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路向

2024-05-21

科学发展路向(精选九篇)

科学发展路向 篇1

一、复合转型是新建本科院校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科学发展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目标和理想境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思想要求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科学发展理论又进一步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2]。遵照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和科学发展理论,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将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深入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办学理念。社会发展对本科教育的要求与本科院校现有办学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推动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办学转型和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从矛盾的结构看,转型发展的具体动力源主要有两个: 一是高等教育大发展带来的内生动力,即自身发展需要; 二是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所形成的外驱力,即外部发展要求[3]。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动因,也源于自身的提升诉求和社会的外部压力。首先,从专科转向本科教育,是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层次提升的内在需要。新建本科院校虽然已有部分专业通过了教育部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的考察论证,但从整体看,离合格本科的办学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他们在过去办专科可能是驾轻就熟、质量可靠,现在办本科则需在资源配置、制度更新、学科规划、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等方面做出不懈努力。不管是基础设施、仪器设备,还是师资队伍、管理力量,抑或规章制度、校园文化,都或多或少地隐藏着质量的风险和隐患。完成从专科向本科教育的转型发展,既是新建本科院校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是教学质量建设的紧迫任务。其次,从传统高校转向应用型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分类定位和特色发展的社会要求。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基于压力持续增高的就业形势和高校发展的分类定位思想,为引导普通高校成功实现转型发展,教育部为1999年后升本的600多所普通高校提出了以应用技术大学为建设目标的转型发展建议。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结果和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力量,新建本科院校的“新”,既有与“旧”相区别的时间内涵,也有崇尚实践应用的品质预期、质量标准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责任担当。在高等教育和现代职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背景下,复合转型是新建本科院校成功转型并实现科学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一方面, 高等教育的分类定位和个性发展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复合转型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道上,普通高校的特色追求正浓,国家又决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4],全力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已是广大地方高校的明智之举[5],此时先实现从专科到本科的“一次转型”,再完成从传统高校向应用型高校的“二次转型”,两次转型分步实施的空间余地愈益缩小,时间可能也日趋丧失。另一方面,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从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等方面为两次转型的复合进行提供了实践可能,并为新建本科院校以此凝练办学特色,实现赶超和跨越创造了新机会。因此,就学校的发展时机而言,新建本科院校不可能,也不应走分步转型的旧路,必须紧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将两次转型整合,走出一条复合转型的发展道路。

二、教学质量的建设和保障是新建本科院校进行复合转型,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

教学质量及其保障工作既关乎新建本科院校复合转型的成败,又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衰,教学质量的保障是新建本科院校进行复合转型发展的重要内涵。 教学质量虽然因为与人才培养工作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而一向备受关注,但在广大新建本科院校中,经纬万端的工作容易让人沉溺于具体事务的处理和应对之中,进而迷失科学发展的转型方向和教学质量保障的工作重点。 因此,教学质量的保障,必须成为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自觉追求。

就高校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而言,教学质量素来是社会认可一所高校的重要基础,也是公众肯定其履行社会职能的水平和能力的共性起点。就高校内部来看,新建本科院校虽然普遍拥有多年专科办学的积累,较之升格之前,其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但因为长期办专科,办学的目标预期和教学的质量标准上的差异广泛存在,教学工作层面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加之办学经费、师资配置和设备设施之类的资源局限客观存在,所以专科院校在新升格之后多半会面临转型发展和教学质量保障的巨大压力。办学的挑战与转型发展相伴而生,学科设置由单一转向多样,决策方式由集中转向分级,办学模式由相对封闭转向开放协作,诸如此类,俯拾即是。这对本科院校的办学新兵而言,都存在一段蜕变过程,随之而来的阵痛也在所难免。迎接挑战的对策、应对压力的法宝,无一能离开教学建设和相应的质量保障工作。

好的教学质量既是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复合转型的基本标志,又是步入科学发展正轨的重要前提。任何新升格的本科院校,都不会止于通过教育部的相应评估。不论是1993年启动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还是1995年启动的“选优评估”( 优秀评估) ,或是1997年启动的“随机性水平评估”,抑或2002年启动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也不论是2011年重启的新一轮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6],还是2013年开始的“审核评估”[7],教学评估始终都是评价、监督、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坚持教学工作中心, 走内涵式的办学道路,才是学校建设和转型发展的根本。 新建本科院校只有把住人才培养的质量关,才能坚持复合转型的正确方向,进而掌握通向科学发展大门的金钥匙。

三、复合转型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建设的基本原则

( 一) 转型发展的规划要立足顶层设计,强化规划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的转型发展规划对新建本科院校提高复合转型的发展自觉有重要意义。转型发展规划旨在以系统的顶层设计指导复合转型工作,谋求教学质量的全面保障和健康发展的可持续性,所以不但要做顶层设计,而且内容要全面、系统。一是要明确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扣紧就业、创业取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立足地方,辐射周边,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面向地方产业,大力发展专业集群。二是理清培养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转型发展思路。 在复合转型的发展过程中贯穿建设独具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作主线,全面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专业撑校、开门活校、项目促校”的发展战略,大力开辟“校际错位、协同创新、地方同频、国际合作、战略联盟”的发展途径,积极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内容建设,完成“从理论到应用”目标取向更新、“从封闭到开放”的组织形式更新、 “从陈述性知识到程序性知识”的内容重点更新,实现办学条件的大改善和内涵建设水平的持续提高。三是突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学建设重点。瞄准应用取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及相应的课程体系,按照“保障应用、集群发展、 培养特色、提高质量”的建设目标,围绕地方传统产业提升的要求和新型产业发展的需要改造现有专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神融入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实践的全过程。以项目驱动课程建设,遵照“崇尚应用,专业融入, 课程整合,课堂延伸”的思想,优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大学英语等通识课程; 本着强化实践应用的精神,大力改造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依据职业技术逻辑体系,全面重构专业课程。

( 二) 师资队伍的建设要坚持面向全体,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师资是新建本科院校进行教学质量保障和实现复合转型发展的主体力量。教学质量保障实践和学校转型发展的力量涵盖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全体成员,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目的在于以全员化的力量组织主导学校的复合转型发展工作,实现教学质量的全员保障和转型发展的全力投入,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不但要面向全体,而且要确保整个队伍的不断提高。首先,大力优化“双师型”教师的成长环境。“双师型”师资的匮乏是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的普遍困难。开展校企互签“双聘人才”,进行 “岗位互换”,可有效加快“双师型”师资的成长过程。学校一方面要积极整合校企人才资源,以聘请兼职教师的形式,从相应行业吸纳优秀专家全程参与专业人才的培养; 另一方面,要面向全体教师,轮流安排教师走上企业岗位, 熟悉企业生产,研究行业发展,以此提升教师的专业应用能力。其次,将专业、行业、企业与职业相贯通,实现创新与创业的互促。科技孵化基地,方便以专业实践整合学校、企业、职场,是实现创新与创业互促的有效办法。企业提供设备、项目、技术和相应的管理人员,相关专业的师生承接项目开发、产品设计和顶岗实习的任务,并参与科技攻关和产品开发,推进校企的协同创新和携手育人。

( 三) 实践平台的准备要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互惠共赢

实践平台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强化应用、贴近实践是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平台准备的本义,所以复合转型要有校企合作的形式,更要有作为合作关系内容的共赢实质,实现以校企互惠的实践平台支撑复合转型工作。互惠是校企合作关系长期存续和巩固发展的重要前提,转型发展的学校要以双赢为校企合作的基本目标,将校企合作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实践平台的准备和搭建,按学科专业开展,以院( 系) 为主体,以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融“产、学、研”于一体,实现“企业支持教学、教学结合科研、科研孵化项目、项目推动创新、创新服务企业”的良性循环。一方面,通过拓宽合作渠道,完善合作机制,企业到学校建设产品销售、技术交流、成果展示中心,学校在企业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以此促进校企的紧密联系和资源共享; 另一方面,通过与相关的企业、兄弟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联盟,形成和强化优势互补和互惠双赢的长效合作机制[8]。

( 四) 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坚持产教融合,实现学用贯通

课程结构体系是教学活动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坚持产教融合,实现学用贯通就是要恪守应用取向, 以学用对接的课程内容体系引领复合转型工作。学科专业建设要立足学校自身的办学积淀,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学校的专业以专业集群的形式,主动对接地方的产业链,既可以通过服务地方的教学实践,巩固既有的强势专业,培育相应的优势学科,又能通过紧扣地方的支柱产业,调整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凝练专业特色,优化专业结构。课程结构体系构建的主体逻辑,要从学术本位的学科逻辑体系变为实践本位的技术逻辑体系, 课程设置突出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结构由学科型课程为主,变为专业( 职业) 导向型课程为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使企业能够真正从校企合作中受益,学校要积极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提高教师技术能力、加强同企业沟通,增强与企业用工的对接度,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9]。

( 五) 教学活动的设计要践行应用取向,对接职业岗位

教学活动设计是教学活动的方案和人才培养工作的蓝图,对教学质量具有保障意义。教学活动设计要做到坚持面向就业创业的应用取向,通过“教、学、做”一体的生本化教学设计促进复合转型工作。编制人才培养方案要与地方产业、岗位技术技能相对接,将“产、学、研”相结合。 以应用能力的目标,统筹课程结构体系; 以能力教学的主线,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以能力形成的规律,统筹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教学过程要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口,践行启发式教学的思想方法,实现“教、学、做”的整合,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自主学习。同时,改革课程学习的评价手段,淡化末端考核的终结性评价,强化过程促进的形成性评价; 淡化封闭式的纸笔测验评价,强化开放式的操作考核评价; 淡化学校教师的单方评价,强化包括相关企业在内的多方共同评价。

摘要:将由专科向本科、由传统高校向应用型高校的两次转型整合为同步实施的复合转型,是新建本科院校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教学质量的建设和保障是新建本科院校进行复合转型、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在复合转型的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建设要贯彻五条基本原则:一是转型发展规划要立足顶层设计,强化规划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二是师资队伍建设要坚持面向全体,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三是实践平台建设要坚持校企合作,实现互惠共赢;四是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坚持产教融合,实现学用贯通;五是教学活动设计要践行应用取向,对接职业岗位。

关键词:复合转型,科学发展路向,教学质量建设原则,新建本科院校

参考文献

[1]汪明义.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4(8):8-10,36.

[2]张述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说视域中的科学发展理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6):16-18.

[3]顾永安.关于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0(3):79-83.

[4]聂伟.关于将新建本科院校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12(11):93-98.

[5]许正宏.走向应用技术型:趋势与路径[N].光明日报,2014-12-16.

[6]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Z].教高厅〔2011〕2号.

[7]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Z].教高〔2013〕10号.

[8]魏会茹,吴宝瑞.新建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5):93-94.

科学发展路向 篇2

陈 金 凤②

(西南大学 重庆市 400715)

摘要:“积极、稳妥、有效”推进新疆双语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于树立科学的双语教育发展观。教育生活论关注教育世界的完整存在,关注完整的人之存在意义,关注真实的生活,把培养“整全人”纳入教育的自觉视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这与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所追求的教育价值高度契合。因此,教育生活论对推进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科学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本文从教育政策导向、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与教材建设、双语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了教育生活论为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所指明的发展路向。

关键词:教育生活论;生长教育;双语教育;素质教育;科学发展

积极、稳妥、有效推进新疆双语教育科学发展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语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既定方针。怎样才能真正做到“积极、稳妥、有效”呢?从根本上来说,唯有观念的正确才能带来行动的正确。换言之,教育实践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正确指导,教育理论的探索离不开教育哲学的思考。教育哲学是关于教育问题的基本前提的思考,人和知识是教育问题的基本前提,对人与知识的关系的不同认识,产生了不同的教育哲学流派。教育本体论就是指导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流派。

一、教育生活论的当代价值——基于对教育认识论的批判

本体论是西方传统哲学特有的理论形态,起源于对万物本原即本体的追问。本体论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生命存在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怀,认为人的内心充满着改造整个世界的无限渴望,充满着对自身和谐完美、全面发展和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人格的渴求。因此,人的存在内在地包含着要超越自身的有限性而指向终极、指向完满。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整个人类活动的社会理想和目标总是指向完满和永恒,人是通过自身的创造性活动而使自身成为人的。[1] 教育本体论是人类本体论哲学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反映。

一般认为,教育本体论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即传统的思维范式教育本体论和现代的生成范式教育本体论。思维范式教育本体论即教育认识论,生成范式教育本体论即教育生活论。二者对人与知识的关系的认识存在本质的差异,前者向后者的转换,标志着人类认识教育这一社会现象的境界实现了历史性超越。

(一)对教育认识论的批判

教育认识论热衷工具理性,把人简化为思维的工具和知识的容器,将人的全面发展异化为理性的片面发展。这与工业革命后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相关,催生了不少科技人才从而促进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是其功,导致人的畸形片面发展是其过。教育认识论属于知识论教育哲学的范畴,把教育存在片面地理解为人的求知活动,往往较少切入人的现实生活与未来发展的主题,缺乏对教学生活的深切关注,不是把师生的教学活动看作其生命活动的一个部分,不是从学生生长、生活、生成的角度去理解其现 ①基金项目:2011年自治区双语教育专家委员会委托重点项目“和田地区‘双语’教育的现状及突出问题调查研究”以及2011年度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重点项目“系统论视野下新疆和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XJEDU2011I58)阶段性成果之一。②作者简介:陈金凤(1967-),男,汉族,四川富顺人,原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校长助理(挂职),西南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副教授,博士,主研方向是教育学原理与双语教育。实的学习活动;教学活动对于师生而言成为外在的东西,缺少对教学存在与发展的本真思考,往往视教学为既成的存在而不是有待生成的事物。[2]把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知识的关系抽象化为仅仅存在的一种认识关系,教学过程也就呈现机械主义的倾向。这种对人的理性向度的追求就把人抽象为认识的工具,仅仅追求人的理性存在的意义,淡化了对人之存在的其他方面的关怀。教育认识论把人的存在仅仅理解为大脑的存在,教学就是为了掌握知识、认识外部世界。这就忽视了完整的人之存在意义。[3]对此,约翰﹒密尔提出批判:“人性不是一架机器,不能按照一个模型铸造出来,它毋宁象一棵树,需要生长并且从各方面发展起来,需要按照那使它成为活东西的内在力量的趋向而生长和发展起来。”[4]

现代哲学人学的发展告诉我们,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且非理性又具有先在性。人正是作为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而进入教学世界的。人的基本需要,人的本能、意志、情感等非理性因素构成了人认识活动的前提。正是基于现代人学的认知水准,随着“完整人”、“本真人”、“ 整全人”概念的提出,教育生活论呼之欲出。

(二)教育生活论的当代价值

教育生活论关注教育存在这一完整的教育世界——人的世界,关注完整的人之存在意义,关注真实的生活,眼中有活生生的完整的人,把培养“整全人”纳入教育的自觉视野,全面发展人的理性和非理性品质,全面关注人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

素质教育的实践证明,教育只有融入真实的生活过程,学生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生活——创造生命意义的过程,从而去积极追求、创造生命的意义,积极地去体验生活中的伦理意义与美学意义。基于教育生活论的视域,以教育生活观去看待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就不再是忘了人的生成与生活意义的抽象的认识过程,它将成为照亮人生晦暗的理性之光;教育价值也不是脱离人的价值态度的纯粹认知框架和方法,而是人的价值态度与认知框架内在统一的精神境界和理想。[5]由此,教育将成为人们终其一生的必然需求和精神享受。

随着人类对自身和客观世界认识水平的不断进步,更因为教育认识论的严重缺失,教育生活论的当代价值方得彰显。只有反映教育主体意义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6],教育生活论使得教育的真实价值得以凸显,给当代教育发展以若干科学启示:第一,应当关注“现实人”、“完整人”,通过人的真实生活世界去把握人,树立“教育即生活”的理念。即使单就语言学习来说,有效的语言学习亦应将重点放在语言的习得上而不是正规的学习上。[7]第二,人的本质不是既存的而是生成的,不是始终如

一、永恒不变的现成物,而是在无限开放的过程中不断生成的存在体。应树立“教育即生长”的理念。每个学生都是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主体,只要条件适当,他们就可能获得全面发展。第三,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和谐。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要努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简而言之,教育生活论的当代价值在于:它同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所追求的教育价值高度契合。

二、照亮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路向的灯塔——教育生活论

双语教育与一般学校教育的主要区别是教学媒介语言的差异,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换句话说,双语教育的本质早已孕育在教育的本质之中。正所谓“不管现象世界的事物如何流变,本体始终是惟一不动不变的、永恒的。”[8教育生活论视野下的双语教育,其最终目标仍然是培养“整全人”,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协调、健康、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现实和未来生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准备。教育不再仅仅是知识场域,更是鲜活的现实生活、真实世界。无论是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观点,还是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都更符合教育生活论的精神内核。通过把教育融入生活、在“做中学”、“生活化教育”的“化人”过程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工具人”。今日之中国,之所以大力倡行素质教育的教育振兴行动,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以生活论教育去弥补认识论教育的缺失,通过生活论教育去解除认识论教育之蔽,把完整的人从知识的奴隶与桎梏中解放出来,避免“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人生悲剧,张扬人性,激发主体的创新精神,追寻生命的终极价值和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行生活论对“积极、稳妥、有效”地推进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科学发展也就具有了根本性的指导意义。笔者拟从教育政策导向、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与教材建设、双语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教育生活论为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所指明的发展路向。

(一)教育政策导向

笔者认为,所谓“积极、稳妥、有效”,就是既要有积极推动双语教育的热情,更要有稳妥的措施和有效的方法——建立在教育科学基础之上,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需要。换言之,要树立科学的双语教育发展观,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唯其如此,才能保证双语教育实践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对于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而言,没有数量根本就谈不上质量,但没有质量保证的数量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不仅浪费资源,劳命伤财,更是误人子弟。以教育生活论为引领,教育政策导向应有的价值取向至少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去功利化倾向——守护教育的乌托邦

教育不能没有理想,双语教育亦然,应当与社会现实保持适当的张力,其根本目的在于为了“整全人”的完满生活。教育是百年大计之本,教育政策导向应当去功利化倾向,不能像搞政绩工程一样急功近利,要遵循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任何“大跃进”式的运动势必误人子弟,势必贻害无穷!这已经为南疆部分地州不恰当的双语教育实践所证实。因为在教育这一人的世界中,除了社会的功利性需求而外,还有人自身发展的需求,还需要塑造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感,即以人自身为目的而非仅仅是手段,使人成其为人,使学生所参与的教学生活本身就为儿童自身的生活。所以,学生与知识的关系也就需要上升为“我”与“你”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知识隐去了其工具价值,凸显的是其内在价值。在这种关系中,学生才能将自己参与的教学生活本身作为认识和体验的对象;也只有在这种超功利、超主客体的关系中,知识才会具有审美的意义,学生才有可能感受教学的艺术境界、进入诗的意境。[9]唯有在这样的教学生活中,儿童才可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发展。

基于教育生活论的视域,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当以学生的全面健康生长和个性发展为本,就必须反对功利主义,走出工具主义的误区,避免急功近利的做法。既要大力推广中华民族的族际语——汉语(因为无论学生作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之一员,还是将来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可谓他们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的真实需要),但又不能陷入单语化或汉语化的泥潭;既要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又不能重蹈智育唯一的覆辙;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获取,更要关注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健康发展。

2.凸显素质教育对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的统领作用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新疆中小学民族教育相对滞后,如今通过大力推行双语教育来振兴新疆中小学民族教育,基于教育生活论的视域,必须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站在更高起点上推行双语教育,倡导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着力以培养人才质量为核心的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在教育政策、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课程与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评价等方面都应当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生存能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绝不允许以任何借口作为素质教育推进不力的理由,绝不能偏向于单单培养语言能力或学科知识能力,绝不能重蹈应试教育的覆辙。因为应试教育背后的教育哲学是教育认识论,将抽象的“规定”异化为人本身,将人作为客体进行物化塑造,带来了教育价值的失落、目的的片面、培养模式的机械和个性化教育的忽视。[10]如果不把素质教育的观念贯穿在双语教育中,新疆中小学双语教 育就只能是一种低水平的发展,更何谈新疆民族教育的振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年)》仅有一处提及素质教育[11],但并未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强调把素质教育贯穿中小学双语教育始终,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笔者2011年曾在和田地区组织双语教育现状与问题调研,在访谈中问及中小学教师“双语教育的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目标有什么关系?”时,普遍认为:“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人的素质,双语教育的目标是学语言。”思想观念决定行为效果。中小学教师的认识错位,必然导致双语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割裂。[12]据此,以素质教育统领双语教育势在必行!

人不仅是社会的存在,还是自然的存在。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教育存在这一完整的世界中,应当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实然与应然关系纳入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的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促进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做出应有贡献。笔者认为,这是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13]对于新疆,尤其是南疆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来说,这一点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尤其是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将是长期的使命。

基于教育生活论的视域,以素质教育为统领,必须改变传统教育评价方式,应当促进中小学生以思维发展为主要方式的全面发展,从关注终结性评价转向更加关注形成性评价,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把师生的发展状态作为检验评估中小学双语教育效果的核心指标。

(二)培养目标定位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与政策做了多次调整,从其历史脉络来看,是不断进步的历程,越来越关注人自身的本真存在,越来越凸显人性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以此为指导,且基于教育生活论的视域,新疆中小学实施双语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当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以基于母语基础的民汉兼通为指向,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14],做一个完整、健康和谐、向往幸福美好生活的人。

培养目标要通过相应的教学内容来实现。单纯或过多关注语言能力甚至简化为汉语能力的培养不是双语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包括双语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共同生活”是生活论教育观下学生培养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过去和目前新疆部分地方在中小学双语教育实践中存在脱离学生现实生活与未来发展需要的知识传授和语言技能培养的现象,绝不是教育生活论意义上的双语课堂教学。因为这样一种课堂容易陷入机械枯燥且无前瞻性,既容易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又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基于教育生活论视域的双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依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符合素质教育理念与新疆区情的教材来支撑。

(三)课程与教材建设

结构-功能原理告诉我们,在学校教育中,紧密围绕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是课程建设的关键。课程结构确定之后,精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是课程建设的核心。课程内容是教学内容的主体部分,而教材是课程内容的有效载体,教材建设是呈现课程建设成果的主要方式。

1.在课程结构上,应当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以利于学生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各项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为导向,优化课程结构,知识性理论课 程与趣味性、生活性实践活动课程并重。

2.在课程内容上,应当紧密联系学生现实生活与未来发展的需要

课程内容应尽量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贴近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3.在教材建设上,应当遵循学生最近发展区原理

内容编排应做到难易适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努力避免繁、难、偏、旧的问题,尽量做到精、新、活、用。与此同时,编写语言应当尊重农村学生的生活语言环境与认知水平,尽量为农村小学、初中低年级学生编写民汉双语教材。科林·贝克强调,儿童双语教育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共同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即儿童的语言和认知能力需要获得足够充分的发展以应付课程加工过程。然而,只有当儿童的第二语言能力几乎达到第一语言能力的水平时,认知能力才能得到有利的发展。[15]据笔者2010年调查发现,和田地区民族中小学的大多数师生都倾向于有必要使用“双语”教材,如果能够开发民汉双语版的中小学新课程教材,将大大方便和有益于“双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16] 在教育学意义上,儿童使用母语比使用其所不熟悉的语言会更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17]不顾师生实际而盲目采用与汉语学校一样的汉语教材是不科学的,势必导致学生大面积学业失败。

(四)双语师资队伍建设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教育的基石。“双语”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双语”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与关键。教育生活论视野下的双语教师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呢?笔者以为,除了过硬的学科专业知识技能和语言能力(这里特指“民汉双语能力”)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良好的综合素质或教师专业技能。

1.双语教师应当具备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观念决定行动。双语教师要有教育大爱,特别是对双语教育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真爱,充分尊重和呵护学生的个性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绝不是教育的口号,而是教育生活论对教育实践的必然要求。

2.双语教师应当具备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教育教学技能

在教学评价上,要从关注终结性评价转向更加关注过程性评价。在教学方式上,要从关注预设转向更加关注生成,树立“教育即生长”的观念。教育生活论强调教学是师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生活过程中,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师生创造自己生命意义的生活过程。教学是人的生活——创造生存“意义”的生命活动的过程,是以认识为主要方式的人的生成过程。[18] 单就语言学习来说,也不能就语言而教语言,而要教生活,将儿童置于场景和具体的活动中。[19]在教学方法上,要从关注系统知识传授转向更加关注基于学生真实生活与未来发展需要的交往与对话,由过去单向灌输式的系统知识讲授向师生双向互动的生成性课堂教学转变,由教师为中心的单一主体向师生双主体教学相长转变,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鼓励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在动手操作与实践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知识的内在价值,在探究中创造生命的意义,在关爱与鼓励中让学生获得自主发展的精神力量。

概而言之,双语师资队伍建设,无论是职前的师范生培养还是职后的教师培养与培训,都应当以“学科专业知识技能-语言能力-教师专业技能”三位一体的素质结构为导向。为了培养造就更多合格的双语教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鼓励师范院校积极探索创新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人才培养体制——突破传统职前师范生培养与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相对封闭的体制机制障碍,围绕教师教育质量提升这个核心,构建职前与职后有机联接、二元一体、良性互动、共建共赢的人才培养体制。职前师范生培养着眼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职前教师教育资源引领并服务于职后教师专业 发展,职后优质教师资源反哺职前师范生培养、服务职后教师专业发展。探索形成“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共建共赢的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8][2] 王晓红.本体论:人之存在的理论诉求[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2期,第17-18页,第16页。

张广君.论教学本体论[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1期,第6页。迟艳杰.教学本体论的转换——从“思维本体论”到“生成论本体论”[J].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第57-58[3][5] [9] [18]页,第61页,第60页,第59页。

[4][6] 【英】约翰﹒密尔.论自由[M]程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63页。

程广文,宋乃庆.论教育本体与生活世界[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123-127页。【英】科林·贝克.双语与双语教育概论[M].翁燕珩、关春明、洪苹等,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7][15] [17] [19]版,第133页,第152页,第263页,第352页。

[10] 毕德旭,梁新军.人学范式转变背景下的教育理念的再审思——基于本体论范式与实践论范式的对比[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年第6期,第26页。

[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年)[EB/OL].陈金凤,沙迪尔·努尔买买提.和田地区双语教育的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R].2011年自治区双语教育专家委员会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国家中长期教

(2010-2020

年)http://,新疆教育信息网,2012年2月27日。

[12]委托重点科研项目研究报告,2011年12月。

[13]http://,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2年11月17日。

[14][EB/OL].http://,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0年7月29日。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路向如何定位? 篇3

澳门现时的经济结构是以单一的博彩业带动旅遊相关行业的发展,故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失为一个有前瞻性的路向。除了可促进澳门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更可提升澳门的文化面貌,凸显澳门的文化城市内涵,提高澳门的国际形象。在此,本文要进一步谈论澳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政府及相关行业又要做些什么呢?各业界做好准备了吗?

文化创意产业须要创造财富效益与就业机会,故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与其它产业一样,同样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如何选对一个适合的切入点,是产业成功的关键。选对了产业来入手,还要考虑到该行业的连带反应链是否足够支持它的成长。以特区政府文化产业委员会所提出的八大重点发展项目:视觉艺术、设计、电影錄像、流行音乐、表演艺术、出版、服装及动漫等,以视觉艺术、设计来先行先试。不可否认,目前为止,澳门的广告设计、平面设计、画廊展览、会展策划等行业,得益於澳门近年经济的腾飞,早已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内需市场,不少有人力财力的大公司甚至早已走出澳门,北上创业,以港澳地区特殊身份优势(境外公司),发展了自己的品牌,亦有不少个人艺术工作者凭藉个人的艺术才华在内地、东南亚定期举办画展,成为两地知名的青年艺术工作者。配合早前文化局公佈的塔石广场“玻璃屋”、大三巴“黄屋仔”及南湾“C—Shop”作为展示及销售本土文化创意产品试点,可见政府文化政策把比较成熟的项目选为重点先行先试,“落重药”重点扶持有潛力对象之发展路向。

对於政府以视觉艺术、设计为先行先试项目,本澳艺术界对此表示感到欣慰。不过也有业内人士称,虽然由政府公佈的一系列政策,可见到一些具体的扶持方式,如由政府设置三个场地,供文化创意人展示及销售本土文化创意产品,可解決本地缺乏该类展示空间的困难。但是否政府提供了一个“舖面”就足够了呢?有了这些展示销售空间,就意味着澳门文化产业“千呼万唤”起步了呢?这个问题绝对值得政府文化部门深思。

亦有不同的社会声音质疑八大重点发展项目的甄选准则在哪里?那么究竟应该孰先孰后,相信很难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本文借此汇集社会几大热议,以供各界分享和参考。

一、发展澳门的电影錄像行业。澳门有支撑条件吗?答覆是除了有400多年的人文历史题材、建筑城区等独特资源外,其它发展影视产业的许多环节都缺乏,如编导、电影製作人、製作室、发行公司、演员等等。对此,有业界人士摩拳擦掌,认为可通过借用内地或香港知名的编导、演员及製作人才,结合澳门的历史题材、历史城区发展澳门特色影视电影。去年一部在澳门拍摄的本土电影《奥戈》获选参加捷克第四十五屆卡罗维利国际电影节,令澳门电影成为国际焦点,各界大感扬眉吐气之后,又给澳门电影业带来了什么改变呢?对澳门社会又掀起了什么影响力呢?政府文化部门又有没有省思过?

二、发展流行音乐、表演艺术项目。不可否认,自回归后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确实投入了很大的资源,表现在赞助大小艺术文化社团活动经费,建立澳门音乐学院,填补了本地正规艺术教育的空白,政府每年斥资举办的音乐节、艺术节,亦成为澳门两大文化盛会。有业界人士指出,文化局每年斥资数千万的音乐节、艺术节,是否物超所值,对每年动用巨额公帑的公众表演活动,澳门本地市民的参与度如何?文化局是否有一个向社会公开的总结、检讨机制?否则又何以平衡社会对文化资助部门的不公平待遇的怨气呢?

另外,业界一直反映本澳表演场地不足,缺乏大型文化交流中心及常设性文化交流项目,建议建立可供市民预约租用的大型演艺艺术中心,一来以满足社会团体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之需,如:粤剧、舞蹈、乐队、艺术表演等等,推动全社会的艺普教育,提升市民的艺文素质,丰富市民的暇余生活,二来可吸引遊客来澳观看,从而最终实现藉表演艺术带动文化、旅遊等产业。过去,政府一直以土地资源紧缺,无视很多社会设施的不足,而今有新填海区契机,政府应不应再有这类理由?

三、發展动漫产业。针对澳门目前动漫业尚未发展为一项产业,更不能算是一种职业,要发展动漫产业,除面临缺乏行业人才,亦欠缺市场(市场被外来动漫佔据)、出版发行公司。业界人士指,澳门的动漫业其实仍停留在萌芽阶段,只要能得到外界的认识,对业界来说已是一大鼓舞。对政府将动漫业定为八大重点项目之一,业界希望政府能够推出政策,除了提供展示平台,吸引投资者,推动动漫业逐步走向产业化,但更重要的是政府应带头开设专业动漫课程的培训课程,以吸引更多有志者藉参加培训,投身创作的行业,动漫业的明天才不会后继无人,发展澳门动漫产业也不至成为“口号”。

四、发展服装设计产业。於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澳门服装製造业最兴旺的时期,多以加工欧美订单製造成衣为主,亦没有服装设计师这个职业。直至回归前,澳门半政府机构——生产力中心着手扶助本地厂商走向品牌之路,开始开设培训本地设计人才课程,举办时装设计表演/展览,引介学员赴内地参赛,扩大了澳门服装设计业的影响力。

业内人士透露,现时澳门从事服装设计人数无从统计,多以业余爱好性质参与一些小商号设计工作,亦有商号东主自己兼顾设计工作,多以公司制服、晚礼服类订作,规模也限於数件至数十件……要发展服装设计产业,除了缺乏有竞争力的设计师队伍,还面临欠缺市场(由外来品牌成衣佔据),没有製造业提供实习就业机会,没有年轻人入行,缝纫手艺工人日渐流失等,这些都是导致澳门服装设计业长期裹足不前的因素。

综观上述,可括澳门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着:人才少、市场小、资金乏等先天不足,至於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后劲如何?政府的角色至关紧要,除了学习吸收其它地区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发展经验,制定因地制宜的扶助文化产业政策,鼓励院校、社团、机构积极培养本土创意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全社会对文化艺术的认知水平,营造重视、支持文化艺术发展的社会氛围,毕竟,文化产业最终需要全民来参与。

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路向研究 篇4

一、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构建的本地化

在我国会计实务中, 管理会计早已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 自新中国成立起,涵盖班组核算、资金成本归口分级管理以及经济活动分析等的内部责任会计就体现了管理会计的基本理念;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 责任会计体系的构建也凸显了管理会计的理念;九十年代后,成本形态分析、经营决策经济效益的分析评价等,均为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 而在实践中,邯钢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更推动了管理会计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发展运用。然而,由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与西方国家的巨大差异, 源于西方的管理会计理论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导致了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因此,我国会计界应研究如何促使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快速构建, 设计出适合我国经济环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一)用本地化的思维来构建管理会计理论框架。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经济和人力资源环境以及企事业单位所处的社 会政治经 济文化等 外部因素 均是管理 会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源自于西方管理会计理论,而由于目前我国 市场经济体系 不够完善,管理会计应用的内外部环境与 西方国家也有 很大差异,国外的一些先进的管理会计理 论很难在我国 会计实务中得到应用推广,理论往往无法指导实践。 因此,构建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必须 立足于我国国 情 ,运用本地化的思维, 既要体现我国的 国情又能与国 际接轨 ,既有应用性,又有前瞻性。 在此前提下,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可涵盖管 理会计理 论的特点 、本质 、对象以及 管理会计的各构成要素。

(二)立足于我国的会计实务抽离出我国特有的管理会计理论

我国会计 理论界与 实务界应 针对企事 业单位内 外部环境 的各类信 息进行搜 集 、分析和评 价 ,并能够立 足于本单位搜集到的信息修改原 有的发展计划 ,制定新的发展计划,必须针对本地区本行业企 事业单位的价 值链和成本动因进行分析,科学合理的为 企事业单位未 来的投资 、融资做出 分析 ,进而促进 企业进一 步提高经 济效益 ,实现企业 价值增值 的最大化 ,获得事业 单位资金 最高的利用率。 会计理论框架必须以我国企事业单位为依托 ,分析我国 企事业单 位所面临 的问题 ,关注各单 位的财务和非财务计量指标的运用 ,结合本地企事 业单位的基 本情况 ,分析其特 点 ,进而发展 出我国特 有的适合 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

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式的多元化

现代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互联网+”在各企事业单位中的大力发展,要求会计专业人员、各级管理人员均应掌握管理学、会计学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大大减少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 使得会计工作重点由核算转变为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财务管理, 实现会计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 这决定了所培养的会计人才必须具有计算机技能、 获取信息以及分析和决策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敏感的职业判断力和持续发展的潜能。

(一)两级化下的人才培养方式 。 在经济全球化 ,企事业单位主体多元化和单位内部管理活动多变化的过程中,我国管理会计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其一,我国多数的小企业, 某些基层的事业单位, 由于会计工作的要求不高,不需要具有广博精深专业技能的管理会计高手,因此应结合实际, 对于小企业内部和基层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人员进行基本的管理会计培训, 这就要求我国应制定管理会计在职培训的相关规定, 敦促此类的企事业单位对其人员进行基础的在职培训, 使其掌握基本的管理会计技能。 其二,大型国有企业和会计业务复杂的事业单位,由于其内部管理活动具有动态性、多变化等特点,应培养具有广博精深专业知识的管理会计人才。 可聘请高校管理会计专业教师进行授课,同时也可采用送出去的方式,定期把相关财务人员送到高校进修,提高管理会计理论水平。

(二)泛会计化和非会计化下的人才培养方式 。 传统上某些不参与会计工作的职业经理人、中层管理人员、企事业的一般员工,出于成本管理的需求或是预测决策等的需求, 开始参与到会计工作中,出现了泛会计化的趋势,而传统的财务会计人员却开始从专业的视角,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 开始为企事业单位在预测、 决策和日常管理等方面提供建议,出现了非会计化的趋势。而我国目前的专业教育主要在各个高校,随着扩招,各高校专业不断细化,单一的会计专业和单一的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因此,对管理类毕业生走入工作岗位后,其所需的管理会计知识可通过单位内部的在职培训或到高校进修获得; 而对于专门的只懂财务会计的人员,可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单位内部定期进行实务培训。

三、管理会计信息体系构建中的个性化

财政部2014年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中明确提出信息化建设是管理会计理念与方法应用于实务中和发挥管理会计作用的重要支撑手段。 而 “互联网+” 时代的开始更将管理会计与互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等深度融合,推动数据管理体系的发展,升级审核预算方式,促进数据的搜集与预测,进而引导各级各类管理者做出各种经营和投资决策。而面对多变的、难以预测的市场等外部环境因素, 企事业单位应该构建个性化的管理会计信息,在此过程中,应考虑如下因素。

(一)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市场的拓展空间,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由于国际分工的细化,也加大了企业与企业间的依赖程度,任何一家企业的生产与经营都不是封闭的, 而是融入在市场中, 产品在产业链上的生产与经营均依存于其他企业的生产经营, 因此大大地提高了现代企事业单位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而这种高度的不确定性要求管理会计信息体系必须符合相应的外部环境的要求, 必须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获得最新的变化资料, 进而指导企业进行相应的预测和决策,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从而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立提供决策和管理支持, 以控制外部市场不确定性对组织自身的不利影响。

(二)客户的个性化。 现代企业成功之本在于准确地把握市场的脉搏,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客户的个性化要求现代企业应随时掌握市场中客户的需求, 管理会计应对这一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与整理, 对于个体间的差别进行分析,对于核心资源要素要进行重新配置,要针对市场的变动调整关键性的指标,及时纠正偏差,研究客户对性能、质量、服务、送货时间和价格等因素的偏好,思考如何赢取客户。 由此,市场与研发、产品设计、目标成本管理、顾客成本及盈利性分析、战略成本及产品周期成本管理等应运而生, 服务于经营活动的管理会计必须提供上述所涉及的各类信息,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控制系统的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构建个性化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借助互联网中的电子商务, 使信息搜集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上下游产业,优化数据集成与数据整理方式,让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投资、融资决策中起重要作用。

当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发展路向辨明 篇5

一、组织抑或被组织: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当代定位之困

组织是具有有序结构的系统或系统的有序化过程,受外部指令作用而形成组织即为被组织。高校共青团的大量工作是通过被组织方式组织起来的,例如,团的工作必然受到党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支配与控制,团干部的配置也大多由高校党组织决定,等等。应该说,高校共青团传统的组织方式以学校党政要求为主导,以健全的组织网络为基础,通过开展第二课堂等途径对青年大学生实施管理和服务,在配合党政中心工作、引领青年成长发展、活跃校园文化等方面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但由于行政化色彩较浓厚,组织者往往凌驾于系统之上,而未能真正成为系统的内在组成部分。当前,青年学生交往与聚集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快,各类青年社团与学生自组织蓬勃发展,时代发展及青年学生的变化对高校共青团的组织方式提出了新挑战,其组织定位的多重困境亟待突破。

1. 未面向大多数青年学生,组织功能难发挥。

当组织者仅仅把被组织的系统当做达成自我目的的工具和手段,从而置身于被组织的系统之外,成为一个设计者和支配者的角色时,组织者要么否定被组织系统自身的目的性与价值,要么预设了自身的目的与价值与被组织系统的目的与价值的二元性[2]。毋庸置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外部环境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工作平台受到大范围冲击,高校团组织如果仍然仅关注自身价值尺度,满足于行政角色的扮演,就会把青年大学生群体视为实现其目的的中介,而忽视了对最广大学生实际需求的满足,使组织者与被组织系统的统一性被割裂,从而导致团组织与团员青年的分隔,影响组织自身功能的发挥。

2. 未适应大学生的新特点,组织活力难激发。

伴随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已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高校团组织在应对青年学生的发展变化上明显滞后,工作方式不科学,工作载体不丰富,甚至采用强制手段进行管理,组织的因素或力量更多来源于系统外部而不是内部,陷入被组织方式的无限扩散与循环,使组织效能走低,组织的吸引力及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内驱力受到影响。

3. 未维护大学生的具体利益,组织认同难实现。

共青团传统的凝聚力是基于对青年学生思想引领、成长服务等供给的垄断,新形势下凝聚力是基于团组织对青年的覆盖及利益实现的吸引。只有有效服务,才能赢得青年。青年学生思想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日益凸显,他们的成才需求更加具体,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而高校团组织现有的工作机制不能全面协调青年学生的发展需求,引导、服务和管理松散,在扩大联系、广泛凝聚、正面引导等方面尚未形成对大学生的有效覆盖与影响。青年学生在团组织中得不到资源、找不到平台,获不了利益,对组织先进性的认识就会出现偏差,导致团员意识淡化,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弱化。

二、从“领导”走向“领航”:当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定位的现代转型

随着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涌入高校,青年接触社会、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和方式更为开放,大学校园内的思想引领高地不再是共青团组织“一家之言”的专属领地。应对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面临的新挑战,高校共青团需要改变曾经“无所不能”的组织状态,依据组织的目标、功能、实力重新进行定位,由全能型“领导者”转向服务型“领航员”。

1. 突出政治导向,引领发展方向。

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政治性是共青团的灵魂。革命战争年代,青年团作为“党的预备学校”的政治地位十分明确,致力于把团员和青年团结在革命的旗帜下;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青年团是“党的政策和决议的积极的宣传者和执行者”[3],注重加强青年的“爱国心和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4];改革开放以后,团组织紧跟党的重大战略转移,带领广大青年踊跃投身经济建设。当前,共青团的一切任务都从属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党和国家最为关键的大局。高校共青团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服务和服从于学校事业发展大局,把自己锻造成团结和凝聚大学生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核心[5],引领青年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文化涵育青年,彰显组织活力。

文化育人通过文化的外在给与与文明化的内在生成方式,化育人“个体人格”的和谐一致,引导人“类身份”的文化确认,进而培育文明而有教养的人[6]。大学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主阵地,高校共青团组织要以文化引领作为思想引领的主要途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涵育青年。现今,高校的文化环境受到市场经济和社会不良信息的冲击,显现出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倾向,反映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就是盲目跟风、形式单调和缺乏内涵。高校共青团组织需要深入挖掘校园文化活动所蕴涵的人文意蕴,多开展具有启发意义,融思想性、专业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活动,实现学生主动的文化参与和文化融入。

3. 实践凝聚青年,激发组织认同。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共青团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青年实践活动的范围和领域越广泛,理性认知就越深入。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是体现团组织的群众性和先进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平台。高校共青团应该充分发挥这一独特优势,把握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切入点,引导大学生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践过程中认识自我、感知社会、了解国情,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

三、从“管理”走向“治理”:当代高校共青团组织功能的实践转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管理”到“治理”,凸显了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与治国方略的转型,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治理也对高校共青团组织发展提出了全新要求。长期以来,受观念陈旧、资源失衡、制度欠缺、载体弱化等现实因素制约,再加上人手不足、团干部流动过于频繁等原因,共青团在高校育人体系中常常扮演“配角”,只是配合进行大学生教育引导、素质拓展等基础性工作,其政治作用发挥不足,服务功能发挥不够。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要求,高校共青团组织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加强总体设计,充分发挥组织功能。

1. 工作理念从引领广大青年到面向全体青年。

党的路线方针发生了重大变迁,政府和社会都在转型,高校共青团的工作理念也必须相应转变。过去高校团组织指令式的工作模式带有明显的行政倾向,关于工作环节的设置、运行方式等等,学生往往都没有发言权,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常常体现的是团组织或者团干部的偏好和意图,而不是学生的需求和选择。学生的自由权利、参与权利、表达权利受到了权利关系的约束,他们在学生活动中竟然成为无权的群体,这样一个渗透着等级性的权利空间已不是真正独立自主的空间,无形之中团员青年“被管理”观念已根深蒂固。高校共青团必须打破这种要求团员青年“主动跟上”的理念,变革传统的千人一面的说教方式,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并贴近最广大学生的多元需求,把思想引领和组织工作贯穿到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去,努力实现对青年学生的深层次、常态化联系。

2. 工作方式从管理约束到竭诚服务。

团组织工作局面的好坏,与资源的多少及有效使用情况密切相关。新的历史时期,原有的团内资源已很难满足青年成长发展广泛且多元的现实需求,高校共青团必须发挥自身组织体系完备、宣传阵地多样、联系青年紧密等优势,以构成青年组织的各要素之间的契合程度作为量度指标,加强总体设计,对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力量进行有机融合,拓宽组织功能和工作领域,将政策落实与青年的迫切需要对接起来,以保证团组织系统结构、功能职责以及工作模式演进形态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例如,通过推进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创优活动,激发大学生发展的内生源动力,同时开发、配置、协调社会资源,使大学生的发展植根于深刻变动的社会需求之中。

3. 工作载体从传统固化到灵活多样。

实现科学的治理离不开工作载体的丰富与优化,高校共青团组织应从“两个全体青年”的工作要求出发,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拓宽渠道、创新载体,健全评价和激励机制,提升青年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构建团员参与程度更深、更富有效能的运转模式。例如,从制度上引导、规范并监管蓬勃兴起的青年自组织,鼓励和培育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生社团等组织,关注、关心新兴领域青年群体如网络群体,使高校团组织成为引领大学生参与学校建设、关注社会发展、促进自身成长的枢纽。

四、从“自我”走向“他我”:当代高校共青团组织价值的趋向革新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共青团如果不积极应对、不改革创新,就不仅是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而且可能失去组织存在的价值[7]。高校共青团工作需要在时代与社会的大背景中进行研究和探讨,革故鼎新、奋发有为,按照党对青年学生的要求和青年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以服务青年学生为生命线,把学生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从突出组织者的主导性向突出被组织系统的主体性转变,实现主动组织与被动组织的有机融合。

1. 组织属性凸显青年主体性。

社会历史进程为共青团组织发展提供了外在环境,青年主体意识的发掘与凸显则是团组织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动力。高校共青团只有立足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真正成为广大学生的“青年之家”,才能找到生存依据和存在价值。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自主精神和主体人格,释放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让学生在自我意识形成与强化过程中,确立主体意识的内在基础,从而达到自由全面发展的核心要求。例如,在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高校共青团大有可为,一方面可以引导青年学生主动对接社会需求,自觉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就业创业教育与服务,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搭建平台、提供帮助。

2. 组织实践彰显青年社会性。

人的社会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诠释,作为人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阶段,青年的社会性不仅决定着自身人生价值的实现,更会对全社会的价值观体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高校共青团组织需要充分认识青年学生的社会性,满足大学生特定的社会需求,促进他们与社会的融合,体现自身独特的社会价值,找到立身之本。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变化有着敏锐的观察能力,但受现实和虚拟社会影响,他们的社会性范式特征也存在偏差。高校共青团要通过现实的、感性的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获得丰富的社会认知,逐步确立良好的社会角色意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社会性特征。

3. 组织文化突出青年时代性。

青年对文化时尚的追求是永恒的,团组织不能落后于时代、落后于社会、落后于青年,要积极运用新媒体和文化、艺术、时尚等手段和元素,把青年人内在的本能爱好和追求激发出来,并与之结合起来,让共青团鲜活地、有水准地、深度融入青年之中[8]。当今社会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介日新月异,高校共青团组织要积极适应时代发展和青年变化,必须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生动活跃的工作方式,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结合起来[9],打造创新创业、志愿服务、校园文化等重点环节的优势项目,发挥互联网在整合青年意见、反映青年呼声、表达青年诉求方面的突出作用,不断增强工作体系的开放性、互动性与时代性。

参考文献

[1]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积极稳妥地深化共青团改革(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09(07).

[2]沈筱峰,等.从无组织到有组织,从被组织到自组织[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8):122-126.

[3]中国共产党章程(1956年9月26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90.

[4]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六六年五月)(2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85.

[5]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15号)[Z].

[6]李建国.文化育人的哲学省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4,(4):8-15.

[7]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积极稳妥地深化共青团改革(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09(07).

[8]2012年共青团宣传工作会议召开陆昊强调:团的宣传战线要努力实现由“内容供应”向“产品供应”的全面转变[N].中国青年报,2012-02-10(01).

科学发展路向 篇6

1 当前乡村的现状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 最近半个世纪中国乡村的变化是最为深刻和剧烈的。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让城市不断增多扩大, 在城市不断崛起的同时, 乡村在不断衰落甚至“沦陷”, “沦陷”的乡村已黯然失色, 变得虚无空洞, 甚至成了“荒凉”的代名词。“空心村”现象是这一变化的真实写照。

年轻的父母都离开乡村到城里打工, 留下了老人和小孩在乡里坚守。有的父母将孩子带到城里学校就读, 村里孩子减少, 国家又大量拆并村小, 仅有的几个孩子都集中到镇中心小学学习, 村子里没有年轻人没有小孩只剩老人, 村子就真正空虚了, 乡村空虚导致了乡镇的衰败, 平时乡镇冷清, 赶集天, 也主要是老人的聚会, 且热闹程度远不及八十年代, 街上呈现一派死寂气象, 这在西部乡镇表现更明显。这些留守的孩子与村子日渐疏离隔膜, 村子对孩子来说不再温暧熟悉, 不再留恋和热爱, 与之相关联的乡土教育也受到空前的冲击。

2 乡土教育的现状及成因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在教育资源不足的共同作用下, 当前我们的乡土教育状况堪忧, 主要状况及成因:

(1) 村庄的“空心化”乡镇的衰败, 让乡土教育的根本正一点点丧失。乡土, 是个体生存和自我生发的根基。现在, 孩子们已大多离开了村庄被“圈养”在乡 (镇) 中心学校, 孩子们与乡村已日渐疏离隔膜。而孩子的父母见识了外面的世界后大多对农村生出了一种隔膜甚至厌恶的感情。留守孩子听父母说得最多的是:爸爸妈妈要到外面多挣钱, 好到城里买房子, 过城市人的生活。年轻父母这种美好的愿望让孩子感受到乡村不及城市好。孩子们长期在空虚的乡村或乡 (镇) 中心学校孤寂的“圈养”着, 他们幼小的心灵对乡村有一种本能的抗拒甚至厌恶, 因为只有到了城里才能与父母团聚, 在乡村就意味着和父母的分离, 从这个意义上讲“空心村”对孩子心灵的伤害是巨大, 对乡土教育的冲击也巨大。

(2) 素质教育并未真正落实加剧了乡土教育的危机。当前仍是以升学为最高追求的有严重应试倾向的教育占主导。在这种背景下乡土教育就显得可有可无。在大量的农村中小学没有开设乡土教育课, 少数开有乡土教育课程, 也只是停留在课表上停留在表面, 乡土课被考试科目大量占用, 一学期没有几节乡土课, 仅剩的几节乡土课, 任课老师也只是照本宣科, 草草了事。

(3) 整个社会特别是教育领导、学生家长对乡土教育的意义缺乏明确的深刻的认识, 使得乡土教育的推进困难重重。社会上, 许多人认为, “乡土”就是“老土”的代名词, 而作为祖国未来的孩子, 应该心怀天下, 甚至要做“世界的中国人”, 又怎么去学什么土里吧叽的乡土课呢?特别是孩子家长, 认为自己“老土”也就算了, 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洋气”些, 所以一心让孩子接触普遍性文化, 洋文化, 所以出现许多孩子普通话说得字正腔圆, 小学生英语单词能说一大堆, 但本土的先贤文化一问三不知。其实, 乡土是孩子的根, 乡土教育下不仅关乎德育教育成败也关系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健康心理的养护。当前孩子对乡土的疏离造成了孩子缺乏归属感, 出现人格自信的缺失。通过乡土教育, 让孩子触摸到为了乡土的价值, 理解乡土热爱乡敬畏乡土为自己的乡土 (故乡) 而自豪, 这样, 孩子心有了归属, 生活有了生气和底气, 生活自信阳光, 健康心理得以形成和保护。

(4) 乡土教材开发力度太弱, 乡土教育开展缺乏内容上的支撑。虽说乡土教育应形式多样, 有些内容可以不需要教材, 如让学生亲近泥土亲近大自然, 学习本地手工制作等可以不用教材, 但不少乡土教育内容仍需要教材。如乡土历史, 乡土民俗等, 文字图片介绍仍必不可少。当前乡土教材开发在许多地方仍是空白。

(5) 乡土教育形式单一, 背离了乡土教育本来之义。从当前开展的乡土教育来看, 有两种现象十分普遍。一种是以乡土志的教育代替乡土教育。乡土教育中有乡土志的内容这是正常的, 但以乡土志教育代替乡土教育却有失偏颇, 它让乡土教育这本该活泼有趣的课程变得死气沉沉, 这种做法最终是低效的。另一种做法是以乡土文化教育代替乡土教育。这种做法的表现如美术课中让学生用稻草制作手工艺品, 用树叶拼图形等等。这种做法由于有趣味性, 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又有有形的成果展示, 所以很受一些人的追捧。但过于偏重乡土艺术的本身其结果更多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工艺制作能力或一些技能, 而忽视了育心, 忽视了乡情的体验和陶冶, 最终舍本逐末, 与真正的乡土教育相距甚远。

3 乡土教育的发展路向

根据当前乡土教育的现状及成因, 充分考虑当前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我们可以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1) 国家经济发展方面, 尽量缩小地区差异, 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异, 实行城乡统筹发展;城镇化方面大力发展小城镇等措施, 让农村的年轻劳动力不再离家千里去讨生活实现最近就业, 这可从根本上解决乡村空虚乡镇衰败的问题。同时父母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也会激发孩子热爱家乡, 长大以后报效乡亲父老, 建设家乡。当然解决这个问题是任重而道远, 也非仅靠我们教育界能做到的。

(2) 以评价制度为突破口, 加快有严重应试倾向的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为乡土教育创造宽松的环境。最初我们希望“素质教育的光芒最先在小学绽放”, 因为小学离高考还远。然而小学早已牢牢绑在了高考的战车上, 甚至幼儿园也在为将来高考作准备, 以至于国家三令五申要求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在“高考”这个单一且强大的评价方式下, 在应试重压下, 留给乡土教育的空间还有多少?

(3) 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让整个社会, 特别是教育部门的领导、教师和家长充分认识到乡土教育的重大意义, 为乡土教育的推进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精神动力。我们可以在媒体上开展长期宣传教育活动, 甚至制作乡土教育节目, 让全社会关注乡土, 讨论乡土, 重视乡土;学校可以让家长旁听, 甚至参与学校的乡土课, 让家长明白乡土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意义, 对孩子心理健康养护的作用。只有社会特别是家长真正意识到乡土教育的价值, 乡土教育才能真正兴盛。因为家长不光是乡土教育的支持者还是乡土教育的教育者。

(4) 加大乡土教材开发的力度, 让乡土教育有个基本的蓝本。乡土教材开发应以县 (区) 为单位, 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协调文化旅游县志办等部门, 集合乡土教育的有关人员编出符合本地特色的乡土教材。

(5) 狠抓乡土教育的师资队伍, 改变单一的教育模式, 让乡土教育真正“活”起来。乡土课要“活”起来, 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只是要熟悉乡土, 热爱乡土, 还要把教育理论运用实践, 因为真正让学生感知、认识乡土, 实践是特别重要的一环。另外, 将乡土教育元素融入各科教学中, 让乡土教育无处不在, 无孔不入, 让学生在各科学习中去体验乡土, 认识乡土的价值。

科学发展路向 篇7

一、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

农村社会保障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逐渐以集体保障向社会化保障过度。虽然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架构渐趋明朗, 但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 其弊端和问题逐渐体现出来,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立法滞后

当前, 我国社会保障立法仍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保险法历时三年才于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审议, 但是在四审中大量的授权性条款让这部基本法的意义有所折扣。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立法先行, 法律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 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和一项制度的创新与确立起着巨大作用。但我国直到目前为止仅出现这一部综合性社会保障法律, 立法行动总是落在经济发展的后面, 处于被动状态。同时, 作为社会保障法核心部分的《社会保险法》刚刚出台, 在一些重要制度上授权过多, 导致具体操作性不强, 与现有的零散颁布的各种政策、条例, 相互之间缺少必要衔接, 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中央集中立法工作的滞后, 导致地方农村社会保障缺乏法律依据。这么多年来, 现实中各地方只能依靠一些规范性极低的规章制度、政策文件等来推行农村社会保障, 导致有些地方无法可依。同时, 由于地方立法主体多样, 有些地方社会保障规章制度相互冲突矛盾, 有法难依。

(二) 城乡社会保障二元化差距较大

由于长期的城乡分割, 使得农村居民大多缺乏社会保障, 公共财政的转移支付难以惠及普通农民, 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使社会保障差距而有所扩大。据统计,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中, 有90%左右用于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 用于农村的不足10%, 城乡居民人均社会保障支出相差30多倍, 这极大地造成了二元化差异。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使使农民被排斥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之外, 农村社会保障项目不全, 各项目之间缺乏有机联系, 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 共济性差, 难以构成整体优势, 农民仅享有土地保障, 家庭保障等, 而城市社会保障已逐步向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过渡。这种情况下, 城乡间社会保障资源分配严重失衡, 城乡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极不公允。

(三) 社会保障辐射面窄且基金缺乏

社会保障辐射面窄。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应该覆盖到全体公民, 对任何一个公民都具有制度意义。在我国, 农村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0%, 且绝大部分的贫困人口在农村, 农村人口是社会保障的实际主体。但现阶段, 我国由于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 使占总人口70%的广大农民的社会保障始终处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 仅靠家庭自我保障为主。虽然近几年我国在农村推行的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和医疗保险试点有了较大发展, 但由于农民收入较差, 保障能力有限, 覆盖面仍然很窄, 且保障水平远不及城市人口, 这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相去甚远。

二、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路和途径

(一) 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立法进程

对农村社会保障立法是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政策和国家制度的具体体现, 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必须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化进程, 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原则。目前法律制度的工作的滞后给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如保障对象不明确、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保障管理缺乏规范性等等。社会保险法刚刚于2010年10月28日审议通过, 这部综合性社会保险基本法的制定, 使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险制度明确了价值取向。社会保险法的出台, 对于健全和完善中国社会领域的立法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配套政策条例上仍有缺失存在不足, 尤其在农村社会保障方面。

社会保险制度应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 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在社会保险法的基础上, 尽快制定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立法体系。在进行农村社会保障立法时, 还应遵循政府统一管理与农民自我管理相结合、普遍性保障和重点保障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既要考虑到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长远需要, 更要考虑到城乡差别的现实性和农村社会保障内容的特殊性等现实要求, 各地也可根据当地农村实际情况, 在与全国性法律, 法规不抵触的前提下, 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此外, 农村社会保障立法还应与其他法律部门立法相连接, 以保障法律规范的有效实施。

(二)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坚持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要着眼于我国人口13亿之多、城乡二元结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情, 推进各类社会保障制度整合, 推动社会保障体系良性发展。目前我国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是完全不同的两套体系, 两者不存在可换算的基础, 根本无法衔接,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 两种不相衔接的保障体系成了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阻碍。因此, 我们需要设计若干科学有效的方案, 逐步实现城乡的一体化发展, 如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 早日实现社会保障全国一卡通;制定实施全国统一的各种社会保险关系的转接办法, 实现社会保障随劳动者流动。

(三) 采取多种形式灵活筹措农村社会保障资金

要给占我国总人口70%的广大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无疑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 所以资金问题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最为棘手的问题, 也是核心问题。

由于社会保障是国家对公民应尽的责任, 因此, 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要求国家资金投入。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 国家财力有限, 单一依靠国家财政来开展社会保障工作, 显然极不现实。这就要求我们拓宽渠道, 多形式筹措社会保障资金。借鉴近几年来我国城市筹措社会保障资金的经验, 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 制定相关政策, 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加强农村集体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

2. 可以开征社会保障税, 刚性征缴, 不仅可以提高

社会保障辐射面, 大幅度增加社保基金来源, 而且有利有统筹和管理法制化, 体现社会保障的统一性、强制性、普遍性和“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原则。

3. 鼓励广大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商业保险, 如商业性养老保险。

因为商业保险公司具有丰富的经验, 同时商业保险适应性强, 能适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总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社会保障制度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作为维系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度内容,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摘要:社会保障是基本的民生问题,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针对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社会保障立法工作滞后、城乡社会保障二元化差距较大等问题, 提出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进程、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协调发展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高艳红.浅谈我国目前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建议[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5, (11) :65.

[2]农明科.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1) :77.

[3]陈建梅.试论和谐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8) :91.

[4]胡政武.探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2004, (5) :83.

[5]李葳.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及对策[J].学习与探索, 2005, (3) :185.

[6]郝书辰.新时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5) :56.

科学发展路向 篇8

关键词:内圣,外王,晚清理学

晚清理学作为传统儒学的一部分,它的形式依然如故,但是此时对理学学术发展要求已有所改变,因为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使宗理学者不得不重新考虑理学在当时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于是,他们开始反省传统的学术价值观念,使经世思潮再度兴起。“经世”学风的兴起,使晚清理学群体发生分化,面对社会危机,有的强调“外在事功”,偏重于“外王”经世,追求国家的“新政”与“自强”;有的则继续“专心于内”,偏于“内圣”修身,追求成为至高无上的道德上的“君子”。不同的价值追求使两派在近代中国的舞台上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一、晚清经世思潮的兴起

嘉道时期清王朝开始面临日益严峻的社会危机。英国开始对华进行非法的鸦片贸易,造成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财源枯竭,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则因不堪忍受银价上涨而增加的额外负担,纷纷破产。清朝政府为了缓解财政危机,增加财政收入,大开捐钱买官之路,从而使封建官场贿赂公行,吏治愈益败坏不堪。土地买卖加剧,土地高度集中,据有关文献资料统计,当时封建官僚和地主拥有的土地约占全国耕地2/3以上,从而出现了“无田者半天下”的严重局面[1]。特别是清朝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及随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原来的社会危机,而且更引发了新的危机,从而使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各地农民纷纷起义。这样,就在原来的社会矛盾之上又引发了新的矛盾,即中国人民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在原来的社会危机之上又引发了新的危机,即民族危机。这种内外矛盾、新旧矛盾的交错重叠,使嘉道之后的社会形势岌岌可危。

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知识分子就会把挽救社会危机同文化批判和转变学术风气联系起来。一些思想较为清醒的官僚、士大夫们开始将文化批判的矛头指向程朱理学和乾嘉汉学,批判的重点是宋学“性命”之空谈和汉学考据之烦琐,重新倡导因乾嘉汉学的兴起已“隐而不彰”的经世之学。所谓“经世”,就是济世利民,经邦安国,建功立业。经世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是历代知识分子一以贯之的价值取向和优良传统,但它“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其强弱彰隐直接受外在社会历史环境的制约。“一般而言,社会生活平稳,文化专制强有力,经世观念往往作为一种‘潜质’埋藏在士人古色古香的学术外壳内,隐而不彰;到社会危机四伏的关口,国家民族面对纷至沓来的内部的或外部的挑战,文化专制有所松动,士人的忧患意识便会大觉醒,其学术也在现实生活的冲撞、磨砺下,沿着经世方向发展。”[2]27嘉道以来的社会危机使“隐而不彰”的经世思想重新受到重视和提倡,并发展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

对“经世”思潮的诉求,使有识之士纷纷把目光转向现实,将精力转向研究实际问题,提倡经世致用,并将理学与经世致用思潮相结合。这时,除较为著名的龚自珍、魏源、包世臣等人外,还有张际亮、姚莹、汤鹏、张穆等,都以经世致用为己任。如姚莹“弱冠时即以经世自任”,“为学体用兼备,不尚空谈”,因而被林则徐称为“学问优长,所至山川形势,民情利弊无不悉心讲求,故能洞悉物情,遇事确有把握,前在闽省,闻其历著政声,自到江南,历试河工漕务,词讼听断,皆能办理裕如”[3]。还有汤鹏“慨然有肩荷一世之志”,周济也是“少与同郡李光洛、张君琦,泾县包君世臣以经世学相切靡,兼习兵家言,习击刺骑射;至是益交江淮豪士,互较所长,尽通其术,并详训练营阵之制”[4]。这些先进的士大夫及知识分子们,“皆慷慨激励,其志业才气,欲凌轹一时矣”[5],他们力矫时弊,砥砺才志,留心时务,开辟了新的经世致用的一代学风。

二、修身派与经世派:晚清理学营垒的分化

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晚清理学营垒人数众多,情况复杂,在民族危机面前,理学营垒发生分化,其中一部分有识之士,怀有强烈的危机感,开始冲破汉学、宋明理学脱离实际的樊篱与烦琐考证的束缚,转向经世致用之学。由于这部分理学人士侧重于“躬行”经世,注重建功立业,被后来的史学界称为理学“经世派”。而该营垒中的另一部分仍然坚持正统的程朱理学观点,以程朱的道德论为中心来阐发理学思想,认为天下国家是靠人心来维系,而人心的善恶取决于学术的正邪。由于他们把程朱理学视为唯一的“正学”,不断宣扬“主敬”思想,所以被称为主敬派(或修身派)。如此,晚清理学群体分化为两派,即经世派和主敬派(或修身派)。经世派侧重于“外王”经世,重视建功立业;主敬派强调个体道德修养,重“内”轻“外”,忽视外在事功。这就形成了晚清理学发展的两个不同路向。

晚清理学修身派和经世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分别是倭仁和曾国藩,他们都曾师从于晚清理学名家唐鉴。唐鉴认为复兴理学应提倡“守道”“救时”,“守道”就是要承接孔孟的程朱理学道统;“救时”就是经世,即理学应与“经世”结合起来。倭仁尊崇唐鉴提倡的“守道”宗旨,他不仅自己注重道德心性修养,踏实做圣贤功夫,努力完善自己的道德理想人格,而且在社会上大力提倡,希望将社会上的人个个造就成儒家“君子”。修身派的代表人物还有吴廷栋、李棠阶,他们与倭仁同被时人称为“三大贤”[6],成为当时思想上顽固守旧势力的代表。晚清名臣曾国藩却发扬了唐鉴提倡的“救时”之旨,倡导“义理”与“经济”相结合,试图以经世之学的“实”来济程朱理学的“虚”,成为晚清理学经世派的代表人物。经世派的骨干力量还有胡林翼、罗泽南、郭嵩焘等人,他们不仅讲求“实学”,而且还致力于“实政”,积极兴办洋务,成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晚清理学的复兴问题上,由于经世派与修身派所秉承的宗旨不同,使他们在应对社会危机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

三、内圣与外王:修身派与经世派不同的价值追求

由“内圣”达于“外王”是自古以来儒家的理想人格,实现这一途径则是《大学》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体现了儒家思想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孔子认为内在的“修身”是为了达到外在“治国”的目的,即客观功业的“王”高于主体自觉的“圣”,“圣”只是达到“王”的必要前提。显然,孔子强调的是“外王”。而孟子则将重心落在“内圣”这一方面,强调必须先“修身治家”、知“礼”识“仁”,然后才谈得上“治国平天下”。

然而,嘉道以降,民族危机日益严峻,“黑云压城城欲摧”般的社会现实,使利用遵循传统道德规范的“知理”来“治国”的方式行不通了。面对社会危机,修身派选择以“内圣”的方式来抗拒西学东渐,反对“奉夷为师”,以维持风气、人心,维护纲常名教和封建统治。经世派选择以“外王”的方式将理学思想从自身贯穿到国家、社会,将学术与治术联系起来,实现从“内”而“外”的贯通,并主张部分地吸收接纳西学,积极倡导“自强新政”运动。

以曾国藩为首的理学经世派主张从内修之学向致用之学转变,强调通过格致而达于修齐、治平,将理学思想从自身贯穿到国家、社会,实现从“内”而“外”的贯通。认为“学问之与功业初无两途”,不仅要做好学问,更要建立功业,既要保证达到个人具体的道德要求,又要能够以己之力促进社会的发展,这才是晚清理学家所要实现的“外王”之境界。在这样价值观的指引下,经世派提倡一种务实的精神,不仅讲“实学”,而且还讲“实政”。他们更多地关注现实社会,对具体的社会政治问题作出较为积极的回应。如曾国藩、罗泽南、胡林翼之辈不仅以“义理经济”之学相标榜,而且率先从军从政,积极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和兴办洋务等实际政务活动,研究和解决国家在吏治、政务、田赋、河工、漕运、兵制、科举等方面有关国计民生的一些实际政务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他们能部分地吸收接纳西学,并积极倡导西学中用,使儒家传统的经世思想在新形势下增添了新内容。洋务运动就是经世派“开外王”,追求“修齐治平”的主要表现,该运动历经三十余年,虽然最终失败,但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实,修身派与经世派作为同宗同源的理学两派,虽然在对待理学的态度上互有歧异,但两派在“王朝复兴”的目标上是一致的。修身派主张倡明正学,以维持风气、维系人心;经世派主张经世致用、建功立业,并用武力镇压了太平天国,挽救了垂死的清王朝。只不过修身派主要作用于思想文化与意识形态层面,经世派主要作用于政治军事的实践和操作层面。

总之,修身派和经世派作为晚清理学分化出来的两支,因价值观的不同,在晚清中国的舞台上互有博弈。经世派较能顺应历史潮流,其所倡导的“外王经世”,增强了传统儒学的应变性和务实精神。这既是对儒家思想“务实”特点的继承发挥,也是对中国传统儒学“偏于治内,疏于治外”、“务虚不务实”的学术偏颇的一种矫正。这反映了中国儒学在应对社会危机时具有一种自我调适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五五《因时论十·田制》.

[2]郑大华.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3]姚莹.《十幸斋记》, 《东溟文后集》卷9.

[4]魏源.《荆溪周君保绪传》, 《魏源集》.

[5]姚莹.汤海秋传, 《东溟文后集》卷11.

科学发展路向 篇9

一、人学内涵的意义

何为人学,顾名思义,人学就是研究人的学问。对人的根本看法是人学研究的核心概念,即人学观。从其内容上来,就是对于人的本质的看法,包括对人类的产生、发展和未来。根据马克思的辩证法来看,人是肉体与精神的辩证统一[1],人能够与自然界和谐共存,人的意义与价值就是为人类社会和自然作出贡献。人学是对于真实生活的一种展现,要做到“以人文本”,就要用人学的角度看问题。

二、体育的人学内涵与价值

体育是人们通过效仿、借鉴等方式,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展示自我人格魅力,彰显其在社会中的价值的一种途径。在肢体锻炼中,感应、验证、物质的存在,通过不断的肯定和否定自我,以求进入全新的领域。体育运动可以让人发泄情绪,忘掉心中的不满,寻找身心上的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个人的自我修养,促进人们之间的和谐相处,社会的和谐发展[2]。

三、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授,课堂主次位置颠倒

我国的传统体育教育中学生主要是以服从为主,是一种任务式的学习方式,比较被动,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没有进行创新性教学,形成了一种“布置任务,完成任务”的公式化教学模式。这与体育解放天性的目的是相悖的,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片面教学,忽视体育教学的内在本质

体育教学并不是指单纯的身体锻炼,肌肉练习,还包括思想方面的提升。我国的体育教学中往往都忽视了精神方面的培养,太过强调“锻炼”。这种教育方式的偏重化会导致学生精神的“荒漠化”[3],不能体现出人文关怀。人文视角下的体育教育更加重视以人为本,做到身体和精神的双层培养。

(三)忽视需求,教学内容贫乏

在传统体育教育中,老师大多都是教科书的搬运工,一直遵循点人数、热身、慢跑、自由活动或做体育项目这样一个固有模式,内容内容严重贫乏,不仅造成了学生均衡化,还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各种性格的学生造成了个体的差异性,老师应该考虑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让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人文视角下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现实发展方向

(一)重视学生个体需求,加大体育教育人学转向动力

所谓个体需求,是人的欲望的一种表现形式。学校要根据体育教学的现有条件准确的对学生的个体需求进行判断,对于正常合理的要求,能满足的尽量满足,对于非正常需求,不要无条件的迎合,总的来说就是量力而为。学校可以建立一套个体需求档案,规整学生的需求并给出建议,推进师生的进步。

(二)重视教学的本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以人文本”的教学本质要求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主体性的尊重主要体现在学生人格和自主选择权的尊重这两方面。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另外,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展示个性的空间也十分重要。

(三)重视学生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人的成长离不开重复性和超越性两个特点,人通过不断的重复巩固已有知识,通过不断超越来进步,而超越性即为创造性。创造性不仅能够保证教师教学的理性化、科学化,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素质。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着重唤醒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主观能动性。例如,将普通的跑步运动与其它运动相结合,改变原本单一的运动模式,教师针对性的给出技巧建议,这种“私人教练”的教育模式会增加学生的满足感,也是关注学生生命本质的体现。

(四)丰富教学的实质内容,增添课堂的知识乐趣

校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勇于打破传统的固有模式,积极的发挥创新性思维,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性格特征,调整教学内容。首先,可以模仿一些现在的真人秀节目,如《奔跑吧兄弟》等,利用其中的游戏环节,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锻炼的目的,又能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另外,在学习专业的体育项目时,教师不但要认真耐心的亲身示范指导,还可以结合相关赛事的比赛视频调动学生学习的乐趣。

结语

学校体育教育的人学方向转变,符合社会“以人文本”的发展理念,这种模式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人学内涵、价值的理解,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发现,可以看出人学观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为了让体育教育更上一层楼,要深化人学观在体育教育中的影响。通过重视学生的个体需求、创造性、积极性、丰富教学内容等方式,让体育教育在人学视域下得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健,潘凌云.人学视域下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现实探问与发展路向[J].体育科学,2013,33(11):17-27.

[2]邹循豪.人学视域下的体育课程理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

上一篇:运作实施下一篇:课堂理论与实践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