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球虫病诊治

2024-05-28

雏鸡球虫病诊治(精选十篇)

雏鸡球虫病诊治 篇1

1 流行病学

此病多发于5月末至9月初,气温高,多雨的季节。成龄鸡很少得此病,大多发生在20d以上及3月龄以内的鸡雏中,一般最为常见的是发生在4~7周龄的鸡雏中,根据鸡舍面积和环境的不同,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不同,一般规模鸡场在饲养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散养户由于饲养的鸡雏数量少,鸡舍空间不会出现拥挤现象,日常管理中不存在饲料搭配不得当的情况,鸡雏很少发病,即使发病,治疗及时,死亡率也不高,但是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病鸡和带虫鸡是感染源,卵囊在特定的环境和温度下,发育成为感染性卵囊。易感的鸡雏吞食了感染性卵囊就可感染此病。

2 临床症状

雏鸡初期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羽毛杂乱,闭目或缩头呆立;而后表现为食欲废绝,出现强烈的饮水现象,嗉囊内充满大量的液体,鸡冠苍白,排血样粪便,翅膀下垂,卧地不起,甚至出现昏迷状态,最后因贫血、脱水而死亡。

3 病理变化

病鸡解剖后发现肠道有明显的水肿,肠道有显著的凝血现象,肠壁硬化发脆。

4 临床诊断

根据临床病症、流行病学及剖检症状可诊断为球虫病。

5 临床治疗

(1)青霉素饮水:剂量为3月龄以内的雏鸡,按每只鸡雏用5000单位的青霉素混于水中给予饮用,但必须在2h内用完以防止青霉素失效。连用5d治疗效果明显。

(2)磺胺类药物喂料:取磺胺氯吡嗪钠片按0.3%的比例混入饲料中连续饲喂3d再停药3d,然后再饲喂3d治愈效果良好。

(3)口服复方敌菌净片:取复方敌菌净片,每片含量50mg。按每只鸡雏1/3片的剂量口服喂下,一天2次,连用5d,病鸡雏即可痊愈。

6 预防

6.1 疫苗预防

由于鸡雏抗病力较差,很容易感染上像球虫病、鸡新城疫等疾病,因此加强防疫措施是很必要的。在购买或自繁鸡雏后,可根据雏鸡的不同日龄进行各种药物疫苗的接种,以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与扩散,提高鸡雏的免疫力,确保鸡雏健康生长。

6.2 药物预防

根据鸡雏的生长特点,在不同的日龄期间进行药物预防,尤其是在本病流行季节春季和夏季,对3周龄的雏鸡可进行给药预防。

(1)盐酸氯苯胍:按每1kg鸡饲料中添加30mg盐酸氯苯胍的剂量混合后,进行饲喂。连用10d后,停药3d。

(2)球痢灵:按每kg饲料添加100mg球痢灵的剂量进行饲料混合后饲喂,连用5d,停药。

6.3 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是从源头消灭球虫病的发生。

(1)鸡雏入舍前,要用石灰喷洒消毒。鸡雏入舍后鸡舍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舍内地面要干燥、及时清理粪便,垫草要勤更换,特别是在雨季更要注意防潮,以防因潮湿而发生球虫病。

(2)成鸡与雏鸡分开喂养,以免带虫的成年鸡将病原传播给鸡雏,引发球虫病。

(3)成鸡和雏鸡的运动场地要经常用10%的福尔马林溶液喷洒消毒,可有效的抑制球虫卵囊发育。

(4)在日常饲喂中要保证微量元素的添加,以提高鸡雏的抵抗力,同时注意多种维生素的摄入,避免因VA和VK的缺乏而诱发球虫病。

(5)鸡雏中一旦发生球虫病,要马上将病鸡隔离防止疫病扩散,立即对病鸡进行给药治疗,同时对鸡舍用沸水或热碱水冲洗,运动场地用石灰喷洒清扫后再用10%的福尔马林溶液进行消毒。

雏鸡球虫病诊治 篇2

果园放养仔鸡球虫病与住白细胞原虫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2009年9月12日柳州市郊区沙塘镇某橘子果园放养的27日龄麻花仔鸡6 000只,突然暴发以持续泻痢带血和鸡冠肉垂苍白为特征的疫病,发病急,传染快,死亡率高,给该鸡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麻花仔鸡球虫病与住白细胞原虫病混合感染.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迅速控制了病情.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及广大养殖户重视.

作 者:刘佑东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畜牧兽医学校,广西柳州,545003刊 名:中国家禽 PKU英文刊名:CHINA POULTRY年,卷(期):201032(6)分类号:关键词:

小日龄雏鸡和产蛋鸡球虫病的诊断 篇3

【关键词】小日龄雏鸡;产蛋鸡;球虫病;诊断

典型病例1:2005年3月20日,万全县宣平堡乡霍家房村的养鸡专业户李某购进了3000只雏鸡,在购进第一天就有13鸡只死亡,以后每天死亡10多只,3月25日来我站就诊时共计死亡60多只。临床症状主要为:小病初精神不佳,羽毛耸立,头蜷缩,常伫立一隅,食欲减退,泄殖孔周围的羽毛被排泄物污染,发生粘连;以后病鸡出现共济失调,翅膀轻瘫,渴欲增加,食欲废绝,嗉囊内充满液体,鸡冠和可视黏膜贫血、苍白,逐渐消瘦,粪呈水样并带有血液;末期发生痉挛和昏迷,不久死亡。剖检见鸡尸消瘦,鸡冠与黏膜苍白或发青,泄殖孔周围羽毛被排泄物污染,内脏变化主要发生在盲肠,两支盲肠显著肿大,为正常的3~5倍,其中充满凝固的或新鲜的暗红色血液,盲肠上皮变厚,有严重的糜烂。

典型病例2:2005年3月26日,万全县北沙城乡养鸡专业户王某所饲养的1000只160日龄蛋鸡有个出现别死亡,畜主就诊时诉述:大群鸡精神正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只有个别鸡表现拉稀,有粉红色、似番茄酱样粪便,产蛋量减少,个别病鸡腿软、蹒跚、瘫痪、双翅下垂,病程长的导致严重的死亡。剖检见死亡病鸡消瘦,泄殖孔周围羽毛被排泄物污染,病变主要在小肠,有的病变在十二指肠和小肠前段,有的病变在小肠中、后段。病变在小肠前段时,主要表现为肠黏膜出现大量淡白色斑点;病变在小肠中、后段时,肠管肿胀、肠壁增厚,肠壁上出现大头针头大小的淡白色斑点和小出血点,肠黏膜脱落,形成管形,严重的从肠浆膜面就可看见有出血点和坏死点,肠内容物腐臭,呈淡灰色、淡褐色或淡粉红色。

除此两例,笔者还遇到过4例10日龄以内的雏鸡感染球虫病,8例成年产蛋鸡感染球虫病,只是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有些变化。

1 诊断

一般是采取病鸡新鲜粪便,用水洗沉淀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均检到大量球虫卵囊,取有明显病变的肠黏膜刮取物涂片镜检,可见到大量的卵圆形卵囊,有时还可见到大量发育期的球虫(如配子体、裂殖体、裂殖子)。

2 治疗情况

小雏鸡感染球虫病,笔者采用宝百球威克进行治疗,因为百球威克的主要成分为常山、地榆、仙鹤草、苦参,具有杀球抗菌、凉血止痢、消积开胃的功用,主治禽、兔球虫病、白冠病(鸡住白细胞原虫病)、血便等。用法与用量:采取混饮方式的,每袋100g加饮水50kg,连用3~5d;采取混饲方式的,每袋100g拌料25kg,连用3~5d,可以有效控制雏鸡球虫病的出血现象。

成鸡感染球虫病,用梭球杀进行治疗,50g梭球杀加水200~400kg,连用3~5d。梭球杀的有效成分包括氨苄西林和硫酸链霉素,是治疗球虫、魏氏梭菌混合感染和综合性肠炎的首选药物,它既可以有效控制球虫病,还对球虫病感染造成的肠道细菌感染有防治作用。

无论是雏鸡还是成鸡感染球虫病,都需要对饲养场地进行消毒,将粪便堆积发酵进行处理。

由于球虫病造成小鸡盲肠和大鸡小肠段的出血,鸡体质严重下降,所以需要对鸡群采取补充营养、增强体质的措施,可在饲料中添加VA、VK。

上述病例经过治疗,一般在投药的第二天发病鸡数以及死亡鸡数就有所减少,在投药的第三天鸡群精神、饮食欲以及粪便恢复正常。为巩固疗效,应继续投药直至死亡停止。

3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供应鸡群富含维生素的饲料,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麸皮中含有促进球虫发育的物质,在球虫病暴发时,要限制日粮中的麸皮含量;使用抗球虫药,由于球虫病的发病日龄越来越小,因此应尽早控制,可在10日龄前给药;严格遵守兽医卫生法规,对出入鸡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消毒;保持禽舍清洁干燥,避免拥挤;随时清除地面上的粪便,对粪便进行生物热处理,防止饲料和饮用水被鸡粪污染。

雏鸡球虫病的防治 篇4

1 发病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3 月龄以内的雏鸡, 11 日龄以内的雏鸡少发, 15 ~ 45 日龄雏鸡最易感染, 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纯种鸡和杂交鸡比本地鸡易感染, 特别是阴雨潮湿低温季节, 育雏密度大, 育雏室潮湿拥挤, 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或维生素K更易发病。

2 临床症状

发病鸡不吃料, 打堆, 精神差, 羽毛松乱, 闭目, 打瞌睡, 翅下垂, 拉血便 ( 呈鲜红色或紫黑色) 。

3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雏鸡, 盲肠明显肿大, 其内充满血液、血块; 小肠胀气, 肠壁增厚, 有淤血斑。

4 诊断

根据典型临床症状、病理变化, 可以作出初步诊断。

5 治疗

( 1) 病情严重的 ( 不吃料, 不喝水) 用磺胺二甲基嘧啶0. 2 g /羽, 口服, 连用3 天, 每天1 次。 ( 2) 病情较轻的用磺胺二甲基嘧啶700 g混料1 t饲喂, 连喂7 天。

6 病例

病例1 2013 年3 月12 日, 养鸡户王某把刚脱温的雏鸡2 500 羽从育雏室转移到育成室平地饲养。育成室内没有垫料, 冰冷的水泥地上粪污满地, 地面湿度大, 当天晚上天气忽然变化, 降雨, 气温下降至8 ℃ , 雏鸡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中暴发球虫病。13 ~ 14日早上死亡423 羽 ( 治疗用药球虫净按1︰10 兑水饮) , 14 日下午用磺胺二甲基嘧啶0. 2 g/羽, 全群口服, 15 日上午死亡81 羽, 15 日下午全群再服1 次, 16 日上午没有死亡, 雏鸡吃料正常, 后用磺胺二甲基嘧啶700 g混料1 t, 连喂7 天, 病情得到控制。

病例2 2014 年, 养鸡户彭某饲养40 日龄肉鸡800 羽, 放养, 由于鸡舍四周排水不畅, 加上连续几天下雨, 地面潮湿, 鸡发病。发病鸡不吃料, 打堆, 精神差, 羽毛松乱, 闭目打瞌睡, 翅下垂, 开始少量拉血便, 3 天后血便增多, 有鲜红色、紫黑色, 出现死亡, 第5 天死亡增多, 达到132 羽。经检查初步诊断为鸡球虫病。治疗: 全群鸡口服磺胺二甲基嘧啶0. 2 g / 羽, 连续3 天, 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鸡吃料正常, 后用磺胺二甲基嘧啶700 g混料1 t, 连喂7 天, 全群治愈。

7 预防

7. 1 科学饲养管理: 鸡场选址合理, 地势高燥, 向阳。进鸡苗前, 鸡舍先消毒2~3次, 然后通风晒干, 1周后再放入垫料。放垫料前, 先洒1层石灰粉1~2 cm, 再放垫料10 cm厚, 保证鸡舍的温度适宜, 保持通风良好和鸡舍干湿度 (太干燥易发生呼吸道疾病, 太潮湿易发生球虫病) , 干燥度以看不到粉层飞扬为宜, 湿度以垫料不潮湿、不结块为宜。合理安排饲养密度, 舍内饲养以每平方米8~10羽为宜。

7. 2网上饲养: 在鸡舍内建网, 网上面积由饲养量而定。网面距地面高度85 ~ 100 cm。网上饲养鸡的好处:一是鸡和粪便分开, 网上干燥, 地面上的粪便可以及时清理, 粪便也容易风干, 可以减少球虫病的发生。二是鸡吃睡运动的环境比较卫生, 也便于消毒, 鸡不容易发病。

仔猪球虫病的诊治 篇5

1. 发病情况 2010年9月20日,50头5~10日龄的仔猪发病,表现腹泻、脱水,用抗生素治疗无效,5天后死亡15头,发病率80%,死亡率30%。本站出诊时发现,猪舍内饲养了100余只50日龄的仔鸡,经常飞窜于产仔房,并遗留血便在产仔床内,产房内很潮湿,发病仔猪身上湿气重。母猪产前21天和10天分别注射了K88、K99大肠杆菌疫苗,每年秋季交巢穴注射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疫苗。

2. 发病症状 病猪排黄色或灰色粪便,恶臭,初排黏性粪便,1~2天后排水样粪便,腹泻持续8天,导致仔猪脱水、失重,伴有细菌或病毒感染并致死。

3. 病理变化主要见于空肠和回肠,肠黏膜上有异物覆盖,肠上皮细胞坏死并脱落。在组织边缘可见肠绒毛萎缩和脱落,还可见到不同发育阶段的虫体。

4. 疾病诊断结合发病史,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生腹泻可疑为本病。取临床症状出现2~3天的病猪的新鲜糊状粪便10克,加入l00毫升饱和食盐水中,搅匀后用金属筛过滤,弃去粪渣,静置10分钟,用接种环蘸取上层液膜平触在载玻片上,如此重复几次,在100倍显微镜下观察,见到许多球形和亚球形、壁薄而光滑、无卵膜孔的球虫卵囊,确诊为仔猪球虫病。

5. 预防与治疗 病重的仔猪每天口服氨丙啉65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乳酸环丙沙星2毫升,连用3天,有明显的效果;隐性感染猪和母猪口服磺胺二甲嘧啶0.2克/千克体重,1次/天,连服4天。

6. 小结与讨论 仔猪球虫病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寄生性原虫病,5~10日龄的仔猪易感。成年猪是带虫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产房污染是仔猪感染的主要原因。以夏、秋两季发病率最高。可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做出初步诊断,结合实验室卵囊检查可确诊。

猪舍应经常清扫,将猪粪和垫草运往储粪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地面可用热水冲洗,再用含氨和酚的消毒液喷洒,并保留数小时或过夜,而后用清水冲去消毒液,这样可减少球虫卵囊的污染。

本病在任何猪场中均可能发生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在混养家禽的猪场。在有本病流行的猪场,可在产前或产后15天内的母猪饲料中添加氨丙啉,以预防仔猪感染。球虫感染后很容易继发细菌感染,所以病情严重的要配合抗生素进行治疗。日常饲料中可添加盐霉素等抗球虫药加以预防。

雏鸡球虫病与大肠杆菌病混感的诊疗 篇6

晋州市某养鸡场饲养的蛋雏鸡2000只, 于40日龄前后开始发病, 初期少数雏鸡表现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 采食量减少, 严重的表现呼吸困难, 部分鸡出现下痢, 随着病程发展, 病鸡排黑红色稀便, 出现共济失调等症状, 每天均有鸡死亡, 死亡率达3.6%。通过发病症状、尸体解剖和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球虫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

2 临床症状

鸡群精神沉郁, 嗜睡、被毛松乱、翅膀下垂, 采食量下降, 鸡体严重消瘦。鸡冠和肉髯皮肤苍白, 出现闭眼、缩头、聚群、肿脸。排水样稀粪或饲料样粪便, 严重者排深褐色和西红柿样粪便, 粪便中含有血液和黏液。3天后病鸡还出现瘫痪, 不愿走动, 尖叫, 死亡明显增多。

3 剖检变化

共剖检10只病死鸡, 其中7只死鸡的小肠肠管明显变粗肿胀, 肠壁增厚, 出血和充血。并可见针尖大白色和红色病灶, 肠内容物呈淡灰色、褐色或红色, 有的小肠内有水样稀粪, 肠壁黏膜呈麸皮样;另外有3只死鸡有严重的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肝脏明显肿大, 显浅绿色, 肝脏表面有胶样渗出物包围, 有纤维素附着。心包膜混浊增厚, 附着有多量淡黄色绒毛状脓性分泌物。脾、肾充血肿胀。

4 实验室检查

4.1 涂片镜检

取病死鸡的肠黏膜置于载玻片上, 用蒸馏水混匀, 加盖玻片后镜检, 发现有大量椭圆型球虫卵囊。

4.2 细菌分离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 取病鸡小肠内容物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氏培养基, 在37℃培养24小时。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长出中等大小、半透明、露珠样菌落, 在麦康凯氏培养基上菌落呈红色。

4.3 染色镜检

将分离到的菌按常规涂片, 革兰氏染色镜检, 可见革兰氏阴性的短小杆菌, 单个或多个散在排列。因此确诊为大肠杆菌。

4.4 生化试验

用分离到的细菌进行生化试验, 结果为:分解葡萄糖、乳糖, 产酸产气, 不分解蔗糖, 不产生硫化氢, 不分解尿素。

4.5 药敏试验

用分离到的细菌以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该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蒽诺沙星中度敏感;对四环素、链霉素、青霉素不敏感。

5 防治

5.1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饲料营养水平, 添加电解多维, 提高抗病能力。坚持勤清粪便, 对鸡舍及用具每天用0.1%抗毒威 (主要成分:二氯异氰尿酸钠) 消毒1次;及时淘汰严重病鸡。环境和地面等用石灰喷洒消毒。每天用消毒液刷洗食槽和水槽。同时注意改善鸡舍环境, 保持干燥通风。

5.2 治疗

按每5千克饲料中加入环丙沙星100克的比例, 先将药物用水溶解后再均匀拌入饲料中饲喂, 连用7天;对发病鸡每只口服5%环丙沙星注射液0.2毫升, 每天1次, 连用3天;肌注庆大霉素1万国际单位/千克体重, 每天1次, 连用3天;全群用球痢消 (主要成分:妥曲珠利等) , 每50克拌料25千克, 连喂3天为1个疗程;对于食欲废绝的病鸡, 每只可肌注青霉素、链霉素2万国际单位, 防止继发感染, 同时灌服糖盐水10毫升, 1日2次, 连用3天。1个疗程后, 控制住了病情, 死亡停止, 精神和食欲都有好转。

6 小结

雏鸡白痢病的诊治报告 篇7

2010年10月9日我市某种鸡场场主领着三位养殖户前来就诊, 养殖户诉:10月3日他们进的种鸡场的伊莎褐雏鸡, 4日龄发病, 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

1 发病症状

养殖户共带来12只雏鸡, 病雏精神萎靡, 两翼下垂, 缩头闭眼呈昏睡状, 挤在一起。排灰白色稀便, 肛门周围绒毛被污染, 个别鸡有糊肛现象。

2 病理变化

解剖12只鸡可见, 肝脏稍肿, 上有针尖大灰白色坏死或出血点, 肺脏充血, 坏死或发生灰色肝样变, 胆囊肿大, 肾脏充血或贫血, 盲肠内容物坚硬, 呈干酪状, 或混有血液, 心肌有不规则凸起。

3 化验室诊断

3.1 细菌培养

取肝病料接种于普通琼脂平皿, 37℃培养24h, 出现针尖大、光滑、湿润、半透明的灰色菌落。移植到麦康凯培养基上, 37℃培养24h, 长出无色小菌落。

3.2 涂片镜检

将菌落抹片, 革兰氏染色后镜检, 可见两端钝圆红色小杆菌。

3.3 生化鉴定

培养物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和甘露醇, 产酸不产气, 不发酵乳糖, 蔗糖和卫矛醇, 不液化明胶, 不凝固牛乳。

3.4 血清学试验

吸取菌液50mL, 与等量鸡白痢沙门氏菌多价血清型阳性血清作平板凝集试验, 呈现颗粒凝集的阳性反应。

3.5 药敏试验

该菌对左旋氧氟沙星、达力新、丁胺卡那霉素高敏。

4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可以判定为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病。

经调查种鸡不久前患了沙门氏菌病, 但症状不明显, 没引起重视, 造成了垂直传播。

5 治疗

使用左旋氧氟沙星20g/50kg饮水, 用药3d后基本控制住发病。5d后治愈。

6 小结

6.1 白痢病主要是经蛋垂直传播

种鸡场应做好白痢病的检查工作。对种鸡应用凝集反应的方法来净化鸡群。每次间隔一个月, 连续进行3次检疫, 把检出的阳性反应鸡全部淘汰。以后每隔3个月重复检疫一次。直至连续2次检疫的鸡均不出现阳性后, 可改为每半年或一年检疫一次。如此形成制度, 常年坚持下去。才能杜绝白痢病的垂直传播。

6.2 做好孵化环节的卫生消毒工作

种蛋在捡出、存放、入孵及落盘时均应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孵化室、出雏室及孵化设备除了冲洗, 喷药外, 还要用福尔马林熏蒸严格消毒。

6.3 加强管理

雏鸡曲霉菌病的诊治 篇8

1 流行病学调查

通辽市某养鸡户饲养雏鸡400只, 在2006年8月3日开始出现食欲减退及呼吸道症状, 8月10死亡达到高峰, 病程持续2周时间。共计死亡137只, 死亡率为34.3%。观察所用饲料发现潮湿发霉, 霉味较重。

2 临床症状

病鸡食欲减退, 离群呆立, 精神不振, 频频饮水, 羽毛松乱, 翅下垂, 喜立于墙角或蹲于僻静处, 闭目无神, 伸脖张嘴吸气, 有时摇头连续打喷嚏, 随着腹式呼吸, 两翼煽动, 尾巴上下摆动, 颈向上前方一伸一缩, 有的侧卧, 有的头向后仰, 口黏膜和面部青紫, 时常下痢。

3 病理变化

经剖检发现, 肺左右两叶均散布着数目不等的针尖大到米粒大的黄白色结节, 结节周围可见红晕, 易与周围组织剥离, 剪开结节发现有坏死的轮层结构;气囊膜浑浊肥厚, 散布着数目不等的黄白色结节, 多数成圆形, 也有的成盘状。少数病例还出现肝、肾肿大, 气管与支气管中有黄白色炎性渗出物, 时常形成干酪物, 也见有少量结节。其他脏器未见有异常变化。

4 实验室检验

4.1 镜检变化

取病死鸡的肺组织结节少许, 压碎后, 滴加少许生理盐水调匀, 加盖玻片后镜检。结果有大量的曲霉菌菌丝体和孢子。

4.2 病原的培养鉴定

取肺组织典型病料和所用饲料接种于普通琼脂、沙堡弱琼脂、肉汤, 在沙堡弱琼脂上有霉菌菌落, 菌落中心开始为灰白色, 后变为蓝绿色, 周围菌丝为白色。经玻片小室培养16 h发现孢子为顶囊孢子, 顶囊为花菜样或烧瓶样或近球形;24 h以后可观察到典型的顶囊孢子。

5 防治措施

对病雏隔离饲养, 彻底清扫消毒育雏室, 加强通风;更换饲料, 并在饲料中投放制霉菌素50万IU/kg, 在饮水中加入0.5 g/L碘化钾。

经采取上述措施后, 除少数症状严重的雏鸡死亡外, 症状轻微者不再死亡, 并且症状逐渐消失, 全群不再发病。

6 讨论

雏鸡曲霉菌病的诊治 篇9

1 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

进鸡当天发现部分鸡苗不愿走动,翅膀下垂,羽毛松乱,第二天发现精神沉郁的鸡增多,食欲减少,并出现张口呼吸、气喘、眼鼻流液、食欲减退、渴欲增加、快速消瘦等症状,并出现死亡,怀疑是支原体感染,采用饮水中加入抗生素治疗,未见明显效果,死亡率逐渐增加,第6天,死亡率已超过50%。

2 病理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鸡和垂死鸡多只,发现肺、气囊和胸腔浆膜上有针头至米粒或绿豆大小的结节。结节呈灰白色圆盘状,中间稍凹陷,切开时其内容物呈干酪样,严重的有成团的霉菌斑点或近似于圆形的结节,病鸡的气管中有粘液性渗出物。

病理组织学检查,肺呈现局限性肺炎,发生多发性坏死并伴有结节状物。肺泡和支气管充满粘液、核碎片、纤维素、白细胞等炎症细胞和菌丝。

3 实验室检查

无菌条件下取肺脏结节的一小部分放在玻片上,用25%氢氧化钾和墨水浸泡将材料分离,盖上盖玻片,在火焰上缓缓加热后发现有蓝色的菌丝,菌丝互有相连,呈平等排列。

无菌取的样品直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37℃培养24 h。挑取部分带繁殖结构的菌落,置于清洁载玻片上,滴加一滴包埋液把菌块分开,盖上盖玻片镜检发现菌丝。

4 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鸡舍的卫生,保持鸡舍干燥,经常检查垫料,不喂霉变饲料,降低饲养密度,防止过分拥挤。(2)饲料中要添加防霉制剂

(3)处理发霉的饲料,更换霉变垫料。(4)大群用制霉菌素拌料饲喂,2次/d,每次每只鸡5 000IU,连用3~5 d。(5)大群同时用1:2 000~1:3 000的硫酸铜饮水,连用2~3 d。

5 结论

(1)经过和孵化鸡苗的业主沟通,得知这批鸡苗都感染了曲霉菌病,排除了在养鸡户感染的可能,是孵化过程中感染曲霉菌造成的。

(2)孵化业主是从农民家中收购的鸡蛋进行孵化、出售,没有对鸡蛋进行消毒处理。

雏鸡球虫病诊治 篇10

一、发病情况

2010年1月2日,梨树镇郊的郑某引进艾维茵肉用鸡3500只,26日突然发病,曾用环丙沙星拌料饲喂,但不见明显好转,每天仍有部分鸡死亡。于是前来就诊,经诊治用药,病情得到控制,共死亡雏鸡307只。

二、临床症状

鸡只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无光,食欲减少或废绝,排黄白色、黄绿色混有血液的粪便,病死鸡消瘦、脱水,冠和肉髯发紫,有的苍白。

三、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鸡可见:心包积液,心包膜混浊、增厚,心外膜及心包膜有纤维素附着,严重时心外膜与心内膜相连;肝脏瘀血、肿大,表面有一层黄白色纤维蛋白渗出物;腹腔内混有纤维素性渗出物;盲肠腔内有大量血液或血凝块,部分鸡小肠内有出血点。

四、实验室诊断

1. 无菌操作取病鸡血液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散在、单个的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2. 取清洁、干燥的载玻片1张,于中央处加水1滴,取盲肠内容物少许与水混合均匀,除去血凝块和粪渣,盖上盖玻片镜检,可见大量球虫卵囊。

五、防治措施

1. 搞好鸡舍环境卫生,加强饲养管理,调整好密度,及时淘汰食欲废绝的病鸡。

2. 严格消毒,消毒药选用双链季胺盐络合碘,每天1次。

3. 治疗方法。重杆特号(主要成分左旋氧氟沙星、氟洛培南、丁胺卡那、司氟沙星、解热因子等)拌料,100克/150千克饲料,自由采食,同时,球解(主要成分磺胺氯吡嗪钠、磺胺啉钠、止血因子等)集中一次饮水,100克/150千克水,连用3~5天,效果明显。

六、体会

1. 大肠杆菌属于条件性致病菌,随着养鸡业的发展,该病广为流行,常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已成为养鸡业危害最大、防治最棘手的疾病之一。鉴于此,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关键是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

2. 治疗大肠杆菌病的药物很多,但是由于不规范使用,鸡易产生耐药性,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因此,为了取得较好的疗效,在用药前最好做药敏试验,有目的地用药方可取得最佳效果。

3. 大肠杆菌病最易成为其他疾病的并发病或继发病,当鸡群中存在传染性法氏囊、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球虫病时,常常并发或继发大肠杆菌病。

上一篇:构建和谐思品课堂下一篇:物联网现状与研究前景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