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歌唱教学

2024-05-21

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精选十篇)

小学音乐歌唱教学 篇1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说:“所谓唱歌有两方面意义:一是肌肉运动的唱歌技术,一是从内心而发的精神活动。”匈牙利教育家柯达伊说:“艺术的精髓并不是技术,而是心灵。”因此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学会处理、表达歌曲的感情,把歌曲的感情化为自己的心声。如果一旦心灵可以无障碍地自由表达,便能创造出完美的音乐效果。

虽然发自内心唱歌是第一位的,但适当地进行唱歌技能训练也是必要的。大纲中所规定的要求,学生经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但因为没有基础知识,也难如愿以偿地表达出自己的心声。唱歌的技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但是,没有这个手段,目的也就难以达到。唱歌技能的训练,不只是在练声的过程中进行,而应贯穿于整个唱歌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唱歌技能训练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要建立正确的歌唱观念,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姿势、正确的呼吸习惯,要求呼吸敏捷、宁静、不耸肩、吸入气量适当。要注意让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来唱歌。对唱歌时的咬字、吐字也应作一定的训练,使之清晰、正确,才能提高歌声的表现力。

2. 既要防止“喊唱”,又要避免长期的柔唱。

“喊唱”的害处主要是损伤学生的发声器官,而且毫无美感。但长期的柔声唱歌也是不对的,这样将导致音量减弱、音域难以扩展,发声器官得不到应有的锻炼,难于根据作品的需要在力度上有所变化、形成对比、突出高潮。如果只用强声或弱声歌唱都将使歌声乏味,缺乏表现力。

3. 学习用“头声”来唱歌。

发“头声”时,声带全长发生震动,但不是全宽发生震动,用“胸声”唱到C2就十分勉强,再向上就要喊了。因此,在一些小学唱歌教学中,都要求学生学会用“头声”唱,而不要用“胸声”唱。

教唱新歌的一般过程如下:

1. 学唱旋律。

学唱旋律,可由听唱教学法过渡到视唱教学法。听唱教学法是一种示范教学法,教师要不断示范,对学生来说是不断模仿。可以整体听唱,也可以分段或分句听唱。视唱教学法是学生自行独立视谱而唱,当然也可以渗透一些听唱法的因素。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将两种方法交替使用。

使用听唱教学法虽然可以直接学唱歌词,但如在低年级一直不唱谱,到中高级就难于过渡到视唱教学法演歌。因此,在低年级用听唱教学法学唱歌谱是十分必要的,有的歌谱甚至可要求学生能背唱,有了对歌谱的感性认识,以后进行识谱视唱就方便多了。

2. 学唱歌词。

在学唱歌词时,教师可用琴声带动学生学习,可离开琴声学唱,也可以唱谱、场次交替进行,以帮助纠正音准。在学唱歌词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倾听学生的歌声,及时纠正音准、节奏、词曲结合等方面的错误,时刻提醒用正确的方法唱歌,还要注意感情的表现,不要等全部唱熟后再去“感情处理”,“以情带声”应当贯穿于较长歌词的全过程。

教唱歌词当然应该反复多遍,在每次重复练习时,适当提出新的要求,不要只是无目的地、机械地重复,这就要求教师“吃透教材”,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带领学生逐步地完成美的创造,以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

在教唱歌词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的嗓子得到休息,还可以用默唱、分唱、接唱、独唱、小组唱等形式学唱。

3. 思想教育。

音乐课中的思想教育,不能离开音乐作品,抽象生硬地进行,而应努力把思想教育渗透到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中去,要通过歌曲鲜明的音乐形象、有美的词句,使学生自然地而不是勉强地产生激情。有的歌曲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思想教育的词句,但一位有经验的教师能善于把握歌曲的思想内容,启发学生的激情。另外,教学过程本身也应具有教育性,关键是教师要有这方面的修养和责任心,才能抓住一切机会,不失时机地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做到潜移默化、以情感人。

4. 复习。

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要提出新的要求,因此要从歌曲的处理和声音的表现方面下工夫。一首歌曲在深入处理的过程中就是不断挖掘歌曲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过程,也就是歌曲的再创造过程,歌曲处理得越细致、越深入,就越能教育人、感动人、鼓舞人。

复习时,还应注意联系形式的多样化,并给学生以独立演唱的机会,为同学之间的交流创造机会。有时教师还可以再一次范唱,这时学生的感受与初听时是有所不同的,而师生同唱,则会增进师生情谊。

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思考 篇2

小学音乐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在我国已成为近百年的历史,但小学音乐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背景下,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深刻感受到了新课程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巨大冲击和随之而来的变化。

一、回顾与分析

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大半个世纪以来几乎就是唱歌课"50年代前后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民间艺人"梨园式"的教唱――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唱会即为完成教学任务,另一重是受专业音乐教学的影响,其模式为:基本训练(发声训练,视唱练耳)――歌唱(范唱,识谱,教唱,歌唱处理)五六十年代,音乐课受其他文化课的影响,强调文化知识的传授,学习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大教学法,他的教学模式引入音乐课,其模式为: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布置作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音乐教育有开始出现了生机,音乐教学改革趋势活跃,如:为了改革大声喊叫的唱歌,开展了童声训练的研究,为改革枯燥的乐理知识教学,出现游戏教学,为改革单一的歌唱教学,增加了器乐教学,但是从总体上看,起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仍然停留在重知识传授上,其教学模式还是属于"凯洛大式"的,: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学方法更多样化了„„我们看到的歌唱教学往往是这样的:教师通过各种手段自然地引入了歌曲教学,却往往唱了两三遍,在学生根本就没有掌握的情况下,又开始丰富歌曲,例如加入乐器伴奏,或者加入声部等等,而歌唱它本身的魅力却完全没有发挥出来。学生连演唱歌曲都没有掌握,又怎么能开展好后面的活动呢? 二.研究思路

明确目标,转变观念,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组织,设计相对稳定面又系统,简化的教学结构,我们必须认识,音乐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非专业音乐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非音乐专业人才,这一性质决定了小学音乐教育必须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普及音乐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任务,要彻底改变以专业音乐教学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知识,技能传授的教学思路,以学生为本,以音乐教育为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怎样才能够开展好歌唱教学,歌唱教学是不是这么无足轻重?下面就这个问题来谈谈本人的一些做法和观点。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兴趣是调动思维、探究知识的内动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热情

网络多媒体的介入活跃了音乐课堂的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了音乐课的教学方式,使音乐从单纯的听觉艺术拓展为视听艺术。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自觉运用多种感官的参与,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引发了学习的动机。在《过新年》一课中,教师应用多媒体播放从网络上收集的各族人民欢度佳节的热闹场面,陕北的秧歌、舞狮、舞龙,江南的灯会,北国的冰雕等片段,带给了学生无以伦比的震撼的视听感受。让他们从中真正的感受到各族人民在过幸福生活的喜庆场面。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对各民族的了解。此时播放新歌《过新年》,拉近了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亲切感,同时弥补了以往传统教学中挂图式静态教学的不足,使课堂充满动感,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情不自禁地萌生喜爱音乐的兴趣及参与歌唱活动的强烈愿望。

(二)以语激情,以情动情,以情感人

俗话说“言为心声,音为心语”。语言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音乐艺术的造型基础与创作核心,如果在音乐教学中失去了优美、生动的语言,就会使其变得枯燥无味,失去艺术魅力。

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教学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时要一往情深,教师的语言、神态要充满对音乐的浓厚情趣。同时要按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育对象,精心安排设置好语境,在把握好语感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转移到学习上来,使学生产生高昂情绪和振奋的心理状态,情不自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肢体语言更是音乐教学中特殊的一种语言。用身体动作配合音乐表达一定的意义,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带进音乐的殿堂。它更适合在低年级使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表现魅力。

声势语言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可以发出声响的人体姿势,人体的许多部位,乃至全身的自由活动,都可以做出不同的姿势。人体的许多部位,乃至全身的自由活动,都可以做出不同的姿势。这里所谓的“姿势”,是指一种运动状态。因此,“姿势”也可以理解为身体运动的方式。姿势创造出来的声音,就是声势。最常有的声势有:拍手、拍腿、跺脚、捻指,它是世界各国,各民族舞蹈所共有的基本语汇。它对于锻炼学生的听觉能力,反应能力记忆能力,音高及力度的辨别能力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教学中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优美逼真的肢体语言,活泼的声势语言,使学生动情地投入到教学中来,使学生爱学、乐学,愿意带着美好情感来唱歌曲、欣赏歌曲,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三.音乐教学策略

1.德育与美育,培养学生审美情操。2.生动与主动

3.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生动,一却从学生出发

4.传授

四.音乐课基本教学模式研究的初步设想 1.我们对唱游课―――听听看看读读

(1)、“听”

音乐教育必须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把全部教学活动牢固地建立在听的基础上。听是一切音乐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听觉感知便成了学习音乐的先决条件。我们知道人类对事物的认知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听唱模式中,学生首先通过听熟歌曲的调式、调性、节奏及旋律,也就是对歌曲有了一个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歌曲的学习。其中教师的范唱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所学歌曲的好恶。要想启发学生正确表现歌曲的感情,教师就必须通过范唱,让学生对歌曲有个初步感受,从而进入歌曲的意境之中。

例如:在教学歌曲《小宝宝睡着了》时,要求学生把握歌曲中温柔、甜美的感情。于是,范唱时用轻声,并配上摇宝宝的律动,这时,有的同学的头就微微地晃动,眼睛注视着老师。通过这种范唱的引导,学生都掌握了轻声演唱歌曲的,并把握了此曲温柔、甜美的感情,甚至还想象宝宝在妈妈怀中睡着了的甜美画面。

(2)、“看”

让学生长时间进行模唱,学生会感到很被动,觉得很枯燥,造成鹦鹉学舌,虽然歌曲学会了,但学生根本没有参与音乐思考,阻滞了他们唱歌的兴趣。新课程的音乐教材不仅画面精美,而且在歌曲图谱的设计上更是别出心裁,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图谱上可以明确地看出音的高低、长短和歌曲的主题,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手中的教材。

(3)“读”

音乐是一门有声艺术。语言是歌唱的基础与核心。歌唱的基本功体现在咬字、吐字、归韵、收声等方面。要使学生的歌声纯、清、远、美,就必须在咬字、吐字上下功夫。在唱歌前,让学生读读歌词,可以有效地进行咬字吐字练习,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避免学生唱歌时咬字吐字不清楚,字音走样的毛病,以保持原来字音的准确清楚。“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歌词也一样,学生反复读,教师加以适当指导,让学生细细揣摩,体会歌词的内在韵律,深刻的内涵以及所蕴涵着的丰富情感,通过感情的体验去把握歌词语调、语气的轻重缓急,等等;在配上歌曲旋律,让优美的曲调与诗般的语言完美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读出韵,读出情,读出诗情画意,让他们陶醉其中,灵魂得以洗涤,情感得以升华。

2.歌唱教学中的温故知新

歌曲教学中的复习同语数等学科的复习一样重要。通过回忆—巩固—提高,激发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从而达到复习巩固的教学目的。其中比较是我经常用的方法。根据不同风格的歌曲,在复习中进行比较。

利用歌曲特点进行比较。选择不同风格的歌曲主题,唱过主旋律后,讨论歌曲特点,从速度、节奏、节拍、旋律等要素上再度审美。

改变歌曲速度、演唱记号进行比较。将欢快活泼的歌曲改为缓慢速度演唱,让学生体会不同效果。

3.歌唱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1)、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创作运用到歌唱教学中,可以使受教育者在创新能力方面得到训练、培养和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为歌曲配伴奏的创作。为歌曲打击乐伴奏,要求学生挑选合适的乐器,按节拍、节奏及歌曲情绪特点,注意音量力度的控制,创作出固定节奏的伴奏。在学会《小青蛙》、《我有一只小羊羔》等歌曲后,要求学生根据旋律创编歌词。让学生来演唱自己创编的歌曲,他们兴致勃勃,唱得特别投入。

(2)、审美能力的培养。一首好的歌曲教材总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心声:或蕴涵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衬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这种立意与情境之美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使之心灵萌发美的种子。学生在表现歌曲时速度、力度、节奏及音色的对比,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小学音乐智慧课堂之歌唱教学 篇3

关键词:小学音乐 智慧课堂 歌唱教学

G623.71

小学音乐课堂中歌唱教学并不是完全专业的来训练学生的歌唱准度以及嗓音的培养等等,而是更好的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培养音乐学习兴趣,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升学生整体的素质水平。

一、把握小学音乐教学目标,突出唱歌作用

小学音乐课程设置是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小学音乐应指导学生基础的音乐知识,培养简单歌唱技巧。但是当前的小学音乐课堂中,很多时候学生们不爱唱歌。这是因为学生们没有勇气在课堂中表现自己,或者是学生们在表现自己的时候害怕其他同学会笑话自己,但更多的因素还是学生们没有得到专业的指导,不熟悉唱歌的技巧,这样在唱歌的时候很难唱出悦耳的旋律。基于以上几种情况,教师在课堂中要结合课程目标,鼓励学生们树立信心,同时在课堂中要教授学生们一些唱歌的技巧,并且在每一节课为学生们创造机会锻炼自己的唱歌水平。其次,音乐课程应成为小学生快乐的伊甸园,在这里没有课业的负担。教师需要告诉学生们学生们唱歌可以陶冶学生们的情操,让学生们在沉重的课业压力中得到缓解,另外小学生们在唱歌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气质,使学生们在平时会有一种自信的气息。

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多多鼓励学生们唱歌,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通过游戏的方法激励学生们唱歌,比如在课堂中进行传递瓶子的比赛,在两分钟内,瓶子传到哪位同学的手中,哪位同学就为大家演唱一首歌曲。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一句一句引导学生们唱歌,同时提问学生们在课堂中唱歌,唱完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们一些建议,让学生们在不断的锻炼中提升自己。或者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们设计一种奖励制度,学生们在课堂中表现的比较好的话,教师可以为学生们颁发一些小奖章,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唱歌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在课堂中积极展示自己。

二、趣味情景 多元导入课堂

1.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多媒体教学能够实现教材的多元化,能够实现听觉、视觉共同呈现的效果。运用多媒体开展小学音乐的歌唱教学一方面能够更好的让学生体会到歌唱的声音,同时结合画面能够帮助学生体会到歌唱的情境。同时多媒体这种多感官的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学生才能更加有兴趣的投入到音乐歌唱的学习中去。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还能幫助教师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学生能够更加自如的参与到歌唱学习中去,从而提升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2.妙语激情,以情感人

“言为心声,音为心语。”美妙的语言是音乐艺术的基础与核心,也是音乐的魅力所在。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从而来提升自身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声音的魅力,一方面是要利用自身教学语言的魅力来提升教学质量。自身教学语言的魅力就需要教师能够灵活的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不同的教育的对象,不同的教学的内容要选择不同的语言来进行表达,这样才更有针对性。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用自身的教学语言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歌唱的学习中。

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音乐这种语言的魅力,教师在进行音乐歌唱教学教材的选择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进行选择,比如合适的流行音乐。这样学生听到自己喜欢的歌曲就会提升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够提升学习的动力,这样教师就能够充分利用音乐的魅力来有效的提升自身歌唱教学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效果。

三、鼓励自主练习 提升歌唱技能

1.情感体验

专业的音乐歌唱学习是非常复杂并且有难度的,但是对于小学生音乐课堂中的歌唱教学并不完全需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的歌唱方法,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习某首歌,再高一些的要求是帮助学生能够掌握一些歌唱的技巧,从而在学习其他歌曲的演唱的时候,能够将学习到的歌唱技巧进行运用,从而来降低学习新歌曲的难度。因此教师在音乐歌唱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听唱和模仿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先进行正确的歌唱示范,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学习,再一步步的对学生的歌唱进行针对性的改正教学。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歌唱的状态和特点来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就能一步步的掌握一定的技巧,也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新的歌曲。

2.技能操作

对于歌唱技巧的学习和掌握是非常有难度的并不是一堂课两堂课的学习就能完成的,并且也需要很多的实践练习才能真正的掌握歌唱的技巧。但是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大多是通过一些教师的示范和文字资料来开展的,对掌握歌唱技能来说是非常有难度的。再加上小学生自身的歌唱条件也是参差不齐的,并且小学生自身的技巧掌握理解能力也是有效的,这就会导致小学生出现错误发声歌唱。因此,发声歌唱练习时,学生应多动脑子,少用嗓子,在遇到困难时可求助于老师或进行一些辅助性学习。如:模仿同自己相近的歌唱声音或观摩一些优秀歌唱家的演唱。

四、结束语

小学课堂中的歌唱教学并不像专业的音乐学习那样需要提升学习者的唱歌的准确度,对歌曲的把握度等等,小学课堂的歌唱教学更多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的素质。因此在小学课堂歌唱教学开展过程中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自身进行示范,让学生进行模仿,并且不断的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来找到学生歌唱的难度和问题,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等现代的教学技术来提升课堂的质量,并且要多运用一些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来作为教材开展教学,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投入到课堂中,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晓红.小学音乐课中歌唱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11(72)

[2]邓萍.浅谈小学歌唱教学的优化[J].音乐时空,2011(12).

[3]刘玥. 谈唱歌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 黄河之声. 2010(04)

小学音乐歌唱教学 篇4

一、以低龄为起点,培养学生歌唱的兴趣

有些音乐教师认为,低年级段的学生发声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完成,进行专业的视唱练习有点儿为时过早。其实,低年级段正是固定学生音质、夯实歌唱基础的不容忽视的起步阶段。因此,教师应注重对低年级学生歌唱兴趣的培养,巧设情境,并伺机而教,从而纠正学生的音准,正确把握音调,提升学生歌唱的表现能力。

例如,在一次音乐课上,我听到班上有学生在唱《别看我只是一只羊》,低年级学生学唱起来总爱扯开嗓门大声喊叫,且节奏不对,也唱走了调。但是低年级的学生都爱看动画片,便爱屋及乌地喜欢并跟唱动画片的主题曲。我灵机一动,便在课上为学生播放了这首大家熟悉的歌曲,引导学生共同欣赏并学唱这首歌,学生一下子被这熟悉的旋律深深吸引了,情不自禁地跟唱起来。我抓住机会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学会在歌唱中采用轻声软语的方式,形成良好的声线,帮助学生提升对音准的表现能力,自然也唱好了歌曲。

此外,在歌唱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把听、唱、演等方式多重组合起来,比如在教唱“幸福拍手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歌词中的内容配合做拍手、跺脚、噘嘴的动作,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避免学生注意力的分散,也能激发学生对歌唱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获取声音的灵感,奠定学生的歌唱基础,教学效果可谓事半功倍。

二、以唱谱为基石,奠定歌唱基础

学生识谱能力的高低以及良好的唱谱习惯,对学生将来学习新歌曲的进度,甚至是将来音乐素养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乐谱中的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切分节奏等术语和概念如果掌握不清、理解不透,势必会制约学生歌唱水平的提高。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于掌握识谱方法和技能的关键期,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唱谱感觉、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识谱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对基本音、音高、时值以及节奏的认识和把握。

例如,在低年级的歌唱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歌唱练习着手,以反复的听和练唱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旋律和节奏,在此基础上,再以“反哺”的方式回归唱谱,提升学生的基本歌唱能力。而在中年级阶段,在学生夯实歌唱基础后,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尝试借助唱谱进行视唱练习,为高年级的声部重唱奠定基础。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在歌唱教学中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先引导学生进行唱谱训练,而后再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歌唱范本进行正式唱歌,引导学生欣赏音乐。这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虽然从纸质层面上来说,唱谱只是一个静态的呈现,但是,只要由演唱个体演化成有声之状,那么就会从中迸发出多种鲜明的价值元素。这对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音准概念、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将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三、以示唱为方式,提供鲜活范例

有实验表明:学生喜欢教师以范唱的形式为自己学习音乐营造“身临其境”之感。的确,教师的有效范唱可以帮助学生直接地感受到歌曲的魅力和有效体验歌曲所要表达的内涵。因此,教师不能忽视了范唱的重要性,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做到声情并茂、挥洒自如地有效范唱,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做到准确、自信、有感情地演唱与表现歌曲。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春游》一课时,我以轻柔、强弱中带有起伏的声音进行范唱,引导学生发现第一句和第二、四两句一音之差,并能跟着我一起完整地把第一句、第二句、第四句唱一唱。在教学《七子之歌》时,介绍完作品的创作背景后,我以声情并茂的范唱展开歌曲的教学。教师脸上的表演深沉、细腻,甚至眉宇间都在诉说着孩子期盼早日归来、依偎在母亲怀里的美好愿望,这样的范唱是任何音响资料所远远不可及的,学生被深深地感染了,全神贯注地倾听着。再如学唱歌曲《划船歌》时,在学习完歌曲的节奏难点后,我通过教师优美动听的范唱和对错听辨范唱法,引导学生体验划船和坐船、感受船歌的风格特点,学生很快就能唱出歌曲的情感。

“唱”与“听”相辅相成。教师优美、深情、恰当的范唱直接关系着新歌教学的成败,在学生正式开唱之前,教师的范唱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能使学生直接领悟歌曲意境,为学生的模仿提供鲜活的范例。

综上所述,歌唱模块是音乐新课程中最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小学音乐教师应遵循歌曲自身存在的价值和规律,不断探索与实践,将传统教学去粗取精,敢于创新歌唱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尊重中学习,让歌声成为每个学生一生最宝贵的源泉。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具体探讨了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模块中如何激发学生“唱”的兴趣、掌握识谱方法和技能,以及在范唱中正确掌握歌曲的内涵,以引导学生领会歌唱的本质,激起学生与音乐的情感共鸣,提升歌唱教学效益。

关键词:小学音乐,歌唱教学,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蒋竹.范唱在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J].新课程.2011.10:148-149

小学音乐课歌唱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 篇5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是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有效途径。歌唱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有着独特的重要意义。无论是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还是注入了新课程理念的音乐课堂教学,歌唱始终是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之一。歌唱一直是音乐审美教育中最普及、最直接、最生动的艺术教学形式。歌唱是一种情感抒发的需要,这是长久以来,我们在教学中传授给孩子们的和我们教师自己根深蒂固的观念和想法。但是,现在看起来,这个观念未免把歌唱看得过于简单了。那么,在中小学音乐课中,如何改进歌唱教学来提高教学实效呢?

一、创设歌唱教学情境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要培养学生伴随老师快乐的投入到课堂的歌唱学习中,须创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置身其中,使学生动情。创设歌唱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境,唤起学生的歌唱注意,当学生进入一种特殊环境面对特定的学习对象,新鲜感便会油然而生。注意力全部集中于眼前的景致。创设歌曲情境,提高歌唱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1.运用图画展现情境。

2.利用玩具创设情境。3.设计游戏导入情境。

4.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具演示情境。

5.综合多种情境解决教学难点。

二、培养歌唱自信心和歌唱能力

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的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在音乐课堂上进行唱歌这一学习环节时,同学们总是有点勉强。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表现能获得他人的欣赏与赞美,更何况是孩子。所以,我想作为老师,应当在理解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并激发其歌唱自信心。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老师应尽可能的减少学生的学习挫折体验,巧妙合理的运用的教学语言及体态,让学生在歌唱学习过程中,适度的满足其心理,以激发其积极的歌唱欲望。为了提高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进行唱歌的技巧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唱歌技巧的训练应贯穿于整个唱歌教学过程之中。发声练习要同唱歌有机结合,要有目的地进行。唱歌时必须注意音准和节奏的正确。为了发展学生的听觉,培养独立掌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的能力,在训练和教唱时,要适当使用乐器。齐唱要求声音整齐,统一;合唱要求各声部和谐,均衡要十分重视保护学生(特别是变声期的学生)的嗓子。歌唱时必须防止音量过大、时间过长等不良现象。这样的教学呈现给我们的是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演唱歌曲的方法和规律,为其今后学习演唱和更好地欣赏声乐作品打下基础,而不仅仅是唱几首简单的歌。

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并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2、学会正确的咬字、吐字。

3、理解歌曲的曲式结构

4、引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去歌唱。

三、重视歌唱教学中的识谱环节

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独立识谱能力,发展听觉和记忆力,获得音乐表现手段和有关音乐语言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和表演音乐。

为了掌握一定的识谱技能,必须进行系统的乐理知识讲授和视唱听音训练。乐理知识应和视唱有机地配合。我国音乐教学中对识谱是这样要求的:小学一年级至四年级以学习简谱

为主,五年级开始可根据条件学习五线谱。音乐知识教学还要通过唱歌和欣赏,使学生获得一些音乐常识。

1、首调唱名法

字母谱起过渡辅助作用,竖写字母谱建立音高概念,字母谱和音高分开练习,降低难度

2、节奏读法

3、用手势辅助识谱教学。音阶中的每一个音都解决到主和弦,手指的上下方向标志的各音解决的方向。手势的作用,可以暗示音准、表示乐汇片断(视谱)、二声部训练,大小音程和弦,转调,变化音级和自然音级的比较等

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歌唱教材

五、合理使用音乐范唱

在歌唱教学中,范唱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老师如果能灵活的运用这一常用的教学方法,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歌唱自信心,让他们在歌唱学习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一般的范唱包括老师范唱和录音范唱。教师范唱首先应作到歌唱规范,如音准、节奏、音乐风格等方面应准确到位的表现,同时通过老师直观的演唱口形、演唱表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引发学生的学习共鸣。如何使用范唱录音带来贯穿歌唱教学。俗话说“先入为主”,在进行新歌教学中,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先播放歌曲录音,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未学习歌曲前就能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我们知道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在聆听音乐中感受体验音乐,进而才能进一步表现音乐。在进入新歌学习后,录音带的范唱使用不可终止,应让范唱录音音乐作为一条纽带贯穿歌唱学习,让学生从范唱中体会歌曲的特点,熟悉歌曲的旋律,牢记歌曲的歌词。

六、注重活动过程的艺术化、多样化,让孩子爱上唱歌 在歌唱活动中,教孩子记忆歌词一直被大家认为是个难点。传统的单一乏味的跟唱和重复训练,只会使孩子对歌唱活动产生厌烦心理。如何让孩子在熟悉旋律的同时较快的理解和掌握歌词呢?我想,教师在设计这一过程时,应运用艺术化、多样化的方式来吸引孩子,努力把“枯燥训练”式改变为“情景陶冶”式,让孩子学得轻松,记得牢固。如教师在范唱时,既可配以优美动听的钢琴演唱,又可声情并茂的清唱,并引导幼儿闭上眼睛安静地倾听,这样既可让幼儿非常清晰的聆听和感受到歌曲的内容和旋律,又培养了幼儿倾听音乐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边出示图片边范唱;或边唱边画出能表达歌词大意的简单图画,使歌曲形象直观化,让幼儿“耳濡目染”,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七、丰富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唱歌教学过多的注重教师的教唱学习,使许多教师依赖于练声、视唱、节奏训练、学习歌谱、歌词的教学套路。学生在教师的指挥棒下失去自我发展的空间,致使唱歌教学显得呆板、枯燥、缺乏生机。在教学中运用相应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设计,会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唱歌教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多次聆听,把握歌曲特点。唱歌教学中的听包括学唱前的聆听、听教师的范唱、听同学的演唱等多个方面。每一次的聆听都有着重要的不可忽略的作用。就学唱前的聆听来说可以分层次、分步骤的反复进行,每次聆听提出不同的要求和问题。使学生在多次的聆听中不但熟悉歌曲的旋律、感受到歌曲的情绪,同时,在聆听过程中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2、运用肢体语言,带动学生参与课堂。作为一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肢体语言对唱歌教学起着着积极的辅助作用,它不但能通过手势帮助学生解决歌唱中的音准问题,还可以通过舞蹈、动作、表情等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准确、有效地表情达意

八、拓展练习

在学唱的歌曲基础上创编(创编节奏符号、四部声势、创编伴奏式和声)

九、改变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从课堂实践经验中得出,当学生受到教师表扬时,他就会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态度,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唱歌教学中,教师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善于观察和发现他们的每一次小小的进步及时进行评价。当然在激励性评价运用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孩子兴趣、能力、性格等各方面的差异,对一些性格内向,不善于表现的孩子,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参与集体活动来对他们进行评价。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歌唱教学 篇6

摘要: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和更新,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歌唱教学已成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我国教育理念依然以素质教育为主,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缺乏创新引导能力,过于形式化,没有根据学生的歌唱水平进行适当指导完善,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听课状态缺乏实际性的演练,从而造成学生音准不和谐,不能独立的进行演奏歌唱,影响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合唱教学,帮助学生学会聆听、欣赏、创作不同的音乐作品,有利于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歌唱技能,为以后高难度的音乐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基础条件。本文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歌唱教学的具体方式策略展开了详细论证。

中国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歌唱教学;方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85-01

引言:小学音乐是帮助学生掌握词谱句型的重要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明确教学目标,不断培养学生的鉴赏创作的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是非常关键的,音乐的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词谱知识,并且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词谱内容的掌握情况,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统一分析讲解,适当的转化教学策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歌唱水平。

一、学会听赏,培养学生歌唱的兴趣爱好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能力,从而创作出更加优秀的音乐作品。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自觉的投入到音乐作品中去,感受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较快的掌握音乐知识。

1.静心聆听,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当拿到一首新歌时,教师明确这手歌的核心要点内容,让学生静心聆听,并且在每次聆听中都能收获不同的知识,久而久之能够提高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由于小学生的转换能力比较差,活跃好动,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耐心听取,并让学生感知音乐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让学生谈谈对这个作品的感受和节奏感的把握程度,同学们可以在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见解,就会有不同的收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增进师生之间都情感。

2.作品欣赏,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有代表性到音乐作品进行讲解,将教学内容与选择的作品有效结合,既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音乐学习领域,在课堂中教师要合理设置课堂教学时间,给学生们留有足够的歌唱时间,教师可以通过将学生比较熟悉的作品带入音乐课堂,例如西游记的主题曲《白龙马》、喜洋洋与灰太狼的主题曲《别看我只是一只羊》等。这样能够提升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达到丰富课堂教学的效果,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促进歌唱能力的提升。

二、词谱教学,增进学生情感体验

只有将情感融入到音乐作品中,才能到达感人的目的。人也只有有了情感触动,才能进行歌曲的演绎。人们常说语言的终止是音乐的开始,音乐在表达人的情绪、情感的深度和广度上,远远超过了语言或其它学科。当人们自发用语言表达自身的情感时,便可以借助音乐作品展示自己的愿望与情感。音乐不仅作为思想的一种载体,更是人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感情的诵读歌词,提升学生情感体验。在教学《快乐的一天》时,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清唱歌曲,使学生对于音乐作品形成的初步印象。之后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并依据歌词对学生进行提问,使学生掌握歌词中所表达的意境与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后再让学生体会歌词的韵律,将自身的情感体会投入其中,运用轻快、欢乐的语调进行朗读,最后为学生配上歌曲的旋律,与学生的愉悦情感进行融合,使学生沉浸其中,加深情感体验与感悟。借助图谱,以趣激情。例如,在教学《国旗国旗真美丽》时,图谱依据歌词的内容,选用小星星图标展示高低音和时值长短,能使学生对于歌曲的旋律线条有更加具象与形象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解读图谱,挖掘图谱的内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的自主感悟与学习。

三、辅助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规划能力

1.创编歌词,提升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歌词的改编,或增添或删减,改变歌词的内容,从而创造出新的音乐作品。之后让学生唱一唱自己改编的歌曲,让学生产生新鲜感与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思维。

2.加入伴唱,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在进行歌曲演唱时,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如加入伴唱、伴奏,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音乐之美,通过为学生创设复杂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实现音乐教育的目的,提升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语

总之,音乐教育是充满生机,多姿多彩的審美教育课程。在小学的歌唱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投入到教学中,充分调动一切可能调动的因素,教无定法,切不可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只有不断学习、探索,冲破陈旧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才能使每个孩子从歌唱中得到快乐,从歌声中得到发展,真正地快乐歌唱!

参考文献:

[1]钟华芳. 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与歌唱教学的关系[J]. 艺术教育,2015,(11):163.

[2]张星玮. 浅谈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2015,(18):24.

[3]陈晓群. 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的有效性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2015,(10):178.

[4]耿妍.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 音乐时空,2014,(15):180-181.

[5]陈冰倩. 浅谈新时期小学歌唱教学中的反思性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2012,(02):74.

小学音乐歌唱教学 篇7

一、对小学音乐(苏教版)歌唱教学模式的分析

小学音乐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目前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体系的设置上,多以歌唱作品的学会程度、学生对乐器的熟练使用程度以及学生的演奏水平作为教学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学生的肢体语言和声势语言,难以快速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结果。因此,转变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模式要坚持“听、看、读、唱”的四位一体教学法。

(1)听———小学音乐教学的根本保障。听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一切音乐教学活动的基础,是小学音乐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听觉感知是实现小学生由对音乐的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过渡的重要媒介,因为小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对音乐的节奏、旋律、歌曲的调式会有初步的感知,因此加强小学音乐欣赏和试听是音乐教学前期准备工作中重要的步骤和环节。

(2)看———小学音乐审美提升的重要途径。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虽然重要程度不及其他三大模块,但是其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作用方面不容忽视。由于当前小学音乐教材的排版和设计有了较大的进步,不仅画面设计精美,而且图谱设计别出心裁,通过观察图谱可以准确地识别高低音、长短音,洞悉歌曲的旋律起伏,因此加强教材的观看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审美能力。

(3)读———小学音乐意境塑造的有效工具。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对语言精华的欣赏,更是对歌曲内涵和感情的宣泄和表达。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加强歌曲歌词的阅读和欣赏不仅能纠正小学生的咬字和发音,还能引导学生揣摩歌词的意境,体会歌词中蕴藏的浓厚情感,帮助学生定位歌词的语调,从而为音乐歌曲的教学创造先决条件。

(4)唱———小学音乐魅力展示的载体。唱是小学音乐教学的核心环节,在音乐歌曲演唱的过程中,不仅要投身于音乐旋律、唯美歌词所塑造的意境之中,还要能够做到吐字清晰;不仅要表达歌词所抒发的情感,还要在演唱的过程中加之肢体语言和声势语言;不仅要熟悉歌曲动听的旋律,还要把握歌词应该使用的语气和语调,才能将不同风格的歌曲完美的演绎出来。

二、加强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策略研究

(1)加强小学生音乐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是一群富有创造理念、好奇心强的群体,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积极调动小学生的创作热情。在教学体系内的歌曲教学完成后,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歌曲的旋律、歌词的创作以及伴奏乐器的选择,并对创作过程中所涉及的专业化的节拍、节奏等问题给予一定的辅助,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2)积极开展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活动。音乐教学实践是提高学生音乐感知能力、欣赏能力和驾驭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意境美的同时,还要不断鼓励学生进行亲身演唱体验,帮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掌握音乐技巧,感受音乐魅力。

(3)提升学生音乐鉴赏和审美水平。音乐鉴赏和审美水平的提高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还能在学生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发挥励志作用,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选取乐观、美好的曲目来感染、熏陶学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鉴赏艺术和审美能力。

(4)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融入肢体语言和声势语言。肢体语言和声势语言是音乐教学活动中较为特殊的一种语言形式,这两种语言形式的使用不仅有助于音乐歌曲感情抒发的表达,还能增加音乐歌曲表达的生动性和灵活性,因此加强音乐教学中肢体语言和声势语言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

对小学音乐课歌唱教学的一点思考 篇8

一、从小抓起,打下坚实基础

1.使用音乐教具。教师应尽量带学生到音乐教室上课,做到上音乐课有多媒体、钢琴或者电子琴等。这些辅助工具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准确的音准、音高,而且能唤起学生的歌唱注意,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从而提高歌唱教学的有效性。这样的做法只会破坏音乐乐句的完整性,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播放音频和视频,发展学生对歌曲的形象思维,从动画或者mv中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2.重视识谱 教学。从一入学就开始唱名学习 。让他们知道唱名(Dol Re Mi Fa Sol La Si),要经常性地进行模唱训练。如我会为学生举例子:有一座音乐城堡,城堡里有七层楼,里面住了七个小矮人,他们分别住在1、2、3、4、5、6、7层楼,人们都是这么呼唤它的,分别是Dol,Re,Mi,Fa,Sol,La,Si,为了和这七个小矮人做好朋友,现在洪老师教大家如何记住它们的名字:Dol(豆豆是老大 ),Re(墙角开花蕊 ),Mi(三楼有猫咪 ),Fa(四楼摆沙发),Sol(进门锁上锁),La(六楼啦啦啦),B-Si(顶楼笑嘻嘻),学生都记住了吗? 笔者用儿歌形式帮助孩子记忆并学会七个唱名,为后面学习打好基础。

3.掌握音乐 记号。从一年级开始 , 歌曲中出现的音乐记号,教师应该用形象的比喻让学生简单了解音乐符号。如顿音记号,教师可制作皇冠让学生带上,形象地告诉孩子,这个黑色的倒三角形就像一个小皇冠,戴上这顶皇冠应该跳一下,这就是皇冠的含义。顿音记号,要求唱得跳跃又有弹性,请学生在唱这个音时都戴上皇冠。又如遇到反复记号时:‖::‖,我通常都这样为学生打比喻: 一个门有两扇板, 两对门眼遥相见,小朋友们到这里,都得来回跑两遍。这样比喻之后,小朋友们很快记住音乐符号及含义,效果显著。

二、歌曲教学,融入音乐要素

歌曲教学是音乐课的主要活动之一, 也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途径。唱歌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学生只唱会了歌曲,但是歌曲情感处理干巴巴,毫无感情。应该重视音乐情感在音乐中的体现。

1.歌曲情绪 。在中高年级教材中 ,不是简单地演唱 ,而是需要孩子理解整首歌曲的创作意图,加入感情地演唱,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如四年级下册唱歌课《刘三姐》,歌曲本身的旋律委婉动听,一字多音的唱词贯穿全曲,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本首歌曲的学习并不困难,听过几遍就能很好地演唱,但是真正让孩子用感情演唱歌曲的话,他们会不知所措,因为更多的孩子不理解本首歌曲中旋律想要表达怎样的感情。因此,我在教唱这首歌曲时是这么做的: 我首先向学生声情并茂地介绍刘三姐这个传奇人物, 让孩子们对刘三姐有最初感性认识,接着我用优美、婉转的歌声弹唱示范这首歌曲,然后用对比唱歌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 这首歌曲你们觉得应该用老师刚才表现的哪种情绪演唱呢? 如此学生就能比较清晰地感受到歌曲情绪应该是委婉动听的。最后引导大家一起想象自己身临大山中,对着美丽的风景一起有感情地唱起《唱山歌》。这么学生对歌曲有了更深理解,能体会到速度不应过快,应该中速演唱,很快就把一首歌曲诠释得更好。这样从情感表达和美感角度进行引导,让孩子真正用心聆听和感受音乐,只有这样表现出来的音乐旋律才会更动听。

2.音的高低 。低年级孩子刚开始可以采用先学会唱词再学唱歌谱的方法,降低难度。这样能给孩子建立音高概念,虽然新课标对低年级教学不要求唱谱教学, 但是老师可以用琴弹奏,让学生用lu或者单音节进行旋律模唱,唱好唱准每一个音,不走调,从小建立音高概念。

3.重视节奏。节奏是一首歌曲的灵魂,忽略节奏,那么歌曲教学将黯然失色,应该从一年级开始让学生了解、感知拍号,看懂什么是2/4拍、3/4拍、4/4拍和6/8拍等。根据课标,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节奏是一年级必须掌握的。因此,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让孩子们掌握以上节奏,因他们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太久,可以用游戏、讲授、故事等方法穿插进行。例如,2/4拍教学可以教孩子们这样认识:出示节奏型:××│××│,让学生填入姓名,互相问好。│你好,欢欢│,这样既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又可活跃课堂气氛,还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节奏的兴趣。如3/4拍教学中,我加入读歌词节奏游戏:×××│×××│×××│×××│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以此让学生更好地掌握3/4拍节奏特点,还要鼓励孩子边唱边打拍子,注意它们的强弱规律特点,控制乐句的速度。在教师示范朗读歌词时,应该按照歌曲节奏朗读,这样既能使学生了解歌曲大意,又能让学生对歌曲节奏有一定理解。

三、歌谱教学,实践感悟体验

唱谱是学习歌曲中的重要环节,音乐教师从孩子们学习音乐的第一天起,要坚持正确引导学生唱谱。我们应该如何唱谱呢? 很多学生只唱音不唱节奏、节拍,更不用说其他音乐记号,这样的唱谱是把音符与其他符号割裂开来,把旋律与其他要素割裂开来,非常不正确。

1.打拍子唱谱 。很多孩子只唱谱不打拍 ,造成节拍、节奏混乱,唱谱应跟打拍子同步,一般可用脚或手打拍子。动作应是上下动,即打下去是正拍,弹上来是反拍,每个拍子打成下、上,即分拍。这样有利于学习半拍的概念,使附点、切分、弱起等节奏变得容易。有的孩子之所以总是搞不清楚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是因为只打拍点不打反拍。

2.唱出节拍 数。很多学生唱谱只唱音 ,不唱拍数 ,就很难搞清这个音到底多长。我的做法是超过一拍的音必须唱拍数,如2拍的Re就唱Re2,三拍就唱Re23,有几拍唱几拍,这样无论时值多长都容易区分。这是为高年级唱谱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后碰到延音线节奏更容易搞清拍数,这对附点节奏也适用。例如:前附点节奏1.1就可以唱成Do 2Do,加入之前拍子的下上打法,很容易搞清附点节奏。

3.融入音乐记号。唱谱要加入乐谱中的各种记号。只是唱音符、唱节奏不够,音乐中有各种表情记号、力度记号等,唱谱应尽可能把各种记号唱进去,而不是等会唱歌曲了再考虑这些记号。告诉孩子们,跳音应唱得短些,重音应唱得强些,连音应唱得连贯。如《唱山歌》一课中,有出现v换气记号,很多学生刚开始不注意就直接忽略。其实很多时候是在音乐的乐句处换气,唱谱中加入合适的换气即意味着能很好地理解音乐的句子和段落。从低年级开始要求学生注意换气, 因为歌唱是需要换气的,就像说话一样,也是需要换气的,并做出换气进行示范。在低端上课时,我把每一句逗号比喻成小蜗牛,每个小蜗牛的出现就是一个小乐句,这样比喻以后,学生就能做到每一句地吸气换气。

小学音乐歌唱教学 篇9

一、让钢琴伴奏“说”:预备———齐

在课堂合唱教学中,钢琴伴奏作为统一儿童歌声的“指挥棒”往往在一开始难以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具体的实施办法可以是:

1.聆听音高训练。

弹奏钢琴的A键,如小字一组的a和小字组A,让学生在完整听过这2个音之后用“啦”在心中默唱;再次弹奏以上2个音,让儿童纠正心中默唱的音高;最后请有把握的几位学生试着唱出2个音。待演唱完毕可作点评,全班一同试唱这2个音。

2.前奏、间奏意识的训练。

在歌曲演唱前加入一些简单节奏作为演唱的开始。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这个节奏,再和学生约定一旦听到这个节奏就意味着歌唱马上开始。从而使学生在演唱开始前有非语言性的“预备———唱”的指令感。

二、循序渐进,感受内在

1.低年级:判断力的产生。

低年级歌曲的伴奏速度在学生的学习演唱中便可以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如一年级歌曲《再见吧,冬天》,教师以慢速弹奏,配以格式的分解和弦伴奏,尝试以聆听后选择表情术语的方式训练学生。慢速伴奏使用和弦琶音,快速伴奏使用跳跃的分解和弦,并配以图示给予形象的暗示,使学生能够明白教师不同伴奏给予的不同情绪,从而能够选择出演唱需要的情绪。

2.中年级:培养更加灵敏的耳朵。

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可以判断出歌曲的细致情绪,如诙谐的、深情的。教师应该在平时教学中设置有趣的游戏环节,请一些学过钢琴的学生上台弹奏简单的音型,让其余学生通过听到的音乐来判断弹奏者的心情。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耳朵的灵敏度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他们能够注意到教师钢琴伴奏声音中特殊伴奏的音型,更加细致地体会歌曲的内在情绪,为高年级音乐的学习打好基础。

3.高年级:自主创新、探究歌曲。

高年级的歌曲设置相对较难,所以在教学设计上,钢琴伴奏可以发挥其指挥棒的作用,利用前奏、间奏等过渡性旋律或演唱伴奏开始前的气口引导学生调整演唱方法、探究、创新歌曲的表现形式。

三、教师自身基本功训练

想要钢琴伴奏发挥在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中的“指挥棒”作用,音乐教师本身应注重自身的钢琴基本功的训练:

1.读谱能力。

在钢琴伴奏中,教师必须对乐谱中的各类音乐符号进行准确的理解、把握。如民歌《杨柳青》在读谱过程中,教师应在“读”谱时敏锐地意识到钢琴伴奏需要给学生预设轻巧、婉转的演唱方法;而《夜歌》则要求教师“读”谱后给予学生宽厚、凝重的钢琴伴奏。所以,教师在弹奏之前读谱的质量和对谱面的理解能力,对于弹好钢琴伴奏是至关重要的。

2.教师自身演奏技巧。

钢琴伴奏的本身也是钢琴演奏的过程,教师应具备《车尔尼849》以上的演奏水平。并且有针对性地练习《哈农》的部分内容,如快速音阶、琶音、八度的快速级进、连奏、断奏、柱式和弦的平稳练习等。

3.和声理论基础。

教师在日常钢琴伴奏中应注重培养良好的和声思维,注意和声基本的功能性对于不同旋律的特殊处理。不同调式的歌曲也应更换不同的和声思维,如大小调、民族调式。

4.音乐分析。

传统的音乐风格分为进行曲、儿童歌曲、舞曲、民歌等,教师需拥有良好的音乐分析能力,准确地把握歌曲风格,使伴奏调性明确、和声清晰、音型得当,最终收获良好的钢琴伴奏效果,并且在学生演唱的过程中增强歌曲的推动力和感染力。

笔者通过如何训练学生听钢琴伴奏、利用钢琴伴奏优化各年级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教师自身钢琴伴奏水平的训练三方面对小学音乐课堂中钢琴伴奏进行了探究,笔者相信,只要善于思考、勤于练习,广大教师一定能够更好地利用钢琴伴奏推动音乐课堂教学,使小学音乐教学水平一定能够得到更大的提高。

摘要:钢琴伴奏作为歌唱教学中必备的辅助手段,是音乐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要掌握好这项技能,就要求弹奏者具备一定的钢琴演奏技巧、和声理论基础、敏锐听觉和良好的音乐修养。作为一名钢琴专业毕业的音乐教师,我想更多的以实践经验总结的方式阐述如何提高钢琴伴奏在歌唱教学中的有效性。

小学音乐歌唱教学 篇10

新课标中提到:唱歌教学要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培养演唱的自信心, 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 受到美的熏陶。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方法, 让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自信而富有情感地演唱, 从而感受、体会、理解音乐的美, 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以“趣味性”为原则, 重视音乐知识

在教学中, 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本常识是使学生与音乐终身为伴的基本要求, 也是提高歌唱表现力的必备条件, 这就如同学习语文的识文断字, 只有在真正了解每个字正确的书写方法, 又明白了字词和句子的含义之后, 才能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诵。对于小学生来说, 其年龄特点决定了应避免定位过高及单一的教学方式, 以“趣味性”为前提, 采用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 把音乐知识有机地渗透到歌唱教学实践中, 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下掌握它。

1. 音乐要素

每首歌曲都有其独特的风格, 我尝试通过让孩子们感受其节奏、音准、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逐步加强其对各种音乐要素的敏感反应, 从而更好地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 赋予歌唱以感人的魅力。我分别用走、跑、快跑来形容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 让学生用观察瘸子走路的节奏来感受符点节奏, 用跳高的动作让学生体会切分音的强弱感觉, 用“回声”练习来感受轮唱的魅力……

2. 创作背景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音乐作品风格也是各异的。真正演唱好一首作品, 一定要知道是谁写的, 是哪个年代, 在那个年代有什么生活背景, 等等,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收集歌曲背景资料, 并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或重组, 设计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案。

二、以“接受性”为原则, 渗透歌唱技巧

歌唱技巧包括歌唱的姿势、呼吸、发声和吐字等, 对于小学生来说, 歌唱技巧练习一定要在演唱活动中结合歌唱实践, 并根据各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 避免脱离歌唱活动的“专业化”、“成人化”的技能训练。

1. 正确的呼吸

女高音歌唱家梅尔芭说过:“要有完美的歌唱,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学习声乐的人, 可以说已经成功了90%。”掌握初步的歌唱呼吸的方法, 对于歌唱力度和气息的变化就能比较恰当地进行控制, 使歌唱具有较强的表现力。由于歌唱的呼吸需要隐藏在身体内部的横膈膜运动, 在初学阶段是一个很难用语言来形象、描述的问题, 所以对于低年级学生我使用了一些气息游戏———用“闻花香”来训练吸气:“这儿的花真香啊, 让我们闭上眼睛, 深深地闻一次”;用“吹肥皂泡”来训练歌唱的呼气:“肥皂泡像涌泉一样连续吹出, 但当心———用力太猛会吹破;”用伤心时的抽泣体会急呼吸 (偷气) 。运用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歌唱呼吸训练融入到歌唱实践中去, 让学生更加易于接受。

2. 轻声弱唱、以情带声

这里的轻声弱唱是有气息支持的、音量较小而声音集中的一种歌唱方法, 是符合少年儿童生理、心理健康发展规律的。“弱唱”能让学生养成聆听自己声音的习惯, 将自己的声音与别人进行对比, 有效改善班级歌唱时的音准问题。拉威尔曾说:“我认为伟大的音乐总是心灵的、情感的流露, 仅仅用技巧编织的音乐不值一文。”乐由情而发, 情由乐而动。在音乐教学中强调以情感人, 以乐动人, 以美育人的情感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也是音乐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有让学生在浓厚的情感教学氛围里, 在音乐与师生的情感互动中, 探索音乐之美, 感受音乐之情, 才能让学生在音乐教育中听之音、动之情、晓之理、表之声, 从情感的共鸣中找到美的体验, 得到美的升华。

三、善于利用多媒体, 展现歌曲情境

多媒体声画并茂、视听结合,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 从而更好地表现歌曲。多媒体在展示音乐情境方面具有方便、快捷、超时空的特点, 在教学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 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生在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情境创设下, 很快就能进入音乐特定的情境氛围中。

四、重视音乐欣赏, 丰富音乐感知力

在欣赏教学过程中, 我们必须尊重每一个孩子对音乐的独特见解, 鼓励并引导他们在音乐欣赏中积极体会音乐要素的变化, 哪怕是再简单不过的儿童歌曲, 也要让他们去体会旋律带来的快乐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逐渐具备良好的感知音乐音响的能力, 而一个具有音乐感知力的学生在演唱歌曲时, 必然会作用于歌声, 与歌声产生共鸣, 使歌声感人肺腑。

上一篇:现状及对策下一篇: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