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市场社会主义

2024-05-26

改革与市场社会主义(精选十篇)

改革与市场社会主义 篇1

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经济体制既是经济运行的基本前提, 又是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条件。由于长期封建束缚和战争创伤, 我国在建国之初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前比较重视商品生产和交换, 短短几年之内迅速了恢复经济并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此后, 我国面临一个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的问题。在当时的国际国内条件下, 为适应全国财政统一,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集中力量进行初步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依据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理解, 并受到30-50年代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 建立了一种以所有制形式单一化、经济运行事物化、分配关系平均化为基本特征的中央集权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

在一定情况下, 这种体制适应了我国当时经济规模较小、结构比较简单、发展目标比较集中、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的状况, 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经济环境, 同时有效的保证了人民群众基本的生活需要。

十四大以来的十年, 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加大除旧布新力度的十年, 改革在不少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推动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这些成就有:

1) 所有制结构日趋多元化, 国民经济的微观活力增强

2) 市场经济基本形成, 生产要素市场初具规模。

3) 积极探索新型宏观调节体系, 间接调节方式开始发挥主要作用

4) 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逐步深入

5)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6) 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换步伐加快

改革的深化明显提高了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 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增强。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和市场化进程也在加快, 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成为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从商品率看, 2003年粮食、菠菜类产品已超过30%, 畜产品、水产品超过50%, 水果接近90%, 综合国内学者研究测算结果, 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已超过60%, 这是改革26多年来尤其是十四大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进入新世纪,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逐步完善,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充满活力, 日益开放。与此同时, 也要求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内在规律, 以使我们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时符合客观经济规律,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改革成败原因的比较与分析

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够取得划时代的成功, 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却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第一, 中国能够将政局稳定下来, 而苏联和东欧各国却政局动荡。尽管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与苏联东欧一样, 贫富差距拉大, 阶级矛盾加大, 但是由于中国坚持一党专政, 使得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不能对中国的政局形成颠覆性的打击, 由此中国就获得了较为稳定的政治环境, 这为发展经济提供了基础。因此, 中国共产党可以集中力量来发展经济, 而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政党却要疲于应付各反对派的打压, 不能将所有的力量放在发展经济上。

第二, 在经济发展战略上, 东欧各国存在着片面追求高速度的倾向。东欧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 不同程度地出现过急于求成, 追求高速度的倾向。70年代初期, 西方国家经济不景气, 贷款条件比较优惠, 西方国家与东欧国家的关系也很缓和, 因而, 波兰、匈牙利等国都向西方国家大量贷款, 维持本国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出现问题以后, 一些国家的领导人仍不切实际的继续实行高速发展的战略, 使经济失衡加剧。

第三, 在实行两权分离的同时, 未能实现有效的宏观调控。东欧国家在经济改革中, 主张的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而实际中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在有些情况下, 旧的管理方式仍在起作用, 而有些情况下, 市场的盲目性占了主导地位。

在80年代中后期, 东欧国家中普遍出现了较高的通货膨胀, 并进一步导致了财政赤字增加, 外债负担沉重, 加上高消费的政策, 使波兰、匈牙利、南斯拉夫的偿债率都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20%到25%的警戒线, 使国家经济陷入危机。

第四, 改革中的法制建设未能跟上。在企业获得日益增大的权利的同时, 企业的经营者也获得了越来越大的权利。政府和企业职工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也是有限的。南斯拉夫在1988年通过的《企业法》也转而限制工人自治, 同时允许将企业改革为股份制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中, 我们党不仅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而且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渐进式”稳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是30年中国改革最显著的特点,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的实质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通过稳步改革的方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国情出发,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得以形成的思想基础。而“摸着石头过河”和“大胆地试, 大胆地闯”的态度则更是鲜明地反映了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求实精神。30年改革实践证明, 中国的渐进式稳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独特的道路选择, 这条改革道路也是完全正确和成功的。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郎旋风”中看东欧——十年沧桑: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N].2005.

[3]雅可夫.论苏联改革失败的历史教训及其对中国改革的借鉴意义[M].

[4]林毅夫.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J].经济研究.1993, 9.

改革与市场社会主义 篇2

5月8日,斯蒂芬・罗奇、苏德拉查・吉万多诺、帕萨塔・达斯古普塔、阿德里安・伍德及林毅夫等五位国内外知名经济学教授应邀参加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的高层学术演讲会,各位专家分别就世界经济形势及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有关热点问题做了精彩演讲,主题广泛涉及全球宏观经济环境、中国经济前景、金融自由化和资本市场开放、社会资本分析、中国出口结构以及企业自生能力等论题.

作 者:吴雪明 作者单位: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刊 名:世界经济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WORLD ECONOMY STUDY年,卷(期):“”(3)分类号:F12关键词:

改革与市场社会主义 篇3

从1949年至今,中国的分配制度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变迁。第一次是建国后建立了单位制,国家运用行政力量配置社会资源。第二次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出现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社会资源的分配多元化、分散化和市场化。这两次变迁从根本上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作为受制度制约的个体,也随着制度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行动策略,其中个体建构社会网络的行动策略的变化是个体积极适应制度变迁的表现之一。

一、单位社会的分配制度和社会网络

(一)单位社会的分配制度

1、单位作为国家控制的一种制度

单位是国家运用行政力量对社会进行大规模重新组织之后形成的。在这里所指的单位,是指事业单位、行政单位和国营企业。单位不仅是一个融合了经济、政治、文化功能的组织形态,也是政府进行社会统治、社会整合的一种制度。国家通过向单位提供资源,满足单位的需求,对单位实现绝对的领导和支配。而单位几乎垄断了社会生活的所有资源,是单位成员获取资源的唯一渠道,单位成员对单位高度依赖。由此,单位实现了对单位成员生活的全面控制。

单位不仅垄断了社会资源,还掌握社会资源的分配权。个人进入单位后,就进入了国家资源的分配渠道。而个人所属的单位身份和行政身份,决定了个人在资源分配中的地位。单位身份主要是指所有制身份,包括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两类。这两种企业的职工,不仅在工资上,在住房、医疗、劳保等其他社会福利资源的分配上都有不小的差异。行政身份是个人在单位内部行政级别的高低。进入单位内部的资源并不是平均分配的,个人在行政序列里的职位高低决定了分配的社会资源的多寡。在单位内行政身份分为“干部”和“工人”。这两种身份虽然不是先赋的,但同样也很难改变。身份与资源分配绑定,这种分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行政权力对社会资源进行不公正分配而人为导致的一种制度性安排。”

2、家庭作为政治的基本单元

受到泛政治化的影响,家庭成为政治的基本单元。家庭中不允许出现温情脉脉的气息,这些都会被作为小资产阶级的情调而受到批判。同时,国家运用行政力量,将家庭从亲属关系的结构中分离,“族”的意识逐渐弱化。

家庭的功能转移到单位。传统的中国家庭被称为“家庭化的社会组织”,承担生产、消费、社交、教育、迁徙等职能。现在,生产职能已经由社会组织或单位来承担,其他职能也不断弱化。家庭占有的资源减少,个人不再完全依赖家庭获取资源,单位代替家庭成为个人最主要的资源渠道。个人对家庭的依赖的减少导致家庭对个人的控制减弱。家庭对个人的控制不再是支配性和垄断性的,转为一种情感性的、软性的控制。

代际关系和两性关系的变化。国家发动了对父权中心的传统家庭观念的批判以及颁布实施了新婚姻法,导致老一代的权威下降,年轻一代的独立程度增强。对男权观念的批判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对家庭制度也有直接影响,妇女的权力得到保障,妇女在家庭中地位上升,两性关系发生变化。

(二)单位社会的社会网络建构

在乡土社会中,个人的社会网络是以己为中心,与他人关系的距离为半径的同心圆的嵌套。每一个同心圆就是儒家所讲的“伦”,也是费孝通所说的“差序”。个人依据与同心圆上的网络成员的不同距离,采取有差异的行动策略。家庭几乎占据着个人生存所需的所有资源,家庭中的长辈握有资源分配的权利。个人对家族强烈依赖,家族成员在个人的社会网络中与“己”的距离最近,互动也最频繁,兼有工具性行动和情感性行动。对于其他没有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人,个体通过“拉关系”,将与他们的关系变成拟家庭化的关系,将其纳入社会网络。由家庭成员所构成的同心圆的半径相对固定,而由家庭成员以外的人所构成的同心圆的半径是弹性的、可伸缩的,它决定了个人社会网络的规模,从而决定了网络中蕴含的社会资本的多少。

在单位社会中,家庭不再是个人生活资源的唯一所有者和支配者,家庭的功能向单位转移,个人不再对家庭有强烈的依赖,单位成为个人新的依靠,个人必须在社会资源的分配序列中居于有利位置而谋求更多的个人利益,这种努力体现在单位成员在单位内部建构社会网络的行动中。

单位成员与“己”的密切程度仅次于家庭。工作的低流动性和居住的集中性决定了单位成员工作领域和生活领域人际交往的重合,在单位组织中的互动又延伸到生活领域,单位成员构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单位成员之间的互动已经远远超过了单纯的经济组织中的工具性互动,而随着互动频率的增加和互动内容的丰富,逐渐演变为一种情感性主导的互动。单位具有了某些腾尼斯的“共同体”的意味。

二、后单位社会的分配制度和社会网络

(一)后单位社会的分配制度

1、资源分配的分散化

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非公有制(不包括港澳台)注册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5.7%。在40个传统工业行业中,私营经济已在27个行业中经济比重超过50%,在轻工纺织、普通机械、建筑、运输、商贸服务等行业已占70%以上。城镇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比重84.0%,工业增加值占比重为49.3%,城镇固定投资占比重62.3%。2005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国GDP比重为65%。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仅打破了长期以来在中国社会结构中‘单位制度及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状况,而且也造成了当前中国单位制度与非单位制度并存的特殊的制度结构格局。”

非公有制经济的出现,使国家统一占有、分配各种资源的时代渐渐远去,资源分配多元化、分散化、市场化。非公有制组织经营所需的大部分资源可以依靠市场获得,不需要依靠企业和地方政府。即使是单位组织内的成员,单位也不再是他们获取资源的唯一渠道。服务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使个人有了更多选择,并且有了通过替代性资源获得独立的可能。

2、分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在分配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存在路径依赖。制度变迁理论认为,制度和人们的行为方式会产生某种“惯性”,当人们面对新制度时,会倾向于选择旧制度和原有的行为方式,对原来的路径存在依赖。单位制度的变迁也是如此。

从产权上来看,单位组织仍然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它们自然也被列入到正统的行政序列之中。尽管在改革过程中对行政级别问题作了一些尝试和创新,但始终没有改变行政级别与资源、利益、机会分配相挂钩的局面。单位虽然把那些非专业性社会服务功能小部分或大部分地转移出去,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以及幼儿园、学校等一些后勤保障服务功能。但另外一些维系人们基本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所需要的重要资源,比如政治功能、对组织成员的档案管理和社会控制,仍然主要通过单位的分配才能够得到。

(二)后单位社会的社会网络建构

在后单位社会,单位不再是社会资源的唯一提供者,资源获取渠道、资源分配形式出现多元化、分散化的趋势。个人必须同更多的个体和组织打交道才能完成社会活动。在互动的过程中,个人通过“拉关系”将其他个体变成社会网络成员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而且,个人自主性的增加,使人们有更强烈的动力建构规模更大、角色关系种类更多、网络异质性更强的社会网络来提高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进而获得工具性行动的成功,得到更多的利益。

个人社会网络的关系构成发生了变化。如果将个人有差序性质的社会网络分为内圈、中圈和外圈。家庭成员位于内圈,单位成员位于中圈,这一位置排列与单位社会没有区别。差别在于,单位制的衰落和人们流动性的增强,导致个人与单位成员的互动频率降低。人们趋向于把单位作为一个工作的场所,而不是一个生活的共同体,单位成员的情感性互动减少,工具性互动增加,不再是单位制时代的熟人社会。社区成员、社会组织成员位于社会网络的外圈。随着权力和资源的增加,个人会有更多的社会活动在这里完成,它在个人生活中的地位也日趋重要。

三、总结

我们勾勒出了一个60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制度和行动相互作用、相互建构。制度变迁影响个人社会网络的建构,而个人行动又反过来影响制度变迁的过程。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有以下几点思考。

制度变迁受到社会结构环境的影响。任何一个制度都嵌入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受到社会结构环境和资源供给的影响。事实上,当一种制度真正嵌入它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的时候,这种制度同时也就深深地打上了这种社会环境、社会结构乃至社会文化的烙印,形成一种互依互存、逐渐混为一体的状况。因此,制度变迁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过程,它不仅包括制度的变迁,还包括制度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变迁。

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存在路径依赖。人们一旦做出了某种行为选择,在日后就会不断强化这种行为,制度系统会在相当程度上顺从惯性。“在许多情况下,较低层次的规范受到调整,但它们仍然要存在于一个经历了长期考验的高层次规则和价值的框架之内。这会造成一条演化性的路径,而不是一场革命。”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市教委2007年“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基于社会支持网的上海低保对象的反贫困研究》(gjd-07043)的阶段性成果)

改革与市场社会主义 篇4

1. 1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党重新思考我国的经济体制问题, 在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认识到要把市场机制引入我国经济体制中来。1979年2月, 李先念首次提出“计划和市场结合”的观点。同年11月, 邓小平同《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副总编吉布尼等谈话时指出: “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 也结合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虽然这些认识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部分, 但它突破了传统经济理论把市场排斥在社会主义经济之外的认识, 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 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1982年党的十二大又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这些认识将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结合起来, 将对市场机制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1984年10月,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经济理论, 是党对社会主义经济认识的深化。

随着改革逐步深入, 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 促使党的领导人进一步思考计划和市场的关系。1985年10月, 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企业家代表团时说: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就更能解放生产力, 加速经济发展。”2 1987年中共十三大又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 应当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这次会议上邓小平没有再讲到计划经济为主, 而把计划和市场看作同一层次的范畴。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认识上质的突破, 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联系, 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 是党在计划与市场关系认识上的重大突破。同年10月,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而且阐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和特征。这使人们对市场经济有了全新的认识, 标志着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 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1. 2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1991年7月1日,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 指出: “计划与市场, 作为经济调节手段, 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发展所客观需要的。因此, 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这些手段, 不是区别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标志。”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以积极推进经济体制的整体改革, 真正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冲破了传统经济理论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全面的系统的认识, 是党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

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效地结合起来。2002年十六大上江泽民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报告, 把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 从新的高度赋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内涵, 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1. 3 以胡锦涛等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规律的认识,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提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2004年11月胡锦涛指出“健全的市场机制, 有效的宏观调控, 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相辅相成, 互为依托, 统一于经济运行的全过程。”1 2007年十七大提出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 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形成了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又提出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 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论断, 同时在实践上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前发展。

2 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的贡献

2. 1 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教训, 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实现了经济体制的重大突破,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1978年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原有经济体制, 建立新经济体制。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具体论述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从根本上解决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 使人们对市场机制的认识发生质的变化。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从而使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十五大以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新世纪新阶段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总结新实践, 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2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

20世纪90年代后,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面对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充分结合起来, 是党对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创造。江泽民在此会议上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这一提法, 拓展了公有制的内涵, 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2007年胡锦涛在十七大上指出,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制经济发展, 坚持平等保护物权, 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相互促进新格局。此外, 中国共产党探索了公有制新的内涵, 创造性地区分了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2. 3探索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进行新的实践新的探索, 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

党的十五大正式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1998年12月, 江泽民进一步指出, 要把按劳分配、劳动所得, 同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结合起来。党的十六大强调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胡锦涛在十七大上指出, 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 必须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又结合新的实践, 不断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 在新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

总之,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逐步形成适合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确立了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在实践上推动了我国经济迅速发展, 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吉伟.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发展[J].经济理论与实践, 2011 (7) .

[2]袁学清.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就[J].党政论坛, 2012 (10) .

改革与市场社会主义 篇5

五、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1.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发展的大好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提出的理论、路线和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程中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崭新局面。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国际影响力和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这些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站稳脚跟,之所以能够经受住亚洲金融危机和非典疫情等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使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进,就是因为通过改革开放,我们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这条道路上团结奋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凝聚起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十八年的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进的成功之路。社会主义要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通过改革不断完善自己。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推进和深化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不推进改革开放,不仅不能取得新的成就,而且已经取得的成就也难以保持,更谈不上继续推进我们的事业。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观点,不断增强支持改革开放、深化改革开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不失时机地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

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必须正确分析形势和条件,不失时机地努力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通过深化改革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发展活力。

要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各级政府坚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连载

要着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在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实现国有资产在流动中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要着力推进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改革。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实行有利于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科技进步、能源资源节约的财税制度。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提高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益。

要积极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3.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改革要取得成功,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要坚持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坚持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实现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促进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

要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基点和决策的依据,把总结我国改革的实践经验与吸收国外的有益做法结合起来,把广泛征询群众意见与认真进行专家论证结合起来,努力使改革决策兼顾到各方面利益、照顾到各方面关切,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要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投身到改革开放的事业中来。要坚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要注重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体制,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要统筹好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统筹好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统筹好改革涉及的各项工作,形成共同推进改革的整体合力。要通过经济领域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实力,不断为我们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奠定物质基础。同时,要努力实现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相协调,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改革。

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顺利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经验。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连载

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要及时研究和解决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增强加快改革的紧迫感同科学求实的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可能出现的困难,既锲而不舍又积极稳妥地把改革向前推进。

4.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胡锦涛同志强调:“我们必须树立全球战略意识,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着力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使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国内改革发展。”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使对外经贸活动既符合我国利益,又符合合作对象的利益,实现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和共同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共同繁荣,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要继续发展对外贸易,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我国已经成为贸易大国,但还不是贸易强国,出口主要依靠低成本、数量扩展的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同时,我国战略性资源的进口依存度增大,存在相当大的风险。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使对外贸易从数量扩展向质量提高和国际竞争力提升转变。要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出口,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完善大宗商品进出口协调机制。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重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增强国内配套能力,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不断提高层次和水平。

要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切实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把引进外资同提升国内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结合起来,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企业改革改组改造结合起来,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组织好国内急需的能源、重要原材料、关键技术和重大设备的进口,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要改善贸易投资环境,加快完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和制度,形成稳定、透明的管理体制和公平、可预见的政策环境。

要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提高企业竞争力。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搞好境外投资的规划和产业政策指导,完善财税、金融、保险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加强对境外投资的协调和监管。重点支持能源资源企业走出去,努力建立多元、稳定、可靠的能源资源供给保障。在扩大对外开放中,要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按照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总体布局,同所有国家发展关系,营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要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坚持公正互利,实现平衡有序发展,促进各国经济共同发展,使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受益。

改革与市场社会主义 篇6

功利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用目标的正当性,来证明手段的正当性。功利主义评价任何事情的标准都是后果主义,也就是说只要目标是对的,可以不择手段。而功利主义也是拥护市场经济的,只有当市场有利于效率,有利于所谓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时候,它才拥护,如果一旦市场认为不利于效率,想要垄断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它就强调应该用政府干预的方式。

什么样的事情是正当的,什么样的事情是不正当的,仅靠功利主义判断可能不行,应加上另外一种标准,我称它为“权利主义”。权利主义是说作为一个人,我们有一些基本权利,这些基本权利,是不能以任何理由剥夺的。

权利主义对于市场的捍卫,是基于人的道德权利、人的自由本性和尊严,而不是效率,至少不仅仅是效率。举例来看,我们所做的事情,其实都是典型的功利主义的标准,我们讲增长和稳定压倒一切,评价政策好坏的标准就是有没有效率,是不是利于社会稳定。为了经济增长,我们大规模修路、盖房子、建商场,因此产生的拆迁,我们认为是正当的。我们不会管拆迁造成多少人的不幸,甚至用野蛮的手段拆迁,美其名为国家经济发展,目的是对的,但你能以目的来证明我们在拆迁当中的所作所为是正当的吗?

功利主义讲的是利害,权利主义讲的是“是非”,尊重每个人的基本权利。比如计划生育,目的是为了控制人口,听起来是很正当的,因为资源有限。但否定人的基本生育权利,这是不是符合基本的正义?

为了功利的目的,包括增长、稳定,我们会限制人们说话的权利。但说话的权利,其实就是人们最基本的权利,如果为了增长或稳定而限制言论自由,必然导致媒体人缺乏职业道德,导致媒体腐败。同样,为了增长和稳定,不遵守法治的基本原则,否定司法的独立性,法官就不会有职业道德,也必然导致司法腐败。理由很简单,没有任何人可以为不是自己的决策承担任何责任。

功利主义之所以盛行,有一定的历史基础。从传统社会到工业化社会,人们的生存价值是第一位的,为了集体生存,必须牺牲部分个人权利。比如有的人为了吃上饭,故意犯错误坐牢,出来回家没有饭吃又继续犯错坐牢。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人们可能为了生存而放弃自己的权利。

但进入到后工业社会,个人的权利、自主性、自我表达的价值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生存价值将逐步被自我表达的价值所替代。在这个时候,还是按照功利主义的标准来评判我们的政策和所作所为,就跟人类本身的进步不相一致了。越是服务业占比重高的国家和社会,人们对于自我价值、自我表达的重视也就越高。这也意味着,当中国要重视服务业发展的时候,无论思考问题还是制定政策,都应该考虑从功利转向权利,或者叫功利主义导向转向权利优先。

人类有一些基本的价值,这些基本价值应该优于任何功利主义的考量,我们不能以任何的理由去剥夺它,无论是GDP的增长还是稳定。当然,涉及物质利益的选择,我们可以用功利主义的标准,但涉及基本人权的选择,我们不可以用功利主义来衡量。政策的正当性,不能仅看它是不是有利于经济发展,是不是有利于提高效率。

当我们在争论公有好还是民营好的时候,过去的标准就是哪个有利于经济的标准,如果只从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理解民营企业的价值,我们随时都会否定民营企业,甚至把民营企业收归国有,因为觉得它不利于经济发展。我们应该认识到自由创业、自由创新、自由交易就是民营企业的基本特征,它是人類的基本权利,包括从事金融行业,都是人类的基本权利,不应以任何其他的理由轻易地剥夺它。

改革与市场社会主义 篇7

一、中国梦的实质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的

党的十八大之后, 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 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再次引起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而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首先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基础的, 它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学说。中国梦的实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应该说这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为中国梦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国家要富强, 民族要振兴, 首先是要以高度发达的经济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为中国梦指明了方向, 人民幸福体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1.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的利益需求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

马克思提到:“人们的思想一旦离开利益, 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3) 因此, 人的发展离不开人的需要, 人的需要是人的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实现人民幸福, 就必须不断地充分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和扩大的需要, 而这只能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 实践证明, 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大发展虽然只有短短的36 年, 但市场经济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 使得中国经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所以我国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 同时它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

2. 市场经济规律也同样适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早已揭示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它主张的经济自由及价格机能对我们今天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 哪个国家和地区步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 哪个国家的经济就能迅速发展, 哪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为自然经济所禁锢, 或为统治经济或命令经济等非市场经济所制约, 哪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就难以迅速发展。这在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已经得到了有力证明。因此,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形式, 既可以和资本主义结合在一起, 也可以和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的成功, 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探索过程中的理论思考和实践认识, 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 同时也为我国继续深化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 马克思并没有完全否定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 同时他提出了在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的必要性。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以后, 社会生产依然存在的情况下, 价值决定仍会在下述意义上起支配作用:劳动时间的调节和社会劳动在各类不同生产之间的分配, 最后, 与此有关的簿记, 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4) 即承认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十月革命后的列宁在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使得实践中的社会主义者们第一次体会到了市场对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性, 在他的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理论问题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商品货币关系的恢复, 立刻就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赋予了国民经济显著的活力, 这说明了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这也是在实践上第一次把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邓小平同志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深刻认识和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论断。他从正反两方面做了阐释。从正面说, 他谈到“发展才是硬道理”, “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 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 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从反面说, 他也谈到“不开放、不改革中国没有出路, 国家现代化建设没有希望。”“如果放弃改革开放, 就等于放弃我们的根本发展战略。”他指出,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是当代中国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同时, 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实践表明, 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 经济活力就比较强, 发展态势也比较好。” (5) 中国的情况是如此, 整个世界的情况也是如此。放眼今日之世界, 现代化程度高、经济发达的国家, 都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 不搞市场经济而成为现代化强国的一个也没有, 这个事实说明, 市场经济是迄今各民族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它的历史作用是其他任何经济形式都无法替代的。当今我国改革开放36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也充分证明了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性。

所以, 人类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只有一条, 任何国家、任何民族, 实行经济现代化的选择只有一个, 这就是市场经济。

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出路

1. 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历史和现实证明, 社会主义国家曾经都试图超越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 而直接过渡到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之后的社会阶段, 然而这种试图超越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的努力, 在前苏联、东欧、中国都遇到了无法克服的困难。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的, 它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 同时也是顺应国家现代化进程的

习总书记强调:“关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这次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

3.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已明确清晰, 它成为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又一新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从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如今的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经验已经证明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也成就了中国道路举世瞩目的辉煌, 实现了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飞跃。

当前,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目标更加清晰, 特别是“四个全面”的提出, 体现出我们的任务更加具体, 要求更加紧迫。但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的同时, 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市场秩序不规范, 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还广泛存在, 生产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并存, 市场规则不统一, 市场竞争不充分等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求我们必须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就需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因此,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以促使市场能够发挥最大效能。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坚持市场改革方向, 这是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它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在这个规律的支配下,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从完全的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市场经济转变;而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从完全的市场经济向国家干预下的市场经济转变。而将二者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将是未来全球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 让“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协同并用, 相得益彰, 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出新的步伐。我们相信在这样的经济体制下, 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杨欢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专题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10 (3) .

[2]弗雷德·詹姆逊.单一的现代性[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4 (5) .

[3]李炳炎, 向刚.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内涵和逻辑[J].改革与战略, 2010 (5) .

改革与市场社会主义 篇8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 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改革的不断深化, 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使我国经受住了国际经济金融动荡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严峻考验。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体制还应进一步完善, 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同时也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必须加快推进改革,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

1、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必须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基础上, 坚持平等保护物权, 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各自发挥优势, 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平等保护物权, 从根本确认和保障了公平竞争这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原则,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和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 是有机统一的。只有公有制经济始终居于主体地位, 才能从根本上维护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只有各种所有制的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相互促进, 才能始终保持并不断增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和活力。

2、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继续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要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为着眼点, 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进一步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对已经引入竞争机制的电力电信、民航等行业, 进一步分离垄断性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对其他有关行业和城市公用事业等, 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对竞争性业务要放宽准入, 对垄断性业务要实行国有法人为主的多元化持股。

3、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我国重要经济增长点, 提供新就业岗位的主渠道, 满足全国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生力军。要切实落实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 进一步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 重点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行业准入难、融资难等突出问题, 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 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 加强引导和管理,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依法经营。

4、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要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由于现行的以增值税为主体的财税体制, 很难避免一些地方不顾资源和环境条件、盲目发展财政增收效应大的加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进一步界定好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财权, 按主体功能区的要求采取有区别的经济政策, 消除行政力量干预经济发展的利益动因, 使国民经济就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按照履行职责与提供资源相对称的原则, 深化预算制度改革, 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围绕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 制定和实施差别化的财税政策和绩效评价体系, 提高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 深化税制改革, 引导经济活动主体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着力建设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要扩大资本市场规模, 优化资本市场结构, 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要深化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改革。提高金融监管水平, 及时化解金融风险, 切实维护金融安全。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 国家计划对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协调作用。要抓紧改革和完善规划体制, 健全编制程序, 完善国家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管理和实施机制, 形成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统领, 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有效衔接的规划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 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 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5、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 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一是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形成三次产业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格局;三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四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 加快教育资源整合, 加强乡村卫生院建设。

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 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 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6、必须大力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我国市场体系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 但与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要加强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改革和完善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方式, 经营性土地使用权一律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提高土地使用率, 积极发展人力资源市场, 建立健全市场化的用工机制和体系, 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健全和完善技术市场, 保护知识, 促进技术成果转化。要深化价格改革, 理顺资源价格体系, 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资金、外汇等要素价格改革, 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 继续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要结合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以完善、纳税、合同履行、产品质量信用记录为重点, 通过道德建设、改革和法律约束, 加快建设社会信用服务体系, 健全并严格执信惩戒制度。市场中介组织发展和规范水平是市场体系发育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标志。要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认可的行业协会和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 在行业内发挥应有作用。

7、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经济法律制度。

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全面推行依法行政。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 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减少行政层级, 理顺职责分工。加快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依法规范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管理的职能与权限。大力推进政务公开, 加强电子政务建设, 建立公正、透明的工作制度, 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按照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着眼于确立制度、规范权责、保障权益, 加强经济立法。加强对法律法规的解释工作, 加大执法力度, 提高行政执法、司法审判和检察的能力和水平, 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8、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坚持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互动, 以发展促进就业。扩大就业规模, 改善就业结构。二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 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三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9、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巩固第一产业, 做大第三产业, 提升第二产业,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坚持扩大国内需求, 鼓励合理消费, 适度控制投资规模, 优化投资结构, 调整进出口结构, 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胡锦涛,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2007年10月15日

[2]、温家宝,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3月3日

[3]、《邓小平文选》第2卷, 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4]、《江泽民文选》第2卷, 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改革与市场社会主义 篇9

广东经济学者198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思想, 是原创性的理论, 而非进口的“二手货”。因为在那之前, 资本主义世界和所有社会主义国家, 都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专利, 是社会主义的死忌。虽然东欧有个别社会主义学者提出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 但内容简单空洞, 没有抓住市场经济一般性和特殊性统一的本质, 不成理论体制。中国也还未有人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卓炯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非常彻底, 自然接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但他还来不及实现从商品自由流通向资源由市场配置的飞跃, 所以只能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启发, 但还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国人称之为市场经济权威的中国经济学家, 在那之前虽然非常强调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给了我们许多思想启发, 但也未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他是在写文章支持广东学者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出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时, 才表明自已也是主张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那时邓小平己经说过四次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但他是同个别人说的, 且没有公开发表, 广东学者是不知道的。所以广东学者主要是从广东, 尤其是特区和珠三角实行先行一步成功经验中学习概括出来的理念。顺德农民出身, 后来当广州市长的黎子流, 当年说过珠三角许多很有效率的做法是“四不像”的“秘密武器”——不像社, 不像资, 不像计划, 不像市场, 又不被政府承认, 秘密存在的好法宝。黎子流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经济学家们大胆地说, 它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没有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 就不能发挥广东学者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作用;没有广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实践和广东学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鼓呼, 也没有邓小平南方视察时选择在广东谈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示。回顾改革开放开始到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改革目标这段历史, 广东学者比较早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没能得到相关领导权威肯定而被误批。邓小平总设计师说了计划与市场不是姓社姓资区分, 则因没有公开宣传也被误批。到了1992年春天, 邓小平在广东振臂高呼, 全国民众听到了春雷, 中央作出了伟大决策,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个过程证明了, 经济学家的正确先进理论, 必须为领导所接纳, 政治家的正确思想必须为广大群众所掌握, 才能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伟大物质力量。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的永恒主题, 而不是阶段性任务。因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建设, 是以破除计划经济,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贯彻始终、决定性质的根本矛盾和目标。因为市场经济的两重性是可用完善来解决, 其资本贪婪性可用社会主义元素来克服。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缺点和弊端, 不论它有多大, 都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完善所产生, 所以是要用完善来解决, 而不是用否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削弱社会或市场元素来解决。

广东学者为什么能在1988年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而不是在别的省市?我认为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广东有中央给予的先行一步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政策。实质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行先试。如果没有这个政策, 地处沿海、毗邻港澳, 不但不会成为优势, 而且会成为雷区。二是广东的主政者是开明的领导。特别是任仲夷不仅是政治家, 也是改革思想家。他有许多教导鼓励各界民众大胆创造实践的格言。当时的省委书记林若默许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省长叶选平批准连续举行八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讨会。在全国掀起批判市场经济狂潮时, 广东却没有批判市场经济。智者仁者“任由风浪起, 稳坐钓鱼台”哩。三是广东有学术自由、改革实践的良好环境。我亲身体会在其他省市没有这种坏境。那段时间, 我有几个突出观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点、重流通观点、粮食自由买卖观点, 广东不实行粮食本省自给观点。这些观点属少数派, 但在广东基本没有遇到不同观点的人, 更没有组织领导给我压力, 但遇到不少来自外省学者和朋友好心和坏心的压力。广东经济学界的带头人, 不是一开始都赞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但不妨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讨论研究和作出集体共识的结论, 他们中的多数人很快也转变观点, 主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广东各级党政都作出改革“权放一级”的决定, 流传的“生孩子不起名”, “多干事, 少说话”, “遇到红灯绕道走”等等, 实质就是对群众的创造性实践的默许、鼓励和保护。

改革与市场社会主义 篇10

主要著作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革命建设伟大成就》、《日本政府中小企业政策》、《美国的能源》等, 曾为《人民日报》、《经济日报》、《香港经济导报》等15家报刊特邀记者、评论员和撰稿人。

邓永诚, 高级经济师,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任国家物资部 (总局) 研究室副主任、政策体制法规司副司长、国内贸易部市场建设管理司司长、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市场体系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曾主持和参与编写过《物资法律制度读本》、《中国市场体系建设通论》、《中国商品市场大全》、《中国改革开放与跨世纪发展战略》等著作, 著有经济论文若干篇。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30年, 使中国经济完成了从萎靡到繁荣富强, 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程。

中共十四大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载入中国史册, 也走过了15年, 使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变革。

为了对中国市场经济体制30年变革历程做一个总的回顾, 我们专访了《中国市场》杂志创办人, 曾在物资部、内贸部主管市场工作过的杨庆文、邓永诚同志, 让这两位参与和见证中国市场经济成长过程的专家为我们回顾、展望一下中国的经济体制变革历程。

《中国市场》:有学者认为,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市场化为取向进行改革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国经济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对于这个观点, 您二位有什么看法?

杨庆文:这个观点基本上我是认同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从一开始一直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 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 从单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计划经济为主, 社会调节为辅”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国家调控市场, 市场引导企业”再到十四大确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逐步认识和提高的过程。在这方面中国市场经济经历了风风雨雨, 既有传统观念、传统思想方式束缚的影响, 又有既得利益的社会力量的反对, 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接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副总编辑弗·吉不尼时就指出社会主义也是可以搞市场经济的。他说, 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能搞市场经济, 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独有的。这一科学论点, 直到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才得以验证和实施。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从此走向科学发展的道路, 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邓永诚:我也认同这个观点。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是一个复杂困难的过程, 企业进行这种“脱胎换骨”的改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认知过程。再向市场转轨期间, 许多企业对政府“断奶”, 离开“母体”推向市场的大海洋感到茫然。许多企业只停留在“推进”二字上, 消极被动地等着推, 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 所以造成产品积压;有的行政领导还沿用“行政设计”的老套套, 凭个人激情为企业“设计出路”、“设计市场”。有的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 一方面反对行政干预, 呼吁企业自主权, 但另一方面又呼吁政府出政策, “保护主渠道地位”, 把经济活动应有的自主性、开放性, 看成是可以随意取舍的东西, 自觉不自觉地投入了“行政设计”的怀抱。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要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为契机, 清除“左”的思想干扰, 坚定的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

《中国市场》:可以说, 改革开放3 0年,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绩是卓著的, 但目前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是否可以这样认为:我国要建成统一开放, 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任务仍然很艰巨?

邓永诚:是这样的。目前我国市场现实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企业还没有全部或真正成为市场主体。政府对企业干预多, 企业对政府依赖大;个别地区封锁、行业垄断经营, 企业地位不平等严重存在。二是市场业态和组织结构不健全、不配套、不同步。如:期货、拍卖、信托、典当、租赁、居间等市场没有解放前发达。资本、技术、信息、劳动力和房地产等要素市场, 同商品市场相比发展滞后, 特别是资本市场滞后已严重影响了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发挥, 拖延了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进程。三是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低下。行业主管政府部门长期习惯于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 不会或不善于用税收、信贷、价格、外汇等经济杠杆进行间接调控市场。四是市场法规不健全, 市场监督不力, 交易秩序混乱。很多交易方式和行为的规范目前还无法可依;同时对伪劣假冒、偷税、行贿等打击不力, 形成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造成市场秩序混乱。五是我国企业与国际市场联系较少, 参与程度较低。我国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出口对外依存度高, 高端技术产品参与国际市场少。从总体上看我国商品占国际市场份额较小。

《中国市场》:为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们国家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以后我们还应在哪些方面继续改革和完善呢?

杨庆文:为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七大做了重点部署:一是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 国家计划对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协调作用。因此, 要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 综合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二是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是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永诚: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 这主要包括:加强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 解决资本市场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矛盾。改革和完善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方式, 经营土地使用权一律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积极发展人力资源市场, 建立健全市场化的用工机制和服务体系, 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健全和完善技术市场, 保护知识产权, 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三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要坚持平等保护物权, 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平等保护物权, 从根本上确认和保障公平竞争这一市场经济原则。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和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 是有机统一的。只有公有制经济始终居于主体地位, 才能从根本上维护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只有各种所有制度市场主体平等竞争, 相互促进, 才能永远保持并不断增强中国基本制度的优势和活力。四是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树立国际眼光, 加强战略思维, 把握发展机遇, 应对风险挑战, 营造良好环境, 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中国市场》:刘少奇同志早在上世纪60年代,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代, 关心支持生产资料服务公司的创办, 为开创市场作出了贡献。那么在经济学者中, 你们认为还有哪几位值得我们怀念和敬佩呢?

杨庆文:一位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孙冶方同志。在左倾思想横行的年代, 他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提出社会主义也要遵循市场规律, 很早就对“苏联模式”提出批判。特别是我在国家计委工作时, 就聆听过他呼吁国家要重视利润, 强调增强国力, 讲发展经济就要牵“牛鼻子”。这些在当时很新颖的理论, 至今让我们印象深刻。

上一篇:美术类师范生下一篇: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