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信息披露实证研究

2024-06-25

环境信息披露实证研究(精选十篇)

环境信息披露实证研究 篇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气候变暖、能源资源匮乏和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逐步威胁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基础产业之一的电力行业,目前存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披露总体水平不高的现状,本文对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剖析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影响因素,并提供相关建议,以期完善电力行业信息披露制度。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环境会计

环境会计,又称为绿色会计,是建立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环境状况和环境资源进行核算,采用以货币为主、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客观评估企业的环境效益和社会价值,向社会公众披露企业环境信息的新型应用学科。环境会计是建立在传统会计学的基础上,由经济学、生态学和环境学等众多学科相互融合而成的一个新学科,对传统会计进行补充说明,使会计信息能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是环境会计进行核算的重要部分,是公司对经营项目进行核算监督的方法,也是公司向社会公众披露财务信息和环境信息的方式。公司为了满足自身的发展和利益相关者决策的需要,采用多种信息披露方式对外披露自身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即通过年度财务报告、环境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等方式进行披露,客观地反映公司的经营成果,优化资源配置,改善企业管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实现经济利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三、实证研究设计

影响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因素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由于企业对于外部因素的控制力不强且受到多方面综合影响,所以本文只研究企业内部因素,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指标: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和负债程度。

(一)研究假设

1.假设一:公司规模与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一般来说,规模较大的公司更容易受到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因此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更愿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规模较大的公司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发展,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规模较大的公司也愿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以树立自己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企业形象。

2.假设二:公司负债程度与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公司的管理层会披露更多的企业信息以降低债权人采取保护措施带来的影响、提高信用等级、增强债权人的信任、获得债权人的支持。

3.假设三:公司盈利能力与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环境保护投入多、绩效高的企业就会主动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缩小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差距,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让投资者了解到企业真实情况,给予企业更多的支持。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与有效性,本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第一,选择2012—2014年三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是因为最近三年的数据具有时效性。第二,样本中排除股票为*ST与研究期间退市的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因此本文一共选取了50家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本文主要通过东方财富网、新浪财经网、凤凰网、和讯网和公司的官网来搜集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环境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等样本数据。

(三)变量的设计

1.被解释变量。本文采用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程度总得分来衡量样本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评分标准如下:

(1)量化性。量化性是根据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货币和非货币披露来确定。公司采用非货币性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得2分;采用货币性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得3分;采用货币性和非货币性相结合的方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得4分。

(2)显著性。显著性是根据公司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出现的位置来确定的。公司的年度报告将公司披露的信息分为财务部分和非财务部分。财务部分主要分布在财务报表和附注,其他部分为非财务部分。公司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在年度报告的非财务部分,得2分;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在年度报告的财务部分,得3分;在财务部分和非财务部分都进行披露,得4分。公司在社会责任报告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按以下标准进行评分:有文字描述环境会计信息得2分;有加黑加粗或者标题等突出环境会计信息得3分;用图表或表格描述环境会计信息的得4分。

(3)时间性。时间性是根据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时间来确定。披露报告当年的环境会计信息得2分;披露未来的环境会计信息得3分;既披露当前的环境会计信息又披露未来的环境会计信息得4分。

(4)其他环境信息。公司披露其他环境信息,如环保项目运行情况、环保目标、应急预案等政策的披露等,按其披露的程度进行评分,评分维度在0-4分。

按照以上评分标准对我国50家电力行业上市公司2012-2014年的年度财务报告、环境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等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程度的得分作为本次研究的被解释变量Y。(表3.1)

2.解释变量。

(1)公司规模。

X1=公司规模,本文选取公司年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衡量公司规模。

(2)负债程度。

X2=负债程度,本文选择公司资产负债率来衡量负债程度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即期末负债总额与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反映在公司总资产中有多少资产是债权人提供的。)

(3)盈利能力。

X3=盈利能力,因为净资产收益率是从股东的角度对公司进行考察,更能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

四、实证研究过程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了我国50家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在2012-2014年每年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程度的得分、总资产自然对数、资产负债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均值、标准差、最小值和最大值。通过数据观察可以得2012年至2014年所选取样本公司的总资产自然对数的最小值、最大值和标准差都变化不大;大部分公司的负债程度较高,公司债务较多;净资产收益率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程度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相关性检验

通过分析表4.2可以得出我国电力行业50家上市公司2012-2014年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程度与总资产自然对数和资产负债率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而与净资产收益率正相关,但是不显著。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5,因此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不会引起多重共线性问题。

(三)多元回归分析

本文运用SPSS软件对构建的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分析如下:

表4.3显示了回归模型的整体情况,模型的F值为21.397,显著性水平低于0.01,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显著性;模型的判定系数R2为0.305,调整后的R2为0.291,表明因变量中有29.1%是由自变量引起的。

通过对总资产自然对数、资产负债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分析,发现所产生的方差膨胀因子VIF为1.090、1.062和1.035,远小于10,而容差最低达到0.918。较高的容忍度和较低的方差膨胀因子说明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数据符合多元线性回归的基本要求。

(四)实证结果结论

通过对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以下实证模型:

根据以上的实证模型可以得知:

1.假设1成立,公司规模与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从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公司规模与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程度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预期假设一致。公司规模扩大更容易受到媒体和公众的关注所以公司规模越大越会披露更多的环境会计信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假设2公司负债程度与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且在1%水平上显著相关,验证假设。公司的负债程度提高,公司债权人对公司的影响会增大,会导致代理成本提高。为降低债权人采取保护措施所带来的影响,管理层会披露更多的企业信息增强债权人的信任,获取债权人的支持,提高公司的信用等级。

3.假设3公司盈利能力与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没有得到验证结果支持。说明我国的投资环境和投资者还不成熟,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问题不突出,公司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决策的参考作用不大,投资者进行投资具有投机性。因此要改善我国的投资环境并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教育和稳健投资理念的宣传,更要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五、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相关建议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公司规模和负债程度会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扩大电力企业规模、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是增强电力企业竞争力、促进电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企业需要制定和健全企业环境内部控制体系,明确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要求;政府要健全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出硬性要求,加大对重污染企业环境污染处罚力度并设立专项补贴引导企业主动保护环境,自愿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郭秀珍.环境保护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J].财务与会计,2013(5):115-121.

[2]杨洋.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会计之友,2014(3):80-84.

[3]岳燕.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分析[J].会计之友,2014(21):71-73.

[4]沈洪涛,李余晓璐.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分析[N].证券市场导报,2010-6-20(10)

环境信息披露实证研究 篇2

(刘根霞 河南 郑州 451191)

摘要:河南省地处中部,上市企业数量较少且多集中在重污染行业,本文以38家河南上市公司样本,对其招股说明书和2002年-2006年年报中环境披露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最后提出改善河南省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的建议。关键词:上市公司 环境会计 环境信息披露

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由于相关企业的环境防范机制存在缺陷,导致污染事故频发,严重污染环境,危害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2008年2月25日,环保总局对外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13类重污染行业的公司申请首发上市或再融资必须根据环保总局的规定进行环保核查。环保总局将定期向证监会通报上市公司环境信息以及未按规定披露环境信息的上市公司名单,并会向公众公布。甄国红(2007)认为环境信息公开是继“直接管理手段”与“经济管理手段”之后的一种全新的环境管理手段,其在防止污染、保护生态、节能降耗等方面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河南省地处中部,近年来工业化进程加快,各类企业发展迅速,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以河南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各个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和年报中环境信息披露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这对于了解河南省上市公司的环境保护现状,为后备公司上市或已上市公司再融资有重要意义。

一、样本的选取

本文选取截至2007年12月31日在沪深两地上市的河南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选择标准为:(1)上市当年所在地为河南省;(2)自上市日起有连续交易数据。符合上述标准的河南上市公司有38家,其中包括三联商社,其前身是郑百文。样本的上市时间从1993年到2007年,其中2000年以前上市的公司有21家,2007年上市的公司有3家,其中3家新上市公司只能获取其招股说明书来进行分析。样本的行业分布如表1所示:金属加工企业数量最多,有6家,占全部已上市企业的16%;医药、仪器仪表、电子元件行业分别有4家上市公司,所占比例分别为11%;食品、化工、煤炭行业的上市公司分别占样本的8%;纺织、电力、造纸、建材行业上市公司数量分别占样本的3%、3%、5%、3%;其他企业占样本的16%。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通知》中将重点污染行业暂定为:冶金、化工、石化、煤炭、火电、建材、造纸、酿造、制药、发酵、纺织、制革和采矿业,那么样本企业中有22家属于重污染企业,占样本总数的58%,非污染企业16家,约占42%。

表1

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

二、河南省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

(一)招股说明书中环境信息披露分析

中国证监会2003年发布的“关于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一号《招股说明书的内容和格式》的通知”以及“《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六号(法律意见书的内容与格式)(修订)》的通知”等文件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方面提出相应的要求。河南省上市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对环境信息的披露情况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到河南省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的总计有25家,占上市企业数量的65.8%;从1996年到1999年上市企业的数量较多,共有19家,其中披露环境信息的有15家,约占79%;其中1993年、1998年、2000年、2005年上市的公司100%进行环境信息披露。从行业角度

表2 河南省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环境信息披露情况

来分析环境信息披露情况见表3,煤炭、造纸、电力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百分比为100%,金属加工行业有83%的企业进行信息披露,这与上述相关行业对环境破坏较重有关,也与国家环保局的相关规定有关系。披露比率为0的是电子元件行业和仪器仪表,可能该行业本身在生

表3 按照行业分析环境信息披露比率

产环节产生的污染较少。

招股说明书一般包括风险因素、发行人情况、募集资金运用、报表附注以及业务和技术五个部分,从披露位置来看,环境信息在“风险因素”中披露的有25家,占到已披露企业的100%,在“发行人情况”中披露的有4家,占16%,在“募集资金运用”中披露的有4家,占到16%,在“业务与技术”中披露的有2家,占到8%。总体看来河南省上市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对环境信息的披露主要集中在 “风险因素”中,披露的内容主要是企业对环保法规的遵守、环保荣誉、环境管理、环保投资以及技改项目等。

(二)年报中环境信息披露分析

在企业持续经营过程中环境信息的披露主要反映在企业年报或临时公告中,本文对35家(另外3家为2007年上市企业)上市公司2002~2006年的年报进行分析,以反映环境信息的披露情况。

首先从信息披露的位置来看,上市公司一般在董事会报告、重大事项以及会计报表附注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具体数据见表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主要选择董事会报告和会计报表附注,并且采用报表附注进行披露的比率有上升趋势。其次,从披露的内容来看: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的信息主要是定性说明企业的环境管理、环保投资和费用、环境荣誉等,披露一般出现在“报告期内企业经营情况”、“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新年度业务发展”“募集资金的运用”等项目中;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环境信息主要反映企业的环境投资、环保费用、环保收入等,一般出现在“在建工程”、“其他应交款”、“预提费用”、“长期待摊费用”、“”资本公积、“专项应付款”、“环保补贴收入”“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等报表项目及说明中,详细披露企业的排污费、绿化费、堤围防护费、河道管理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环保补贴收入、环保贷款豁免等。最后,从披露方式来看,环境信息的披露较为单一,只是在董事会报告或会计报表附注中简单提及,没有单独的环境报告,也没有环境绩效分析,信息披露的不明晰、不充分,并且缺少可比性。

表2

年报环境信息披露情况

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主要选择董事会报告和会计报表附注,并且采用报表附注进行披露的比率有上升趋势。其次,从披露的内容来看: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的信息主要是定性说明企业的环境管理、环保投资和费用、环境荣誉等,披露一般出现在“报告期内企业经营情况”、“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新年度业务发展”“募集资金的运用”等项目中;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环境信息主要反映企业的环境投资、环保费用、环保收入等,一般出现在“在建工程”、“其他应交款”、“预提费用”、“长期待摊费用”、“”资本公积、“专项应付款”、“环保补贴收入”“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等报表项目及说明中,详细披露企业的排污费、绿化费、堤围防护费、河道管理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环保补贴收入、环保贷款豁免等。最后,从披露方式来看,环境信息的披露较为单一,只是在董事会报告或会计报表附注中简单提及,没有单独的环境报告,也没有环境绩效分析,信息披露的不明晰、不充分,并且缺少可比性。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河南省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这种现状,考虑我国在环境信息披露实践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提高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以及比重,借鉴国外已经成熟的做法,我们认为应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大环保宣传教育

据环保调查资料显示,在我国无论公众或企业环保意识都比较淡薄,缺少责任感,认为环境保护是政府的责任,只有当环境污染直接侵害个人利益时才愿意采取行动。这是极其错误的认识。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企业和个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占用自然资源,就有责任进行环境保护。政府环保部门以及社会中的环保组织应该加大环保宣传力度,积极进行环保教育,随着整个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环保政策的实施成本才会降低。投资人、债权人在关注企业经营的同时关注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金融证券部门在企业进行融资融券时关注企业环境信息,这些都可以为企业进行信息披露增加一些内在动力。

(二)加快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当前河南上市公司对于环境信息的披露,格式不规范,内容不统一,缺少可比性。政府部门应尽快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对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以及环境信息的披露等制定出可以实施的操作指南,方便会计人员操作,也方便对不同企业的环境绩效进行评价。此外,财政部门还应积极鼓励企业财务部门建立环境会计信息系统,对环境信息进行及时充分披露。

(三)严格环保执法,加强环保引导

我国自1979年颁布环境保护法以来,已经相继颁布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法律、行政法规、国家环境标准400余项,这些法律法规对企业的环境行为起到约束作用,通过对这些法规的严格执法,使得企业将自身利益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2008年2月环保总局还下发《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重污染企业首发和已上市企业的再融资进行环保核查,要求上市公司加大环境治理和环境信息的披露,从信贷、证券角度对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作了要求。河南省上市公司较少,后备上市企业众多,政府部门可以在制度、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对于企业进行环境治理以及环境信息公开披露的行为进行奖励,引导已上市或将上市企业加大环境保护和环境信息披露的力度。

参考文献:

[1]甄国红.吉林省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实证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9)22~25 [2]于敏.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06(5)76~78 [3]顾晓敏,封晔.中美日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差异研究[J].经济经纬2006(3)69~71 作者简介

刘根霞

汉族 1974-今 河南工程学院财务会计系讲师,会计学硕士 研究方向:会计、电算化

通讯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龙湖经济开发区中山北路1号财务会计系 邮政编码:451191 联系电话:0***

环境信息披露实证研究 篇3

关键词: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识码:A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Listed Companies in Shanghai

WANG Jian-ming,WANG Wei,LIU Si-hua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njing 210009,China)

Abstract:The paper presents a survey on th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the prospectus and the annual reports in 2002-2004 of 144 listed Shanghai′s companies. It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the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hope of speeding up the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So they can get thei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to the track of scientilization, systemat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Key words:listed companies;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empirical study

随着环境会计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提出,社会各界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视与日俱增,为此我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循序渐进地引导上市公司按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改善环境管理,并且颁布了针对企业环境表现的法律和法规。与此同时公众绿色环保意识的提高更促进了企业自愿性披露环境信息的主观意愿,而一些外国公司对于它们的合作伙伴和供应商也提出了很高的环境标准要求,这些都迫使中国企业加快完善环境报告和环境披露的步伐。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这样做其实关系到自身的成本节约、财务绩效和声誉收益。

我国企业开展环境信息披露起步比较晚,多是被动披露,只有一些污染较严重的企业在报表上反映一些环境信息,且大多以排污费、管理费形式出现。目前,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重污染行业,从区域视角研究环境信息披露还不多见。笔者就以长三角经济的代表——上海市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现状。

一、环境信息披露的内涵和意义

一般说来,所谓环境信息披露,就是对环境活动在财务报告中所反映的环境经济信息和环境管理信息,按环境信息披露规定的要求,运用特定的披露方法,采用一定的披露方式,向外在环境信息使用者表达环境资源利用和管理受托责任情况的一种声明。[ 1]

企业公开披露其环境信息,一方面有利于政府部门从中了解企业在环保方面的努力,以此衡量它们环保的力度和对环境危害的程度;另一方面环境信息披露有利于使投资者等与企业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环境情况。

二、上海市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

(一)上海市上市公司样本的选取

笔者研究样本取自1990年到2004年12月31日上海市144家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采取统计相关数据、列出图表并进行分析的研究手段,对上海市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该市上市公司具体名称和上市时间分布如表1所示。

(二)上海市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基本情况概述

上海市144家上市公司中,披露环境信息的总体情况如下: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有43家,占总数的29-9%;在2002年报中披露的有69家,占47-9%;在2003年报中披露的有63家,占43-9%;在2004年报中披露的有62家,占43-1%。具体统计数据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1995年前上市的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环境信息的比率比较低,甚至1993年上市的公司披露率为0,但是从1995年开始,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环境信息的上市公司披露率均不小于50%,在2003年和2004年比率达到了100%,这表示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重视将环境信息在招股说明书中进行披露。2002-2004年在年报中披露环境信息的上市公司比率没有太大变化,都保持在43%左右水平,从中还不能看出企业对年报披露环境信息的重视程度,而且披露水平略有微降。

三、招股说明书中环境信息披露的形式和内容

(一)环境信息披露的项目横向分析

1. 在“风险因素及对策”中披露

在招股说明书中进行披露的43家上市公司,有27家选择在“风险因素及对策”项目中披露环境信息,其中在经营风险中披露的有16家,在行业风险中披露的有10家,在环保风险中披露的有3家,在政策风险中披露的有2家。该项目主要披露上市公司的环保责任、环保法规的制定与遵守、三废产品的环保功能以及生产技术的改进等方面。以G上能(600508)为例,它在环保风险中披露到:公司的生产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家环保法规的限制,而且这种限制会随国家政策对环保要求的提高而加强,从而对公司的运营提出更高的要求,导致公司经营成本增加。针对环保因素可能给公司带来的风险, 本公司将通过加强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环境管理,提高职工环保意识,加大环保投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逐步实现污染物源头控制,削减污染物的产生及外排量。公司将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及时采取措施满足新的环保要求,降低环保风险。另外,需采取复垦还田等措施, 以解决地表沉陷的环境保护问题。

2. 在“募集资金运用”中披露

有15家上市公司选择在此项目中进行披露,披露内容主要包括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投资环保产品项目。以G科华(002022)为例,它在“募集资金运用”项目中披露了核酸诊断剂产业化项目:本项目主要污染因素为废气、废渣、废水及噪声。排放烟气符合GBJ4-73中的有关要求,生产时产生的废水和离子再生废水经设置的消毒池和中和池处理,所有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本项目生产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经高压消毒后,由环卫局统一清运,不污染环境。本项目产生的噪声经过洁净系统送回风消声器予以消声,洁净室的内部噪声低于65dB。

3. 在“发行人情况”中披露

有19家上市公司选择在此项目中进行披露,披露内容主要包括企业能耗情况、节能情况以及环保法规遵守情况。以凌云B股(900957)为例:本公司须遵守中国环境保护法规。目前该等法规规定排放废料须缴交费用, 排放的污染物超过许可限量须缴付罚款, 以及赋予政府对未能遵照命令停止或更改其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工厂,关闭其任何有关的设施。董事相信,本公司所有设施均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的规定。本公司已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的规定, 故未曾因严重污染或违反环保法规而支付任何罚款。

4. 在“企业发展规划”中披露

有4家上市公司选择在此项目中进行简要披露,包括G同科(600846)、阳晨B股(900935)、G紫江(600210)、凌云B股(900957),披露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技改和环保产品。

5. 在“业务技术”中披露

有4家上市公司选择在此项目中进行披露,包括G上能(600508)、G中海(600026)、G浦建(600284)、G现代(600420),披露内容主要包括“三废”和环境管理。

6. 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有4家上市公司选择在此项目中进行披露,披露内容主要包括能耗成本、排污工程、环保项目等。以G梅林(600073)为例,它在在建工程中披露了环保废水处理系统的建造。

(二)环境信息披露的项目各年度纵向分析

统计各上市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的披露具体反映在哪些项目下,以分析环境信息披露的分布趋势和年度变化,如表3。

(三)招股说明书中环境信息披露综合分析

从横向来看,上海市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主要是在风险因素及对策中进行披露,占披露总数的62-79%,首先在这一项目下又主要集中在经营风险中披露,占风险披露总数的59-26%,在这一项目中披露了企业能耗情况和节能的对策;其次是在发行人情况和募集资金运用中进行披露,分别占44-19%、34-88%;最后是在业务技术、发展规划和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均占9-3%。

从纵向来看,1990-2004年上海市上市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的环境信息披露范围越来越大,内容也越来越详尽。1990年和1992年上市的公司在当年都没有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环境信息,1993-1995年上市公司在经营风险、募集资金运用、发行人情况和发展规划中披露了相关环境信息,1996-2000年上市公司开始将环保风险列入行业风险之下进行披露,同时还增加了在报表附注中的披露,值得注意的是2001-2004年环保风险被作为独立的一个风险因素在风险因素及对策项目下披露环境信息,而且新增了业务技术项目披露生产技术改进的情况。

以上的变化得益于我国政府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出台,上市公司也开始调整利润增长的方式,加大了对环保的重视。

四、年报中环境信息披露的形式和内容

上市公司年报主要在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重大事项以及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环境信息。通过统计发现,上海市上市公司大多在董事会报告和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环境信息,个别企业在重大事项中披露环境信息。

从披露的内容看,董事会报告主要在公司经营情况、投资情况、环境政策变化及影响、公司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方案中进行披露;资产负债表注释主要在在建工程、预提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待摊费用、长期应付款等中进行披露;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主要在补贴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外支出等进行披露;现金流量表则是在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有关的现金中进行披露,主要是水电费、环保费。

(一)环境信息披露的项目横向分析

从横向分析上海市各上市公司2002-2004年度报告,均是在董事会报告、重要事项、会计报表附注这三个项目中披露环境信息。

1. 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

该项目下,上市公司大多选择在“环境政策变化及影响”中进行披露,首先是披露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公司经营的影响,环保措施的制定与落实,遇到的环保技术问题,如何改进技术,加大节能降耗力度。其次就是在“投资情况”中进行披露,说明所投资项目的情况,包括投入资金额、进展情况、收益情况等。而“公司经营情况”、“公司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方案”中的披露只是简单地描述公司环保方面的管理。

2. 在“重要事项”中披露

个别上市公司在“重要事项”项目中披露环境信息,且主要在“重大关联交易事项”项目中披露。以原水股份(600649)为例,该公司在2002年报中披露关于“收购上海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资产”的交易事项:合流一期是上海贯彻“国务院关于上海市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中提出的“抓紧治理苏州河、黄浦江的污染,消除江、河黑臭现象”的要求而进行建设的一项大型城市排水设施。

3. 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对上海市各上市公司2002-2004年度报告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的公司,多数选择在“在建工程”、“预提费用”这两个项目中进行披露,涉及的内容为污水处理工程、“三废”动迁、环保工程、水电能耗等。其他披露的项目还有“长期待摊费用”、“待摊费用”、“营业外支出”、“补贴收入”、“长期应付款”、“预计负债”等,比较三年披露的项目分布,可以看出没有太大差异,说明在这三年中各上市公司在年报中的环境信息披露并没有太大进步。

(二)环境信息披露的项目纵向分析

2002年度有26家公司在“董事会报告”中进行了环境信息的披露率为37.7%,有46家公司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披露率为66.7%,1家公司在“重要事项”中披露,披露率为1.4%;2003年度有22家公司在“董事会报告”中进行披露,披露率为34.9%,有40家公司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披露率为63.5%,1家公司在“重要事项”中披露,披露率为1.6%;2004年度有24家公司在“董事会报告”,披露率为38.7%,有35家公司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披露率为56.5%,2家公司在“重要事项”中披露,披露率为3.2%。

(三)年报中环境信息披露综合分析

第一,从各年报披露的方式来分析,绝大多数公司在“董事会报告”、“重要事项”中采用文字表达的方式披露,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列明数据的披露只是单纯披露工程造价、费用大小而已,缺少财务披露,如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等,没有披露环境活动产生的影响大小。

第二,从各年报披露的内容来分析,绝大多数公司的披露存在自我赞扬的嫌疑,披露内容过于笼统,对于负面影响的披露不够深入,仅仅披露是否有产生污染的可能,而对污染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没有披露。

第三,没有重视环境审计的作用,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没有披露是否经过环境审计。这使得披露的环境信息的可靠性大打折扣,不能对投资者、社会公众如实反映公司效益与环保活动之间的关系。

第四,上海市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方式、内容、口径不统一,这不仅说明各公司对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不一样,也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会计准则不够完善,使得信息有用性很低,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五、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

环境信息披露实证研究 篇4

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 一系列环境问题也随之发生, 严重影响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而且也会影响未来世界的发展。环境问题让人们从各个领域、行业、层次为改善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做出贡献, 环境会计的产生以及对环境信息方面的披露正是会计界参与环境保护的最佳选择。

一、研究假设

本研究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上, 运用目前可以获得的资料和数据, 研究国内一些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对环境信息披露影响, 并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 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上市公司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

假设2:上市公司发展能力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

假设3:上司公司资产负债率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负相关。

假设4:上市公司规模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

假设5:属于重污染行业的上市公司, 越倾向于披露环境信息。

二、研究思路

(一) 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国内一些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通过2007—2009年年度报告环境信息阅读和数据采集, 得到基本的样本数据。数据分析处理主要通过EVIEWS6.0和SPSS16.0等统计和计量软件完成。

(二) 变量选取

1. 被解释变量

被解释变量为上市公司是否披露环境信息, 披露则赋予值1, 否则取0。具体赋值为:只要企业年报中披露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信息则认为该企业披露了环境信息, 如是否通过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 是否披露环保费用、环保投资、政府补贴等。

2. 解释变量

根据前面的研究假设, 本研究选取如下指标:

(1) 盈利能力:使用净资产收益率来衡量公司盈利能力。该指标越高, 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本文选择期末净资产收益率, 预计对被解释变量有正的影响关系。

(2) 发展能力:用主营业收入增长率衡量公司发展能力。该指标越高, 反映企业发展能力越好, 预计对被解释变量有正的影响关系。

(3) 负债程度:通常用资产负债率或产权比率指标衡量公司负债程度大小。由于该两种指标具有相同的经济意义, 可以相互补充, 因而本文选择资产负债率作为公司负债率指标, 预计该指标对被解释变量有负的影响关系。

(4) 公司规模:总资产和销售收入是内部变量, 与公司结构相关联。考虑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比较健全, 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较高, 本文选择上市公司期末总资产对数作为公司规模的替代变量, 预计公司规模对被解释变量有正的影响关系。

(5) 重污染行业:重污染行业是一个虚拟变量, 如果上市公司属于16类重污染行业, 取值为1, 否则取0。

(三) 模型构建

被解释变量为0/1二值变量, 无法直接采用一般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模, 基于上述分析, 本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 检验国内一些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构建的模型如式 (1) 所示:

其中P为披露环境信息的概率, P值越大, 说明可能披露概率越大;反之, 越低;β0、βi分别表示常数项、系数。表1对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作了定义和表达。

三、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对解释变量的筛选策略采用强制进入策略, 即所有解释变量全部进入模型。表2显示了强制回归模型中各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检验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 只有重污染行业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假设5通过了显著性验证, 表明重污染行业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有显著影响。其余变量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具体预测模型为:

从预测模型中分析可以看出相关因素对环境信息披露有一定的影响, 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第一, 公司盈利能力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公司盈利能力与环境信息披露负相关, 与原假设不符, 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可能是盈利能力差的上市公司为了转移利益相关者的注意力而采取披露过多的环境信息和社会责任信息所致。

第二, 公司发展能力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公司发展能力与环境信息披露负相关, 与原假设不符, 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的解释是公司为了获取快速发展, 而不愿意披露不利于公司发展的信息, 以回避对公司不利影响。

第三, 公司负债率对环境信息披露影响。上市公司的负责程度与环境信息披露负相关, 与原假设相符, 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第四, 公司规模对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公司规模与环境信息披露正相关, 与预期相符, 但P值太大, 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说明规模大的上市公司有动力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代理成本。

第五, 重污染行业对环境信息披露影响。重污染行业与环境信息披露正相关, 与预期相符, 通过显著性验证, 这说明重污染行业倾向披露环境信息向社会传达其主动承担环保责任。

参考文献

[1]Hossain M, P erera M H B, R ahman A R.Voluntar y disclosure in the annual reports of New Zealand compani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 anagement&Accounting, 1995, (3) :69-87.

[2]Anderson J, Frankle, A.Voluntary social reporting:An Iso-Beta portfolio analysis[J].Accou-nting Review, 1980, (55) :467-479.

[3]阳静, 张彦.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 2008, (11) :89-90.

[4]侯丽梅, 侯涛.环境绩效信息披露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经验证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8) :99-104.

[5]肖淑芳, 胡伟.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设[J].会计研究, 2005, (3) :47-52.

[6]王济川, 郭志刚.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与应用 (1)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7]王立彦, 尹春艳, 李维刚.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实务调查分析[J].会计研究, 1998, (8) .

[8]李晚金, 匡小兰, 龚光明.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沪市201家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8, 29 (5) :47-50.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 篇5

作 者:张劲松 何学军 作者单位:张劲松(哈尔滨商业大学,会计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

何学军(浙江省供销学校,浙江,杭州,310000)

刊 名:北方经贸 英文刊名:NORTHERN ECONOMY AND TRADE 年,卷(期):20xx “”(2) 分类号:F235 关键词:环境会计 会计信息 披露

环境信息披露实证研究 篇6

一、研究设计

(一)自愿披露指数的设定主要包括:

(1)信息条目的选取。本文设计的信息披露指数包括了36条自愿披露信息条目,具体条目如表1所示:

(2)信息条目的取值及汇总。本文对这36条信息按照如下标准进行打分,这些取值标准是:第一,若该信息条目仅涉及定性披露,若详细描述给2分,一般性描述给1分,不披露则给0分。第二,若该信息条目涉及定性与定量披露,若仅作定性描述,则给1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进行分析时给2分,既不作定性分析也不作定量分析时给0分,在通过信息条目的分值汇总成信息披露指数时,本文采用信息条目直接汇总的方法,避免人为分配权重。第三,信息披露指数形成。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采用自愿披露指数VDI0来表示,第i家公司的自愿披露信息指数记为VDI0i,等于第i家公司各条信息条目得分之和除以按该公司有效信息条目计算的最佳得分之和。由于VDI0i的取值范围为0~1,为了满足多元回归对因变量取值范围的要求,本文采用与Mahmud Hossain一致的方式对VDI0进行如下替换,得到转化后的自愿信息披露指数VDIi,转化公式如下:VDIi=InVDI0i- In(1-VDI0i),经过转换后VDIi的取值范围为(-∞,+∞),而单调性没有改变。

(二)研究假设 结合国内外关于自愿披露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以及我国特有的研究背景,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1: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流通股所占比例(TRADE)与自愿披露水平正相关;

假设2: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HERF)与自愿披露水平负相关;

假设3:上市公司董事会中独立董事人数(RIND)与自愿披露水平正相关;

假设4:上市公司董事会构成中独立董事人数占董事会总人数的比例(RINDPR)与自愿披露水平正相关;

假设5:董事长与总经理二职合一(CEO)的上市公司具有较低的自愿披露水平;

假设6:设置了审计委员会(AC)的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自愿披露水平;

假设7:深圳上市的上市公司自愿披露水平要高于上海上市的公司(PLACE);

假设8:属于垄断行业(INDU)的上市公司具有较低的自愿披露水平;

假设9:发行两种及以上股票的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自愿披露水平(TYPE);

假设10: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BIG4)与自愿披露水平正相关。

(三)模型构建在确定研究中所用的上述变量之后,本文构建了用以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

VDIi=a+b1TRADE+b2HERF+b3RIND+b4RINDPR+b5CEO+b6AC

+b7PLACE+b8INDU+b9TYPE+b10BIG4+b11INSIZE+b12ROE+b13DEBT+

b14DIVI+b15GROWTH+u

式中,INSIZE表示公司的规模 ,ROE表示净资产收益率, DEBT表示负债程度,DIVI表示股利支付率,GROWTH表示公司成长性为控制变量。

(四)资料来源及样本选择 本文以深沪两地所有A股上市公司2009年年度报告全文为研究对象,选取了952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单位。这些样本公司行业分布为:制造业,562家;采掘业,17家;农、林、牧、渔业,27家;信息技术产业,68家;电气、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1家;建筑业,15家;交通运输、仓储业,42家;社会服务业,28家;传播与文化产业,9家;批发和零售业,75家;综合类,68家。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整体回归结果及模型解释参照表2,可以对回归方程的显著性及其解释能力作出分析。首先,由于F=56.518(p=0.000),因此,回归方程在显著性水平为0.1的假设上通过了检验;其次,表中的Adjusted R-square为0.467,说明回归模型对因变量的解释力为46.7%。此外,从表3所列示的残差分析结果也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合程度指标D-W值接近2,残差均值为0,方程整体效果明显。

(二)多元回归结果分析在表4中,另外,对各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进行了计算,RIND所对应的膨胀因子最大,其值为1.706,小于10,证明了回归模型中变量间并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结合上文所做的研究假设及表4的回归结果,本文对自愿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做出以下分析:

从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流通股比例与自愿披露水平显著正相关,这说明流通股股东无法 “用手投票”的前提下,他们可“用脚投票”,这种约束促使管理当局进行更多的自愿披露。股权集中度与自愿披露负相关,这说明了股权越集中,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动机也就越少。独立董事人数通过显著性检验,但独立董事比例却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我国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不值得过分强调。审计委员会的设置与自愿信息披露正相关,这与中国证监会在2002年1月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作出的设立审计等专门委员会等决议提供了一定的证据。上市地点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检验,但系数符号与预计一致。这说明在深圳上市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略高于在上海上市的上市公司,市场效率越低的证券市场还更倾向于披露信息。究其原因,本文认为,这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意愿淡薄,普遍缺乏自愿披露的动力有很大的关系。行业类型变量也没有通过显著检验,但系数符号与预计一致。这说明垄断行业的上市公司更不愿披露更多的信息。这可能和我国目前垄断行业的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有关,存在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发行股票类型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即同时发行除A股以外的B股或H股的上市公司具有較高的自愿披露水平,这说明外部治理对于上市公司自愿披露行为能够产生极其明显的影响力。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在回归模型中显示在1%水平上与自愿披露水平正相关,即经国际知名的前“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自愿披露水平。关于模型中的控制变量,公司规模和净资产收益率通过了验证,这说明信号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自愿披露行为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三)分组回归结果及模型解释 为了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做更深入的分析,本文按照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分值高低排序将样本分为两组,分别称作VDI_high组和VDI_low组,每组各有样本476家,分别做回归分析。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试图挖掘对于自愿性披露状况好与差的公司,影响其披露的因素是否有不同。

首先,对两个组的因变量及自变量做了描述性统计和T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从表5中可以看出,描述VDI_high组和VDI_low组的自愿信息披露水平的VDI值有明显差别,前者大于后者。同时,描述型变量中除了股利支付率(DIVI)和公司成长性指标(GROWTH)外,其余变量在两个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别。

然后对两个组分别做多元回归分析,其结果见表6。从表6可以看出,对于自愿披露水平较高的一组而言,其回归效果是比较好的,调整后的R2达到0.539,F值为37.992,在0.001的水平上具有显著性。对于自变量的回归结果,除了二职合一(CEO)变量外,其余自变量的回归结果与总体回归结果基本相同。二职合一(CEO)变量在总体回归结果中不显著,而在自愿披露水平高组却高度显著,其原因可能是自愿披露水平高组的董事长与总经理职位分离得较为彻底。

但对于自愿性信息披露状况较差的一组,其回归结果不尽人意,模型的模拟程度仅为0.184,仅有独立董事人数、公司规模和盈利水平三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

为何在总体回归结果与自愿信息披露水平高组回归结果里显著的变量在这里却不能进入方程,笔者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这个组的信息披露程度太低,其均值仅为0.177,也就是说在大约36个的自愿性披露项目中,这个组的上市公司平均只披露6个。而且其标准差为约10%,说明各个公司披露的分值与均值的差异不大。上市公司自愿披露信息的意愿淡薄,即使主动地、有意识地进行较多的自愿性披露也可能是出于某种目的。

参考文献:

[1]乔旭东:《上市公司年度报告自愿披露行为的实证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第2期。(编辑刘姗)

环境信息披露实证研究 篇7

企业既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 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 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 关键在于企业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 能否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所以,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越来越多地与环境问题相联系, 企业的环境保护问题将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企业财务信息使用者的关注,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更多地披露环境信息特别是环境会计信息, 使社会公众、企业财务信息使用者能够据此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经营、管理当局的经营业绩作出评价, 同时也为投资者和债权人作出投资、信贷等决策提供重要信息。随着我国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和WTO的加入, 我国企业也将面临着日益强烈的环境信息需求。但目前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主要是政府强制性披露, 不少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只是在法规的要求下做出有选择的、有限的披露, 存在避重就轻现象。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社会公众、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自然会关心拥有资金优势、技术和人才优势的机构投资者在发展壮大的同时, 能否对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有所影响?在股权分置改革以后, 作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结果, 必然会导致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 除了机构持股, 还有股权集中度, 高管持股的变化又是如何影响环境信息披露的水平?本文试图就上述问题进行探究, 以沪市上市公司为例,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从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管理层持股三个方面分析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

二、文献回顾

(一) 有关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

有的研究者把环境信息披露作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一部分去研究, 也有的从事环境信息披露的独立研究, 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及影响因素, 如沈洪涛和金婷婷 (2006) 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在《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出台后有了明显的改善, 但是在披露内容和披露方式上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一致性, 尤其是在信息披露数量提高的同时, 披露的质量并未有相应的提高。二是环境信息披露的市场价值, 如陈玉清和马丽丽 (2005) 检验了市场对全部A股公司2003年年报中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反应, 得出了“信息使用者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不关注, 也就是说, 资本市场对此类信息的需求不强”的结论。

(二) 有关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

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研究, 何浚从公司的股权结构入手, 分不同行业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行了分析, 指出股权结构畸形、国有资本主体缺位、股东控制权残缺和经理人员的约束机制不健全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缺陷。吴淑琨、柏杰和席酉民在“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中国上市公司实证分析”一文中指出对中国现阶段的上市公司来说, 两职是否合一与其绩效之间没有显著的联系。孙永祥在“所有权、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 一文中指出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具有相对中心或主导的地位, 而民营公司的治理则可能要优于国有公司的治理。他认为债权人的存在或融资结构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委托代理关系与公司控制权的争夺, 因而融资结构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治理结构。而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的研究文献通常有两个角度, 一个角度是对基金或机构投资行为特征的研究, 汪光成 (2001) 以1999年中国大陆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披露的基金持股信息为基础, 研究了1999年年末基金的持股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基金持股多少与股票的每股收益、每股收益等呈现显著的相关性。另一个角度是对基金投资行为对市场收益和波动性影响的研究。如邵颖红、朱哲晗、陈爱军 (2003)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基金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业绩之间具有统计上的正相关关系, 因此认为我国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治理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 公司治理结构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

吕立伟 (2006) 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国家股、法人股比重与其税收、保值等社会责任履行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与公司违规行为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高管持股比重增加有利于公司履行法定社会责任, 抑制违规等不良企业行为;公司董事会规模结构状况与其税收、保值和信息披露等社会责任履行有显著的关系, 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人数及比重增加有利于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和抑制公司违反社会责任的行为。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假设

从政策的角度看, 目前关于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大部分都是公司的自愿行为, 所以关于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理论部分也适用于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在对新加坡上市公司的自愿披露行为的研究中Eng和Mak (2003) 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披露水平负相关, 政府持股比例与披露水平正相关, 但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则对披露水平没有影响。王咏梅 (2003) 的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程度随股权结构分散程度显著增加。在股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 大股东对上市公司形成超强控制状态, 往往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权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并竭力向外部隐瞒控制权收益 (佘明桂等2004) 。此外, 大股东往往通过对经理层的控制成为“内部人”, 具有获取信息的渠道, 所以, 相应减少对外信息披露。但也有理论认为, 股权集中可以使大股东具有足够的激励去收集信息并有效监督管理层, 从而避免了股权高度分散情况下的“搭便车”问题, 这种监督包含对管理层生成财务报告过程的监督, 从而股权集中有可能提高信息披露的水平。因此, 我们得到假设:

假设1:股权集中度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相关

公司治理结构是决定企业行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公司治理结构是实现环境信息披露的微观基础。Healy等 (1999) 的研究发现信息披露程度的上升与机构投资者占公司权益资本的比例上升有联系。Chau和Gray (2002) 研究了香港和新加坡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自愿披露水平的关系, 发现自愿披露水平与外部股权比例正相关, 同时也发现由“内部人”或家族控股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较低。作为专业的证券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非常关注企业基本面的信息, 并能够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起到一定的治理作用。鉴于此, 我们得到假设:

假设2: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

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公司股票是对高管层的重要激励机制, 可使高管利益与公司和股东利益趋向一致, 从而有助于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但在对新加坡上市公司自愿披露行为的研究中Eng和Mak (2003) 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披露水平负相关, 政府持股比例与披露水平正相关, 但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则对披露水平没有影响。我国股票市场不同于新加坡, 高管持股并不普遍, 根据Trueman (1986) 的信号传递理论, 有才能的经理人具有主动对外披露信息以提高自愿披露水平的动机, 以使自己区别于他人。所以, 我们认为高管持股是向外界传递公司前景和经理人才能的信号, 得到假设:

假设3:高管持股比例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

(二)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分行业随机选取2008年沪市20%的A股上市公司共139家作为研究对象, 每一个行业抽取的样本数大致为该行业内公司总数与这一比例的乘积 (取整) 。在抽取样本的过程中, 执行了如下筛选程序:新上市的公司可能会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尤其是环境信息披露政策把握不准, 不能较好反映信息披露真实性, 因此加以剔除;极端值对统计结果的不利影响, 剔除了ST、PT公司;金融保险行业对环境信息影响的特殊性, 剔除了金融保险行业的上市公司。我们使用环境信息披露指数衡量环境信息披露水平, 该指标是通过测量表对上市公司2008年年度报告中的环境信息披露内容进行测量而得到的。采用年报的原因在于年报是外部投资者获取上市公司信息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 而且年报的信息披露水平与其他途径的披露水平正相关。2008年财务数据数据及机构投资者数据来自天软数据库 (本文所指的投资投资者包括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证券公司和境外机构投资者) , 样本公司2008年报下载自巨潮资讯网, 股权集中度及高管持股比例数据由本文作者根据2008年报手工整理而得。

(三) 变量定义

(1) 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关于环境信息披露内容, 结合各类文献相关研究成果, 我们归纳和理解为环境信息应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见 (表1) 。对环境信息的定性和定量描述信息的环境信息披露指数的确定, 本文以环境信息的五个方面内容为标准对样本公司2008年会计年报中环境信息披露情况进行逐个收集, 每含有其中一个方面, 环境信息披露的方式为“货币性信息”则赋值2;为非“货币性信息”则赋值1;无信息则赋值0。然后按相应的加总得分为环境信息披露指数 (EDI) 。某个公司的最高得分为10分。 (2) 其他变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因变量为环境信息披露指数, 解释变量为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高管持股比例, 控制变量包括公司规模、财务杠杆、盈利能力、成长性以及行业差异 (虚拟变量) , 其中重污染与非重污染行业的划分依据采用国家环保部2008年制定发布的《上市公司环保核查行业分类管理名录》, 变量定义见 (表2) 。

(四) 研究模型

为了验证机构持股与环境信息披露指数之间的相关性, 这里设计了如下多元回归模型:

根据假设, 解释变量系数b2、b3应显著为正。本文使用的数据处理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13.0。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

首先对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见 (表3) 。从 (表3) 中可以看出, 样本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均值为0.98, 说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总体不高,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指数最大值为4, 最小值为0, 中位数为1, 说明环境信息披露在各企业间差异较大, 有几乎一半 (49.6%) 的企业2008年年报中没有披露环境信息, 但也有40家企业单独另外披露社会责任报告 (占28.8%) 。股权集中度均值为55.62%;机构持股比例均值为5.849%, 最小值为0, 反映了总体而言, 机构持股在数量上还是较低的, 最大值为41.87%, 中位数为2.03%, 可看出机构持股的集中度较高;高管持股比例的均值为0.129%, 中位数为0.001%, 说明大部分公司高管持股比例是很低的;另外从行业差异来看, 重污染行业占比41%, 仍要加强环境监管。

注:“***”表示1%水平显著, “**”表示5%水平显著 (双尾检验)

注:“***”表示1%水平显著, “**”表示5%水平显著, “*”表示10%水平显著

(二) 相关性检验

通过计算皮尔逊相关系数来检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从 (表4) 可知, 股权集中度、公司规模、成长性及行业差异与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另外, 股权集中度与机构持股、公司规模、成长性显著相关, 机构持股与公司规模、盈利能力显著相关。根据Hossain (1995) 的研究表明, 解释变量之间的系数只要没有超过0.8或0.9, 就不会对多元回归分析产生影响。因此, 以上各变量的的相关关系对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的解释力不会产生严重影响。

(三) 回归分析

以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数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具体结果见 (表5) 。从 (表5) 来看, 模型的整体线性拟合显著 (F统计值在1%水平上显著) , 解释变量之间的共线性较弱 (容忍度都大于0.1, 膨胀因子均小于10) , 回归模型的残差相互独立 (D-W值接近于2) , 从统计角度来看, 模型的效果较好。但调整后的R2为21.2%, 说明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能力有限, 还有其它影响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因素有待探寻。从回归结果来看, 股权集中度在5%水平上显著, 从而验证了假设1, 并可进一步推断:股权集中度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机构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与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关系不显著, 也就是说机构持股比例高、高管持股比例高的上市公司, 其环境信息披露指数不一定高, 由此看出, 假设2、假设3不成立。另外公司规模在10%水平、行业差异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 这可能是因为大公司更注重自己的社会形象, 也有能力加强环境保护;而重污染行业由于所受的环境监管法规压力较大, 也会注重环境信息披露。

五、结论与建议

(一) 研究结论

本文以沪市部分上市公司为例, 实证分析了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 得出的结论为股权集中度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 机构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与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关系不显著。由此推出, 要想从整体上提高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 提高股权集中度不失为途径之一。当前十大股东所持股份的比例较大时, 能更有力地通过股东大会上“用手投票”, 在董事会中占据一席之地, 直接参与公司的决策。在利益的驱动下, 能够关心公司的具体经营, 通过选举董事, 挑选经理, 认真监督和激励公司经理人的行为, 自愿披露的程度包括环境信息披露的水平也相应较高。这一结论与目前要重点解决“一股独大”问题的提法并不矛盾, 因为这里所指的股权集中度是指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和, 而非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机构持股比例与环境信息披露不显著, 主要是因为一是机构持股比例普遍偏低, 还不能形成对上市公司的控制与治理;二是机构投资者并不是天然的公司治理积极参与者, 搭便车现象使单一外部股东缺乏公司治理积极性。自身也会进行参与治理的成本和效益分析, 在流动变现———用脚投票和积极参与治理———用手投票之间存在机会主义决择。研究结果表明高管持股比例对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这可能是由于我国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比例偏低, 不能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 且是一种针对过去的、一次性的奖励。

(二) 相关建议

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 要加大环保监管力度, 对环保法律法规要执行到位, 使得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企业造成的社会成本内部化, 从而降低其经济效益, 间接的促使投资人关注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使得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能够增加企业的市场价值, 增加社会效益。这样, 当机构持股、高管持股比例上升时, 必然也会有动力改善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应出台加大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的鼓励力度, 2008年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中鼓励措施只有一句话:“对重视社会责任承担工作, 并能积极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 本所将优先考虑其入选上证公司治理板块, 并相应简化对其临时公告的审核工作。”显然鼓励力度不够。 (2) 建立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制度保障, 培养和鼓励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只有持有相对较大的股份, 才能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目前部分机构投资者介入公司的治理还存在一些制度上的障碍, 应创造适合中国国情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社会环境, 规范健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 使得机构投资者能够长线投资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上市公司, 对市场上过度投机气氛也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因为机构投资者资本雄厚, 可以雇佣专门机构评估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 能够建立各种各样的投资组合以有效分险;提倡发行社会责任型或环保型证券投资基金。美国2003年的社会责任型投资基金规模高达2.14兆美元。这些基金的投资对象是那些被认为符合社会责任要求的企业或者被权威机构认定为社会责任排名靠前的企业。如果企业出现环境污染、产品质量问题、侵害雇员利益等违反企业社会责任的活动时, 这些基金就会抛售那些企业的股票, 从而使企业的市场价值降低。随着我国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投资者对公司社会责任包括环境保护日益重视, 鼓励发行社会责任型或环保型证券投资基金必将大有市场, 也会形成广泛的保护环境的社会导向。 (3) 加大推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 使管理层利益与公司利益特别是长期利益趋向一致, 以提高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

本文的研究存在以下不足:由于条件的限制, 研究的样本只选取了2008年的部分上市公司, 这可能会影响本文的结论, 同时在衡量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数时, 只从年报中收集, 而没有统计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中期报告等公告里涉及的环境信息披露, 并且是将环境信息条目直接加总, 没有考虑权重。本文主要检验了股权结构与环境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 虽然也考虑了部分控制变量, 但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没有涉及, 以及股权结构中关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等变量与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性也没有研究, 这可能成为将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摘要:股权分置改革以后股权结构的变化, 能否对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有所影响?本文以我国沪市上市公司为例, 对股权结构和环境信息披露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 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股权集中度显著正相关, 机构持股、高管持股比例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关系不显著。说明必须创造制度条件, 才能使机构投资、高管持股对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发挥作用。

关键词: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高管持股比例,环境信息披露

参考文献

[1]黎精明:《关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2]阳秋林:《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责任会计势在必行》, 《南华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3]陈玉清、马丽丽:《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市场反应实证分析》, 《会计研究》2005年第11期。

[4]苏振华:《论机构投资者介入上市公司治理》, 《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5]汤亚莉、陈自力等:《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管理世界》2006年第1期。

[6]Anderson, J., Frankle, A., Voluntary Social Reporting:An Iso-Beta Portfolio Analysis, Accounting Review, 1980.

[7]Belkaoui, A., Theimpact of the Disclore of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on the Market, Financial Management, 1976.

环境信息披露实证研究 篇8

关键词:家族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政府环保补助

家族企业在国际和国内企业中都占有较大份额。根据许朗 (2005) 的研究, 在我国中小企业中有80%是家族企业, 上市公司中有超过10%的企业是家族企业。我国尚未有研究者针对家族企业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进行专项研究, 本文拟通过实证分析填补这一空白。

本文的家族型企业满足以下条件: (1) 实际控制人既不是国资委也不是集体和企业, 而是由自然人构成; (2) 实际控制人与法定责任人具有重合性或血缘、姻亲关系; (3) 家族或其家族成员的实际控制权在30%以上。在2008年的A股市场有574家公司属于重污染行业范畴, 剔除缺失样本数据后, 符合以上条件的有52家。

本文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分为环境政策和目标、环保工艺、环保认证、环保风险、环保产品或专利、治污费、政府环保补助和环境损失等10个项目, 逐项评分。评分规则为:该项内容有披露得分为1, 无披露得分为0, 然后采用熵权法加权计算出综合值并换算为10分制得分, 作为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计量指标 (EAID) 。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 年度报告取自巨潮资讯网。

一、现状描述

1. 披露内容分析。

通过研究披露内容, 得出以下结论:国家环境政策有65.3%的企业予以披露;披露企业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环境目标的有62%;披露绿化、三污、清洁治理等费用的有48.1%;披露节能和循环经济程序项目工艺的有43.1%;披露政府环保补助的有42.9%;披露环境认证的有27.7%;披露环保风险的有24%;披露环保类产品或专利的有8%;披露环境损失的有4.5%;披露环境会计报告形式的有1.9%。

上述十项指标中, 排在前两位的指标都属于非货币披露。可见, 大多数企业对非货币性披露方法利用率较高, 但常常对环保损失一笔带过, 不予详尽披露。而当企业获得正面的环保补助或其他环保收益时, 则又倾向于积极地以货币化形式予以披露。

2. 披露的地区差异分析。

根据EAID的计量均值, 可按披露水平和省份将样本分为四个等级, 在样本涉及的19个省级行政区域中, 第一级为最高级, 包括山东、山西、内蒙古和安徽, 以EAID综合指标满分10分为基准, 均值为5.5分以上;第二级包括江苏、浙江两省, 居于4~5分之间;第三级为河北、北京、广东、吉林和四川, 在2.0~4.0分之间;福建、湖南、陕西、辽宁、河南、湖北、黑龙江、宁夏为第四级, 居于2.0分以下。极大值出现在山东省和江苏省, 极小值出现在黑龙江和宁夏, 此统计结果不包括未列入表中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根据对年报的披露内容和企业所属地域进行分析, 得到如表1所示的统计结果。

根据表1分析可以得出, 总体上各省级行政区的重污染行业家族型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差异巨大。根据EAID均值, 从8.0到0分布不等, 极端值的出现与地区关系紧密。

由表1中的非货币性披露和货币性披露的频次统计结果可以得出, 非货币性披露水平是货币性披露水平的234%。这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企业在响应国家治污环保号召的同时, 有一半以上的企业并没有采取强有力的治理措施, 或者没有将之向公众予以披露。

对频次和EAID的均值进行分析得出, 山西、内蒙古、山东三省的家族型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排在19个地区的首位, 而黑龙江和宁夏对该类信息的披露几乎为零。此外, 湖北、河南、辽宁三省的披露水平也居于低位。再将样本按照东部、西部、南部和北部地区划分, 采用假设检验进行比较分析, 得出东部地区的披露均值高于中西部地区, 南北地区的披露差异则不显著。

3. 披露的样本上市年龄差异分析。

通过对不同上市年龄的样本公司进行比较分析, 可得到以下统计结果:除1994年上市的两家企业以外, 各年度上市的公司的EAID值以2000年为分界点, 有大幅提升。通过邹氏Breakpoint分析, EAID值在2000年前后差异显著;在1994年上市的两家企业的EAID值表现突出, 在剔除极值后不影响原结论。我国的低耗能产业在1997~2000年之间发展迅速, 政府作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者和主要实施者, 在2000年6月7日, 又发布了《关于对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重复建设项目限制或停止贷款的通知》, 从而得以解释此披露水平在2000年前后的显著差异。下图体现了样本的EAID值分布情况, 其中该年度不符合取样条件的样本被剔除。

通过横向的地域分析和纵向的上市年龄比较分析发现, 两者在EAID值的均值上有很大差异, 地区最大值为8.03, 而年度最大值为4.51。观察纵向分析的标准差, 发现其最大标准差在2006年达到了3.69, 总体标准差也有2.73;观察横向分析的标准差, 发现其标准差的最大值仅为3.4, 总体标准差为2.7。由此可以推断, 地域因素是影响EAID值即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更关键的因素。

4. 环保补助分析。

企业环保收益主要来源于政府环保补助类款项, 如:环保专项补助基金、环保设备补助款、节能技术改造款、环保产品研发资金、循环经济试点补贴、环保奖励款、能源审计费、节能减排专项引导资金等。

相关研究表明, 42.9%的企业因为环保表现积极而获得了政府的环保类补助。山东省、山西省和内蒙古的政府环保补助金额最高, 如内蒙古医药生物行业的“亿利能源” (交易代码:600277) 于2008年获得政府环保类补助5 100万元, 其中政府环保拨款100万元, 化学污水处理补偿款5 000万元;山东轻工制造行业的“太阳纸业” (交易代码:002078) 也获得该年度的政府补助2 080万元, 用途是污水治理。其次是江苏省、安徽省。再接着是广东省、浙江省和河北省。广东的“路翔股份” (交易代码:002192) 收到政府拨款的开发绿色溶剂乳油农药产品研发资金30万元, 广西“桂林三金” (交易代码:002275) 收到环保治理专项基金20万元。而其他11个地区并无任何一家企业在年度报告中明确披露环保类政府补助金额。下表列举了披露政府环保补助的公司及金额:

单位:万元

5. 环保损失披露统计。

另外, 通过对环保损失进行研究发现, 仅有4家企业披露了环保损失, 占比7.69%, 分别来自浙江和广东。2008年年报披露的最高环保损失额达1.8亿元人民币。浙江的联华科技是因环保意识不强造成爆炸事故, 引起了上百万元的经济损失。湖南的熊猫烟花因爆炸事故损失存货303.6万元。而广东的路翔股份在2007年底募集上市, 2008年披露由于专业沥青研究开发中心项目在选址及办理环保消防等报批手续方面的延误, 导致耗资1.049千万元的工程项目的建设工期延迟, 项目投入资金只完成了计划的4.95%, 所幸其他项目未受延误, 得以顺利进行。另外一家遭受环保损失更严重的例子是医药行业的雷伊, 其在2006年建成普宁市造纸生产线, 并进行试生产, 但由于忽视了环保审批, 导致厂外市政排污配套工程没有及时完工, 而整条耗资3.8亿元的生产线陷入全面停产状态, 截至2008年底累计给该公司造成1.49亿元的账面亏损。

二、改进建议

1. 针对环境治理薄弱的地区制定合理的环保激励措施。

对地区分析的显著差异表明, 由于省级政府对企业环境治理立项的激励程度有所不同, 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在环境治理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绩效。因此, 为了提高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水平, 进一步激发企业参与环保的积极性, 地方政府可以制定一定的环保激励措施:如设立环境保护立项政府补助金、购买环保设备可获企业所得税返还、开发环保产品获得专项补助等。

2. 组织学习与培训。

我国企业目前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定性披露的比例远远高于定量披露的比例。因此, 应督促企业采用更多量化的方式, 结合环境会计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等多元化的披露形式, 来提高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为了提高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 政府应加强环境会计的全方位教育, 组织企业家学习信息披露的多种形式, 增强企业家的环境披露意识, 从而对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3. 借助现有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在现行的会计软件中植入环境会计披露的会计科目和环境会计报告模板。

政府在年度报告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导和约束方面的法制建设比较薄弱, 没有明确的有关年度报告规范的标准性法规, 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年度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水平。而其他各国则有由SEC、CICA、ACCA、CEFIC等机构制定的年度报告环境信息披露内容和格式参考指南, 我国也应以相应规定明确指导性的披露内容和格式。

4. 建立大众监督网络, 借助网络信息平台设立“大众监管信箱”协助政府部门监管。

研究者和投资者可以及时发现年度报告中的疑点和漏洞, 从而通过有效的渠道向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告, 使得相关问题得到及时和相应的处理。

参考文献

[1].王建明.环境信息披露、行业差异和外部制度压力相关性研究:来自我国沪市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 2008;6

[2].张彦, 关民.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外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19

环境信息披露实证研究 篇9

1 文献述评

1.1 国外文献

西方学者很早就开始了环境会计方面的相关研究。经过20世纪70年代以来几十年的发展, 环境会计理论已逐渐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Belkroui、Frey和Michelle (1975) 、Jessica (1978) 以及Peston (1978) 、Crystal和Frank (1980) 等众多学者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得出了公司绩效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越高, 公司绩效越好;Marlene Plumle (2009) 以美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重点实证研究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产生的“现金流量效应”和“资本成本效应”。发现两种效应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Noodezh、Hamid Ravanpak and Salehe Moghimi (2015) 认为公司应当在报告中披露可靠的环境信息以使利益相关者更好地理解公司在社会和环境方面的绩效, 且公司应将环境信息披露作为提高公司声誉以及影响股东投资决策的工具。

1.2 国内文献

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由于起步晚, 环境信息披露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方面的文献尤为匮乏。耿建新、焦若静 (2002) 通过对沪市部分强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质量进行搜集分析, 揭示了我国强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存在披露内容不全面、不可靠、形式不规范等问题。林晓华、唐久芳 (2011) 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 从公司规模、企业盈利能力、负债程度以及公司发展能力四个方面检验了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杨璐璐、苏巧玲 (2013) 选取深市120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 实证分析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公司价值产生的影响。结果并没有发现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与企业价值的提高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在增加企业价值、提高盈利能力方面的作用不大。

2 实证设计

2.1 实证假设

2.1.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程度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 受托方代表所有者的利益经营企业, 需要定期向所有者报告企业业绩以反映管理者“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代理理论认为, 在管理者披露其履行的受托责任信息的过程中也向外部资本市场传递出了某种信号。同样, 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上:一方面, 环境状况较好的企业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方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以便向外部传达良好的环保信息;另一方面, 环境状况披露得越充分, 表明管理者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品德。这会增加利益主体对其信任程度, 刺激投资, 提高声誉。故环境信息披露程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应具有正相关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1: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越详细、越充分, 其经营效果越明显, 经营绩效越好。

2.1.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式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式即是指环境会计信息是在年报中还是在社会责任报告中进行披露。对其进行的选择反映了管理者的环境意识。环保部于2010年颁布《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 明确提出钢铁、化工等16类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应当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定期揭示法律法规要求披露的环境信息。据中国证监会2012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 我们把石油、化学、塑胶、塑料行业四类行业界定为强污染行业。为了便于理解和分析, 我们将在社会责任报告和公司年报等文件中同时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行为称为“主动披露环境信息行为”, 将只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行为称为“被动披露环境信息行为”。根据一般逻辑推理, “主动披露环境信息行为”对公司经营绩效的提高作用更为明显。基于上述分析, 提出如下假设:

H2:同时在社会责任报告和年报中披露环境信息的行为, 即主动披露行为产生的经营绩效高于被动披露行为产生的绩效。

2.2 变量

变量类型及其解释如表1所示。

2.3 样本选择

本文以2013年作为研究窗口, 样本剔除了2014及以后新上市的公司, 财务资料不健全、不完整, 财务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以及ST、PT公司, 最终选取了沪市A股上市公司72家为研究样本。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来自国泰安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和财务指标数据库, 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等有关治理结构数据来自国泰安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数据库, 剩余数据通过上交所网站查询并经手工整理获得。本文采用stata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2.4 建立回归模型

依据上述变量, 本文建立如下回归模型:ROE=α0+α1EA DI+β0EADW+α2lnasset+β1IND+α3CR10+α4Z+α5Boardsiz e+α6Ind Dir+α7ALR+t。如表1所示, 净资产收益率为因变量, 环境信息披露指数以及环境信息披露方式为自变量, 其余其他变量均为控制变量。公司的经营绩效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 对不相关的变量实施控制以有效检验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

3 实证检验

3.1 度量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程度

根据2010年发布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 我们采用国际上普遍使用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数对样本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状况进行衡量。我们将样本公司应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分为6类, 样本公司赋值原则为:每披露一项环境会计信息, 则相应地增加1分;没有进行披露的环境信息, 则记为0分, 对每一个样本公司进行打分汇总, 最后根据每个样本公司的总分然后再除以满分 (6分) 就得出该样本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数。统计结果从表2中可以看出, 72家公司中有2家公司未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 大部分公司内容披露不完善, 仅有3家公司能够很好地履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义务。

3.2 变量描述性分析

据表3所示,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数的均值为2.85, 说明样本公司从总体上看环境会计信息总体披露水平不高;信息披露方式的均值是0.58, 说明在社会责任报告以外的其他文件上另行披露环境信息的公司占大部分比例;样本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 (CR10) 约为52%且前两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 (Z) 约为43%, 说明股权结构不是很合理, 大部分股权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一股独大这一现象较为明显。就公司的治理结构而言, 董事会平均人数为9人, 其中独立董事约占36%, 说明公司治理结构较为合理, 现代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基本已经建立。公司的资产负债率 (DAT) 的均值约为52%, 杠杆水平较为稳定。

3.3 变量相关系数分析

由表4可知, 经营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方式、公司的规模在1%的水平下显著正相关, 与披露指数、股权集中度在5%的水平下正相关。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与独立董事所占董事会规模的比例显著正相关, 故通过提高独立董事的比例可更好地监控管理层的行为, 提高披露质量;环境信息披露指数与公司规模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正相关, 故公司规模越大,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程度越高;在杠杆水平方面, 环境信息披露方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与其呈负相关关系。这与张宗新等人的实证研究结果基本相同。解释可能如下: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上市公司为了避免给公司带来不利影响, 往往不愿意过多地披露不利的环境信息, 环境信息披露形式单一。披露指数和披露方式之间的相关系数很小, 可以忽略不计, 故该回归分析中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3.4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对各变量进行多元回归的结果如表5所示。从表5可以看出,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数的系数是0.0167, 该系数较小, 且显著性水平>10%, 故该解释变量未通过t检验, 表明环境披露指数与公司绩效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 环境信息披露程度在增加公司绩效方面的作用较弱。假设H1不成立。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与公司绩效正相关, 其通过了t检验。假设H2得证, 即主动披露行为产生的经营绩效高于被动披露行为产生的绩效。在公司规模方面, 并没有发现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显著。董事会独立性的系数为负数, 可能的原因是:增加独立董事所占的比例,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管理层的违法违规行为, 但也带来了额外的成本, 对公司绩效产生不利影响。

注:*p<0.05, **p<0.01, ***p<0.001。

4 研究结论及政策性建议

4.1 研究结论

通过上述实证研究我们发现环境信息披露指数这一变量对强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绩效的提高作用较弱。原因可能如下:一是我国法律法规尚未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做出强制性的规定, 公司大都只愿意披露对企业有利的环境会计信息, 对负面环境信息的不披露、选择性披露也致使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受到严重损害。另外, 我国企业仍然存在着轻环境重经济的传统思想, 忽视了环境指标的同步增长。目前大多数公司只把强制性披露要求看成是一种额外的负担, 缺乏主动性, 自愿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公司不是很多。

4.2 建议

为了提高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水平和质量, 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要加强立法, 完善有关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法律法规, 做到有法可依;二是政府应切实承担起监督职责, 严格依法强制企业披露环境信息, 做到有法必依;三是要政府应加强宣传, 抓典型、树榜样, 做到奖惩结合, 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公司自愿披露的程度。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 切实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摘要:本文选取2013年沪市72家强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实证检验了强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对提高公司绩效的作用并不明显。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显著, 会引导强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即更多地进行自愿性披露有利于提高其经营绩效。

关键词:信息披露,环境会计,公司绩效,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耿建新, 焦若静.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初探[J].会计研究, 2002 (01) .

[2]张宗新, 杨飞, 袁庆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提升能否改进公司绩效?——基于2002—2005年深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 2007 (10) .

[3]杨璐璐, 苏巧玲.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影响分析[J].财会通讯, 2013 (21) .

[4]Scott Marshall, Darrell Brown, Marlene Plumlee.The Impact of Voluntary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Quality on Firm Value, Academy of Management Proceedings, 2009.

环境信息披露实证研究 篇10

金融环境新常态是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基础。目前, 金融生态环境虽然在不断改善, 但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依旧频繁出现, 偏高的道德风险和缺失的社会信用使得金融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其次由于不完善的金融市场和质量不高的会计信息披露, 导致企业普遍存在贷款难和投资难的现象, 提高了公司的外部融资成本和投资成本。金融生态环境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法制环境、社会信用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政府行为五个方面。金融生态环境某些方面的改善是否会促进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改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改善是否会促进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

在评价金融生态环境以及研究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方面, 徐小林 (2005) 以山东省三个城市为例, 提出了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的以经济资本回报率为核心的指标体系;欧阳宗旨 (2009) 以其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19个省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发现经济越发达的地区, 金融生态环境越好。鲍金红和陆文哲 (2013) 使用产业结构优化率和金融相关比率, 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一元回归模型等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表明中部六省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结构调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 但表现为单向因果关系;Festus Ebo Turkson等 (2015) 利用协整检验, 考察了外国直接投资 (FDI) 如何通过金融环境来影响加纳的经济水平, 结果表明无论是在短期和长期来看, 外国直接投资在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中对经济增长有更好的影响力。在探究金融生态环境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方面, 朱凯和陈信元 (2009) 以“中国城市金融生态发展指数”作为金融发展的衡量指标, 结果表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不仅可以从总体上降低公司融资约束, 而且投资者更重视会计信息整体质量井据此决定资源配置。黄亮华和谢德仁 (2014) [6]研究了上市公司业绩压力、现金流约束和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隐性选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较小的业绩压力, 会使得企业开发支出资本化的概率越低, 但企业存在的现金流约束会降低他们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且这一现金流约束效应更有可能在金融生态环境相对较差的非国有控股公司。

目前, 针对会计信息舞弊与金融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尚付之阙如。因此, 本项目在借鉴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从金融生态环境一独特视角来分析我国会计舞弊形成的原因, 并就如何防范与减少会计舞弊案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我国30个省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实证分析

(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依照数据的可操作性、可比性等原则来选取衡量指标, 建立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主要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资源水平两个方面选取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具体指标 (见表1) 如下:

1. 经济发展水平指标

(1) 经济总量。经济总量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最直接与最简单的方式, 本文将以GDP衡量经济总量水平, 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国 (或地区) 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 (通常是一年) 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

(2) 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将以固定资产投资额衡量可持续发展能力,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工作量以及相关费用的总称, 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特征以及发展速度, 同时能够反映投资效果。

(3) 人民生活水平。本文将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作为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 该指标是指企业 (单位、个体户) 通过交易直接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 以及提供餐饮所取得的收入金额, 能够从消费的角度反映出一定时期内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情况。

2. 社会资源水平指标

(1) 银行业发展水平。银行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对金融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银行业发展水平较高能有效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障金融秩序的宏观稳定。本文将以各省市的各项存款与各项贷款作为参照指标, 来衡量银行业发展水平。

(2) 保险业发展水平。作为金融行业“三大支柱”之一的保险, 在保障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选取保费收入和赔付支出作为保险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

(3) 政府行为。政府行为不仅会影响到金融制度的建设与发展, 还会干涉到金融部门的独立性, 而这些最终都将影响到金融生态环境自身调节的功能。本文选取各省市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和财政支出作为政府行为这部分的具体考核指标。

(二) 指标数据的选取

本文根据各省市2012年-2014年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的数据, 利用SPSS21.0软件, 对我国30个省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因子分析。依据30个省市各项指标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找出这30个省市之间金融生态差异的主成分因子, 计算出主成分因子的得分, 并按综合得分的结果进行排名。

(三) 因子分析法

利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变量进行相关系数矩阵、反映像相关矩阵处理, 同时进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检验。

三年的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分别是757.382、761.09、752.016, 相应的概率P接近0。同时, KMO值分别为0.873、0.891、0.856, 根据Kaiser给出了KMO度量标准可知上述的指标变量均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用方差最大法进行正交旋转, 并指定提取2个因子。有关处理结果参见表2一表6。

从表3-表5中三年的第三组数据项可以看出, 由于指定提取两个因子, 因子旋转后, 三年中的两个因子分别共解释了原有变量总方差的96.592%、96.94%、96.769%。总体上, 原有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

综合三年的旋转成分矩阵, 可以得出比较一致的结果:

据表6, 第一主成分在X4:各项存款总额 (亿元) , X5:各项贷款总额 (亿元) , X9:税收收入总额 (亿元) , X7:赔付支出总额 (亿元) , X8:财政收入总额 (亿元) , X6:保费收入总额 (亿元) 等指标上载荷较大, 可以认为F1是社会资源水平的综合因子。

据表6, 第二主成分在X2:固定资产投资额 (亿元) , X1:GDP值 (亿元) , X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等指标上载荷较大, 可以认为F2是经济发展水平。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经过计算, 得出30个省市在每个主成分上的得分以及综合得分, 并根据综合得分对30个省市进行排名。其中, 排名较高的省市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河南、浙江。

(四) 实证分析结论

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 我国30个省市的金融生态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些差别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资源水平两个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主要表现在GDP (X1) 上, 金融资源水平主要表现在各项存款总额 (X4) 和各项贷款总额 (X5) 上。据此, 下面将综合三个指标来评价金融生态环境的状况。

三、金融生态环境与会计信息舞弊情况关系的分析

(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基于上述对金融生态环境状况的评价, 本文选取Y=股票筹资额/上市公司数量, 并将Y指数化, 用指数化后的变量Y来表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情况;X= (X4+X5) /X1, 并将X指数化, 用指数化后的变量X来表示金融生态环境的状况。

(二) 指标数据的选取

本文根据全国1993年-2014年各指标的数据, 各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三) 金融生态环境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分析

关于金融生态环境状况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情况的关系, 本文采用Eviews7.2进行计量分析。在进行具体的检验之前, 利用Eviews7.2得出了X和Y指标的时序图 (见图1和图2) , 从时序图可以粗略估计, 这两个指标均是非平稳序列。

1. 单位根检验 (ADF)

根据对序列的水平值进行单位根检验 (见表7) , lnx、lny、lnz都是非平稳序列;再根据对序列的一阶差分形式进行单位根检验, x和y的一阶差分是平稳序列。

2. 协整检验

针对上述的非稳定序列, 可以进一步进行协整分析, 本文使用的是Johansen协整检验办法, 并利用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根统计量来判断变量之间协整关系的个数。

据协整检验的结果显示 (见表8和表9) , 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 金融生态环境状况 (X) 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情况 (Y) 这两个变量通过协整检验, 具有正相关的长期均衡关系。从X和Y指标的时序图中 (见图3) 所显示的趋势中, 可以得出这两个指标变量基本上是正向相关关系。

分别以lnx, lny为自变量, 得出协整方程为:lny=5.382515lnx, 可以看出, 金融生态环境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有正向的关系, 即表明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 对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或者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改善, 对提高金融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 格兰杰因果检验

由协整检验结果可知, 金融生态环境状况 (X) 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Y) 这两个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但其是否构成因果关系以及为何种因果关系, 还需作进一步的验证。本文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来分析其具体的因果关系, 分析结果见表10。

综合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我们可以分析得到如下结果: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 金融生态环境状况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情况互为因果关系。即, 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了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 也可能是因为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促进了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

四、结论

通过对金融生态环境状况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情况的面板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因而可从上文因子分析中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主成分因子出发, 即从经济发展水平、金融资源水平、政府行为、法制环境四个层面分析影响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 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 从而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鉴于其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能促进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 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摘要:本文一方面建立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0个省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主成分分析。另一方面, 从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体系、社会信用法制环境、政府行为四个方面, 采用协整检验分析、格兰杰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对金融生态环境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会计信息质量,因子分析法,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参考文献

[1]徐小林.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J], 金融研究, 2005 (11) :39-45.

[2]欧阳宗, 常庆.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基于十九个省市的实证研究[J], 时代金融, 2009 (07) :58-61.

[3]鲍金红, 陆文哲.中部六省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互动研究—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J], 理论月刊, 2013 (07) :126-130.

[4]Festus Ebo Turkson, Agyapomaa Gyeke-Dako, Emmanuel Bentum Amissah.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Spillovers and the Ghanaian Local Financial Environment[J], Modern Economy, 2015 (10) :1078-1089.

上一篇:大量数据处理下一篇:人才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