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培养的必要性

2024-06-15

创造性培养的必要性(精选十篇)

创造性培养的必要性 篇1

美术是视觉艺术,它通过塑造可视形象来反映生活,简笔画是一种用简约概括的线、形来表现出生活的绘画形式,也是幼儿反映世界表达内心感受的一种方法。用简单的表意性的图形来反映世界,它既“简单”又“不简单”。所谓“简单”是指造型简单,用简单的概括的线、形来表现形象,一支笔一张纸很快就可画出形象。“不简单”是指一种更概括的形象,因为它是一种更为抽象的概括,由“形似”到“神似”,由写实到写意,从而达到一种更高的艺术境界。这种概括是一种由形的理解认识到抽象概括。简笔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概括能力、视觉记忆能力、想象创造能力,而观察、概括、记忆又是创造能力的基础。在简笔画教学中,进行探索性教学尝试,力求对学生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

一、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基本功训练

这样的训练包括观察能力的训练,概括练习形象记忆训练,通过布置培养观察作业,写生———概括———训练、临摹———记忆训练等方式培养观察、记忆、概括能力,在训练中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为学生提供生动真实的视觉素材,每一种形象须讲清其结构、生活习性、运动特征等。然后让学生写生,而后概括,最后记忆,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简笔造型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同时又为以后学生的创作积累了形象素材。

二、运用多种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1)实物联想练习法。即由一种实物联想到其他相关的事物。比如粉笔的联想、书包的联想、汽车的联想、大桥的联想等等,通过这些实物进行启发联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符号联想练习法。同形练习———即把和所给的基本形一致的形象尽量多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冰箱和冰柜,他们分别是什么形状,并辨认、解决从不同方向看到的一组具体实物的形状和相对位置的问题。异形练习———即同一物象的不同形的表现。比如鸡、猪即可用圆形、椭圆形、半圆形、方形、三角形,又可用不规则形等异形所表现。

(3)动态联想练习法。即由一种动态通过想象和理解画出更多的动态,训练之前必须讲清该形象的结构、动态特点,然后进行变化练习。比如画鸟类,先对一种鸟的标本进行写生,然后概括记忆,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画出更多的生动的动态。如头,有回头、低头、仰头、正面、侧面。翅膀有展开、收拢,尾部位置高低变化,飞行体势等等。

(4)添加装饰夸张变形,拟人化练习法。装饰化拟人化的形象,生动富有情趣,符合儿童欣赏习惯。对同一形象进行变化练习,包括添加美丽的装饰图案,拟人化处理赋予形象以人物的喜怒哀乐及人物的动态,夸张的练习强调特征做夸张表现,如大的更大,方的更方,胖的更胖,机灵的更机灵等等。通过学生丰富的想象,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形象跃然纸上。

(5)语言联想创作法。美术老师与小学语文课结合进行简笔画创作,这是简笔画训练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难度较大的一块。小学语文课文有着丰富又生动的情节内容,与小学语文结合进行简笔画创作,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课文内容,还对学生将来从事工作,掌握文字功底打下深厚的基础,同时通过生动的语言启发学生想象力,培养了学生对简笔画的浓厚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把握文章的情节结构,而且要抓住重点,在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创造出一幅幅构图完整、结构清晰、生动优美的简笔画形象。在创作中,学生能够根据内容,恰当地添加形象,更好地突出文章内容,使构图更加完美。

简笔画教学自始至终以创造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与小学语文课的结合更好地突出了学科之间的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更为有利。

三、采用课件辅助教学

采用课件辅助教学,不仅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学生在学习中使用电脑,把平时观察到的好的内容结合美术知识进行创作练习,可以从中感受现代高科技的魅力,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感情。从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体验成功,树立学习信心,能够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坚定信念。

四、加强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迅速而有效地掌握数学和其他文化知识,而且也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呈具体形象化,所以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它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创造性培养的必要性 篇2

有老师认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给学生更多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表现技法。至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那是中学以后的事了。我认为这位老师的观点是不正确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造精神的培养”。从中可看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之一。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美术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的一些观念,更新陈旧教学方式,注重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空间和个性创造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这告诉了我们想象力的重要性,因为它是存在于人类思想中,最为神奇的一部分,很多伟大的科学发明,最早的雏形都是来源于人们的奇思妙想。所以人的创造性思维要从小培养。

小学生的想象内容比较简单,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象力中逐渐带有幻的成分,想象的内容逐渐集中,目的逐渐明确、复杂性、概括性有所发展。教师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一定要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充分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这就决定了其创造能力的不同。一、二年级的学生创造力还没完全发展,简单的重复和模仿比较多,这时教师就要围绕组合画面或添画可以形成的情节内容加以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多种再造现象。

而三、四年级学生是画中则多出现动物园、童话故事、星球大战、机器人等以再现有趣的活动。可见这个阶段的学生思想比较活泼、发生幻想。这时教师就根据学生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利用语言描述与形象相结合的方式启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发挥其再造想象力,并将幻想以形象再现。五、六年级学生画中的内容则多是再现现实生活的,如节日活动、好人好事、学校文体活动等。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的绘画处在写实期,其思想逐步由幻想世界回到现实中来。因此教师要引导他们对生活注意观察,启发他们再现现实生活,要构思巧妙,形象多样,组合关系富有变化。

创造性培养的必要性 篇3

关键词:儿童美术教育 创造力 想象力 创造性思维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是当今研究创造力的权威,他在《成功智力》(1996)一书中提出,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他认为具有成功智力的人善于学习,有创意且具有行动力。斯滕伯格将人类思维划分为三个基本层面:分析性、创造性和实践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包含创造、发现、想象和假设等能力。斯滕伯格认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教会学生思维,提高思维技巧,使其成为思维高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斯滕伯格强调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发展思维能力,更强调尊重学生智力形式的差异性和思维风格的多样性,树立多样的人才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他提倡灵活教学,如采用问题式的教学方式,主张通过设置分析性、创造性和实践性三类题目,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和反应予以评价,判断学生的思维处于何种水平,发现学生的优势思维与不足之处,从而有所侧重地实施个性化的教学。

儿童阶段的理性思维赖以形成的知识吸收与相应训练还未开始,更未能得以模式化,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处于一生中最为活跃的状态。儿童美术教育和艺术的创造属性密切相关,儿童需要通过艺术培养来塑造坚强的自信心、自我展现的欲望及其创造力,若无法施以合适的教育,其所承载的创造力潜能便会因后天逐渐接受的理性思维而日渐削弱。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很早便意识到儿童美术教育与创造力培养之间的密切关联。他曾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写到:“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创造的儿童教育,不是说教育可以创造儿童,儿童的创造力是人类至少经过50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的才能之精华,然而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这创造力的也是环境。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就曾指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不要用学校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鼓励独立工作——进行创作。”因此,色彩、线条、形状正确与否,是否符合日常的思维意识并不重要,而尊重学生对于世界的独特认知与审美,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质营造空间,才是儿童美术教育真正的本质诉求。儿童美术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儿童美术感知与思维的构造者,而非灌输者。这种构造并不是传统教育意义上对于受教对象的辖制,而是一种“自主”空间的搭建。在搭建的过程中,教师应弱化陈旧教育方式中的“标准化”美术技巧,而倾力于激发、引导孩儿童的个性表达,注重发挥儿童在美术创作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美术教育对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他们的认知世界中,所有事物都具有生命,儿童往往都会将它们拟人化。在儿童的绘画创作中可以看到能够“行走”的楼房、“微笑”的茶壶、“古怪脾气”的狂风、“乐于释放能量”的烈日等等……与以往限定描绘对象和运用材质的美术创作方式不同,在“主题性创作”中,美术教师只需在创作之前限定创作主题。比如,要求以“变化”为题目进行创作。在开始前让儿童尽情发挥想象,直至创作出自认为可以称之为“变化”的画面,并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例如:“冰块的融化”“人的成长与衰老”“城市的千变万化”“一年四季的更替”都可以成为想象的对象,同时无需限定创作的材料与形式,鼓励学生发现并运用一切可用的创作媒介。可以说,教师对于儿童创作的介入越少,就越能彰显出“美术”自身对于孩子的包容度,从而极大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儿童的美术教育中,可以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还有“通感”教育。通感教育指在美术教育中与音乐、戏剧、文学、电影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关联性。比如通过聆听各种音乐从而感受不同的节奏和情境;或根据戏剧和电影中的故事情节进行再创作,经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再加工,将其诉诸于不同形式美术创作的表达中来,是各种艺术形式启发下的多元化创作。由此看来,美术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儿童的其他感官,如听觉、触觉、肢体语言等,并在相互置换与混合的基础上挖掘他们的审美直觉本能。通过这种互动游戏式的美术教育历程,可以将孩子的创造禀赋最大化地进行发掘。儿童时期的美术活动,正是经由逐渐感知、了解客观世界过程中将其对象化的视觉方式,这种图像的营造正是对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儿童在探索过程中的绘画作品可能是幼稚、粗糙和不完美的,但在此过程中,他们的心灵得到了满足,情绪得到了宣泄,心智得到了发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超过了艺术本身,个性与创造性得到极大的发展。

因此,造就适合于其自身特点的美术创作空间,是儿童美术教育的核心问题所在。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进化的源泉。”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我们应通过美术教育,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储备,通过开放性的教育模式让儿童在早期的生活体验中激发出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滕守尧.儿童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

[2]R.J.斯腾伯格著.超越IQ——类智力的三重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R.J.斯騰伯格著,吴国宏,钱文 译.成功智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Z].教育,2011(13).

创造性培养的必要性 篇4

儿童阶段的理性思维赖以形成的知识吸收与相应训练还未开始, 更未能得以模式化, 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处于一生中最为活跃的状态。儿童美术教育和艺术的创造属性密切相关, 儿童需要通过艺术培养来塑造坚强的自信心、自我展现的欲望及其创造力, 若无法施以合适的教育, 其所承载的创造力潜能便会因后天逐渐接受的理性思维而日渐削弱。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很早便意识到儿童美术教育与创造力培养之间的密切关联。他曾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写到:“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 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 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创造的儿童教育, 不是说教育可以创造儿童, 儿童的创造力是人类至少经过50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 所获得而传下来的才能之精华, 然而发挥或阻碍, 加强或削弱, 培养或摧残这创造力的也是环境。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 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 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 使他长得有力量, 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1918-1970) 就曾指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 不要用学校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 鼓励独立工作——进行创作。”因此, 色彩、线条、形状正确与否, 是否符合日常的思维意识并不重要, 而尊重学生对于世界的独特认知与审美, 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质营造空间, 才是儿童美术教育真正的本质诉求。儿童美术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儿童美术感知与思维的构造者, 而非灌输者。这种构造并不是传统教育意义上对于受教对象的辖制, 而是一种“自主”空间的搭建。在搭建的过程中, 教师应弱化陈旧教育方式中的“标准化”美术技巧, 而倾力于激发、引导孩儿童的个性表达, 注重发挥儿童在美术创作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美术教育对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在他们的认知世界中, 所有事物都具有生命, 儿童往往都会将它们拟人化。在儿童的绘画创作中可以看到能够“行走”的楼房、“微笑”的茶壶、“古怪脾气”的狂风、“乐于释放能量”的烈日等等……与以往限定描绘对象和运用材质的美术创作方式不同, 在“主题性创作”中, 美术教师只需在创作之前限定创作主题。比如, 要求以“变化”为题目进行创作。在开始前让儿童尽情发挥想象, 直至创作出自认为可以称之为“变化”的画面, 并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例如:“冰块的融化”“人的成长与衰老”“城市的千变万化”“一年四季的更替”都可以成为想象的对象, 同时无需限定创作的材料与形式, 鼓励学生发现并运用一切可用的创作媒介。可以说, 教师对于儿童创作的介入越少, 就越能彰显出“美术”自身对于孩子的包容度, 从而极大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儿童的美术教育中, 可以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还有“通感”教育。通感教育指在美术教育中与音乐、戏剧、文学、电影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关联性。比如通过聆听各种音乐从而感受不同的节奏和情境;或根据戏剧和电影中的故事情节进行再创作, 经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再加工, 将其诉诸于不同形式美术创作的表达中来, 是各种艺术形式启发下的多元化创作。由此看来, 美术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儿童的其他感官, 如听觉、触觉、肢体语言等, 并在相互置换与混合的基础上挖掘他们的审美直觉本能。通过这种互动游戏式的美术教育历程, 可以将孩子的创造禀赋最大化地进行发掘。儿童时期的美术活动, 正是经由逐渐感知、了解客观世界过程中将其对象化的视觉方式, 这种图像的营造正是对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儿童在探索过程中的绘画作品可能是幼稚、粗糙和不完美的, 但在此过程中, 他们的心灵得到了满足, 情绪得到了宣泄, 心智得到了发展, 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超过了艺术本身, 个性与创造性得到极大的发展。

因此, 造就适合于其自身特点的美术创作空间, 是儿童美术教育的核心问题所在。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进化的源泉。”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 我们应通过美术教育, 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丰富他们的想象储备, 通过开放性的教育模式让儿童在早期的生活体验中激发出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摘要:创造性思维是开放性、扩散性的思维方式, 要培养创造性思维, 必须摆脱单向思维的干扰。美术教育可训练儿童运用“多向”“逆向”“反向”“综合”“变通”“变异”多种思维方式思考并表达问题, 对其个性、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起着直接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儿童美术教育,创造力,想象力,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滕守尧.儿童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3.

[2]R.J.斯腾伯格著.超越IQ——类智力的三重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R.J.斯腾伯格著, 吴国宏, 钱文译.成功智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4]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Z].教育, 2011 (13) .

培养幼儿创造性的绘画 篇5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凡属人种都有图画之贡献,凡属幼儿都有绘画之兴趣。绘画是口语的先导,表达美感之良器。”并提出绘画“可以表达幼儿的美感,可以发展儿童的思想,可以增进儿童的知识,可以练习儿童的手力和目力。”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更应充分利用幼儿喜欢绘画这一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开展创造性绘画活动。教师应如何引导幼儿进行创造性绘画活动呢?

一、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的学习动力,是求知和成材的起点,一般来说,幼儿对画画都有兴趣,但并不会持久,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激发、培养和保持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在绘画活动中,教师要善于用幼儿的眼光捕捉和表达周围充满情趣的亮点,与幼儿发生共鸣,进而用富有童趣的语言激发幼儿活动的欲望。如带领幼儿到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和大树讲话:“大树、大树,你长的真高、真大,我给你画张像吧!”这些充满情趣的语言,在无形之中就会使幼儿产生作画的兴趣。如观察变化的云彩时,就告诉孩子们云彩是“魔术师”,进而引导幼儿说出云彩会变成“小白羊、大老虎……”生动有趣的语言,能使绘画活动变得轻松愉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西班牙伟大的.画家毕加索说过:“我15岁起就掌握了绘画的全部技巧,而学习用儿童的眼睛画世界却花了一辈子。”可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是至关重要的。幼儿的观察有许多盲目性,我们就要启发孩子有目的的进行观察。如在国庆节那天,公园门口、道路两边都摆满了各种鲜花。如果你让幼儿画一画那些美丽的鲜花,幼儿会想:“那些花是什么样子的?我该怎样画?”孩子之所以感到茫然,问题在于我们没有引导孩子对周围的花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在观察时,我们要帮助孩子有目的地搜寻信息。如观察花,那么,花朵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叶片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通过这些方法,你能帮助孩子提高对绘画语言的敏感度。孩子们创造出作品的本身并非目的,他只是逐步吸收经验的一个途径。如果没有观察,没有东西的结果是只能“依葫芦画瓢”。所以观察力的培养对开发幼儿创造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三、丰富幼儿想象力

孩子从两岁多的时候就喜欢绘画,就喜欢拿着笔到处乱涂乱画,因为这个时期正好是孩子们的涂鸦时期,我们如果用简单的范画和教材,无疑是在禁锢、扼杀幼儿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情感表现。我们可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并运用于绘画当中:(1)给孩子讲故事,启发孩子进行想象,锻炼幼儿将故事中的情节画出来。(2)请幼儿编故事画画,启发幼儿自己创编故事并能把自己编的故事画出来。如:同一个《蚂蚁搬家》的命题,不同的幼儿会便有各种不同的故事,画出各种不同的内容。有的幼儿画的是:蚂蚁们有的背着粮食,有的抱着粮食,有的抬着粮食,有的抬着一只青虫,并且还有一只蚂蚁拿着喇叭指挥着搬家的队伍。有的幼儿画的是:许多蚂蚁推着一辆车,车里装满了各种食物。这些内容情节足以说明幼儿思维是多么活跃。(3)听音乐画画。培养幼儿通过欣赏音乐,用颜色、线条或物象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如:听到轻松活泼的音乐,幼儿会想到小鸟和小白兔,听到低沉的音乐又会联想到狗熊和大象等等;有的幼儿听了一段急促紧张的音乐后,所画出的画面是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大灰狼正在追小兔子,想象的恰到好处。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根据幼儿的想象力发展特点,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让幼儿对事物多进行观察了解,使幼儿通过各种渠道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当好幼儿想象力的引导者。

四、正确评价幼儿作品,激发幼儿再创作的信心

恰当的评价能激发幼儿的作画兴趣和创作热情,使幼儿体验成功。如果看到孩子们新画的那些不规则的线条和不符合比例的构图,觉得画得不像,便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批评,久而久之,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再也不敢大胆的画了。为了逃避批评,经常以“我不会画”来拒绝画画。这样的结果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坏的。

作为孩子,他们把绘画当作一种游戏、一种语言。孩子们往往借助画来表达自己的心灵,他们把自己看到的事物或想象的事物通过绘画表达了出来。

对于孩子来说,优秀的绘画作品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作品表现出丰富的内涵及想象力。(2)作品有孩子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生活情趣。(3)会使用基本的绘画技巧。根据这些要求,教师在评价中应采取积极、亲切、和蔼的态度,善于发现幼儿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稚拙的个性特征,站在幼儿的角度来理解幼儿在绘画中所传达的内心世界,鼓励和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只有这样孩子手中的画笔才能轻松自如的挥洒。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教学的重要性 篇6

一、汉语拼音教学方法

汉语拼音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生不仅上小学,上中学乃至上大学都要用到汉语拼音。 它是准确读出一个字词的关键,是一种抽象的发音符号。但是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单调、枯燥的。因此,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必须遵循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采用活泼、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手,让学生们感觉到抽象的拼音符号变得具体起来。比如可以根据字母的音、形特点,采取编小故事、口诀、做游戏的方法来促进他们的识记能力。又比如可以利用卡片,图片、插图和运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的记忆,有效地掌握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不易混杂新知,提高辨认记忆。

二、识字、写字教学方法

语文的基本单位是汉字,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习字音的困难。字音、字形、字义是汉字学习的整体统一。那么,如何把三者结合起来,组织好识字、写字教学,提高学生创造性学习汉字的能力呢?

具体到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识字、写字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分析综合法。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从一句话里分析出所要教的词。把词分为单个的字,再把字音、字形、字义分开,引导学生从三个部分去识、读、写这个词。其次,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再把音、形、义结合起来教授学生学习。同时,启发学生联想以前学过的同音字、同义词、同形字,并联想与这个字有关的事物,组词、造句子或讲故事。培养他们的符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提高他们的思维创造能力。

三、阅读教学方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正如刘勰所认为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报文以入情。”说明写文和读文是不同的认识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自身能力的阅读教学方法。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这也是阅读教学的真正含义。下面以《画》一文为范例,说明阅读教学的一种具体方法。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绘画的内容:看远处,山有鲜明的色彩,听近处,水静静流淌没有声音。春天虽然过去了,但那时的花儿仍然美丽鲜艳。人走过来,鸟儿仍停在枝头,一点儿也不害怕。这包含了叙述和描绘两个因素,简单的叙述与平铺把景色用山、水、花、鸟这四种景物有机的结合起来。用直观语言把事实生动如画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所读即所知,所知即所感。在头脑中构思出美丽的景色图,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大自然的关注,进行情感教育。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情感修养,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再造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作文教学方法

文章有一定的理,而没有一定的法。(朱光潜《选择与安排》)作文是学生思想感情和综合能力的表述。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在写作中如何引导学生灵活的去运用、组织、选择、安排所学的词语,去建构一篇好的文章。如果文章有了一定的定式,这只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写出的文章也是千篇一律,很难体现学生自己真实的想法和见解。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畅所欲言,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根据指定的情节作文

教师给学生一个故事梗概,也就是主要情节,然后让学生根据它来扩充成一篇文章。这种文章一般要求学生首先必须理解故事的基本意思,并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即对故事中的字、词、句的理解。唯有如此才能很好的进行写作思维创造,才能进行想象和加工。

2.根据指定的开头作文

教师给学生拟定一个开头,让学生根据它所提供的线索,开展创造性的想象,然后写成一篇短文即作文。这类文章一般都是带有转折性疑问,留给学生的想象空间要比前者更为宽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肆意发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只要学生写出来的符合一定道理,他的文章就有存在的价值,同时,学生个人也可以从这类写作中获得自信。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很好的体现和发挥。

3.鼓励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郭沫若曾说:“我的诗歌不是做出来的,而是流出来的。”的确,只有流出来的文章才是最真切的。因此,教师对学生写日记不可强求也无需强制。当教师引导和激发学生对某事物产生一种写作欲望时,其文章自然就水到渠成。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将得到最大极限的发挥。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了学生乐于思考的写作精神。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作为语文学科教学的开启之门,应把汉语拼音教学,识字教学、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这五部分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为语文学科教学奠定坚实而可靠的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从这五个方面来加强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培养的必要性 篇7

一、绘画课中用发散思维的方式想象

绘画课中当设题让学生创作时,很多学生会说:“我什么也画不出来”,“太难了”,“还是照抄课本上的吧”。出现这种状况,原因之一就是让学生长期临摹,缺乏对想象力的训练。故在教学中,每一节课让学生先不急于完成作业,而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的去设想,比数量,看谁的想法最多,最有独到之处。如《人物表情》一课,先安排十五分钟让学生大胆想象画出自己所知道的人物各种表情,有的学生画出了三、四种,有的学生画出了一、二种,无论多与少,此时学生想象的闸门打开,毫无顾忌的画所见、所想、所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步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又如装饰画中画树,他们可以画出春天的绿树,秋天的红树,那么可以不可以画蓝树、黑树呢?通过引导学生从光的角度看,从装饰寓意手法表现,学生明白了,只要画面需要,什么颜色都可以去画,以此类推,学生敢于用多种手法表现事物,表现内心的情感。事实说明:发散思维对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很有益处。

二、提供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情境

1. 在写生课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实践性强是美术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学生新奇的想法来源与实践,创造思维的萌发,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多知。如幼师美术课中《各种各样的房屋》一课,让学生写生教室窗外的房子,有的房前堆有杂物等一些别的场景,还有的楼房被遮挡了一部分,如完全照搬,画面肯定不好看,因此,在写生中引导,观察的是自然中的结构、形状,要求学生用减法方式,减去不入画的部分,补充一部分,使构图完美,意境更充实。要求学生用夸张变形手法表现高的更高,矮的更矮,根据主观感受,表现情趣,加强艺术感染力,这样的效果是全班每个人的作业一人一模样,共性中有个性。写生提供了创作的源泉,经过艺术概括,去粗取精,创造出的是比现实景物更有个性,更为鲜明的形象。

2. 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在手工课中,这一点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在讲授拼纸制作这一内容时,要求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的纸,通过减切、拼帖,创造出各种物象,并且这个物象能重新拼回正方形,老师提供例作让学生明白制作过程,剩下的几个课时,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进行创作,同一种物象,学生们创作了好几种拼法;又如在毛线球小丑制作这一课中,教师教授了毛线球小丑的制作方法、原理。要求学生根据这一原理,每人制作出一种形象,结果学生们制作出了娃娃、小熊、小狗、蛇等好多种作品。这一课给学生们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机会,学生不仅仅是动手制作,动脑构思,立意的思考,升华了主题思想,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

3. 鼓励学生难能可贵的创造思维,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创造需要勇气,需要有一定的气氛烘托,在创造活动中,有的学生怕自己的作品特殊,怕同学起哄,更怕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因此,提倡学生有创造意识,就要求老师敢于表扬标新立异的学生,尤其在评判作业时不以干净规矩为唯一标准,而看谁的作品不随大溜,有独到之处,谁的作业就是最好的作业,成功的作业。所谓学习障碍,指的是人们对已往知识的理解和习惯性思维方法,产生一种定势心理,严重地妨碍着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开展。要克服学习上的障碍,教师在创造教学内容安排上,必须具备有正确的有利于产生联想的指导理论和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充分活动。根据学生不同学习兴趣,不同程度,由浅入深,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对少数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帮他们一把,甚至给他们动几笔,在关键处提醒他,使他有勇气画下去。还有的学生可用鼓励的语言,例如,“你作画方法对的,略注意某一点就更好”“很好,就这样画下去”“构图不错”等,逐渐培养他们自信心。注意经常向学生提供新素材、新刺激、新观点,以克服思维定势。例如,创造思维练习可以“小题大作”,一题多作。如《美丽的蝴蝶》一课,我首先从欣赏色彩美、形式美开始,分析讲解手法各异的染纸、剪纸、拓印、纸版画、线贴、树叶拼贴、布贴、喷画、吹画、蜡笔刮画等。让学生接触不同的工具材料,运用迁移的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画种,去大胆尝试艺术的表现方法。在感受色彩美和形式美的同时,大胆去创新。让学生在美术创造行为的表现过程中发展个性、气质,开发创造潜能,不断创造新的作品。这样,使学习障碍在一幅幅永不满足永远创新和变化中得以消除。

4. 充实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创造力与创造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培训创造力最好的办法是多多开展创造活动。学生在这种活动中,能随心所欲、独立自主地得以发展。因此,每学期我都设计适合学生创造力发挥的课外活动。例如,简笔画比赛、儿歌插图创编、各种剪贴比赛、纸艺花卉造型比赛,材料各异的立体手工制作比赛等。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手抄报、板报比赛,学生们的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另外,国际国内的各级各类美术竞赛更是锻炼学生创造力的大擂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竞争能力的难得时机,每次我都尽力寻找机会积极组织,认真辅导,鼓励学生参加。如在中国青少年书画研究会等多家机构联合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少年儿童书画大赛中,十余名学生的作品分别荣获了金、银、铜奖。特别是在第三届全国“希望林”杯少儿书画大赛中,六名同学不仅荣获了中学组金奖、银奖,作品还被刊登在了《中小学生书法美术导刊》上。这些不仅极大的鼓励了获奖同学,还充分的调动了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总而言之,课外活动,形式多样的美术比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广阔天地。转贴于中国论

三、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创造者,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力争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现代社会,发展很快,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最新信息,更新固有观念,才能使自己保持艺术创造教学中的青春活力。

除了教学,教师还要大量创造自己的作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充实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要尽可能先尝试一下,试图从多方面,多种途径去考虑,对随时涌现的想法,只要有价值,就要付诸实践,这样即可锻炼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也可以对可能出现的教学效果有所设计和预见。除此,课堂上教师领画、带画、示范都因直观性强易于学生更快更好掌握。如果我们的教师具备浓厚的业务功底,有潇洒的画风,有独特的创造作精神,不仅仅能博得学生深深敬佩,还将对学生产生较大影响。文

创造力是人人都有的,只有将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宝贵资源积极开发,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创造思维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陶藕燕.让孩子真正爱上美术课.岁月月刊,2011.

[2]黄小金.借助创造性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杭州师范学院校报,2006.

浅谈医院创造收益的必要性及利与弊 篇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它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和特征, 同时又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而根据国家制定的《医院管理制度》第一章第三条中规定“医院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 不以营利为目的”, 似乎就给公立医院打上了“不追求营利”标签。我国大部分的公立医院, 似乎陷入了死循环, “国家政府拨款→用于购置医疗物资→医疗收入发放医院员工薪酬→等待国家政府拨款”。原本在国家计划经济下, 这一模式似乎问题不大, 物资成本不高, 市场处于国家调控状态, 医院可以根据上面的循环活得很好。可是, 现在已经是市场经济, 上面的循环就不能再像以往在计划经济下那么容易执行了。由于各项成本的升高, 用于购置医疗物资的费用肯定也会随之升高, 与此同时, 生活成本的升高, 医院员工的薪酬也会水涨船高。就在此时问题出现了, 各项费用的增高, 而国家拨款是有限的, 那剩余的费用要从何获得?那剩下来的只能够将费用转移到病人患者身上了。但是费用也不可能无止境地转移到病人身上。久而久之, 公立医院会出现亏损, 而这一部分亏损, 也只能让国家去填补。坑越挖越深, 当国家再无力填补了, 那结果就只能是倒闭了, 最后损害的还是人民群众的利益。

处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 就算国企也有倒闭的先例, 那公立医院出现亏损, 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虽然穿着的是社会主义的外衣, 可是哪怕是这样, 其本质还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优胜劣汰的机制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经营规模, 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哪怕国家政府不会轻易让公立医院随便结业关门, 但要是有的公立医院不思进取, 依旧处于上述的死循环当中, 国家恐怕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此问题, “要是让小小的苗头发展成一种态势, 谁知道那点点火星会否燃成通天大火”。当国家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估计也只能忍痛断臂, 放弃那些亏损的公立医院。与此同时, 当今社会上医患关系十分紧张, 医患纠纷不断, 要是医院依旧想过往一样, 必将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 那时候得不到国家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结果也只有一个。因此医院自身有必要运用自身优势, 从而实现自身创造利益, 也能更好地在市场经济中生存。

二、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讨论医院创造利益的利与弊

上文中提到《医院管理制度》中规定“医院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 不以营利为目的”, 或者也可能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 不以营利为目的, 并非是不能营利。只不过国家特意在相关制度中特定一条提出来, 那就意味国家政府考虑到了要是医院以营利为目的, 那必将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 从而产生多方面的问题, 也就是下文中谈论到利与弊。

利:1.公立医院营利符合现今市场经济企业生存法则。市场经济下企业生存法则, 简单地来说, 优胜劣汰。公立医院若不能走出上述的死循环, 其运营思维仍旧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 最终必为市场经济淘汰。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 为了各自的价值的实现, 市场主体之间必然激烈竞争, 优胜劣汰。这一机制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经营规模, 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公立医院要在当今环境下实现营利, 必将要不断提升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和医院服务质量, 从而增强自身竞争力。在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情况下, 公立医院竞争力不断加强, 更容易存活于现今的社会环境中。

2. 公立医院营利更利于医院自身发展。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营利对于一个普通企业来说, 应该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同样相同的标准放到公立医院上面, 也是大同小异。医院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 医疗器材的耗损及更新换代, 医护人员的技术培训, 员工的福利津贴等等, 每项都牵涉到医院的资金。如果公立医院营利, 那必然可操作的资金也会增加, 可投放的资源也会随即增加。医院的各项指标上去了, 那就意味着医院自身的竞争力也自然而然的提升, 大大有利于医院自身的发展。

3. 公立医院营利更有利于人民。

作为生病的普通百姓, 想法其实很简单, 就是一次就能把病治好, 免受病痛的折磨。面对当今社会的各种各样的奇难病症, 需要的不仅仅是有经验及技术的医生, 更多的是各式各样的器材。而上面第二点就提到, 公立医院营利, 必然会在医疗器材及医护人员的技术培训等等投放更多的资源, 从而提高各种病症的治愈的成功率, 也能很好的符合了人民“根除病患”的思想。

弊:1.公立医院营利难逃市场规律。上文曾提到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其核心部分还是市场经济。既然是市场经济, 那就不可能会出现垄断经营。不能垄断经营, 就必然存在竞争对手。每一个经营主体都想着营利, 此消彼长, 资源肯定是不均匀的, 因此经营者的心思肯定会想方设法去获得更多。市场经营, 有良性竞争, 也有恶性的, 在所难免。尽管国家法律规章制度等等可以规范经营者的行为, 但是马克思也曾经说过“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 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 他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 它就铤而走险”, 谁也不能保证违规经营不会发生, 近年来相关的新闻也曾经披露不少这样的事了。

2.公立医院营利会提高人民看病的成本。近几年, 原材料的价格升高, 人工成本也不断增加, 相对应的医院各项的成本也会水涨船高, 而国家的拨款却不可能无止境的增加。这时候, 医院要实现营利, 那羊毛得出在羊身上了, 也只能从病人实现最大化。事实上, 这几年“看病贵”的呼声也是只高不低。

总的来说, 医院实现营利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营利也必然有利弊, 经营者们必须综合多方面的意见, 选择有利于医院和人民的平衡点。

摘要: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公立医院是公益性事业单位, 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过若公立医院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运营实现盈利甚至大幅度利益创收, 这不仅能大大减轻国家财政资助的压力, 更符合市场经济模式中企业运作法则。本文将尝试从市场经济角度讨论医院资金创造收益的必要性及好处与弊端。

创造性培养的必要性 篇9

幸福教育的必要张力:

感知幸福与创造幸福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张毅

幸福,是人们挂在嘴边常常谈论的话题。但从学理上来说,幸福并不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幸福”完全是一回事。那么究竟什么是幸福?人们怎样才能把握自己的幸福?幸福指的是一种“主体的主观情感,是主体的一种心理感受”吗?那么幸福感又是什么呢?也有人认为“幸福就是环境与人的内在尺度相符合的状态”[1],是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通融区。幸福,说到底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追问,但其前提条件是要立足于一定的客观现实状态。那么,以对人的关怀为最高目的的教育学理应要关注人的幸福和幸福生活,又能为人之幸福做点什么?我们又怎样进行幸福教育?

人之心理的感受能力。幸福感趋向于主观性、个体性、具体性,是具体生活中的单个人对其生活现实状态的感受能力。但生活在幸福中的人并不一定都能感受到幸福,这一方面是因为个体价值观念的偏离,另

一方面是因为个体对幸福感受能力的缺失。

所以,幸福感除了要具有客观的满足人的需求的状态以外,还需要根据主体的价值观以及主体的自觉意识能力。这样,不同的人在面对相同的环境时会具有不同的幸福感,以及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面对相同的环境也会具有不同的幸福感就不足为怪了。所以,幸福与幸福感就如同本质与现象一样,本质需要通过现象来表达,但表达本

一、幸福与幸福感

对幸福的认识,首先要搞清楚幸福与幸福感的区别与联系,如将之混淆,就无法谈论幸福与幸福教育。

幸福,是一个既需要扎根于具体的社会实践,又需要进

行抽象的价值范畴。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社会阶层中,幸福具质的现象并不被人们普遍发现。有自身的客观普适性,是受社会大众群体所认同的一种生活

由此可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言其生活是否“幸福”或日子过的怎么样时,既可能指的是一种客观的幸福状态,也可能指的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幸福感。由于每个人的价值观、生活经历和对幸福的感知水平不一样,致使幸福感具有很大的相对性,不同的人对幸福的感受可能完全不一样。幸福感是建立在一定社会心理条件下,以价值判断为基础,个体对来自环境或自身的心理刺激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状态与境遇。它趋向于客观性、社会性,属于一种根植于生活实践中的真实性的存在。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就是“最高的善”,“至善”就是真正的幸福。

“最高的善”、“至善”是人的理想追求,是人的一种坚持不懈、无限的追求,此追求的永无终点才使人之为人,使人活在路途之中。但是,并不因此而使幸福的概念缥缈无踪。从现实性上来说,幸福就是人的生存与发展获得满足的现实状态。人的生存是区别于动物本能适应环境的存在,是积极向上的、诗意的存在;人之发展是指身心两方面的发展,人在对理想追求的路途中,有符合这样的一种现实状态,就是人的幸福生活。它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事实,所以,幸福是一种客观存在。

幸福感是主体对具体客观实在的心理感受,具有一定的主体客观性。客观实在要能切实地引起主体愉悦的情绪体验,即主体要能真正感知到幸福,需要具备两个条

显然,幸福感就是对客观实在之幸福的感知,强调的是件:其一,如前所述,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个体确实生活在特定社会阶层所认同的客观幸福之中,得到对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满足,即社会能提供满足个体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条件,使其获得一定的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其二,还需要个体在主流价值观的指导下,具有对这种幸福生活的感知能力,个体达到一定的对幸福感受水平。

二、“幸福教育”界说

只有清楚了幸福和幸福感,才能很好地理解“幸福教育”。由上述可知,幸福具有相对客观性和相对稳定性,但幸福又不是恒定不变的,幸福的变化状态决定于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也就是说,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幸福感其实是一种主体的意识能力,前提是在“幸福”的环境下让主体的生命向自然敞开,无压抑地自由生长,提供一种“过程”的幸福,才能让幸福深入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接受幸福熏陶的过程中,来培养学生感受幸福的能力。

这样看来,我们在教育学上常说的“幸福与教育”或“幸福教育”中的“幸福”,其实包含了上文所说的“幸福”和“幸福感”两层含义。一方面强调教育过程的幸福,另一方面也指出要为明天的幸福生活而教育,具有一种立足于现实而又超越于现实的教育理想。由此,“幸福教育”的本真内涵我们就可以揭示为:第一,是指“幸福的教育”和“教育的幸福”,即教育首先要是幸福的(这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之一)。一方面,学校要从校舍“硬件”建设和师资力量“软件”配备两方面来满足学生“生存和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学校教育还要在使人感到愉悦、幸福的场景下展开为前提,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和学生都能沐浴着幸福,并使学生在此情景下自觉地提高自己感受幸福的水平。这样的“幸福教育”从教育的目的来看是让学生向“善”,具有“善”的情感,并培养其感受“善”的能力,同时还熏陶学生具有主动传递“善”的自觉意识;第二,是指“为幸福而教育”,即培养学生的幸福能力。幸福教育不仅要提供给学生当下的“幸福的教育”,更是师生一起在幸福的教育过程之中展望明天的幸福生活,携起手来共同为之创造。这样的“幸福教育”从教育的目的来看是使学生求“真”,开发学生的心智,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使其能更好地认识世界,为明天更好地改造世界、创造幸福,为成人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感知幸福的诗性教育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一方面源于自然,属于自然;另一方面,人又要超出自然。所以人的存在首先是一种工具性存在,是一种经验存在,也是一种“趋乐避苦”的利己性存在;同时人的存在又是一种目的存在,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一种诗意审美的存在,因为人又是一种超自然的存在[2]。教育的存在理应要满足于人这两方面“存在”的需要,这样的教育才是理想的幸福教育。

幸福教育首先是要具有诗意性的教育过程。这样的教育过程,是使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下对幸福的感受和理解,发掘其生命中的“最高的善”。也就是说,幸福的教育过程首先要保证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学校教育所应具备的基本教育环境,其中包括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教师的素养等;另一方面,在教学理念上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改变传统“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把学生异化成盛放知识的容器,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见物不见人”的现象,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焕发起生命活力”,把课堂幸福和快乐真正还给学生。

诗意性的教育是富有浪漫色彩的教育情怀,强调人的激情、生命感,肯定潜意识的智慧。所以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认为教育要“归于自然”,主张对儿童的教育要“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要“成为天性所造成的人,而不是人造成的人”[3],这样的教育对儿童来说才是幸福的教育,使儿童善良的天性得到保护,并使之得到自由的发展。因为从儿童的存在和天性来看,儿童是诗意的存在,同时也是探索性的存在,是充满着梦想的存在!在教育过程中,成人不是要利用外界的力量有意、无意地扼杀儿童天性中智慧的火花,而是充分利用外界的环境使其心灵的智慧得到充盈,帮助儿童智慧之树自由成长。从一定意义上说,幸福的心灵是儿童幸福感的源泉。

四、创造幸福的知性教育

具有诗性的幸福教育是不是就是幸福教育的全部呢?显然不是。幸福教育同时还需要施以知性教育,使儿童在未来生活中具有创造幸福的能力。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幸福是最高的善”里面的“善”,也是融道德与智慧于一体的人性之完成。完整的人性应该是融德性与理性于一体的人之为人的品质,幸福教育应该是在培养儿童德性的同时,要自觉发展儿童的理性。如果说诗性教育是侧重于提升儿童的德性的话,那么,知性教育则主要在于培养儿童的理性。

从某种层面上说,人是生物世界的一分子,趋利避害是人的自然本性,人来源于生物界,但借助思维和劳动,又超越于生物界,创造着人类自己的幸福,与自然和谐共生,所以人之为人首先是个“生物人”,也是个“经济人”。英国经济学家边沁(J.Bentham)认为:“人类就像一部活生生的‘损益计算器’一样,每个人皆忙碌地安排着自己的行动,以使他的加减计算器从这种行为中获得最大的幸福。趋乐避苦是人的普遍规律,只有体现在苦乐之中的个人利益是具体的、实在的。个人能唯一信赖的,也就是他自己的利益。因而,任何个人行为以及所有社会现象都服从这条规律。”当然我们不能把边沁所说的误解为是在强调个人利己主义,而应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来评判功利原则———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标准。显而易见,作为“经济人”,一定需要具有高度理性的人,在为自己创造幸福生活的同时,也为他人创造着幸福,为他人服务。

因为人是社会中的人,脱离了社会的人就会降位到生物层面上的“人”。只有共建出群体的幸福,个体的幸福才能具有真实的前提,并且,群体的幸福才真正是个体所追求幸福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群体的幸福为个体的幸福提供了保证和理想追求。

从这里可以看出,人是生物人、经济人,是社会的人,个人幸福是以群体幸福为基础并与之和谐统一,而群体的幸福需要每个个体通过对自然和自身的理性认识,进行合理的创造,这一切都必然要求对人的理性精神的培养。其中实用理性是人类最基本的理性形态,人类最基本的、最早的教育形态也是实用理性教育,也就是为人类更好生存的教育。因为理性的产生、形成,是人类千百年来积淀、博弈、选择的结果。以理性为根本的知性教育,是幸福教育的核心内容,学校教育要密切地与当前及未来生活的实际联系,普遍提倡对个人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作为价值形态与价值创造的统一,幸福不仅仅意味着感性需要或诗意理性的满足,而且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形式。

五、畅想理想的幸福教育

教育的基本规律是教育与人、社会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而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个人的幸福同样离不开群体的幸福。如果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群体的幸福,来谈论个人的幸福,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幸福,是一种奢望。再者,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与为人谋求幸福的教育二者之间不仅是不相矛盾的,而且是内在一致的。所以,理想的幸福教育理应是教育目的的应有之意。

理想的幸福教育应该是诗性教育与知性教育的内在统一体,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在教育实践中必须要处理好诗性教育与知性教育二者之间必要的张力,既要保证教育过程的幸福,更要使教育结果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其实,理想的幸福教育的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之间是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因为幸福的教育过程为学生心智的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人生目标的树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学生在未来对幸福生活的创造提供了精神动力与技能储备;幸福的教育结果反之又为幸福的教育过程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和理论支持。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即为了人类的幸福生活,必然地,以发现、创造幸福、享用幸福为核心的幸福能力的培养在幸福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何况,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更需要具有幸福能力的人去创造幸福。幸福教育是联系教育与生活的纽带,幸福教育不是对生活本身的简单回归,而是立足于现实生活又要超越于现实生活。再者,就目前我国教育发展而言,存在的主要矛盾是现阶段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而矛盾的解决要依靠科技的发展、人的创造幸福能力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更好地拥有幸福教育。我国当前教育必须在重视以“科学知识”教育为核心的知性教育下,通过诗性教育对精神的灌溉才能使幸福教育更加丰满。

界境遇的超越[J].教育科学,2007(2).

[2]于伟.现代性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83

[3]卢梭.爱弥尔(上卷)李平沤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84,216.

!责任编辑:白文军

参考文献

[1]张忠仁.幸福教育的目标:内在尺度对外界境遇的超越[J].教育科学,2007(2).

[2]于伟.现代性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83

创造性培养的必要性 篇10

一、什么是观察生活

首先,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地借助各种感觉器官接受外部特征的心理活动, 目的是看清事物具体属性。生活则是人 (或生物) 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可见, 观察生活即是观察人, 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地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人。表演创作要求演员观察的重点在于事物的特性即具体属性, 而不是共性也就是总体属性, 当抓住了具体属性后, 那么这一事物特性也就表露出来, 作为演员, 我们观察的重点是人的个性。观察生活要细致入微地透过表面现象把握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

二、观察生活的目的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中有一段张仁里老师关于“人物观察与摹拟”的谈论:“人物观察与摹拟是训练演员基本技巧的方法。即让演员对生活中的各种各样人物进行观察并运用自己的身心将其模仿、再现出来。演员必须善于并且习惯对自己遇到的、见到的、听到的生活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 并且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和记录表演素材。演员一辈子都在饰演着各种各样的人物, 演员的使命就是创造人物形象。那么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素材就成为了演员的必修课之一。观察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训练演员学会观察人物的方法, 并且提高演员准确捕捉人物形象的能力和模仿能力。

三、观察生活对于演员创造角色的作用与意义

(1) 观察生活是演员摆脱匠艺表演的重要途径。何为匠艺?匠艺就是演员不去体验情感和感受, 单一模式、公式、刻板的表演。匠艺的表演是一成不变的, 用一样的腔调, 甚至是声调去扮演各个阶层、各种各样的人。匠艺的表演还是一般化的, 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不同的演员演同样的角色, 所表达出来的形象应该是不同的, 而匠艺式的演员, 无论饰演什么角色都是一成不变的。匠艺是死板的模式的, 而真正的表演艺术是“活生生”的, 演员是“活生生”的, 演员所创造出来的角色是“活生生”的, 看演员表演的人也是“活生生”的, 正如著名的话剧演员李默然曾归纳:“活人演活人给活人看。”所有的艺术作品中所反映的都是人的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和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 作为艺术表演的创作者, 无论饰演任何角色, 都应该深入的体验角色、生活和社会, 从生活当中寻找灵感, 进而创作出“活生生”的角色。

(2) 观察生活是激活想象力, 使表演进入最佳状态的重要手段。演员在舞台上需要树立很强的信念感, 进入一种正确的人物自我感觉中。信念是打开演员想象空间的第一步, 给演员的艺术创作带来了更宽阔的空间。经由实践, 证明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是与人所经历的生活经历相辅相成的。在艺术表演的创作中, 演员要在自己熟悉、感受和积累的生活素材的基础上, 进入艺术形象创作的构思中, 产生丰富的想象, 在想象中激发演员内在的灵感, 解放自我, 使演员积极地进入剧本所描写的事件当中去, 与对手产生真正的交流。塑造角色需要演员从自我出发, 从自己身上寻找与角色相似的感受、状态和情绪记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在角色找到自己 (哪怕是部分的) , 在自己心中部分的找到角色。”也就是自我向角色靠拢, 角色像自我靠拢的一个双向的过程。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 演员无法体现活生生的角色, 在演员不了解人物的生活环境的时候, 就会不自信、不知所措、无从表现。反之演员从通过观察生活间接获得的生活经验中, 找到符合人物生活环境的间接感受, 从而准确地找到正确的人物性格, 这时演员就会表现得非常自信, 不会缩手缩脚, 可以对角色进行充分的艺术创作。让角色和演员本身融合一体, 包括形体、感情。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只有在这种状态下, 我们心灵的隐秘深处才会完全敞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创造角色》中说到:“要学习、倾听、观看、热爱生活, 要学习把生活转化为艺术, 用它来充实你们的形象角色, 一个真正的演员不仅要知道大城市里发生的事情, 而且要知道在外省、在乡村、在工厂里、在世界文化中心所发生的事情, 演员必须观察和研究国内外一切人的生活。”

四、结语

观察生活使演员在创造角色时能够准确地表现人物塑造生动的典型。表演的形式是以生活经验作为艺术语言的, 表演是根据作家在剧本中描述的任务进行创造的。演员能否把文字刻画的人物形象, 进行二次加工——再创造, 在舞台和荧幕上体现出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真实的艺术形象, 都取决于演员对于生活和人物的熟悉和理解程度有多深, 从而真正体现艺术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演员需要扮演不同阶层、国籍、时代、身份、职业和性格的各种类型的人物, 这就需要演员有深厚的生活、知识的储备与广博的社会经验, 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地通过社会实践和认真地学习获得的, 真正做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演员直接与间接地观察生活是情感积累的来源之一, 是演员创造角色必不可少的基础。总之, 观察生活是演员最重要的基本功, 是创造角色的重要基础。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的是观察生活与演员创作角色的关系, 目的是在于告诉我们观察生活对演员在创造角色时的重要性与二者的关系, 说明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观察生活是演员塑造人物必备的给养。

关键词:戏剧,演员,角色,观察生活

参考文献

[1]张仁里.“解放天性”与“从自我出发”辨析[J].戏剧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 2006 (03) .

[2]方立.演员的创作素质与角色的情感创造[J].戏剧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 2008 (03) .

[3]何常春.得角色之心应演员之手[J].艺海, 2007 (03) .

[4]黄迎.演员是自由的创作者[J].艺术教育, 2012 (10) .

上一篇:中学生厌学语文下一篇:发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