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滴定课件

2022-07-15

第一篇:酸碱中和滴定课件

酸碱中和滴定教案

第四节

酸碱中和滴定

从容说课

本节教材属于分析化学的内容,主要讨论定量分析中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酸碱中和滴定操作简便、快速,并且有足够的准确性,因此,该方法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被广泛使用。遵照教学大纲,本节教材尽管对中和滴定的操作要求并不高,但并不能因此而降低本节教材教学的重要实际意义。应把教学的重点放在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介绍上,而不应放在中和滴定操作的熟练训练以及提高有关计算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上。

教材先从分析化学的角度,简单提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然后解释了什么叫酸碱中和滴定,以及酸碱中和滴定的实用价值。在此基础上,教材转入对本节的重点内容即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讨论。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第一,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即H++OH-===H20;第二,酸碱中和滴定的计量依据和计算,即酸和碱起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具体地讲,就是会应用

n(A)v(A)n(B)c(A)v(A)等关系推导出c(B)= 并n(B)v(B)n(A)v(B)能应用上述关系式进行有关酸碱中和滴定的计算;第三,如何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

教材以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为例,较详细地讨论了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以及溶液从碱性经中性突变到微酸性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说明可以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并根据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来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

教材第二部分主要是利用演示实验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不仅将整个滴定操作过程由教师向学生示范一遍,而且也把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如何利用测得的实验数据来进行有关的计算等.较详细地介绍给了学生。

教材最后的讨论题,实质上是引导学生理解中和滴定的计量依据和计算公式,这对于中和滴定的准确计算是很重要的。

本节教材的教学包括对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讨论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示范两部分。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教学设置为以下几个知识台阶进行:(1)从离子反应的角度引导学生讨论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2)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角度引导学生讨论酸碱中和滴定的计算依据;(3)从盐类水解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酸碱中和滴定完成时指示剂颜色突变情况。中和滴定实验示范教学包括了滴定的整个操作过程,如滴定管的润洗、加液、去气泡、滴定、滴定终点的判断,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等。同时引导学生重点讨论影响实验成败的一些关键操作,为学生独立进行中和滴定实验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中和滴定的原理。

2.使学生初步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

3.使学生掌握有关酸碱中和滴定的简单计算4.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教学难点

酸碱中和滴定的计算依据及有关计算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 ●教学用具

1.盐酸标准液、未知浓度的NaOH、酚酞

2.25 mL的酸式滴定管、25 mL的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 3.中和滴定的录像带、放像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教师举起一种食品包装袋,如奶粉的外包装袋)

[师]同学们在买到一袋食品时,注意到上面标有哪些说明吗? [生]食用方法、成分、含量、生产日期等等。[师]在这些说明中,成分及其含量的测定,都属于化学工作者的任务。在化学上,鉴定物质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叫定性分析,而测定各成分的含量分别为多少叫定量分析。我们今天就学习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板书]第四节

酸碱中和滴定 [问]什么叫中和反应?

[生]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师]请同学们写出以下几个反应的方程式:①HCl+NaOH

②H2SO4+NaOH

③H3PO4+NaOH [学生练习,并使一个学生板演] HCl+NaOH====NaCl+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H3PO4+3NaOH====Na3PO4+3H2O [师]请同学们把以上化学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

[教师提示]H3PO4是弱电解质,注意离子方程式中的写法。

[学生写完后,教师总结]由以上离子方程式我们可以看出,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都

-是酸电离的H+和碱电离出的OH反应生成H2O,那么中和滴定的原理是什么呢?

[板书]1.原理

[师]从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来看,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其物质的量与化学计量数之间有何关系?

[生]酸碱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师]如果我们用A表示酸、B表示碱,就有以下关系式:

[板书]n(A)V(A) (A:酸;B:碱) n(B)V(B)[讲述并板书]我们知道,在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和浓度又有如下关系: n=c·V

代入上式可得出:c(A)V(A)c(B)V(B)V(A) V(B)[讲述]根据以上关系式,用一种已知浓度的酸与一定体积的未知浓度的碱反应,若能测得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酸的体积,就可求出碱的浓度,这就是中和滴定的原理。即:

[板书]cB=V(B)V(A)c(A)V(A)V(B)

[讲述]若酸、碱都是一元的,则c(B)=

c(A)V(A)

V(B) [板书]若V(B)V(A)1,则cB=

c(A)V(A)V(B)[师]下面我们利用以上关系式算一道题。

-[投影]用0.1032 mol·L1的HCl溶液,滴定25.00 mL 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完成时,用去HCl溶液27.84 mL。通过中和滴定测得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边分析边板书]根据NaOH和HCl反应的方程式,它们反应时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由上述公式可求出NaOH的浓度。

解:因HCl和NaOH都是一元的,所以c(B)=

c(B)V(A)

V(B)c(HCl)VHCl(aq)0.1032 molL-10.02784 L-c(NaOH)==0.1149 mol·L1 VNaOH(aq)0.02500 L[师]请同学们根据以上原理,给中和滴定下个定义。

[学生叙述,教师板书]

2.定义: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酸碱中和滴定。 [讲述]从原理来看,中和滴定很简单,但在实验中,要想尽可能地减小误差,获得较准确的测量结果,还必须使用精密的实验仪器和严格的实验操作,下面我们介绍一下中和滴定仪器的选择。

[板书]3.仪器的选择

[讲述]盛放标准液和量取待测液用到的精密仪器叫滴定管,滴定管有两种,盛放或量取酸液要用酸式滴定管,盛放和量取碱液用碱式滴定管。

[板书](1)滴定管(酸式、碱式) [展示]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

[师]请同学说出滴定管结构上有何特点,为什么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液,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液?读数时可以读到小数点后几位?

[学生分组观察滴定管后回答] (1)零刻度在上方。

(2)酸式滴定管下端为玻璃活塞,盛放碱液会生成Na2SiO3,使活塞不能旋转。 (3)碱式滴定管下端为一段橡皮管,酸液会腐蚀橡胶。 (4)滴定管可以读到小数点后两位。

[展示]被腐蚀的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

[师]这是两支被腐蚀的滴定管,已经都不能使用了,因此我们在以后的实验中一定要爱护仪器。

那么,我们用滴定管时,滴定管如何固定呢? [生]铁架台和滴定管夹 [板书](2)铁架台、滴定管夹。

[展示铁架台和滴定管夹,并把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师]要计算待测液的浓度,还必须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那么用什么容器盛放待测液呢?

[生]甲:烧杯。乙:锥形瓶。

[讲述]在滴定过程中,为了使酸碱充分反应,要不断地摇动盛待测液的容器,因此,盛待测液的容器口径要小,以免摇动过程中液体溅出,因此选用锥形瓶。

[板书](3)锥形瓶。

[师]我们选好了仪器,但仍然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因为我们无法知道加入的标准液是否已恰好和待测液完全中和,因此还要选择合适的指示剂,那么常用的指示剂有哪些?在不同的pH范围内各显什么颜色呢?请同学们打开书71页,看表3-2。

[讲述]石蕊也是一种指示剂,但由于其色差小,变色不敏锐,因此在滴定实验中一般不用。常用的指示剂为酚酞或甲基橙[板书](4)指示剂:酚酞或甲基橙。

[师]有了这些仪器和试剂我们就可以进行实验了,那么实验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工作?实验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实验后的数据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我们下一节课讨论。

[布置作业]1.课后作业

一、二。 2.完成课本P75家庭小实验 ●板书设计

第四节

酸碱中和滴定

1.原理:n(A)V(A) (A:酸,B:碱) n(B)V(B)因为n=c·V 所以c(A)V(A)c(B)V(B)V(A)

V(B) cB=V(B)V(A)c(A)V(A)V(B)若V(B)c(A)V(A)1,则cB= V(A)V(B)2.定义: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酸碱中和滴定。 3.仪器的选择

(1)滴定管(酸式、碱式) (2)铁架台、滴定管夹 (3)锥形瓶

(4)指示剂:酚酞或甲基橙 ●教学说明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为中和滴定的原理,在教学中采用以旧引新的方法来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中和滴定的原理。由于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已非常熟悉,因此对中和滴定的原理也很容易理解,第一课时只介绍中和滴定的原理内容有点少,因此把第五节的内容分为两课时完成,把中和滴定仪器的选择放在第一课时,中和滴定的操作及有关计算放在第二课时。

参考练习

1.下列仪器中没有零刻度的是(

) A.温度计

B.量筒 C.滴定管

D.托盘天平游码标尺

答案:B 2.有一支50毫升的酸式滴定管,其中盛有0.1mol·L-1 NaOH溶液,液面恰好在15mL刻度处,若将试管内的碱液全部放完,恰好中和锥形瓶内35mL盐酸,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 0.1mol·L-1 B. <0.1mol·L-1 C. 0.1mol·L-1 D. 不能确定 答案:A 3.下图是向100 mL的盐酸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时,溶液的pH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原来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B.x为含0.1 mol NaOH的溶液

-C.原来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D.x 为含0.01 mol的NaOH的溶液 答案:AD 4.准确量取25.00 mL KMnO4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A.50 mL量筒

B.10 mL量筒

C.50 mL的酸式滴定管

D.50 mL的碱式滴定管 答案:C

第二篇:酸碱中和滴定教学设计

第四节

苯酚

教学设计

鹿泉市第一中学

薛志山

设计说明:我校实施学案型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包括八个环节,即确定目标,制定学案,完成预案,设计检测;学生自学,展示交流,检测反馈,拓展延伸。本教学设计是学生通过自学并完成学案后的一节运用分组实验进行实验探究、交流展示的新授课。

学情分析:1.本节课的内容不是太难,学生完全可以自学解决。

2.学生在上课前已经对课本知识进行了预习,并认真填写了“学案”,对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有了大致的了解,建构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3.通过对《烃的衍生物》第一节《溴乙烷》及第二节《乙醇》的学习,学生对烃的衍生物的学习方法已经基本掌握。如反应机理、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等。

4.本节课授课班级是我校的理科实验班,学生的整体素质比较高,因此,我将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对苯酚性质的实验设计及验证上,充分利用化学的学科特点,以实验事实为依据,以理论为准绳,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并通过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

知识目标:1.掌握苯酚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

2. 理解苯酚的化学性质和分子结构的关系。

3.理解有机物中基团之间的影响造成物质性质的变化。

能力目标:1.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与合作能力。

2. 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探究、类比推测,实验验证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类比推测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逐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态度,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3.小组合作,体验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方法:类比推测、实验探究、实验验证 教学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苯酚的酸性---弱酸性的实验设计、实验探究。

- 1

3.如何证明苯酚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产物,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本步实验设计的意图是基于----由2中苯酚纳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变浑浊,说明碳酸可以把苯酚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苯酚的酸性比碳酸还弱,而另一种反应产物是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呢?)这里需要严谨的实事求是的态度,需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思考,结合已有知识得出答案。

4.向苯酚溶液和苯中分别滴入浓溴水,振荡,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苯酚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苯和甲苯都不能,为什么?(由感性到理性,由实验事实引起学生思考,进而理解羟基对苯环的影响)。 5.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分别滴入苯和苯酚,振荡,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由感性到理性,由苯酚在空气中放置显粉红色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推出它一定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通过实验得到验证,让学生体会成就感,激起学生深入思考,得出这是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产生的结果。)

6. 向苯酚溶液滴入FeCl3溶液,观察现象。 7.你们组还希望做哪些实验?

小组合作、展示交流,论证、分组实验。

8. 苯酚的哪些性质体现了苯环对羟基的影响?哪些性质体现了羟基对苯环的影响?

9. 总结苯酚的性质,展示交流。

四、作业:1.根据本节课所做实验,完成实验报告。

2.如何分离苯与苯酚的混合液? 3.如何鉴别己烯、己烷、苯酚。

- 3

3、 苯酚有毒,如果沾在皮肤上,应怎么处理?

三、苯酚的化学性质

1、苯酚的酸性 (1)、苯酚和水混合以后有什么现象?体现了苯酚的什么性质?加入氢氧化钠后有什么变化,体现了苯酚的什么性质?写出相关的方程式。

(2)写出苯酚的电离方程式。

(3)比较苯酚、醋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如何证明你的结论?

(4)苯酚钠的水溶液是中性的吗?为什么?

(5)向苯酚钠的水溶液中分别滴加稀盐酸、醋酸溶液、通入CO2气体,有何现象?由此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6) 苯酚与碳酸钠反应吗?若反应,得到的产物是什么?

(7)苯酚是一种弱酸,你能写出苯酚和金属钠的反应方程式吗?

(8)分别写出钠与水、乙醇反应的方程式。比较钠与水、乙醇和苯酚反应的反应速率。

2、 苯酚的取代反应

(1)写出苯酚和溴的取代反应方程式

(2)苯酚还可以与哪些物质发生取代反应?

3、苯酚的显色反应

苯酚可以和什么物质发生显色反应?有什么现象?

- 5

红色药皂、舒肤佳之类药皂抗菌性虽强、但对皮肤、眼结膜刺激性也大,不宜使用。其实一般的香皂也有抗菌的作用。

实验问题设计:

1. 设计实验验证苯酚的溶解性。 2. 设计实验验证苯酚的酸性。 问题讨论与归纳、反思与提高: 1. 醇羟基与酚羟基的异同。

2. 哪些性质体现出苯环与羟基的相互影响。 3. 如何分离苯与苯酚的混合液? 4. 如何检验苯酚、己烯、己烷?

5.设计实验证明酸性:乙酸>碳酸>苯酚,并画出实验装置图。

6.比较在相同条件(同温度、同物质的量浓度)下醋酸钠、苯酚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的pH大小 实验用品。

苯酚、药匙、滤纸(4片)、酒精灯、火柴、NaOH溶液、稀盐酸、Na2CO3溶液、NaHCO3溶液、FeCl3溶液、火柴、大烧杯、小烧杯(盛有一定量的冷水)、浓溴水、苯、CCl

4、乙醇、酸性KMnO4溶液、酚酞、石蕊、蒸馏水、试管架(一个大试管、10个小试管)。【启普发生器(两个)内装药品】

自学未解决的问题:

小组讨论后仍未解决的问题:

- 7

第三篇:中和滴定练习

1.简述中国教师角色行为中的文化传统。(1)道德追求大于社会索取;(2)社会本位高于个人本位;(3)自我修养先于对他人教育。 2. .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1)遗传。遗传是人发展的自然的或生理的前提条件,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2)环境。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3)教育。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的一种活动,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年轻一代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包括自身的态度和所付出的精力。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身心发展的动力。

3.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衡量标准。(1)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学大纲的规定,是否采用了现代化设备。 (2)是否维持学生的注意与兴趣。 (3)分析教师用什么方法解决妨碍、干扰教与学的智力问题和情趣问题。 (4)是否给学生带来满足感。 (5)维持课堂纪律是实施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4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差异,做好教育工作?(1)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气质中积极的一面,帮助学生克服不同气质类型中的消极影响。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2)由于气质特点不同,同一种教学方法在不同学生身上产生的教育效果不同。这就要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气质特征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4)教师本人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缺点,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对于搞好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5.简述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基本要求(1)学习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2)把学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3)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4)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6. 简述应试教育的负效应。(1) 片面追求升学率。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结果是把基础教育搞成了升学教育,把精力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忽视了德、体、美、劳的教育,把学生封闭在狭窄的生活空间里。背离了我国教育目的和基础教育的性质,违反了人的成长规律。(2)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有两种具体的表现:一是不断加大习题量和使用各种辅导材料;二是不断增加课时,拉长授课时间。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3)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在升学教育中,以考试为中心组织教学,教学方法简化,实施恶性补习,大量购置试题集和试卷,面对升学有望的学生教学。这些严重导致了学生的分化,尤其是毕业班时期的分化是最严重的。7.社区在发展教育中有着什么样的功能?(1)服务功能。社区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认同意识和自我意识,把教育的发展真正当成与社区的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置于应有的重要地位。(2)教育功能。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必须得到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形成一体化的社会环境(3)宣传功能。有效的大众传媒是宣传、强化尊师重教,培养对教育认同和自我意识的有效途径。(4)经济功能。地方和区域负有为教育筹集资金的主要任务,社区的教育投入对学校来说至关重要。(5)协调功能。在协调社会大众传媒所产生的教育影响与学校教育目标的关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家庭教育的特点。(1)家庭教育影响具有先主性。(2)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维性。(3)家庭群体中交往接触的密切性。(4)家庭群体中教育和生活的统一性。.(5)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了解和影响的深刻性。

第四篇:《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教学设计

威海市温泉学校 仝淑华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和分析讨论,认识中和反应的实质,学会利用中和反应来改变溶液的酸碱性。

2.通过酸和碱反应的探究,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3.通过交流和讨论,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化学对生产和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教学的重、难点及其突破】

1.重点:中和反应的定义、实质及其应用。 2.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和实质的理解。

重难点处理:通过学生充分合作设计方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电能模拟PH变化,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分析溶液中微粒,理解中和反应实质;科学归纳定义与实质。学生通过了解中和反应的应用,体会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化学观。

【教学方法分析】

教法分析:问题探究法——以问题为切入口,追踪变化,解释疑惑,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探究、表达、感悟力等综合能力;注重学生过程评价,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重难点。

学法指导:探究学习——在合作学习探究的氛围中,自主设计、操作、观察、思考、讨论,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深刻、系统地理解,并建构知识体系。

【仪器准备】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液,PH试纸,玻璃棒,玻璃片,试管,烧杯,纸巾,滴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创设情境

教师播放视频:36吨浓硫酸泄漏,情况十分危急,有关部门紧急用熟石灰来抢险。

学生观看视频,提出问题:事故处理中为什么可以用熟石灰抢险浓硫酸?酸和碱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呢?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事例——硫酸灌装车泄漏,引出酸与碱的反应,让学生体会化学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授 板块一 实验探究

教师:我们以稀盐酸为酸的代表,氢氧化钠溶液为碱的代表,开启今天的科学探究之旅。

环节一 提出问题

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了吗? 环节二 猜想假设

你的猜想是什么?让实验来说话。 实验演示:向氢氧化钠中滴加稀盐酸。

教师追问:没有明显现象就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吗? 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参加反应的物质在不断减少甚至消失。

教师:要证明反应的发生,可以从哪些角度思考? 学生总结:①反应物是否消耗,②新物质是否生成。 教师点拨: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我们可以借助其他试剂,通过明显的现象来证明反应物消失了或有新物质生成了。

环节三 设计实验

教师:请利用桌上的仪器和药品,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设计出能证明你的猜想的方案。

屏幕展示要求: 1.使用什么试剂?

2.具体的实验方案是什么? 3.为么该现象能证明反应发生?

4.点评其他小组的方案时,可以从方案的可行性,以及是否需要改进等角度考虑。

组内设计方案,投影展示学生方案,学生交流并相互点评。 环节四 进行实验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环节五 交流共享

教师挑选两组表述实验现象。

教师追问:为什么颜色变化能证明反应的发生? 学生分享看法。 环节六 实验结论

学生总结:盐酸和氢氧化钠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抛出大问题,让学生探究活动中不断生成的小问题,达成在学习过程中深入思考,发散思维的目的。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六个环节,研究酸与碱是否发生化学反应,体会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过程。

板块二 探究微观本质

教师:任何宏观现象均有其微观本质,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为什么盐酸和氢氧化钠会反应呢?让我们走进该反应的微观世界。

教师播放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动画。

学生观看后,交流两种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并分析微观反应过程: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钠离子与氯离子仍以离子的形式在溶液中自由移动。

教师提升: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实质就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水显中性。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身对反应实质的分析,体会用微观解释宏观的科学研究方法,建立正确的化学反应微粒观。通过学生分析物质组成,达成提升学生“会用化学的眼光认识物质”的核心素养目标。

板块三 分析溶液PH变化情况

教师: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消失,溶液的酸碱性都发生了改变。向氢氧化钠中滴加稀盐酸时,溶液的PH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屏幕展示PH传感器绘制的PH图,组内交流。

学生分析A,B,C,D每一点上溶质种类、溶质微粒、溶液酸碱性、溶液PH等情况。

教师提升: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我们可以更直观的得出:该反应可以改变溶液酸碱性。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PH值的变化情况分析,体会PH计比PH纸更精准;同时感受酸和碱反应过程中溶液的微粒变化情况,更深层次理解酸和碱反应的实质。

板块四 归纳定义与实质

教师:这些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属于同一类反应,请写出它们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归纳出中和反应的定义。

教师:那反应实质是什么呢?我们来分析这三个反应的微观实质。

学生投影展示分析实质。

提升:中和反应能改变溶液的酸碱性。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酸和碱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比较,归纳中和反应的定义和实质,体会归纳这一学科方法的应用;达成提升学生“能用化学语言表达物质与变化” 的核心素养目标。

板块五 学以致用 反馈训练1:学生解释“贵州松桃两车相撞36吨浓硫酸泄漏,用氢氧化钙来抢险”的原因。

教师点拨:利用中和反应能解决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的许多实际问题。

学生自学课本。

学生交流:除了应用于医疗外,还可以应用于农业改变土壤酸碱性,工业处理废水,科研改变溶液酸碱性。

反馈训练2:学生分析斯达舒的原理。 提升: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中和反应的各种应用,并运用中和反应解决生活问题,达成提升学生“会用化学思维改造物质”的核心素养目标;体会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化学观。

板块六 总结与练习

教师:总结才有收获,反思才有进步,谈谈我们这节课收获了什么?

学生自主发言,分享收获。

教师:学以致用才是真本事。一起来进入“请你帮帮忙”环节:

1. 今夏威海海水浴场附近出现大量海蜇聚集的现象,有游客不幸被海蜇蜇伤!海蜇毒液呈酸性,请你帮忙,从游客身边能找到的物品中,选择可涂于患处急救的:

A.牛奶(pH约6.4) B.果汁(pH约4) C.肥皂水(pH约10)D.啤酒(pH约3)

2. 食用松花蛋时常感到有涩味,是因为制作过程中用到了熟石灰等碱性原料。为减轻涩味,可在食用时添加调味品,这种调味品最好是:

A.食盐 B.食醋 C.香油 D.酱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本节课收获的交流,了解学生对知识、方法、观念等方面的掌握情况。通过“请你帮帮忙”环节,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生产问题的能力;达成提升学生“会用化学思维改造物质”的核心素养目标。

板书设计

第五篇:酸碱中和教案(朱燕)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1课时 酸碱中和反应及应用

赫章民中:朱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NaOH与HCl是否恰好中和。

2、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实质)

3、会书写常见的中和反应。

4、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1、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2、常见中和反应准确书写。

三、教学难点

1、酸碱恰好中和的实验探究。

2、从微观角度理解中和反应的原理(本质)

四、教学用品

1、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玻璃棒、小烧杯

2、实验药品:NaOH溶液、盐酸溶液、酚酞溶液 五.教学过程 [导入] 在腌制皮蛋的过程中生成了碱,所以皮蛋吃起来有涩味,如果我们在吃皮蛋时蘸少量的食醋就能去除皮蛋的涩味。是不是食醋中含有的醋酸和皮蛋中的碱发生了化学反应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单元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 酸碱中和反应及应用

[板书]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1课时 酸碱中和反应及应用

1 [新课] 酸和碱之间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又会有什么特点?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以常用的HCl和NaOH来探究. [演示实验]

1、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2、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盐酸溶液 。

3、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现象:无明显变化

原因:

1、HCl和NaOH没有发生反应。

2、二者反应,但是没有明显现象。 [活动] 如何用有明显现象的实验证明酸和碱之间是否发生了反应?

提示:溶液的酸碱性我们可以用酸碱指示剂来指示。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设计实验方案:

溶液(红色)滴加盐酸(振荡)溶液(红色恰好褪为无色)NaOH溶液(无色)滴加酚酞溶液

[板书]

一、 用实验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化学变化

溶液(红色)滴加盐酸(振荡)溶液(红色恰好褪为 NaOH溶液(无色)滴加酚酞溶液无色)

[演示实验] 实验10-8 在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 注意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或者边滴边震荡)。 [思考]

1、 滴加过程中用手轻轻触摸烧杯外壁,有什么感觉?

2、 为什么要在溶液恰好为无色时,停止滴加盐酸?

3、 最后烧杯中的物质是什么?最后烧杯中的溶液显__性。

[分析]

1、感觉到暖和,说明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2、溶液恰好为无色时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再加入盐酸,溶液显酸性而不是中性。

3、NaCl和H2O,溶液显中性。(HCl + NaOH == NaCl + H2O) [讲述]

2 前面我们学过HCl是强酸,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电离出H和Cl;NaOH是强碱,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电离出Na+和OH-。即HCl = H+ + Cl- ;NaOH = Na+ + OH-

其实其它酸与碱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如

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思考]上述三个反应生成物有什么共同点?上述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点? [分析]都有水和金属化合物(盐)生成;都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NaCl、 CaCl2 、Na2SO4都是由金属离子和相应的酸根离子构成的,我们把这类化合物叫做盐。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板书]

二、中和反应

1、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2、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酸+碱==盐+水)

3、反应:HCl + NaOH = NaCl + H2O(放热) [思考] 酸碱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那么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吗? [分析] 酸碱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如酸与金属氧化物和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酸除铁锈:6HCl + Fe2O3=2FeCl3 + 3H2O;

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CO2 + Ca(OH)2=CaCO3↓ + H2O [ 结论] 酸碱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板书]

4、酸碱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练习: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KOH+HNO3

2、Cu(OH)2+2HCl

3、Fe(OH)3+HCl

4、NaOH+H2SO4

5、NaOH+H3PO4

6、NaOH+CH3COOH [过渡] 酸碱中和反应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同学们能举例吗? [讲述]

3 工业:

如硫酸厂的废水中含的硫酸溶液比实验室的废液中多得多,需要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后排放。你会写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Ca(OH)2 + H2SO4 = CaSO4 + 2H2O。印染厂的废水呈碱性,加硫酸进行处理后排放。

农业:

如经常下酸雨形成的酸性土壤可以加入熟石灰中和酸性。为什么不用NaOH? Ca(OH)2 + H2SO4 = CaSO4 + 2H2O。NaOH碱性强,腐蚀性强;易溶于水,量不好控制;Ca(OH)2便宜,成本低。

医药:

如用含氢氧化铝的胃药治疗胃酸过多,你会写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学生练习:Al(OH)3 + 3HCl==AlCl3 + 3H2O 生活:

1、如用食醋中和腌制皮蛋产生的碱,从而去除皮蛋的涩味;

2、如被蚊虫叮咬后因其分泌的蚁酸(又叫甲酸)而感到不适,可涂碱性物质(如稀氨水、牙膏)来缓解痛痒。能涂氢氧化钠溶液吗?

3、我们可以用醋來清洗热水瓶中的水垢(CaCO

3、Mg(OH)2 )。你会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2CH3COOHMg(OH)2Mg(CH3COO)22H2O CaCO32HClCaCl2H2OCO2(复分解反应)

上述反应都是中和反应吗? [板书]

三、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

1、工业:熟石灰中和硫酸厂的废水;硫酸中和印染厂的碱性废水。

2、农业:熟石灰调节酸性土壤。

3、医药:Al(OH)3 中和过多胃酸。

4、生活:用醋清洗热水瓶的水垢。

六、小结

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以及中和反应的应用 练习

1、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C )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4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Ca(OH)2+CuSO4=CaSO4+Cu(OH)2↓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2.某同学不小心被黄蜂蛰了(黄蜂毒液呈碱性),为了减轻疼痛可以涂抹( B ) A.浓硫酸 B.食醋(pH=3) C.食盐水(pH=7) D.苏打或肥皂水(pH=9-10)

七、板书设计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1课时 酸碱中和反应及应用

一、用实验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化学变化

溶液(红色)滴加盐酸(振荡)溶液(红色恰好褪为NaOH溶液(无色)滴加酚酞溶液无色)

二、中和反应

1、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2、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酸+碱==盐+水)

3、反应:HCl+NaOH=NaCl+H2O(放热)

4、酸碱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三、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

1、工业:熟石灰中和硫酸厂的废水。Ca(OH)2 + H2SO4 = CaSO4 + 2H2O

2、农业:熟石灰调节酸性土壤。Ca(OH)2 + H2SO4 = CaSO4 + 2H2O

3、医药:Al(OH)3 中和胃酸。Al(OH)3 + 3HCl==AlCl3 + 3H2O

4、生活:用醋清洗热水瓶的水垢。

2CH3COOHMg(OH)2Mg(CH3COO)22H2O CaCO32HClCaCl2H2OCO2(复分解反应)

上一篇:社联换届工作报告下一篇:数控专业求职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