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学方式

2024-05-20

中学音乐教学方式(精选十篇)

中学音乐教学方式 篇1

然而, 当下历史情境教学运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误区。比如:情境创设的方法不当, 流于表面的花哨和热闹, 不能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从而削弱了教与学的效果;有的认为有了教学情境就有优质的课堂、有效的课堂, 所以个别课堂中出现大量创设教学情境的背景材料, 有些甚至与教学内容无关, 或者就是情境创设过程太长, 没有重点;有的教师将创设问题情境转变为“满堂问”, 在这种情境教学中, 学生的认知体验完全是在教师设计的问题思路引领下进行的, 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的从属地位, 大大弱化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为了改变这种低效课堂, 应该创设理想的教学情境。

一、联系实际, 创设现实情景

学习历史最大的作用是“以史为鉴”。在教学过程中, 结合学生的发展阶段、学生的关注点和生活现实, 精心选取切实的典型材料, 使现实的例子在课堂中通过语言、图像等形式再现, 吸引学生, 培养其参与的兴趣, 诱发学生积极思维, 让学生明白“历史活在现实生活中”, 才能感觉到历史不是枯燥无味的说教, 而是值得更好地学习的一门艺术。 例如:在学习《儒家思想的形成》中孔子的“民本”和“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时, 必然与时下的民生中国、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时代内容联系紧密, 将历史与时事进行比较, 创设现实情境。在《经济史》教学实践中, 例子更是比比皆是。如学习古代农业政策就可以与当今“三农”政策、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联系创设情境教学;古代的高超手工业产品就可以与时下国宝鉴赏、民间珍品收藏、古代文物考古与挖掘相结合。历史与时事的拓展迁移, 让历史蕴含强烈的时代感, 学生因此感到历史不再遥远。

二、大胆质疑, 创设问题情境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 “所有人都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和需要, 当这个好奇心被激发出来就会产生有力的动机。”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去创设历史问题情境, 既能使学生感到亲切, 又容易产生共鸣,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欲望和兴趣, 使其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比如:在学习《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时最容易使用问题情境法, 把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 (大跃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知识链通过时间数轴展现出来, 再通过图示把知识点迁移进来。学生通过这一主线进行质疑。质疑一: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在组织形式上有何区别?质疑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什么要代替人民公社? 质疑三:这三者之间从性质上看, 没有改变的是什么?改变的又是什么?这样设计情境层层深入, 学生既在有趣的探究活动中获得了相关的历史知识, 同时也调动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对易混淆的知识点一目了然, 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又能使教与学、学与教辩证统一起来。

三、勇于创新, 创设角色情境

为了使学生在课堂情境教学中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主体性作用, 情境的创设必须建立在师生互动交流的基础上, 从而真正实现学生情感体验的主体性和自觉性。合作学习不仅指生生之间, 还指师生之间、师师之间的合作。例如:在讲解必修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一课时, 教师根据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将学生分为对应的几个小组进行讨论, 以不同的主体身份代表各自的发展阶段发言, 如就产生阶段、短暂春天、陷入困境等各阶段表现及产生原因进行讨论,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突破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几个阶段。这类角色情境的创设, 通过角色的转换, 使学生由知识的“受体”转变为知识的“主体”, 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 营造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平等、民主、自主的课堂学习氛围, 并让学生在角色与角色之间进行知识与情感的交流, 促进了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发展。这样既避免了“满堂灌”, 又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合作共享, 创设情感情境

新课程强化了精神文明在教材中的地位, 让人文情感走进历史课堂, 也是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针对一些和社会现实联系紧密、与学生思想状况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 应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然后让他们进行小组合作探讨, 最后进行集体交流。如在讲授必修二《经济史》扬州在唐朝的历史地位时, 用扬州古运河的本土文化作主线来创设交流情境, 设计了讨论的问题。顾虑一:扬州在唐朝成为经济第一城市的原因是什么?顾虑二:扬州运河两岸有哪些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这种特色是不是可以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顾虑三:大运河在航运上的地位和作用与古代时相比, 为何明显弱化了?通过学习乡土历史史实, 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达到学习知识与培养情感的共赢。

中学语文吟诵教学方式的探究 篇2

学习诗文要从诵读开始。汉语语言文字最大的特点是独体单音,很容易形成比较鲜明的节奏和对仗,具有音乐美。陈炳铮在《简谈吟诵》中曾这样定义吟诵:“吟诵是我国传统的用于古诗词或古文(主要是韵文)的音乐表现的一种艺术形式,也可称吟唱。”①吟诵就是根据平声长仄声短,平声轻仄声重的行腔方式,依据诗文的内容,配上一定的曲调把诗句吟唱出来,给人以想象和联想的空间,从而更加生动地阐释古诗文之美的一种艺术形式。

一、探究中学语文吟诵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吟诵是汉诗文创作的主要方式,是古代传授经典文化的主要途径。《尚书·舜典》曾记载: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②

这是描述上古时期制乐的情况,其中“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这四句话实为上古汉语诗歌形式的经典概括。“诗言志”指诗歌是用来表达心意的,而“永”字,孔颖达疏为“谓声长续之”③即把声音拉长的一种歌唱。“声依永、律和声”指音乐配合拉长的声音,并调和音律(宫商角徵羽),形成和谐的节奏与韵律感,达到神人相和的审美境界。

中国古代的私塾以吟诵的方式让学生记忆四书五经,由此熟吟成诵,让少年在幼年记忆最佳的时期积淀了大量的经典知识,并在随后的岁月中厚积薄发。从屈原的“行吟泽畔”到左思的拥鼻行吟;从李白的“吟诗作赋北窗里”到杜甫的“新诗改罢自长吟”,从白居易的“终日歌吟如狂叟”到韩愈的“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从可以和乐而歌的乐府民歌到唐声诗,从宴乐辞令到元曲套曲,从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到桐城派的“因声求气”说,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与曲律以及诵吟歌唱的表现形式是分不开的。吟诵不仅成为古代文人创作诗文的主要方式,也是他们表情达意的主要方式。他们成之于胸,吟咏在口,赋于笔端,才形成了流芳千古的佳作。

因此学习吟诵有助于学生通过音韵节奏与声调来感知古诗文的独特魅力,进而以意逆志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与审美韵味,走进古诗文的情境中,提高课堂效率。

(二)吟诵有助于还原古诗文语境,引导学生深层感悟,传承文明。

吟诵是古诗文美读的一种方式,是声情并茂地展示文字之美的一种强有力的表现形式。南宋周密在《齐东野语》中记载:“昔有以诗投东坡者,朗诵之,而请曰:‘十分。’其人大喜。坡徐曰:‘三分诗,七分读耳。’”④这则故事看似在“讽刺”诗歌写作缺乏诗意,实则也证明了诵读的艺术价值。

汉字是具有音节与声调的古老而又神奇的文字,吟诵作为汉文字传播的声音载体,承载了中华思维与中华精神,因而有助于还原古诗文的语境,引领学生深层感悟汉语文字的魅力。以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例:

在授课中,为更好的让学生走进词境,我为学生播放了《声声慢》凄美哀婉的古琴吟诵调,营造了悲凉萧瑟的气氛,随后又指出此词中的入声字有“觅”“息”“敌”“黑”“滴”“得”,这些入声字要读得短、促、重,学生了解了入声字,才知道此词押仄声韵,尤其是入声字的短促沉重,更好地诉说了词人在国破家亡、流落异地时的孤愁无助、凄凉萧条的处境,从而寄托了词人深沉的家国之思,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此词从吟诵入手,为学生打开了李清照幽深细腻的情感世界。学生再通过知人论世,因声求气等方法就品味出词境,品味出词人内心的苍凉。

(三)吟诵有助于正确的理解诗歌。

汉字是单音字,却有平、上、去、入“四声”。而且随着时间的演变,加之中国地域的辽阔,人口的众多,各地演变出不同的方言,出现更多的声部。如属于中古音的广东话有九种音,更好地演绎了语言的本原面貌。因此在学习古诗文的时候,正确的区分平仄以及入声字,并注重押韵与平仄,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诗歌。比如《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用的是“尤”韵,“尤”韵主要是用来抒发忧愁离恨的。李白属于天才型的诗人,他写诗经常吟咏在胸,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地抒发情感,而在此诗中,有两句换了入声韵: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很多人朗诵到此处时,都是豪迈畅快的,殊不知,这恰恰是词诗情感压抑,转折的地方。“骨”“发”“月”都是入声字,偏在第三句用了一个平声字结尾,还是“飞”字,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李白此时想到的是什么呢?不是自己的碌碌无为与古代名士的才气与功业吗?这也流露出看似气宇轩昂的李白内心的激愤与失落,从而让文章情感跌宕,增强了文气。诗人最后情感终归于无奈,要“明朝散发弄扁舟”重新回到“尤”韵,抒发内心功业未竟的英雄之叹。通过这样的阐释,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诗歌的情感变化,洞悉了李白的内心世界,和他一起悲喜怒狂。

二、吟诵的教学方法初探

(一)开设吟诵课,教授学生吟诵的基本规律。

吟诵是一门很系统的学问,从平仄格律到声调的变化,再到依字行腔,依义行调,涉及到汉字的语音学,语义学。而这些学问又比较抽象,远离现代生活,因此如何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自发的学习就变得极为重要。笔者为学生分期开设了吟诵课。在第一堂吟诵课中,我从月光入手,让学生由月光想起《静夜思》,让学生探讨诗人是在何处欣赏月光的,让学生认识到《静夜思》中的“床”是胡床,从而让学生意识到一味从现代的视角出发,会误读古诗。在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之后,我再趁机把吟诵抛出来,告诉学生,其实读错就会理解错。以《登鹳雀楼》为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首先让一位声音宏亮的男生朗诵,他激情慷慨的朗诵出了英雄的豪迈之情。同学们都在为他鼓掌之际,我指出了他的错误之处,首先我告诉同学们此诗中有很多的入声字,如“白”“日”“入”“目”等。然后系统地讲解入声字的由来和读法。入声字最初是独立的,后来由于音调的变化,就被派到平声(一声、二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中了,所以才造成很多字古今的读音不同。入声字有短滞凝涩的感觉,多用来抒发内心的愁绪与悲切之情。学生们心领神会之后。我又向他们介绍了此诗押“尤”韵,多抒发忧伤之情。顺势又介绍了“平水韵”的由来以及分类,让学生对各个韵部有大体的了解。为形象的讲述不同韵部之间的差别,我又用赞叹时的“啊”音与哭泣时的“呜”音,告诉他们汉字随着发音时,嘴巴开口时的由大到小,其表达的情感也是由兴奋到失落的。随后我再介绍“尤”韵由iou三个元音构成,口型由闭而开再闭,发音比较绵长,自然给人一种忧思绵远的情感。我再让学生认真的观察其中的韵字有“秋、游、留、羞、揪、楼、流、悠、求、囚、忧、愁”等,这些字多表达愁情悲绪。

讲授完入声字和韵部以后,我再示范性的读诗,读到入声字的时候,注意音短促涩重,读到“流”、“楼”两个韵部的时候,我将两个字回旋在口,读出了绵远惆怅之感。随后我又向他们讲述了古人登楼伤怀、登楼必赋的情感,并列举了《登楼赋》的一些实例,向同学强调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因为只有了解了中华传统的文化,才能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国国民的心理与传统思想。在本节课临近尾声之际,我让同学们全体起立,教授他们《诗经·木瓜》的吟诵调,并教授他们古人的抱拳行礼的姿势,告诉他们《木瓜》之中蕴含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深意,顺势完成了我的教学目标与情感目标。在第二节吟诵课中,我教学生们吟诵《声律启蒙》,从而让他们鲜明地体会到平仄的特点,并顺势讲授平仄的知识,我先后找来张祜的《何满子》、李端的《听筝》、王涯的《闺人赠远》和西鄙人的《歌舒歌》让学生们在纸上标注出平仄,并进一步告诉他们什么是“平起式”、什么是“仄起式”,什么是“入韵”,什么是“不入韵”,什么是“粘”,什么是“对”从而在四首诗歌之中将最抽象的诗歌格律知识形象地展示出来。在本课的最后,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知诗歌的格律之美,我又让学生标注杜甫《登高》的格律,并帮助他们标注出入声字,和他们一起吟诵出杜甫诗歌之中的情感的起伏,让学生形象感受到了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之美。在接下来的吟诵课之中,我又向同学们讲授了词的知识,并向他们介绍了乐谱以及词谱的相关知识,告诉他们词是可以依声而歌的。在第四节吟诵课中,我又向同学们介绍了吟诵的调子,以及如何创制吟诵调,告诉他们吟诵的调子是要依韵行腔,依义行调的,并告诉他们腔音的发音位置与发音方法,课堂的氛围非常活跃。通过系统的吟诵课的学习,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还激发了他们写作的热情。

(二)让吟诵成为古诗文教学中的一个环节。

在经过系统的吟诵学习之后,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吟诵的基本方法,也了解了汉字内在的语音魅力,并修正了学生读书的方法。自此以后,吟诵就成为我的古诗词课堂中走进诗歌情感世界的一个重要环节。

以《国殇》为例,这首屈原的名篇,夹杂了大量的楚地方言,晦涩难懂。如何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示诗歌的魅力,化腐朽为神奇呢?我通过吟诵解决了问题。

在讲授此篇之时,我首先知人论世,讲述屈原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屈原写作此诗的历史背景以及“国殇”的含义,为诗歌内容的展开,奠定了浓郁的情感基调。随后,我又点出了此诗中的入声字,让同学们读的时候要读出短促涩重的味道,并进一步强调,此诗非常具有楚地特色,运用了方言“兮”字,吟诵的时候要延长半拍。随后我让同学们,依照平长仄短,平高仄低的规律,加入凝重的情感,齐读一遍,再让一位同学用吟诵的方式范读一遍。通过两遍的诵读,同学们已经基本上把握了节奏与情感。此时我再趁热打铁,吟唱了我以《水墨丹青凤凰城》为基本调子而改编的吟诵调。由于这首曲子为同学们所熟知,所以学生很快就可以根据平仄以及音韵的变化,重新调整调式,学会了吟诵调。此时,一首原本晦涩难懂的古诗就已经能熟记了。在吟唱调子之后,我又循环播放《水墨丹青凤凰城》这首曲子,让学生们在想象与联想中,分组自行梳理文意,划分层次,并谈论自己的读后心得。最后我再适机对其艺术特色加以点拨,深化文章爱国主题,让同学们重吟调子再次体会作者对为国牺牲的壮士寄予的痛彻心扉的深情。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就能熟练的背诵课文,也达到了情感目标。我相信以后每次同学们听到《水墨丹青凤凰城》时,都会想起屈原,想起《国殇》的吟诵调,他们会将爱国的情感亲切地吟唱在心中,流传下去。在讲授《滕王阁序》《菩萨蛮》《长相思》等名篇之时,我也运用吟诵的方式,让学生感知音韵,揣摩情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将吟诵教学作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能让学生更快的感知情感,走进文境,事半功倍。

(三)定期开展吟诵比赛,鼓励学生自创吟诵调。

在实践吟诵教学过程中,随着学习的深入,同学们对吟诵也开始心领神会。他们年轻气盛,充满无尽的求知欲。当我看到一个女同学,在纸上用歌谱记忆自己的吟诵调时,心中一阵感动。于是我灵机一动,在课前三分钟鼓励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古诗吟诵调,并且开展了一次吟诵比赛,鼓励每一位学生寻找一首古诗词,自己依韵行腔自编吟诵调子。同学们一开始的时候都有点拘谨,不好意思展示。为打破僵局,我就抛砖引玉,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巴蜀地区竹枝词,并顺便介绍了花间派词人孙光宪的《竹枝》: 乱绳千结(竹枝)绊人深(女儿),越罗万丈(竹枝)表长寻(女儿)。杨柳在身(竹枝)垂意绪(女儿),藕花落尽(竹枝)见莲心(女儿)。

竹枝词最早是巴渝地区的民歌,后演变为唐教坊的曲名,这首诗歌保存了巴渝地区民歌的原貌,“竹枝”“女儿”这两个衬词是唱竹枝时众人相和之声。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古诗文与音乐之间的渊源流变,我依韵行腔自创吟诵调,并让班里的女生吟唱,让男生和“竹枝”“女儿”。经过两遍的练习,班级中传出悦耳动听的唱和之声,也打开了僵局。于是同学们纷纷上台展示自己的吟诵调:有一个小组的同学展示了《江南》的舞蹈加吟诵;有的同学也展示了柳永《雨霖铃》的自创吟诵调;有的同学还展示了自己创作的古诗的吟诵调: 白衣 马灵

梨花满树撑红伞,满腹卿相留江南。青瓷如花笑白衣,郁郁谱写花柳间。抛了乱卷醉逍遥,掷了前程醉中仙。醉卧柔乡梦难忘,良辰好景亦云烟。

马灵同学吟唱完以后,全班的叫好声此起彼伏。虽然此词还有格律方面的错误,有的平仄在行腔时也没有完全收放到位,但小诗意境不俗。于是在同学们的热情高涨之际,我对有勇气展示自己的同学大加赞赏,并适时点出他们在行腔、平仄、入声字等方面的不当之处,鼓励他们去发现汉诗文的绘画美、音韵美与建筑美。最后全班同学齐声吟唱纳兰性德的《长相思》结束课程。

通过吟诵的学习,同学们对中国古典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更能实现情境教学,让同学们走进作品情境之中,感悟作者的悲欢情感,品味沧桑百态的人生。而不断的吟诵,琅琅上口的吟诵调,更易于学生记忆,很多长篇诗歌如《长恨歌》《春江花月夜》等,同学们都能熟练记忆。当然吟诵学习也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打造了高效多元的古诗文课堂,增强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并且让他们更轻松地掌握古诗文写作的平仄以及音韵规律,激发他们创作的热情,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夯实了他们的古文基础。注释

现代学习方式与中学作文教学 篇3

【关键词】现代学习方式;作文教学;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主动性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独立性具体表现为“我能学”。独特性表现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体验性表现为:(1)强调身体性参与,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探究、经历;(2)重视直接经验。问题性表现为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上特性相互联系、相互包含,是一个有机整体。现代学习方式不是单一的,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不可能一一俱全地进行。《语文课程标准》把倡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概念,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应灵活而得当地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变以“教师讲为主”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使之把握作文的规律技巧,在语言实践中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

一、自主性学习方式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自主性学习”指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运用自主性学习方式,教师要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训练,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态度进行开发训练,引导学生自觉承担学习责任。

运用自主性学习方式,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读自己喜爱的书籍,熟悉自己喜爱的人、事,提高思想认识,丰厚文化底蕴,积累作文素材。应该认识到,学生厌烦写作,主要原因是缺少作文素材,没啥可写。高一年级,升学压力相对较小,可先将阅读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日读自己喜爱的书,也可安排一些正课时间作为阅读课。道德、哲理、政治、战争、武侠、爱情、文艺、体育、商业、管理各类书籍,任学生自由选择,因感兴趣,才有动力,才能“自主”。读书时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或摘抄名言名段,或写读后感想,或写人物分析,或概括内容提要,建立作文资料库,经常翻阅。这样也将阅读引向深入,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提高了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又养成了自主学习、自主写作的习惯,也发展了自己健康的个性。

对于喜爱文学创作的同学,教师可组织他们成立文学社,让他们自定社名,自选社长、主编、副主编。组员自由创作,各写心灵,定期交稿。主编、副主编修改后,交辅导教师审阅。之后选好的作品印发交流并推荐到校报或更高一级的刊物。教师定期辅导,指导学生的创作并帮助解决其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应该说,在中学创办文学社是自主性学习方式很好的运用。

二、合作性学习方式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合作性学习”是指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形式下,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单向交流转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运用合作性学习方式,可以组织学生互评互改作文,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将自己或同学的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求进行加工……”,学生要“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的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运用合作性学习方式互评互改作文可分以下几步进行:1.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参照高考作文阅卷标准,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作文互评细则。2.教师选出一篇具有典型意义的习作印发给学生,集体评改。一方面让学生熟悉评分标准,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如何批改、如何打分。3.学生每4人一组,各自单独批阅一篇文章,按评批要求改错别字、病句,圈点精彩语句、段落,写出评语,初步打分并签上自己的名字。打不准分的,可找小组长或老师商量。4.组内交换审阅,交换意见,共同评点。5.每组推出佳作,全班交流讨论赏析。6.下课后,可到小组长处借阅优秀作文,还可找作者交流写作经验。7.次日课代表将作文送老师处,老师复查,登记本次作文成绩,并选不同风格的优秀作文印发给学生。这种运用合作性学习方式互评互改作文的方法,使原来沉闷枯燥的作文评讲课变得生动活泼有趣,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鉴赏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一把终生受用的金钥匙。

运用合作性学习方式,每周出刊一期“随笔集粹”,评选“每周之星”,激发学生写随笔的兴趣。将班上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每组选出小组长;小组长每周收一次随笔,组织组员交流评比,推荐出两篇不同风格的随笔;然后老师与课代表带领各组的小组长评选每组推荐的随笔,选出四五篇优秀随笔出刊本周的“随笔集粹”,印发给学生。优秀随笔的作者则获“本周之星”的称号,给以适当的奖励。这样不仅解决了老师批改随笔难的问题,而且使学生日日、月月、年年坚持练笔,最终使写作水平得以提高,意志得以磨炼,思想品德得以升华。

三、探究性学习方式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地探索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使学习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更加注重和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和实践性,更加强调和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体会生活、探寻真理、感悟人生、抒写真情。学生厌烦写作,有时也因为对事物的认识肤浅,分析不透,缺少真情。高三阶段,让学生去大量阅读是不现实的,最好是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探究熟悉的生活,让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发现生活中的情、理、趣。学生最熟悉的生活莫过于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了,而其中的家庭正是连接学生和社会的纽带,学生往往是通过家庭而感知社会的,而且一写到家事,感情便油然而生。因此,可以确定“家庭”为学生的探究点。学生探究家庭,不能只关注外表,而应学会思考、学会挖掘、学会感受人性的美丑,体会人生的真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我们这个时代,以考察的态度对待周围世界的各种现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使学生以考察和探索作为思维方法的基础,使他们通过积累、分析、对照和比较事实去认识科学真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调查探究建立家庭档案馆、编写家史,绘制家庭亲戚图,收集家庭趣事、悲喜事,熟悉农具、牲畜及四季作物,让学生置身于彼时彼景,从而感受家庭的亲情美、温情美、欢乐美,这样教学就能促使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如实地吐真情、说真话,产生情积于胸、不吐不快的情感冲动。这些家庭人物、事物、事件,经过分类整理,就成了作文素材,写作时往往能以细节取胜,而且因是自家事,就显得与众不同,也就体现出了个性化,达到了创新的目的。

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还可引导学生探究作文的技巧规律,并加以改进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文章思路及格式,拥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在高三作文教学中,可增加作文探究课,让学生挑选自己喜受的高考、竞赛优秀作文研读,探究作文的技巧规律。如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的阅读与写作,散文、剧本、小小说的阅读与写作。一个月定为一个周期,月底总结规律,将探究的结果以书面形式交给老师,教师针对学生的探究及学生的个性特点,一一给以指导确定。学生经过几个月的探究积累,就能概括出自己擅长的文体和常见格式,如议论文上的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记叙文中的设置悬念、一波三折、欲扬先抑,小小说中的巧设误会、卒章显志等。对每类作文的局部也可进行探究,如议论文的拟题、分论点的设置、如何运用论据、如何叙议结合等,记叙文的开头、过渡、结尾等。

对中学政治教学方式的认识 篇4

一、给予学生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我们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只有让学生学会思考探究, 自我发现学习的乐趣, 才能让教师的教通过学生的学起作用。因此, 教师不要把知识按部就班地讲给学生, 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给予学法的指导。不仅要把学生领进知识的大门, 还要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这样会使学生有获取知识的能力而终身受益。

1. 掌握答题的技巧

学生除了努力学习扎实自己的知识积累外, 还要注意答题技巧。比如: (1) 做客观题时要做到:一审题干, 找准关键词;二审题支, 善用排除法。 (2) 做主观题时要做到三点:一审材料, 提取有效信息, 找准、找全“题目”, 为正确答题做好信息支撑;二审设问, 明确设问指向和设问间的关系。不同的设问知识、答题技巧和方法是不同的; (3) 规范做答。答案要回归教材, 要用政治术语, 要条理化、要点化, 不要随意涂抹答案, 保持卷面整洁。

2. 关注时政热点话题

这是基础知识的再现, 又是综合能力的提高。像台湾问题、中美关系、经济发展、民族问题等, 把时事热点和焦点问题落实在平时的学习上, 发现和挖掘与教材的结合点, 学生会形成思维迁移, 容易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获得知识的能力。比如, 近来出现的“毒奶粉”事件、“染色馒头”事件、“瘦肉精”事件, 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光, 让老百姓对食品质量出现恐慌心理。针对这些事件, 教师可以结合政治教材, 从下面角度让学生进行分析: (1) 政治学角度。我国的国家机构的形状、国家职能;正确对待公民的义务和权利。 (2) 经济学角度。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反映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 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体现, 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毒奶粉”“染色馒头”等没有使用价值, 因此, 就不能在市场销售, 实现价值。

3. 提高听课效率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 大家都在听教师讲, 然而学习的效果却有差距, 所以,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 教师要教给学生听课注意的方面, 提高听课学习效率。 (1) 听课要注意力集中, 全神贯注, 不能有开小差、走思的现象, 这样才能跟上教师的思路。 (2) 做好预习, 对要讲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在课上听讲才能不盲目, 做到心中有数, 有针对性地去听。 (3) 课上听讲要做到五到。眼到:看教师的板书, 标注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知识的总结、脉络;看教材, 把看到的和教师讲到的对上号。学生不能不能埋着头听课, 这样就是“闭门造车”。耳到:要学会倾听教师的表达和讲解的方法、技巧。口到: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互动, 如果只有教师讲、学生听, 教学是单向的, 要让学生有表达的机会。学生要大胆向教师请教, 提出质疑, 善于发现问题, 不能被教师牵着走, 这样的学习是被动的, 因此, 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去说, 对不会的问题要说出来, 或者小组进行讨论。手到:俗话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的记忆力有限, 在课上记住的知识, 时间长了容易遗忘, 做好笔记, 能及时进行巩固、复习。做好课堂笔记好处是多方面的, 有助于抓住难点、重点和主要方法, 便于课后再次回味教师的思路,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深化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有助于眼、耳、脑、手密切配合, 协调活动, 培养和提高感知、记忆、思维和写作、速记的能力;有助于把教师概括总结的知识提纲挈领地记下来, 积累大量宝贵的资料, 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心到:只有经过探究、思维的学习过程, 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才能称为学到了, 因此, 课上听讲, 要用心去思考, 把教师的讲解在看、听、记的同时去探究理解。

二、思想道德教育

中学阶段是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 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社会影响等各种因素存在着思想认识的模糊。比如, 拜金主义缺乏协作和艰苦奋斗精神, 缺少责任心和使命感。学生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大学, 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 学习没有变成他们的自觉需要。这些不良的思想品质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 我们要改变以往重智育轻德育的教学方式, 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这样才能落实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质量不仅仅是具体学生与学科的质量, 应首先看其思想品德、行为规范、个性心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我们要深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环境、任务、特点和规律, 通过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 带动和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政治教学应注意的学习兴趣问题

兴趣是学习的助力, 尤其是政治学科的抽象特点, 学生对理论的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因此, 教师要用多种教学方式, 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例如, 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语言生动、幽默的表达;开展课外活动;进行演讲比赛等。

中学音乐教学方式 篇5

素的思考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转变的因素的思考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高级中学 李美娜

当前,我们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每一个人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德育为首更是不容置疑。

我们将尝试从教材、教师、教法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探讨影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转变的因素及转变 的对策。

一、教材建设是影响政治课教学方式转变的基础性因素

思想政治课教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最基本的载体。应该说,政治课教材在各个时期,对学生养成良好素质方面的成就是不容抹杀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与基础教育的其他学科相比,政治课教材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缺陷:

教材内容过于庞杂。现行政治课教学内容,涵盖了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社会发展史、经济学、市场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社会科学基本理论,其内容涵盖范围之广,为各学科之冠。

相对完整的课程结构体系,虽有利于系统地进行教学,但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缺乏学科间的整合,无法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开放性和综合性。再次,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也不利于提高德育的针对

性和实效性。

课程内容的组织及难易程度的把握脱离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不注重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超出了他们的心理和认知承受能力。某些教材内容抽象、空洞、成人化严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缺乏现实意义,存在“难、繁、偏、旧”等问题。

二、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是影响政治课教学方式转变的直接原因

由于历史和其他一些原因,我国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和业务素质仍较低,这是直接影响教学方式的重要因素。与世界一些国家相比,我国中小学教师学历标准仍存在较大差距。学历水平偏低,直接影响着以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业务水平,从而制约着教学目标的实现。长期以来,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原因之一就是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严肃、教条、缺乏生命活力。学生体会不到乐趣,学习行为的发生只是迫于压力和无奈。而教师缺乏

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探索和研究,因循守旧、教学模式单一,是导致现行教学方式必须要转变的直接原因。

三、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是制约教学方式转变的关键

可以说,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是一种封闭型的教育思想。教学的内容是固定的、僵化的,教育的任务就是灌输这些内容。不用问为什么,更不能怀疑,考试按国家的内容和格式答就行,把学生引导到追求高分上去,这种教育思想和方法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 ‘唯书’、‘唯上’,必然缺乏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众所周知,当今教育面临的困境就是:今天的人(教师)用过去的方法教未来的人(学生)。据反映,重机械训练、轻创造性培养,在许多课堂教学中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这种只关注知识的授受,把学生视为盛装知识的容器而非具体的有个性的生命主体的教育思想,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这便是传统教学的根本缺

陷。

正是在传统封闭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和应试教育驱动下,政治课堂一直是“教师权威”、“书本至上”,教学过程存在着严重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缺失。其具体表现便是教学过程中的“师本位”和“书本位”。综观政治课堂,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给你收。这种反客为主,主导变“主宰”已是司空见惯,这是“师本”教学的表现之一。另一表现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什么学什么,教多少学多少。最优秀的学生也就是只能“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的主动自主的发展和主体思维活动被忽略甚至被教师代替。

四、以分数为标准的教学评价制度是政治课教学方式转变的严重制肘

尽管在观念层面上,素质教育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然而,在操作层面上,应试教育却依旧大行其道。不少学校的做法是,课下热热闹闹搞“素质

教育”,课上认认真真搞“应试教育”,“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依然是基础教育的主旋律。原因很简单,考试成绩、升学率依然是评价学校、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高、中考的指挥捧依然强劲有力。许多一线教师坦言:“只要高考指挥捧不变,我们便只能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唯分论”所导致的“教育缺失”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近期连续发生的多起大学生恶性犯罪和虐杀动物案,更令人再度审视现行教育评价制度对学生素质所造成的影响。毋容讳言,我们的学生普遍存在的诸如自控力差,动手操作能力差,不善合作共事,缺乏抗挫折能力,缺乏危机意识等问题,归根到底都与现行评价制度有关。以竞争为本位的、分等排序为核心的评价制度使人们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无暇顾及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现行的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考评制度已成为政治课教学方式改革和素质教育实施的严重制肘。

五、学校教育缺乏社会和家庭教育的有力支撑,是教学方式转变急需解决的问题

迅速发展的社会为政治课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鲜活丰富的素材。另一方面,也给政治课教学带来大量的新情况,新矛盾。社会的影响迅速增长,尤其是社会上各种消极现象、腐败现象、丑恶现象通过多渠道的媒介及时而频繁地传播,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判断及取向。面对社会的迅速变化,政治课很多时候显得无所适从,教学的滞后性弱化了教育的导向性功能。这就使教育的作用下降,而社会影响的作用上升。学生们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及家庭生活的影响,形成了许多先入为主的观念,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产生了一些片面的、似是而非的理解,甚至表现出对政治教学的“逆反心理”:如我们讲热爱集体,以集体利益为重,但学生问,为什么现实情况却是鼓励人材流动,实现个人价值?“现实并不是那么回事”!表面

中学音乐课堂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探讨 篇6

关键词:音乐课堂 生活化 教学策略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3(c)-0000-00

什么是音乐教学的生活化呢?笔者认为它是我们在进行音乐教学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各种教学策略,使音乐教学的覆盖范围能够向着社会化、生活化方向延伸,各种生活化、社会化的元素能够以教学的形式进入音乐教育教学课堂当中。《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更进一步从制度方面将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纳入了音乐课堂教学基本任务及目标当中,这也正是新课程改革所赋予音乐教学的新特性。据此,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尤其是中学阶段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深刻践行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音乐教学元素生活化、将深化元素音乐化,使音乐能够与生活无缝连接,进而使得学生们能够在生活中理解音乐,音乐中感悟生活,已成为当前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者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现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1 中学音乐教学课堂目标的制定需要生活化

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一个问题:在中学阶段音乐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各种音乐知识并不是最根本的教学目标,通过音乐知识的传授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及感知能力才是我们在音乐教学中最根本的出发点与归宿。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向我们证实了一点——音乐对人一生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培养与发展时期,向学生们传授音乐知识、灌输音乐感知,对于这些心态观念的建设来说都有着极为深远的作用。这带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在我们制定中学阶段音乐教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除了需要考虑音乐技巧与音乐素养的培养以外,还应当兼顾通过音乐课堂教学能够带给学生怎样的音乐感悟与音乐熏陶。中学生要想切身认识并体会到音乐带给自身的感悟与熏陶,生活化的音乐背景既是基础也是保障。只有确保这些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目标打上浓厚的生活化标记,使学生在感悟音乐、领会音乐时能够以生活实际为依托,音乐教学才能更好的为中学生所接受。

2 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的挖掘需要生活化

作为中学阶段音乐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善于发现一些能够将实际化生活事物与音乐教学课程相联系的切入点。一方面,我们需要在课前准备阶段对各种教材能够生活化的资源进行挖掘与加工,将这些音乐知识作为我们在进行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教学重点;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找准生活化教学的切入点,在向学生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中学阶段音乐课堂教学如果过分关注音乐技能与知识的传授,整个课堂教学氛围同样会显得比较枯燥与乏味。只有将音乐课堂的教学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找准中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点,充分调动起学生在音乐课堂学习中的求知欲与活跃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为学生通过实际生活理解音乐真谛营造较为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才能使音乐教学的教学任务得到全面实现。笔者认为,中学音乐教学需要以生活实际现象或行为为前提,在音乐教学教材中寻找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音乐歌曲,使学生能够在形象化、具体化的音乐知识引导下深入感悟音乐精神。例如我们在教授京剧文化特色浓厚的歌曲《说唱脸谱》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试听几首较为典型的京剧戏曲知识,视频观看川剧戏曲中的变脸艺术,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探索欲与好奇心,再引导学生进行这种戏曲歌曲的学习与感悟,必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中学音乐教学方法的设计需要生活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与国家政府对整个教育教学事业的大力支持背景作用下,中学阶段音乐教学的新课程改革需要以关注学生生活,从生活中提炼对中学阶段音乐学习有所帮助的学习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对中学音乐教学方法进行设计的工作中,始终坚持以生活化为基本原则。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3.1 “感受与鉴赏式”的教学方法生活化设计分析

笔者认为,采取各种形式与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在感受与鉴赏音乐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自身对音乐知识的体会与感悟,并能够独立发表自己有关音乐歌曲、艺术表现形式的见解与看法,进而形成以音乐感受、鉴赏为基础的审美观,已成为当前中学阶段音乐教学的基本教学任务之一。那么,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受与鉴赏”音乐能力的培养不断的社会化、生活化呢?笔者认为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感悟不能仅限于聆听的形式。作为中学音乐教师的我们,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眼、耳、口、鼻感觉器官。中学生可以在聆听、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一边想象,一边写下自己的感悟或是绘画,进而建立起对音乐歌曲更为深刻、全面的理解。

3.2 “创造”的教学方法生活化设计分析

音乐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在发挥学生全面性思维能力与想象力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这也是我们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实现生活化教学目标的关键内容之一。音乐教师可以在音乐歌曲的教授中,将学生一些耳熟能详的歌曲歌词或编曲进行创新与再造,使改变后的歌词歌曲能够具有更强烈的生活化趋向,进而充分提高中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及感悟。

4 结语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经济社会持续进步,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同时的新时期的教育教学事业提出了更为全面、系统的发展要求。音乐作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审美家价值的重要学科,在整个中学阶段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占据的地位日益关键。本文对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贯彻落实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教学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及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1] 吴斌.怎样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在“全国中小学课堂唱歌教学展示与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下)[J].中國音乐教育.2010,(02).

[2] 单森权.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究——对“全国中小学课堂唱歌教学展示与研讨会”的思考. [J].中国音乐教育.2010.(02).

[3] 吴思源.赵淑芹.王焱.音乐教学重“言传”更要重“身教”.[J].中国音乐教育.2010.(03).

[4] 杨文立.让音乐课堂“减负”——展示课《乃哟乃》评析. [J].中国音乐教育.2010.(03).

中学历史有效教学方式之初探 篇7

一、实施幽默化教学方式

幽默, 是调节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的一味良方。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如能恰如其分地应用幽默, 必定能使学生在笑过之后增强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信心,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来讲, 幽默教学的实施也有方法可循。

二、采用问题探究化教学方式

问题探究是调动思维的有效方式, 有效的历史课堂不仅要让学生获取知识的本身, 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的过程, 而灵活批判的思维方式, 对于解决一系列重点难点的问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 养成学生的思维习惯,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采用这一教学方式, 就必须在问题设计上掌握技巧, 设计出不同类型的问题。

1. 设计出发散式问题

这类问题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展开思考, 以期寻求众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答案, 也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把历史看做是有时间、空间、人类活动三维度组成的画卷。例如复习英、美、法、俄、日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内容时, 可以从以下角度设问: (1)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阐释原因。 (2) 从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原理分析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各自特点和方式。 (3) 从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角度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或改良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量变引起质变。

2. 设计出辐射式问题

这类问题能调动学生的辐射式思维, 以某个对象为中心, 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将思维指向中心点, 以达到解决核心问题的目的。例如香港问题从由来到解决涉及许多知识点, 那么可据此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来。 (1) 香港、九龙是怎样被英国占领的? (2) 我国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是什么, 其意义何在? (3) 结合19世纪中期中英两国国情, 分析当时香港为什么被割占?现在为什么又能收回?说明了什么?

3. 设计出变换式问题

通过变换设问的角度或方向, 或通过增减问题的限制因素和条件, 使学生根据不同条件、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分析解答问题。例如, 19世纪初中国对外贸易出现入超的原因有:A.中国封建生产方式落后B.英国工业革命完成C.大机器生产的商品占优势D.英美商人的鸦片走私。此题如果是多项选择, 四个就全选。如果加上“根本原因”这个限定因素, 则答案为A;若改为“直接原因”, 那答案为D。这样变换问题的限定因素, 使学生知道条件不同, 结论就不同, 从而增强了思维的灵活性。

三、创设情境化教学方式

创设教学情境, 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出具体、形象、生动、感人的情境和氛围, 从而引起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方面的身临其境感, 让学生在这种最佳的情境和氛围中感知历史, 从而达到理解和认识的升华, 情感和思绪的腾飞。

四、设计学生参与化教学方式

历史课堂中, 为了实现有效地教学, 学生的实践参与无比重要。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允许下, 亲自去参与一项或多项实践活动, 不管是独立完成还是分工合作, 只要他们用心去摸索、去探究, 就一定会品尝到胜利的果实, 而且还会有很强的成就感, 无形中又增添了学习的信心, 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同时还获得了相应的知识, 逐渐培养出了历史学科的思维方法。这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满堂灌”、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也是现行的教学改革中需要大力提倡的。那么, 历史教学中可以设计出哪些不同类型的活动, 则是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探索和总结的。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城市第二中学 (中学一级教师)

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仔细审视一下, 就会发现, 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竟是老师们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和设计很不到位。有相当一部分老师自己不会独立设计教学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随课堂变化及时调整与动态生成的, 更是少之又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教学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 笔者大致地罗列了一下, 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确定的目标过于宽泛模糊

也就是目标定位不当, 丢失了语文的学科特性和基本任务。具体表现为:

1. 课外资源的泛滥。

为了达到情感、价值观目标, 教师大量引进课外资源来引导学生体悟人文意蕴, 而把文本仅搁置在“药引”的地位。

2. 目标定位模糊、教学随意。

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过程的生成性, 却忽视了教师的引导性和目标的预设性。

3. 目标不实, 脱离实际。

教师任意拔高或降低教学目标, 脱离了学生的实际, 学生无法得到有效发展。有的目标不准, 过度综合教学内容, 过于强调学科整合, 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个性。

学和词句教学;中年级忽视段的教学;高年级只注重分析内容, 忽视学习语言、领悟写法。各年段重得意、轻得言。整个小学阶段, 有忽视写字教学、词汇教学的倾向。”

三、三维目标被严重分割

有的是过于淡化知识、技能。凡知识不敢讲授, 凡技能不敢训练, 该讲的不讲, 该练的不练。试想, 一节课下来, 如果作为最应明确的知识、技能, 作为形成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最重要的条件的知识、技能目标缺失了或模糊了, 即字、词、句、篇的知识不明晰, 听、说、读、写的能力未提高, 学生还能收获些什么呢?有的是过于强化知识、技能。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灌, 满堂都是脱离情境、缺乏情趣的枯燥的语言文字训练, 走向了另一个可怕的极端。

四、目标设计有形无实

查阅每位教师每课时的教案, 我们都会发现“教学目标”都无漏写而且放在首位, 从表面上看, 教师的“目标意识很强”, 课课都有目标, 而且目标的设立基本符合总体要求。但随班听课时, 发现教学与教案或大相径庭, 或有点联系, 教学过程很少体例作一简单分析。

1.表述形式的失范。目前, 老师们虽然已普遍知道《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三维目标”, 课堂教学要体现三维目标, 至于三维目标与具体课时教学目标的关系, 课时教学目标中究竟什么是中心目标, 怎样把握, 心中没底。

2.表述内容的失当。课时教学目标的表述内容, 存在的问题则更为普遍。如《雾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的内容就涵盖了多个课时, 不是一个课时所能完成的目标, 即以整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取代了课时教学目标。

3.表述内容含糊、不具体。这也都集中反映出老师们在上课时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十分模糊的, 教学目标都模糊不清, 又何谈目标的达成和效率的提高呢?

当然,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 在教学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些, 上述罗列的三种情况仅只是笔者依据观察调查作的一个简单归类, 虽不能涵盖问题的全部, 但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在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由此, 笔者特撰此文, 以期能引起广大小学语文老师

教学目标缺位制约效率提高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浅析

张春方

摘要:随着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展开, 有效教学方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新课题, 这对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提高教学的效率性, 活跃课堂中的气氛, 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相信, 伴随着对有效教学方式的深入研究, 历史课堂会成为名副其实的有效教学课堂。

语文教学中学习方式的转变 篇8

一、加强学生的主动学习

1.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必需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兴趣是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巨大推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 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享受, 一种愉快的体验, 学生会越学越想学, 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书山无路勤为径, 学海有涯乐作舟”。当然, 培养兴趣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 它需要我们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从学习内容的调整, 教学方式的改变, 考核形式的转变, 评价体系的变化等多方面去思考, 去努力。

2. 要明确学生学习的目标

内因是改变的根本。光有兴趣还不够, 教师还必须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他才会自觉的担负起学习的责任, 那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所以, 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还要适时地给学生讲明学习的道理, 让学生真正明确“为什么要学习”, 让学生把自己现在的学习同以后的发展联系起来, 同社会的进步联系起来, 增强责任感, 让这种责任感成为学习的动力。

二、转变学生的依赖心理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上对教师的依赖性太强, 而现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似乎对这种现象早习以为常了。其实, 每个学生都存有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 不仅如此, 学生也都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 都想证明自己的能力, 只不过是被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压抑或扼杀了。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将学生这种潜能给挖掘出来。新课程理念也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时间还给学生, 把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 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 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 从而让学生消除对教师的依赖心理, 发挥自己的潜能, 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 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 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的。实际上, 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 没有放之四海皆有效的统一方式, 对某个学生学习的方式, 对他人却未必管用。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彻底改变过去“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 为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突出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情感体验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身体亲自去经历, 用自己的心灵亲自去感悟。有了情感体验, 学习过程就不仅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 同时也是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而且, 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得到的知识和技能等, 其影响比教师单纯的说教要深远得多。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大胆放手,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 让他们亲自去实践、亲自去探究、亲自去体验。

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从本质上讲, 感知不是学习愿望产生的根本原因, 产生学习愿望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 学生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 也就不会深入地去思考, 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 从而在学生的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如果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 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 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因而, 教师要注意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与培养, 让学生课始“带着问题走进来”, 课末“带着问题走出去”, 以问题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 就是一种交际交往的能力, 这种能力也是学习的必备能力。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 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 不仅有所发现, 学有所得, 而且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方式之我见 篇9

一、教师通过身体姿势来辅助教学

身体姿势是教态的一方面, 它起到辅佐教师教学的作用, 反映了教师的外在形象, 它向学生传递的不仅是外在身体的姿势, 同时教师的精神状态也会暴露在学生面前。教师在运用身体姿势语言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站立姿势

站立是教师的基本功, 一般情况下教师应站着讲课。教师的站姿可以采取两种基本的形式:一种是自然式, 即两脚平行分开与肩等宽;另一种是稍息式, 即两脚前后分开相距适中。教师不管采用哪种站姿, 都应挺胸、收腹, 充分显示稳健、精干, 做到站如“松”。教师的站姿反映了自己的精神状态, 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如果教师站姿随意, 不讲究, 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不能树立教师的威信。教师站的位置应以教室的正前中央、讲桌与黑板之间为主, 并应该根据课上的具体情况做适当移动。通过移动, 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 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 在移动中, 教师可以得到片刻的休息。教师站着讲课时 (除板书时) 应面向学生, 密切注意学生的表现, 当完成板书时, 要尽快站到黑板的旁边, 避免挡住学生的视线, 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回答问题时, 教师的身体应微微前倾, 给学生以亲切感, 缓解其紧张的情绪。教师讲课时, 不应双手插在裤兜中或双手背在身后, 这两种姿势会显得教师玩世不恭或傲慢无礼。

2. 走动的姿势

教师每节课都是从走上讲台开始的, 讲课中适当地走动, 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控制课堂气氛, 防止单一地刺激给学生带来的视觉疲劳。教师在走动时应注意:身板挺直, 两肩端平, 步幅适当, 步伐稳健而轻捷, 手臂随着脚的移动而自然摆动, 要端正教师的形象。走动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方式, 通过走动, 教师可以发现某个学生或小组的问题, 并对其进行指导。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一个人的活动绩效往往受兴趣所指挥, 有实验表明, 当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时, 工作效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反之, 做他不感兴趣的工作时, 工作效率只在百分之二十左右, 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是如此。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积极的心理因素, 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前提, 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 语文内容博大精深, 教师的课堂设计好, 使学生学习兴趣浓, 对知识的掌握就全面, 课堂氛围就活跃;反之, 教师的课堂设计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则课堂氛围就感到沉闷, 学习起来也是事倍功半。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 首先要考虑到是否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运用语言艺术激发学习兴趣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 开展教学的主要工具, 如果对语文内容直白地讲解, 不能将其中的内涵表达出来, 学生从教师的语言中体会不到作者要表达的喜怒哀乐, 就会使学生感到语文内容是枯燥的, 缺乏听课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你不想使知识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 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最重要的创造工具。”教师要用语言创设一种生动的情境, 通过自己的精彩讲解, 学生才能被深深吸引, 因此, 教师要借助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与学生产生共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讲授力求精而简, 把知识难点化繁为易, 言简意赅, 通俗易懂, 语调要抑扬顿挫, 富有表现力, 并配以肢体动作才能吸引学生, 有感召力, 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增。

2. 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被广泛应用在课堂教学中, 它的表现形式比较综合, 既有图像、文字, 又可以配上音乐、动画等, 强大地视听结合的效果, 可以把语文课本要表达的内容生动、逼真地创设成一个情境。学生摆脱了以往枯燥地死记硬背, 在看、听的立体化学习过程中获得全新的学习感受, 学习变得活泼, 寓教于乐。同时, 学生可以自主在网上学习, 自由度增大, 根据个人的学习情况来掌控学习, 查找感兴趣的学习资料, 通过聊天探讨学习等, 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3. 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育本身就是生活的写照。学校不再是教育学生的象牙塔, 书本也不是教育学生的唯一途径。传统教学中, 封闭的教学环境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知识变得机械、死板。因为教师的“满堂灌”“一言堂”等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被动学习, 学习效率低, 积极性差, 严重破坏了学习语文的环境, 以致学生对语文课堂越来越没信心, 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在新课改的指导下, 教师要把书本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 一事一物都是可以为教育利用和借鉴的。语文无所不在, 它在社会科学里, 也在课余校外;它在书本里, 也在生活中, “处处留心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是成功者的经验之谈。总之, 读书、看报、听广播, 参加社会实践, 参观旅游, 甚至交友、谈心、写日记都是学习语文的途径。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语文, 在生活中学语文, 语文学习就会永远充满活力。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呈现和谐的教学局面

教学管理学的研究表明, 民主型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心情舒畅, 思维活跃, 表现出较高的独立性, 学习效率高。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给每位学生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时间和空间。例如, 当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时, 教师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并提示:“再想想”“是否换一个角度考虑”等。即使学生回答错了, 教师也不应立即否定, 可先让他坐下, 请别的学生回答或请大家讨论, 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 教师尤其要创设条件, 善于发掘后进生、学困生的“闪光点”, 并给予积极的良性反馈, 使他们拥有成功体验, 增强学习和创新的自信心。

中学音乐教学方式 篇10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情感的艺术, 实践的艺术, 创造的艺术。音乐学习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学科特点, 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是达到审美的唯一途径, 更是促进学生个体和谐发展的需要。音乐审美体验体现了学习方式的主体性, 音乐审美需要体现了学习方式的能动性, 音乐审美经验体现了学习方式的实践性, 音乐审美思维体现了学习方式的创造性。音乐学习的每一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学习技巧, 同时又有学科共性的学习方式。抓住个性, 把握共性, 走出简单模仿、机械学习的误区, 树立探究的意识与合作的精神, 将自主、体验、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科学运用到音乐学习中, 才能使学生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新课程变革中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关注, 是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进步及学生自身成长需要的, 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 音乐学习方式转变的实践探索

1. 创设课堂情境, 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学习。

音乐中的体验学习, 其主要特征是听觉体验、情感体验和行为体验, 它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 关注音乐聆听和实践、操作等身体性活动所产生的直接经验, 以促进情感与共鸣、感悟与体会。相对于体验学习, 认知学习以了解、掌握客观音乐知识和现象为目的, 单纯的、没有情感介入的认知学习, 使得学生总以一种隔膜的眼光来审视认知对象, 认知对象很难进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需要指出的是:体验学习并不排斥认知学习, 体验的过程一定会有认知的参与, 一方面认知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可以加强学生的体验深度, 另一方面体验的生成又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改善学生的心理品质。

2. 搭建表现平台,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1) 提供课上交流平台。课堂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场所, 设置交流环节、提供交流平台, 是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并加以引导。如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反映学生生活的音乐作品, 在课堂播放时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聆听、相互交流, 感受乐曲的意境, 从比较中有发现, 在发现中有提高。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每一次发言, 师生要互相点评, 让学生在感受成功中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舞蹈实践课上, 针对不同学生对节奏和动作的感知, 对学生进行分组组合, 让他们根据舞蹈音乐节奏和风格自己编排动作、设计服装, 让每个小组之间相互观摩、相互比较、相互竞争, 看哪个组的动作组合更优美、更顺畅、更能体现意境和主题, 使他们在合作和竞争中有所提高、有所创造。

(2) 搭建课外表现平台。每周一节的音乐学习时间是有限的, 要想使自主学习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就要开辟课外这个广阔的舞台, 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 组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 为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和平台, 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积极参与。在音乐学习中要以自主学习为主, 教师辅导为辅,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 逐渐使自主学习成为学生的基本学习方式。

3. 激发问题意识,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1) 巧设疑问, 引发质疑, 激发问题意识。教师可以链接现实的音乐生活和现象, 通过图片、录像、录音、故事、剧情、提问等手段巧妙设置疑问, 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探究动机。例如, 可以展示我国著名画家陈逸飞的成名作———巨幅宽银幕式油画《黄河颂》, 播放钢琴协奏曲《黄河》, 从气势磅礴的协奏曲名字, 引申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继而导入“黄河孕育了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有很多以黄河为题的艺术作品”, 最后引导学生进行以《黄河赞歌》为题的音乐探究学习。还可以放映《歌剧魅影》第一幕第四景发生在地底迷宫之中的录像:带着面具的魅影和克里斯汀两人乘着船前往魅影的栖身之处, 船缓慢地滑行在充满迷雾的地底冷湖里面, 管风琴奏出的引子音乐充满了神秘而又有些恐怖的色彩, 两个人唱起了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歌声充满浓烈而深刻的感情。设置疑问, 从故事的情节到故事中的主人公, 进而到演唱的歌曲, 层层递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来探秘《歌剧魅影》。

(2) 确定课题, 分工协作, 完成探究学习。在探究学习中, 既有学生个体探究, 也有学生群体合作, 还有师生相互合作;既有分组探究, 也有组间合作。教师应重视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整合, 因为个体探究是集体合作的基础, 没有个体的自主探究, 就不会有集体合作的结晶。集体合作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学生间的知识经验与能力的互补, 从而使学生共同得到提高。小组分工协作不仅分解探究任务、减轻学生的负担, 也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 使探究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同时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监督, 避免了个体探究流于形式。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去, 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究, 可以营造合作共进的学习氛围, 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的问题和进程, 以便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利用群体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音乐学习中的合作学习, 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完成音乐学习任务时, 在小组或者集体中通过合作完成, 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相互依赖、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等关系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关键, 评价时以学生合作的结果进行小组评价并关注学生间的合作关系。相对于合作学习, 个体学习由学生个人单独完成音乐学习任务, 学生之间很少有合作, 学生个人的音乐学习能力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关键, 评价也是依据学生自己的学习情况来进行。音乐学科本身充满了合作的契机, 教师应充分利用合唱、合奏、音乐实践等群体活动, 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小组合作、集体合作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上一篇:中国煤矿设计下一篇:思品课中的快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