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试验

2024-06-10

配方试验(精选十篇)

配方试验 篇1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桐庐县瑶琳镇皇甫村大洲畈。田块土质为泥质田, 黏壤土, pH值6.1, 有机质23.63 g/kg, 全氮1.41 g/kg, 有效磷17.4 mg/kg, 速效钾83.0 mg/kg, 往年施肥水平中等, 肥力中等。施肥和栽培管理条件与当地生产条件一致。该试验地前茬为单季晚稻。

1.2 试验材料

供试氮肥为尿素 (纯N 46%) , 磷肥为过磷酸钙 (P2O514%) , 钾肥为氯化钾 (K2O 60%) 。供试油菜品种为浙双758。

1.3 试验设计

试验按照农业部颁发的行业标准《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推荐的示范方案, 设置3个处理, 即处理1 (常规施肥) :施纯N 172.5 kg/hm2、P2O542.0 kg/hm2、K2O 45.0kg/hm2;处理2 (测土施肥) :施纯N 207.0 kg/hm2、P2O531.5kg/hm2、K2O 67.5 kg/hm2;以空白作对照 (CK) 。所有处理普施硼砂15 kg/hm2。氮肥按50%作基肥、30%作腊肥、20%作薹肥施用, 磷肥和硼砂全部作基肥施用, 钾肥按60%作基肥、40%作腊肥施用, 不施农家肥。基肥于10月19日撒施, 腊肥于1月9日撒施, 薹肥于3月10日撒施[3,4]。试验采用育苗移栽种植, 试验小区为长方形, 按三格式区组排列, 不设重复。处理1、2的小区面积200 m2, 空白对照小区面积30 m2。各处理的病虫防治、中耕除草等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完全相同[5,6,7]。于9月15日播种, 10月20日移栽, 栽植密度为10.5万株/hm2。

1.4 调查项目

试验过程中进行生育性状、产量结构调查和实地产量测算, 每处理取10株成株进行单株室内考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比较

由表1可知, 各处理间生育期相差不大, 处理1与处理2的生育期为244 d, 而CK为242 d, 处理1和处理2比CK长2 d;处理2与处理1的花期都为38 d, 而CK的花期最短, 为35 d。可以看出, 施肥能调节角荚期, 延长有效开花结角天数, 从而为产量的形成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对促进植株生长作用明显, 而不施肥处理可促使油菜提早成熟。

2.2 经济性状比较

由表2可知, 株高以处理2最高, 为160.7 cm, 比处理1高8.4 cm, 比CK高16.0 cm;有效分枝数以处理2最多, 为11.3个, 比处理1多0.3个, 比CK多0.6个;单株有效角果数以处理2最多, 为382.3个, 比处理1多31.9个, 比CK多177.0个;每角粒数以处理2最多, 为17.2粒, 比处理1多0.4粒, 比CK多1.3粒。可以看出, 施肥尤其是配方施肥对促进多结荚和单角粒数的增多作用显著, 单株产量也明显提高。

2.3 产量比较

由表3可知, 产量以处理2最高, 产菜籽2 623.6 kg/hm2, 比CK增产1 355.4 kg/hm2, 增幅106.9%;处理1产量次之, 产菜籽2 287.0 kg/hm2, 比CK增产1 018.8 kg/hm2, 增幅80.3%。可以看出, 肥料对提高油菜籽产量具有关健性作用。其中处理2比处理1增产336.6 kg/hm2, 说明测土配方施肥作用明显。

2.4 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3可知, 按现行市场油菜籽售价3.6元/kg、尿素2.25元/kg、过磷酸钙0.6元/kg、氯化钾4.4元/kg计算。处理2比CK净增收3 237.0元/hm2, 处理1比CK净增收2 313.9元/hm2, 处理2比处理1净增收923.1元/hm2, 增收效果明显。

3 结论

平衡施肥利于油菜增产和提高种植油菜的效益, 氮、磷、钾的合理施用, 能协调油菜的有效结荚期, 促使单株多结角, 增加单角粒数和籽粒的饱满度, 从而为油菜夺取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试验是1年的结果, 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摘要:通过田间对比试验, 研究测土配方施肥对油菜生物学性状、产量的影响, 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能明显改善油菜的生物学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 提高油菜产量, 增加油菜种植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油菜,测土配方施肥,效益

参考文献

[1]徐绪红.油菜配方施肥肥效校正试验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 2010, 16 (12) :70-71.

[2]诸化斌, 魏彬彬.油菜"3414"肥效田间试验报告[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0) :48-49.

[3]宋彩平.油菜配方施肥肥效试验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 2008, 14 (13) :87.

[4]洪惠煌, 程扶旗, 何小卫.绩溪县油菜"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 2008, 14 (19) :101.

[5]陈珠宝, 张运根.油菜配方施肥肥效试验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 2006, 12 (7) :127-128.

[6]贾浩波, 王玉明.优质饲用油菜种植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2 (6) :34-35.

甜椒沙培基质配方初选试验 篇2

甜椒沙培基质配方初选试验

以甜椒为试材,以沙、草炭、椰糠、腐熟麦纹、珍珠岩为栽培基质,研究了不同复配基质对甜椒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r2(沙子:草炭=2:1)和Tr7(沙子:草炭:珍珠岩=1:1:1)表现最好,在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内,其茎粗、株高总是优于其它处理;Tr2、Tr7产量最高为2 711.44、2 695.72 kg/667m2.Tr7适合在西北地区推广.

作 者:卜燕燕 高艳明 李建设 李文甲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银川,750021刊 名:北方园艺 PKU英文刊名:NORTHERN HORTICULTURE年,卷(期):“”(6)分类号:S641.304+.7关键词:甜椒 基质 配方 产量

辽宁西部玉米施肥配方跟踪试验 篇3

【关键词】玉米;肥料;施肥配方;试验

1 供试材料与试验方法

1.1 供试肥料

辽河牌尿素(N:46%),过磷酸钙(P2O5:16%),硫酸钾(K2O:50%),翠龙玉米配方肥(N:16%,P2O5:16%,K2O:16%),氮钾追肥(N:32%, K2O:8%)农民常規复合肥(N:15%,P2O5:15%,K2O:15%)。

1.2 供试土壤

棕壤土,养分状况如下(常规检测)。

1.3 供试作物

玉米,品种分别为东单90、盛单218、新东单11。

1.4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分别为缸窑岭镇大窝铺村、黄土坎乡管家沟村、黄土坎乡下松村、黄土坎乡高屯村以及暖池塘镇曹屯村,地力水平为中等或较高,为我地区典型地力水平。

1.5 试验处理

设3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0m2。施肥模式为基肥加追肥,追肥于玉米大喇叭口期施入。

处理Ⅰ:2008~2010年为空白对照,2011、2013年为习惯施肥处理,以复合肥25kg/667㎡为底肥,以尿素35kg/667㎡为追肥,于玉米大喇叭口期施入。

处理Ⅱ:省站配方(N:11.7,P2O5:6.4,K2O:6.0),其中底肥为1/3尿素、全部磷肥和全部钾肥,剩余的2/3尿素做追肥于玉米大喇叭口期施入。

处理Ⅲ:2008~2010年为习惯施肥处理(同2011、2013年处理Ⅰ);2011、2013年为翠龙配方肥组合,以翠龙配方肥30kg/667㎡为底肥,其中2011年以氮钾追肥25kg/667㎡为追肥,2013年以尿素20kg/667㎡+硫酸钾5kg/667㎡为追肥,追肥于玉米大喇叭口期施入。

1.6 试验管理

小区地势平坦、肥力一致,有专人管理,各小区管理水平一致。于4月下旬播种,6月下旬追肥。玉米于完熟后采样测产,采用小区实测估产法,样品带回实验室考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玉米生物学改善的影响

2.2 不同的处理玉米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表3 2008~2010年不同处理玉米产量及产值平均值

表4 2011、2013年不同处理玉米产量及产值平均值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与对照处理相比,省站配方玉米产量最高,2008~2010年平均667m2产699.7kg,与空白对照相比667m2平均增产26.9%,增效121.6元;与习惯施肥相比,667m2平均增产57.8kg,平均增产9%,667m2平均增效43.1元。从表4中可以看出,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省站配方与翠龙配方肥处理相差不大,省站667m2平均增产85.2kg,增收160.3元;翠龙配方肥组合667㎡平均增产54.2kg,增收142.7元。

3 结论与讨论

(1)省站配方(N:11.7,P2O5:6.4,K2O:6.0)具有较大的增产增收优势,与习惯施肥相比,667m2平均增产57.8kg,平均增产9%,667m2平均增效43.1元。翠龙配方肥组合与省站配方增产增收效果有一致性,无明显差异。

双季晚稻配方施肥试验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籍山镇长乐村某农户承包田内。砂泥田, 肥力水平中等, 农田基础设施条件较好, 前茬作物为早稻嘉兴8号。供试土壤为常年地下水位20 (枯水期) ~70 (汛期) cm, 耕层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24.2 g/kg、全氮1.368 g/kg、碱解氮123.2 mg/kg、有效磷9.2 mg/kg、速效钾105.0 mg/kg、有效铜3.60 mg/kg、速效钾105.0 mg/kg、有效磷9.60 mg/kg、有效锌1.6 mg/kg、有效铁130.3 mg/kg、有效锰17.2 mg/kg、有效硼0.35 mg/kg, 土壤p H值为6.2。

试验水稻品种为晚粳稻秀水03。供施肥料:45%复合肥 (18-10-17) 、三元复合肥 (15-15-15) 、尿素 (含纯N 46%) 、氯化钾 (含K2O 60%) 。试验时间为6月22日至10月27日, 从双季晚稻播种至成熟。种植方式为移栽, 6月22日播种, 7月15日移栽。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处理, 分别为配方施肥区、常规施肥区、空白区 (CK) 。各处理间设置隔离埂, 所有子埂用稻草填充, 再用泥充实后铺薄膜以防串水串肥, 试验田四周设立宽1 m以上的保护行, 各处理间及与保护行间用子埂和过水沟隔开, 分别设进、出水口, 单排单灌。除各处理内容不同外, 其他耕作、管理措施应完全一致, 供试产品的使用方法严格按试验方案提供的方法操作。试验总面积1 906.67 m2, 其中配方施肥区893.33 m2, 习惯施肥区846.67 m2, 空白区166.67 m2。

1.3 试验实施

育秧方法同当地常规育苗, 7月上旬基本整平田面, 旬中划线起埂做小区[3,4]。然后用塑料薄膜将土埂三面包裹防串渗, 包膜后将小区田面仔细整平, 使高差不超过1 cm, 事先按设计方案把各小区的肥料称好, 并单独分装[5,6]。注意做好标签, 防止小区间弄乱, 移栽前1 d施肥, 施肥后人工耖1次, 促进土壤融溶。试验田采取浅水栽插, 薄水分蘖, 收割前6 d断水。试验期间强化病虫害防治, 各小区未发生明显病虫害, 保证了试验效果。

配方施肥区:试验田于7月14日施用基肥, 用量为复合肥 (18-10-17) 375 kg/hm2+尿素67.5 kg/hm2;7月22日施用分蘖肥, 用量为尿素112.5 kg/hm2、氯化钾52.5 kg/hm2;8月22日施用穗肥, 用量为尿素82.5 kg/hm2、氯化钾37.5 kg/hm2。习惯施肥区:与配方施肥区同时施用, 基肥施三元复合肥 (15-15-15) 450 kg/hm2;分蘖肥施尿素150 kg/hm2、氯化钾45 kg/hm2;穗肥施尿素150 kg/hm2。空白区:不施任何肥料。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各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结构及产量的影响见表1。由表1可知, 不同的施肥处理对水稻的产量构成要素及对产量有很大的影响。配方施肥区、常规施肥区、空白区的产量分别为8 610.15、8 091.00、4 637.40 kg/hm2。配方施肥区分别比常规施肥区、空白区增产519.15、3 972.75 kg/hm2, 增幅分别为6.42%、85.67%。由此可知, 配方施肥区增产明显, 增产幅度较大。

2.2 经济效益

不同处理的产值、肥料成本、纯收入、施肥效益、产投比等指标见表2。由表2可知, 施肥效益和产投比最高的都是配方施肥区, 施肥效益达11 124.0元/hm2, 产投比为10.38∶1.00, 都高于常规施肥。结果表明, 在该田块肥力条件下配方施肥能提高水稻产量, 增加经济效益, 节本增收1 632元/hm2。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施用配方肥是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一项新举措, 在双季晚稻生产中产生了明显效果, 增加了产量, 节省了肥料成本, 同时,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 可以有效减少化学肥料的施肥量, 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并且经过测土配方施肥可以达到改良土壤、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效益、抑制有害生物繁衍的功效, 可以长期推广。施用配方肥可以增加产量、提高土壤肥力、提高产品的品质。

注:肥料价格以当时价计算, 稻谷价格以2.8元/kg计。

摘要:双季晚稻配方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 可以有效减少化学肥料的施肥量, 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并且经过测土配方施肥可以达到改良土壤、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效益、抑制有害生物繁衍的功效, 可以长期推广。

关键词:双季晚稻,配方施肥,增产,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菁华.农业化学研究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0.

[2]夏加发, 李泽福, 高峰, 等.中籼898产量构成及高产栽培措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0 (6) :707-708.

[3]杨勇, 李群仙, 熊艳竹, 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水稻高产创建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4) :290-291.

[4]叶正付.庆元县龙溪乡水稻配方施肥试验与实践[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2 (1) :49-50.

[5]刘庆淮, 包立英, 李晓华, 等.测土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6) :231-232.

测土配方施肥肥料效应小区试验 篇5

【关键词】测土配方;施肥;肥料效应;小区试验

鹿寨县是水稻主栽区,由于实行分田到户的分散种植,以及耕牛、养殖户减少,水田施肥由过去的农家肥与化肥结合变为现在的施化肥为主。农户盲目的施肥,不仅浪费大,而且造成土壤板结严重,使作物产量和品质受到很大的影响,病虫发生日益严重,粮食生产大受影响。本次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肥料效应小区试验,对水稻产量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探索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化肥肥力以及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肥料利用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我县水稻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于2011年3月至7月在四排乡三排村三排屯韦有贵农户的耕地上进行,代表面积100公顷,供试土壤pH值6.7,沙壤土。

1.2 供试肥料及施用时期

1.2.1供试肥料

(1)氮肥

选用尿素,广西河池化肥总厂生产,含氮量46%。

(2)磷肥

选用钙镁磷肥,广西鹿寨化肥总厂生产,含磷18%。

(3)钾肥

选用红牛氯化钾,德国生产,含钾60%。

1.2.2施用时期、比例

分四次施用。

(1)第一次(基肥)

施全部的磷肥、30%氮肥、50%鉀肥,在整田时施入。

(2)第二次(分蘖肥)

40%氮肥、50%钾肥,在插后第7天施用。

(3)第三次(壮胎肥)

20%氮肥。

(4)第四次(齐穗肥)

余下的10%氮肥。

1.3 供试品种

供试品种:水稻,品种为常规稻,早稻全生育期125天。

1.4 试验方法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设计,根据研究的目的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和部分方案。“3414”指3个因素、4水平、14个处理的一种设计方法,3因素指氮、磷、钾三个因素;水平的含义为: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指2水平×0.5,3水平指2水平×1.5。试验处理见表1。

1.5 田间规划

(1)小区面积20m2,长5m×宽4m。

(2)小区田埂高20㎝、宽20㎝,设置2条排灌沟,沟宽30㎝、深25㎝。

(3)设置3次重复,采用随机方式排列。

(4)栽培规格:秧盘育秧,手插移栽,株行距18㎝×20㎝,每小区21行,每行24株,每小区504株。

1.6 田间受理

按正常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2 试验结果分析

2.1 不同处理施肥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各处理在插后30天达到最高苗数,其中苗数以处理6最多,平均达20.2苗,比处理1多8.3苗;其次分别为处理11、处理5、处理9、处理10、处理3、处理7、处理4、处理8、处理14、处理12、处理13、处理1,分别比处理1(空白对照)增8.2苗、8.1苗、7.6苗、7苗、6.6苗、6.4苗、4.9苗、3.5苗、1.5苗;处理6、处理11、处理5三者之间最为接近,分别是20.2苗、20.1苗、20苗,相互之间只相差0.1苗。

在5月17日观察,株高以处理9为最高,达49.1㎝,比处理1高出8.6㎝;其次分别为处理5、处理7、处理10、处理11、处理6、处理14、处理3、处理4、处理12、处理13、处理8、处理2、处理1,分别与处理1(空白对照)高出8.4㎝、8.3㎝、7.6㎝、7.4㎝、7.2㎝、6.9㎝、6.4㎝、6.3㎝、5.4㎝、4.4㎝、3.8㎝、0.3㎝;处理5与处理7、处理3与处理4之间差别不大,只差0.1㎝,处理2只比处理1高0.3㎝,优势不在明显。

2.2不同处理对作物产量及产植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处理7产量最高,毎667m2产量达514.5 kg,比处理1(空白对照)增产222 kg,增产率达75.9%;其次分别为处理10、处理6、处理11、处理9、处理5、处理14、处理12、处理13、处理3、处理8、处理4、生理2、处理1;处理11与处理9、处理14与处理5之间差别不大,相差0.5%;处理13与处理3最为接近,增产率分别为56.2%、56.1%,二者相关仅0.1%。

2.3不同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注:尿素2.4元/ kg,钙镁磷肥0.7元/ kg,氯化钾3.2元/ kg,稻谷2.2元/ kg。

从表4可以看出,处理7增收最高,达337.8元;其次分别为处理9、处理6、处理14、处理10、处理12、处理13、处理5、处理11、处理3、处理8、处理4、处理2、处理1,与处理1(空白对照)分别增收320.36元、306.88元、304.86元、297.72元、292.29元、281.67元281.48元、264.16元、253.9元、250.28元、193.38元、145.9元;其中处理10与处理14分别为304.86元和297.72元,相差7.14元;处理13与处理5也相差较近,分别为281.67元和281.48元,相差0.19元。

3 结论

(1)测配方施肥能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合理施用一定配比的氮、磷、钾化学肥料,满足植物群体正常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因而植物个体生长旺盛,产量高。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上进行测土配方施肥,能增产增收。处理7与处理10产量最好,分别达到514.5 kg/667m2、504.0 kg/667m2,而不用氮、不用磷、不用钾的配方产量均比其它配方产量要低,分别为392.0 kg、435.5 kg、198.55 kg,说明该土壤缺氮明显,钾次之,最后是磷,由此可见补充充足的磷肥可获得高产。

(2)从经济角度分析,处理7经济效益最好,其次为处理9,减去化肥成本经济效益分别为776.02元/66 m2、758.12元/667m2,处理10比处理9产量高,但因过多施用钾肥,成本增加,增收不如处理9,而单方面不用氮、磷、钾配方的增收较差,说明三者缺一不可。

(3)综合以上观点,效果最好的为处理7。我乡三排村三排屯最佳施肥方案为N2P3K2(N13P7.5K10),即每667 m2施尿素28.26 kg,钙镁磷肥42 kg,钾肥16.7 kg。

水稻配方施肥应用试验与分析 篇6

1 试验设计

1.1 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地点位于边城镇赵庄村严秀林承包田, 田块面积0.24 hm2, 供试水稻品种为武运粳23, 6月26日施基肥、插秧, 7月8日施分蘖肥, 8月8日施穗肥。

1.2 处理设计

试验设处理 (1) :不施肥;处理 (2) :配方施肥 (主推配方) ;处理 (3) :习惯施肥 (常规配方) 3个处理。

处理 (1) :整个生长期不施任何肥料;处理 (2) :氮肥 (折纯) 用量20.4 kg/667 m2、磷肥 (折纯) 用量5.4kg/667 m2、钾肥 (折纯) 用量7.5 kg/667 m2;处理 (3) :氮肥 (折纯) 用量为21.3 kg/667 m2、磷肥 (折纯) 用量6kg/667 m2、钾肥 (折纯) 用量为6 kg/667 m2。肥料施用时期安排:磷肥全部施作基肥;钾肥分2次施用, 基肥占50%, 穗肥占50%;氮肥分3次施用:基肥、分蘖肥、穗肥。各处理肥料运筹见表1所示。

处理 (2) 、 (3) 小区面积为200 m2, 处理 (1) 小区面积为30 m2。小区间筑埂用塑料薄膜包裹支埂、分隔, 单灌、单排, 防止窜水、窜肥。

kg/667 m2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结构

水稻产量结构如表2所示, 处理 (2) 、 (3) 每667 m2有效穗分别比处理 (1) 增加6.66万穗、5.82万穗;穗粒数分别增加41、42粒;产量分别比处理 (1) 增加60.2%、51.1%。千粒重以处理 (1) 为最高、其次为处理 (2) , 处理 (3) 最低。实际产量以处理 (2) 为最高, 与处理 (1) 相比每667 m2增产250.3 kg, 增产率60.2%;与处理 (3) 相比每667 m2增产38.2 kg, 增产率6.1%;处理 (3) 与处理 (1) 相比每667 m2增产212.1 kg, 增产率51.1%。

2.2 肥料运筹

从表3可看出, 习惯区与配方区肥料施用总量相同, 每667 m2施肥量均为33.3 kg, 但氮、磷、钾肥配比有所不同, 配方区氮肥较习惯区用量减少0.9 kg/667 m2、磷肥用量减少0.6 kg/667 m2、钾肥用量增加1.5 kg/667 m2。

kg/667 m2

2.3 节本增效效果

从表4来看, 处理 (2) 与处理 (3) 相比减少了氮肥、磷肥的投入, 增加了钾肥的投入, 肥料成本比处理 (3) 增加0.69元/667 m2;处理 (2) 比处理 (3) 增收达111.2元/667 m2;节本增效合计, 处理 (2) 比处理 (3) 增加收入110.5元/667 m2。

(按氮4.7元/kg、磷5.3元/kg、钾5.4元/kg, 稻谷2.91元/kg算)

3 结论

3.1 在氮磷钾养分总量一定的情况下, 合理配比氮磷钾可提高水稻产量, 配方施肥每667 m2产量比习惯施肥增加38.2 kg, 增产率6.1%。

3.2 通过合理的肥料运筹能达到控磷减氮的目的, 配方施肥有效减少了氮磷的投入量, 利于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玉米测土配方“3414”试验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海拔402 m, 土壤为黄沙壤, 面积1 568 m2。

1.2 试验材料

玉米品种临奥1号。肥料:尿素 (N≥46%) , 磷肥 (P2O5≥12%) , 氯化钾 (K2O≥60%) 。

1.3 试验方法

本试验为3因素4水平, 处理为14个社区, 设2次重复, 共28个社区, 采用农业部推荐的“3414”施肥方案进行。肥料的配比及用量见方案设计表1。

1.4 试验经过

小区面积30 m2, 区与区之间以30 cm沟为界, 重复间45 cm沟为界。4月8日肥球育苗, 4月21日移栽。

每社区栽128株。磷、钾肥一次性施入作基肥;5月6日第1次施肥, 按尿素用量的50%施用, 结合中耕除草, 6月8日第2次施肥, 用尿素的50%施用, 结合培土。5月14日、6月12日用杀虫双防治玉米螟各1次, 于8月15日组织验收。

2 结果与分析

2.1 肥料用量不同与玉米生育期和出叶速度的关系

本试验从生育期和出叶速度的记载结果来看, 变化不是很大。从生育期看, 施氮区拔节比无肥区和无氮区提前4d;抽穗比无肥区和无氮区提前4 d;成熟比无肥区和无氮区绿叶数多3~5片, 因而氮肥施用区千粒重比无肥区、无氮区增高。

2.2 肥料用量不同与玉米经济性状的关系

经济性状变化, 从表2看出, 无肥区和无氮区, 株高、茎粗、穗长、行粒数及千粒重都低于各个处理区, 氮肥是性状变化的主要因素, 从茎粗看出, 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而增粗, 千粒重也是如此。

2.3 肥料用量不同与玉米产量的关系

从表3得出, 肥料配方和用量的不同对玉米产量形成较大的影响, 氮肥的作用明显, 当磷钾肥施用适中时, 增加1个水平的氮肥产量上升很明显, 3处理区增加1个水平的氮肥产量比不施氮的2处理区产量, 增加118.95 kg, 增产28.3%;当氮肥增加到2水平的第6处理区产量比不施氮的2处理产量增加141.18 kg, 增产33.5%, 同时, 比施氮1水平的增产4.1%。当氮施用增加到3水平的第11处理区产量与施氮2水平的第6处理基本持平, 在玉米生产中氮肥用量达到2水平用量就可以了, 多施造成浪费增加成本。

从氮肥利用率看, 当磷、钾配比适中, 增施氮肥到1水平第3处理氮肥利用率为61.14%;增加氮肥到2水平第6处理区, 氮肥利用率为33.71%;施用3水平氮肥11处理区, 氮肥利用率为24.57%;氮肥利用率随着氮肥用量增加而降低, 在玉米种植中, 要考虑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 即采用2水平的氮肥用量。

磷肥, 当氮钾肥比例适中, 磷肥施用1水平第5处理区比未施磷的第4处理区增产2.4%, 当磷肥增加到2水平第6处理区比未施磷肥处理区增产1.2%, 比施磷1水平减产1.2%, 当磷肥增加到3水平第7处理区, 产量低于0水平及所有处理, 说明磷是富有的, 只要氮钾施用量比例适中, 磷肥施用应选用1水平。

钾肥, 当氮磷肥施用比例适中, 施钾1水平的产量比未施钾肥增产12.6%, 上升到2水平增13.7%, 再上升到3水平产量反而下降。在本试验中, 肥料效应最大的是氮肥>钾肥>磷肥。本次试验产量最高的是5处理区, 肥料采用N2P1K2配比, 其次是第11处理区肥料采用N3P2K2配比。说明在本玉米生产片区, 土壤中磷含量是富足的, 3种肥料都应采用2:1:2水平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在只施用磷钾肥第2水平的第2处理与无肥区比较增产幅度明显, 增产率达29.4%, 采取合理配方的5处理区, 比无肥区和无氮区分别增74.7%、35.1%。

2.4 肥料用量不同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注:按市场价格玉米1.8元/kg、尿素2.8元/kg、普钙0.9元/kg、氯化钾2.6元/kg计算。

从表4得出, 玉米在生产中合理平衡施肥相当重要, 也是投入与产出的关键, 5处理与13处理在产量上每667 m2相差16.7 kg, 但在投入上5处理比13处理多投入34.3元, 而增加的16.7 kg产量值是30元, 反而减少4.3元的经济效益, 呈负增长。在本试验中肥料效应最显著的是氮肥, 其次是钾肥。

吉安横江葡萄配方施肥技术试验小结 篇8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点

在吉安县横江镇公塘村横江葡萄优质高效栽培示范园进行。

1.2 试验材料

江西贵溪产“施大壮牌”45%硫酸钾复合肥(N、K2O、P2O5含量均为15%)、九江产尿素(含N46%),山东产硫酸钾(K2O含量50%),湖北产钙镁磷(P2O5含量12%),吉安温氏禽畜集团产蛋鸡干鸡粪(充分腐熟后施用)。

1.3 试验内容及方法

设4个试验处理。处理 (1) :全部施用化肥,分基肥和壮果肥2次施用。处理 (2) :全部施用化肥,分采果肥(采果后施)、基肥、壮果肥和转色肥4次施用。处理 (3) :采用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方法施肥,施基肥和壮果肥2次肥。处理 (4) :采用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方法施肥,施采果肥、基肥、壮果肥和转色肥4次肥。在试验时,667m2控制果穗在3000穗左右,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的肥料量及产量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和分析

各种处理对横江葡萄树体树势、产量、品质、产值的影响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配方施肥以处理 (4) 最好,既能保证中庸树势、芽眼饱满、果穗大而整齐,产量、品质、产值又最高;其次是处理 (3) ,最差是处理 (1) 。

3 结论

川台地玉米氮-磷配方施肥试验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川台地, 地形为坐北向南的长方形地块, 平均降水为485.1mm, 无霜期170d左右, 属自然降水的缺水区, 水土流失程度很小, 现有供肥水平中等。常年施肥水平为土杂肥7.5t/hm2、碳铵375kg/hm2、过磷酸钙450kg/hm2, 供试土壤为黄绵土, 土种为绵砂土, 质地砂壤, p H值为8.3。

1.2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为玉米, 品种为中单2号, 为川台地玉米骨干品种, 常年大田最高产量为6 000kg/hm2, 但绝大多数为低产, 平均产量为4 500kg/hm2左右。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计划配方试验方案[2,3]。设2个因素, 4个水平, 共9个处理。4个水平分别是:0水平指不施肥;1水平=2水平×0.5;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的近似值;3水平=2水平×1.5 (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 (见表1) 。3次重复 (区组) , 多排式或单排式 (随地形和地块大小在排列时选其中一种) , 随机区组排列, 区组内土壤、地形等条件相对一致, 区组间有一定差异。小区面积40m2 (8m×5m) , 周边设有保护区。用挂牌标记的办法来标记小区。

1.4 试验实施

除各处理设计的肥料种类和用量不同外, 田间管理上, 如施肥、灌水、中耕、培土、防治病虫、收割碾打等完全相同。具体施肥以秋季施入优质有机肥15t/hm2, 过磷酸钙750kg/hm2, 碳酸氢铵300kg/hm2, 将3种肥配合, 采用条施法, 一次深施作基肥。春季每小区均按各处理设计的配合肥量施入。全面记载、小区产量、折合产量等。

2 结果与分析

玉米产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区组间有显著差异 (见表2、表3) , 主要是由地形和地块的客观原因引起的[4]。不同施肥处理间均达5%和1%的显著水平, 其中处理6、处理7、处理8产量较高, 且3个处理间没有差异, 处理9、处理5、处理4、处理2、处理1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异, 但处理6、处理7、处理8和处理9、处理5、处理3、处理4、处理2、处理1之间有显著差异 (见表4) 。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各施肥处理间玉米产量均达5%和1%的显著水平, 以施氮250kg/hm2+磷250kg/hm2、氮250kg/hm2+磷375kg/hm2、氮375kg/hm2+磷250kg/hm2配方处理的产量较高, 达7 775kg/hm2。说明不仅要配方施肥, 而且配方一定要根据作物种类、品种特性, 针对不同土壤情况, 依目标产量, 估算最佳配方施肥量, 才能充分发挥肥效, 增加收益[5,6,7]。建议当地玉米生产改盲目施肥为配方施肥, 改粗放施肥为高效施肥, 进行集中施、分期施以及基—种—追配合施等科学的施肥方法, 以保证农业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蒋永忠, 吴金桂.氮素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措施[J].江苏农业科技, 1998, 17 (6) :48-50.

[2]李少眉, 徐顺宝.现代化肥性能与用法[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2.

[3]鲁如坤.土壤植物营养学原理和施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8.

[4]金新民.试论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可能途径[J].农业与技术, 1998, 18 (4) :16.

[5]山东省土壤肥料研究所编.土壤肥料分析[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78.

[6]杨建平, 杨芳.配方肥料的应用要点[J].种业导刊, 2009 (5) :16-17.

配方试验 篇10

【关键词】 葛根;提取工艺;正交试验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17(201)1-001-02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d.) Ohwi或甘葛藤P.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异黄酮类化合物,如葛根素、大豆素、大豆苷等。葛根配方颗粒是葛根饮片经水提、浓缩、干燥、制粒等工序制成的单味中药颗粒剂[1]。将葛根饮片制备为颗粒剂,可以有效地去除植物纤维等无活性成分,增加稳定性,易储存,服用方便。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葛根(西安盛兴饮片厂);葛根素对照品(批号:0766-200611,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甲醇(色谱级);超纯水(实验室自制)。

1.2 仪器 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269 Separations Module,Waters2996 PAD检测器),含在线真空脱气机、四元梯度泵、自动进样器、柱温箱;梅特勒GB204电子天平;SB3200D超声波清洗机(宁波新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1型电热鼓风干燥箱(北京科伟永鑫实验仪器设备厂);艾柯-Advanced-06型超纯水机(成都唐氏康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提取方法

2.1.1 采用传统工艺提取 称取100g药材,加入水量没过药材面1~2cm即可,浸泡0.h,用武火煎煮至沸腾,然后改用文火煎煮,30min/次,提取2次,合并药液,浓缩,定容至20ml,备用。

2.1.2 水沸后提取 称取100g药材,加入沸水中,水量以没过药材面1~2cm即可,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30min/次,提取2次,合并药液,浓缩,定容至20ml,备用。

2.1.3 水提 称取药材100g,分别加入10、8倍量的水提取,第一次提取1h,第二次提取30min,滤出药液,合并药液,浓缩,定容至20ml,备用。

2.1.4 60%乙醇提取[2] 称取100g药材,加入倍量的60%乙醇回流提取,第一次提取1.h,第二次提取1 h,滤取药液,合并药液,减压回收乙醇,定容至20ml,备用。

2.1. 9%乙醇提取 称取100g药材,加入倍量的9%乙醇回流提取,第一次提取1.h,第二次提取1 h,滤取药液,合并药液,减压回收乙醇,定容至20ml,备用。

2.2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含量

2.2.1 色谱条件[3]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甲醇-水(2∶7);检测波长:20nm。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葛根素标准品10.4mg,加30%的乙醇定容至0ml,稀释倍,制成2mg/0ml的对照品溶液,用微孔滤膜过滤,备用。

2.2.3 供试品溶液 吸取各样品溶液2ml,用30%的乙醇定容至100ml,用微孔滤膜过滤,备用。

2.2.4 结果 由表1可知,60%乙醇提取所得的葛根素含量最高,因此溶剂选择60%乙醇。

2.3 正交设计试验优选葛根提取工艺 选取浸泡时间(A)、加醇量(B)、提取时间(C)、提取次数(D)四个水平,以葛根素含量与干膏收率为指标的进行正交试验,优化葛根提取工艺。按“2.2的方法测定葛根素含量,因素水平、正交试验、正交试验结果、直观分析、方差分析的结果见表2、3、4、、6。

以干膏收率与葛根素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直观分析表(表)中极差R值最小的为误差项。对各因素进行直观分析,A因素:K2>K3>K1; C因素:K2>K3>K1。D因素:K2>K3>K1;B因素干膏收率为K1>K3>K2;含量测定为K2>K3>K1 ,综合考虑,B因素选K3。根据以上结果分析得出工艺为A2B3C2D2,即为用60%乙醇,12倍的量,浸泡1h,提取2次,每次1. h。

2.4 验证试验 分别称取20g葛根药材,按优选最佳工艺条件进行3次验证试验,结果见表7。

3 结论

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该优选工艺合理、稳定、重现性好,为葛根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顾志平,陈碧珠,冯瑞之.中药葛根及其同属植物资源的利用和评价[J].药学学报,1996,31(): 3.

[2] 匡海学.中药化学[M].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78.

[3]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313.

上一篇:个体户下一篇:结构、空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