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知识

2024-06-29

动态知识(精选十篇)

动态知识 篇1

Romer(1986)提出了以知识生产和知识溢出为基础的知识溢出模型,指出基于区域的知识存量和知识吸收能力以及人力资本存量的空间知识溢出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1]。Lucas(1988)又提出了劳动力空间集聚产生了强外部性人力资本,并指出该外部性提升了生产率和经济增长[2]。此后,知识溢出和作为知识溢出载体的高级人才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经济增长和创新能力的一个关键要素,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大量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高级人才、区域发展绩效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强相关关系(Eaton and Eckstein,1997;Black and Henderson,1999;Glaeser and Saiz,2004;Rodriguez-Pose and Vilalta-Bufi,2005)。特别在高技术或者知识密集型行业,高级人才的流动在高技术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中起到核心作用。Audretsch(2001)对于加利福尼亚生物科技公司的调查显示,获得高素质人才是这些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3]。Florida(2002)关于创新阶层的研究表明了人力资本是区域发展的推动力,人才的经济地理分布对高科技产业定位和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4]。

不少文献分析了科技人才区域分布的经济影响,大都指出富有科技人才的区域可以引致巨大的经济利益,而缺乏科技人才的区域则会遭受经济损失。一些学者在现实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活跃在一国或地区的优秀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对企业成功进入相应科技领域具有显著正效应。并认为,在高科技产业形成或者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并非科学家们潜在的研究成果,而是优秀科学家本身,包含他们具有的知识层次、思维模式、科研态度等。因为高级人才特别是优秀科学家在区域动态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高级人才的地理分布和他们的流动模式也引起了学者和政策层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阐述人才流动和知识溢出之间的关系,并构建二者之间的一个动态关系模型,研究人才流动对知识溢出和区域发展的作用和机制。

1 知识转移和溢出的一个关键机制:人才流动

近年来,关于知识流动的文献提出,不仅人才市场和社会网络影响知识的转移和流动,而且知识溢出也构成了一个更为主要的渠道。这其中,高级人才流动(或人力资本的转移)则成了知识溢出的一个核心机制。比如,Brnce Fallick et al.(2006)对硅谷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调查研究指出,公司间科技人才流动是造成区域知识溢出的主要源泉[5]。本文认为,高级人才通过他们的流动实现了从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的知识转移,他们充当了知识溢出载体。

有学者认为,高级人才在企业、大学和其他组织中的流动构成了区域集体学习和知识转移的核心机制,形成了高科技集群产业的动态发展。在本地劳动力市场上,流动的高级研究人员、科学家、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是重要的知识载体,引致了专业知识的广泛转移、深化并扩展了区域知识库。但是,劳动力流动并非局限于当地和本区域内。相反,高级人才的全球竞争愈演愈烈,诸如高级管理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跨国转移成为重要趋势。这种趋势的主要推动力是技术发达国家对先进科学技术的需求增加,以及技术移民政策更加吸引高级人才的流动。Williams(2007)指出,人才的国际流动是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全球范围内快速扩散的强力机制,高科技中心对发达国家的科学进步和创新做出了贡献,也推进了知识型产业群的涌现[6]。

Williams(2007)还指出,人才的长期迁移已经被多样性的短期流动所代替,所以出现了人才国际流动和国际回流并行而并非仅仅是人才流出的局面。而且不少文献讨论了人才流动引致的知识溢出是一个复合方式,人才输出国和输入国之间会因为人才流动而产生利益共享。这就是说我们在评价高级人才国际流动时要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人才流出”和“人才流入”问题。

Saxenian(2005)指出中国台湾、中国大陆、印度的IT产业因为那些在美国学习或工作的人员回归而得到加速蓬勃发展[7]。这种回归工作或者创办新企业的现象逆转了原先人才外流的观点,说明了人才输出国或地区可以从人才流动中获利。即使那些人才移民出去后而不再回来,连接移居海外的高级人才和其祖国之间的关系网络的加强,也减缓了高级人才流出的负面影响。Agrawal et al.(2003)的一项研究表明,促进知识转移的社会关系网络持续存在,输入人才的地区对输出人才的地区存在着知识溢出[8]。

为更好地看待人才流动问题,本文参照Regets(2001)的研究,给出高级人才流动对人才输入国和输出国可能产生的影响(见表1)[9]。

2 基于动态知识连接模型的人才流动、知识溢出和区域发展

2.1 高级人才流动引致的区域间知识相互作用

许多学者认为知识转移是指知识接收者能够获得与知识转移者相同知识的类似认知,而且知识转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组织系统不断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知识会流向那些更适于接受它的地方、区域。因为在知识流动过程中存在着知识发送者、接收者和传输系统几个要素,这就决定了知识的流动绝非简单的模式,特别是知识本身的隐性性质,使它高度依赖于诸如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地理邻近性、区域环境、社会网络中的信任关系、个人经历、地区社会文化等影响知识流动的重要因素。正如Saxenian(2005)所指出的,对于区域创新活动来说,重要的不是人才和知识在区域的聚集,而是这些资源的流动与交流,而保障流动与交流的条件是社会网络[7]。

为了分析高级人才流动引致的区域间知识相互作用,我们认为:在知识溢出的方向上,扩散可以是单向的、非对称的,也可以是对称的、合作性的;在知识溢出的机制上,认为知识能通过学习,传播到其他企业和个人而得以复制、共享和转移;在知识溢出的载体上,除了通过专利引用、商品流动等情况形成知识溢出外,通过知识人才的流动形成了知识溢出的最主要渠道。

由于知识溢出的区域性,通常认为研究知识溢出必须研究区域内知识流动,比如,韩伯棠等(2005)根据关于知识溢出与发展中国家高新区的相关研究,以及关于人员流动和社会网络方面的研究,知识溢出的产生机理是由于区域内部知识型员工的流动造成的[10]。但是这就没有考虑知识流动及溢出的动态反馈效应。为了揭示区域间高级人才,比如优秀科学家流动等,对知识流动以及区域发展的作用,本文提出了区域间人才流动的动态知识连接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所讨论问题的复杂性,区分了初始知识流动和后续知识流动(见图1)。

高级人才从区域1(输出地区)移动到区域2(输入地区),产生了区域间知识溢出。这种溢出不仅仅是区域1对区域2的溢出,而且还应该考虑区域2对区域1的影响,因为我们不能忽视高级人才移动带来的潜在的后续知识流动与后续知识溢出。为此,高级人才的移动在人才输入和输出区域间提供了更进一步的知识交互,会产生动态知识回流效应。

本文所指的后续知识流动可以表现为,一些潜在的人才可能跟随高级人才从区域1流动到区域2,因此从输出区域向输入区域产生了进一步的知识溢出。这些跟随者可能包括:高级人才先前团队的成员,或者其学生。更进一步,假设高级人才维持着他们与输出区域的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关系,比如,科学技术或研发合作、专业知识和思想交流的非正式联系等,那么就会在两个区域间建立起知识的反向转移或者建立起区域间科学技术回流的机制。

2.2 高级人才流动对科技和经济的影响

在本文的动态知识连接模型中,对人才输出和输入地区,我们区分了高级人才的流动对经济的影响和对科技系统的影响。为此,应该明确,这些影响的强度依赖于科技和经济专业化、各自区域的知识基础、其吸收能力和高级人才停留在该区域的持续时间。

由于高级人才的移动,吸引到一定区域中的外部行为主体和试图利用外部知识的当地行为主体共同推动知识技能的流入[11],输入区域的科学基础有所强化,而相应的输出区域的科技能力则有所削弱。如果跟随者在数量上很大,在质量上比较优秀,那么初始效应就会强化。反向知识转移和区域间知识回流的机制的存在,能缓解这一问题,对输出和输入区域都带来不同程度的科技收益。如果高级人才所拥有的知识能在当地有效扩散的话,输入区域就会因他们的迁入而获得特别的收益。这自然就需要高级人才嵌入到移入区域的科技群体,通过合作研究、非正式联系、与当地人才进行的其他类型的科技协作。

高级人才的流动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我们要动态地看待。初始阶段,一方面人才输出区域1会丢失创新的关键资源,从而产生巨大经济社会损失;另一方面输入区域则因为高级人才的到来对本地产业带来正向作用,促进本地经济社会的大发展。长期来看,如果高级人才不能割断其与先前所在区域的联系,区域间知识回流就会产生,会对输入和输出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创新都产生刺激作用。知识技能在企业、产业中的集聚和扩散作用随着高级人才流动而在区域间循环进行,不仅提升了区域间产业的创新优势,提高了区域间竞争能力,而且有助于区域间产业创新优势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来自于区域2的后续新知识反向流入区域1,缓解了区域1的经济增长因失去关键性资源而产生的损失。同时,来自于区域2的后续新知识反向流入区域1,则缓解了区域1的科技能力的弱化的局面。详细分析区域1和区域2间的长期或潜在影响,可以得到,这种相互促进的动态知识连接的出现取决于科技知识的经济开发有效机制的成功创造,包括了学术性创业企业家(即创办企业的优秀科学家)、高级人才和当地产业之间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联系网络、高级人才作为科技型企业的咨询顾问等。换句话说,知识转移双方之间关系质量,尤其是知识接受方的社会网络和关系能力将严重影响整个知识转移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强调,只有那些与东道主地区具有一些联系的“嵌入型高级人才”才可能作为区域发展的发动机,然而,那些缺乏这样联系的“隔离型高级人才”对区域发展几乎没有影响。

3 结语

由于知识本身的特征(如复杂性、专有性以及内隐性等),尤其是转移和学习那些体现在人身上的知识时,区域间知识溢出和知识转移是相当复杂的过程。本文分析了人才流动和知识溢出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二者之间的一个动态知识连接模型,研究人才流动对知识溢出和区域发展的作用和机制,指出区域间存在反向知识转移和知识回流的机制,这样会使得人才输入区域和输出区域都会获得人才流动的收益。鉴于高级人才及其知识溢出对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具有突出的作用,所以要更加重视吸引和维持高级人才。主要的方法和措施包括:工资待遇、社会关系网络、项目支持、补助及奖励、制度保障、税收优惠、生活条件等等。至于哪些主要的因素起到决定作用,如何制订针对性的政策,将是后续研究的内容。

摘要:作为知识载体的高级专门人才及其知识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和贡献无可争议。在高级人才流动和转移的基础上,讨论人才流动和知识溢出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个区域间人才流动的动态知识连接模型,分析高级人才流动及知识流动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人才流动,知识溢出,区域发展,知识转移

参考文献

[1]Romer P 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94:1002-1037.

[2]Lucas R 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3-42.

[3]Audretsch D.The Role of Small Firms in U.S.Biotechnology Clusters[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1,17(1-2):3-15.

[4]Florida R.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Talent[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2002,92(4):743-755.

[5]Bruce Fallick,Charles A.Fleischmann,James B.Rebitzer.Job-Hopping in Silicon Valley:Some Evidence Concerning the Microfoundations of a High-Technology Cluster[J].The Review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6,88(3):472-481.

[6]Williams A.International Labor Migration and Tacit Knowledge Transactions:a Multi-level Perspective[J].Global Networks,2007,7(1):29-50.

[7]Saxenian A.From Brain Drain to Brain Circulation:Transnational Communities and Regional Upgrading in India and China[J].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2005,40(2):35-61.

[8]Agrawal A,Cockburn I,McHale J.Gone But Not Forgotten:Labor Flows,Knowledge Spillovers,and Enduring Social Capital[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6,6(5):571-591.

[9]Regets M.Research and Policy Issues In High-skille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A Perspective with Data from the United States[C].Discuss Paper(No.366),2001.Bonn:Institute for theStudy of Labor.

[10]韩伯棠,朱美光,等.基于知识溢出的高新区科技人才流动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5):155-157.

初中物理动态电路与电路故障知识 篇2

经典例题

“三个代表”突破电路故障问题

其实故障电路常爱与“三个代表”一起考。“三个代表”指电流表,电压表和灯泡。当某个灯泡变得不正常时,根据以下步骤轻松诊断“病根”:

1、根据电流表判断故障类型:电流表示数变大(包括从无到有)——短路。电流表示数变小或者不变——断路。

2、判断短路、断路之后,根据电压表决定故障位置:如果是短路问题——示数变小的电压表所测量的对象为故障用电器。如果是断路问题——示数变大的电压表所测量的对象为故障用电器。(并联电路中要注意根据支路电流的变化来判断哪条支路有问题)

经典例题:

结合上面的内容,是不是觉得电路故障问题容易了一些?但是,如果电路中只有一种电表,那该怎么做?同样,我们也可以运用上面的方法来解决:

经典例题:

动态电路分析攻略动态电路实际上考查了电压电流规律和欧姆定律的综合运用……听起来很难?别担心,当电路中的某个器件发生变化时,我们只要先判断电阻变化,然后判断电流变化,最后得出电压变化:

当然,在运用技巧之前,首先得判断串并联,然后找到各电表的测量对象,并且要清楚电路特点:

动态知识 篇3

关键词:Folksonomy;领域知识;知识网络;时间序列分析;演化规律

中图分类号: G25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6082

Dynamic Evolution Rules of Domain Knowledge in Folksonomy Knowledge Organization Mode

Abstract As a kind of knowledge organization model, folksonomy is applied in many libraries and literature databases and the evolution rules of folksonomy are one of the focuse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academic community. With the theory of complex networks, this article constructed domain knowledge networks based on co-occurre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gs. From the basic properties, centrality and aggregation of domain knowledge network,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domain knowledge was tracked and time-serie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omain knowledge network evolves to small-world network; Centralities of domain knowledge are not entirely concerted; Aggregations of domain knowledge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relationships of tags.

Key words Folksonomy; domain knowledge; knowledge network; time-series analysis; evolution rules

1 引言

Folksonomy[1]知识组织模式自诞生以来就受到了图书情报学界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在学术性图书馆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图书馆、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图书馆、新泽西理工学院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以及Bibsonomy、CiteULike等学术文献资源网站。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对Folksonomy知识组织模式的相关问题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

雪城大学的M Weaver[2]基于公共图书馆Folksonomy知识组织模式的研究表明,现实中的标签集可以被分解为不同的分面结构,能够帮助用户获取所需要的内容;德国曼海姆大学的K Eckert[3]对著名的学术型文献数据库Elsevier中的三种经典期刊文献进行了分析,发现Folksonomy模式下的用户标注是最适合塑造文献注释的方法之一,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开源软件工具用于主题词表和知识分类的分析;纽约城市大学的K Ma[4]采用幂律分析和逻辑回归分析对文献数据库CiteULike的Folksonomy知识组织模式七年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表明特定文献的突出标签具有鲜明的统计显著性和稳定的增长模式;阿姆斯特丹大学的H Voorbij[5]基于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图书馆的600条随机样本对标签性质和标签与关键词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主题标目和其他关键词学科差异的分析,发现大多数标签与主题相符,大约将近一半的记录能够基于标签丰富语义内容。与此同时,国内学者也对Folksonomy知识组织模式相关问题展开了研究,比较典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Folksonomy与受控词表结合[6]或者Folksonomy与本体结合[7]的研究方向上,也有部分学者对Folksonomy模式中的标签紧密性[8]、标签聚类[9]、层级结构[10]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综上所述,尽管随着Folksonomy知识组织模式在图书情报领域中的应用,学术界关于Folksonomy相关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是其中大多数研究工作仍然停留在静态分析的层面,仅有极少数成果采用了动态的研究视角,更缺少对Folksonomy模式中知识演化规律的揭示。鉴于此,本研究以复杂网络理论为指导,基于标签之间的共现关系构建特定领域的知识网络。从时间序列的角度对Folksonomy模式中领域知识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跟踪。以期为Folksonomy知识组织模式下领域知识演化规律的揭示做出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2 研究方案与思路

2.1 整体研究方案

领域知识往往限定于特定的学科领域或者具体的学术方向,既带有一定程度的专指性也含有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本研究中借助复杂网络科学[11]的理论与方法,主要从领域知识网络的基本属性、中心性和群聚性三个方面,对Folksonomy模式中领域知识的演化过程展开时间序列分析。

nlc202309091559

研究首先针对特定领域的文献数据,按照不同的时间窗口根据标签之间的共现关系构建了标签邻接矩阵,并进行二值化处理以获得相应的二值邻接矩阵;然后基于二值邻接矩阵构建领域知识网络,以此作为时间序列分析的基础;再对时间序列领域知识网络的标签及其关联关系、网络密度、聚类系数、特征路径、点度中心势、中介中心势、紧密中心势、派系、k-丛等指标进行动态跟踪分析;最后对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归纳和总结其中隐含的领域知识动态演化规律(研究思路见图1)。

2.2 数据采集与领域知识网络构建

研究以卡塞尔大学、维尔茨堡大学和德国L3S

研究中心共同资助的Bibsonomy文献出版共享系统作为基础数据源。以“semanticweb(语义网)”为检索标签进行检索,共获得领域知识相关文献1002篇。所获得的文献共被287个标签标注过,时间跨度为2006-2015年。以年份为时间刻度,将2006-2015时间区间划分为10个时间窗口,汇总各个时间窗口中文献数量与标签数量的统计结果(见表1)。

进一步对标签之间的共现(共同标注)关系进行提取,即如果2个标签被用于同一篇文献的标注,则这2个标签之间具有共现(共同标注)关系。由此获得标签之间的共现关系总量为1508对。以标签为节点,标签之间的共现关系为连线构建各个时间窗口的领域知识网络。首先基于文献与标签之间的隶属关系构建隶属关系矩阵,然后基于标签之间的共现关系将隶属关系矩阵转换为邻接矩阵。对邻接矩阵进行二值化处理,获得二值邻接矩阵。基于二值邻接矩阵构建10个时间窗口下的时间序列领域知识网络(见图2)。

3 领域知识演化分析

3.1 基于网络基本属性的演化分析

从领域知识网络演化发展的时间序列(见图2)可以发现,在时间轴的起始阶段网络规模较小,而且结构相对简洁。随着领域知识的发展,领域知识网络的规模沿着时间轴逐渐扩大,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将不同时间窗口领域知识网络的节点(标签)数量与连线(共现关系)数量进行对比,得到时间序列领域知识网络节点数量与连线数量对比折线图(见图3)。

可以看出,起始阶段领域知识网络的节点数量与连线数量比较接近,随着领域知识的发展二者逐渐拉开差距。领域知识网络中的连线数量远远大于标签节点数量,《信息简史》的作者J Gleick[12]所强调的知识之间的连通性通过标签间的共现关系逐渐凸现出来。从曲线的发展形态上看,节点曲线与连线曲线都经历了由缓慢发展到高速增长并最终逐渐趋稳的过程,曲线存在理论上的极值和拐点,整体形态趋近于逻辑斯蒂曲线(Logistic Curve)[13]。

进一步对10个时间窗口中领域知识网络的密度和聚类系数分别进行计算,得到时间序列领域知识网络密度和聚类系数(见表2)。

可以看出,领域知识网络的密度较低,并且随着时间轴的延展呈现下降趋势,即随着领域知识的发展网络逐渐稀疏。反映出领域知识发展进程中,大量的新知识不断涌入到领域内部,既包括相关领域的知识渗入也包括领域内部的知识新生;另一方面,表2中领域知识网络的聚类系数虽然存在波动,但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0.78)。这一现象说明,在领域知识发展过程中,基于标签共现关系构建的领域知识网络一直保持较高的聚类性。领域知识网络的稀疏性和高聚类性比较符合小世界(Small World)[14]的特征,因此,进一步对领域知识网络的特征路径长度进行探查,获得时间序列领域知识网络的路径距离分布(见表3)。

从领域知识网络特征路径距离分布可以发现,在领域知识发展过程中距离为2步的情况占据绝大多数,且比例逐渐增大,除去起始阶段(2006、2007)外,都保持在90%以上。而且尽管随着领域知识的发展网络节点不断增加,但是平均路径长度始终保持在较短的范围内(1.6-2.0)。这一现象说明领域知识网络中任意2个标签节点之间最多需要2步就可以实现连接,而且Folksonomy模式中基于标签共现关系的领域知识网络的特征路径长度相比传统的基于关键词共现关系的领域知识网络的特征路径[15]更

短。结合前述领域知识网络的网络密度、聚类系数综合考察可以发现,随着领域知识的不断扩容,领域知识网络的密度逐渐下降,网络越来越稀疏。同时,网络始终保持着较高的聚类性和较短的特征路径长度。根据D J Watts[16]的理论可知,领域知识网的演化越来越符合小世界网络的判定标准,演化的结果向小世界网络趋近。

3.2 基于网络中心性的演化分析

传统知识组织体系中都带有鲜明的中心性,Folksonomy知识组织模式的中心性[17]则隐含于离散的外在表象之后。出于对Folksonomy知识组织模式中领域知识演化规律进行揭示的目的,研究中采用L C Freeman[18]提出的网络中心性测度方法,对时间序列领域知识网络(见图2)的中心性进行测算。所获得的点度中心势(Degree Centralization)、中介中心势(Betweenness Centralization)、紧密中心势(Closeness Centralization)的相关指标数据(见表4)。

可以发现,领域知识网络的点度中心势呈现高位(2006年时间窗口中点度中心势为78.57%,其余年份窗口中点度中心势都大于90%)震荡发展态势。由于网络的点度中心性反映节点在网络中的核心聚集程度,因此,点度中心势的高位波动现象说明领域知识发展过程中领域核心焦点比较鲜明,知识的扩充与核心的凝聚交叉伴生。一般情况下,知识领域内的核心焦点总是处于不断地凝聚过程中,但是当领域中新知识扩充的步伐超越核心凝聚的脚步时,领域中原有的核心焦点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淡化,网络的点度中心势就会下降。当然,随着领域知识的发展

核心焦点也会被重塑,进而表现出网络点度中心势的起伏波动。

基于动态匹配的知识吸收能力模型 篇4

一、动态匹配的概念

研究者们在描述竞争差异性的时候, 通常会用“稀缺的、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有价值的资源”来进行表述。这里, 实际上隐含着一个“匹配”的概念:企业的稀缺的、难以替代和模仿、并且具有价值的资源, 是相对于其所处竞争领域而言的。实际上匹配就是指企业的内外环境和要素之间的均衡。而所谓的“动态”是指企业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必须具有不断更新自身竞争力的能力。企业吸收能力的动态匹配指企业能够保持或改变其竞争优势基础, 它存在于组织过程之中, 并能够使组织发生变化和演变, 从而使企业重构它的资源基础并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以实现企业的竞争优势。

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自身的独特能力与环境机会之间的匹配, 在当前迅速变化的市场竞争条件下, 任何企业的竞争优势都是暂时的, 只有保持持续不断地创新, 才有可能使企业产生持续的竞争优势, 这需要企业的独特能力与环境机会之间的动态匹配。动态匹配实际上体现的是企业的一种能力, 国内的部分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动态匹配能力的观点, 并指出在影响企业发展的三大要素 (流程、位置和路径) 中, 动态匹配作为一种能力要素始终贯穿其中, 与企业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

二、知识吸收能力模型

研究知识吸收能力的动态匹配, 就是研究在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中, 知识吸收能力与各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影响要素性质的差异,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研究动态环境下的吸收能力模型。

首先, 从知识吸收能力的定义来看, 吸收能力包含4个能力维度:获取能力、同化能力、转换能力和利用能力。这4个维度是吸收能力的4个行为变量, 分别表示为x1, x2, x3, x4, 则知识吸收能力的函数表示为:V (X) =V (x1, x2, x3, x4) 。

该式表明了知识吸收能力与4个行为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4个行为变量所处的不同阶段, 将它们划分为潜在吸收能力 (获取能力和同化能力的函数) 和实现吸收能力 (转换能力和利用能力的函数) , 二者相互依存, 相互补充, 对于提高企业的业绩来说, 它们都是必要不充分条件。规定实现吸收能力与潜在吸收能力之比为效率因子, 记作μ, 它表明基于同样的知识资源, 不同的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是不同的, 实现吸收能力反映了企业在所吸收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杠杆效应。企业的效率因子越高, 则实现吸收能力越接近潜在吸收能力, 因为企业创造利益主要来自实现吸收能力。拥有同样知识资源的企业在竞争力上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差别, 主要是由于吸收能力的效率因子不同。

其次, 从知识吸收能力与投入的要素资源之间的关系来看, 知识吸收能力是企业内外部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

定义影响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投入要素的集合为要素空间, 则投入要素的变化范围是要素空间的正象限部分。用f (x) 表示要素集合为x= (x1, x2, …, xl) 时企业所能获得的最佳吸收能力。在企业运营与管理过程中, 通常假定f (x) 可微, 则对于任何x∈EI (EI表示有效投入的全体, 称为知识吸收能力的有效投入区间) , Δx≥0, Δx= (0, ..., 0, Δxk, 0, …0) , x+Δx≥0, 有x+Δx≥x, 从而f (x+Δx) ≥f (x) (因为是有效投入, 比如在有效投入区间内, 增加R&D必然会增强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 此处假设决策者为理性) 。

因此, 在要素投入为有效的情况下, 知识吸收能力呈现出 (随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而) 递增, 或至少不下降的变化趋势。对企业而言, 只有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 确定要素的有效投入区间, 通过资源的配置组合, 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 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同样的知识吸收能力可以通过投入要素的不同组合得到, 这需要对投入进行有效性分析。知识吸收能力具有非线性的特点, 根据相关的计量经济学理论, 非线性的存在会导致多重均衡, 所以本文强调了要素的有效投入区间, 只有确定有效投入区间, 知识吸收能力的发展才有规律可循。

三、结论

从扎哈和乔治关于知识吸收能力概念界定的研究之后, 学者对知识吸收能力的研究逐渐从概念的分歧转向对知识吸收能力特性的探讨, 并试图揭示吸收能力中的量化关系;从最初科恩和莱文索将R&D作为知识吸收能力的惟一变量, 到如今动态环境下复杂的吸收能力模型, 可以说, 知识吸收能力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企业竞争战略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从动态匹配的角度来研究知识吸收能力, 并从能力和资源两方面对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要素进行分类, 揭示出由于“有效投入区间”的存在导致了不同企业之间的知识吸收能力的差异, 不仅指出资源差异化是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也指出了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同样会对企业竞争优势产生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动态知识 篇5

C++

程 序 设 计

姓名:班级:学号:

动态网页制作技术PHP的基础知识总结

1、在HTML嵌入PHP脚本有三种办法:

<scriptlanguage=“php”>

//嵌入方式一

echo(“test”);

</script>

<?

//嵌入方式二

echo“<br>test2”;

?>

<?php

//嵌入方式三

echo“<br>test3”;

?>

还有一种嵌入方式,即使用和Asp相同的标记<%%>,但要修改PHP.ini 相关配置,不推荐使用。

2、PHP注释分单行和多行注释,和java注释方式相同。

<?

//这里是单行注释

echo“test”;

/*

这里是多行注释!可以写很多行注释内容

*/

?>

注意不要有嵌套注释,如/*aaaa/*asdfa*/asdfasdfas*/,这样的注释会出现问题。

3、PHP主要的数据类型有5种,integer,double,string,array,object。

4、函数内调用函数外部变量,需要先用global进行声明,否则无法访问,这是PHP与其他程序语言的一个区别。事例代码:

<?

$a=1;

functiontest(){

echo$a;

}

test();//这里将不能输出结果“1”。

functiontest2(){

global$a;

echo$a;

}

test2();//这样可以输出结果“1”。

?>

注意:PHP可以在函数内部声明静态变量。用途同C语言中。

5、变量的变量,变量的函数

<?

//变量的变量

$a=“hello”;

$$a=“world”;

echo“$a$hello”;//将输出“helloworld”

echo“$a${$a}”;//同样将输出“helloworld”

?>

<?

//变量的函数

functionfunc_1(){

print(“test”);

}

functionfun($callback){

$callback();

}

fun(“func_1”);//这样将输出“test”

?>

6、PHP同时支持标量数组和关联数组,可以使用list()和array()来创建数组,数组下标从0开始。如:

<?

$a[0]=“abc”;

$a[1]=“def”;

$b[“foo”]=13;

$a[]=“hello”;//$a[2]=“hello”

$a[]=“world”;//$a[3]=“world”

$name[]=“jill”;//$name[0]=“jill”

$name[]=“jack”;//$name[1]=“jack”

?>

7、关联参数传递(&的使用),两种方法。例:

<?

//方法一:

functionfoo(&$bar){

$bar.=“andsomethingextra”;

}

$str=“ThisisaString,”;

foo($str);

echo$str;//output:ThisisaString,andsomethingextra

echo“<br>”;

//方法二:

functionfoo1($bar){

$bar.=“andsomethingextra”;

}

$str=“ThisisaString,”;

foo1($str);

echo$str;//output:ThisisaString,echo“<br>”;

foo1(&$str);

echo$str;//output:ThisisaString,andsomethingextra

?>

8、函数默认值。PHP中函数支持设定默认值,与C++风格相同。

<?

functionmakecoffee($type=“coffee”){

echo“makingacupof$type.n”;

}

echomakecoffee();//“makingacupofcoffee”

echomakecoffee(“espresso”);//“makingacupofespresso”

/*

注意:当使用参数默认值时所有有默认值的参数应该在无默认值的参数的后边定义。否则,程序将不会按照所想的工作。

*/

functiontest($type=“test”,$ff){//错误示例

return$type.$ff;

}

9、PHP的几个特殊符号意义。

$变量

&变量的地址(加在变量前)

@不显示错误信息(加在变量前)

->类的方法或者属性

=>数组的元素值

?:三元运算子

10,include()语句与require()语句

如果要根据条件或循环包含文件,需要使用include()。require()语句只是被简单的包含一次,任何的条件语句或循环等对其无效。由于include()是一个特殊的语句结构,因此若语句在一个语句块中,则必须把他包含在一个语句块中。

<?

//下面为错误语句

if($condition)

include($file);

else

include($other);

//下面为正确语句

if($condition){

include($file);

}else

{

include($other);

}

?>

网站开发设计都要考虑哪些因素

一、视觉流程

人们在阅读某种信息时,视觉总有一种自然的流动习惯,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再看什么。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般的浏览习惯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在一个平面上,上松下稳而压抑。同样,平面的左松右稳。所以平面的视觉影响力上方强于下方,左侧强于右侧。这样平面的上部和中上部被称为“最佳视域”,也就是最优选的地方。在网页设计中一些突出或推荐的信息通常都放在这个位置。当然这种视觉流程只是一种感觉并非一种固定的公式,只要符合人们的心理顺序和逻辑顺序,就可以更为灵活地运用,在网页设计中,灵活而合理地运用直接影响到传达信息的准确与有效性。

二、网站风格/创意

风格(style)是抽象的。是指站点的整体形象给浏览者的综合感受。整体形象包括站点的版面布局,色彩,字体,浏览方式等…。如:我们觉得迪斯尼是生动活泼的而IBM则是专业严肃的。每一个网站都会给人们留下的不同感受。这里我们需要做到的是根据网站的定位做出网站特有的风格。除此我们还需要在风格同一上需要把握一下,其实这个风格的统一和传统的印刷出版物没什么区别。你网页上所有的图像、文字,包括像背景颜色、区分线、字体、标题、注脚什么的,都要统一风格,贯穿全站。这样子用户看起来舒服、顺畅,会对你的网站留下一个“很专业”的印象。而企业网站设计师往往就缺乏这一点,没有全局意思。

创意,所谓创意就是不拘一格?某些设计师在做创意的时候大费周章,做出来确实不可否认很有创意、很别致,但往往对于行业网站的客户为什么不能接受呢?此时不要太责怪客户的不识货,应该反思,抓住客户的需求。其实做行业网站不需要很多大的创意,也不要浪费过多的时间去追求如何个性、网站建设如何好看,我们只需要一点小小的创意贯穿全站,也许会使网站更生动更具有吸引力、更有思想,比如中国现车交易网(2005年此站已经消失)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它把车的外形融入到网站中,使它脱颖而出。

三、网站配色

1.用一种色彩。这里是指先选定一种色彩,然后调整透明度或者饱和度,(说得通俗些就是将色彩变淡或则加深),产生新的色彩,用于网页。这样的页面看起来色彩统一,有层次感。

2.用两种色彩。先选定一种色彩,然后选择它的对比色(在Photoshop里按ctrl+shift+I)再进行微小的调整。整个页面色彩丰富但不花稍。

3.用一个色系。简单的说就是用一个感觉的色彩,例如淡蓝,淡黄,淡绿;或者土黄,土灰,土蓝。也就是在同一色系里面采用不同的颜色使网页增加色彩,而又不花,色调统一。这种配色方法在网站设计种最为常用。

4.灰色在网页设计中又称为“万能色”,其特点是可以和任何颜色搭配,在使用时把握量避免网页变灰。

在网页配色中,尽量控制在三种色彩以内,以避免网页花、乱、没有主色的显现。背景和前文的对比尽量要大,(绝对不要用花纹繁复的图案作背景),以便突出主要文字内容。

四、网站LOGO Logo顾名思义就是站点的标志图案,logo最重要的就是用图形化的方式传递网站的定位和经营理念、同时便于人们识别。网站制作logo的设计过程中一般有以下三种思路:1.直接以网站网址作为logo。2.根据网站提供的产品/服务特点展开logo设计。3.以传递网站运营商的经营理念为特色。

五、网页框架与布局

网页布局大致可分为“国”字型、拐角型、“T”字型、“L”字型、综合框架型、Flash型、变化型,在这里就不做一一论述了。其实在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并没有过多的去考虑什么形式,比如我们在一张纸看到一个圆形的东西,很容易可以联想到它像太阳,而有些人则联想到月亮等等…这都是一种形式比喻,最重要的是抓住客户的需求,把握网站的定位做处合理的框架布局。

1.分辨率

网站设计的整体宽度可分为三种设置形式:百分比、象素、象素+百分比。通常在网站建设中以象素形式最为常用,行业网站也不列外。我们在设计网页的时候必定会考虑到分辨率的问题,科技发展到现在我们通常用的是1024*768和800*600的分辨率,现在网络上很多都是用到778个象素的宽度,在800的分辨率下面往往使整个网页很压抑,有种不透气的感觉,其实这个宽度是指在800*600的分辨率上网页的最宽宽度,不代表最佳视觉,不妨试试760~770的象素,不管在1024还是800的分辨率下都可以达到较佳的视觉效果。

2.合理广告

在目前一些网站的广告(弹出广告、浮动广告、大广告、banner广告、通栏广告等等…)让人觉得很烦琐,更本就不愿意来看,有时连你这个网站都不上了,这样一来网站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广告也没达到广告的目的。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设计网站之前需要考虑、需要规划的内容之一。

浮动广告有两种,第一种是在网页两边空余的地方可以上下浮动的广告,第二种是满屏幕到处随机移动的广告。建议能使用第一种的情况下尽量使用第一种,不可避免第二种情况时尽量在数量上控制最多一个就好。如果数量过多会直接影响到用户的心理、防挨到用户浏览信息,适得其反。首页广告不宜过多适中即可。如在注册或者某个购买步骤的页面上最好不要出现过多的其他无关的内容让用户分心,避免客户流失等…

3.空间的合理利用

很多的网页都具有一个特点,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塞”,它将各种各样的信息如文字、图片、动画等不加考虑的塞到页面上,有多少挤多少,不加以规范,导致浏览时会遇到很多的不方便,主要就是页面主次不分,喧宾夺主,要不就是没有重点,没有很好的归类,整体就像各大杂烩。让人难以找到需要的东西。有的则是一片空白失去平衡,也可以用个“散”字来形容。

企业建站并非要把整个页面塞满了才不觉得空,也并非让整个页面空旷才不觉得满,只要合理的安排、有机的组合,使页面达到平衡,即使在一边的部分大面积留空,同样不会让人感到空,相反这样会给人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给人回味又达到了视觉效果。

4.文字编排

在网页设计中,字体的处理与颜色、版式、图形化等其他设计元素的处理一样非常关键。

4.1文字图形化

文字图形化就是将文字用图片的形式来表现,这种形式在页面的子栏目里面最为常用,因为它具有突出,同时又美化了页面,使页面更加人性化加强了视觉效果。是文字无法达到的。对于通用性的网站弊端就是扩展性不强。

4.2强调文字

动态知识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  动态生成  知识观  教学策论

在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堂上知识的动态生成,要让过往的单一、直线的课堂教学模式变得立体而多样,要注重知识的生成与发展。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们提供更为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在这样的理念下才能够更好的打造出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优质课堂。想要实现这些教学目标,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施教水平与施教能力,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知识教学形式。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一、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知识观可以体现在很多不同的方面,想要在课堂上更好的体现动态生成的知识观,这首先需要在教学目标上有合理的设计。新课程背景下对于语文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全新的要求。语文课程的教学不再是简单的让学生们对于语言文字有较好的掌握,教学中教师同样要注重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要透过文本的教学更好的深化对于学生文本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以及自身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构建。这些目标首先要渗透到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来,教师要透过有效的知识生成来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于教学文本有更为深刻的领会,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这些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注重知识对学生成长的意义,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现象”,倡导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发展学生“搜集信息、自主获取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才是更好的体现动态生成知识观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才能够更好的得到发展与构建。以《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为例,在针对这篇文章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教师可以将重点放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要让学生认真朗读诗歌,理解“一棵树”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一棵树”的崇高精神。在此基础上要让学生们体会这首诗想象丰富奇特的特点,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并且要引导大家品味诗歌形象、优美、凝练的语言。最后,要让学生学习并借鉴诗中所用到的多种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学写诗歌。这种逐层递进的教学目标很好的体现了动态生成知识观,也从各个层面对于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展开了培养。这样的目标设计才能够更好的体现新课程理念,并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模式的不断优化

想要更好的实现知识的动态生成,这必须在教学模式上不断实现优化。知识的动态生成从另外一个角度则反映了知识教学的灵活性。教师要给学生的思维提供更多的发挥空间,要借助有效的教学引导不断来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体验,同时,也可以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性,让大家能够更好的实现对于知识的获取与吸收。教师可以透过很多好的教学辅助工具来优化语文课堂,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帮助知识的呈现,也可以通过一些教学活动的创设来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只有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才能够为知识的有效生成提供更好的土壤,才能够让学生们在语文课堂上有更多成长与收获。

如在讲授《苏州园林》一课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PPT课件,形象地向学生展示拙政园、退思园及一些典型古代园林的画面。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被激发,就会兴趣盎然的边听教师讲解,边欣赏小桥流水、舞榭歌台、假山盆景的画面,边思考它们的形式、结构、装饰等。由于强化了对实物的感受,又经过分析、比较,学生们能够更全面的理解苏州园林的优美精巧、饱含人文底蕴的建筑特色,大家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不断实现知识的生成,对于教学内容的感受也会更加深刻。这些都是多样化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体现的优越性所在,这也是对于新课程理念的一种发挥,并且能够让动态生成知识观更好的得到应用。

三、教学内容的有效挖掘

想要进一步体现动态生成知识观,这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挖掘教学内容的能力。很多教学素材背后都有着很好的挖掘潜质,一些很有价值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有深入挖掘才能够得到体现,这也是知识生成的一种直观反映。教师要对于教学文本有深入探究,并且要善于挖掘其中有价值的教学素材。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于教学文本有更为深刻的体验与感知,这也能够让大家更为全面而立体的体会一篇文章,进而让知识教学能够更加透彻。

如,教师在讲授曹操的《观沧海》一课时,可引导学生结合历史知识,通过分析诗歌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在公元207年,亲率大军北上的过程中,追歼袁绍残部,邻碣石山,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的场面。使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中,借助其他学科知识品味诗的内涵,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这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很好的挖掘了教材更深层次的教学内容,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光成. 语文知识教学的历程与反思[J]. 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05).

[2] 许紫薇. 论杜威的知识观及其对新课改中教师的启示[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6(07).

动态知识 篇7

一、产业集群的知识及知识流动

(一) 知识的内涵与知识流动

知识是具有一定价值和可信度的、积累的、格式化的信息, 是真理、信念、观点和观念、判断和期望、方法和诀窍。

对于知识的种类, 其中最常见的分类是分为显性知识 (explicit knowledge ) 和隐性知识 (tacit knowledge ) , 这是首先由Polanyi (1958) 提出来的。显性知识指的是组织中已存的系统知识, 是有关客观的、理性的和技能性的知识 (如数据、政策、程序、软件、文件等) , 显性知识可以被准确地加以描述, 并可以用文字的形式存在于组织的程序、政策、手册和计划之中。隐性知识来源于经验, 不能被明确地加以描述, 是一种潜意识的理解和应用。它涉及个人的经验、信念、观点和价值, 存在于专家的技能之中, 员工的头脑之中。隐性知识通常处于主观的、认识的和经验的学习范围, , 它具有高度个人化和隐秘性两种特征。关于知识的另一个经典定义来自于国际经合组织 (OECD) , 认为知识可分为四大类:知道是什么, 即知事 (Know-What, 又称事实知识) ;知道为什么, 即知因 (Know-Why, 又称原理知识) ;知道怎样做, 即知窍 (Know-How, 又称技能知识) ;知道谁有知识, 即知人 (Know-Who, 又称人力知识) 。其中前两类知识属于显性知识;而后两类知识属于隐性知识。

基于知识的转化与创造, Nonaka (1994) 提出了著名的“知识螺旋” (SECI) 模型。在这个模型中, 知识转移有四个过程:社会化 (Secialization) 、外化 (Externalization) 、整合 (Combination) 、内化 (Internalization) 。其中, 社会化过程知识转移是个体到个体、隐性到隐性;外化过程知识转移是个体到团体、隐性到显性;整合过程知识转移是团体到组织、显性到显性;内化过程知识转移是组织到个体、显性到隐性。Nonaka (1991, 1994) 认为从隐性到隐性的过程, 是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关键。见下图1。Nonaka的SEC1模式是知识创造和发展的生命循环周期的一种表示形式.揭示了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化的过程和规律。

(二) 产业集群的知识层次

产业集群是个经济运行体, 也是知识综合体。产业集群的良好运行离不开经验和秘诀为主的隐性知识的支撑。产业集群是由多种活动主体所组成, 产业集中的知识隐藏在各个主体中, 呈系统性、层级性分布特点。从产业集中来看, 其活动主体由层级分为个人——企业——价值链——产业集群, 对应的产业集群知识分为个人知识、企业知识、价值链知识和产业集群知识。

1.个人知识。

集群中的个人知识是由集群组织中所拥有和利用的知识, 但从对组织的重要性来将, 主要包括有最高层管理者的知识、中高层人员的知识、技术人员的知识和高级技工的知识。最高层管理者的知识主要表现为商业经验、市场判断、经营思想及战略思维, 是企业家创新思想的体现, 对集群企业发展最为重要;中高层人员的知识表现在专业性知识、对上层决策的理解与执行、领导下属的知识, 中高层在企业中扮演承上启下的角色, 中高层人员的知识状况将很大程度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技术人员的知识表现在对专有技术的掌握、产品技术开发、对技术问题的解决;高级技工的知识表现在利用技术和经验排除技术问题、提高生产效率。知识的日益复杂性和分工的日渐细化决定了企业需要不同知识的个体合作, 因而创造良好环境及机制, 将个人知识向组织知识转换是每个集群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2.企业知识。

从知识管理角度来看, 企业为什么存在是因为企业较之市场更能聚集、运用和创造知识。企业知识不等于个人知识的简单相加, 企业具备个人所没有的知识, 这就是为何个人失去企业平台后, 往往一事无成的原因。而且, 很多知识不可能单纯依靠市场买来, 只有依靠组织自身形成。产业集群的优劣取决于集群企业的表现, 而集群企业的表现又决定于知识的掌握情况。正如个人知识千差万别, 企业知识也是各有千秋, 有些企业以隐形知识为主, 有些企业以个人知识为主。优秀的企业一定善于积累、使用并创新知识。

3.价值链知识。

所谓的价值链知识指处于价值链的不同企业或组织在为完成某一商业目的协作过程所形成的知识。较之非产业集群, 在产业集群内部就存在大量的业务价值链, 每个企业只需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业务单元, 各个企业间通力合作, 就可完成单个企业无法达到的结果。价值链知识不但包括个体知识和企业知识, 而且包括在价值链的企业在协作与交流过程中创造的知识。企业贡献的知识越多, 创造的新知识越多, 则整个价值链增值的幅度就越大, 对价值链上企业业绩提升越大。

4.集群知识。

在产业集群内, 企业一般参与多个价值链, 多个企业的价值链交织在一起, 形成了复杂的网络关系, 从而构成产业集中。集群由个人、企业和价值链组成, 集群知识是个人知识、企业知识和价值链知识的有机组合与提升。由个人知识到集群知识意味着由低级到高级、由局部到整体、由分散到综合, 其实质是个社会化过程, 这个过程由集体学习来完成。

(三) 产业集群的知识流动

创新是一个交互的社会学习过程, 地理邻近性有助于企业在学习中获得正外部性。通常, 同一地区技术扩散的强度要比区外更强, 在技术知识资源密度高的地理区域内, 新技术的扩散速度相对较快。产业集群是空间接近的组织, 从而为集群内组织的相互学习、知识流动提供了方便之门。在产业集群内, 知识流动的主体是个人和企业, 与之对应的, 知识流动可分为三种方式:个人间的知识流动、企业间的知识流动、个人与企业间的知识流动。

1.个人间的知识流动。

个人间的知识流动通过非正式交往来实现。即个人间通过基于亲戚、朋友、老乡、同学、同事等关系在休闲交往活动中, 有意、无意谈及工作内容, 产生知识流动。

2.企业间的知识流动。

发生于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下游销售商、及同行的业务交往中。另外, 企业还会和本地咨询机构、科技中心、协会等发生联系, 相应政府机构、媒体也会发布信息, 这些都是带来知识流动。

3.个人与企业间的知识流动。

当中高层人员、技术人员、高级技工在集群机构中从一个组织跳槽到另一组织时, 则实现了个人知识向企业知识的流动。另外, 基于企业衍生, 即个体人员离开原来的企业、非企业机构, 而创办新企业时, 个人也会向企业发生知识流动。当然, 个人在新的企业时, 又从企业学到新的知识, 从而使企业知识流向个人。

众多的个人、企业间发生知识流动, 构成了学习互动、知识共享的网络, 实现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创新 (知识流动见图1) 。

二、产业集群的动态能力

(一) 动态能力的知识属性

最早提出动态能力概念的是Teece等 (1997) , 其将将动态能力定义为整合、构建和重置公司内外部能力, 以适应快速的环境变化的能力, 并从三个维度分析动态能力:过程 (process) 、状态 (positions) 和路径 (paths) 。Teece等认为在动态能力中强调两大能力因素:“动态”指具有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而改变企业自身能力的能力;“能力”指能够有效配合、整合、重新装备内外部组织技能、资源和功能的能力, 以适应环境需要, 从而在战略管理中发挥关键角色。如果说核心能力理论 (传统能力理论) 从企业内部角度研究竞争优势而忽略了环境的动态变化, 称其为“静态内生观”的话, 而动态能力理论则在企业培育其能力的同时, 强调关注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 以便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资源与能力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提升, 是一种竞争优势“动态内生观”。

既然动态能力是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更新自己的能力, 那么寻求提高和更新能力的方法尤其重要。隐藏在企业能力背后并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企业掌握的知识, 尤其是很难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隐性知识以及与知识密切相关的认识学习。为获得竞争优势和战略竞争能力, 关键在于将动态能力建立在发展、积累的信息和知识以及在企业内部员工之间交流信息与知识的基础上。而按照Barney (1991) 关于资源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产生竞争优势的研究, 企业的知识满足有价值的、稀缺的、不能完全被模仿的和不能完全被替代的四个条件 (即VRIN——Valuable, Rare, Inimitable, Nonsubstitutable) 。

(二) 产业集群的动态能力观

尽管学术界大部分将产业集群视为资源体系, 但实际上, 产业集群也是能力体系。“虽然企业与区域不是一回事, 但是两者都可以看作是能力的集合, 这种能力来自于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没有理由认为能力的理论不能在应用于对区域的研究, 正如它可以应用于对企业的研究一样” (Lawson, 1999) 。企业存在的原因是因为企业比市场更容易保证个体和集体的知识在组织内进行分享和传递。知识不单存在于个人, 而且存在组织群体中, 正因为如此, 雇佣新职员并不等于移植新知识, 知识存在嵌入性, 需要人员在组织中合作采用中发挥作用。企业动态能力的获取以原来的知识为基础, 又要不断地进行新的组织学习, 但通过合作而对新知识的获取并非容易的事, 要以现存社会关系为基础。从本质上讲, 产业集群的能力主要不是自于地理环境、交通、自然资源等直接经济要素, 而是来自于知识, 因而将产业集群视为能力体系更为合适。企业的知识既具有历史依赖性 (以现有知识为基础) , 更需要不断地获取新知识, 因而决定了需要不断进行组织学习。如果把产业集群认定为能力体系, 则其是以微观主体——集群企业的能力为基础的。在急剧变化的当今世界, 产业集群及其内部的集群企业同样面临着异质性资源被侵蚀、竞争优势减小的情况, 那么维持集群及其内部的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就是动态能力了, 产业集群的能力观具体来说就是动态能力观。

(三) 产业集群动态能力的形成

集群企业利用产业集群, 获取知识, 转化为自己知识, 并利用知识为企业自身使用的动态能力。产业集群内部集聚了大量的从事相同业务的企业或机构, 具有相同实践的人们地理上的接近还导致了知识在同一种网络中流动。

在产业集群的环境中, 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同行和同行大部分分布在本地, 从人员来看, 上至老板, 中至中高层人员, 下至普通员工, 都有自己的交际网络, 而且在集群内从业的流动远比集群外要便利。产业集群地域的临近性促进了信息的有效流动。更重要的是, 基于know-how (怎么做) 的隐性知识对组织能力的提高更有意义, 但隐性知识所具有的不易传播、适合于面对面交流的特点决定了基于地域临近性的产业集群更能发挥有效作用。

知识交换只是知识转移的第一步, 要能为企业使用, 必须将将获取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即知识的固化。在产业集群中, 竞争对手近在咫尺, 集群企业对市场竞争的激烈性、残酷性有更清晰的感受与认识, 因而对异质性知识的掌握有更迫切的要求, 行动也更积极。而产业集群也为知识固化提供了便利, 因为有着大量同行及相关企业存在, 如果自己不知道怎么做, 看看周围企业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标杆学习更加便利。

除了知识获取和知识固化外, 最重要的就是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在变化加速的当今时代, 完全闭门造车式的自力更生日益不合时宜, 企业应求助于与外界的信息获取、合作、交流。在产业集群环境中, 为集群企业的知识运用提供了便利, 通过集群内有用信息的及时获取, 正式交往、非正式交往时隐性知识的溢出, 都为更加领先的技术或管理方法提供了思路。

三、结论

产业集群是个动态能力体系, 依靠背后的知识支撑。在产业集群中, 从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客户及其他提供服务的中介组织, 产业集群内部集聚了大量的从事相同业务的企业或机构, 具有相同实践的、加上共同的文化背景为大家在地理上的接近提供了方便, 从而导致更易进行知识的交换、知识固化和知识实际运用, 从而促使动态能力的形成。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当地政府、相关组织应创造条件和环境, 以便于集群企业及个人成员更加便利和乐意进行交流, 以促使知识的流动, 从而提升整体产业集群的动态能力。

参考文献

[1]Alderman, M., Davies.Porter's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nations time for the final judgement[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0, 37.

[2]Baptista, R., Swanm, P.Do firm in clusters innovate more?[J].Research Policy, 1998, 27 (5) :525-540.

[3]Barney, J.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 17 (1) :99-120.

[4]Bhatt, G D..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individual knowledgeand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2, 6 (1) :31-39.

[5]Lawson C.Toward a competence theory of the region[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9, 25, 151-166.

[6]Nonaka, I.A dynamic theory of orn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 1994, 5 (1) :14-35.

[7]Polanyi, M.PersonalKnowledge[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IL, 1958.

动态复杂环境下的企业知识创新研究 篇8

1 企业生存环境的动态复杂性发展趋势

企业的生存环境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根据环境确定性的不同, 罗宾斯 (1997) 将环境划分变化维度和复杂维度。环境按变化程度分为动态环境和稳态环境, 前者指环境要素大幅度变化的环境, 后者指变化很小的环境。环境的复杂程度是指企业环境中要素数量及企业所拥有的与这些要素关联的知识广度, 按其程度可分为简单环境和复杂环境, 从而可将环境的不确定性分为简单稳态、简单动态、复杂稳态和动态复杂四种环境类型 (如表1) 。

资源来源: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 (第四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第66页

20世纪80年代以前, 企业面临的基本上是一个稳定、可预测的环境。自90年代初期以来, 在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知识经济以及日益明显的超强竞争作用下, 有利于环境稳定的国界、规则与控制等因素影响作用趋于弱化。随着日益加剧的全球化浪潮、政府管制的放松与私有化、技术的快速扩散与交叉渗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竞争在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进行, 企业的经营环境正从以前相对稳定的静态环境转向日益复杂多变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动态环境[1]。过去需要经历几个世纪的变化, 现在只要几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市场大潮涨落无常, 经营资源不断更新, 高新技术突飞猛进, 竞争急剧增多, 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 成百上千的关键变量与企业生存息息相关。变化的速度从以往的曲线趋势转为瞬间发生, 并通常以人们意料不到的方式进行, 节奏越来越快, 情况越来越复杂, 前景也越来越难以预料, 任何企业都无法超脱于这些变化之外。

2 动态复杂环境下企业知识创新导向——创造持续竞争优势

美国知识管理专家戴布拉·艾米顿将环境的动态复杂性称为“万花筒式的变化。”在受众多的已知和未知变量的联合影响下, 企业再也不能像市场稳定时期那样, 先制定一个中长期计划, 然后再慢慢调整实现;也不可能像传统模式下进行变革那样, 先做一个方案, 然后逐步实施。企业真正需要的是懂得如何面对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不确定性, 在“万化筒式的变化”中保持知识管理的适应性, 是新一代企业管理者面临的挑战[2]。

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成为知识的集合体。各企业是由它所拥有的显性、隐性知识构成的不同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包括企业内部的培训手册等编码化的显性知识、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 同企业工作流程结合在一起的单元性知识和固化在品牌、声誉等之中的无形知识, 以及与该企业有合作关系的组织或个人所拥有的上述知识。可以说, 企业知识体系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企业的竞争实质是企业间的知识体系与知识体系的对抗和竞争。企业的知识体系尤其是该体系当中的隐性知识, 是该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根本保证。

面对环境的快速变化, 企业的现有知识体系对竞争优势的决定只能是暂时的, 即企业的核心能力如果不能适应环境变化, 就变成了企业的核心能力刚性。也就是说, 一个企业的优势, 同时也可能成为其劣势, 两者相伴而生。企业核心能力的各个维度随着公司运转、决策、知识积累而逐渐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 某一类知识被强调, 其代价是另外的知识被忽视。因而, 核心能力在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同时, 如果管理不善, 就可能变成核心刚度, 阻碍公司长期发展。

因此, 企业要想获取新的竞争优势, 必须不断完善其知识体系。显然, 这是一个通过知识创新来获取新的竞争优势的过程 (如图2所示) 。在动态复杂环境下, 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不断的增加企业知识存量来应对剧烈的环境变化, 通过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和组织学习来积极的获取企业内外部知识。同时, 企业只有通过知识转移, 使知识在企业内部扩散、传播, 才能使获取的新知识跨人员、跨部门传播, 增强知识积累的广度和深度[3]。环境的动态复杂性要求企业必须突破自身边界, 将包括竞争者、合作者和顾客网络在内的庞大知识体系充分调动起来, 通过知识联盟等形式加强知识共享, 形成强大的知识网络, 实现整体知识资源的优化组合, 共同抵御环境风险。在增强企业自身知识存量的基础上, 企业必须尽可能广泛、有效地发挥知识的作用, 高速度、高效率地利用现有知识生产高品质的产品和高满意度的服务, 显然, 这是一个知识运用的过程。在知识获取、转移、共享和运用的基础上, 企业还必须注重知识更新, 这意味着企业必须抛弃原有知识管理体系中的不适应环境变化的组织惯例, 克服核心能力刚性, 将新的知识逐渐转化成新的组织惯例, 发展成新的组织能力, 从而在新环境下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3 动态复杂环境下的企业知识创新维度

3.1 知识创新时间维度——持续创新

由于在动态复杂环境下, 知识和信息流动速度很快, 因而技术或产品己经不能提供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竞争者可以很快地复制大多数产品和服务。企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 新品种的不断开发, 都离不开知识创新, 因为知识创新能够增加回报, 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而仅依靠模仿障碍和先发优势所形成的隔绝机制无法长期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这些隔绝机制很大程度上是在静态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因此, 在动态复杂环境中, 企业若想获得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持续创新连续的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使竞争优势能够不断地产生和更迭, 企业才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如图3) 。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比, 作为资源或能力核心的知识, 它不仅本身是一种重要资源, 而且还是配置其他资源的手段, 是企业创新的基石, 企业只有依赖持续的知识创新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4]。因此, 企业所具备的知识创新能力是其竞争优势创建过程的加速器, 通过知识的不断创新, 企业不断地创造新的资源, 获得新的核心能力, 从而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

3.2 知识创新空间维度——全面开放创新

进入21世纪以来, 企业面临着变化更加剧烈的内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 环境的动态变化和复杂难以预测性使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也对企业知识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环境下, 封闭式、片面的、孤立的创新活动都注定要失败, 企业的知识创新既要在内部的组织、制度、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全面展开, 又要联合一切可以合作的组织机构, 共享知识技术, 共担风险, 才能提高创新的成功率[5]。因此, 企业的知识创新必须走全面开放式的道路。

全面开放式创新的理念借鉴全面创新管理和三重螺旋理论的思想, 主张创新要素和手段的全面性、创新活动的开放性以及创新各环节和各创新单元之间的协同性。内涵就是企业以自身、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金融机构组成的创新中心作为企业的创新核心, 围绕该核心, 企业的各个部门与构成单元相互配合, 在企业的组织、制度、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协同创新, 同时, 企业与其它企业和组织机构结成广泛的知识创新战略联盟, 全面采用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合作创新等方式, 进行开放式的创新活动 (如图3所示) 。

4 动态复杂环境下的企业知识创新原则

在动态复杂环境下, 由于竞争互动以及环境的剧烈变化, 为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在企业的知识创新中, 应注意以下三项原则:

4.1 难以模仿原则

一项知识创新越不容易模仿, 它就越有可能成为竞争优势的持久来源。一般来说, 基于产品、功能、价格和销售的知识创新较易为竞争对手所模仿, 而管理创新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创新, 相对于产品创新而言, 更难为其他企业所模仿, 因而能够提供较为持久的竞争优势。与无形资产相关的具有隐含性特征的知识创新, 会提高竞争者模仿的难度, 从而易形成持续竞争优势。

知识创新与企业独特的资源相联结的紧密程度也会影响到竞争对手模仿的难易程度。如果知识创新是利用企业特有资源和相应的特有能力, 那么它将较难为竞争对手所模仿, 从而很可能导致持续优势。

知识创新还必须与企业的组织因素相关联, 越是基于本企业独特的组织因素基础上进行的知识创新, 越难为竞争对手所模仿, 从而越易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不能适应企业组织因素的知识创新往往会导致构造的不平衡, 例如, 过分强调一些构造元素, 而忽视另一些元素, 或者引发持续不断的结构、文化变革, 造成某种程度的组织混乱, 将降低企业的长期灵活性, 不利于竞争优势的维持。

4.2 准确反映市场需求原则

知识创新和竞争优势的出发点是根据市场需要做出反映, 只有能够满足顾客潜在需要的知识创新, 才能形成持续竞争优势。因此, 企业知识创新必须面向潜在的顾客需要和新兴市场。为了做到这一点, 知识创新应当形成对潜在购买者具有吸引力的产品特征, 并且忽略那些琐碎或不需要的特征, 因为产品仅仅具有与众不同的创造性特征是没有用的, 它不能保证足够的顾客愿意购买产品。所以, 知识创新的关键是能够满足顾客的需要, 具有实用性, 这样才有利于形成竞争优势[6]。满足顾客需求的知识创新要求企业认知和反映具体的顾客偏好, 诸如对产品、特征、可靠性、满意度、服务、美化和质量等的要求。创造性反映可以使企业将它自身定位在一个有吸引力的利基市场中, 或者能够比竞争者更好地满足大众顾客的偏好, 这是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必不可少的手段。

4.3 有效时机原则

企业选择有效时机进行知识创新可以降低产品成本, 这是因为:一方面, 选择较早的时机研制并生产某种产品有助于企业创建品牌, 从而获得成本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 作为市场领先者可以使企业远在竞争者之前就积极地介入产品生产, 获得有价值的经历, 从而利用学习曲线效应降低成本。

把握知识创新的有效时机, 还有助于企业克服“核心刚性”问题。在危机尚未来临前须保持一种危机感, 这样才能在危机到来时应付自如。企业必须在取得成功的时候, 而不是等到接近衰退边缘的时候才进行创新或变革。只有把握住有利的创新时机, 才不致在竞争中失败, 这需要企业管理者有能力去权衡短期成功与长期持续发展这两种相反的需求。创新时机选择也是和市场条件紧密联系的, 企业必须及早把握市场动向, 选择有效时机进行知识创新, 从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获得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霍春辉.动态竞争优势[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 (5) :28-31.

[2]王永贵.对知识管理的哲学思考[J].经济与管理论丛, 2002 (4) :48-57.

[3]江积海, 宣国良.企业知识传导与动态能力研究[J].情报科学, 2005 (4) :481-484.

[4]徐建中, 荆玲玲.知识管理导向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动力机制研究[J].天府新论, 2008 (4) :58-61.

[5]赵金楼, 刘国岩.创新型大企业的内涵、模型与开放式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 2008 (4) :219-223.

动态知识 篇9

油田数据主要反映油田开发的各项指标,例如产油量、产水量、动液面等。还有一部分作业信息为导出属性,例如产液量。早在70年代末期,石油系统就已明确指出加强预测技术的研究[1],这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油田动态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并且取得较大进展。油田动态开发部门需要分析各项生产指标发现问题并且得出施工措施及设计方案。掌握油田动态开发不同时间粒度计算获得的各项生产指标的动态变化具有重要的位置,因为它不但关系到油田近期开发工作量与计划措施的制定,而且影响远期开发规划的安排。油田生产各项措施的制定需要根据生产状态的实际情况决定,在传统的方式中,工作人员分析生产数据,得出对生产措施的安排及各项参数的设计。油田开发设计往往具有经验性,在生产分析中需要关注的数据对象及调整范围形成了油田动态开发行业的业务知识。通过获得这些知识并且以信息的形式表达、存储在计算机中,则能够利用丰富的油田动态开发知识辅助各项生产措施及决策的制定。

针对油田生产决策知识的特点,设计基于知识解析的油田动态开发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具有规范描述油田生产状态能力的知识表达结构。研究生产知识及生产数据的映射方法,根据油田辅助决策知识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实现辅助措施制定及生产设计。

1 油田动态开发辅助决策系统模型

油田动态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模型(The Model Assistant Decision System for Oilfield DevelopmentMADSOD)主要包括智能应用层、领域知识解析支撑环境、数据管理层三个部分,如图1所示。设计分离了油田动态开发领域知识解析支撑环境与辅助决策支持应用系统,研究支撑油田动态领域范畴内的知识解读驱动模型,并且在知识解析的基础上建立各个辅助决策应用,有利于知识环境的维护及扩展,方便资源的复用和辅助决策系统的扩充,提高领域知识的利用效率,避免重复开发知识驱动环境带来的技术资源浪费。

模型的设计目的不在于关注某一特定的应用,而是在油田动态开发领域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能够依赖推理机制驱动工作的应用系统。因此,知识模型设计问题变为领域知识如何以可运算的方式建模的问题。

油田动态开发生产决策需要考察生产数据,分析生产状态变化,完成油田作业中的动态设计及决策工作。然而,业务数据在数据库中以关系的形式存储,本身并不具备表达生产状态变化的功能,需要通过知识解释与分析映射到对数据的理解,才能最终推理出符合生产事实的决策支持。模型设计了支持关系数据分析的知识模型,并且研究生产事实-数据解释方法,通过数据与业务概念的映射,完成由生产事实到生产数据的分析与判别。

2 知识模型

知识模型设计采用层次分析法,包括元概念层、知识层、规则层及行为层。通过层次间的互相支持,实现数据与知识的解读。

2.1 元概念层

元概念反映本体概念与关系数据存储的对应关系,规范辅助决策系统开发工作中涉及术语的信息化解释、及对应操作。在油田动态开发业务本体基础上描述辅助决策应用元概念,融合了本体与元模型的特征,在元概念模型设计的过程中,直接引入领域中描述性的本体的概念作为自己的元类。元概念层与本体模型相连,领域知识的更新可以通过领域本体的演化来实现。元概念层包含原子概念与导出概念。

定义1原子概念是最基本的元概念,其直接映射到生产数据字段,不包含任何导出属性及运算关系,原子概念可表达为一个五元组:

(Term ID,Term Name,Source Table,Data Field,TF-Type)

Term ID:元概念ID,为元概念在知识系统中的唯一标志;

Term Name:元概念名称,在生产中的实际含义;

Source Table:解读元概念分析的生产数据表;

Data Field:元概念对应的关系数据字段;

TFType:元概念对应存储的关系数据类型。

定义2导出概念为不能直接从关系数据中解读的元概念,需要通过运算获得导出关系及数值等。导出概念基于原子概念进行定义,包含原子概念和运算关系。可表达为五元组

(Term ID,Term Name,Child Set,Oper Set,ComField Set)。

Child Set:导出概念包含原子概念集合,存储原子概念ID;

Oper Set:导出概念涉及的运算操作集合;遵循数学运算规则;

Com Field Set:当原子概念来自于不同的数据表示,保存数据表连接的关联字段。

元概念可能是一个独立的生产概念,也可能是其他生产概念的导出关系。因此元概念的BNF表达如下:

<元概念>::=<元概念>|(<运算>)<元概念>{<运算>(<元概念>)};

<运算>::=+|-|*|/|%|^。

2.2 知识层

生产知识定义了辅助工作及措施设计过程中依赖的证据及事实,是求解决策规则的基础。图2描述了知识模型。

定义3生产知识是不可再分割的生产事实,构成形式为生产对象+谓词+附加信息,附加信息可以是生产对象,表达为如下五元组:

(KLID,KLContent,Term ID,Predicate,Other Info)

KLID:知识ID,为知识在系统中的唯一标志。

KLContent:知识描述,知识的自然语言描述。

Term ID:知识包含的操作对象,即生产中的概念,在此为元概念ID。

Predicate:知识包含的谓词,对生产状态的描述,如(产油量)上升;(产液量)下降;(含水)大于等等。

Other Info:谓词的附加信息,可以是值、门限、或者生产对象。

2.3 规则层

在知识层的基础上,规则从设计及决策角度定义了油田动态开发工作的基本问题解决方案。即根据生产状况得出相应的结论及做出一定的行动。规则分为元规则、简单规则及复合规则,元规则通过对油田生产中知识及规则的管理与组织,推理实现对规则选择的控制,描述了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采用具体的规则控制序列,是描述规则应用的知识。简单规则由解决某一生产问题的知识序列构成,仅包含And操作及Or操作,并且不涉及行为设计。简单规则的BNF表达如下:

<简单规则>::=<决策知识>|<决策知识>{<算子><决策知识>};

<算子>::=And|Or。

复合规则根据分析生产数据所得到的事实及工作人员的决策需求和决策参数启动推理得出具体的决策措施及行为。基于知识推理的混合逻辑运算,由知识前件及证据得出结论。规则层的规则结论并非简单的设计总结,而是多种形式,可以包括数值计算模型、辅助设计决策知识和设计计划等。

复合规则结构采用IF…THEN…形式表达。IF部分引出决策设计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前提(条件),THEN部分引出决策设计的一个或者多个后件(结论),该部分可以由行为组成。

条件及结论的描述采用AND语句(合取)、OR语句(析取)或者两者组合的混合表达形式。

复合规则设计在IF…THEN…结构及AND操作、OR操作的基础上,包括ELSE可选结构,并且采用FASLE、TRUE两种状态规范IF…THEN…(ELSE…)结构。当前件状态为FALSE时,ELSE结构为TRUE。

2.4 行为层

在油田动态开发工作中,存在很多标准的设计行为及决策流程,例如:注水措施方案设计、补孔措施设计、堵水措施设计等。在此,分离设计过程的触发原则和设计行为,以封装的形式表达生产措施设计。行为设计可以作为复合规则的规则后件,明确在相应的情况下采取的设计行为,并且通过控制逻辑激活决策流程,进行辅助工作。

行为设计的实现基于远程服务技术,设计行为调度流程如图3所示,复杂设计行为构件库所能提供的设计服务及服务所包含的辅助决策行为以注册表(表结构见表1)的方式公告于辅助决策客户端,辅助决策推理机根据设计方案得出行为调度序列,通过访问服务注册表获得提供设计服务的构件库地址。系统根据推理信息向设计行为构件库请求相应辅助决策工作。

3 生产事实-数据解析

生产事实为油田动态开发中综合信息的描述,在信息系统中以知识及规则的形式存在,如何通过知识分析及关联数据与知识解读,并且为辅助决策提供支持是生产事实-数据解析方法研究的主要问题。理解数据必须明确其所对应的含义,及数据与其它对象的关系。基于本体的知识表达是对概念形式化、明确化及规范化的说明,可以规范化描述某个领域甚至更广范围内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2]。针对油田动态开发领域设计本体结构,并且根据本体模型构建生产知识信息化模型,从概念、知识、规则等角度,完成领域知识的结构化。

油田生产问题的描述并非单一结构,往往需要多种因素联合考察。因此,生产事实-数据解析设计为以下结构关联见图4。

3.1 规则设计

规则描述了各类问题的察看视角及判定准则。在规则设计上,引入问题独立原则来说明规则的定义规范。

问题独立原则:规则对应单元生产问题,在保持查问内容完成的前提下,减少复合设计,避免将多个问题设计为一个规则。

3.2 生产知识解析

生产数据的分析需求表现在对于产油量、产液量、含水、沉没度等指标的综合探讨,根据某段时间的业务数据得出生产状态是否良好。工作人员的知识是以自然语言形式表达,如何解析知识并且通过关系数据分析辅助决策工作是生产事实-数据转换解决的重要问题。

决策知识是生产描述的基本单位。可以分解为生产对象与状态或者行为变化的集合。决策知识语句为主语+谓语+宾语形式,从语义理解角度,即操作关系与操作对象的集合。因此采用语句流分析机制,实现对知识语义的推理和识别。该机制将语句分解为一系列动作(谓词)及对象(包括元概念、值、模型),通过识别动作及对象的操作序列,分析知识所表达的意图和内容。

根据需求设计了以元概念为基础知识模型,并且在元概念层将关系数据的存储信息与所对应的生产概念(元概念)进行匹配。油田生产问题的描述包括与具体数值的比较,例如油层厚度大于X;也包括自身状态发生变化,例如产液量上升Y%。因此,知识类型从生产角度分为值类型、波动类型及对象比较类型。不同类型的知识具有相应的谓词,操作谓词以集合的方式表示,系统提供了定义接口,用户可以在现有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表2给出了知识类型对应的谓词集合及附加信息的设计。

3.3 规则解析方法

规则的定义是在知识的基础上,采用And逻辑和Or逻辑进行运算,由于混合逻辑运算对于普通用户容易混淆,系统设计分解Or运算。运算方式为:

假设R=(A∪B)∩C

运算R=(A∪B)∩C→R=(A∩C)∪(B∩C);

求解R1=(A∩C);R2=(B∩C);

运算R=R1∪R2;

结束,得出结果R。

模型在元概念层进行与关系数据存储的映射,知识解析推理机取得规则,进行逻辑分解,推理过程如下。

1)针对简单规则分解出And操作的知识序列。

2)遍历知识序列,查找知识库取出涉及的知识进入分析程序。

3)分解知识的操作对象、操作谓词及附加信息;

4)查找元概念库,获得操作对象信息。

5)综合分析知识信息,生成SQL操作,返回数据信息,存入范式List〈Datastruc〉。并且将数据信息List以Array List形式存储。

6)完成遍历所有知识,对最终的数据信息List进行And操作。得出And操作结果。

7)最终集成Or操作,获得规则解析结果。

4 结束语

针对油田开发设计了辅助决策系统模型,基于知识解析机制,实现生产问题的分析及施工措施的设计。通过研究生产事实-数据的解读方法,完成基于知识的数据分析。油田动态辅助决策系统支持关系数据分析并且能够在知识解析支撑环境上扩展设计应用系统,现有系统包括生产问题预警系统及生产措施辅助设计系统,并且实现了注水方案辅助设计、压裂设计、堵水方案设计、补孔设计。开发系统已经正常运行,并且取得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广杰,刘明新,武若霞.神经网络在油田动态预测方面的应用.石油学报,1997;18(4):70—75

动态知识 篇10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 各种需要之间呈现由低到高的分层趋势, 而且各个层次之间又有明显的动态变化特性。

85后知识员工, 特指出生于1985年之后, 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群体。他们已进入职场, 是企业未来价值的创造者。但是由于成长环境等不同也使他们显得更倾向于流动, 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如何做好对85后知识员工的管理, 让他们尽可能多地为企业创造价值, 准确把握他们各阶段需求, 并予以动态响应就显得极为重要。

1 85后知识员工特质与需求分析

1.1 85后知识员工特质

85后知识员工具有学历层次高、信息接触量大、思维超前、反应灵活等特征, 因为大多是独生子女, 所以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他们更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有思想, 不喜欢受太多的约束。

1.2 85后知识员工需求分析

85后知识员工有强烈的自我实现需求, 但在生理和安全方面的需求较60后、70后大大降低。同时他们的需求有明显的变动性, 而且随个体不同有很大的差异, 选择职业时多数会关注企业的规模、影响, 而入职后则更在意工作的内容和大家的评价, 在这两个阶段, 尊重的需求较为突出。

当工作一段时间后社会交往需求会成为他们追求的主流;当然也会有一些事业型员工, 希望先立业再成家, 自我实现的需求更明显一些。因此针对员工的不同需求进行激励是用好85后知识员工的关键。而需求一旦不能有效满足便会成为85后知识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

2 豫北公司85后知识员工选育用留分析

2.1 豫北公司知识型员工流动性分析

豫北公司对2009-2012年85后知识员工离职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2009-2011年85后知识型员工离职50%是因为家庭 (离家远、对象在外地等) , 20%是因为读研, 还有20%是因为不适应 (团队、气候、环境等) ;社会交往需求响应不足是知识员工离职的主因。

2012年离职情况则表明, 因为家庭原因离职的降到了40%, 而因为找到了更好的单位离职的比例则增到了30%, 表明因为自我实现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造成的离职呈上升趋势, 这和公司2007年以来大量招收知识员工已逐渐进入自我实现需求主导阶段有关。

2.2 豫北公司的管理方法

豫北公司针对知识员工的成长周期特征, 及时对知识员工动态需求进行把脉, 通过开展离职员工访谈、满意度调查等了解员工诉求, 并主动改进。

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涌现出许多优秀典范, 有位领导带领的团队90%都属于知识员工, 其中又有80%属于85后, 在她任职期间, 员工士气高涨, 没有出现一例关键员工离职现象, 所在团队一度被评为中央级先进班组。她管理的决窍就是时刻关注员工的需求:刚来不久的员工, 组织团队沟通与训练, 生活上嘘寒问暖;入司一段时间的单身员工, 为他们张罗对象, 帮助家在外地的员工操办婚礼;对经济困难的, 想法在收入上激励他;对上进心较强的, 帮他们设定室主任、带头人、后备干部等成长目标, 从而让整个团队士气高涨、人员稳定, 员工也成长得很快。

针对越来越多80后员工走上管理岗位, 急需提升人员管理技能的特点, 豫北公司加强人才的选育用留管理, 在开展中层以上管理者选育用留强化培训的基础上, 制定了人才选育用留与收入挂钩考核激励办法, 提升基层单位选育用留人才的意愿和能力。

豫北公司围绕知识员工的动态需求, 在满足形式和方法上采取因人因事因时而异的对策, 取得了良好效果, 2010年至今, 知识员工离职率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且呈逐年下降趋势。

3 85后知识员工的选育用留管理建议

结合豫北公司选育用留管理经验和几年来接收安置新分配大学生的体会, 笔者认为对85后知识员工的选育用留管理应坚持从以下五方面做起:

3.1 把握需求, 针对性地进行激励

85后知识员工的需求在不同人身上表现不同, 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也会迥然不同。如果不能准确把握需求就去激励, 通常会事倍功半, 甚至适得其反。例如一个正处于感情困扰中的员工, 你看到他情绪低落, 不加调查就认为他不满意自己的工作, 采取调换工作或增加收入的方式去激励多半会热脸贴个冷屁股。

因此, 准确把握员工需求, 采取针对性的激励方式, 才能事半功倍。这需要基层单位领导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 同时更要沉下去, 学会做员工的朋友、师长、教练等角色。

3.2 成长路径, 完善健全, 与时俱进, 及时给予

随着工作阅历的增长, 85后知识员工对自我实现的需求会逐步成为主导, 尤其是看到同学或朋友都小有成就后, 这方面的需求会更加强烈。这时候他们如果看不到成长的希望, 那么选择离开也就顺理成章了。

当然员工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不可能100%满足的, 这需要企业善于识别知识员工的主流需求。一般来说, 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拉伸式成长通道对85后知识员工有较好的激励作用, 但成长路径和规划一定要明确。通常85后离职员工在聊起离开原因时会感慨:看到师傅十几年、二十几年了还是个技术员就像看到了自己的明天, 这样子一辈子太没意思了。

因此, 要根据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规律对人才成长路径进行修改完善, 做到与时俱时。既不能让员工被动成长 (只有一条通道) , 又不能让员工成长无望 (通道到头或僧多粥少) ;同时, 做实职业生涯规划, 及时主动给予很重要, 千万不能被动地等员工来找待遇、要职位或要走时才想起来给他提待遇、升职位, 那样不但对于这位员工激励效果低, 对其它员工也会形成负面影响, 认为一切不是努力来的, 而是找来、要来的。

3.3 关爱到位、多点覆盖, 培养归属感

85后知识员工通常都较自信, 但同时由于多是独生子女往往也比较脆弱, 虽喜欢群体活动但孤独感较强, 这就给使用与激励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多关爱、广关爱, 培养他们的团队归属感。

笔者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领导, 他要求他的班组长要把握每一个员工的基本信息 (包括家庭、喜好、性格) , 对每位员工要每周接触谈心, 条件允许的话要对每位员工开展家访。他是这样要求的也是这样做的, 员工有什么事第一个想起来的不是父母亲人, 而是所在的团队领导, 因此员工大多不愿离开这个团队, 哪怕外面承诺的收入高出很多。

3.4 离职访谈, 把握真因, 改善到位

做好离职员工的访谈工作, 找到工作改进的方向。离职访谈一定要首先营造私密、宽松的环境, 让离职者愿意说出离开的真正原因, 从而为后续工作改进提供依据。

离职者在辞职报告表述的原因大多不会是最直接的原因, 通过离职访谈, 找到离职真因并进行改进, 往往比留下离职者更重要。因为像工作环境、领导者风格等造成的知识员工离职通常会带来蝴蝶效应, 不及时改进后果不堪设想。

3.5 建立储备, 动压结合, 实现共赢

根据库克成长曲线, 一个研究生在工作3-5年后, 创造力会到达顶峰, 如果没有相应的刺激会呈现衰减趋势, 这也是人们通常说的三年职业倦怠期。

对此一方面要增加工作的挑战性, 通过开展岗位轮换、工作内容更新来保持知识员工的职业新鲜感, 另一方面也要建立人才储备机制和竞争机制, 形成一种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氛围, 既储备人才, 又能激活现有岗位人才的积极性, 实现人企共赢。当然这种做法需要有健全和充足的成长通道提供保障。

4 结束语

85后知识员工已经成为并将逐渐成为企业的骨干核心力量, 谁赢得了85后知识员工, 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先机。因此准确把握85后知识员工的需求, 因人而宜地响应和激励他们当期最关注的需求, 才能真正留住他们的人、赢得他们的心。

在这种响应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僵化地执行, 要用发展的、动态的观点把握员工需求, 同时一定要深入基层, 了解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对员工的需求把握到位、响应有力, 才能让85后知识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 挖不去、换不掉、偷不走, 形成个人与企业协同发展的共同体。

参考文献

[1]加里·德斯勒, 曾湘泉.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斯蒂芬·P·罗宾斯, 蒂莫西·A·贾奇.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3]李国津.管理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4]胡瑞.基于库克理论的80后知识员工流失危机预警与对策[J].燕山大学, 2010.

[5]叶金松, 吴存凤.库克曲线与中国人力资源管理[J].经营管理, 2007 (1) .

[6]任慈, 赵亮, 魏亭.“80后”新员工工作特征对其离职倾向的影响[J].价值工程, 2009 (12) .

[7]牛珍.80后员工的特点及管理对策的探讨[J].经济视角, 2011 (4) .

上一篇:网络教育资源库设计下一篇:小型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