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档案管理制度

2024-07-03

医疗档案管理制度(精选十篇)

医疗档案管理制度 篇1

1 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

1.1 医疗仪器设备档案是医疗仪器设备的全部历史记录, 其管理工作应随着设备的变化跟踪收集相关资料, 认真归档。其中包括该设备咨询申请、论证、报批、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修及报废等过程中形成的全部记录, 完善档案技术文件资料内容, 以达到客观、完整、连续地反映医疗仪器设备运行状况, 对提高其质量和功效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

1.2 为了建档的完整性, 当医疗设备到院后, 档案管理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要共同开箱验收并当场填写验收报告, 将随机资料收集整理好一并装入档案盒, 登记建档。同时将有关材料印发使用科室, 让各科的设备操作者都了解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和要求, 配合档案部门, 做好资料的归档工作。设备档案管理人员具体实施、设备维修人员参与管理的办法, 实行医院、科室、操作人员三级管理网络, 统一管理。

1.3 根据医疗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要求和各阶段设备文件的形成规律, 要收集医疗设备全部历史过程的所有资料, 从设备论证到开箱验收的整个过程中, 要跟踪技术资料的收集, 通过了解设备的管理常识性能特点, 明确归档内容确定归档范围, 完成相关资料的分类整理工作。设备档案的形成贯穿于设备管理的全过程, 各种资料收集不同步, 设备使用状况、附件增减、使用人变更、维修、调拨、报废等情况要随时更改相应的栏目或记录在案, 使同台设备档案的形成具有连续性, 确保设备档案文件的齐全、完整、准确、系统、安全。

2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应用

2.1 医疗仪器设备档案的收集、整理完善、保存是一项慎密细致的工作。开发医疗设备档案智能管理系统, 编制一套科学、合理、简便、实用的仪器档案管理程序, 可按科室检索、时间检索、金额检索、类别检索等, 在编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检索及统计的全面性、方便性和实用性。档案管理人员将档案定时分类地输入数据库管理系统, 通过网络使不同部门能够及时、完整、方便地查询医疗设备的原始档案和相关资料, 随时掌握全院医疗设备的运行动态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问题及时补正, 实行跟踪和动态管理, 使资源合理利用。

2.2 标准化工作是医院医疗仪器设备档案计算机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采用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为基础的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 提供现有设备的各类信息, 充分发挥计算机管理的优势, 利用计算机检索、统计、报表的高效性, 为医疗设备效益分析提供资料, 及时向医院管理层提供科学的分析报告, 为医疗设备高效使用、维修、保养、科学管理及计划引进、合理选型提供依据。

医疗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篇2

一、档案管理范围:凡是以下材料应收集归档:

(一)医疗新技术各项规章制度。

(二)医疗新技术的计划、总结。

(三)医疗新技术常规、操作规程、质量标准等文件。

(四)医疗新技术质量调查和监督检查中形成的文件。

(五)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的来信来访调查分析,医疗事故鉴定

书和处理意见。

(六)新疗法、新技术的鉴定及实施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二、材料必须真实反映情况,证书、文章、批文有原件,档案不

得随便修改。

三、档案资料应注意完整、规范、保密。

四、所有档案资料应登记、分类、编号,并由专人保管。保存安

全,防虫、防潮、防遗失。

五、归档资料中的质控资料及操作规程至少应保存五年。销毁前

必须经科主任批准。

六、查阅或外借档案必须经医务科批准。过期作废的档案必须收

医疗档案管理制度 篇3

一、医疗设备档案在设备管理中的重要性

医疗设备管理的内容包括了设备运动全过程的管理,而设备运动的过程存在两种运动形态:一种是设备的物质运动形态,包括设备的选购、验收、建档、安装、调试、使用、维修等;二是设备的价值运动形态,包括设备的资金来源、经费预算、财务管理、经济效益等。对设备物质运动形态的管理叫设备的技术管理,对设备价值运动形态管理叫设备经济管理。

在实际工作中这两种管理交替穿插进行,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且需通过医院设备主管部门的采购、供应、管理、维修等四方面工作协调完成。实际上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就是为医院的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工作提供最恰当的技术装备,使之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完善的设备技术档案是搞好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医疗设备档案必须详细记录设备的各种技术指标和性能以及运转情况及质量状况,便于查询使用,为更好地使用管理设备提供第一手资料。

完整的医疗设备档案对于全面了解设备的性能,特别是使用和维护该设备具有重要意义。医疗设备档案的建立对于各项制度的落实起到监督和促进作用。使用者按档案记载的操作规程操作,一旦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事故,便于追究责任,从而督促使用人员加强责任心,实施规范化操作。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对有关资料的采集、整理、统计、分析及保存的过程,是医疗卫生单位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搞好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对加速医疗卫生单位医疗设备建设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档案管理系统的内容

购买资料:如购买审批文件、可行性论证报告、招标文件、商检证明、订货合同书、进口许可证、海关报关单、安装调试验收报告、装箱清单、合格证、发票复印件等。技术资料:如设备样本、使用说明、操作手册、维修线路图等。

管理资料:如设备登记表、维修登记表、技术状况鉴定、设备流动证、检修、保养记录和报废表及声像图片资料。报废设备审批手续及技术人员鉴定记录等。

三、档案管理业务

医疗设备档案是国家档案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重要保证。规范妥善地保管资料,可最大限度地利用档案资料,为设备使用、维修、维护及更新换代提供可靠数据,最大限度发挥档案资料在设备管理中的作用,同时也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四、规范档案管理的措施

收集有关医疗设备发展现状、产品动态的信息。随着医疗技术飞速发展,高科技新型诊查治疗仪器日益增多,设备更新周期日益缩短,这就要求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及时了解,收集国内外有关医疗设备的发展现状和产品动态,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存档便于阅读,为计划引进设备及设备的维护提供相关资料。

全面、系统、规范地为每一个仪器设备建立档案。为了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必须充分利用多渠道获取各种资料,无论是一般性资料还是技术性资料。资料的获取要涵盖设备引进的全过程,包括引进前的论证考察阶段、定货谈判阶段、开箱验收阶段及设备使用阶段。当把每一件仪器设备的所有资料收集齐全后,应立即进行整理编排,归为一卷,然后根据设备的分类情况,建立相应的编码检索。所有资料均要集中保存并定期整理、统计、分析。

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是档案工作有序进行的前提保证。根据《档案法》及一系列有关档案工作的行政法规及医院工作的特点,建立《医院工作制度》及《医院各类人员职责》等规章制度,使职责范围的有关人员在岗位责任制中,有章可循。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水平。档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好、用好档案,让它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国已经加入WTO,管理模式也应与世界接轨。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同时必须熟悉本单位的档案内容和管理办法,认真执行各项制度,有较强的责任心,对单位医疗设备状况心中有数。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统一标准格式、统一信息管理、统一服务规范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和服务系统是当今医疗设备管理的当务之急。

医疗档案管理制度 篇4

医疗档案是记录医院所有人员, 特别是病人治疗过程的原始凭证, 是医院在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信息资源。建立医疗档案是对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 加强档案的管理不仅提高了百姓的就医率和人们的健康素质, 也减少了重复用药和看病的现象。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是医院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 是管理好医院的重要因素, 也是评价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

二、医疗机构在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不管是一些小型的还是大型的医疗机构, 在档案管理方面都存在着各类的问题:

(一) 档案归档不在同一范围内

有部分医疗机构管理者认为, 医疗机构是个专业性很强的单位, 只要将业务上所用到的资料收集保存起来就可以了。这种观念着重于技术材料, 而对其他的材料的随意性就比较大。这种方式会使医疗档案的资源处于混乱, 甚至会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的开展。即便如此, 医疗机构的技术材料在规范上也存在着不完整、不齐全的问题。

(二) 过度分散的医疗档案会直接影响它们价值的发挥

医疗机构的技术材料一般都保存在医务室或者病历室, 而一些蕴藏着科学技术成果以及社会经济价值的材料大多会被相关部门存档和整理。这种管理方式比较分散, 不仅造成了医疗档案的散失, 也不利于医疗机构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开发、整合。创建一个统一的档案管理系统, 不但可以让医疗资料更为统一, 也有效地提高了医护人员处理相关事件的工作效率。

(三) 档案资源不能有效地发挥好其真实价值

管理和归档文件所出现的问题, 不仅不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档案在信息资源上的工作, 也降低了医护人员在档案保护工作中的热情及积极性。所以, 医疗机构管理者应该加强管理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并加以改进管理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

三、加强医疗机构管理档案的措施

(一) 提高医疗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意识

平常人看来, 档案部门相对于内外科等其他部门来说好像不是那么重要;但事实上, 档案管理工作无处不在, 档案管理工作者要管理整个医疗机构的所有方面, 例如人事方面的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一些技术性的工作等等, 这对医疗机构整个的运行和开展都极为重要。

(二) 健全和完善医疗机构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制度

所有的医疗机构都应该建立一个档案管理机构, 这个机构主要负责管理医院的所有档案, 并将这些档案有效地保存和整合在一起。一些小型的医疗机构所设的部门相对比较少, 因此所用的医疗资料也相对不是很多, 这种机构有利于医疗管理工作的统一。医疗工作者应该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 不但自身应具有较高的医疗知识, 在管理工作中, 也应该忠于职守, 做好本职工作。

(三) 完善和健全医疗档案的工作制度, 提高服务的质量

从现状来看, 目前医疗档案管理工作应解决的问题是:

档案文件的归档和相关制度。在医疗机构档案管理工作中, 应该着重于病历和医疗机构发展这两种档案, 病历档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医疗机构发展的档案是健全医疗设施, 减轻人民治病困难的重要措施。这些文件资料不仅可以记录各个医疗部门的工作, 也可以反映出改革人民医疗保障的进程。这些措施和制度都会促进今后医疗事业的发展。

档案工作的相关业务建设。首先是认真管理。医疗管理工作者在进行档案管理的时候, 必须加强与各部门的密切联系, 严格实施责任制度。然后要规范管理。在整理档案时, 应该根据文件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划分, 并且要密切关注档案的形成过程, 保证文件的完整、真实和准确性。

(四) 规范医疗档案的书写, 严格医疗档案的归档时限

医疗档案记录着病人治病的过程, 具有法律效力。要加强对病例书写的管理, 并定期抽查、评比, 提高病例书写的质量, 确保原始文件的完整和规范。病例档案一旦书写稍有马虎、内容模糊, 可能会导致医疗纠纷。在病人结束治疗后, 要把有关病例收集完整后按照限定时间进行归档, 主治医生要把关于病人所有的记录纳入医疗档案中, 不能未经同意占为己有。

(五) 改善医疗档案存放的条件, 保证资料的安全性及完整性

医疗管理部门应该配有相应的设备, 比如消毒柜、空调、防磁柜、密集架等等, 这些设备对于档案的存在是及其关键的, 要真正落实于行动, 这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医院和病人权益。

四、结束语

医疗档案是医院的资源和财富, 档案管理应该受到各个医疗机构的重视, 它的价值不仅仅限于医疗的教学和科研, 它已经走向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医疗档案管理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医疗事业的进步, 也显示了档案资源在当今医疗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因此, 档案管理部门要切实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 细化工作内容, 提高工作质量;医护人员在档案的形成中要做到恪尽职守, 维护好医院和病人的权益, 提高自身的认识。总之, 加强医疗机构的档案管理, 并充分发挥好它的价值, 就可以有效地促进医疗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砚.医疗机构如何加强医疗纠纷档案管理[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2 (2) :3-4.DOI:10.3969/j.issn.1671-8054.2013.02.002.

[2]钟伟梅.如何加强新形势下医疗档案管理[J].兰台世界, 2013, (z1) :176-177.

[3]潘悦鹏.浅谈医疗机构如何加强医疗档案管理[J].才智, 2012, (17) :344.

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制度1 篇5

第一条 为加强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纠纷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医疗纠纷过程中所直接形成的各种文字、图表、凭证、报表、技术资料、电脑盘片、声像、胶卷、证件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 涉及医疗纠纷的各科室和人员有保护档案的义务。

第四条 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保管的原则。

第五条 医务科指定专人负责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工作。

第六条 档案工作由医务科科长统一领导,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接收,收集、整理、立卷、保管并监督各科室的医疗纠纷档案工作。

第七条 医务科逐步完善档案制度,确保档案安全和方便利用,采用科学手段,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第八条 整理办法:

1.方法:以问题特征为主,立小卷,一事一卷。

2.步骤:

A.收集:所收集的资料包括科室报告,患方提供的资料,相关职能部门调查报告等与纠纷相关的其他资料。

B.整理:根据成立时间整理。

C.立卷:医疗纠纷终结后立即立卷。

第九条 过程管理:各相关人员提供的纠纷资料,由医务科做好立卷工作,并在事件结束后整理成册,任何人不得据为己有。

第十条 监督:医务科根据各相关档案目录,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监督各科室纠纷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 销毁:须报院务会批准,销毁时应有两人以上负责监销,并在清单上签字。

医院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篇6

[关键词] 医院;档案管理;医疗纠纷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64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03-01

医院档案管理历来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医院病历档案资料是提高医疗技术,开展科研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是奠定医院长远发展的宝贵历史资料。随着新的医疗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我国相关医疗纠纷法律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法律也意识也在提高。医院档案管理中的病历档案管理已成为处理医疗纠纷、鉴定医疗事故的重要证据和维权依据。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医药档案管理工作,既符合医院诊疗法规的要求、又为医疗纠纷提供客观的病案法律证据,同时为医院档案工作做到更加完善[1]。本文就医院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工作探讨分析如下。

1 医院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随机选取本院自2005年2月至2011年10月发生的各类医疗纠纷事件15例,分析归来原因,以此探讨档案管理工作在应对医院医疗纠纷中的重要性。其中经鉴定为手术医疗事故隐患5例,包括骨科手术中应用钢板、固定螺丝断裂后查询医疗器械许可证、有效期及合格证等记录档案不全或缺失4例;手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死亡,但病历记录中抢救记录和死亡时间记录错误引发纠纷1例;另外10例医疗纠纷查看病历档案显示:病案管理中病历患者名字入院前后不一致,出现姓氏或名字错误及张冠李戴现象3例;医生病程记录与护理病历记录不一致,出现自相矛盾现象2例;病案中辅助检查单丢失或记录不全,给病案管理留下隐患2例;病案中出现病历记录不完整,包括临床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患者病情轻重记录出现前后不一,并且与上次病情记录相差巨大,埋下医疗纠纷隐患2例;病案内容中出现私自修改及涂改现象,引发医疗纠纷1例。由此,在病案管理中,任何一点差错记录、缺失均会引起医疗纠纷,并且不能提供合格地病案作为法律依据均会引起医疗纠纷,给医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在医改深化的新形势下广大医务人员及病案管理工作人员对做好病历档案管理工作起到关键,尤其在面临医疗纠纷时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

2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2.1 法律意识淡薄,医院档案管理未得到重视 在当前医疗改革的深化新形势下,医务人员不再是单纯地诊疗、救死扶伤的工作,而是既要规范诊疗措施,同时还要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现行的我国法律规定中《关于民事诉讼法证据的若干规定》文件中提到的“医疗事故争议诉讼无过错的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进行判决。明确表明所有医疗机构具有在相关医疗事故争议中提供自己的诊疗证据来证明自己在全部医疗活动中的合法化、合理化[2]。而现实具体临床工作中部分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能为自己的治疗措施提供切实的证据,尤其是医院档案管理未得到重视,在病案记录及保存中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没有按照医院档案管理相关法律去建立保存制度,不能为医疗纠纷提供法律依据,给医院或个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2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普遍存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足,尤其在医院的病案管理人才更加匮乏。目前多数医院尤其基层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基本都是医护人员兼职或其他非医疗专业人员在进行病案管理工作。这些人员相对缺乏医疗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对病历等档案管理的基本整理、录入及保存等工作专业素质欠缺,知识老化及学历层次普遍较低。同时在医院领导层在人才培养中忽视档案管理人才培养,导致档案管理审核、归档及保存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病案管理质量的提高和档案管理工作长远发展。在面临医疗纠纷时提供出不规范的病案档案,出现对医疗机构不利的法律证据。

2.3 档案管理制度缺失,病案质量偏低 由于缺乏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病案管理经验,尤其是医师及护士忙于诊疗措施,缺乏对病案重要性的认识,法律意识淡薄,出现病案书写不规范、记录不完整、医嘱记录不详细等问题,同时档案管理者保密性不强,病案资料随意让患者复印使用,尤其目前还没统一的病案管理模式归属于统一、规范的档案管理模式,出现对病历档案管理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容易给医院档案管理带来医疗纠纷法律依据。

3 做好医院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3.1 依法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病案管理中的病历档案是医疗纠纷中唯一的提供真实、有效及合法的法律依据。随着我国法制健全,人们的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因此必须建立完善地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并且依照相关法律及条例依法对病历等档案进行管理。其管理内容包括病历中各种医嘱、记录、辅助检查依据及患者病情分析等完整地病案。尤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于2010年3月颁布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3],全面、系统、具体的就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基本格式、基本内容;各级医师应记录的内容查房记录和责任;完成各项记录的时限规定等做了详细、明确的规定。临床医师及领导阶层应在档案管理部门制定详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否则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就无法举证以证明自己有无过失。

3.2 加强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档案馆者法律意识 档案管理着各种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与教育,档案管理人员应该认识到随着《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文件的颁布,在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形成健全地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约束广大医务人员及档案管理者,增强保密性[4]。所以在工作中应自觉遵守法律制度,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制定适合本单位的档案管理措施。

3.3 強化医务人员病案书写规范及防范医疗纠纷的法律意识 结合本院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健全病案管理机构和三级质控体系,制定适合本单位的管理措施,对病历档案书写、保管及使用等各个环节都要严密监控,核查管理制度,并防患于未然。同时,充分发挥中、高级职称的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骨干作用,经常指导下级医师,不断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和技术水平,使每位患者的病历书写更规范,记录更完整,能体现本单位的诊疗水平及档案管理水平[5]。杜绝因书写漏洞或管理不善导致医疗纠纷隐患。

4 小 结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在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中依法保护就诊者的病历资料,并且具有长期保管的法律义务。因此,在医院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工作中具有双重性,即是一种科研资料,又是患者病情就诊的详细录的书面材料,尤其在发生医疗纠纷时,为法庭提供举证倒置的法律依据。而且这类法律文书不像普通文件一样,到期了就销毁。对医院档案管理类文件,也均应长期保存,以对医务人员提供学习资料及科研总结,也有利于医院医疗纠纷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解俊霞.医院病历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中医,2010,13(7):1.

[2] 刘宇娟.病案管理如何适应医疗纠纷的新形势[J].中国病案,2005,6(12):20.

[3] 揭敏娟,王兴娟.关于医院档案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医院管理,2011,9(18):150.

[4] 燕军.医院病历档案信息的利用与保密[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4):29.

刍议医疗部门档案管理工作 篇7

1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江泽民总书记曾讲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时指出:“档案工作是各项工作发展的重要基础, 这个基础牢不可破, 将来我们是要负历史责任的”。档案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来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医院建院和发展以及医院的医疗管理水平, 是医院工作和其它各项工作的历史鉴证和真实记录, 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 是留给我们和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档案事业也在进步和发展。对档案工作发展的形势如果认识不足, 就会制约档案事业的发展。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有一个认识问题, 只有认识上去了, 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一切积极的因素, 才能把工作做好。医院每年都要召开档案专题会议, 研究档案工作, 对档案法的执行和医院档案工作发展规划进行认真学习讨论, 分析我院档案工作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 这是历史的发展规律。医院的档案工作如果跟不上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发展脚步, 就不能适应医院提出的“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的整体工作要求。如果档案工作做不好, 作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 就要愧对前人, 更无法向后人交待, 必须抱着对医院和历史负责的态度来对待档案工作。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 为了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 医院把档案工作纳入了目标管理, 把档案工作摆在应有的位置, 提上重要议事日程。逐步完善和健全各项工作制度, 使档案工作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做到长有规划, 近有目标, 使档案工作避免盲目性, 这就为做好档案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为了进一步推进医院档案工作的全面发展,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对档案工作重新进行了整体部署, 在工作中, 首先增强档案工作人员做好工作的信心和积极性, 其次以板报等形式对医院档案工作进行宣传, 使医院和患者了解档案工作的实际意义, 再次通过档案工作实践, 取得了一定成效, 逐步向档案管理规范化迈进。

2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注重归档卷宗质量

档案库房和装具、电子档案, 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必备条件和重要基础。由于主客观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 医院过去的档案库房大部分都十分拥挤, 档案装具、电子档案不到位。随着社会发展和逐步完善, 医院近几年医疗档案和管理档案逐渐增多, 归档的卷宗也随之增加。原来落后的基础设施和档案装具已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档案事业的需要, 这就使档案工作再上新台阶受到阻碍, 要想解决基础设施和设备,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多年来, 由于单位领导档案意识的不断增强, 加上档案工作者的辛勤努力, 在解决档案室、档案库房、电子设备等基础设施时, 医院领导表现出了远见卓识, 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 在办公用房和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 克服了许多难以想像的困难, 为档案室腾出和整理了宽敞明亮合乎规范的档案库房, 解决了档案装具、电子档案等问题。为了档案工作的长远发展, 医院专门为综合档案室调整了档案库房, 对档案库房优先做出合理安排, 又购买了密集架, 使用了电子档案, 使档案管理工作彻底得到了改观。现代化管理工具是做好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重要保障, 随着各类新型档案管理的不断涌现, 对医院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现代化管理方面, 医院为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卷宗质量是档案工作的生命线, 过去医院归档卷宗质量有的不是很高, 如装订次序混乱, 正副卷不分、电子档案不完善, 直接影响了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为保证档案工作质量, 使档案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医院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 组织有关人员重新学习国家档案局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从一个新的高度认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医院的档案工作能够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按归档标准坚持原则严把归档关, 对遗送归档的卷宗认真验收, 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并要求重新整理装订, 输入电脑, 把问题解决在归档前, 从而保证了归档质量。在做好档案工作的同时, 加大了对临床业务科室、行政后勤科室、分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部门的业务指导, 帮他们找出问题, 督促解决落实, 努力提高医院的整体档案管理质量。

3 增加档案门类, 注重开发利用

由于医院工作性质所决定, 多年来, 比较偏重于对行政、临床档案的收集, 忽视了对声像、科技、人事等档案的收集, 出现了以偏盖全的现象, 致使医院的一些重大活动和事件没有档案记载, 失去了许多珍贵的资料, 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也给档案工作留下了一些令人遗憾的空白。为了把医院档案综合室真正建成多功能、门类齐全的科室, 在继续做好卷宗归档的同时, 注意了对科技、声像等档案的收集和整理, 改变以往坐等上门送档案资料的工作方式, 主动到各部门和领导那里进行收集, 经过筛选, 整理分类, 把有价值和意义的资料收集归档。如医院的基建图纸等重要资料, 都是经过档案工作人员主动争取收集归档的。经过努力, 逐渐丰富了医院的馆藏, 增加了档案门类。收集、保护档案是因为它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实用价值, 利用档案工作赖以生存的基出, 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医院服务, 档案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医疗工作这个中心, 就要积极提高档案利用率, 让更多的档案直接为医疗服务。过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对档案重保管轻利用, 使档案的价值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 为了更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使用价值, 利用档案为医院和患者更好地服务, 在保管好档案的基础上, 医院加大了对档案开发利用的力度, 由过去的被动服务逐步向主动服务转变, 根据每个时期医院工作的特点及时了解需求信息, 认真当好利用者的参谋, 事先把可能需要的档案进行整理分类, 使查阅档案的同志便于查找, 节约了时间, 把档案工作做在了前面。

4 提高素质, 稳定队伍

医院档案工作的特点是集政治理论、医疗卫生知识和档案专业与一体, 医院的档案数量大、门类全, 这决定了档案工作人员既要有良好的政治觉悟, 较高的理论水平, 又要有熟练的医疗卫生知识和过硬的业务能力, 因此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档案队伍, 才是档案事业兴旺发达、长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档案管理人员要想在政治待遇和工作中有地位, 首先在工作上要有所做为。

随着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 档案工作经常会出现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 这就对档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学习钻研, 提高自身的素质, 才能跟上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工作中, 狠抓档案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他们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道德教育, 采取以会代训、档案宣传、评比检查、参加学习等形式进行培训和学习, 通过培训学习使档案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树立了默默无闻、爱岗敬业的精神, 强化了档案工作为临床服务的意识。根据档案工作的特点和档案事业的发展需要, 在保持档案队伍相对稳定的基础上, 医院对不适合做档案工作的同志做了适当调整, 选调了一批政治思想好、组织观念强、知识水平高、热爱档案工作的同志充实到档案队伍, 使档案队伍出现了以老带新、年龄和知识结构更加合理的可喜局面。

多年由于诸多原因, 档案队伍不太稳定, 许多档案工作人员认为干档案工作不被重视, 影响进步, 医院为了稳定档案队伍, 解除档案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 使他们安心投入工作,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政治待遇、工作生活上关心支持他们, 对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上存在的问题尽可能解决, 在各种待遇上一视同仁, 积极鼓励进步, 对在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同志进行年度表扬和奖励。通过一系列措施使档案的整体工作得到了全面提高, 对促进医院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素梅.医疗保险档案的收集与整理[J].上海档案, 2002 (3) :52-53.

[2]王季.对做好医保档案工作的几点认识[J].黑龙江档案, 2011 (2) :70.

如何做好医疗设备档案管理 篇8

1 医疗设备档案的重要意义

医疗设备是医院开展医疗、教学、科研、护理、预防、药剂等工作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医院必须有与其功能业务相适应的先进医疗设备。但如何管好用好这些医疗设备, 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减少设备的故障率, 则必须建立完整的医疗设备档案, 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医疗设备档案的建立是为了在设备的采购、使用、维修及管理等工作中充分利用, 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通过查看设备档案资料, 根据其维修记录对贵重的医疗设备采取预防性维修, 充分做好维修前的准备工作以缩短停机时间, 减少修理费用, 减少医疗设备对人身的伤害, 减少事故隐患的发生率等。管好用好医疗设备档案, 以充分发挥其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的作用, 主动、及时、准确地为科室服务, 为院领导决策提供凭证, 医疗设备档案显得尤为重要。

2 医疗设备档案的基本内容[2]

我们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要求,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 明确了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归档内容。医疗设备档案由两部分组成:设备申购过程中形成的档案和设备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设备申购过程中形成的档案包括: (1) 使用科室的申请报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疗需求分析论证报告、资金来源、设备管理委员会讨论审批意见, 卫生资源配置许可的有关资料、供货商资质、产品介绍; (2) 招标书、投标书、协议书、合同 (价格、产品性能、技术参数、售后服务、联系方式、交货日期及地点、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 ; (3) 发票复印件、机电设备进口证明、海关免税证明、报关单、商检证明、检验检疫证明、随机全部技术资料、仪器设备安装验收报告等。上述资料由设备科档案管理人员做好收集工作, 及时整理归入档案, 按季度移交医院档案室。设备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档案包括:账、卡、使用记录、维修保养记录、性能动态记录、医疗设备拆除报废处理情况、经济效益分析和成本核算报告、使用率和完好率统计分析、医疗设备计量检测记录、计量鉴定证书和计量合格证等。上述资料由设备使用人员、设备管理人员、经济管理科共同完成收集工作, 按年度收集上交设备档案管理人员, 档案管理人员归类存入档案室。

3 管理医疗设备档案采取的措施

3.1 理顺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体制, 是做好设备档案管理的前提。

我院设备档案管理实行分管院长总负责、设备科主任督导、兼职人员具体实施、操作人员及设备维修人员参与的管理模式, 形成了医院、科室、操作人员三级管理网络。《档案法》规定, 档案工作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我院档案管理体制充分体现了这一管理原则。

3.2 落实岗位责任,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是做好设备档案管理的根本保证。

为此, 我们先后建立了设备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 并实行严格考核;制定了设备档案归档范围和规范要求;建立并完善了设备档案保管、保密、借阅、统计等制度, 工作中严格执行, 不但保证了设备档案的规范管理, 同时为开发利用打下基础。

3.3 提高档案管理意识及管理人员素质是做好设备档案管理的关键。

做好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工作, 必须要更新观念, 进一步提高设备档案管理意识, 克服“重购轻管”及设备档案管理说起来重、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随着科技进步与医院发展, 众多先进的大型设备不断引进, 能否充分发挥这些设备的效益, 关键环节在于管理。因此, 增强档案管理意识, 充分认识设备档案在设备管理中的重要性, 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是搞好设备档案管理的关键。目前我院设备档案管理实现了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 并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计算机、密集架等) 贮存利用档案信息, 保证了我院万元以上设备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移交任务的完成。

总之, 设备档案管理人员要以主动、积极、周到的服务来保证档案资料的有效性、完整性, 收集和捕捉有用信息, 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 探索档案管理新方法, 强化服务观念,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推行医疗设备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以此来促进各项有关工作的进行, 使医院的各种医疗设备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得到良好的效益回报, 促进医院各项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水芳.浅谈医疗设备档案管理[J].中国现代医生, 2007, 45 (9) :95

浅谈医疗设备档案管理 篇9

1.1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目的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 是档案管理其中一个分支, 是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直接对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纸、录音、录像带、照片等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面对高速的医疗发展, 医疗设备档案越来越纷繁复杂, 需要好的档案管理方法。

1.2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意义

档案一般有凭证、参考作用, 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信息资料。尤其是医疗器械档案, 从准备购买设备阶段, 经历了申请、论证、批示、合同、安装、验收、维护、报废这八个阶段, 每个阶段也分很多步骤, 每个步骤都是不可或缺, 要确保每项设备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在购买前就要做好准备工作, 购买后, 档案工作可以顺利交接, 避免设备数目增加, 就头脑发昏, 找不到要查的设备。

简单举个例, 设备购进前期阶段, 招标技术参数的制定通常要体现“公平、公开、公正”, 如何把这些体现在日常工作阶段, 关键是设备档案资料能否与日常工作完全接轨, 接收厂家的彩页资料, 邮件发过来的性能参数, 都由专门的设备档案管理员整理归档, 对同一类型、档次, 不同品牌、型号的设备做具体的对比表, 接着开厂家产品介绍会, 发布介绍会邀请公告、现场的厂家PPT演示及厂家专家照片、厂家签到表、会议签到表等, 都要归档好, 还有专家考察报告、专家论证会、各品牌厂家商务洽谈会等, 随后结合本医院的需求, 提出客观的意见, 递交主管领导参考。整个采购前期的准备工作资料, 逐一归档好, 起到规避风险的效果, 因为每一项设备的购买, 都是经过一系列的比较、考察、论证, 结合本院需要而买的。不仅有利于提供前期完整的档案资料, 还有利于后期进来的设备, 我们都有完整的追溯性。

2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方法

2.1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范围

要管理好设备档案, 首先要有一个全局的思路:作为设备科的档案管理员, 关键要弄清楚三本账本: (1) 是固定资产台账; (2) 科室台账; (3) 消耗品台账。固定资产台账, 是购买价格在八百块以上的固定资产;八百块以下的就是科室台账, 科室台账的, 如果本医院财务科有统一格式要求, 就按财务科格式要求填写;另一个关键点, 从建立台账起, 就要把购买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体现在台账上, 是财政来源的用编码标示, 是科室资金来源的用另一编码标示;消耗品不像固定资产那样, 有5年以上的存在, 它是随着时间而变化, 所以是动态的台账, 不分到固定设备档案管理区域。固定资产台账还可以细分以下:1000万以上大型设备档案, 500万~1000万大型设备档案, 100万~500万大型设备档案, 10万~100万中型设备档案, 10万以下小型设备档案, 细分是考虑设备多的时候, 方便查找。搞清楚好管理范围后, 下面就是考虑通过那种方式把台账管理好。

2.2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具体操作

管好设备档案, 方法很多, 最方便以后管理的, 是要同时具备纸质文档与电子文档。纸质文档是硬性的材料, 电子文档可以方便管理。所以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就把纸质文档与电子文档结合好。结合的方式如下:

每个设备从准备选购到购买进来, 都要编码好, 简单来说, 就是每个设备都有唯一的编码, 等于每个人都有唯一的身份证, 每个设备的细分每项, 都用两位数编码, 细分的项数足够多, 编码就会够用。例如, 本人一般按中国档案法分类中时间性来管理厂商资料, 今天是2010年9月14号, 编码100914-01, 一天不大可能超过99位厂商过来递交资料, 所以编码数目是够用的。再在EXCEL表格里写上编码100914-01具体收录的内容: (1) 产品; (2) 品牌; (3) 代理商; (4) 送资料人员; (5) 联系电话; (6) 备注 (一般有很多厂商喜欢多次过来医院递交资料, 为方便记录, 不可能每次来都登记上去, 而是厂家来的时候, 增加了递交资料的内容, 就可以写上具体时间增加了具体资料) 。这些都记录在EXCEL表格上, 等要查找的时候, 只要打上要查找的内容, 记录到的都会查到。用数字编码的好处是:方便条码机根据数字编码自动生成条码, 打印出来贴在标签上, 有利于我们根据管理制度, 某个人借阅的时候, 刷一下条码机, 记录什么时间已经借出, 归还的时候, 也通过条码机记录, 实现了随时跟踪每个设备的情况。

现在医院一般都推行信息化, 设备管理的软件也是为医院服务, 要求多功能, 操作简单, 利于设备管理。医院每天仅出库入库工作, 就比较繁杂, 不提前设计好软件, 全凭借人工, 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还涉及到设备的效益分析、计量等, 所以新医院一般有规划好的方案, 个人认为, 设备软件设计, 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目标:是人性化管理, 让不是同行业的人也能一目了然。

首先, 把设备的编码生成方法规定下来, 做到有规律性可寻, 人性化的设备编码编排方法, 每台设备都有自己唯一的身份证明。其次, 设备编码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正规国家标准的医疗器械编码;第二部分:科室使用者编码;第三部分:时间编码;第四部分:维修手册编码;第五部分:财政科室来源编码;第六部分:自然排序编码。总的编码数目增加到13位甚至15位。方便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离开状态, 非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能够顺利接手。效益分析及计量也要体现在软件中, 方便专职档案管理员用一个软件就可以完成所有的设备档案工作。

最后, 因为每个设备都编好唯一的编码, 而且编码根据中国档案法的细分类法编码, 不仅让设备档案管理者熟知接收到手上的每一样设备, 也方便后面接管的人有据可查, 顺利接管。科室使用编码, 是为了区分不同科室的设备动态管理。同时因为每个设备都有唯一的编码, 等于有了自己的身份证, 前面供应商的资料, 也可以往这个设备的编码里面放, 后面产生的维修手册、维修记录也可以登记, 管理起来, 很有条理, 不会混乱。

2.3 档案管理制度

从档案的建立, 就必须要提前建立好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特别是新成立的医院, 通常要整理好申请、论证、批示、合同、安装、验收、维护、报废单的模式, 便于日后管理。

3 管理员的个人品质

设备档案管理员的个人品质与设备档案工作关系密切, 良好的个人品质, 有助于提升管理的品位, 不良的习惯, 严重时会导致重要信息缺失, 不符合档案管理工作职责。

4 总结

总而言之, 做档案管理工作, 最重要是养成一种习惯, 经过手上的每一样东西都要首先想到:保留下来, 有无价值, 如果能想到一种保留的理由, 就必须按日期时间性质登记存档, 过一段时间再整理, 淘汰一部分没价值的档案;其次, 管理员要具备细心谨慎的性格, 才能更好的管理设备档案;最后, 还要人与工具结合起来, 单纯靠人好的品质及一切用手工操作, 是跟不上时代发展的, 我们要提前按要求设计好以上提到的日常管理软件, 把工具用活, 档案管理工作就如日常生活那样简单化。

参考文献

[1] 张友生, 田俊国, 殷建民。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辅导教程[M] 第二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3:249-255。来源的用另一编码标示;消耗品不像固定资产那样, 有5年以上的存在, 它是随着时间而变化, 所以是动态的台账, 不分到固定设备档案管理区域。固定资产台账还可以细分以下:1000万以上大型设备档案, 500万~1000万大型设备档案, 100万~500万大型设备档案, 10万~100万中型设备档案, 10万以下小型设备档案, 细分是考虑设备多的时候, 方便查找。搞清楚好管理范围后, 下面就是考虑通过那种方式把台账管理好。

[2].2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具体操作管好设备档案, 方法很多, 最方便以后管理的, 是要同时具备纸质文档与电子文档。纸质文档是硬性的材料, 电子文档可以方便管理。所以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就把纸质文档与电子文档结合好。结合的方式如下:每个设备从准备选购到购买进来, 都要编码好, 简单来说, 就是每个设备都有唯一的编码, 等于每个人都有唯一的身份证, 每个设备的细分每项, 都用两位数编码, 细分的项数足够多, 编码就会够用。例如, 本人一般按中国档案法分类中时间性来管理厂商资料, 今天是2010年9月14号, 编码100914-01, 一天不大可能超过99位厂商过来递交资料, 所以编码数目是够用的。再在EXCEL表格里写上编码100914-01具体收录的内容: (1) 产品; (2) 品牌; (3) 代理商; (4) 送资料人员; (5) 联系电话; (6) 备注 (一般有很多厂商喜欢多次过来医院递交资料, 为方便记录, 不可能每次来都登记上去, 而是厂家来的时候, 增加了递交资料的内容, 就可以写上具体时间增加了具体资料) 。这些都记录在EXCEL表格上, 等要查找的时候, 只要打上要查找的内容, 记录到的都会查到。用数字编码的好处是:方便条码机根据数字编码自动生成条码, 打印出来贴在标签上, 有利于我们根据管理制度, 某个人借阅的时候, 刷一下条码机, 记录什么时间已经借出, 归还的时候, 也通过条码机记录, 实现了随时跟踪每个设备的情况。现在医院一般都推行信息化, 设备管理的软件也是为医院服务, 要求多功能, 操作简单, 利于设备管理。医院每天仅出库入库工作, 就比较繁杂, 不提前设计好软件, 全凭借人工, 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还涉及到设备的效益分析、计量等, 所以新医院一般有规划好的方案, 个人认为, 设备软件设计, 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目标:是人性化管理, 让不是同行业的人也能一目了然。首先, 把设备的编码生成方法规定下来, 做到有规律性可寻, 人性化的设备编码编排方法, 每台设备都有自己唯一的身份证明。其次, 设备编码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正规国家标准的医疗器械编码;第二部分:科室使用者编码;第三部分:时间编码;第四部分:维修手册编码;第五部分:财政科室来源编码;第六部分:自然排序编码。总的编码数目增加到13位甚至15位。方便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离开状态, 非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能够顺利接手。效益分析及计量也要体现在软件中, 方便专职档案管理员用一个软件就可以完成所有的设备档案工作。最后, 因为每个设备都编好唯一的编码, 而且编码根据中国档案法的细分类法编码, 不仅让设备档案管理者熟知接收到手上的每一样设备, 也方便后面接管的人有据可查, 顺利接管。科室使用编码, 是为了区分不同科室的设备动态管理。同时因为每个设备都有唯一的编码, 等于有了自己的身份证, 前面供应商的资料, 也可以往这个设备的编码里面放, 后面产生的维修手册、维修记录也可以登记, 管理起来, 很有条理, 不会混乱。

[2].3 档案管理制度从档案的建立, 就必须要提前建立好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特别是新成立的医院, 通常要整理好申请、论证、批示、合同、安装、验收、维护、报废单的模式, 便于日后管理。

[3] 管理员的个人品质设备档案管理员的个人品质与设备档案工作关系密切, 良好的个人品质, 有助于提升管理的品位, 不良的习惯, 严重时会导致重要信息缺失, 不符合档案管理工作职责。

医疗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探讨 篇10

关键词:医疗系统,档案管理,健全制度

人事档案管理就是将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的活动, 是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 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和德才表现的文件材料。卫生系统人事档案是对卫生人才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的记载, 是重要的人事信息资源, 也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重要依据。完善人事档案管理, 充分发挥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作用, 是促进卫生人事制度改革, 有效配置卫生人力资源、促进医院发展的有力保证。

1. 当前医疗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 医务人才流动频率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

人档分离普遍存在, 有的人把其档案转到人才中心后一去不复返, 有的干脆怀揣档案周游各地, 造成人事档案遗失虚假现象屡屡出现, 社会面临好多信用危机。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1 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医疗卫生系统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单纯并不容易取得明显成绩的工作。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员对此项工作认识存在误区。认为人事档案工作就是抄抄写写的保管性事务工作, 只要"守好摊", 不丢失, 不泄密, 能应付外调、查档就可以了, 未能从实质上认识其重要性。因此, 一些单位领导往往忽视此项管理工作, 未能真正纳入议事日程。大多数人事档案工作人员身兼数职, 与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相比待遇落后, 久而久之, 对此项工作形成应付检查的"一阵风"现象, 养成了"说起来重要, 排起来次要, 忙起来忘掉, 用起来需要"的状况, 这样导致人事档案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 难以为提高医疗系统工作者和干部队伍的素质服务。

1.2 人事档整理收集工作存在难度

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 医疗工作者人才流动日益频繁,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为"社会人", 人才的流动造成人档分离, 造成人事档案管理体制与收集整理工作难度越来越大, 弃档不用的人员越来越多;另一方面, 在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方面存在归档的材料不全面, 甚至于一些档案材料不够真实和准确。档案材料不能客观历史地记载本人情况。尤其是"三龄一历" (年龄、党龄、工龄、学历) 虚假现象较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 截止2008年底, 全国有3多万份医疗工作者档案变为"弃档"和"死档", 与主人失去联系。"三龄一历"虚假在某些城市存在普遍现象, 特别是有些材料在内容和形式上如出一辙, 如一些鉴定、考核、评价材料大多是套话, "千篇一律", 不能真实反映某个人的真实情况。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档案质量。

1.3 人事档案保护设施落后

部分医卫单位, 主抓医疗科研技术, 在人事档案保护方面设施陈旧落后。大多数人事档案室采取"因陋就简", 融办公、仓库、阅档为一间, 更无严格标准防盗失基本设施, 防火、防潮、防盗手段只停留在较低水平, 调阅方式原始。有的档案由于反复调用原件经多次照射, 造成纸张损坏现象严重;有的档案长期被子束之高阁, 保护措施落后, 变成一文不值的废纸, 直接影响到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更有甚者, 把属于保密范畴的人事信息也公开化, 更谈不上什么机密可言, 根本上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

2. 关于完善医疗卫生系统人事档案管理的建议

医疗卫生系统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 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出现的问题。关键是我们要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根据当前发展的需要, 完善医卫系统人事档案管理, 改革以往弊端, 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提升其利用价值。

2.1 提高认识

根据当前实际, 领导层首先应当高度重视人事档案工作, 定期对档案管理进行检查、指导、督促, 发现问题、困难及时给予帮助解决, 并建立人事档案管理达标升级考核机制, 实行定量定性考核, 分类分级指导, 等级升降动态管理, 进一步推进人事档案规范化建设。

2.2 完善队伍建设

人事档案管理是文化水平、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的一门技术性工作, 培养专业人才, 完善队伍建设是重视和促进其发展的根本。

(1) 要定期组织举办人事档案工作者技术学习, 完善新知识和有关知识的补充;

(2) 积极开展人事档案管理经验交流, 参加专家授课辅导或外出参观学习, 从而提高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

(3) 建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激励机制, 进一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待遇, 从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变被动为自觉做好工作。

2.3 健全管理制度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为指导原则, 建立切合医疗卫生系统实际的管理制度。

(1) 硬件建设必须达标。人事档案室必须设有专门库房, 做到档案库房、阅档室和办公室三室分开, 而且严格档案室调阅各项程序。要求配备空调、去湿、监控、灭火、防潮、防光、防盗等设备, 并做到设施运行正常。

(2) 严格保密原则。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创新, 可以实行不属于保密范围的档案信息的社会共享, 保密范围的档案信息严格执行不同层次的利用人员确定不同的利用范围, 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潜在价值。

(3) 落实监督措施。在利用中, 要根据不同的利用对象的不同目的, 完善重点监护, 有条件的档案还可以安装摄像监控系统, 保证对档案的利用过程的全方位监控。

2.4 改进管理方法

采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遵循人才信息资源工作的发展规律, 把一个复杂的系统来进行科学管理, 是使医疗卫生系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迈向更高水平的有效手段。这就要求统一规划, 统一协调, 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使得不保密范围档案信息资源经得以共享。

(1) 建立人事档案计算机管理制度, 并以缩微技术、复制技术、视听技术等加以辅助对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和转进转出档案的管理制度进一步严格要求, 更好地阻止虚假材料进档, 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及时进行处理, 手续不全材料要及时进行补办, 保证人事档案的权威性与准确性、真实性。

(2) 要完善人事档案案卷的整理工作细则, 使案卷整理更加科学、全面、完整, 为系统考察任用人才提供真实、准确、实用的个人信息。如对档案内涵进一步丰富, 涉及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侧重工作业绩、专业技能评价补充其他有关的求职者特长和用人单位需求功能等, 以便不断提高人事档案的效率与质量, 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 减少弃档现象发生。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人事档案的作用在于为人事工作服务,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速度的加快, 医院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 做好这项工作, 必将推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和医院的发展, 医院人才战略的实现离不开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力支持。因此档案管理者必须增强服务意识, 主动参与, 超前服务。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 注重服务性, 才能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 才能使人事档案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汪红梅, 孟煜.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做法[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6.08.

上一篇:重度急性发作下一篇:初中生物实验创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