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地位

2024-07-02

学生地位(精选十篇)

学生地位 篇1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实践中, 教育价值主体性缺失, 首先表现在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认识上。由于教师以知识的传授为教学目标, 因而课堂上教师自然把重点放在包括考试内容的练习, 并下意识地排除对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等有帮助的训练。尽管学生学得很苦, 但他们头脑里塞满的实际上是零碎的知识, 而没有学习的方法。长此以往, 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显然, 以知识传授作为主要目标的当今, 教学现实恰恰反映了马里坦所批评的背离了教育真理的两个方面。其次, 对学生主体个性培养不够重视, 教师在教学中最关注的是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师无关, 教师的任务是教书, 就是传授书本知识, 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特长的培养不是任课教师的任务。这种教学任务观完全忽略了受教育者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受教育者的许多兴趣爱好等个性特长被忽略甚至扼杀了, 表现了对学生主体人格的极度轻视。

二、对策建议

“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是教育家们一直倡导的教育理念。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善于捕捉学生的情绪变化, 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 尽量使学生敢于开口, 乐于开口, 一定要避免“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法, 一味地使学生被动学习, 压抑他们的潜能, 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一定要多给学生机会, 适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英语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 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对于课堂教学要有独特的理解与准确的把握, 一切要以促进课堂效率为标准, 不能一味地放任学生在课堂上为所欲为, 该放则放, 该收则收, 以体现教师作为“导演”的主导“作用”。那么, 如何才能做好这一点呢?我想谈谈我的一些观点。

1、建立协调、和谐、互补的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我们在上英语课时, 常会遇到这样的局面:课堂上, 老师精心设计了语言交际的模拟情境, 组织学生进行对话操练, 但总有学生羞于开口, 特别是叫他们站在教室前面演示对话时, 众目睽睽之下, 不远处还站着老师监督着, 他们更显得局促不安, 英语说得语无伦次。老师们免不了感叹:这可怎么办才好, 让他说, 他不说, 时间倒是浪费了不少。的确,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 他们努力为学生创造说和练的机会, 模拟各种情境, 力图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 但苦恼的是:学生不参与!其实, 课堂情境仅仅靠模拟是不够的, 它毕竟是在课堂中, 所以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己, 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必须从心理上分析学生的愿望, 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建立起一种协调、和谐、互补的师生关系。

首先, 让学生体会到尊重、理解和信任。教师在学生面前往往以一种权威的形象出现的, 学生对教师心存敬畏, 这不免拉开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尤其在课堂上, 学生担心回答问题出错, 更造成了一种心理紧张。要解开这个结, 还得先从教师做起。教师面带微笑、亲切和蔼地与学生交流, 这样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 师生间无心理距离。

其次, 了解学生个体差异, 做到因人施教, 面向全体。在教书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 同样的学习内容, 有的学生掌握快一些, 有的学生就慢一些;有的善于口头表达, 有的善于书面表达;有的善于逻辑思维, 有的善于形象思维, 如此个体差异较大的学生集中在同一个课堂中学习, 倘若教师对所有学生施以千篇一律的教学, 强求他们齐步前进, 这是不符合学生的客观需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 应仔细琢磨学生的个性, 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因人施教和面向全体相结合。比如, 课堂提问时, 简单的问题让基础较差的同学回答, 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基础较好的同学回答, 力争使全班不同学习层次的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这样, 学生们也会感到有不同层次的收获, 从而也树立了他们在课堂上的自信。

2、尝试探究性教学, 发展学生主体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性, 以个人或团体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科学人文等方面知识及能力的学习方式。探究性教学把教学活动看成是“学生的发展过程”, 应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怎么样”。

结语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中, 我们提倡师生互动, 以课上的自主学习为主。学生的学习结果, 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只有在自主学习的实践活动中, 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朱玉梅:《语言学习中的自主学习》, 《外语学刊》, 2007 (05) 。

关于学生主体地位的思索 篇2

根据教学理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居于主导地位。这是大家已熟知的。但是,由于对这“两个地位”(特别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在教学中体现,缺乏具体的研究,没有现成的可操作程序,因而以上理论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在实际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着整个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抄、背,没有积极思考,发问、质疑的余地,也没有反馈和矫正。这样久而久之,只能培养出一批思维懒汉,他们心甘情愿地等教师来灌输,学生的学习能力无法得到发展,教学效果极差。为了适应素质教育,教学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什么是学生的主体地位

简单地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指: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设施和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而服务。学生应积极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去,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是否做到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直接决定着的学生学习结果的好坏。同样一个教师,同样的教科书,同样的教学环境,同样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却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知识向大脑输入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知识加工方法,对学习结果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影响着“学”的质量,而学习的主动性包含着:学习的兴趣,学习思维的积极性,学习的自觉性。怎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综合上面论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有内外两层含义。从内来讲,指学生处于主动、积极和健康的心理状态;从外来讲,指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

2、学生怎样确保自己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保障自己的主体地位的决定者,一个会学习的学生,能善于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主动地学习。然而,由于“以教师为中心”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普遍形成一种依赖教师的心理,根本不懂得主动学习的真正含义,他们简单地认为,主动学习是上课要“认真”地听讲,“勤奋”地一字不漏作笔记、反反复复地背,可是一旦面临问题,就束手无策,望着教师和课本,企图找到现成的答案。从外表来看,学生的一系列行为(听得专心,记得认真,背得痛苦)忙得不亦乐乎,似乎在主动地学习,但实际上,学生的大脑处于“休眠”状态,只是被动地被教师牵着鼻子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那么学生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呢?

(1)学生思想观念的改变

学生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地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主要靠自己,课本只是提供了知识的依据,教师只是自己深入学习的向导,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方可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外延,揭露事物的本质,发现知识内在的联系,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2)善于自我激励学习动机

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能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才能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习动机有四种类型:外部动机,学习目的是为了得到某种奖励(如荣誉、奖金、表扬等);社会动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身边的某些人(如父母,教师等)高兴;成就动机,学习目的是为了体现自身的优越性,获得某种价值感;内部动机,学习的目的是为学习过程能满足自己情感和智力的需要。从第一动机到第四动机,学习者的学习目的逐渐由外向内转移,逐渐由对学习结果关注向学习过程关注转移,从“要我学”自觉地转向“我要学”,从而达到我会学,我能学好。因此,学生自己要善于激励自己的学习动机,促使自己主动热情地投入学习过程,(3)善于自我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如上所述,主动性包括学习自觉性、趣味性和思维的积极性。具体他讲,学习的自觉性包括学生能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研究学习方法,总结经验教训,悟出解题技巧,整理听课笔记,建立认知结构、发现和解决问题。学习的趣味性指学生能从知识的学习中、问题的解决中获得满足感,并乐于沉浸在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之中。思维的积极性指学生能够以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去面对知识和问题,善于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挖掘感性知识背后的理性知识,探究规律,悟出道理,乐于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师怎样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但并不是说教师可有可无了。事实上,教师是全部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的外因,如果把课堂教学看成一台戏的话,学生就是演员,教师就是导演,离开了演员戏当然也就演不成了。如果没导演,演员就放任自流,为所欲为,那么这台戏也就混乱一片;只有处理好导演和演员的关系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1)教师要时刻记住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

要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上来。所以,①备课不能单纯以教材的知识为对象,而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现有的能力水平,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的方法;②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都有自学能力,所以课堂教学中要留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讨论、自悟道理;③变讲师为导师,在课堂教学中绝对不能以我为中心,一味讲授,把知识强行地“注人”学生的大脑,而要调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开动脑筋,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重视在传递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启发、点拨思维的要领;④布置作业要恰当,教师不能迫使学生陷入题海,要促使学生主动地挖掘知识内在和外在的联系,探索实验的奥秘,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促进知识的加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2)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确保其主体地位

从理论上讲,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居于主体地位,但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对此往往一无所知,习惯于依赖教师,因此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主体地位,自我激发学习动机,主动地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3)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探索知识和认识一事物的意识倾向,有了这一倾向,学生在学习中才能表现出极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改革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要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有所改进:课堂时间主要由老师占用变为主要由学生使用,学生只有在拥有充足的时间之后,才能充分地阅读、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改变教师讲述为主的教学模式,善于创造一个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为学生创造一个比较多的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讨论问题、发表见解的环境。变陈述式教学为导学式或论证式教学。陈述式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按教材的顺序平铺直叙讲述知识,它虽然具有反映教学的连续性特点,但无法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导学式教学的特点则使学生明确教学目的,大部分的教学内容,由学生在充足的课堂时间里自主学习,相互讨论,自我归纳辨析。教师只是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变教材重点、难点知识为问题,引导、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和论证说明,这种教学模式既能让师生双方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又能形成比较完整的教学概念,拓宽加深教材知识,达到能力培养、发展思维的目的。改革课堂教学的操作程序,传统的教学程序(复习引人,新授,巩固和布置作业)其实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 作程序,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就是听讲,做笔记,回答极少的简单问题,这种程序只能用于传授知识,不利于能力和潜能的培养。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探索、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还待继续研究。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篇3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核心;位置变化;主体地位;主导作用;兴趣;探究

一、以发展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指出:新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为出发点。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通过师生双边的互动来完成的。教师的对象是学生,教的最终落脚点是在学生的学上。换而言之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才起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新的课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陈旧的教学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法,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一脸高高在上的神情,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却昏昏欲睡,出现剃头担子一头热的现象,课堂气氛非常沉闷,教师常常跟学生发生矛盾,经常抱怨学生难教,师生关系难以相处,是教也教了,学也学了,效果极不理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呢?这是因为传统教育的弊端所致,表现为:以“我”为中心、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或表现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参与、探究的需要和学生心理感受的体验,是完全把学生的思维能力禁锢于教师的活动范围之内,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心理发展。

然而,新的课程改变了原有的课堂常规活动方式和课程环境,带来了新的变化。重视了教学活动的多元性,使教学发生了质的转变。

1.传统的教学活动方式与新课程活动方式的区别

传统的活动方式:以知识的传授为重点。将知识、技能分解,并从部分到整体, 有组织地加以呈现。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是一种知识的重复过程。

新课程的活动方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以生为本,通过相互矛盾的事物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引导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活动、监测他们发现后的反思。教师引发并适应学生的观念,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研究方法和步骤。

2.传统课程环境与新课程环境的区别

四、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课堂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

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研究方面。而能否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关键在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始终是一对矛盾。要在矛盾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开拓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认真学习新课程,做学习、探究创新型的教师。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予人。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就不可能培养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其次,教师要“蹲下身来”和学生拉近距离建立起思想感情交流的平台。要热爱每一个学生,把“爱满天下”作为追求教育的真谛。华罗庚先生曾说过:“惟一推动我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与方便”。学生正处在成长过程中求新求变阶段,渴望丰富多彩,欣赏标新立异,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胜心,非常在乎周围人对他们的评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基本功,而且要有驾驭语言的艺术,能正确、恰当、善意地评价学生。让学生自信地想,大胆地说,给他们一片自由的天空,用真诚的爱去点燃纯洁的心灵,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求知的快乐,他们的求知能动性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也是素质教育的真谛所在。就象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些,何愁学生不学,何愁师生关系难处。

总之,社会的发展呼唤创新,教育的改革更加需要创新。现在教育观告知我们:学习不是为了“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为了“生长”自己的知识。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站在育人的高度审视教学、改革教学,不要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奴隶,要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负责,与学生互动、共同发展,为营造一个比较自由、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生地位 篇4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注脚是主体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能力是当代新型教育改革实验的本质和特征。数学教师应当积极为广大学生创设激励向上的课堂教学情境,提供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发展的机会,主动求知掌握技能,去争做学习的小主人。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当前在教学实践中仍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少数学生学习、多数学生陪坐,习惯于和少数学生对话来代替全体学生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只是一句空话。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要求学生拿出一张三角形纸片,让学生剪成三部分,把三个角拼成一个平角,于是概括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这样教学,表面上看学生似乎是参与学习了,也动手做了实验,但实际上学生只是听从教师的指令,无需动脑做一点操作,根本没有发现什么,只是机械模仿,很难说他们能主动掌握和运用知识和技能,这又怎么能适应时代需要和要求呢?为了面向新世纪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让学生确立主体地位,真正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并从中受益。我认为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使学生要参与,二是使学生能参与。下面谈谈我的一点浅见。

一、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要参与

要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教师就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宽松、愉悦、融洽的气氛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对每一个问题都能发表意见,有所反应,才能使学生由消极学习变为积极学习,内在的学习潜力得到不断挖掘,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1. 新课的引入要创造问题的情境,使学生要参与。

如教学“商不变性质”一课时,先让学生口算:

学生很快说出了第1题的结果等于2。对于第2题的结果都无从答出,教师鼓励学生可以大胆地猜一猜等于几,有的学生半信半疑地回答可能等于2,教师及时给予肯定:“猜对啦!”“这么大的数,我们没有经过计算,为什么就可以断定等于2呢?它与第1题之间有什么关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这样,提出新颖的、有一定难度的与新知密切有关的问题,由疑激趣,引发学生要参与学习的欲望,思维随之展开,从而顺利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2. 提出教学要求,明确参与目的,使学生要参与。

教师在导入新课后,应明确具体地交待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知识体系中及实际应用中的地位、作用,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产生主动参与的求知欲望。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向学生交待,通过今天的学习,要求学生做到: (1) 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2) 明确圆的特征; (3) 正确地画圆。随之简要地板书“名称”、“特征”、“画法”。教师进一步说明,这节课的学习是今后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的基础,希望同学们要认真学习。虽只廖廖数语,但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了解了所学知识的意义和价值,吸引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并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参与

学生有了要学习的欲望,并非就能主动地参与学习,有的教师不敢放手,怕学生的思维发散后难以收拾,使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在一堂课中,教师不仅要在课的一开始就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还应该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创造条件,尽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为学生营造探究的空间。遇事三思,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品质、发扬创新才能的最好表现。教学活动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重视直观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手与脑中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和镜子。”所以,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有效手段。例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节课时,改变以往教师引导过细,让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动手操作看看能拼成一个什么图形,然后找出两种图形的底与高的关系,从而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的做法,教师只适当引导:你能不能按照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自己动手操作,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简短的语言一是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二是留有探究知识的空间。有的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一般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有的用一个梯形剪拼成一个长方形,学生从中找出拼成的图形与原梯形的关系,从而自己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这样的操作活动,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掌握梯形形面积计算的方法,理解深刻,提高教学技能。

2. 组织讨论,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参与。

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充分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中各自发表意见,互相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集体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讨论提纲,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例如在教学“10以内加减法”,先让学生观察加法表和减法表,教师不作任何提示。再组织学生讨论:这张表中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学生观察仔细,发言踊跃。有的说横着看第一行都是加1的算式,第二行都是加2的算式……有的说横着看加号前边的数是从小到大排列的;有的说得数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还有的说竖着每行的得数都相等……这样教学,学生不仅主动参与了复习过程,使理解深刻,记忆牢固,而且提高了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指导看书,让学生在阅读中参与。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既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的有效手段,又能培养学生自觉读书的能力,使学生逐步从“学会”达到“会学”。在教学中,教师最好先提出思考题,用思考题引路,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解决什么问题。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节课中,教师提出两个问题:(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以前的哪些知识有紧密的联系?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2)要想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然后怎么办?你是怎样知道的?反馈时,学生回答:从复习题中例题的计算过程中,以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中都能看出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与今天学习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有紧密的联系。所以,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时要先通分,因为分母不同,就是它的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这样教学,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集中。从指导学习逐步向独立学习转化,突出了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会学”。

学生地位 篇5

改进课堂提问方法

教师:姚兴文

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采用先提问,然后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方式,这固然是一种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的方法。但是此方法与现在教育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其弊端是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果改进课堂提问的方法,打破单一模式,适度地变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问,应该既省事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从课题入手,启发学生提问。

课题犹如文章的眼睛,启发学生通过‚题眼‛去发现问题、引起悬念,使学生急于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样阅读时才有浓厚的兴趣。例如,在教《比尾巴》一课时,让学生说说看了课题后有什么想知道的,通过学生的提问,得到这样四个问题:⑴谁和谁比本领?⑵为什么要比本领?⑶比什么本领?⑷比的结果怎样?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包含了文章中心、结构、内容,按问题去阅读课文、解决问题,那么这篇课文学生也基本上学懂了。

二、从关键词句入手,启发学生提问。

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往往对理解课文中心有很大帮助,教师如能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层层推进,巧妙地将教学引向深入,使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通过这些词句,加强训练,使听、说、读、写水平得以提高。例如,在教《两个朋友》一课时,学生按课题提出了:怎样的朋友不是好朋友?通过阅读,学生找出的句子是:在危急的时候,丢下同伴自己逃跑的人,不是好朋友,引导学生联想当时的情景,围绕‚危急‛,学生提出(1)为什么情况才是危急?(2)文中为什么说危急?(3)结果怎样?

三、从课文疑点入手,启发学生提问。

课文的疑点往往是学生提问的突破口,是推进教学的突破口。例如,有位教师在教《真正的勇敢》一课时,学生提出疑问:小勇虽然流了泪,可大家都说他勇敢,而小松捅了马蜂窝,可谁也不说他勇敢,这是为什么呢?根据这个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小勇虽然流了泪,但它是为了救兵兵才被马蜂蜇疼而流泪的。为了别人的安全,敢于受伤,所以大家说他勇敢;而小松是为了一时的逞强,毫无意义,闯下了祸,捅了马蜂窝,所以没人说他勇敢。

学生的提问,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在阅读中从无疑到有疑,从质疑到解疑,是阅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是阅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老师要做的就是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诱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关键处的点拨,这样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批评学生要注意场合,讲究方法,尊重人格

教师:柳生强

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其中因离异而造成的单亲家庭、混合家庭的孩子在学生中所占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此而造成的心理畸形的学生数量也不断增加,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难度更大了,教师在教育学生特别是批评学生时更要注意方式、方法,努力规范日常教育行为的细节。现谈谈本人在本学期的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一、一般情况下别在教室门口批评学生

平时,我有时看到有教师利用课间在教室门口找学生谈话,情形又是以批评性的居多。教师在教室门口当着其他同学的面批评学生,一是干扰了学生固有的学习规律,影响学生继续上课的情绪;二是教师自己心理准备也不充分,其本意大多是想三下五除二地解决问题,但常常事与愿违;三是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当着其他同学的面批评学生极易伤害学生的自尊,有时甚至会使之‚破罐破摔‛,在教室门口上演出其不意的口舌之争。结果把教师自己摆在了极为尴尬的境地,欲进不能,欲退不得。

我认为教室门口不是一个批评学生的好地方,它不具备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找学生谈话还是应该选一个宽裕的时间,找一个宽松的环境,创造一个和谐的气氛,这样才能多一分坦诚的情感沟通,可能会收到几分实际的教育效果。俗话说:‚与人方便与已方便。‛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也一定会赢得学生对你的尊重。

二、最好也别在办公室里批评学生

学生站着,老师坐着,我认为这样的批评方法,1.形式上就不平等不和谐。2.学生站在办公室里,‚鹤立师群‛,众目睽睽之下各位老师你一言我一语,心理压力加大,心情骤然紧张,容易激发内在的逆反情绪。3.一人坐着,一个站着的批评方式,拉开了与学生身体的距离,也拉远了与学生心灵的距离,不易和学生进行率真的交流。心理实践证明,一个人坐着的时候,心情比较平和,如果遇到外界刺激,头脑相对比较冷静,因此如果在批评学生时让他也坐下来,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不容易发生‚顶火‛现象,就有利于提高教育成效。

教师在办公室里批评学生时给学生一个座位,也就是给学生一份尊重,学生会领你这份情的。

三、也别在课堂教学中批评学生

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出现一些消极的行为,一种情形是看课外读物、思想开小差等,它主要是影响了学生个体的学习。另一种情形则是嘈杂喧闹、戏弄同学、顶撞老师等,它会明显地干扰课堂正常的教学秩序,还有一种情况是学生无精打采,也很影响老师的情绪,但是教师上课时常常又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其直接转化为积极的行为。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避免公开批评学生,这并不是说对这些学生听之任之,视若无睹,而是要尽可能采用给一个眼神;走到其跟前背对着学生用手轻轻地摸一下他;或有意提一个稍微难一点的问题等措施,尽可能不中止教学、耗费时间去直接批评个别学生,更不能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或采用隔离体罚等手段来处置。

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度的批评学生,一是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度,损害了大多数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影响了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情绪。教师在情绪激动下批评学生,‚恨铁不成钢‛还容易‚以点带面‛容易使其他学生误认为是在批评自己,如果教师批评学生时出现一些偏激言辞和‚当事‛学生‚接上火‛,又很容易使课堂气氛逆转,不仅有损于教师的‚师道尊严‛,而且也不利于自己以后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我觉得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犯规‛的学生要多一分宽容,多一分尊重,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当一些‚旁敲侧击‛不能奏效时,不防来个冷处理。其实‚犯规‛的学生课堂上被教师公开批评后,有的即使看上去好了,又有多少心思在课上呢?教师如果能够注意到在大庭广众之下保护犯错误学生的自尊,也一定会赢得学生对你的敬重,如能在课后适当的时候与不守规矩的学生沟通也一定会取得明显的成效。

四、别在学生犯错后通知家长

本人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体会到学生对教师动辄向家长‚告状‛的行为最反感,尤其是学生一犯错后就请家长来校或去家访,这最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给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和其他负面影响,同时也最容易给学生一个印象――你这个教师无能,黔驴技穷,无计可施了吧!

有一次我班内有位女生在她犯错误的当天,正好她父亲出差,顺便来学校拜访了我,看望一下女儿。当时我就想到,那位女生一定以为她父亲是我特地‚请‛来的。礼拜回家时,那位女生情绪低落,以为家里迎接她的一定是‚暴风骤雨‛,结果却‚平安无事‛。周一我找她谈了话,明确告诉她:‚你爸是不请自到的,你一定以为我告状了,说真的,这个状我还是要告的,不过不是现在,等你改正了缺点,有了进步,我再‘旧帐’和新表现一起跟你父母讲,我希望时间不太长,你看行不行?‛那位女生非常感激,当即就表了很强的决心,并且很快改正了缺点。

学生地位 篇6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 主体地位 师生关系 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165-01

课程改呼吁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体育教学亦不例外。为此,教师努力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改进评价策略,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促进其身心步入健康发展之路,使之逐渐养成能够适应能力强、勇于挑战自我、敢于创新的优秀品质。

一、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原则,激发学生运动热情与潜能

(一)要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务必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具有运动潜能的,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以期待的目光看待、评价学生参与运动的情况,关注他们自我提高的需求。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在对学生智力头部充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学生。比如,喜欢运动是学生的天性,但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喜欢同一种项目,有的对天生喜爱篮球,有的则对足球情有独钟,男生大多喜欢武术,女生大多喜欢舞蹈……总之,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机能、生理、心理特征等都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成长中的学生,去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步;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急躁心理,用包容、豁达的心态来欣赏和利用学生的天性,进而激发每一位学生的运动热情与潜能。

(二)要用“健康第一”的观点来对待成长中的学生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健康的重要性,健康是学生的发展之本,是可持续发展之源。然而,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情感与身心发展,学生成了课堂或活动中教师驯化与改造的对象。其实,青少年身心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一时期他们的特点表现为:好奇心强,热爱各种体育运动,容易被各种新鲜事物所吸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接受能力强,喜欢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容易吸取各种知识,喜欢模仿成年人的各种体育运动;可塑性强,容易按照各种模式进行塑造。因此,课程改革则提出了“健康第一”的响亮口号,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与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还要求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其真正的内心需求,帮助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增强他们参与运动的信心。

(三)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

从群众体育视角来看,只有那些有个性的人,才能有自己的体育专长与运动爱好,才能把体育爱好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并能自由组合为有生机的相同志趣的集体;从学校体育教学的视角来看,每位学生都是校园环境中的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个性化的体育爱好与兴趣。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多样化发展,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高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自己敏锐的眼光去发现与研究个性,通过开展富有變化的活动,来达成锻炼身体、巩固兴趣的目的。教师不能一堂课40分钟让所有的学生(男生)都面对篮球或铅球。课堂教学既要注意知识、技能的渗透,也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与能力。教师也可以从学生对某一体育项目的爱好出发,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运动技术和技能。这样做,可以让每个学生在体育课堂活动中根据个人爱好,选择适合个人兴趣和能力的活动,能有一定的空间进行自由地学习和探索。

二、遵循“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的原则,搞好合作、探究活动

(一)要贯彻落实“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面对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和不同表现形式的运动技能、技巧,教师要进行透彻分析,并能结合学情编写出切实可行的导学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不断地实施与修正教学方案,并针对学生运用的学习方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对学生遇到的困难要热情地予以辅导、鼓励。通过这样的交往,可以融洽师生之间的情感,点燃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激发其创新潜能。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教师要优化引导与鼓励的策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热情肯定与期待。这样,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就会从心里产生“学”和“练”的动力,萌发实践、创新的欲望。

(二)要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练习与合作探究活动

在运动过程中,要求学生积极用身体去感受和体验,同时也主动用大脑去分析和思考。学生在体育课堂学练过程中的反馈,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练过程、效果以及社会价值,从而自我调节,不断改进学练方法,提高学练的效能。同时,体育技能的提高也离不开合作学习,需要生生之间的互动与评价。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交流中汲取教训,分享成功经验,进而促进个体的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在心理成长、性格形成、经验积累和技能增强等方面都会在与时俱进,实现螺旋式的提升。因此,教师要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运动,在运动中的增强身体感知,培养敏捷的技术技巧。教师必须设法调动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实践活动,例如,本班级与其他班级或年级进行体育运动集体合作,本校与其他学校之间进行的运动、竞争,从学校走向社区的体育活动等,这些皆离不开有效的合作,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可以促使学生获得不同的身心感受,在不同情境运动中获得前进的动力。

学生地位 篇7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个体认识世界、探究事物、获得知识的倾向, 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非智力因素, 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

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宽松、愉悦、和谐的氛围, 打开学生求知的心扉, 点燃兴趣的火花,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这是教学的关键。

1.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生动巧妙的导课能触动学生的心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拓思维, 提升学生的求知欲。

课堂导入的方法丰富多彩, 设计导语要因材而异, 要适应学生的具体学情和不同类型的课文需要, 切忌千篇一律。

2. 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引导, 却难以保持。

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 尽量给学生创造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使其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 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 情感得到升华, 真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学源于思, 思源于疑”, 有疑才能激发学生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欲望, 撞击出思维的火花。

教师设计问题时, 要能够启发学生领悟课文的内容, 激发学生的兴趣。精巧合理地设置疑问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开发智力, 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但在设置问题时也应当注意, 要科学、要找准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 做到适时、适度。

总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课堂集中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是让学生主动投入到语文学习中的前提和必不可少的方法。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措施

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和素质教育实施的日益深入, 作为一名教师, 必须更新教育方法, 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使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教学重点, 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而推动整个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使课堂教学更加科学适度、生动有趣。

1. 促进学生间的互动。

所谓的互动包括:互相讨论、互相评价、互相激励、互为师生、互相合作以及互相竞争等。在互动的过程中, 让学生收获知识, 提高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其主动性、灵活性、创造性、表达能力等方面, 都得到长足的发展。

2. 为学生创设表现的机会。

作为教师应当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表现并获得成功的机会, 以此用来使学生增强其幸福的体验, 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尝试成功的喜悦,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从而形成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3. 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

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 增加学生的自主活动时间, 提高学生自主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使其自学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从而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学生地位 篇8

一、开放课堂结构, 开发学习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把课本上的感知内容,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要使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 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自我发现的方法, 不一定要求他们依照教师的方法, 应该鼓励学生探究和发现新的方法, 表扬学生的创意, 允许辩论的存在,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哪怕不是十分准确, 也要让学生敢说。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敢于尝试, 从尝试和发现中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体验成功, 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比如, 我在执教《相交与垂直》一课时, 讲解并示范了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 把其中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完全重合, 使另一条直角边经过已知点, 然后沿着这条直角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讲解完后, 学生在练习本上很认真地试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我在巡视时发现了一小部分同学对找出三尺上的直角, 再用其中的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有点困难。突然一位学生举手说:“老师, 我认为有一种方法可以更简便准确地画出垂线。”同学们都有些惊讶, 教室里一片寂静, 看见同学们都望着他, 他变得有些紧张, 我朝他点点头鼓励地说:“你能谈一谈你的想法吗?”他指着直尺说:“我用直尺上表示刻度的较长的线段, 与已知直线完全重合, 直尺有刻度的一边经过已知点, 沿着直尺画下来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同学们听后半信半疑, 我让他们照这种方法试一试。学生试后纷纷发言:“真奇怪!直尺也能用。”“是啊!我刚才还找不着三角尺的直角边呢, 用这种方法好多了。”也有同学表示疑问:“用这种方法画出来的‘垂线’会与已知直线垂直吗?”此时, 我把问题转换还给学生:“是啊, 这问题提得好, 那么怎样验证用这种方法画出来的是否是已知直线的垂线呢?”这虽然也是利用直角 (刻度线与直尺的长边垂直形成直角) 来画垂线, 学生虽然还不能一下子明白这一关系, 但经过这一环节, 学生复习了新知识, 又学会了共同探讨问题, 互相尊重。同时, 学生善于发言、勇于尝试的精神亦是更加可贵的。由于课堂上的开放与鼓励, 学生经常在同一道题上出现一题多解, 而且不断体验在学习中刻苦钻研的喜悦, 学习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学习能力越来越强。

二、注重动手操作, 形成学习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 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通过数学活动来学习数学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 也是数学学习规律的集中体现。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 使学生多种思维感官参与学习。通过动手操作, 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展开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 亲身经历知识发生与发展的曲折生动的思维过程。如:在教“有余数的除法”时, 让学生听、讲抽象的算理一定会感到枯燥无味。可让学生操作:拿出6个圆片, 每2个为一份, 可以分几份?摆出列式6÷2

再用7个圆片, 每2个为一份可以分几份?学生摆出:……

分成3份后还余1个, 算式7÷2=3……1。都是2个分1份, 分成3份, 分法相同, 除法的意义相同;不同的是:前者刚好分完, 后者余一个, 不够再分一份。在计算方法上都是用乘法口诀求商, 一个正好是3个2, 一个是3个2比7小, 余1。通过比较, 找出了特征:余下的数不够再分一份, 余下的数叫做余数, 因此, 余数必须比除数小。这种探究思维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让学生充分地感知, 获得丰富的感性的认识, 通过比较、分析, 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抽象概括,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有序的思维能力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

三、多角度思考问题, 开发学生智力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要重视对学生“发现”意识的培养, 培养创新意识, 使学生学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 启发学生大胆的尝试, 达到开阔学生视野, 开发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

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时”, 可先让全班学生拿出事先用纸板做成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让学生用圆锥装沙到圆柱桶中, 通过学生亲自尝试得知“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1/3。”通过这样的认识, 学生就会理解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关系, 并通过其学习的圆柱的体积公式, 就能推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在学完“圆锥的体积”后, 问学生:“这节课, 你学到了什么?”学生积极回答:“我学到了:1.如何求圆锥的体积;2.用实验的方法可推导出圆锥的体积;3.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4.利用圆锥的体积可以解答一些实际问题。”这样, 学生的积极性又充分地调动起来,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这样提高了学生基本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创新

小学数学教学中,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和切实可行的。教师教学中要创设―些探索性题目, 题材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化, 促使学生尽快地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 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动脑思考, 逐步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 使每位学生都能独立思考, 敢于大胆创新, 从而促进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创造思维, 提高创新能力。

如教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之后, 教师拿出一块不规则橡皮泥, 要学生计算它的体积。让学生讨论, 学生由于定势思维的影响, 有的学生要把橡皮泥切成一个个小长方体, 再计算。教师肯定, 从道理上讲可以而且也一定能计算, 就是太复杂, 有没有别的方法?有些学生提出捏成一个长方体。教师肯定, 把不规则的橡皮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体, 教师再出示一块不规则的铁块, 求这块铁块的体积, 这块铁块不容易切开, 又没有高炉把它铸造怎么办?学生热烈讨论出把铁块放到水中, 水上升的体积就是铁块的体积。教师通过层层引导, 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 素质教育不仅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而且还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性, 充分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自主性, 注重学生个体潜能的开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主导是课堂活动的支点, 它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方向, 导之得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真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摘要:小学教学要推进素质教育, 应该全面落实在各科教学中, 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多提供“说”的机会, 让学生自己讲解课堂教学。毕竟是学生“学”, 如果只是教师“讲”, 学生就始终处于“听”的被动地位。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教师的主导是为建构学生的主体服务的, 学生主体的形式与发展又离不开教师主导的发挥,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掘学生的聪明才智,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关键词:教育改革,素质教育,主体作用,小学数学

参考文献

[1]符传勇.小学教学参考[N].2007-08-25.

浅谈如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篇9

关键词:主体地位,支架,多媒体,平台

这么多年来我们的课堂教学一直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 可是我们平时的常态课中体现这种主体地位的教学并不明显, 那如何才能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思考:

一、积极的学习热情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保障

笔者认为, 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出发点, 因为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也是教师成功教育的第一步。如果一位语文教师通过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那么学生就能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高度集中注意力, 克服惰性, 积极思考, 并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才有保障。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问题探讨法。老师抛砖引玉提出矛盾或者看似不合常理之处, 让学生自行去弄明白其中玄机。文章的巧妙之处一旦被学生领悟, 会使学生受益匪浅, 学生会成为“要学”者, 促使他积极探索, 形成良性循环, 这正是教育者所企盼的。2.鼓励表扬法。教师要留心观察学生, 掌握学生在平时或者学习过程中的一点小进步, 将之放大, 往往会给学生莫大的鼓励, 完成思考或表演的兴趣自然浓厚了。3.物质奖励法。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 进行完成学习任务的比赛, 优胜者可以获得本子、糖果之类的物质奖励, 学生的成就感得到物化, 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学生动力, 学习效果大大增强。不过这一方法不可以长期使用, 否则失去新鲜感, 学生会“疲劳”的。

二、探究学习可以成为学生主体地位的支架

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知识是学生自主建构的, 不是老师交给的, 通过自己的探究与实践构建自身知识体系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教师要为学生构建目标性支架, 并明确提示给学生, 使学生探究的目标具体、明晰, 学习少走弯路。一旦给学生以方法为学生构建方法性支架, 学生在学习同类型的文本时, 可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如我为学生创设了“课文朗读四尝试”:第一尝试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节奏, 读给同桌听;第二尝试学生可以全班范读, 品味语言, 读出感情, 谈谈感受;第三尝试探究文章主要内容、写作技法, 说说对自己的写作有何帮助;第四尝试是朗读大比拼。我们知道找出同学之间朗读效果的细微差别, 是学生对作品把握程度的最好见证。朗读比拼不仅切实可行, 而且提升了学生的鉴别能力。总体看来,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 自我学习能力会大大提升, 主体地位一览无余。

三、利用多媒体扶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笔者认为, 将生动的影音视听引入中学语文文学作品的课堂教学, 有助于推动学生进一步体味作者表达的感情, 更好地把握文章主题, 这都将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自觉地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接受, 例如笔者在讲《水浒》专题时就截取了电视剧中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片段, 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看完之后, 对笔者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讨论, 讨论的热烈程度比以往提高了许多。当然多媒体的应用只能是拐杖, 不可滥用。

四、用“创新的平台”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致力于开发一个让学生展示个性的平台。要让学生发现传统文本解读中没有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 这可以表现在让学生进行再创作, 可以诉诸文字, 也可以是其他艺术形式 (绘画、音乐、舞蹈、戏剧、多媒体艺术等) 。为此, 笔者这里列举几个“平台”1.表演“平台”。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 笔者让学生通过自导自演课本剧。不仅实现了对文本的深化理解, 又沟通了文学与其它艺术门类的联系。2.绘画“平台”。在讲朱自清的《春》这一课时, 为了学生更好地感受春天的美好, 笔者让学生画一画作者笔下的春天, 然后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同学们的作品, 让大家来评判出优秀的作品, 不知不觉中学生会发现语文是五颜六色的, 他们会更愿意从中找出美的东西。3.演讲“平台”。我们的课文有的对时事热点新闻是有参考和引导的, 如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讲完后笔者请学生针对社会上大学生卖猪肉, 博士生种地这一现象加以评说, 每人以演讲的形式阐明自己的看法, 笔者想这比教师枯燥的讲解要更利于学生接受, 这才是把课堂交给学生的课堂。4.交流“平台”。在作文课上笔者经常让学生开展作文交流活动, 具体的做法是:学生毛遂自荐式地朗读自己个性体验最深、写得很成功的作文, 其他学生在思想感受、写作技法、语言风格方面对其作出评说。这既锻炼了该学生的表达能力, 也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写作水平。其实“平台”的形式还有很多, 不管搭建多少形式的“平台”, 其目的就是能够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化学教学学生主体地位的研究 篇10

1. 创设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情景, 给学生提供“动脑筋”的机会。创设教学情景的目的, 主要是启发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 成为学习的主人,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最终达到“我会学, 我乐学”。其具体做法是:激其“趣”, 导其“思”, 突出“活”, 逼其“悟”。

2.利用化学学科特点, 给学生提供“动手做”的机会。利用新颖的、有趣的实验, 新奇美妙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化学规律, 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3.改变教学方式, 给学生提供“动口说”的机会。根据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 给学生提供发言、讨论、交流信息的机会, 能增强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课堂讨论是体现主体参与原则的主要课堂教学方式, 它可以促进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开启思维, 各抒己见, 求同存异, 营造一种经济主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在上述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 可以采用不同的的教学方法。在此设计了情境参与性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因而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给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 使学生获得最好的机会利用情境供给的信息来建构教学中。也称为“情境参与性教学”。情境参与性教学一般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 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 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 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 (3) 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 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 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协作学习—讨论、交流, 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 补充, 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现以“乙醇”的教学 (第一课时) 为例, 按照创设学生参与教学的情景, 给学生提供“动脑筋”、“动口说”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思考等教学模式, 设计教学过程如下:

阶段一:情景、体验。

学生实验 (一) :

1. 无水乙醇样品的色、态、味等。2.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固体碘, 其一加入2毫升乙醇, 另一加入2毫升水;另取一支试管, 加入约1毫升苯, 再加入2毫升乙醇。震荡, 观察现象。

[小组讨论] (1) 碘在酒精中的颜色为什么比在水中颜色深? (2) 乙醇和水混合震荡后有哪些现象? (3) 通过以上实验你可得出乙醇有哪些物理性质?

生—生小组讨论后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体, 密度比水小, 易挥发, 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阶段二:参与、探究。

师:展示乙醇分子的比例模型。生:观察乙醇分子的空间构型。师:分析: (1) 乙醇分子可看作乙烷分子中一个氢原子被一个羟基取代后的产物。 (2) 乙醇分子中, O—H键和C—O键的电子云都向氧原子偏移, 在化学反应中O—H键、C—O键都有断裂的可能, 但由于乙基对羟基的影响, 使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比水分子中氢原子更难电离, 乙醇属于非电解质。

学生实验 (二) :

在一试管内注入2毫升无水乙醇, 再放入一小块新切的用滤纸檫干的金属钠, 并检验放出的气体是什么?如何从结构上分析反应原因?生:小组代表上讲台演示实验, 其余同学仔细观察, 实验结束后, 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板书]乙醇的化学性质。

1. 跟金属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师:指出钾、镁、铝等活泼金属也能把乙醇的羟基里的氢取代出来。

[板书]2.跟氢溴酸反应:

师:为什么会发生这类反应?生—生讨论后回答:发生C—O键断裂。师:说明此反应通常用乙醇跟溴化纳和硫酸 (1:1) 混合加热进行, 演示此实验, 解释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原因。

学生实验 (三) :

1. 观察酒精灯火焰颜色并证实产物。

2. 在铜丝催化下乙醇氧化反应。

[观察、思考、讨论] (1) 如何证明乙醇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2) 铜丝加热后插入乙醇, 铜丝颜色如何变化?乙醇气味有何改变?两个实验的产物一样吗?

师—生:相互议论, 相互补充。

[板书]3.氧化反应:C2H6O2+3O2→2CO2↑+3H2O

3. 消去反应。师:指导学生讨论认识: (1) 消去反应的定义; (2) 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 (内因) , 温度 (外因) 不同, 脱水方式不同, 产物不同。较高温度 (170℃) 分子内脱水, 较低温度 (140℃) 分子间脱水。生:写出两个方程式。师:乙醇有何用途?生:阅读教材, 总结笔记。师:如何检验乙醇中含少量水?如何将工业酒精制成无水酒精?生:阅读教材, 分组讨论, 各组分别回答问题。

阶段三:归纳、总结。

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关系。

阶段四:迁移、应用。练习、观察、调查 (内容略) 。

针对当前建构性合作学习理论教学的设想及其可行性, 我设计了一份《高中生学习化学情况问卷调查表》, 在南宁市重点学校——南宁二中、普通中学——南宁一中两所学校共179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表:

从问卷答题统计结果来看, 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结论: (1) 学生获得知识已不是通过教师的“教”, 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去构建自己的知识。 (2) 建构性合作学习慢慢成为教学的主导理论, 传统的“满堂灌”已失去它的地位。 (3) 在教学过程中,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教师只作为学生的支持者、帮助者、引导者。

在化学教学的实践中采用建构性合作学习教学是可行的, 而且效果显著。那么建构性合作学习理论教学能否经受实践的检验呢?我们可参考以下实验数据 (载自广西师范大学程艳红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

1.从化学学习兴趣、主体性看。运用“建构性合作学习”理论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实验教学) 后, 分别对实验班与对比班进行的化学兴趣、学生主体性的问卷调查, 结果如下表:

由表2的比较结果可以看出, 实验班经过一个学期的“建构性合作学习”的教学干预后, 实验班和对比班在化学兴趣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差异, 实验班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明显比对比班的浓。由表3可见, 实验班与对比班在主体性方面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 实验班明显强于对比班。

2.从学习成绩看。

由表4中实验班与对比班的学习成绩的对比分析可看出, 段考时两班的成绩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期考成绩差异也接近显著水平。采用建构性合作学习教学干预的实验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比班。说明采用建构性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非认知水平, 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经过对学生成绩的进一步分析发现, 实验班成绩高于对比班, 其成绩增长主要是实验班中差生成绩的大幅度提高得到的。因为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同伴之间常常互相辅导, 互相帮助, 成绩较差学生的焦虑程度大大降低了。从而促进他们采取追求成功的学习动机,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因而他们的成绩大幅度提高。可见建构性合作学习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主体性和学习成绩都有积极的影响,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等。通过对文中所举的课例及调查结果的讨论分析, 可知运用建构性合作学习教学能取得好的效果, 是因为它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 冲破传统教学的束缚, 以一种新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来设计教学。

摘要:革新传统教学观念, 促成主动、开放、有效的教学, 这是当代教学改革关注的核心问题。基于化学课程改革的特点及教学改革的需要。本文运用建构主义理论, 探讨适合建构性合作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讨论“建构性合作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的可行性。

上一篇:骨折移位:CT下一篇:中国零售连锁企业