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教学

2024-05-29

多样化教学(精选十篇)

多样化教学 篇1

一、戒骄戒躁, 脚踏实地

不可否认,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越来越弱, 这也意味着学生选择自己喜欢专业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 因此, 大多数学生在美术方面基础浅, 底子薄, 缺乏兴趣, 积极性不高。因此老师要从学生的基础知识入手, 一步一步的教学,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以便学生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切忌急功近利, 进行“填鸭式”教育, 在学生模棱两可之时便急于进入下一章的教学。特别是在学生刚开始接触这一种全新的知识时, 要特别注意对他们兴趣的培养。比如可以举行一些美术作品的展览, 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 培养审美能力, 更重要的是, 通过这些名家大作, 让他们真正意识到美术给视觉和心灵所带来的冲击, 为美术的力量所折服, 进一步会产生学习的冲动。这一环节就实现了学生与老师之间能够进行有效对话的可能性, 在志趣上可以达到统一, 便捷了教学的开展。

二、采用灵活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创造力

灵活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创造力是实现美术教学方法多样化的重要途径。

师资力量薄弱不是一时间能够解决的事情, 它存在着很多复杂的历史因素, 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来不断进行调整, 因此, 我们只能重视已有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 来实现美术教学的多样化。

首先, 实现课程设置的多样化。由于美术这一课程对于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在教学目标设置的时候就应该要协调好理论型课程、实践型课程, 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 学校方面要优化课程的设置, 实现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平衡, 相互为依托, 不可顾此失彼。这两者相辅相成, 可实现相互促进。专业基础课重在扎实基础, 为更深层次的学习做铺垫, 而专业课程则重在对知识的进一步升华, 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挖掘学生的自身艺术内涵, 这是走向艺术殿堂的跳板。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特别要注意如何有效的结合。同时, 学校还可以增加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相应学习课程, 在时间相对充裕的时候, 进行教学, 以打破教学内容陈旧的僵局。

其次, 实现教学思想的多样化。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因材施教, 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如果老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就会造成很大的疏忽。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 无法满足其汲取更多知识的需要, 才能也没有发挥的余地, 只能被束缚在小小的空间里;而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 基础知识薄弱, 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脚步, 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兴趣。因此, 老师要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点、能力强弱情况, 尽可能的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发挥的空间。老师个人精力有限, 但是可以采取“优生带差生”的这一种方式。比如, 广告制作这一课题, 学生可以各尽其能, 精于设计的同学可以完成广告设计, 善于计算机的同学可以进行广告制作。在小组合作之中, 相互借鉴, 扬长避短, 汲取他人长处。当然, 老师最后的时候可以对各小组的合作及完成的情况进行点评, 或者设置成比赛的方式, 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另外, 老师要加强启发性教学, 这一种思想的运用, 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比如, 在学习素描的时候, 在理论基础之上, 老师一方面要强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让学生自己尝试着探索如何能够更好地实现明暗变化, 怎样的线条才能提高画的质量;另一方面, 老师要注意提问方式, 老师提的问题要具有探索性和思考价值, 切忌直白、一眼便知道答案。问题不在于多, 而在于精。布置的作业弹性要大, 形式多样, 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最后, 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老师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特点, 形成一套具有自己风格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这过程中, 老师要充分利用身边有效的资源, 并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泥塑教学中可以改变一下原料, 用面粉代替传统的泥土, 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中泥土难找的难题。还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找到美,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自然或观察城市中具有特色的一些建筑, 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能够运用理论解释这些东西的原理, 鼓励学生能够非常踊跃地收集大量生活中的素材, 并进行构思、构图、描绘, 充分去表现自己的创作形式和创作技巧。

三、结语

就目前美术教学而言, 现代美术的教学涵盖了艺术的很多方面, 涉及面非常广, 因此,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生这一主体的接受能力, 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 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在教授传统美术课程的同时, 结合现代美术潮流与技术手段让学生发挥自主性, 自由创作, 培养探索意识, 不断改变教育观念, 创新教学方法, 实现美术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参考文献

[1]周震亚.高职美术教学的实践探索[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02)

[2]路斌.在活动中创造美—美术课堂的目标教学法[J].科技信息.2009 (17)

[3]杨琴.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01)

多样化教学 篇2

1.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为教师营造创新的氛围。

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是课改实验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教师应实现由“学科型”向“一专多能型”教师转变,由“单纯执行型”向“学者型、研究型”教师转变。为了提高课改一线教师的思想、业务和理论素质,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集中学习,系统提高,进行“三学”:一学新纲要,把握教材;二学教育科学理论、先进的教学方法;三学他人经验,解决教学疑点、难点,取长补短,达到共同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2)分散指导,答疑解难。做到“三个一”,即教学领导每人蹲好一个班,上好一堂课,评好一堂课。使领导与教师在实践中共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能力。

2.处理好听与评的关系,共同建构课程评价标准。

从评课的目的上看,以激励为核心,真正了解教师的疑惑和困难,和教师共同研讨;从评课的身份看,以一个“研究者”“学习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从评课的态度上看,与教师和平共处,采用平等、交流、对话的形式,共同商量;从评课的语言看,以肯定为主,体现出研讨的气氛;从评课的方式看,先让教师自己谈感受,让其他参与研讨、听课的老师相互评课,领导再从他们的评价中解决观念、方法等问题。

3.处理好研究与总结的关系,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

大力营造研究的氛围,确保研究质量,不断总结共同提升,使教学水平稳中有升,不断提高。研究——即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参与意识,提高教师专题研究和教改实践能力,加强教师的团结协作和团队精神,促使教师重新认识教学,给学校教改注入新的活力。总结——即把教师零散的、点滴的工作体会和认识加以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进一步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全新教学模式。提倡教师记教后反思,写教学心得、科研小结、教育论文,使教师在学中用,在用中思,在思中悟。

二、注重研讨,改变教学策略

1.提供课例,进行评析。我们充分开发课内外课程资源、信息化资源,购买了许多有关课程的课例光盘,新课程书刊、主题活动书刊、综合活动书刊等,有目的地为教师提供各种特色的课例,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研讨。通过教师参与式的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2.加强集体备课。以学科教师先行备课为主,在集中备课时间由全体教师进行研讨和评议,确定教学设计方案,实现同年级资源共享。教师一起制作各种教具、学具、课件,分工合作。教师间的合作、交流,使教学方式个性化、多样化。

3.课堂教学,大胆尝试。教改的过程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共同参与、同步提高的过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学校领导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与宽容,允许教师根据自己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在自己的课堂上尝试操作自认为合理的教学方式。

4.组织上好研讨课。教师每人每学期至少上好一节研讨课,建立每周听课日制度,通过听课、交谈等途径将教师一些好的教学方式进行梳理、小结,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通过轮流上研讨课的方式,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全校加以推广。

三、以人为本,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

1.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乐学。

根据教材特点,一是创设丰富的情境;二是以游戏贯穿;三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每一个学生差异,为他们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

2.合作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善学。

加大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探讨,使学生合作进行讨论交流较普遍地在教学活动中应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共同合作学习、探索,共同提高。教师从细微处着眼,进行指导,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交往的过程、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

3.信息技术的运用,让学生——愿学。

识字教学多样化 篇3

一、生活化。语文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生活本身又蕴涵着丰富的语文知识。生活与课堂密不可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将识字和生活、识字和认识事物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识字量,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生字的有效途径。形义不能同步是一年级识字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要让学生既记住形音,又了解字义,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识字。比如在教学《比一比》一课时,先让学生读“黄牛”、“花猫”、“鸭子”、“小鸟”等词,再让学生观察本课挂图,把词语贴在图中对应的事物的旁边,这一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巩固了生字。

二、直观化。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化抽象为形象。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在生字教学中,简笔画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表现汉字的象形特点,有效帮助学生记忆生字。比如在教学“影”字时,根据“景”字的形貌,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小树,小树在阳光的照射下,投下了影子。学生把图和字比较、观察,发现子就像“景”字,地上的影子就像那三撇儿。学生在欣喜之中牢牢地记住了“影”字。又如在教学“鼠”字时,随手在黑板上画出了一只露着尖牙的老鼠,看了图,再来记“鼠”字,既轻松,又有趣。

三、活动化。兴趣是激发儿童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如,让学生把生字填入相应的花朵里,她告诉学生,谁填对了,就把小花奖给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立刻调动了起来,边活动边识字,学习的气氛非常轻松。

四、趣味化。指导编谜或编顺口溜,让学生轻松记住字形和字音。低年级学生对谜语和琅琅上口的顺口溜有浓厚的兴趣。为了能让识字教学变得活泼有趣,我们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将谜语及顺口溜与学生的识记生字联系起来。除了让学生猜字外,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抓住某些汉字的字形特点,进行联想,学着编谜语或顺口溜。教学“闪”字时,让一名学生从虚掩的教室门闪进来,师在旁边提示“有个人走进门里了”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心领神会,编出了谜语“人很快进了门”,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还懂了字义。又如“两人背靠背,坐在土地上──坐”,“士兵的心-——志”,“不上不下——卡”等等。

五、重复化。为了避免识字回生现象大量发生后难于补救,复习应该及时。让生字与学生的见面次数增多。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主要问题在于他们学得快、忘得也快,为此,除了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外,还要让生字复现,增加识记次数,如定期抽查卡片,一课一听写,加深记忆。教学实践证明,采取行动及时复习学生的识字成果,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可推荐学生阅读人教版课标教材的《同步阅读》和带拼音的儿童读物、朗读背诵古诗或儿歌等途径,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识字,学生的识字巩固程度和识字能力、阅读能力都有明显提高。

六、自主化。正确传授基础知识,培养识字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识字能力,能促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内打好识字基础,让学生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形成独立识字的本领。同时要提供学生展示识字成果的舞台。学生主动识字的意识被激发以后,教师就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充分表现、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如建立“识字墙”“识字门”“识字乐园”“识字擂台”“识字储蓄罐”等。激励学生不断地在生活中增加识字量,让学生逐步养成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习惯。比如学会分解合体字,学会观察汉字,能比较形近字,运用知识迁移等等。

七、开放化。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识字材料,如学校的标语、宣传栏,家里购视、报纸,街上的广告、牌匾等,都是学生随时可以利用的识字资源。把所学的生宇放到新的生活环境中进行再认识,进行课外巩固。生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字,只要有一个学生提出,其余学生也能相继回忆起,并在日后自发加强对生活用字的注意。我常引导学生回忆或要求平时见到认识的字时读化身边的人听。

总之,关键在于教学方法,善教者,得法,省时省力,事半功倍。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我们要灵活地采用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成为识字的主人,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同时又学以致用。

在实习教学中探索多样化教学模式 篇4

一、模块化和情境化教学模式的程序

1. 模块化教学模式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应用中共包含三大程序

(1)岗位分析:对实际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环境、资格条件和技能水平等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确定对应专业所需知识和操作技能。

(2)教学模块设计和划分:根据岗位职业操作技能的需要,进行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块。

(3)教学模块的教学组织实施:根据各教学模块的实际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采用相应的考核方式组织教学。

2. 情境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

(1)创设情境:根据学习者的发展需要创设真实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的情境中发生。

(2)确立问题:选出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让学生去解决。

(3)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要求每个学习者自主解决问题,教师负责提供有关线索。同时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加以引导。

(4)效果评价:对出现的结果,做出必要的提示、评价和结论。

二、模块化和情境化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

1. 教学分析

(1)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是教学预期的结果,是教学必须达到的目的,通过教学目标分析,明确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过程和归宿。

(2)教学对象分析。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复杂,学生年龄差异较大,知识基础参差不齐。在设置教学模块时要充分考虑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是否相适应。

(3)教学环境和条件分析。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实施都受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制约,情境化教学更是如此,要模拟与真实岗位一样逼真的环境和条件,力求接近真实。

2. 教学模块设计与划分

模块化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是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确定某项技能所需要的知识内容,按照技能的特点和分类,建立若干个教学功能模块,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每个教学功能模块相对独立,可以进行积木式的多重组合,灵活多变。这种方法巧妙地把学生的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3. 教学模块组织实施

教学模块的设置已充分考虑情境教学的具体要求,每一个模块都是一个具体任务,学生实践每个任务的过程,都是在提早体会“岗位”的过程。

(1)创设情境。根据具体的教学模块和任务,强调让学生直接实践,采用模仿、效仿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创设的环境条件与“岗位”应力求接近真实,以达以假乱真的效果,并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确立任务。给每一个学生明确的任务,要求其独立完成。可使学生在体会“岗位”的同时,了解相关知识,了解职业需求,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学生独立完成某项任务,可以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

(3)沟通协作。在划分模块时有很多较大的任务,每个大任务可分成若干子任务。这时可以采用沟通协作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完成,每个学生或每组学生承担其中一项子任务单独完成。

(4)引导评价。情境化教学模式重点不是传授新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在实际复杂的条件下,运用所学知识锻炼判断与决策能力。因此,教师除了进行必要的讲解,讲清目的要求、操作要领等,更重要的是全面系统地观察和巡回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在任务全面完成后,要对所有学生进行评价和总结,重点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总结。

三、模块化和情境化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效果

1. 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征

模块化和情境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先进的,它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社会性和实践性。

2. 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模块化和情境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教学活动完全服务于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近似于“岗位”的模块化任务,激发学生的自主需求和学习动机,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3. 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模块化和情境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提前熟悉岗位,熟练掌握了就业技能,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与人沟通、合作共事的能力。

浅谈美育教学的多样化 篇5

[摘要]21世纪初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程改革”)对各学科的教育教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学生德智体美的培养要求,相比之下对美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还是略显单调和不足,但是具备良好审美和人文素质对学生的人生观培养又显得尤为重要。如今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学生的思想观念很容易受到各?事物和文化冲击的影响,如何让学生在诸多的信息中保持判断力是美育教学的重点。信息社会要求学校、教师解放思想,杂合有利条件,多样化地进行美育教学。

[关键词]美育;教学;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5006502

一、小学美育的必要性

美育是指在美学的基本理论指导下,通过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而进行的审美教育活动,旨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高尚的审美理想,从而陶冶情操,提高人们感受美、欣赏美、辨别美、创造美的能力。关于美育的重要性,半个多世纪前,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我坚信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我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冶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可见美育在人心净化中的重要性,良好的审美素质是美好人生的基础,它不仅仅是个人对可见事物关于美丑的判断,更是内心关于真善美的情感判断,它直接影响到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作用。美育是情感教育,也是素质的教育、道德的教育。

二、新课改下小学美育现状

(一)没有美育教学观念,忽视美育的重要性

教育部推行素质教育多年,但是应试教育在中国还是“大行其道”,因为高考制度唯分数论的改革缓慢,学生各主科的成绩高低仍然是学校、老师、家长评定学生是否优秀的硬性指标,这造成了整个学校的美育氛围淡化,美育的重要性被忽略。

(二)美育范围狭窄,难以形成全面的美育效果

很多情况下,学校错误地将美术课、音乐课等艺术教育局限于甚至等同于美育课,艺术课程肯定是美育教学的主要部分,但是其他学科的美育开展和渗透也同样重要,不可忽视。学生在其他学科中只能被动地接受单一的知识,没有在情感、美感上得到更多的开发和解读,造成学生对这些学科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

三、发挥艺术课程在美育教学的重要作用

上面论述了美育在小学教育的现状,主要有两大方面的问题:美育重视问题、美育理论建设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解决的,需要在实践中探讨,在探讨中实践。多样化的开展美育教学是必须和必要的途径。多样化的美育教学中重要的部分是艺术教育的实施,所以艺术课程在美育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学科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美育理论知识,做好美育教学,为各科的美育开展发挥排头兵的作用。

四、美育应贯穿于各学科的教学内容

各学科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质的一大阵地。无论是数学、语文、英语、体育等课程,教师在教学课程中都应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就拿语文课来举例子。语文教师应积极探寻课本中最能激发美好情愫的图景,精巧创设学习情境,如选配恰当的音乐,声情并茂地教授学生,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有所期待,引导、调动学生的美好情感,让他们沿着美好的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近作者。

另外,语文课本中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特别是诗歌、散文等,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探究这些美,激活学生的情感,由情入理,寻文悟道地进行思维迁移,激起学生热烈的积极的审美愿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

除了语文的美育教育,数学的简练之美、体育的动态之美、英语的口语之美等都应该是教师课堂教育探讨的重点。教师应发挥、利用各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审美情感,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五、学校人文环境建设是美育的催化剂

学校人文环境建设是美育的催化剂,好的人文校园对学生的美育开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就拿本校来说,在人文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首先,原来严重影响学校美观的变压器被拆除,进而新建了现代化的以黄色调为主的大门,与新建的黄色教学楼相得益彰(如图一),充满生机活力,美丽大方。

以上这些环境建设促进了学校的人文氛围,反映了人文校园硬件设施的提高。当然,软件设施的建设也不能少,学校近年来提出的“爱的教育”特色文化建设更是将学生的美育提高到了新的高度。“爱的教育”提出的现实依据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爱为源,润泽生命”的办学理念是本校新时期下如何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教师素质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有利于美育教学的开展和提高。

六、教师个人审美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促进美育教学的动力

作为美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本身审美素质、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培养,所以教师审美或立美能力不足将会造成美育教学没有动力。

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直接授课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他们造成很大影响,所以教师具备较高的审美和人文素质是必要与必需的。只有教师本身具备较高的审美品质,才能在教学环境中落实美育教学,启发学生美的心智。另外,如何提高教师审美和人文素质是一个难点。从目前全国多数小学美育师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处于极其匮乏的状态。教师的提高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的学习,所以学校有义务和必要多开展例如“爱的教育”(如图六)等启发家长与教师情感的培训。

在我校不仅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还定期请美学的专家和学者到校演讲,定期举办美育教学研讨会等。学校成立美育小组,开发建设本校的美育教学体系,开展美育优质课比赛(如图七),让所有的教师参加到美育课程中来,结合本地区、本校的文化特色探索出独特的美育良方。

总之,美育工作庞杂而微妙,它分布于学校各个课程、角落、教师、学生当中,你不观察它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可是它又是那么重要,没有它,人类文明将会日渐衰落。各小学应该重视和做好美育教学,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会得到真正的落实,学生的人生大树才会埋下良好的种子!

[参考文献]

多样化教学 篇6

【关键词】多样化 教学方式 中职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60-01

引言

中职数学是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学生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今后继续深造的重要课程,然而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因其对初中甚至于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加上传统数学课堂比较枯燥,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致使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开小差,课后抄作业等现象严重。如何改变这一状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效果?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教学中积极开展实践拓展活动、数学实验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动手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效果。

1.开展数学实践拓展活动

哈尔莫斯说“纯粹数学可以是实际有用的,而应用数学也可以是优美高雅的。”学生之所以对数学缺乏兴趣,很多学生觉得数学无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知识,并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集合的教学中,很多学生觉得集合没有什么用,因此我将学生分成几组,组织学生去超市寻找集合的影子,并把集合中的元素写出来,然后各小组进行评比看哪个小组写的集合多,找到的元素多,并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开一个自己的商店,为商店取好名字,并说明商品的摆放理由等等。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牢固掌握了集合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2.开展数学教学实验

伽利略说过:“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数学知识也是一样,也可以通过做实验来验证.例如:在 “圆锥体积公式”的教学中课前将学生分成5组,每组自制圆柱形纸筒和圆锥形纸筒各一个,其中有三组的圆柱圆锥是等底等高,有一组的圆柱圆锥等底不等高,还有一组的圆柱圆锥等高不等底,上课时让学生按课前的分组,利用沙子、圆柱和圆锥纸筒做实验探寻圆锥体积公式,并由每组的代表向同学们汇报实验结果。汇报结果:有的组得出圆锥与圆柱的体积之间有■的关系,有的组不是■的关系,那是不是各小组的实验有问题?通过学生探讨交流最终得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通过开展数学实验,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动手实践,大胆设想,把教学重点放在发现问题和证明方法的探究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同时有助于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是当代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职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计算机。中职学生数学基础薄弱,计算能力有限,教学中学生最头疼的是作图和复杂的计算,引入计算机教学,借助功能强大的操作软件,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复杂的画图、计算,降低课程学习难度,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例如:第十章概率的教学中,频率直方图、期望、方差、一元线性回归等等,通过计算机软件的处理很快能得出结论,很大程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4.开展学案学习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例如:在第九章立体几何中,概念性的知识点比较多,在教学中把知识点通过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先让学生找书看找出知识点完成学案。通过学案把知识点的难度降低了,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静下心看书的习惯。

5.开展竞赛学习

三角函数是中职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在这部分的教学中,采用竞赛的形式进行教学,一方面通过让学生默写常用的三角函数值,以及角度与弧度的相互转换;另一方面通过分组,开展小组竞赛计算三角函数值,看哪个小组计算又快又准。通过开展竞赛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知识掌握更加牢固。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带领学生步入数学殿堂大门的行之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梁兴友.浅谈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课程的整合[J].职业与技术教育.2016(01)

[2]王彬芳.刍谈中职数学活动课教学的实践[J].科学素养教学设计.2016(02)

[3]徐敏.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J].理科考试研究.2016(01)

[4]王萍.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析[J].职业教育.2016(01)

作者简介:

多样化教学 篇7

1 开展多样化教学检查

教学检查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 各种类别、各种层次的学校在其办学过程中, 经过探索和实践, 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教学检查方式和方法, 对教学检查方法的研究是教学管理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而作为一所高等学校, 如何在此基础上摒弃单一的、机械的、固定不变的教学检查方法, 开展多种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检查, 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基本保障。

1.1 建立完善的教学检查制度

一个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检查体系既要有完善而严密的教学检查制度, 全面而具体的教学检查内容, 也要有多样而可行的教学检查形式, 认真而负责的教学检查人员。任何行之有效的管理必须以完善的制度为前提, 以制度的形式强化和约束教学检查, 使各项教学检查有章可循。而制度的确立既要符合客观实际, 又要能指导和规范具体的工作。以下一些教学检查制度就是各高校通过长期的教学管理实践总结制订的:

1.1.1 教学巡视、领导干部听课制度

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样是一把手工程。在教学检查中也要贯彻领导负责制, 领导干部亲临教学检查第一线, 积极开展教学巡视, 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必须严格贯彻执行领导干部听课制度, 保障领导干部的听课量, 使领导第一时间掌握教学现状并及时采取积极而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

1.1.2 教学督导制度

教学督导制度是教学质量监控的一项基本制度[1], 也是实施教学检查的必不可少的力量。教学督导的主要任务是检查教学过程各个环节是否符合各级教学文件规定, 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由于各高校的教学督导队伍大多由德高望重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组成, 且督导机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话语权, 因此由他们进行日常教学检查, 可以客观地、真实地反映教学状况, 也可以对教学活动进行专业的帮助和指导, 增进管理人员与教师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了解,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督导主要职责为听课 (常规性和随机听课) 、查课 (检查师生的常规出勤情况和课堂纪律、教案准备情况及教学设备使用情况) 、抽查教学档案 (如教案、教学进度表、课程安排表等) , 并组织收集、汇总、分析并反馈相关教学检查情况。

1.1.3 新进教师试讲听课制度

良好的高校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 而对新进教师的管理、培训以及指导, 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措施。通过试讲和听课制度, 加强对新教师课堂教学的检查与指导, 可充分发挥新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新教师课堂设计的能力、处理教材的能力、课堂教学的掌控能力、课后分析与改进的能力等等, 帮助新教师尽快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2]。

1.1.4 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是学校聘任学生采集教学信息, 参与教学管理, 以此加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一种制度创新, 是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3]通过学生信息员制度可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和教学管理的意见, 加强学生和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创建信息反馈的直通渠道, 提高信息获取的真实程度和反馈速度, 使学生能够维护自身权利, 得到话语权, 并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中。学生教学信息员在促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起着监控、桥梁和纽带的作用[4]。

1.1.5 定期检查 (期初、期中、期末) 制度

教学工作是各高校的常规工作, 定期教学检查也是全面掌握教学工作开展情况, 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的有效制度。在教学过程中, 每个阶段都有其具体的任务和特点, 定期教学检查就是通过强制的教学检查制度, 督促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 及时发现各阶段的问题并立即加以解决。

定期教学检查一般课分为“三段式”检查, 即:期初教学检查、期中教学检查和期末教学检查。“以教学运行管理为主线, 强化教学全过程管理”是“三段式”检查的核心内容。期初教学检查的主要任务为检查开学初教学工作的准备和开展情况, 如教材到位情况、教师和学生到位情况、教室与实验室准备情况、课程开课情况等。期中教学检查则着重于教学活动的全面检查, 包括教研活动检查、课堂教学检查、教风学风检查、教学资源建设和利用情况检查、教学反馈情况的处理等等。期末教学检查则主要检查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和各课程的考核情况、教学实践活动的检查、教学资料的整理和归档等, 是对一学期教学工作的综合评价与总结。

1.1.6 随机教学检查制度

教学检查作为一项教学管理活动, 必须全面涵盖教学的方方面面。除了定期检查以外, 不定期的随机教学检查也是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针对教学投诉或教学测评以及教学反馈等内容展开的随机教学检查, 可以集中力量尽快了解和解决问题。同时, 随机教学检查制度的确立, 也保障了教学投诉或教学反馈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

1.1.7 教学专项检查制度

教学专项检查制度的制定, 可在常规教学检查的基础上, 针对难点和重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教学专项检查形式多样, 如试卷的抽查、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抽查、艺术实践检查、学科建设检查、课程建设检查等等。教学专项检查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力求合理规划, 集中力量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整改, 可以带动整个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1.2 制订全面的教学检查内容

要全面客观地反映教学质量, 必须制定全面的教学检查内容。根据各检查对象及各检查时期的特点, 确定具体检查项目。

1.2.1 课程建设、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课程作为教学活动中的最基本组成单元, 体现了学校教学质量水平, 因此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核心问题, 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 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 对课程建设情况的检查是教学检查的首要内容。

课程是指有计划的、系统的教学内容, 是一系列教学科目的集合。课程建设是个系统工程, 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 它也与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相关。所以, 对课程建设的检查内容具体而言包括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程、教学内容及教学组织等, 从现状及发展层面检查学校是否有完备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设置是否科学合理, 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选择是否恰当等等。通过教学检查推动课程改革和课程创新。

1.2.2 师资队伍

哈佛大学的前任校长柯南特认为:“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 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的教师质量。”教师是大学的核心, 也是教学的核心, 因此, 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检查也应将对师资队伍的检查纳入到检查内容的范畴, 造就一支结构合理、专业技术过硬的教师队伍。

1.2.3 教学运行与教学秩序

教学质量的监控离不开过程管理, 对教学运行与教学秩序的检查是教学检查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的检查涉及到的内容很多, 主要有教师教风师德及授课等方面的检查, 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情况等;还要有学生学风及听课方面的检查, 包括学生出勤情况、上课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另外, 还必须对相关教学文件和教学作业进行检查, 如教案、课件、教学进度、作业布置情况、作业答题及批改情况等, 保障良好的教学运行和教学秩序。

1.2.4 教学效果

对教学效果的检查属于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类范畴, 主要包括对考核、考试、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毕业创作和演出等方面的检查。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手段, 特别是艺术类院校, 考试的形式也多种多样, 如美术设计类技法技能性课程考试、音乐舞蹈等表演类技法技能性课程考试等, 通过对考试各环节的检查和管理, 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合理评价教学效果。毕业论文、创作、设计、演出是艺术类院校教学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体现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技能水平的重要方式, 抓好这一环节的检查、指导与管理, 将有助于学生巩固和运用专业知识, 增强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1.2.5 教学管理

合理而高效的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教学检查内容不能忽略对教学管理本身的检查。具体检查内容包括行政管理, 如教学安排、教学文件、规章制度等;教学保障如教学设备、教材质量等;教学管理队伍和教学辅助人员等, 通过检查整改, 以形成高效、优化、开放的教学管理模式。

1.2.6 专项教学检查

根据学校学科和专业特点, 定期或不定期的有重点、有目的、攻关性的专项教学检查必不可少。检查内容可涉及到教学的方方面面, 是常规教学检查的补充和推进。如南京艺术学院就曾通过笔试、演出与竞赛的形式进行本科声乐教学的专项教学检查, 通过该项检查, 找出教学差距, 探索一条适合专业人才培养的道路。

1.2.7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获得的。教学改革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将教学改革也纳入教学检查的范畴, 可从更高层面上监控教学质量, 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进一步推进学校的教学改革。

1.3 采取多样的教学检查方法

教学检查就是要找出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并反馈、指导、解决问题, 因此, 为了更有效地达到教学检查目的, 就不能拘泥于形式。检查可采用多种方式的结合, 如集中与随机分散的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的结合、日常性与阶段性的结合、综合与专项的结合、教与学的结合等等。具体方法有:

(1) 巡查法, 如考试巡视、听课、试卷抽查等。

(2) 调查法, 如问卷调查、网上评教、专项调查等

(3) 考核法, 包括各种对学生和教师的考核, 如课程考试、专业统考等。

(4) 竞赛法, 可通过竞赛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查, 如知识大奖赛、作品竞赛、表演类竞赛等。

(5) 交流法, 如各种座谈会等。

(6) 展示法, 如设计作品展、备课作品展、服装展示等。

(7) 对比法, 如根据某教学项目进行横向或纵向对比, 从对比中进行检查, 找出差距和方法。

(8) 反思法, 针对某一专项进行研究和反思,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9) 反馈法, 如通过各类反馈意见、投诉、服务申请等, 达到教学检查的目的。

总之, 教学检查的方法最终是为提高教学质量而服务的, 不能让教学检查流于形式, 陷入被动。通过发挥教学各方的主观能动性, 灵活采用方法, 真正达到目标。

1.4 发动众多的教学检查人员

教学检查不是单方面的工作, 它涉及到教学的方方面面, 因此, 可以发动群众, 开展全员的、全方位思维教学检查。教学检查人员可以是领导、专家、督导、教师、学生、教学管理和教学辅助等各类人员, 使教学检查成为学校的重要工作。

2 实施科学化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大学教学活动的价值评价, 是教学检查的深化与深入, 是对教学检查结果的检查与延伸, 是教学活动进一步开展的导向, 如何在教学检查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评价, 是指导教学工作、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2.1 评价标准的建立

任何评价标准体系应是合理的、有科学根据的, 或者说它们赖以确立的知识前提是可靠的、科学的[5]。作为教学评价标准对教学评价具有导向、诊断、激励和促其发展的功能[6]。教学质量标准的建立必须充分考虑到院校的特点、专业的特点及教学特点, 把握正确的质量标准的理念和内涵, 并在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和完善。

教学质量标准的制定, 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标准既要符合教学的内在规则, 又要方便使用者对标准的理解和应用[7]。只有这样, 才是正确进行科学评价的前提。

2.2 评价信息的采集

评价信息的采集渠道多种多样, 方法多种多样, 手段也多种多样。可以结合教学检查, 利用现代化手段使评价信息完整、真实和有效。在信息的采集中要注重点面结合、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进行采集, 不能仅仅被动获取而要主动采集, 为进一步分析提供完整的基本数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上评教是目前使用较多、信息较为完善、采集手法较为先进的信息采集形式, 它客观、高效、准确地反映了评教主体的真实意见。网上评教的主体可以是学生、教师、专家、管理人员等, 针对不同的主体可设计不同的评教参数和不同的评教重点, 使之有利于评教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查询。

2.3 评价数据的分析

采集到的评价信息只有经过科学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根据信息采集的方法不同, 分析方法也不尽相同。如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综合分析和重点分析。同样, 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是进行科学分析的有效手段, 如采用信息化评价分析方法, 可以深度利用开发采集的信息资源, 运用合理的数学模型, 使分析结果更科学合理, 准确可靠, 符合教学评价数据的动态发展规则。

2.4 评价结果的反馈

评价结果反馈渠道的畅通是建立正确导向的前提。结果的反馈必须及时、准确、全面、高效, 以充分调动教、管、学三方的积极性, 同时, 反馈后的再评价也是需要采集的评价数据之一。

2.5 评价整改的实施

教学评价要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并加以落实, 以达到促进教学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 只有不断总结, 坚持长期不懈的多样化教学检查并实施科学化教学评价, 不断改革, 不断进步, 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白玉, 杨家珍, 王琪.高校教学督导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作用[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8, (03) .

[2]侯会美, 李洪栋.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全国商情 (经济理论研究) 2009, (02) .9.

[3]朱省娥, 陈向荣.关于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4) .

[4]陈杰志, 胡绮梅.浅谈教学信息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J].华章2011 (4) .

[5]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5.

[6]辜伟节.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的视点及其建构[J].上海教育科研, 2010 (10) .

多样化教学 篇8

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环节实施的过程中, 构建以“分析、运用和维护”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目标, 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更新教学内容, 反映四新成果, 采用现代教学手段, 要求在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以“必须、够用”为度.。故此, 富有成效的教与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1 用实例性讲解,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环节中, 有意识地安排一些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专业内容密切相关而有利于接受的实例, 利用学生渴望了解生活中机械常识的心理, 调动学生的内驱力。

例如, 在讲解机械零件的摩擦一节, 如果单纯以概念的方式引入, 课堂上就会显得干巴巴, 毫无生气。如果引用现实生活实例, 比如先提问学生:为什么新购车辆在使用中需要个跑合期?为什么跑合期后要更换润滑液?这样可以达到什么目的?等等, 吸引学生注意, 进而引申出零件磨损的概念及磨损的三个过程:跑和磨损阶段、稳定磨损阶段、剧烈磨损阶段。把课堂上的知识, 巧妙地寓于实际生活之中, 从而引发学生注意、记忆和思维, 激发认知驱动力和学习动机。

生动的教学语言和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其求知欲, 理论实践的有效融合, 提高教学效果。

2 用讲授———演练法讲解, 吸引学生注意力, 加深印象

由于学生思维能力有限, 上课注意力保持集中的时间较短, 因此, 在教学中尽量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 用最贴近生活、最易懂的语言、最形象化的解释、最生动直观的演示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理解问题, 从而掌握知识。

3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增加学习趣味性

教学过程的现代化, 比传统的录像教学手段更具灵活性和方便性。

例如, 采用多媒体教学平面连杆机构, 使得原本静态的机构得以有个生动的动态展示的过程, 并且通过四杆机构的动态演示, 完成了教练四杆机构向移副四杆机构的转化过程。加深学习印象;同样, 对于四杆机构基本特性的讲解, 采用电子课件, 给学生展示出具体、生动、有趣的机构实例演示, 展示了机构的死点位置、极位夹角、最小传动角等机构特性, 使学生增加了趣味性, 从而引起进一步的感性认识, 并在一定条件下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

总之, 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掌握好挂图实物、实例、模型、课件演示等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特性, 了解媒体的教学效能, 发挥多媒体的最佳作用, 却奥高效高质的课堂教学。

经过多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综合化的改革, 突出了理论教学的应用性, 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更易于接受理解, 同时也便于了专业课教学的应用, 以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 以最少的教学时数, 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S

参考文献

多样化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尝试 篇9

一、设计数学游戏, 使学生乐在其中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 让学生在做中学, 在玩中学, 在快乐中学.比如, 在上数学活动课时, 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下列几种形式的游戏.

1. 个体活动游戏.

上课开始进行“比比谁最火眼金睛”游戏: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实验———观察、比较、用手摸、放在木板上滚, 看看各种物体 (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球体等) 分别有什么特征?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 初步感知几何物体的一些特征.

2. 集体合作游戏.

在上“统计”活动课时, 学生小组合作统计戴帽子的同学和没戴帽子的同学等相关问题时, 自己分工, 商量最快的统计办法, 小组间比赛.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培养了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价值观.

3. 师生互动游戏.

为了测试学生掌握的情况, 可以组织师生互动游戏“最佳默契奖”:师与生像电视上作节目一样, 同时将计算结果写在纸条上, 并同时亮出.既活跃了课堂, 又提高了学生辨别正误的能力, 是一举两得好办法.

通过诸如以上的一些游戏, 学生会渐渐感到学有劲头, 学有乐趣, 学有所获, 由此生发的热爱数学的情感就会自然而然爆发出来.

二、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广开思路

爱想象是人的本能.精彩的问题情境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在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能吸引学生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发展思维, 同时获得美的享受.

1. 提供思考素材.

学生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 有了显性的物化媒介可以进一步诱发学生的思路.如教学“可爱的企鹅”时, 我以一篇童话故事为线索, 让学生在情景中体会减法中被减数与减数代表的意思.并激发学生想象, 一人说算式, 一人编故事, 学生学习兴趣高涨, 课堂气氛热烈.

2. 留有思考空间.

老师向学生展示学习素材后, 教师且忌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 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如老师教学“8可以分成7和1, 7和1合成8”后, 让学生自己探索8还可以怎样分?几和几合成也能得到8?学生有了自主探索, 自主研究, 就能对所学知识有较深的理解, 从而提高了学习质量, 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3. 指导猜测方法.

善于猜测是学生进行创造学习的重要环节, 所以教给学生猜测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根据经验来猜, 猜测不能凭空想象.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大胆猜测, 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猜.比如, 让学生相互猜起床的时间, 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判断对方起床的时间, 然后让学生说出真实情况进行比较. (2) 从比较中猜, 只有比较才有发言权.如, 让学生猜7的分成, 一名学生说出2, 另一名学生说:“2和6合成7.”接着让学生判断对还是错, 最后老师引导学生说出判断原因.学生说:“因为2+6=8, 8不等于7, 所以回答是错的;正确的是2和5合成7”.

三、关注学习过程, 让学生感受成功

积极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同时, 要积极创设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感.

1. 鼓励参与.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什么都好奇, 教师要抓住该年级段的学生心理特点, 组织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运用多种手段呈现学习内容.有了外在的诱惑力, 就成诱发学生的内在需求, 从而乐在其中.

2. 提供机会.

通过老师的合理启发引导, 让学生经过自己的积极探究, 找到规律, 发现问题, 理解新知, 突发奇想解决难题.有了这样的体验, 学生才能感到探究的趣味所在, 当取得成功时, 那份喜悦是别人难以体会的, 由此生发的学习动力也是其他激励手段不能替代的.

四、学以致用, 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

1. 安排实践活动, 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要点之一.积极主动的活动是儿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2. 能自己寻找生活素材, 集体交流,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学习的最高阶段, 就是学以致用, 利用自己或集体的智慧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 收集商品宣传单, 找出自己需要的商品, 并计算出需要付多少钱;比一比谁提的数学问题多又好, 大家怎样解决等, 营造家庭购物的氛围.利用知识的迁移, 很好地开展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样化教学 篇10

一、中职体育应当更加强调良好习惯培养

中职学校的学生生源水平参差不齐,其中有些在初中阶段就属于问题学生,进入中职学校之后缺乏升学压力,在行为习惯方面更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体育教师要结合教学工作对学生强调良好习惯的培养,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对老师的要求置若罔闻,规定室外课要穿着适宜运动的服装 ,不能穿高 跟鞋、皮鞋 ,但是有些 学生往往 不重视这 些规定。笔者没有忽略这些细节,从小事情入手对学生进行教育,小事不成何以成大事,组织学生对照自己的穿着鞋子看是否符合体育室外课要求,并从这样一件小事延伸开去,延伸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延伸到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中,强调良好习惯要从点点滴滴做起,不能忽视生活中的小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良好习惯的培养应当贯穿中职体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重视对学生细微之处问题的纠正。在笔者的严格要求下,学生逐步改正了不拘小节的习惯,以规范的要求对待自我,这样的理念逐步深入扎根在学生心里,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整个校园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中职体育应当更加重视学生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是当前中职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当今社会各种思潮涌动,正确的、错误的,消极的、积极的理念泛滥,对中职学生的影响更为明显。有的学生怕吃苦,有的学生与同学之间不能友好相处,缺乏团队意识,等等,这些都属于典型的心理问题。体育教学应当重视这方面的研究,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 培养积极乐观、团结协作的学生,让他们健康阳光地融入学习生活中。笔者在体育训练中鼓励学生勇于向自我极限挑战, 看似自己无法完成的目标,内心鼓励自己尝试一下、冲刺一下,对自己的能力极限进行挑战,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同时培养他们凡事勇往直前的良好品质。又如,为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融入集体的意识,笔者在体育训练中采取分小组训练比赛的方式, 将小组学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计分, 这样每一个小组都必须团结协作才能实现集体荣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帮助,较好地发挥团队的作用, 这是对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的有效培养,能够让学生逐步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三、中职体育应当更加兼顾学生身心发展

体育教学除了要抓好知识点教学和技能动作教学外,还要充分兼顾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通过拓展改革延伸等多种手法,打造与学生成长相吻合的体育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例如中职女生比较关注形体美,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增加韵律操、健美操甚至和学生自编减肥操等方面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受到女生的高度认可, 她们在课后也积极地锻炼,以塑出完美形体。这方面的教学帮助了学生解决了形体问题,培养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爱好, 以及培养了良好的锻炼习惯。又如均衡营养也是学生所应当关注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室内课教学中向学生传授营养搭配、营养均衡等方面知识,这些内容可以对学生的健康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让他们吃得好,吃得科学,吃得有营养。另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擒拿格斗、应对不法侵害反抗动作等内容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在突发情况下自我保护的能力,这对于当前社会治安背景下很有必要。

四、中职体育应当更加丰富体育学习内容

中职学生都是即将走上社会的青年, 中职学习阶段应当成为他们从学生向社会人才的过渡阶段, 因此体育教学应当突破教材限制,向学生补充更实用、更丰富的内容,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开始人生新旅程提供有效帮助。例如急救知识看似与学生关联不大,关键时期却关乎人命。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向学生补充触电、溺水、骨折等危险人员的救治方法,掌握这些技巧说不定不经意间能够挽回一条宝贵的生命。因此,对学生强化这些方面内容的教学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又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如体育明星的知识。中职学校的许多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对体育明星有一种狂热的崇拜,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这部分知识,既满足学生学习探究欲望,更注意巧妙的引领,从单纯的体育明星身上的光环引申开去,引导学生了解他们背后付出的艰辛劳动,明白冠军的光环背后是辛勤的汗水, 没有投入就不会有丰硕成果,巧妙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得体育教学活动的立体性目标得到全面实现。

五、中职体育应当更加拓展教学延伸空间

中职学生大部分没有升学压力,他们专心致志地学知识、学能力、学本领,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基础,也有更多课余时间可用来锻炼能力,培养素质。体育教学在这样的背景下更是获得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在课外指导他们自发组建一些兴趣组织,如足球队、篮球队等,让他们在课外开展各类训练活动,这是帮助学生培养体育锻炼习惯和强身健体的有效路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获得更多技能技巧训练,也可以实现增强体质的目标,一举两得。在这样的拓展空间中,教师应当发挥好指导组织作用,为学生创造更为优良的成长环境。

综上所述,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创新理念,开展多样化模式的探究,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摘要:中职体育有别于其他阶段或类型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教师要着眼于中职学校的特点、学生的未来发展改进和优化体育教学工作,既要抓好教材规定内容的落实,又要重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从保障学生成长和促进学生成才等方面综合着力,发挥体育教学在强壮学生身体、强大学生内心、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顽强意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让体育学科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好助手。

上一篇:调频激励器下一篇:知识产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