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路径

2024-06-20

历史路径(精选十篇)

历史路径 篇1

(一) 互动教学

在探讨互动课堂前, 我们要先了解什么是互动教学。互动是行为主体借助于一定的手段, 与他人 (或环境) 和自己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1) 。它是一种深层方式, 互动教学是使用互动的一种教学形式, 是在教学中教与学双方交流、沟通、协商、探讨, 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坦诚的基础上, 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 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 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 拓展创造性思维, 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 最大的差异在一个字“动”。它真正做到了“互动”, “教师互动”和“学生互动”, 彼此交替, 双向输入, 是多言堂。

互动式教学的特点一是教学过程中的相互平等。在互动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我”与“你”的平等关系。互动教学强调主体之间的精神沟通, 教师和学生不是要把对方看作可占有、改变的对象, 而是与“我”讨论共同“话题”的对话中的“你”, 沟通交流中的“你”, 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参与———合作”关系, 二者之间通过合作达成一种默契 (2) 。互动教学是一种共主体教学, 它以消除了自我中心意识, 而生成了交互主体性为特征;二是教学过程中的互为主客体关系。主客体关系包含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等多重关系;三是互动教学中教师控制的自觉性。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教学活动则需要一定程度上的控制, 是在教师的控制下为实现教学目的, 完成教学任务而有意识地自觉地进行的活动。在互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学各种要素进行控制, 但这种控制不是自发性的控制, 而是教师的自觉性的控制。教师对课堂控制的自觉性就体现为在遇到各种没有预料到的问题时的从容不迫和善于因势利导;四是互动教学中学生互动的主动性;五是互动教学结果具有互补互惠性。

互动教学的原则有以下四点:一是要宽容学生的各种见解,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发现、自主争论、标新立异、敢作敢为。二是教师指导要有度。教师要在相信学生的基础上, 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发表意见, 对学生问题的回答要点到为止, 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 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三是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 使学生在一种充分放松的状态下张扬个性, 实现自我。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 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 鼓励学生不懂就问, 不能将课堂变成少数尖子生的舞台, 应当关注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 不适当的批评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 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讲话时, 一是不要讲话:专心是有效倾听的前提。在学生讲话时, 一定要克制自己不要讲话, 做到专心倾听, 边听边想, 思考他的意思;二是看着学生, 对他的表达表示兴趣, 这个姿态是对说话人的一种尊重和鼓励, 使学生有说话的愿望和激情;三是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自由学习。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 使学生敢想敢说, 不受约束地去探究去思考, 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 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 让学生思维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

互动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学生的参与性, 它通过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 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使那些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从而实现教与学两方面的最佳效益。它的优势在于:1.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消极性, 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领会所学的知识, 在参与中完成学习任务;2.互动式教学要求学生参与度, 必然督促学生在课下认真阅读及查阅相关资料, 充实自我, 以满足课堂上参与相关主题的讨论和学习需要;3.教师由于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必然要认真钻研, 精心备课, 谋划好如何既能使所讲的知识让学生掌握, 又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这对教师更是一种教学上的鞭策和督促;4.互动式教学由于使教与学有机地统一起来,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互相呼应, 无论是课堂提问还是案例讨论, 气氛变得活跃, 师生间距离得以拉近, 从而有利于教学双方最佳状态的发挥。

(二) 历史互动课堂

课堂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多样化的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参与度, 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把学生铸造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从而使得他们在历史课堂中不仅获得终身受益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终身受益的历史方法和能力。所以, 这个课堂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 倡导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4) 。就是要充分地体现教师的主导性, 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在45分钟的时间里, 师生利用历史知识来激荡历史思维, 从而使师生双方都能在课堂中得到知识的升华, 同时提高教学的效果,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怎样才能实现历史互动课堂呢?这个互动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 发挥教师主导的能动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扮演的角色是组织者和指导者。在互动模式的实施中主要发挥协调和指导的作用。教师的教学主要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教为了学, 以教带学、以教导学、以教促学, 变“教课本”为“用课本教”。教师的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并促进学生的学习, 主要是“导向功能”和“调控功能”。

导向功能的作用, 一是导读, 教师围绕课题、子目、课文、史料、插图等指导学生感知和理解, 例如, 在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中, 在“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这一个目中的《汉墓画像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插图, 教师在指导学生看这幅图时, 可以向学生提问这幅图出自哪里?它说明了什么?二是导思, 通过创设问题情景,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问题的设计要立足于教材, 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 拓展思维空间,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三是导学, 通过学习指导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发挥教师的调控功能的作用包括组织调整、时空调控、情感调控等。

(二) 体现灵活多变的动态性

首先, 要变静态的教材知识为动态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手段, 进行多媒体的互动。例如教学高中历史必修一《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电影《鸦片战争》的片段, 主要是战争中清朝统治集团的腐败, 人民群众和著名民族英雄们抵抗和英勇事迹, 在观看过影片后, 教师向学生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刚才的影片中, 林则徐是主要的人物之一, 虎门硝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为什么皇帝在开始时大力地支持, 却到后来听从反对派的谗言, 进而林则徐被贬到新疆?如果当时皇帝自始至终都支持林则徐的禁烟和加强海防, 那么还会有鸦片战争吗?通过这种方式提问,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得到充分的互动, 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其次, 变被动的听讲为主动的学习。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充分调动他们动手、动口、动脑的积极性, 例如制作模型和参加讨论会等,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例如在高中历史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的教学设计中, 采取角色模拟的方法, 比如在课堂上召开一个“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主的人才招聘会”, 让学生自主挑扮演的思想家, 阐述他们所代表人物的思想观点, 我将他们所阐述的观点进行概括和归纳, 以表格的形式写在黑板上, 这不仅使这部分又多又杂的内容得到了很好的归纳, 而且学生通过角色模拟, 从而感悟了体验历史, 拉近了与古人的距离, 有一种穿越时空、身临其境的感觉, 使学生产生了共鸣, 感觉到历史是有趣的。在课时还剩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时, 有一个连接生活的环节, 我向学生提出:“在我们现代的日常生活中, 儒家思想至今还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请大家各抒己见, 谈一谈现实生活中哪些现象与这些先哲们的思想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让同学们通过亲身的体会,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这样使得历史知识贴近学生的自身生活,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 在参与中学习。

(三) 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首先,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关爱学生, 相信学生, 服务学生。教师与学生要真心交流, 彼此沟通, 分享快乐, 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其次, 应体现愉快的学习过程, 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学习, 在学习中展示自我, 实现才华, 使得学生爱学历史, 并能够学好历史。

参考文献

①郑金洲主编.互动教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5:12.

②郑金洲主编.互动教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5:17.

也谈历史学科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篇2

职业生涯视阈下知识结构完善与专业持续发展――也谈历史学科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作者/李晨华

摘 要:旨在探讨历史学科教师在职业生涯视阈下,在持续专业发展的过程中,知识结构的特点及其完善途径。新手阶段需要的更多是实践性知识,主要通过上公开课推动迅速进步;成熟阶段需要的是实践与理论的再次融合,主要通过课例研修推动迅速进步;专家阶段需要的是学科知识、一般文化知识、条件性知识及实践性知识的融为一体,主要通过系统理论研修相结合达成。

关键词:职业生涯;知识结构;持续专业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终身的过程,本文以知识结构为切入点探讨教师的专业发展。本文把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分为四大部分:一般文化知识、历史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其中,一般文化知识是指通识性知识;历史学科知识就是历史科目的专业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指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实践性知识指教育教学技能和经验。

二、方法

1.新手阶段(从教1-6年)知识结构特点及完善途径

(1)知识结构特点

新手阶段的历史教师有着明显的教学特点,比如:①历史教材不熟、课标解读能力不强、不能科学地运用教辅资料,重难点把握不准;②对达成三维教学目标的技巧掌握不准、教法不灵活、生情分析不准确,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③教学管理能力差,难以维持课堂纪律,不能妥善处理课堂偶发事件;④教学语言掌握不好,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等等。

(2)完善途径――挑战公开课

公开课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确实,公开课准备过程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积累、不断提升的过程。一堂公开课只有45分钟,而为了上好这45分钟,需要做好细致、全面的准备工作,从思想上、知识上、技巧上、经验上准备,大体说来包括三个部分。首先,备自己,思想上重视。其次,备教材,方法上重视。最后,备学生,技巧上重视。

2.成熟阶段(从教7-)知识结构特点及完善途径

(1)知识结构特点

从图1可以看出经过长时间的.教学、探索、总结,各种知识类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但是,多数教龄长的历史教师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在实践性知识随着教学时间增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己的职业生涯仿佛只是在凭着惯性往前走,生活的压力、常规工作的压力以及思维定式,导致条件性知识可能跟不上更新速度,进入成熟阶段的教师容易产生职业疲倦或有心无力的抱怨,因此,本图的条件性知识用了虚线表示。

如果要实现更高层次的跨越,无疑,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推手,这就是开展课例研究、细致研究、大量写作、大量阅读。

(2)完善途径――开展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是将教学理论行动化的一种校本教研方式,与新手阶段重在完善实践性知识从而更注重个体自我体验不同,组织开展课例研究是一种注重团体智慧的知识结构完善活动,既可以实现培训,也能实现自我培训,既能增长实践智慧又能提高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进入成熟阶段的教师可以作为骨干教师示范和组织课例研修。课例研究对成熟教师阶段的专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有专家甚至认为,在课例研究的过程中,教师的进步是可以量化的。

3.专家阶段(从教13-)知识结构特点及完善途径

(1)知识结构特点

从图2可以看出,专家型教师是教师职业生涯的最高发展形态。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整合,教师的学科知识、一般文化知识、条件性知识及实践性知识到了这个阶段已经很丰富,并且有机融为一体。如果说新手阶段更多是探索、成熟阶段更多是积累,那么,专家阶段更多是沉淀。

(2)完善途径――系统理论研修

在前两个阶段,教师的整体知识结构趋向完善,但每种知识类型内部结构却不一定是成体系的。系统的理论研修是步入专家阶段必不可少的路径。当前,很多师范大学积极推进办学转型,努力在更高平台上强化教师教育,培养高素质教师教育人才,教育硕士与教育博士专业的开设就是成熟型教师追随教育教学教授专家们进行系统理论研修的好途径。

三、结论

从新手到成熟到专家,历史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如同攀登一个底座宽广而顶端尖锐的金字塔,很多人没有突破中途遇上的一个个瓶颈,做了塔底的“教书匠”,走到塔尖的专家型教师或者说“教育家”凤毛麟角。从新手阶段到成熟阶段再到专家阶段,通过“挑战公开课”到“参与课例研究”到“系统理论研修”,我们不难发现推动教师职业生涯中可持续发展的主线是知识结构的梯度完善。

参考文献:

[1]连榕。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心理特征的比较。心理学报,(36)。

[2]唐玉光。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安徽教育出版社,.

历史教学主题设计的路径和方法 篇3

历史教学主题设计除了具备一般历史教学设计的共同特点之外,它还有鲜明的自身特点。一般来说,历史教学主题设计都有视角新颖的主题名称和有利于主题思想等呈现的内容,而且主题呈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基本观点和基本思想十分明确,主题的教育意义突出。历史教学主题设计的主题注重历史的演进和变迁,历史、现实和未来三者的结合度较高。历史教学主题设计的内容和材料往往会越出教材范围,但这恰恰是对教材的必要补充,它更能让学生知道历史的演化进程,认识变迁的内在规律,从而实现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发现主题思想、确定主题名称、探索主题范围、丰富主题内容、选择主题材料、解决主题问题、获得主题认识等构成了历史教学主题设计的基本路径和方法。以上五个方面的基本路径和方法并不完全是按时序进行的,在我们思路还不太明确的时候,以上步骤的顺序可能会先后颠倒或相互交叉,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下,教师才能高质量地完成历史教学主题设计工作。

一、发现主题思想

决定历史教学主题设计生命价值的关键是历史主题思想,而历史主题思想的价值源自主题内容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历史发展中已经获得的重要规律和认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对于解决现实问题的启示,这些都是历史教学主题设计中主题思想的本源,专家、学者、教研人员、教师的专业研究书籍和文章中总结出来的认识,广大历史命题工作者的劳动成果,教师个人和集体教研中的智慧生成,这些都是历史教学主题设计中主题思想的来源。多读书、多吸收,这是教师获得和运用历史教学主题设计主题思想的最佳途径。如“追求公平与效益的平衡是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主题思想就是笔者通过阅读后获得的。[2]

二、确定主题名称

既然是历史教学主题设计,就必须要有主题名称。主题涉及的时间有长短之差,范围有宽窄之分,内容有轻重之别,意义有大小之异,这就决定了主题名称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裁定,可以以一个名称涵盖之,可以是总分关系之下的并列关系式命名,也可以像历史非选择题前的具有引言式、带有启发性、伴有结论性的一段简单叙述。不管字数有多少,主题名称一定要触及主题本质或关键,具有在涵盖所有内容基础上的高度概括性。如根据以上主题思想,笔者确定以“从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来看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的变化”作为主题名称。通过这一主题名称,把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这一重点内容与追求“公平和效率”这一主题思想有机结合起来,从另辟蹊径的新视角中感悟历史的价值和魅力。

三、限定主题范围

历史教学主题设计的主题范围有宽有窄,大多天成,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文明史观”指导下的教学范围肯定要比“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指导下的教学范围广得多。教学作为一个培育人的工作,其中倾注着教学设计者的创造性劳动,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时代要求等来灵活限定主题设计的内容范围,注意主题的相对完整性,突出历史主题的教学价值和教学意义。如上“公平与效益”这一主题,探索的范围自然很广,以“工业革命以来”来限定它的范围,且与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结合,自然会收到范围明确、阶段清晰、重点突出、材料丰富、意义非凡的效果。

四、丰富主题内容

有了主题思想,进行历史教学主题设计就有了方向和灵魂,但光有主题思想而没有丰富的主题内容,历史教学主题设计就没有丰满的血肉,历史的主题思想就会剩下一个空壳,没有生命的灵魂就只能在无穷的天空漫天地飘荡。历史教学主题设计的主题内容应该尽量完整、系统、生动和典型,以便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整地、系统地、生动地感受历史,从而在全面、系统、生动的基础上获得科学、准确和丰富的历史认识。如要获得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平”影响了经济发展的“效率”、二战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得益于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某种平衡、基于“效率”的经济发展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基础、过分强调社会“公平”也会制约经济发展的效率这些既体现历史规律、又切中时代实际、更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的主题认识,没有多角度、多层次的主题内容作为铺垫是不可能做到的。

五、选择主题材料

历史研究的是过去发生的人和事,过去发生的人和事已经不可能完全重复出现,我们研究和教学历史只能依靠过去和现在留下的历史材料。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的结论不能凭空臆造,也不能强行灌输和死记硬背,只有根据直接和间接的、第一手和第二手的历史材料,我们才能进行历史研究和教学,史证意识是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必备的意识。所谓“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孤证不立”就是史证意识的反映。在进行历史教学主题设计时,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制约,教师不可能呈现出与主题有关的所有内容。教师应在不改变材料原貌、原意和整体性基础上,对材料进行精心选择和优化组合,通过能全面说明问题的典型材料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材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便是笔者在进行主题设计时对材料的重新组合:

材料一 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这样做去,便要大家牺牲自由。

——孟庆鹏《孙中山文集》

材料二 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胡适文存》

材料三 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六、解决主题问题

有效设计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有效问题的设计,结合主题材料即历史情景材料,教师通过基础性问题、拓展性问题、反思性问题等问题支架,通过问题的逐步、多次解决,帮助学生超越“最近发展区”,到达“下一发展区”。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教师可设计如下三个问题:

(1)材料一、二中的“国家自由”与“个人自由”的关系有何区别?

(2)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近代人文思潮与西方人文精神的不同之处。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以上材料,在“国家自由”与“个人自由”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你有何认识?

七、获得主题认识

主题认识本质上是对主题思想的还原、理解、拓展和深化,但主题认识的获得、加深和巩固必须依托主题材料的呈现和主题问题的解决。如果没有以上有关“国家自由”和“个人自由”方面主题材料的呈现和铺垫,一些重要的认识就很难自然获得。无“物”就不能“格物”,不能“格物”就不能“致知”。有了以上第一个问题的解决,第二个问题即主题认识问题才会迎刃而解。情景帮助下的、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体意识的调动是历史主题认识获得的最佳方法之一。对以上第三个问题的认识有:“个人自由”是“国家自由”的基础,“国家自由”是“个人自由”的保障;“个人自由”和“国家自由”应调节到平衡的状态才是最佳的状态;“个人自由”和“国家自由”孰轻孰重,取决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和各国的国情;“个人自由”和“国家自由”孰轻孰重,一切应根据变化了的形势适时而变和与时俱进。如果教师照本宣科或不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就很难获得以上认识。

通过对某一历史主题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深入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有利于开辟历史教学的新视角,有利于实现历史教学的教育功能,有利于现代公民意识和必备素养的培养。历史教学主题设计的路径和方法只能是一种大致的规划,一切应服务于历史教学的宗旨和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春利,傅敏.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国教学设计研究的路径与方向[J].教育科学研究,2012(3).

[2]徐金超.也谈“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王叶军《人民版“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材分析》的一些补充[J].历史教学,2012(1).

历史路径 篇4

智慧的本意是“对智慧的爱”、“爱智慧”, 是一种觉悟和探寻的过程, 是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 更是当代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学习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 汲取历史智慧, 开阔历史视野, 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 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1]。从这个意义上讲, 催生智慧, 是历史教育的根本旨要, 也是历史教育的永恒追求。

今天, 当我们追问如何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时, 我们不妨把视线回归到历史学本身, 将智慧的催生同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相结合, 从有效教学的内在意蕴、实施策略、终极关怀等方面加以剖析和考量。

一、引领智慧———历史有效教学的内在意蕴

“历史智慧是一种关于人类存在的形式及其本质的智慧。它是前人对事物能够认识、辨析、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 是人们关于对待社会与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才智、适度。”[2]它是一种批判精神、一种自由思想、一种反省意识。聂幼犁教授说:“从根本上说, 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生存现状, 不是为了学习历史专业知识而是为了提高生存智慧, 不是为了了解过去, 而是为了开拓未来。”[3]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之一是教师在课堂上传达给学生怎样的历史智慧, 这些智慧是否能满足学生发掘内涵、感悟经验、指导现实、服务人生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 催生智慧是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内在意蕴, 历史智慧引领着课堂向着“思想性、时代性、服务人生”的方向发展。

其一, 从有效教学的本质来看, 有效教学是一种智慧教学。历史学科的有效教学是指师生按照历史教学的客观规律, 引起、维持、发展学生进行自主构建学习意义, 获得发展的教学方式。[4]“引起、维持、发展”本身就需要教学智慧, 需要有机智的应变、灵活的策略、善通的疏导。

其二, 从有效教学的主体来看, 历史智慧是学生获得发展、收获成长、走向成熟的重要指针。服务人生, 发展个体, 是有效教学对教育主体的预设和关怀。有效教学特别强调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出发, 整合知识与技能,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除了关注具体的评价效果外, 更加关注学生获得了多少行走的积淀和底气, 收获了多少可以借鉴的智慧和阅历。

其三, 从有效教学的视点来看, 历史智慧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赵亚夫先生认为“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基本视点应该是:用于思考———基于历史事实的知识解释;用于理解生活———基于历史方法透析社会问题;相对的经验———基于历史结论认识历史过程”。[5]“思考、理解生活、经验”是历史智慧的基本含义。历史事实的澄清、历史方法的分析、历史结论的总结都离不开历史智慧的迸发。

二、获得智慧———历史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1. 教学目标:基于生命发展的意义建构

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师专业活动的核心, 也是判断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要实现获得智慧的历史课堂, 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必须立足于“生命形态的历史课堂”, 发展生命、丰盈生命, 使历史智慧渗透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

基于生命发展的教学目标要求我们抬起头来“想”学生。我们在预设教学目标时, 应该思考如何将生命的体验同教学内容的达成相结合, 如何将学生应对生活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相结合, 如何将学生的生命质量的提高同历史智慧的催生相契合。

基于生命发展的教学目标要求我们俯下身来“看”学生。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 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层次, 选择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目标要求。善待每一位学生, 用合适的设定去点化、滋润、激励每一个生命个体, 让他们从智慧的生成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比如《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 按照基于生命发展的教学目标的要求, 我把教学目标渗透在“美国民主之旅”中, 从学生的角度设计了“走近美国, 近看美国;走进美国, 正视民主;走出美国, 反思民主”三个环节, 将教学目标分解在每个环节, 重点突出学生的看、视、思, 将生命的体验和感受同课堂教学相结合, 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了生命的质量。

2. 教学内容:历史存在的重构与释义

历史教科书是学生认识历史的主要媒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人们对历史教科书的认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教科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绝对权威, 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材料, 不再是考试选拔的固有考材, 它只是师生共同使用的文本材料。而且, 教科书对历史本身的记述是经后人的加工、雕琢的, 它只是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一种解释。由于局囿于时代、史料、史识, 这种解释和真实的历史存在之间往往有一定的距离。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对历史教材进行重构和整合, 使呈现给学生的历史解释尽量接近历史存在, 尽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正确的教材处理方法应该是既要钻进教材之中仰视教材, 又要站在教材之外俯视教材, 高居教材之上审视教材, 走进教材之中发现问题, 走出文本之囿理解问题, 在逼近真知中形成历史智慧。

例如, 在处理文艺复兴核心“人文主义”时, 人教版教材的叙述是先介绍“人文主义的含义”, 再列举具体的成就, 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整合后的文本先介绍文艺复兴的成就, 通过投影展示当时的文学、艺术作品, 让学生对比文艺复兴之前的作品, 自己得出结论。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 依托教材, 走出教材, 使学生延伸了视角。

3. 教学过程:预设与生成的相得益彰

布卢姆曾经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 教学也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了”。无法预料的“意外”, 是课堂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 也是学生获取历史智慧的重要途径。智慧的历史课堂, 要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把教学作成过程的、开放的、动态的“自然生成”。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问题, 善于有效调控课堂的节奏, 智慧引导生成的时机, 从容地面对生成, 机智果断地采取有效措施, 使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例如, 在学习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时, 我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 归纳康有为的主要思想及其特点。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课本认识到康有为的思想是“将西方政治思想和儒家思想相结合”, 借助了经学的外衣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我把这种特点概括为“跪着维新”。但是, 有的学生提出“这是康有为代表的维新派所采取的策略”, 是“站着的维新”。我马上意识到这是进行生成引导的契机。于是, 我以是“跪着维新”还是“站着维新”为题, 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当时的政治、经济情况, 分析国际国内环境, 学生达成了一定的共识。由于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封建顽固势力力量强大, 所以康有为要借助儒家思想来宣传自己的主张。通过适时地引导生成, 及时地点拨, 我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4. 教学方法:情境、对话的交融

马克思说:“当我们得到理解的时候, 智慧是不会枯竭的;智慧同智慧相碰, 就迸溅出无数的火花。”智慧火花的迸溅, 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 过程与方法是决定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标准。

方法渗透智慧, 智慧源于思考, 我们应该在学生理解历史、掌握经验时, 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设置合理的历史场景, 在对话中体验经历, 感悟过程, 丰富阅历, 充实智慧, 获得生命成长。

方法一:创设有效的情境。创设有效的情境, 是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是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的有力支持。例如在设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时, 我设计了“经济大萧条中的美国大选”的情境。通过投影展示经济危机期间的美国总统大选胡佛、罗斯福竞选演讲画面, 设疑导问, 使学生回到1932年的美国, 体会历史瞬间。然后展示情境题:在经济危机期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 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公民, 你会投谁的票?说明你的理由。在体验感悟中,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胡佛在竞选演说中主张实行怎样的经济政策?在当时的条件下, 他的政策能使美国走出危机吗?说一说你所了解的罗斯福。罗斯福击败胡佛就任第32任总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通过有效的情境, 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下, 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获得了历史智慧。

方法二:进行平等的对话。对话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在课堂上, 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会话, 学生和教材文本、教材编写者之间的对话。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 我设计了“观点述评”这一环节, 引用了罗斯福新政推出时, 美国不同政治集团对其给予的不同评价: (1) 罗斯福的坚决反对者说“新政”是苛政, 是“向富人敲竹杠”, 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2) 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约翰·根室说他所听到的关于“新政”的最好定义是“那是一些没有骨气的自由派为了那些失魂落魄的资本家而去拯救资本主义的一种企图”。 (3) 另外有人谴责“新政”是披上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主义。

通过介绍不同的观点, 引导学生和上个世纪30年代的美国人对话, 和过去对话;同时, 针对不同的观点, 组织学生讨论, 完成了学生和学生的对话, 以及学生和教师的对话。在对话中, 我发现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 他们在享受课堂这一“充满激情旅程”中提升了能力, 获得了智慧。

三、生成智慧———历史有效教学的终极关怀

康德说:“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孔子说教育的意义就在于“成人”。这里的“人”应该是“有智慧的人”。智慧属于人文精神层面, “有智慧的人”体现了历史有效教学在人文教育层面上对人的终极关怀。“人文教育的实质不是知识性的、技术性的、实用性的、时尚性的———虽然它与这些方面有关, 人文教育的实质是精神性的、智慧性的。”[6]正是这种智慧性的人文关怀, 我们的历史教育才能在对人类生存意义及命运的不断的思考中, 在对人的存在、价值、意义的理性建构中, 完成对教育主体的教育“成人”和智慧衍生。

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历史学科的人文性为我们进一步揭示了“人是什么”的哲学命题。人是要有智慧的, 有智慧的人才是理性的、思维的、生命的。一位历史学家说过:“不要拒绝历史, 因为历史给我们以智慧。”历史智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理解、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生存经验、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理性判别、一种对世界对人自身的认识。智慧之光引领着我们在求真、求善、求实的理念下, 不断地将课堂做得更加有效、精彩、灵动。

智慧催生, 是历史有效教学的永恒追求。让我们在智慧的引领下, 从浩渺壮阔的历史长卷中发展生命、重构历史、生成智慧、交融情感、充实人生。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孙伟儿.试论历史教育与智慧教育[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4 (3) .

[3]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4]赵亚夫.找准历史有效教学的原动力[N].中国教育报, 2007-3-23.

[5]黄蝉芳.历史学科的有效教学涵义初探[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7 (12) .

历史路径 篇5

颜广明

(中共怀化市委党校 湖南 怀化 418008)

[摘要]新中国建国六十年民主政治建设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全面探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实路径,并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行历史考察,这对当前如何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成就;问题;路径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310(2010)04-0034-05

Abstrac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looked back over the achievements new China has made in the building of socialist democracy during six decades, analyzed the problems manifested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 expounded a set of principles we must always adhere to for China’s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al construction, discussed the realistic path of China’s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al construction.It has made historical study and practical thinking on China’s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nd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strengthening the building of China’s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 at the present time.Key words: socialism;political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problems;principles path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六十年奋斗历程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与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历史考察和现实思考。

一、我国社会主义六十年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考察

(一)我国社会主义六十年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成就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就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重要探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1.建立和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国家权力的归属问题是政治中最根本的问题。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国家性质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是我国有史以来的最高类型的民主,这样的民主制度是多数人的民主,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其领导力量都是工人阶级,其阶级基础都是工农联盟,其主要任务都是对人民民主,对敌人专政,其历史使命都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2.建立并逐步加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是我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建设。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管理国家事务权力的基本形式。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代表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动员全体人民以主人翁的地位投身国家建设,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开创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49年9月21号至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显著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其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其政治优势在于:既能实现广泛的民主参与,集中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智慧,促进执政党和各级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又能实现集中统一,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要求;既能避免一党执政缺乏监督的弊端,又可避免多党纷争、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混乱和社会不安定团结。

4.确立了并基本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处理好各民族关系是维护祖国和谐稳定的基础。实行单一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根据本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我国少数民族可以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中国各民族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

5.积极推进了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了民主政治制度

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各项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民主与健全法制结合起来,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

6.拓展了基层民主建设,健全了公民权利保障制度

扩大基层民主,是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趋势和重要基础。随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飞快发展,全国各地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渠道增多,民主的实现形式日益丰富,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和自由不断得到尊重、支持和保障,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已成为我国城乡基层社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发挥着愈益重要的作用。同时,公民权利保障制度逐渐完善,公民基本权利将得到更好更有力地保障,提高了对公民的基本权利的重视程度与地位,丰富了公民基本权利的范围与内涵,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也更加充实、具体、明确,而且在相关法律的配套下权利保障体系也日趋完善。

7.加强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否具有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法律框架已经形成,我国的司法制度和机构日趋完善,建立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部门齐全的司法机构,形成了审判制度、检察制度、侦查制度、执行制度等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司法制度,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公正,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依法治国已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我国社会主义六十年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虽然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在探索中起步,仍有其不成熟的方面,仍存在许多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不容忽视的。

1.民主程序不健全。权力的运行若能受到程序的严格规范与限制,则可避免政治行为的不当或失控,避免人治状态下领导人的主观随意性,以及由此给政治秩序带来的混乱,从而确保政治生活的规范化、民主化,确保政治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建国以来,受传统的“重实体,轻程序”观念的影响,在程序意识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无论对于执法者和公民个人,完全依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还不强,程序民主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民主政治的程序制度建设尚不健全,缺乏民主政治的程序维护机制。

2.民主运行机制不透明。邓小平同志认为:民主关键在于制度,在于机制。长期以来,由于权力的过分集中,民主制度的不健全,监督机制的不到位,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权力在运行过程中缺乏有力的制约与监督,导致了民主机制在运行过程中的不公开、不透明,从而也导致了一些地方和部门发扬民主不够充分,发扬民主不够和正确集中不够,个人说了算的现象比较突出,缺乏保障党内民主健康稳定发展的体制和长效机制,党员民主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很难开展有效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导致了群众意见得不到及时反馈,政府行政效率低下、执法不公、滥用职权、不作为、选举过程中的暗箱操作等现象时有发生。

3.法治建设落实不到位。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是不可分割的。建国以来,法律体系虽已建立但还不完善,法治建设落实不到位,法律在人们生活中的权威还没有真正确立,法治因素很薄弱,人治因素很多,司法的独立性较弱,司法的地方化、行政化现象仍然存在,司法腐败现象仍未消除,机构设置不够合理,司法工作人员素质不高,许多行为规范缺乏法律作准绳,执法机制受阻现象比较突出,经常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或者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以权乱法等不良现象。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权威,制约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推进历程。因此,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势在必行。

4.公民政治参与性不强。政治参与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是衡量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指标。没有公民的政治参与,就没有民主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呈良好的发展趋势,参与的范围和质量都有所提高,但我国现阶段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不强、参与水平不高,参与的渠道还比较单一,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很大的局限,非理性、非制度化参与时有发生,动员型政治参与的比重仍然过大,政治参与的民主运行机制和程序不健全,从而阻碍了公民有效地进入国家政治生活过程,最终影响了政治现代化的进程。

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实路径

在新时期,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构建新型政治文化,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客观的政治历史和政治现实。同时,政治文化又随着人类社会历史和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而演进,影响和制约政治体系、政治关系和政治活动。在政治发展过程中,政治文化越来越显示出它独特的作用,无论是在提高公民个体政治素质的微观层面上,还是在指导整个政治共同体的政治行为、维持政治关系的宏观层面上,政治文化都发挥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没有体现现代民主精神的新型政治文

化作为动力支撑,很难建构起牢固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厦。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首先必须构建新型政治文化,充分发挥政治文化的基本功能和重要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构建新型政治文化,首先借鉴人类历史上的一切文明成果,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一致、能整合人们思想并为人们所认同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体系。在构建新型政治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传统在政治文化现代化中的作用,重视在走向政治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对政治文化变迁的不能忽视的制约作用,不能割断历史、拒绝历史,应该正确把握与处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实现政治文化的现代化,为政治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本土政治文化与外来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我们既要反对全盘西化论,又要反对国粹论;既要正确认识西方政治文明与西方霸权主义的关系,又要正确区分政治现代化与西方化的概念,既要立足于本民族的特点,又要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同时还应自觉防止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从而构建出新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体系。其次,要积极借助于各种政治社会化工具,向公民灌输新型政治文化。加强对公民的政治文化教育,重在提高公民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提高公民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知水平,了解、认同现行政治制度,要借助于民主的微观机制来践行政治文化精神,使得新型政治文化为广大普通民众所接受、认可并外化为自觉行动,从而以尽快在全社会范围内传播我国主导型政治文化,努力改变能影响行为模式的心理积淀,推进政治文化现代化的进程,最终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持续稳步发展。

(二)积极培育市民社会,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社会支持

现代国家政治发展的规律表明,市民社会是联结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中介,市民社会的强大、繁荣和成熟,弥补国家能力不足,监督和制约国家权力的行使,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结构,培养和深化民主价值文化,真正形成社会的自我整合机制并有效防止公共权威向专制倒退,把市场经济对政治发展的要求转化为现实,直接推进民主进程。因此,在目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阶段,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呼唤着一个成熟的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积极培育市民社会,首先,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经济领域加大市场取向的改革力度,建立完善、成熟的市场经济,巩固市民社会赖以生存的前提和基础,为市民社会的成长壮大奠定物质基础,培育市民社会健康发展;其次,培育社会中间阶层,鼓励社团组织的发展,加快市民主体的形成和扩大,为市民社会的发展奠定社会基础。作为现代社会阶层结构标志的中间阶层的壮大,为培育市民社会准备了必要条件。中产阶级的壮大,有利于保持市民社会的精神气质和行为方式、对于较稳定地保持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对待之局、对于繁荣作为市民社会的精神领地的公共论域是很有必要的。各类社会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既可以缓和国家与社会、个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防止它们的激化,同时又能实现国家与社会间的相互平衡,对国家产生一定的权力制约,保护市场经济的运行不受国家的肆意干预。最后,充分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发挥国家的政治推动力,促进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共生共强。市民社会与国家是合作互补,相互渗透的,可以通过双向的适度制衡实现的一种良性互动关系,实现两者功能的交错与互补,双方能够较好地抑制各自的内在弊病,实现国家与社会间的相互平衡,不断提高国家能力,开创国家与社会双赢的和谐共处、共生共强新局面。

(三)全面健全民主制度,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有效保障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民主制度是民主的载体和主要表现形式,是人类制度文明的重要体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健全民主制度,其内容和形式是丰富和广泛的。一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和党代表大会制度。人大代表和党代表要民主产生,要有步骤、有计划地自下而上推行直选,要充分发挥“政体”的“最高权力”机关的作用,特别要做好“护法”和“制法”工作,真正按照人民的民主意见行使各项职权。二要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的参政作用,适当壮大各民主党派的队伍,以带动全民的民主参与政治的热情。充分发挥政治协商中的协商作用。人民政协紧紧围绕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开展工作,真正发挥参政、议政、行使监督权的重要作用。三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完善民主区域自治制度。必须从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民族自治地方的特点,发挥民族区域自治优势,突出民族地方特色,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主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四要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我国民主制度的“末梢神经”,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普通民众关系最为紧密,最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大局。五要科学地认识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强化民主集中制观念,增强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科学把握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民主是集中的基础,集中一定要建立在民主基础之上,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逐步推广研究重大问题票决制。六要健全党内民主、党际民主、群众民主相统一的制度,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的全面发展。党内民主是关键,要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对社会主义民主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党际民主是我国民主体系中独具特色的重要方面。群众民主是根本,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最普遍、最广泛、最一般的内容,也是发展党内民主和党际民主的最终归宿。将党内民主、党际民主和群众民主三者有机统一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优势将得到充分展现。

(四)努力扩大基层民主,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提升了基层民主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全局中的地位,并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要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作为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全面实施,提高全民的民主素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基层民主,扩大基层民主,首先要加强学习,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培育农村基层民主文化,坚持向人民群众灌输民主意识、民主观念、民主行为和习惯,提高对扩大基层民主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基层民众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民众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和参与意识,把民主的思想和原则从理论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当中,把扩大基层民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彻底唤醒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才能调动他们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从真正意义上履行当家作主的职责;其次要理顺基层政治关系,维护当地民众的权益,保证国家政策得到妥善落实,合理的基层政治关系是发展和完善基层民主所需的重要条件。要认真处理好民众和基层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自治组织来源于民众、授权于民众、服务于民众,其决策权和管理权与民众分享并受到民众的监督;要处理好基层自治组织和基层政权的关系,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要处理好基层党组织和基层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保证基层自治组织自治能力的发挥,维护执政党的良好基层形象。最后基层政府要简政放权,还权于民,使基层人民真正享有民主自治的应有权力。在推进基层民主自治的过程中,基层政府要简政放权,还权于民,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实现由领导、管理到指导、服务的角色转变,要不断提高基层居民自治能力,要把基层民主自治能力的培育与政府职能的转变同步推进,要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与基层居民

互动的有效运行机制,积极为基层依法自治创造必要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

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我们坚信,在未来的岁月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在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奋斗,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将越来越完备,其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必将越来越充分地展现出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之路必将前景光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必将达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中国人民将越来越多地享有更加丰硕的政治文明成果。

参考文献:

历史名校文化传承与创新之路径研究 篇6

关键词:文化传承;春晖中学 ;历史名校;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7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10-0044-03

晖文化之要义,学校于2005年设立了“春晖文化研究室”,聘请教师专职从事学校文化研究。研究室的建立为春晖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组织保障,也为春晖文化研究提供了专门阵地。以研究室为核心,更实现了学校文化研究工作的整合,解决了一般历史名校文化研究中存在的分散、多头、低效的弊端。

春晖文化研究室搜集和整理了校史文献资料,开展了春晖历史文化研究。由此整理集结了《春晖永照》和《春晖初照》两本校史材料;用简体横排重新排版了早期校报《春晖》半月刊(1922年12月至1928年5月,共37期),编印成《春晖家园·文献篇》;修订重版了《中国名校丛书·浙江省春晖中学》;由西泠印社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近30万字的《百年春晖》,诉说百年发展历程,使春晖文化研究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春晖文化研究室还通过建立和完善校史陈列室,布置春晖名师馆和名人故居文化带,开展春晖文化对外交流等,使春晖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文化研究室的设立及所开展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春晖文化的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了更好地传承春晖文化,学校将进一步充实和加强“春晖文化研究室”,待条件具备时将其扩展为“春晖文化研究会”。

2.以校本课题研究推动文化创新

学校并非专业的研究机构,因此,学校文化的研究极易流于碎片化和浅层化。为了更加系统、深入地研究和传承学校文化,春晖中学申报并实施了《校园人文环境、自律教育与中学生人格形成关系的探索性研究》(2004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国少工会十五重点课题)等课题,从不同层面、角度对学校文化的传承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其中,《与时俱进:春晖中学校文化的研究与创新》(2005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以春晖中学在办学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学校管理与教师教育行为、学校管理制度、课程建设、教育成果、建筑风格等为重点,系统研究了经亨颐等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及积淀深厚的人文史料,并在此基础上离析并总结出了春晖中学的主流文化,结合时代特点确立了春晖文化的发展方向。《文化德育的校本实践与研究》(2006年中央教科所立项课题)则针对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学校文化德育的新模式,以德育课程化为基本实施途径,通过在人文环境中浸润灵魂、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校本课程中健全品质等途径,开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这些课题的实施和推进,有效整合了学校的文化传承和德育工作,更推动了全校上下对春晖文化的深层认识。

3.以“春晖精神大讨论”内化价值取向

春晖文化的核心是春晖精神。学校开展了春晖精神大讨论活动,通过讨论,大家认为春晖创办伊始确立的校训“与时俱进”是“春晖精神”的核心,可以概括为“拼搏”“求是”“求真”“团队”四个方面:崇尚卓越、追求一流的拼搏精神,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求是精神,不唯书本、不畏权威的求真精神,在竞争中合作、合作中发展的团队精神。随着讨论的深入和实践的发展,对“与时俱进”的春晖精神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的解读进一步丰富,李培明校长将其概括为四个层面:一是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精神,二是教育图强、革故鼎新的风尚,三是平民情怀、服务社会的意识,四是汇集名士、繁荣文化的使命。

春晖精神大讨论不仅丰富了春晖精神的内涵,更使春晖精神内化为全体春晖人的价值取向。

二、准确定位:探寻春晖文化之发展方向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育就是人的自我发展,是人致力于真、善、美的自我活动;教育的最大注意力是培养人的主动性——为真、善、美服务的主动性。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学校文化传承必须关照人的发展,做到目中有人,定位准确。而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正是定位的关键。

1.秉承“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重在发展”是春晖中学多年来的办学理念。这一办学理念既关注了人,又凸显了学校的文化传统。因此,学校在文化传承中一以贯之,秉承这一理念,以做到“目中有人”。

以人为本:人(包括学生和教师),永远都是一所学校发展的主体。学校的发展必须与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有机结合,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教师一专基础上的多能发展、学校优质基础上的特色发展的有机统一。重在发展:春晖是一所具有优良教育传统和丰厚人文积淀的百年名校,春晖的发展既要传承和弘扬学校优良的传统和文化积淀,又要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构建独具春晖特色的课程体系和发展模式,使之真正成为春晖师生发展、成长的摇篮。

2.制定“传承名校历史,建设人文春晖”的办学目标

学校的办学目标必须与学校的发展历史相承接、与学校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相适配。因此,春晖中学制定了如下办学目标:传承和弘扬名校历史传统,丰富教育内涵,建设人文春晖,努力创建与学校优良传统相承、辉煌历史相称的全国知名、引领全省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实验性、示范性品牌学校。应该说,这一办学目标是切合春晖的发展历史的,很好地体现了春晖的人文特色。

3.确立“健康·健全、求真·崇善·尚美、学得活泼·活得自由”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关乎学校要培养什么人,而这一目标须基于学校的文化传统和时代需求,与时俱进方能真正“目中有人”。作为上个世纪的“教育理想国”,经亨颐的“人格教育”“动的教育”,夏丏尊的“爱的教育”,丰子恺、朱光潜的“美的教育”,朱自清的“有信仰的教育”,匡互生的“感化教育”,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教育”,都是学校确立培养目标的历史和文化依据。

nlc202309041557

据此,春晖中学构建了三层次培养目标。第一层次:健康·健全。这是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确立的最基本目标。第二层次:求真·崇善·尚美。这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确立的目标,指出教育要努力培养和引导学生将真、善、美内化为素养,外化为行为。第三层次:学得活泼·活得自由。这是从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的角度确立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的理想境界。这一培养目标既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学生成长规律和社会发展需要,更体现了春晖中学的教育传统,为师生和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行动研究:铭刻春晖文化之印记

学生应该是名校文化传承的主体。如何让丰厚的学校历史文化更好、更多地惠及学生?如何经过三年的学校文化洗礼,让春晖学子的精神生活打上春晖的烙印?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特精神气质的春晖学子?学校开展了丰富而有深度的行动研究,让学生领略春晖文化的魅力,在其心底打上春晖文化的烙印。

1.课程滋养:学校文化课程化

课程是育人的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讲,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为此,学校致力于将学校的历史文化融入课程建设之中,推动学校文化课程化。

在宏观层面,学校依托学校的历史和现实,依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构建了“三层五性”的课程体系。三层,即学科基础课程、校本通识课程和个性发展课程;五性即基础性课程、人文性课程、学术性课程、探究性课程和活动性课程五大板块。其中,人文性课程是学校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开发设立,旨在滋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弘扬学校人文传统,建设人文春晖。在中观层面,学校以历史文化为背景,开发了“春晖家园”系列课程,包括《春晖家园·植物篇》《春晖家园·文献篇》《春晖讲坛》《春晖先贤研究》《经亨颐诗歌选读》《春晖文化十六讲》《白马湖文学社》《漫画柳燕 情满校园》等。在微观层面,学校还致力于推动必修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各学科对必修课程的内容、目标等作校本化开发,以更好地传承学校文化,滋养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2.环境浸润:学校文化显性化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春晖中学致力于学校环境建设,让看不见、摸不着的隐性文化外显为可见可听可触摸的显性文化。

一方面,学校拥有保存完好的上世纪20年代的经典建筑,并已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这是春晖中学一笔独特而宝贵的文化财富。另一方面,学校以早期名师朱自清、夏丏尊、丰子恺等名人故居为依托,建立了校史陈列室、名师陈列馆、名人文化带等在内的十大德育基地,对春晖师生的精神涵养具有重要作用,并在社会上形成了较大的辐射和扩散作用,学校由此成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学校通过定期编印《春晖读本》,编写校本教材、开播春晖之声电台等,不断传播春晖文化,发挥育人功能。

3.活动体验:学校文化内生化

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逐步养成的,而不是通过简单的“教学”获得的。为更好地培养具有春晖“印记”的学子,学校设计了系统的旨在使学校文化内化为学生素养的文化活动。

例如,入学伊始,学校会组织新生参观校史陈列室,观看《寻梦白马湖》《名湖三咏》等学校影片,开展校史知识竞赛;清明时节,学校会组织学生到经亨颐、夏丏尊、胡玉堂、汪子望等墓地,陈春澜纪念堂“春社”、“春晖三贤”铜像前,开展祭奠春晖先贤活动,并远足近20公里拜谒春晖出资人陈春澜先生的故居和墓地;每年寒暑假,学校都会组织学生进社区、到敬老院、车站等场所,开展“让您心中满春晖”等主题活动,服务社会,体验生活;而每年的成人仪式和毕业礼,都会安排在曾举行开校纪念会、首演曹禺话剧《雷雨》的大礼堂隆重进行,等等。学校努力把这些重要的教育活动做成仪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春晖文化的魅力,从而在心中深深铭刻母校印象。

“春晖中学很好地抓住了历史的根,文化立校,文化成为德育的灵魂,通过文化的熏陶,使之内化到学生的血液与灵魂中。”时任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教授来春晖调研时的这一评价,是对春晖中学在历史名校文化传承中实践的充分肯定,也是学校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春晖中学

浙江绍兴 312353)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翻转课堂深度融合历史教学路径分析 篇7

一、翻转课堂与历史教学的共识:学生主体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1]教学中存在两个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学生主体教育理念的生成,不仅颠覆了学生客体的教育理念,而且深化了人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倡导学生主体,要求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倡导学生主体,要求改革学生客体的教学现状。对于历史教学来说,改革只有以学生主体作为理念先导,以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支撑,创新历史教学模式,转变历史学习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2]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3]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定位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是主观活动,学生主体是客观设定。教师主导是教师主观把握的教学活动,并不能切实保障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多时候,“在确认‘教师主导’的前提下开展的课堂教学,学生最多只能有一个按教育要求、沿着事先确定的‘行进路线’主动学习的资格和权利,不可能有教学作为复合过程意义上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参与权,不可能完全摆脱‘物’的地位。”[3]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教师主导”作为教师的主观性教学活动,并没有确定的条件限制。也就是说,“教师主导”与“教师主宰”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一旦“教师主导”越过界限,变成“教师主宰”,“学生主体”立刻就变成了“学生客体”,教学就变成了灌输。“当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过程大多是在教师严格控制下,学生被动地完成教师一个接一个指令的过程。强调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就是要改革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的教学模式,尽量让学生自主学习。”[4]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要在教学中设定“教师主导”的客观界限。这一客观界限要依据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依据翻转课堂深度融合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来设定。更进一步来说,这一设定不仅是翻转课堂深度融合历史教学的基本条件,也是实现融合的理念共识。这一客观界限就是:教学中要有学生独立的学习时间,要有学生独立的学习空间,学生要有自控的学习行为,要能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和方法,要能自主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要会自主制订学习计划,要能自主评定学习结果。一句话,学生要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学要保障学生的主动权。具体来说,课前要有学生的个体独立学习,课堂要有师生间的协作探究。学生在课前通过个体独立学习集中精力学习基础知识;在课堂通过协作探究集中精力解决学习中的共性疑难问题。课堂教学的中心不是知识传授,而是协作探究。这样,教学针对疑难问题展开,因材施教;学习针对疑难问题展开,有的放矢。教学是多样化的教学,学习是个性化的学习。教学是为了学生成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了,主体精神发展了,主体地位确立了。

二、翻转课堂与历史教学的共域:信息技术

“山雨欲来风满楼”。教育信息化是世界浪潮,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国家战略。[5]“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6]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学改革,历史教学改革必须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信息技术也是促进历史教学与翻转课堂深度融合的根本力量。

1.信息技术是历史教学改革的主导力量

随着时代进步,“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2]历史课程改革的必然性,决定了历史教学改革的必然性。历史教学改革的力量来源于技术,也依赖技术。技术是历史教学改革的主导力量,“技术发展对攻克(历史教学改革)难点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7]

2.翻转课堂是信息技术促进的教学,创新了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要求教学创新,教学创新首先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在基础教育领域,杜郎口模式、洋思中学模式都是本土教学创新的代表。本土教学创新既具有进步性,又具有局限性。其进步性在于:新教学模式都倡导先学后教,强调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局限性在于:新教学模式只把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而没有突出技术在教学中的基础作用,没有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实际上,随着时代进步,信息技术已经全面融入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极大地改变了教学的面貌。不能清醒认识技术已经深刻改变了教学,就不能明确认识教学改革重点所在。翻转课堂是技术促进的教学,是技术推动的以技术为基础的教学创新,代表了教学未来发展的方向。翻转课堂不仅充分展现了教学活动中心、技术支撑的特点,而且深刻体现了教学的自主、合作、探究特性。翻转课堂变革历史教学的突出特点是:通过颠倒课堂教学结构,把历史基础知识传授前置,最高限度地保障了课堂探究活动的高效开展。学生带着课前自主学习的疑问来到课堂,通过师生互动、协作探究,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发现历史之美,探究历史之真。

3.翻转课堂借助信息技术支撑,引发了历史教学的突破性革命

翻转课堂引发了历史教学的突破性革命主要表现在:一是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统一格局,创设了个性化历史学习环境。传统的历史教学格局是统一的。教师“统一讲”,学生“统一听”“统一练”“统一考”。统一的教学产生统一的思想,统一的思想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社会人区别于自然人的特殊之处在于:社会人是物质和精神的同一;精神的特殊之处在于:只能陶冶,无法制造。陶冶精神,必须打破统一性,突出个性。翻转课堂在技术的支撑下,打破了统一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了个性化的学习环境。翻转课堂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学生能够自主决定学习的时间和地点,自主决定学习的内容和进度,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同学互动,与老师互动,寻求问题的解答。学习成了学生自己的事情和责任。个性化学习环境的创设,激发了学习兴趣,强化了学习动机,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学生由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知识的建构者。二是翻转课堂借助技术支撑,祛除了教师权威,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师权威是传统历史课堂中无形的力量,支配着教学活动。在那种情境下,自主学习是有限度的,合作学习是被规定的,探究学习是受到干预的。而实际上,自主是自由的,合作是自发的、内在驱动的,探究是尝试的、允许犯错误的。翻转课堂的革命性意义在于:在课前学习阶段,学生通过教学视频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知识传授。自主学习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排除了教师权威,教师的统一意志被学生的自由意志所取代。在课堂教学阶段,学生带着疑难来到课堂,师生通过积极的探究活动共同完成知识的建构。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教师的权威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了。三是翻转课堂适应了史料教学的基本要求。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史料教学逐渐成为历史教学的主流。史料教学注重史料的搜集、甄别、运用,强调利用史料作为探究历史的证据。史料教学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是:首先,技术为史料学习提供支撑,这主要是就史料搜集、整理而言。其次,课堂为史料研究提供时空,这主要是就史料的辨析、理解而言。翻转课堂通过因特网构筑的学习管理平台,便利了学生搜集、整理史料,扩大了史料来源,丰富了史料教学的内涵;又通过变革历史课堂教学结构,将知识传授转移至课前,最大可能地拓展了课堂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历史课堂成为质疑的课堂、讨论的课堂、探究的课堂、反思的课堂。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学会了评价证据,学会了以理性思维和以证据为基础的想象来理解以往的社会和历史发展。一句话,学生学会了历史,学活了历史。

三、翻转课堂与历史教学的共性:探究活动

历史教学是探究教学,其探究活动追求科学之真,是弘扬科学性之探究;翻转课堂是探究课堂,其探究活动完善主体之善,是发展主体性之探究。这两种探究活动的结构虽有不同,但本质相同。也就是说,探究活动是历史教学和翻转课堂的共同属性,二者的深度融合,必将绽放历史教学育人之美。

“历史教学中最有价值的活动就是探究活动。”[8]通过探究活动,促使学生形成敢于质疑、乐于合作、善于探究、批判创新的思维品质,激励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发展。历史教学就本质而言,就是探究教学。

1.历史教学中的探究活动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共同之处

(1)共同的精神追求。无论是历史教学中的探究活动,还是科学探究活动,都求真、求实、求知、创新。这种共同的精神追求不仅构成了人的最本质的精神存在,也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元素。

(2)共同的探究活动程序。无论是历史教学中的探究活动,还是科学探究活动,都要经历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形成解释、合理评价、自主表达五个关键环节。

历史教学中的探究活动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共同性对历史教学的启示是:历史教学要以探究活动为中心,遵循科学探究活动程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开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要达成这一目的,就要转变历史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点燃学生的思维之火,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历史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发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

2.历史教学中的探究活动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差异

(1)目的不同。前者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后者的目的是探索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基本规律。

(2)性质不同。教育性是前者最突出的特性,研究性是后者最突出的特性。

(3)对象不同。前者以典型史实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对典型史实的探究,“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2];后者以纷繁复杂的表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验证和逻辑推理,求得科学理解。

历史教学中的探究活动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差异性对历史教学的启示是:历史教学中的探究活动不能完全参照科学探究活动进行,历史教学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其探究活动要与学生的认知方式相适应,要与学生的学习特征相适应,要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一致,要建立在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发展的基础上。这就要求转变历史学习方式,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历史教学要围绕核心知识,参照生活世界,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自己观察、感受、体验、反思,使历史学习过程成为学习者自主建构、自我完善的过程。以探究活动为中心的历史教学,不仅要有助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还要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也就是说,要有利于因材施教。概括起来说,以探究活动为中心转变历史教学方式和历史学习方式,是历史教学改革的基本方针。改革的愿望来自内部———历史教学开展探究学习的需要;改革的力量来自外部———翻转课堂的技术支撑。

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最大局限在于:“课堂……受控于一种控制力”,知识权威和教师权威大行其道。[9]变革传统历史教学模式,使课堂借助学生力量创造教学,而不是借助教师力量来推动课的进程,探究学习才能真正实现。翻转课堂是探究的课堂,变革了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祛除了知识权威和教师权威,成功实现了先学后教,充分展现了历史教学的探究本性。具体来说,翻转课堂借助技术的力量,通过将历史教学划分为两个阶段———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堂协作探究,变革了课堂教学结构,实现了探究学习。课前,学生依据教学视频自主学习,并通过信息技术构筑的学习管理平台,及时与教师、同学互动,自主建构知识。这不仅创造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而且创造了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课前学习中的共性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探究活动。师生面对面地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课堂成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场所。

四、翻转课堂与历史教学的共生:教学实践

翻转课堂是技术变革的现代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只有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才能展现出力量。历史教学有改革的要求,教学实践是二者的共生机制。翻转的历史教学在实践中创生,在实践中创新。翻转的历史教学应用于教学实践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课堂教学结构的改变。通过改变课堂教学结构,翻转的历史教学切实保障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为自主学习提供了必要条件,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依据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结果确定学生学习中的共性疑难问题,这既是小组合作讨论与协作探究的基础,也决定着教学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只有准确把握这两个关键教学环节,翻转的历史教学才能真正成为高效课堂。

翻转的历史教学是以活动为中心、以技术为支撑的创新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过程是尝试的过程、渐进的过程、指导的过程。首先,翻转的历史教学应用于教学实践从尝试开始。教师尝试翻转地教,学生尝试翻转地学。在尝试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收获。有了收获,就有了成就感。成就感能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促进主动学习。尝试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学生发展的起点。其次,翻转的历史教学适用于教学实践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既包括横向的渐进,也包括纵向的渐进。所谓横向渐进,主要指翻转的历史教学由课时教学前进到单元教学。模块教学是一个在历史学科教学体系内部逐渐推进的过程;所谓纵向渐进,是指翻转的历史教学包括了由基础教育的高年级学段向低年级学段逐渐前进的向下运动过程和由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前进的向上运动过程。第三,翻转的历史教学是一个指导的过程。翻转的历史教学是创新的教学模式,技术的支持赋予教学新的生命力,但技术不能代替情感的交流。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是减弱了,而是更加重要了。翻转的历史学习不能离开教师的有效指导。

参考文献

[1]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87.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摘选[J].历史教学,2003(7):9-13.

[3]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2(10):28.

[4]陈心五.主体性教学及其操作[J].课程·教材·教法,1999(1):32

[5]杨宗凯.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现状、趋势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3):4.

[6]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B/OL].[2015-11-10].(2010-03-01).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

[7]王珠珠,费龙.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内涵及其难点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5(7):1.

[8]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2006(9):61

生态非正式制度:理论、历史、路径 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非正式制度,自然,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是在面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环境退化的严峻形势下, 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提出的, 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的研究来看, 理论界提出了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法制建设等路径, 而笔者认为, 这些途径只能解决局部性的生态环境问题。要从总体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不仅要强化正式制度安排, 还要更重视以习惯、规则、意识形态和文化为内容的生态非正式制度的创新, 因为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 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它包括生态文明的理念、生态文明的制度和生态文明的运行三个部分, 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现实来看, 直接的和表面的原因是人们的经济行为的负面影响, 而直接的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指导人们经济活动的观念的误导, 即生态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因此, 生态非正式制度的研究有助于把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 建立合理有效的生态非正式制度对于推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社会、经济、生态三大系统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变迁的互动作用角度来看, 由于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进行的, 受到制度的约束或激励。按照制度经济学家的观点, 生态文明制度本身也有一个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展演变的制度变迁过程。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本文所谓的生态非正式制度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利用生态环境的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以及意识形态等等。由于其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对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态度和行为具有深刻的影响, 因此探讨生态非正式制度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的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生态非正式制度与生态环境变化关系的理论研究;二是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生态非正式制度的解释;三是生态非正式制度路径形成的路径。

一、生态非正式制度与生态环境变化关系的理论研究

(一) 经济学界对非正式制度的定义

西方经济学界对于非正式制度给出了繁多的定义, 但缺乏统一的内涵和外延。概括来说, 关于非正式制度的定义可以分为三类:以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的定义认为:“非正式规则—行为准则、习俗和行为规范—对于良好经济运行来说是必要的 (但并不是充分的) 条件之一。”[1]第二种是德国经济学家史漫飞和柯武刚提出的内在制度这一概念, 内在制度被定义为群体内随着经验而演化的规则, 而外在制度则被定义为外在地设计出来并靠政治行动由上面强加于社会的规则。内在制度中的习惯、内化规则及习俗和礼貌都是非正式制度, 非正式内在制度与正式内在制度的区分在于其惩罚实施的方式是有组织的 (正式的) 还是无组织的 (非正式的) 。[2]第三种定义与社会资本有关。斯蒂格利茨指出, 社会资本包括隐含的知识 (Tacit Knowledge) 、网络的集合、声誉的积累以及组织资本, 在组织理论的语境下, 它可以被看成是处理道德风险和动机问题的方法。一个社会在发展经济时, 它的社会资本同样也必须调试, 让人际关系网络部分地被基于市场经济的正式制度所代替。[3]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概括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演变规律, 马克思指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 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4]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 也可以分为正式的制度和非正式的制度两类。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 所谓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 得到社会认可的约定俗成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包括价值信念、伦理道德、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等。进一步地, 生态非正式制度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利用生态环境的活动中形成的生态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以及意识形态等等。

生态非正式制度就是一种存在于市场机制与正式制度之外能够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态或理念的自觉力量。[5]生态非正式制度是正式制度的有益补充, 也是正式制度有效发挥运行的保障。

(二) 生态非正式制度与生态环境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生态非正式制度与生态环境变化的互动关系是以人类社会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为中介的。

首先, 生态环境是人类以及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必须把现代社会经济运行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自然生态环境不仅是人类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外部条件, 更重要的是人类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内在要素, 这主要体现在它决定着社会经济运行与发展的结果的实现, 体现在自然条件的贫瘠还是富饶对劳动生产力起决定性的作用。比如, 在农业中, 等量的劳动支出, 因土壤、气候等因素的不同, 收获量大相径庭。自然条件优越的, 收获量就多;自然条件差的, 收获量就少。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物质实践活动两者的统一形成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的统一, 人与自然或者社会与自然的发展的社会历史演进反映着经济形态和人类文明形式的演变过程。

其次, 生态非正式制度与生态环境存在互动关系。一方面, 生态非正式制度是影响生态环境的深层次原因, 生态非正式制度的形成与变迁必然影响生态环境的改变。从生态非正式制度的生成来看, 一定的人与自然的生态经济关系会孕育相应的生态伦理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等。比如,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从本质上来说, 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决定了资本主义发展市场经济必然通过牺牲广大人民的生态利益来换取少数资本家的经济利益, 不仅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尖锐对立, 而且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也尖锐对立, 形成了“私人富裕, 公共污染”, “私人发财, 子孙遭殃”的生态非正式制度, 导致了资本主义生态经济利益的根本冲突。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是通过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以牺牲生态环境及自然界的日益衰败为代价来创建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在资本主义转变成现代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资本主义生态经济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广大人民群众发出了“还我阳光”、“还我清水”、“还我蓝天”反公害、反污染运动, 这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生态经济关系上的具体表现。在这种情况下, 资产阶级政府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社会经济关系, 而且在一定范围内调整了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 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整治环境, 控制污染, 保护自然, 改善生态,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使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的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但资本主义毕竟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经济运行的根本目的没有改变, 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生态经济关系的对抗性质。与此同时, 借经济全球化之机, 对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共同的资源环境进行掠夺性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 不仅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危机, 而且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了难以恢复的整体性破坏, 危害了全人类生存的生态基础。

另一方面, 生态环境的变化也决定和影响了生态非正式制度的形成和变迁。按照马克思关于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内在要素思想, 马克思找到了人与自然、自然社会、生态与经济、环境与发展的内在联系, 也就厘清了生态环境与生态非正式制度的逻辑关系。这是由于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客观条件, 不同的生态环境使处于不同地域范围内的人形成不同的生活生产方式和制度,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制度的形成和变迁。马克思认为生态地理环境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如社会生产力的状况影响劳动的分工、生产工具的改进以及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等。于是生态环境通过生产力间接地影响社会关系, 进而再通过社会关系等中间环节影响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与发展。因此, 生态环境影响人类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形成。这样, 生态环境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影响到了生态非正式制度的形成和变迁。比如,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世界范围的生态环境危机与生态危机并存交织直到整个大自然危机日益加剧的形势下, 自然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决定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快慢以及当代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生态观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生态文明的理念等生态非正式制度正在逐步形成和发展。正因如此,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

二、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生态非正式制度的检验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在社会发展中表现为不同的发展模式、生产生活方式和制度框架等的变革, 由此也形成了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西方学者鲍尔斯·塞缪尔也指出:“每一种经济制度都有自己的历史, 而它在某一特定时期的运行方式则部分依赖于它的历史”。[6]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有助于我们找到解决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的办法。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上, 生态非正式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

(一) 采集和狩猎社会:人类依附自然的生态观

在采集和狩猎社会, 人类劳动靠石料、木材制造的原始工具来捕捉动物, 获取天然食物, 由于天然食物供给的有限性、不均衡性及技术的落后, 人类要生存, 必须有一种协调与自然关系的机制, 人类基本上生活在没有多大改变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中。从生态非正式制度的角度来看, 形成了古代人类与自然的朴素的自然观, 人们将自然界视为神灵而加以虔诚地崇拜和敬畏。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一种单向的附属关系, 人类几乎和其他动物一样, 凭着生存技巧在自然界的生态链上占有一席之地。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 人们同自然界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自然界的关系一样, 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 因而, 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的意识”。[7]在采集和狩猎社会,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极低水平协调的生态关系。

(二) 农业文明:人类利用自然的生态观

随着原始生产力的发展, 一万年前的农业革命使人类结束了以采集和渔猎为生的野蛮时代, 人类进入了农业文明时代, 农业文明时代所使用的生产生活资料基本上都是可再生资源。但是, 土地作为农业文明中最基本的资源是有限的和稀缺的, 于是当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到一定限度以后, 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就难以承载人口的压力。在农业经济时代, 人类学会了“刀耕火种”, “环境问题”便从此开始。“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 为了得到耕地, 毁灭了森林, 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 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 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 也就失去了水分的集聚中心和储藏库”。[8]在这一时期, 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做法确实能够获得短期的效益, 但最终必然导致生态灾难的降临。农业文明时期, 虽然经历了人与自然从无知走向对立, 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完全依赖状态, 但从生态非正式制度的角度来看, 人们将自然界视为神灵而加以虔诚地崇拜和敬畏的状态依然没有从总体上改变。总体上讲, 农业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是有限的, 农业社会的生态危机只是对某一区域的农业造成严重灾难, 而不致于危及到整个人类的生存。

(三) 工业文明:人类征服自然的生态观

18世纪的工业革命使人类获得了机器生产力, 人类文明由农业文明时代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以蒸汽机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资本的逻辑就是以无节制地追求剩余价值为目标, 这就造成了对劳动者和自然环境的掠夺和破坏, 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观, 人对自然的征服和统治取代了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这样, 在资本主义阶段“以前一切社会阶段都只表现为人类的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 不过是有用物”。[9] (P393) 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 把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当成实现自己价值的物质前提和手段。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对抗性质, 生产和消费也经常发生脱节, 生产的无限扩大必然要求消费的无限扩大, 而无限扩大的消费必然会背离人的真实需要。[10]扩大生产带来对自然资源大量的开采、消耗, 从而也造成了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向自然界投放没有转化为能量的废弃物, 如大量的生活垃圾。在这种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的作用下, 资本主义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人与自然的矛盾发展到了极致, 成为资本主义生态经济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

(四) 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观

马克思在揭示了“人的依赖关系”和“以物的依赖性”的社会形态之后, “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是第三个阶段”。[9] (P104)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辩证自然观统一理论, 揭示了资本主义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 只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克服资本主义的各种异化才能解决。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框架中, 人类文明是全面的、协调发展的。所谓文明, 也就是人类社会改变了自然生态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 把自然生态纳入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11]生态文明, 即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文明。这种新的文明的建设要求人类以科学实践活动, 充分发挥自身理性的调节控制能力, 预见自身行为活动所必然带来的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 随时对自身的行为作出理性的调节和控制。生态文明的生态观是“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

综上所述, 制度变迁是影响生态环境的深层次原因, 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诺思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第一章开篇时指出的:“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领域里的交换激励。制度变迁决定了人类历史中的社会演化方式, 因而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12]生态正式制度是指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文规定 (法律、法规等) , 生态正式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借助市场机制的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二是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构建;三是环保监督体系的构建。[13]生态非正式制度是作为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中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等, 在历史的变迁中经历了“自然中心论”、“人类中心论”、“人本主义论”的发展历程, 这些观念和文化与生态正式制度相互依赖、共同作用, 对人类的关于生态环境的态度和行为具有持久和深刻的影响。因此,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 必须重视生态非正式制度。

三、生态非正式制度的创新路径

从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现实来看, 单纯的依靠技术创新或产业结构调整无法从根源上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前文阐述了非正式制度通过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进而影响生态环境的变迁。证实了生态非正式制度正是影响生态环境变迁的深层次原因。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需要从社会再生产过程入手, 构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态非正式制度, 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一) 树立绿色的企业文化理念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 鼓励企业树立绿色环保的企业文化理念, 在生产技术上实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生产的模式。要将节约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开发新技术、使用新材料, 向降低资源能耗、提高资源循环使用率方向转变。例如, 在日本的电器商店里, 每种产品除了标上耗电量外, 还要明确标出每年节约的电费数;日本的一些大公司还成立了废弃电器的回收中心, 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地低成本回收利用废弃电器;日本的汽车之所以能在全球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 其主要原因在于它的节油技术。

在生产过程中, 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资源利用量, 形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模式。林业是瑞典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之一, 每年为瑞典获取巨额的贸易顺差, 这使瑞典人更关注森林资源的保护, 逐步建立起从林业到纸张生产的一体化产业链, 形成一种资源节约型的循环经济模式。瑞典的木材多用于造纸, 瑞典造纸厂生产经营的基本理念就是“少用原木、回收纸张”, 尽量提高木材的利用率, 减少用材量。而且, 瑞典的每家造纸企业都安装有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从1993年起, 瑞典的纸浆企业就停止了氯气的使用。为保护森林树种的多样性, 瑞典建立了林木基因库, 负责收集和保存国家稀有树种的基因材料。正是由于瑞典人对森林的爱护以及资源的严格管理, 自1920年以来, 瑞典森林的林木储存量不但没有因为大量采伐而急剧减少, 相反, 平均每年还增加林木约1亿立方米, 使林木储存量增长了60%左右。[14]

(二) 强化消费中的生态观念

在现代社会, 越来越多的人不只是把节约当成省钱之道, 更是把它当成一种生活态度。在日本, 各媒体经常举办以节约为主题的节目, 这些节目不只是简单地说教, 而是寓教于乐, 趣味性很强。例如日本的许多电视台常常举办各种抠门大赛, 吸引观众参加, 普通的民众也有望成为节约明星。师长言传身教, 培养孩子节约习惯, 穿二手衣、用二手货在日本很常见, 那里的跳骚市场十分发达, 很多“老掉牙的东西”还能卖掉或者送人。剩菜剩饭的行为在日本是可耻的, 会招来周边人异样的眼光。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家庭垃圾必须分装, 否则将受到法律制裁, 如哪个家庭不按规定投放垃圾, 被查明后会收到当地环境保护法庭的传唤, 证实后将罚款5000克朗;垃圾处理公司还特意制造了大箱子放在小区, 鼓励居民投放易拉罐, 箱子会自动打印出投放易拉罐数的凭条, 在商场或超市购物时可凭条当折价券使用。

强化生态观念的途径有很多种, 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瑞典等成功经验, 吸取国外有益的生活、生态观。一是重视生态教育。发挥各界的社团组织作用, 可以组织培训班, 对企业和公民进行环保培训, 灌输生态文明理念。二是加强生态宣传。在宣传教育过程中应注意趣味性, 寓教于乐。其宣传品的载体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如利用广告衫、公交车、日历卡、垃圾箱等, 使人们随处可见也容易加深印象, 久而久之形成一种生活理念, 改变人们以往不良的生态行为习惯。三是组织开展各种环保教育活动。譬如举办以节水为主题的中学生科学展览会, 参加的学生可以通过业余科学活动和展览, 了解水资源, 培养孩子们的环保节水意识。另外, 社区组织或其他组织也可以对社区居民的各种环保行为制定奖励机制。

(三) 加强公众的环境污染教育, 抵制企业污染

目前,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 工厂企业的生产、排放不达标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地方在环境管理方面还存在正式制度执行不力、环境管理的效率不高等问题, 难以对污染企业起到较好的约束作用。因此, 可以借助社会上各种非政府组织的力量, 抵制污染企业。尽管不同地区的各种组织形式不完全相同, 但活动方式都大同小异。例如, 引导公众关注不遵守排放标准的企业, 根据上报的污染排放量对各个企业进行分类, 环境管理方赋予社区居民辨别污染企业的权利, 并能够迫使企业治理。这种非正式的管理方式被证实是具有巨大潜在效力的。当污染企业给予周边居民的环境污染补偿费用不足或不能降低污染排放量时, 企业将面临社会上和政治上制裁的威胁, 而不得不与当地的环保积极分子进行谈判。国外的一些事例表明, 工厂周边的社区对工厂的生态行为有强烈的影响, 企业会担心社区居民被强烈激怒后采取极端办法。例如, 在韩国, 曾经有一个社区的居民阻止一家化工厂开工直到该工厂安装了合格的污染控制设备为止;在里约热内卢, 一个社区协会抗议一家制革厂污染的行动, 最终使工厂主将工厂搬迁到城市的郊区。

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环境保护者的谈判能力强弱等, 决定着他们给环境污染方所能施压的力度, 两者成正比。在发达国家, “别污染我的后院”现象主要是那些完全有能力组织抵制污染活动的富裕社区。[15]贫穷地区出于就业和经济的考虑, 更倾向于接纳企业的工业活动, 而且这些社区大都缺乏与工厂达成有效污染控制协议所需要的环境信息及政治影响力。所以, 贫穷地区更可能遭受过度污染所带来的折磨。因此, 我国更应该加强对贫困地区居民的环境污染教育, 让居民知道有维护自身生态环境安全的权利, 同时提高与污染企业谈判的能力。

(四) 公开曝光污染企业

历史路径 篇9

我国的财政制度有着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和特点, 这是由我国的社会结构和历史发展所决定的。实行财政立宪, 既不能完全照搬西方财政立宪的做法, 又无法脱离历史凭空设想。从我国财政立宪历史经验角度来探讨其合理的成分, 反映中国的立宪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对探索财政立宪在中国的发展路径是很有必要的。

财政立宪的本质在于平衡财政权力与纳税人权利的关系。在西方发达国家, 财政立宪在国家建设、政府治理、公民权利保护等方面凸显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本文对我国财政立宪路径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政策价值, 而且对财政学研究的拓展和丰富也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立宪的进程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 包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简称《共同纲领》) , 我国前后有过五部宪法。分别是1949年的《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总体来说, 各部《宪法》对基本财政问题均未作出具体的规定, 仅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央政府之间在预算上的权力划分。至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财政上的权力划分仅涉及部分事权的规定, 且这些规定相当模糊, 对于建立财政体制尚没有发挥必要的铺垫作用。这说明我国的财政立宪还处于初级阶段, 离真正意义上的财政立宪还有较大的距离。

1.《共同纲领》中的财政制度规定。就财政方面而言, 其直接相关的仅有两个条文, 即第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均有保卫祖国、遵守法律、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公共财产、应征公役兵役和缴纳赋税的义务”;第四十条:“关于财政:建立国家预算决算制度, 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范围, 厉行精简节约, 逐步平衡财政收支, 积累国家生产资金。国家的税收政策, 应以保障革命战争的供给、照顾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及国家建设的需要为原则, 简化税制, 实行合理负担”。条文一个规定了公民的纳税义务, 一个规定了国家的预决算、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划分制度, 但后一制度规定仅仅是一个宣言性质的, 并没有实质性的内涵, 这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由于当时中国还有部分领土没有获得解放, 国家政权刚刚建立, 各政府机构也刚刚成立, 因而在这个时候通过的《共同纲领》就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第一, 它是社会各阶级和阶层参与政治的最基本的宪法依据;第二, 《共同纲领》仅是纲领性文件, 是由不同的政党所达成的共同组建和参与政治的协议性文件, 目的在于巩固胜利果实, 而并非真正以之为正式的《宪法》, 因而其中的大部分制度设计相当简略, 甚至有点粗糙。

2.1954年《宪法》中的财政制度规定。1954年《宪法》是我国在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改造之后,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第一部正式《宪法》。从现在的角度来观察, 虽然该《宪法》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事实上它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的最好的一部《宪法》。

就财政制度来说, 它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条款:第二十七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决算”;第四十九条“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执行国民经济计划和国家预算”;第五十八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 保证法律、法令的遵守和执行, 规划地方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公共事业, 审查和批准地方的预算和决算, 保护公共财产, 维护公共秩序, 保障公民权利, 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第七十条“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地方的财政”;第一百零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这些条款虽然看起来比《共同纲领》要多, 且在权力划分和形式上有了详细的规定, 但仍然较为粗糙。例如, 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于事权的划分上基本上还是空白, 这样, 虽然《宪法》赋予了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地方预决算的权力, 但由于该规定缺乏事权基础, 因而也就难以真正地产生效果。另外, 该《宪法》中没有对税权进行划分, 没有划定中央政府征税的范围以及开征新税的决定权。无论如何, 1954年《宪法》相对于《共同纲领》来说是一个进步, 且为此后《宪法》中的财政制度的规定奠定了基础。

3.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及1982年《宪法》中财政制度的规定。1954年之后制定的三部《宪法》在条文和制度设计上都与1954年《宪法》相类似, 只是其中有些内容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例如, 地方预决算的审查权在1975年《宪法》中划给了地方革命委员会, 随后在1978年《宪法》中将这一权力交还给了地方人民代表大会。而1982年《宪法》则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中规定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 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的权力。

二、从财政体制变革看我国财政立宪的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根据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政治经济形势, 财政体制多次变更, 这一时期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即1950年到1979年国家实行的“高度集中, 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阶段;1980年到1993年“分灶吃饭”的管理体制阶段;以及1994年以后的分税制阶段。仔细观察中国财政体制的变革就会发现每一次财政制度的变化并非都有《宪法》上的依据, 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后, 财政体制的全局性变革都发生在《宪法》尚算稳定 (没有修改) 的时候。这说明, 我国财政宪法规定与实际的财政制度规定存在着明显的脱节, 由此也反映了我国财政立宪方面的中国特点。

1.财政宪法制定的国家本位主义。与西方的宪政制度的价值观不同, 我国的宪法从制定之初甚至可以说从宪法观念产生之初, 突出宪法价值是以国家富强与复兴为基础, 而非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宪法中所倡导的平等与自由。基于这一价值观, 首先, 国家在设计宪政制度时要考虑享有较多的决定权, 而非仅仅对权力的制衡, 因而在宪法条文上就不太可能体现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及国家各机关之间权力的细化和精确的划分。其次, 国家权力设定的方式也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宪法不同, 美国宪法严格限定联邦政府的权力, 剩下的权力如果事关联邦事务则归联邦, 如果不是事关联邦事务则由各州政府保留。而我国宪法则着重规定国家所享有的权力。这些做法都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本位主义特色。

2.财政宪法功能定位的总结性。我国《宪法》在功能定位上也与西方国家《宪法》存在一定的差异。西方国家《宪法》往往是革命之后对新制度的设计。而我国的《宪法》往往是对以前斗争结果的承认与接纳。正如1954年《宪法》制定后, 刘少奇同志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九五四年宪法草案的报告》中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从一九五三年起, 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 因此, 我们完全有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 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 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建立了单一式的国家。在财政问题上, 由于缺乏宪法和法律层面对财政体制的统一性规定, 所以将财政权力集中到了中央。几乎大部分的财政体制改革都是由中央出台相关的政策, 由地方来执行。然而, 地方才是社会建设中真正的主角,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的发展面临着“摸着石头过河”的问题, 诸多制度的探索均首先是由地方上开始进行试验后才为中央所采取, 成为体制变革的原型。比如1988年以后, 我国采取了财政包干体制, 各地在具体的包干方式上各不相同, 便是各地政府在中央政策的指引下各自进行了一定程度试验的结果。因此, 财政宪法在功能上只是起着总结作用, 也就不能也无法用明确的条文对财政制度进行规定, 否则就无法给财政制度的变革留下足够的空间。

三、国家建设视角下我国财政立宪凸显的问题

1.财政宪法规范的不足与行政权力替代。从财政立宪的实践看, 我国《宪法》对财政权力的规范尚存在不足: (1)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 其对于财政体制没有明确的规定, 有关财政问题的规范散见于《宪法》的不同章节中。 (2) 财政权力的划分不明确。从立法上看, 1982年《宪法》仅在第八十九条列举了中央政府的事权, 除此之外, 既没有对地方政府事权的规定, 也没有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事权划分的原则性规定。而且上述中央政府事权的列举还暗示, 中央政府事权全部来自于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予。这表明, 现在所形成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权包括事权的划分, 随时可能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立法的形式收回。而就当前的分税制度来说, 也未能真正实现分税制。

由于《宪法》对财政体制没有基础性规定, 因而关于财政体制建设和变革的任务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行政部门, 这是导致我国财政体制尤其是改革开放前的财政体制变化频繁的制度性原因。与立法权相比, 行政权力具有较大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与《宪法》相比, 普通法律的修订和变更程序更灵活, 要求更低, 因此也更具有变易性。而国家政策则更属于执法性的国家公共权力行为, 其变易性较之法律更大。因此, 在改革开放前, 我国的财政体制变化很快, 几乎是一年一变, 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国务院和财政部通过相关的政策来进行调整的。实践中, 财政行政权力过大不仅导致了权力的“越位”, 而且降低了财政制度的权威性。

2.财政体制变革的法律依据缺失与地方能动性不足。如上所述, 到目前为止, 我们实施的各部《宪法》对财政问题的规定均相当粗略, 对财政基本问题缺乏具体明确的规定, 而且我国财政体制变革同样缺乏普通法律的依据。我们虽然通过了《审计法》、《预算法》、《税收征收管理法》, 但却没有基本的《财政法》。在共和国的历史上, 真正对财政体制起到决定作用的是党和政府的政策。每次财政体制改革, 依据的都是国务院和财政部的政策性文件, 而这些文件本身的依据或者说改革的精神和原则仍主要来自于党的决议和政策。例如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 依据的是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由于《宪法》缺乏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的明确划分, 税制又处于不断变动之中, 因而在国家建设上, 中央政府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地方政府则显得能动性不足。各国政体发展的经验表明, 地方政府自治是国家宪政不断完善的社会基础, 无论是民生、民权还是民族, 其充分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人民民主及地方政府能够充分自治。而地方政府自治的前提条件又是《宪法》赋予其管理地方事务的权力, 这个权力首先就是财权, 它是发展地方事务的财政基础。而我国财政立宪在这方面的缺失, 导致地方政府在制度建设上的被动。

四、推进我国财政立宪的路径设计

财政立宪不仅仅只是在《宪法》中确立财政的基本规则, 而且更是通过综合改革, 实现民主、法治、公平的宪政理念在实践中得以体现的追求。因此, 财政立宪既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又是一项长期性的艰巨任务。推进财政立宪不能讲求尽善尽美, 一蹴而就, 应根据财政立宪所需具备的配置条件, 综合考虑, 重点突破。财政立宪的路径可设计为:

1.注重思想层面对价值理念以及目标追求的指引。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 为财政立宪提供了指导方向和思想基础, 同时也体现了财政立宪价值层面的需求。为此要求: (1) 树立以纳税人为本的理念。以纳税人为本是要尊重纳税人的权益, 体现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指导思想, 转变“官本位”的思维定式, 把以前只对上级、对机关负责转变为对公众的切身利益负责, 在提供公共服务和对社会事务的管理中最大限度地对纳税人负责。 (2) 坚持法律至上和依法行政的理念。法律至上是现代法治国家政府行使权力时普遍遵循的基本准则, 在行动上直接表现为依法行政。事实证明, 实行法治是有效治理现代社会的方式, 是有效改善政府与民众关系的方式, 是建立政府权威形象的有效途径, 也是财政立宪实行的坚实基础。

2.从制度层面完善财税机制。

财税制度的完善对财政立宪具有推动作用。我国正在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制度, 公共财政内在的民主、法治、科学的精神与财政立宪的内在要求正好契合。完善财税制度, 可以选取重点突破的方式, 当前应着力抓好以下制度建设:

(1) 实现阳光财政运作。阳光财政通过财政公开等方式实现公众对于政府财政活动的知情权, 并在政府与公众的互动中, 促进公众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以充分实现。提高财政透明度, 有利于立法部门和公众对财政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 从而防止权力滥用、草率决策以及资金浪费。实现阳光财政, 首先应细化财政信息披露的内容。目前, 财政披露信息较为概括, 通常款级以下科目的信息基本不提供, 导致民众看不明白。其次, 推行“阳光钱柜”, 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健全政府采购制度, 确保财政资金的收支置于阳光之下。

(2) 推行财政民主制度。财政的民主是现代国家突出的特征之一。中国的财政民主是植根于依法理财基础上的科学理财、民主理财。推行财政民主, 以实施民主预算为核心, 构建民主决策的有效途径, 扩大公民参与决策的形式, 实现决策过程中财政部门与公民间的良性互动, 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 建立专家咨询机制, 依靠专家出谋划策, 集思广益。

(3) 以现代化管理方式提升财政效率。财政效率是财政资金分配及运用结果的反映, 提升财政效率, 是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现实需求。应吸收现代科学管理方法, 改革财政的分配方式和资金的应用方式, 推行以竞争和绩效为主的新型分配方式, 提高财政资金的有效性, 提升政府的执行力。

3.实现操作层面应用模式和机制的创新。

(1) 完善财税法律体系及立法模式。目前, 我国财税法律的立法层次较低、权威性不够, 这制约了财政的立宪过程。完善财税法律体系, 不仅需要增加立法数量, 而且需要提高立法质量, 使财政权具备刚性约束;探索参与性、公正性的立法模式, 使立法过程能更多地吸纳民意, 反映民情, 实现公正。

(2) 健全财政立宪的保障监督机制。财政立宪的重点不在《宪法》如何规定, 而在于《宪法》的规定能否落实。为保障财政宪法的实施, 应探索和完善司法制度, 处理违宪行为;落实人大的财政权, 切实发挥人大的作用;健全人民群众的监督制度、政府机关内部的监督制度、立法机关的监督制度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制度, 实现多方主体的监督, 以增强监督的实效。

4.加快社会层面对公民社会、社会管理组织的建设。

公民社会是指“国家或政府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 其组成要素是各种非国家或非政府所属的公民组织, 包括非政府组织、公民的志愿性社团、协会、社区组织、利益集团和公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运动等”。公民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将公共权力归还于社会, 将公共权力至上转变为公民权利至上。因此, 培育和发展以公民权利为基础的公民社会基础, 是避免政府公共权力滥用和过度扩张的有效措施。培育公民社会, 应重点探索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新方式, 转变政府对社会无所不包的管理方式, 逐步向服务型、引导型管理方式转变。为此, 应大力发展社会组织、民间团体, 促进社会自我发展与自我管理, 制定有利于社会组织培育的政策措施, 如财税优惠政策、兴办慈善事业、公共福利等。

参考文献

[1].封丽霞.政党、国家与法治.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2].殷啸虎.近代中国宪政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3].周刚志.论公共财政与宪政国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浅析涉农传播的历史反思与现实路径 篇10

一、涉农传播的历史背景

从先秦“天降丧乱, 饥馑荐臻, 无以卒岁”到清末“蝗旱不登, 饿殍载道”, 中国农村的历史惨状从未得到社会领导者的关注也无人解决。到了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孙中山等革命先烈出于救国救民的政治需要, 开始关注并传播农民问题, 制定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精神政策。革命战争时期, 毛泽东在其早期著作里体现出了对农民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他深知只有充分动员广大贫苦农民才能改变旧的统治秩序,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 有效地促进了农民问题的社会传播, 提升了农民问题的社会关注度。

新中国成立前, 中国农村商品经济非常不发达, 农民缺乏对信息需求的热情, 当时的农业产量低下, 农民收入微薄, 生活艰难无比。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耕地面积仅占世界7%, 却要承载占世界20%的人口。而且耕地资源不断减少, 从1996年到2004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1亿多亩, 年均减少1000多万亩。我国农村人口有9亿占全国人口的将近70%, 农业人口7亿占产业总人口的50%。2015年中央下发一号文件, 要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切实防止出现忽视农业的倾向, 并围绕建设现代农业部署了一系列强农政策举措。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 要坚持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水平占领广阔的农村阵地, 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繁荣发展农村文化, 提高农民的整体思想水平和道德素质, 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重视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建立健全农村的文化投入保障机制, 尽快形成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自此, 加强涉农传播得到国家的政策性支持。

在20世纪后半叶, 作为传统媒介的纸质媒介, 报纸期刊在信息传播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 伴随着网络信息化的迅速发展, 虽然城镇人口对纸质媒介的需求持续降低, 对信息网络不发达的农村, 报纸仍然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 目前我国涉农报纸仅占全国报纸总量的3.17%。纯粹的农村报、农民报只有17种, 占全国报纸比重的1%。涉农报纸的数量和所占比重都很小, 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难以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前后, 广播电视的信息传播地位逐渐提高。据调查显示, 目前全国的电视人口覆盖率高达94.61%, 而在我国庞大的收视人口中, 75.9%是农村观众, 24.1%是城市观众。自国家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来, 农村的广播电视的受众面更广泛。随着工程建设由“4+2”阶段到“8+4”阶段的转变, 农村地区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还在不断增加。

在当今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 农业信息化作为21世纪中国农业的重要标志, 它的推进必然离不开网络传播技术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网络传播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益成熟, 通过网络传播推动农业信息服务, 无论是在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产品流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 还是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都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涉农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一) 涉农报纸期刊

第一, 种类少且质量不高:涉农报纸的内容时效性不佳, 版式陈旧, 尤其是农业科技类的稿件内容陈旧、过于雷同。一些报纸期刊的编辑不通过实地调查采访和亲身体验就闭门造车, 创作出来的内容和现实情况严重脱节。第二, 发行难度大:涉农报纸的受众群体主要集中在农村, 地域广、地形复杂、交通不便、订户分散的特点, 给报刊的投放工作带来诸多困难, 严重限制了涉农类报纸覆盖面的拓展。第三, 群众意识淡薄:相对于物质需求, 大多数农村人对农业科技信息等精神文化需求较弱, 而且如今大多数农村常住人群中中老年人居多, 文化水品不高, 对于读书看报的需求更加薄弱。

(二) 涉农广播电视

相对于报纸, 广播电视在农村的普及面更加广泛, 也更易于为广大农村人民接受。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 仍然面临诸多困境。第一, 专业为农民服务的广播电视频道少, 且质量参差不齐:我国目前有省级和市级农村广播分别为13家和12家, 涉农电视频道7套, 总体占比很少, 除了一些较知名的节目外, 其他时段的节目质量堪忧, 收视率非常低。第二, 节目信号覆盖不足:虽然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但是一些广播频率和电视频道仍然无法接收, 使很多涉农节目不能到传送至农村居民家中。第三, 经济效益冲突:绝大多数的广播电视台都以盈利为目的, 广告成为其主要经济来源, 虽然农村人口占比较多, 但是其消费能力远远不足, 这对广告商的投放产生了直接影响, 导致涉农节目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陷入两难境地。

(三) 互联网技术

作为一种新兴的发展迅速的传播媒介, 互联网形式的信息传播途径在农村的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第一, 农民积极主动性不够:受文化专业知识的局限, 积极主动拥抱互联网的愿望不够强烈, 并且对于“互联网+”仍有怀疑和抵触心理。第二, 专业人才缺乏:有文化的年轻人大多数不愿待在农村, 互联网技术的推广比较困难。第三, 基础设施欠佳:农村居民上网终端落后, 无法与目前主流配置相匹配, 甚至无法顺畅地使用诸如在线高清视频等互联网应用, 另外, 智能手机网络信号欠佳。

(四) 其他形式

涉农传播的内容目前局限于外来的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的输入, 忽视了农村人口与外界人员的更加丰富、多样化的、直接的面对面交流, 如文化科技下乡、文艺娱乐和体育运动下乡、医疗保健等活动。

三、新时期涉农传播的现实路径

(一) 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为根本依据

首先, 要高度重视提高农民素质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提高农民素质, 培养新型农民作为一件长期的大事来抓, 而不是只靠一时的政策制度或法律就可以实现的。其次, 要制定教育规划, 加大教育投入。要注重对农村实际情况的调查, 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力水平、科技推广水平、农村精神文明程度、农民思想状况、农村民主管理程度等进行具体分析, 有的放矢地制定教育规划。各级财政都要安排专门用于农民教育培训的资金, 提高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教育效果。第三, 通过教育、创建、培训、示范、宣传等途径来促进素质提高。积极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免费的实用技术培训等方式促进农民素质全面提升, 将对农民的教育工作列入领导班子和干部年度考核内容, 建立对农民教育的奖惩规则, 并做好先进经验的宣传推广工作。

(二) 政策扶持加快传播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 提高涉农传播的覆盖面。加大农村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 提高电视、互联网的便利性, 提高报纸期刊订阅、投递的高效快捷。第二, 大力调整传媒政策, 构建适合农村需要的信息供给体制, 涉农传媒更要敢担当、有作为, 积极主动地为农民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为解决“三农”问题贡献智慧。第三, 对涉农传播给予资金上的扶持。提高传播内容的质量既需要人才也需要大量资金, 通过人才和资金投入改善传播内容存在的不足来推动质量提升。

(三) 提供丰富多样的传播媒介和渠道

首先, 传播内容和形式多元化。传播内容多元化能使农村人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性情, 使他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综合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传播形式从现存的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传统形式, 发展到文化科技下乡、文艺娱乐和体育运动下乡、医疗保健等。第二, 传播渠道多元化。传播渠道的畅通与否是信息有效、及时传播的关键。涉农书报靠邮发, 易出现收不到看不到现象, 可以通过在设置图书、期刊、农资的混业经营提高购买便利性。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作为涉农传播工具, 整合涉农信息服务资源, 加强对外信息交流, 使科技、文化走进来, 农业资源信息走出去的格局。

摘要:涉农传播主要研究农业和农村社会内部和与外部之间的传播模式、传者、受众、媒介、效果等。本文从涉农传播的历史背景出发, 研究我国长期以来涉农传播的历史演变过程、涉农传播的现状, 从报纸、期刊、电视、网络和其他形式的传播方式中得出我国涉农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这些现存问题提出了现实解决路径。

关键词:涉农传播,历史,反思,路径

参考文献

[1]黄洁芹.加强涉农期刊信息传播的思考[J].理论试点, 2007 (11) .

[2]刘修兵, 刘行芳.涉农传播的历史反思与现实路径[J].新闻爱好者, 2013 (04) .

[3]项仲平, 杜海琼.论对农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与创新对策[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9 (10) .

[4]王鲁美.浅析涉农电视节目的传播困境与应对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06) .

上一篇:肝脏健康下一篇:电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