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要让学生动起来

2024-06-26

语文课要让学生动起来(精选十篇)

语文课要让学生动起来 篇1

第一, 注重平时的积累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 在积累的过程中, 注重梳理”。语文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腹有诗书气自华”。可以通过活动来积累。我在平时教学中采用“课堂推荐活动”, 让学生轮流推荐精彩句子、诗文, 进行简要评价, 并让其他同学动手做好记录, 把积累当做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一日一积累, 几年下来, 学生的语言仓库自然会变得充实。字词的积累也可以让学生将所学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抄到黑板上, 老师边提问边纠正, 最后让学生将自己认为重要的字词记下来。积累的关键在于形成习惯, 形成一种随时将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下来的习惯, 这种习惯的培养需要学生的坚持不懈, 也需要教师的指导、督促和检查, 如指导积累的重点, 督促检查学生记好课堂笔记等。

第二, 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习语文需要语言词汇的积累, 需要记忆, 但更需要学生在动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水平。

首先, 应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时间。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 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经常看到上课时学生刚把老师的问题回答了一句, 言犹未尽, 老师便接过话来, 以一种“高瞻远瞩”的口吻, 将学生的思维掐断, 让人直替学生着急。把一切学生能动手、动脑、动口做的事交给学生来做, 这才是以学生为主体。我在教授《促织》这一课时, 疏通了全文后, 设计了以下问题:读课文, 看该文写了哪些事, 请逐一概括出来, 给课文编写结构提纲。学生思考并讨论后, 列出提纲:1.宫中尚促织之戏;2.成名因无促织受苦;3.成家求卜得虫;4.成子身化蟋蟀;5.成名因祸得福。最后经过我的提示, 学生又简练地概括为:征虫→捉虫→得虫→化虫→得福。学生自己充分地动手、动脑, 了解了文章大意, 理清了文章层次, 而教师在其中只有几句简单的提示。

其次, 应让学生动手留下思维的印迹。思维过程具有发散性、不确定性, 留下思维的过程不但便于保持思维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也有利于规范语言表达形式, 打通书面语与口语的壁垒。因此, 在分析一篇课文前, 要先让学生自己从语言、结构、主题等方面写一段评论性文字, 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深入思考, 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 然后由教师进行必要的汇总、补充, 避免教师先入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比如, 在学习《雷雨》 (节选) 这一课之前, 我先让学生根据刚刚学过的戏剧常识对课文中人物语言的特点作一些分析, 结果大家兴致很高, 分析得也较准确。

第三, 让学生学会创造

让学生动手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会应用, 学会创造。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在生活和其他领域中,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创造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学生不断地思索, 不断地实践。对教师来说, 实现动手与创造的有效结合, 最关键的是创造性问题的设计,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既要顾及语文学习的性质, 不架空语文, 又要具有新颖性、独创性, 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征。如在学习完《陈奂生上城》后,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三十多年过去了, 如今的中国农村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农民的生活状况又如何?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所见所闻,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 以“陈奂生的儿女们”为话题, 写一篇小小说。因为问题新颖, 学生活动积极,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四, 经常性地开展语文活动

语文活动可以由老师组织,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学生可参与的语文活动很多, 比如:每日一题、三分钟演讲、专题征文、读书报告会、主持人大赛、话剧演出……学生在这些活动中, 开阔视野, 陶冶情操, 接触社会, 体验生活, 丰富语文知识, 积累写作素材, 同时也检验并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在活动中, 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自我表现的机会, 教师也可以检测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 以便制定下次活动的计划, 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还可以通过搞竞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增加成就感, 使之受到锻炼。

政治课堂要让学生动起来论文 篇2

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要把课堂还给学生。那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结合工作实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简要分析。

1 拓展教学空间,让学习有兴趣参与课堂

由于思想政治课本身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实际相比,教材所提供的材料难免会有滞后性。因此,教师就不能将教材作为惟一的课程资源,而应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其中的内容,补充新的知识,引用新材料,使用最新成果,用鲜活事例去充实教材的内容,使教学内容动态化,使学生产生新鲜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可以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学习,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

在学习《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一节时,教师提供最新材料“国际社会关注日本核危机”和“全球应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并引导同学们思考其中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这两大是报纸、电视等媒体经常报道的焦点,也是同学们课后关注的话题,学生有话可说,也容易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教学情境和内容更贴近现实,富有时代感,学生参与积极、发言踊跃,增强了政治课堂的活力和效率。

2 改进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疑问中参与课堂

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积极思考教师设置的探究性问题,进而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也就是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来,又带着问题走出去。在学习“市场配置资源”一节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资源配置有哪些手段?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为什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学生在思考、探究的基础上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学生在探究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洞察到:老师并没有针对“计划”这一资源配置手段展开探讨,接着有学生追问“计划也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为什么不能发挥‘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学生探究的热情已被点燃,他们已不再满足于教师设计的现成问题,而主动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教材并没有提供相关的信息,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困惑,教师顺势引导同学们思索、探究,同学们立刻七嘴八舌说起来,你一言,我一语,探求问题的答案,课堂上涌动着思索的暖流。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3 丰富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参与课堂

通过感官所获得的对外界事物的感觉经验,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化的政治观点。以往的政治课教学,一般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从头讲到尾”,有时会挂上一些图片,以增加感性认识,但手段上比较单一,往往无法激活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本应生动活泼的政治课堂变成教师的“独角戏”。时代在前进,政治课教学的手段也应该不断发展创新。现代教学手段主要有幻灯片、投影、电视、电影等,尤其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大大增强了政治课堂的吸引力。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给学生直观的视觉听觉感受。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 在学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一节时,教师播放了“刻舟求剑”的动画,生动逼真的画面配上故事的介绍,把学生带入了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抽象的哲学道理扩展为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明白了哲学道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政治课教学,学生愿学、乐学,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政治课不再成为枯燥乏味的说教,而成为学生向往的课堂。

4 适当进行评价,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的中学教育中,绝大多数学校仍然是用学生的考试成绩,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评价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境界,只要成绩好,就能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这种评价方式,过分注重考试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过分偏重知识记忆,忽视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被“异化”,学生成为接纳知识的`“容器”。由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片面化,导致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无法在学习方面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赢得各方面的平等“待遇”,有的甚至自暴自弃,干扰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仅影响到师生、生生关系的和谐,而且影响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本人在日常的教学中,对课堂学习评价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不仅关注学生的测验成绩,更加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表现,如课上发言、合作探究、课堂学习行为和品质等。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和在课外的言行举止等,都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重要依据并计入学分。这种评价方式,摒弃只依据学生书面测试的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是“后进生”的积极性,他们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展现了自我,找回了自信,课堂充满着生命成长的活力。总之,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个性、具有独特精神生活方式和经验的学生,不管采取何种方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鲜活亮丽起来,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现实,感悟真谛,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 篇3

第一,注重平时的积累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语文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腹有诗书气自华”。可以通过活动来积累。我在平时教学中采用“课堂推荐活动”,让学生轮流推荐精彩句子、诗文,进行简要评价,并让其他同学动手做好记录,把积累当做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一日一积累,几年下来,学生的语言仓库自然会变得充实。字词的积累也可以让学生将所学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抄到黑板上,老师边提问边纠正,最后让学生将自己认为重要的字词记下来。积累的关键在于形成习惯,形成一种随时将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下来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培养需要学生的坚持不懈,也需要教师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如指导积累的重点,督促检查学生记好课堂笔记等。

第二,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习语文需要语言词汇的积累,需要记忆,但更需要学生在动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水平。

首先,应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时间。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经常看到上课时学生刚把老师的问题回答了一句,言犹未尽,老师便接过话来,以一种“高瞻远瞩”的口吻,将学生的思维掐断,让人直替学生着急。把一切学生能动手、动脑、动口做的事交给学生来做,这才是以学生为主体。我在教授《促织》这一课时,疏通了全文后,设计了以下问题:读课文,看该文写了哪些事,请逐一概括出来,给课文编写结构提纲。学生思考并讨论后,列出提纲:1.宫中尚促织之戏;2.成名因无促织受苦;3.成家求卜得虫;4.成子身化蟋蟀;5.成名因祸得福。最后经过我的提示,学生又简练地概括为:征虫→捉虫→得虫→化虫→得福。学生自己充分地动手、动脑,了解了文章大意,理清了文章层次,而教师在其中只有几句简单的提示。

其次,应让学生动手留下思维的印迹。思维过程具有发散性、不确定性,留下思维的过程不但便于保持思维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也有利于规范语言表达形式,打通书面语与口语的壁垒。因此,在分析一篇课文前,要先让学生自己从语言、结构、主题等方面写一段评论性文字,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然后由教师进行必要的汇总、补充,避免教师先入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比如,在学习《雷雨》(节选)这一课之前,我先让学生根据刚刚学过的戏剧常识对课文中人物语言的特点作一些分析,结果大家兴致很高,分析得也较准确。

第三,让学生学会创造

让学生动手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会应用,学会创造。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在生活和其他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创造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学生不断地思索,不断地实践。对教师来说,实现动手与创造的有效结合,最关键的是创造性问题的设计,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既要顾及语文学习的性质,不架空语文,又要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征。如在学习完《陈奂生上城》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三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中国农村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农民的生活状况又如何?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所见所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以“陈奂生的儿女们”为话题,写一篇小小说。因为问题新颖,学生活动积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四,经常性地开展语文活动

语文活动可以由老师组织,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学生可参与的语文活动很多,比如:每日一题、三分钟演讲、专题征文、读书报告会、主持人大赛、话剧演出……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接触社会,体验生活,丰富语文知识,积累写作素材,同时也检验并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在活动中,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自我表现的机会,教师也可以检测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以便制定下次活动的计划,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还可以通过搞竞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加成就感,使之受到锻炼。

我想,如果能做到以上几个方面,真正地让学生“动”起来,那么语文课就能“活”起来,语文教学质量也就有保证了,这样既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考试成绩。既然能实现“双赢”的目标,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 篇4

关键词:语文教学,心理层面,操作层面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常听到老师抱怨学生学习效率“低得要命”:一首古诗, 一篇文言文, 一周时间有些学生还背不完整, 对词句意义似懂非懂, 默写、翻译更是错误百出, 生字词抄写了几遍还是错别字成堆。阅读方面, 老师也下了不少工夫如筛选、概括等一再训练, 但效果仍不尽如人意, 理解、分析能力总是无法有效提高。题目做了一大堆, 可是仍有很多学生出现答题不规范、概念误用、表述不清等问题。名著阅读通常只看课本中的“导读”部分及老师补充的一些条条纲纲, 真正看过原著的学生少之又少。综合性学习大多流于形式, 仅限于书本和课堂上老师补充的内容。至于作文, 每两周一次的大作文, 有的学生就“百度”一下凑合, 而让大家写日记, 对一部分学生来说是“要命”的事情;有时举办征文, 好多学生不愿写老师还得请几个水平较高的学生“恩赐”一点作品, 好向领导交差。语文成绩不理想, 领导批评, 家长责怪, 学生麻木, 老师反思, 却总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对此类现象, 笔者过去也深有感触。在问卷调查及座谈中, 有相当部分学生认为, 语文是最没有吸引力的学科之一, 课堂教学内容单调, 形式单一, 无趣、无味、无用、无效, 教与不教没有什么影响, 从成绩方面来说更是如此。所以, 实际上真正乐于学习语文的学生只有一小部分, 更多学生抱着应付的态度对待语文学习, 比如很少动口背诵古诗文;抄写诗句和生字词嫌麻烦;不愿预习课文, 上课之前草草浏览了事, 认为“反正老师课堂会讲, 抄抄笔记应能解决”;阅读过程中懒于动手摘记和批注;写作文只为凑足字数;做作业就设法抄答案;考试之后很少主动反思和小结。笔者认为, 问题根源在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并未真正“动”起来, 教师的教学仍处在一厢情愿的状态, 效率自然无从谈起, 成绩当然可想而知。

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动口, 动手, 动脑, 真正把“不愿学”变成“我愿学”乃至“我爱学”, 语文教学才有可能取得成效。那么, 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呢?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尝试中, 笔者通过以下途径,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针对“心病”开好“心药”, 让学生“心动”

解铃还须系铃人, 心病还须心药医。从心理层面讲, 学生并非本来就讨厌语文学科, 他们只是排斥长期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的语文教学模式, 因而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学习成效不 佳 , 常常感觉 受到漠视 , 严重缺乏 成就感 , 上进心与信心不足, 且已习惯了这些业已形成的不良心态和现状, 这些主客观原因使他们陷入了心理的恶性循环, 走不出外界和自身设下的心理怪圈。教师要多关注这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 让他们感 受到语文学习的意义所在, 尤其要让他们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并给他们以足够的鼓励, 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 激发学习的动力, 使他们“心动”, 然后在语文学习中真正有所行动。

二、改变模式, 创设平台, 让学生充分活动

从操作上讲, 教师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画地为牢, 而要充当一个引导者、组织者,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情实际, 为学生提供活动舞台, 让学生当主角, 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演好属于自己的角色。

(一 ) 激发交流动 机 , 让学生乐于动 口。

学生不愿动口, 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认为“说了也白说”, 觉得没有 动口的价 值。这个 时候 , 教师要创 设一个平台, 让他们在此有所表现, 以实现自己的价值。比如, 在处理名著阅读方面, 笔者开设了“班级讲坛”, 每天让学生轮流讲述名著的 章回 , 要求学生 细心阅读 原著并备 好“讲案”, “开讲”时在解说人物情节的同时可随时插入自己的点评。学生上台时如临“百家讲坛”, 兴奋之余不乏精彩表现。再如, 根据学生“好为人师”的特点, 选取部分课目, 如朱自清的《春》 , 让全班五组学生分组备课 ( 每组各备“春草图” 、“春花图”、“春 风图”、“春雨 图”、“迎春图 ”中的一个 片段 ) , 选出代表依 次上台讲 课 , 而后师生 共评 , 侧重指出 其成功之 处 , 鼓励有创造性地发挥。这些做法激发了学生的交流欲望, 使其乐于动口表达。

(二 ) 激发参与意识 , 让学生乐于动 手、动脑。

学生学习没有效率, 往往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投入。一首短诗, 读十遍八遍不会背;一个单元的生字词, 抄三遍五遍不会写, 是因为这种读写对他们来说成了纯粹机械化的操作:该念的好像都念了, 可并没往心里去。学生劳而无功, 教师再逼, 双方都怨气满腹。其实在这方面, 教师可以搞些有创意的活动, 让学生主动参与, 必能收到不同以往的效果。笔者多次开展“诗画语文”活动, 将一个学期的古诗分配给各组学生, 让他们在读懂诗意后给一首诗或部分诗句配画, 画完后在上面认真题写相应诗句。作品收集后进行评选和展览, 学生观摩点评, 兴致勃勃。这一活动, 既锻炼了文字书写, 又让学生理解诗意并深入感受了诗词的意境, 动手与动脑相结合, 让学生在识记和理解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同时, 这一活动与美术关联, 颇有学科渗透意味, 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同理, 文言文教学也可改变以往单纯讲解后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做法, 让学生动手、动脑, 把它们化成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 再配上自己的文字描述, 把字词句篇的识记、理解通过活动渗透到心灵深处。

为了改变字词掌握效率低下的情况, 笔者在课堂上模仿“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形式 , 定期举行生字词听写比赛 , 使过去课堂上显得单调无味的词语注音、抄写活动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在准备和比赛阶段, 学生积极动手、动脑, 主动参与, 在一种游戏、竞赛的氛围中, 逐渐提高了基本技能。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可以改变阅读教学模式, 让学生愿意动脑思考。例如, 课文不再像以前那样一篇接一篇地教, 而是选取部分篇目, 以检测题、竞赛题的方式出题, 让学生在老师未教的情况下独立解决, 重点训练筛选、整合等方面的能力。有时精选部分课外阅读材料, 在多媒体上展示一定时间后关闭, 然后从识记、理解等角度命题, 让学生根据记忆以复述、点评等方式作答。这些方式刺激了学生的挑战欲, 使他们的大脑充分运转起来。有时, 笔者利用适合的文本, 让学生向名家 (作者) “挑战”, 也就是对课文进行某种程度的改造, 让学生觉得课文并非权威到完全不可动摇, 而是可以适当发挥自己的能动性, 进行创新性的发挥。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夏感》一文, 笔者适时向学生指出:本文主体部分三个段落, 后两段开头有总领句“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 而前一段没有, 这从形式上看好像不够协调, 那么是否可以在这一段开头也加上一句, 与后两段开头构成排比呢? 谁敢动这篇文章? 这么一说, 学生来劲了, 细心品读, 认真思考, 最后加上一句“夏天的气势是磅礴的”, 竟也可圈可点。又如, 学习郑愁予《雨说》时, 让学生把这首较长的诗歌改成短诗, 并尽量体现诗歌的原意。可以说, 学生的表现令人满意, 最关键的是, 他们在此时是真正动了脑筋的。

至于作文方面, 基于学生对电脑及网络的那种几乎与生俱来的兴趣, 笔者成立了班级文学社, 让学生负责组稿, 在班内广征原创作文、书画作品, 由学生提供或制作书刊的logo、页面背景及插图等, 笔者应用Iebook等电子软件及Flash技术, 编辑、制作出《小作家》、《诗画语文》等精美的电子书刊。在活动过程中, 学生“群集响应”, 分工合作, 群策群力, 创作热情高涨。作品产生后, 在班级多媒体上搞小型“发布会”, 每位学生拷贝一份 (或通过QQ、邮件发送) , 在家里的电脑上欣赏并互发信息点评。据调查, 参与活动的同学花在电脑游戏上的时间减少了, 更多把注意力放在了电子作品上, 而且兴致盎然。学生的心灵如同一片未开垦的田地, 如果鲜花无法在此怒放, 杂草就会全部占领。由此, 笔者深深认识到, 教师不能在传统的教法中原地踏步, 不能对现代教育技术视而不见, 不能对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熟视无睹, 不能对学生的心理需求置若罔闻。教学不跟上时代的潮流, 迟早会被时代淘汰。如果是这样, 我们怎么能带动学生呢?

综上所述, 能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取决于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能否充分动口、动手、动脑, 发挥自身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作为引导者, 教师应改变自导自唱的教学模式, 不断探索新的途径, 勇于尝试新的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使其真正愿学语文, 爱学语文, 学好语文。

参考文献

[1]庞维国.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指导模式研究.心理科学, 2003 (2) .

[2]学校教育科研热点研究全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9.7.

让小学生作文课堂“动起来 篇5

多少年来,作文课的程序从未改观:两星期一次,老师批改,评讲,循环往复。作文的方式也大多同一:命题作文。这种方法虽为传统,却有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命题作文的长期运用,则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命题”作文始终把学生放到被动的地位:它不需要学生提出什么,只需要他们说明什么;它不需要学生创造什么,只需要他们证明什么;它不需要学生树立什么,只需要他们转达什么;它不需要学生动起来,只要他们静下去。长此以往,扼杀了学生的思维主动性。

第二,“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而传统的作文程式没有诱导、暗示、提醒、指导学生怎样去获取生活源泉。对于小学生来说,只要求他们把生活在作文中呈示出来,却不告诉他们攫取生活的手段和方法,是不够科学的。

第三,传统的作文课程模式是呆板的、教条的、同一的、静止的,作文的过程,成了小学生冥思苦想、抓耳挠腮的过程,作文程序的老套,使得本来丰富生动的课程变成了僵死的机械操作,不符合小学生好奇的心理和好动的天性。

能不能让小学生从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中感到表达的需要再逐步获得写作的.方法呢能不能设计一种新型的教材,采取一种新鲜的观念,把作文课搞得活泼一些,使学生“听、说、读、写、动”五举并用,让作文课堂动起来呢能不能在作文课上既提供一定的生活素材,又激发学生的创作冲动,让学生有更为宽广的写作题材呢

答案是肯定的。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我们设计了几十种作文教学活动课,形成了以作文教学为框架,以综合能力训练为内容的生动活泼的作文课堂教学新格局。

下面试举数例。

例一:“小小邮电局”

目的: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学习信件的

体育课要让学生“动起来,乐起来” 篇6

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学校的体育课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不能很好地实现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校更注重考试成绩和升学情况,所以体育课成了可有可无的附属品,经常会发生主课占用体育课的情况。

2.体育设施严重缺乏。由于体育不参加各类重要的升学考试,所以被认为无关紧要,即使有体育测试这一项,最多也就是在考前加紧练一阵,学校大多不会把资金花在体育用品投资上,导致体育设施更新不及时,陈旧不堪,甚至无法使用。

3.体育课程没有系统化的规范,上级有文件,可根本无法落到实处,久而久之体育课便任由代课老师自由发挥,负责任的会教一些正规课程,不负责任的一到体育课就放任学生自由活动。

4.班主任老师不支持,大多数学生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班主任老师非常不支持体育课程的开展。

5.由于体育老师较少,很多地方甚至还出现体育老师一有事,一段时间之内,体育课就被荒废,形同虚设。

体育新课程要求我们完成观念、角色、教学方式的几个“革命性”转变,让课堂教学游戏化、趣味化,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会学乐学。在体育课中,我通过不断地摸索,开始了一些新的尝试。

一、把欢乐带进课堂

玩是人的天性,游戏是沟通学习的最好载体。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还能在娱乐游戏中完成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更重要的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让学生真正喜欢上体育课。

体育教师把握好体育课上“教”与“玩”的时机和程度,这堂课就会是一堂成功的课,很容易就达到学中玩、玩中练的最终目的。这样体育课堂就变得丰富多彩,学生的兴趣更足,动起来也会积极踊跃。

比如,教师在蹲踞式跳远教学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布设一条假想的“壕沟”,让学生做跳过壕沟的游戏。在游戏中,必须提前提示学生跳过壕沟需要掌握的动作要领:加速助跑、单脚起跳、双脚落地、注意缓冲;然后让学生逐渐增加“壕沟”的宽度进行反复练习,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需要过多地强调跳远动作的技术环节,学生则会通过游戏性的跳“壕沟”练习,自然而然掌握蹲踞式跳远的动作,而且并不会感到蹲踞式跳远复杂难学,进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二、用正面鼓励营造良好的体育气氛

当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应正面鼓励,耐心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如,投掷教学中,女学生胆子小,难以逾越心理障碍,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进一步提高她们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改变他们喜欢与其他同学比较的习惯,将自己现在的成绩与过去的成绩进行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运动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另外,教师要从关心、爱护学生的立场出发,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倾向。要在教学中创造一种相互关心、相互鼓励、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良好风气。使那些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感到同学的支持、教师的信任、集体的温暖和活动的有趣,从而增加他们战胜挫折和克服困难的信心。例如,篮球教学中急停跳投练习,由于动作难度较大,短时间内很难熟练掌握,急停时容易导致动作变形。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并不一定要直接批评本人,如果采取表扬旁边一个动作正确的学生的方法,一般会引导动作不正确的学生自觉地纠正错误动作。

三、与学生共同活动,分享快乐

体育课与其他课最大的区别是体育课的活动范围、场地、空间比其他课要大得多。体育教师只要在掌握好教学方向、进度和内容的前提下,与学生一起活动,和他们“打成一片”,这样就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体育课上,教师只下达命令,让学生完全服从,就会影响师生之间和谐平等的关系,这样学生对体育课就会失去兴趣,体育课也呆板机械,毫无生机可言。例如,在课堂的最初五分钟内,教师应尽量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并能提高他们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项目、游戏等内容。如篮球、羽毛球、毽球、乒乓球是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我们可以利用球类,编排一些学生喜欢的球操、球类比赛、体育舞蹈、音乐、游戏比赛等,这样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其较快地进入角色。通过课前这样的过渡,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找到了师生进入共同学习的良好契机。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的活动,把自己作为他们中的一员,和学生一起游戏,共同分享游戏的欢乐。

四、借助现代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过去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认为体育课只要学生把老师所教的每个动作学会就够了,而不自觉地把体育理论知识忽略,很少上理论知识课。这样就造成很多学生的误解,认为体育课就是单调的、枯燥无味的,重复的练习来锻炼身体就可以了。实际上,体育课不但要练好每个动作,更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所以让现代多媒体手段走进课堂,直观生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学效果更为理想。在八年级《投掷游戏》课的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的展示后,学生得到了更为直观的视觉感受。通过放慢动作配合讲解,自然学生在接受新课时会精神百倍,劲头十足,兴致盎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从而激发学生更加浓厚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用课堂创新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学生怕上体育课,体育老师也怕上体育课”,这恰恰说明体育教师教学上出了问题,一个体育教师不能认为只要上完体育课,就教学到位了。一节体育课虽然上完了,学生是否觉得这节体育课有乐趣呢?是否每节体育课都有新的感受呢?是否以后会喜欢上体育课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体育教师去思考。社会在进步,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上也要有所创新。要尊重体育教学的规律,用创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断去接触新事物、新知识、新方法,最终提高课前、课中、课后的整体教学水平,逐步培养学生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总之,教师在体育课改中要善于激励、鼓舞学生,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具有超前意识,善于创新,精通业务技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使课改教学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北生.教学艺术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

[2]喻坚.以“健康第一”思想作为学校体育主导思想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5).

[3]徐吉祥.体育游戏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09(7).

[4]史博.论体育游戏教学法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读与写杂志,2010(2).

数学课堂要让学生“动”起来 篇7

1. 查漏补缺

引导学生查找自己所学知识的缺漏, 从而提出要研究的问题。比如苏教版六下《圆柱的体积》的学习。在简单的复习之后, 提问:有关“圆柱”你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已学:圆柱体的特征、圆柱体的侧面积、圆柱体的底面积、圆柱体的侧面积等) ?还想学习哪些知识 (学生思考:顺应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想到圆柱体的体积) ?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查找所学知识的缺漏, 打破了学生思维内部的平衡, 而在企图重新恢复这种平衡中, 思维得以展开, 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每个学生都带着积极探究的心态参与到新知的学习中。

2. 课题引入

结合学习的课题, 激活已有经验与课题碰撞, 以产生疑问或“信息差”, 或是进行猜想, 以形成学习期待。比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 教师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哪些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分数的基本在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是不是有什么联系?是不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 分数的大小也不变呢?

启动准备阶段主要是做好两个方面的准备:一是知识经验的准备———要激活已有经验, 发现已有经验和课题之间的相似或是衔接点。二是情感态度上的准备——要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中通过启动准备, 让学生真实地感知到学习就发生在眼前, 学习和自己相关, 这样无疑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了自主探究兴趣。也会因为有“心”的参与, 而意识到课堂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这种对课堂的主人翁意识越浓, 他对课堂的热爱程度就越大, 这样的课堂才能深受他们的喜欢, 才能高效。

二、活动———“先学”“多学”, 让学生探究学习更有针对性

1. 在先学的基础之上, 横向联系, 使学生完成思维面上的拓展

探究性学习不等于学生的自由探索, 学生在主观建构中获得的“个体意义”, 需要通过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 进行必要的拓展、调整或重组, 从而真正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 探究后的研讨与交流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 研讨的质量决定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 标志着探究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比如工程问题的教学, 在学生应用多种方法解题后,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面上的拓展, 从而认识到之所以能假设为不同的数字解题, 其实质是依据了商不变的规律。

2. 在先学的基础之上, 纵深研究, 使学生完成思维点上的深入

学生先学之后, 教师在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时, 也不一定由教师包办, 而是继续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 组织他们继续探索, 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是更深层次的针对性。比如在画平行线的教学中, 学生试画后, 教师依据学生反馈的信息, 有目的地通过让学生操作放大问题 (学生画平行线时随手移动直尺) , 使得问题暴露在每位同学面前, 从而确立了下一步的探究点, 这样就为学生的主动探索与发现提供了一个空间与机会, 也为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这样的教学立足于学生的学, 充分相信、依赖学生, 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深入。同时从学生思维发展的角度看, 学生也完成了一个“由一点到另一点作连续的活动”的深入过程, 体现了思维的连续性和发展性。

三、能动———反思转化, 让学生自我建构、迁移运用

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的自我构建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影响做出积极的、有选择的反应或回答, 体现出主观能动性。而教师作为外因, 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协助者的角色作用, 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自我建构。因此教学中理应加大反思力度, 让学生在应用中学会迁移, 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小数加减法的教学, 在新知学习之后, 我安排这样的一组对比整合练习:

竖式计算:6.04+5.8 60.4+5.8 604+58

学生计算后,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反思:比较上面的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 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计数单位相同, 才能相加减”, 在计算体验的基础之上,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和建构这一具有一定“概括性”和“包摄性”的结构知识,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主动地投入学习, 这样才能使小数加减法则获得更广泛的迁移力, 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 才能真正掌握有生命力的数学学习内核, 由衷地感受到数学学习有时竟如此简单。

我们期望达到的目标不仅是学生对与结构相关联的知识的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 直到内化, 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具有发现、形成结构的方法及掌握和灵活使用结构的能力。我们的数学教学, 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空间, 使得他们习得的知识经验在相似的情境中不断“投入运转”, 让他们不断地运用自己学到的“法”与“能”, 去创造“效”和“益”。这样才能使得数学教学的世界更加充满魅力, 才能最终实现多学少教, 不教而教。

摘要:课堂是学生展现思维的舞台, 是学生成长的摇篮, 是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趣参与探究的历程。通过查漏补缺、课题引入等方式激发学生进入学习的“有我”之境;通过“先学”“多学”使学生更深入学习;通过反思转化, 让学生自我建构、迁移。只有这样, 才能大幅度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物理课要让学生动起来 篇8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忽略了课堂教学横向结构的研究,制约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接班人,学校要培养的不仅仅是单纯的学知识的工具,更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教学现状分析

在物理课中,普遍存在着时间紧、教学任务重的问题,而教师往往无法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使教学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仅以书本上的知识应用于教学,学生觉得过于理论化、很枯燥,获取知识的范围有限,针对具体生活应用问题还是一知半解。近几年的考试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已经不再停留在那些死记硬背的概念、公式、定律上。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如何更好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更多的学生动起来呢?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只是让学生停留在讨论某一个问题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讨论的结果表达出来、展示出来,做到资源共享。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每一名学生都存在着智力、能力、喜好等方面的差异,为了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互补学习,互相帮助,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个小组、每一个人,都要把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展示出来,这样才能实现共同进步。在小组的组成上也不可以让学生们自由组合,就像到了社会上,我们不能选择单位里的同事,所以要让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是要关心那些交往能力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帮助他们并争取共同进步。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

1. 小组的建成

(1)建立合作小组,按照学生的能力倾向和个性特征进行分组,小组成员由4—5名同学组成,小组成员的多样性可以让每个小组成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让每个人的价值作用相互依存,发挥出小组学习的最大成效,也为公平竞争打下基础。

(2)对组内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每名成员都要明确自己在小组中承担的任务,每节课由小组长和成员分别轮流担任主持人、讲解人、小结人、记录人等角色,每个小组成员在一个学期内都要多次充当各种角色,让小组内的每个成员个性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展。

(3)进行一些简单、利于操作的合作训练,让组内成员相互磨合,增强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并让学生们体验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快乐和优势,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2.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

针对很多学生的不善言表、基础薄弱的特点,我认为设计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路线是:课让学生去备、课让学生去讲、问题让学生去发现、答案让学生去探索。

(1)组内预习。以《测导体的电阻》为例。在上这节课前,我给学生留了一节预习课。每个小组的同学都要针对老师所指定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这节课,我准备了以下几个内容。

前面学习了欧姆定律I=U/R,由欧姆定律应该怎样测出导体的电阻?所以本实验的原理是(%%)。

为了减小误差,在实验中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办法?

我们知道电源是提供电压和电流的装置,要想采取上面的办法怎样改变电压和电流?哪种方法更可取?所以我们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设计实验电路图,并画出实物图。

设计实验表格。

介绍具体实验操作过程。

提出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每个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问题,这种形式看上去好像是每个组只研究一个问题,而事实上每个组研究的都是整个实验,比如:选择第2题的小组,讨论实验需要哪些器材,那么这组的同学就要考虑到实验的原理是什么,样设计电路和实验表格更简单易行,需要的实验器材都有哪些。小组同学在讨论中找不到答案的可以组间进行讨论或询问老师。这样就避免了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状况,让老师的教路顺着学生的学路走,实现师生间、生生间的沟通与合作,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组、每个人,都要把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展示出来,实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小组展示成果。预习课结束后是一节展示课,每个小组必须派出几名代表为同学们进行展示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及思路。在这个环节中,作为小组代表自愿进行展示的大多数是班级中下等的同学,而组内的其他同学为了本小组的展示效果好,会为发言的同学出谋划策,相互交流,使彼此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这种合作性学习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也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同时,在这样合作式的民主互动的和谐气氛内进行学习,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养成。在展示课中,组员们展示得都很精彩,各组有各组的特色,都展示出了个性思维方法与过程,而且在同学展示的过程中,学生要比平时听老师讲课认真得多。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真正体现了让学生动起来、参与进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3)小组评价。在小组评价的过程中,我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评价目标,将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内成员竞争的新格局,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鼓励大家共同进步和合作达标。通过学生反思,包括在小组内自评表现、参与度,以及活动中的情感、态度、能力等过程的多元评价,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和生活体验紧密相连,真正体现“物理就在我身边”。

要让数学课堂教学“动”起来 篇9

一、建立“动”的思想,构思教学内容

要使自己的学生动起来,教师首先要建立“动”的思想观念,从教学内容入手,由原来怎样才能把问题讲明白,转化为如何让学生自己主动研究解决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反复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设计课堂教学.

1. 数学概念的教学

概念教学是理性教学,语言的严密性较强,教学过程中要弄清其内涵和外延,根据概念本身的难易程度来设定学生动的过程. 一般学生自己能看懂的,教师尽量少讲获不讲,把要求掌握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自己解决. 对理解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发动他们互帮互学, 难于理解的问题再由教师加以点拨,使问题得以解决.

如在学习“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时 ,可设计如 下问题:(1)什么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的边、角、顶点? 怎样记、读这个三角形? (2)什么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角平分线是射线还是线段? 一个三角形有几条角平分线? 角平分线分成的角与这个角有什么关系? (3)什么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一个三角形有几条中线? 你能画出来吗? 教材经过这样的处理,既避免了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又能让学生积极充分地动脑、动口、动手.

2. 公 式 、法则的教学

公式、法则是学生进行运算的依据. 让学生记住公式、法则,并能熟练地运用,教师要敢于打破常规教学法或改变教材中的教学顺序. 公式、法则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在实践中运用,教师可在具体的实践中适时点拨,总结规律,从而让学生水到渠成地掌握公式、法则.

如在学习“乘法公式”时,可根据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的特性设计多个类似的整式相乘,通过运算让学生自己找出规律;又如,在学习分式的异分母加减法运算时,可先设计一组分式通分,在添加上加减符号,让学生从运算中得出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则. 这样既复习了前面学习的内容,又从练习中学习掌握了新知识.

3. 公 理 、定理的教学

公理、定理是用来证明其他命题的理论根据. 要想灵活运用公理、定理,就必须掌握它们的性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来证实公理、定理的存在性,不仅增加了学生具体的实践能力,而且促进了大脑的记忆.

二、抓住教学环节,掌握教学节奏

如何让“动”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还必须抓住教学环节,根据各个环节的具体特点,掌握好“动”的节奏.

1. 传授新知识的语速要慢

在新授课讲授过程中, 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语速要慢,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动脑时间,以加深其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推导公式或法则的过程中,语言要精准,语速尽量放慢,让学生听清楚、看明白每一个环节,加深对公式、法则的理解;在运用公式、法则进行运算的开始阶段,也应放慢速度,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的方法和步骤,然后再逐步加快运算速度,达到计算快而准的目的.

2. 理解思维的时间要慢

人的大脑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要有一个过程,即认识和理解的过程, 这就需要时间. 因此, 每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都要停顿一下,此时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动态,再根据观察到的情况知道对哪个加以点拨,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达到学生动脑的效果.

如在学习了“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法则”后,经过练习可以出示这样的题目,“已知,求的值”,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添括号法则的能力.

3. 讲解纠错解疑要慢

学生有不明白的问题或做错了题目, 往往找不出原因.教师在讲解时,要尽量放慢速度,把原因讲清楚. 有时可用提示性语言,使学生自己理解;对疑难问题,教师也不要直接把答案或结果告诉学生, 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加以点拨,这样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效果往往会更好一些.

4. 同类课题的教学速度要加快

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同类课题的教学,它们具有逐步推进、连贯性强的特点,每课时所要掌握的知识点与已学过的知识有联系,因而可以加快速度.

如,“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 只要把第一课时的移项变号掌握好,后两课时的内容也可一课时完成. 例1到例4的变化是系数化1和去括号,这些内容在前面已学过,所以学生掌握这些内容会比较轻松, 这样既加快了学习的进度,又能提高学习效率.

三、分类因材施教,“动”要全面展开

知识的基本情况大致可分为好、中、差. 要让各类学生都动起来,充分展示他们的能力,并在“动”的过程中“吃饱喝足”.

1. 易 对差 ,“动 ”从基础抓起

针对一些学习兴趣不够浓厚、甚至有些消极情绪的学困生,教师要想方设法让这类学生动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他们的动态,引导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把简单和基础的知识问题交给他们来回答或板演, 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会有所提高.

2. 中 对中 ,展开 “动 ”的竞赛

学习中等水平的学生,在班中占的比例较大,教师要把适中的问题放在此类学生身上. 由于能回答问 题的人数 较多,往往会争先恐后,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要注意使回答问题学生的面要广,给每一个学生平等竞争的机会.

3. 好 对难 ,培养 “动 ”的尖子生

学习好的学生一般都很善于动脑,对问题分析比较透彻.这时,要把有一点难度的问题交给他们去解决,既能充分发挥这类学生的智能,又避免了教师包办难题的习惯,使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自己完成.

语文课要让学生都能真正读起来 篇10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学生不愿读书,读书时东张西望;有的有口无心,不能入情入境;有的宛如完成老师“神圣使命”,一句一句地硬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笔者认为是这些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这学期我校举办“红烛杯”优课评选,一位老教师选上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云房子》。可是他手气不好,抽签抽到一个学生朗读水平很差的班级。这位老教师真不愧是个老手,他并没有灰心。他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朗读。当一个学生朗读到“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一句中,“傻傻地”读得很有感情。这位老教师适时给予了表扬。“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学生练习朗读的激情被点燃了。大家练习得非常给力。这堂课朗读指导教学非常精彩,非常成功。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善于聆听,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只要读好了都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扬。这样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中就会树立起信心,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朗读的兴趣就会越来越高。

二、重训练,保证朗读时间

不少农村教师至今仍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课堂上仍然“唯我独尊”,为了赶教学进度,常常以析代读,以讲代读。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朗读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常常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一天,我校教导处王主任邀请我与他一同去听一位新教师的语文课。这位教师真是一位新手。他上《夕阳真美》这课。他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可当学生们按照老师的要求读得正起劲时,这位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实际上这时至少有一半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朗读成了他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笔者从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而知:要想有好的朗读效果,必须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不让学生多读,就不可能达到正确、流利的朗读效果。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文内容的理解是靠学生自己读懂的,不是光靠老师讲懂的。教师要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

三、重全体,勿盯学习尖子

我每学年都要听几十节课,有达标课,有公开课,有评选课。在听课当中,我发现不少教师在语文朗读教学中,往往只盯住几个尖子生教学。课堂上只有少数学生常有个别朗诵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只是在齐读时跟在别人后面哼几句。殊不知,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就失去了朗读的激情与动力。

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不是几个语文尖子生朗读表演的专场,而是全体学生的朗读训练的课堂。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训练当中。教师要适时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学生朗读时,教师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朗读现场比赛。教师要让全体学生都想读,要让全体学生都能真正地读起来。

四、重示范,多做朗读指导

由于小学生识字不多、词汇缺乏,在朗读时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谈不上感情朗读。笔者发现,有的老师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时,只会说“读得真好,真棒”之类的话,不作实际指导。学生对文本感情朗读的具体操作,仍是一头雾水。这就要教师耐心细致地去范读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传授朗读方法,逐步培养朗读能力。

上次我在县第一实验小学听了王伟伟老师上的《雾凇》一课。王老师是县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曾在市优课评选获得过一等奖。在教学中,王老师用普通话范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分清平翘舌、多音字及变调、轻音、儿化音。她在范读时注意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让孩子们在教师的范读中体会到逗号停一停,句号换口气的停顿方法。为了准确指导学生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王老师预设多种朗读方式,学生的朗读欲望很高。王老师的朗读起示范作用。她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全班学生在王老师的示范引领下,都读了起来。

五、巧预设,适时变换形式

据笔者观察,许多语文老师一节课安排学生很多次朗读,但是每次安排都未到位,学生读得不少,无实际效果。课堂上朗朗书声往往是骤然响起,又在教师的示意下匆匆戛然而止。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而有经验的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上,勤于动脑,巧于预设,适时变换朗读形式,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我有幸听了几堂窦桂梅老师的课,真令听课老师咂舌。在课堂教学中,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窦老师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层次时,窦老师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文段时,窦老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窦老师引领学生齐读……整堂语文教学,窦老师精心预设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朗读各尽所能,让孩子们读得开心,“读”到乐趣,“读”到知识,“读”到能力。

上一篇:非语言符号下一篇:幼儿美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