青睐, 但基于市场化的短期培训又缺乏个体职业发展的延续性, 从某种方面又不能够满足个体对继续教育的需要。据有关调查, 很多应届本科生为了谋求更好的工作, 纷纷通过社会中再培训机构获得一定职业技术操作能力, 才能更好地就业。这一现象不仅仅值得我们学历教育机构的反思, 也为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带来一定的启示。因此对于高等继续教育机构来说, 如何迎合市场、保证个体职业发展的延续性, 关键在于合理优化其继续教育课程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需要从教育者个体需要、职业发展空间、学科发展趋势等三个方面来考虑设置动态的课程群。目前, 继续教育的课程体系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一是学历补偿性教育课程体系, 二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发的行业项目培训课程。通过15家地方本科院校的继续教育学院课程结构进行调研, 发现其学历补偿性课程体系大多是对普通高等教育教学计划的压缩, 缺乏针对性、实效性, 这个问题目前也得到重视, 一部分继续教育学院开始根据市场需要, 除了对招生计划进行调整, 也开始根据当地的产业结构和教育者需要, 进行产学研一体化的课程结构优化, 即将以理论为主导的课程结构转变为以应用为主导的课程体系, 积极委派教师去企业学习,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同时在学历教育中适当将项目课程纳入其培养体系, 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包括理论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理论体系要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 实践教学体系必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3]。

四、优化课程结构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与保障

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但课程体系的重构不仅仅是课程的问题, 涉及教学管理制度、人才培养目标、师资力量、实践实训等。要重构高等继续教育的课程体系首先是办学者要明确高等继续教育的办学目标, 不断优化其人才培养方案, 积极与地方经济融合, 除了引进双师型教师, 还要鼓励学术型教师立足本地经济与当地的产业进行合作, 积极主动向市场靠拢, 比如, 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研发中心引进, 与企业联合办学。一些地方继续教育学院应抓住政策机会, 及时调整自己的办学方向, 在获得政府资助与扶持时, 继续深化内部改革, 拓展课程资源, 采取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培养模式, 扩大其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沈小强.美德法日四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比较[J].继续教育研究, 2009 (10) .

[2]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

区域高等继续教育 篇5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综述

朱晓刚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内最早进行高等教育研究的高等院校之一。1980年10月,原华中工学院设立高等教育研究室;1985年6月,高等教育研究室扩充改建为高等教育研究所;2000年12月,高等教育研究所与校内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武汉研究基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等单位合并组建成教育科学研究院。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1986年获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96年获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现有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与发展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六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自1996年正式招收博士研究生以来,我院至今已有125名博士研究生通过了论文答辩,取得了一批较为满意的研究成果。从已经通过答辩的博士论文选题及具体的研究内容来看,涉及高等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涵盖高等教育学的多数分支学科,其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丰富和深化了高等教育学科内容,促进了我国新兴的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的发展。据初步统计,125篇博士论文中,研究领域包括:高等教育理论29篇、高等教育政策与高等教育管理43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5篇、大学教学与课程理论16篇、国际与比较教育4篇、高等教育史5篇、民办高等教育2篇、高等职业教育7篇、教育心理学4篇、基础教育理论7篇、女性高等教育3篇。当然,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有些研究本身可以分属于不同的高等教育分支学科领域。综而观之,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博士论文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从选题的价值取向来看,我院多数研究以高等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探索高等教育发展的途径和对策,体现出较强的实践性和前瞻性。

1、实践性。

我院毕业博士生在读期间,适逢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这一时期也暴露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深层矛盾和问题,如,大众化问题、民办教育问题、教育质量问题、素质教育问题、一流大学问题、大学制度建设问题,等等。这些现实问题构成我院博士生论文选题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政策与高等管理方向的博士论文为43篇,占论文总数的34.4%)。如:2000届陈敏博士的《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根据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在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国家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异同以及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进程进行了分析和预测。2001届周进博士的《重点理工大学转型时期理科发展研究》是在我国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的背景下,着重探讨重点理工大学向综合大学转型过程中理科如何建设的问题。2002届罗云博士的《论我国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则是在深刻剖析我国 1

重点大学学科建设存在问题,并对比分析世界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的规律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的整体思路和对策。2002届张珏博士的《中国高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研究》以及刘卫东博士的《大学与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机制研究》分别从不同视角对中国高校日益突显的社会服务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进行了必要性论证和对策分析。2002届陈运超博士的《大学校长的治校之道:一个个案的分析》根据高等教育(管理)学和领导学的基本理论,并结合朱九思担任华中工学院领导长达30年左右(1953-1984)时间的治校案例,展开大学校长治校特别是新中国大学校长治校之道的研究。2003届吴鹏博士的《大学教师聘任制:基于“角色”概念的研究》从学术、市场、人文三个维度揭示了制约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有效实施的症结所在,并从理念选择、制度原则、环境保障等方面提出了颇有创建性的政策建议;王怀宇博士的《研究型大学的教授与教授群体》试图从如何推动教授与教授群体发展入手,探索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途径。2003届郭冬生博士的《论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及其改革》探讨了传统教学管理制度与新的教学环境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提出重新审视和改革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是当前大学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2003届孔垂谦博士的《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制度环境研究》着重探讨大学发展的外部条件——制度环境的建设,特别是长期以来中国大学发展一直处在较强的行政干预的背景下,这一选题更具有现实意义。2004届沈曦博士的《中国多校区大学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探讨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高校合并所带了的多校区组织结构与管理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2005届沈华博士的《 中国国家助学贷款多元化偿还模式设计》、黄维博士的《 国家助学贷款转移支付理论与实践研究》、李红桃博士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研究》及2006届李庆豪博士的《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生成与发展》对新时期的国家助学贷款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研究,具有很强的政策咨询、制订、实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2006届郭卉博士的《权力诉求与大学治理 ——中国大学教师利益表达的制度运作》通过对高校教代会和学术委员会的历史背景、组织结构和功能分析,揭示了高校教师利益表达的特点、利益组织化结构,以及利益表达制度的功能;李爱民博士的《职业定位与大学教育职员制度改革研究》通过对当前大学教育职员制度构建及其实践的研究分析,试图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大学教育职员制度的构想;李碧虹博士的《大学教师收入分配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分析》试图通过对中国大学教师收入分配现实的问题分析,提出基于人力资本的分配设想。上述三篇博士论文,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以华中科技大学作为研究个案,突显了我院立足实践,发展“院校研究”的特色。

专门研究高等教育史及国际比较高等教育的选题,也是来源于对高等教育现实问题的思考以及外域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比照,目的是从历史的经验或国外的做法中寻找对现实问题的启示或可资借鉴之处。这方面的研究如:2005届粟洪武博士的《 陕甘宁边区高等学校教育模式研究》,2005届封海清博士的《 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2005届宋彩萍博士的《 中国大学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研究》,2000届谢雪峰博士的《 从全面学苏到自主选择——中国高等教育与苏联模式》,2003届高桂娟博士的《现代大学制度演进的文化逻辑》,2004届陈利民博士的《 哈佛大学办学理念研究》。这些研究都突出极强的实践性。

2、前瞻性。

2000届刘莉莉博士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展望》是我国较早研究民办高等教育的博士论文,她从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蓬勃趋势以及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出发,明确提出“政府的控制是阻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等在当时来说颇为针对性的观点,我国以后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也证明作者的判断的正确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而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发展忽视制度建设,特别是在资源投入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制度短缺已成为大学发展的“瓶颈”。2002届张俊宗博士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制度回应》在比较分析西方现代大学制度模式及改革趋势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大学制度的缺陷,并构建了未来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框架。

值得专门提出的是,2003届张晓明博士的《学术参与:中国高等教育进程中的妇女》,2004届杜学元博士的《 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2005届王俊博士的《解读高等教育的性别符号——基于女性主义认识论的研究》,作为对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研究,她们走在前沿。.二、从研究领域及研究内容的特点来看,我院注重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专门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初步形成了具有体系性的研究成果;高等教育基本理论以及教育史的研究体现出较强的创新特色,不少研究弥补了本领域的研究空白和不足。

1、研究的系统性强。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薄弱环节,研究生教育实践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因此我院有意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寻求突破和建树,5篇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博士论文各有特色,侧重点各异。2002届康翠萍博士的《学位论》侧重从理论层面对学位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了多维度研究,重点探讨学位的本质、学位的价值等学位的核心理论问题;2003届廖湘阳博士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基于价值期待冲突与整合的分析》提出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是一个诸多利益主体互动的复杂过程,作者系统分析了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结构、功能及战略态势,并对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进行了个案分析,同时对我国新世纪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进行了可行性论证;2003届骆四铭博士的《我国学位制度问题与改革对策研究》和刘鸿博士的《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则从较为实证和操作性的角度对我国学位制度以及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2006届邓光平博士的《我国专业学位设置的政策分析》从政策分析角度对我国专业学位设置进行了研究。

大学教学与课程论以及教学管理改革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特别是伴随着大众化的推进,教学管理以及传统的教学理论需要创新,16篇博士研究论文分别对这一领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系统研究:如,2002届刘旭博士的《论意义课程观及其对大学传统课程的改造》针对当今课程改革难以有效突破以及所面临的诸多尴尬局面,论证以意义课程观代替知识课程观对大学传统的课程进行改造,试图以此解开当前课程改革的各种症结。在当前大学课程论研究几近停滞和有创建性的成果乏善可陈的情况下,尤显作者对此问题研究的理论勇气;2003届许建领博士的《大学参与性教学的理论探讨与系统建构》从多学科角度论证大学参与性教学的理论旨归,本质上属于对传统教学的超越和创新。作者针对我国大学课堂参与性教学的现状与问题,阐述了大学参与性教学的构建途径;2003届郭冬生博士的《论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及其改革》从不同层面论证了大学教学

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对策性措施;2004届李轶芳博士的《交往教学理论探讨——从本体论视界出发》探讨了有关交往教学的理论构想及有关交往教学的实现路径;2005届康全礼博士的《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考察了不同时期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的发展变化,并尝试提出了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新理念;2005届荀振芳博士的《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用价值分析的方法,提出大学教学评价的核心价值是管理价值和教育价值,并运用价值冲突理论对当前大学教学评价现实问题进行了剖析和阐释。

教育心理领域的研究近年来也成为我院博士论文的亮点,2000届李小平博士的《大学创造教育的理论与方法》、2002届徐建波博士的《大学个性教育研究》和梁红博士的《高等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内化问题研究》,以及2001届彭志红博士的《论语言的教育功能》和2002届李祖超博士的《教育激励论》分别探讨了大学教育心理和基础教育心理的不同领域的相关理论问题。

2、在高等教育史研究方面,体现出较强的创新特色。

高等教育是研究,包括中外高等教育、民族高等教育史的不同领域内容。如:2000届谢雪峰博士的《从全面学苏到自主选择——中国高等教育与苏联模式》考察了原苏联高等教育发展及其模式形成的历程,讨论了中国学习苏联模式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做法,并在总结主要得失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高等教育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若干问题。2002届宋秋蓉博士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的私立大学》用较为丰富的史实研究和梳理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私立大学的性质、生存与发展、不足与缺陷背后的根源。同时作者明确提出研究这一段私立大学发展史,旨在为我国当代社会转型中的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2003届陈巴特尔博士的《文化变迁中的蒙古民族高等教育的演变》采用历史研究与文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蒙古民族高等教育的演变过程进新了较系统的研究。这一研究被专家誉为填补蒙古族高等教育研究的空白之作。2002届雷晓云博士的《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及其文化透视》用比较详实的史料以文化来透视中国古近高等教育制度变迁、探究文化特质与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此呼应,2003届高桂娟博士的《大学制度演变的文化逻辑》围绕现代大学制度演进历程中与文化的内在关联展开论证,从总体上考察了西方大学制度演进历程中文化的影响作用,同是对英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演进历程进行了案例分析,并以所揭示的规律为指导,重点探讨了建设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问题。这一研究揭示了文化变迁与大学制度演变相依相随的历程。2005届宋文红博士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历史描述与分析》试图系统全面地对西方中世纪大学发展历史进行梳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3、在高等教育原理研究方面,出现了一批力作。

2000届贾永堂博士的《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理论审视》对中国大学素质教育的由来与进程进行了系统追述,论文提出大学素质教育取向主要源于大学教育内在的自我完善的要求,推进大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以素质教育思想改造现有的专业教育。论文提出的很多观点有助于我们全面审视大学素质教育的实践和理论问题。2000届肖海涛博士的《大学的理想》是较早探讨大学理念的博士论文之一,论文在论述中(古典大学、近代大学以及华中理工大学)外大学理念的基础上,指出大学是个知识中心和精神殿堂,并且充满灵性的文化氛围。并论述了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理想将出现的新变化。这一研究对于中国大学正确定位,以及对于大学办学活动中的过于功利化倾向具有纠偏和警

醒作用。2002届周光礼博士的《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学术自由的制度分析》依据“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是大学发展中的一对基本矛盾”的普遍规律,剖析中国大学学术自由的独特性、阐述学术自由实现的理论依据,力图客观而全面地揭示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的矛盾关系,为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这一大学发展悖论之消解提供一条思考的路径。陈廷柱博士的《学习社会的办学理念》从学习社会作为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学习社会作为人类实现自我完善的理想追求出发,结合学习社会对教育的根本认识与基本要求,架构了学习社会“一本三促”的高等教育理念体系。2003届凡奇博士的《从边缘到中心——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使命和大学教育改革》基于对正在形成中的知识经济时代的趋势研究,力求摆脱传统的“服务工具”的观念的束缚,把大学将处于全社会支配地位而发挥主导作用的思想贯彻到底,阐述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使命,并根据所得出的结论对目前的大学教育改革进行重新定向。彭未名博士的《交往德育论》针对传统灌输德育在新时代所逐渐暴露出来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审视了大学德育在中国大学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演变及在当代的价值走向,所构建的交往德育论为提高大学德育的有效性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野。朴雪涛博士的《知识制度与大学发展》论证了大学制度本质上是知识制度,大学发展的核心机制是知识制度的变迁,知识制度创新的缺失是大学危机的根源等命题,并根据中国大学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创新知识制度的有效途径。2004届江新华博士的《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从越轨社会学角度,探究了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实质、表现、产生根源和治理对策。王恩华博士的《 学术越轨与大学学术管理》围绕学术越轨与大学学术管理这一对矛盾,试图透过学术越轨现象,探寻学术越轨的根源和本质,并尝试为大学学术越轨问题的整治提供一条思考的路径和方法。马廷奇博士的《大学组织的变革与制度创新》以个体的大学组织作为制度分析的基本单元,运用组织分析方法,结合中西方大学的历史与现状,重点对大学的组织制度、运行机制、制度创新机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刘亚敏博士的《大学精神探论》通过考察大学与宗教、政治、经济等社会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历史,梳理了大学精神演变的轨迹,探讨了大学精神的现实境遇及培育问题。2005届张奕博士的《知识形态与大学建筑——教育学视域下的中国大学建筑形态演变之考察》从知识、知识活动和建筑三者间的关系出发,探讨了中国大学建筑的发展演变规律。米俊魁博士的《大学章程价值研究》对大学章程及其价值问题进新了研究,是国内第一本研究大学章程的博士论文。李金奇博士的《被学科规训限制的大学人文教育——一种学科规训制度的视角》从学科规训的视角对中国大学人文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摆脱大学人文教育现实困境的理论路径。

三、从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来看,研究方法与视角的多元化构成了我院博士论文的主要特色,这一研究方法取向有助于从多角度、多方位对研究问题进行思考,从而能够开阔解决问题的思路。

其一,在研究方法上,根据我院“从实践中寻找问题”的选题和研究原则,除综合运用比较分析、历史透视等研究方法之外,有相当部分论文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入访谈、实地调研和顶岗实习,从而使得出的结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现实针对性。

其二,在研究范式上,我院毕业博士论文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从其他学科的视角对高等教育实践和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对一些囿于教育学范围不能解决的问题探寻新的思路。综合分析我院博士

区域高等继续教育 篇6

【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经济基础建设发展的较为迅速。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开始步入我们的生活中。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我们将教育与经济联系起来,两者互相促进,能够起到良好的发展。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较为紧密,高等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地处中部地区的湖南省,在经济增长方式上面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对此湖南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其中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较为迅速。为适应湖南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有必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互结合起来。教育者充分认识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将高等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两者相互融合,相互发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本文就湖南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展开讨论,以期能够对湖南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湖南 ; 高等职业教育 ; 区域经济 ; 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47-03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发展,两者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与相互制约的关系。区域经济的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区域经济的发展对高等职業教育发展规模、形成结构以及发展速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与智力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等职业教育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当前,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科学技术日益更新的过程中,如何将湖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对就当前湖南省教育规模与教育结构来看,其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不足之处。改善这种局面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依据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结合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培养人才的结构,深入分析其中各种不协调因素,针对不协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

1.研究湖南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绪论

在知识经济浪潮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主要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现如今,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作为教育大省,湖南省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本省要想在中部经济取得领先地位,就应当协调好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1.1相关概念的界定

弄清楚湖南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关系,就应当将其中的概念理清。本次研究涉及“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概念[1]。这些概念需要彻底弄明白,才能够实施研究。

首先为高等职业教育。实际上高等职业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的高等职业教育指的是在受教育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学习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其中包括了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民办高等学校以及高职院校等所有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及其教育教学的行为。狭义的高等职业教育指的是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其重点包括本科教育及以上的高等职业教育。本次研究所涉及的高等职业教育指的是广义的高等职业教育[2]。广义的高等职业教育更能够体现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与特点。

其次为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包括区域与区域经济两方面的内容。区域最早起源于地理概念。通常情况下,区域指的是占有一定空间,并按照一定特征进行规划的地理单元。区域的划分可以依据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等方面进行区分。湖南省区域经济指的就是本省内地理环境。区域经济通常指的是以社会劳动的地域分工为基础,将本地区域的特色与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湖南省的历史沉淀、组织机制以及资源禀赋影响着本区域的经济。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这几方面与区域内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最后为协调发展。根据相应的理论基础,协调是指系统内的组成要素或者系统之间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致性。本次研究所认为的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实现和谐优化的关系[3]。但是,发展始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系统内的各种因素要想达到优化、和谐的关系,系统组织间必须保持一个彼此作用运动的过程。协调发展强调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相互协作、相互促进与相互适应。另外,这两者之间还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调控过程。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协调发展需要在中央政府的管理下,依据区域发展的现状,合理制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规模与专业结构。进而可以实现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相辅相成的动态过程。

1.2我国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

当前,经济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我国已经研究较为长久[4]。但是对于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较少。几年来在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已经开始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部分学者宏观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困难,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因而有学者就指出,应当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之间的互动,经济的发展依赖于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最终目标就是科教兴国。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两者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就应当相互适应,教育结构与国民经济结构相适应。教育的方方面面唯有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两者才能够共同发展。另外也有不少学者从衡量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的指标出发,对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进行研究。这样的研究有助于厘清其中的各种关系,可以客观的评价其中各种现象[5]。众所周知,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够起到真正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时,在高等职业教育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与明显。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动机与动力源的作用。但是,从客观成面上而言,社会经济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高等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不是那么的明显。甚至有的区域,由于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影响了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分析与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来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自行发展并达到共同发展的过程。endprint

2.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始终是以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在其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相关的理论基础与依据。以此为契机,才能够更好地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1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随着历史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都属于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相互依赖,使得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6]。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经济在这过程中表现出促进与制约的作用。首先,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这两者之间的促进主要表现在,第一:高等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与科学研究等方面,将社会边缘化的产业逐渐转变为社会的核心内容。高等职业教育在其办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创造知识、商品化知识以及传播知识,进而促使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就是创造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服务于社会,使得区域经济能够获得更好的、更快的发展。第二:区域经济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区域经济的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物质基础。但是,区域经济也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高等职业教育朝着更高的要求发展,与区域经济保持一致的发展步骤。其次,高等職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制约性。高等职业教育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是立即显效的,高等职业教育效果的体现职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就因为这一长期过程导致了高等职业教育需求与供给者之间产生了一定的时间间隔。另外,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依据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规律。

2.2新增长理论

在研究区域经济学的过程中,新增长理论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新增长理论是外生长到内生长演进到一定阶段的产物[7]。其能够确立劳动经济增长的特殊地位。该理论观点是经济可实现持续均衡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系统内生因素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并不是外部力量发展的因素。内生技术进步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技术进步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在政府不干预的情况下,经济的增长是实现可持续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经济均衡发展的一种体现。在知识经济时代下,高等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高等职业院校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长期与潜在性的经济效益。即使高等职业教育所起到的效益是长期的过程,但是其在短期内同样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并且区域经济的增长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给了物质基础,使其更好的培养高素质人才。

3.湖南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

在前文中笔者就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相互促进与相互制约的作用。但是,不同区域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两者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就当前湖南而言,湖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快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能很好的适应人才的结构。

3.1湖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众所周知,湖南有着历史悠久的教育区域,自改革开放以来,其教育事业已经获得较为显著的效果。首先,高等职业教学的办学规模。从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数量、学校规模等情况来看湖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其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从近年来,湖南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来看,其逐渐显现出一定的不足之处,招生数量存在的局限性影响了湖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与具体情况。使得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能获得较好的教育资源。其次,高等教育结构。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其主要指的是教育系统内部组织各方面之间形成一定的联系方式,其各个方面在比例与方式上面具有促进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反映。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教育的内外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包括了布局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以及层次结构。现如今,高等职业教育在此方面已经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加快提升办学层次,是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优化。最后,高等职业教育科技规模。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创造优秀的科技成果,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区域经济。这几年湖南高等职业教育的科技成果较为显著。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湖南区域经济的现状

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湖南省在2007年的农业生产总值为2600多亿元,较上年增长了5%左右。湖南省的主要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的位置,其粮食产量居全国排名较浅。湖南省之所以在农业生产方面创造出如此可观的经济价值,其中可以从这么几方面看出。首先,湖南省的农产品具有总量优势。其次,湖南省具有科技优势。现如今,湖南省已经在科研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具有攻克科研的能力。再次,农产品加工发展速度较快。随着农产品总产量的发展,进而带动了农村的二三产业。可以说,湖南省近几年农业结构的优化、农业科技的发展,使得农业产业化取得较好的成效。但是,在其中湖南农业的最大弊病就是加工水平较低,科技含量较低。由于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农业产值上升速度不快。造成农业产业化其后的形成较为困难。另外,湖南工业发展较快。其工业体系较为完整、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湖南工业门类较为齐全,虽然湖南经济结构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体系的痕迹,但是其增长方式始终是湖南工业发展的最为严重的问题。

4.促进湖南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

从当前湖南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其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笔者认为应当采取发展的战略。

4.1高等职业教育结构调整需要适应产业结构

从系统理论的相关知识可知,了解系统就需要对其中的元素与结构进行分析。因此,在其中我们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的调整需要依据不同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层次、科类以及布局等结构适应产业结构。实践证明,产业结构层次越高,对教育需求也就会越高。如果缺少高等职业教育的支撑,高层次的产业结构就不会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相互影响。主要是因为一方面产业结构通过产业结构的发展阶段与区域经济发展,向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这种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改革。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依据产业结构的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为产业结构与劳动技术、劳动工种提供与之相匹配的人才。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协调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湖南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有不同的发展要求。针对此种情况,高等职业教育应采取有效的措施。endprint

4.2深化湖南高等职业教育的体制改革

在社会市场主义经济体制不断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湖南区域经济已经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针对湖南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优化高等职业教育配置资源,深化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市场经济的发展加速了高等职业教育观念的改变。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现如今,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就是法制建设[8]。法制建设要求政府在管理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实行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的。通过这种方法强化政府政策的引导性。政府在做好其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将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逐渐转变为间接管理与宏观指导,进一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决策科学性。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市县政府与省级政府两级管理的过程中,以地方管理为主。可以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由此可见,在充分调动湖南政府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积极性过程中,各级领导部门应当积极主动办学,促使高等职业教育能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促使两者能够协调的发展。

4.3实现湖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的多元化

要想优化办学体制,就应当落实办学的主动性,让各高等职业教育掌握办学的自主权。高等职业教育是高度化的社会产业。在其发展中必然会受到市场经济的规律制约。正是基于此,高等职业教育就应当拥有办学的主动权。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自主权就是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拥有完整与发展自己的权益,形成办学特色,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高等职业教育自主办学,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使其能够真正的在区域经济中发挥出良好的作用。办学体制的多元化,能够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多元化的人才。人才的培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才跟上发展的脚步,才能够促进两者协调发展。

5.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深入分析湖南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情况,并根据其现状提出有效的改革措施。这样才能够对湖南教育与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系统性的分析可知,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社会的各方面努力。促使其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发展当地的高等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谷建春,陈艳.湖南省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对策研究——基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J].云梦学刊,2012,9(1):86-90.

[2]之享.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促进湖南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9(2):1-8.

[3]欧阳河.湖南省2006-2020年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趋势预测[J].现代大学教育,2010,13(3):40-46.

[4]张玉亭,陈凯.赶超发展:做强湖南高等教育的战略构想[J].现代大学教育,2011,9(6):44-50

[5]刘耀明.从人口大省迈向人力资源强省——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朱俊杰访谈录[J].教育发展研究,2013,9(6B):6-11.

[6]陈媛,尹坚毅.湖南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2,9(6):59-64.

[7]孫玉华.发挥高等教育资源优势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双赢[J].辽宁教育研究,2004(5):19-21.

[8]杨娅,邓超,孟自强.湖南省高等教育“九五”计划及2010年发展规划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1996(4):55-61.

作者简介:何静,硕士,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

区域高等继续教育 篇7

“共生”原为生物学专业术语, 如今逐渐被运用于社会科学领域, 其基本要义为生物界中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有机体一起生活的共存关系, 后延伸为两者或者两者以上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互动关系和合作关系。“共生范式”是指在共生理念观照下所选择的, 旨在促进系统内部要素及内外要素之间相融共生的一种共同认识和实践模式。本文以区域高等教育生态的共生范式为题, 借用共生理念, 探讨区域范围内高等教育内部要素之间及与外部环境 ( 主要是社会环境中的政府) 相互依存、互动相融、协同并进的发展模式。

在谈及美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时, 加州通常被视作最具典型意义的区域之一。加州在区域人口和经济产值上位居美国之首, 其公立高校的注册学生数也最多。加州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其构建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创举, 更在于对公立高等教育的角色定位、发展模式等内容的深刻理解和大胆实践, 并由此生成了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共生范式。加州发展的趋势、机遇及挑战往往被视为预示美国未来发展的警报。因而, 在对美国区域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研究中, 理解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共生范式至关重要。

一、锥体结构: 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错落有致的教育生态位

教育生态位是指教育主体在其生态环境中所代表的确切单位, 所占据的时间与空间位置, 以及该主体在教育群体或教育生态中所起的作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个主体彼此联系, 同时在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以及人才培养之间存在比较和竞争。这种共生与竞争的关系, 归根结底是由生态位决定的[2]。生态位法则要求, 生态系统中具有竞争关系的种群间应当保持一定差异, 不可完全同质。因此, 高等教育系统中各教育主体的生态位应有序分布, 避免高校“叠床架屋”现象。

早在进步主义时期, 美国加州就已开始对大众化公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进行思考与探索。20 世纪初, 加州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多校区系统, 在进步主义者的积极倡导下, 加州率先建立了美国第一个旨在服务全州的公立初级学院系统[3]。在大萧条时期, 师范学院纷纷改为加州州立学院 ( 加州州立大学的前身) , 并逐渐发展为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加州大学和初级学院一起组建起一个庞大的三级公立高等教育架构, 形成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雏形。二战后, 尤其是20 世纪50 年代以来, 各类高校在职能划分上的矛盾日益激化, 高等教育生态主体“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直至1960 年《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的出台, 巩固了已有的高等教育系统秩序, 促使各类高等教育主体坚守自身使命, 明晰了差异化的教育生态位。目前, 加州拥有三大公立高等学校系统: 研究型大学系统 ( 加州大学, 简称UC) 、教学型大学系统 ( 加州州立大学, 简称CSU) 、应用型大学系统 ( 加州社区学院; 简称CCC) , 三大系统定位明确、分工合理, 在类型内追求卓越, 从而避免了校际间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

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三类高校形塑了两种典型的生态锥体: 一种是正锥体结构。从分校数和师生人数来看, 三类高校的数量依次递增。目前, 加州大学系统拥有10 所研究型大学, 共有教职工人数11 万, 在校学生数21 万。加州州立大学有23 所分校, 共有教职工47 万, 在校生41 万。加州社区学院系统由112 所社区学院组成, 分布于71 个学区, 共有教职工9 万, 在校生人数290 万[4]。从招生对象来看, 三类高校的范围依次递增。加州大学和加州州立大学每年分别从全州学习成绩名列前1/8 ( 12. 5%) 和1/3 ( 33. 3%) 的高中毕业生中选拔学生, 社区学院的招生对象则包括拥有高中毕业文凭、有意愿继续其教育的学生和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从涉足学科来看, 三类高校的种类依次递增。加州大学的学术研究领域涉及150 多个学科, 在传统课程外, 还开设了大量的新兴学科和新的科学研究项目。加州州立大学向学生提供240 个学科的1800 个学位课程, 加州社区学院的课程则几乎涵盖所有学科门类。另一种是倒锥体结构。从本科每年学费收取标准上看, 加州大学最高, 约3. 2 万美元; 加州州立大学其次, 约1. 6 万美元; 加州社区学院最低, 约0. 75 万美元[5]。再从物质投入来看, 三类高校的锥体结构也是呈倒金字塔形的, 如学校图书资源、科研设施等。

二、协调机制: 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开放的沟通与交流平台

在明确各自教育生态位的情况下, 高校单独拓展生态位并无优势, 反而会影响自身办学特色, 而高校之间通过协调与合作促进共生是最佳的生存与发展策略。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多样化的沟通与合作策略将各类高校紧密联系, 从而避免了不同教育生态位上高校的隔阂, 有效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与流动性。

1.中介的协调组织。

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三类高校分别有各自的管理机构, 即加州大学董事会 (The Board of Regents) 、加州州立大学理事会 (The Board of Trustees) 和学区管理董事会。这些管理机构由校内外人士共同组成, 是半官方的自治组织, 负责学校系统内各院校的协调和管理。其中, 为了加强各类高校之间的合作, 加州大学校长会以顾问的身份列席加州州立大学理事会, 加州州立大学校长也以同样身份出席加州大学董事会。在三类高校各自独立管理机构的基础上, 加州建立了中等后教育委员会 (California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Commission) (原高等教育协调委员会) 。这是一个独立的州级中介机构, 负责包括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在内的全州高等教育的规划与协调。其成员来自于各公立和私立高校系统, 并由州参议员和州长办公室任命。此外, 加州还出现了三个相关的协调组织:一是义务性的教育圆桌会议 (California Education Roundtable) , 负责协调院校招生和转学事务。二是学术资助委员会, 管理州政府的三类奖助学金[6]。三是加州立法机构成立的教育总体规划开发联合委员会。这些组织在完成特定使命的同时, 协调高校间相关事务, 以维护各方利益的权衡[7]。这些协调性的中介组织介于高等教育系统和各高校、政府与高教市场之间, 不仅加强了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类高校之间的合作, 还有效减缓了系统外部力量的干预。

2.资源互补与共享。

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师资、课程、图书馆、实验室等) 是稀缺资源。而有些高校自身难以获得的资源在另一些高校可能暂时闲置或利用率较低。这就要求高校加强合作, 互补与共享资源。加州的做法是:一方面, 公立高等教育系统中三类高校在教学管理上实行弹性的学分制, 互认学分, 实现课程资源的互补与共享。为给学生提供多样化且高质量的课程, 各类高校开设了范围广、种类多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其中, 加州州立大学设置有约240个专业中的1800多种学位课程, 加州社区学院的课程则几乎囊括所有学科门类。三类高校之间还达成了有关协议, 相同专业的课程, 尤其是第一、二年的课程, 学生可在校际之间选课。另一方面, 高校间图书馆、实验室等资源的互补与共享。加州宪法规定加州大学董事会应适当允许包括加州州立大学和加州社区学院在内的高校教育研究人员使用其图书馆及科研设施[8]。此外, 加州大学图书馆对美国公民或持有美国护照的外国人开放, 非本校师生不可外借图书, 但被允许查阅和复印资料、看书及享受语音设施等。

3.畅通的衔接渠道。

自1960年《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开始, 加州立法明确规定了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内的转学升学渠道, 保障了系统内各类高校的有序衔接 (见图1) 。为了落实转学政策, 加州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一是所谓的“60-40”比例规定。加州大学和加州州立大学中的高段 (三、四年级) 和低段 (一、二) 年级学生规模比例应控制在60∶40, 以便接收从外校转入的学生。二是课程和学分的标准化。加州社区学院的课程和学分标准应与加州大学和加州州立大学一致, 确保实际“可转性”。为此, 加州鼓励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内不同层次的高校低段的教师之间保持联系, 倡导他们交流教学内容和方法。三是规定转学的标准。各类高校的转校生应首先在学分和成绩上达到相应标准, 其常见的考核方法是将学生每门课程的学分乘以学时, 各项总和再除以总的学时, 得出平均点积分。加州大学和加州州立大学分别接收平均点积分达到2.4和2.0的转学生。

三、生态效能: 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共生范式的功能效应

生态系统共生范式的核心理念是整体、自治、开放和协调。在这些核心理念的关照下, 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具有一系列生态效应。

1.自组织效应。

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 是一个在环境合力的作用下从小到大、从简到繁、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自组织过程[9]。具有自组织性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 它能以系统整体的方式调节各子系统的关系并根据环境的变化调适系统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关系, 从而实现系统内部结构的不断自我调节与自我组织。在加州高等教育预期入学压力沉重、公立高等教育系统之间的无序竞争以及财政吃紧等巨大压力迫使下, 加州大学和加州州立大学牵头进行谈判, 开展各部门间的协商。经过多方利益博弈, 形成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 规划成果自下而上, 最后通过立法程序进入到州宪法和相关法规中。由此, 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秩序得到巩固, 系统内各类高校得以有序协调发展。如今, 加州对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研究规划仍在进行, 加州教育联合委员会还建议:对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的全面评价和审定应以10年为一周期, 但3-5年就应根据实际出现的新情况适当进行局部调整[10]。

2.差异资源效应。

差异是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的基本条件, 系统越大, 个体差异也越大。教育系统中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可利用的重要资源, 一方面, 差异可导致竞争, 竞争可促进发展;另一方面差异也为合作提供可能, 而合作能使各类高校在互补中共同发展。尽管竞争有可能出现混乱和无序, 然而竞争是无法排除的, 关键要将竞争与合作结合, 使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正如进化生态学观点认为, 竞争的长效型后果是协同进化。协同进化并非表明没有矛盾, 而是在新的起点上进行新的竞争[11]。加州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三类高校有各具特色的教育生态位, 各司其职, 有效地避免了高校间的生态位重叠和无序竞争。同时, 不同高校的资源有别, 加州高等教育系统中畅达开放的资源共享渠道促成了高校间的合作和优质资源互补。

3.功能整合效应。

当低层次单元组成较高层次单元时, 较高层次单元会拥有一些低层次单元不具备的功能上的新特性, 即整体功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内各类高校有其自身特性, 通过整合可使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整合效应。《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巩固的系统秩序, 确立了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多样化和系统化发展道路, 加州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和加州社区学院的系统整合使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发挥了“1+1>2”的整合效应, 共同成就了加州高等教育的辉煌, 这并非是构成这一三重体系的一个或几个部分各自成就的简单叠加, 相反, 它是共生的公立院校网络的集体成就, 这个网络促进了大众 (高等教育) 与精英 (高等教育) 的平衡[12]。

4.生态补偿效应。

教育生态中的生态因子与教育关系密切, 能为教育提供必需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各种生态因子不能替代, 但可补偿[13]。当某种生态因子在数量或程度上存在不足时, 可由其他生态因子的加强而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各类高校生态位不同, 其履行的职能和占有的资源各异, 某些教育资源的不足可能限制学校的发展或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在开放的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中, 学生可共享其他高校的课程、图书馆、实验室等资源, 也可获得两所高校联合培养的机会, 教育研究人员也被允许使用其他学校的图书馆和科研设施, 从而有效地弥补了本校资源的局限。

四、启示: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共生范式的进化策略

今日社会追求和谐发展, 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入中心的高等教育如何通过科学有序的发展途径实现这一目标, 进而满足现代社会对高等教育系统化、多样化与协调化的需求, 为社会的整体飞跃提供智力支撑, 俨然成为国家和地区在推动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当前, 我国社会需求急剧高涨而高等教育基础却相对薄弱, 构建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共生范式显得尤为必要。

1. 从指令走向指导: 改革政府管理高校模式。

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 特色凝练和多样化发展应是任何高校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追求的目标。然而长期以来, 无特色几乎成了我国高校共同的“特色”。不少研究揭示, 高校无特色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高校普遍缺少自主权, 而自主权的缺失是因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过多干涉和压制。政府财政资助力度加大, 使得官僚干涉增加[14]。若生态系统受到外界的干扰超出其自身调节的能力, 那么该生态系统的平衡将被打破。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微观管理,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校的办学积极性。为此, 政府部门应转变对高校的管理模式, 实现从指令性到指导性的管理转向, 构建政府与高校的新型关系。首先,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实现从微观管理到宏观管理的转变, 真正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按照《高等教育法》规定, 把招生权和专业学科设置权等下放到高校, 调动高校办学积极性。同时发挥政策指导作用, 引导高校合理定位, 形成和坚持高校各自的办学理念与风格。其次, 鼓励和规范社会中介参与高校治理。发展吸纳政府人员和社会人士的高校董事会等半官方中介机构, 鼓励专业的社会中介机构对高校学科、专业等质量的评估和建议。最后, 加强大学章程建设, 完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从制度和法律层面上明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的职责和权限, 督促政府指导性的高校管理行为。

2. 从集聚走向匹配: 调整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

目前, 我国高校客观上分为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和高职高专教育三种层次与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型和应用型四种类型。长期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往往集聚于研究型大学这类高层次等级的院校, 拨款导向诱导高校争夺硕士点、博士点, 拼命挤进“211”和“985”行列, 结果不同程度地出现办学模式趋同和人才培养类型单一。高校争相“上位”的主要原因在于获得更多外部资源的政策倾斜。若生态系统中某一生态位上资源相对丰富, 该生态位上的物种规模将迅速扩大, 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形下, 必然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和资源浪费。因此, 要让各类高校安心在其生态位上发展, 必须对当前地方高校资源配置模式进行改革, 将现有的资源与水平挂钩的方式调整为资源与贡献匹配的平衡模式, 充分考察高校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科技创新、人力资本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综合贡献率, 从而鼓励各类高校注重效率, 避免高校盲目“上位”导致的“千校一面”和资源浪费。

3. 从封闭走向开放: 丰富高校互动合作形式。

不同生态位和同一生态位上高校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是高等教育共生范式的必然要求。借鉴美国经验, 我国应打破区域行政壁垒, 整合区域内教育资源, 丰富高校互动合作形式: 其一, 开放流动渠道。一方面, 我们可引导和加强高校间的各种学生流动, 包括学生的升学、转学和交流。虽然高校的生源不能共享, 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可以相互协作, 定期开展学生互换交流, 增强学生适应能力, 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同时, 鼓励和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升造机会。另一方面, 我们应消除高校间流动渠道的隐形障碍。在研究生招生中, 避免歧视来自层次较低高校的学生, 实现学生无障碍流动。其二, 开拓合作途径。高校间的合作可涉足课题研究、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如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开展的学科建设合作, 交叉开展教学评估、重点学科和学位点评审、精品课程评选等。其三, 创新共享形式。早在20 世纪, 我国高校本科的学分互换和跨校选修制度已实现, 但很多高校, 尤其是地方新建本科还未能成熟运行。而研究生教育中虽然也有学分制度, 但多停留在院系内部, 还未真正涉及校际层面。此外, 高校的资源共享形式也较为单一。因此, 我们应在全面落实本科学分互换和校际选修的基础上, 尝试研究生培养中的课程资源共享; 建立校际间导师、教育管理人员的互聘、联聘制度, 鼓励合作高校之间人才交流学习机制, 实现人力资源共享; 进一步开放高校公共设施, 实现图书馆、实验设备、体育场所等物力资源共享; 加快校园网络资源建设, 实现高校网络信息资源共享。

摘要:庞大有序、协同共生的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是美国区域高等教育共生范式的典型示例。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锥体结构包涵三级高校子系统, 呈现错落有致的教育生态位。借助开放的沟通与交流平台, 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通过中介的协调组织、资源的互补与共享以及畅通的衔接渠道达到系统内部的协调。该成功范式具有多项生态效能, 为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共生范式的创建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区域高等教育,教育生态系统,共生范式,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

参考文献

[1]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21.

[2]陈文娇.教育生态位与高等教育分流[J].大学, 2007, (11) :83.

[3][12]John Aubrey Douglass.The California Idea and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1850-1960Master Plan[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103-123, 313.

[4][5][美]黄甦.美国留学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90-91.

[6]杨晓波.美国公立高等教育机制研究[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8:166-170.

[7]李政云.美国加州教育总体规划演进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26 (11) :101.

[8]A Master Plan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California, 1960-1975[Z].Sacramento:California Stat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60.

[9]任凯, 白燕.教育生态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2:129.

[10]Dede Alpert, Elaine Alquist, Virginia Strom Martin.The California Master Plan for Education[EB/OL].http://www.ucop.edu/acadinit/mastplan/master_plan2002.pdf, 2011-10-17/2013-08-22.

[11][13]吴鼎福, 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187-188.73-74.

区域优秀高等教育资源生成机制研究 篇8

一、优秀高等教育资源的含义和特性

优秀高等教育资源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 (本文指省域) 具有较高水平或办学特色, 并能保持一定领先优势的教育理念、管理制度以及优秀师资、优秀教材、精品课程、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各种高质量教育资源的总称, 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无形资源。它具有时间性、稀缺性和流动性三大特性。 (1) 时间性。优秀高等教育资源生成需要一段相对较长的时期, 有一个不断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 稀缺性。对于社会巨大的教育需求来说, 优秀高等教育资源供给却相对不足。 (3) 流动性。人力资源 (主要指优秀教师、富有先进理念的管理人员) 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资源, 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要素。他们具有追求高回报率的趋利性, 总是倾向于流向经济发达、地理条件优越、生活环境较好的地区, 进而打破了区域教育资源的配置均衡。

二、优秀高等教育资源生成系统

本文认为, 生成机制是一个系统模块, 由外部共享机制和内部生成机制两部分有机组成, 其中内部机制是基础, 外部机制是加速器, 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一) 内部机制生成优秀高等教育资源

优秀高等教育资源是高等院校最重要的社会财富, 也是核心竞争力的本质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等院校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 面对日益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 必须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科研创新能力强、教学质量过硬的教职工队伍。为此, 很多高校紧紧围绕优秀高等教育资源的三个组成部分, 在教师培训和进修、组建教学/科研团队、申报硕博点、构建重点实验室和先进文体设施等方面作了较多的投入, 也制定了一些相应的规章制度, 形成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高等教育资源, 内部机制成为高校优秀教育资源生成的最主要渠道。

(二) 外部开放共享, 促进资源生成

资源生成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外部共享机制作为其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组件, 主要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构成, 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1) 硬件系统。主要指构建跨区域高速互联网络、大型区域数据库等, 以实现高校之间的数据传输和电子资源共享, 打破信息孤岛, 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目前, 中国已建成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 、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 (CEB-sat) 为骨干的中国教育信息高速公路, 并实现了高速连接, 辅之各高校完善、成熟的校园网络, 初步形成了具有交互功能的现代远程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的网络服务平台。 (2) “软件”系统。“软件”系统主要包括区域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共享文化培育以及一系列配套规则, 如教师国内进修、课程认证、学生互换、重点实验室和大型科研设备开放制度等, 为最大限度发挥硬件的功能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三、现阶段优秀高等教育资源生成面临的困难

优秀教育资源的生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进行改革和摸索的今天, 无论是内部培养还是对外交流共享, 都存在很多现实性的问题。

(一) 教育经费缺乏, 利用率低

优秀教育资源是一种生产周期较长、社会经济效益较高的重要生产要素, 其生成需要前期投入较大的资本。但由于种种原因, 高校经费投入不足、利用率低的情况较为明显。一是教育投资总量不足, 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 (GNP) 的比例一直偏低, 200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比例为3.32%, 低于绝大多数东亚国家4%或更高的水平。二是高校负债严重, 吞噬大量教育经费, 严重束缚了高校教学科研的规模投入。三是教育经费利用效率低, 机构臃肿, 后勤和行政人员占教职工比例过大, 大量消耗国家教育经费投入。

(二) 人才培养缺乏完整制度保障

教师资源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因素。但有些高校在人力资源生成方面缺乏重视, 对中青年教师的成长缺乏导向性、基础性的激励和扶持, 导致一些青年教师从短期效应出发热衷于上课赚钱, 忽视科研活动, 也很少参加社会生产活动, 在学术上难有建树。另外, 部分院校注重规模扩张和新校区建设、开设新专业、招收各类学生、大规模搞基建, 忽略了对学科、专业和师资的培养, 没有给人才培养搭建高层次研究平台, 影响了优秀人才的成长。

(三) 区域教育资源共享进展缓慢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 国家和国内学者就开始认识到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并且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 形成了其中较为典型的北京模式、深圳模式等。如浙江省从2000年开始在杭州下沙、滨江、小和山和宁波、温州等地建设五大高教园区。通过图书信息共享、实验室相互开放、互聘教授、学生跨校选课等校际合作, 打破了过去封闭办学的模式, 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科交叉、共同提高的新型学校集群。但经研究发现, 无论是哪种模式, 主要都是强强联合的典型范例, 至于社会经济效益良好的强弱联合, 却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区域优秀高等教育资源生成机制的解决思路

(一) 外部共享机制的解决思路

共享机制是生成机制的组成部分之一, 对优秀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成具有催化作用。但是由于政府与高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高校的博弈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政府效用, 成为制约共享顺利发展的根本性因素。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和激励制度, 才是走出共享误区的关键[1]。

1. 政治考核, 激发校长深层次需求。

中国高校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 公立高校的校长大多具有行政级别。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校级领导一般具有较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 即对政治晋升具有偏好。故此, 可以改进校长绩效考核机制, 把推动资源共享作为政治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样能激发高校领导的内在积极性, 赋予区域共享以强大动力。

2. 加快利益格局调整, 形成激励相容的利益机制。

在信息不对称的假设下, 委托人 (政府) 无法直接或准确观测到代理人 (高校) 的行动选择 (努力水平) , 而代理人从个人理性角度出发, 总是选择使自己期望利益达到最大化的行动, 与委托人目标相左。为此,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人必须设计一种机制来降低代理人的惰性动机, 使代理人的目标与委托人的目标相一致。也就是说, 政府主管部门必须制定相应的策略, 采取奖励、补贴或惩罚的措施, 影响高校主体需要的实现, 提高他们参与共享的积极性。

(二) 内部生成机制的解决思路

生成优秀高等教育资源, 最重要的是通过制定一套较为完整、有效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 保证优秀高等教育资源的有序生成, 资源存量不断增加, 为高等院校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1. 正确认识, 系统规划。

优秀高等教育资源的丰腴程度是高校的自有禀赋, 是其参与市场竞争, 赖以生存的基础。但由于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无形资源的生成条件、周期和影响因子不同, 就需要对资源生成定期进行系统的预测、评估、审核和规划, 做到资源的有序生成, 同时又要突出特色和重点。

2. 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是高校最重要的办学资源。优秀教师的培养、引进不仅有赖于良好的育人环境, 也受制于现行的用人体制和机制。高校需要不断改革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 建立竞争性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做到待遇留人和事业留人。首先, 激励广大教师热爱教学科研工作。高校是科研气氛浓烈的地方, 也是智力资源丰富的地区, 优秀教师也应该是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创新意识的人。所以, 在坚持教学质量稳定提高的基础上, 鼓励高校教师积极从事科研工作, 组建学术团队、申报横向/纵向课题等, 尤其在分配制度上加大对优秀拔尖人才和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倾斜力度, 较大幅度地提高他们的经济待遇, 建立起充满激励机制的校内分配制度。其次, 注意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高校教师, 其重要特点是不仅有物质方面的追求, 还有发挥自己才能、得到社会肯定和尊重、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追求。他们十分重视这方面的追求, 有的追求后者甚至胜于追求前者[2]。

3. 多元化融资机制。

目前中国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由政府拨款、学校自筹和社会筹资三部分组成, 其中前两部分占绝大比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办学方式多元化及办学规模的逐渐扩大, 仅仅依靠前两种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各高校每年巨大的资金需求。增加教育投资、拓宽经费来源渠道是保证高等教育顺利发展的重中之重。 (1) 鼓励申请横向课题, 服务地方经济, 争取获得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资助。高校应大力支持优秀教师开展与社会发展问题相关的应用科学研究, 为地方政府出谋划策,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培训提供咨询和服务, 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革新, 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实现双赢。 (2) 增加社会因素, 广辟投资渠道。充分运用资本金融市场, 融资筹资;鼓励举办各类私办公助学校, 吸收私人资金;利用冠名权、校友会等无形资产, 吸引社会资金投资高校各类项目。 (3) 推动服务外包。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活动, 而校车服务、校园修缮、食堂经营、宿舍管理等后勤服务可以采取外包的形式转让给专业公司办理, 这样高校不但能够享受专业化服务, 还能精简人员和节约经费, 集中精力搞好教学和科研工作。

摘要:随着中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和人们的教育意识的不断提高, 优秀高等教育资源供需不均衡矛盾日益突出, 成为现阶段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此, 高等院校应该正本溯源, 高度重视优秀教育资源的生成, 通过内部机制创新和外部资源共享, 扩大优秀资源数量, 从根本上缓解这一社会问题。

关键词:优秀高等教育资源,生成机制,解决思路

参考文献

[1]赵霖平.政府与公立高校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2, (6) .

高等教育区域化的发展趋势 篇9

1 高等教育区域化的内涵及发展

高等教育区域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高校管理在当地政府的统筹管理下,由政府为其提供发展所必需的资金,这样有助于促进当地教育的扩展。其二,高等教育要服务于当地经济,以当地经济发展需求调整专业设置。高等教育区域化体现了经济与教育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抗战初期我国开始提出教育区域化发展,但受限于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和经济结构特点,集权式管理成为主要管理方式,区域化教育模式被搁浅。市场经济不断建立,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的国际经济活动增多,政府对于教育管理产生了新的认识,肯定了教育区域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地方政府的独立管理模式已经形成,但在我国,区域经济差距大依然是其主要问题。要发挥高等教育区域化的优势,还要注意经济的平衡发展。

2 高等教育区域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以区域性人才培养为目标。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是区域性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之一。虽然,高校在区域化初期,政府努力根据当地企业来调整高校专业设置,致力于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但事实上,随着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其人才流动小,并且大量的人才希望留在大城市。而小城市由于待遇和发展空间等问题,高校所培养人才流失较大。经济的发展对教育具有较大的影响,体现在高校教育上亦是如此,经济不发达地区,教育的规模小,高等教育院校发展慢,不利于其人才培养。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聚集了大量的高校,而在西北各省市的小城市,高等教育则较少。区域化分布不均衡是我国政府和教育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提示政府加大对不发达地区的教育支持。

(2)明确高等教育的管理责任。随着教育区域化的逐渐形成,在这一过程中讨论最多的就是如何看待中央集权与地方独立管理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我国经历了从中央集权到联合管理再到独立管理的过程。中央集权与地方管理之间各有利弊,首先过度的集权不利于高校的发展创新,使专业在设置上存在一定的弊端。但统一管理使一些高校获得其发展所必需的资金。而地方独立管理虽然是一种必然趋势,但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统计的管理机制则会造成管理不善。因此,地方管理与集中管理其实并非完全冲突,区域性管理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正确划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责任,使区域化教育结构更合理。

3 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策略

(1)明确政府管理与高校管理之间的关系。对我国教育的区域化来说,正确划分中央管理与院校管理之间的责任是重点。目前,我国高校管理机制已经建立,并且趋于合理。政府不干涉高校的管理方式,只要在教育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下即可。这样使教育机构能够不断地创新,能够以市场发展为前提进行改革,而不是以政府的要求为前提。目前,大学自治已经形成,但是对部分地区来说大学的地位逐渐提高,大学对当地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就使得大学成为校园管理者的工具,在发展过程中,大学开始以营利为目的,缺乏中央的统筹管理,管理者的经验问题、能力问题使其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不准,很多学校多年来千篇一律,教育结构不能随着经济形势的改变而改变,专业设置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教师招聘上,注重技术而忽视品德等现象明显,使其失去了自身应有的活力。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教育的问题还体现在其人才培养专业性不强,如国际贸易人才的缺失。经济发展对教育发展影响较大,为此高校过分与经济相适应,但其教育规模有限,这就造成其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其自身发展因素。总之,在教育区域化发展过程中,要明确中央与地方的责任,发挥政府对教育的整体引导作用。

(2)发挥多个部门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教育管理效率的提高依赖于人事、财政以及教育等多个部门作用的发挥。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统一的就业政策体系,其中包括职业教育、专业教育、资格认定以及岗位培养等,促进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在中央管理与当地政府及教育机构独立管理的基础之上,创新工作模式与机制,紧抓当地经济的特色,使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教育在发展管理过程中,既要具有短期的培养人才目标,又要树立长期的人才培养机制,使人才培养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特点,实现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补充作用。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要发挥其服务功能,通过建立人才需求的监测预报制度,通过经济发展的发布和正确评定使教育机构掌握真实的经济状况,及时与企业之间进行联系,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3)建立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评价机制。通过评价机制的构建,可确保高等教育区域化过程中的制度保障。评价指标包括高等教育规模、结构体系、教学质量以及所带来的效益。管理范围为高等教育机构,其中包括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以及以本专科为基础的特殊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综合性的评价,将网络院校及电大考虑在内,并且实施阶梯性的考核。考核具体过程如下:考核高等教育的结构是否与当地经济相适应,如不适用,应在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进行改革。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其人才输出方向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是关键。建立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基于这一标准对高校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高校要进行调整。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还要强调与当地经济的适应程度,正确发挥其引导作用,为当地经济的发展争取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教育区域化的基本目标。

(4)建立区域高等教育协调机制。在高等教育区域化过程中,由于教育与经济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协调发展对其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此,教育机构应建立跨区域的、动态的、区域的机制。从我国教育区域化的发展现状分析,将高等教育协调机制的建立划分为几个方面:首先,建立与高等教育发展相一致的投入均衡机制,即确保政府对教育的发展所投入的资金与当地需求相吻合,这一机制还有效地改善了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通过地方政府和中央的财政支出合理化来确保经济和教育的和谐、协调发展。其次,要求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找到优势并且发挥其优势,以正确获得政府的支持,为其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均衡提供机会。从教育均衡化发展角度,对我国不发达地区的企业机制进行调整,对企业提供支持,促进其发展,增加当地人才的收入,为其挽留人才,从而促进其良性发展。

4 结论

改革开放至今,教育区域化的模式已经在我国逐渐实现。教育区域化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使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教育区域化是经济区域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但是也要看到其中的问题,尤为突出的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域性较为明显,这对教育的发展规模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如何在强调高校区域化发展中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是当今教育的主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李化树,黄媛媛.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与发展的战略架构[J].大学:学术版,2010(6).

[2]陈新.构建高质量、大众化、服务型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宁波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0(1).

[3]谌飞龙,叶清.地市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探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1(7).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区域技术创新 篇10

长期以来, 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中, 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占据着重要的角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也明确提出, 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做出贡献”。同时,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市场竞争节奏的不断加快, 区域技术创新活动面临更多的要素投入和更大的市场风险, 而这些都是单个企业或高校无法承担的。企业虽然是区域技术创新的主体, 但是其技术创新活动依然需要获得高校或科研机构的智力支持。而通过校企合作, 实现各类技术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 是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有效手段。[1]

本研究将基于社会网络的视角, 从区域层次上分析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如何通过影响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和区域内校企社会网络的形成, 促进区域技术创新的。重点在于研究高等教育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 即如何通过影响校企社会网络的形成来促进区域技术创新主体——企业有效利用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知识溢出效应的。

一、高等教育与区域技术创新关系的现有研究

一直以来, 高等教育对于区域技术创新或技术进步具有重要影响的观点为众多的学者所认可, 他们认为在主要经济部门中的技术进步大多来源于高校的科学研究。现有关于高等教育与区域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 主要包括两类:

(一) 宏观层次的分析

宏观层次的研究, 即基于国家创新系统视角的研究, 强调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 大学扮演着重要的第三种角色, 即由大学的教育和研究活动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长期以来, 大学被当成通过研究和相关活动来向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基础科学知识的机构, 而这些产业主要是指农业或制造业部门。因为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对于生产绩效和竞争优势的解释, 大多数选取的是相对资源禀赋的视角。因而, 对于生产系统而言, 知识和创造知识的机构属于外生变量, 是不重要的。[2]但是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出现, 在理论构念上改变了大学在经济生产中的角色, 使得大学成为了产业创新活动的内生变量。创新系统被看成一个动态互动的联合体, 它包括产业、政府、商业支持机构、知识创造机构和劳动、资本和产品市场, 其目的是为了进行知识的创造、扩散和利用。[3]有关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文献特别强调了大学通过研究和教育活动在支持交互式创新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例如大学的研究和教育活动所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在培育区域性产业集聚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从长期来看, 大学有利于形成支持性的区域文化规范系统。[4]在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出现之后, 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区域的层次, 基于内生影响因素的视角来研究大学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地位。而部分学者提出和推崇的三螺旋模型 (Triple Helix Model) 尤其重视大学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强调由于大学、产业和政府之间混合关系的出现对于资源和资本的形成所产生的乘数效应。

(二) 微观层次的分析

另一类研究从微观层次即单个高校或企业的层次来进行分析。近年来, 由于自主创新在我国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国内关于高等教育与技术创新的研究日益增多且以第二类居多。这些研究大多关注于高等教育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 如吴忠泽[5]和吴杰[6]提出加强产学研结合有利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而处于产学研合作中的高校知识转移模式将直接影响合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乃至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胡赤弟的研究分析了“学科-专业-产业链”这一教育与经济、大学与企业合作的新模式, 并指出这一新模式能够有效实现高等教育在区域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7]

这两类研究结果在解释高等教育与区域技术创新关系时存在着明显的局限:首先, 对高校或科研机构知识溢出效应的有效利用, 会受到地理区域的限制, [8]而宏观层次的研究缺少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技术创新影响机制的深入分析。其次, 不仅高校和企业在区域技术创新中的角色不同, 不同的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角色也有所不同, 而微观层次的研究仅仅分析了对个别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而, 从整个区域的角度, 考虑校企合作中的不同类型的参与者, 才能更清晰地解释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

二、校企社会网络及其形成

现有关于校企合作或产学研合作的研究, 由于主要关注单个企业与某个或某些高校的联系, 所以往往使用二元 (Duality) 视角的“关系” (Relationship) 一词。而本研究主要考察的是区域内高校尤其是研究性大学 (或科研机构) 和作为区域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之间多重联系, 因而使用“社会网络” (Social Network) 一词。在组织间社会网络的研究中, 可能会涉及到诸如准企业、网络组织、组织网络、战略联盟、产业集群等概念, 但是隐含在这些相关概念中的最重要的元素是相同的。本研究使用校企社会网络一词, 主要是强调对区域内由企业和高校或科研机构所构成的整个社会网络的关注和重视。

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 对于校企社会网络的形成及其具体特征, 具有重要的影响, 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区域内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

对于技术创新而言, 获得高校或科研机构溢出的隐性知识 (Tacit Knowledge) 比显性知识往往更重要, 但也更加困难。由于隐性知识难以被编码, 因而隐性知识的扩散和传递往往需要直接的互动。对于企业而言, 就必须要与知识溢出主体建立直接的联系, 其中最常见的形式便是地理区域上的接近。现有的部分研究都说明了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在空间区位上的接近有利于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如A·Jaffe便检验了地理区位因素对于企业获得知识溢出效应的中介作用, 结果发现区位优势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9]D·B·Audretsch和P·E·Stephan的研究发现, 即使是在控制了产品的区域集中效应的前提下, 创新行为依然更倾向于在知识溢出十分普遍的地区或将研发投入、大学研究和熟练工人作为重要投入品的行业中形成集群。[10]

而企业是否能够找到在地理区域上比较接近的高校或科研机构, 往往受到其所处区域内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 即区域内高等教育机构或科研机构数量的影响。如果一个区域的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庞大, 区域内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 那么创新型企业就越有可能找到能够产生直接互动的高校或科研机构进行合作, 区域内的校企社会网络越有可能建立;同时, 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这种互动的联系也可能越多, 区域内的校企社会网络的密度可能会越高。但是, 如果一个区域的高等教育总体规模有限, 则创新型企业有可能会去区域外寻找能够产生直接互动的高校或科研机构进行合作, 受到区位因素或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这种校企社会网络建立的困难会增加, 同时校企社会网络的密度可能较低, 而网络成员中会有更多的区域外高校或科研机构。

(二) 区域内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

区域内高等教育的规模, 即高校或科研机构的数量, 仅仅影响了企业能否找到可以直接互动的合作伙伴的机率, 但是企业最终是否确定建立这种直接互动的技术创新合作关系, 更主要地取决于区域内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这是因为区域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 决定了企业能够在所在区域内找到其所需要的、适用于其技术创新的知识溢出效应。如果企业能方便地在区域内获得与其需求匹配的隐性知识以及创新要素, 则区域内校企社会网络很可能会建立且校企社会网络的规模和密度会很高;反之亦然。而区域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主要包括:

第一, 科学研究者尤其是专家的水平。由于企业寻找高校或科研机构进行合作, 其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其知识溢出效应尤其是隐性知识。而区域内高等教育机构的科学研究者, 是创新知识的主要创造者, 因而科学研究者的水平决定了企业能够接触到的、作为创新来源的溢出知识的水平, 并最终决定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因此, 区域内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者尤其是专家的水平, 影响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的需求。如果区域内的某所高校拥有知名专家, 则企业必然要与之建立合作关系, 例如由该专家加入企业或成为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甚至主席;而如果进一步, 该专家是一个权威性的人物 (如院士甚至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 则企业与之建立合作关系的可能性就会越大。[11]

第二, 高校学科或专业的结构和实力。企业为其技术创新活动寻找的隐性知识或可利用的知识溢出效应时, 必然要考虑两者之间的匹配性, 即合作对象——高校或科研机构能够为企业提供其所需要的技术创新要素。而高校或科研机构所生产的知识或创新要素的结构, 往往取决于其学科或专业的结构;其最终溢出的知识或创新要素的质量水平, 则取决于其学科或专业的总体实力。因此, 一个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学科或专业结构与创新型企业的行业结构或创新要素的需求结构的吻合程度越高, 则区域内产生校企社会网络的可能性越大;而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学科或专业实力越强, 所产生的校企社会网络的密度就越大。

第三, 高校科学研究的投入水平和投入结构。企业如果要保证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 就必须要不断地获取高校或科研机构溢出的知识或隐性知识, 而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知识生产活动及其能够提供的创新要素的规模和水平, 和高校的科研投入水平和结构有很大的关联。一般而言, 如果高校或科研机构能够获得持续的、足够的科研投入则其知识生产活动的规模和质量都可以得到保证;而高校或科研机构如果能够按照区域内企业的需求分配其科研投入, 则在相当程度上能够保证区域内技术创新要素的供给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需要。因而, 区域内科研投入总量是否充足、科研投入分配是否合理, 会影响到区域内校企社会网络的形成及其规模和密度的大小。

可见,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规模和质量水平, 通过影响企业在区域内获得高校或科研机构知识溢出效应的便利性 (即区域上的接近或建立直接互动的关系) 以及可获得的知识溢出效应与其需求的匹配性 (规模、结构和质量水平等) , 进而影响了区域内校企社会网络的形成及其特征, 如网络的规模、密度和异质性。

三、校企社会网络与区域技术创新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从规模和质量两个维度, 对区域内校企社会网络的形成产生影响, 而校企社会网络可以有效地推动区域技术创新。这是因为, 知识本身所具有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特点, 使得现实中的企业往往很难通过内部化生产的方式实现这种匹配。知识这种特殊资源 (尤其是隐性知识) 并不适合于利用市场机制来进行交换, 而校企社会网络便是企业获取所需知识进行技术创新的最佳途径之一。企业积累和创造知识的过程, 是在一定的社会和组织情景下发生的;在组织改变知识基础的过程中, 其所需知识不但可以在企业内部发展、累计, 也可以通过外部关系 (如校企社会网络) 取得。部分实证研究发现, 缺乏社会网络和具有社会网络的两类民营企业在经营绩效上具有显著差异, 其原因在于社会网络除了能够促进不同创新主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把握市场机会和获取资源外, 还能降低专业技术人员搜寻成本、促进技术和知识的快速传播和扩散。[12]I·Nonaka和N·Konno能提出, 为了加快知识创造的速度, 组织应当建设有利于知识创造的“巴” (Ba) 。[13]所谓“巴”, 指的是知识分享、创造和使用的互动环境, 可分为发起性巴、对话性巴、系统性巴及演练性巴四种形态, 其目的在于强化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间的转换, 促进知识的交换、整合与内化。而我们所说的校企社会网络就是一种类似的机制, 它具有一般社会网络所具备的帮助企业获得关键创新资源和把握技术创新机遇、通过建立信任关系粘合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关系、节约交易成本和保持创新动力等优势。

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 不仅会影响区域内校企社会网络的产生, 还会让不同区域内的校企社会网络具有不同的特征。而这些特征, 如网络的规模 (网络成员的数量) 、密度 (网络成员之间联系的数量和紧密程度) 和异质性 (网络成员的种类及其差异性) 等, 会影响其所在区域的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绩效。一般而言, 校企社会网络的规模、密度、异质性可以通过只度量规模来完成, 因为社会网络规模越大, 则密度越低、成员异质性程度越高。而校企社会网络对于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影响企业对于创新资源——知识溢出效应尤其是隐性知识的获取。企业通过校企社会网络获取知识, 主要包括两种形式, 一是获得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进入权, 二是在获取知识进入权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创新。知识进入权的获取, 会受到校企社会网络特征的影响。从获取的知识 (进入权) 数量和多样性来看, 校企社会网络规模越大, 网络成员异质性程度越高, 企业所占据的具有优势的结构位置越多, 则企业的非冗余联系越多, 企业获取的知识越多, 多样性程度越高;从获取的知识 (进入权) 质量上看, 校企社会网络内部互动密度越强, 企业获取的知识 (尤其是关键的隐性知识) 的机会越多、质量越高。因此, 校企社会网络规模越大, 企业获取的知识获取的知识 (进入权) 质量越高、多样性越高和数量越多, 则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强、创新绩效越好, 区域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也就越强。

此外, 在校企社会网络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的过程中, 会受到众多情境因素的影响:

第一, 企业特征变量, 如企业规模、企业历史等。不同规模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存在差异, 小企业是大型企业研发中心和高校研发所溢出知识的接受者, 并且相较于大企业而言, 这种溢出效应对于提升小企业的创新行为更具有决定性意义。[14]而大学的知识溢出效应对于新成立或年轻的高科技企业的影响更为重要, 其主要原因在于新成立的企业往往缺乏足够的科研投入和前期积累, 因而更依赖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知识溢出效应, 同时由于没有组织惰性的影响, 其对新知识的吸收和利用能力也更强。

第二, 行业特征。高校对于特定行业中的企业技术创新的贡献取决于其相应的科研机构实力 (所占国家科学院院士比率) , 以及相应领域中研发费用的规模。因而, 区域内知识溢出效应与行业结构的匹配程度会影响最终区域技术创新的结果。

第三, 高一级区域或周边区域的创新资源禀赋。与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一样, 高一级区域 (如相对于县级区域而言的地级市或省) 和周边区域的创新资源禀赋也会对企业合作伙伴选择和校企社会网络的形成产生类似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孙俊华, 汪霞.促进技术转移和应用的政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J].大学-研究与评价, 2009, (9) :52.

[2][3]C.Freeman.The 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5, (19) :5-2.

[4]C.Lawson, E.Lorenz.Collective Learning, Tacit Knowledge and Reg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J].Regional Studies, 1999, 33 (4) :305-317.

[5]吴忠泽.加强产学研结合推动企业自主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13) :6.

[6]吴杰.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转移的超循环模型及作用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7, 19 (4) :119.

[7]胡赤弟.论高等教育中学科-专业-产业链的构建[J].教育研究, 2009, (6) :83.

[8]D.B.Audretsch, M.P.Feldman.R&D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6, 86 (3) :630-641.

[9]A.Jaffe.Real Effects of Academic Research[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9, (79) :957-970.

[10][11]D.B.Audretsch, P.E.Stephan.Company-Scientist Locational Links:The Case of Biotechnolog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6, 86 (3) :641-652.

[12]金祥荣, 朱希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一个历史与理论视角的考察[J].经济研究, 2002, (8) :74.

[13]I.Nonaka, N.Konno.The Concept of Ba:Building a Foundation for Knowledge Creation[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8, 40 (3) :40-54.

上一篇:异常反应现象下一篇:海滨造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