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基本标准

2024-06-26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基本标准(通用4篇)

篇1: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基本标准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 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学位授予基本标准

郑州大学第五届学位评定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 2016年1月15日

学科门类:10 医学

一级学科: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第一部分

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

一、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预防医学为主的视角,探讨生物、遗传因素,物理与化学等环境自然因素以及心理、行为、社会等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规律,研究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策略与技术的学科。

公共卫生的目标旨在通过公共政策的形成,法律、法规的保证,创造一个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的环境,以达到保护与改善人群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领域和范畴,关注人群的健康、疾病发生及其影响因素,应用宏观与微观的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通过干预措施进行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主要包括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职业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学、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学、卫生检验学以及军事预防医学等范畴。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人类健康正在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也将迎来新的使命和发展机遇。人类生存所面临的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加剧、人口老龄化、社会经济变化、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等均可对人类健康带来新的问题,如环境变化和生物病原变异使得已控制的传染病复燃,新的传染性疾病不断出现,生活方式改变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精神性疾病、伤害、各类特殊人群健康问题不断增多,公共卫生安全管理以及健康服务水平和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等。与此同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范

围也日益扩展,医学与非医学学科深层次的交叉融合;在社会与行为科学、政策与管理、环境科学等宏观领域不断扩展;新型的科研设计方法与统计分析技术不断涌现,现代实验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宏观与微观的结合更加紧密;在健康促进与社区保健方面,更加关注心理、精神和行为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将疾病防控与社区动员、政策支持和环境改善等密切结合。

二、学科历史、发展现状及培养方向

(一)学科历史及发展现状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是河南省培养公共卫生事业高级专业人才的学院。郑州大学卫生学教育源起于1928年的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即国立开封中山大学,1942年改为国立河南大学),1949年建立卫生学系,1956年卫生学系更名为卫生学教研组,历经河南医学院卫生学教研室、卫生系,河南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院)、公共卫生学院,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院1978年招收首届5年制本科预防医学专业学生;1985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6年开始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03年获得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获得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增设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和生物信息学两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007年设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预防医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郑州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是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学科。

目前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编职工86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55人,中级职称23人。在师资队伍中,有双聘院士1人,长

江学者1人,国家杰青2人,省级特聘教授岗位3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80人(含外聘导师22人)。专任教师中52人具有博士学位,19人具有硕士学位。

学院设有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儿童少年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卫生毒理学系、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系、卫生化学教研室和预防医学教学实验中心。依托学院设有河南省肿瘤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肿瘤流行病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分子医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卫生厅公共卫生监测技术与应用实验室、郑州市肿瘤蛋白质组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有郑州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营养食品研究中心、蛋白质组学应用研究中心和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二)学科方向 1.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1)1004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一个二级学科,是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原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二个二级学科调整合并而成。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卫生统计学是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方法,结合医学实际,研究数字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一门学科。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是现代医学的基础学科和方法学,同时也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一门重要应用学科。培养方向:分子流行病学、慢性病流行病学、恶性肿瘤流行病学、医学信息统计与处理、医学数据管理与挖掘。(2)100402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是由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科、环境卫生学科合并而成,它主要研究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和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并研究利用有利环境因素,控制不利环境因素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对策,预防与环境有关的疾病和职业病,以保障人群健康。培养方向:尘肺病与免疫毒理学、环境相关疾病与污染控制、环境污染控制技术。(3)100403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一个重要的二级学科,本学科分为两个部分,即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营养学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食品卫生学是研究可能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以提高食品的卫生质量、保护食用者饮食安全的科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同预防医学其他学科,如: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等一样,在预防我国居民疾病发生、促进人民身心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改善居民营养状况、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增强国民体质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学科培养的人才还可以在食品、轻工、化工、农业等不同行业发挥作用。培养方向:妇幼营养学、营养相关疾病防治研究、微量营养素与健康。

(4)1004Z1 生物信息学

生物信息学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一个二级学科,本学科是利用生物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物理、化学等相结合的方法,对生物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传播,使用各学科的方法对生物数据进行分析,为生物问题的探索与发展提供基础和方向,立足于数据挖掘的交叉性学科。本学科广泛应用于公共卫生、医疗、制药、农

业、食品、生态和环境等领域,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多应用、发展迅速的新兴学科。培养方向:表观基因组学与红系发育系统生物学、生物遗传多样性保护与基因资源挖掘、免疫分子与创新药物。2.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1)100401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一个二级学科,是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原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二个二级学科调整合并而成。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卫生统计学是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方法,结合医学实际,研究数字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一门学科。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是现代医学的基础学科和方法学,同时也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一门重要应用学科。培养方向:分子流行病学、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生物医学信息统计方法与应用、医学数据管理与挖掘。

(2)100402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是由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科、环境卫生学科合并而成,它主要研究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和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并研究利用有利环境因素,控制不利环境因素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对策,预防与环境有关的疾病和职业病,以保障人群健康。培养方向:职业相关疾病与职业卫生评价、职业肿瘤学、卫生监督、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环境相关疾病与生物标志。(3)100403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一个重要的二级学科,本学科分为两个部分,即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营养学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食品卫生学是研究可能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以提高食品的卫生质量、保护食用者饮食安全的科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同预防医学其他学科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等一样,在预防我国居民疾病发生、促进人民身心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改善我国居民营养状况、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增强国民体质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学科培养的人才还可以在食品、轻工、化工、农业等不同行业发挥作用。培养方向:营养与相关疾病、公共营养、妇幼营养学、微量营养素与健康。

(4)100404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是涵盖了儿童少年卫生、妇女保健与儿童保健三个学科的学科体系,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儿童少年卫生学(简称儿少卫生)是一门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学科,主要研究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身心健康问题及其干预措施,包括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监测,常见病预防,以及教学过程卫生、教学环境卫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等内容。妇幼保健学是以妇女和儿童为对象,以保健为中心,针对妇女不同生理期与儿童不同发育期的生理、心理等特点和保健需求,综合运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保护和促进妇女儿童健康的学科。儿少卫生研究生的培养方向:生长发育及发育期疾病、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妇幼保健。(5)100405 卫生毒理学

毒理学的传统定义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

现代毒理学超越了这一简单定义,它以化学物质为研究工具,在实验医学和治疗学的基础上,发展为研究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危险度评价和危险度管理的科学。现代毒理学吸收了生物化学、生物学、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数学、医学、药理学、生理学和物理学等各分支学科的知识和技术,研究化学物等有害因素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和毒作用机制,阐明有害因素与生物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及造成的不良效应的性质和剂量-反应(效应)关系,为指导化学物、物理因素的安全使用和防治有害作用提供依据。毒理学既是一门有明确服务对象的应用学科,又是化学工业、药理、法医、预防医学等专业的基础学科。现代毒理学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在多学科得到广泛应用。培养方向:分子与遗传毒理学、放射毒理学及工业毒理学等。

(6)107401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是预防医学一个重要的二级学科,本学科分为两个部分,即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学。社会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综合了生物医学、社会科学、心理学、管理学、行为科学等诸多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成果,研究社会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行为生活方式以及卫生服务等众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订相应的社会卫生措施,提高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卫生事业管理学是根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国内外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规律,合理地筹集、分配和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而提高人民群

众健康水平的系统科学。本学科培养的人才可以在卫生行政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医院管理、医疗保险管理等不同行业发挥作用。培养方向:卫生事业管理、卫生资源配置与卫生服务研究、医疗保健制度研究、居民健康评价、社会因素与健康、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医院管理研究、卫生经济研究等。

三、自身特色及发展思路

(一)自身特色

本学科形成了“以高密度人群突出公共卫生问题为研究对象,注重分子医学前沿技术融入群体防治研究、教学、科研与公共卫生社会服务相结合”的鲜明特色。

(二)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快学科建设,提升专业内涵。重点是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的,以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为关键,以高水平导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研究生管理体制改革和培养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强化学科特色、加强课程建设、优化生源结构、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助推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学院建设。

四、发展目标

围绕建设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推进公共卫生学院向研究型学院转型发展。按照优势专业与时俱进、特色专业发展壮大、新兴交叉专业奋进突起、社会与基础专业方向重点突破的发展目标,构建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一级学科专业体系,实现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在“十三五”期间,社会服务能力、学科发展潜力和社会影响力等综合实力有较大提升。

第二部分

博士学位的基本标准

一、获得本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博士生应在掌握医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系统地掌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入掌握所学专业的前沿理论与知识,开展专题科学研究。

(一)基础知识及技能

博士生通过学习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知识,了解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的本质及其规律,提高对疾病尤其是流行病的病因、诊治水平和防控能力;掌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等。

(二)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和技能

博士生应掌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童青少年卫生学、妇幼卫生学、职业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卫生毒理学、卫生检验等;学习和了解其他相关学科,如实验分析、生物技术、计算机应用、统计分析技术等前沿知识和技能,为开展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方法和技术支撑,具备创新性科学研究的基础。

二、获得本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素质

(一)学术素养

掌握本学科相关的知识,具备开展学术研究所必需的能力。具有从事本学科工作的才智与涵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具备深入探索科学问题与学术创新精神,具备运用专业知识开展创新研究的综合素质。

扎实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和创新性研究能力也是博士生学术素养的重要构成要素。本学科与相关学科具有交叉性,如环境科学、生物学、人文科学、经济学等,博士生应掌握

相关学科知识,尤其是与自己主攻方向密切联系学科知识应有较深入的了解;具备科学研究计划的制定能力、人群调查和试验分析、综合评价能力,博士生应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及组织协作能力。

(二)学术道德

博士生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严谨治学,探求真理,维护科学诚信,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和技术权益;严格遵守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的基本规范,认真执行学术刊物引文规范,杜绝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正确对待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名利与收益,严禁沽名钓誉、损人利己行为,反对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积极维护优良的学术氛围。

三、获得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一)获取知识的能力

博士生应具备本学科相关专业宽广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应具有从各种文献资料中获取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相关前沿动态的能力,掌握快速有效获取所需的相关知识和研究方法,并能够正确理解与运用,探究知识的来源,进行研究方法的推导。能够深入了解相应学科的现状、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了解相关学科的重大进展。

(二)学术鉴别能力

博士生应具有较强的学术鉴别能力,包括对已有研究成果科学性的判断能力;对公共卫生与预防卫生已有问题力求更简洁地描述和概括,判别已有研究成果及可能出现的公共卫生与人群健康问题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中的地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博士生应具有相应的科学批判性思维,对涉及本学科的研究课题、研究过程以及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学术鉴别能力,并能对其做出正确评价。

(三)科学研究能力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科学研究能力包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应包括对已有研究的评判,了解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和问题解决的可能性。博士生应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备较强的信息检索与文献阅读能力,能够发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研究技术路线的确定、研究方法的选择、现场及实验研究的质量控制、数据获取,分析和综合得出研究结论等,博士生应熟练运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各种疾病和健康相关问题进行项目选题、设计、组织协调、实施管理,熟悉基本的现场调查技术和实验室操作技术,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软件工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科学的解读、总结与学术交流。

(四)学术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指能够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提出独到见解,开展创新性思考、创新性科学研究和取得创新性成果的能力。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发现新的健康问题及促进健康途径;获取有价值的数据和掌握获取数据的新方法;发现新的影响因素及其新的作用途径;建立新的疾病预防控制模型以及对已有模型的改进;建立新的理论以及对已有理论的修正完善;解决社会问题所做出的具有价值的研究等。博士生应具有在以上几个方面或其他创新性研究的能力。

(五)学术交流能力

博士生应具备科学和规范的撰写学术论文、学术报告的能力,能够在专业期刊或会议上展示学术成果;同时应具备在专题学术研讨会、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等场合熟练地进行学术交流、表达学术思想

和学术成果的能力。

(六)其他能力

博士生应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外语,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与学术交流能力。

四、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是博士生培养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本学科博士生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博士学位论文必须体现出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作风;鼓励博士生在研究课题中参加现场工作。博士学位论文应在科学或专业技术上做出创新性成果;应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解决人群重大健康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为本学科的发展有所贡献。

(一)选题与文献综述要求

论文选题应符合科学发展和社会需要,对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并需要进行充分的论证。

研究综述是进行选题论证的一种重要方式。综述应体现作者对本课题领域内的国内外发展有充分的掌握,对重要文献资料应有全面的了解和评述,具有文献审读、总结、归纳的能力,能够反映出作者在本课题领域掌握了较为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根据研究需要,综述需要阅读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学术研究命题,其中近5年文献不少于50%;技术发展研究命题应进行文献检索,重视文献中的国内外专利文献。综述全文不少于5000字,参考文献不少于50篇。

综述应至少包括如下几个部分:研究问题在人群健康中的地位与作用、科学价值或对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意义;研究问题的历史沿

革或提出背景,阶段性进展或已有基础;尚未解决的问题及其原因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路。

(二)规范性要求

学位论文需要遵守授予权单位规定的学位论文基本格式。论文立题依据充分,目的明确,研究内容与方法介绍全面,研究结果表述正确,分析方法合理,图表规范,讨论充分,结论明确。论文结构完整,格式规范,论文撰写语句通顺,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此外,学位论文中涉及人群干预试验研究应标明伦理学许可、知情同意或临床注册号,动物实验应标明动物品系及合格证编号;生物或病源生物、植物名首次出现时标明拉丁名,化合物采用化学命名,首次出现时列出分子式,特殊情况还需注明结构式;所有研究和分析需采用标准或规定的分析方法,并注明出处;新方法需详细描述操作程序,所用化学药品需标明试剂公司和纯度,试剂盒需提供生产厂家及编号,所用仪器需标明厂家和出厂年份;样本分析需配有标准样品内标和分析质量控制说明;所用分析数据必须保留到分析方法或仪器检测限的最小有效位数,研究数据需采用统计分析或显著性检验,所有结论必须有统计显著性结果支撑;除了本一级学科惯用缩略语外,文中缩略语必须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全称;全文缩略语用单独列表形式排出,列在文前或参考文献后。学位论文各章应配有图表若干,并附有中英文标题。博士学位论文应有专门的一章进行所有各项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和讨论,应避免对各种结果的简单罗列。对各种结果进行交叉和互为印证的讨论,并进行适当的提炼,说明研究结果的科学意义或发现,提出进一步研究设想和问题,以供深入探讨或后人参考。

(三)成果创新性要求

论文从立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应具有创新性,研究成

果能够达到本学科学术前沿水平,或能明显促进医学成果转化,或有助于解决重大公共卫生实际问题。

博士生以学位论文研究内容为基础,必须以郑州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所属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内发表1篇SCI收录学术论文(IF≥2.0),或SCI收录论文累计IF≥2.5。

第三部分

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一、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硕士生应在掌握一般医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系统掌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所学专业的前沿理论知识,系统了解科学研究工作过程,并具有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掌握的基本知识应包括医学相关知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本知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知识和相关交叉学科知识。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知识课程为本学科硕士生必修课程,包括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健康教育学与健康促进等。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卫生学、卫生检验学、卫生毒理学等。

相关交叉学科知识课程,如高等数学、统计方法应用、生物学技术、心理学等;以及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的知识和技能。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交流能力。

二、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学术素养

掌握开展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为人

类健康服务的意识,具备不断学习、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硕士生应具有较好的才智、涵养和创新精神,较强的理论研究兴趣、学术悟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学习和实践能力。能够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理论研究与人群健康问题结合起来思考问题,具备一定的学术洞察力、较好的学术潜力和创新意识。此外,应掌握并尊重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产权,在研究过程中,要对本领域相关成果的获得者、相关观点的提出者进行明确而又准确的表述。遵循学术研究伦理,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借助学科知识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类健康事业。

(二)学术道德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良好的学术道德与行为规范。能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和技术权益,严格遵守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的基本规范。维护优良的学术氛围,杜绝剽窃、篡改、假造、选择性使用实验和观测数据。

三、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一)获取知识的能力

硕士生应具备在导师指导下,有效地获取所需的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历史背景、现状及进展。通过研究动态分析、生产实践调查、科研活动和学术交流等各种方式和渠道了解学科学术研究前沿问题,避免盲目选题,并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有效获取研究所需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充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践中打下良好的基础;认真研读相关的研究成果,在科学研究、逻辑推理等方面锻炼自己的研究能力。

(二)科学研究能力

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实践和掌握开展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硕士生应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包括信息检索与文献阅读能力,发现或提出研究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针对科学问题,提出研究思路、设计技术路线及研究过程,开展现场调查和实验室分析,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软件工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在获取第一手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和推理,通过清晰的语言表达和逻辑严谨的归纳总结论证科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硕士生通过学习和实践,能运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开展疾病、健康及其相关因素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或基本掌握科研及项目的选题、设计、组织协调、实施管理,结果总结与学术交流等。

(三)实践能力

硕士生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开展学术研究或应用技术探索方面具有较强的本领。在学术研究方面能独立完成文献综述、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发现、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主要包括现场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能力。研究生应具备相关专业方向的实验设计、实验准备和实验技能,能较为独立的应用仪器设备开展实验研究。认真细致地参加现场调查,熟悉现场调查的流程、具备解决公共卫生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并能与他人良好配合,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四)学术交流能力

硕士生应具备良好的学术表达和交流能力,善于表达学术思想、阐述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学术思想的表达主要体现在运用特定的语言进行准确、清晰而富有层次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国内外学术活动,了解本

领域的前沿工作,拓宽学术视野;通过研究生综述报告及学术论文交流会,能够较准确、科学、严谨地表达与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五)其他能力

硕士生应具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善于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场调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和技术需求;积极参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的科研活动或生产实践活动,并熟悉科研工作的一般流程和规范;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有一定的外语应用交流能力。

四、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实践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一)规范性要求

学位论文写作规范,论文撰写的具体内容应包括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符号(或缩略语说明)、前言(引言、序言)、正文(包括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等部分)、附录(包括图片及说明、声像资料等)、参考文献、文献综述、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等、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声明。要求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成果公开发表。要符合郑州大学学位论文写作规范。

(二)论文质量要求

学位论文应科学求实,文字简洁,条理清晰,分析严谨,理论推导和计算准确无误。研究内容与方法介绍全面,研究结果表述正确,分析方法合理,图表规范,讨论充分,结论明确。论文撰写语句通顺,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具有一定的新见解。

硕士学位研究生在申请学位前,必须以郑州大学为第一作者单

位,应至少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

篇2: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基本标准

第二部分 本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

一、学科方向与特色

1.学科方向。具有支撑本一级学科所需要的主干学科方向10个,在地方病的研究独具优势的学科也可作为一门主干学科。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麻醉学、病理学为基本的学科方向。各学科方向水平均衡,能够相互支撑,能够引领该领域发展。

2.学科特色。根据国家、本区域的社会需求,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学校定位,制定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学科特色和发展应能够促进国家和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二、学科队伍

3.人员规模。专任教师不少于120人,每个学科方向不少于15人。

4.人员结构。有合理人员梯队和结构,45岁以下的青年专任教师不低于40%;获硕士学位的人员比例不低于30%,获博士学位的人员比例不低于20%。

5.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学位授权点至少有10名学术造诣深厚、治学严谨且具备指导硕士生能力的副高级职称的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近5年,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承担过省部级研究课题至少一项,并有能力继续承担研究性课题。学科带头人研究人均经费5年50万以上,学术骨干研究经费人均30万以上。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在5年内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学科带头人至少协助指导或参与培养相关学科硕士生3人;学术骨干至少协助指导或参与培养相关学科一届完整的硕士研究生。

三、人才培养

6.课程与教学。拟开设的硕士生课程应紧密围绕授权点的培养目标和学科特色制定完善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硕士生的课程既体现传统的教学内容,又能够开设体现当前研究前沿的方法介绍或学术发展动态;至少开设1门科研系列高水平课程,定期举办高水平学术讲座。7.培养质量。本学科的本科生培养已形成一定规模,质量较高,毕业生应从事相关职业。学生毕业后职业发展良好,用人单位评价较高。

四、培养环境与条件

8.科学研究。近5年,专任教师年人均纵向科研经费不低于10万元;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参与的科研项目。

9.学术交流。每年主办或承办国内外学术会议或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备案的会议不少于1次。学校积极支持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过国内外学术会议。10.支撑条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科研平台、实验室和研究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数据库、标本与种质资源。有藏书丰富、条件完备的图书馆。要有供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的电子阅览室、丰富的中文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有规范的导师选聘、培训和考核制度,建立完善的奖、助学金体系。学科点有完整组织机构,实行学校-医院-导师分级管理。学校具有专门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对不同类别的研究生培养能够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有专业的管理人员与管理机构。

五、其他要求

11.其他要求。至少具有1所直属的三甲附属医院。本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

篇3: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基本标准

1 目前课程设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硕土生课程教学管理实行学分制。课程体系一般由4部分组成:公共必修课、专业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其整体的课程设置是板块组合式;重视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和外语课的学习;在专业性课程设置体系上, 明显地突出课程体系的专业化和专门化[1]。整体而言,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以下问题:

1.1 课程目标不明确、体系僵化单一、缺乏层次性

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目标是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来制定的[2]。目前中国高校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课程目标不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表述不清、人才定位模糊, 不同专业人才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过于笼统。

课程体体系僵化单一。国内研究生培养方式为一级学科授权, 二级学科招生和培养, 三级学科确定研究方向。除国家规定的公共课程之外, 大部分的专业课程按二级学科设置, 涉及面窄, 不利于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3]。过分专业化的课程结构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个专业范围之内, 很难与其他专业联系, 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养成[4]。导致硕士生知识结构过于专业化, 知识面狭窄, 适应能力差。对综合课程重视不够, 缺乏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5]。

课程体系缺乏层次性。所谓课程体系的层次性, 一是指课程内容知识的纵向衔接和递进, 二是指课程在高深层级上的逐步深化和专门化, 三是指课程在智力运用的宽度和深度层面上对研究性要求的逐步强化[6]。硕士生课程体系缺乏层次性主要体现在:硕士生课程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 甚至专业课的开设上都有重复;横向的内容扩充, 缺乏知识的深化和专业化, 没有突出硕士生课程的特色和高深层次性。硕士生课程体系更加关注课程在高深层级上的逐步深化和专门化, 关注课程在智力运用宽度和深度层面上对研究性要求的逐步强化及研究意识、研究思维和研究能力的逐步提升。

1.2 课程设置不当、内容滞后

课程设置不当。有些院校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系统性。课程设置不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 “因人设课”和“因课设人”的现象时有存在[7]。主要表现在:一方面, 学校课程设置偏向导师的研究方向, 专业课开设片面狭窄, 甚至存在为了照顾某些人而开设一些非必要课程, 造成了硕士生知识的偏移和时间的浪费。另一方面, 由于教师资源的短缺, 有些课程的开设找不到有能力的老师, “因课设人”的“拉郎配现象”也在高校频频出现, 教学质量出现问题, 硕士生的课程学习质量得不到保障。

课程内容滞后。由于学科课程要求知识要成熟、严谨, 因此一些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和科研成果, 特别是一些热点、重点、边缘学科和高新技术的研究以及还在进一步探索中的内容, 很少能及时地反映到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中。

1.3 选课存在随意性、目标性不强

硕士生入学后, 面临的首要任务是“选课”, 如何选择自己的课程体系对以后课题进展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应届硕士生, 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科研课题, 在选课时非常迷茫, 存在选择随意性和目标性不强等问题。所选课程部分由导师按照专业进行指定;部分由学生根据课程题目、教学大纲及本人兴趣进行选定。另外, 硕士生课程学习过程中也存在盲目性, 不能根据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课程学习, 导致了研究生课程学习与科研的脱节, 课程学习的知识不能顺利的应用在科研工作中。

1.4 对隐性课程的关注不够

完整的教育课程, 应当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以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形式明确陈述的课程;隐性则是以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等方式存在的, 未明确陈述的课程;前者是通过学生有意识的特定的心理反应起作用, 后者则是通过学生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影响学生[8]。隐性课程可具体到一门完整的课程中, 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并存, 如, 潜藏在教材、教学活动方式、师生关系、课堂气氛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等, 同时, 隐性课程也存在于校内外的教育活动中。科尔伯格认为、家庭、学校和广大社会道德气氛也是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具有陶冶功能、育美功能、益智功能、健体功能[8]。但国内大部分高等院校忽略隐性课程的重要性, 对隐性课程关注度不够。

2 课程学习和一级学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2.1 课程学习的重要性

从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概念及本质特性来看, 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中最常见、最普遍、最根本的概念就是“学习和创新知识”[9]。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研究生的创造性, 培养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认知品质, 完成硕士生阶段培养目标, 为科学研究服务[10]。在科学研究中, 只有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技能才能拥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去探索研究, 完成硕士生培养目标。

学习研究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 必须遵守认知的普遍规律, 首先获取信息, 然后使用信息, 最后进行开拓创新阶段。硕士生课程学习属于知识的获取阶段, 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是科学研究的基础。虽然本科阶段是基础知识学习的主要阶段, 但笼统且过于宽泛的课程学习, 无法使学生集中知识进行某一领域的科学研究。硕士生课程学习主要是根据科学研究的需要进行选课, 补充本科阶段专业知识学习的不足, 更深层次的对某一专门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另一方面, 在本科阶段学习很少会涉及到科学研究的方法, 缺乏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 硕士课程的开设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可以帮助培养硕士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

2.2 一级学科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目前国内大部分院校硕士生课程体系都是基于二级学科建立的, 这导致研究生获取知识面狭窄且过于专业化、交叉性学科开设困难、学生适应能力差等一些问题的出现。一些毕业留校教学的硕士生甚至没有能力开设其一级学科下其他二级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而毕业后在社会岗位工作的硕士生由于知识面狭窄且适应能力差, 工作中处处遇到阻碍。基于一级学科的硕士生课程体系, 一级学科基础课程是基础性、通用性和宽广性的, 为二级学科的专门化发展提供坚实的平台, 解决了硕士生知识面过于狭窄, 适应能力差等问题[11]。另一方面, 医学院校基于一级学科课程体系是硕士生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医学院校的环境特殊性, 资源偏移性和教师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 促使基于一级学科硕士生课程体系的出现。第一, 它打破了不同学科间的壁垒, 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第二, 充分利用优秀教师的资源, 有效地缓解教师资源不足和师资力量分布不均等问题。总之, 目前社会是一个多元化、信息化的社会, 迫切需要素高质复合型人才, 基于一级学科课程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有效地缓解了医学院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3 第四军医大学基于一级学科公共管理硕士课程模本的建立

在基于一级学科的硕士生课程体系建设中第四军医大学 (以下简称“我校”) 重视课程设置的相对完整性, 突出前沿性, 明确课程设置体系的层次性, 强调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体系的个性化。在对公共管理专业相关单位调查访问的基础上, 了解学生、教师和社会需求及目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完善公共管理硕士的培养目标, 根据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设置硕士生课程。同时, 借鉴国内外一些已经建立一级学科课程体系的高校课程设置情况, 和一些知名院校的培养方案,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进一步完善一级学科课程体系, 保持课程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3.1 构建课程体系基本原则

要考虑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研究生的层次和个性化发展, 有利于研究生打好广博、坚实的理论基础, 培养研究生重组与整合知识的综合能力, 构建研究生知识逻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科技创新的探索能力[12]。

3.2 进一步明确并细化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的开发是循序渐进的:从学校阐明的教育目标开始, 以对每个学生毕业前后的评价结束。设计阶段从明确总体目标开始, 然后又向着制订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进展, 所阐述的目标越来越具体化。每一门具体课程的设计, 教学方法的选择, 对学生的评价都将以这些目标为依据[13]。

公共管理硕士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 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公共管理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 熟悉我国和国际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具有独立分析与解决本学科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 不仅要重视人才培养的高层次性, 更要重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能熟练地运用英语, 毕业后适合到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本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适合到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

硕士生的培养目标相当一部分以课程为中介而实现的, 课程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手段。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与研究生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设置及体系构建有着直接的关系。课程在实质上就是培养目标的细化, 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以培养目标作为根本依据。具体而言, 总体性培养目标实际上是规定了研究生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 它是课程设置的总纲;具体性培养目标规定了某专业应培养什么样的“专门人才”, 是课程设置的直接依据[14]。培养目标的确立与实现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 引导着课程目标的制订和课程学习的进行。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的细化和分支, 详细地说明了课程学习的基本任务与要求。进一步明确并细化了公共管理硕士生的培养目标, 为课程体系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3.3 明确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

基于二级学科的硕士生课程体系架构分为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和专业选修课及选修课三部分, 实践环节包括“学术研讨会与学术报告”和“教学或临床管理实践”, 课程设置简单, 条理性差, 忽略硕士生培养目标的可实现性。与基于二级学科的课程体系设置相比, 基于一级学科的课程体系架构整合了方法类及工具技术类课程, 增开了一级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 选修课程中增加了跨学科选修课和跨专业补修课程, 在充分利用教师资源的同时, 使硕士生课程体系更加完整和多样化, 尽量弥补目前国内硕士生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另外, 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课程。考查课程成绩采取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查成绩双重结合的形式进行记录。平时考核包括课堂表现、测验、作业、考勤等方面的内容;期末考查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实际情况, 可采取专项设计、技能测试、实验实训、专题论文等方法进行考查。

我校基于一级学科的课程体系中公共管理类硕士生课程体系模本见表1, 公共课程是基于国家规定和学校需求, 针对科学学位硕士生统一开设的课程, 重视政治理论课和英语。

注:考查课程考核采取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查成绩双重结合的形式进行记录

基础课程是硕士生阶段进行科学研究所用到最基本的方法类课程。特别是对研究方法和实验工具技术的学习, 是硕士生科学研究的基础。如下列课程的开设:文献检索, 主要学习科学研究所用到的文献检索方法, 特别注重对一次文献和英文文献的检索与查阅方法;高级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学习流行病临床研究方法、评价与循证医学实践案例等, 培养学生有意识地、明确地、审慎地收集证据进行研究, 为科学实验和调研提供正确的思维方式、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性的判断;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培养学生数据处理能力, 提高数据利用率和有效率。

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是基础性、通用性和宽广性的课程, 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在美国, 研究生教育在很长一段时期里功利和实用的色彩比较浓, 从硕士到博士, 各类专业应用性的课程开设得比较多, 对系统的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有所忽视[15], 研究生教育重视基础知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根据一级学科培养方案要求整合跨二级学科的硕士生课程, 设置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下列课程比较适合被设置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基础课程。公共管理学:是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的学科。管理心理学:是由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和人类学4门学科构成的综合性课程。主要任务是探索改进管理工作的心理依据, 寻求激励人心理和行为的各种途径和方法, 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提高劳动工作效率。在我校, 心理学特别是实验心理学的教学及科研, 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及先进的科学仪器和技术水平, 是我校特色相关学科。

跨学科任选课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 研究生阶段开设的所有课程。二级学科补修课是跨专业研究生要求必须选修的, 本专业本科阶段必修课程 (教学方法和内容可以根据硕士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加以调整) 。学术研讨会与学术报告是学校或科室举办的前沿性讲座或研讨会。教学或临床管理实践是研究生阶段必须参加教学或临床管理工作。

研究生教育是一种研究型学习, 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16]。我校在教学管理及改革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课程学习的重要性, 发动全校不同专业学院共同进行“基于一级学科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课题研究,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4 讨论

4.1 我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

近几年一级学科课程体系在国内高校陆续出现, 我校公共管理 (一级) 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的课题研究也取得阶段性成果, 与以往研究不同, 本研究既考虑基于一级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 又把二级学科补修课纳入到课程体系当中。在充分考虑到医学院校教学资源和教师资源等问题的同时, 兼顾了课程体系的层次性与多样性。坚持以“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为重点, 以“教育经济与管理”和“社会保障”为辅助, 抓住重点学科, 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全面的调查制定出详细的基于一级学科的医学院校公共管理课程体方案。在基于一级学科课程体系中增设了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跨学科任选课和二级学科补修课程, 既照顾到跨学科学生的基础知识问题, 又考虑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实现。

4.2 医学院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自身特点

医学院校应清醒认识到自己在教育上的特点, 利用医学院特有的医疗资源, 抓住重点学科, 有轻重地部署研究生课程。特别是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 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 使课程体系即相对完整又具有特色。设置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前提。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立足一级学科, 整合二级学科重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同时遴选最优秀的师资, 面向本学科所有研究生, 开设有利于开展学科研究的基础理论课程、方法技能课程, 实现教学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4.3“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归属问题

在医学院校,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归属尚不统一, 是归属于公共管理学院还是公共卫生学院大家各执一词。见表2。

在医学院校, 教育的重点是医学及相关专业, 不是每个医学院校都设有公共管理学院, 即使有也不是学校教育的重点, 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相对薄弱。国家教育部规定“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但大部分医学类院校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仍然被放在公共卫生学院培养。这样的好处就是单一的二级学科可以依附于公共卫生学院的强大公共资源和师资力量。设置基于一级学科的课程体系, 培养特色鲜明、能力突出且具有医学背景的社会复合型人才。在医学院校公共卫生学院的建设往往是比较完善的, 拥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二级学科依附的资源。笔者认为, 关于该学科归属哪个一级学科培养的问题, 取决于院校的教学资源分配、教学着重点和学科发展趋势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利用本院校的教学资源, 结合院校特点, 合理安排二级学科培养单位, 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建立基于一级学科的课程体系及课题研究, 仍是应该重视的一大问题。

摘要:基于一级学科的硕士生课程设置理论探索, 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创新型人才, 符合目前我国硕士生的培养目标。本文总结近几年硕士生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硕士生课程学习及基于一级学科课程体系存在的必要性, 研究探索了作者所在单位硕士生基于一级学科课程设置的基本方案。方案中研究者把基于一级学科的课程设置的思路与二级学科选修课、跨学科补修课等模块相结合, 在充分考虑到医学院校教学资源和教师资源等问题的同时, 兼顾了课程的层次性与多样性。最后对医学院校基于一级学科的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篇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基本标准

接省政府学位办《转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名单的通知》(皖学位办〔2011〕6号)通知,皖南医学院上报的“生物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三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全部获得通过。一级学科的获得,填补了该校一级学科硕士点的.空白,标志着皖南医学院学科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跨进一个新的历史性阶段,迈上新的台阶。

本次学位点申报工作自始至终得到校领导高度重视。早在国务院下发申报通知前两个月,皖南医学院就召开了“2010年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及评估动员会”,并就全省医学院校学位点现状及本次申报的学科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学校的学科基础及现状反复的研究与论证,科学设计确定了本轮申报策略与战略目标。

申报工作正式启动后,各学科就学科方向、学术队伍、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内容以及PPT电子文稿进行反复修改和论证,确保申报材料的科学、完整和准确。在章院长的直接指挥下,科研处积极做好各项申报前期准备工作,多次组织召开动员会、论证会、PPT预答辩会等。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30余份支撑材料的准备等工作。最后,顺利通过了省学位办组织的专家的实地考察和正式答辩。

上一篇:学生感恩祖国的演讲稿下一篇:电话销售客服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