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法学科体系

2024-06-09

卫生法学科体系(精选九篇)

卫生法学科体系 篇1

卫生法和卫生法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因为卫生法仅仅是指国家有权机关所制定的与卫生领域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其性质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范畴, 而卫生法学属于学科的范畴, 是以卫生法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学科。两者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但是两者又绝非一物, 并且区别甚明。与所有的其他学科一样, 法律的制定和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指引, 卫生法的制定和发展离不开卫生法学理论的指引, 没有相应理论指导的立法必然缺少深度和前瞻性, 容易进入朝令夕改的无奈境地。同样, 卫生法也为卫生法学提供了研究对象, 使卫生法学的理论研究不至于空洞无物, 而能够有的放矢。

卫生法学是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 这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 之所以充满这争议, 是因为很多这个领域的论者将卫生法和卫生法学混为一谈, 在部分人的思维深处, 认为卫生法是独立的, 则卫生法学是独立的, 而卫生法不独立, 则卫生法学不独立, 甚至一部分人对这两个概念混用, 这样在对问题辩论的时候, 其内涵和外延均不一致, 则失去了辩论的基础, 当然也就失去了辩论的意义。对这两个概念的仔细区分是将卫生法学科的地位理清楚的必然路径。

笔者认为, 卫生法学是一个独立的法学学科, 但是其具有综合性。这也成为反对论者的主要攻击点之一。在现代社会, 法律规范所要调整的社会关系越趋复杂, 一个法律问题的提起和解决不能仅仅仰仗一个法律部门的法规来解决, 需要两个甚至更多的部门法规才能够解决。因此也就形成了综合性的法学学科, 卫生法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卫生法涉及民法和行政法的众多规范, 并且这些规范相互配合完成卫生领域里事务的处理。如果照搬原有的思路, 依靠一种规范来处理卫生领域的医患关系, 卫生行政管理, 卫生组织建立, 食品、药品、化妆品等方面的事务, 必然是行不通的, 因此, 卫生法应该打破传统的公法和私法的界限, 以一个综合性学科的面貌示人。不能因为卫生法学科的综合性而否定其独立性, 因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卫生法学的综合性意味着卫生法律规范既可以是卫生法的研究对象, 也可以是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对象, 例如医患关系的处理既是卫生法的研究对象, 也应该是民法的研究对象;卫生行政关系既是卫生法的研究对象, 也是行政法的研究对象。将卫生法单独分离出来, 绝对不是为了建立卫生法学科的堡垒, 分割学术领域。而是为了将这一具有独特性的领域单列出来, 以解决该领域复杂的社会利益冲突。

此前有很多作者为了论证卫生法学科的独立性, 而劳力费心地去论证卫生法律规范的, 也就是卫生法律部门的独立性。其实这是不期然地进入了一个误区。笔者认为卫生法还不能够称之为独立的法律部门, 之所以这样认为, 是因为现在还没有专门的卫生法主体, 也没有专门的卫生法律关系, 民商法之所以是一个法律部门是因为有民商事法律关系, 行政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因为有行政法律关系, 而目前, 卫生法律关系还没有被单独列出来, 法律并没有赋予卫生领域中的一些主体特殊的权利和义务。从横向的最为常见的医患关系的角度, 有民法调整已经足够保证不会产生什么疏漏, 而卫生行政管理, 卫生组织的建立, 医药监管, 食品监管等, 有纵向的行政法领域的规范已经足够, 曾有论者提出卫生法律关系的特殊性, 认为其既非横向也非纵向, 而是斜向, 但是由于语焉不详, 并且没有充分的论证, 并没有获得多少响应。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说独立划分出卫生法领域就是没有意义的行为, 将卫生法领域单独划出来, 还有其他的目的, 至少在研究的进路上, 有不同于民法和行政法的思维和视角。

是否将卫生法视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要看该法律部门是否有独立的职能。这是法律部门划分的实质标准, 如果卫生法具有必要的、特定的、不可代替的职能, 那么将卫生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不成问题的。但是据观察, 笔者认为卫生法并不具有现行法律所不具有的独特的职能, 相反, 卫生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都可以进行分解, 将其分解至相关的部门法中, 医患关系可以分解到民法中去解决, 卫生行政关系以及卫生组织设立与监管可以分配至行政法中去解决, 卫生法没有“自己的后花园”, 也没有“自己的自留地”, 因而将卫生法视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站不住脚的。

卫生法学科, 或称卫生法学, 是指研究卫生法 (规范意义上的法律) , 以及卫生法的现象 (生活中的法律) 及其与卫生法相关问题的法律科学。毫无疑问, 卫生法首先要研究卫生法本身的问题, 由于与人的生命和健康相关的领域太多, 所以卫生法应该研究的法律法规就显得多而庞杂。有关法律法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 如《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国境卫生检疫法》、《职业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等;2.卫生行政法规以及卫生部等国务院部委制定的卫生行政规章, 前者如《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整体应急预案》、《艾滋病防治条例》以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 后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3.地方性的行政法规以及技术标准。卫生法学还要研究各种卫生法相关的现象, 卫生领域的行政执法现象和规律, 立法, 司法法律监督等现象也是卫生法的研究对象。

任何部门法都需要法的基本原则, 卫生法要成为相对独立的部门法, 就要把只能分散在各单行法之中的内涵精神归纳合一。卫生法的基本原则, 使卫生法规范在多样性中贯穿统一性, 在纷繁复杂作为卫生法律规范基础的原则和准则, 是卫生法的指导思中形成有序的整体。

首先, 公民生命健康权利保护原则, 生命健康权是是其他一切人权的基础, 也是最基本的人权, 也是为法律所保护的对象。卫生法主要是对各种与生命健康相关行为进行调整, 其直接目的就是要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这一原则的要求就是在卫生立法活动、执法活动还是卫生服务过程中, 要以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作为最根本的目的, 所以所有与人体生命健康有关的活动都要服从这个原则。

在卫生立法活动中, 立法机关应当把保护生命健康权作为立法目的并将其体现在卫生法律规范之中。在其他公民基本权利和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发生冲突的时候, 都要一律以生命健康权为最根本的原则, 如果在生命健康权相关的附随行为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发生冲突时, 在这些权利之间, 立法机关应该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作出适当的权衡;在卫生行政执法活动中, 卫生行政机关要以公民健康权利保护作为最高宗旨。无论是在在卫生行政处罚、卫生行政许可还是其他的卫生活动中相关, 都要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内容进行。在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时候, 更要以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为出发点, 如果与这个原则相违背就不得实行。同时, 对危害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 卫生行政机关也要依法给予打击;在卫生服务活动中, 提供服务者要严格守法, 把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利作为根伟。所有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医疗机构, 都不能追求高额经济的利益而对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产生侵害, 如果在科学上没有充分论证的产品和服务, 一般都不能直接应用于人体。如果因为卫生服务机构的原因造成公民生命健康权利损害的, 提供服务者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其次, 卫生法治原则。把卫生法治作为卫生法的基本原则是因为依法治国这个大的原则下, 建设法治国家是我国的基本的治国方略,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卫生工作, 同时也要坚持法治的原则, 这是依法治国的应有之意义。在规范方面, 卫生行政立法必须遵守《立法法》的规定, 不得与其相抵触。凡是有法律明确规定的事项, 卫生行政机关应该根据法律的规定来制定行相关的法规和行政规章, 对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内容, 卫生行政机关在不得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 可以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如果与上位法相抵触的卫生行政规范性文件, 应该依法予以变更和撤销。在行为方面, 一切卫生行为都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在卫生行为的法律依据之间发生冲突的情况下, 应该以上位法的规定为准。比如在医疗事故的赔偿方面, 《民法通则》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现了不同的规定, 当然应该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如果在没有法律具体规定的时候, 应该遵从法律的原则, 不得违背法律的目的。

卫生法的首要目的是保障公民健康权, 如果实现这一目的, 笔者认为应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着手, 所谓微观, 就是针对疾病和伤害的侵袭, 从具体的医疗行为的角度来使处于不利状态的人身恢复正常之状态, 这就需要发展医学技术, 生产高效药品, 建设高规格医院;其次, 要从宏观层面上的国家事务的角度来明确政府的责任, 在宏观上, 是要制定各种法律法规来明确政府的义务和权限以保障公民的健康权利的实现, 为做到全面和有效的保障公民健康权益的实现, 为达到最高的健康标准这一终极法益目标, 单单依靠医学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综合各种经济的, 政治的, 社会的措施方能够实现目标。卫生事务的领域非常宽广, 凡是与保障公民健康有关的事务都可以纳入卫生事务的范畴之中, 例如食品卫生, 药品卫生, 劳动卫生, 环境卫生, 卫生资源配置, 卫生行政管理都可以应该纳入卫生事务的范畴。最后, 卫生法要研究卫生领域的相关现象, 比如卫生政策的制定, 这就要涉及一个非常宽泛的知识集合体, 会包括医学哲学, 医学伦理学, 医学政治学, 医学心理学的知识。

在使用卫生法这一概念上, 其实在卫生法领域内部也经历了一场凤凰涅槃般的抉择。卫生法最首要的竞争者就是“医事法”, 很多人支持用医事法的概念来取代卫生法, 他们的理由主要是从世界大趋势的角度来论述的, “目前世界各国对有关医药卫生法律事务的用语, 一般均以医事一词代之, 医事一词早已成为世界各国约定俗成的法律专用术语, 与此相应的其他方面的法律术语, 有民事, 形式, 海事, 商事等等, 用医事法学作为学科名称, 更加符合用法律术语表达法律问题的要求, 也有利于与世界的接轨。”还有的学者认为医事法包括了卫生法, 他们建议医事法取代卫生法的两大论据, 一是卫生法是过时的传统用语, 医事法则是法律实践发展的潮流用语和发展趋势;二是使用医事法概念有利于与世界接轨。但是“医事法”一词的内涵和外延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宽, 关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与健康相关的领域显然无法涵盖进去, 而卫生法的内涵和外延则要宽泛的多, 卫生既包括了微观的医疗措施, 着眼与医疗技术以增进人的健康, 同时也包括了宏观的人类健康生存的大环境的塑造, 包括生产生活等方面, 并且将医疗用的设备药品等进行风险监控关口前移。所以说, 卫生的内涵要大于医事, 医学事务包含于卫生事务之中, 用卫生法的概念要比用医事法更为全面和客观。

当前, 卫生法律领域深层次的改革正逢其时, 将卫生法学单独分立, 对相关问题深入研究对于提出合适的改革方案提出一个理论先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这个角度讲, 卫生法律关系, 卫生法主体, 卫生责任等等名词是不是会被赋予真正的特定的内涵将会有新解, 只有相关领域的研究深入了, 卫生法学科才能够真正的向纵深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崇其.卫生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5.

[2]黄丁全.医事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3]陈绍辉.卫生法地位研究[J].法律与医学杂志, 2005 (12 () 第2期) .

[4]李筱永.卫生法学的概念及基本范畴辨析[J].医学与社会, 2011年第24卷 (第8期) .

[5]钱矛锐.医事法与卫生法之概念比较与探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2, (6) .

五年级《卫生与保健》学科总结 篇2

法者小学:董国能

《卫生与保健》这门课程,一直为学生深爱。这不仅因为里面有很多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常识,还有许多例子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孩子们在开开心心的学习中完成了本学期的学习任务。现将本学期本学科教学情况进行总结。

这套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有:人体的主要解剖生理知识,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合理营养与健康,环境卫生与健康,体育运动与健康,常见疾病的预防(含常见地方病),意外事故伤害的预防与简单处理,心理卫生。这12篇教学内容紧扣五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心理特点,浅显易懂,内容生动有趣,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有利于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本学科的教学:

一、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健康生活,也是一个人修养的具体体现。因此,我在这门课的教学中非常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怎样科学用脑、睡眠卫生有哪些、预防肺结核等。通过教学,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卫生意识。

二、在教学中注意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课堂上,任何时候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我非常注意在上课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心态,懂得健康生活。如果能做到持之以恒就是更好的了。

三、注意资料的收集与交流。

教学中,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资料收集与交流,大大增加了学科知识的容量,扩展课外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学生以一种积极、合作的态度投入学习,状态很好。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感觉班级中的每一位成员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得以培养。

设计学科体系建构探析 篇3

关键字:设计学科 体系

一、设计学科发展现状

2011年在艺术学学科提升成为门类后,设计学科的学位点对应调整为一级学科硕博点。教育部积极应对门类、学科调整大背景,对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颁发实施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文件中明确了设计学类下设的专业,分别由艺术设计学(13501)、视觉传达设计(13502)、环境设计(13503)、产品设计(13504)、服装与服饰品设计(13505)、公共艺术(13506)、工艺美术(13507)、数字媒体艺术(13508)、艺术与科技(13509T)等九个专业组成,教育部也赋予了高校自行设置增设专业的权限,既保证了设计学科的基本范畴,保证了设计学科各个专业的历史传承性,也赋予了设计学科与时俱进、拓展内涵与外延的创新性功能。

在中国,设计学科发展起步晚,一直以来从属于美术学科。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所带来的城市提升内涵建设、人们提高生活品质与精神享受的种种需要,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赏、玩、用紧密相联的设计学科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是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及美学品质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学科,设计学科的发展在当今中国作用举足轻重,设计无处不在,粗放型生活方式、设计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国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国人消费能力与实力已被全球各国各地所普遍关注,中国巨大的潜在的内需市场亟待开发,国人设计水平的提高与自主各类设计品牌的研发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耳熟能详的诸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品牌都为国外品牌,更不用说奢侈品设计品牌,国货无几,家具家居行业的“宜家”,服装服饰行业的“无印良品”、“优衣库”、“H&M”、“GAP”,汽车行业的“奔驰”、“宝马”、“大众”以及诸多日系品牌,休闲娱乐行业的“迪士尼”等皆为国外品牌,通讯产品“苹果”、“三星”手机品牌深得中国大众喜好,中国许多著名建筑如北京奥运主会场(鸟巢)为瑞士建筑师设计,上海金茂大厦为美国建筑师设计。中国是国外许多设计品牌的原材料供应地、加工地、销售地,到处可见“made in China”字样,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设计本身的附加值高,设计材料、制作的成本低,在未来的设计中希望更多地能看到“Designed in China”。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教授为中国迄今为止唯一获得普利兹克奖的中国人。国货设计当自强,设计从“人”出发,最终为“人”,本土境遇、人文关怀、应对社会发展而与时俱进的各类需求已更多地被注入到设计的各个环节与理论研究中,中国的设计学科亟需以独立姿态、完备理论与实践体系迈入中国最重要的学科之列。

二、设计学科未来体系建构

设计学科的范围应包含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设计实践与方法研究。中国的设计各个行业正在蓬勃发展,中国设计水平能否赶上世界最高水平,理论研究作用不可或缺。当下,中国设计理论的发展却远远跟不上设计实践发展的脚步,也无法为设计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与未来发展趋势预判,中国的设计实践摸着石头过河,应对中国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的活化设计、应对城市资源稀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可持续发展、能源循环利用的再认识再创新再设计极度缺乏。一门学科理论研究的深度、广度与高度直接决定了实践的深度、广度与高度。

以2013年本科招生情况为例,目前国内各大美术院校培养的设计学科理论人才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艺术史论系,它的前身为成立于1983年的工艺美术史系,现有设计学和美术学两个一级学科的理论研究,艺术史论系的“中国工艺美术史”和“工艺美术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每年招收15名本科生;天津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专业每年招收25名本科生;湖北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专业每年招收20名本科生;湖北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专业每年招收20名本科生;广州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专业每年招收20名本科生;中国美术学院与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以艺术设计学专业为依托,成立了设计艺术学系,中国美术学院每年招收本科生25名,四川美术学院每年招收本科生60名。中央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设计学专业硕士学位点招收设计史论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05年批准设立设计艺术学博士学位点,目前招收设计学博士研究生,本科无此专业设置与招生计划;鲁迅美术学院未招收艺术设计学专业本科生。该领域的研究生招生人数有限,全国开展设计学科理论研究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人才稀缺。

以2013年设计实践类本科生招生情况为例,设计实践类专业、专业方向繁多,招生规模庞大。中国美术学院约850名,中央美术学院约450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约180名,广州美术学院约640名,四川美术学院约830名,天津美术学院约550名,西安美术学院约570名,湖北美术学院约840名,鲁迅美术学院约1120余名。

不同院校设计实践专业间竞争十分激烈,设计实践类专业人才总量庞大,理论与实践研究人才比例严重失调。艺术设计学作为设计学科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作用巨大。设计学科发展面临全新机遇与挑战,空前的各类设计需求为设计的大展拳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可能性,而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已不是一名设计师、一个设计专业方向所能解决的,迎面而来的诸多设计无不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自然等学科领域紧密相关。设计历史与理论的研究,即艺术设计学专业的研究范畴,应该涵盖设计历史研究、设计方法体系研究、设计创作及设计发展批评、设计管理及设计公共政策研究、设计教育等内容,国内高校尤其是美术院校应该加大艺术设计学专业建设步伐,加大设计学科理论研究人才的培养力度。endprint

设计实践专业根据当下目录,现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品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等7个专业,此举为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品设计、工艺美术等重大专业、历史悠久专业正名,在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文件中,艺术学非单独门类,从属于文学,在艺术学科下设立艺术设计学与艺术设计两个专业,该设置将平面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室内与家具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等多个专业方向合并为艺术设计专业,大大限制了以上本可以单独成为专业的、当时所谓的专业方向的发展,在各级各类重点专业、特色专业、优势专业等申报中,将诸多专业方向整合成艺术设计专业进行申报不符合学理与学科、专业发展规律,艺术设计与艺术设计学两个专业在当时作为平行的两个设计类专业,在内涵与外延上完全无法平行与对等,且发展水平无法相提并论,尤其在分工越来越细化与各类研究越来越深化的今天,专业分类的细化势在必行,这不仅有利于完善学科体系建构,也有利于各个专业的纵向深度发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的颁发,对门类、学科、专业进行全新的梳理与调整,是完全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与学科发展需求的,各个院校的设计学科通过近20年的迅猛发展,基本上形成了所在院校设计学科自有体系与特色。

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下设平面设计、品牌与传播设计、多媒视觉传播设计、出版物设计等方向,服装与服饰品设计下设染织设计、服装设计、室内纺织品设计等方向,公共艺术下设城市雕塑、景观装置、壁画艺术、公共艺术策划与传播、艺术鉴赏等方向,工艺美术下设陶瓷设计、玻璃设计、首饰设计、漆艺设计等方向,艺术与科技下设综合设计、会展设计、色彩设计等方向,环境设计下设城市设计、环境艺术、景观设计等方向。中国美术学院以特有的国际视野和本土人文精神的整体和谐发展,建构了以造图、造物、造景、造境、理论建设为方法论体系的完备的设计学学科,各个专业相对独立又互有交叉,相辅相成,共同应对当下错综复杂的各类设计问题。“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涌现出了诸多问题,以美术学院特有的人文思考以及设计学科属下诸专业集群集团内部所作的跨领域跨学科协作的创新优势,积极应对全球格局下的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多种模式的转变,全球层面)、协同创新体系构建(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高等学校核心任务,全国层面)、应对教育改革深化时代(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学校层面)、应对知识快速更新更替时代(与时俱进、终身学习,个体层面),集中多个学科为一体、多个专业为一体、多个专业方向为一体,实行多学科、多专业、多专业方向的跨界、融合、资源共享。

三、设计学科外延建设

设计学科范围的梳理意义重大,对设计学科外延、配套体系的建设也至关重要。在国家重点学科申请评价体系中,评价指标涉及到学科概况、学术团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内外学术交流、支撑条件等六个方面的情况。全国即将进行新一轮的设计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申报,院校间竞争激烈,全国各个学校设计学科整体实力较上一轮评比时有显著提高,在本科生与研究生招生规模、师资队伍建设、科研与教学成果、国内外学术交流、实验室等硬件建设、学科影响力等方面均有明显体现,设计学科体系日趋完善,设计学科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美术院校如何占领设计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制高点众人瞩目,针对评价指标应逐一破解与建构。

体系,为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设计学科的体系也就是它本身所包含的范围与涉及到的外延因素的而构成的整体。应对当下错综复杂的各类社会问题、设计问题,应对当下人们日益提升的品质生活需求,完善设计学科体系,提升设计学科实力,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王晓芬.二级学院管理体制下设计学科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初探[J].艺术教育,2013(8).

[2]李江.2012年中国设计学科发展趋向解读[J].艺术评论,2013(3).

卫生法学科体系 篇4

从刚性管理到柔性管理, 再到无为而治, 体现了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定性管理到定量管理同样也是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然路径。诚然, 我国卫生管理科学发展也既如此。卫生管理科学涵盖了卫生管理理论、卫生管理方法与卫生管理实践的一系列内容。因此, 发展卫生管理科学必须发展卫生管理教育和建设卫生管理学科, 这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安徽医科大学早在1988年就创办了卫生管理学院, 率先发展卫生管理教育。在20余年的办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办学经验, 形成了特色, 同时完成了卫生管理专业、卫生管理研究所、卫生管理刊物和卫生管理学会的综合基地建设, 加强了卫生管理学科建设。

1 坚持创办具有我国特色的卫生管理教育事业

卫生管理学院的成立, 体现了卫生部、安徽省委、省政府等各级领导的支持与关怀, 体现了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对卫生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 体现了老一辈卫生管理工作者对卫生管理科学建设的历史责任感。

我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是安徽省乃至全国的特色专业之一。1988年10月, 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陈敏章教授为学院建院题词:“立足华东, 面向全国, 为培养更多更好的卫生管理人才而努力”。1998年3月, 原国务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云为院庆十周年题词:“发展卫生管理教育, 为建立我国职业化卫生管理队伍而努力”。

时至今日, 新时期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呼唤具有综合管理能力和素质的管理专门人才, 而知识蓄积型人才已不能满足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卫生管理教育体系使得学生创新精神缺失、动手实践能力不强、社会适应能力较弱, 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普遍偏少, 直接导致处理卫生管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较差, 急需通过卫生管理教育及教学模式的转变, 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 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身的应用型卫生管理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卫生工作的重点:即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 强调了基本, 突出了基础和基层的“三基”问题。这也为我国卫生管理专业培养具有“三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提出了历史性任务。据此, 我们在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 应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 创新教育模式, 通过对应用型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运行和管理体制等综合性的配套改革与创新, 构建有利于实施“三基”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长的开放性培养体系, 为适应我国新一轮医改, 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

1.1 坚持“强人文、厚基础、突实践、重实用”的人才办学理念

推行“理念创新、课程优化、特色鲜明”的新型教育模式, 围绕“知识—能力—素质”这一主线,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提倡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 具备将单向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知识结构转向“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医学专业实践知识+卫生管理专业实践知识”的复合知识结构, 以适应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1.2 践行“特色鲜明, 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需要”的培养思路

我国医改的重点是“三基”, 即基本、基础和基层。我们的人才培养必须适应这种要求。我们设计的办学理念:依托“理论教育模块+实践教学平台”, 即通识教育与基础教育模块、临床医学教学模块、卫生管理专业课程教育模块。临床医学教学模块主要在我校各临床学院进行教学, 卫生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育模块主要在肥西教学实践基地进行教学。这种模块教学有利于学生接触基层, 深入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卫生实践, 了解基层基本卫生服务体系, 了解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需求。

1.3 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打造通识与基础课教学平台、临床课教学平台和卫生管理专业实践基地教学平台, 突破传统单一的课堂式教学模式, 通过临床理论与实践结合 (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医院管理实际) 、校内与校外培养结合 (校内教师到校外基地从事部分卫生管理实践教学并进行实践能力培养, 校外兼职教师从事部分卫生管理理论教学并进行理论能力培养) , 将以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从课堂之内延伸至课堂之外, “多层次、全方位”地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贴近基层, 贴近实践, 贴近群众, 提高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立足基层, 服务群众的工作感情;有利于采取小班式教学, 比较容易进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有利于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2 坚持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卫生管理学科

长期以来, 学院围绕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热点和重点, 服从和服务于我国卫生发展大局, 始终坚持以农村为特色的多方向卫生管理科学研究, 凝练学科研究方向。目前四个主要研究方向为:卫生政策与卫生服务管理、卫生经济政策与管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疾病控制与管理。有的研究领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政策研究方面,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我们响应WHO的号召, 在我国农村开展了初级卫生保健政策的理论研究, 为我国五部委下发《关于我国农村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规划目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其中《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指标体系研究》成果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1世纪初期, 我们继续对新一轮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进行跟踪研究, 受卫生部委托进行了《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实施策略研究》, 该成果为我国七部委联合下发《中国农村2001-2010年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其研究成果获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研究方面,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 以朱敖荣教授为首的学术团队, 坚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几十年不动摇, 承担WHO、卫生部等多项课题研究, 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随后的学术团队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特色的农村医疗卫生保健制度研究, 参与我国重大卫生服务和医疗卫生保健制度活动, 为我国制定新时期农村医保政策和推动新医改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工作思路。

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建设方面, 始终坚持县为龙头, 乡为枢纽, 村为基础的基层卫生组织建设。提出把乡镇卫生院建设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村级卫生机构建设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本思路;县级医疗卫生单位以本科毕业生为主体, 乡镇以少量本科, 专科为主体, 村级以中专为主体的农村卫生人才建设, 同时提出建设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和卫生管理人才两支队伍的指导思想。

在疾病控制与管理研究方面, 学院先后实施了中美合作以及国际艾滋病基金会资助的艾滋病相关行为干预项目、中英合作城乡社区老年人抑郁症卫生服务项目、中加合作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项目。把疾病防治工作重点放在社区和农村基层。受国艾办委托, 先后完成了《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现状评价》、《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实施指南》和《中国基层艾滋病防治人员督导与评估能力建设》等系列研究, 为国艾办下发《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 (试行) 》文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为实现联合国提出的“三个一”原则在我国的全面实现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科学研究和项目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也为学院培养了具有发展后劲的学术梯队人才。

3 提炼卫生精神, 努力开创卫生管理教育和学科建设的新篇章

建院伊始, 学院就以延安精神和抗大作风作为卫管人的强大精神动力, 激励和鼓舞一批批教学与科研人员为卫生管理学科的发展做出不懈的努力和无私的贡献。这种精神经过长期的发展不断蕴育着新的内涵:即团结进取、求真务实、服务社会、勇于争先, 并逐步植根于学院发展的进程中, 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学院精神, 为学院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管理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是团结进取的拼搏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 使学院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正是这种精神, 使学院从单一学科发展到现在的三个专业, 1997年, 学院设置了三个专业 (方向) , 即卫生事业管理、医疗保险和卫生信息技术与管理, 实现了文理兼收。每年招生人数从1985年每年招生30名, 到1996年增至60名, 1997年增至120人, 1999年增至180人, 目前在院学生600余名。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也由2000年在院研究生的3名增加到目前的60名。学院的办学规模在扩大, 专业在增多, 学科在优化, 功能在完善, 质量在提高。学院发展的历程, 走过了一条团结进取的拼搏之路。

二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学院始终坚持以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开展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经过不断地调查研究实践和探索, 提出了“强人文、厚基础、突实践、重实用”的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增强, 受到卫生部、安徽省卫生厅等实习单位及用人单位的好评。我院学生近五年的一次分配到位率达90%以上。学院始终坚持以农村为重点的学术研究, 并形成了农村卫生管理研究的特色, 获得多项研究成果。与此同时, 让大学生参与社会调研, 较早进入科研, 接触社会, 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学习卫生管理知识的情感。我院同学撰写的论文《合肥市城市集贸市场人群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者杯征文大赛三等奖。通过科研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学院发展的历程, 走过了一条求真务实的科学之路。

三是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我院多年来面向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卫生管理人才。学院发挥人才和专业优势, 学院在日本JICA财团的资助下, 为安徽省培训了县卫生局长、医院院长、防疫站长500名。受卫生部委托面向中西部地区培训卫生管理人员300余名。在普通教育方面, 以本科为主体, 逐步上延至研究生。数百名毕业生走上各级各类卫生管理工作岗位。他们分别工作在中组部、卫生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高等医学院校、科研机构、省、地 (市) 、 县卫生厅 (局) 等部门, 促进了我国卫生管理人才建设, 推动了我国卫生管理队伍的职业化进程。学院还以学术研究、 评审活动、技术援助、扶贫帮困、 捐赠助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为社会作出奉献。学院发展的历程, 走过了一条服务社会的奉献之路。

四是勇于争先的创新精神。创新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多年来, 全体师生员工勇于争先、敢于开拓, 创造了许多全国的第一。建立了第一个卫生管理学院; 招收了第一届卫生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 编写了第一套卫生管理专业系列教材;创办了第一本国家级《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创办了第一个农村卫生管理研究所;成立了第一个卫生管理学会。1999年, 我院与日本JICAC财团合作建立了初级卫生保健管理干部培训中心。2003年, 我院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科学应用大学合作建立了中德卫生管理合作中心。目前, 卫生管理学科已经成为省级重点学科, 省级教学改革示范中心。卫管人始终勇于开拓、善于创新, 学院发展的历程, 走过了一条勇于争先的创新之路。

卫生法学科体系 篇5

为促进卫生装备与医学工程事业的发展, 繁荣学术交流, 本刊“学科与人才”栏目面向全国读作者征稿。该栏目主要是探讨我国医学工程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和灼见, 研究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设发展对策, 反映卫生装备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人才队伍建设。论文格式参照本刊稿约, 请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 严禁抄袭, 文责自负, 请勿一稿多投。欢迎向该栏目投稿, 优秀稿件的出版周期将大大缩短。

(注:凡来稿请务必在稿件开头注明作者通讯地址、邮编以及联系电话和E-mail, 以便我们及时与您联系。)

卫生法学科体系 篇6

钱信忠部长于1951年8月受中央委托, 到苏联进修学习“保健组织学”, 获医学副博士学位, 于1956年回国。1957年9月在北京天坛卫生干部进修学院, 委托陈海峰院长助理, 举办了第一届保健组织学高级师资班, 并编写了我国第一本《保健组织学》教材。那之后, 国内一些医学院校开设了《保健组织学》课程, 并逐步开始了卫生事业管理的学术研究工作。

1978年钱信忠部长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时, 委任陈海峰为秘书长, 并确定编写《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分册, 以作为保健组织学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蓬勃发展, 我国卫生事业管理学科, 陆续产生了多项分支机构, 后来逐步形成相对稳定并具备有机构、有组织、有内容、有影响的学术机构是:社会医学、预防医学、卫生经济学、医院管理学等等, 直到现在都仍发挥着相对独立的作用, 从不同角度推动着卫生事业的发展。

1983年5月在扬州市瓜州渡, 由钱信忠、陈海峰主持召开的《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定稿会议重点讨论了“中国卫生管理学科”的建设问题, 取得了以下几点共识:

第一, 为解决我国卫生事业的科学领导问题, 必须建立中国卫生事业管理学科 (简称卫生管理学科) 。它应总结研究古今中外的成功经验, 关键是要提出符合不同历史阶段和中国国情的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规律, 为中央制订政策提供依据。

第二, 必须建设中国卫生管理学院和专业, 使之成为卫生管理学科发展的依托。学院与专业的形成, 可以解决学科的理论体系——教材, 理论队伍——教师, 更重要是培养产生学科专业人才——学生。这是保证卫生事业健康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 十分重要。

第三, 必须建立中国卫生管理学会、刊物和研究机构。它们是推动卫生管理的学术研究活动, 提高学术理论水平, 保证卫生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中国卫生管理学会应当有一个总会, 以便配合、协助中央领导, 统一领导全国及各分支学会的学术研究活动。卫生管理的分支学会, 可包括:卫生事业管理学、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医院管理学、卫生教育管理学、卫生科技管理学等。中国卫生管理刊物, 应当有一个牵头集团刊物, 同时可保持各种分支刊物。中国卫生管理研究机构, 应当有一个牵头的研究院, 同时设置分支机构。

第四, 必须建立一所直属中央的“中国卫生管理学院”, 为了方便工作, 可附设于某所大学, 体现双重领导。这所学校可承担领导卫生管理学科的教育、科研、咨询、学会、刊物等工作, 成为中央领导部门的智库和助手。

1984年9月到1988年10月, 钱信忠、陈敏章、陈海峰、朱潮、林伟等卫生部领导多次来安徽, 与省委、省政府和安医大领导协商研究, 终于在安徽医科大学由卫生部投资举办了卫生管理学院、卫生管理学会、卫生管理刊物和卫生管理研究所等, 逐步建立起我国卫生管理学科的综合基地。当时, 他们还认为可以创造条件, 将安徽医科大学的卫生管理学院提升为“中国卫生管理学院”。但令人遗憾的是, 此提议因多种原因而搁浅, 以致老一辈领导与国内卫生管理学界同仁所期盼成立“中国卫生管理学院”的愿望至今也未能实现。随着形势的发展, 特别是学科发展建设的需要, 现在已到相对成熟, 可以研究解决问题的时候了。

令人欣慰的是, 经过30多年的努力, 我国卫生管理学科的发展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开展卫生管理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已有101所, 年招生约5000人, 在校生约2万人, 设置22个专业 (方向) , 其中80%培养本科生, 61.4%培养硕士研究生, 17.8%培养博士研究生。大部分省、市还设置了卫生管理学会、刊物和研究机构, 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

近20年来, 在钱信忠、陈海峰等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 我带领周围的同志开展了以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为主题的学术研究, 组织了许多有影响的活动, 如1995年11月在北京医科大学召开了“21世纪中国卫生学术研讨会”, 主要是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做学术理论准备 (详见《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1996年第1期专辑) ;2002年6月在山东泰安召开了“新世纪中国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主要是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做学术理论准备 (详见《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2002年第7期专辑) ;2009年8月在安徽合肥市召开了“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学术研讨会”, 对新中国成立60年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进行了学术理论总结 (详见《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2009年第7期, 第8期专栏) ;2012年8月在安徽黄山召开了“中国特色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向之后将要召开的中共中央十八大提出了学术建议 (详见《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2012年第9期专栏) 。

多年来, 我与陈老保持着密切的书信、电话联系, 还经常当面交流, 对以下的学术观点取得了较为一致的共识:

第一, 要明确卫生事业的地位、性质和目标。

生命和健康是人民群众最宝贵、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共产党和人民政府, 应该把保障人民生命和健康的卫生事业, 放在民生首要的国策地位。它能促进经济、科技、社会的全面发展, 特别是扩大内需的坚实基础。

卫生事业应当以国家为主导, 社会和群众共同承担责任的公益性质。它的内涵应该突出非营利性、公平性和准福利性。主要责任应当由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承担。

卫生事业的目标应体现为三满意, 一是人民群众满意, 表现为党和政府要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具体实现人人享有优质、廉价、安全、就近、逐步减免费的医疗卫生服务;二是医务人员满意, 他们应该享有全国教师队伍和公务人员同样的绩效工资待遇, 要改变强调医生作用特殊, 可以享受高工资的政策, 应恢复发扬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精神, 以实现群众爱护尊敬的医患关系, 并有利于“医闹”问题的解决;三是党政领导满意, 这是应尽责任的结果。

第二, 要妥善解决卫生总费用的筹集和使用。

我国卫生总费用2011年占GDP的5.1%, 其中国家1.56%, 社会1.76%, 个人1.77%, 学术界认为应作适当调整:三方比例宜为:5:3:2, GDP也宜到6%, 国家应占3%, 我国教育已到4%。

卫生总费用的使用也宜调整, 可将1/2用于需方, 开展健康保障制度, 实施逐步减免费的预防, 保健, 慢病防治, 健康管理, 康复服务, 小病防治、大病保险等。要改变费用补偿中的市场化行为。

另将1/2用于供方, 合理解决工作用房、仪器设备、人员工资和日常运行经费。

第三, 要调整城乡三级卫生机构的一体化管理。

贯彻卫生事业以农村为重点, 城市支援农村, 城乡结合的精神, 全国各大、中城市卫生局都要带领指导周围一批县 (市) 的卫生工作, 以实现分片负责, 竞争发展。

城乡三级卫生机构, 应实行金字塔型的分级分工组建。高层三级医院和机构要严格控制规模, 主要负责疑难危重疾病, 指导基层和研究提高工作。中层二级医院和机构, 主要负责需要住院的疾病和基层指导。80%以上的多发、常见病防治和预防、保健工作, 主要由城乡社区基层负责, 是当前建设重点, 要广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活动, 真正落实到家庭。

城乡三级分工, 要贯彻逐级指导, 双向转诊, 体现基层首诊, 开展防治结合, 中西医结合, 医疗卫生服务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三级机构的人、财、物应统一管理;医务人员可统一调济;仪器设备可统一使用;财务实行收支两条线。

城乡三级机构的所有制, 可实行股份合作制或公私混合所有制, 以调动公私两个积极性, 但必须体现公益性, 不搞盈利的最大化。

第四, 要创建中国新医药学的卫生队伍。

由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积极倡导的创建中国新医药学, 是毛泽东思想对我国卫生事业和人类健康保障的伟大贡献。中国新医药学的内涵, 可概括为:要培养造就既优于中医, 又优于西医;并具备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 中西医结合的医药卫生队伍。

中医的精华是“整体平衡, 辩证论治”。西医的精华是“科学诊断, 重点突破”。现在, 中西医之间都已互相理解, 认识到中西医结合, 能优势互补, 共同提高。在当前的医疗卫生实践中, 中西医药都在互相学习, 走在逐步结合之路上。现在需要党中央认真总结一次中西医结合政策, 以快速实现新医药学的中国梦。

上世纪90年代初, 在钱信忠、崔月犁、陈敏章、殷大奎、陈海峰、朱潮、林伟、黄永昌等人的支持下, 我受卫生部委托, 在合肥创办了黄山医科大学, 内设全科医学院和全科医学专业, 以五结合、六功能的要求培养家庭全科医生。五结合是指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医护结合、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结合、医疗卫生服务与卫生管理结合, 六功能是指中西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我们培养的大批学生深入城乡基层, 安心工作, 以高质量服务, 受到群众欢迎和国内外的好评。

2012年3月, 我到北京探访陈老。他虽大病刚愈, 但仍思维敏捷与我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长谈。我们谈及了2000年后国家实施的将全科医生培养改成毕业后教育政策的失误, 造成至今没有形成师资队伍, 没有教育基地。我们认为我国培养的应该是西医治疗全科医生, 是具备五结合六功能能力的全科医生。

卫生法学科体系 篇7

关键词: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建设,思考

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随着社会进步、卫生事业发展和医药卫生改革深入,日益凸显它的优势地位。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是伴随卫生事业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问,并成为快速推动卫生事业发展的动力。

1 卫生事业管理科学、学科和专业

1.1 卫生事业管理科学

卫生事业管理科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特点与规律,用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如何通过最佳卫生服务把医疗预防保健的科学技术和卫生资源及时有效地提供给全体人民,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要,有效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门科学[1]。

1.2 卫生事业管理学科

学科是具有特定研究对象的科学知识分支体系[2],是一个经过系统地组织以便研究与教学的知识领域。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作为一个分化的科学领域,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管理学知识系统内卫生管理知识子系统的集合概念。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也指高校卫生管理学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卫生管理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

1.3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是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是高校社会分工、学科知识和教育结构三位一体的组织形态,其中,社会分工是卫生管理专业存在的基础,学科知识是卫生管理专业的内核,教育结构是卫生管理专业的表现形式,三者缺一不可。

卫生事业管理科学是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中本质的、不可替代的知识体系。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是在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成的,离开了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知识体系,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学科和专业常常容易为人们所混淆,专业经常被人们等同于二级学科。学科发展的目标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而专业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学科与专业在目标上的区别表明两者之间具有不可替代性。学科与专业并存是高校的一种特有现象,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学科是专业成长和发展的基础,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取决于其学科与专业的水平。

2 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研究的内容

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研究的内容既包括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又包括卫生事业管理的投入、结构、过程和产出。

2.1 卫生事业管理理论

卫生事业管理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学科,重要的是已经形成了具有本学科特色的理论和方法。其中理论是解决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问题的重要基础。如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卫生事业的性质、卫生工作方针、卫生发展战略、卫生发展规划、卫生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卫生服务筹资、卫生服务支付、卫生服务模式、健康保障制度、卫生服务公平与效率、卫生服务营销、卫生可持续发展等。

2.2 卫生事业管理方法

卫生事业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需要研究卫生事业管理中的方法学问题,卫生事业管理方法是解决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问题的重要手段。如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编制方法、区域卫生规划方法、卫生项目管理方法、卫生政策分析方法、卫生系统绩效评价方法、卫生服务营销管理方法等。

2.3 卫生事业管理实践

卫生事业管理学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卫生事业管理实践中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是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践、公立医院改革的实践、初级卫生保健的实践等。卫生事业管理实践是卫生事业管理新理论和新方法的来源,卫生管理实践创新与卫生管理学科发展的互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2.4 卫生资源(投入)

卫生资源是指提供各种卫生服务所使用的投入要素的总和,包括人力、财力、物力、信息、技术等资源。比如,人力资源作为卫生资源的主要内容,其特点、构成均影响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规划、配置、考核等;再比如,信息是管理的基础,信息管理就是信息的收集和应用,就是如何将实际数据资料转化为信息,为管理工作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2.5 卫生组织(结构)

卫生组织是贯彻实施卫生政策的重要载体与组织保证。不同时期我国卫生组织设置不同,其管理模式也不同。卫生组织研究的范围包括卫生行政管理组织、医疗服务组织、公共卫生组织、卫生监督执法组织、妇幼保健组织、医疗保险组织、药品管理组织、卫生应急组织、医学教育与卫生科技组织、卫生第三方组织等的组织设计与功能评价。

2.6 卫生管理(过程)

卫生管理包括医疗服务管理、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卫生监督管理、药品监督管理、妇幼卫生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医药管理、基本卫生保健管理等。卫生事业管理学需要研究在这些部门和领域内存在着什么问题,有什么规律可循,如何改善和加强在这些组织和领域内的管理等。

2.7 卫生系统绩效(产出)

卫生系统绩效的实质是指一个国家的卫生系统对于自己有责任承担的卫生系统总体目标的实现程度。卫生绩效管理包括卫生绩效计划、卫生绩效评估、卫生绩效结果的反馈和运用等内容。对卫生系统进行绩效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卫生系统的绩效评估,分析卫生系统绩效的影响因素,为卫生政策制定者、决策者提供卫生系统发展的真实信息以制定出科学、可靠的卫生政策,促进医药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

3 对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3.1 加快理论构建和学术创新,促进学科知识增长

由于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的根本不同,中国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卫生事业管理理论和实践必然存在差异。中国复杂的医药卫生发展和改革实践为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理论构建提供丰富素材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挑战。

我国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应立足于我国及当代世界的卫生管理研究和实践,积极引进国外成熟理论和前沿思想,如卫生改革“政策环”和“控制柄”[3],同时结合我国卫生管理和卫生改革的实践,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借鉴与整合,进一步加快理论构建和学术创新的步伐和力度,促进卫生事业管理知识增长和学科发展。

3.2 规范卫生管理研究方法论,实现“从定性到定量、从主观到客观、从思辨到实证”的转变

方法论的科学化是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建设的有机内容。规范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的方法论体系,是加快我国卫生事业管理理论研究科学化进程和推动我国卫生事业管理学与世界接轨的重要途径,学界应该加强卫生事业管理研究方法论的探索。

定量研究方法是现代科学化发展的方向,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应借鉴并应用当代科学方法论(如系统分析)和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等学科所发展起来的、行之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如数学模型)以及计算机技术[4],奠定卫生事业管理定量研究方法论基础,实现卫生事业管理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从主观到客观、从思辨到实证”的转变,从而推动我国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科学化、学术化水平的提升。

3.3 深化协同创新合作机制,促进卫生事业管理学科蓬勃发展

学科和专业常常为人们所混淆,专业往往被人们等同于二级学科,在这种观念指导下,高校容易出现分化甚于综合的局面,从而造成学科专业之间各自独立分割,表现为资源不能共享、知识面拓展不开、人才培养过于专门化、研究方向狭窄、整体效益低下等。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中提出的。“2011计划”的基本原则是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和创新引领,其总体思路可简要归纳为“1148”,即:一个根本出发点、一项核心任务、四类协同创新模式和八个方面的机制体制改革[5]。卫生管理学科要依此为契机,以促进卫生事业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卫生管理人才、卫生管理学科、卫生管理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其核心任务;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研究所、高校与卫生组织、高校与地区以及国际间的深度融合,探索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从而推动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的全面发展。

3.4 加强职业化卫生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卫生管理职称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高度重视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职业化管理队伍”。职业化管理队伍可简单概括为:通过卫生管理教育(包括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培养(或培训)的具有卫生管理专门知识与技能,在卫生系统中从事卫生管理专门工作,并以此作为其终身职业和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员[6]。发展卫生管理教育是实现卫生管理队伍职业化的重要途径。

建立职业化卫生管理队伍,必须有相应的卫生管理职称体系,从而使专业人才培养与上岗后的稳定性相适应。然而,目前还没有卫生管理人员的职称评定体系,卫生管理职称评定缺乏政策支持。卫生管理职称评定基本是“挂靠”其它职称系列(如:病案管理、研究员等)或不评定,只有少数省市(上海、江苏、陕西、内蒙古等)开始试点,着手建立卫生管理岗位人员的职称体系。设立卫生管理专业职称体系不仅是主动适应职称考评工作的需要,更是卫生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是大势所趋,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统一指导政策是治本之法。

3.5 提高卫生管理教学质量,夯实学科发展基础

3.5.1 规范课程体系,狠抓教材建设

我国卫生管理教育虽已取得较快发展,但尚未形成统一合理的课程体系和规范的卫生管理专业教材,各学校在培养过程中的随意性较大。当前,应以全国高等学校卫生管理专业第2轮规划教材建设为契机,规范课程体系,提高教材质量,为职业化卫生管理队伍的规范化培养

奠定良好基础。

3.5.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转变教师角色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发展的核心,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尤其需要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实践阅历。卫生管理教师必须顺应变革,注重能力和角色的转换,变单一理论型为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复合型师资,并努力实现下列转轨:实现从传统的灌输式到现代的启发式、从传授者到研讨者、从主导者到合作者、从授业者到督导者、从执行者到参与者、从说教者到疏导者的转轨。

3.6 提高卫生组织对卫生管理教学科研的参与度,实现学科和卫生组织的互动互利

卫生管理的教学科研是要通过卫生管理实践来发现和检验的,在这一过程中,卫生组织实践与卫生管理教学科研呈现出一种正反馈效应。卫生管理教学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卫生组织输送所需的人才,卫生管理科研可以为卫生组织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些均有利于提高卫生组织的管理水平。反过来,卫生组织的参与程度又将影响到卫生管理教学和科研的成效:卫生管理专业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卫生组织管理实践能够提高未来的工作匹配度,同时减少将来进入卫生组织的学习和适应成本;卫生管理教师和科研人员与卫生组织的良性互动,可以丰富其教学素材,提高其实践阅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志.卫生管理学教程[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2003:1.

[2]王续琨,丁堃,宋刚.管理科学在中国:管理学科结构探索[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5):1-6.

[3]Marc J.Roberts,William Hsiao,Peter Berman,Michael R.Reich.通向正确的卫生改革之路——提高卫生改革绩效和公平性的指南[M].任明辉,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25-35.

[4]秦侠.卫生管理运筹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

[5]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Z].2012-03-15.

建构“体用”结合的学科评价体系 篇8

关键词:学科评价体系,“体用”结合,一流学科

从世界范围看,大学学科评价一直是高等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出现了一系列不同特色的排名式的学科评价结果,在学界和社会上都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指出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公平竞争,强化目标管理,突出建设实效,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充分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引导高等学校不断提升办学水平”。由此可见,学科评价体系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方案》也对评价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评价既是对现状的判断,更是对未来的引导,如何构建面向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学科评价体系十分重要。

一、国内学科评价的现状

当前,国内学科评价的主要形式是排名,拥有较大影响的有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分学科世界大学排名》、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学科及专业等级排行榜》、浙江大学《大学评价和学科评价研究》以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价所《一级学科评价排名》等,各排名分别采用各具特色的指标体系对学科进行评价并排序。

从起源上看,国内的学科排名主要是借鉴国外的学科排名而来,所采用的指标也是对国外学科排名指标的沿袭和变化。如表1所示,国外当前影响较大的学科排名有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指标体系,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分学科评估排行,ESI全球学科排名以及泰晤士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等,对照表2国内排名的指标体系,不难发现这一结论。

为什么学科排名能够迅速地在国内落地开花并引起高校、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一是作为比较型评价,学科排名的结果简单明了,直接展示了学科之间的相对水平,既有利于高校和学科了解自身与同类学科之间的差距,确立标杆,并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赶超,又能够作为政府进行资源投入的依据;三是能够作为社会认识学科的窗口并将其作为择校的依据,以上三方面对提高学科水平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其二是当前排名所采用的指标相对而言容易量化,便于计算,特别是科研产出的客观数据容易获得,也易于统计。我们发现,国内的学科排名中属于科研产出类的指标占有相当的比重。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分学科排名主要考察学科的科研表现,其中论文数量、高质量论文比例两项指标占50%的权重,浙江大学学科综合实力评价中科研活动指标的权重达39%。(见表3、4)

但是,当前的学科排名是否科学、完整地反映了学科的真实水平,是否能引导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尚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从指标体系看,当前的学科排名主要是针对学科产出的评价,并且特别偏重于科研产出的评价,这部分指标虽然容易量化,但并不代表学科水平的全部。在实际的学科建设中,学科水平受到资源、制度、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学科不仅进行科学研究,还培养人才、服务社会、负责文化创新与传承,如果只选择部分容易测量的或容易吸引眼球的指标是不全面的。与此同时,作为比较型评价,学科排名的结果虽然直接明了,但是容易引起功利性的行为,一些大学、学科出于声誉和资源获取的需要,会采取迎合指标的对策。不全面的指标体系与这样的迎合行为相结合,就出现了当前一些学科通过整合相关学科,改变教师学科归属,甚至购买科研产出的手段来提高排名的乱象,这些不理性的行为掩盖了学科的真实发展水平。

二、学科组织建设视角下的学科评价

学科评价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一环,怎样发挥评价对于建设的引导作用,需重新回到对学科和学科建设的认识上。

1. 学科建设的水平应包含学科组织发展水平与学科学术产出水平两个层面。

虽然学科问题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是对学科的概念认识却并不统一,并且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学科以及相关概念的明晰度和学科研究的繁荣度并不同步,对学科及相关概念的界定在一定程度上还缺乏理性的解读和缜密的界定,导致了使用上的模糊和混乱”[3],这也是当前学科排名指标各不相同的原因之一。因此,统一对学科的认知应是学科评价体系构建的首要任务。宣勇在2006年的研究中提出,学科具有双重形态,现代大学所强调的学科有两种不同语义上的指谓,一是作为知识体系的学科,二是作为不同学科要素构成的组织,即作为知识劳动组织的学科[4],该观点得到了众多学者的支持。他以此为基础对学科组织建设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在2009年《大学学科组织化建设:价值与路径》一文中指出“当前学界所讨论和强调的现代大学的学科建设同时具有两个不同语义上的指谓,其一是作为知识体系的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即指一门门的学科在知识上的增进;其二是作为不同学科要素构成的组织的建设,即作为知识劳动组织的学科建设”[5]。也就是说现代大学的学科建设不仅包括学科学术产出的增进,还应包括学科本身的组织建设,因此,学科建设水平不仅包括学科学术产出的水平,还应包括学科组织发展的水平。

2. 学科组织发展水平是学科学术产出水平的保障。

伯顿·克拉克曾在其《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当我们把目光投向高等教育的‘生产车间’时,我们所看到的是一群群研究一门门知识的专业学者。这种一门门的知识称作‘学科’,而组织正是围绕这些学科建立起来的”[6],也就是说,学科组织是知识生产的车间。因此,这个车间的产出水平取决于这个车间的运行效率,与这个车间的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当前以学科排名为主要形式的学科评价可以较为直观地反映学术产出水平和状态,但是由于缺失对生产车间状态的关注或其全部要素的关注,使得大学难以找到产生学科差距的根源,因此常常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短期行为或投机行为,表面上指标表现上升,但实际上问题并未解决,在实现高层次目标时后继无力。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科组织的质量保障作用,大学开展学科建设实际上是通过提高“生产车间”的工作效率,以产出预期的知识劳动产品,因此在构建学科评价体系时不能缺少对“生产车间”(学科组织)运行状态的评价。

三、体用结合:学科评价的体系建构

基于以上判断,我们认为学科评价体系的建设要以提高学科组织发展水平为基础,建立学科产出的质量保障体系,科学实现学科学术产出水平质的提高。具体来讲,要建立“体用”结合的评价体系,“不但要关注学科这个细胞的功能发挥好不好,也要关注细胞组织本身的健康水平”[7]。

1. 关于学科功用的评价。

学科组织是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以知识劳动为主要任务,这些劳动包括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和应用知识,因此相应承担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用”的评价是从外部的、显性的角度对学科组织这些功能性的表现评价,应包括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水平、社会服务水平、文化创新与传承四方面。其中科学研究水平对应学科所创造的知识的水平,可以用高水平学术论文、专著的数量、被引用量、被引用的频次等指标来衡量,同时还可以用科研成果的获奖层次作为指标来衡量,这也是当前学科排名所侧重的。学科组织通过为专业提供课程,开展学位点建设等方式来实现对本科生、研究生及学科队伍的培养。当前学科排名主要通过对学生就业进行评价来衡量学科的人才培养水平,其实这并不准确。学科通过知识传播(将知识转化为课程并进行教学)来实现其人才培养的功能,但一个学科能传播的知识是有边界的,不能包含学生培养的全部,尤其是本科生培养,因此对学科人才培养功能的评价应以学科提供的课程质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知识获取水平为主要指标,而对学生就业的评价应侧重研究生。第三,学科通过将知识成果转化为科学技术并将其应用于现实生产领域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因此社会服务水平主要通过产业收入衡量,泰晤士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在这一方面有所体现。最后,我们还要关注学科的文化创新与传承功能,特别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科而言,学科价值内隐,输出思想理论、观念文化,可通过衡量其对智库建设的贡献、对文化体系、价值体系建构的贡献等来评价。

2. 关于学科组织的评价。

对学科“体”的评价指的是从内部、隐性的角度对学科组织本身的状态及发展水平的评价。学科是围绕知识建立起来的学术共同体,从组织要素的角度看,学科发展受学科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外部环境主要指学科的资源获取情况,内部环境指的是学科的制度与文化,组织目标指学科的使命,组织结构则指的是学科的学术梯队情况,对学科“体”的评价主要有:是否有清晰的学科使命,学科的研究方向是否是集聚,是否有合理的学术梯队,是否有优秀的学者,是否有明确的学科制度,是否有良好的学科文化等。学科通过确立明确的学科使命,在使命驱动下围绕使命优化学科梯队,争取资源搭建学术平台,开展知识劳动,学科的制度与文化起约束和激励的作用。学科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学科组织的评价既要对学科构成要素的状态有所评价,也要对学科组织的运行效率进行评价,只有将高水平的学科要素加以高效率的组合运行才能产出高水平的知识成果。

3. 一流学科的“体用”评价。

基于上文的分析,学科组织的发展水平与学科的产出水平密切相关。学科组织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组织的发展、成长,学科组织内成员、研究对象以及学科范式规模出现扩张和数量的增长,学科组织结构不断改善,学科产出的水平也不断地提升。早在2003年,我们对大学学科组织成长机理进行了研究,对国家重点学科及浙江省重点学科进行了问卷调查,论证了以上结论。我们认为学科组织的成长与发展适用于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分为生成期、生长期、成熟期及蜕变期4个阶段。作为一流学科,从组织生命周期的视角看,学科发展应该处于学科成熟期(或处于成熟期的学科更有建成一流学科的可能性)。在这个时期学科的研究领域、方向和水平具有不可替代性;具有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可持续的知识产出;稳定的资源获取;明晰的组织结构;规范的学科制度;良好的学科传统;较高的国际化程度[8]。这八个标准既包含了学科“体”的指标,也包含了学科“用”的指标,可以作为一流学科的评价标准,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2013年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方法[EB/OL].(2014-7-5)[2016-3-9]http://www.shanghairanking.com/ARWU-SUBJECT-Methodology-2013.html.

[2]浙江大学大学评价研究课题组.大学评价和学科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探讨[J].评价与管理,2005(1).

[3]翟亚军.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

[4]宣勇,凌健.“学科”考辨[J].高等教育研究,2006(4).

[5]宣勇,凌健.大学学科组织化建设:价值与路径[J].教育研究,2009(8).

[6][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7.

[7]张男星,等.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思考——访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宣勇[J].大学:研究版,2015(12).

卫生法学科体系 篇9

1 资料与方法

山东省自1994年开始进行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建设,截至2009年底,共有“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56个,其中在综合性医院中的有33个。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科研水平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是推动学科建设最活跃的因素,也是评价学科建设成就最客观最敏感的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学科学术能力。在此,我们以科研水平这一直观指标来反映学科发展水平的一个方面,通过调查数据,分析一些投入因素对科研水平的影响,进而推出其对学科发展水平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方法,抽取综合性医院中的12个重点学科,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调查和查阅有关档案资料,以及对卫生行政管理人员、重点学科人员等进行访谈等,收集学科科研数据资料及影响因素等。根据《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量化标准体系及评估标准》对调查项目予以量化赋分。采用EXCEL2007进行数据录入,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科科研水平总体情况

从定性访谈结果来看,大部分被调查者反映科研与临床的结合较少,很多科研是为了科研而科研,在临床上缺乏应用价值和应用途径,很多科研项目不能转化为医疗服务能力。

而从定量调查来看,调查的12个学科2000-2006年间共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30项,省部级项目160项,厅局级项目102项。从2000年到2006年科研水平发展情况来看,2000年仅有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2006年获9项;2000年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2006年30项;2000年各学科共发表SCI论文2篇,2006年发表15篇,整体发展较快。从学科的学术成果来看,2000-2006年间,各重点学科取得的国家级科研奖励均比较少,共5项,共获得国家专利28项,省部级科技奖励60项、厅局级科技奖励108项,其中B4学科获奖最多,共获省部级和厅局级奖励62项。从重点学科人均科研产出来看,2000-2006年间,各学科平均人均科研立项0.8项,人均获得科研奖励0.45项,人均发表科研论文4.2篇,人均出版著作0.24部,与全国先进重点学科水平相比总体较低。

参照《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量化指标体系及评估标准》,将学科科研学术水平进行量化评分。综合总体科研水平量化评分(总分250分),各重点学科平均得分163.8分,最高分234分,最低分仅68分。

2.2 相关因素与科研水平的关系

定性访谈结果显示,学术队伍、经费投入与学科发展方向被认为是影响重点学科科研产出的主要因素,本研究根据定性结果,制定定量问卷,对这三个变量与学科科研水平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如下:

2.2.1 学术队伍与学科科研水平的关系

根据《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量化指标体系及评估标准》,将学科带头人水平、学术队伍的职称结构、学位结构以及学科人员参加进修学习及会议培训等进行量化赋分。均以2006年底数据为准进行评比赋分。以上学术队伍职称、学位及培训情况合计,满分即标准分为130分,其中学科学术带头人水平满分为60分,12个学科学科带头人水平平均得分33.42分,整体得分较低,且学科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科间得分差异较大。表2中12个重点学科学术队伍综合平均得分93.42分,各个学科间得分差距较大,通过统计分析,学科学术队伍水平与科研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r=0.849,P<0.0001),相关性较好,随着学术队伍得分的增高,科研水平得分也逐渐增高。学术队伍与科研产出对比关系见图1。

2.2.2 学科经费投入与学科科研水平的关系

学科经费投入总分250分,调查的各学科经费投入平均得分70.9分,得分较低,且各学科得分差距较大,最高分为189分,最低分为23.2分。从学科经费投入与科研水平的关系来看,通过相关性检验,r=0.669,p=0.017,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一般(0.4

2.2.3 学科发展方向与学科科研水平的关系

结果显示, 12个重点学科“十五”间发展方向平均得分75.12分(满分80分),最高分80分,最低分65分,各学科间差距较小;经相关性分析,r=0.886,p<0.0001,说明学科发展方向与学科科研水平相关性较好。

3 问题与建议

3.1 存在的问题

3.3.1 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000-2006年间,虽然全省重点学科科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总体学科科研水平整体偏低,特别是缺乏重大的、有影响力的科研项目,国家级科研奖励少;从人均发表科研论文和出版著作来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科研水平有待于提高;而从学术队伍、经费投入、学科发展方向与科研水平的关系来看,学术队伍、学科发展方向与学科科研水平的相关性较好,而经费投入与学科的科研水平相关性一般,说明经费的投入对于学科科研水平的促进激励作用较小,有待于强化科研经费管理。

3.1.2 学科间发展不平衡

无论是学术带头人水平,还是科研立项和学科经费投入,各学科间都存在较大差距,学科间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

3.1.3 科研与临床的结合较少

通过定性访谈发现,很多科研是为了科研而科研,在临床上缺乏应用价值和应用途径,很多科研项目与临床脱节,不能转化为医疗服务能力,不能通过科研项目带动临床技能的提高,这是未来医疗机构科研发展中的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3.2 建议

3.2.1 加强学科管理,强化科技创新意识,提高科研水平

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对重点学科的绩效管理与考核,根据考核结果配备建设经费,加大奖励措施,激发学科的科技创新意识[1]。重点学科所在单位SWOT分析,明确重点学科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明确发展方向,锻造学科品牌[2]。应激发其科技创新积极性,将科技工作指标列入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中,将指标的完成情况与科室综合目标考核、奖励及科主任任期考核挂钩,同时加大奖励力度,探索一套适合本省或本院的评估体系,以提高学科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与科研学术水平,扩展重点学科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争取更多高水平、高层次的科研立项,更好地发挥重点学科的科研示范和辐射效应,鼓励并带动其他学科的快速发展。

3.2.2 瞄准学科前沿,发挥重点学科优势

相对于医院的其他学科,重点学科拥有政策、资金、设备、人才优势,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创新,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发挥重点学科的带动作用。目前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国家级科研项目少,与国际合作的高水平科研项目少。应奋起直追,根据重点学科的工作基础和科研特色优势,结合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瞄准世界先进水平,选取重点学科领域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开展工作,积极鼓励申请高级别的科研课题。应注重临床需要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注重临床治疗的同时,鼓励临床科研。借筹建临床医学技术中心之机,促进临床技术与科研的突破发展。要扩大视野,增强学科发展的预见性,以“大学科”的观点,不断拓宽传统的学科面,借鉴交叉学科的学术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学科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加强横向联系,把学科建设置于国内及国际大系统中,与外环境充分交流,多方面配合,取长补短,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协怍,增强学科科研水平。

3.2.3 临床与科研相结合,促进重点学科发展

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医改的目的,也是学科发展的最终目[3]。各重点学科应注重临床需要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重视临床治疗的同时,鼓励各重点科室积极申请高级别的科研课题,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促进临床医疗水平的提高,共同推动重点学科的发展和在医院的核心作用的发挥[4]。

参考文献

[1]郑静,靳淑雁,周辉等.基于激励理论的医学重点学科管理实践.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9:615-616.

[2]贾林斌,辛文霞,傅茂笋等.试论项目管理方法在解决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突出问题中的应用.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11:666-667.

[3]邹小莉,王耀刚.医改新政下医学学科发展问题研究基于全国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分布特征分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4:268-271.

上一篇:大学生观念变化的就业下一篇:上转换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