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副反应

2024-06-01

胃肠副反应(精选九篇)

胃肠副反应 篇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0年5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输液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70 例,男45 例,女25 例,年龄19~51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2例、急性扁桃体炎30例、急性支气管炎28例);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21~49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例、急性扁桃体炎28例、急性支气管炎15例)。所有患者就诊时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在院外均未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两组在年龄分布、性别、入院前病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阿奇霉素(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静脉滴注,剂量为0.5g/d,加入5%葡萄糖中,浓度为≤2mg/ml,治疗3~5d。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而治疗组在静脉点滴阿奇霉素前30min口服蒙脱石散和吗丁啉,蒙脱石散剂量为1袋(3.0g)口服,吗丁啉剂量为10mg。观察两组在静脉点滴阿奇霉素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程度。

1.3 疗效判定标准[1]

(1)无反应:输液过程中无胃肠道反应;(2)轻度反应:输液过程中仅有轻微短暂的恶心、腹胀及腹部不适感,腹痛,仍能坚持治疗;(3)重度反应:输液过程中上述的胃肠道反应均出现,出现腹绞痛或恶心呕吐不能坚持用药。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3.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无胃肠道反应占68.57%,对照组占22.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1,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出现胃肠道反应的病例中,治疗组出现轻度反应(25.71%)和重度反应(5.71%)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3讨论

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作用机理和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通过阻碍细菌转肽过程,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其抗菌作用较红霉素强,且具有持续的抗生素后效应,疗程短且稳定性好,不良反应较红霉素少[2]。故常用于治疗呼吸道细菌及支原体等感染,在临床应用广泛。但阿奇霉素静脉点滴时还是易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其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机制是通过刺激胃肠神经丛中乙酰胆碱释放,促进神经丛P物质合成,刺激胃肠道胃动素细胞释放,使血浆胃动素水平升高。胃动素是启动消化期综合肌电和造成消化期综合肌电Ⅲ相的激素,与胃肠道平滑肌上的胃动力受体结合产生强烈收缩,从而引起胃肠的运动增快[3],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蒙脱石散为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对消化道黏膜有很强的覆盖能力,能与黏膜糖蛋白结合,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降低肠道敏感性,并能作用于阿片受体阻止乙酰胆碱及前列腺素的释放,抑制胃肠道蠕动,解除内脏平滑肌痉挛。吗丁啉为外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直接作用于胃肠壁,可增加食管下部括约肌张力,防止胃食管反流,促进胃的排空,协调胃与十二指肠运动,抑制恶心、呕吐,从而抑制或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文献报道蒙脱石散剂口服可以减轻红霉素类抗生素静脉滴注时胃肠道副反应[4,5],但未见同时使用蒙脱石散和吗丁啉在预防阿奇霉素副反应的报道。笔者在静脉点滴阿奇霉素前30min口服蒙脱石散和吗丁啉来防治副反应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果显示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前半小时口服蒙脱石散剂和吗丁啉,能明显减轻阿奇霉素静脉点滴时出现的胃肠道副反应,有统计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傅利民,张锡沛,耿荣.磷酸铝凝胶治疗静脉用阿奇霉素的胃肠反应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1):157-158.

[2]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0.

[3]董燕平.红霉素对小儿胃电节律的影响(J).中华儿科杂志,1999,37(3):151.

[4]马国欣,林荣军.思密达减少红霉素胃肠道反应疗效观察(J).临床儿科杂志,1995,13(6):420.

副反应造句欣赏 篇2

(2) 治疗期间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粘膜炎。

(3) 目的考察博莱霉素治疗颅咽管瘤的疗效、应用方式与副反应。

(4) 药物治疗组8例,心理治疗组6例出现锥体外系副反应,对症治疗后副反应消失。

(5) 该制备方法中,没有溴元素等卤族元素的参与,副反应少,产率高,制备的产品安全无毒。

(6) 通过引入副反应系数讨论了沉淀效应对配位平衡的影响。

(7) 尽管其它时点两者的镇痛效果相似,但腹针疗法还具有副反应小、安全可靠、价格低廉、易于实施、无痛等优点,不会增加病人的额外痛苦和负担。

(8) 漆原钴的催化选择性好,催化氢化过程中发生的副反应较少,还原产物1。

(9) 本文建立了通用的滴定终点误差公式,考虑了副反应的影响,也适用于非水滴定。

(10) 本文首次总结了副反应系数的通用公式,可广泛用于复杂平衡体系的研究。

(11) 提高免疫力,降血糖,抗氧化,抗肿瘤,消除放化疗副反应,安神,除胃热,护肝解毒。

(12) 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黏膜炎、脱发、关节肌肉痛和心脏毒性反应,但均可耐受。

(13) 给出该法的化学方程式,同时对脱氯副反应作初步讨论。

胃肠副反应 篇3

【关键词】 肠道肿瘤化疗;胃肠道反应;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42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206-01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医疗水平不断发展,肿瘤治疗的方法也越来越多。很多患者都选择综合治疗方法,其中化疗是目前临床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肠道肿瘤化疗的药物会伴随着各种不良反应,比如:食欲不振、恶心发热、呕吐难受、胃部不适、腹泻以及便秘等。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紊乱、严重的厌食和贫血等[1]。这些症状都严重影响到化疗疗效和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等。所以为了预防或减轻化疗药物的胃肠道反应,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必须要采取全面精细的护理措施。本文主要分析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00例肠道肿瘤化疗患者进行化疗后,如何通过精细化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肠胃反应,以提高护理的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程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100例肠道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患者60例,女患者40例,年龄在22-70岁之间,平均年龄是43岁。将其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符合疾病纳入标准,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临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治疗组加以精细化护理干预。最后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中的胃肠道反应。精细化的干预,体现如下:①心理干预:在手术进行前,护士需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病人,维护与患者家属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他们认识到更多关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向患者充分讲解病情,耐心介绍治疗目的、必要性以及可能取得的效果,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手术的风险、术后并发症以及注意事项等,加强患者与病魔斗争的信心。②另一方面,通过护理干预,纠正患者的错误饮食和行为习惯,减少导致病情加重的因素。护理人员可以观察患者病情恢复的程度,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营养方案。监督他们多进食含有丰富蛋白质、高维生素、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最重要的每天要给予其2000ml的饮水量,维持患者体内的水平衡[2]。③药物治疗:药物对症治疗在防治化疗后胃肠道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西医处理胃肠道反应的方法主要是使用止吐剂。常用的药物为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皮质激素、神经激肽1(NKl)受体拮抗剂等[3]。同时护理人员要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遵照医嘱进行治疗,能够长期规律地预防用药,以降低发病的几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等。④在每天都可以安排出相应的时间,在患者的腹部环行按摩,从而不断提高腹壁和肠道平滑肌张力,促进肠蠕动的速率,提高肠胃吸收功能。⑤应用循证护理措施,为患者营造舒适宜人的就医环境,保证患者睡眠充足,进行适量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多活动可增强胃肠蠕动。另外,睡眠充足、心情愉快、精神压力得到缓解等都是改善肠胃反应的好方法。通过血压、脉搏等反馈信号,教病人通过深呼吸、想象等放松方法,以调节自身的生理功能等[4]。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χ±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两组患者在化疗后的胃肠道反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肠道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会出现:恶心呕吐、饮食不规律、腹胀腹痛、排便减少等不良症状[5]。对肠道肿瘤化疗患者采取精细化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病人的胃肠道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更加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任小琴,张莹.老年人胃肠道肿瘤手术前后护理体会[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04(01):23-28.

[2] 王惠.化疗药物所致胃肠道反应的护理干预[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12(05):19-23.

[3] 姚惠,刘雅玲.腹腔镜下肠道肿瘤手术的护理[J].现代护理,2012,12(01):12-16.

[4] 黄红娣.循证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0(21):49-50.

胃肠副反应 篇4

关键词:支原体, 肺炎,阿奇霉素,副反应,思密达

本院于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收集经MP-IgM/PCR检测, 结合临床症状及胸片检查, 证实为MP感染的肺炎、支气管炎患儿经静滴阿奇霉素而产生胃肠道反应的患儿60例, 于静滴时或静滴前半小时服用思密达治疗, 观察其抑制阿奇霉素胃肠道副反应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呼吸病房患儿60例, 男35例, 女25例, 年龄为4~12岁。患儿在确诊后首次静滴阿奇霉素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1.2 治疗方法

方法1:上述60例患儿首次静滴阿奇霉素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时给予思密达1次口服 (<3岁服用2 g, ≥3岁者服用3 g) ;方法2:对60例患儿在下一次静滴阿奇霉素前半小时1次性服用思密达, 剂量同上。

1.3 疗效评价

胃肠道症状评分标准:0分:无症状;1分:症状轻微, 无需口服思密达;2分:症状较明显, 但尚能忍受;3分:症状明显, 患儿痛苦不能忍受。

1.4 统计学分析

经两种方法治疗, 胃肠道症状评分采用配对资料符号秩和检验。

2结果

静滴阿奇霉素同时或静滴阿奇霉素前半小时一次性口服思密达, 均可明显减轻阿奇霉素的胃肠道反应。采用配对资料符号秩和检验统计, 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口服思密达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注:配对资料符号秩和检验, Z=-6.234 0, -6.092 7, P=0.000 0。

3讨论

MP是细胞外生存的最小微生物,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主要由急性期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经呼吸道吸入而感染, 可引起流行性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全年均可发病, 以夏、秋季为多见, 每隔3~5年可出现1次地区流行[1]。

自20世纪90年代, 随着肺炎病原学的变迁, MP已成为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近10年来, 由于MP感染实验室检测手段的进步以及临床观察证明, 其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占30%以上;在治疗中共同特点为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效显著。红霉素是大环内酯类, 其作用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疗效确切, 价格低廉, 但胃肠道及血管局部刺激作用明显[2]。阿奇霉素是大环内酯类广谱抗菌剂, 组织穿透性强, 且有增强免疫和杀菌作用, 能存在于巨噬细胞中, 当吞噬细胞被溶化后而被释放出来, 因此该药在感染部位较血液浓度高出10~15倍, 可进入细菌细胞内, 且无诱导耐药性, 故优于红霉素, 是目前治疗MP感染首选药。

通过临床观察, 思密达有减轻阿奇霉素产生的胃肠道副反应的治疗效果。该药是黏膜保护剂, 可能保护胃肠黏膜免受阿奇霉素的刺激。

消化道内的黏液, 其中起屏障保护作用的主要是附着性黏液凝胶。在病理情况下, 该胶层变薄, 甚至消失。服用思密达后, 通过静电作用可与黏液相互结合, 因此可增加黏液固着性及对消化酶降解的抵抗性。改善了阿奇霉素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在3岁以上儿童, MP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以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为目前最佳治疗方案, 但往往因胃肠道反应而中止治疗, 加用思密达口服后由于胃肠道反应减轻或消失而使治疗得以顺利进行。由于静滴阿奇霉素前半小时口服思密达可使静滴处于全无胃肠道反应的情况下进行, 故尤以此法的疗效为佳, 由于思密达口服不被人体所吸收, 无毒副作用, 使用安全,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傅德明.可减轻红霉素胃肠道反应的药物.中国医药报, 2000:98-99.

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篇5

1 预防与护理

1.1 尽量避免空腹

在静脉输注阿奇霉素前嘱病人进食, 餐后静脉输注可避免胃肠道反应, 空腹加重其胃肠道反应。口服阿奇霉素时应饭后服用, 以减轻不良反应。

1.2 加用山莨菪碱等药物

在液体中加入山莨菪碱、维生素B6等药物, 可有效减轻阿奇霉素的胃肠道反应。成人一般为山莨菪碱5 mg~10 mg, 维生素B60.2 g, 小儿用量根据公斤体重酌减。山莨菪碱可引起病人口干、面红、轻微发热等, 可嘱病人多饮水。

1.3 限制静脉输注速度

静脉输注阿奇霉素时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与静脉输注速度及药物浓度有很大关系, 应缓慢静脉输注, 药物浓度不要太高, 静脉输注液浓度不得高于2 mg/mL, 每次静脉输注时间不应少于1 h。

1.4 热敷或按摩腹部

静脉输注阿奇霉素时, 如采用上述措施仍有轻微腹痛, 可热敷或轻轻按摩腹部, 腹痛即可减轻或消失。

1.5 其他

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静脉输注过程中有恶心、呕吐时, 可遵医嘱适量肌肉注射甲氧氯普胺或爱茂尔, 或静脉输注前口服甲氧氯普胺。静脉输注完阿奇霉素仍有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 可遵医嘱应用西咪替丁加入液体中静脉输注, 可保护胃黏膜, 有效减轻胃肠道反应。

2 小结

胃肠副反应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 在我科共收治化疗病人96例, 均为组织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其中, 男性50例, 女性46例;年龄33~70岁, 平均年龄50.8岁;96例恶性肿瘤患者中, 肺癌38例, 乳腺癌19例, 结直肠癌22例, 胃癌13例,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4例。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48例, 对照组48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自拟愈疡散口服。愈疡散的组成及制作方法:三七100g, 白及100g, 浙贝母100g, 乌贼骨100g, 煅瓦楞100g, 蒲公英150g, 延胡索100g, 徐长卿100g, 甘松30g, 甘草50g。上药共研细末, 过120目筛即成。服用方法:每次10克, 每日3次, 饭前米汤水送服。化疗前3前开始口服, 至化疗结束后7天。服药期间禁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粉针剂40mg-80mg静脉滴注, 每日1次, 化疗前3天开始, 至化疗后7天。服药期间禁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上两组, 均用5-HT3受体拮抗剂盐酸阿扎司琼注射液2毫升静脉滴注以预防呕吐。

化疗方案: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用TP、NP、GP, 小细胞肺癌用CEO、EP) 、乳腺癌 (用CEF、TA、NP) 、结直肠癌 (用FOLFOX4) 、胃癌 (用OXA+XELOD) 、非霍奇氏淋巴瘤 (用CHOP) 。

1.3 疗效标准

化疗药物消化道不良反应采用WTO统一的抗癌药不良反应的分度标准[3]。 (1) 恶心、呕吐:0级:无恶心、呕吐;Ⅰ级:嗳气、恶心;Ⅱ级:短暂性呕吐;Ⅲ级:呕吐, 需治疗;Ⅳ级:难以控制的呕吐。 (2) 食欲下降:0级:食欲不下降, 正常饮食;Ⅰ级:食欲稍下降;Ⅱ级:进半流质为主;Ⅲ级:食欲明显下降, 只能进流质;Ⅳ级:是与完全丧失, 不能进食。 (3) 腹泻:0级:无腹泻;Ⅰ级:短暂腹泻 (<2次/日) ;Ⅱ级:能忍受, 中度腹泻 (>2次/日) ;Ⅲ级:不能忍受, 需治疗;Ⅳ级:血性腹泻。

2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在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以及腹泻方面, 对照组出现Ⅰ度至Ⅳ度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86, P<0.01)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1。

3 讨论

化疗导致的消化道反应, 可归属于祖国医学“呕吐”、“反胃”、“痞证”等范畴。目前, 多数中医家认为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 其病机总由化疗药物攻伐损伤脾胃, 脾胃运化功能失常, 气机上逆、升降失调, 而见恶心、呕吐、纳差等。另外患者多为本虚之体, 癌毒内蕴, 久耗正气, 脾胃虚弱;或阻滞中焦, 聚湿成痰生浊;或阻滞气机, 气滞血瘀, 进一步损伤正气。中药在抑制化疗所致消化道副作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不仅能减少化疗后消化道反应, 而且能改善患者全身状况, 增加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

愈疡散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所撰, 系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类疾病之专用方。方中三七, 甘温微苦, 止血而不留瘀, 且能抗炎止痛, 一药多用;白及苦甘涩而微寒, 质极黏腻, 性极收涩, 长于收敛止血, 消肿生肌护膜;浙贝母既能清热消肿, 又能制酸抑酸, 有双向调节作用, 对于胃粘膜损伤有保护作用;乌贼骨、煅瓦楞止血制酸;蒲公英味甘苦、性寒, 既有良好的抗炎效果, 又有止痛之功, 石氏认为其对消化系统炎症作用最佳。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蒲公英既有增强胃肠动力、抑制胃酸分泌, 又具有抗肿瘤作用[4]。延胡索、徐长卿辛温, 均以活血行气止痛为其特长, 其中延胡索一药, 其含有延胡索素, 有镇痛、镇静、镇吐、催眠等多重作用;甘松味甘微辛、性温, 为脾胃病之要药, 乃行气止痛, 开郁醒脾之佳品, 其作用机制可能于提高局部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黏膜有关[5]。诸药合用, 即成抗炎护膜、抑酸止痛及止血之良剂。

参考文献

[1]孙燕.内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2]唐玲, 皮远萍, 邓正敏.化疗方案对恶性肿瘤患者消化道症状的影响研究[J].重庆医学, 2012, 41 (35) :3789-3790.

[3]罗兰.癌症化疗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3349-3352.

[4]刘本艳, 段大航, 李坦.蒲公英对消化系统作用及抗肿瘤研究现状[J]吉林中医药, 2006, 12 (26) :72.

胃肠副反应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肿瘤术后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6~72岁, 平均年龄 (49±11) 岁, 男女比例为33:27。对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总结:24例中分化腺癌, 23例低分化腺癌, 13例印戒细胞癌;其中21例直肠癌, 18例结肠癌, 21例胃癌。

1.2 护理方法

1.2.1 饮食指导

要保证患者营养状态的基础上, 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化疗前应根据患者的消耗, 将饮食结构调整为以瘦肉、豆制品及蛋类等高蛋白食物为主, 若患者产生强烈的呕吐现象, 应在化疗前2d禁食;化疗时为增加患者的免疫功能, 以水果、蔬菜和香菇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化疗后, 通过食用水果、蔬菜来补充体内的维生素, 进食易消化且富含热量和蛋白质的食物, 禁食刺激性和油腻等不利于消化的食物。由于术后患者易产生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 可将少量姜汁置于食物中, 也可通过闻柠檬片、食橘子和口含陈皮的方式来调节食物口味, 禁止同时摄入过热和过冷的食物, 防止呕吐症状的加剧, 通过高维生素和高蛋白饮食来改善患者体内负氮平衡的状态。结合患者不同的喜好调节食物味道, 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提高患者的食欲。对于腹水和腹胀的患者, 应避免进食生冷瓜果, 多食洋葱和芋头等淡渗利尿的食物;对于腹泻和腹痛患者, 要避免进食产气类食物, 应多食去脂肉汤和香蕉等富含钾、钠的食物;对于热毒较盛的患者, 应避免进食甜腻、咸酸和油腻的食物;对于恶心症状减轻的患者, 应逐渐食用红枣和赤豆类补肾、补血的食物[2]。此外, 还可以鼓励患者每天餐前坚持适量运动15 min, 不仅可以提高食欲, 且对患者身体状况的恢复也有很大帮助。

1.2.2 心理护理

肿瘤患者的治疗具有时间长、疗效慢和反复发作的特点, 患者早期即使满怀信心, 在治疗过程中也会逐渐出现焦虑心理, 丧失治疗的信心。加上患者不能很好地了解疾病特征, 易经常出现害怕和恐惧心理, 担心治疗无效, 从而导致睡眠质量差、心情低落、食欲减退等多种负面情绪。因此, 让患者认识自身疾病, 从发病机制、发病规律和治疗方法等对患者进行讲解, 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消除恐惧和焦虑心理, 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待治疗, 提高治疗效果。

1.2.3 护理人员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基于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紧张和焦虑的心理特点, 护理人员的服装、举止和仪表都会给患者留下不同的心理效应, 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拥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道德[3]。护理人员应做到服装整洁、举止文明, 使患者感受到重视和尊重, 增强其信任感, 缓解紧张和恐惧心理, 提高肿瘤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创造良好的护患关系, 为维护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身体健康做出最大努力。

1.2.4 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

在对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 护理人员一定要注重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 从态度、语气等角度约束自己, 注重观察和了解患者的感受, 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 并耐心听取患者意见, 使其感受到护理人员的重视和关心。同时护理人员应做到态度和语气和蔼, 保证患者与自身的沟通顺畅, 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主动接受并配合医生治疗, 为患者的康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提高其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定方法

按照相关评定标准, 患者呕吐、头晕、恶心等症状完全消失, 且短期内无复发为显效;呕吐、头晕、恶心等症状较护理干预前有显著改善, 且短期复发<2次为有效;患者呕吐、头晕、恶心等症状较护理干预前无变化则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2 结果

60例患者经护理干预, 有36例 (60.0%) 显效, 18例 (30.0%) 有效, 6例 (10.0%) 无效, 总有效率达90.0%, 由此表明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对改善肿瘤术后化疗致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明显。

3 讨论

肿瘤患者化疗时, 药物特殊刺激性气味带来的反感、厌烦、恶心等, 易引发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4]。针对此现象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护理和科学的饮食指导等干预措施, 是比较可行的治疗方法。大量研究表明, 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改善肿瘤术后化疗所产生的胃肠道反应效果明显。本次选取60例肿瘤术后化疗并发胃肠道反应的患者中, 通过护理干预, 有效改善的患者54例。由此可见, 有针对性的科学护理干预措施具有改善患者胃肠道反应及其生活质量, 对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爱英, 王才林.心理护理干预对肿瘤病人化疗时胃肠道反应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 2012, 22 (11) :3073-3073.

[2]薛聚香.综合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化疗致胃肠道反应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12, 20 (23) :12-13.

[3]卢秀芳, 张玲芳.全程护理干预在化疗致胃肠道反应中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护理版) , 2010, 2 (5) :7-7.

胃肠副反应 篇8

1.1 术后平卧位制动

(1) 经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 为了防止术后穿刺处渗血, 一般穿刺侧肢体需平伸制动12 h~24 h。长时间的采取平卧位且穿刺侧肢体平伸制动, 使患者胃肠蠕动减弱, 消化能力下降, 引起患者胃肠道积气积食, 出现腹部不适、腹胀、腹痛。有的患者术前未排空大便, 平卧制动期间肠蠕动减弱, 加之排便方式改变引起便秘, 导致术后腹胀。 (2) 术后患者需多饮水以增加尿量, 促进造影剂的排泄。平卧位制动常使其排尿方式发生改变, 发生尿潴留, 引起腹胀、腹痛。术后快速、过量的饮水还可导致急性胃扩张, 发生腹胀、恶心, 甚至呕吐。

1.2 饮食不当

术前或术后进食油腻、易产气食物, 使胃肠道积食或积气, 引起术后腹胀或腹痛。

1.3 环境因素

(1) 介入手术要在导管室内完成, 术后入CCU监护24 h, 在陌生的环境里, 面对众多的仪器, 患者易产生焦虑紧张情绪, 加之对手术过程的恐惧, 可发生胃肠功能紊乱, 出现腹部不适, 腹胀、恶心等。 (2) 患者手术时需脱去衣服, 受凉以后肠蠕动减弱, 胃肠道内积气, 可引起患者腹胀腹痛。

1.4 迷走神经反射

迷走神经反射伴发胃肠道不良反应在冠心病介入治疗过程中也很常见, 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出冷汗、恶心、呕吐、晕厥等症状, 是危险的并发症, 我们应高度重视。

1.5 应激性反应

冠心病介入治疗过程中, 患者可处于应激状态, 这时下丘脑功能失调, 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 使胃酸分泌增加, 同时交感神经兴奋使胃肠血管收缩, 黏膜血流下降削弱了防御能力, 造成胃部黏膜糜烂与溃疡, 出现胃部不适、烧灼感、腹痛等症状。

2 护理

2.1 术后平卧制动期间, 胃肠道不良反应很多见, 护理时应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 取得患者的配合。针对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原因, 采取以下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活动其他肢体, 待鞘管拔除后, 可用手按压穿刺处, 协助患者翻身, 以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 促进肠蠕动, 减轻腹胀;针对排便困难引起的腹部不适, 术前指导患者多吃蔬菜, 保持大便通畅, 手术前排空大便, 术后按摩腹部, 症状不缓解者可口服胃动力药、导泻药、解痉药, 还可直肠应用开塞露或采取肛管排气、灌肠等措施缓解患者的痛苦。沙袋压迫期间应注意观察腹部不适是否因沙袋移位、绷带包扎过紧引起, 同时及时给予纠正。

2.2 为了防止排尿困难引起腹部不适, 术前指导患者练习平卧位排尿 (穿刺侧肢体制动, 另一肢体屈曲) , 术后尿潴留时可按摩、热敷下腹部, 听流水声, 温水冲洗会阴部辅助排尿, 仍不能排尿的及时导尿。术后防止急性胃扩张, 告之患者饮水应少量多次, 勿过急, 一般6 h~8 h内饮水约2 000 ml, 且以不引起胃部不适为宜, 如患者有腹部不适可通过静脉补充液体。

2.3 为了防止饮食不当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 护理中应重视术前宣教, 指导患者进食清淡、产气少、易消化的食物, 进食不宜过饱, 以五成饱为宜。术后无腹部不适的患者可进流食, 有不适的给予胃动力药如吗丁啉、西沙必利等, 同时可辅以按摩足三里等穴位。

2.4 为了减少因环境因素造成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应加强术前宣教, 向患者重点介绍手术过程及注意事项, 教会患者放松的技巧, 带患者参观导管室及CCU, 请已接受过介入治疗的患者介绍经验体会, 采取多种措施, 尽量减少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护士应注意调节导管室、CCU的温度在合适的范围, 一般在22~24℃为宜。护理术后有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应查明原因, 经排除出血后可采取热敷、按摩腹部来减轻症状,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胃动力药或肠管排气。

胃肠副反应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间26例肿瘤化疗患者, 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 每组13例, 1组进行常规护理, 2组同时进行中医护理。1组患者平均年龄为 (54±11) 岁, 男性7例, 女性6例。2组患者平均年龄为 (53±12) 岁, 男性8例, 女性5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1.2 护理方式: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疾病护理, 2组患者同时进行情志护理、环境护理、膳食护理以及中医外治护理。

1.2.1 情志护理:

肿瘤化疗患者常有恐惧、紧张、悲哀等不良情绪, 护士应以中医因人、因时、因地的理论为指导, 运用开导式、转移式等方法实施针对性的情志护理。应主动接近患者, 耐心询问, 辨证施护, 态度和蔼, 亲切真诚, 善于谅解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及时了解其情志状态, 给予安慰和开导。向患者说明情志对疾病的影响和利弊,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其学会怡情悦志, 积极配合治疗。

1.2.2 环境护理:

创造良好舒适的休养环境, 病房整洁、安静, 通风、采光好, 化疗时播放能稳定情绪的轻音乐或情节轻松愉快的电视剧, 护理操作要熟练、准确、轻柔, 减少对患者的刺激。

1.2.3 膳食护理:

护士应做好患者的饮食健康教育, 评估其营养状况, 指导患者辩证择食, 根据寒热、虚实不同分别选用鸡、鸭、甲鱼、蛋类、瘦肉、薏苡仁、赤小豆、红枣等食物。烹调方法以蒸、煮、炖为宜。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而富营养的半流或软食为佳, 忌食生冷、油腻、煎炸、辛辣刺激之品, 少食多餐, 不必强求患者过多进食。

1.2.4 中医外治护理:

目前我们护士常用耳穴埋籽法和穴位按摩法。耳穴埋籽可选取胃、贲门、脾、肝、神门、交感、皮质下等耳穴, 以磁疗贴贴于耳穴处, 每日按压3~5次, 边按压边询问患者有无酸、胀、痛等“得气”感, 根据需要留籽2~3 d, 教会患者自我护理及按压方法。穴位按摩常选取足三里穴, 传统中医认为, 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扶正祛邪等作用。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护士每日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患者足三里穴一次, 每次每穴按压5~10 min, 每分钟按压15~20次, 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感。

1.3 效果观察: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胃肠道反应改善情况进行比较,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评比指标:良好、一般、差。良好:患者无恶心、呕吐状况, 无腹胀情况, 饮食情况良好。一般:患者情况有所改善但仍有少数恶心状况, 进食情况尚可。差: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改善不明显。

1.4 数据统计:

数据均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表示, 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胃肠道反应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后总结出以下数据:1组患者护理后胃肠道情况改善良好的为7例, 占比例的53.8%;改善情况一般的为3例, 占比例的23.1%;改善情况差的为3例, 占比例的23.1%。2组患者护理后胃肠道情况改善良好的为11例, 占比例的84.6%;改善情况一般的为2例, 占比例的15.4%;无改善情况差的患者, 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P=0.01, χ2=7.82

3 讨论

化疗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 对患者生存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在中医认为, 本病发生呕吐主要是由于化疗中的药物使脾胃受到损伤, 进而导致脾失健运, 胃气上逆, 形成消化道反应[1]。而情志失调会导致肝失条达、肝气犯胃状况, 因此对呕吐患者进行情志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2]。

在我院的调查中可以看出, 采用中医护理的患者其护理后的胃肠道反应改善状况要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的患者。因此认为我院采取的中医护理为有效护理。患者由于疾病原因会出现焦躁、紧张等情绪, 因此在开展情志护理的同时还要开展环境护理, 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舒适的休息环境, 降低患者焦躁情绪, 使其能在治疗中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3]。此外, 饮食的调节对于减轻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和促进机体康复也尤为重要;中医外治法具有作用迅速、方法简便、安全性高等优点, 在预防和减轻化疗胃肠道反应方面有其独特优势。

总的来说, 中医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肿瘤化疗患者的胃肠道反应, 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

参考文献

[1]任跃君.解析中医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影响[J].光明中医, 2014, 14 (31) :104-106.

[2]凌俐.护理干预对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影响[J].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10, 15 (27) :624-625.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胃肠副反应】相关文章:

免疫副反应07-04

治疗副反应量表05-30

蛋鸡免疫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09-11

胃肠损伤05-30

胃肠疾病05-31

胃肠活动07-01

胃肠减压护理05-26

胃肠疾病/误诊05-03

胃肠动力恢复05-04

术后胃肠功能05-06

上一篇:3G体验下一篇:光纤传输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