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及以下

2024-06-29

110kV及以下(精选十篇)

110kV及以下 篇1

110kV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转换的重要环节,对社会生活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保证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做好变电检修工作十分重要。

变电检修工作是指对变电站内各类设备(包括变压器、断路器等站内所有电气设备)进行综合巡检、试验和维修的工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检修技术的断发展,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工作从理念到技术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工作技术含量高、现场操作复杂的固有特性,以及大量新型设备的投入使用,造成了目前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仍然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因此,要开展好110kV变电检修工作,提升工作质量以及效率,就需要对该项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不足并加以改进。

本文从实际生产层面出发,利用110kV变电检修工作技术指示和管理方法,从变电检修工作前期准备、实施和终结三个节点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制定工作步骤和要求,提高工作的规范性,进而提升检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变电检修工作前期准备节点分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工作的开展来说,前期准备工作十分重要,良好充分的准备会为整个工作顺利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妥善处理待解决的故障从而提升检修工作的效率。

1.1 准备工作要求

1.1.1 检修人员准备要求

根据相应的检修内容确定检修班组,由班组负责人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工作班成员。对于工作班成员,必须要取得检修工作相关的专业资格认证,并且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及考试,方能承担相应工作。

1.1.2 前期勘察要求

工作班负责人应组织工作班人员根据检修任务要求,对作业现场进行勘察,包括作业现场实际情况、待检修设备工况以及原始资料查阅等,并根据勘察结果识别作业风险等级以及危险点,有针对性的制定作业安全措施,细化作业步骤,明确工作班各人员职责,预备相应的工具和材料。工作班负责人还应将准备好的检修方案等报主管部门审批,最后对整个工作班成员进行工作交底。

1.1.3 材料准备要求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工作班负责人需要确定工作所需要的材料、备品备件等是否满足检修工作的需要。这里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必须选用合格的材料,如果需要长期存放或者运输组装的还需要注重防护和保养,并要按照规定进行质量检验,保证检修时所有材料和设备的完好,避免降低工作质量和效率。

1.2 准备工作重要关注点

1.2.1 明确职责

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是一项严肃细致的工作,对于工作负责人、监护人以及工作班成员的职责必须明确,同时各人员之间的沟通协作程序也需要明确。特别是对于多工作班合作检修的工作,更是要做好明确职责分工的工作。这项工作是保证检修工作安全顺利开展的重要组织措施。

1.2.2 工作和安全交底

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工作开展前,必须要要对工作方案以及安全进行交底,以保证高质量和安全生产。一般工作方案交底主要包括:检修工作具体内容,检修工作时间安排,作业现场具体情况,作业标准化要求等。安全交底主要包括:安全制度要求,安全措施情况,作业现场危险点情况等。这项工作是保证检修工作安全顺利开展的重要安全措施。

2变电检修工作实施节点分析

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工作关键在于实施,以下结合日常工作,对几类常见作业的进行分析。

2.1 带电作业

1)人员素质要求。与任何一项工作一样,带电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考试,同时带电作业作为特殊工种,工作人员需要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后才能入岗工作

带电作业工作程序严谨复杂,要求带电作业人员拥有认真的态度、充沛的体力、扎实的技术以及良好的工作状态,每一次带电作业开展时必须设立专职监护人员以保证生产安全。

2)作业工具要求。带电作业工具都为绝缘性质,绝缘的好坏对于人身以及生产安全十分重要,因此带电作业工具工具必须按照规定定期进行相关检测。另外,每次工作开展前需要仔细检查所使用工具是否完好,是否合适工作电压等级等。

3)作业现场注意事项。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按照规定正确佩戴安全帽以防落物等伤及头部。禁止不带手套接触带电作业工具尤其是绝缘工具,传递和使用工具时应避免发生碰撞等防止损坏工器具,暂时不使用的工器具应妥善安放在毡布或者绝缘布上避免与地面直接接触。

4)作业气象条件。带电作业应安排在良好的天气条件下进行,同时重视作业安全防护。为保证带电作业人员人身安全以及设备安全,当天气情况恶劣时应停止作业并及时恢复设备状态。

带电作业作为一项高效的变电检修手段,在合理使用时必须时刻重视以上4点要求,并按照带电作业程序规范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既保障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又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

2.2 设备热故障预防及处理

由于电流以及磁场效应,如果设备存在缺陷,很容易在局部产生热故障,通过分析热故障原因采取预防和处理措施具有实际运检意义。

主要预防手段有:

(1)选择质量良好的检修材料。在检修时应根据工作任务以及设备要求选择质量良好的材料,杜绝劣质材料给运行留下隐患。特别是针对铜铝线夹类金具,由于铜和铝本身的差异导致连接处易发生热故障,因此最好选用使用铜铝扩散焊接工艺制作的铜铝过渡线夹,以降低线夹发生热故障的几率。

(2)设备连接处采取防氧化措施。设备连接处的氧化会造成接触不良进而可能引发热故障,热故障会进一步加剧氧化,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对于连接处的防氧化处理很有必要。传统连接处防氧化采用涂抹凡士林,但防氧化效果持久性较差,现在建议使用电力复合脂代替凡士林,稳定性和持久性都较好。

(3)紧固件压力控制。在进行螺丝紧固时建议采用力矩扳手防止用力过大,紧固程度应以弹簧压片压平为准,这样依靠弹簧压片自身的特性就足以满足紧固要求。切忌紧固过头,因为铝质强度较差,紧固力量过大可能会引起局部隆起变形造成接触面积变小,接触电阻增大引发热故障。

(4)加强巡视和测温工作。一般热故障处颜色较周围深且光泽度差,通过肉眼能够进行分辨,对于一些重要监控部位应定期采用红外测温等技术进行监控。利用加强巡视和测温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预防热故障的发生,提高设备运行水平。

主要处理手段:

(1)通过巡视和测温发现问题后,应及时比对运行记录,分析过热综合因素,同时对热故障处进行仔细查看。

(2)当硬母线接头发生热故障且故障程度较轻时,应磨平热烧痕迹和清楚杂物,均匀涂抹导电膏后拧紧对角来进行故障处理。如果热故障造成接触面烧伤严重无法处理时,应该实施铜、铝排的更换。

(3)当软母线接头发生热故障,应磨平热烧痕迹和清楚杂物,用清洁剂将故障出完全清洁后,通过紧固工艺拧紧对角来处理故障。

(4)如果出现螺丝划扣、导线断股严重、线夹变形等现象时,应及时更换相关设备。

2.3 接地引下线维检

(1)接地引下线防锈蚀。接地引下线因其工作环境相对比较容易受到锈蚀,为增加其防锈蚀能力,要求在施工时在接地引下线地下30cm至地上50cm涂刷黄绿相间条纹漆。日常维护对接地引下线外观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锈蚀处要采取补刷防锈漆等措施。

(2)接地引下线完整可靠。10kV配网为提高供电稳定性一般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运行,因此电缆头接地线必须经过零序CT铁芯内部,否则会造成电缆接地信号无法获取,进而造成故障排除困难甚至引起电力事故。

(3)接地引下线直流电阻测量。为保证接地引下线直流电阻测量的准确,屏蔽周边电场产生的影响,同时考虑到测量的方便和可操作性,可以采用10A电流的直流伏安法进行接地引下线直流电阻的测量。

3 变电检修工作终结节点分析

“有始有终”,作为变电检修工作全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变电检修工作终结是不可缺少且重要的,该节点的要求如下。

3.1 工作任务结束检查

当所有检修工作任务完成后,工作班应仔细检查并确认接地线是否已拆除,接地刀闸状态是否已恢复,各设备状态是否已恢复正常,作业现场无遗留物,同时检查并确认所有工作人员离开作业现场。

3.2 工作验收交接

检查结束后,工作班负责人向变电运行值班人员提交验收申请,由双方对照检修工作内容,按照标准逐项进行验收,签字确认后进行状态交接,验收单与工作票一并保存。

3.3 工作终结

工作状态验收交接完成后,工作班负责人与变电运行值班人员子啊工作票上填写工作结束时间并签字确认,至此变电检修工作完成终结,工作终结后工作班人员不得再次进入作业现场。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工作是一项程序较多、技术含量高的工作,本文从检修工作开展的全过程(前期准备、实施和终结)展开探讨,提出检修工作规范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这提供经验。另外,在日常工作中,仍需要从技术、管理和安全等多方面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以期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

摘要:鉴于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具有技术含量高以及操作复杂的特点,从工作的前期准备、实施以及终结三个节点对检修工作进行了分析,制定了相应的规范,从而提升变电检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5kv及以下电力线路设计总结 篇2

随着35KV及以下电力线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电力线路分布非常广,连接的距离也非常远,因此,电力线路工程设计中线路路径方案的选定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它对线路的技术经济指标、施工和运行以及维护等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对电力线路的保护也非常重要,比如如何做好安全的防雷措施防止雷击等。

线路路径的选择

线路路径的选择工作一般分为图上选线和野外选线两步。图上选线是先拟定出若干个路径方案,再进行资料收集和野外踏勘,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并取得有关单位的同意和签订协议书,确定一个路径的推荐方案。推荐方案报领导或上级(包括规划部门)审批后,进行野外选线,以确定线路的最终路径,进行线路终勘和杆塔定位等工作。图上选线通常是在比例为五千分之

一、万分之一或更大比例的地形图上进行。图放在图板上,先将线路的起点标出,然后将一切转角点,用不同颜色的线连接起来,构成若干个路径的初步方案。按这些方案进行线路设计前期的资料收集,根据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舍去明显不合理的方案,对剩下的方案进行比较和计算,确定2-3个较优方案,待野外踏勘后决定取舍,最终确定线路最佳方案。

整体设计

首先,初步设计是整个线路工程设计的中期环节,对于整个工程而言都非常重要。初步设计要着重对不同的线路路径方案进行综合的技术最先进和经济发挥最大利益的对比,对比后选择最佳的路径方案作为工程实施确定方案,要用论证法充分论证导线、避雷线、绝缘配合及防雷设计确保安全、可靠、正确。在严重的污染区、大风区和潮湿区、不良土质和洪水灾害严重地段远距离跨越设计等都需要做专项考察和深入研究,每个设计都必须保证安全可靠并且技术经济要合理配置,合理优化。

35kv及以下电力线路设计中的薄壁离心钢管混凝土电杆

薄壁离心钢管混凝土电杆与混凝土大弯矩电杆不同,它是复合型结构杆塔,是钢管杆和离心混凝土杆之间的一种新型钢砼复合结构。这种电杆的外观与钢管电杆的外观相同,这样做可以使钢材的受拉性好,使混凝土的受压性高,同时也防止了在单独使用时出现的很多弱点,加强了薄壁离心钢管混凝土电杆的工作性能。该电杆非常适合做承力杆使用,它的根部连接与混凝土大弯矩电杆一样都是法兰盘与地脚螺栓连接,都采用现浇混凝土梯形基础。这种电杆的横担也是钢板焊接的弧形横担,利用杆体和螺栓相连接。这种新型电杆的造价相对较低,有强度高的特点,而且造型也非常美观,单基占地面积小,可以节约线路走廊,安装方便,还可以减少工程的投资成本,提高了输电线路的整体质量,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目前该技术的应用已得到了管理部门、运行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面的好评。

防雷设计

实践证明把线路避雷器应用在雷电活动比较强烈且频繁或土壤电阻率较高而降低接地电阻有困难的线路段,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且安装线路避雷器,降低反击及绕击的效果都非常好。

通常要考虑安装线路避雷器的地点为:供电的可靠性要求特别高而雷击跳闸率只增不减的、用—般的降阻措施不见效果的,雷击位置是随机分布线路没有固定性的,通过技术经济对比可以考虑全线路段安装避雷器。绝缘子防雷。绝缘子可以并联放电间隙进行疏导型防雷,该方法技术是借鉴国外的运行成功的经验。该技术可应用在以提高重合成功率为主要目的的35KV电力线路防雷治理上,如果超过35KV达到110KV线路上也可以有选择的安装。

安装防雷放电间隙,其实就是在绝缘子串两端并联一对金属电极有被叫做招弧角或者是引弧角,从而构成保护间隙,一般保护间隙的距离要小于绝缘子串的串长。在架空线路遭受雷击时,在绝缘子串上会形成很高的雷电过电压,又因为保护间隙的雷电冲击放电电压比绝缘子串的放电电压低,所以保护间隙会在第一时间放电。而连续不断的工频电弧在电动力和热应力作用下会经过由并联间隙所形成的放电通道,引至招弧角端部,然后招弧角的端部燃烧以此来保护绝缘子幸免于被电弧灼烧。

架设避雷线。普遍的线路防雷装置是避雷线,避雷线不仅能在雷电直击线路时降低绝缘子承受的电压值,还可以将雷电电流直接引入大地内。避雷线防止雷电直击导线,使作用到线路绝缘子串的过电压幅值降低,在雷击杆顶时,避雷线对雷电有分流作用,可以减少流过杆塔的雷电流。避雷线的保护范围呈带状,十分适合保护电力线路。

降低轩塔接地电阻。35KV输电线路分布比较广泛、地形也比较复杂,必须要做好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检测工作,接地电阻的超标情况和接地装置的完好度情况。一般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的方法有:采取重埋接地网、增加接地面积等方式。还有采用爆破接地技术、多支引式接地技术、降阻剂、离子接地系统等方式。

一是爆破接地技术:爆破接地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降低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项新型技术,它的原理是通过爆破制裂,然后用压力机将低电阻率的材料强行压爆破裂隙内部,借此来改善大范围内土壤的导电性的目的,通俗的讲就是大面积土壤改性技术。

二是接地电阻降阻剂:在接地极的周围敷设降阻剂,便可以起到增大接地极外形的尺寸,从而降低与周围土地介质之间的接触电阻的作用,因此可以降低接地极的接地电阻。降阻剂只能用于小面积内的集中接地和小型的接地网时效果非常明显,如果面积与接地网都很大则降阻剂的效果就没那么显著。降阻剂是化学降阻剂,由几种物质配制而成的,它具有导电性能非常好的强电解质及水分,这些强电解质和水分被网状的胶体包围着,而网状胶体的空隙被部分水解的胶体填充着,让它不会随着地下水和雨水的关系流失掉,因此长期保持良好的导电作用,该技术已被广泛普及和推广。

三是多支外引式接地装置:这种方法必须有接地装置周围有导电性能良好及不冻的河流湖泊,在设计和安装时一定要考虑到连接接地极干线自身的电阻所带来的影响,所以外引式接地极的长度不能超过100m。

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技术探析 篇3

关键词:110kV变电运行变电检修技术分析

众所周知,变电检修是变电系统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保障110kV及以下电网运行稳定、安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110kV及以下电网系统也逐渐在技术与设施上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就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工作而言,其具有综合性强、技术复杂、操作难度大等特点,给检修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实际的检修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检修目的不明确、检修成本高而效果不理想、技术要点不全等等现象。以下就当前阶段我国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当前阶段我国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

1.1缺乏明确的检修目的

变电检修工作对于110kV及以下变电系统来说,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当前的现状是,许多电力系统中的变电检修工作缺乏一个明确的检修目的,致使检修人员在检修工作中,抓不住重点,检修工作草草了事。而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强、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对于现场的操作难度极大。

检修工作的实际目的就是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如果有电气设备出现故障,能够通过检修来预测以及定位故障,以便采取措施,对变电系统进行补救。但如果检修工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不能为故障预测与采取措施提供依据。

1.2变电检修人员综合素质较弱

在实际的工作中,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工作存在的普遍现象就是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没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自身技术能力较为滞后。尤其在近几年,各项科学技术不断发展,110kV及以下变电系统也逐渐在技术上、设备上进行了更大的完善与优化,电网也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然而,从事变电检修的工作人员,自身缺乏新知识与新技术的掌握,面对全新的电气设备无从下手。一旦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设备故障,传统的检修技术根本不适应,也就因此导致了变电运行更大的故障,给电力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而从另一方面来讲,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的欠缺更是严重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3变电检修安全意识淡薄

变电检修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危险系数极高的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本来也需要采取严格的风险防范措施。一些变电检修人员缺乏对变电检修工作危险性的认识,在实际的工作中,不仅不规范进行操作,更没有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这不仅给自身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胁,也严重威胁着他人的生命安全,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而有的企业在检修工作时,是有采取防护措施的,但技术人员自身没有安全意识,不按照规范来操作,也很容易造成变电安全事故,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1.4变电检修人员心理素质较低

面对有非常高危险系数的变电检修工作,要求变电检修工作人员必须要有很高的专业技能与安全防范意识,还要有较高的心理素质。这也是保证操作规范,从而确保检修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人为因素。

一方面,较强的心理素质是人的成长与发展的必要因素,只有心理素质好,才会发挥最好的技术与能力。另一方面,面对企业与社会的压力,处理不好,很可能阻碍变电检修工作的开展。

2针对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采取的措施

由此可见,当前阶段我国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变电运行安全,更决定着电力企业的效益与供电质量。而且,夏高温天气和秋季农忙用电高峰给电网带来了严峻考验,电网设备高温高负荷运行下易产生缺陷,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埋下隐患。因此,我们必须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保障变电检修工作的质量,从而保证变电运行安全稳定。

2.1优化变电检修处理方式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大,因此,想要实现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改变变电检修的一些缺陷,就必须改变当前变电检修的处理方式。面对电力企业市场化的发展趋势,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作业必须根据市场与国家的实际情况与企业条件,改善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将不规范、不合逻辑、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状态检修予以优化。并且作业现场应装设围栏,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由专人监护,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检修现场。事实证明,对于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有效的检修方式。对于新建或者改建的项目,应率先采取状态检修的方式,事先做好变电系统的检测与诊断设备安装,逐步推广开来,而对于很少出现故障的电气设备,则没有必要设置实时监测设施,只需要定期进行检修工作。

2.2提高变电检修技术要求

变电检修技术与管理方法是促进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工作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对于变电检修技术人员来讲,是一种任务更是一种使命。充分的发挥变电检修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经验,配合企业的合理管理,转变陈旧的观念,不断提高变电检修的技术。

首先,应不断加强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的管理,提高检修的效率,明确好检修工作的目的与方向。

其次,充分做好检修工作的后备支持,完善各项风险防护措施与技术需求。

最后,还应不断加强对检修技术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规范其操作与行为,全面确保检修工作质量。

2.3完善并加强变电检修相关制度管理

完善并加强变电检修相关制度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必须提高检修人员自身的意识,根据实际情况与相关工作经验,采取绩效考核的方式,将责任划分落实,促使检修人员自身提高对检修任务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积极投入工作。

第二,逐步完善对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的计算机检修管理模式,有效提高工作能力与工作效率,按照规定的检修流程与操作来进行检修工作,从而控制好风险。

第三,做好新技术、新工艺与新设备等操作规范制度,进一步规范技术人员的行为规范。

检修工作开始前,工作负责人必须明确检修工作任务、现场风险点、安全管控措施等注意事项,严格执行班组作业安全质量控制卡。作业现场,变电检修班、高压试验班、继电保护班分头推进,到岗到位人员严把检修安全质量关,确保检修工作顺利完成。

3结语

由此可见,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工作不仅是保障变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更是决定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键环节。针对当前阶段我国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必须结合市场实际与变电系统的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与补救。在作业现场,要求检修人员认真执行标准化作业流程,本着对设备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严谨细致地进行各项操作。注重现场安全措施的实施,坚决执行危险点控制措施,对数据进行准确判断,严格把关,充分发挥绝缘监督作用。供电公司也要不断加强人员能力的提升与意识的培养,完善各项相关制度,提高检修技术,改善检修处理方式,全面、整体性的提高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田玉芝,高颖华,金宏光.对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技术的探析[J].黑龙江科学,2014,05:266.

[2]何基城.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探究[J].科技风,2012,14:117+129.

[3]陆建峰.浅析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10:21.

[4]曾李阳光.浅谈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的技术要点[J].广东科技,2014,10:78-79.

试析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探究 篇4

1 目前存在问题

变电检修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举措, 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变电检修工作对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的影响, 合理的安排检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在湛江地区广泛采用的检修模式还是传统的定期故障检修, 通过按月份提前对辖区内变电站制定检修计划并实施。这种检修模式不能根据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对其制定更为高效的检修计划, 容易出现设备需要检修时没能及时安排检修, 而对运行良好的设备进行检修, 很大程度上浪费了检修资源。通过对历年的检修工作的总结, 我们发现在110KV及以下的变电检修工作中, 主要存在检修目的不明确、专业技术水平落后和检修成本高等几个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问题, 进一步提高供电单位检修工作效率, 降低检修成本, 就有必要对目前的检修模式进行升级, 对存在的缺陷问题进行整改。

2 状态检修

近年来, 状态检修这一概念在电力行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状态检修, 是指通过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 在发现异常时, 实现对检修工作的灵活安排。这种检修模式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检修效率, 降低了设备故障率, 同时也有效的降低了设备检修成本。在实际的推广应用过程中, 状态检修模式更好的体现了自身的优异性, 随着相关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 状态检修必将成为变电检修工作的主流发展趋势。

3 优化变电检修的建议

状态检修技术的应用, 为最大限度的实现“降本增效, 厉行节约”提供了基础。但我们发现在实际的检修工作中, 检修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及相应的检修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着检修工作的质量。在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3.1 以人为本, 一岗多能

状态检修技术能够便于变电管理人员制定检修计划, 但计划的实施还是需要依赖于专业的检修技术人员, 这就要求检修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能够满足检修工作的要求。随着变电设备及检修设施的不断更新升级, 检修人员需要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从而满足工作需求;各级供电管理单位也应对检修人员的技能培训引起重视, 通过专业的培训, 力争实现一岗多能, 在为变电检修工作提供良好人力资源基础的同时, 也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变电运行及检修工作的质量。

3.2 结合实际, 合理应用检修技术

状态检修技术的优异性勿容质疑, 但由于相关技术发展时间较短, 相关设备价格昂贵, 如果整个电网都实现状态检修, 建设及运维成本非常高。为了更好的实现检修经济性, 就要求在新站设计和旧站技改时, 通过结合相关线路及所带负荷的重要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安排合理的检修方式。比如对于枢纽或重要的变电站, 一、二类负荷可以使用状态检修, 而对于三类负荷及故障率低、故障时对电网影响小的变电站可以使用定期检修。通过合理的设计安排, 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检修成本, 提高检修效率。

3.3 加强管理, 做好准备、实施、终结三阶段

在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工作中, 检修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是制约检修效率及质量的关键因素。只有同时具备高效的管理体制、合理严格的管理制度及完善的后备这三个条件, 变电检修的整个过程才能高效有序。实际的变电检修工作一般是分为准备、实施、终结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对检修人员及检修工具的合理配置, 同时还应明确各个检修人员的工作职责。为了确保检修质量, 检修负责人应对检修项目应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在统计所需检修设备种类及数量的同时将检修工作的不同环节细分到个人。在每天检修工作开始前还要组织碰头会, 对当日检修任务做出详细的安排。

实施阶段的工作即根据检修计划, 对110KV及以下变电设备进行检修, 比如变压器、高压开关柜、电抗器、高压线路、接地线等。检修不同的设备需要注意的问题也不相同, 在制定检修计划时, 要充分的考虑, 在检修工作实施过程中, 检修负责人要加强监督, 确保检修质量合格。对于在检修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带电作业, 只有在满足“三个合格” (绝缘工具合格、工具使用环境合格及气候条件合格) 的情况下才可进行, 并且必须要有完善的保护措施;日常运行过程中, 很多故障都是由于电气发热造成的, 比如电缆接头发热、开关柜动静触头发热等, 在检修时即使设备没有出现热故障, 也应对容易发生热故障的部位进行预防处理, 具体的有更换性能更好的金具、防氧化处理、螺丝紧固等;在变电运行过程中, 接地故障是常见的故障之一, 所以接地系统的检修也应是工作重点, 具体的工作有防锈处理、直流电阻测量及电缆接地线的检查紧固等。

终结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对已完成的检修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确保检修时所做措施完全撤销及检修设备状态满足正常运行需求。这就要求检修工作人员要时刻保持足够的责任心, 为自己的工作负责。检修负责人在终结阶段, 要对所有的检修结果可靠把握, 在确保检修工作无遗留问题的情况下, 与变电运行值班人员签字交接, 终结检修。

4 结束语

随着状态检修技术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检修模式必将淘汰。在上面文章里, 我们简单的了解了状态检修这一新兴概念, 并针对湛江地区目前变电检修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我们应深刻认识到检修人员对于检修质量的影响, 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以人为本, 在不断加强技能培训的同时, 想办法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摘要:随着各行各业对于电力需求发的增长, 110KV变电站作为重要的供配电枢纽, 其数量与日俱增, 如何高效合理的变电检修成为供电管理部门的工作难点。下面文章里, 我们就将通过对湛江地区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110KV变电站,变电检修,定期检修,状态检修

参考文献

[1]李生晖.浅析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

[2]何基城.110kV及以下变电检修探究[J].科技风, 2012.

110kV及以下 篇5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3-92 条文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3-92 条 文 说 明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负责主编,具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北京供电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12月16日以建标〔1992〕912号文批准发布。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有关单位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编写组根据国家计委关于编制标准、规范条文说明的统一要求,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章、条顺序,编制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 说明》,供国内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参考。在使用中如发现本规范条文说明有欠妥之 处,请将意见函寄北京良乡“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国标管理组”。

本条文说明仅供有关部门和单位在执行本规范时使用。

第一章 总

第1.0.1条 本条对制订本规范的目的作了明确的规定。

第1.0.2条 本规范只适用于电压在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新建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这次修订对适用电压等级作了变动。原35kV电压等级是在原《架空送电线路施工验收规范》内,这次放在本规范内,其理由:

一、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35kV的电力线路工程,一般是在城市或农村,或在大城市内的工程,已不再是电网之间的联络工程。调研中得知,不少城市已将35kV线路工程列为城市配电电网的一部分。

二、35kV线路在农村占的比重较大,大多采用单杆,档距不大,与10kV线路工程的特性接近,施工质量要求存在共性处多。在审查规范会上,经原水利电 部提议,并征得建设部同意,将35kV线路工程有关内容列入本规范。原《电气 装置安装工程 施工及验收规范》第十二篇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篇改名为《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调研中了解到,还有一部分35kV线路工程,由于输送容量大,使用导线截面大(LGJ—150以 上),采用了铁塔,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其特性又接近110kV线路工程,可根据其实际情况在施工及验 收工作中按现行国家标准《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

对于有特殊标准要求的或有专业规定的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安装工程的 施工及验收(如电气化铁道滑接线、电车线、矿井内线路工程等),尚应按有关专业 的技术规定进行安装和验收。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改建工程,其安装及验收可参照本规范有关内容,以满足安全运行。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大档距,主要指其线路在跨越山谷、河流、湖泊等地段,其档距、采用杆型、施工程序、工艺要求等均超过一般情况,需在安装中予 以特殊对待,本规范未列入这些内容的规定,为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110~500kV 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内容的规定进行施工及验收。

第1.0.3条 本条强调线路工程在施工前应具备经批准的设计图纸,不指定由哪一级来审批,由于各地机构分工不同,情况随时有改变,强调按批准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对工程质量是有利的。在很大程度上能纠正不合理现象,减少差错,对工程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第1.0.4条 本条指出在线路工程上所使用的原材料、器材、设备必须是合格产品,才能满足安全运行。目前国家关于产品标准基本上分为国家、部及企业三级,凡列为正式标准的产品生产前都对产品进行了鉴定。

我国目前的产品质量,虽然有了各级标准,并加强管理,但实际情况是,有些生产厂家生产的产品并没有认真执行三种检验手段(即:型式检验、抽样检验、出 厂检验),厂方所印质量合格证明,并不能证明其产品的真实质量,施工单位不做任 何检验就使用,安装后发现造成返工,如:导线、绝缘子、金具等类似情况时有发生。为此应有足够的认识,必须把好质量检验关。

第1.0.5条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应采取积极慎重和科学的态度,并应有相应的标准和要求,以保证安装后的质量和安全。在制订上述标准或进行施工 时(采用新材料),能与当地电力部门取得联系,听取意见,以利工程在施工中更为完善。规范虽然是工程经验的总结,但技术进步是不断的,为了适应这种情况,避免 规范僵化,做到保证安装质量,制订不低于本规范规定的标准是必要的。

第1.0.6条 考虑到在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上,还有一些安装在线路下方的电气设备,本规范对其内容又未能全列入,施工及验收时,应符合所列规范的有关内容。

第二章 原材料及器材检验

第2.0.1条 本条强调线路工程在施工之前对原材料、器材进行检查,使问题暴露在安装之前,以保证工程质量。

第2.0.2条 线材是线路工程中主要器材之一,由于多种因素,造成导线损伤。架设前检查是必要的,便于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增加绝缘线检查内容。有关绝缘线调研中用于低压方面的比重很大。有的地区用于10kV线路上。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3-92 条文说明

城市内低压电力线路的建设,过去采用的线材以裸导线为主,在安装质量及工程验收方面,原提出的一些规定,对安全运行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近年来,城市建设发展很快,住宅小区、通讯线、绿化等设施增长迅速。一些地区的地段,在采用裸导线架设后,出现的一些问题,造成的一些矛盾,影响了低压架空电力线路的安 全运行和工程进度。

原水利电力部对城市低压配电网出现的矛盾、事故情况以及建设、改造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考察了国外一些城市的建设、运行情况,组织有关人员反复研究、讨论,提出了我国城市低压配电网建设原则,规定导线应采用绝缘线的要求,并指定一些地区进行试点。同时拟定了绝缘线的线材制造标准,指定制造厂投入生 产。

国外城市在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建设中,采用绝缘线时间较长,有一套成熟的器材和施工方式,是值得借鉴的。

我国在低压电力线路中采用绝缘线,虽已早有,但截面不大,使用面窄,未能形成一个统一规定。近几年,原水利电力部对此已提出要求,指定在一些地区试点 采用,但受各种因素所限,还不尽完善,有待通过运行后总结经验。本规范在修订 中,收到一些意见。为满足现有采用绝缘线的要求,便于安装,提高工程安装质量。经调研,结合目前状况,提出绝缘线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的要求以保证工程质 量。

第2.0.4条 为提高设备紧固件的防锈能力,并便于运行检修拆卸,规定铁制的紧固件采用热浸镀锌是必要的。

地脚螺栓不规定热浸镀锌,是考虑到露出基础外的螺栓已有混凝土保护帽加以保护。

以黑色金属制造的金属附件,在配电线路中,主要是指横担、螺栓、拉线棒、各种抱箍及铁附件等。根据各地区运行经验,采用热浸镀锌作防腐处理,效果较好,延长使用年限。

从调查情况看,有些地区因受条件所限,采用电镀作防腐处理,运行中又补刷油漆,反映上述作法不好,要求有明确的规定,故本条规定采用热浸镀锌作为防腐处理是必要的。

第2.0.5条 对防松装置作出规定,主要是以保证安装质量,为安全运行提供好的条件。

第2.0.6条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使用的金属附件及螺栓,各地自行加工的较多,有的生产厂未按标准进行生产或产品质量不高,不少单位反映,在施工中常感到螺栓问题较多。调研中,一些安装单位提出,施工中常有螺杆与螺母配合不当,影响工程进度、质量,过去规定不明确,施工单位很被动,为此本条在参照有 关标准的内容后,对此提出了要求。

第2.0.7条 架空电力线路使用的金具,系国家标准产品,出厂时已有严格检 查。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但由于某些原因,影响产品完整性和质量。调查中发现,有的厂所用产品合格 证是统一印刷,并未代表产品实际质量(如金具、导线等),经实际使用才发现问题。为保证工程质量,安装前仍应进行外观检查。

第2.0.8条 绝缘子在架空电力线路中很重要,安装前的检查,除为保证工程质 量外,也是保证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过去规定不严格,根据各地意见,提出这一规定内容是必要的。

第2.0.9条、第2.0.10条 本规定中,有的与制造厂的标准不完全相同,这里指的是安装前电杆已经过运输后的检查鉴定标准。各地对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 所采用的钢筋混凝土电杆裂缝的看法和处理意见不尽一致。

如:对裂缝宽度南方放到0.2~0.35mm,北方放宽到0.5mm未作补修,其理由是目前并未影响电杆的破坏强度,安装中尚未出现问题。我们认为,裂缝过大是 有危害的,表现在:

一、降低电杆整体刚度;

二、增大电杆挠度;

三、纵向裂缝使电杆钢筋易腐蚀,影响运行寿命。

为此,对裂缝应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运行经验不足,没有严格规定是很不利的。考虑到线路安装投入运行后,电杆荷载变化情况和运行经验,适当放大到0.1mm规定数值是符合目前状况的。否则,将有一大批电杆能用而不能发挥作用,造成损失。根据制造标准、制造质量要求,参照110~500kV 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对该产品的规定,结合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实际 情况,提出放置地平面检查的要求和规定。

第2.0.11条 本条是包括为线路工程使用的底盘、卡盘、拉线盘以及其它各类预制件的要求,这类器材系各地结合当地情况,自行设计和加工的,对这类产品要求符合设计,按图纸加工,能保证质量。

第2.0.12条 根据设计要求,因地制宜的采用岩石制作底盘、卡盘、拉线盘,对加速架空电力线路工程建设,满足工程安装起到良好作用。采用时要保证岩石质量,要求岩石结构完整无损,强度符合要求,这是必须做到的。

第三章 电杆基坑及基础埋设

第3.0.1条 架空电力线路在施工时,因受地形、环境、地下管线等的影响是较大的,因而在定位中与设计位置不完全一致的情况是客观存在,根据各地意见,提 出适当的允许误差是必要的。经调研并综合各地意见,规定误差数值,如超过此范 围应进行修改设计。

第3.0.2条 电杆埋深要求关系重大,实际施工中受客观条件影响,存在着不能完全满足设计要求的事实。各地虽有一些电杆埋深的运行经验,为统一标准,强调 应符合设计要求。本条中所提出的允许偏差,是总结各地运行经验而定。

第3.0.3条 对双杆基坑规定允许偏差是必要的,以满足电杆组立后的其它各项技术规定。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3-92 条文说明

第3.0.4条 本条对底盘的安装作了规定,施工时不可忽略,否则将会影响电杆组立后的其它各项技术规定。

第3.0.6条 防沉土层指电杆组立后,坑基周围的堆积土。培设的目的,是防止回填土土壤下沉后,电杆周围土壤产生凹陷,有利于电杆基础稳定。根据一些地区经验,本条提出要求,如设计有规定,应按设计图进行。

第四章 电杆组立与绝缘子安装

第4.0.1条 钢筋混凝土电杆上端要求封堵,主要是为防止电杆投入运行后,杆内积水,侵蚀钢筋,导致电杆损伤。各地在运行中感到制造厂对此并未引起重视,只能由施工单位弥补这一缺陷。关于钢筋混凝土电杆下端封堵问题,部分单位反映 在一些地区或某一地段,由于地下水位较高,且气候寒冷,电杆底部不封堵,进水 后,在寒冷季节中,有造成电杆冻裂、损坏电杆现象。为此应该考虑此情况,安装 时,需按设计要求进行。

第4.0.2条 钢圈焊接目前还不能全面推广电焊。采用气焊时,由于钢筋受热膨 胀对钢圈下面混凝土产生细微的纵向裂纹。参照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 验收规范,这次修订时提出以下几点:(1)如用气焊,钢圈宽度不小于140mm。(2)气焊时尽量减少加热时间,并采取降温措施。(3)当产生宽度大于0.05mm的裂缝时,可用补修膏或其它方法涂刷,以防止进水气锈蚀钢筋。曾用过的环氧树脂补修膏配 方见表4.0.2。

条文中的规定,仍强调要保证焊接质量。

第4.0.8条 以螺栓连接的构件,连接时首先满足连接强度,所以要求螺杆与构件面垂直,螺头平面与构件平面间无空隙,以保证连接的紧密程度。

单螺母螺栓紧好后,外露两扣,其目的是:

一、避开螺杆顶端加工负误差,保证螺栓的承载能力;

二、便于采取防松措施。

双螺母螺栓的两个螺母有互相并紧的防松作用,所以规定双螺母螺栓并紧后的第二个螺母允许平扣。当然,如能露出扣就更好。

第4.0.12条 用于架空电力线路的瓷横担绝缘子,是70年代以后经过不断研制 而发展较快的产品,不少地区陆续采用,有一定运行经验。但安装方法规定不一,有过一些教训。调研中,归纳了一些运行时间较长地区的经验,分析了利弊,对安 装的情况作了研究,提出了规定,使其受力情况更好些,以利于安全运行。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第4.0.13条 总结各地经验并按所提意见补充悬式绝缘子安装要求。

第4.0.14条 连接金具的螺栓尾部所用的锁住销,过去采用国家标准产品开口销,因钢质开口销经热镀锌后失去弹性,且在使用中产生锈蚀,消耗较大。现电 力金具标准规定,电力金具所用的锁住销要求采用部标SD26—82《闭口销》,这种销子式样有改进,使用的材料为铜制或不锈钢,解决了长期因热镀锌钢开口 销而不能解决的锈蚀问题。

闭口销比开口销具有更多的优点,当装入销口后,能自动弹开,不需将销尾弯 成45°,当拔出销孔时,亦比较容易。它具有锁住可靠、带电装卸灵活的特点。目前我国生产的闭口销有R型、W型,工程中现都优先采用闭口销,本规范规定了 闭口销的安装要求。

目前仍有一些地区采用开口销。为满足安装要求,本规范保留了这一产品的安 装要求。

第4.0.15条 经了解,近几年来电瓷检测中心检查的结果,国产电瓷在出厂前,其零值已占相当比重。包装不好再经长途运输、野蛮装卸,而使铁帽下的瓷质产生 裂缝。为使这些不合格的绝缘子在安装前检查出来,要求对其逐个进行检查是必要 的。按电瓷厂提供的数据,对铁帽下的瓷质厚度为18mm时,应使用电压不低于 6300V的兆欧表,才能更有效地检查出是否已出现裂痕。国内现只有5000V兆欧 表,故只能用此产品进行检测。

玻璃绝缘子因有自爆现象,故不规定对它进行逐个检测绝缘值。

第五章 拉 线 安 装

第5.0.1条 拉线、拉线柱、顶杆在安装后应达到:

一、保证电杆在架线后受力正常;

二、各固定点的强度满足要求;

三、施工工艺整齐、紧密、美观。

本章规定是总结了各地在施工和运行经验基础上提出的。

第5.0.2条 关于采用UT型线夹,其线夹处露出尾线长度由原定400mm改为300~500mm,主要是70mm2以上的镀锌钢绞线尾端较短,制作中有的感到困难,有些单位提出需加长,但太长不美观。另外,大截面钢绞线(100mm2以上),由于截面太大,在弯曲处不散股是有困难的。弯曲处散股,形成线股与线夹接触不密实,受力状态不好,目前有采用压接式。

关于拉线跨越道路对地面垂直距离的规定,原规范规定对道路中心垂直距离不小于6m,认为是可行的。这次修订时,从征求意见中反映,原规定在执行中有不 足之处,保证对路面中心的安全距离是可行的,但对路边缘的垂直距离要求没有限制,难以保证安全。经调研,近年来由于车辆增多,大型物资运输的出现,道路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3-92 条文说明

不 断加宽和改善,交通管理部门要求,装有高大物资的运输车辆不一定在路面中心行 驶,如仍按道路路面中心作为基点要求,已不适应,它不能满足拉线跨越道路时对 其路边缘的垂直距离。曾发生运输车辆在限高条件下,车辆在道路边缘行驶时,碰撞了跨越道路的拉线,损坏了电杆,造成了停电事故。修订本条规定时,充分注意 到这一情况,经分析研究修改了原条文规定。修订后的规定除满足对路边缘垂直距 离要求外,对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要求也能符合。

规定的数值是基本要求,均应满足。

第5.0.8条 这次修订规范过程中,一些地区提出在地段狭窄或设置拉线、拉桩柱均有困难的情况下,为满足电杆受力后的强度,提出设置顶杆的意见。经调研,提出这方面的规定。

为满足顶杆安装质量,本条中提出的规定是在总结一些地区的安装规定基础上的基本要求。

第六章 导 线 架 设

第6.0.1条 导线在展放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损伤情况,有的还能出现严重损伤,影响导线机械强度。本条提出一些基本状况,应予以防止,以利导线架设后,满足机械强度和安全运行。

第6.0.2条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所采用小截面导线的比重是较大的,受损伤机会多。当稍有损伤,则影响导线强度,对安全运行是不利的。各地在施工中对此很注意,要求很严格。钢芯铝绞线在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中使用不多,但在施工质量上要求也很严格。

对于一种导线,所列的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不补修。强度损失控制在4%以下,对钢芯铝绞线来说最严重是6股铝1股钢芯的结构,经计算LGJ—10/2的导线,铝股1股损伤深度为1/2时,强度损失为4.17%(对钢芯铝合金绞线为5.1%),已超过 4%,是不允许的。这时受强度损失控制,因此,其允许损伤深度就应小于单股直 径的1/2。

第6.0.3条 关于导线损伤处理分界线,这次修订基本以拉断力损失多少为标准。目前施工中仍以缠绕、补修管两种方式处理。当导线损伤、强度损失小于总拉断力5%时,补修方法是采取以不补强强度为主,即缠绕(或补修预绞线)。当导线因损伤而其强度损失大于总拉断力5%时,则用补修管修理,使损失的强度得到补偿。这种选择对导线的实用强度并没有降低。因现行导线制造标准对整根导线的实测拉 断力达到其计算拉断力的95%,(即所谓的保证计算拉断力)即为合格。设计在使用 导线时也是以保证计算拉断力为准。但这并不意味着整根导线的实测拉断力比计算拉断力真的降低了5%。这都是由做拉力试件造成的。因试件较短,又要有两个与拉力机固定的固定点,因此才允许其拉断力降低5%以内判定为合格。当然一般拉力试验都断在固定点处。美国标准规定,如拉断处离开固定点在一英寸以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上时,其实 测拉断力应达到计算拉断力的100%。从此不难看出,如果导线损伤处造成强度损 失未超过计算拉断力的5%时,也正好是与目前的保证计算拉断力相等。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中采用钢芯铝合金绞线的情况是不多的。一些单位在提出的意见中,要求增加这一内容,在参阅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修订调研资料的基础上,补充了这方面的内容。

钢芯铝合金绞线的出现,应引起注意的是因为表6.0.3中的规定在钢芯铝绞线中截面损伤与强度损失的这样规定是没有多大矛盾,仅铝钢比为19.4的钢芯铝绞线截面损伤25%时,其强度损失为18%,大于17%。由于铝合金线的强度高于铝 线,所以这个关系要发生变化。目前钢芯铝合金绞线的国家标准尚未出版,无法计算,要说明的是,等该标准出版后使用时应加以换算,如以强度为控制条件,则截 面允许损伤标准就要小一些。

可以补修的强度损失为17%,这与旧标准一样,用补修管补修,强度损失是可以得到补偿的。

第6.0.5条 镀锌钢绞线的损伤,并造成断股,多数是由制造厂工艺不良造成的,施工中造成的损伤,情况极少,且19股在同一处断1股以上的情况也少见。为了不使钢绞线强度损失过大,方便施工,参阅了已有的处理经验,提出了处理 标准。

按GB1200—75《镀锌钢绞线》标准,当7股断1~2股及19股断1~3 股时,计算拉断力的损失百分数可见表6.0.5:

第6.0.7条 关于连接强度的规定:

一、试件的拉断力的判定标准以往是以该线的计算拉断力为准。这次对导线改 为以保证计算拉断力为准。因为GBJ1179—83标准中规定,整根绞线的验拉断 力达到其计算拉断力的95%为合格。

二、由于国家标准《电力金具》(GB2314—85)中已将压缩型接续管及耐张线夹的握着强度定为95%,原水电部颁发的《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试行)中也明确规定压后强度为95%。

本条按上述规定而订。对钳接接续管及螺栓式耐张线夹的握着强度标准均按《电力金具》中规定制订。

第6.0.8条 这次修订中规定了连接部分外层铝股采用涂电力复合脂涂料。

电力复合脂是近年来采用的一种涂料。华东地区及四川等地区已推广使用,效果好。该涂料能耐受较高温度,不易干枯,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抗氧化、抗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3-92 条文说明

霉 菌、耐潮湿、无污染、无毒性、不失流、不开裂、不燃烧等特点,并能防止电化腐 蚀作用。连接时采用可降低连接部分的电阻,防止潮气渗入,并能提高连接处质量,应该推荐使用。这次修订中作了一些了解,并列入本条规定的内容内,将以往采用 凡土林涂料改用电力复合脂。但涂时也应注意,只薄薄地涂上一层即可,不可涂得 过多,过多会很快降低接头的握着强度。

第6.0.9条 关于铝绞线大截面压接数量及尺寸,因试验数据关系,本次尚不能列入,今后再做补充。

第6.0.10条 调研中得知,各地在导线连接方面,采用压接中,有采用液压工艺的施工方法,建议在本规范内提出施工质量的规定。鉴于该项工艺规定内容多,原水电部已颁发了这方面规定,故本规范不再列入。当导线连接方式采用液压工艺 时,应遵照该规程内的规定进行。

第6.0.15条 关于观测弧垂时的温度,过去是以空气温度。美国、日本曾明确规定以空气温度为观测温度。近年来有的国外文献提出实测导线本体温度为观测温度的概念。我国也有单位对此进行了试点或试用。

对此其主要理由是,当阳光直接照射导线时,导线本体的温度会高于环境的空气温度,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对空气温度来讲,运用比较简单,它只受与地 面高度变化的有些影响。但对导线的实测温度,其影响因素除地面高度外,还有太 阳辐射强度、时间、空气湿度、风速、是否阴天等的影响。过去简单的试验得知太 阳对导线的辐射会使受辐射面的温度有所升高,但导线内层及背阴面如何,这些热 的传递究竟如何,尚未做过详细的试验与研究,尚无准确可用的结果。本条内容仍 规定按周围空气温度执行。

第6.0.16条 35kV架空电力线路的标准档距,最大在250m左右,相对应的弧垂在3.5~4m,允许正偏差为5%时,绝对值是175~200mm,这种情况下,平地难以用仪器观测,而采用异长法或平行四边形去目测,偏差值可以达到。如提高偏差 百分数,不易保证。如档距再小,更难达到。现规定是合理的。

第6.0.19条 征求意见中,不少运行部门提出,此规定应强调,不然施工单位很容易忽略。故将其单列成条文规定。

第6.0.24条 采用并沟线夹连接导线,一般使用在跳线(弓子线)上,是重要的导流部件,对线路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应引起施工单位重视,避免并沟线夹发热影响运行。

并沟线夹的螺栓,应逐个均匀拧紧连接。螺栓拧紧的扭矩标准,应按该产品样本的所列数值。

第6.0.29条 目前一些地区在低压架空电力线路建设中,已采用绝缘线,其架设方法、质量要求均处于试行,一时难以统一,在收集到的资料中,分析了一些基本要求。本条所列内容,只作为一般规定。

第6.0.30条 沿墙敷设低压绝缘线,广州地区用得较早,调研中得知,一些地区正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准备采用这种敷设方式,建议应有要求,本条只作一般规定。

第七章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上的电气设备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电杆上的电气设备是配电线路中的组成部分。本章系在总结各地的安装规定、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主要是:

一、安装牢固、可靠、工艺美观;

二、电气连接紧密;

三、考虑制造厂的技术标准;

四、各部电气距离、安装尺寸等规定,符合设计要求。

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安全运行。

第八章 接户线

本章所列规定系总结各地一些技术规定。接户线的安装,各地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和验收情况各有特点,主要是结合本地区情况,相应地制订一些办法,来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这次修订规范过程中,根据所提意见,认为对一些基本规定,仍应列入。为便于接户线安装的质量要求,本章提出基本规定,以利于安装后验收。

110kV及以下 篇6

【关键词】110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管理

一直以来,城市电网规划管理建设主要集中于蛛网的建设上,却忽略了对城市110kV及以下配电网的规划管理,对于大部分的供电企业来说,配电网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供电要求,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配电网的建设和发展问题,争取建设科学合理、技术先进、安全的配电网来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1、110kV及以下配电网的规划管理基本理念以及发展目标

1.1 110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管理的基本理念。110kV及以下配电网的规划发展主要是以现代化的工业发展水平为基础,同时,通过社会的生产发展时机状况、调度以及运行部门的相互协调来确定配电网的规划路线和规划方式,这样能够有效的保证配电网规划的高实施效率。在确定配电网规划管理方式的同時我们还可以建立相应的配电网规划和实施调和制度,再一次为配电网规划管理的实行提供保障。为了进一步的提高配电网建设的资金使用率,我们可以采取建立配电网项目价值评估以及监管考核等监察制度,最终保证配电网的高效建设和规划。配电网的规划发展是一个十分深远的发展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从长远的经济利益和发展目标出发,坚持创新、跳跃式的发展原则,共同建设满足社会日常生活的安全、可靠的配电网。

1.2 配电网规划管理的目标。110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营建结构完整、安全、高效的电网,其中,由于环境的问题,所以,在配电网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还必须要综合考虑其中的环境保护、绿色环保等问题,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建设路线来不断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

1.2.1提高110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项目的目标准确率。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电力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来进行技术上的创新研究,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把握配电网的实际规划,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公平选拔、评审的方式来进行配电网项目的筛选和采用,进一步保证配电网的规划能够有效的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运行以及调整的实际需求,最终提高配电网规划的高效运行。1.2.2建立110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和计划相匹配发展的建设制度。通过配电网规划和计划的建设制度,可以提高配电网规划目标实现的实际效率和资金的有效使用率。配电网规划作为项目来进行公平的审核和竞争,可以进一步激发和提高配电网规划方案的设计要求,同时还能激励配电网规划方案设计的不断创新发展。1.2.3建设110kV及以下配电网项目的评审制度。现今大部分城市的配电网规划管理都属于闭环管理方式,采用闭环管理方式除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突显配电网投资计划规划的高效之外,还能够在有效的保证配电网规划管理的实际运行成效。最终实现,通过配电网的合理规划管理来建设优质、高效、安全城市配电网的发展目标。

2、加强110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过程管理控制的方式

2.1 建立电力信息收集平台,为110kV及以下配电网的规划提高基础的信息保证。110kV及以下配电网的基础数据是其进行配电网规划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进一步保证和提高配电网的实际规划管理的质量,规划部门可以和不同的部门进行技术上的探讨和研究,在更多的电网实际运行信息和110kV及以下配电网实际建设方面的要求信息的基础上,实现基本资料的有效收集和分析,为110kV及以下配电网的规划管理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发展数据。同时,在进行110kV及以下配电网的规划管理过程中,还必须要和所在的政府有关部门或者电力管辖部门实现进行沟通和交流,最大限度的了解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充分了解当地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基本数据,为配电网的发展规划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数据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现今,我们还可以通过现今的网络技术,应用电力系统的相关专业网络软件,来进行配电网的实际信息采集和观测。最终,通过有关人员对数据的加工和处理,为城市的110kV及以下配电网的设计规划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和分析。

2.2 加强各个不同部门之间的联系,提高110kV及以下配电网的规划管理实施效率。2.2.1营建生产、调整、运行等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平台。在配电网的规划管理实施过程中,部门之间除了要完成各自的建设任务之外还要进行不同部门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共享,定期的分析和讨论110kV及以下配电网在建设和试运行过程中已经发现的实际问题以及有可能出现的潜在危机,不同部门要以配电网的规划建设为主要任务,从不同的建设角度来对配电网的规划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得配电网在实际规划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同时实现对生产、调整、运行等的整体发展目标。2.2.2建立110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项目的审核制度。在110kV及以配电网的不同进度中,要定期的进行研究和探讨,从生产、调整以及运行等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整体上的规划,这样能够从总体上保证配电网规划方案、设计、实施的有效进行,满足不同部门的实际需求,在不断研究和讨论的进程中,实现规划的高效化和效率化目标。

3、开展针对110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管理的学习研究

3.1 开展专题式的研究

在进行110kV及以下配电网的管理规划中,首先要以城市的实际配电网的需求为建设基础,同时还可以通过广泛开展110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的针对性研究专题来进行信息的收集和不同设计方案的评估,并且,以配电网的规划管理专题研究为基础进行生产、调整等方面的相互之间信息的交流。

3.2 成立专门的配电网规划分队

在进行110kV及以下配电网的规划管理中,我们还可以通过不同部门之间征集专门的小组,进行专业培训、来进一步提高整个设计团队在配电网管理规划方面的设计能力,以专题研究的方式来进行研究和学习,最终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研究、规划方案,更加高效的实现对配电网的规划和建设。

4、总结

本文主要是针对110kV以下配电网的规划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其中重点研究了配电网的实际规划过程方式的研究,同时,还要强调对配电网的个性化创新规划,在实际的规划管理过程中,除了要坚持一定的基本规划原则之外,还要适当的进行改革和创新,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更多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性规划意见,争取建设科学合理、技术先进、安全的配电网来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郑广君,李杰,王立永,徐震,薛建杰,鲁宗相,王阳.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规划研究[J].供用电,2011,04:22-27.

[2]杨卫红,顾巧荣,黄歆璋.新时期配电网规划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A].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2006:3.

110kV及以下 篇7

110 k V及以下变电检修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在检修110 k V及以下变电设备前, 要采集并整理相关数据, 分析在线监测和现场采集到的数据, 得到变电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和各类故障问题的发生概率, 从而为检修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 必须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对变电设备运行的影响, 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进而决定是否需要对变电设备加强巡视检查或停运维修;对已经出现故障的变电设备和线路采取合理、可行的检修方式, 并持续关注其余设备。上述工作全部完成后应记录和总结本次工作, 并作为今后开展变电检修工作的依据。

2 110 k V及以下变电检修的技术要点

2.1 关键电气设备的检修技术要点

2.1.1 变压器

在110 k V及以下变电检修中, 变压器是检修的重要环节之一。实践表明, 造成变压器故障的原因较多, 比如接触不良、触头放电或烧损等均可能引发变压器分解开关故障。一旦变压器出现故障, 将会对整个输变电系统的运行造成影响。为了保证变压器的稳定、可靠运行, 应对其认真检查。在检修过程中, 发现设备缺陷时应及时处理, 可先将储油柜积污器中的污油全部放出, 然后检查油位计, 并调整油位;检修冷却装置, 主要包括油泵、风扇灯等部位, 还应吹扫冷却器管束;检查变压器瓷套有无破损。

2.1.2 断路器

断路器运行时可能会异响、过热、误动作和拒动等故障。过高或过低的直流电压均会引发断路器故障, 同时, 二次接线错误、蓄电池容量不足等也会造成断路器故障。因此, 在检修断路器时, 应先找到故障原因, 再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从而保证断路器的稳定、可靠运行。

2.1.3 隔离开关

该设备在电力系统中主要起安全防护的作用, 主要检修其开关、连杆和机构箱等部位。具体的检修技术要点为:检查开关托架是否处于水平状态;检查接地线和金属防腐层的状态;检查引线中的绝缘子是否处于垂直状态。在检修中, 当发现某个环节存在问题时, 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2.2 母线的检修要点

接头发热是110 k V及以下变电母线中的常见故障, 可采取以下4种解决措施: (1) 检查热接头是否存在烧痕、裂缝, 查看螺丝是否紧固、颜色是否变化, 测温数值是否异常, 并在综合各种因素的基础上, 分析热接头的负荷电流。 (2) 如果母线接头发热, 则先用纱布将氧化物、污垢、硫化物等杂物清除干净, 磨平烧痕后再用清洁剂清除金属碎屑, 拧紧螺丝。 (3) 检查螺母是否存在滑丝、滑扣和螺缝等情况, 以及线夹是否存在松弛、变形现象, 立即更换这些部件可能会导致导线断股。 (4) 检查铝、铜接触面是否存在烧伤。对于程度较轻的烧伤, 要先去除烧痕、清理杂物, 再在烧伤处涂抹导电膏, 拧紧对角;对于程度较重的烧伤, 应立即更换接触面。

2.3 带电作业的检修要点

带电作业是依靠作业人员的经验判断和维修电路故障的方式, 要求作业人员具备过硬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并经过严格的作业培训。带电作业对专业器具和工作人员的专业操作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供电状态下检修设备时, 必须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在检修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操作, 工作人员应配备好安全用具, 禁止直接接触绝缘工具;在作业现场放置苫布, 用于摆放检修器具;作业人员或工具不得与地面直接接触;选择在良好的天气条件下作业, 风速不能过大。如果遇到雷雨天气, 则必须做好防护措施, 必要时应停止作业, 以确保带电作业的安全性。使用质量合格的专业器具, 保持安全距离, 保证带电作业的规范性, 从而提高作业效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110 k V及以下变电检修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 涉及的内容较多, 一旦某个环节或细节出现问题, 则可能对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造成影响。因此, 除了要采取合理、可行的检修技术外, 还必须掌握相关的检修技术要点。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检修质量, 才能有效消除设备故障, 从而提高变电运行的稳定性。

摘要:简要阐述了110 k V及以下变电检修的主要内容, 并在此基础上, 对110 k V及以下变电检修的技术要点进行了论述, 以期为变电检修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110 kV,变电检修,技术要点,变电设备

参考文献

[1]李晟, 崔禕.状态检修模式下变电检修技术注意事项与建议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11) .

[2]林晓斌, 张桂木.110 k V变电检修中SF6开关装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 (12) .

110kV及以下 篇8

关键词:110kV,及以下变电站,问题,解决对策,构建

在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 我国电力行业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 相应电网建设规模逐渐扩大, 电网供电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而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力企业的供电能力与供电水平, 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就需要给予110 k V及以下变电站自动化建设以充分重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监控系统、继电保护以及自动装置等都实现了自动化, 进而借助通信网路技术实现了信息的有效共享, 为确保二次设备与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保障, 但是, 从实际运行的现状看, 依旧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亟待解决。

1 110 k V及以下变电站所呈现出的具体问题

(1) 时钟不统一且通信方式滞后。在实际解决电网故障问题时, 一般都是以人工的方式来实现对时钟的核对, 这一方法下不仅浪费时间, 且加大了相应人员的工作量, 并且该种方法下核对结果的准确性差。因此, 这就会因时钟不统一而致使在实际落实故障检修工作的过程中, 难以实现对故障发生原因的准确分析与定位。在通信方式上, 由于光纤使用尚未普及化, 现有的模拟载波通信方式下致使通道的通信能力逐渐弱化, 且极为容易受到其他信号的干扰, 整体上的通信质量差, 进而严重影响到了自动化变电站的稳定运行。

(2) 小电流接地警告无法满足实际之需。在变电站实际运行的过程中, 相应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偏低, 同时相应设备无法满足实际运行之需, 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系统容量过小、亦或者是相应的自动调谐消弧线圈的加入, 致使电流偏小且电阻不稳, 这就会因干扰因素的存在而致使相位不准、出现判断失误。零序电流难以在故障发生时实现实时且有效的监测与判断, 但是, 即使应用功能相对较高的接地选线系统, 也无法实现准确判断。此外, 基于配电网系统本身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 加上对于单相接地故障相关机理的研究基础薄弱, 因此, 结合故障选线原理来实现选线装置的应用无法实现应用上的有效推广。

(3) 在信息采集上存在重复性问题, 且传输规约不统一。首先, 在信息采集上, 当前在电压互感器上所采用的是模拟量传输形式, 而在其他装置上如保护、测控以其计量等都采用的是数字化模式, 所以,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 需要将模拟量进行转化, 在得到数字量之后才能够进行有效应用, 进而导致数据信息经转化后难以实现有效共享, 且在数据信息收集上存在着重复的问题, 其次, 在传输规约上, 基于在这一规格下的配电站在最开展建立时并没有实现统一规约的构建, 因此, 各种规约形式下为了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就需要二次设备能够实现对各种规约的有效支持, 随着该领域的不断发展, 在使用点对点方式后实现了统一传输协议标准的构建, 此时能够实现对规约规范, 直到IEC61850标准的出台, 才标志着我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具备了统一的标准规约。

2 针对110 k V及以下变电站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2.1 解决时钟不统一以及通信质量差的有效方案

(1) 在解决时钟不统一这一问题上。需要在建立通信标准时钟前, 以GPS卫星时钟的应用来实现对时钟的有效统一, 进而将信息故障网络下的各个装置与设备的时钟进行统一化, 以在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的同时, 确保实现对故障引发原因的准确定位, 为及时落实有效解决对策, 确保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奠定基础。 (2) 在解决通信方式滞后这一问题上。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需要针对变电器通信方式实现更新换代, 在实际解决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光纤的使用来强化通信的抗干扰能力, 并且借助光纤传输容量大等优势性能来确保变电站自动化的稳步发展。在落实光纤改造的过程中, 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来选择OPGW型或者是ADSS型光纤。

2.2 小电流接地警告问题以及信息重复采集问题的解决方案

(1) 在小电流问题上, 为了满足实际运行之需, 需要实现可实施改造与完善方案的制定, 借助于单线接地故障相关原理研究的逐步深入, 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基于中性点非直线接地系统下, 以单线接地故障选线原理来解决这一问题已不再是不无可能。与此同时, 在当前的情况下, 实现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做到:在电流互感器的选择上, 要采用变比偏小的, 一般可选择S级, 抑或者采用高准确度的这一设备;在二次电缆的选择上, 可使用屏蔽电缆, 在实际应用时需要实现这一层两端的接地设置, 同时要实现对误差与干扰的降低与控制, 以相应的标准来落实这一施工内容, 进而确保接地选线的准确性, 为满足实际运行之需奠定基础。 (2) 为了确保变电站自动化进程的稳步推进, 针对当前信息采集重复且共享简单的这一问题, 可以选择数字式传感器, 进而实现数字量的转化以满足二次设备的实际应用之需,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 将传感器数据线与二次设备进行连接, 能够为实现数据信息的高效采集与共享奠定基础, 并且这一形式下能够为后期维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2.3 在传输规约问题上的解决方案

基于IEC61850这一规约下, 相应变电站通信体系主要由于如下几层构成:变电站、间隔以及过程层, 各层间采用相应的网络协议进行进一步的规范, 进而能够优化并提升的数据集成能力, 并在降低各项工作量的同时, 实现运行维护工作的高质高效落实, 并实现投入费用的有效控制, 提升系统的灵活性。通过对操作与协议转化问题的有效解决, 能够确保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实现自诊断功能, 并具备了即插即用的优势性能, 这就为实现系统的高度集成并压缩自动化工程整体建设费用的投入量奠定了基础。从目前这一统一规约实施的影响看, 能够为进一步提升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性能, 并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有效保障, 还能够为实现互操作性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 对于日后这一产品的研发工作而言, 需要基于这一统一规约来实现统一标准产品的生产。

3 结语

综上, 该文针对110 k V及以下变电站自动化实施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问题实现了相应解决方案的制定, 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 需要从时钟统一、通信质量、小电流接地、信息采集与共享以及统一规约标准这几个方面所在的问题着手, 实现相应解决对策的完善落实, 为确保实现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提升整个电网的供电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彭杰.110 kV及以下变电站问题及解决方案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1) :386-387.

[2]李颖.六盘水供电局110 k V及以下自动化变电站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D].贵阳:贵州大学, 2006.

[3]李德胜.330 kV变电站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控制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

110kV及以下 篇9

1 完善状态检修的意义

设备运维是电力系统供电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供电单位在设备检修、运行监测中, 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 逐步建立检修制度, 形成了以在线监测为主要依据, 设备状态综合评估, 合理编制检修计划的科学检修方式。依据供电企业对于状态检修的探索和研究, 完善状态检修管理机制及技术手段逐渐成为现阶段的重要问题。

提高供电企业供电可靠性。定期检修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供电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目前, 由于定期检修每年会造成用户7~8 h的停电时间, 除此之外, 还包括设备预设、设备消缺、保护定检以及电网设备的改造升级。为了更好地提高供电设备的稳定运行, 最大限度的减少停电时间, 就需要我们逐渐把定期检修变成状态维修, 这样才可以全面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综上, 传统的检修方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电网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状态检修的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传统检修、设备运维的工作量, 尽可能避免人力、物力的无效工作和资源浪费, 也是未来电网输变电设备运维管理的发展目标。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状态检修的方式可以极大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提高了供电系统的经济效益, 增加了设备使用量, 状态检修成为输变电系统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

2 110k V及以下输变电运行设备实行状态检修的建议

(1) 逐步改变110k V及以下输变电设备定期检修机制, 形成状态检修体系, 及时掌控设备运行工况、在线监测数据, 建立、完善供电设备试验数据库, 实时对重要数据进行有效统计和工况分析, 从而确定设备运行状况, 预测设备的故障, 根据设备的健康状况来适时安排检修。

(2) 继电保护装置的检修。目前, 很多供电公司仍然采用定期检修的工作方式, 这样很难及时掌握设备健康状况, 动作可靠性不高。常规方式下一次保护校验, 动作次数可能达到十几次、几十次之多, 造成原件老化速度加快, 同时加速断路器机构、接触面的磨损, 极易造成设备老化, 自动功能减退, 影响设备运行。因此, 就需要进行装置的逐步更换, 配合设备的升级改造, 逐步向着综合自动化方向发展。同时, 转换传统检修方式, 逐步完善在线检测手段, 完善状态检修工作机制, 实时监测设备工况, 促进设备的稳定运行。

(3) 变压器的检修。传统定检方式按照定检周期, 结合运行状况进行维修, 一般要求是五到十年维修一次, 这种定期检修的方式对于设备维护不是十分有效。受检修现场环境、湿度、温度等因素影响, 非常容易出现芯体污垢、受潮等问题, 从而增加了检修难度, 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因此, 需要运用状态检修方式, 及时掌握设备内部运行工况, 合理编排检修计划, 有效避免周期检修带来的设备隐患。

(4) 短路的检测。据相关数据指出, 越来越多的110k V及以下输变电设备损坏是由于短路造成, 并且发展趋势还在上升, 短路问题逐渐成为影响变电设备安全运行的主要原因。设备出现短路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是短路导致绕组变形, 当输变电设备出现短路后, 如果没有及时进行绕组变形检测、维修, 隐患点长期运行, 一旦超过设备本身的自我保护能力, 就会导致设备损坏。二是短路造成的绝缘过热, 设备出现短路后, 高压绕组和低压绕组会出现瞬时短路电流, 造成瞬间过热, 从而损坏设备内部材料的绝缘性能, 导致设备出现问题。因此就需要我们加强在线监测手段, 时刻掌握设备运行工况, 及时消除设备隐患, 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5) 绝缘的检测。绝缘也是导致设备故障和损坏的主要原因, 开展设备绝缘监测成为状态检修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110k V输变电设备一般选用油纸作为绝缘材料, 油纸绝缘寿命受温度、电场等因素影响, 长期的过热、强电场运行会导致绝缘老化, 甚至绝缘击穿。只有逐步完善电气设备监测手段, 有针对性对绝缘老化数据参量进行不间断监测, 才能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6) 做好相关专业人员的选拔和培训工作, 不断增强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现阶段, 大部分设备评估主要依靠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判断, 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都会直接影响设备状况的评定。开展专业人员培训, 提升团队整体素质, 成为正确判断、及时发现设备问题的重要保障。与此同时, 也需要不断提升状态检修管理工作, 形成科学严谨的状态检修管理机制, 建立一支专业的管理、检修团队, 为电网发展和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3 结语

总之, 现阶段, 还没有形成完备的状态检修体系, 一切还是处于发展壮大阶段, 作为技术人员, 应该切实努力、认真学习。不断研究状态检修技术, 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 准确预测设备的使用周期和运行状态, 通过不断探索, 逐步完善状态检修体系, 提高社会效益, 促进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建青, 李三友, 沈权海, 等.110k V及以下输变电运行设备实行状态检修的建议及推广[J].青海电力, 2010, 23 (3) :55-58.

[2]林晓旋.110k V及以下输变电运行设备实行状态检修的建议及推广[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 2012 (10) :99-101.

[3]肖杰.探讨110KV及以下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J].新材料新装饰, 2014 (13) :573.

[4]陈志权.500k V以下高压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 2010:22.

110kV及以下 篇10

目前运行的变电站中, 普遍设置逆变电源模块 (220V直流/220V交流) 或者是UPS电源设备给监控后台 (微机五防, 微机继保后台) 供电, 以保障后台机在变电站失电状态下能够正常运行, 这种供电模式存在以下缺点。

(1) 逆变电源模块本身是一个谐波干扰源, 他与直流系统相连, 对于微机保护模块产生一定的干扰。大厂家的逆变电源性能可能优越一些, 谐波干扰量可以满足IEC的标准, 但有很多小厂家的设备逆变电源模块根本满足不了相关的谐波标准, 对微机保护产生的干扰很大, 成为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隐患。

(2) 逆变电源的工作可靠性有一定的局限。因逆变电源模块平时工作在旁路状态即市电旁路供电, 在市电停电状态下, 一旦逆变电路部分有故障, 就不能充分做到不停电供电, 影响了后台机工作。

(3) 高可靠性带来高成本。有的重要变电站为了做到可靠供电, 不惜采用逆变电源模块备份的方式, 但这样使成本大大增加。

2. 后台机电源输入原理及取消逆变电源的可行性分析

(1) 后台计算机输入电源的原理。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产的针对我国大陆用户的计算机输入电压都是交流220V, 输入范围为 (-30%~+20%) , 有的品牌计算机甚至可以做到 (-50%~+30%) 。计算机内部电路是开关电源电路 (图1) , 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是:市电交流220V, 经过全桥整流后变为脉动的直流, 再经过电容器滤波后, 可得220×1.2=264V的直流电, 考虑到变电站 (-30%~+20%) 的电压变化范围, 该整流滤波电压的范围是184~316V。该直流电经过开关变换以后输出, 可供计算机工作需要的+3.3V、+5V、-5V、+12V和-12V。

(2) 后台机取消逆变电源的可行性。上述分析表明, 计算机表面上输入的是交流电, 实际上交流电最终要整流滤波成直流电输入。所以直接输入直流电, 取消逆变电源从原理上说是可行的。

变电站直流合闸输出电源的范围是190~254V, 而后台机内部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源电压范围是184~316V。所以从变电站直流操作电源的合闸输出接到后台机的输入端在原理上没有问题。在实际接线时, 将合闸输出的“+”端、“-”端随意接到后台机交流插座的两个输入端即可, 因后台机的开关电源输入端有二极管, 不存在正负问题。

3. 具体实施方案

作为普通35kV变电站, 可从直流合闸输出直接接到计算机的供电输入端。为了保障供电的可靠性, 对于110kV变电站 (具有两套电池) 可采用以下模式 (图2) 。

通过对10座35kV变电站、三座110kV变电站10个月的试运行, 后台机运行稳定, 节省投资约26万元, 系统运行可靠性也大大提高, 说明在110kV及35kV变电站取消逆变电源是可行的。

摘要:叙述变电站设置逆变电源的弊端及后台机输入电源原理, 探讨了变电站后台机取消逆变电源的可行性。

上一篇:无为下一篇:生理课程在线考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