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合理使用

2024-05-29

药物合理使用(精选十篇)

药物合理使用 篇1

1 抗菌药物的分类

自上世纪初, 最早的抗生素问世以来, 相继发现并合成了一系列的抗菌药物, 随着研发品种的不断增加, 人类对抗菌药物认知的深化和提高, 抗菌药物的分类也不尽相同。

1.1 按抗菌药物的来源分

1.1.1 天然抗生素

如: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等。

1.1.2 半合成抗生素

如:苯唑西林、氨苄西林、羧苄青霉素、部分头孢类抗菌素等。

1.1.3 全合成抗菌药物

如:磺胺类抗菌药物,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硝基呋喃类抗菌药物等。

1.2 按药物对细菌的作用性质分

1.2.1 杀菌剂

如:β-内酰胺类 (繁殖期快速杀菌剂) , 氨基糖甙类 (静止期杀菌剂) , 氟喹诺酮类, 呋喃类等。

1.2.2 抑菌剂

如:大环内酯类 (静止期快速抑菌剂) 、磺胺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等。

1.3 按药物的抗菌谱分

1.3.1 广谱抗菌药物

如:氟喹诺酮类、磺胺类、氯霉素和四环素等。

1.3.2 主要作用于G+细菌感染的药物

如: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万古霉素等。

1.3.3 主要作用于G-细菌感染的药物

如:氨基糖甙类、多粘菌素等。

1.3.4 用于抗真菌感染的药物

如: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灰黄霉素、咪康唑、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氟胞嘧啶等。

1.3.5 用于抗结核杆菌的药物

如: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卡那霉素、乙胺丁醇等。

1.3.6 用于抗麻风杆菌的药物

如:氨苯砜、氯法齐明等。

2 抗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各种抗菌药物因各自的作用机理不同, 其抗菌活性、抗菌谱、毒副作用及其他不良反应也各不相同, 配伍应用时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结果:增强作用、协同作用、相加作用、拮抗作用、无关作用或毒副作用增强等。繁殖期杀菌剂与静止期杀菌剂合用 (如:青霉素+庆大霉素) 可产生增强作用或协同作用;静止期杀菌剂与快速抑菌剂合用 (如:卡那霉素+红霉素) 可获得增强或相加作用;繁殖期杀菌剂与快速抑菌剂合用 (如:青霉素+红霉素) 出现疗效的拮抗作用;慢速抑菌剂与静止期杀菌剂合用 (如:磺胺药+氨基糖甙类) 可出现无关作用。联合用药时还应避免毒副作用相同的两种药物合用, 抗菌药物与其他类药物合用时应无配伍禁忌。

3 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

由于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使用或配伍不当, 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相反还会引发严重的药源性疾病或毒副反应。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在于获得协同作用或增强作用, 提高抗菌效力, 减少剂量, 避免不良反应, 防止或延迟耐药菌株的产生。故抗菌药物的应用应严格掌握其使用原则。

3.1 严格掌握适应证

针对性选择抗菌药物是合理用药的首要原则, 因抗菌药物应用广泛, 不仅致病菌可产生耐药性, 而且还会出现细菌的变异, 导致药效降低, 应加强致病菌的临床医学检验, 有目的的选择敏感药物。

3.2 根据药物的动力学特点, 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抗菌药物在人体内要发挥杀菌或抑菌作用, 必须使其在靶组织或靶器官内达到一定的药物浓度 (血药浓度) 并能维持一定的作用时间。故药物的剂量、间隔给药时间或疗程应适当, 即合理的剂量、科学的给药间隔时间、足够的给药疗程。用药者应熟练掌握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特点, 并结合患者自身情况, 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3.3 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合理给药

由于不同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生理及免疫功能不同, 对不同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剂量、疗程和给药途径也应具体对待。如新生儿应肝药酶发育不全, 易致“灰婴综合征”, 故禁用氯霉素;老年人肝肾功能衰退, 药物半衰期延长, 用药后血药浓度偏高, 容易引起蓄积中毒, 应适当减少用药剂量或给药次数;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用药时应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

3.4

抗菌药物只对细菌有效, 对病毒无效。病毒性疾病在未有并发细菌感染时不宜使用抗菌药物, 原因不明的发烧患者也不宜立即使用抗菌药物, 以免临床症状不典型或病原菌不易被检出, 延误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4 目前临床使用抗菌药物中存在的问题

4.1 习惯性配伍模式

在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中, 人们根据药理作用和抗菌谱, 总结出一套抗菌药物使用方案和配伍方式:青霉素+链霉素, 红霉素+庆大霉素, 青霉素+庆大霉素等等。这些方案和配伍对一般常见的细菌感染有肯定疗效, 但临床患者情况复杂, 如不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而盲目套用上述方案, 往往不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甚至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 临床用药不可单一模式, 也不可凭经验用药, 一定要结合临床检验和患者的个体差异, 随时调整用药方案。

4.2预防性用药

临床上以抗菌药物预防并发症或术后感染的情况相当普遍, 据资料报道用于预防感染的耗药量占抗菌药物总耗药量的30%~40%。一些临床医师则把预防用药作为常规用药, 凡遇发烧患者不分析是什么病原微生物感染, 一律使用抗菌药物, 认为这样“保险”。

4.3 滥用抗菌药物

很多人错误地夸大抗菌药物的作用, 不论什么原因引起的疾病, 不管有无使用抗菌药物指征, 均使用大量抗菌药物, 实不知“感冒”大多因病毒感染所致, 抗菌药物对病毒无效, 应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确有指征需用抗菌药物时, 也应结合临床检验和药敏试验, 合理选择使用抗菌药物。否则, 欲速则不达, 还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加快耐药菌株的产生或细菌变异, 增加不必要的医药开支。

4.4 配伍不当

临床上配伍不当的现象时有发生, 如给患者口服罗红霉素, 同时静脉滴注青霉素。罗红霉素属大环内酯类药物, 属快速抑菌剂, 用药后细菌处于被抑制的静止状态, 而青霉素为细菌繁殖期杀菌剂, 对静止期细菌无效, 故二者配伍不当。毒性相同的两种药物同时应用, 如头孢一代药物与氨基糖甙类药物配伍, 因两者均具肾脏毒性, 故不宜联合使用。

4.5 给药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在使用抗菌药物时, 仍有些人习惯把一日量投放入500ml液体中一次性完成静脉滴注, 而忽略了血药浓度与药效之间的关系。剂量与效应关系已被血药浓度和效应关系这个概念所取代, 只有感染部位的血药浓度长时间较平稳地处于有效浓度时, 才能发挥有效的药理作用, 继而产生治疗效果, 只注重药量而忽略血药浓度的平稳状态, 是欠妥当的。

5 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是临床用药的当务之急

药物合理使用活动总结 篇2

一是11月16日下午举办xx省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宣传周学术研讨会暨20xx年第四季度AmS协作组工作会议。医务处段降龙副处长强调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求大家加强抗菌药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并注意密切关注抗菌药物领域的新进展,加强AmS体系下各科室之间的合作。会议由医务处刘鹏处长助理主持。药学部、xx科、检验科三位专家分别进行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二是举办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义诊宣传活动。11月15日上午,药学部联合xx科在我院门诊大厅进行了火热的义诊宣传活动。药学部提前张贴了多张宣传彩页以配合此次活动。义诊咨询宣传活动持续2个多小时,前来咨询的病人和家属络绎不绝,xx科还为大家发放了自行印制的精美的宣传材料,大家争相领取。通过专家的讲解和宣传材料的浏览,大家认识到了谨慎对待抗菌药物的重要性。

三是举办社区科普宣传活动。11月15日下午,xx科张鸿主任在中海华庭国际幼儿园为大约100余名幼儿家长及园长、园医进行了科普讲座,强调了抗菌药物不能治疗感冒和流感等病毒性疾病,告知大家抗菌药物不是越高档、越贵越好,并指导大家遵守我国抗菌药物管理的规定,不自行购买、使用抗菌药物。四是建立“xx省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联盟”公众号。我院有关部门及科室深知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仅凭一时、一周的几次活动很难起到长久作用,为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工作常态化,由医务处牵头、xx科具体负责,建立了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联盟”公众号,拟将抗菌药物的相关课件、视频、科普知识进行推送,满足因繁忙的临床工作不能在上班时间参加院内相关培训的工作人员的`要求,以期提高广大医师抗菌药物使用能力,并使患者及家属提高配合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自觉性。

关注老年患者 合理使用药物 篇3

在所有的药物使用者当中,老年人堪称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老年人的各个重要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药物在其体内的吸收、代谢、分布、排泄的过程与青壮年迥然不同。同时,老年时期也是一个多病的时期,平均每人患重要疾病2~3种以上,用药种类繁杂。不良反应较青壮年多2~3倍。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各国住院病人中发生不良反应的约占15%。在全球的死亡病人中,有1/3不是死于疾病的本身,而是死于不合理的用药。尤其是老年人,不仅病情复杂,而且肝、肾、心、肺、脑等重要器官代偿功能显著减退,一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往往便使病情急转直下,常会造成不可挽救的局面。因此,在临床和家庭的用药过程中密切关注老年人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已经成为现代老年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应当了解老年人在药物吸收和代谢方面的特点。①药物的吸收。老年人胃肠粘膜细胞数量减少,消化道运动能力降低,胃酸分泌相对不足。这些因素均可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一些药物也会干扰老年人比较脆弱的消化功能,如地高辛、氯化钾以及抗生素等,很容易影响食欲,引起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腹泻等症状,使本来已经虚弱的身体更加虚弱。②药物的代谢。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实验证明,参与药物氧化、还原和水解的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其生成数量和活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因此,老年人服用氨基比林、保泰松、苯妥英钠、巴比妥、眠尔通、四环素等药时,药物在血液和组织中的浓度增加,半衰期延长。这是老年人易发生毒性反应的重要原因。③药物的排泄。老年人肾脏的肾单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因而药物的排泄受到限制,容易出现蓄积作用、超量反应,需要通过血药浓度的监测来指导合理用药。④药物的分布。老年人体内水分和肌肉组织逐渐减少,脂肪所占的比例相对增加,这就会引起药物分布的变化。某些亲脂性药物可能在脂肪组织中蓄积,产生持久的作用。⑤药物的耐受性。老年人的药物耐受性趋向降低,女性比男性更明显。通常在单用或少量药物配合使用时,一般可以耐受,但当许多药物配合使用又不减量时,便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及胃肠道症状。

老年人一人多病,用药种类较多,药物之间很可能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甚至是严重的毒副作用。用药种类越多,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高。据报道,同时应用1~5种药物的病人,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8.6%,5种以上药物并用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至81.4%。20%以上的药物并发症都与合并应用多种药物而发生的相互作用有关。因此,老年人用药时必须慎重考虑药物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反应。

总体说来,老年人用药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合理选择药物。老年人生理衰老,病情往往复杂多变,若药物使用不当可使病情恶化,甚至无法挽救。如有一高血压病人,平时肾功能稍差(BUN7.14~10.71毫摩/升),在肺部感染时选用青霉素加庆大霉素肌注,2天后肾功能衰竭,BUN升至28.56~35.70毫摩/升,5天后尿闭,7天后死亡。尸检发现多灶性肾近曲小管坏死,符合急性药物中毒性肾功能衰竭,因此,老年人用药一定要掌握少而精的原则,选择药物时要考虑到既往疾病及各器官的功能情况,对有些病症可以不用药物治疗的就不要滥用药物。如失眠、多梦,可通过节制晚间紧张的脑力劳动和烟、茶等收到良好效果。老年人精神情绪抑郁,可进行劝慰、心理治疗,其效果常比用药为好。

(二)掌握好最佳的用药剂量。老年人对药物耐受能力差、个体差异增大,因此,用药剂量必须十分慎重。对于这个问题各家意见不一。有人主张从50岁开始,每增加1岁应减少成年人用量的1%;还有人主张60岁以上用成人用量的 1/3,70岁用1/4,80岁用1/5。我国老年人的用药剂量,通常是根据年龄、体重和体质情况而定。对年龄较大、体重较轻、一般情况较差的老年病人应从“最小剂量”开始。有条件的医院应积极开展血药浓度监测,以便更准确地根据个体差异,调整用药剂量。

(三)掌握好用药的最佳时间。掌握好用药的最佳时间可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这种规律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逐步认识的,如洋地黄、胰岛素,凌晨4时的敏感度比其他时间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皮质激素的应用,目前多主张对长期用药者在病情控制后,采取隔日1次给药法,即把2天的总量于隔日上午6~8时1次给予。这是根据皮质激素昼夜分泌的节律来安排的。每日晨分泌达高峰,这时给予较大量皮质激素,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系统对外源性激素的负反馈最不敏感,因而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较小,疗效较好。多数口服药物可在饭后服,尤其对消化道有不良反应的药物如铁剂、某些抗生素等。有些药物要求在空腹或半空腹时服用,如驱虫药、盐类泻药等,有些药要求在饭前服,如健胃药、收敛药、抗酸药、胃肠解痉药、利胆药等。

(四)加强对老年人用药的指导和监测。老年人病种多,服药品种亦多,再加上记忆力差,忘服、漏服、错服是很常见的,据美国公共卫生协会研究人员报告指出,对老年人给予非常明确的用药指导,是预防药物不良反应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据调查,老年病人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中,有2/3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在给老年病人用药时要详细询问病史、药物过敏史,慎重选择用药,详细交待药物名称、特性、药效、用法、可能发生的副作用、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药物的禁忌证、贮藏方法等。

老年人服用地高辛、抗心律失常药、抗高血压药、抗糖尿病药、利尿药、抗凝药、抗肿瘤药、抗胆碱能药、抗精神病药、抗生素、β-受体阻滞剂等,应密切监视药物不良反应。有条件时应尽可能做血药浓度监测,以指导准确、合理用药。上述各类药品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被认为是高危药物,必须密切监视用药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及时进行合理的调整。

(五)增强药物费用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选用治疗方案时,必须掌握以下用药原则:①药效高;②毒副作用小;③价格便宜;④合理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随着公费医疗的改革,自费范围扩大,而老年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的治疗,往往须长期甚至终生用药,若药费过高病人承受不了,就很难坚持长期系统的规范治疗,也就不可能获得理想的疗效。因此,必须增强药物费用意识,以最低的药品费用,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合理使用抗菌素药物 篇4

1抗菌药的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用量过大, 造成药物浪费, 并可能引起毒副作用。相反, 用量不足或疗程过短容易出现细菌耐药性。如青霉素超大剂量可引起血液凝固障碍, 如果静脉注射青霉素钾盐可引起高血钾症。链霉素用量过大, 可引起肾脏功能衰竭, 并且可引起呼吸麻痹而发生呼吸困难、窒息。保证用药剂量和用药持续时间, 大环内酯类药物首次剂量一般加倍, 以便血液中药物浓度尽快达到抑菌浓度。对于某些慢性疾病和容易在一个猪场反复发作感染流行的顽固性细菌性疾病, 必须采取群防群治的措施。顽固性疾病包括猪痢疾、猪萎缩性鼻炎、猪弓形体病、猪气喘病等的防治和彻底治疗, 最有效、方便、经济的方法是在饲料中或饮水中添加药物。给药数天、数周或数月。

2抗菌药的联合使用

抗菌药物合理配伍, 可达到协同作用或相加作用, 从而可增强疗效, 配伍不当则可发生拮抗作用, 使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抵消, 疗效下降, 甚至引起毒副作用。

(1) β-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 (棒酸) 、舒巴坦、他佐巴坦合用有较好的抑酶保护和协同增效作用。如克拉维酸、舒巴坦场常与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组成复方制剂用于兽医临床, 治疗畜禽的消化道、呼吸道或泌尿道感染。青霉素类和丙磺舒、氨基糖苷类呈协同作用, 但剂量应基本平衡, 大剂量青霉素G或其它半合成的青霉素均可使氨基糖苷类活性降低。青霉素G钾和青霉素G钠不宜与土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碳酸氢钠、维生素C、维生素B1等混合使用, 青霉素G钾比青霉素G钠的刺激性强, 钾盐静脉注射时浓度过高或过快, 可致高血钾症而使心跳骤停等;氨苄青霉素不可与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维生素B1、50g/l葡萄糖、葡萄糖生理盐水配伍使用;青霉素类与维生素C、碳酸氢钠等也不能同时使用 (理化性配伍禁忌) 。

(2) 氨基苷类 (链霉素、双氢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壮观霉素、安普霉素等) 与β-内酰胺类配伍应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TMP可增强本品的作用, 如丁胺卡那霉素与TMP合用对各种革兰氏阳性杆菌有效。氨基苷类可与多粘菌素合用。氨基苷类同类药物不可联合应用以免增强毒性, 与碱性药物连用其抗菌效能可能增强, 毒性也会增大。链霉素与万古霉素 (对肠球菌) 或异烟肼 (对结核杆菌) 合用有协同作用。庆大霉素 (或卡那霉素) 可与喹诺酮类药物合用。硫酸新霉素一般口服给药, 与DVD配伍比TMP更好一些。

(3) 土霉素、强力霉素与本品同类药物及非同类药物如泰牧菌素 (泰妙灵) 、泰乐菌素配伍用于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时有协同作用, 可降低使用浓度, 缩短治疗时间。TMP、DVD对本品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适量硫酸钠 (11) 与本品同时给药, 有利于本品吸收。土霉素不能与喹乙醇、北里霉素合用。

(4) 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罗红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螺旋霉素、北里霉素等) 。北里霉素治疗时常与链霉素合用。

(5) 氟喹诺酮类 (氟哌酸、培氟沙星、洛美杀星、二氟沙星、沙拉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达氟沙星、麻保杀星等)

氟喹诺酮类药物与杀菌性抗菌药 (青霉素类、氨基苷类) 及TMP在治疗特定细菌感染方面有协同作用, 而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均表现无关作用;环丙沙星+tm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禽大肠杆菌O2、鸡白痢沙门氏菌有协同作用, 对猪大肠杆菌、禽大肠杆菌O78、鸡败血支原体有相加作用。氟喹诺酮类+林可霉素可用于猪气喘病继发大肠杆菌感染或其他细菌混合感染。含铝、镁的抗酸剂及多属离子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吸收有影响, 给药期间饲喂全价饲料可干扰本品的吸收。

(6) 林可酰胺类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林可霉素可与氟哌酸配合应用与治疗合并感染, 林可霉素可与壮观霉素合用 (利高霉素) 治疗顽固性呼吸道病。有效供给口服补液盐和适量维生素可减少本品的副作用, 提高疗效。此外, 林可霉素可与新霉素 (用于乳腺炎) 、恩诺沙星合用.

(7) 杆菌肽锌可与粘菌素 (多粘菌素E) 、多粘菌素B、链霉素及新霉素合用。杆菌肽锌禁止与土霉素、金霉素、北里霉素、恩拉霉素、喹乙醇等配合作用。

基本药物优先合理使用制度 篇5

一、为了进一步规范基本药物使用和管理、保障部队官兵和人民群众基本用药,根据卫生部《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以及军队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二、根据我院诊疗需要制定本院基本药物供应目录,优先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军队人员合理医疗药品目录》上收载的品种,同时需符合一品两规的原则。

三、基本药物的采购,由药剂科按照全军和军区集中招标确定的中选配送商目录,实施网上采购。

四、属于基本药物目录中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计划生育药具、免疫规划疫苗以及免费治疗的传染病用基本药物等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五、药剂科实行处方点评制度。按《处方点评规范》点评处方内容,定期公布不合理处方以及超常预警、干预不合理用药行为。

六、医务处定期组织对临床医师、药师进行基本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鼓励医师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发挥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和规范临床用药行为的作用,为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提供保障。

七、医师和药师要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开具和调剂所需药品,对药品的有关情况有告知义务。患者有权知悉处方所列药品的相关信息,有优先选择治疗效果相同或相近基本药物权利。医师无正当理由不得向军人推荐《军队合理医疗药品目录》以外的品种。

浅谈常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 篇6

【中图分类号】R4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8-0056-01

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因此在选择抗菌药物之前必须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抗菌效果,即药物对该感染菌的活性及有关药物动力学指标;其二是该药对人体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涌现,临床用药品种不断增多,面对繁多的药物,临床医生在选择药物时,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相关研究报告指出,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一份调查资料表明:全球每年约有近1/3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而非疾病本身。其中,用药品种最多、最不合理的首推抗生素,由此可见,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已成为当前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滥用抗生素的现象

1.1试验性治疗和无规律性用药选用抗生素的原则是根据细菌学检查结果,结合临床选用敏感抗生素。在临床中部分医生对病因不明、不能确诊的病人,根据临床经验而非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试验性或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或忽视药物动力学特征,随意缩短或延长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或次数,致使抗生素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或是药物剂量增大,这样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

1.2不熟悉抗生素药理特点有些医生不清楚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盲目使用抗菌药。主要表现在:能用杀菌药却选用抑菌药,能用窄谱药却选用广谱药,能用短效剂却选用长效剂等,殊不知每种抗生素的抗菌谱不同,用药不当,轻则达不到理想疗效,或使药效降低,重则使药物毒副作用大增,危及健康。

1.3不合理联合用药或配伍抗生素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增强疗效,减轻毒副作用,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从而有效地控制感染。但在临床中,有许多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如青霉素与四环素合用;青霉素与磺胺类联用;同类抗生素同时使用,如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庆大霉素;甚至出现抗生素三联使用的现象,导致药物毒副作用增加及菌群失调,使临床治疗更加困难。

1.4缺乏针对性,盲目使用抗生素部分医生不能根据病人体质和药物的全面情况适当选择药物,无法做到“对症下药”。对不同的人群,特别是老人、儿童,不重视抗生素的用法、剂量、时间。其具体表现为药不对症,感冒用抗生素;老人、儿童用药剂量不减或没有根据药物说明书酌情减量用药;针对儿童和肝肾功能障碍的老年人,没有根据药物理化性质合理选择对肝肾功能无损害药物等,导致药物毒副作用增大甚至致死。

2合理用药的原则

2.1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应加强管理,减少非必须抗菌药物的应用了解本地区致病原的耐药性,正确应用抗菌药物多考虑其作用机制机理、病原菌的MIC、到达感染部位的渗透能力等。当病人情况好转或病原菌明确后停止治疗或改用窄谱抗菌药物的目标性治疗同最初的经验性治疗一样重要。建立细菌耐药监测网,掌握本地区、单位重要的常见致病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改变,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2.2严格执行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掌握抗生素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药物配伍禁忌,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敏感的、副作用小的抗生素;掌握与控制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使用过程中,注意检测其耐药性的变化,密切观察菌群失调的先兆。

2.3应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疗程安排要充足,剂量要适当,在用药的过程中,剂量过大常会增加毒性反应和耐药菌株的产生。故应根据机体状况及病情轻重等决定用药剂量,一般年老体弱、肝肾功能不良的病人,用药剂量要小;一般感染性疾病用药原则:能口服的不肌注,能肌注的不静脉用药,能用一般或一种抗生素治疗的疾病,不联合用药。

2.4严格病原学监控要使抗生素的使用做到科学性、合理性,一方面医院应加强微生物学人才培养,建立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定期对临床科室抽查,发现医源性感染,及时采取措施;另一方面,应加强实验室的设备投入,提高各科病原菌培养、分离技术水平。定期抽查重症感染病人的病原菌,发现细菌耐药,通过医生及时更换敏感的抗生素。

2.5防止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血液药物浓度过高有密切的关系。在用药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抗生素的毒副作用,病人用药反应,尤其要仔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一旦发生这些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或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为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一定要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必要时做皮肤试验,绝不可忽视,以确保安全用药。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体会 篇7

1熟悉抗菌药物的抗菌谱、适应证和不良反应[1]

掌握不同抗菌药物的抗菌谱, 务必使所选药物的抗菌谱与所感染的微生物相适应。在病原检查和药敏试验未获结果前, 可根据临床诊断推测最可能的病原菌, 开始经验治疗。选用药物时应结合其抗菌谱、不良反应、药源、价格等因素综合考虑。一但明确致病源则应根据临床用药效果, 参考药敏试验结果, 调整用药方案, 进行循证的目标治疗。根据临床实际选用规律, 可将药物分成首选药物和备用药物 (替代药) 。在一般情况下, 应该先用首选药物, 因为这些药物是临床实践的基础。

2首选药物对病原微生物敏感原则是选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每一种抗菌药即使是广谱, 其作用范围也是有限的。因此, 细菌学诊断就成为选择抗菌药物最可靠的依据。凡有条件的地方都应根据细菌学检查, 培养药敏试验结果, 来选择1~2种最敏感的抗菌药作治疗。但如果受条件的限制, 或病情危急, 亦可根据感染过程、发病部位、病状和体征来推断致病菌, 选择一种有效药, 待药敏试验报告出来之后, 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3根据抗菌药的药动学、药代学, 选用适宜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

抗菌药物在体内要发挥抑菌作用或杀菌作用, 必须在靶组织、靶器官内达到有效的浓度, 维持一定的时间, 因此药物的剂量、间隔时间及疗程均应适当, 通常以有效血药浓度作为判断药物剂量是否适宜的指标。血中有效浓度的维持受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综合影响, 故应掌握各药的药效学、药动学的有关信息, 结合患者的病情、全身情况等, 制定恰当的给药方案, 包括药物的品种给药途径、剂量、间隔时间及疗程。剂量过多或过少均不适宜, 过少起不到治疗作用, 反可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剂量过多的突出例子是青霉素类, 不仅浪费严重, 且易诱发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及电解质平衡失调等不良反应[2]。抗菌药物进入血液后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 结合蛋白0%~95%以上不等, 大多数药物主要排泄途径是肾脏, 因此尿药浓度大多较高, 选定药物以后, 还要根据其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 确定给药方案。如繁殖期杀菌药物 (青霉素、头孢菌素类) 则要求快速进入体内, 在短时间形成高血药浓度 (间歇冲击疗法) , 以发挥杀菌作用[3]。

4联合用药的主要原则

联合用药指征主要包括:①病原体不明的严重感染;②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③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严重感染;④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耐药菌株感染, 特别是医院感染;⑤联合用药的协同作用可使单一抗菌药物剂量减少, 因而减少不良反应;⑥需长期用药并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尤需提及的是在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时, 要注意药物的毒性和配伍禁忌。

5根据患者体质及病史选择药物并密切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以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应使用杀菌剂, 而不用抑菌剂 此时即使应用大剂量强有力的抗生素, 也难收到预期效果, 故必须加强综合治疗措施, 改善身体状况。凡属过敏体质或有过敏史或患过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抗菌药应慎用或禁用, 并注意药物间的交叉过敏反应。据报道, 对青霉素过敏者中, 约1/3人对头孢类过敏。对肝功能不全者主要经肝代谢灭活的抗菌药应慎用或禁用。对肾衰、尿毒症及尿少者 使用主要经肾排泄的抗菌药时, 应减少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要定期检查血、尿常规, 肝、肾功能, 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改变剂量或停药。

抗菌药物对病原菌的抑制或杀灭对疾病的痊愈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清除致病菌需要依靠机体的各种免疫机制。机体的全身状况及内在免疫机制对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变均为重要的内因, 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 必须采取各种综合措施, 改善患者的全身状态, 如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补充营养物质、处理原发性疾病和局部病灶等, 以充分调动机体的抗病内因, 早日获得康复。

总之, 笔者认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其他药物一样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这一总原则, 力戒不合理使用, 反对滥用。

关键词:抗生素,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艳秋, 唐利民, 杨哲.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5, 5 (8) :1583-1584.

[2]刘国卿.药理学 (高等药科院校教材)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0:342-345.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不良反应 篇8

1 药物不良反应特点 (ADR) 的概念和发生机制

1.1 ADR的定义

为了预防诊断或治疗人的疾病, 改善人的生理功能而给予正常剂量及正常用法应用于人体所出现的使用目的以外的有害的且非预期的反应。不良反应主要由于药物本身所引起, 也有质量、剂型、使用方法等因素。

1.2 ADR分类及其发生机制

1.2.1 A (augmented) 类反应

是药物对人体呈剂量相关的反应, 其严重程度随剂量增大和疗程延长而增加, 可根据药物或赋形剂的药理学和作用模式来预知。是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类型, 发生率高, 死亡率低, 包括过度作用、副作用、毒性反应、首剂反应、继发反应、三致 (致癌、致畸、致突变) 、依赖性等。

1.2.2 B (bugs) 类反应

该类反应称二重感染或菌群交替症, 是由于抗菌药物抑制了处于动态平衡的正常菌群中某些敏感菌, 而促进另外一些耐药微生物生长, 是寄生在口腔、肠道、生殖系统等处的细菌互相制约的平衡状态被破坏而出现的新感染。该类反应在药理学上是可以预测的。

1.2.3 C (chemical) 类反应

即化学刺激反应, 而不是药理学性质。包括外渗物反应、静脉炎、药物或赋形剂刺激而致的注射部位疼痛、酸碱灼烧、接触性皮炎以及局部刺激引起的胃肠粘膜损伤等。

1.2.4 F (familial) 类反应

即家族性或特异性反应。指少数患者由于遗传性酶系统的缺乏, 用药后发生的与药物的药理作用完全不同的不良反应。这些反应仅发生在那些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代谢障碍敏感的个体中。

1.2.5 H (hypersensitivity) 类反应

即药物变态反应, 是外来的抗原性物质与体内抗体间所发生的一种非正常的免疫反应。难预测, 与剂量无关, 减少剂量后症状不会改善, 必须停药。药物变态反应可波及全身各器官、组织, 做多见者为皮疹, 其他尚有过敏性休克、血清病型反应、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Ⅴ型。

2 常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2.1 肝脏损害

通常抗菌药物吸收后经肝脏代谢。抗菌药物所致的肝脏损害约占ADR的24%~26%。临床表现有: (1) 肝细胞损害, 如变性或坏死, 常见药物有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剂量β-内酰胺类药物亦有报告, 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 (2) 胆汁淤滞, 主要有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

2.2 肾脏损害

多数药物吸收后以原形或代谢物经肾脏排出体外, 故肾脏最易受到损害。有报道25%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由药物引起。机制主要有: (1) 对肾组织的直接作用, 如氨基糖苷类使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影响其功能导致细胞死亡; (2) 过敏反应, 较多见, 可能与Ⅰ、Ⅱ、Ⅲ型过敏反应有关, 一般引起肾小球肾炎、间质行肾炎和肾病综合征; (3) 尿路闭塞, 磺胺类多见; (4) 抑制前列腺素 (PG) 的合成, 常在感染治疗中合并应用解热镇痛药是肾血管收缩而致肾脏损害, 抗菌药物单用少见。肾损害最常见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 与剂量和疗程有关, 偶为过敏所致。多粘菌素类、抗真菌类、两性霉素都有较强肾毒性, 第一代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噻吩、头孢噻啶、头孢氨苄大剂量使用时, 出现肾毒性, 尤其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强利尿剂合用毒性增加。头孢噻啶因对肾毒性大, 目前已经少用或不用。

2.3 神经系统损害

主要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听力、视力、周围神经系统病变以及神经肌肉传导阻滞作用等。氨基糖苷类对听力的损害已引起重视。我国每年新增聋哑儿3万名左右。50%与药物有关, 其中怀疑氨基糖苷类药物者高达8.3%, 引起耳毒性作用分两类: (1) 前庭功能损害; (2) 耳蜗神经损害, 造成耳聋。利尿剂呋塞米也有耳毒性, 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避免与呋塞米合用。克林霉素和丁胺卡那都有神经肌肉阻断作用, 如果联合应用会使此作用增强, 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肌麻痹, 因此二药不能联用。大剂量青霉素钾盐静脉滴注能产生直接脑毒性 (肌阵挛) , 四环素可致良性颅内压增高症。

2.4 血液系统损害

各类抗菌药物在长期大量应用时都可以影响白细胞的生成, 致血细胞减少, 包括白细胞及粒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及全血降低而致药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可以发生于应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类及两性霉素等药, 广谱抗菌药物常因抑制肠道细菌而致维生素K合成障碍而致出血。

2.5 消化道反应

多见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几乎所有抗菌药物都可引起。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真菌类甚至三代头孢菌素, 有的医生应用三代头孢菌素口服治疗肠道感染, 反而引起腹泻加重。长期应用抗菌药物除了要注意肠道菌群紊乱及二重感染外, 更要注意的是由于个体差异和药物引起的消化道反应。

2.6 二重感染或菌群失调

发生于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 一般用药后20d内出现, 发生率为2%~3%, 多见于广谱抗菌药物, 如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以及三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或氨苄西林等治疗时间过长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者 (如婴儿、老年人、体弱者及腹部大手术者) 易见。

2.7 过敏反应

此反应最严重或最常见, 为抗原抗体相互作用而致。几乎所有类型的变态反应在应用抗菌药物时皆能遇到。 (1) 过敏性休克, 多见于青霉素类和链霉素; (2) 溶血性贫血, 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均能引起, 但少见往往不合并其他过敏反应; (3) 血清病反应, 多见于青霉素类, 其他类抗菌药物偶可引起血管神经性水肿, 药物热也可归于此类; (4) 接触性皮炎, 常见于制药厂工人, 皮疹是抗菌药物应用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亦属于过敏反应, 氨苄西林药疹发生率为10%~20%, 以荨麻疹、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等为多见。

总之, 只要我们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ADR多数是可以预防或减少发生率或减轻反应程度的。使用抗菌药物应该熟悉所用药物的ADR,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指症;掌握所用抗菌药物的剂量、疗程、给药途径及配伍禁忌, 有条件的机构应加强药物血浓度的监测;给药前应详细了解病史、过敏史、家族史;对特殊人群, 如新生儿、儿童、老人、体弱多病者、过敏体质者加强药物选择及用药后监测, 做到合理用药;对已发生的ADR立即处理, 原则上停药换药即可恢复正常, 对于严重的中毒反应和过敏性反应应及时抢救;加强ADR监测的宣传教育, 使之成为每个医务人员及药物研究、生产机构的的自觉行动。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以预防为主, 抗菌药物ADR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一定会被控制在最低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解斌.实用新药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43.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预防院内感染 篇9

1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院内感染的原因

1.1 细菌耐药性增加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及抗菌药物的不断更新和增多, 使院内感染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增加, 同时细菌也在发生相应的耐药变迁, 呈多重耐药性, 并逐年增高。耐药机制与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有关。抗生素的滥用, 还可大大增加药物与细菌接触的几率和时间, 在药物与细菌长期接触的过程中, 敏感菌逐渐被耐药菌代替。抗生素在医院内的大量应用或滥用是导致细菌耐药株上升的主要诱因, 一些重要的院内感染病原体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和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和黄杆菌的流行就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密切相关, 尤其与近年来第3代头孢菌素与万古霉素的滥用有关。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 既可水解青霉素类药物, 也能破坏头孢菌素类药物, 特别是第3代头孢菌素。革兰阴性杆菌中的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是主要的产ESBL菌。耐药绿脓杆菌感染的急剧增多则是亚胺培南大量应用的结果, 临床常用于治疗绿脓杆菌感染的几种抗生素包括亚胺培南、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和头孢他啶, 其中亚胺培南是最易引起绿脓杆菌发生耐药的危险因素。

1.2 院内感染几率增加

目前在许多医院存在无指征的预防用药, 无指征的治疗用药, 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 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应用抗生素的起点高、抗菌谱广、多种联合、用药时间长等, 是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1]。滥用抗生素还可干扰正常人的共生菌族, 破坏其平衡, 特别是一些广谱抗生素, 不仅能破坏其平衡, 还能直接促进条件致病菌的增殖或增强其毒性而引起感染。在院内由于患者病情较重、免疫功能低下, 使用抗生素引起正常菌群失调;以及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或患者咳嗽反射减弱、引流不畅等因素均可导致这些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

2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医疗机构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建立和完善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 并履行其职责, 开展合理用药培训与教育, 督导本机构临床合理用药工作;完善各项制度措施, 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2.1 应用抗菌药物必须有指证, 并尽早查明感染病原, 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 诊断不能成立者, 及病毒性感染者, 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对任何一种感染要尽量找到病原菌, 开始经验治疗前必须留取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或培养。住院患者必须在开始抗菌治疗前, 先留取相应标本, 立即送细菌培养, 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门诊患者可根据病情需要开展药敏工作。

2.2 根据抗生素的临床药理特点、感染疾病的规律及其严重程度选择合理的抗生素

在使用抗生素时, 要考虑到患者的全身情况、疾病的程度、住院时间长短、已用过的抗生素、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结果以及目前本区和本医院内细菌的耐药性和流行趋势。由于不同的地区和医院里, 医院内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差异很大, 只有定期监测本医院内感染细菌谱的情况, 才能指导临床经验性选择抗生素。

严格遵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即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发热原因不明者若无明显感染的征象不用, 尽量避免皮肤黏膜局部使用抗生素, 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细菌室定期通报细菌的耐药及流行情况、严格控制抗生素的预防使用。

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治疗重症感染和抗菌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感染, 抗菌药物剂量宜较大;而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 由于多数药物尿药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 则可应用较小剂量。为保证药物在体内能最大发挥药效, 杀灭感染灶病原菌, 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原则给药。

2.3 严格按照抗菌药物分级使用, 严格控特殊使用抗生素的管理

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根据不同的感染部位推测可能的致病菌, 结合病情严重程度, 选择不同的抗菌药物和给药途径进行初始治疗, 待病原结果回报后再根据药敏结果来调整治疗方案。

一般对轻度和局部感染患者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敏感时, 方可选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从严使用。

控制医院感染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意义重大, 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医务人员更应强化责任意识,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减少院内感染发生。

参考文献

支气管哮喘药物的合理使用 篇10

1 抗炎药物

使用抗炎药物来控制气道炎症是对哮喘的基本治疗。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慢性非特异炎症, 气道炎症普遍存在于所有哮喘类型的各个阶段, 抗炎药物的长期和每天使用对哮喘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1]。目前主要的抗炎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色苷酸类、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和缓释型茶碱等。

1.1 糖皮质激素

代表药物为二丙酸倍氯米松 (Beclomethasone dipropionate) 和布地奈德 (Budesonide) 。是目前临床的优先选择药物, 可依症状的不同采取吸入、口服以及注射等方式。吸入方式是长期治疗哮喘比较稳定的方式, 其作用机制为:通过药物的吸入作用于呼吸道局部, 使其抗炎效果增加, 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 从而达到控制炎症的目的, 因其使用剂量小, 针对性强, 对全身无影响, 临床使用控制效果良好。

1.2 色甘酸类

代表药物为色甘酸钠 (Cromolyn) 和奈多罗米 (Nedocromil) 。属于非激素类吸入抗炎剂, 主要作用为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 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 降低气道高反应。本品在体内无积蓄作用, 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常用于儿童患者的维持治疗, 但孕妇慎用。

1.3 白三烯调节剂

代表药物为扎鲁斯特 (Zafirlukast) 和孟鲁斯特 (Montelukast) 。白三烯为诱发哮喘发病的关键介质之一, 会导致支气管自洁能力降低, 炎症细胞活化、促进水肿形成以及引起支气管强烈收缩。白三烯调节剂对细胞表面的受体产生拮抗作用, 抑制致炎介质的释放, 同时可轻度舒张支气管, 达到控制和减轻哮喘症状的目的。白三稀调节剂包括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合成抑制剂, 安全性和治疗效果良好, 但价格略高。

1.4 长效β2-激动剂

代表药物为福莫特罗 (Formoterol) 和沙美特罗 (Salmeterol) 。又称LABA, 可舒展气道平滑肌, 控制细胞介质释放, 同时降低激素大剂量使用带来的副作用。相对于短效β2-激动剂, 本品持续时间>12h, 可有效控制夜间哮喘的发作。LABA不适合长期单独使用, 单一用药时其抗炎作用不明显, 与吸入质激素 (ICS) 联合使用时方可增强联合用药的抗炎效果。缓释型茶碱:同β2-受体激动剂一样, 茶碱类药物有长效和短效之分。控释型属于长效茶碱, 作用周期可持续12~24h, 尤其适用夜间的哮喘控制。本品临床上常与ICS和LABA联用, 具有抗炎和舒张作用[2]。

2 支气管舒张药物

此类药物主要用于急性哮喘发作时, 通过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增强纤毛清洁能力, 遏制强烈支气管收缩来达到舒张支气管、控制哮喘急性症状的目的。临床上常见的支气管舒张药主要有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和抗胆碱药物等。

2.1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代表药物为沙丁胺醇 (Salbutamol) 、特布他林 (Terbutaline) 和酚丙喘宁 (Fenoterol) 。又称SABA, 作用于支气管起到平滑肌细胞受体, 通过增强细胞活性, 减少游离钙的同时增加细胞内部环磷腺苷 (cAMP) 浓度, 同时抑制细胞介质的释放, 舒张支气管缓解哮喘症状。作用时间约4~6h, 是治疗急性哮喘的首选药物, 但长期使用会导致细胞耐药性增强而降低治疗效果, 同时不良反应增加。

2.2 茶碱 (Theophylline)

目前用于临床的药物品种有氨茶碱、茶碱、羟丙茶碱等。本品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促进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强支气管自洁能力;提高细胞内部cAMP浓度;同时具有拮抗和抗炎作用等。使用时特别要注意药物的浓度与剂量, 谨防发生茶碱中毒。

2.3 抗胆碱药物

代表的药物为溴化异丙托品 (Ipratropine bromide) 。哮喘患者通常伴随迷走神经功能亢进, 抗胆碱药物通过降低迷走神经的敏感性, 阻断节后迷走神经传出支, 舒张支气管从而控制哮喘。本品舒张效果和起效速度均逊于β2激动剂, 但不良反应小, 长期使用不宜产生耐药性, 并可避免吸入刺激性物品所产生的反射性支气管收缩, 对慢性哮喘的防治效果良好。抗胆碱药物与β2激动剂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可增强其舒张作用并增加药效持续时间[3]。

3 临床用药指南

3.1 用药误区

服药应遵医嘱, 哮喘属于慢性病, 治疗需要科学、规律并长期坚持下去。临床中哮喘患者常见的问题有: (1) 未经医生指导私自滥用药物, 导致不良反应及产生抗药性; (2) 片面依赖舒张性药物, 只注重对急性哮喘症状的控制, 忽略长期服用抗炎药物的防治哮喘的基础作用; (3) 擅自停药, 服药没有规律从而导致哮喘病情反复发展。

3.2 联合用药

哮喘发病是由多种原因促成, 不同治疗机制的药物也可联合用药, 并可以减少单一药物剂量, 降低副作用和耐药性的产生。常用的联合用药主要有: (1) ICS与LABA联合; (2) ICS与白三烯调节剂联合; (3) ICS与长效茶碱联合。临床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的不同安排个性化的联合用药可起到协同和互补的作用, 更好的起到控制哮喘的效果。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由多种细胞参与其炎症过程, 属临床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哮喘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喘息、胸闷及呼吸不畅等, 儿童比成年人更易感染此症, 目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呈明显增长趋势。本文就支气管哮喘药物的合理使用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支气管,投药, 吸入性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哮喘杂志, 2008, 2:126-128.

[2]赵绪韬.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指南[J].世界临床药物, 2006, 3:172.

上一篇:复习课教学下一篇:运用中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