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23-02-03

第一篇:浅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意见浅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意见浅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为核心,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到xx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配置、教育质量等方面达到比较均衡的状态,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标

准和校舍安全标准,办学条件基本均衡;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提高学校公用经费,办学经费保障水平基本均衡;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定期交流机制,师资配置基本均衡;进一步加大贫困家庭学生扶持力度,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得到保障,特殊教育得到加强,不同社会群体受教育机会基本均衡;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规范办学行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教育机会基本均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城乡学校教育质量基本均衡。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办学条件基本均衡

1.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程。按照《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标准(试行)》,结合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和校安工程,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标准

化建设工程,实现校舍建设标准化和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化。

2.确保教育重点项目投入。结合县城发展规划,适时建设第三实验小学,切实解决县城“大班额”问题。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完成平方子小学、马圈子小学、凉水河小学等改扩建项目,确保所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达到省定办学标准,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的基本均衡。

3.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配备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和其他学科教学需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

4.加强中小学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和资源库建设。不断强化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初步建立起适合我县实际的本土化资源库,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真正做到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

(二)加大教育投入,实现办学经费

保障水平基本均衡

1.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县财政部门要优先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需资金,确保教育财政拨款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逐年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财政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提高。保证将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不低于20%的比例用于改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条件及补充公用经费。足额征收和合理分配使用教育费附加,确保按要求用于改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条件。从城市维护建设税收中提取7%用于改善办学条件。足额征收新建、改造住宅小区教育建设费并专款用于学校建设。按照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教育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每年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10%的教育资金,重点支持农村学校校舍建设和维修改造、教学设备购置等。

2.建立多渠道筹措义务教育发展资金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义务

教育专项建设资金,动员社会力量和各部门、各单位捐资助教,建立县直部门对口帮扶学校建设的工作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减免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规费。同时,通过布局调整后闲置校舍变现等多种方式筹集义务教育发展资金。县财政、发改、教育等部门是要加强教育发展资金监管,确保集中使用、用足用好。

第二篇:浅谈义和团运动

摘要:中国古代近代有无数的农民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古有陈胜、吴广反秦暴政,东

汉末年黄巾起义;近代有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它们全都表现出中国农民的大无畏敢于挑战的精神,然而义和团运动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农民运动,尤其是在近代的环境下,更铸就了义和团运动的特殊性。它是一场具有反帝爱国性质的运动,然而,它对于西方文明和洋人甚至是用洋货的中国人的态度极是残暴,因此,它是集矛盾性复杂性于一身的运动。

关键词:义和团运动,农民运动,反帝反侵略,扶清灭洋。

前言:芮玛丽在考察辛亥革命背景的一篇文章的开头指出,“历史上没有哪一年能像

1900年对于中国那样具有分水岭般的决定性意义。”综合义和团运动的各个不同层面来看,芮玛丽之言不足为奇。

一、义和团的起源

义和团原称义和拳,是长期流行于山东、直隶等地的许多民间秘密结社中的一种。虽然

这个秘密结社重在“拳”而不在“教”,但清政府历来把它当作“拳教”加以查禁,使它难以发展。甲午战争后,德国占领胶州湾,强划山东全省为其势力范围;外国教会亦在山东扩展势力,纵容、包庇不法“教民”(即中国教徒),遇有民教涉讼事件,它们往往出面干预,

胁迫地方官袒教抑民,作出不公正的判决。群众对教会积恨成仇,各地反教斗争接踵而至。

1898年,华北地区直隶等省的严重旱灾持续已久,农民们的生计因此异常艰难,他们

脱离土地而投身义和团之类的流民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此时,久旱不雨的天气对于义和团不啻于天赐良机,他们大肆宣传说,洋人的教堂挡住了天、洋人是母子乱伦而产的之类的,因此触怒了天神,天神不予降雨作为惩罚,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杀洋人毁洋货。这成为了义和团运动开始的诱因。

在同年十月,山东冠县义和拳以阎书勤为首,联合直隶威县赵三多等,聚众烧毁红桃园

教堂,占领犁园屯,震动了鲁、直两省的毗连地区,成为义和拳反帝斗争兴起的讯号。这个事例也成为了义和拳运动的直接原因。这件事发生后,义和拳运动迅速展开,次年十月十二月,山东、直隶两省反侵略斗争达到高潮,两省毗连地区的反教斗争连成一片。1899年,捐官出身的汉裔旗人毓贤出任山东巡抚,提出“民可用,团应抚,匪必剿”,对义和拳采用抚的办法,将其招安纳入民团。于是义和拳成了“义和团”,而口号亦由“反清复明”改成“扶清灭洋”。

二、义和团的所为和经历

义和团成立后,口号也随之发生改变,从1989年11月赵三多的助清灭洋到1899年11

月朱红灯的兴清灭洋,最后成为后期的扶清灭洋。这一系列的口号变迁说明了义和团对清政府以及对外国侵略主义的态度。这些口号在初期吸引了广大群众参加,壮大了义和团的声势,但同时也反映了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模糊认识,以至后来因此受统治者的欺骗利用,最后被出卖。

在义和团壮大之初,义和团领导者赵三多等人便将义和团神化了,而这“神助”的义和

团在当时更加吸引民众参与,到了1900年夏,“降神附体”的活动在义和团中已经十分普遍,义和团员们擅用这些“法术”抗击洋人,也正是这种原因,义和团员们相信年轻女子可以保护团员的法术以及女子污秽物可以败法,于是许多团员开始劫掠女子,并且在战争中用上女子。

此外,虽然义和团具有明显的爱国反侵略性质,但是他们对于洋人洋物和“二毛子(即

中国教民)”是及其残忍的。义和团事件中,全国各省,主要是华北的直隶、山西,以及内蒙古和东北,普遍发生针对外国人甚至中国基督徒的大规模集体屠杀事件。天主教、基督新

教、东正教教职人员及中外信徒皆有死伤。仅仅在山西,全省被杀的中国天主教徒计就有

5700余人之多。另外,义和团在中国各地,毁铁路拆电杆破坏各种教会教堂,而在这一点,

义和团是及其落后和封闭的。

而在清政府方面,义和团的“剿”与“抚”义和团在山东反侵略斗争的发展,引起帝国

主义者的恐惧和仇视,他们指责地方官吏没有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教士、教民,对毓贤尤为不

满。在帝国主义的重压下,1899年12月初,美国公使示意清政府由武卫右军统领袁世凯为

山东巡抚,以便统带所部新军镇压反教群众。清政府接受了这项无理要求。袁世凯一上任,

便大肆屠杀义和团员,彼时,义和团遭受了巨大的重创。

其实,从义和团运动兴起时起,清政府官员在对待义和团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主“剿”

和主“抚”两种不同意见。前者认为义和团源自白莲教,必须严加取缔,坚决镇压,以防止

事态扩大;后者认为对义和团采取高压政策,很可能对清朝统治带来严重危险,主张实行“招

抚”,加以操纵利用。这两派意见交互影响清政府,使它举棋不定,对义和团的镇压忽松忽

紧。在1900年,清政府最终选择了“招抚”,而当时的慈禧太后更是利用了义和团于1900

年6月对八国联军宣战,最终导致了《辛丑条约》的签订。

三、对于义和团的观点看法

义和团运动是一个事件,是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状况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于清政府来说,义和团刚刚兴起时他们畏惧的,因为任何一个独裁政府都害怕民间运

动和民间团体,生怕他们在当地扩大影响力,聚集民众对自己的统治构成威胁。但当慈禧太

后发现义和团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号时,就开始处心积虑利用义和团来反对洋人,因为在

戊戌变法中洋人不仅支持赞成变法的光绪皇帝还为康有为、梁启超等变法的主将提供避难

所,而在变法之前在中国生活的外国商人和传教士也积极向中国知识分子传授西方政治思

想,可以说因为变法的事慈禧太后已经把洋人恨到了骨子里;此外慈禧太后轻信义和团“神

功护体”、“刀枪不入”等迷信思想,变得更加有恃无恐,向所有邦交国宣战并命令官兵配合

义和团对中国教民和住在中国的洋人大开杀戒。当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慈禧感到自己受到

了义和团的欺骗:义和团那些迷信的玩意儿根本不能阻挡洋人的火枪大炮。此外出于政治方

面的考虑,慈禧太后只有剿灭义和团才可以恢复同各国的关系,让联军撤离北京以保住自己

的权力。所以,又将屠刀伸向了义和团;

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新文化运动中,中国的知识分子对义和团是负面的看法,他们

痛批义和团“野蛮”、“落后”、“迷信”。但是,到了20年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高潮

阶段,虽然许多西方人试图以“义和团主义”的复活为说辞来诋毁中国的民族主义,但中国

的革命者已开始正面评价甚至美化义和团,说义和团实质就是“爱国主义”和“反抗帝国主

义”;

可是,视义和团为反对外来侵略的勇敢战士的这种正面看法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中达到了

顶峰,此时,义和团作为一个修正过的神话十分符合文革时期特殊的主旋律的需要,因此,

在这段时期,对义和团的赞美和歌颂始终不断,在后期反苏运动中,还被作为攻击国内外敌

人的象征性武器。然而在同一时期,台湾地区的中国人和许多西方人则将义和团的狂热、野

蛮和排外作为标签贴在了红卫兵的身上。

在现代学者看来,虽承认义和团运动的积极性和爱国性,但也看到了义和团运动的落后

和盲目,是一种较为全面的观点和态度。

小结:义和团运动是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情绪和怒火的爆发,这一爆发具有巨大的非理

性,这次运动在爱国的旗帜下,席卷了华北、内蒙古和满州,使251名外国人和成千上万的

中国教徒丧命,此外还有几十万无辜的贫民和部分反对运动的官员。活动以清政府的彻底屈

服并签定了《辛丑条约》而告终,义和团运动的失败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格局最终

确立,在运动过程中,部分人士曾力图挽回一些损失,如张之洞、刘坤

一、李鸿章等人的东

南互保政策,使得中国的半壁江山免除了义和团运动以及八国联军所带来的灾难,但这已经

无力挽回清政府走向灭亡的势头。此后,中国革命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清政府终于在1911

年走到了尽头。义和团运动使中国社会在被迫中前进了,虽然义和团运动使中国的民族意识

开始觉醒,但是这个结果却是惨淡的,而这个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则是得不偿失且永远无法

挽回的。这深刻的说明,不是打上爱国的旗帜,就真正能够做到爱国。也同样说明,远离了

现代化的器物而企图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前进,是注定了要失败的。从义和团的教训中可以看

出,在安定团结的今天,把极端的不理智的行为制止在初始阶段,无疑是正确的和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柯艾著《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

相蓝欣著《义和团战争的起源》

止庵著《神奇的现实》

百度百科

第三篇:洪家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你们好!首先我代表洪家中学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本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每个应受教育对象提供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和条件,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施“科教兴长”,建设“大美长武”战略、促进洪家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校在县教育局、洪家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以建一流的学校,带一流的教师队伍,育一流的学生为目标,坚持以德治校,依法治校,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照《陕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标准》文件精神和县教育局《关于迎接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工作》文件要求,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洪家中学始建于1958年,1999年迁入新校址,位于镇关路村。学校占地面积17009m2,建筑面积4849m2,绿化面积2850m2,操场面积6300m2,图书17609册,教师用书3216册,工具书1933册。现有教学班11个,学生324人,教职工61名,专任教师60人,本科学历57人,大专学历3人,岗位合格率100%,其中中级职称以上的有25人。学校设施先进,机构齐全,现有独立部室21个,其中理、化、生实验室配备达到国家I类标准。

二、办学达标情况

1、校园校舍

(1)学校占地面积17009㎡,生均 52.5㎡;校舍面积4849㎡,生均14.9㎡。操场面积6300㎡,生均19㎡。设有篮球场2个,羽毛球场1个,器械运动场地1个,1个2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学校绿化面积2850㎡,生均8.8㎡,达到省定基本要求。

2、装备条件

(1)专用教室配备及装备配置:

学校建有音、美、卫生教室各1个,体育器材室1个,器材配备基本达标;计算机教室1个,配备30台计算机,多媒体教室1个,配备电子白板一套;理、化、生实验室及仪器室各1个,仪器配备达到国家I类标准;学校建图书室、教师阅览室各1个,图书共计17609册,,生均54册,师均52册。另设心理咨询室、科技活动室、团队活动室、校园广播室、会议室各1个;为寄宿生和留守儿童专设亲情联线室和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室;普通教室9个,每间67㎡,生均2.1㎡;办公用房50间,基本满足办公需要;餐厅面积432㎡,餐厅座位数160个,

现教室安装电子白板7套,部室安装3套,基本满足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需求。

(2)学校配备有完备的安全设施。几年来全校无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3)校园实现了网络化,接通10兆宽带网和远程教育接收系统。

3、队伍建设 (1)教师配备

学校现有教职工61人,其中专任教师60人,合格率100%,师生比1:5.1,其中具有本科学历57人(含正在进修),占教师总数的93%,近三年来,新任教师具备本科学历达到100%,中级以上职称25人,在职校级领导3人,全部参加岗位培训,校长培训合格率为100%。

(2)教师职称结构

初级职称比例 %,中级职称比例 %,高级职称比例 %,职称结构较为合理。

(3)年龄结构 35岁以下比例 %,35-50岁以下比例 %,50岁以上比例 %, (4)其它配备

学校配备兼职卫生技术人员1名,配备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2名。

4、教育质量

学校始终把抓教育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适龄少年入学率达100%,巩固率98%,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99%。

5、落实“四项工程”

(1)认真落实营养改善计划,为学生提供营养、健康、卫生的午餐,保证学生生活补助发挥最大效用。

(2认真落实上级救助政策,及时向贫困学生发放救助资金。对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早餐、校服等。

(3)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建立了完备“留守生”档案。成立了留守学生之家,做到了有留守档案、有亲情视频、有值班教师、有家长联系电话、有亲情联系记录,增进了父母与留守学生的感情交流,培养了留守学生感恩父母和关爱社会的情感。

(4)认真落实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就近入学的接纳工作,对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学校及时办理入学手续。

三、主要做法

1、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克服困难开齐开足课程

根据《咸阳县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执行课程计划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开齐科目,开足课时,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坚持“合格加特长”、“素质加特色”的培养目标,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组建兴趣小组坚持开展活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培养学生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建立健全卫生食品和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措施,给师生创造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积极做好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工作。

2、严格控制流失,保证学生受教育权落到实处 学校在控辍保学方面做到了:(1)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制。一是做到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落实动员适龄少年入学责任,把这项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二是坚持学校与教师层层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三是“控辍保学”工作实行“四包”:即校长包校、班主任包班、教师分组包村、教师包户;四是实行学生流失报告制度,每学期学校要把学生入学和流失情况向教育局和镇政府进行报告;(2)实行家长与学校联系制度,学校与学生建立家校联系卡,及时掌握学生的动向,对不按时入学的学生能够及时劝返,学校劝返碰到困难时,请求政府出面帮助协调解决。(3)实施“救贫帮困”助学工程,平均每学期学校从经费中拿出二至三仟元,帮助上学困难的学生,切实帮助家庭贫困学生解决上学的困难。

3、平行分班,均衡差别,确保教育的公平性

学校多年坚决执行上级部门的政策规定。从促进学生均衡发展,有利于学生正常心智的发育着眼。对待每一学年班级教学工作,做到力求均衡,不偏不倚,不搞重点班,也不搞变相的重点班、特色班,确保每一个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公平性,保证每一个学生以新的公平的起点,进入初中的学习,此举得到了大多数家长的理解,为我校争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4、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政策,规范学校收费行为

学校不单独收取任何名目的费用,学生的课堂作业及作业本费统一按市教育书刊发行社制定的标准收取。每年开学初,学校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告知家长:补课不是救星,资料亦非法宝,以各种方式私自动员学生缴费补课或者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的行为都是违规行为,欢迎社会监督举报。学校无任何违规收费现象。

5、积极深化课程改革,开创具有洪中特色的教改之路

学校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教改促教学,向教学要成绩,精细化过程管理,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教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教学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工作中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加大课堂教学研究力度,实施“353”教学模式,规范细化教学环节,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实施网络课程资源整合,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在职和网络培训、进修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同时派出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县的各级教研会,提高科研能力,几年来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6、强化安全教育管理,打造平安校园

由于学校特殊的地理位置,安全工作是不得不时时绷弦,在安全教育管理中,学校建立了“四级安全管理”机制,坚持三级安全责任书的签订制度,坚持四级管理制度,建立警校联防机制。在打造“平安校园”、创建“交通安全示范校”活动中,建立交通安全长效机制,加强安全教育。落实“三进”、坚持“三讲”、举行“三赛”、实现“三做”措施。拓宽了安全教育宣传范围,丰富了安全教育活动方式,强化了青少年交通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和实践活动,完善安全制度,切实实现了保障师生安全,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目的。

四、取得的主要成绩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校办学条件逐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近年来,学校想方设法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继2008年新建寄宿制公寓楼和餐厅后,进一步加强硬件设置建设,安装电子白板10套,增设部室5个,添置仪器设备500余件,投入资金5万余元加强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

近几年来在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多次被受到省、市、县和各级部门的表彰肯定。先后被评为市级“行为规范达标学校”、“文明校园”、“示范中学”、“公民素质教育先进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绿色文明示范学校”,荣获省级“交通安全示范学校”、“素质教育优秀学校”、“示范家长学校”及“平安校园”等称号。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1)校园路面和操场还未实现硬化,此项工作已在进行当中,预计七月底可以完成。 (2)骨干教师、知名教师的培养一直是学校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在今后的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培养和培训力度,争取培养出更多知名度较好的教师。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对照上级要求,直面我校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存的问题,加快发展步伐。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第四篇:太和县宫集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提升方案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高质量、高水平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是我县教育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强国富民的奠基工程。为了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不断提高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推动全镇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现根据县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方案。

一、学校基本情况

宫集中心校始建于1957年,位于宫集镇育才路,占地面积 51840 平方米,运动场面积10954平方米,生均运动场面积8.67㎡,操场内建有270米环形跑道和100米直跑道,有三个篮球场、一个羽毛球场、十个乒乓球台,沙坑、云梯、高低杠和单双杠等运动设施齐全,能满足师生体育活动需要。

近几年国家先后投入640多万元,分别建了三座教学楼、男女生公寓、学生食堂和厕所,其中一座教师办公楼正在建设中。

学校现有教职工74人,其中专任教师73人,在校学生1264人,三个年级,24个教学班,目前已有建筑面积10682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8.45平方米,有图书室与阅览室两个,学校藏有图书 3.4万册,生均26.8册;学校有理、化、生实验室各两个,按国家标准高质量配置实验器材,能满足学生做实验的要求;多媒体教室27个,拟配备电脑150台(电脑配置是全县统一配置,现尚未到位),生机比9:1;学校接入互联网宽带50M,满足师生上网需求;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开通应用率已达100%;在校73位教师中有中教高级教师19人,中教一级教师30人,中教二级教师8人;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51人,专科学历21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我校按照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课表,开齐开足课程,学校还配有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和仪器及器材储存室。

二、指导思想

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为契机,不断深入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努力缩小学校间的差距,为适龄儿童、少年创造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努力提高义务教育实施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三、领导组织 组长:张琦

副组长:荆玉堂许灵爱桑俊峰

成员:苗跃李玉牛广辉魏诗田王盛军靳振明张觊 督学:张廷振

四、规范办学

根据太和县教育局治理“三乱”的要求,下学期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成立由张校长任组长的规范办学行为工作小组,对切实提高对学校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宣讲,将规范办学行为及减负的措施要求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定期对照反思。对于落实得好的及有偏的倾向及时反馈。对投诉件及举报意见及时有效地调查整改。

2.在学校大门口电子屏上,公布太和县教育局、学校举报电话和投诉信箱及电子邮箱。开学第一周就将本学期的总课程安排,各班日课表、作息时间、课外文体活动、学校行事历等教学活动安排在学校网页、校公示栏、教室等醒目位置公示,接受师生和家长监督。

3.不分快慢班,学生均衡编排、师资均衡配置。采取S型编班、班主任抽签的办法进行分班,每班学生不超50人。

4.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按规定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 5.认真落实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充分的社团活动时间。

6.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作息时间,每周上课5天,学生每日在校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不超过7小时,每节课上课时间为45分钟。

7.严格执行节假日放假通知,不占用课余和节假日等时间,安排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

8.严格控制作业量。

9.严格规范日常考试。严禁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按成绩排列名次,更不得按考试成绩给学生安排座位等。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评价学生。

10.严格教学用书管理。严格执行“一教一辅”的规定。

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认真开展实验教学,学生分组实验。坚持组织眼保健操、午间操活动,号召全校师生每天锻炼不少于一小时,大力开展阳光体育全民健身活动。

2.强化教书育人,紧抓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坚持上好“三课”,即思想品德、安全健康教育、班会;坚持学科渗透,要求教师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科特点适时渗透仁雅教育。

3.重视法制教育,积极落实法律进校园活动,坚持在校园内张贴普法知识宣传挂图、办板报,多次邀请相关领导来校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反邪教、“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专题讲座,使广大师生知法、学法、懂法、用法,自觉守法。

4.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以少年宫为基地,通过书法、绘画、音乐等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硕果累累。

六、功能室的使用

各功能室要严格按照教育局的规定管理使用,做好物品登记管理,并做好使用记录。

七、校园的绿化和美化

学校的花园内亭桥雕塑精美别致,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相应生辉,规模宏大,设施齐全。下学期要做的主要工作是专人负责,对花木定期修剪,达到教育学生、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

八、学校特色

我校的特色教育是“仁雅”教育。为达到此目的,进入学校大门口,高高立起的影壁墙上写的《仁雅赋》,把《仁雅赋》放在这个位置,目的是时刻提醒每一位教师和学生把“仁雅”二字贯彻到学习与生活当中。学校的各楼、学校的各条路均以仁或雅命名,教室的布置、文化宣传厨窗、学生获得的荣誉等都以仁雅为主调,形成仁雅教育的氛围,目闪我校的仁雅教育已形成文化体系,出版了专著《仁雅课堂的文化构建》。下学期我们将再接再厉,将仁雅文化深入、持续的进行下去。

九、需要整改的内容

经过上学紧锣密鼓的建设,学校软硬件建设均已基本完善,达到一定的高度,目前我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是后教学楼地面仍需要硬化,下学期将进一步将地面硬化。

十、资料建设

从开学之初,就要求广大教师高质量完成资料的整理、收集,将严格按照均衡发展办公室的要求整理资料,迎接国检。

第五篇:轮台县第三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

(2012年—2015年)

根据《轮台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1-2015年),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全面提高我校学校办学水平,均衡配置经费、实施、设备、师资等办学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校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轮台县第三小学前身是八棵树乡的村级小学,名为东方红维语学校,属八棵树乡直接领导。1979年9月,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县编制委员会批准,更名为轮台县第三小学维语学校,隶属县教育局领导。2005年8月轮台县城学校资源整合,将原轮台县三校、四校、和静镇中心中小学的一部分师生进行调整,共同组成了民汉合校的完全小学。2008年9月我校被定为外来务工子女定点就读学校,无条件接受外来务工子女到时校就读。2009年7月轮台县教育资源整合之后,将和静镇开泽村二小、查汗通古村

一、二校、拉布润林场学校、巩哈拉村学校整合为我校教学点。

轮台县第三小学位于和静镇克再东路六号院,是县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完全小学,也是当前轮台县学校中规模最大的维汉合校的寄宿制小学。

1、基础设施。学校占地面积为16828.8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381平方米,现拥有教学楼2栋,可设30个教室;学生宿舍综合楼1栋,最大容量为250个床位;综合实验楼1栋,可满足学校各级各类学科的实验要求;环形200米跑道的田径场一个,水泥篮球场1个,基本满足师生课外文体活动需要。

2、师资队伍。在编教职员工162名,其中维族教师133名,汉、回族教师26名,俄罗斯族1名,哈族1名,蒙族1名。我校为双语学前班每班配备教师2名,其中4名在编教师,还有8名为外聘的代课老师。四个教学点学前班教师共23名。

3、生源构成。2009年10月我县教育系统进行资源整合,将原和静镇巩哈拉学校、和静镇拉吾润林场学校、和静镇查汗通古一校、查汗通古二校合并到轮台县第三小学,分别成为第三小学的教学点,四所教学点建筑面积共有1443平方米,绿化面积为17078平方米。学校主要服务区域为和静镇等驻镇单位以及打工人员适龄儿童。由于汉族学生主要来自于农村,我校学生呈现“困难学生多”的特点,学生文化基础整体相对薄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难度大在校生基本情况:学校在校生数1099人,教学班级29个。其中维语教学班5个,汉语教学班6个,双语教学班18个。汉族学生111人,少数民族学生988人。其中住宿生247个。四个教学点共有学前班级8个,学生179人,我校有6个双语学前班,有学生252人。双维学前班学班级共14个,学生共计431人其中汉族学生2人,少数民族学生429人。现我校双语学前班平均每个班级有学生40余人。

二、前五年工作回顾

前五年工作期间,我校重点任务是实施校安工程,远程设备建设,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保证学校健康稳定的发展。2006年以来,随着学校“综合实验楼和学生宿舍综合楼”的竣工,修建了轮台县第三小学水冲式厕所,拆除了学校的旧厕所,彻底消除了危房,接受了“国检”“两基“工作的检查验收,购置体育教学器材,新购图书、科学仪器、钢琴、打印机、学生桌椅等,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完善。学校所管辖的4个教学点,在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方式、教育教学已形成一定的体系和特色,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实力雄厚,教学科研引领教育教学。

三、指导思想、总体思路

2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的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开展“ 双语”教育,提升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总体思路:完善公共财政保障体系,落实“三个增长”(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平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要求,增加教育投入,推进学区一体化管理,加强标准化学校建设,稳步进行布局调整,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进行。

四、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

确立强烈的服务意识,树立现代办学理念,以发展为主旋律,以质量为生命线,以创新为推动力,坚持以强化管理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坚持优化办学条件和内涵提升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形成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和学校特色,实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教育条件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使办学理念、素质教育的成果、教育教学质量、师资队伍水平和办学水平进入民汉合校的行列,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和几年来的发展趋势,实现留住本地生源,吸收外来学源,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促进均衡发展,把我校建设成一流“双语”示范校。

五、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重点任务

根据县教育局统一部署,顺应教育发展潮流,立足学校办学实际,着眼学校未来发展,我校三年发展规划具体来说主要是:

(一)、加快基本建设步伐

3 结合校安工程建设,着眼学校未来发展,重点做好“学生综合宿舍楼”的配置完善工作、改造学生教学楼、改建学生食堂、多媒体教室和学生机房的改造、校园绿化工程等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县教育局的支持下,努力推进征地工作,争取重建一栋可容纳1500名学生的2600㎡的“五层教学综合楼”;一栋二层1800㎡的“双语幼儿园教学楼”;一栋二层的600㎡的教职工和学生食堂;进一步扩大校园绿化面积。

基于学校布局规划及现有格局,我校的办学特色应充分考虑寄宿制、艺体特色、自尊自信教育、创新管理模式等几个因素,最终形成以管理创新为亮点,以艺体特色和双语教学为媒介的办学特色。着眼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学校重点将进行学生环形跑道的改建工程,争取建一座外54*250米的塑胶环形跑道内2000㎡的田径运动场;新建一座占地3000㎡的5A操场(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和羽毛球场)。

(二)优化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数量足够、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为促进教育质量均衡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一是按照学科专业化、教育专业化的“两化”目标充实教师队伍,使我校专任教师师生比例达到自治区定标准。创建灵活开放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构建教师在职学习提高的激励机制。改革教师培训模式,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合格率为100%。

二是认真落实“骨干教师国培计划”,组织我校教师积极参加全员素质提高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五年内,每位教师至少完成一次在职进修培训,培训重点是“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和师德教育”,确立终身教育思想,提高实施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增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改革的能力,促进教师职业道德显著提高。五年内,

4

每位教师完成不低于320学时的在职进修。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为建设专家型教师队伍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我校目前共有162名,其中专任教师101人,已占到全校教师人数的63%。要实行我校教师资源统筹管理与合理配置,逐步实现我校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学历结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均衡。创新和完善教师补充机制,依据有关规定和实际需要及时补充新师资。鼓励我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送教下乡,支持农村学校优化队伍结构,五年之内实现全部教师轮岗一遍。进一步完善校长和教师培训体系和制度,大力加强各类培训。

四是加强教育科研队伍建设。加强和充实教学研究机构,着力培养高素质的教学研究队伍,形成专兼职相结合的教研团队。充分发挥教研在引领、指导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校本课程开发、教师校本研修和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把教研工作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专业发展水平。

五是加强教辅队伍和后勤队伍建设。完善我校教辅及后勤人员职业准入制度,严格持证上岗,实行岗位管理。加强我校卫生室建设,按规定配齐寄宿制学校的校医和学生宿舍管理员,使我校卫生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学生突发疾病得到有效处置,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控。

(三)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考核和奖惩机制,造就一支高素质、高层次、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骨干队伍。以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你。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工作,加强安全

5 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团结、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2.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作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重点,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落实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必须持有相当的专业培训证书,增强学生体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办好家长学校,实施家庭素质教育。

3.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推动义务教育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深化课程改革,建设学校特色文化。严格执行课程方案,认真落实课程标准,保证开全开足课程。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效果。认真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免试入学的规定,认真解决城市“择校”和“大班额”问题。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的评价机制。我校做为外来务工子女定点就读学校,我校要努力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制定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就读等措施,确保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提高控制学生辍学的实际效果,确保适龄儿童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就学困难等原因而失学,努力消除辍学现象。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就近、划片、免试入学,杜绝各类形式的选拔性入学考试,保证班级均衡发展,不设重点班。

4、积极稳妥推进双语教育。把普及双语教育与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结

6

合起来,实现科学推进,取得实效。2015年前,双语教育达到100%,按照增量补偿,存量培训的方针,建设一支数量和质量满足双语教育要求的双语教师队伍。把提高我校少数民族教育质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促进少数民族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六、提高质量,合理配置资源

1、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

2、积极响应联盟校工作。根据和教科„2012‟87号文件精神,我校(县二小)从2012年7月开始,我校和六小、七小、八小、十小、巴音布鲁克寄宿制学校6所学校结成联盟校。

3、均衡资源,合理配置资源,不办尖子班。配齐教学设备,办好学校,提高教师的精神面貌,逐渐缩小好班和差班的差距、学科间的差距,使全员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和发展。

七、保障措施

(一)成立领导机构。成立以我校校长为组长、书记和副校长为副组长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领导小组,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我校发展规划,同时相应成立工作业务指导组、督查组。我校各各科室负责人和各指标负责人层层签订责任状,强化责任意识。

(二)建立教育投入长效机制。按“三个增长”要求,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实施教育投入多元化,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管好用好教育专项经费,确保教育经费专款专用,充分发挥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三)建立和完善检测和督导评估机制。我校督导组要建立和完善推进我校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制度,定期对各指标进行进行检测和分析,

7 并根据检测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导向,促进我校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要实行评估结果公示制度,并将其作为人校年终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

轮台县第三小学 二0一二年一月

上一篇:全套隧道安全技术交底下一篇:浅谈人力资源管理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