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2023-04-30

随着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报告在工作与学习方面,已经成为了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是有着写作格式与技巧的,写出有效的报告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疗事故登记报告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医疗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医疗事故争议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杭 州 市 江 干 区 人 民 医 院 医疗事故争议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为防范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的发生,不断提高我院的医疗质量,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特制定医疗事故、争议的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一、医疗事故争议登记。根据全院统一项目与要求,各科室要有专册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必须完整、无漏登。

二、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发生可能引起医疗事故争议的过失行为是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及时向医院的医疗质量监督科(医务科、护理部)报告,该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同时向院领导报告,并向患者进行解释。

三、出现医疗纠纷或二级医疗事故以下的医疗过失,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主任及时向医教科报告。医教科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提出处理意见。如实将有关情况向院长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做好调解工作。矛盾可能激化时,需报告行政部门或公安机关,以维护秩序,保存证据并向患者家属做好思想工作,告知事故处理程序。夜间发生的纠纷,应立即向总值班报告,由总值班进行调查、核实,向患者通报、解释,做好调解工作,同时向科主任和质量监控科长报告。接到报告的科主任必须在一小时内赶到医院。

四、对于重大医疗事故(导致患者死亡,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或

三人以上的人身伤害),须立即通知科主任→医教科→业务院长及院长,并在12小时内报告区卫生局。对死因不能确定的需在48小时内进行尸检的,应当由死者亲属同意并签字。

报告的内容包括:医院名称,当时医务人员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科室、专业、职务、职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就诊或入院时间、简要治疗经过、目前状况,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发生的时间、经过,采取的医疗救治措施,患方的要求。

五、发现有医疗过失行为,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地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六、医院与患方自行协商解决的医疗事故争议(未经事故鉴定的),自协商解决之日起在7日内向江干区卫生局书面报告。

报告内容:

1. 双方签订的协议书(包括基本情况、医疗争议原因、共同认定的等级、过失行为、责任程度、赔偿数额)

2. 协议执行情况

3. 对当事医务人员的处理情况(包括经济处理和行政处理)

4. 医院的整改措施

七、经确定为医疗事故,医院与患方协商或卫生部门调解解决的,医院应在协商解决后7日内向江干区卫生局书面报告。

八、医疗事故争议经法院解决或者判决的,医院应在收到生效的法院调解书判决书生效后7天内向江干区卫生局书面报告。

报告内容:法院调解书或判决书、执行计划、医疗机构整改措施、对当事人的行政处理意见。

九、医院每季第一个月10日前上报上一季度医疗事故争议信息,科室每月5日前上报科室安全医疗信息。

安全医疗联络小组工作制度

为加强我院的安全医疗管理,及时上报及处理各类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争议,特成立江干区人民院安全医疗联络小组,以加强科室及医疗质量监控科室之间的联系,并制定如下工作制度:

1. 发生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争议时,当天书面上报至医务科,重大医疗事故争议应立即上报至医务科。

2. 对于科室自行解决的医疗纠纷,解决后以书面形式上报至医务科。

3. 每月5日之前向医务科上报上一月的安全医疗信息。

4. 在科室每月进行的安全医疗讨论中,小组成员要及时通报本月的投诉情况。

5. 参加院每季度的安全医疗会议,会后及时将会议内容向科室人员通报。

6. 小组人员相对固定,科室更换联络员时,要及时通知医务科。

防范和处理重大医疗事故、争议预案

一、 目的

为有序处理重大医疗事故争议或纠纷,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保护医院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尽可能降低纠纷对医院的社会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特制定此方案。

二、 定义

重大医疗事故时只有不良医疗后果引发的,可能影响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危害医院工作人员人身安全、损坏医院财产、对医院产生社会负面影响和造成医院较大经济损失的医患纠纷冲突。

三、 职责

(一) 院长:听取下级工作汇报,控制和把握事态发展趋势,

对关键性问题做出决策。

(二) 副院长:组织领导,必要时参与分管职能部门工作,随

时向院长汇报事态发展和处理情况,及时向区卫生局医政科报告。

(三) 医务科:安抚患者及家属,与其周旋和协商;迅速掌握

完整的事件经过,通知学术委员会,拟定处理方案,要责任人及时回避;并联络保险公司和法律顾问,通知党政办公室、人保科、护理部和总务科。

(四) 党政办和人保科:协助医务科做好家属接待工作,并协

调维护医院日常工作,必要时要求警方协助。

四、应急程序(见简图)

第二篇: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1. 各科室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及时登记发生差错、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科室负责人及时组织讨论与总结。

2. 发生差错事故后,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3. 发生或发现医疗差错事故,又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向医务科报告,医务科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将有关情况如实向院长报告,并向患者解释。

4. 医院应按市卫生局规定,对发生医疗事故及有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及时报告。

5. 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并保留病人的标本以备鉴定。

6. 差错、事故发生,按其性质与情节,由科室或医务科组织全科或全院有关人员进行讨论,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确定事故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7. 发生差错、事故的科室或个人,有向只能部门或科室报告经过的义务,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须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8. 对经调查、核实与医疗事故有关违规行为相关的医疗纠纷,处理结束后应按市卫生局医疗纠纷个人档案有关文件规定程序,由医务科组织讨论。如经投票表决结果记入纠纷个人档案的,与当事人见面后记入档案。

9. 医务科应定期分析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第三篇: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一、 发生差错事故时,当事的义务人员应立即向组长汇报,班组长根据差错事故性质,逐级向上级汇报,不可隐瞒。

二、 对造成差错事故的直接负责者,应根据其差错事故等级,情节轻重、认识态度和一贯表现,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给予处分。

三、 严重差错在科内书面检查,并在适当范围批评帮助,报医务科、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由本人在一周内认真写出书面检查,并在科内接受批评帮助,报医务科由医务科填写事故登记表。

四、 各科室内均均建立差错事故等级制度,每月将本科发生的医疗事故、差错如实登记,组织科内全体同志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提出预防差错,事故发生的具体措施。

第四篇: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1、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及时登记发生差错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

2、发生差错事故后,部主任要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因此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同时将其发生经过、原因及处理意见书面上报。遇重大事故需立即报告院长。

3、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并保留病人的标本,以备鉴定。

4、差错事故发生后,按其性质与情节分别组织本部或全院有关人员进行分析,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确定事故性质。

5、发生差错事故后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时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6、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应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时吸收当事人参加,允许其发表意见,决定处分前应做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工作,以达到教育目的。

7、医疗部和护理部负责人分析差错、事故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1.各科室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由本人或他人发现后及时登记,查找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经过、后果等,及时组织讨论与总结。

2.发生差错要及时上报护士长和护理部;一旦发生事故,应及时报告科主任和上级有关部门,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3.发生严重差错事故后,应及时指定专人对各种有关记录及造成差错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做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4.差错事故发生后,按其性质与情节,分别组织全科和全院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提出处理意见。

5.发生差错、事故的单位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发生后立即向医务处、护理部汇报并填写报告表),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其他人发现时,须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6.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应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时应允许本人参加。

7.护理部或护士长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分析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第五篇: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为预防护理差错的发生,各科室应建立严格的护理差错登记报告制度,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

1.保护患者:发生差错后,要立即通知医师,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尽可能将错误的危害降到最小。

2.逐级上报:在24小时内及时逐级上报。护理事故和严重差错应立即报告。夜间通知夜班护士长。

3.封存有关物品:输液器、注射器、残存药液、血液、药物等容器,发生严重差错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差错的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并及时送检。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并保留患者的标本,以备鉴定。

4.登记填写《护理差错登记表》

5.组织讨论:科室在1周内组织护理人员分析讨论差错产生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6.处理:根据差错的严重程度,分别给予口头批评、书面检讨、经济处罚、质控减分、停职反省、待岗等处理。

7.严禁隐瞒:发生差错的单位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时,须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8.护理部应每月进行差错分析,制定防范措施。

9.为了实现最大限度地收集、分析、交流、共享安全信息,需要建立“安全文化”的新理念,创造条件逐步建立不以惩罚手段的护理“不良事件”自愿报告制度,促进管理系统的持续改进。

上一篇:庸懒散贪个人自查报告下一篇: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